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数学《做个减法表》 北师大版
- 格式:pptx
- 大小:3.10 MB
- 文档页数:8
《做个减法表》说课稿一、教材分析《做个减法表》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掌握 10 以内减法计算的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并进一步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本节课的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价值。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减法的含义,掌握 10 以内减法计算的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减法的含义,掌握 10 以内减法计算的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减法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策略1. 情境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导学生认识减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探究: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自主探究 10 以内减法计算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3. 合作交流: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减法表的制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巩固练习:设计丰富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提升:让学生总结 10 以内减法计算的方法,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5 分钟)教师出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如“小华有 5 个苹果,吃掉了 3 个,他还剩下几个苹果?”让学生观察并回答,引导学生认识减法。
2. 自主探究(10 分钟)教师分发减法卡片,让学生自主探究 10 以内减法计算的方法。
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可以互相交流、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3. 合作交流(10 分钟)学生分组,每组制作一个 10 以内的减法表。
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共同讨论、协商,教师巡回指导。
4. 巩固练习(10 分钟)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
一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做个减法表》北师大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是根据我国《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编写的一套小学数学教材。
本节课的内容《做个减法表》是该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20以内的减法”的第一课时。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20以内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减法运算,并能够制作简单的减法表。
二. 学情分析考虑到一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他们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数、识数能力,对于减法的概念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在进行减法运算时,可能还存在一些困难,如对于减法的运算顺序、运算规律等还不够明确。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减法的运算方法,提高他们的运算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减法的概念,掌握20以内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减法运算,并能够制作简单的减法表。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减法的概念,掌握20以内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减法运算。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减法的运算规律,能够运用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导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总结提升”的教学模式,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六. 说教学过程1.情境导入:通过课件展示,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减法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探究:学生自主尝试进行减法运算,总结减法的运算方法。
3.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各自的减法运算方法,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4.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减法的运算方法,明确减法的运算规律。
5.练习巩固:学生进行减法运算练习,提高运算能力。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