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洪洞县霍峰中学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导学案(无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8.00 KB
- 文档页数:3
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1)三条送电线路的终点都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其中:A是是工是工业基地。
(2)北路送电路线输送的将、内富资源转化成电能输出,这种做法A级基础训练(小试牛刀)一、选择题: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19世纪70年代,人类进入()A.蒸汽时代B.电气时代C.原子能时代D.计算机时代2.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得到广泛应用的能源是()A.石油B.电力C.煤炭D.水力3.“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这是谁的名言?()A.牛顿B.爱迪生C.西门子D.爱因斯坦下列当今社会生活,与第二次工业革命无关的是()A.电话拜年B.乘公交车上班C.电脑办公D.坐飞机旅游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力技术方面走在其他国家前面的是()①美国②德国③日本④英国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6.1885年试制汽车成功的是()A.莱特兄弟B.瓦特C.卡尔•本茨D.爱迪生7.世界上第一架飞机诞生于()A.英国B.法国C.德国D.美国8.以问世的先后顺序排列下面事物,正确的是()①火车②汽车③飞机A.①②③B.③①②C. ②③①D. ③②①9.1870年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B级能力检测(登高望远)一、选择题: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于()A.19世纪晚期B.19世纪中期C.18世纪60年代D.20世纪初2.20世纪初,人类可使用的最新交通工具是()A.汽船B.火车C. 汽车D.飞机3.由德国人完成的发明有()①电灯泡②发电机③汽车④飞机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③4.19世纪最后的30年,科学技术的重大成就,除了电灯的发明和使用外,还有()①电话的发明和使用②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使用③汽车的发明和使用④汽船的发明和使用A. 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③5.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是()A.电力的广泛使用B.新交通工具的创制C.化学工业的建立D.信通讯手段的发明6.下列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内容,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有类似表现的方面是A.新电力的广泛使用B.新交通工具的创制C.通讯手段的发明D.化学工业的建立7.按所发明事物的种类排列下列人物,恰当的一组是()A.瓦特爱迪生莱特兄弟B.富尔敦卡尔·本茨莱特兄弟C.法拉第爱迪生瓦特D.史蒂芬孙爱迪生瓦特8.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科学研究成果在生产领域的应用B.生产和资本日益集中C.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联系的加强D.生产技术知识的不断积累二、材料解析题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807年,美国人富尔敦制成了第一艘汽船在内河试航成功,史蒂芬孙经过几年的努力,终于在1814年发明了一台蒸汽机车,因前进时不断从烟囱里冒出火来,被称为“火车”。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教案第七单元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授课课时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推动社会进步发挥的巨大作用,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进而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通过比较电的发明前后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培养学生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汽车的发明与使用对人们更有利还是更有害?”等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了解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包括电力的广泛应用,发明家爱迪生和他的发明成就,汽车和飞机的发明和使用等基本史实。
教学重点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汽车和飞机的问世。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简况1、时间2、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更大范围内确立3、表现(1)、新能源的利用(2)、电讯业的兴起(3)、新机器、新产品的创制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四、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温故知新1.人类何时进入蒸汽时代?(1785年瓦特制成改良的蒸汽机并应用于许多生产部门以后)2.教师指出:今天这节课要了解的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又一次重大飞跃,人类历史从蒸汽时代进入到电气时代的情况。
请大家打开课本124页,根据屏幕上的导读提纲阅读全文,作好读书标记。
“电气时代”的到来电是如何发明的?它又是怎样运用于人们实际生产生活中去的?(课件展示,分层提取信息)A.谁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法拉弟)B.谁研制出发电机?(西门子)C.电力在什么时候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19世纪70年代)D.随后发明了哪些电器和电力交通工具?(电话、电报、电灯、电车等)E.电力作为一种新能源,比蒸汽动力具有哪些优点?(使用更加方便和广泛,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并且有利于环境保护)F.在电力技术的发展方面,哪些国家走在前面?(美国、德国)“发明大王”爱迪生1.爱迪生为什么被称作“发明大王”?(他发明了电灯等许多电器产品,其中正式注册的就有1300种之多)2.爱迪生说:“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
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学习目标】1.掌握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包括电力的广泛应用,发明家爱迪生和他的发明成就,汽车和飞机的发明和使用等基本史实。
2.认识科学技术对推动社会进步发挥的巨大作用,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重点难点】重点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汽车和飞机的问世难点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社会的进步的理解【自主探究】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间,主要标志是的广泛应用,人类跨入时代。
2.主要发明: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发明了,并于年试制成功,增强了人们的,改变了人们的,扩大了人们的,加强了;1879年,国科学家研制成功,他一生正式注册的发明有,被誉为;年美国的制成飞机。
【合作探究】探究一:“电气时代”的到来阅读124页课文内容(包括小字部分),认真观察《19世纪末的美国纽约街头》图片,回答下列问题:(1)请同学们结合物理有关知识说一说电是如何发明的?(2)电力作为一种新能源,何时进入生产生活领域?它的广泛应用有什么影响?(3)电力作为一种能源,比蒸汽动力具有哪些优点?探究二:“发明大王”爱迪生阅读课文125页内容,观察《爱迪生和他发明的灯泡》图片,回答下列问题:(1)图片中的人物是谁?他有何美称?他为什么有这样的荣誉?你知道哪些有关他的事迹?他的话对你有何启示?(2)设想一下:如果没有电,我们的生活会怎么样?在没有电灯之前,我们的先人在夜晚采用哪种方法照明?探究三:汽车和飞机的问世阅读126页小字部分,观察课本插图19世纪伦敦街头的马车和本茨的汽车,回答问题:(1)现在外出旅行可以乘坐哪些交通工具?这些交通工具的使用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哪些变化?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有哪些?(2)请为汽车、飞机的发明、演变、运用等发展历史配上一段解说词。
(3)汽车作为交通工具有哪些优点?【当堂达标】一.选择题《同步探究》“精思巧选”选择题1—6题。
二.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876年,定居美国的英国人贝尔发明了电话,这种电话经过改进,很快在许多国家使用,电话通讯事业发展起来。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导学案1 新人教版一壶沸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燃了世界……”。
其中“爱迪生点燃世界”是指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教案新人教版 (II)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昨天我们学校一整天都在用哨声代替上下课的电铃声,是怎么回事?这件事对学校的正常教学还有什么影响?(学生说出学校停电后的影响)教师:由此可见,电在我们现在的生活、学习中是必不可少的。
那么,电力是什么时候,怎样被发现的,又是怎样成为我们生活的不可缺少的能源的呢?(二)教师引领,自学探究:一、“电气时代”的到来教师:要求学生预习本课内容,并完成预习笔记。
(学生完成预习,展示纠错)展示:第二次工业革命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基本完成。
它以电力的广泛运用为显著特点。
在电力的使用中,发电机和电动机是相互关联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发电机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电动机则相反,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发电机原理的基础是1819年丹麦人奥斯特发现的电流的磁效应以及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的电磁感应现象。
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制成了自激式的直流发电机。
但这种发电机还不够完善,经过许多人的努力,发电机逐步得到改进,到70年代,终于可以投入实际运行。
1882年,法国学者德普勒发现了远距离送电的方法;同年,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在纽约建立了美国第一个火力发电站,把输电线联接成网络。
另一方面,随着对电能需求的显著增加和用电区域的扩大,直流电机显示出成本昂贵、常出事故等问题,所以从19世纪80年代起,人们又投入了对交流电的研究,交流电具有通过变压器任意变化电压的长处。
1885年意大利科学家法拉里提出的旋转磁场原理,对交流电机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80年代末90年代初,人们创制出三相异步电动机,这种型式的电动机,至今仍在使用。
1891年以后,较为经济、可靠的三相制交流电得以推广,电力工业的发展进入新阶段。
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学习目标】1.知道电力广泛应用的史实,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间、开始的国家。
2.能说出爱迪生和他的发明成就,向爱迪生等发明家学习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3.能说出汽车、飞机的发明和使用等基本史实。
讨论“汽车的发明和使用对人们更有利还是更有害”的问题,培养学生辩证地思考问题的能力。
4.通过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学习,知道科学技术对推动社会进步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学习重点】电力的广泛应用、汽车和飞机的问世。
【学习难点】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社会进步的理解。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人类何时进入蒸汽时代?继工业革命之后,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又一次重大飞跃。
我们今天所使用的电灯照明,电话都是在这次变革中被发明出来的,我们把这次变革叫做“第二次科技革命”。
自我研学生成能力知识模块一“电气时代”的到来自主阅读课本P124的内容,完成第1~3题:1.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是什么时间?它的广泛使用对生产、生活各产生什么影响?19世纪70年代。
在生产领域:电力逐步取代蒸汽,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人类历史进入了“电气时代”。
在生活领域:众多的家用电器产品,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2.在电力技术发展方面,走在其他国家前面的是哪些国家?美国与德国。
3.电力作为一种新能源,与蒸汽动力相比,有哪些优越性?传递速度快,传输损失小,能远距离输送并可按用户需要分配能量。
使用方便、清洁高效、价格便宜等。
知识模块二“发明大王”爱迪生自主阅读课本P12的内容,完成第4~5题:4.爱迪生是哪国人?主要成就集中在哪一领域?举一例。
国别:美国。
电器生产领域:1879年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为世界带来光明。
5.“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
”请结合自己对爱迪生的了解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回答一:这说明任何成功都离不开辛勤的耕耘。
回答二:爱迪生的成功表明,其实世上并没有什么超人一等的天才,他靠的不是“天才”,而是99%的汗水和1%的灵感!这告诉我们在成功的道路上,更重要的是靠努力、靠奋斗、靠不断地探索、靠持久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念!知识模块三汽车和飞机的问世自主阅读课本P126~127内容,完成第6~7题:6.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交通领域取得了哪些成就?对生产、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汽车:1885年德国人卡尔·本茨试制汽车成功。
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学习目标:1.使学生了解历史上的笫二次工业革命,包括电力•的广泛应用,发明家爱迪生和他的发明成就,汽车和飞机的发明和使川等基本史实。
2.通过比较电的发明前后社会住活的巨人变化,培养学生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汽车的发明与使用对人们更有利还是更有害?”等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推动社会进步发挥的巨大作用,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生产力,进而培养学牛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学习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播报一则新闻:1931年10月18 M,美国新泽西州的一位医生向记者沉痛公布:“灯熄灭了!”10月21 FI,美国全国上卜熄灯数分钟,以此悼念一位“照亮世界的科学家”。
然后提问:他是谁?人们为什么以这种方式悼念他?从而引导学牛说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大发明电灯,由此导入新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二、学案引导自主学习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19吐纪70年代开始的标志:电力和内燃机的广泛便用2.第二次工业革命,在电力技术方而走在世界前列的国家是美国和德国3.主耍发明:(1)被誉为“发明大王”的是 _____________ 国科学家爱辿生其主要发明电灯泡(2)•世界上最早制成飞机的是—国菜特兄弟(3)徳国人卡尔木茨等人设计出内燃机,在1885年试制用内燃机作动力_________ 的三轮汽年成功。
4.最早研制成功的汽车和飞机的动力机,引起了交通运输领域的革命性变革的是—德国人卡尔本茨三、聚焦主题合作探究探究一知识点一:“电气时代”的到(1)电力作为新•能源在什么时候进入生产领域?答:19世纪70年代(2)电力作为一种新能源,比蒸•汽动力具有哪些优点?答:使用更加方便和广泛,较大的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并J1有利于环境保护。
(3)你家有哪些家用电器?它们有什么作用?如來没有电,我们的工活将会怎样?答:有电视机、电冰箱等。
《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期》学案学习目标:一、了解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大体史实,电力的普遍应用,发明家爱迪生和他的发明成绩,汽车和飞机的发明和利用。
二、通过比较电的发展前后社会生活的庞大转变,培育历史想像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3、熟悉到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学习科学家们踊跃探讨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学习重点:电力的发明和普遍应用汽车和飞机的问世学习难点: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社会的进步的明白得学习进程:自主学习(一)骨干梳理时刻:世纪年代电气时期条件:和的发明和利用阻碍:生产:取代蒸汽成为机械的要紧动力,人类历史进入生活:普遍应用于生活领域,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第二次工业革命爱迪生:国别:要紧成绩:条件:19世纪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设计出新交通工具汽车:1885年,卡尔本茨阻碍:飞机:1903年,美国阻碍:(二)试探讨论一、电力作为一种能源,与蒸汽动力相较具有哪些优势?二、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了哪些重要功效?(二)合作探讨一、我的问题…二、咱们的问题…3、教师的问题①教材125页动脑筋题目②教材127页动脑筋③爱迪生被誉为“发明大王”,许多人称他是个“天才”,他本人却回答:“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
通过阅读教材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明白得。
(三)拓展延伸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功效,想一想它们能够给咱们哪些有利的启发。
(四)系统总结列表归纳两次工业革命相关知识(五)巩固训练一、在电力进展方面,以下哪些国家领先一步()A德国、美国B德国、英国C、美国、英国D英国、法国二、1903年发明了飞机的是()A史蒂芬孙B莱特兄弟C冯如D瓦特3、“石油工业的迅猛进展,是与一名名叫卡尔·本茨的发明家和他的伟大发明有着直接和紧密的联系。
”他的伟大发明是指()A三轮汽车B有轨电车C内燃机D有线4、“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1)这是谁的名言?举出他的一项重要发明。
(2)爱迪生什么缘故被称作“发明大王”。
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导学案)主备人:王凌飞审核人:杨文选时间:班级: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习目标】1、掌握“电气时代”到来的时间、标志及爱迪生的重要发明、分析、及电器广泛使用的影响。
2,掌握内燃机、汽车和飞机的发明与改进。
认识科学技术对推动社会进步发挥的巨大作用,科学是第一生产力。
【重点难点】重点:电力的发明和广泛使用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如何推动社会进步【自主学习】一、“电气时代”的到来1、时间:________________ 世纪___________ 年代开始。
2、标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逐步取代蒸汽,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
3、背景:由于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发明和使用,电气的应用日益广泛。
4、代表国家: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 走在其他国家的前面。
5、影响: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人类历史进入“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影响世界的发明1、电器领域:美国科学家____________ 发明耐用____________________及许多家电产品,被誉为“_______________ ”。
2、交通领域:(1)条件: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等人设计出________________。
(2)发明:1885年,卡尔.本茨试制_________________成功;1903 年,美国的_ _______________ 制成_____________________(3)影响:增强了人们的_________________ 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___________________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合作探究】材料一: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蒸汽机器引进了欧洲生产的革命……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取得了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
第20课__人类迈入“电气时代导学案doc1(1)【学习目标】1、能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包括电力的广泛应用,发明家爱迪生和他的发明成就,汽车和飞机的发明和使用等基本史实。
2、通过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较,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3、能从情感上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增强国力必须大力发展生产技术。
【自主学习】(边读、边写、边划、边记忆)回顾旧知识:18世纪60年代,从(国家)兴起了一场用取代的革命,我们称其为工业革命,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新型的动力,将人类社会带入了“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知识:1.时间:,开始的标志:的发明和使用。
2.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在电力技术方面走在世界前列的国家是和4.主要发明:美国科学家最为著名,被誉为“发明大王”,年他研制成功灯泡。
德国人等人设计出,在1885年试制成功。
1903年的美国的莱特兄弟终于制成并试飞成功。
5.最早研制成功的汽车和飞机的动力机,引起了交通运输领域的革命性变革的是【合作探究】1、电力作为一种能源,与蒸汽动力相比具有哪些优点?2、如果没有电,我们的生活会怎么样?在没有电灯之前,我们的先人在夜晚采用哪些方法照明?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合作探究】有人称赞爱迪生是“天才”,他本人却回答说:“天才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
”怎样理解这句话?从他发明电灯这件事来说,我们可以从爱迪生的身上学习到什么呢?【达标测试】1、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推进到:A、工业时代B、蒸汽时代C、电气时代D、信息时代2、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在电力技术方面走在世界前列的是:A、英、法B、美、英C、美、德D、英、德3、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A、整个革命的进程时间缩短B、先进国家几乎是同时进行C、社会生产力获得极大提高D、科学与技术结合紧密4、假如你生活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你不可能享受到的生活是:A、坐飞机旅行B、乘汽车上班C、有电脑上网D、在电灯下读书5、第二次工业革命最主要的特点是:A、交通工具的新发明B、电器的广泛使用C、内燃机成为重要的动力机D、电力成为新能源6、引起交通领域革命性变革的发明是:A、蒸汽机B、电动机C、飞机D、内燃机7、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能源是:A、煤炭和石油B、石油和电力C、电力和核能D、核能和太阳能8、石油成为世界上主要能源之一是源于下列哪项科技发明和应用:A、蒸汽机发明和使用B、内燃机创制和应用C、发电机的研制成功D、计算机发明和推广9、1879年10月21日,一位美国发明家通过长期的反复试验,终于点燃了世界上第一盏有使用价值的电灯。
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学习目标】1.通过电的利用,内燃机与汽车、飞机的诞生等史实,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2.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进步和社会问题。
【活动方案】活动一:自读教材,感知基本史实掌握历史学习方法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浏览教材124-127页,运用“史论结合”方活动二:阅读教材,探究学习主题:(1)仔细阅读教材,深入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2)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世纪上半期,世界资本主义迅猛发展,英国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八上1.依据材料一,指出19世纪上半期英国取得了怎样的世界地位?其主要原因是什么?材料二图一图二2.指出图一中新能源是什么?图二的动力是什么?3.结合现实生活说说图二的应用有何影响?活动三:回顾教材,落实中考考点:近代以来,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英国煤产量示意图材料二一些工业发展的城市和工矿区人口密集、物流量大,煤的燃烧量急剧增加,大气污染的环境问题不断发生,如1873、1880、1882、1891、1892年,英国伦敦多次发生可怕的有毒烟雾事件。
——刘少康编著《环境与环境保护导论》材料三自然科学正在准备一次新的革命,蒸汽大王在前一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个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将取而代之。
——马克思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1790年以后英国煤产量快速增长?据材料二概括英国环境恶化的原因。
(2分)(2)材料三中“新的革命”应指什么?“另外一个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又是指什么?(2分)(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应该如何认识科技对人类的影响?(1分)【检测反馈】()1.电力的应用,引发了一系列改变人们生产和生活条件的发明与创造,其中成就最突出的科学家是A.卡尔•本茨B.爱迪生C.亨利•福特D.莱特兄弟()2.马克思曾预言“蒸汽大王在前一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种更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
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课标要求】通过对电的利用、内燃机与汽车、飞机的诞生,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
【学习目标】1.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包括电力的广泛应用,发明家爱迪生和他的发明成就,汽车和飞机的发明和使用等基本史实。
2.通过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培养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习,了解科学技术对推动社会进步发挥的巨大作用,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进而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学习重点】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汽车和飞机的问世【学习难点】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社会的进步的理解。
【学习过程】本课的内容设计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科技展厅。
第二部分为:第二次工业革命----辉煌下的思索。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科技展厅1.阅读教材,找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时间、兴起的国家、标志性成就、进入的时代、主要发明。
2.材料一早在1900年,当时的世界大国,在法国巴黎世界博览会上有一次集体亮相,他们充分展示着各国的工业实力和创造发明,爱迪生的电灯将博览会的展馆照得通明材料中的“集体亮相”展示了哪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这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是什么?从以上材料中你获得了什么感悟?二、第二次工业革命----辉煌下的思索阅读材料,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及带给我们的启示。
材料一这是一场规模空前的技术革命,它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材料二在这次革命的推动下,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处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工业生产取得了巨大飞跃。
1870—1900年间,世界工业总产值增长了2倍多,交通运输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革命”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一“革命”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请举出至少2例至今仍在发挥重要作用的成果。
2.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试说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期”【学习目标】1.知识要点:使学生了解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包括电力的普遍应用,发明家爱迪生和他的发明成绩,汽车和飞机的发明和利用等大体史实。
2.能力要求:通过比较电的发明前后社会生活的庞大转变,培育学生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汽车的发明与利用对人们更有利仍是更有害?”等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培育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熟悉科学技术对推动社会进步发挥的庞大作用,熟悉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进而培育学生踊跃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学习重、难点】1.重点:电力的发明和普遍应用,汽车和飞机的问世。
2.难点:学生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社会的进步的理解。
【教学进程】导入新课继工业革命以后,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又一次重大飞跃-----咱们今天所利用的电灯照明,都是在这次变革中被发明出来的,咱们把这次变革叫做“第二次科技革命”。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讲义并完成下列问题)1.19世纪70年代,__电力_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
发电机__和__电动机_的发明和利用,__电力_的应用日趋普遍。
_电力__慢慢取代蒸汽力,成为工厂机械的主要动力,人类历史进入“_电气时期__”。
2.在电力技术的发展方面,__美国__和____德国__走在其他国家的前面。
3.在电器发明领域,美国科学家__爱迪生__最为著名,他在_1879__年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为世界带来光明,被誉为“_发明大王__”。
4.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_卡尔.本次__等人设计出内燃机,他在_1885_年试制汽车成功,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
5.20世纪初,人们制造出_飞艇__,1903年12月美国的_莱特兄弟__通过不断尽力终于制成飞机。
【合作探讨】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有哪些?从发展:极大地增进了社会的发展,人类从进入从:产生,主要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从:东西方的经济联系更密切,最终形成2.第二次工业革命对殖民地半殖民地产生了如何的影响?对此,中国社会各阶级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行了那些抗争与探索?影响:帝国主义更疯狂地侵略,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使殖民地半殖民地丧失了更多的主权和利益,民族危机进一步加重。
霍峰中学九年级历史导学案
班级:___ 姓名:__________ 编号:______ 主编:审核
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想一想:如果没有电,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电灯发明之前,我们的先人在夜晚采用哪些方法照明?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
展示质疑
学生分组展示质疑,补充,点评,教师归纳总结
总结提升:
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想一想它们能够给我们哪些有益的启迪?
①成果:工业革命中,发明了改良的蒸汽机,蒸汽动力普遍应用;发明了汽船、火车机车等新交通运输工具;促进社会生产力飞跃发展等等。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力的广泛应用,使人类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电器产品深入到生产生活多个领域;汽车和飞机的发明和使用,促进交通运输事业更大发展;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引起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
②启迪:科学技术是巨大生产力;科学技术推动社会进步;我们要学习科学家注意观察、勤于思考、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和勇于创新,努力探求科学奥秘的精神品质。
当堂反馈:”
1.1878年美国煤气公司的股票猛跌,煤气灯也随之被淘汰。
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蒸汽机的改良B.内燃机的出现C.电力的应用D.汽车的应用
2.我们把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分别称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这样划分的依据是()
A.主要动力不同 B.交通工具不同C.生产方式不同 D.纺织机械不同3.一位学者在论述第二次工业革命时写道:“无论就其尝试还是广度而言,第二次工业革命都远远超过第一次工业革命……时至今日,人们仍然时时刻刻地直接感受着它所带来的恩惠。
”下列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恩惠”的是()A.轮船火车 B.电脑手机C.汽车飞机D.蒸汽机内燃机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