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作品中的人文情怀
- 格式:doc
- 大小:14.50 KB
- 文档页数:3
梵高生平作品观后感梵高是19世纪后期的一位伟大艺术家,他的生平和作品让人叹为观止。
在我看过梵高的一些作品之后,我深深地被他的才华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所吸引。
梵高的画作给人的第一印象是色彩的丰富和强烈。
他善于运用鲜艳而纯粹的色彩,创造出富有生命力的画面。
无论是他的星夜、向日葵还是麦田,都给人以极大的视觉冲击力。
尤其是他的星夜,那绚烂多彩的星辰和溢出深情的月亮,让人感受到他内心世界的宏伟和浪漫。
另外,梵高的画作中充满了强烈的情感和人文主义的关怀。
他善于描绘一些平凡而普通的事物,比如麦田和蓝罐椅,但他通过丰富的色彩和细腻的笔触,让这些事物变得神奇而有力量。
这些平凡的事物中蕴含了人类的存在和人类的情感,梵高通过他的画笔揭示了他对人类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人类情感的关注。
他的画作让我明白了艺术的力量,以及它对于人类灵魂的抚慰和激励的作用。
梵高的一生充满了艰辛和困苦,他没有得到应有的认可和成功,但他的热情和对艺术的执着从未改变。
他在生活中经历了许多困难和痛苦,但他通过绘画来宣泄内心的痛苦和苦楚。
他的画作中蕴含了他自己的内心世界,也是他对自己和生活的一种呐喊。
梵高的一生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和鼓舞,他告诉我追逐梦想和坚持信念的重要性,也教会了我如何将内心的情感用艺术的方式表达出来。
总的来说,梵高的生平和作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的画作中充满了色彩的狂热和对人类情感的关注,让人感受到了艺术的力量和人类的尊严。
梵高的一生经历了许多困难和痛苦,但他通过绘画来宣泄内心的情感,并坚持追逐自己的梦想。
他是一个伟大的艺术家,他的作品将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激励着我们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热爱艺术。
我喜欢的画家梵高一级标题:梵高的生平与艺术特点梵高(Vincent van Gogh)是19世纪荷兰最杰出的画家之一,他的作品经典而独特,给人留下了深刻且宛如真实的印象。
本文将介绍梵高的生平背景以及他作品中独有的艺术风格。
二级标题1:梵高的生平背景梵高于1853年出生在荷兰,在早期曾担任过艺术交易商和传教士。
然而,很快他对这种职业感到厌倦,并决定追求自己热爱的绘画事业。
在成为画家之前,他曾尝试学习牧师、文学和美术史,并渴望通过艺术来传达自己对人类苦难和情感的理解。
无论是在欧洲还是亚洲,梵高都居无定所,但这段漂泊岁月正是他创造了许多伟大作品的时期。
然而,他饱受孤独、精神问题和贫困折磨,曾多次住院治疗。
最终,在1890年,悲剧降临,他因自杀而离世。
尽管他的绘画生涯只有十年,但他留下了大量杰出的作品。
二级标题2:梵高的艺术特点1. 独特的笔触与丰富的色彩梵高以其独特而粗劣的田园风格和肆意的笔触闻名于世。
他常常用粗重的笔触勾勒地貌和植物,赋予作品强烈而有力的表现力。
此外,他对色彩运用得非常丰富,通过对比饱和度和亮度来表达自己对世界纷繁复杂情感的理解。
他经常使用夸张、艳丽而又对比鲜明的颜色。
2. 人文关怀与情感传递梵高在创作过程中注重描绘人们的日常生活、劳动场景以及自然界的美丽景色。
尽管他个人经历了许多痛苦,但他从不忘记展现人类生活中微小而珍贵的瞬间,并借画笔传递出强烈而真挚的情感。
3. 对光与阴影的独到处理梵高对光与阴影的运用是他作品中的重要特点之一。
他经常通过强调明暗对比来突出画面中的主题和情绪。
这种技巧不仅增加了画作的戏剧性,还使观者能够更深刻地体验到画家所追求的情感创造力。
二级标题3:我喜欢梵高的原因1. 心灵共鸣梵高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孤独和苦难与我内心深处产生了共鸣。
他坚持将自己所经历过的痛苦与渴望转化为具有强烈情感表达力的艺术作品,这让我感到非常震撼和打动。
2. 真实而纯粹梵高在创作中始终保持着真诚和纯粹,他毫不掩饰自己对于生活中美好事物、大自然和人类情感的喜爱。
荷兰画家梵高:代表作欣赏与解析
荷兰画家梵高的代表作包括《向日葵》、《星月夜》、《麦田里的乌鸦》等。
这些作品充分展现了梵高的艺术风格和才华,是艺术史上的经典之作。
《向日葵》是梵高的代表作之一,画作以鲜艳的色彩和粗犷的笔触表现了一株向日葵的形象。
梵高用强烈的色彩和粗犷的笔触表现了向日葵的生命力和自然的美丽,画作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执着追求。
《星月夜》是梵高的另一幅代表作,画作以明亮的色彩和旋转的笔触表现了夜空中的星星和月亮的美丽和神秘。
梵高在画作中运用了大量的蓝色和黄色,让画面充满了活力和温暖的气息,同时也表现了自己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热爱。
《麦田里的乌鸦》是梵高的又一幅代表作,画作以沉重的色彩和粗糙的画法表现了一片麦田和乌鸦的形象。
梵高在画作中运用了大量的黑色和深蓝色,让画面充满了沉重和压抑的气息,同时也表现了自己对生命的思考和对死亡的恐惧。
梵高的代表作品充分展现了其独特的风格和才华,他的作品以色彩和笔触的表现力著称,同时也充满了对个人情感和内心世界的表达。
这些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社会意义。
梵高的星夜感想梵高的《星夜》是一幅极具传奇色彩的画作,以其独特的画风和深邃的内涵,吸引了无数观众的目光。
本文将带您领略这幅名画的魅力,分享我对《星夜》的感想。
一、画作背景《星夜》是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文森特·梵高于1889年创作的一幅油画,描绘了一片宁静的乡村夜景。
画面中,一条小河从前景流向远方,一座小桥横跨其上,村庄里的房屋和教堂错落有致。
夜空中,明亮的星星和月亮散发出耀眼的光芒,犹如梦幻般的世界。
二、艺术特色1.强烈的色彩对比:梵高在《星夜》中运用了强烈的色彩对比,将深蓝色夜空与明亮的黄色星光形成鲜明对比,使画面充满视觉冲击力。
2.独特的画风:梵高的笔触粗犷,线条扭曲,表现出一种独特的画风。
这种画风使得《星夜》具有强烈的个性,让人过目难忘。
3.深邃的内涵:梵高在《星夜》中表达了自己对宇宙、生命和宗教的思考。
画面中的星星和月亮象征着希望与美好,而扭曲的线条则反映了梵高内心的挣扎与痛苦。
三、感想分享1.对自然的敬畏:《星夜》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壮美。
在浩瀚的宇宙面前,人类显得如此渺小,但同时又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生命的顽强:梵高在创作《星夜》时,正处于人生的低谷。
然而,他在画作中展现出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这种顽强精神令人敬佩。
3.艺术的魅力:《星夜》让我深刻体会到了艺术的魅力。
它不仅带给人视觉上的享受,更能激发人们内心的共鸣,引发无尽的思考。
4.梦幻与现实的交织:在《星夜》中,梵高将梦幻般的夜空与现实的乡村景色相结合,使画面充满神秘感。
这种梦幻与现实的交织,让人陷入沉思。
总之,《星夜》是一幅具有极高艺术价值和深刻内涵的画作。
它让我感受到了梵高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梵高的画作有哪些特点
梵高的画作有以下几个特点:
1.独特的笔触:梵高的绘画作品以其独特的笔触而著称。
他常常运用丰富的线条、点、块等元素,创造出具有很强动感和表现力的画面。
这种独特的笔触使得他的作品具有极高的辨识度。
2.情感的表达:梵高的作品充满了情感,他以其激烈的情感表达为作品注入了生命力。
他的画作往往具有强烈的个人情感色彩,反映出他内心世界的喜怒哀乐。
3.主题多样:梵高的作品涉及多种题材,包括风景、肖像、静物等。
他的创作受到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印象派等多种艺术流派的影响,使得他的作品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多样性。
4.光影对比:梵高在作品中运用光影对比的手法,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
他的画面中明暗对比鲜明,通过运用光影来强调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5.自然的描绘:梵高热爱大自然,他的许多作品都以自然为题材。
他用浓烈的笔触和鲜艳的色彩,表现自然界的美丽和力量,强调与自然的联系和自然界的生命力。
6.色彩特点:梵高是一位色彩主义画家,他对色彩的偏好几乎达到了一种癫狂的状态,这虽然与他的精神疾病有着一定的联系,但是也不能否认梵高对于色彩的创造性的发现和表现。
他的画作中的色彩都是较为奔放、夸张。
7.造型特点:梵高绘画追求的是一种狂野的造型,厚重、粗犷的笔触带来的是一种直率而又单纯的表现方式,带有一定的力量和强度,他们强调的是“神”的传递,而非“形”的表现,这与古典主义所追求的“忠实地表现自然”的绘画理念有很大的差异。
总的来说,梵高的画作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生活的真实面貌与美好,用自己的艺术才华创造了一个震撼人心的世界。
艺术欣赏:观赏名画《星夜》的感受引言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艺术一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艺术作品能够通过画笔、刻刀,或者其他媒介展现出人类的情感、思想和创造力。
艺术不仅是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人类情感表达的媒介。
名画《星夜》是梵高(Vincent van Gogh)的代表作品之一,它生动地展现了梵高内心世界的独特美感。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观赏名画《星夜》所带来的深刻感受。
艺术家的灵感与创作H2:人生的苦难与孤独梵高是一位备受赞誉的荷兰画家,他的作品浸透着深刻的情感和独特的风格。
然而,梵高的一生并不容易。
他经历了许多艰辛和抑郁的时刻,这些经历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
“星夜”这幅画是在梵高住院期间创作的,他被困在一间精神病院里,感到非常孤独和痛苦。
这种苦难激发了他内心深处的灵感,在一片黑暗中寻找到一丝光明。
H2: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梵高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可以从《星夜》中看出。
画中展示的是一幅夜晚景色,有一颗明亮的月亮和一颗闪亮的星星,还有一棵高大的松树。
画面中的星星和月亮闪烁着光芒,给人以宁静和安宁的感觉。
梵高在这幅画中将自然的美与自己内心的感受相融合,通过色彩和构图表达出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之情。
作品的外观和技术细节H2:色彩的运用梵高在《星夜》中运用了丰富多样的色彩,给人以强烈的感受。
他使用了夜空中蓝色和紫色的色调,表现出深沉和宁静,同时也融入了让人放松的感觉。
这些明亮的颜色使整幅画生动而富有活力,给人带来一种释放压力和疗愈的感觉。
H2:线条和构图梵高在《星夜》中使用了粗犷的线条和简洁的构图,突出了画面中的主题与要素。
画面中的松树通过弯曲的线条表达出力量和生气,与夜空形成对比,营造出一种戏剧性和动态感。
画面中的星星和月亮则被放置在画面的重点位置,吸引着观众的目光。
观赏《星夜》的感受H2:情感的共鸣观赏《星夜》给人一种深深的情感共鸣。
画面中的蓝色和紫色给人一种宁静和平静的感觉,让人产生一种想要远离尘世烦嚣的渴望。
对梵高的评价
梵高是一位举世闻名的荷兰画家,被誉为后印象派艺术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用他的艺术作品探索了自然界和人类内心深处的美和神秘感。
以下是对梵高的评价:
1. 他是一位天才艺术家。
梵高是20世纪早期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他的作品具有深刻的感性和
表现力,从而吸引了无数的观众。
他的画作充满了柔和而丰富的色彩
和细腻的笔触,每一幅画作都能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共鸣。
2. 他的艺术作品充满了强烈的情感和情绪。
梵高的画作富有表现力和情感,他通过对颜色、笔触和构图的运用来
传达人类情感和思想。
他的画作中充满了激动人心的元素,例如热情、情感、忧郁和孤独。
他的艺术作品引导我们探索更深层次的人类情感
世界。
3. 他选择平凡生活的题材来刻画人的内心世界。
梵高选择普通人和平凡生活为画作主题,通过对生活周围人物的描绘,塑造出深刻而精确的形象。
他的作品反映了生活真实的情感和情绪,
具有强烈的个性和现实意义。
4. 他对自然和环境的描绘非常有感染力和吸引力。
梵高对自然和环境的描绘生动而富有表现力,他通过创造性的手法来展示大自然的美丽和神秘性。
他善于使用色彩和笔触来表达形式和空间,使得画作具有浓郁的视觉效果和清晰的情感印象。
5. 他的艺术风格具有独特性和辨识度。
梵高的艺术风格独特而有辨识度,他的画作充满了强烈而深刻的色彩和抽象的形式,一些印象派和现代主义的影响也可以在他的作品中看出来。
他的作品以独特的视角和个性化的表现出现,结合自己的观察和想象力,为艺术界开辟了新的道路。
名画背后的故事梵高的向日葵梵高(VincentvanGogh)是绘画史上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
他的作品《向日葵》备受世人瞩目,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情表达,深深地触动了无数人的心灵。
这幅作品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探索梵高的向日葵背后的真实故事。
1.热爱的表达梵高的向日葵系列作品是他对自然和花卉的热爱的真实反映。
他将向日葵摆放在自己的工作室中,以捕捉每一阵光线和颜色的变化。
他认为向日葵是生命的象征,充满了希望和生机。
通过此系列作品,梵高呈现了他内心深处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2.对孤独的表达梵高在艺术家的道路上经历了很多的挫折与痛苦,这也反映在他的向日葵系列作品中。
在《向日葵》这幅作品中,梵高使用了深沉的色调和粗犷的笔触,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的孤独和痛苦。
这幅作品也可以被视为他与其他人沟通的方式,一种通过艺术创作来抒发自己情感的出口。
3.性格的写照梵高的向日葵系列作品也可以看作是他自身性格的写照。
梵高是一个非常独立而又深情的人,他的作品也体现了他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情感诉求。
他在向日葵系列作品中细致入微地表达了生活中细枝末节的美与哀愁,以及他对于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4.艺术创新的突破梵高的向日葵系列作品对于当时的艺术界来说是一次突破性的尝试。
他摒弃了传统的写实主义风格,而采用了更加夸张和抽象的表现手法。
他运用了鲜艳的色彩和浓重的笔触,突出了作品的视觉冲击力。
这种独特的风格和创新的表现方式,使得梵高成为了绘画史上的一位传奇人物。
5.向日葵的启示梵高的向日葵系列作品中,向日葵展示了自然界的美丽和丰富。
它们的坚韧、阳光和生命力,都可以给我们带来启示和鼓舞。
向日葵告诉我们,即使在困难和痛苦中,我们也应该保持向前的态度,追求自己内心真正的渴望。
向日葵的美丽也提醒我们要珍惜自然,善待环境。
梵高的向日葵系列作品是他艺术生涯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通过这些作品,我们领略到了梵高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
梵高的《向日葵》:艺术中的情感表达与人生意义引言梵高是荷兰后印象派画家,他的作品《向日葵》被认为是世界艺术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这幅作品不仅在绘画技巧上引人注目,更重要的是它所传达的情感表达和人生意义。
艺术中的情感表达在《向日葵》中,梵高通过色彩、线条和构图等艺术元素来传达丰富而深刻的情感。
画面中鲜艳明亮的黄色向日葵代表了温暖、活力和希望,而急促而有力的线条则展现出激烈而不羁的内心情感。
通过这些艺术手法,《向日葵》成功地唤起了观众内心深处对美好事物和积极情绪的共鸣。
人生意义与寓意除了情感表达,梵高的《向日葵》也承载着独特而深刻的人生意义。
这幅画体现了作者对自然和生命力量的敬畏和讴歌。
向日葵象征着坚韧、希望和成长,它们伸展出如此充满活力的姿态,给人们传达了关于生命的积极信息。
在梵高的艺术中,向日葵的形象表现了对自然、对生活、对人性无尽的热爱和奉献。
艺术品如何影响观众《向日葵》这样一幅富有情感与意义的艺术作品不仅仅是为了欣赏和鉴赏,它还能深刻地影响观众,并激发他们对生活和艺术的思考。
通过欣赏这幅作品,人们可以体验到作者所追求的情感状态,并从中汲取力量和灵感。
梵高把自己内心世界中最真实而深刻的情感融入了作品之中,这种情感传递超越了时空限制,打动着每一个欣赏者并引发共鸣。
结论梵高的《向日葵》不仅仅是一副绘画作品,它更是一种情感表达和人生意义的呈现。
通过色彩、线条和构图等艺术手法,梵高将自己对生活和人性的热爱融入作品中,引发观众深层次的情感共鸣与思考。
这幅作品不仅告诉我们艺术的力量和意义,也教会了我们向日葵般坚韧、积极地迎接生命中的挑战与美好。
对于艺术爱好者和探索人生意义的人来说,《向日葵》无疑是一部充满灵感与启发的杰作。
梵高的绘艺术表达内心情感的独特方式梵高(Vincent van Gogh)是荷兰后印象派画家,以其独特的绘画风格和感人的艺术表达而闻名于世。
他通过色彩的运用、线条的表现以及画面的构图,带给观者丰富的情感体验,展现了他内心世界的独特风貌。
本文将探讨梵高的绘艺术如何表达内心情感,并解析其中的独特方式。
一、明亮色彩的运用梵高的作品以明亮而鲜艳的色彩为特点。
他喜欢使用红、黄等暖色调,将画面点缀得生动而富有活力。
这种明亮色彩的运用不仅反映了梵高对外界的积极态度,更是他内心情感的外化。
他相信通过色彩的表达,可以将内心的喜悦、忧伤等情感与观者进行共鸣。
二、扭曲的线条表现梵高的画作中常常出现扭曲的线条,这种线条不仅仅是为了追求艺术的美感,更是他内心情感的真实体现。
通过扭曲的线条,梵高能够更加生动地表达他内心的痛苦和不安。
这种特殊的线条表现方式,为观者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视觉效果,使作品更具张力和冲击力。
三、画面构图的特殊处理在画面构图方面,梵高常常采用对比强烈的手法,将人物或景物置于画面的一侧,并运用大块的色块或几何形状进行衬托。
这种特殊的处理方式,不仅能够突出主题,更能够表达梵高内心情感的冲突与挣扎。
观者在欣赏作品时,会感受到画面中的精神动荡与力量碰撞,从而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四、自我表达的日记和信件梵高还以其独特的方式通过日记和信件来表达自己内心情感。
他在日记中记录了自己对绘画的思考和感悟,深入剖析了自己对世界的理解和对艺术的追求。
通过这些记录,梵高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感和内心世界,也能够与他人分享自己的艺术观点和情感体验。
五、表现精神世界的主题选择梵高的作品主题多涉及自然风景、人物肖像和日常生活等方面。
然而,他并不仅仅是为了描绘外部景象,更注重通过绘画来表达他内心的精神世界。
无论是扭曲的自画像、夜晚的星空,还是麦田与乡村风景,都展现了他对生活和艺术的深思和情感的表达。
总结:梵高以其独特的绘画风格和感人的艺术表达方式,成功地将内心情感融入到作品之中。
梵高作品中的人文情怀
作者:李嘉
来源:《文艺生活·中旬刊》2016年第10期
摘 ; 要:大多数的人对于梵高绘画作品的了解,都是在梵高接触了印象派之后,那光鲜亮丽的颜色,强烈而灵动的笔触,非常吸引人们的注意。
但对于梵高早期作品来说,却恰恰相反,画中并没灵动的笔触,但那种笨拙、朴实的线条,更加简单、直接的描绘出了那时劳苦人民的质朴和虔诚。
他早期作品中那种对劳动人们的怜悯和关怀、对生命无限的爱,一直贯穿着它整个的创作历程中。
从而形成了梵高绘画中特有的人文情怀。
关键词:梵高;人文情怀
中图分类号:J205 ; ; ; 文献标识码:A ; ; ;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29-0075-01
文森特·梵高,19世纪伟大的荷兰后印象派画家。
一提起梵高,人们总会想起那金灿灿的向日葵、绚烂流动的星空和那流露出各种情绪的自画像。
这些绚烂夸张的颜色、生动的笔触确实很吸引人们的眼球,但是更吸引我的,却是梵高创作中独特的人文情怀。
梵高生活在一个牧师家庭,他的爸爸和舅舅都是德高望重的牧师。
耳濡目染,他对基督教的教义、思想早已滚瓜烂熟。
1887年,梵高在比利时博里那日矿区从事牧师工作。
这也是他最理想的职业。
他在这个地方不仅为人祷告、听人们忏悔,还帮助那些在矿难中受害的人们脱离苦海。
但是,这样一个真诚奉献的牧师,却遭到了教会的反对。
因此梵高受到了深深地打击,被迫离开。
通过这段非同寻常的经历,他深切的体会到了这些底层人们的辛苦,并希望最大可能的帮助他们。
也因为这段经历,真正的打开了梵高的悲怜之心。
如果说在古比尔公司的学习,是他在艺术上的洗礼;那这段时间的生活,可以说是他生命中一次真正的洗礼,让他对生命充满了关怀,充满了无限的爱。
他开始拿起画笔,通过艺术来体现人类所遭受的苦难和他所要表达的怜悯之心。
梵高画中的人物形象并不像解剖学里的人物那样标准,但却是最真实,最动人的。
梵高进行绘画创作的初期,接触了一些绘画大师的艺术作品,比如米勒、伦勃朗、德拉克罗瓦等。
并深受米勒的影响,着迷于描绘乡村生活和体力劳动者。
画面以黄褐色调为主。
以《吃马铃薯的人》为例,画面画的是乡下的农民,白天在外辛苦劳作了一天后,晚上回家吃饭的情景。
画面非常的昏暗,颜色单一沉重。
梵高给他的弟弟提奥的信中写道,他晚上路过这件屋子的时候,看到里面有光,就顺着这破破烂烂屋子上的缝隙看着里面,他看到这家人白天辛苦的劳动,晚上回到家就只有马铃薯吃的时候,这家人还在祷告,他们在感谢上帝给予的食物。
梵高深深地被这些劳动人民的质朴感动了,他在这些最贫苦的人身上看到了最高的道德,看到了一种真正的信仰,于是画了这样的画。
在创作这幅画的时候,梵高经常跑到田地里,写生一些劳动人民,他用简单、质朴、不加任何修饰的线条,描绘出了这些劳动者们的日常生
活,体现出了他对这些劳动者们的尊敬和崇尚。
他把自身的体会融入到了画面中,画出了这些劳作者所承受的苦难。
到梵高绘画探索的中期,他来到了法国南部,又接触到了印象派和日本版画,从黄褐色调转变为明朗绚烂的色彩。
画作也由于生活环境的原因,由人物画转变为更多的风景画。
虽然生活环境和绘画风格都改变了,但是他对自然风光和生活的热爱并没有改变。
他的信,无论寄自伦敦、海牙,还是欧洲北部,都充满了对周围环境诗情画意的描述。
这段时间里,梵高除了外出写生,还画了一些肖像。
他在信里写道,他一直在寻找像《吃土豆的人》里那样的模特。
可见,他的这种人文情怀已经深入到他的骨子里。
就拿他创作的《佐阿夫士兵》来说,画面整体颜色变得鲜活,甚至还有些许的装饰意味。
但从所画肖像的表情和眼神中,我们仿佛又看到了《吃土豆的人》里那种纯朴,悲凉的意味。
在梵高创作的后期,他的身体和心灵都已经备受折磨,然而他依然沉浸在疯狂地画画中。
在经过印象派的一番洗礼后,梵高并没有像印象派画家那样,只是追求真实自然的客观性,而是更多的表现自我,表达他对自然、对生活的热情。
由于这种追求浓厚的感情因素使然,梵高又返回到了他学习艺术的初始时期,就膜拜的大师那里。
他又开始临摹米勒、德拉克罗瓦等大师的画,但不同的是,他把这些大师的作品用自己的语言“翻译”了一遍,成为了极有原创性的艺术品。
“我对生命的规划是,尽我所能创作更多的素描和油画,那么当生命结束的时候,我希望带着渴望、爱与深思回看往事...”梵高对自己的艺术有很深刻的追求,虽然他的生命短暂,但其艺术所达到的境界可能是我们一辈子都难以触及的。
绘画艺术表现的本质是什么?这可能是从事艺术事业的人一生都在探寻思考的问题。
起初我认为艺术表现只是为了造型,我们在膜拜古典大师的同时,也让自己陷入了困境。
我们把所有的所看到的形象描绘的一模一样,但却找不到一丝生机。
因为我们只是机械的把对象描写下来,并没有注入我们的感情。
之后眼界的开拓与知识的丰富,我感受到了不同的表达方式,他来自于你的内心。
我们不在画一样的风景、一样的肖像。
而是提炼对象在自己心中的感受,把这种深切的感受以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梵高曾说过:“我的心不再渴望任何丰功伟绩,所有我的绘画中想得到的,只是熬过这一生的一种方式”。
在梵高的世界里,绘画已经与生活、生命融为一体。
可能绘画对于他来说,就和刷牙、洗脸、吃饭一样在正常不过。
人们常说,如今没有什么真正的艺术家,因为他们的艺术和生活是分开的。
我们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从新审视梵高的绘画,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绚丽的色彩、灵动的笔触,而是发自内心的一种情感冲动。
我们能从他的画作中体会到他的狂热、他所带来的一种独特的人文情怀。
这便是梵高的伟大之处。
参考文献:
[1]文森特·梵·高.平野(译).亲爱的提奥[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10.
[2]刘发开.梵高的艺术与生命的张力[J].山东文学(下半月),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