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知识点讲解.ppt
- 格式:ppt
- 大小:335.31 KB
- 文档页数:18
安徽专升本大学语文考点安徽专升本大学语文考点速记---按朝代顺序《诗经》1.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成书于春秋中期,诗经在汉代称为“经”。
2. 《诗经》以四言为主,楚辞六言,汉乐府五言为主。
3. 内容分为“风”“雅”“颂”,表现手法“赋、比、兴”4. 《古诗十九首》第一部完整的文人五言诗5. 艺术特色:四言为主,重章叠句,赋比兴。
6. 《诗经》共305篇,“风”指十五国风,160篇,多为各地民歌;“雅”分为《大雅》《小雅》,共105篇,“颂”有《周颂》《鲁颂》《商颂》,40篇。
7. 《蒹葭》选自《诗经•国风•秦风》,是一首优美的爱情诗。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论《蒹葭》为“最得风人所致”。
《春秋》1. 《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2. 相传为孔子所著。
3.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
4. 儒家学派创始人(注:不是儒家思想)5. 思想核心:仁、礼6. 主张“仁者爱人”,“克己复礼”7. 私人办学第一人8. 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9. 学习方法:“举一反三”“温故知新”“学而不厌”“不耻下问” 10. 贡献:传播和保存六经《左传》1.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形式完备的编年体史书,堪称先秦叙事之最。
2. 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 1 -3. 全名《春秋左氏传》,与《春秋谷梁传》《春秋公羊传》合称“春秋三传”。
4. 擅长描写战争。
5. 《晋公子重耳之亡》选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与《二十四年》。
《国语》1. 《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2. 成书于战国时期。
3. 偏重记言。
4. 又称《春秋外传》或《左氏外传》。
5. 《召公谏厉王弭谤》选自《国语?周语上》。
全文围绕“弥谤”二字展开。
《论语》1. 《论语》是先秦时期一部著名的语录体散文集。
2. 儒家经典著作。
3. 主要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4. 《季氏将伐颛臾》选自《论语?季氏》篇,是一篇对话形式的驳论文。
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知识点《麦琪的礼物》欧·亨利课文知识要点提示1.作家作品欧·亨利是19世纪美国的短篇小说家。
欧·亨利的作品主要以“含泪的微笑”的独特艺术风格描写城市里市民和小人物的悲欢和他们真挚的友情与爱情。
其中,《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和《最后一片藤叶》都是脍炙人口的短篇佳作。
2.“麦琪的礼物”的含义传说中,麦琪是指耶稣基督初生时来送礼的三位贤人。
一说是东方的三王:梅尔基奥尔(光明之神)赠送黄金以示尊贵;加斯帕(洁白者)赠送乳香象征神圣;巴尔撒泽赠送没药预示基督后来遭受迫害而死。
正是这三位麦琪首创了西方圣诞节馈赠礼物的风俗。
小说以“麦琪的礼物’’为题,其含义主要是通过一对年轻的穷夫妻为了给对方买圣诞礼物而牺牲了自己最珍贵的东西的故事表现和赞颂了这对年轻的夫妇之间真挚而美好的爱情。
这里,“麦琪的礼物”主要指两位主人公的真情和他们善良、真诚和美好的心灵。
3.主题思想小说通过这一对穷困的年轻夫妇互赠圣诞节礼物的故事,反映了美国城市下层小人物生活的艰难和他们悲惨的处境,赞美了主人公的善良心地和纯真爱情。
4.人物性格小说主人公德拉和吉姆是一对贫穷而又彼此相爱的小夫妻。
他们是19世纪后期美国下层社会的小人物。
他们生活窘迫,租住的公寓和贫民窟差不多。
男主人公吉姆连一件大衣和手套也没有,的祖传金表虽然华贵,但只用一条旧皮带来代替表链。
女主人公德拉有一头漂亮的金发,但没有合适的发梳相配。
与许多平凡的小人物一样,他们生活困顿,但天良都不曾泯灭。
女主人公德拉因丈夫收入微薄,平常不得不为节省钱而掂斤播两,但事后不免脸红和自责。
吉姆一直承受家庭的重担,但从无怨言,仍十分达观和幽默。
挣钱多的时候,他便在自己的姓名前加个名号,来显示一下身份。
两个人虽然生活在贫困中,但却能怡然自乐,用自己的爱心和善良去创造幸福。
彼此相亲相爱,体贴人微,在关键时刻,能自我牺牲,以满足对方的愿望。
他们对待爱情彼此忠诚、无私:为了在圣诞节互赠礼物,表达真挚的情感,德拉卖掉了自己的金发,换钱给吉姆买了一条表链,而吉姆则卖掉了祖传的金表,为妻子买了一套精致的发梳。
孔子(前551-前479)。
名丘,字仲尼,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政治上提倡“仁”“礼”,主张“仁者爱人”“克己复礼”,教育上提倡“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习上提倡“举一反三”“温故知新”“学而不厌”“不耻下问”。
《论语》是先秦时期著名语录体散文,语言简朴,生动通俗深刻,有语言特色。
四书之一。
本文体现孔子以礼治国、以德为政的政治主张。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后世称“亚圣”,与孔子合成“孔孟”。
孟子主张“仁政”,“王道”“民为贵”,反对“霸道”反对战争。
《孟子》是儒家重要思想著作,是其与学生共同编著。
语录体散文,四书之一,共七十四篇。
《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文章主要论证方法:演绎论证,驳斥“君民并耕”“市贾不二”;归纳论证“劳心者治人”;对比论证,批驳陈相兄弟叛师不义。
文章主旨,驳斥农家学说片面性,论证社会分工必要性必然性。
庄子(前369-前286),名周,战国时宋国蒙地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老子后道家学派代表。
与老子并称“老庄”。
提倡(一)相对主义(二)齐物论(万物平等)(三)顺其自然(四)政治无为而治(五)提倡精神自由(六)鄙视功名利禄,拒绝与统治者合作。
《庄子》又名《南华经》,内篇七(庄子著),外篇五,杂篇十一。
《逍遥游》用寓言和比喻说理。
主张人应摆脱束缚,自由生活,反应其主观幻想实现“逍遥”的人生观。
《陈情表》作者李密。
选自《文选》,其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撰。
骆宾王,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并称“初唐四杰”。
其擅长五言诗,七言歌行体,代表作《在狱咏蝉》《咏鹅》。
有《骆临海集》。
韩愈(768-824),字退之,谥号文。
自请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哲学家。
由嫂抚养长大。
韩愈反对藩镇割据,思想上尊儒排佛。
文学上反对六朝以来骈偶文风,提倡散体,主张“文以明道、不平则鸣、陈言务去、词必己出、养气论”为古文革新运动领袖,中唐韩孟诗派代表,列唐宋八大家之首。
安徽专升本语文文学常识资料(打印版).doc
文学是人类灵魂的一面镜子,是人类自由精神的产物。
文学反映了人们内心最深层的感情、思想与生活方式,也是记录各时期社会变化与思潮发展的重要载体。
下面就来学习一下安徽专升本语文文学常识资料吧。
第一、汉赋
汉赋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特殊体裁,其兴起和衰落贯穿汉朝文化的整个过程。
汉赋既包括政治撰赋,也有人生哀怨、神话传说、自然景物等内容。
最具代表性的汉赋作者有司马相如、班固、杨雄等。
第二、唐诗
唐代是中国古典文学的高峰时期,而唐诗则是唐代文学的代表之一。
唐代诗歌体裁丰富多样,内容涉及社会生活、人情景色、政治风云等方面。
唐诗代表作家有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刘禹锡等。
第三、宋词
宋代文学兴盛,尤以词为代表。
宋词具有豪放、清丽、婉约、含蓄等艺术特点,反映了宋代文人对生活和情感的深刻把握和表达。
宋词代表作家有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等。
第四、元曲
元曲的特点是音乐性强,内容写实性较弱,往往以娓娓道来的方式展现情感。
元曲的形式多变、曲调流畅、歌词激越感人,具有深刻的时代意义。
元曲代表作家有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等。
第五、明文学
明代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时期,其文学兼收并蓄、涵盖面广。
明代文学的特点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代表性体裁包括小说、剧作、杂文等。
明代文学代表作家有冯梦龙、杨慎、洪升、关汉卿等。
以上就是安徽专升本语文文学常识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同时也希望大家在学习文学知识的过程中,能够深入探究,拓宽视野,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
举一反三——说明文解题思路与方法1、说明文的类型:事物、事理说明文(从内容角度,根据说明的对象和目的)。
事物类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事理类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
因为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看文题二看首尾段。
事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事物即可。
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对象加内容) 。
2、说明文的语言:平实、生动说明文(语言表达角度)。
3、说明方法:一般回答三个字,要掌握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会分析在文中的作用:①.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②.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
③.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
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④.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⑤.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⑥.打比方:打比方就是修辞方法中的比喻。
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⑦.画图表: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形象地说明的事物的××特点。
⑧.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是:定义要求完整,而诠释并不要求完整,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可以颠倒。
⑨.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
⑩.引资料: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
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
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