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知识点讲解.ppt
- 格式:ppt
- 大小:335.31 KB
- 文档页数:18
安徽专升本大学语文考点安徽专升本大学语文考点速记---按朝代顺序《诗经》1.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成书于春秋中期,诗经在汉代称为“经”。
2. 《诗经》以四言为主,楚辞六言,汉乐府五言为主。
3. 内容分为“风”“雅”“颂”,表现手法“赋、比、兴”4. 《古诗十九首》第一部完整的文人五言诗5. 艺术特色:四言为主,重章叠句,赋比兴。
6. 《诗经》共305篇,“风”指十五国风,160篇,多为各地民歌;“雅”分为《大雅》《小雅》,共105篇,“颂”有《周颂》《鲁颂》《商颂》,40篇。
7. 《蒹葭》选自《诗经•国风•秦风》,是一首优美的爱情诗。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论《蒹葭》为“最得风人所致”。
《春秋》1. 《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2. 相传为孔子所著。
3.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
4. 儒家学派创始人(注:不是儒家思想)5. 思想核心:仁、礼6. 主张“仁者爱人”,“克己复礼”7. 私人办学第一人8. 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9. 学习方法:“举一反三”“温故知新”“学而不厌”“不耻下问” 10. 贡献:传播和保存六经《左传》1.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形式完备的编年体史书,堪称先秦叙事之最。
2. 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 1 -3. 全名《春秋左氏传》,与《春秋谷梁传》《春秋公羊传》合称“春秋三传”。
4. 擅长描写战争。
5. 《晋公子重耳之亡》选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与《二十四年》。
《国语》1. 《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2. 成书于战国时期。
3. 偏重记言。
4. 又称《春秋外传》或《左氏外传》。
5. 《召公谏厉王弭谤》选自《国语?周语上》。
全文围绕“弥谤”二字展开。
《论语》1. 《论语》是先秦时期一部著名的语录体散文集。
2. 儒家经典著作。
3. 主要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4. 《季氏将伐颛臾》选自《论语?季氏》篇,是一篇对话形式的驳论文。
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知识点《麦琪的礼物》欧·亨利课文知识要点提示1.作家作品欧·亨利是19世纪美国的短篇小说家。
欧·亨利的作品主要以“含泪的微笑”的独特艺术风格描写城市里市民和小人物的悲欢和他们真挚的友情与爱情。
其中,《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和《最后一片藤叶》都是脍炙人口的短篇佳作。
2.“麦琪的礼物”的含义传说中,麦琪是指耶稣基督初生时来送礼的三位贤人。
一说是东方的三王:梅尔基奥尔(光明之神)赠送黄金以示尊贵;加斯帕(洁白者)赠送乳香象征神圣;巴尔撒泽赠送没药预示基督后来遭受迫害而死。
正是这三位麦琪首创了西方圣诞节馈赠礼物的风俗。
小说以“麦琪的礼物’’为题,其含义主要是通过一对年轻的穷夫妻为了给对方买圣诞礼物而牺牲了自己最珍贵的东西的故事表现和赞颂了这对年轻的夫妇之间真挚而美好的爱情。
这里,“麦琪的礼物”主要指两位主人公的真情和他们善良、真诚和美好的心灵。
3.主题思想小说通过这一对穷困的年轻夫妇互赠圣诞节礼物的故事,反映了美国城市下层小人物生活的艰难和他们悲惨的处境,赞美了主人公的善良心地和纯真爱情。
4.人物性格小说主人公德拉和吉姆是一对贫穷而又彼此相爱的小夫妻。
他们是19世纪后期美国下层社会的小人物。
他们生活窘迫,租住的公寓和贫民窟差不多。
男主人公吉姆连一件大衣和手套也没有,的祖传金表虽然华贵,但只用一条旧皮带来代替表链。
女主人公德拉有一头漂亮的金发,但没有合适的发梳相配。
与许多平凡的小人物一样,他们生活困顿,但天良都不曾泯灭。
女主人公德拉因丈夫收入微薄,平常不得不为节省钱而掂斤播两,但事后不免脸红和自责。
吉姆一直承受家庭的重担,但从无怨言,仍十分达观和幽默。
挣钱多的时候,他便在自己的姓名前加个名号,来显示一下身份。
两个人虽然生活在贫困中,但却能怡然自乐,用自己的爱心和善良去创造幸福。
彼此相亲相爱,体贴人微,在关键时刻,能自我牺牲,以满足对方的愿望。
他们对待爱情彼此忠诚、无私:为了在圣诞节互赠礼物,表达真挚的情感,德拉卖掉了自己的金发,换钱给吉姆买了一条表链,而吉姆则卖掉了祖传的金表,为妻子买了一套精致的发梳。
孔子(前551-前479)。
名丘,字仲尼,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政治上提倡“仁”“礼”,主张“仁者爱人”“克己复礼”,教育上提倡“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习上提倡“举一反三”“温故知新”“学而不厌”“不耻下问”。
《论语》是先秦时期著名语录体散文,语言简朴,生动通俗深刻,有语言特色。
四书之一。
本文体现孔子以礼治国、以德为政的政治主张。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后世称“亚圣”,与孔子合成“孔孟”。
孟子主张“仁政”,“王道”“民为贵”,反对“霸道”反对战争。
《孟子》是儒家重要思想著作,是其与学生共同编著。
语录体散文,四书之一,共七十四篇。
《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文章主要论证方法:演绎论证,驳斥“君民并耕”“市贾不二”;归纳论证“劳心者治人”;对比论证,批驳陈相兄弟叛师不义。
文章主旨,驳斥农家学说片面性,论证社会分工必要性必然性。
庄子(前369-前286),名周,战国时宋国蒙地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老子后道家学派代表。
与老子并称“老庄”。
提倡(一)相对主义(二)齐物论(万物平等)(三)顺其自然(四)政治无为而治(五)提倡精神自由(六)鄙视功名利禄,拒绝与统治者合作。
《庄子》又名《南华经》,内篇七(庄子著),外篇五,杂篇十一。
《逍遥游》用寓言和比喻说理。
主张人应摆脱束缚,自由生活,反应其主观幻想实现“逍遥”的人生观。
《陈情表》作者李密。
选自《文选》,其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撰。
骆宾王,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并称“初唐四杰”。
其擅长五言诗,七言歌行体,代表作《在狱咏蝉》《咏鹅》。
有《骆临海集》。
韩愈(768-824),字退之,谥号文。
自请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哲学家。
由嫂抚养长大。
韩愈反对藩镇割据,思想上尊儒排佛。
文学上反对六朝以来骈偶文风,提倡散体,主张“文以明道、不平则鸣、陈言务去、词必己出、养气论”为古文革新运动领袖,中唐韩孟诗派代表,列唐宋八大家之首。
安徽专升本语文文学常识资料(打印版).doc
文学是人类灵魂的一面镜子,是人类自由精神的产物。
文学反映了人们内心最深层的感情、思想与生活方式,也是记录各时期社会变化与思潮发展的重要载体。
下面就来学习一下安徽专升本语文文学常识资料吧。
第一、汉赋
汉赋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特殊体裁,其兴起和衰落贯穿汉朝文化的整个过程。
汉赋既包括政治撰赋,也有人生哀怨、神话传说、自然景物等内容。
最具代表性的汉赋作者有司马相如、班固、杨雄等。
第二、唐诗
唐代是中国古典文学的高峰时期,而唐诗则是唐代文学的代表之一。
唐代诗歌体裁丰富多样,内容涉及社会生活、人情景色、政治风云等方面。
唐诗代表作家有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刘禹锡等。
第三、宋词
宋代文学兴盛,尤以词为代表。
宋词具有豪放、清丽、婉约、含蓄等艺术特点,反映了宋代文人对生活和情感的深刻把握和表达。
宋词代表作家有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等。
第四、元曲
元曲的特点是音乐性强,内容写实性较弱,往往以娓娓道来的方式展现情感。
元曲的形式多变、曲调流畅、歌词激越感人,具有深刻的时代意义。
元曲代表作家有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等。
第五、明文学
明代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时期,其文学兼收并蓄、涵盖面广。
明代文学的特点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代表性体裁包括小说、剧作、杂文等。
明代文学代表作家有冯梦龙、杨慎、洪升、关汉卿等。
以上就是安徽专升本语文文学常识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同时也希望大家在学习文学知识的过程中,能够深入探究,拓宽视野,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
举一反三——说明文解题思路与方法1、说明文的类型:事物、事理说明文(从内容角度,根据说明的对象和目的)。
事物类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事理类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
因为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看文题二看首尾段。
事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事物即可。
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对象加内容) 。
2、说明文的语言:平实、生动说明文(语言表达角度)。
3、说明方法:一般回答三个字,要掌握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会分析在文中的作用:①.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②.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
③.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
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④.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⑤.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⑥.打比方:打比方就是修辞方法中的比喻。
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⑦.画图表: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形象地说明的事物的××特点。
⑧.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是:定义要求完整,而诠释并不要求完整,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可以颠倒。
⑨.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
⑩.引资料: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
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
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专升本大学语文知识点概述《大学语文》综合知识概述一、导入语文是中国语言文字的简称,素有“学科之母”的美誉。
从小学、初中到高中的十余年的研究生涯中,语文伴随着我们的每一步成长,也常常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成功和收获。
从中招、高招、成招、自考到专升本考试中,随处也可看到她的身影。
她的包罗万象的内容,精妙绝伦的艺术表现以及博大精深的底蕴让我们研究起来犹如甘霖般的享受。
今天让我们共同领略她的风采,窥探她的奥妙,研究她的让我们终身难忘的宝贵魅力。
二、知识点的分类和积累(一)基本知识点块1、作者的思想主张(1、13)2、名篇名作的出处3、文章的总体把握、理解(主要人物、地点、时间)4、作品的中心主旨理解5、文学运动的发起者、代表人物、主张、口号6、作品的文艺思想、艺术特征7、作者的雅称、别号8、作品或者作品选段的语言特色、风格9、作家群、文学流派、作家并称的归属(9、14)10、作品的文学成就、评判、影响、位置11、文学作品之最12、作品重要思想在现今时代的了解13、叙述方式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15题)14、诗词上下句填空(填空题)15、作品的题材问题16、文章重要观点的提炼17、文中重要词汇、题眼的辨析18、外国作家国籍区分、作品辨别19、重要文言词汇的多义征象(二)文学常识1、作家(1)现代文学大家:鲁迅、郭沫若、矛盾、巴金、老舍、曹禺(2)现代著名墨客:徐志摩、戴望舒、闻一多、艾青、舒婷、臧克家(3)现代良好散文作家:朱自清、郁达夫、余秋雨、梁实秋、胡适(4)现代优良小说家:钱钟书、沈从文、张洁、王小波、史铁生、余华(5)本国著名作家:欧亨利、裴多菲、屠格涅夫、契科夫、莫泊桑(6)诸子百家:孔子、老子、庄子、孟子、韩非子、墨子、荀子、列子(7)唐朝墨客: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孟浩然、王昌龄、李商隐、(8)五代宋朝诗词人:苏轼、辛弃疾、李清照、柳永、陆游、李煜(9)元明代曲作家: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白扑、郑光祖、汤显祖(10)明清朝小说家:蒲松龄、曹雪芹、吴承恩、施耐庵、罗贯中1(11)秦汉魏晋作家:司马迁、李斯、曹操、陶渊明、谢灵运、贾谊(12)唐宋八大家: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欧阳修、韩愈、柳宗元(13)其他作家:屈原、梁启超、蔡元培、培根、罗素、爱因斯坦、2、作品(1)先秦诸子散文:《论语》、《道德经》、《庄子》、《孟子》、《韩非子》、《墨子》、《荀子》、《吕氏春秋》、《孙子兵法》、《列子》(2)四书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五经)《孟子》、《大学》、《中庸》、《论语》(四书)(3)先秦历史散文:《战国策》、《左传》、《国语》(4)正史著作:《史记》、《资治通鉴》、《三国志》、《后汉书》(5)神话著作:《山海经》、《穆天子传》、《淮南子》、《楚辞》、《列子》(6)乐府著作:《古诗十九首》、《孔雀东南飞》、《木兰辞》、《陌上桑》(7)唐朝诗歌:《从军行》、《山居秋暝》、《行路难》、《蜀相》、《无题》(8)宋代词作:《江城子》、《八声甘州》、《声声慢》、《水龙吟》、《关山月》(9)元代散曲:《天净沙秋思》、《汉宫秋》、《西厢记》、《窦娥冤》、《赵氏孤儿》(10)明清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儒林外史》、《聊斋志异》、《金瓶梅》(11)本国作品:《麦琪的礼物》、《苦恼》、《门槛》、《我的世界观》、《米龙老爹》(12)现代小说、戏剧:《断魂枪》、《风波》、《边城》、《祝福》、《日出》(13)散文:《爱尔克灯光》、《故都的秋》、《捡麦穗》、《道士塔》、《我与地坛》(14)现代诗歌:《再别康桥》、《炉中煤》、《我亲爱的祖国》、《我爱这土地》(15)唐宋散文:《种树郭橐驼传》、《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报刘一丈书》、《西湖七月半》、《马伶传》、《张中丞传后叙》、《陈情表》、《五代史伶官传序》3、文化常识(1)古代的天文历法和天干地支(2)行政地区分别和演化(3)官职设置和称谓演化(4)位置、方向、座次、尊卑(5)三纲五常的内容(6)民俗民俗(7)民间传说、民间故事、寓言、神话、传奇(8)朝代更迭、都城设置、开国皇帝、末代暴君等(三)阅读部分1、现代文(散文)阅读(1)段落条理分别2(2)修辞办法阐发(3)表现手法分析(4)中心主旨提炼2、诗歌阅读(1)主题思想施展阐发(2)意境塑造(3)艺术特点(4)意境延长(主题升华)3、小说阅读(1)人物形象分析(2)表层意义发掘(说明了什么?)(3)描写场景、情况的办法①直接描写;间接描写②正面描写;侧面描写③整体描写;部分描写(4)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生理描写;肖像描写;细节描写4.文言文阅读(1)中央句子翻译(2)重点字词解释(3)概况中央宗旨(4)表现方法(四)文言文板块---特殊文言征象1、古今异义词语首要类型:词义扩展;减少;词义转移;感情色彩变革;语体色彩变革举例:(1)以致天下之士()(2)不爱珍器((3)于是六国之士…()(4)流血漂橹()(5)秦人开关延敌()(6)制其弊()(7)因河为池()2、通假字征象(1)孝公既没(“殁”:死)(2)约从离衡(“纵”;“横”)(3)振四海(“震”:震惊)(4)陈利兵而谁何(“呵”:盘诘。
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作。
《诗经》主要依据音乐特点作为标准来分类,即风、雅、颂三类。
"风",是地方民间音乐曲调的意思。
"国风"是15个地区的乐歌。
"雅",正也,即标准音,是王畿附近的乐曲名称。
"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重点篇章:《采薇》2.简述《诗经》的艺术成就。
(1)直抒胸臆的特色《诗经》中无论是积极干预时政的怨刺诗,抒写民间疾苦的役役诗,还是反映社会生活的婚恋诗、农事诗,无不直面人生,表达真情实感,不作无病呻吟。
因为《诗经》真实地反映社会人生,开创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成为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优良传统。
(2)赋、比、兴的表现手法"赋、比、兴",是后人研究《诗经》时总结出来的三种诗歌艺术表现方法,与"风、雅、颂"合称"六义"."赋",就是铺陈直叙,不用比,兴,直截了当地铺叙、抒情、描绘,把要表达的思想内容有层次地说出来。
"比"就是比喻,打比方。
"兴" 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开头,通过联想以触发起诗人思想感情勃发的表现方法。
《诗经》赋、比、兴手法的运用,极大地丰富了我国诗歌的表现艺术,对形成中国诗歌兴寄遥远、含蓄蕴藉的特有风貌起着重大作用。
3.以屈原为代表作家的 "楚辞",是继《诗经》之后中国诗歌史上另一座新的里程碑。
它标志着中国诗歌从民间集体歌唱到诗人独立创作的更高发展阶段的出现。
这种由诗人创作、带有鲜明楚地文化色彩的新诗歌,将中国诗歌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4.《尚书》是我国第一部古典散文集和最早的历史文献。
《春秋》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体断代史,是继《尚书》之后以记事为主的一部史书。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
2021安徽师范大学专升本公共课考点
一、基础知识
(一)语言知识
1.能够正确规范书写汉字,准确恰当使用汉语词汇,了解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和常见修辞手法(如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问、设问等)。
⒉能够识记理解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掌握文言文中通假字、古今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等语言现象及常见的特殊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能够进行简单的文言翻译。
(二)文学知识
1.掌握古今中外主要作家、作品的基本情况。
如作家的时代、国别、字号、代表作、诗文集名称、文学主张、艺术成就等,代表作品的出处、编著年代、基本内容、主要特色及其文学史地位等。
2.了解文学史中重要的文学流派和文学现象。
3.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
(详见背诵篇目)
(三)实用文知识
掌握基本的实用文体(包括常用的公务文书和事务文书)的语言要求及写作规范。
二、基本能力
(一)阅读能力
1.能正确分析文章的逻辑层次,理解并概括段落大意及作品的主旨。
⒉能准确分析文章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技巧,能联系文章说明常见修辞手法的作用。
3.能结合不同文体的特点,分析作品语言的特色,鉴赏评价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的含义与表情达意作用。
(二)写作能力
1.文学写作
基本要求:符合题意,符合文体要求,感情真挚、思想健康,内容充实、中心明确,语言通顺、结构完整,标点正确、书写规范。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800字左右。
2.实用文写作
基本要求:能根据提供的材料或情境选择恰当的文体写作,主题鲜明集中、材料准确翔实、结构完整恰当、表达通顺得体、格式正确规范。
大学语文专升本重点知识归纳�反笱в镂淖ㄉ�本重点知识归纳 1、养生主《庄子》一�缸�子�姑�周�拐焦�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垢挥诶寺�色彩的哲学家�顾�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怪髡潘橙巫匀华狗炊匀宋�。
《庄子》三十三篇�拱�括《内篇》七篇�埂锻馄�》十五和《杂篇》十一篇。
《庄子》一书创作了大量的寓言故事�构视小霸⒀允�九”之称。
《庄子》一书在先秦诸子散文中最富有浪漫色彩和文学特色。
�范��涪僦行穆鄣悛徽莆展媛�顺其自然②论证方法�欢员嚷壑お即幽男┓矫嫘� a、三年前的庖丁与现在的庖丁 b、良庖、族庖与庖丁③用了事实论据�啡��涪倮斫獗疚闹行穆鄣憔哂械钠毡橐庖濉�②识记本文是以寓言故事为论据的喻证法的论证特点。
�匪莫复视锇盐�庖丁解牛�挥懈雒�叫丁的厨工分卸牛的肢体。
比喻技术高超�钩錾袢牖�。
游刃有余�恍稳菁且涫炝贰⒆鍪虑崴衫�落。
踌躇满志�恍穆�意足�勾尤葑缘玫难�子。
�肺濯缚魏笙疤�① “寓言十九”之称�顾得鳌蹲�子》一书怎样的特点��答�弧霸⒀允�九”是庄子对自己著作写作特点的概括�故撬邓�的书中绝大部分内容都是运用寓言手法。
这就说明他是有意识以象征、比喻、形象描写等手法来生动地表达自己的哲学思想。
②本文阐述了怎样的养生之道�轿恼掠煤沃致劬萁�行论证��答�谎�生之道�凰橙巫匀弧B劬莳皇率德劬�③ “庖丁解牛”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秸庠蛟⒀园�含了怎样的哲理��答�蝗松�态度是委运随化、无为而治�匪橙巫匀华浮�文章客观上给予我们这样的启示�皇郎系氖挛锎碜鄹丛营沟�只要掌握事物的规律�顾橙问挛锏淖匀恢�理�咕湍馨咽虑榘旌谩��妨��缚挝淖执始熬涫椒治�①养生主�恢鳘还丶�②手之所触�恢��恍榇湿怪魑街�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乃中经首之会之�坏摹;岐灰艚凇�③奏刀�d然�鼓�不中音奏�唤�刀。
莫�幻挥�④臣之所好者道也�菇�乎技矣之�恍榇湿怪魑街�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道�还媛伞�进�徊俟�。
庖丁释刀对曰释�环畔�⑤依乎天理�患础八秤ψ匀弧薄R廓凰炒�批大�S�沟来蟾U�挂蚱涔倘�批�换鳌`S�煌�“隙” 空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