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似图形与坐标
- 格式:doc
- 大小:974.50 KB
- 文档页数:3
位似对应点坐标公式位似对应点坐标公式,这可是个在数学世界里有点小神秘但又超级实用的家伙!咱先来说说位似是啥。
想象一下,有两个图形,它们不仅形状相同,而且对应顶点的连线相交于一点,对应边互相平行,这就是位似啦。
就好比两个相似的双胞胎,只不过一个大一点,一个小一点,但是五官比例啥的都一样。
位似对应点坐标公式呢,就是用来描述这两个相似图形中对应点坐标之间关系的神奇公式。
比如说,如果位似中心是坐标原点 O ,原图形上一点的坐标是(x,y),位似比为 k ,那么位似图形对应点的坐标就是(kx,ky)或者(-kx,-ky)。
记得有一次,我给学生们讲这个知识点。
当时有个小同学瞪着大眼睛,一脸迷茫地问我:“老师,这公式有啥用啊?”我笑着跟他说:“孩子,你想想啊,假如你是个建筑师,要设计一个大楼的模型,是不是得根据实际大楼和模型的比例关系来确定模型上每个点的位置呀?这公式就能帮你算出来!”那孩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在实际解题中,这个公式能帮咱们省不少事儿。
比如说,给你一个三角形,告诉你位似中心和位似比,让你求位似后的三角形顶点坐标。
这时候,只要把原来顶点的坐标按照公式一计算,答案就出来啦。
不过,同学们在运用这个公式的时候可别马虎。
一定要搞清楚位似中心的位置,还有位似比是正数还是负数。
有一次考试,有个题给出的位似比是 -2 ,好多同学都忘了还有负数这回事,结果全做错啦,那叫一个可惜哟!其实啊,数学里的每个公式就像是一把钥匙,能帮我们打开知识的大门。
位似对应点坐标公式这把钥匙,能让我们更轻松地探索图形的奥秘。
大家在学习的时候,多做几道练习题,把这个公式用熟了,以后遇到相关的问题就能轻松应对啦。
就像骑自行车,刚开始可能摇摇晃晃,但练得多了,就能自由自在地在路上飞驰啦!希望大家都能和位似对应点坐标公式成为好朋友,让数学学习变得更有趣、更轻松!。
九 年 级 数 学 导 学 案 年级 九 班级
学科 数 学 课题 位似图形与坐标 第 课时 总 课时 编制人 审核人 课型 新授课 使用者
教 学 内 容
学习目标:
1、 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下位似变换图形坐标的特点.
2、 能够熟练准确地利用坐标变化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 学习过程
一.复习回顾
1、把一个图形变成另一个图形,并保持图形形状不变的几何变换叫做_________.
2、如果两个图形不仅相似,而且每组对应点所在的直线__________,那么这样的几何变换叫做___________,这样的两个图形叫做___________.
3、图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平移变换时坐标的变化规律是(h>0): 向左平移h 个单位→),(b a (_ _,b),向右平移h 个单位→),(b a (____,b); 向上平移h 个单位,(),(a b a →___),向下平移h 个单位,(),(a b a → __).
二.学习新课
阅读课本115-117页,回答下列问题: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位似变换是以原点O 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K (K >0),原图形上点的坐标为(x,y ),那么同向位似图形对应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_(K >0).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在作),(),(by ax y x →变换时,当0≠=b a 时为相似变换;当b a ≠时便不是相似变换,我们称之为___________ .
3、在问题1中若K <0,则与K >0时的变换结果有什么不同?
4.如图,△ ABC 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2,3),B(2,1),C(6,2).
(1)将△ ABC 向左平移三个单位得到△ A 1B 1C 1,写出三点的坐标;
(2)写出△ ABC 关于x 轴对称的△ A 2B 2C 2三个顶点A 2、B 2、C 2的坐标;
(3)将△ ABC 绕点O 旋转180°得到△ A 3B 3C 3,写出三点的坐标.[来
三.尝试应用
1.如图,ABC ∆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2,3A ()2,1B ()3,1C ,以点O 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2,将ABC ∆放大,观察对应顶点坐标的变化,你有什么发现?
归纳: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位似变换是以原点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k,那么位似图形对应点的坐标的比等于;
四.达标测试
一、选择题
1.如图,以点O为位似中心,将△ABC缩小后得到△A′B′C′,已知
OB=3OB′,则△A′B′C′与△ABC的面积比为()
A.1:3 B.1:4 C.1:5 D.1:9
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3,6),B(﹣9,﹣3),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把△ABO缩小,则点A的对应点A′的坐
标是()
A.(﹣1,2)
B.(﹣9,18)
C.(﹣9,18)或(9,﹣18)
D.(﹣1,2)或(1,﹣2)
二、解答题:
3.已知:如图△ABC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0,﹣3)、B(3,﹣2)、C (2,﹣4),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1个单位长度.
(1)画出△ABC向上平移6个单位得到的△A1B1C1;
(2)以点C为位似中心,在网格中画出△A2B2C2,使△A2B2C2与△ABC位似,且△A2B2C2与△ABC的位似比为2:1,并直接写出点A2的坐标.
教后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