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尾气暴露与交通协管员呼吸系统症状和肺功能的关系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16.16 KB
- 文档页数:4
机动车尾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范武波;陈军辉;钱骏;叶宏【摘要】With the increase of urban vehicle quantity, the traffi c exhaust pollution in the city has been an issue of major concern in China. In this paper we took children and traffi c police as an example and analyzed the damage of vehicle exhaust emission, which include respiratory system, immune system and cardiovascula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espiratory system is vulnerable to attacks because that the children's respiratory area is very close to vehicle exhaust emission area and traffic police expose to vehicle exhaust emission for too long, leading to a gradually increasing morbidity of bronchitis and lung disease, as well as the suppressed the immune system following with the change of immunoglobulin levels and blood pressure. Finally, suggestions were presented in terms of public transportation development, urban traffi c management, and perfecting inspection maintenance system to strengthen management of vehicle exhaust, for the purpose of reducing the harm to human body health.%随着城市机动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机动车尾气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城市大气环境的主要问题之一。
汽车尾气排放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及治理近年来,汽车尾气排放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汽车作为现代交通工具的代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却也带来了空气质量的恶化。
汽车尾气排放中含有一系列有害物质,如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它们对空气质量产生了直接的负面影响。
因此,治理汽车尾气排放问题迫在眉睫。
首先,汽车尾气排放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大气污染的贡献,二是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就大气污染而言,汽车尾气排放中的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它对全球气候变暖产生了直接影响。
随着汽车数量的增加和经济发展的进一步推进,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不断增加,使得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更加突出。
此外,汽车尾气排放中的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是常见的空气污染物,它们对空气质量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
短期暴露于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会导致刺激性哮喘、呼吸道感染等健康问题,长期暴露则可能导致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甚至肺癌等严重后果。
其次,汽车尾气排放对全球气候变化也有重要的影响。
二氧化碳作为温室气体,会在大气中形成温室效应,导致地球气温上升。
汽车尾气排放中的二氧化碳正是人们生活中主要的温室气体来源之一,其排放量的增加直接加剧了全球气候变化的速度,导致气候异常、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事件增多等问题。
针对汽车尾气排放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治理措施来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改善空气质量。
首先要加强对汽车尾气排放标准的监管。
政府应该建立更加严格的排放标准,对新车的尾气排放进行限制。
同时,要加强对汽车生产厂商的监督,确保汽车生产过程中的环保标准得到合理落实。
其次,推广和鼓励使用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不仅能够减少尾气排放,还可以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政府应该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扶持力度,通过减税和补贴等方式鼓励人们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
此外,加强公共交通建设也是治理汽车尾气排放的重要方向。
鼓励人们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的使用,可以有效地降低汽车尾气排放量,改善空气质量。
汽车尾气排放对大气环境的影响研究近年来,汽车尾气排放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尽管汽车作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但其尾气排放所产生的废气却对大气环境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首先,汽车尾气排放中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
这些废气中的一氧化碳不仅会降低空气中的氧含量,导致空气质量下降,还会损害人体健康。
一氧化碳能够在人体血液中与血红蛋白结合,影响血液的供氧能力,长期暴露在高一氧化碳浓度的环境中,人们容易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甚至引发严重的心血管系统疾病。
其次,二氧化碳是汽车尾气排放中的主要温室气体,其大量排放导致了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汽车使用量的增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不断增加,引起了全球气候变暖的现象。
高温环境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极端气候事件的增加、海平面上升等。
因此,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对于缓解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氮氧化物是汽车尾气排放中另一种重要的环境污染物。
氮氧化物的存在对空气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容易形成臭氧和细颗粒物等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产生危害。
柴油车尤其是重型柴油车的排放是氮氧化物的重要来源之一。
氮氧化物不仅会引起呼吸系统疾病,还会对植物生长产生负面影响。
最后,汽车尾气排放中的颗粒物也是大气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
颗粒物的直径越小,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越大。
它们能够直接进入人体肺部,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并且颗粒物中可能还携带着黏附的有害物质,如重金属等,其危害更加严重。
针对汽车尾气排放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各国政府和科研机构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例如,推动车辆更新和提高燃油效率的政策、鼓励使用清洁能源汽车、加强尾气排放监管和控制等。
在技术领域,研发出低排放汽车技术,提高汽车废气净化设备的效率等也是降低汽车尾气排放的重要途径。
总之,汽车尾气排放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不可忽视。
肺功能保护避免接触有害气体维护呼吸道健康肺功能保护:避免接触有害气体,维护呼吸道健康人们的呼吸道健康是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现代社会中,我们无法避免接触到一些有害气体,这可能对我们的肺功能造成损害。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保护肺功能,避免接触有害气体,并维护呼吸道的健康。
一、了解常见有害气体在实施肺功能保护措施之前,首先要了解一些常见的有害气体,以便我们能够更好地避免接触。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有害气体:1. 二氧化硫:常见于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中,长期接触二氧化硫可能导致呼吸道感染和肺功能下降。
2. 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主要来自于燃烧装置,例如汽车尾气和家庭燃气设备。
它会与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供氧不足,甚至中毒。
3. 氮氧化物:氮氧化物主要来自于工业排放和汽车尾气,长期接触可能导致呼吸道炎症和肺功能异常。
4. 臭氧:臭氧通常是由汽车尾气和工业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反应产生的。
长期暴露于臭氧中可能导致呼吸道敏感性增加和肺功能下降。
了解这些有害气体有助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做好防护措施,避免不必要的接触。
二、控制室内空气质量在家庭和工作环境中,控制室内空气质量对于保护肺功能至关重要。
要控制室内空气质量,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室内通风:保持良好的通风可以帮助排除有害气体和污染物。
定期打开窗户,让新鲜空气进入室内,有助于净化空气。
2. 减少化学物质使用:避免在室内使用含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清洁剂、油漆和胶水等。
室内尽量选择无害或低挥发性的产品。
3. 使用空气净化器:空气净化器可以过滤空气中的有害颗粒和气体,提高室内空气的质量。
控制室内空气质量可以帮助我们避免接触有害气体,减少对肺功能的损害。
三、个人防护措施除了控制室内空气质量,我们还可以采取一些个人防护措施来保护肺功能,避免接触有害气体:1. 戴口罩:在空气污染严重或工作环境中,佩戴合适的口罩能有效过滤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颗粒物,降低吸入的风险。
2. 使用呼吸防护器具:在需要接触有害气体的工作场所,使用合适的呼吸防护器具,如呼吸面罩或呼吸器等。
空气污染与呼吸系统疾病风险的关联性分析引言:空气污染已经成为当今社会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对人类的健康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特别是对呼吸系统的影响,导致了呼吸系统疾病的患病率显著上升。
本文将探讨空气污染与呼吸系统疾病风险之间的关联性,并介绍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案。
一、空气污染对呼吸系统的影响空气污染中主要包括颗粒物、臭氧、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
当这些有害物质进入人体时,会对呼吸系统造成直接或间接的损害。
首先,颗粒物可以进入呼吸道并附着在肺泡和支气管上,导致炎症反应和细胞损伤。
其次,臭氧和二氧化氮可以刺激呼吸道上皮细胞产生炎症介质,引发气道炎症和哮喘。
此外,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可以干扰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导致肺功能下降。
二、呼吸系统疾病与空气污染的关联性大量的研究表明,空气污染与呼吸系统疾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关联性。
首先是哮喘,哮喘是一种慢性的气道炎症性疾病,其发病率与空气污染有着密切的关系。
研究发现,暴露在高浓度颗粒物和臭氧污染环境中的人更容易患上哮喘,并且其症状更加严重。
其次是肺癌,空气中的致癌物质可以通过呼吸道进入肺部并导致肺癌的发生。
多项研究表明,高浓度的颗粒物和二氧化氮与肺癌的风险呈正相关。
此外,空气污染也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和肺功能下降等疾病的发生息息相关。
三、解决方案为了降低由空气污染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风险,我们需要采取一些行动来改善空气质量。
首先,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是非常重要的措施。
政府应该加强交通管理,推动电动汽车的普及,并改善燃油质量标准。
其次,工业排放物的减排也是至关重要的。
需要加强工业企业的环境监管,促使其使用更清洁的能源,同时增加环境税等激励措施。
此外,个人行为也需要改变。
人们应该减少燃煤取暖的比例,选择更环保的交通方式,如步行、骑行或公共交通。
此外,加强室内空气质量的管理也很重要,要保持室内通风、减少家具污染等。
结论:空气污染对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而且日益加重。
机动车尾气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相关研究分析作者:刘燕等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4年第12期刘燕张润林冯先飞(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摘要:近年来,我国机动车数量猛增,其所排放的尾气,对空气的质量状况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同时也危及了人体的健康,人体的肺部功能、免疫及生殖功能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
为了能够提出更加有效的解决尾气的方法,本文针对机动车尾气对于人体的各个器官以及不同类型的人群的影响进行研究和分析,希望对尾气给人们的健康造成损害的现象能够有所改善。
关键词:机动车尾气人体健康影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机动车出现在大街小巷的每个角落,汽车在带给人们方便的同时,对于环境及人体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比如对呼吸系统、免疫系统等,这种危害本身并不具有持久性,但因当前我国环境的质量差、范围广的特点,机动车尾气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
这就要求我们对于机动车尾气的排放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加以了解和研究,从而在进行机动车尾气整治工作时,能够提出更加符合实际、更加恰当的方法,使得生态环境和人们的健康状况得到改善。
1 影响呼吸系统功能由于机动车尾气的高度与人体的口鼻位置接近,所以,呼吸系统是受机动车尾气影响最直接的器官。
机动车尾气对人体呼吸道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尾气中的有害物质可以直接进入人体肺部,长此以往,会对肺脏造成严重的损害,使人体的呼吸系统免疫力下降,从而导致支气管疾病的发病率大大提高,甚至有致癌的风险。
2 影响免疫系统功能机动车尾气中含有的有害物质对免疫系统的损害是非常大的,人体在长期受到尾气影响的情况下,十分容易患上过敏性疾病。
尾气中颗粒污染物容易使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从而导致人体对于疾病的抵抗力大大的降低,特别是肺部,颗粒物的污染会使肺部粘膜受损,从而产生各种炎症,危及健康。
在人体的防护系统中,巨噬细胞可以说是肺部的重要守护者,但是我们通过研究发现,在长期受到机动车尾气的污染下,巨噬细胞的能力受到明显削弱,从而导致人体的免疫力大大的降低,这种情况在儿童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
交通警察呼吸带污染物与健康效应评估研究目的随着工业化进程的迅猛发展和城市汽车保有量的急剧膨胀,城市大气污染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汽车尾气排出的气体(CO、NOx、SOx、臭氧等)与PM 2.5颗粒物(碳黑、焦油、金属等)均会对人体和呼吸系统造成危害。
警察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从业人数不断增长,受汽车尾气污染造成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特别是尾气中PM 2.5浓度、铅、CO、NOx、SOx、臭氧对警察的危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探讨交通警察呼吸带空气污染状况对健康的影响,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并提出防治对策。
方法选取警龄在1年以上,在公路一线交通要道值勤,无其他职业性铅接触史的交通警察按照国家标准进行血铅、尿铅、相关污染物、健康指标检测,以离交通要道较远的某大学学校的无铅接触史的师生为对照组。
结果交警血铅、尿铅水平均数分别为96.76 μg/L和6.81 μg/L,對照组师生的血铅、尿铅水平均数为59.12 μg/L和4.93 μg/L,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表明交通警察这一特殊的职业受铅污染是严重的;城区5个有代表性的交通路口执勤岗点污染物监测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超标,且结果均远高于对照点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早中晚上下班高峰浓度明显高于上午10:00和下午15:00时间段浓度,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肺功能、纯音听阈的测试与对照组Pearson 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交警与对照组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患病情况比较与对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空气污染物浓度高低对人体造成的危害与汽车尾气排放PM 2.5浓度、铅、CO、NOx、SOx、臭氧相关。
标签:警察;空气污染物PM2.5;健康研究Traffic Police Respiratory Pollutants and Health Effects EvaluationDING Yong-xia1,YIN Bao-hua21.Heze Municipal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Heze,Shandong Province,274000 China;2.Heze College,Heze,Shandong Province,274015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the rapid expansion of urban car ownership,urban air pollution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Car exhaust gas (CO,NOx,SOx,ozone,etc.)and PM 2.5 particles (carbon black,tar,metal,etc.)can cause harm to the human body and respiratory system. Police as a special occupational group,with the continuous expansion of the city,the number of employees is increasing,and the harm caused by automobile exhaust pollution is also more and more serious. In particular,the concentration of PM 2.5,lead,CO,NOx,SOx,ozone to the police is attract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In order to discuss the health impact of the air pollution status of the traffic police breathing zone,some related researches are carried out and some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Methods The traffic police who have a historyof more than one year and are on the first-line traffic thoroughfare on the highway have no history of occupational lead exposure. Blood and lead levels,urine lead,related pollutants and health indicators are tested in accordance with national standards. Teachers and students with a history of lead-free exposure at a certain university school further away were the control group. Results The mean levels of blood lead and urinary lead in traffic police were 96.76 μg/L and 6.81μg/L,respectively. The average levels of blood lead and urinary lead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59.12 μg/L and 4.93 μg/ L,both of which were significant(P<0.001),indicating that this special occupational traffic police is seriously polluted by lead. The monitoring indicators of the five representative traffic junctions on urban areas have varying degrees of oversight,and the results are far higher,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01). The peak concentration of morning and evening rush hour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10:00 and 15:00(P<0.001). Pulmonary function,pure tone hearing threshold test and the control group Pearson Chi-square test(P<0.05),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traffic police and control group of nervous system,respiratory disease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 The harm to human body caused by the concentration of air pollutants is related to PM 2.5 concentration,lead,CO,NOx,SOx and ozone in vehicle exhaust .[Key words] Police;Air Pollutants PM2.5;Health Research目前大气污染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特别是汽车尾气排出的气体(CO、NOx、SOx、臭氧等)与PM2.5颗粒物(碳黑、焦油、金属等)均会对人体和呼吸系统造成危害,特别是上下班高峰汽车集中出行,对值班交警的危害不可忽视[1]。
空气污染与呼吸道疾病的关系研究引言:如今,随着工业化和汽车排放的增加,空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不仅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还对人类健康产生了极大的威胁。
尤其是空气污染与呼吸道疾病之间的关系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这两者之间的联系,并阐述相关机制。
一、空气污染对呼吸道疾病的影响1.1 空气污染物对呼吸器官的直接伤害- 细颗粒物(PM2.5):这种微小颗粒物能够进入肺部深处,引发炎症反应并损伤肺组织。
- 臭氧(O3):由机动车尾气排放和光化学反应产生的臭氧,可导致喉头和支气管黏膜损伤,使呼吸困难等呼吸系统问题加剧。
- 二氧化硫(SO2)和二氧化氮(NO2)等有害气体:这些废气刺激呼吸道黏膜,引发咳嗽、哮喘等症状,并加重了患者的呼吸道疾病。
1.2 空气污染与呼吸道疾病的相关性- 增加呼吸道感染风险:空气中存在的细菌、真菌和病毒可通过空气传播,在空气污染严重的环境中更容易传播,并进入人体导致呼吸道感染。
- 引发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长期暴露于高浓度污染物中,特别是细颗粒物和二氧化硫,能够诱发哮喘、COPD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 加重现有呼吸道问题:对于已经患有哮喘和COPD等患者来说,空气污染会加重其现有的呼吸问题,使其生活质量进一步下降。
二、空气污染与呼吸道疾病之间的机制2.1 氧化应激机制空气污染中的有害物质能够产生过氧化物和自由基等活性氧物种,引发氧化应激反应。
这些活性氧物种对呼吸系统细胞和粘液膜造成直接损伤,并导致炎症反应加剧,从而增加患呼吸道疾病的风险。
2.2 炎症反应机制空气污染触发的炎性介质释放促使巨噬细胞、淋巴细胞以及其他免疫细胞进一步激活并释放更多的细胞因子,如白介素(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
这些细胞因子导致呼吸道组织出现局部严重炎症反应,从而加剧了呼吸道疾病。
2.3 基因和表观遗传学变化最近的研究表明,长期暴露于空气污染中可以改变一些关键基因的表达水平,并对呼吸道相关基因进行表观遗传修饰。
机动车尾气污染对大气质量的影响机理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机动车数量迅速增加,也带来了严重的尾气污染问题。
尾气排放中的污染物不仅对人体健康有害,还会对大气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研究机动车尾气污染对大气质量的影响机理,对于制定科学合理的环境保护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一、机动车尾气污染源机动车尾气污染主要来自于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排放。
汽油和柴油的燃烧产物包括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等。
其中,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
二、尾气污染物的生成机理尾气污染物的生成机理非常复杂,涉及到燃料的组成、燃烧温度、空气燃料比以及发动机技术等多个因素。
燃烧过程中,燃料中的有机物和氮氧化物被加热分解生成一系列反应产物,进一步通过氧化反应形成大气污染物。
此外,机动车尾气还会产生颗粒物,主要是因为不完全燃烧和机动车动力系统中的摩擦产生的。
三、机动车尾气污染对大气质量的影响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进入大气后,对大气质量会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首先,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是形成臭氧和细颗粒物的前体物质,它们能够参与大气光化学反应,产生二次污染物。
其次,尾气中的颗粒物会直接排放到大气中,对人体呼吸系统和眼睛造成刺激,并与其他颗粒物共同形成雾霾。
此外,尾气排放中的一氧化碳会与大气中的氮氧化物反应生成致酸物质,造成酸雨。
四、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的途径为有效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加强燃料质量管理,推广使用低硫燃料和清洁燃料,以减少废气中的有害成分。
其次,提高发动机的燃烧效率,通过改进燃烧技术和优化发动机控制策略,减少有害物质的生成。
此外,加强机动车尾气监测和排放标准的强制执行,对高排放车辆进行治理和淘汰,也是控制尾气污染的重要手段。
五、创新技术在尾气治理中的应用同时,创新技术在机动车尾气治理中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例如,采用颗粒捕集器和催化剂装置,可以有效降低尾气颗粒物和有机物排放。
【论著】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汽车保有量的增加,机动车尾气排放日益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一些大城市机动车尾气排放对多项大气污染指标的贡献率已经达到60%以上,据预测,到2010年机动车尾气排放将占空气污染源的64%[1],大气污染类型正由煤烟污染型向交通污染和煤烟污染混合型过渡。
国内外研究显示,长期暴露于机动车尾气污染的大气中,呼吸系统[2]、免疫系统[3]、生殖系统[4]等均可能有损害,甚至产生一定的诱变和致癌效应[5,6]。
由于机动车尾气的排放高度靠近人体呼吸带,人体呼吸系统成为其对健康危害的主要靶器官。
为进一步了解机动车尾气排放对大气中相关污染物浓度的影响以及对人体呼吸系统和肺功能的作用,笔者在某市部分城区设置了交通污染监测点和社区对照监测点进行大气质量监测,同时分别选取了200名交通协管员和社区工作人员,作为本次研究的暴露组和对照组,通过对工作场所主要大气污染物的监测、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研究机动车尾气排放对大气中相关污染物浓度和人群呼吸系统健康状况的影响。
1内容与方法1.1研究对象本研究于2006年8月—9月,在某市10个行政区内设置交通污染监测点和社区对照监测点,同时,选取200名从事交通协管工作1年及以上的交通协管员作为暴露组,200名社区工作人员(包括社区保安、保洁工、传达室、后勤服务人员等)作为对照组。
本研究得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所有人群均填写知情同意书。
1.2研究内容和方法1.2.1现场环境监测在该市选择9个城区(A 、B 、C 、D 、E 、F 、G 、H 和I )的交通主干道〔早(7:00—9:00)、中(12:00—14:00)、晚(17:00—19:00)三个时段的平均交通流量≥1000辆/h 〕作为基金项目:国家环境与疾病监测项目;世界卫生组织资助项目作者单位:1.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北京100050);2.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北京100021);3.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200336)作者简介:邵瑜(1983-),女,硕士研究生,从事环境流行病学研究。
通讯作者:金银龙,Tel:(010)67779765,E -mail:jinyinlong1951@文章编号:1001-5914(2010)05-0436-04机动车尾气暴露与交通协管员呼吸系统症状和肺功能的关系研究邵瑜1,程义斌2,徐东群2,康家琦2,张广生2,顾珩2,许慧慧3,金银龙2摘要:目的研究机动车尾气排放与交通协管员呼吸系统症状和肺功能的关系。
方法在某市部分城区主干道设置交通污染监测点,在距主干道>500m 的社区设置社区对照监测点,监测大气中NO 2、CO 、PM2.5的浓度,同时分别选择200名交通协管员和社区工作人员作为暴露组和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和肺功能检测。
结果交通污染监测点周边大气环境中的NO 2、CO 和PM2.5的平均浓度分别为(0.16±0.24)、(2.52±1.53)、(0.10±0.05)mg/m 3,分别高于社区对照监测点(P <0.01);交通协管员出现呼吸道症状的危险性高于社区工作人员(OR =2.250,95%CI :1.494~3.388);男性交通协管员的吸气量〔(2.10±0.61)L 〕、女性交通协管员的吸气量〔(1.64±0.36)L 〕和潮气量〔(1.11±0.44)L 〕均低于社区工作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
结论交通协管员呼吸系统症状发生率上升,吸气量和潮气量下降,可能与暴露于机动车尾气有关。
关键词:机动车尾气;空气污染;呼吸系统症状;肺功能中图分类号:R181.3文献标识码:AStudy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Automobile Exhaust Exposur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s and Lung Function among Traffic Police Assistants SHAO Yu,CHENG Yi -bin,XU Dong -qun,et al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Beij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Beijing 100050,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JIN Yin -long ,E -mail:jinyinlong1951@.Abstract:Objective To researc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utomobile exhaust exposur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s and pulmonary function among traffic police assistants.Methods The traffic pollution monitoring sites were set in urban arterial streets of a selected city,and the control monitoring sites were set in neighborhood communities over 500meters away from the arterial streets to monitor the concentrations of NO 2,CO and PM2.5in the air pollutants.At the same time,200traffic police assistants were selected as the exposure group and 200staff members of neighborhood communities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respectively for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lung function examination.Results The average concentrations of NO 2,CO and PM2.5around traffic pollution monitoring sites were (0.16±0.24),(2.52±1.53)and (0.10±0.05)mg/m 3respectively ,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community control monitoring sites (P <0.01);The risks of prevalence of respiratory syndromes of traffic police assistants was higher than those of staff members of neighborhood communities (OR =2.250,95%CI :1.494-3.388);The inspiration capacity of male 〔(2.10±0.61)L 〕and female 〔(1.64±0.36)L 〕traffic police assistants,and the tidal volume 〔(1.11±0.44)L 〕were all lower than those of staff members of neighborhood communities,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s.Conclusion The increasing incidence rates of respiratory syndromes among traffic police assistants and the descending of inspiration capacity and tidal volume are probably associated with their exposure to the automobile exhaust.Key words:Automobile exhaust;Air pollution;Respiratory symptoms;Pulmonary function表4交通协管员和社区工作人员呼吸道症状发生情况比较组别交通协管员社区工作人员OR 值95%CI注:与社区工作人员比较,经χ2检验,*P <0.05,**P <0.01。
1981953630发生率(%)18.1815.387043发生率(%)35.35**22.052619发生率(%)13.139.747646119发生率(%)5.564.621518发生率(%)7.589.235033发生率(%)25.25*16.9213494发生率(%)67.68**48.21人数人数人数人数人数人数人数人数1.2220.719~2.0781.9331.237~3.0211.4000.747~2.6232.0171.303~3.1241.2160.492~3.0020.8060.394~1.6491.6581.013~2.7152.2501.494~3.388咳嗽咳痰喘鸣音气短经常流鼻涕经常鼻塞连续打喷嚏呼吸道症状调查人数(%)发生率(%)38.38**23.59表2交通污染监测点和社区对照监测点大气NO 2、CO 平均浓度和PM2.5日平均浓度监测结果交通污染监测点社区对照监测点注:**与交通污染监测点比较,P <0.01。
监测次数37842x±s 0.16±0.240.04±0.05**监测次数33242x±s 2.52±1.530.43±0.30**监测次数87x±s 0.10±0.050.04±0.02**NO 2COPM2.5监测点(mg/m 3)交通污染监测点;在I 和J 各选择1个距主干道>500m 的社区作为对照监测点。
于2006年8月22日—9月4日监测早、中、晚三时段每小时车流量和每日3个时段大气NO 2、CO 的浓度均值,共监测14d ;在交通污染监测点中选择2个点,在社区对照监测点中选择1个点,采用中流量采样器监测同期PM2.5的24h 浓度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