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三通过激素的调节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82.00 KB
- 文档页数:5
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模块,第3章《植物激素的调节》,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主要包括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两部分内容。
通过观察现象总结向性运动的概念。
通过探究活动弄清生长素发现过程及其作用。
重点介绍达尔文、詹森、拜尔、温特等科学家100多年前的实验,从而揭示了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高中教材中利用科学研究的过程来表现科学知识的部分并不多。
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就是其中比较完整地反映出科学研究的全过程。
本节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科学探究素材。
植物向性运动的内容与“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相关,对理解适合性等有重要意义。
生长素的内容牵涉到植物的个体发育等内容。
【学习目标】(1)识记向性运动的概念。
(2)通过植物生长素发现过程的介绍,学习科学家的思路、方法观察、假说、实验验证的同时,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3)理解植物向光性原因,生长素产生、分布和运输, 使用生长素作用原理分析解决农业生产实际问题的水平。
【教学重点】1.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2.植物向光性的原因。
【教学难点】1.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2.科学实验设计的严谨性分析。
【教学方法】采用引导式的教学模式,借助多媒体,以及对几位科学家和他们所实行的实验的介绍。
使学生体验科学史,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注重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适时地引导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体会知识的得出过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Flash动画。
【学法指导】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生活体验,如:植物向光性、向重力性等等。
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1.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动画演示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积极引导学生去讨论,鼓励学生敢于讲出自己的见解、观点。
学生发表见解过程中,教师要从中发现问题,纠正、补充出现的差错和漏洞,协助学生准确表述。
2.通过设计不同难度层次的问题调动学生思维,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途径思考。
人教版必修三通过激素的调节教案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通过激素的调节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方面简述促胰液素的发现史;阐明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在血糖平衡中的作用;分析人体内血糖的来源与去向。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讨论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中,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所起的重要作用(三)能力方面能运用模型建构的方法,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2.能通过课堂活动与实例分析,画出血糖调节的图解式模型。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促胰液素的发现的过程2、激素调节的定义和特点三、教材分析高中生物必修3(人教版)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本章主要介绍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有两种: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二者紧密联系,互相配合,共同调节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
体液调节主要是激素调节。
教材在“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一节的后面,紧接着安排“通过激素的调节”的内容,使学生对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有个完整的认识。
这一节包括激素调节的发现,激素调节的实例,激素调节的特点,评价应用激素类药物的利与弊等四部分内容,对于血糖调节,学生在初中学习时就已有了初步的了解,另外通过必修1的学习,学生对糖类的种类、代谢等也有了较完整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再学习本节内容困难不是太大。
同时,“激素”这一名词已经广为人知,因为在现代生活中,激素已被广泛使用在医药、美容护肤品、保健品等多个领域,一方面在造福人类,并带来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另一方面激素也被一些人滥用,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因此通过本节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获得有关激素的知识,而且能更好地指导其日常生活,有助于学生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抵制和批判滥用激素的行为。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假设你身后有一辆汽车飞驰而来,说时迟、那时快,你一跃而起,跳离一米远,汽车与你擦肩而过,你发现自己心跳加快,手心冒汗。
第二节通过激素的调节——血糖平衡的调节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简述血糖的来源和去路2、理解和把握动物生理学的核心概念──血糖平衡调节的原理、意义、机制。
能力目标:1、运用建构模型的方法,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
2、尝试探索如何将建模理论在生活实践中进行应用,并体会活动设计表演的乐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血糖平衡的模型建构活动,让学生体验学习快乐的同时能将抽象的调节过程形象化;通过对血糖平衡调节的学习,是学生认识到注意合理营养及健康生活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1、简述血糖的来源和去路;2、血糖平衡调节的原理、机制和意义;3、运用建构模型的方法,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一、血糖的来源和去路二、构建血糖平衡调节的模型-------活动要求:1、机体的正常血糖含量一般为0.9g/L2、每4人为一个小组(1人负责拿糖卡、1人负责拿糖原卡,1人负责拿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卡,1人负责拿“非糖物质”及“CO2+H2O+能量”),每组指派一个解说员3、各小组自选情境(血糖升高或血糖降低)3、各小组用手上的材料将正常血糖---升高或降低的最高或最低值----恢复到正常值的过程表示出来(结合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三、画出血糖平衡调节的图解式概念模型血糖升高血糖降低(学以致用)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通常表现为多饮、多尿、多食以及乏力消瘦(三多一少),请利用所学知识解释原因四、及时联系1、现有甲、乙、丙三人,甲正常,乙的胰岛B细胞被破坏,丙的胰岛B细胞功能正常但体内含有抗胰岛素受体的抗体,下图是甲在某次运动前后血糖浓度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在bc段血糖浓度下降的直接原因是运动初期血糖消耗量多于产生量B.甲在c点胰岛素的分泌量增加C.对甲、乙、丙三人空腹时的尿样进行检测,水浴加热后观察到的颜色都是砖红色D.给乙口服胰岛素能有效调节其血糖水2、神经系统对内分泌功能的调节有甲、乙、丙三种方式,如图所示。
通过激素的调节一、教学目标1.描述动物和人体的激素调节。
2.运用建构模型的方法,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
3.讨论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中,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所起的重要作用。
4.探讨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
(2)血糖平衡的调节。
2.教学难点激素调节的实例分析。
三、课时安排2四、教学过程〖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生思考回答师提示。
〖提示〗计算:如果仅靠血液中的葡萄糖,马拉松运动员只能跑1 min左右(0.8~1.2 min)。
讨论:可能会导致血糖含量短暂的轻度下降,但仍能基本保持稳定,不会影响运动。
因为在运动过程中,血糖会因补充肌肉消耗的糖类物质而含量下降,同时,血糖会随时从储能物质的分解、转化等得到补充。
〖板书〗一、激素调节的发现〖资料分析及讨论〗1.提示:不迷信权威、创造性思维、严谨的实验设计等。
2.提示:他们的科学发现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发现促胰液素;其二是发现了不同于神经调节的另一种调节方式──激素调节。
〖板书〗激素调节:有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的进行调节。
激素的分类(部分)〖板书〗二、激素调节的实例〖思考与讨论〗生思考师提示。
1.提示:在运动员的比赛过程中,血糖可以通过三条途径得到补充:食物中的糖类经过消化和吸收、糖原分解为葡萄糖及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2.提示:这是因为这些被吸收到体内的葡萄糖部分合成糖原储存起来了,部分转化为脂肪、氨基酸等非糖物质,还有一些被氧化分解了,所以血糖含量很快恢复正常。
〖学生活动〗模型建构。
分析与讨论。
〖提示〗1.乙代表胰岛。
2.当血糖水平升高时,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加,同时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减少;反应的结果将使体内血糖水平下降到正常水平。
当血糖水平降低时,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减少,同时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加,从而使体内血糖水平上升到正常水平。
应用模型进行分析提示:当身体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时,体内血糖水平将会上升,多余的血糖将会从尿中排出,出现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