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大肠埃希菌各菌株间的GUD的活性不 完全相同,对底物和底物的浓度反应的差 异;培养基中选择因子的影响;培养温度 ;pH的改变;大量竞争菌和样品本身物质 成分的试品的MUG试验管、阳性对照管、阴性 对照管同时在366nm紫外灯下观察,阳性对 照管应有较强蓝白色荧光,阴性对照管无荧 光。供试品MUG管是否有荧光,应仔细观察 比较,或将各管调换位置(阴性管居中), 适当倾斜试管。如阳性对照管荧光强烈,影 响供试品管与阴性对照管的观察时,亦可移 去阳性对照管
2 对照用菌液
菌种为大肠杆菌[CMCC(B)44102] 对照菌液加入量含菌50~100cfu(一般用量 为0.1ml)
制作方法:营养琼脂斜面培养物少许,接种至5ml 营养肉汤培养基内,36±1℃培养18~24h后,用 0.9%无菌氯化钠溶液稀释至1:106
其用途:
做阳性对照 检查培养基灵敏度
3 操作步骤
1.1 药物对沙门菌的影响
此外,由于药品在生产过程中,常受到加热、 干燥等加工步骤的影响,药品中污染的沙门菌 可受到损伤或呈休眠状态,故须在增菌培养前 先进行预增菌。然后再进行增菌及分离、三糖 铁琼脂初步鉴别、生化试验、血清学试验等步 骤。其他控制菌也可能存在相同状况
2 对照用菌液
乙型副伤寒沙门菌〔CMCC(B)50094〕的营养琼 脂 斜面培养物少许,接种至5ml营养肉汤培养基内 。36±1℃培养18~24h后,用0.9%无菌氯化钠 溶液释至1:106,浓度相当于50-100个 cfu/0.1ml
配制MUG培养基时,务必校正pH值,灭 菌后pH不得过7.4,否则pH值偏高, MUG分解,本身则显荧光 分装MUG培养基的试管应挑选,试管、 蛋白胨不得显荧光
3.2.3 培养时间及干扰因素
供试品培养液接种于MUG培养基中的培养 时间,一般在4h、24h观察是否产生荧光 ,如荧光很微弱,不能准确判断时,可延 长培养至48h再观察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