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生物检定技术査老师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2
高职高专药品生物检定技术实验教学改革初探作者:陈琳琳,许嵘,庄梅琳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4年第11期摘要:药品生物检定技术是生物制药技术专业和药品质量检测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
为加强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出高质量的专业人才,提高岗位实践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在药品生物检定技术实验教学过程中进行了深入的改革和大胆的探索,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查找问题。
本文对药品生物检定技术的实验教学改革进行总结,针对存在问题提出解决方法,使该门课程的实验教学更加完善。
关键词:药品生物检定;实验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1-0042-02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当代高校实验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中遇到的突出问题。
药品生物检定技术是药品质量检测领域中一门重要的学科,该学科的突出特点是具有很强的实验性和应用性,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树立明确的药品质量观念,保证人民用药的安全有效[1]。
为加强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出高质量的专业人才,提高岗位实践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从实验教学内容的创新、方式的改革等方面入手,进行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
一、药品生物检定技术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实验教学是实现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提高实验技能,培养技能型专业人才的根本保证。
而现今生物制药技术专业及药品质量检测技术专业在药品生物检定技术的实验课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主要问题表现在:(1)验证性实验较多,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多种实验技能,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得不到相应提高。
(2)传统实验教学多为“灌输法”,教学模式一般是实验指导书配上教师讲解再让学生操作。
这种方式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仅仅是按部就班,缺乏思考和分析,缺少提问和讨论,抑制了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在教学中的地位得不到相应的提高和支持。
1168]《药品生物检定技术》1.十六烷三甲基溴化铵是一种选择性抑菌剂,作为一种季铵盐阳离子去污剂,可以释放细菌细胞中的氮和磷,从而抑制绿脓杆菌的生长。
2.霉菌和酵母菌计数平板应倒置于23-28℃的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
3.在三剂量法测定抗生素效价时,双碟不得少于6个。
在每个双碟中间隔的3个不锈钢小管中分别装高、中、低标准品溶液,其余则为高、中、低供试品溶液。
4.供试品溶液配制时,若供试品为纯品或原料药品,则称量一般为50毫克,不得少于1毫克,否则误差较大。
5.配制供试品溶液时,从冰箱中取出的供试品应先回温至室温再进行称量。
6.在药品的微生物检验中,若进行摇瓶培养,则应使用15-20毫升培养基/250毫升的三角瓶,以保证通气良好。
7.在异常毒性检查项目中,选择试验豚鼠的标准为:体重250-350克,同性,健康,清洁级别在以上。
8.鲎试剂及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应避光存放在-20℃处。
9.在异常毒性检查项目中,除另有规定外,应取体重17-20克的小鼠5只,按照各品种项下规定的给药途径,给予每只小鼠0.5毫升的供试品溶液。
10.在异常毒性检查项目中,选择试验豚鼠的标准为:体重250-350克,同性,健康,清洁级别在以上。
11.国家标准品是指含有单一成分或混合组分,并使用国际标准品标定的国家药品标准物质,用于生物检定、抗生素或生化药品中效价、毒性或含量测定。
12.培养细菌计数平板应倒置于25-30℃的培养箱中培养48小时。
13.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在各试验稀释过程中,应先将标准品稀释至10EU/ml,然后根据所使用的鲎试剂灵敏度,将标准品稀释至所需浓度用于试验阳性对照及供试品阳性对照。
14.在二剂量检测抗生素效价试验中,应等距安置4个小钢管,相对角应为不同物质。
15.配制供试品溶液时,操作人员应穿戴无菌服进入无菌室。
操作前,应先用酒精棉球消毒手,再用酒精棉球消毒供试品瓶口。
16.经增菌培养后,涂片染色并镜检疑似破伤风梭菌,毒力实验为阳性,即可报告检出破伤风梭菌。
一、解释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道题4.0分,共24.0分)1.生物检定法生物检定法——利用药物对生物体(整体动物、离体组织、微生物等)的作用以测定其效价或生物活性的一种方法。
它以药物的药理作用为基础,统计学为工具,选用特定的实验设计,在一定的条件下比较供试品和相当的标准品所产生的特定反应,通过等反应剂量间比例的计算,从而测得供试品中活性成分的效价。
2.药品无菌检查药品无菌检查——用于确定要求无菌的药品、医疗器具、原料、辅料及要求无菌的其他用品是否染有活菌的一种方法。
3.空态空态——洁净室(区)在净化空气调节系统已安装完毕且功能完备的情况下,但是没有生产设备、原材料或人员的状态。
4.沉降菌沉降菌——用沉降法收集空气中的活微生物粒子,通过专门的培养基,在适宜的生长条件下繁殖到可见的菌落数。
5.异常毒性检查异常毒性检查——生物制品的非特异性毒性的通用安全试验,通过给动物注射一定剂量的供试品,在规定的期限内观察动物的反应和体重生长情况,检查制品中是否污染外源性毒性物质以及是否存在意外的不安全因素。
6.比浊法又称浊度测定法。
为测量透过悬浮质点介质的光强度来确定悬浮物质浓度的方法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道题3.0分,共18.0分)1.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可分为:(1);(2);(3)。
(1)稀释法;(2)比浊法;(3)琼脂扩散法(管碟法和打孔法)2.热原是指临床上能总称。
除内毒素引起发热外,还包括、以及其它发热物质。
使哺乳类动物产生体温异常升高的物质病毒,干扰素3.葡萄球菌在血浆凝固酶试验中,阴性对照管的血浆为,阳性对照管为;若试验管血浆凝固者为。
流动自如,血浆凝固,血浆凝固酶试验阳性4.升压物质检查中使用的动物是猫,使用的麻醉剂,抗凝剂,所用标准品为。
大鼠、肝素钠、垂体后叶标准品5.自由度(f)是指的个数,因为计算标准差(S)时所使用的n个观察值收到样本与均值之差的和为零这一条件的限制,等于有一个观察值不能独立取值,只有个是自由的,自由度为。
1168 20222判断题1、由于使用和要求不同,标准品可分为国际、国家、工作用三级标准。
( ). A.√. B.×2、实验动物的分组不管采用什么方法,重要的是不要受到主观愿烈的影响。
(). A.√. B.×3、处于未完全密封状态下产品的操作和转运,如产品灌装(或灌封)、分装、压塞、轧盖等应在A级或B级背景下局部A级环境下完成。
(). A.√. B.×4、在破伤风梭菌毒力实验中,小白鼠强直性痉挛,抽搐。
呈现弓背反张,腿部强直,尾巴竖立等症状,最后死亡,即为阳性反应。
(). A.√. B.×5、每批培养基应有对照试验,检验培养基本身是否污染。
(). A.√. B.×6、在药品的微生物检验中,若作静置培养,则100 ml培养基/250 ml的三角瓶,最多不能超过150 ml培养基/250 ml的三角瓶,否则灭菌时培养基沸腾容易污染棉塞,造成染菌。
(). A.√. B.×7、微生物限度检查应在环境洁净度为不低于D级背景下的B级单向流空气区域内进行,检验全过程需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再污染。
(). A.√. B.×8、在控制菌检查中,白色念珠菌和黑曲霉均接入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中,作适应性检查。
(). A.√. B.×9、药物微生物总数检测时,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平板在30〜35 ℃培养3〜5天,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平板在20〜25 ℃培养5〜7天。
(). A.√. B.×10、霉菌、酵母菌计数平板倒置于23-28℃培养箱中培养24 h。
(). A.√. B.×11、单向流系沿单一方向呈平行流线并且与气流方向垂直的断面上风速均匀的气流,所以仅有垂直单向流。
(). A.√. B.×12、空态系指洁净室(区)在净化空气调节系统已安装完毕且功能完备的情况下,但是没有生产设备、原材料或人员的状态。
(). A.√. B.×13、IMVC试验是指靛基质试验(I)、甲基红试验(M)、乙酰甲基甲醇试验(V)、枸橼酸盐试验(C),主要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
动态药品生物检定技术
药品生物检定技术是指对药品中的生物成分进行评估和检测的科学技术。
药品中的生物成分包括微生物、细胞、基因等。
药品生物检定技术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微生物检定技术:药品中可能存在各种微生物污染,如细菌、真菌、酵母等。
微生物检定技术通过灭菌、菌落计数、PCR
等方法,对药品中的微生物进行检测和鉴定。
2. 细胞检定技术:某些药品中可能存在动物或人类细胞,例如生物制剂中的细胞培养液。
细胞检定技术可以通过细胞培养、细胞增殖和细胞标志物检测等方法,对药品中的细胞进行检测和分析。
3. 基因检定技术:某些药品中可能含有基因工程产物,如蛋白质药物。
基因检定技术可以通过PCR、DNA测序等方法,对
药品中的基因进行检测和确认。
药品生物检定技术的发展,可以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同时,随着基因工程和细胞治疗领域的发展,药品生物检定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以应对新的药品类型和新的挑战。
《药品生物测定技术》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及代码:药品生物检定技术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课程类别:B类学分:4.5计划学时:72适用专业:应用化工技术(药品检测方向)1. 前言1.1课程定位《药品生物测定技术》是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药品质量检测方向)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之一。
本课程是教学内容是在《中国药典》及《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的基础上将药品生物检定中将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系统的传授给学生,其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药品生物检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相互沟通和团结协作的能力,为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1.2设计思路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在课程教学上不但要重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强调课程的实践性,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贯彻以实践技能培训为主导、理论知识够用的原则,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及综合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建议课时为72学时。
2 课程目标2.1总体目标通过对《药品生物测定技术》的学习,掌握药品生物测定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方法。
2.2具体目标2.2.1知识目标2.2.1.1掌握无菌检查、药品的微生物检查、控制菌检查的原理和方法;2.2.1.2掌握抗生素效价的微生物测定的原理和方法;2.2.1.3掌握药品生物测定技术的基本操作要点和操作技能。
2.2.2能力目标2.2.2.1通过课堂学习,感受药品生物检测技术在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药品检测方向)中的重要性。
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2.2.2.2具备药品生物检测的能力2.2.2.3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信息收集整理、知识综合运用和交流表达能力。
2.2.3素质目标2.2.3.1具有药学岗位应有的个人职业道德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明确开展药学服务工作的责任要求,熟悉药学人员与服务对象之间和药学人员之间的道德准则;2.2.3.2具有高尚、灵活、开放的人文精神。
表现出热情、关心、爱护、尊重药学服务对象和认真、踏实、严谨、敬业的工作作风。
《药品生物检定技术》教案第1次课2学时《药品生物检定技术》教案第2次课2学时《药品生物检定技术》教案第3次课2学时《药品生物检定技术》教案第4次课2学时《药品生物检定技术》教案第5次课2学时《药品生物检定技术》教案第6次课2学时《药品生物检定技术》教案第7次课2学时《药品生物检定技术》教案第8次课2学时《药品生物检定技术》教案第9次课2学时《药品生物检定技术》教案第10次课2学时《药品生物检定技术》教案第11次课2学时《药品生物检定技术》教案第12次课2学时《药品生物检定技术》教案第13次课2学时《药品生物检定技术》教案第14次课2学时《药品生物检定技术》教案第15次课2学时(1)各个实验结果是独立的,完整的,是在动物来源、实验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与标准品同时比较所得的检定结果(PT)。
(2)各次检定结果,经用标示量或估计效价(AT)校正后,取其对数值(lgPT)参加合并计算。
计算时,令lgPT=Mn次实验结果共n个M值,按(35)式进行χ2测验当χ2计算小于χ2(f)0.05查表值时,认为n个实验结果均一,可按(37)式、(38)式、(39)式计算n 个M的加权均值M、SM及其FL。
合并计算的自由度(f )是n 个实验结果的S2自由度之和。
,按此f 查t值表(表一)得t值。
PT及其可信限按(40)式、(41)式计算:FL%按(8)式计算。
当χ2计算值大于χ2(f)0.05查表值时,则n 个实验结果不均一,可用以下方法进行合并计算。
(1)如为个别实验结果影响n 次实验结果的均一性,可以剔除个别结果,将其余均一的结果按以上公式进行合并计算。
(2)如果n次实验结果的不均一性并非个别实验结果的影响,则按(42)式、(43)式计算n 个M的不加权均值M 及其SM,再按(39)式、(40)式、(41)式计算M 的FL、PT及其FL。
如洋地黄及其制剂的效价测定。
实验结果合并计算的微机运算(软件运用)本节小结:(5分钟)1.效价及误差计算的处理步骤2.可靠性测验结果判断作业1.简算法要求(k.k)法实验设计必须符合的条件2.效价及误差计算的处理步骤3.可靠性测验结果判断主要参考资料1.《中国药典》 2010年版二部2.《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 2010年版3.《生物药物分析》 2002年版白秀峰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课后自我总结分析《药品生物检定技术》教案第16次课2学时1.给药途径:可根据药物的性质、使用方法等加以选择。
编者:李丹丹专业姓名使用要求:药品生物检定是连续性的大试验,使用教师要从整体出发讲解完整试验步骤后,要求学生须在充分预习必备实训资料下,完成预习题目,并由教师检查通过后方可进行实训操作。
目录:实训一维生素C针剂无菌检查技术(4学时)实训二板蓝根颗粒的微生物总数检查(5学时)实训三板蓝根颗粒中大肠埃希菌检查(5学时)实训四葡萄糖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4学时)实训五抗生素效价测定法(5学时)附录实验准备维生素C针剂无菌检查技术(直接接种法)无菌检查法是指检查无菌制剂或灭菌制剂的药品以及外科手术用的各种敷料、敷料缝合线、无菌器具及适合于药典要求无菌检查的其他品种等是否无菌的一种方法。
根据检查方法的不同,药品的无菌检查技术可以分为两大类:直接接种法和薄膜过滤法。
药典要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可能采用薄膜过滤法。
通过本实训,要求掌握无菌检查(直接接种法)程序、方法与操作技能,了解和熟悉薄膜过滤法进行无菌检查的操作与过程,掌握检验现象的观察及结果的判断,能够规范书写检验原始记录及检验报告书。
发展趋势是应尽可能采用封闭式薄膜过滤法,但由于封闭式薄膜过滤器耗材贵,学生实验成本太高,故只能采用视屏示教演示法教学。
操作指导(直接接种法)一、检测目的维生素C针剂无菌度(质量标准:不得检出活菌)二、依据方法依据:中国药典2010版原理: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用于需氧及厌氧的细菌培养,改良马丁培养基用于培养真菌。
将无菌制剂按要求接种于上述两种培养基中,分别置于30-35℃和23-28℃培养14天,若制剂中有菌就能生长而被查出。
三、检查环境要求应在环境洁净度10000级下的局部洁净度100级的单向流空气区域内进行。
检验全过程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再污染。
单向流空气区域、工作台面及环境应定期按《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悬浮粒子、浮游菌和沉降菌的测试方法》的现行国家标准进行洁净度验证。
四、材料1. 设备:无菌室、超净工作台、恒温培养箱、高压蒸汽灭菌锅、冰箱2.仪器及器皿1ml移液管、试管、250ml或500m量筒、托盘天平、250ml或500ml烧杯。
西南大学培训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一、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道题2.0分,共20.0分)1.当试验条件特别是受试对象的初始条件比较一致时,可采用随机区组设计。
()对错2.在二剂量检测抗生素效价试验中,如果试品间差别显著,则证明对供试品效价估计不正确。
()对错3.无菌检查系检查非规定灭菌制剂及其原料、辅料受微生物污染程度的方法,是判定药品受到微生物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
()对错4.1995年版《中国药典》首次收载了无菌检查法。
()对错5.凡不能用理化方法测定其含量或有效成分或虽用理化方法测定,但不能真实反映临床实际应用价值的药物效价测定,可用生物检定法进行。
()对错6.铜绿假单胞菌又称绿脓杆菌,是专性厌氧菌,一般眼科用制剂和外用药品,规定不得检出铜绿假单胞菌。
()对错7.细菌外毒素是一种毒性蛋白质,是细菌在生长过程中分泌到菌体外的毒性物质。
()对错8.家兔热原检查法能反映热原引起哺乳动物复杂的升温反应过程,但它是一个定性实验,灵敏度比较差。
()对错9.确定实验重复数首先要考虑的是获得可靠的结论,其次是使用最少动物例数,即最大效果和最小成本。
()对错10.处于未完全密封状态下产品的操作和转运,如产品灌装(或灌封)、分装、压塞、轧盖等应在A级或B级背景下局部A级环境下完成。
()对错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道题3.0分,共30.0分)每空1分,共30分1.药品生物检定的方法主要分为:的直接测定法和的平行线测定法。
后者系药物对生物体所引起的反应随药物剂量的增加产生。
生物分析,量反应,不良反应2.在管碟法检定抗生素效价时,菌层培养基中的菌量影响抑菌圈,菌层培养基中的菌量,抑菌圈边缘模糊不清;菌量,会使抑菌圈太小并且影响试验菌灵敏度。
此外,抑菌圈大小还受、药物浓度、培养基成分等的影响。
过低,过高,培养液3.生物检定具有一定的实验误差,其主要来源是,因此,必须控制误差来源,常见方法有1);2)。
生物变异性,直接测定法,量反应平行线测定法4.细菌内毒素检査包括两种方法,即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后者包括和显色基质法。
一、名词解释:
1、生物检定:即利用生物体对药品的特殊反应来测定药品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研究药物量效关系
2、国际标准品:是由世界卫生组织(WHO)邀请有条件的国家检定机构或药厂参加协作标定的
3、国家标准品:是各国制定的机构选定一批性质完全相同的药品与国际标准品进行比较,定出它的效价,统一向全国的检定、科研、教育、生产单位分发,作为检定产品效价时使用;工作标准品是由产品的生产、科研单位自己制备的,仅供内部使用。
4、双碟:在抗生素效价测定中,装有培养基和试验菌的玻璃培养皿称为双碟。
5、阳性对照试验:是检查阳性菌在加入供试品的培养基中能否生长,以验证供试品有无抑菌活性物质和试验条件是否符合要求的试验。
6、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是利用抗生素抑制或杀死细菌或真菌的程度作为客观指标来衡量抗生素中有效成分的效力的一种方法。
7、干扰素:是一类具有抗病毒、抑制细胞增殖和免疫调节等生物学活性的细胞因子。
8、无菌检查法:系指检查药品、敷料、缝合线、无菌器具及适用于药典要求无菌检查的其他品种是否无菌的一种方法。
9、CFU:菌落形成单位数
10、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它是当今国际社会通行的药品生产和质量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11、抗生素的效价:是衡量抗生素中有效成分的效力的相对标准。
二、判断:
1、从冰箱中取出菌液,回温至室温。
2、无菌室开启紫外灯至少30min。
3、称量容器的最大质量不得超过10g。
4、阳性对照菌液一般当日使用。
5、称量供试品应与标准品用同一天平及砝码。
6、刻度吸管应从0刻度开始释放溶液。
7、洁净室内,微粒少,微生物也少。
8、调PH宜为一次性,避免反复加酸、加碱影响培养基质量。
9、玻璃双碟一定要干燥,不能有冷凝水。
10、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前叶分泌的刺激机体线性生长的激素。
三、填空:
1、供试品的称量值为60.00mg,估计效价为900U/mg,则容量瓶中供试品总效价为60mg X900U/mg=(54000U),单位效价为54000∕100ml=540U/ml
2、各国药典的无菌检查法都包括(薄膜过滤法)和(直接接种法)。
3、设某批注射剂3为总体,总数为N支,其中污染率以P表示,Q为未污染率,则(P+Q=1/Q=1-P),当抽样量为n支时,判定为合格的概率为Q n=(1-P)n,1-Q n为判定为不合格的概率或称阳性检出率。
4、在相同污染率下,当抽样量增大时,不合格品的检出率(上升),该批产品通过无菌检查的概率下降。
5、200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抗需气菌药物选取(金黄色葡萄球菌)、抗厌气菌药物选取(生孢梭菌)、抗真菌药物选取(白色念珠菌)作为阳性对照菌。
6、GMP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是当今国际社会通行的药品生产和质量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是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7、药品中的微生物总数检查是检测药物在单位质量(g)或体积(ml)内所含有的(活菌)数量。
8、微生物限度检查包括(染菌量)、(控制菌)、的检查和(活螨检查)。
9、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一般分为(稀释法)、(比浊法)和(琼脂扩散法)。
10、药品中污染(霉菌)、)酵母菌)的数量是判定药品受到污染程度的标志之一。
11、一般宜选取平均平板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稀释度级,作为菌落数计算的依据。
12、《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采用MUG-Indole大肠埃希菌检查法。
13、活螨检查法一般分为(直接法)、(漂浮法)和(分离法)三种。
14、(抗生素的效价)是衡量抗生素中有效成分的效力的相对标准。
15、抑菌圈的边缘是否清晰受(试验菌的菌龄)影响,因此要保持菌种的新鲜。
16、抗生素总量的对数值与抑菌圈半径的平方值成直线关系,抗生素的量可从(抑菌圈的大小)来计算。
17、管碟法的动力学公式
r2=4Dt[lnM-lnc-ln(4πDtH)]
lgM=[1/(9.21Dt)]r2+lg(4πcDtH)
18、生物检定中用到的标准品分为:国际标准品、国家标准品、工作标准品
19、我国的药品生产洁净室的空气洁净度标准分为:100、1000、100000、300000四个级别其中100级洁净度最高
四、简答题
一、药品生物检定的主要任务:
(1)药品的效价测定《中华人民共和国》(2000年版)规定抗生素、肝素、催产素、洋地黄、绒促性素、胰岛素、硫酸鱼精蛋白及精蛋白锌胰岛素注射液等都需用生物检定方法来测定效价。
(2)药品的有害物质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2000年版)规定抗生素类药物、注射剂等多种药物要进行有害物质检查。
(3)药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2000年版)规定口服及外用药种不得含有控制菌,且染菌数不得超过规定限度。
(4)药品的无菌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2000年版)规定无菌制剂中不得含有活菌。
二、双碟制备的注意事项:
(1)玻璃双碟一定要干燥,不能有冷凝水。
(2)刻度吸管要用砂轮将尖嘴割掉一点,变成大口后用,否则易发生堵塞。
(3)冬季室温较低,倒好底层的双碟,待凝固后,可先放入37℃恒温箱内温热,这样倒菌层时,培养基易于摊布水平。
(4)摇匀菌层培养基时,一定注意不能摇出气泡。
(5)无论是倒底层还是倒菌层动作都要快,尤其是倒菌层时要更加快。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的无菌检查结果判断
在培养期结束后,当阳性对照管显浑浊并确有菌生长,阴性对照管澄清时才可根据观察所得结果判定如下。
(1)第一次检查结果供试品的需气菌、厌气菌培养基管及真菌培养基管均为澄清或显浑浊但经检查证明无菌生长,均判为供试品无菌检查合格。
(2)第一次检查结果供试品的需气菌、厌气菌培养基管及真菌培养基管中任何一管显浑浊时,取生长管的培养物转种营养琼脂或真菌培养基斜面培养,取菌苔或培养物,经革兰染色、镜检,确证有菌生长,应重新取样进行复试。
(3)复试时,取样量为初试量的两倍,同时分别依法复试两份,复试结果除阳性对照管外,其他各管均无菌生长,判供试品检查合格;复试结果其中任一培养基管有菌生长,应判供试品无菌检查不合格。
四、微生物总数检查的注意要点(平板菌落计数法限制条件):(1)细菌计数是以平板上生长的菌落数为基础。
菌落是由一个或多个菌细胞形成的,因此,菌落数也可称为菌落形成单位数(CFU)。
(2)受特定培养基和培养条件限制。
改变其中任一培养条件,就会改变被测菌类与数量的检定结果。
(3)有繁殖能力的菌细胞才能被认为为“活菌”。
五、基因工程药物的优点如下:
(1)可以克服利用天然生物材料生产的药物的潜在危险。
(2)可以大规模生产,满足临床需要。
(3)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以改造内源生理活性物质,进一步提高其生物活性。
(4)可以降低药物成本,让更多的病人受益。
(5)可以生产体内不存在的生物大分子,扩大药物来源。
六、二剂量法:
是根据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抗生素的对数剂量和抑菌圈的直径或面积呈直线关系的原理,将标准品(S)和供试品(T)各稀释成高低2种剂量,在同一含试验菌的琼脂培养基上进行比较,根据2种剂量4种溶液所产生的抑菌圈的大小,计算出供试品的效价。
七、抑菌圈的形成原理:
将不锈钢小管放置在摊布特定试验菌的琼脂培养基上,将抗生素溶液注入小管中,抗生素分子随溶液向培养基内呈放射状扩散。
同时将培养基置于试验菌生长的适宜条件,试验菌开始生长。
在琼脂培养基中离小管越远的地方抗生素的浓度越低。
当抗生素分子扩散到一定时间,在小管周围形成了一个能有效抑制试验菌生长的范围,也就是形成了抑菌圈,抑菌圈的边缘处所含的抗生素浓度恰好是抗生素对试验菌的最低抑制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