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方三大宗教

西方三大宗教

西方三大宗教
西方三大宗教

西方三大宗教,按照出现前后,分别为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几大宗教之间令人眼花缭乱的流血冲突,往往给人造成错觉,那就是他们的信仰互相之间不共戴天。实际情况是,三大宗教的本质信仰是一致的。

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都起源于古老的犹太教。是犹太教,最先发展了宇宙中间独一真神的信仰,记载于圣经的旧约。在其信仰中,人类犯了悖逆上帝的原罪,上帝最后会派来救世主“以赛亚”拯救人类。几千年来,犹太人在等待这位救世主,至今还没有来临。旧约的意思,是指上帝与人之间的,以摩西戒律为主体的约定。

两千年前,犹太教出现了一个重要分支,其教主是耶稣,30岁开始传教,自称是上帝之子,是预言中的那位救世主。耶稣在旧约的基础上,代表上帝与人们立新约,于是圣经有了后半部分的新约,基督教从而诞生。犹太教其他分支不承认耶稣救世主的身分,他们要继续等待真正的救世主,而对基督徒来说,那是极大的亵渎。但分歧归分歧,犹太教基督教双方都还是以旧约为基础,自然,信仰的是同一个上帝。

公元7世纪,穆罕默德诞生于今沙特阿拉伯的麦加。他起初是一个商人,但被上帝遴选为最新的信使,根据上帝的启示,录下了古兰经,创立了新的伊斯兰教。古兰经传递了上帝最新的意旨,但它的基本源泉,仍然离不开犹太教的旧约。

于是有了下面的概括:犹太教:继续等待救世主,信奉旧约。基督教:耶稣是那位救世主,因此耶稣是神,信奉旧约与新约,以实践新约为主。伊斯兰教:继续等待救世主,穆罕默德是上帝最后的信使,传递了记载于古兰经中的上帝最后的信息。穆罕默德是先知,但他不是救世主,他是人,不是神。对待基督教,伊斯兰信徒尊重耶稣,但他们同样认为耶稣是人,不是神。古兰经认为耶稣是较早的一位先知,与穆罕默德的地位相同。

耶和华是犹太教和基督教的信徒们对上帝的称呼,安拉则是阿拉伯语对上帝的称呼,但称呼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归根到底,三大宗教信仰的是同一个上帝。他们之间的分歧,只是对上帝后来的安排做出了不同的解释。因此,看似不共戴天的犹太人阿拉伯人,信仰差异所造成的敌对意识,其实也并不突出。相对来说,反而是基督教的难调和性比较大,因为基督教相信耶稣是那位救世主,是真神,但其他两家不承认。

基督教与犹太教之间的宿怨,部分来自于基督徒指责犹太人杀害了耶稣。这里又出现了我早先举例过的,上帝造了不完美的人之后又惩罚其不完美,同样性质的不近情理。如果耶稣之生之死都是上帝的计划,那么耶稣一开始就注定要被害死,犹太人岂不是成了替罪羊,或者说,又中了上帝的圈套?时代毕竟是在进步,2000年,教皇保罗六世公开为天主教在历史上对犹太人的迫害向犹太人道歉,“基督徒对上帝的另一部分儿女的令人遗憾的行为。”

公元一世纪前期,基督教起源于地中海东部地区。早期的基督徒是清一色犹太人,其信仰基础是古老的犹太教,因此,基督教实际上是犹太教的一个分支。从创立初期开始,基督教就被看作是异端邪说,受到了多方面的迫害。执行迫害最甚者,是当时统治巴勒斯坦地区的罗马帝国政府,广泛并且残酷。处死耶稣,罗马政府虽不是始作俑者,但他们还是批准了死刑的执行。耶稣死后,十二门徒中的雅各、彼得,以及基督教早期最重要的领袖保罗等人,也都是在随后的传教活动中被罗马帝国处死。然而,迫害并没有能阻止基督教的发展。到公元四世纪

时,基督教已经发展为罗马帝国区域内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宗教,尽管直到此时,基督教仍然属于非法并继续遭受迫害。

公元313年,人类文明史上极为重要的一件事发生了: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发布政令,宣布基督教合法,并采取具体措施,对基督教在帝国范围内的大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而后,君士坦丁自己也正式宣布成为基督教徒。公元337年,君士坦丁去世,公元380年,狄奥多西皇帝宣布基督教为罗马帝国国教。由于罗马帝国的强势影响,从此基督教在塑造欧洲文明的过程中,开始起决定性作用。而后的年代直至今天,由于欧美国家的强势文化,基督教传遍了世界。可以相当肯定地说,如果不是君士坦丁使得基督教合法化并最终使其上升为罗马帝国国教,今天的基督教,弄不好恐怕只是一个地区性信仰,甚至可能已被历史的尘埃湮没掉。于是人们自然会问一个有趣的问题:君士坦丁当时为什么要那样做?基督教会的解释版本是:君士坦丁的母亲海伦娜虔信基督教,他从小受到母亲的影响。但决定性的原因是:公元330年,君士坦丁亲自指挥了罗马密尔维桥战役,一场将决定他皇位命运的战役。战斗开始前,他抬头望天,在太阳的方向上空中看到了一个巨大的十字架,上面一行希腊文字:“以十字架的名义,胜利!”于是,君士坦丁下令他的士兵们,全都以基督十字来装饰他们的盾牌,结果那场战役大获全胜。在凯旋返回罗马时,君士坦丁拒绝了已经为他准备好的胜利后祭祀罗马诸神的仪式,因为他已经信仰了基督。大多数历史学家们的解释版本是:君士坦丁当上皇帝的时候,罗马帝国从上到下,已是人心涣散分崩离析,国家失去了凝聚力,失去了方向感。套用今天的时髦名词,叫做严重的信仰危机。尽管君士坦丁可能受到了母亲海伦娜的影响,但他本人是个很有主见的皇帝,他的如此重大的改弦易辙的决策,其最根本的动机,首先必然是政治上的,必然关系到他的帝国的根本利益。说到他的母亲,公元328年,在巴勒斯坦两年旅行之后,已经是80岁的海伦娜返回了罗马,她必然向君士坦丁讲述了她两年中亲眼见到的,新兴的基督教在民众中不可忽视的巨大影响。而君士坦丁可能从中看到的,则是用基督教重新凝聚整个罗马帝国的前景。即便其中有些许信仰的因素,他的决策无疑主要是出于政治上的目地。

以上是有关三大宗教的区别,这次去以色列和约旦大部分都是宗教圣地或者古迹,比如我们去的拿凯勒的天使报喜堂是圣母玛丽亚的故乡,而耶路撒冷旧城是一座宗教圣城,是犹太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世界三大宗教发源地,三教都把耶路撒冷视为自己的圣地。犹太教的圣殿哭墙便在此处,圣经曾多次述及此城是上帝祝福的城市;作为先知穆罕默德的升天之地,耶路撒冷也是回教三大圣地之一,是全世界最美丽的回教寺——金顶回教寺所在地;对于基督教(天主教)来说,这里是耶稣传福音、背十字架受钉以及复活的圣地。这里保存着完善的历史古迹,吸引着世界千万信徒来此朝拜敬仰。

这次行程,无论是伊斯兰教徒、犹太教徒还是基督教徒,都是待人那么和善,让我明白其实这个世界无论信教与否,有没神论者都一样,本质都是一样的,希望世界和平。

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渊源和冲突

大家都知道,目前世界上传播最快、分布最广、信徒最多的三大宗教,分别是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等国家,基督教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大洋州等西方国家,伊斯兰教主要分布在西亚、中亚、北非等阿拉伯国家。它们分别拥有教徒3亿、21亿、16亿人口。现在暂且将佛教放

在一边不谈,只谈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两教不但分别代表西方世界和阿拉伯世界,而且都有一个共同的冤家,也是它们共同的起源——犹太教。

一、三教的渊源

事实上,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起源自古老的犹太教。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被称为天启宗教或亚伯拉罕诸教,三者关系非常密切。按照亚伯拉罕诸教的教义,所有的犹太教徒、基督教徒、伊斯兰教徒,无论民族种族,都将发祥于中东的闪米特人(包括希伯来人、阿拉伯人、腓尼基人、亚述人)亚伯拉罕认作祖先,都信仰其经典是神的话语,是唯一真神与人类订立的契约。唯一真神创造了世界和人类。

三教共同信仰犹太教的唯一真神,发源于中东沙漠地区,以希伯来圣经为根基,以耶路撒冷为圣地。都反对偶像崇拜、多神崇拜,只信仰一个主宰宇宙万物、至高无上的造物主。只是各自对认识造物主的属性本质上有所分歧。

三教的经籍又有许多共同的联系。如基督教的《旧约全书》就是犹太教的经书《塔纳赫》(即《希伯来圣经》)。三教的神话人物也有很多相同(如亚伯拉罕,伊斯兰教称为易卜拉欣;上帝耶和华,伊斯兰教称为真主安拉)。伊斯兰教和基督教脱胎于犹太教,其根基是犹太教的经典《塔纳赫》。

二、三教的矛盾

犹太教认为伊斯兰教和基督教都是错误的,只信奉《希伯来圣经》即《旧约全书》,认为《新约全书》和《古兰经》是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杜撰的欺骗信徒的伪作。不承认耶稣就是犹太教等待的弥赛亚(救世主)。并继续等待弥赛亚的来临。犹太教徒认为自己是上帝的选民,除了犹太人,其它人是无法得到拯救的。

基督教认为犹太教是正确的启示,但是不完善的。同时认为伊斯兰教是错误的狗尾续貂。认为耶稣即是耶和华的化身又是耶和华的独生子,具有人性和神性,就是犹太教等待的弥赛亚(救世主)。认为犹太人违背了上帝和以色列人定的约(即旧约),所以派他的儿子耶稣作为弥赛亚以自己的生命为人类赎罪,不仅和以色列人而和全体人类订立“新约”。

伊斯兰教认为犹太教和基督教只是部分启示,原经典都被人们篡改和歪曲过。认为基督教把耶稣神化,导致犹太教无法接受。不承认耶稣是神子,只承认他是第24个先知,也不承认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认为真主派遣了第25个也是最后一个先知穆罕默德,并把最后一部最完善的天经《古兰经》降示于他,删除前人经典中那些人为的和被篡改的东西。

三教在耶路撒冷都有圣迹,都称是自己的圣城。对于基督教来说,耶路撒冷是耶稣受难、埋葬、复活、升天的地点;对于犹太教来说,耶路撒冷圣殿山上有第一座圣殿遗址(公元前586年被巴比伦王国摧毁)和第二座圣殿遗址(公元70年被罗马帝国焚毁),只余西墙部分(即哭墙);对于伊斯兰教来说,638

年阿拉伯帝国在圣殿遗址上兴建阿克萨清真寺(伊斯兰教第三大圣地),以纪念621年穆罕默德的夜行登霄,西墙被纳为阿克萨清真寺围墙。1948年以色列当局占领耶路撒冷后,不断拆毁阿克萨清真寺周围的大部分建筑,引发了巴勒斯坦人民多次起义。由于巴以双方都称这里是各自的圣地,很多古迹犬牙交错,难分彼此,说不清,理还乱,所以稍有不慎,就会引发事端。

三、三教的冲突

众所周知,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不但在宗教信念、民族文化上有不可调和的冲突,而且在政治文明、地域利益上也有不共戴天的怨恨。历史上几千年来,相互之间的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严厉镇压、不屈反抗,攻占家园、屠杀教徒,摧毁文明、再铸辉煌,此起彼伏、绵绵不绝。十字军东征西亚中东,阿拉伯铁骑横扫欧亚,纳粹大屠杀,五次中东战争,阿以冲突,巴以争端,9·11事件,国际恐怖组织,无一不以宗教信仰为导火索。

三教之间的矛盾,又构成中东问题的主要症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基督教盛行的西方国家的同情和支持下,饱受屈辱的犹太教徒回到祖居之地重新建立了以色列国,认为耶路撒冷为中心的地区是上帝给予以色列人的“应许之地”,而原有巴勒斯坦人被迫背井离乡,由此重新引发了阿拉伯世界伊斯兰国家和以色列的长期暴力冲突。特别是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两大宗教文明的冲突,最后演化成整个西方世界和阿拉伯世界的对抗。两次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北非、中东的动乱(突尼斯、埃及、阿尔及利亚、也门、利比亚、叙利亚),无一不渗透着西方世界对于阿拉伯世界的干涉。

四、宗教支撑的帝国

世界历史上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两大宗教所武装的教徒,先后建立过不少称霸世界的强大帝国。其中,信仰基督教的帝国有罗马帝国(前27年—476年)、拜占庭帝国(395年—1453年)、查理曼帝国(768年—843年)、神圣罗马帝国(962年—1806年)、俄罗斯帝国(1721年—1917年)、法兰西帝国(1605年—1940年)、大英帝国(1607年—1947年)、德意志帝国(1871年—1918年,1933年—1945年);信仰伊斯兰教的帝国有阿拉伯帝国(632年—1258年)、奥斯曼帝国(1299—1922年)。

现在的世界老大美利坚合众国(1776年—现在),从其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因素来看,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最强大的帝国!它的主体公民依

注:耶稣的出生年代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公元元年;另一种是公元前4前,认为因当时罗马帝国时代纪年混乱而造成以耶稣出生年代为公元纪年的计算方法错误。

天主教、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的关系与区别

三、天主教、东正教、基督教(即指基督新教)的主要联系和区别

联系:

1.基督教是一个总称,天主教、东正教、基督新教是三大分支,在我国习惯上称基督新教为基督教。

2.三者都相信耶和华是唯一真神、耶稣基督是救世主。

3.三者都相信原罪,相信基督的死为世人赎了罪。

4.三者都相信世界将有末日,届时所有人将复活,接受神(天主、上帝)的审判。

5.三者都以《圣经》即新约旧约为经典。

区别:

1.历史不同。最初基督教只有一个教会,1054年西部、东部教会分裂,以罗马为中心的西部教会自称“公教”即天主教,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东部教会称“正教”即东正教。16世纪,西欧和北欧发生宗教改革运动,从天主教中分离出革新教会,统称基督新教。

2.教会形式不同。天主教至今仍保留统一的教会,自称“至圣、至公、至一,从宗徒传下来的教会”,罗马教廷为世界天主教中心。东正教原有以居士坦丁为中心的统一教会,随着东罗马帝国的灭亡,各国教会不相统属,但驻在今天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君士坦丁牧首保留“普世牧首”的称号。新教从产生即无统一教会,主要的新教派别有加尔文宗、路德宗、英国国教(圣公会)等。

3.宗教语言不同。天主教以拉丁语为宗教语言,但现在也允许各地以民族语言祈祷。东正教最初以希腊语为宗教语言,但因为现在已不存在统一的东正教会,所以一般用各民族语言。新教从产生之日即主张用各民族语言为宗教语言。

4.对教会与神职的认识不同。天主教、东正教认为,人必须通过教会并由神职人员才可以与神沟通,故教会与神职具有神圣性。新教则认为,人可以凭借信仰与神沟通,不必通过教会与神职人员,教会只是教徒的团体,神职只是承担教会工作的教徒。

5.对神职的要求不同。天主教的神职人员不可以结婚。东正教原也如此,但现在已不严格。新教的神职完全可以结婚。天主教、东正教神职须为男性,女性只可为修女。新教女性也可以为神职。

6.神职的称谓不同。天主教为教宗(教皇)、枢机主教(红衣主教)、主教、神父。东正教为牧首、神父。新教称牧师、长老(加尔文宗)、主教。关注微信“环太咨询-大海旅游人”

7.对圣母、圣徒的认识不同。天主教、东正教崇拜圣母玛利亚和圣徒,教堂设圣母、圣徒像。新教认为圣母、圣徒都是人,不能崇拜,设置圣像是偶像崇拜,有悖《圣经》。

8.圣事不同。东正教、天主教有7件圣事,即圣洗、坚振、圣体、告解、神品、终傅、婚配。新教只保留了两件圣事:圣洗、圣餐(圣体)。

9.仪式不同。天主教举行洗礼时采取注水式(往头上倒水),举行弥撒成圣体时用无酵饼,神职人员领圣体、圣血,信徒一般只领圣体,祈祷时划圣号以整个手掌在胸前自上而下、自左向右划十字。东正教举行洗礼时采取浸水式,举行弥撒成圣体时用发酵饼,神职人员和信徒领圣体、圣血,祈祷时划圣号以3个手指(拇指、食指、中指)在胸前自上而下、从右向左划十字。新教的洗礼一般是注水式,有时也采取浸水式,圣餐是纪念式的,不像东正教、天主教那样认为基督体血的真实临在,祈祷时不划圣号。

10.节日不同。东正教的一些节日与天主教节日大体相同,只是称呼上有区别。天主教的节日分为四大节日(也称四大瞻礼,即复活节、圣诞节、圣神降临节、圣母升天节)、一般节日(如耶稣升天节、主显节、天主圣三节、预报救主降生节、耶稣圣体圣血节、耶稣圣心节、普世君王节、圣母无染原罪节、天主之母节等等)、圣徒们的纪念日等,最大最重要的节日也是复活节。新教只有复活节和圣诞节。

11.历法不同。天主教、基督新教用公历。东正教用儒略历。

12.《圣经》的版本不同。东正教和基督新教对于旧约中的《多俾亚传》、《友弟德传》、《玛加伯传》(上、下)、《智慧书》、《德训篇》、《巴路克》认为是次经,不予收录。天主教则完全采用。故天主教版《圣经》比东正教、基督新教的《圣经》多7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