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合并糖尿病
- 格式:ppt
- 大小:6.63 MB
- 文档页数:23
结核合并糖尿病用药要点结核合并糖尿病用药要点有哪些呢?下面就让小编告诉你带你了解下吧,希望你喜欢!结核合并糖尿病用药要点:两病需要同时治一经确诊糖尿病合并肺结核,首先要认真控制糖尿病,只有使血糖降至正常或理想水平,才能提高机体抗感染能力,也才能提高抗结核药效果,促进病情改善。
结核合并糖尿病用药要点:抗痨疗程得延长。
异烟肼、利福平是抗结核病的常用一线药物,治疗糖尿病合并结核病时用药时间至少要比单纯肺结核延长半年以上。
其次,早期、足量、联合及全程应用抗结核药物仍是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基本治疗原则。
常用一线药物还有对氨基水杨酸钠和链霉素等。
治疗中宜组成三联或四联用药,强化2~3个月后,改为异烟肼、利福平两联维持治疗12个月以上,以彻底根除结核菌感染、防止复发而使肺部病变复杂化,减小治疗难度。
结核合并糖尿病用药要点:注意药物间作用注意避免抗结核药与降血糖药的相互作用。
长期用异烟肼可影响糖代谢,使糖耐量降低,因此在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查血糖并采取相应措施。
当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时,若将磺脲类降血糖药如甲苯磺丁脲等与异烟肼、利福平合用,后者会促使肝脏分泌较多药酶,加速甲苯磺丁脲等的代谢与排泄,使糖尿病恶化,可导患者致昏迷。
因此应改用链霉素、氮硫脲、对氨基水杨酸钠治疗结核病。
若选用异烟肼、利福平进行抗结核治疗,则应选用胰岛素为主要药物治疗糖尿病,不宜选用磺脲类降血糖药。
结核合并糖尿病用药要点:加替沙星要慎用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患者要慎用加替沙星等氟喹诺酮类药物。
加替沙星是人工合成第四代氟喹诺酮类药物,与其他较新的氟喹诺酮相似,近年来临床上用其治疗结核病,并显示出较好抗结核疗效。
但最近有资料报告,使用加替沙星可引起低血糖和高血糖的发生。
其确切机制目前尚不清楚。
低血糖反应见于接受磺脲类与非磺脲类口服降糖药的糖尿病患者,常在使用加替沙星药物的前3天发生,尤其是第1天。
高血糖反应多在首次服用加替沙星后的4~10天发生。
因此糖尿病患者在服用加替沙星时,要特别注意血糖的监测。
慢性病消耗你的意志力!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怎么破?众所周知,糖尿病是一种在现代社会发病率较高的慢性病,患者往往容易受到随糖尿病而来的并发症所困扰,其中尤以肺结核为重。
有人会问了:“糖尿病不是因为高血糖引起的么?怎么还能跟肺扯上关系呢?”本文就将针对肺结核与糖尿病的联系,以及同时得了肺结核与糖尿病的患者需要注意的事项展开探究。
糖尿病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疾病,而引发血糖高的原因由许多种,如胰岛素分泌缺陷、胰岛素生物作用受损或长期过度摄入高糖高热量食物等。
糖尿病在我国发病人数较多,基本上每10人中就有一个糖尿病患者,而且每25秒就会新增一个糖尿病人。
目前,对于糖尿病尚无根治方法,但通过多种手段可以对糖尿病加以控制,减缓患者病情。
肺结核肺结核又被称作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
结核分枝杆菌容易对体内的许多脏器造成侵害,一般以肺部感染最为常见。
一般来说,人体感染肺结核后不一定会发病,只有当抵抗力下降时才可能引起临床发作。
糖尿病人为什么容易得肺结核?根据数据分析,糖尿病人得肺结核的概率高达普通人的4.8倍,因为糖尿病患者体内的糖难以代谢,从而容易导致肺组织的含糖量升高。
前文提到,结合分枝杆菌在人体内会进行长期的潜伏,一般以肺部为主。
因此,当肺部组织含糖量升高的时候,会使结核菌在肺部得到良好的营养环境,从而加速结核菌的繁殖,所以血糖越高,对结核杆菌的生长越有利。
除此之外,患者体内的脂肪参与代谢时,会产生一种叫做甘油的代谢产物,而甘油是一种含碳的有机化合物,会给结核菌提供碳源,加速结核菌的生长。
另外,糖尿病人由于维生素摄入量不足,容易导致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的防御力降低,从而更容易得结核病。
糖尿病患者在得了肺结核后,相比普通患者来说更容易产生严重病变,进而引发纤维空洞性肺结核,对肺部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治疗也会更加困难。
除此之外,糖尿病患者由于身体原因,更容易出现肺结核的反复发作。
因此,当患者同时得糖尿病与肺结核时,会导致治疗疗程的大幅延长,严重损害患者的身体及心理健康。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护理资料与方法2005年1月~2007年2月收治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8例,男6例,女2例,年龄40~60岁,均为痰菌阳性,形成空洞者5例,痰菌(+~+++),尿糖在(++~++++),定量200~1000mg/dl(空腹),1例为肺结核合并糖尿病,女44岁,诊断浸润性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痰菌(+++),症状为咯血,咳痰,咳嗽,尿糖(++++),定量空腹血糖400mg/dl,7例均为糖尿病合并肺结核。
护理体会心理护理:本组患者虽然肺结核能够治愈,但目前对糖尿病的治疗还没有很好的方法,造成患者思想负担重,认为自己得了不治之症。
首先,做通患者的思想工作,减轻心理压力,使之配合治疗。
然后找机会与患者交谈,耐心开导,继而拿出有力的证据,使患者相信自己并不是得了不治之症。
列举治愈患者病例,说明该病是能治愈的。
只要积极配合,正规治疗,坚持用药,即会康复。
生活护理:本组患者年龄较大,患病时间长。
除进行周到细致的护理外,还应注意病室的整洁,床铺的平整干净,以保证患者的休息,防止因衣物、床铺的皱褶摩擦而引起皮肤感染。
我们主动了解病情,观察患者情绪的变化,发现2例患者因家贫,经济状况差而失去治病信心。
我们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生活上给予照顾,做家属的思想工作,使他们认识到治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取得了患者的信任,积极配合治疗,病情很快稳定,痰菌阴转出院。
饮食护理:结核病饮食需要营养丰富的物质,有利于康复,而糖尿病饮食则需定量,二者是互相矛盾的。
所以,饮食护理在本组病例中是最基本的护理。
对于肥胖超重者易热量减低,不吃或少吃水果,每天应增加含蛋白质1~1.5g/(kg·日)及营养丰富的维生素,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和加速结核病的治愈。
经过糖尿病饮食护理,降糖药物治疗,加强有效抗痨药物等综合治疗,本组患者肺结核痰菌阴转6例,病灶明显吸收,空洞填塞,尿糖均被控制,空腹血糖在50~100mg/dl 以下,1例病情好转,1例因家庭困难中途断药,结核菌产生耐药,糖尿病控制不理想。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浓度与其抗结核治疗效果的相关性分析肺结核和糖尿病是两种常见的慢性疾病。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通常会影响肺部,但也可能侵犯其他部位。
而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其特征是身体无法正常利用血糖,并且可能导致血糖升高。
这两种疾病都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而且两种疾病还可能相互影响。
肺结核和糖尿病之间的关联一直备受关注,研究表明,在糖尿病患者中,患肺结核的风险会更高。
而对于患有肺结核的糖尿病患者来说,血糖的控制对其治疗效果也可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将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浓度与其抗结核治疗效果的相关性进行深入分析。
一、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浓度的影响因素1.1 胰岛素敏感性下降研究表明,肺结核患者中合并糖尿病的比例较高,这表明肺结核可能会对机体的胰岛素敏感性产生影响,导致血糖浓度升高。
1.2 药物治疗肺结核患者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常常需要使用抗生素等药物进行治疗,而一些抗生素可能会影响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浓度。
1.3 营养状况肺结核患者往往会出现体重下降、食欲不振等情况,而这些情况可能会导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浓度出现波动。
1.4 患者自身情况个体差异导致患者对药物的吸收、代谢等方面有所不同,因此在血糖控制方面也可能存在一定差异。
2.1 血糖浓度与结核菌清除率的关系一些研究表明,血糖浓度的升高可能会影响结核菌在机体内的清除率,使得抗结核治疗的效果降低。
对于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来说,良好的血糖控制可能有助于提高抗结核治疗的效果。
2.3 血糖控制对抗结核治疗的影响一些临床研究发现,对于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来说,将重点放在血糖的控制上,有助于改善抗结核治疗的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三、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管理策略对于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来说,综合治疗尤为重要。
既要进行规范的抗结核治疗,也需要进行严格的血糖控制和糖尿病的管理。
这需要由多学科的专家团队共同参与,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胰岛素治疗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的疗效胰岛素治疗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的疗效探讨肺结核(TB)和糖尿病(DM)是全球两种严重的疾病。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每年发生10.4百万例结核病,导致1.5百万人死亡,因糖尿病导致的结核病也逐年增加。
2型糖尿病常常伴随着结核病的发生,使治疗策略更为复杂。
因此,对于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的治疗十分重要。
多项研究显示,糖尿病是TB感染和结核病的发生风险因素。
其主要机制是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下降,加重结核病的病程、病情和预后。
因此,控制糖尿病症状、维持血糖水平是TB治疗中的重要环节。
此外,诊断和治疗糖尿病也有助于肺结核的治疗。
胰岛素是治疗2型糖尿病常用的药物,同时也可以用于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的治疗。
研究显示,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不仅可以降低血糖水平,还可以减少心血管事件和肾脏损伤等并发症。
胰岛素治疗能够对血糖水平进行更为精确的调节,比口服降糖药更为安全可靠,尤其是在结核病期间,口服降糖药的副作用容易影响肝脏和肾脏功能,使用胰岛素治疗则减少了这样的风险。
除了能够维持血糖水平外,胰岛素还具有其他作用,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接受治疗。
研究表明,胰岛素能够改善肺结核的治疗效果,因为它可以提高患者的食欲和能量摄入,有利于身体的营养摄取和代谢。
同时,胰岛素也可以增强肺功能和呼吸功能,有助于缓解结核病引发的呼吸困难和胸闷等症状。
尽管胰岛素具有许多优点,但是作为一种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它也存在一些不足。
首先,使用胰岛素需要侵入性注射,患者往往会对此感到不适。
其次,长期使用胰岛素会造成皮下脂肪积累,导致皮下组织增厚和胰岛素对皮下脂肪吸收能力的改变。
此外,使用胰岛素还有一定的药物滥用风险,如未正确使用或滥用,有可能导致低血糖等严重并发症。
总体而言,针对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的治疗方案,胰岛素治疗具有明显的疗效。
同时,相比于口服降糖药,胰岛素治疗更为安全可靠。
虽然胰岛素使用时存在一些副作用和风险,但通过合理用药和控制剂量,这些问题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缓解。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20例临床分析肺结核合并糖尿病20例临床分析贵州省思南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盛章鹏肺结核和糖尿病是我国发病率较高的两种疾病,糖尿病患者免疫力下降,极易感染肺结核,两者合并存在可相互影响,如不及时采取恰当的治疗措施可使两病急剧恶化,形成恶性循环;如能及时诊断,并予积极治疗,其预后仍会获得好的结果,因此为提高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找出相应对策,现将思南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科2009年2月-4月收治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20例诊治情况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初治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20例中,男12例,女,8例,年龄35~64岁,平均年龄49岁,年龄≤ 4O岁3例(15%),>40~50岁8例(40.0 %),50岁以上9例(45.0 %)。
先发现糖尿病后发现肺结核14例(70.0%),先发现肺结核后发现糖尿病患者6例(30%)。
1型糖尿病2例(10%),2型糖尿病18例(90% )。
1.2 诊断标准肺结核诊断标准按照《肺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Ⅲ,糖尿病诊断WHO糖尿病诊断标准。
1.3 临床症状(1)以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摄胸片检查发现肺结核3例。
(2)有明显呼吸道症状,咳嗽、咳痰、咯血、伴全身中毒症状10例。
(3)无呼吸道症状而仅有结核中毒症状1例。
(4)有结核中毒症状住院后经测试血糖,尿糖发现6例。
1.4 辅助检查空腹血糖< 11.1 mmol/L 4例,l1.1~16.6 mmol/L 6例,>16.6 mmol/L 10例。
血沉均有不同程度增快。
20例查痰找抗酸杆菌,阳性12例。
胸部x线影像学表现:病变累计1个肺野8例、2个或以上肺野12例;以浸润为主的12例,以空洞为主5例,干酪型3例。
1.5 治疗方法(1)糖尿病治疗:采用控制饮食、合理运动、健康教育及药物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法。
空腹血糖>11.1 mmol /L 或病情较重,并发酮症酸中毒、高渗状态者首选胰岛素治疗;空腹血糖≤11.1 mmol/L以下者采用口服降糖药物,剂量根据血糖检验结果调整。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健康教育肺结核是结核杆菌所至的增性肺部传染病,而糖尿病是血中胰岛素绝对不是或导致血糖过高出现糖尿,进而浊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的一种疾病,两者在临床上常合并存在相互影响并有逐年上升趋势,随着社会的进步,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医务人员从各个方面对肺结核合算糖尿病人进行健康宣教。
使其了解基本知识,消毒隔离常识,用药指导、出院指导、降低了发病率。
1、饮食护理:单纯的糖尿病餐餐必须严格控制饮食,而肺结核是增性消耗性疾病,需要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素饮食,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为一般热量的摄取较单纯性糖尿病患者增加10%左右,在壹年饮食上,每天增加一些动物食品,如肉类、鱼类、蛋类,并且能促进结核病上的钙化,每天就得给一定钙质的摄入,如每天2杯新鲜牛奶,另外适当增加铁剂的补充,如动物肝脏、新鲜菜果、血糖降低后,可以适当进少量糖尿病水果,保证大便通畅。
2、用药护理:糖尿病病人应用药时应注意观察有无恶心、呕吐、厌食等胃肠道反应,同时应尿中是否出现硐体,定期测定空腹血糖,另外注射胰岛素的部位要经常更换,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以至感染加强口腔腹理,禁止病人吸烟、饮酒、临床上常采用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用药,临床上最有效的治疗结核的方汉是督导治疗,在其指导下完成规律的治疗,由于常用的结核发药有一定的副作用,如异烟肼对肝功有损害,EMB可引起球后神经炎,SM可引起耳鸣、耳聋,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及时处理定查肝功能,使用胰岛素的患者要定时测量血糖,责任护士应每天记录血糖、血尿糖情况及异常情况。
3、预防并发症的护理由于机体免疫力下降,易发各种感染,常患有皮肤、泌尿系统感染等,感染使身糖尿病难以控制,诱发酮症酸中毒,应此要观察呼吸,观察痰、咳嗽、喷嚏情况,对发热应即时补充水份,督导完成帮助患者修剪指甲,防止抓破皮肤造成感染。
4、药物反应的护理加强胺类,餐前30分钟服用。
胰岛素在餐前30分钟皮下注射,对胰岛素患者应极易发生血糖反应,患者出现心悸、心慌、手足抽搐、颤抖、皮肤苍白、出汗、饥饿等低血糖表现时,应立即食糖水、点心等食物,伴抽搐、昏迷者立即iv50%GS20-40ML。
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的临床分析目的:探讨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的临床发病特点并寻找最佳治疗方法。
方法:选择在我院住院的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108例(观察组)与同期住院的单纯肺结核患者108例(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结核病灶≥2个肺野、出现空洞及痰涂片阳性方面有显著差异性(P <0.01);血糖控制良好的肺结核患者疗效高于血糖控制不良肺结核患者(P<0.05);对照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观察组(P<0.05或P<0.01)。
结论: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两病互相影响,互为因果,故两病应同时治疗。
积极控制好血糖,是治疗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的关键。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ulmonary tuberculosis complicated with type 2 diabetes and to find the best treatment. Methods: 108 cases of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tuberculosis and type 2 diabetes were col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at the same time 108 cases of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tuberculosis were col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their data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2 lung field tuberculosis, sputum smear-positive appeared empty,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0.01); the good glycemic control in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tuberculosis,the efficacy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patients with poor glycemic control (P<0.05);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efficay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P<0.05 or P<0.01). Conclusion: For pulmonary tuberculosis with type 2 diabetes, two diseases influence each other, reinforce each other, so the two diseases should also be treated. Actively control the blood sugar, is the key of the treatment of pulmonary tuberculosis complicated with type 2 diabetes.[Key words] Pulmonary tuberculosis; Diabetes; Complication; Glycemic control肺結核为糖尿病常见的合并症,二者合并具有症状重、进展迅速、病情复杂的特点,给治疗带来较大困难。
文/李剑 邱露露 李雪 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肺病三科当“肺结核”遇见“糖尿病”如何防治?在《2022年全球结核病报告》中,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公布我国为结核病高负担、高风险国家,2021年估算我国结核病发病数为78万例。
肺结核是传染性疾病,对患者自身及周围人群都可能带来危害,而感染结核后可影响糖代谢,从而加重糖尿病病情,加之糖尿病可促发和加重肺结核病情,影响肺结核的治疗,两者互为因果,互相影响。
本文就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症状等进行阐述,以期为疾病预防提供参考依据。
肺结核肺结核是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其传染源是排菌的患者或者动物,经呼吸道进行传播,打喷嚏、咳嗽时喷溅的小飞沫带有结核分枝杆菌,在空气长时间漂浮,健康人群接触到极可能受到结核菌感染。
症状:①咳嗽,多为干咳;②发热,多为午后低热,且持续时间长;③盗汗,多见于睡眠后或清晨醒来多汗;④乏力、消瘦;⑤胸痛、胸闷;⑥咯血。
危害:WHO 公布的全球死因数据表明:结核病是单一传染源的头号死亡原因。
如果没有及时、正规的治疗,可能造成肺功能下降,甚至出现劳动能力丧失的情况,严重者可能致死;受肺结核影响,其他已患疾病会出现加重现象,如硅肺、糖尿病等,临床治疗难度增加;加重经济负担,影响工作、生活、婚姻生育等问题。
防治:肺结核的预防,应做到生活规律、营养均衡、戒烟限酒、积极运动锻炼,增强机体抵抗力。
如果咳嗽2周以上,应该去医院就诊,排查肺部有无结核感染,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与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患者家属等需接受检查;新生儿注射卡介苗进行预防。
治疗的基本原则是“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咳嗽咳痰、打喷嚏时避让他人且遮掩口鼻,不能随地吐痰,吐痰时可将痰液吐在纸巾或密封痰袋里。
尽量减少外出,不去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如必须去,应当佩戴口罩。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防治定期接受胸部影像学检查,并发咳痰、发热等症状需高度警惕继发肺结核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