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期中复习诗文名句及诗歌鉴赏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2
九年级中考必考篇目诗词鉴赏使至塞上唐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颔联:诗人将自己暗喻为“征蓬”、“归雁”,表达了作者抑郁孤寂的思想感情。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A、描绘景象:黄沙莽莽,无边无际,极目远眺,一缕孤烟劲拔坚韧,刚直有力地升腾在尽头。
横贯浩瀚沙漠的黄河边,苍茫地挂着一轮圆圆的落日。
B、赏析:“直”字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圆”字苍茫壮阔中显现柔和温暖,此句描绘了沙漠壮观雄浑的景象,因此被王国维称为“千古壮观”。
3、中心:描绘了塞外奇特壮美的风光,歌颂了河西军队的声威,同时表达了诗人抑郁孤寂的思想感情。
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烟笼寒水月笼沙”一句连用两个“笼”字描绘了一幅迷蒙中透着冷寂、清丽中微露哀伤的秦淮夜色图。
2、三四句:表达了作者对达官贵人不以国事为重,仍然过着纸醉金迷生活的忧愤之情。
(中心)无题唐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首联:两个“难”字凸现两人情深意厚,并以景渲染两人的离愁别绪。
2、颔联:“丝”与“思”谐音,烛泪隐指相思之泪,本联用新奇巧妙的比喻曲折丰富地表达了两个有情人之间生死不渝的爱情。
现在人们用这句诗来比喻无私奉献的精神。
3、中心:本诗以一个女子的口吻写了两个有情人不忍分别、分别后彼此思念的心情,表达了生死不渝的爱情。
浣溪沙北宋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1、“夕阳西下几时回”表现了作者对美好景物、难以忘怀情事的流连,以及对光阴流逝的惆怅之情。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蕴含的哲理:人们对逝去的美好事物怀着深深的惋惜,但又对自己仍拥有的表示欣慰,而人的生活就在这惋惜与欣慰的交织之中。
九年级上册古诗词复习一、直接默写1.★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
,拔剑四顾心茫然。
,。
闲来垂钓碧溪上,。
行路难,行路难,,。
,。
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
今日听君歌一曲,。
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1) ,何似在人间。
(2)不应有恨,。
(3)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
(4)但愿人长久,。
4.月夜忆舍弟杜甫(1)戍鼓断人行,。
(2)露从今夜白,。
5.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汉文有道恩犹薄,。
6.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箭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
7.★岳阳楼记范仲淹(1)越明年,,。
(2) , ,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3)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4)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5)先天下之忧而忧,。
13.★醉翁亭记欧阳修(1)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
(2) ,在乎山水之间也。
(3)山水之乐,。
(4)野芳发而幽香,。
(5)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14.★湖心亭看雪张岱(1)大雪三日,。
(2) , ,上下一白。
(3)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与余舟一芥、。
二、理解型默1.(1)李白《行路难(其一)》以“,”比喻人生道路所遭遇的艰难险阻,表现出诗人无穷无尽的惆怅和迷茫。
(2)《行路难(其一)》中诗人运用典故,表达自己渴望受到朝廷重用,一展宏才的诗句是:,。
(3)面对人生的苦难,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借“,两句展现了他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身处逆境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2.(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运用典故,感叹物是人非,世事变迁的诗句是:,。
(2)同舟共济,守望相助,探索发展新路径,才能在后疫情时代真正开创出一个“,”的局面。
(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诗句回答)(3)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既点明了酬答之意,又包含共勉之情。
3. (1)[2022广东省卷(节选)]诗人常在诗词中借明月表达对亲友的思念。
初三语文总复习——必背古诗词1、关雎《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优哉游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2、蒹葭《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3、观沧海三国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ft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4、饮酒东晋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ft oft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6、次北固ft下唐王湾客路青ft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7、使至塞上唐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8、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9、行路难唐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ft。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0、望岳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ft小。
11、春望唐杜甫国破ft河在,城春草木深。
初三语文知识点古代诗词的鉴赏与赏析古代诗词是中华文化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博大精深的内涵,反映了古人的生活情感和思想意境。
学习古代诗词,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语文素养,还能够培养我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
下面,我们就来鉴赏和赏析一些常见的古代诗词。
1. 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在夜晚思乡的情感。
通过运用夜晚、明月和故乡等意象,将诗歌的主旨表达得淋漓尽致。
我们欣赏这首诗时,可以感受到李白对故乡的眷念之情,以及对命运的慨叹之情。
2. 杜甫《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这首诗以壮丽的自然景色和深沉的思乡之情打动读者。
诗人通过描述戍鼓、边秋、雁声等景物,将自然环境与人的命运紧密相连,表达了对故乡和兄弟的思念之情。
在赏析这首诗时,我们可以品味其中的深情和壮丽,体会杜甫的家国情怀。
3. 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求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以壮丽的山河景色和豪放的情感来表达对人生追求的激情。
王之涣通过描绘自然景色,突出人生奋进的主题。
我们在阅读这首诗时,可以感受到作者追求卓越、向上进取的精神,同时也体味到了大自然的壮美和广阔。
4. 苏轼《江城子·十里春风送别人》十里春风送别人,才抵几回伤心,唤起花床梦不成。
葬花君莫笑。
又送王孙去,萦烟四溅,更无消息。
那堪寂寞无行路,一过江陵,人影相失。
霞映台门桃岁晚,青黛细梢嫩,问将谁与红尘暂别。
神完气减不远游,轧轧金奁妆正少。
这首词通过虚实结合、动静对比的手法,巧妙地表达了词人对离别的痛苦和情感。
我们在欣赏这首词时,可以感受到苏轼深沉的思绪和割舍不下的情感,以及对生命转瞬即逝的感慨。
通过以上几首古代诗词的鉴赏与赏析,我们可以体会到古人的艺术才华和深邃的思想,感受到他们对生活、自然和人情的独特见解。
九上 1~3 单元:古诗赏析、默写及名著导读《艾青诗选》一古诗赏析★1.《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场面?作用是什么?描绘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反衬作者悲愤、失望的情绪。
2.写出与下面典故对应的人物。
A 垂钓碧溪——吕尚B 乘舟梦日边——伊尹C 长风破浪——宗悫3.停、投、拔、顾四个连续动作,形象地显示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感情的激荡变化。
4.诗中“欲渡黄河”、“将登太行”是写实吗?谈谈你的看法。
不是写实。
此处“冰塞川”、“雪满山”用其象征意义,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象征前途渺茫。
5.“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两句诗分别含有吕尚(姜太公)和伊尹的典故,表达了作者渴望朝廷重用的思想感情。
6.诗歌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高昂乐观思想感情。
★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这首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低沉愤懑,后四句高昂乐观,前后形成鲜明对比。
2.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放眼望去,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这样的景象:大江之上,沉舟之侧仍有千帆竞发;大自然中,虽有病树但万木依旧争春。
含义:诗人以"沉舟"、"病树"自喻,表达了作者以达观的态度来面对世变,劝诫友人不必为自己的境遇而忧伤,表现了诗人振作的精神。
蕴含了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客观规律。
3.“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中的两个典故,分别用来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①对亲旧凋零的伤痛、人事全非的怅惘②暗示贬谪时间长久,表现了对世态变迁的怅惘心情。
《诗词三首》名句赏析一、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1翻译:想渡黄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要登太行但风雪堆满了山。
2手法:象征,用“欲渡黄河”“将登太行”来象征对政治理想的追求,以“冰塞川”“雪满山”来象征人生道路的艰难险阻。
3、形象地写出了仕途的艰难。
4、表现了诗人无限的惆怅与无所适从的迷惘。
二、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1翻译:我想像姜尚一样,闲时在碧溪垂钓以待重用;忽然又想到伊尹在受到商汤任用前梦里乘舟经过太阳边。
2手法:用典,用了姜尚垂钓碧溪被周文王重用和伊尹乘舟梦日后受商汤任用的典故。
3情感: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从政仍抱有希望,表明理想仍在,希望像先贤们一样受到重用,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翻译:相信终将有一天,我能乘长风破万里浪实现远大理想;我要径直挂起高高的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2手法:用典,用了南朝宗悫用“乘长风破万里浪”来形容自己远大抱负的典故。
3情感:诗人在沉郁中发出豪迈强音:表达了诗人倔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表现了诗人身处逆境仍保持乐观进取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
四、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1翻译:怀念故友只能徒然吟诵《思旧赋》,久谪归来像王质一样感到恍如隔世、物是人非。
2手法:用典,用了向秀怀念嵇康作《思旧赋》和王质烂柯的典故。
3情感:抒发了自己长时间被贬归来的感慨:(前句)老友已逝,只有无尽的悲痛怀念之情;(后句)自己恍若隔世之人,感到人事全非,无限怅惘之情。
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1景:描绘了大江之上,沉舟之侧仍有千帆竞发,境界开阔;大自然中,病树旁边万木依旧争春,生机勃勃。
(画面描绘)或:波涛滚滚的大江之上,沉没船只旁边旁边有成千上万的船只扬帆竞发;大自然中枯朽的树木前头有千千万万棵树木竞相争春,呈现出一派意境开阔、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
2理:用自然界的变化暗示社会发展规律,形象生动,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个人的得失算不了什么,社会总要向前发展,未来总是有希望的,前景将无限美好。
诗歌鉴赏一、诗词理解酬乐天某某初逢席上见赠X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秋词X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下列各项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意思是他被贬谪到巴山楚水这个荒凉的地区,二十三年就如同被弃置一样。
B.“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是说作者回到家乡,发现老友已逝,只能徒然地吟诵嵇康闻笛时写的《思旧赋》抒发无尽的怀念。
C.“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诗人将古人的悲秋和自己的颂秋进行对比:自古以来,文人墨客都悲叹秋天萧条、凄凉,我却说秋天远远胜过春天。
D.“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展现出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的开阔景象,“一鹤凌云”,载着诗情,一同遨游到了云霄。
2.下列各项中,对两首诗歌的内容与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意思是我如同一艘沉船,新贵们好比千帆竞渡,飞驰而过,作者为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而悲哀。
B.《酬乐天某某初逢席上见赠》是酬谢友人的一首诗,既表达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C.《秋词》用“一鹤”冲破秋天的肃杀、奋发向上的情态,表明自己冲破被贬谪阴霾的自信,奋发进取的豪情。
D.《酬乐天某某初逢席上见赠》虽然感慨很深,但并不是消沉;《秋词》隐含着诗人愈挫愈奋的豪壮情怀,两首诗都表现了X禹锡虽遭贬谪但豁达乐观的胸襟。
二、古诗词鉴赏。
酬乐天某某初逢席上见赠X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3.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颔联中的“空”字。
4.这首诗虽含忧伤,但更见豁达。
请结合颈联,作简要分析。
三、读下边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专题04 古诗词阅读★学问划重点★初中诗词鉴赏题是初中阶段各类考试的必考内容,其实这类题目一共只有三种模式,现在已经替大家总结出来了,并给大家总结了各种模式的答题技巧。
一、内容情感型提问方式:(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选出下列对这首诗解说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答题步骤:(1)描绘诗中呈现的图景画面。
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建,语言力求美丽。
(2)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详细。
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主要有:不畏艰难、忧国忧民、建功立业、思念家乡、惦念亲人、感叹世事、壮志难酬、孤傲脱俗、凄清哀婉、酷爱山水、豁达豪迈、愁苦孤寂、憧憬美妙、恬淡自乐、离愁别绪、焦虑冲突、遭贬愤世、明珠暗投、惆怅悲凉、踌躇满志等。
二、分析技巧型提问方式:(1)这句诗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2)诗歌中多处用到某种写法,请找出一例,并简要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鉴赏技巧:1、驾驭修辞方法(比方、拟人、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2、驾驭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争论,重点驾驭描写和抒情)3、驾驭其他表现手法(对比、衬托、渲染、用典、抑扬、联想、想象、情景交融、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等)答题步骤:步骤一:(用什么手法) 步骤二:(写什么内容) 步骤三:(有什么作用)步骤四:(抒什么情感)★练习划重点★读李白的《行路难(其一)》,回答问题。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闲来垂钓碧溪上,复乘舟梦日边”这句话在写法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2.简要分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一句。
初中语文课内古诗词名句赏析(中考必背)1、《无题》李商隐主旨:这是一首伤感离别的爱情诗。
诗人与相爱的人难得见上一面,分别时更是难舍难分,分别后心中充满不尽的相思。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蜡烛成灰泪始干。
”以象征手法描写至死不渝的爱情,最为精彩动人。
2、《夜雨寄北》李商隐赏析: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角度:诗意:什么时候才能重逢,西窗剪烛重话巴山夜雨情景?情感:这两句诗使诗境与回环映照中更增深永情韵,融凄清与温煦默然与神往,寂寥与慰藉为一体。
3、《论诗》赵翼清代学者、诗人《瓯北诗钞》“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唯有创新,才能领时代之风骚。
4、塞下曲六首(其一) 李白唐“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这句诗使用了反衬手法。
听到有人吹起了曲子《折杨柳》,自然引人想起家乡的春色和亲人,但眼前春色全无,亲人遥遥不能相见;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将士积极能战,英勇杀敌。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用典。
斩楼兰:据考证,汉代地处西域的楼兰国经常杀死汉朝使节,傅介子出使西域,楼兰王贪他所献金帛,被他诱至帐中杀死。
这里是借用傅介子慷慨复仇的故事,表现诗人甘愿赴身疆场,为国杀敌的雄心壮志。
5、《相见欢》李煜五代时南唐后主主旨:写幽囚生活的愁苦滋味。
赏析: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角度:诗意:剪又剪不断,理了仍然还乱,是紧紧缠绕人的是离愁。
修辞:用丝缕比喻愁思,形象地展现了心头无可解脱的愁苦之情。
6、《浣溪沙》晏殊北宋词人主旨:抒写对人事的变迁、聚散无定的惆怅和对春意衰残、时光流逝的悼惜。
赏析: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角度:诗意:花儿凋谢了,忍见它伴随着残春消逝;燕子又来了,新朋还是旧友,过眼迷离。
情感:通过对易逝的春光的描写,抒发了对青春易逝的感慨。
写法: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感受巧妙结合,生发出值得玩味的情趣。
语言:对仗工整,音调和谐,画面生动。
7、《龟虽寿》曹操赏析“老骥伏枥,志——,烈士——壮心——”内容:年老的千里马虽然伏在马槽上,但胸中任然有驰骋千里的豪情,有志干一翻事业的人,虽然到了晚年,但对理想的追求永不会息。
九年级中考语文古诗汇总1.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译文:金杯里装的名酒,每斗要价十千;玉盘中盛的精美菜肴,收费万钱。
胸中郁闷啊,我停杯投箸吃不下;拔剑环顾四周,我心里委实茫然。
想渡黄河,冰雪堵塞了这条大川;要登太行,莽莽的风雪早已封山。
像吕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伊尹乘舟梦日,受聘在商汤身边。
何等艰难!何等艰难!歧路纷杂,真正的大道究竟在哪边?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赏析:诗的一开头,“金樽美酒”“玉盘珍羞”,让人感觉似乎是一个欢乐的宴会,但紧接着“停杯投箸”“拔剑四顾”两个细节,就显示了感情波涛的强烈冲击。
中间四句,刚刚慨叹“冰塞川”“雪满山”,又恍然神游千载之上,仿佛看到了吕尚、伊尹由微贱而忽然得到君主重用。
诗人的心理,急遽变化交替。
最后一句节奏短促、跳跃,完全是急切不安状态下的内心独白,逼真地传达出进退失据而又要继续探索追求的复杂心理。
结尾二句,经过前面的反复回旋以后,境界顿开,唱出了高昂乐观的调子,相信他自己的理想抱负总有实现的一天。
通过这样层层迭迭的感情起伏变化,既充分显示了黑暗污浊的政治现实对诗人的宏大理想抱负的阻遏,反映了由此而引起的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愤郁和不平,同时又突出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译文:被贬谪到巴山楚水这些荒凉的地区,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
怀念故去旧友徒然吟诵闻笛小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
翻覆的船只旁仍有千千万万的帆船经过;枯萎树木的前面也有万千林木欣欣向荣。
初三中考复习(古诗总结)初一上学期1、唐王湾——《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唐杜牧《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宋苏轼——《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4、唐王建——《十五夜望月》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5、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6、《对联六副》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湖南岳阳楼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杭州岳墓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林则徐书两广总督府对联》)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山海关孟姜女庙联》)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心有三爱:奇书、骏马、佳山水;园栽四物:青松、翠竹、白梅兰。
——《方志敏卧室联》7、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8、宋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9、唐刘禹锡《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0、《论语八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诗词鉴赏一、《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下面是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从总体着眼描绘了钱塘湖蓬勃的春意。
B、颔联、颈联写莺、燕、花、草四种最能体现春色的景物。
C、诗人善于把握景物特征,运用最准确、最具有表现力的词语加以描绘和渲染。
D、尾联详细描写了“白沙堤”的美丽景色。
2.“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两句诗把春的情态描摹得妩媚动人,生机勃勃,试品一品其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本诗抒发了诗人什么心情?(答案:1、D 2、开放题。
例:这两句诗作者抓住了“乱花”、“浅草”写出了花的繁多、草的柔嫩,突出了春的妩媚动人;又以“浅欲”、“才能”描绘了春的发展变化,突出了春的勃勃生机。
3.抒发了诗人无比喜悦的心情。
)二、《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某某边。
1、这首诗写的意境深远,景情交融,主要选取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
2、本诗的景物描写很精彩,达到了一字传神的水平,诗的颔联中的“阔”表现出一幅怎样的情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本诗的颈联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既描绘出了景物的特点,同时又传达出了诗人怎样的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青山,行舟,绿水,白帆,红日,和风,归雁。
2、“阔”表现长江水波激荡,春潮涌流,江水几与岸平,显得江面广阔浩渺。
“阔”字既写出了江水之势,又写出春天已到,大地回春,冰雪消融,春意已浓的景象。
初中语文九年级古诗词名句赏析第一篇:初中语文九年级古诗词名句赏析初中语文古诗词名句赏析(九年级下)1、赏析“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开篇起兴。
那在水中的陆地上“关关”鸣叫的水鸟,情谊深挚,互相唱和的样子,与君子淑女和乐恭敬地相处非常相似,写水鸟是为了引起读者的相关联想,酝酿气氛。
2、解析《黄鹤楼》首联巧用典故由仙人乘鹤归去引出黄鹤楼,让人觉得黄鹤楼乃是仙人所留下来的,起笔就让黄鹤楼充满了神秘的色彩。
颔联紧承首联,是说自从仙人离去,黄鹤楼已经历经千百年之久。
仙人一去都不再回返,千百年来只有白云陪伴着黄鹤楼,大有岁月易逝之感慨。
颈联景物描写,写晴日在黄鹤楼所见之景:汉阳一带的树木历历在目,鹦鹉洲上的芳草一片繁茂。
呈现在诗人眼前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眼望着大自然的美景,不由勾起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美好的憧憬与动情的追忆,使得“晴川、芳草”二句极富人情味。
尾联写日暮后面是夜晚,鸟要归巢,船要归航,游子要归乡。
水雾江烟,一片迷蒙,问乡乡不语,思乡不见乡,面对此情此景,谁人不生乡愁也无由。
诗作以一“愁”收(合)篇,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情内展画,画外拖音。
3、赏析“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莺争暖树”、“燕啄春泥”写出了一种充满活力的动态美,诗人所创造出的美好的意境给人留下了充分的想像空间,把春天的美写活了。
因为春天乍暖还寒,所以莺鸟们争着落向向阳的树枝,为的是一展春天的歌喉;“新燕啄春泥”刚刚飞来的燕子忙着衔泥筑巢。
一只只莺鸟落上枝头,一群群燕子飞来飞去,一幅多么美好的春景图啊!4、赏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此联写初春的花草也充分写出了春天的特色。
“乱花”写出了春花盛开的景象。
“迷人眼”则写出了春天的鲜艳美丽。
写初长的野草,作者不是直接去写草的碧绿,而是用“浅草才能没马蹄”,以形象的笔墨写出了春草刚刚高过马蹄,使人联想到马踏春草的景象,是不是人们纷纷骑马踏春来了?5、赏析“无言独上西楼”此句自画形象,“无言独上”,隐寓心中愁思郁积,摄尽凄婉之神。
2023-2024学年上学期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期中必刷常考题之古诗词赏析一.古诗词赏析(共17小题)1.(2017秋•杭州期中)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列各题。
纳凉[北宋]秦观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选自《宋诗鉴赏辞典》)【注】胡床,亦称“交床”“交椅”“绳床”,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
(1)前两句,“”字表达了诗人寻觅清凉之地的愿望。
“倚”字写出了诗人的心境。
(2)“风定池莲自在香”寄寓了诗人怎样的志趣?2.(2022秋•淳安县期中)在学习成果展示活动中,小淳决定朗诵杜甫的《登岳阳楼》,他向你请教这首诗歌的情感基调,请你结合诗歌内容帮他确定,并说明理由。
登岳阳楼①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②,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③,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3.(2022秋•杭州期中)阅读下面古诗词,回答以下各题。
定风波①北宋•范仲淹罗绮满城春欲暮。
百花洲上寻芳去。
浦映□花花映浦。
无尽处。
恍然身入桃源路。
莫怪山翁聊逸豫。
功名得丧归时数。
莺解新声蝶解舞。
天赋与。
争教我悲无欢绪。
【注释】①这首词是范仲淹在50多岁时创作的。
当时他被贬邓州,重修览秀亭、构筑春风阁、营造百花洲,并设立花洲书院,闲暇之余还到书院讲学,也让邓州文运大振。
有一次,范仲淹重读陶渊明的诗歌,有所感慨,便写下了这首《定风波》。
(1)这首词上阕在流传的过程中缺了一个字,请你根据对这首词的理解,从以下两个字中,选出你认为最适合的字,并简述理由。
A.残B.百(2)在人生不同阶段和不同境遇下,思想观念也会发生变化。
这首词中“功名得丧归时数”一句与《岳阳楼记》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情感上有什么异同?请简要分析。
4.(2022秋•拱墅区校级期中)古诗鉴赏。
[甲]戏答元珍①[北宋]欧阳修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②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翻译】:年老的千里马躺在马棚里,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能够驰骋千里。
有远大抱负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会止息。
【赏析】内蕴着一股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深刻地表达了曹操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
2、“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苏轼《浣溪沙》)【翻译】谁说人老就不可再年少?门前流水还能执着奔向西边!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流逝,自伤衰老。
【赏析】黄鸡催晓、白发催年都是催人老的意思,作者对白居易的《醉歌》中的诗句反其意而用之,是说不要自伤白发,悲叹衰老。
表达了苏轼身处逆境仍然乐观豁达的心境。
3、“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王维《汉江临眺》)【翻译】汉江流经楚塞又折入三湘,西起荆门往东与九江相通。
远望江水好像流到天地外,近看山色缥缈若有若无中。
岸边都城仿佛在水面浮动,水天相接波涛滚滚荡云空。
襄阳的风光的确令人陶醉,我愿在此地酣饮陪伴山翁。
【赏析】“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借地理位置勾勒出汉江雄浑辽阔的声势。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利用人们的错觉,以动写静,反映汉江的波澜壮阔气势。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山翁,即山简,晋人。
《晋书•山简传》说他曾任征南将军,镇守襄阳。
当地习氏的园林,风景很好,山简常到习家池上大醉而归。
诗人要与山简共谋一醉,流露出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
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留恋山水的志趣。
此情也融合在前面的景色描绘之中,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情绪。
4、“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王维《山居秋暝》)【翻译】春天的芳华凋谢了,我自可留恋在山中,不回去。
【赏析】王孙指诗人自己,这是诗人对《楚辞·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的诗意的反其义而用之,其喜归自然,厌恶宦海之情溢于言表。
5、“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诗歌鉴赏-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学期期中专项复习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复习范围:九年级上册一、诗歌鉴赏阅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完成下面小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阅读诗歌,在横线处填上合适的词语,使上下文语意连贯、一致。
这首诗歌情感丰富,富于变化。
首联尽述诗人被放逐凄凉之地的;颔联则借典故表达孤身归来、物是人非的;而颈联格调却发生了质的转变,我们感受到了诗人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诗歌的尾联,诗人在感激好友之际,也表达了共勉之意。
整首诗沉郁中见豪迈,奔放中有哲思,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2.优秀的诗歌作品往往通过鲜明生动的形象来表现哲理。
请找出这首诗歌中用具体形象阐述道理的句子,并简要分析。
阅读《行路难》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完成各题。
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3.《行路难》作者用“冰塞川”“雪满山”隐喻,表现出无限的惆怅;《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借用“ ”和“烂柯人”两个典故表达作者贬谪归来后对故人的怀念及的感慨。
4.两首诗中的画线句千百年来已超越时代,成为积极人生的写照。
请结合诗句的具体内容说说你的理解。
阅读《行路难》,完成小题。
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九年级语文期中复习---------诗文名句背默及诗歌鉴赏制作人:陈友银审核人:胡中军2011-11-1
班级:姓名:
一、诗文名句背默,(有些要写出相应的作家、作品)
1、,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词》)。
2、蒌蒿满地芦芽短,。
(《惠崇〈春江晚景〉》)
3、绿杨烟外晓寒轻,。
宋祁《木兰花》
4、,乱红飞过秋千去。
欧阳修《蝶恋花》
5、几处早莺争暖树,。
,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6、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诗经》
7、,。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
8、。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蝶恋花》)
9、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青玉案》)。
10、衣带渐宽终不悔,(《凤栖梧》)。
11、天时不如地利,。
(《孟子》)
12、鸢飞戾天者,;,窥谷忘反。
13李白在《塞下曲》中以“晓战随金鼓,”两句诗表现了守边战士奋勇杀敌,保持高度警备状态的战地生活场景。
14、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表现古仁人宽阔胸襟的句子
是,。
借古仁人表达自己远大政治抱负的句子是,。
15、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与文中的“进亦忧,退亦忧”
相照应)
16、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描绘琅琊山春夏季节景色的句子
是,。
17、剪不断,理还乱,。
(《相见欢》)
18、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
19、《陈涉世家》中表现少时远大志向的句子是;起义时表现陈涉强烈叛逆精神的句子是。
20、《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林美景的句子是
;描写桃花源中美景的句子是。
21、蝉则千转不穷,。
22、至若春和景明,,,一碧万顷;,
;,郁郁青青。
23、,在乎山水之间也。
24、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
,。
25、五岳归来不看山,。
二、诗歌鉴赏
1、阅读李煜的《相见欢》,回答下列问题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一)、“秋”字在诗歌当中有什么作用?。
(二)、诗歌前两句创设了怎样的情境和氛围?。
(三)、“剪不断,理还乱”这句历来被人们所传诵,请问妙在何处?人们今天引用有什么新意?
妙处:
新意:
(四)、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阅读晏殊的《浣溪沙》回答下列问题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一)、说说在上片中,词人在夕阳之下的所思所想。
(二)、“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两句词有情有理,说说包含的情和理分别是什么?
情:。
理:。
2、阅读王之涣的《凉州词》,回答问题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一)、说说前两句描绘出怎样的情景?
(二)、你如何理解诗中的“春风”一词的含义
(三)、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四)、有人认为诗中的“黄河”应作“黄沙”,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请说出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