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展示--说明文
- 格式:pptx
- 大小:1.26 MB
- 文档页数:20
微课说明内容:侧面描写方法的学习侧面方法是八年级上册课文中出现得较多的一种描写方法,比如在《三峡》、《飞天凌空》中都出现了,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重要的描写方法,所以选择它作为微课的内容来上。
应考虑到微课的时间有限,形式比较短小,所以择其要点,选择三个方面的内容来讲:一、什么是侧面描写;二、常见的侧面描写的方法有哪些;三、什么情况下使用侧面描写,让学生能区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对侧面描写的作用和运用等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具体设计:一、先用故事导入,激发学习者的兴趣,更好的理解什么是侧面描写先给大家讲个故事。
宋代画院曾经举行过一次绘画比赛,画题是“踏花归来马蹄香”,众画工挥毫泼墨,各显其能,有的画骑马人手里拈着一枝花,有的画马蹄上缠绕着一枝花,有的画一匹马站在花丛中……最后夺魁的却是这样一副画:一匹骏马在疾驰,马蹄边飞舞着几只小蜜蜂。
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画中没有花,但那追逐马儿的小蜜蜂却使人依稀嗅到那浓浓的花香。
以蜜蜂衬花香,取得一种虚实相生的艺术效果。
绘画艺术是这样,文学作品的写作何尝不是如此呢?尽管正面描写是描写的主要手段,但有时用侧面描写会收到含而不露的独特效果。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侧面描写。
二、揭示侧面描写的定义侧面描写是指对描写的对象,不做正面的描绘,而从其他人物、事物的描绘、渲染中,烘托描写的对象,从而获得独特艺术效果的方法。
三、介绍常见的侧面描写的方法,并列举中课本中学生比较熟悉的例子来说明,体会侧面描写的作用、效果。
1.以人衬人:意即写此人是为衬彼人。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绡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 ——汉乐府民歌《陌上桑》。
通过长者、少年、耕者、锄者的不同动作、神态、表情,侧面烘托出了罗敷的美丽。
这种方法属于以人衬人。
2.以景、物衬人:要写人,先避开不写,而写有关的景或物如鲁迅先生的《故乡》开头的自然环境描写: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蓬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微课创作说明及作品简介第一篇:微课创作说明及作品简介作品简介本微课视频的教学内容为牛津小学英语5B Unit8 At the weekends(B)部分的单词教学。
本部分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是掌握6个昆虫类单词及insects的发音。
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微视频的学习,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6种昆虫类的单词以及单词insects,并能够熟练运用。
教学难点是让学生读准单词发音,掌握发音规律,掌握以字母y结尾的可数名词变为复数时的变化规则。
情感态度方面,需要学生具有通过微视频学习知识的兴趣,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通过微视频学习的方式,掌握语言技能;能够根据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实际需要借助视频学习的优势,反复观看,解决自己的难点问题,积极参与到视频教学中的操练项目,巩固和运用知识。
作品的创作说明: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牛津小学英语5B Unit8 At the weekends(B)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微视频学习,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6种昆虫类的单词以及单词insects,并能够熟练运用。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6个昆虫类单词及insects的发音教学难点:让学生读准6个昆虫类单词及insects的发音,掌握发音规律,知道以y结尾的可数名词变为复数时的变化规律。
教学过程:Step 1借助情境图,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1.出示情境图,公园的一角T: Here’s a picture.Is it nice? 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 T: Today, let’s learn some words about insects.2.揭示课题,读2遍Step2利用猜谜的游戏,呈现新单词,学习新单词1.边听边猜,激发兴趣,学习新单词a grasshopper , a bee 教师讲两个昆虫的特点,让学生猜他们是什么?学生猜对后,教师呈现昆虫的图和单词,带领学生跟读,并指导单词grasshopper中a和o的发音以及字母组合ee的发音。
微课说明文
标题:标志设计
教材版本:湘教版
学科:美术
年级:七年级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了解到了标志的定义、分类,还欣赏了很多生活中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标志,这节课我们一起接着学习标志的表现形式、设计原则和创作方法。
二、授课
作业:为学校运动会的某一项运动设计一个标志。
1.小游戏——这里有一些被打乱的标志图片,试着通过自己的理解和分析来将他们归类。
2.小结:标志既能够单独用图形、文字、数字,也能够用图形、文字、数字之间的组合。
设计标志时要根据标志的属性选择恰当的表现形式。
3.标志的四个设计原则——简、准、奇、美(会让我们创作的标志更加美观和实用。
一起来看看这些设计原则是如何使用到标志中去的吧)。
①简:湖南卫视台台标;②准:交通标志;③奇:服饰品牌七匹狼;④美:第12届世界杯花样游泳赛
4.标志设计的创作方法——以老师曾设计的一组标志为例
①选材确定,收集信息;②勾画草图,构思定位;③推敲形式,确定方案;④细节修订,设计定稿
三、课后练习。
说明文中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泊四中王双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学习说明文的类型,说明的顺序和说明方法的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说明顺序中的逻辑顺序
说明方法及其答题格式。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二说明文的定义和类型。
1 说明文的定义
2 说明文的类型
三说明文的说明顺序
(1)时间顺序的语言标志是表时间的词语,是说明事物发展、演变如:历史顺序、年代顺序、四季交替顺序、早晚(先后)顺序、程序顺序。
(2)空间顺序的的语言标志是表方位的词,如:从上到下,从里到外,外到内,前到后,左到右,远到近等等,都可相反来。
(3)逻辑顺序
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事理的内在逻辑关系。
一般按由浅人深、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由主要到次要的顺序进行说明。
教师小结:针对不同的说明对象,我们应用不同的说明顺序,但实际上这几种说明顺序也不是截然分开的,而常常是综合运用,只是以哪种说明顺序为主罢了。
在考虑运用何各说明顺序时,既要注意客观事物本身的特点,又要遵循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
只有合理地运用说明顺序,才能使说明更有效。
四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1 常见的说明方法
2 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答题格式。
(1)判断说明方法
(2)联系说明内容分析该说明方说明了事物的什么特征。
五总结。
说明文(二)微课解说词今天,我们继续探讨阅读说明文的方法和技巧,重点是学习分析说明对象及特点、辨别说明方法及作用、品味说明语言及效果。
一、分析说明对象及特点如何把握说明对象呢?一要看文题,二要看中心句,三要看首尾段。
分析说明对象的特点:可以通过找文段中的关键词句,有时需要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加以概括。
答题模式可以是“介绍了……的……(对象加特征)”。
例如《西塘古镇》中的这段文字,根据内容分析:说明对象是“西塘古镇的桥”,特点是“种类繁多,造型精美”。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阅读说明文时,要注意整篇文章和文中某一部分的说明对象可能是不同的。
二、辨别说明方法及作用常用的说明方法会有一些标记:下定义:……是……,这就是……,叫……。
分类别:有几类(种),一种是……,另一种是……。
举例子:例如、又如、比如、再如、如,举例只举一部分。
打比方:像、是、当作,就是比喻。
作比较:而、比……和……不同两种东西比。
列数字:数词(概数、确数)。
用引用:引用别人的话 (标记是引号)或资料。
常用说明方法的作用:举例子:通过列举有代表性的例子具体说明事物,增加可信度。
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列数字:用具体的数字来说明更准确无误,令读者信服。
分类别:按照一定标准对事物或事理分类说明,更条理清楚。
作比较:用同类或相关事物对比突出强调说明对象特点。
下定义:科学、简明地揭示事物本质属性。
画图表:利用简明的图表辅助说明,使人更直观形象,一目了然。
摹状貌:对说明事物做细致的描绘,使说明更加生动具体。
引资料:引用名言、文献、科研成果说明事物,更具权威性和说服力。
作诠释:对说明对象作具体的解释说明。
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技巧:说明方法 + 效果(科学、准确、具体、形象等词语)+ 说明对象 + 特征。
例如:上海世博会总投资达450亿元人民币,超过北京奥运会,已成为目前规模最大的一届世博会。
答:这段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上海世博会的规模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