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观察
- 格式:pdf
- 大小:163.36 KB
- 文档页数:2
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联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观察作者:陈岚来源:《中外医学研究》2013年第18期【摘要】目的:探讨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联合治疗异位妊娠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将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确诊异位妊娠并符合保守治疗条件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者43例给予甲氨蝶呤20 mg/次,1次/d肌注及米非司酮50 mg/次,2次/d口服,均连用5 d;对照组37例单纯给予甲氨蝶呤20 mg/次,1次/d肌注,连用5 d,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副反应。
结果:观察组成功率88.37%,对照组成功率70.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联合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高,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异位妊娠;甲氨蝶呤;米非司酮中图分类号 R714.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18-0012-02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严重危害妇女的生命和健康。
近年来随着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许多异位妊娠患者能够被尽早诊断,从而为非手术治疗提供了有利条件。
近几年笔者所在医院采用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联合保守治疗异位妊娠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B超检查及血β-hCG监测确诊为异位妊娠并符合保守治疗条件的患者80例,年龄19~39岁,孕次1~6次,停经最短39 d,最长62 d。
按给药方式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3例,年龄(25±4)岁,孕次1~6次,停经天数(46.8±3.2)d;对照组37例,年龄(26±3)岁,孕次1~6次,停经天数(45.5±4.6)d。
两组患者年龄、孕次、停经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保守治疗条件(1)无药物治疗的禁忌证,肝肾功能正常,外周血白细胞>4×109/L,血小板>100×109/L;(2)生命体征平稳,无明显腹腔内出血表现;(3)B超提示附件包块直径≤4 cm;(4)血β-hCG1.3 治疗方法观察组:甲氨蝶呤20 mg,1次/d,肌肉注射,同时口服米非司酮50 mg,2次/d,均连用5 d;对照组:甲氨蝶呤20 mg,1次/d,肌肉注射,连用5 d,治疗期间交代患者尽量卧床休息,严密观察血压、脉搏、腹痛、阴道流血等情况,且在这期间适量使用抗生素及护肝药物。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疗效观察目的探讨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联合用于治疗异位妊娠所取得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未破裂异位妊娠患者60例,按治疗的方法不同分成两组,一组是单用甲氨蝶呤治疗称为对照组,另一组是米非司酮和甲氨蝶呤联合治疗称为实验组。
比较和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观测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的变化以及患者治疗后效果的比较。
结果治疗期间,实验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86.67%,大于对照组的5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其中实验组的β-HCG转阴时间(14.5±2.5)d,短于对照组的(25.5±3.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较单甲氨蝶呤治疗具有明显的优势,治疗后β-HCG水平明显下降,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mifepristone combined with methotrexate treat ectopic pregnancy. Methods A total of 60 patients with unbroken ectopic pregnancy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s ,and divied them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treatment,the control group was only treated by methotrexate,experimental group was treated by conbined mifepristone and methotrexate.Efficacy,β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 (β-HCG)variety of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and observed. Results The experimental group’s curative effect was better than control group,the experimental group’s effective rate is 86.67%,the control group’s effective rate was 53.33%,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P<0.05).The experimental group’s turn time of β-HCG was (14.5±2.5)d, and the control group’s turn time of β-HCG was (25.5±3.2)d,s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horter than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P<0.05). Conclusion Mifepristone combined with methotrexate has obvious advantages in treating ectopic pregnancy,and level of β-HCG ha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fter treatment,with less adverse reactions,which deserves to be widely promoted in clinic.[Key words] Mifepristone;Methotrexate; Ectopic pregnancy; Curative effect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医疗技术也进一步发展,异位妊娠被发现的概率也进一步增多。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疗效观察目的观察为异位妊娠患者联合应用米非司酮、甲氨蝶呤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异位妊娠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患者单纯应用甲氨蝶呤治疗,实验组患者联合应用米非司酮、甲氨蝶呤治療,观察药物治疗效果。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异位妊娠的治疗效果更佳,其临床治疗有效率、血清β-HCG转阴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5.0%、(12.01±5.18)d、(10.15±5.12)d、10.0%,以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两组差异存在统计意义(P<0.05)。
结论联合应用米非司酮、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患者,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进一步应用。
标签:米非司酮;甲氨蝶呤;异位妊娠;临床疗效异位妊娠为妇科急腹症,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随着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检测技术的开展[1]及B超(高分辨率)的应用,多数异位妊娠未破裂前即可准确诊断,这为异位妊娠的保守治疗提供了条件。
本研究,为20例异位妊娠患者联合应用米非司酮、甲氨蝶呤治疗,临床疗效较佳,药物治疗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异位妊娠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实验组20例,对照组20例。
入选病例均经B 超检查确诊,全部患者卵管妊娠包块直径0.05)。
1.2方法1.2.1对照组单纯应用甲氨喋呤(国药准字H20044282,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治疗,药物剂量为50mg,以肌肉注射的形式给药,每隔1d用药1次(次日应用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甲酰四氢叶酸钙治疗,肌肉注射6mg),共注射5次。
1.2.2实验组联合应用米非司酮(国药准字H10950202,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甲氨蝶呤治疗,剂量分别为20mg、50mg,用药方式分别为肌肉注射、口服,用药次数分别为1次/d、1次/d,坚持治疗5d。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疗效观察目的:观察米非司酮联用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效果。
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确诊并收治的106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用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3例,对照组均应用甲氨蝶呤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米非司酮。
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β-hCG转阴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8.68%,显著优于对照组的58.49%(P<0.05)。
研究组其β-hCG转阴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
研究组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5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1.32%(P<0.05)。
结论: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虽然不良反应显著,但疗效更为确切,故值得应用。
标签:米非司酮;甲氨蝶呤;异位妊娠在当前临床妇产科领域,异位妊娠检出率也越来越高。
本病一旦不能得到及时的确诊和治疗,患者可长期持续性地诱发剧烈腹痛、阴道出血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出现失血性休克。
在异位妊娠的治疗中,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是评估滋养细胞存活的最重要的生化指标,该指标水平的下降情况可直接反映出异位妊娠的治疗效果甚至治疗成败,即血β-hCG是否转阴[1]。
笔者所在医院近年来也开展了异位妊娠应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的应用专项研究,收效确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确诊并收治的106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患者年龄19~37岁,平均(31.4±5.2)岁;停经时间41~57 d,平均(42.6±5.7)d;附件包块体积2.94~5.12 cm3,平均(3.75±0.74)cm3。
按照用药方式不同将106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
所有患者实施超声发现其子宫内无孕囊,诊断性刮宫显示蜕膜但无绒毛,其血β-hCG均低于3000 IU/L。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分析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94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47例,采取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47例,采取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包括治愈率和失败率,根据血β-HGG恢复至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综合评价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
结果:经χ2检验,观察组患者治愈率显著大于对照组,失败率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β-HGG恢复至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较为轻微,不影响继续用药治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显著,且起效快、安全性高,对于促进病情转归、改善预后均具有积极作用,可作为治疗异位妊娠的较佳疗法。
【关键词】异位妊娠;甲氨蝶呤;米非司酮异位妊娠作为最常见的病理性妊娠,亦作为妇科急腹症,主要是指受精卵于宫腔外着床发育[1]。
对于异位妊娠的治疗,以往多数异位妊娠患者采取手术治疗,但手术创伤性较大,尤其可影响患者的生育能力,并发症发生多。
随着影像技术广泛用于诊断异位妊娠,早期异位妊娠的诊断率逐渐提高,在异位妊娠急性期之前作出明确诊断,为保守治疗异位妊娠提供重要依据。
在临床上,甲氨蝶呤和米非司酮作为治疗异位妊娠的最常见两类药物之一,两者的药理机制不同,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亦有所差异,但两者联合用于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及安全性仍存在争议。
对此,本研究旨在分析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资料选取我院于2015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治疗的94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47例,年龄范围25.2~35.6岁、平均年龄28.6±3.3岁;孕龄4.9~17.8周、平均孕龄(10.2±3.7)周;异位妊娠分型:输卵管妊娠28例、卵巢妊娠13列、腹腔妊娠例6例;观察组47例,年龄范围24.7~36.0岁、平均年龄29.2±3.4岁;孕龄5.2~17.7周、平均孕龄(11.0±3.5)周;异位妊娠分型:输卵管妊娠29例、卵巢妊娠11列、腹腔妊娠例7例;纳入标准:符合异位妊娠的诊断标准,生命体征稳定,具有轻度症状,异位妊娠包块小于,组织器官功能基本情况;排除标准:生命体征不稳定,组织器官功能和血常规异常,且对本研究使用的药物过敏或不耐受;两患者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宫外孕患者采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符合保守治疗条件的86例宫外孕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3例。
对照组单一甲氨蝶呤用药,研究组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联合用药,结果,实验组治疗异位妊娠的成功率为90.7%,对照组的成功率为83.72%,实验组成功率虽略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实验组用药后血β-HCG降至正常的时间,包块消失时间及平均住院日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显著(P<0.05)。
结论:米菲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输卵管异位妊娠的成功率相似,但联合用药组用药后的血β-HCG降至正常的时间及包块消失时间明显缩短。
【关键词】米非司酮甲氨喋呤输卵管异位妊娠【中图分类号】R71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7-0131-02异位妊娠是孕卵着床于子宫体腔之外,其中以输卵管妊娠最多见,占90%-95%,是妇产科常见急腹症之一,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对于保护女性身体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国内异位妊娠的发生率呈明显上升趋势,随着血β-HCG检测的普及,“B”超诊断水平的提高及医生对异位妊娠的高度警惕,使很多异位妊娠在破裂或流产前得以诊断,为保守治疗的选择提供了条件,我们采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9年0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86例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患者,所有患者均经病史、体征,妇科检查及血β-HCG检测和“B”超检查,结合诊刮术、后穹窿穿刺等确诊后,按照如下指标选择出86例符合药物治疗条件的患者:(1)自愿接受保守治疗;(2)“B”超检查输卵管妊娠包块直径≤4cm,无内出血征;(3)血β-HCG≤2000Iu/L,无米非司酮和甲氨喋呤禁忌症;(4)生命体征平稳,无活动性内出血,无急慢性器质性疾病,“B”超检查未见原始心管搏动;(5)肝、肾功能正常,外周血白细胞计数>4×109/L,血小板>100×109/L。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疗效观察发表时间:2013-07-22T09:09:51.873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15期供稿作者:秦焕娣[导读] 因此,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可放心应用于临床。
秦焕娣(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妇产科 510180)【摘要】目的探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将60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肌肉注射治疗,实验组给予甲氨蝶呤肌肉注射加米非司酮口服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成功率、β-HCG下降至正常所需时间、B超下盆腔包块消失时间。
结果 对照组治疗成功率为83.33%(25/30),实验组为93.33%(28/30),临床疗效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血β-HCG下降至正常所需时间为(27.81±4.34)天,实验组(21.11±4.12)天,两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盆腔包块消失时间为(43.22±8.43)天,实验组为(37.68±7.86)天,两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结论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异位妊娠临床疗优于单用甲氨蝶呤,且安全可靠,可放心应用于临床。
【关键词】甲氨蝶呤米非司酮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中图分类号】R71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5-0105-02 在妇科疾病中,异位妊娠是一种危险的急腹症,近年来,异位妊娠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之势。
异位妊娠可采取手术治疗,但有一定的创伤性,药物保守治疗对需保存生育能力的患者有着重大的意义,本文总结分析了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诊断为异位妊娠的经药物保守治疗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60例患者年龄19-42岁,平均(26.2±5.28)岁;46例有停经史,停经33-62天,以下腹隐痛为主要表现40例,不规则阴道出血36例,时间为2-26天,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实验组30例,所有患者纳入保守治疗均符合条件[1]:(1)无腹腔内出血表现;(2)血清β-hCG<2000miu/ml;(3)阴道超声显示包块最大直径≤4cm;(4)无药物治疗的禁忌症。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Journal Of Practical Gynecologic Endocrinology 2017年1月A第4 卷/第1期Jan. A. 2017 V ol.4, No.1160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观察吕惠芹(新彊伊犁尼勒克县计划生育指导站,新疆伊犁 835700)【摘要】目的 本文就不同用药方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价值及安全性进行分析。
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5例。
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单用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腹痛消除时间,血β-HCG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指标进行观察和统计。
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所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异位妊娠患者采用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联合治疗的疗效显著,有效提高了临床治愈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异位妊娠;米非司酮;甲氨蝶呤【中图分类号】R714.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8803.2017.01.160.01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5例。
所有患者经后穹窿穿刺、妊娠试验及影像学检查后均确诊为异位妊娠[1]。
其中年龄22~35岁,平均年龄(27.54±5.26)岁。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联合治疗。
给予米非司酮100 mg,2次/d,口服。
甲氨蝶呤50 mg/m2,1次/d,肌肉注射。
对照组采用米非司酮单用治疗。
米非司酮的用法用量与观察组相同。
1.3 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药物治疗后腹痛消除时间、血β-HCG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天数等指标进行观察和统计。
米菲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观察目的:观察米菲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00例确诊并接受保守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
对照组肌内注射甲氨蝶呤治疗,试验组口服米菲司酮联合肌内注射甲氨蝶呤治疗。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愈率、药物不良反应、血β-hCG值及附件包块直径变化情况。
结果:试验组治愈率为91.0%,对照组治愈率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附件包块直径明显缩小(P<0.05)。
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对照组为16.0%,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口服米菲司酮联合肌内注射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异位妊娠,治疗操作简单、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标签:异位妊娠;米菲司酮;甲氨蝶呤;血β-hCG传统治疗异位妊娠主要以开腹手术为主,手术切除出血部位病灶组织和胚囊,虽然能控制出血但对患者生殖系统也有一定程度的破坏[1]。
笔者所在医院使用米菲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100例异位妊娠患者,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月-2013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00例确诊并接受保守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年龄22~33岁,平均(25.5±5.4)岁;停经时间40~52 d,平均(43.2±2.6)d;妊娠2~4次,平均(2.4±0.5)次。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
两组患者在年龄、停经时间、妊娠次数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患者有停经、腹痛病史,尿hCG阳性,经阴道B超有混合性回声,诊断性刮宫无绒毛。
1.3 纳入标准(1)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稳定,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正常,腹腔内无明显出血表现。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70例子宫异位妊娠患者进行研究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5例。
采用甲氨蝶呤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的患者为试验组。
结果: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性出现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具有统计学差异性。
结论:异位妊娠患者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能够很好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问题发生,是一种临床非常值得推广使用的治疗手段[4]。
关键词:米非司酮;甲氨蝶呤;异位妊娠;临床研究;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mifepristone combined with methotrexate in the treatment of ectopic pregnancy. Methods:70 cases of ectopic pregnancy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November 2016 to December 2017 were studied and analyzed.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with 35 cases in each group. Methotrexate was used as control group,and mifepristone combined with methotrexate was used as test group. Results: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mifeprone combined with methotrexate can improve the effect of clinical treatment and reduce the problem of adverse reaction. It is a kind of treatment [4] which 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Keywords] mifepristone;methotrexate;ectopic pregnancy;clinical research;异位妊娠是育龄妇女常见疾病问题,发病率非常高,异位妊娠治疗不合理就会导致患者腹腔出现出血问题,严重会导致患者出现生命危险问题,需要及时解决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临床上一般采用的是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方法。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甲氨蝶呤单次肌肉注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于甲氨蝶呤单次注射第二天给予米非司酮口服。
结果两组患者包块大小、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血孕酮值及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疗效可靠,无明显不良反应,是药物治疗异位妊娠的理想方案。
【关键词】甲氨蝶呤;米非司酮;异位妊娠;疗效观察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100例异位妊娠患者,年龄21~37岁,平均年龄(305±4.7)岁,妊娠天数(474±3.1)d。
其中经产妇44例,未产妇56例。
有明显停经表现者67例,无明显停经表现者33例,临床表现主要为阴道不规则流血。
80例患者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为100~2000u/l,经阴道b超检查无孕囊,附件区域可见直径≤4 cm不均质小包块,直肠子宫凹积液≤2 cm,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稳定,无甲氨蝶呤及米非司酮禁忌证,肝肾功能正常,符合异位妊娠化学药物治疗标准。
随机将100例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进行甲氨蝶呤单次肌肉注射50 mg/m2。
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于甲氨蝶呤注射24 h后行肝肾功能及血尿常规检查,确定无严重肝肾代谢失常或血象异常给予米非司酮口服,50 mg/次,2次/d,连续治疗3 d。
观察两组患者下腹不适、腹痛等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行b超检查异位妊娠包块及孕囊的变化,同时检测患者的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及血孕酮值。
1.3 评价标准显效:患者下腹不适及腹痛症状消失,尿hgg检查结果为阴性,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及血孕酮值下降>50%,异位妊娠包块及孕囊消失;有效:患者经治疗后下腹不适及腹痛症状明显减轻,尿hgg呈阴性,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及血孕酮值下降30%~50%,b超检查提示异位妊娠包块及孕囊不再扩大或明显缩小;无效:患者经治疗后下腹不适或腹痛感加剧,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及血孕酮值下降<30%或未下降及有所增高,异位妊娠包块及孕囊无明显变化。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观察【摘要】异位妊娠是一种常见的怀孕并发症,给孕妇和胚胎造成严重风险。
本研究旨在观察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及安全性。
通过收集临床资料和进行治疗方法介绍,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显示,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对异位妊娠有显著疗效,可有效减少症状并提高妊娠结局。
不良反应较少且轻微。
该疗法有较好的预后评价,临床应用前景看好。
研究还存在一些局限性,如样本量较小等。
未来研究应加大样本量,进一步探究该疗法的机制及优化治疗方案。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异位妊娠具有一定的有效性,为临床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关键词】米非司酮,甲氨蝶呤,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效果观察,临床资料,治疗方法,疗效观察,不良反应,预后评价,有效性,临床应用,展望,局限性,未来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异位妊娠是一种常见的妊娠并发症,其发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给孕妇和胚胎带来严重的健康风险。
传统治疗方法多采用手术干预,如宫腔镜探查或腹腔镜手术,但手术治疗存在一定的并发症风险,且容易导致不孕或子宫内容物残留等问题。
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保守治疗方法对于异位妊娠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米非司酮是一种孕激素受体拮抗剂,可抑制绒毛膜组织内孕激素的作用,从而抑制异位妊娠的发展。
甲氨蝶呤则是一种抑制细胞增殖的抗代谢药物,能够阻止绒毛膜组织的生长,逐步减轻或消除病变。
联合应用米非司酮和甲氨蝶呤可能具有协同作用,能够在保留子宫的前提下有效控制异位妊娠的发展,减少手术干预的需要,降低孕妇的手术风险。
本研究旨在观察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探讨其临床疗效、安全性以及预后情况,为异位妊娠的临床治疗提供更为科学、合理的参考依据。
1.2 研究目的引言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我们希望能够明确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孕妇的生存率和生育率。
124中外医疗 CH IN A F OR EI G N ME DI C AL T R EA TM EN T药物与临床最近几年来,我国女性异位妊娠发病率不断增加,但随着血β-HCG测定方法灵敏度的变强,B型超声显像、腹腔镜等检查在临床上的积极运用,这些都有效提升了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率,这就给医生采取的药物保守治疗提供了有效的帮助。
而甲氨蝶呤(MTX)与米非司酮在临床中则是疗效甚佳的首选药物。
现对2008年7月至2010年7月我院采用甲氨蝶呤联用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患者取得的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资料的45例均为2008年7月至2010年7月我院保守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
年龄22~38岁,平均(27.9±3.8)岁。
所有病例均有停经史,停经时间为35~59d,轻微腹疼的有19例,阴道出血的有39例。
随机分为采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的23例为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治疗的22例为对照组,2组患者在年龄、病情等方面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保守治疗的指征(1)生命体征平稳;(2)B型超声检查提示无明显腹腔内出血;(3)血HCG<3000U/L,肝肾功能,血、尿常规均正常,B 型超声检查附件包块直径<5c m。
1.3 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的药物为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米非司酮150mg(6片)空腹顿服,患者口服后2h才可进食,每天1次,持续使用3d,甲氨蝶呤在米非司酮给药3d后50mg单次肌肉注射;对照组采用的药物为米非司酮,其用药方法与观察组一致。
对所有患者采取用药杀胚均得到了本人允许。
1.4 疗效判断2组患者均于停药后1周行血与尿HCG检测及B型超声检查,以后每周1次,至尿妊娠试验阴性,血β-HCG降至正常范围,异位妊娠病灶不再扩大或缩小、消失,为治愈。
如给药5周后血HCG仍高于正常值,可考虑异位妊娠持续状态。
表现为接受药物治疗后出现腹痛或腹痛加剧,以致出现腹腔内出血应立即改为手术治疗,血β-HCG动态观察未见明显下降或持续增高,盆腔包块无缩小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