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多药结核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
- 格式:doc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3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摘要目的探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有效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
方法63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抗结核治疗为主、控制糖尿病的治疗。
加强消毒隔离、配合饮食护理、心理支持、用药指导、生活护理、并发症的观察指导、出院指导。
结果63例患者有44例临床治愈,19例临床好转。
结论肺结核合并糖尿病需要兼顾两种疾病的不同特点,采取综合护理和正规的抗结核、降糖治疗的针对性护理,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愈后的基本措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肺结核;糖尿病;护理肺结核和糖尿病均为临床常见病,两者并存互相影响,相关报道提出,在糖尿病患者中,肺结核的发生率是正常人的4~8倍[1]。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者,由于糖尿病引起的代谢紊乱,加大了治疗难度,并伴有并发症,治疗的效果达不到预期。
而肺结核的治疗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就要控制好患者的血糖。
本文根据两种疾病相互影响的特点,在护理工作中制订有效的护理干预,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本科2014年1~12月共收治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63例,其中男42例,女21例。
突出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低热、盗汗的结核病症状,又有口渴、多尿、多饮、多食等糖尿病的症状。
其中有2例出现了咯血症状。
1. 2 护理方法1. 2. 1 消毒隔离严格隔离防护是贯穿于患者住院期间的一项重要措施。
由于结核分枝杆菌有很强的传染性,具有耐药性和变异性,而糖尿病患者抵抗力差,又感染了肺结核,使抵抗力进一步下降,因此加强隔离防护是重要措施。
在病房内设消毒设施,独立使用便器、痰盂,加强痰盂的消毒。
室内保持通风,被褥、书籍可用紫外线照射消毒或日光下暴晒2 h。
因肺结核属于飞沫传播所以要养成患者佩戴口罩的习惯,保护他人的同时又能预防继发感染。
1. 2. 2 心理支持因肺结核和糖尿病都是慢性病,治疗的时间久、伴有合并症、经济负担重等容易使患者产生一些不良心理。
常见的有焦虑、恐惧和失望的悲观心理。
患者入院后,责任护士应与患者及家属多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解除影响治疗的心理因素,多向患者介绍有关肺结核及糖尿病的知识,分享成功治愈的案例,了解控制血糖对治疗的重要意义,使其能配合治疗,增强与疾病斗争的信心,提高遵医行为。
肺结核与糖尿病的护理措施肺结核与糖尿病都属于常见的慢性疾病,在护理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两种疾病的特点,以及可能产生的相互影响。
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疾病,而糖尿病则是一种由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引起的代谢性疾病。
下面将就两种疾病的护理措施作一简要介绍。
对于肺结核患者,首先需要进行规范的抗结核治疗。
同时,在饮食方面,应推荐高蛋白、高营养的饮食,增加患者的免疫力。
此外,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在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避免被感染。
而对于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血糖水平,保持规律的饮食和运动。
护理人员应关注患者餐饮营养和药物的使用情况,避免发生低血糖和高血糖。
此外,还需要定期监测患者的视力、神经系统、肾脏功能等情况,以及对足部进行护理,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
当患者同时患有肺结核和糖尿病时,护理人员需要特别关注两种疾病之间可能产生的相互影响。
肺结核患者合并糖尿病时,疾病治疗会更加复杂,需要更加细致的排查和诊断,同时还需要加强饮食控制及身体活动。
护理人员需要在工作中加倍细心与耐心,关注患者的各种症状变化,并及时与医生进行沟通,协助患者完成治疗计划。
总之,肺结核与糖尿病都是需要长期护理的慢性疾病,护理人员需要充分了解两种疾病的特点,综合考虑对患者进行细致的护理。
希望患者能尽快康复,重返健康的生活。
在处理合并症的患者时,护理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特别是在用药方面需要格外小心。
结核病治疗通常需要长期服用多种抗结核药物,而糖尿病治疗也需要保持规律用药,两者可能会相互影响。
护理人员需要确保患者按时服药,避免药物间相互作用产生不良反应。
在饮食方面,合并症的患者需要进一步的指导和管理。
需要避免高糖、高脂肪食物,保持均衡饮食,同时保证足够的热量和营养摄入。
针对糖尿病患者,护理人员需要关注饮食控制和血糖监测,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方案进行个性化的营养指导。
此外,合并症的患者还需要加强体育锻炼,但运动时需要避免过度劳累,以避免影响结核病的治疗和引发低血糖。
结核合并糖尿病的护理结核病和糖尿病是两种常见的慢性疾病,而当它们同时存在于一个患者身上时,就会对该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更大的威胁。
结核合并糖尿病的患者需要特殊的护理和管理,以确保他们能够获得有效的治疗和控制疾病的进展。
本文将讨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方面,包括养生保健、药物治疗和饮食管理等。
一、养生保健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需要注意养生保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首先,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每天洗手、洗脸、漱口,保持皮肤清洁。
其次,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打扫和消毒家居环境,减少病原体的滋生和传播。
此外,要保持正常作息,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
最重要的是要定期进行体检和随访,及时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二、药物治疗结核合并糖尿病的治疗需要同时进行结核和糖尿病的治疗,以提高治愈率和控制血糖水平。
对于结核病的药物治疗,通常采用联合用药的原则,即同时使用两种或更多种抗结核药物,以防止细菌对某种药物产生耐药性。
抗结核药物的选择要根据患者的耐药性和过敏史来确定。
在使用抗结核药物的过程中,要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如肝功能异常、视力损害等,及时进行监测和处理。
对于糖尿病的治疗,通常采用饮食控制、运动和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方法。
患者需要定期测量血糖水平,遵循医生的药物治疗方案,并按时服药。
同时,要进行饮食管理,限制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摄入,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
此外,适量的有氧运动也对糖尿病的控制和身体健康有益。
三、饮食管理结核合并糖尿病的患者需要注意饮食管理,以满足身体的能量需求,控制血糖和体重。
首先,合理安排三餐的时间和份量,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
其次,根据自身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合理配置饮食的营养成分,适量控制脂肪和盐的摄入。
例如,可以选择低脂、低盐的食物,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
此外,要避免暴饮暴食和吃零食,以免造成血糖波动和体重增加。
四、心理支持结核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面临生理和心理上的困扰,需要得到家人和医生的支持和鼓励。
耐多药结核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作者:马肖妤凌晓妮梁改清来源:《医学信息》2014年第08期摘要:本文通过对2年来的21例耐多药结核病合并糖尿病以做好隔离与消毒工作、做好心理护理及用药护理、合理安排患者的饮食,做好健康教育,出院指导等几个方面的护理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就整个护理过程做出全面的分析。
为将来就相似病患进行更加完善护理工作提供相应的护理经验。
关键词:耐多药结核病;糖尿病;护理耐多药结核病(MDR-TB)是指至少同时对异烟肼和利福平产生耐药的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结核病。
耐多药结核病合并糖尿病的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两病相互影响,耐多药结核病可进一步促使糖尿病代谢紊乱,而代谢紊乱又可加重耐多药结核病,形成恶性循环,而大部分结核病患者可用一线药物治疗,但耐多药结核病患者须用更昂贵且副作用更强的二线药物治疗,由于这类患者同时耐至少两种最有效的抗结核病药物并合并有糖尿病,不仅治疗困难,并且治疗时间也更长,还有可能持续传播耐多药结核菌,增加原发性耐多药结核病发病的可能性,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隐患。
我科2011年5月~2013年9月共收治耐多药结核病合并糖尿病21例.通过对其进行合理新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本组2011年5月~2013年9月共收治耐多药结核病合并糖尿病21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2例,年龄30~80岁,平均年龄51岁,21例均为2型糖尿病。
病程:病程在2年以内者占50%,病程≥5年者占25%。
患者住院治疗3~6个月,出院后每月电话回访1次,通过一系列干预措施,我科收治的耐多药结核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没有发生交叉感染,在控制结核病传播和血糖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护理2.1做好隔离与消毒工作,2.1.1隔离措施对耐多药结核病和细菌定植患者实施隔离措施。
首选单间隔离,隔离病室不足时可考虑将同类细菌感染或定植者安置在同一病室,并把隔离标志放于床头卡上和病历牌上,限制、减少人员出入,指导接触患者家属戴口罩,处理体液、分泌物戴橡胶手套。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护理【摘要】目的:探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以提高两病并存的治愈率。
方法:针对病人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分析我院2010年9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61例的护理资料。
结果:对患者进行用药及生活指导,在61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中,50例临床治愈,有8例患者临床好转,2例由于糖尿病较重,对抗结核药物敏感力下降,疗效不明显,1例死亡。
结论: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护理措施更加复杂,需要兼顾两种病的不同特点,采取综合护理,早期诊断,积极治疗,精心护理是提高生活质量和预后的基本措施。
【关键词】肺结核,糖尿病,护理【中图分类号】r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357-01目前肺结核合并糖尿病发病率比较高,患者由于蛋白质缺乏糖不能充分利用,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低下。
由于糖尿病患者的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使血糖难以控制,诱发各种并发症。
护理的难度较大,而良好的护理不仅可以提高治愈率,亦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疾病的康复。
1.资料与方法临床资料:本组61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患者,男48例,女13例,年龄在29—75岁,平均52岁其中1型糖尿病一例,2型糖尿病60例符合(中国2型糖尿病指南)2007版的诊断标准。
初治肺结核40例,复制14例,耐多药7例。
痰涂片检查抗酸杆菌阳性36例,形成结核空洞15例,伴有咳血10例。
入院时空腹血糖8.6~23.6mmol/l.2 结果:61例患者经过系统治疗和精心护理,50例患者临床治愈,有8例患者临床好转,2例效果比较差,1例死亡。
随访一年,有6例患者肺结核复发。
3 临床护理3.1 一般护理:病室宜安静温暖整洁,利于患者充分休息,有咳血等并发症患者绝对卧床休息,严格消毒隔离制度,开放性肺结核患者应安排单间,限制探视,定期用紫外线照射病房。
3.2 饮食护理:肺结核是能量消耗性疾病而糖尿病是代谢紊乱性疾病,因此肺结核患者多出现蛋白质合成与分解紊乱,形成负氮平衡。
肺结核与糖尿病的护理肺结核与糖尿病都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需要长期的治疗与护理。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症状主要包括咳嗽、胸痛、咯血等,而糖尿病则是由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细胞对胰岛素反应不足引起的代谢性疾病,症状主要包括多饮、多尿、体重下降等。
对于同时患有肺结核与糖尿病的患者,护理工作更为重要。
首先,患者需要根据医嘱规范使用抗结核药物进行治疗,并严格遵守用药规定,防止病情恶化。
同时,患者需要监测血糖水平,合理饮食,控制血糖,避免感染的加重。
定期进行肺部X光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肺结核的病变。
此外,患者还需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室内通风,避免与他人近距离接触,减少感染风险。
同时,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提高免疫力。
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接触痰液,在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挡口鼻,及时清洁手部,戴口罩等。
合理的饮食习惯也是患者康复的关键,尤其是控制饮食中的糖分,避免血糖升高。
总的来说,肺结核与糖尿病是两种严重的慢性疾病,患者需要严格遵守医嘱,积极配合治疗,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有效地控制病情,促进康复。
同时,家人与社会应加强对这类患者的关爱与支持,共同为患者的康复努力。
针对同时患有肺结核与糖尿病的患者,护理人员也需加强对患者的关爱和管理。
首先,需要进行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了解其肺结核和糖尿病的病情及治疗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病情宣教,引导患者了解疾病的病因、发展和预后,帮助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
在日常护理中,护理人员需要督促患者按时服药、量血糖、注射胰岛素等,并及时记录病情变化。
同时,护理人员需教会患者正确的药物使用和剂量,监测药物副作用和并发症,提醒患者及时就医。
护理人员还需要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以减轻病情对机体的损害。
此外,护理人员还需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
患者同时患有肺结核和糖尿病,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威胁,往往会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结核病伴糖尿病的护理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传染病,常见症状包括长期咳嗽、胸痛、咳血、体重减轻、乏力等。
而当结核病患者同时患有糖尿病时,就需要更加细心的护理和管理。
首先,护理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
糖尿病患者在患有结核病时,往往需要同时接受抗结核治疗和糖尿病药物治疗,因此需要时刻关注患者的血糖情况,避免发生低血糖或高血糖的情况。
其次,护理人员需要教育患者如何正确使用药物。
糖尿病患者在接受结核病治疗时,可能需要使用多种药物,而这些药物可能会相互影响,甚至增加药物的毒副作用。
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向患者详细讲解每一种药物的使用方式、剂量、注意事项等。
此外,饮食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饮食,避免高糖高脂食物的摄入,而结核病患者则需要摄入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
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同时鼓励患者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
最后,护理人员需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
结核病伴糖尿病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身体和心理压力,护理人员需要关心患者的情绪变化,耐心倾听患者的抱怨和疑虑,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和安慰。
综上所述,结核病伴糖尿病的护理工作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并针对性地制定护理方案,以确保患者能够获得全面的照顾和支持。
此外,定期进行身体检查也是必不可少的。
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肾病等并发症,而结核病患者则需要密切监测病情的进展。
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帮助患者建立定期的体检和随访制度,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在日常生活中,护理人员还需要帮助患者建立规律的作息和运动习惯。
适当的运动能够帮助控制血糖和增强免疫力,而良好的作息习惯则对病情的康复至关重要。
护理人员可以在日常工作中给予患者生活上的指导和帮助,引导他们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有效地应对疾病的挑战。
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还需要和医生密切合作,及时反馈患者的病情和护理情况,以便进行及时的调整。
耐多药结核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
作者:马肖妤凌晓妮梁改清
来源:《医学信息》2014年第08期
摘要:本文通过对2年来的21例耐多药结核病合并糖尿病以做好隔离与消毒工作、做好心理护理及用药护理、合理安排患者的饮食,做好健康教育,出院指导等几个方面的护理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就整个护理过程做出全面的分析。
为将来就相似病患进行更加完善护理工作提供相应的护理经验。
关键词:耐多药结核病;糖尿病;护理
耐多药结核病(MDR-TB)是指至少同时对异烟肼和利福平产生耐药的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结核病。
耐多药结核病合并糖尿病的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两病相互影响,耐多药结核病可进一步促使糖尿病代谢紊乱,而代谢紊乱又可加重耐多药结核病,形成恶性循环,而大部分结核病患者可用一线药物治疗,但耐多药结核病患者须用更昂贵且副作用更强的二线药物治疗,由于这类患者同时耐至少两种最有效的抗结核病药物并合并有糖尿病,不仅治疗困难,并且治疗时间也更长,还有可能持续传播耐多药结核菌,增加原发性耐多药结核病发病的可能性,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隐患。
我科2011年5月~2013年9月共收治耐多药结核病合并糖尿病21例.通过对其进行合理新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2011年5月~2013年9月共收治耐多药结核病合并糖尿病21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2例,年龄30~80岁,平均年龄51岁,21例均为2型糖尿病。
病程:病程在2年以内者占50%,病程≥5年者占25%。
患者住院治疗3~6个月,出院后每月电话回访1次,通过一系列干预措施,我科收治的耐多药结核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没有发生交叉感染,在控制结核病传播和血糖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护理
2.1做好隔离与消毒工作,
2.1.1隔离措施对耐多药结核病和细菌定植患者实施隔离措施。
首选单间隔离,隔离病室不足时可考虑将同类细菌感染或定植者安置在同一病室,并把隔离标志放于床头卡上和病历牌上,限制、减少人员出入,指导接触患者家属戴口罩,处理体液、分泌物戴橡胶手套。
科室走廊配置免洗手消毒剂,医务人员在临床操作过程中都要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章制度,在操作前,洗手,戴N95口罩,帽子,工作服,避免污染的发生,预防传播。
2.1.2痰液处理正确处理耐多药结核病的痰液,告知患者不要随地吐痰,吐痰至石灰盒,或吐至纸内,扔黄色垃圾筒内,由专职人员收集焚烧。
2.1.3病房物体表面和地面病房每日定时紫外线消毒30min,每日定时通风,床头柜、桌椅、床栏用84消毒液抹布擦拭1次/d,地面用含氯消毒溶液拖2次/d。
2.1.4医疗器械体温计、血压计、听诊器采用每人专用,每天消毒液擦拭,用后的无菌医疗器械,初步冲洗后用含有效氯1000mg/L 浸泡30min以上后再送供应室另行处理。
2.1.5终末消毒患者出院后,被褥用紫外线消毒之后再进行常规消毒,更换被服用黄色垃圾袋包装后送洗衣房先消毒在再清洗,严格对病房进行终末消毒处理,包括空气、物体表面、地面、用物等,并及时通知感染科做常规监测,待监测结果合格后方可入住新患者。
2.2心理护理耐多药结核病合并糖尿病病情较复杂,两者都是慢性疾病,,病程长,治疗费用较高,且因活动期具有传染性,常需隔离治疗,易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心里负担,出现恐惧、悲观、焦虑,被人嫌弃感及自卑、多疑的情绪,护士在护理过程中,针对不同患者的心理状态,采取医护联合的治疗方案,给予相应的心理疏导,在生活中加强沟通与交流,时刻关心他们,并加强患者家属的沟通,给予患者心理支持与社会支持,通过治疗效果良较好的患者的现身说法,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2.3药物指导在积极控制血糖的同时,化学药物仍是治疗耐多药结核病的最有效的武器,服用抗结核药物是治疗的关键,护士在用药前向患者讲解药物服用的方法、作用并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并发放结核病药物知识手册,讲解结核药早期、联合、规律、适量、全程服药的重要性,实施每天给药,鼓励患者养成每天按时按量服药的习惯,加强对患者的服药指导和密切观察服药后的不良反应的观察,定期遵医嘱监测血糖的变化,及时调整胰岛素及降糖药的用量,观察有无低血糖反应的发生。
2.4饮食护理耐多药结核病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需要加强营养,增加热量供给,而糖尿病则需控制总热量的摄入,适量控制饮食,因此告知患者需补充优质蛋白,适当限制脂肪的摄入,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多食新鲜蔬菜,高纤维食物,少量多餐养成规律的饮食习惯。
2.5健康教育护士在入院时进行一对一的健康教育,并发放科室宣传册,图文并茂讲解结核病的相关知识,利用病区宣传栏,病员座谈会,晨间护理时间使患者及其家属了解疾病的传染性和隔离措施的必要性,自觉参与护理干预措施,加强自身防护。
2.6出院指导出院发放出院注意书面指导,注明饮食、休息、消毒防护的注意事项,服药内容及方法,复查时间,注明护士办公室电话号码,保存患者的联系电话,每月定期回访,加强护患沟通。
指导患者及家属学会使用血糖仪及注射胰岛素的方法,做好低血糖的防护措施。
3讨论
我国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且结核病耐药情况十分突出,耐药率高达46%,随着HIV感染的蔓延及流动人口的增加,耐多药结核病的发生及传播更加广泛。
2007年全国结核病耐药性基线调查报告显示:我国结核病耐药情况严重,从涂阳肺结核患者中分离
到的结核分支杆菌耐多药率8.32%,广泛耐多药率为0.68%,复治患者的耐药性更为严重(耐多药率25.64%,广泛耐多药率为2.06%)[1],而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可使结核病迅速加重,结核病进展又可加重糖尿病的代谢紊乱[2]。
因此,为了更好的控制耐多药结核病合并糖尿病,护理人员需做好隔离消毒措施,及时评估患者的心理需求,进行不良情绪的疏导,进行健康教育做好患者的饮食、用药、基础生活的护理指导,并在出院后及时电话回访,督导患者的坚持用药,提高患者的遵医性,及时发现用药的不良事件,迅速做出处理,提高耐多药结核病合并糖尿病的治疗效果,达到控制耐多药结核病的传播。
参考文献:
[1]钟球,周琳,吴惠忠,等.耐多药结核病的治疗及对策研究[J].广东医学,2010,31(15):1908-1910.
[2]彭卫生.新编结核病学[M].北京:北京医药科技出版社,199523:1.
编辑/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