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做个减法表
- 格式:ppt
- 大小:4.26 MB
- 文档页数:10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做个减法表》北师大版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做个减法表》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掌握10以内的减法运算,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理解减法的含义,会进行简单的减法运算,能用语言描述减法运算的过程,以及能够制作简单的减法表。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10以内的加法运算,对减法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但还不能熟练地进行减法运算,对于减法运算过程的描述还不够准确。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减法运算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减法的含义,掌握10以内的减法运算,能够准确地进行减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理解减法运算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沟通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10以内的减法运算,能够准确地进行减法运算。
2.难点:让学生理解减法运算的过程,能够用语言描述减法运算的过程。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减法运算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准备一些10以内的数字卡片,减法表的模板。
2.教学工具:准备白板、黑板、粉笔等。
3.教学环境:布置一个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能够放松心情,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数字卡片,让学生进行10以内的减法运算,引导学生进入减法运算的学习。
2.呈现(10分钟)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学生理解减法的含义,让学生明白减法是求两个数相差多少的运算。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减法运算的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减法运算的方法。
4.巩固(5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减法运算的比赛,增强学生对减法运算的理解和记忆。
幼儿简单珠算加减法口诀表
幼儿口算是指让幼儿在脑海中进行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从而提高算术能力的练习方式。
在这个学习过程中,记忆一些简单的珠算口诀表对幼儿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
以下是幼儿简单珠算加减法口诀表:
1. 加法口诀表
+0不变,加个零
+1则右挪,数值加1
+2到+5,看个位不变,数值加2、3、4、5
+6到+9,个位加1,十位数字不变
2. 减法口诀表
-0不变,减个零
-1则右挪,数值减1
-2到-5,看个位不变,数值分别减2、3、4、5
-6到-9,个位减1,十位数字不变
3. 混合加减法口诀表
混合加减法可先做加法再算减法
加减号前后顺序不变,先做先算不乱
4. 数字顺序口诀表
1、2交错排,3、4个一摆
5、6合作足,7、8再上来
9、0排在后,这就是数字排
5. 2倍口诀表
乘以2是很轻松,个位翻倍,十位不动
6. 5倍口诀表
乘以5无需费力气,个位加5,十位不动就可取
7. 9倍口诀表
九九口诀表早已知,乘以9一样行
个位数字递减1,十位数字递增1
8. 10倍口诀表
十倍不费力,乘后个位添个0
9. 11倍口诀表
乘以11个位为和,十位数简单知。
个位递增1,十位数保持不变,这就是11乘法口诀表。
以上是幼儿简单珠算加减法口诀表,家长们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来让孩子们进行口算练习,帮助孩子掌握简单的计算技巧和方法,提升孩子的计算能力。
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要让孩子自己动手来计算,这样能更好地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让孩子们能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做个减法表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二、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三)讲授新课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①古文字系统甲古文——钟鼎文——篆书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
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北师大版)第五周一共有多少:小红要买5个面包,她可以怎样买?(1)()和()是5个。
(2)()和()是5个。
(3)还可以怎样买?还剩下多少1:姐姐和妹妹都剪了3个窗花。
还剩下多少2:爸爸锯一根木头,如锯5次,可以分出()段。
如锯4次,可以分出()段。
如锯2次,可以分出()段。
可爱的小猫1:填写不同的算式。
可爱的小猫2:在相同的时间内,()个容器接到的雨水最多。
练习1:5个小朋友玩老鹰捉小鸡,已经捉到了2只小鸡,还有几只没有捉到?练习2:想一想,填一填。
练习3:读问题,列算式。
练习4:想一想,填一填。
猜数游戏1:下面是用火柴棒摆成的算式,请你移动一根火柴棒,使算式成立。
猜数游戏2:移动一根火柴棒,使算式成立。
猜数游戏3:把一根绳子拉直后剪成6段,共剪了多少次?猜数游戏4:试一试,填一填。
猜数游戏5:小艳比小芳大3岁,比小玉小2岁,想想谁的年龄最大?谁的年龄最小?猜数游戏6:在〇填上0、1、4、5,使得每条直线上的三个数相加等于苹果里的数。
猜数游戏7:3只小松鼠分松果,每只松鼠分2个松果,还差1个,共有多少个松果?背土豆1:坐跷跷板。
背土豆2:在 里填数。
背土豆3:想一想,算一算。
背土豆4:怎样才能让两行苹果一样多?背土豆5:移动一根小棒使等式成立。
跳绳1:小白兔和小灰兔都采了6个蘑菇,小白兔给小灰兔2个蘑菇后,小灰兔比小白兔多几个?跳绳2:一根铁丝原来长10米,第一次用去了5米,第二次用去了4米,这根铁丝一共减少了多少米?跳绳3:写算式。
跳绳4:把1到9填入 里,使算式成立。
每个数只能用一次。
可爱的企鹅1:屋子里点着9根蜡烛,一阵风吹来,吹灭了6根,这时屋子里还有()根蜡烛。
可爱的企鹅2:国庆节到了,教室里要挂彩旗,先挂5面蓝旗,每相邻2面蓝旗之间再挂1面黄旗,一共要挂()面彩旗。
可爱的企鹅3:方框游戏。
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北师大版)第六周小鸡吃食1:餐桌上的水果拼盘里有10颗葡萄、3颗草莓和3个苹果,如果吃掉6颗葡萄,还剩几颗葡萄小鸡吃食2:填一填,使每条线上的数的和都是10。
加减法口诀表加减法是我们学习数学的基础,掌握加减法口诀表对于孩子们的数学学习非常重要。
下面是加减法口诀表:一、加法口诀表1+1=2,2+2=4,3+3=6,4+4=8,5+5=10,6+6=12,7+7=14,8+8=16,9+9=18,10+10=20注:它们的和分别是2、4、6、8、10、12、14、16、18、20,这个口诀表是用于背7+3=10、8+2=10这类的加法,而对于11+8、99+67这类的加法,在口诀表上没有体现。
二、减法口诀表1-1=0, 2-1=1, 3-1=2, 4-1=3, 5-1=4, 6-1=5,7-1=6, 8-1=7, 9-1=8, 10-1=9;2-2=0, 3-2=1, 4-2=2, 5-2=3, 6-2=4, 7-2=5,8-2=6, 9-2=7, 10-2=8;3-3=0, 4-3=1, 5-3=2, 6-3=3, 7-3=4, 8-3=5,9-3=6, 10-3=7;4-4=0, 5-4=1, 6-4=2, 7-4=3, 8-4=4, 9-4=5,10-4=6;5-5=0, 6-5=1, 7-5=2, 8-5=3, 9-5=4, 10-5=5;6-6=0, 7-6=1, 8-6=2, 9-6=3, 10-6=4;7-7=0, 8-7=1, 9-7=2, 10-7=3;8-8=0, 9-8=1, 10-8=2;9-9=0, 10-9=1注:其中0表示相减后等于0,例如3-3=0;1表示相减后等于1,例如9-8=1;以此类推,这个口诀表可以帮助孩子们快速准确地进行简单的减法。
对于更复杂的减法,还需要通过其他方法掌握。
三、如何快速掌握加减法口诀表1. 做游戏:制作一些有趣的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掌握加减法的口诀表。
对于小学生来说,游戏是最好的学习方式之一。
例如可以用纸牌或小米子来掌握口诀表,可以加入一些竞赛与奖励来增加游戏的乐趣。
2. 制作学习卡片:可以制作一些学习卡片,在卡片上写下一个数字或一个算式,然后让孩子们快速回答卡片上的问题。
10以内加减法口诀表以及10以内的加减法顺口溜一、10以内加法口诀表1 + 1 = 22 + 1 = 33 + 1 = 44 + 1 = 55 + 1 = 66 + 1 = 77 + 1 = 88 + 1 = 99 + 1 = 1010 + 1 = 11二、10以内减法口诀表2 - 1 = 13 - 1 = 24 - 1 = 35 - 1 = 46 - 1 = 57 - 1 = 68 - 1 = 79 - 1 = 810 - 1 = 911 - 1 = 10三、10以内加法顺口溜一加一等于二,二加一等于三。
三加一等于四,四加一等于五。
五加一等于六,六加一等于七。
七加一等于八,八加一等于九。
九加一等于十,十加一等于十一。
四、10以内减法顺口溜二减一等于一,三减一等于二。
四减一等于三,五减一等于四。
六减一等于五,七减一等于六。
八减一等于七,九减一等于八。
十减一等于九,十一减一等于十。
在学习加减法的过程中,熟练掌握口诀表和顺口溜是非常有帮助的。
口诀表可以帮助我们记住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结果,而顺口溜则是通过韵律和押韵的方式,让学习变得更加有趣,易于记忆。
当我们在做10以内的加法运算时,可以根据口诀表快速得出结果。
例如,计算2 + 1,我们只需要知道2 + 1 = 3,就能迅速得出答案。
同样的道理,减法也可以通过口诀表来辅助记忆。
此外,顺口溜是一种通过押韵和韵律的方式,帮助我们记住加减法的结果。
像唱歌一样,通过顺口溜的形式,我们可以轻松地记住运算结果。
当我们在做加减法运算时,可以通过反复念唱顺口溜来加深记忆,提高计算速度。
总之,10以内加减法口诀表和顺口溜是学习基础数学运算的利器。
通过掌握口诀表和顺口溜,我们能够更快地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提高计算效率。
同时,口诀表和顺口溜的记忆方式也让学习变得更有趣,更容易记住。
希望大家在学习10以内加减法时,能够善用口诀表和顺口溜,轻松掌握这些基础运算。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做个减法表》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做个减法表》是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简单的运算”中的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经历探索减法运算的过程,掌握10以内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数数和识数能力,对简单的加法运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减法运算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10以内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动手操作能力。
3.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10以内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教学难点:理解减法运算的实际意义,会正确进行减法计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演示法、操作实践法、小组合作法、游戏教学法等方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减法运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具:课件、减法表格、小动物图片、实物等。
2.学具:每人一套减法表格、小动物图片、实物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小动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发现图片中的小动物有公有私有,公有部分要减去。
通过这个情境,引入减法运算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呈现减法表格,让学生观察表格,发现其中的规律。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减法?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计算表格中的减法题。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减法计算,每组选择一张减法表格进行计算。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计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几组具有代表性的减法题,让学生上台演示计算过程,并解释计算方法。
让学生互相交流,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减法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让学生举例说明,进一步体会减法运算的实际意义。
加减法表图片
我们知道加减法对于学习数学至关重要,这个技能往往在小学时期就建立起来。
首先,孩子们应该通过把加法和减法联系在一起来学习加减法,比如在任何一个加减法口
诀中都有两个部分:加法和减法。
二是要理解加减法,孩子们可以通过使用加减法表来实现。
加减法表可以让孩子们对加减法有所了解,这样他们就能够更清楚地理解加减法如何
工作,也可以帮助他们记住这些数字,比如“1+1=2,2+2=4,3+3=6...”等等。
再者,每当老师给出一个加减法题时,孩子们也可以会用加减法把它分解成一些小的问题,比如“7-4=?”,可以拆分为“7-2=5,5-2=3”,这样可以将加减法的难度降低。
最后,当孩子们能够很好地使用加减法表时,老师可以让他们做更复杂的加减法问题,比
如练习超大数字的加减法,或者让他们一次做多道加减法题目,来练习他们的计算速度和
耐心。
总之,学习加减法的过程中,使用加减法表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它可以帮助孩子理解什么
是加减法,如何正确做加减法,以及让他们更好地记住数字等加减法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