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尺骨鹰嘴肘关节骨折脱位的诊断和治疗
- 格式:pptx
- 大小:13.22 MB
- 文档页数:43
复杂肘关节骨折伴脱位病例分享
贾建波发布于:2016-03-02更新于:2016-03-09
患者信息
女 42岁
主诉
外伤致左肘肿痛、活动受限3小时。
现病史
患者入院前3小时不慎摔伤,致左肘肿胀、压痛、活动受限,来院急诊,经检查摄片诊断为左肘关节脱位伴左尺骨鹰嘴骨折、左尺骨冠状突骨折,急诊予以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为进一步治疗收入院。
患者自起病以来,精神可,胃纳可,大便如常,小便如常,体重未见明显下降。
专科检查
左长臂石膏托固定中,左肘肿胀,触压痛,活动受限,末梢感觉血运可。
术前照片
诊断
左尺骨鹰嘴、冠状突骨折伴肘关节后脱位(Morrey分型Ⅲb,O’Driscoll 分型Ⅲb)手术名称
左尺骨鹰嘴、冠状突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内外侧副韧带修补。
术中照片
图集共10张图片,点击查看大图
术后照片
文字讨论
讨论该患者应何时手术(手术时机)? +如何手术(手术入路选择,需要重建那些肘关节结构,如何重建)?+术后如何康复锻炼(术后如何采取合适方法促进肘关节功能恢复)?
(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经尺骨鹰嘴截骨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作者:高昂王伟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1年第07期作者单位:125000 辽宁省葫芦岛市中心医院骨科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是巨大外力导致的肘部严重创伤,由于肘关节解剖结构复杂,血管神经系统易受损伤,是创伤骨科中较难处理且愈后较差的关节部位骨折。
现对于我院2004年5月至2009年6月采用经尺骨鹰嘴截骨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的25例患者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25例,男17例,女8例;年龄19~65岁。
高能量损伤(车祸及高处坠落伤)21例,低能量损伤(摔伤)4例,其中开放性骨折4例,合并桡神经损伤2例,尺神经损伤1例。
安AO分类C1型13例,C2型8例,C3型4例。
1.2 手术手法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患者取健侧卧位,患肢置于特制托架上,在气囊止血带下进行手术。
采用肘后正中切口,筋膜下向两侧分离,显露并保护尺神经,在尺骨鹰嘴两侧切开关节囊,行尺骨鹰嘴V形截骨,充分显露骨折,首先复位肱骨髁间骨折,使用克氏针临时固定,之后复位髁上骨折,使用双重建钢板,Y型加压钢板、管型加压钢板等合适的内固定物进行固定。
最后行尺骨鹰嘴复位张力带固定。
冲洗切口,留置引流管,缝合切口。
是否需行石膏外固定依据骨折情况及内固定坚固情况而定。
2 结果本组25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均于伤后2周内实施手术,均得到随访,一般情况下1年左右均达到骨折愈合标准。
按改良Cassebaum评分标准:优,伸肘15°~屈肘130°,肘关节无症状;良,伸肘30°~屈肘120°,肘关节有主观症状;可,伸肘40°~屈肘90°~120°,肘关节无或有症状;差,伸肘40°~屈肘表1 患者手術治疗后的疗效(例,%)3 讨论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属于关节内骨折,易造成关节功能障碍,正确判断骨折部位,骨折分型及移位程度,并选择适当的手术时机是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成功的前提[1]。
尺骨鹰嘴骨折的治疗进展[摘要]尺骨鹰嘴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上肢骨折, 直接暴力作用后易发生粉碎性骨折,因其可以对肘关节功能产生严重影响,故多选择手术治疗。
尺骨鹰嘴骨折的治疗方法有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对于一些非移位性骨折患者,其伸肌机制可能是完整的,可予以非手术治疗。
而手术治疗稳定、坚固,几乎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尺骨鹰嘴骨折,但其手术损伤较大,患者存在感染风险。
目前该类骨折最佳的治疗方式仍存在争议。
本文对尺骨鹰嘴骨折损伤机制,各类治疗方案和最新临床治疗方法进行归纳分析,为正确认识、合理选择尺骨鹰嘴骨折的治疗,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关键词]尺骨鹰嘴;损伤机制; 治疗方法;尺骨鹰嘴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折类型,多发于成年人,约占成人上肢骨折的10% ,直接暴力和间接暴力均可引起尺骨鹰嘴骨折。
尺骨鹰嘴骨折是关节内骨折,在治疗上力求达到解剖复位,才能保证关节面的光滑,从而减少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
目前尺骨鹰嘴骨折主要的治疗方式有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
鹰嘴粉碎性骨折涉及滑车关节面,破坏关节面平整性及其关节稳定性,本文就尺骨鹰嘴骨折的损伤机制、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1 损伤机制尺骨鹰嘴粉碎性骨折,大多由于直接暴力,少数由间接暴力所致,肘关节于半屈肘位时,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肌力和肘关节的反作用力共同形成剪切弯曲应力,若剪切弯曲应力持续作用且肘部又直接着地受力,则会出现粉碎性骨折。
肘部受到较大暴力或高能量损伤,形成所谓“鹰嘴骨折合并肘关节前脱位”或“经鹰嘴的肘关节前脱位”。
骨折线可呈横形、斜形或粉碎形,骨折类型随暴力的性质而异。
骨折后,通常于肱骨远端滑车部为支点,致骨折部的背侧张开或分离。
2治疗进展2.1 保守治疗保守治疗主要适用于无移位或者骨折移位 <2 mm(肘关节屈曲到90°时移位无增加,患者可以克服重力伸展肘关节)的尺骨鹰嘴骨折患者。
但由于尺骨鹰嘴有肱三头肌腱附着,骨折后很少不发生移位,故此方法临床使用较少。
肘关节脱位的症状、起因和中医治疗方法,你知道吗人们在日常运动活动中,难免因为各种各样的意外导致受伤,或从高处跌落,或被重物砸伤,甚至是止步或落地动作不标准,不科学的用力方式易给骨骼关节等部位造成额外的负担,猝然之下可致关节扭损甚至脱出,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日常生活。
一、肘关节脱位的症状及起因肘关节脱位是青少年较为常见的一种肘部损伤,也是全身关节最易脱出的部位,根据脱出部位情况的不同,又可再细分为肘关节前脱位、后脱位以及后外侧脱位三种,其中又以肘关节后脱位最为常见。
由于肘关节受骨骼位置及神经连接限制,其功能动作主要以伸屈为主,加之冠状部比鹰嘴部更小,尺骨难以向后移动,肘关节向后弯折的能力远不如向前折,故肘关节脱位多为后脱位。
肘关节脱位多同时伴有肱骨内上踝骨折、尺骨鹰嘴或喙突骨折或韧带及周遭血管神经束损伤等其它部分骨结构或软组织损伤。
患者肘关节脱位后肘部会出现较为明显的畸形变化,整个肘关节肿胀不堪,稍微动之则会伴随着剧烈疼痛感,仅能在极小范围内被动进行活动,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正常活动。
由于肘关节两端肱骨内外宽且厚,而前后扁且薄,关节囊前后均较为薄弱,但侧方有坚韧的韧带加以保护,通常情况下,手臂肘伸直时,尺骨鹰嘴、肱骨内、外上踝关节三点当为一条直线,而手臂弯曲时,三点当呈等腰三角状,肘关节肱骨有其可以正常活动的角度,可以带动机体做出各种各样的动作,但若手臂骤然过分外展,则会在瞬时给手臂连带手肘关节带来巨大的负担,肱骨超出原本可活动的角度范围,即会导致发生肘关节脱出的情况。
以造成肘关节后脱最常见的摔倒原因为例,当患者在无防备的情况下意外摔倒时,手部会下意识的往前伸,手掌撑地,而在其着地瞬间,作用力会直接作用于尺骨、桡骨,并顺势上导,使其上端力向近侧造成剧烈的冲击力,在重力与拉力的强大作用力下对肘关节造成巨大负担,肘关节因冲击力被迫过度后伸,尺骨鹰嘴部力量直达肱骨下端鹰嘴窝,由此产生的有力杠杆作用使得肱骨下端突破肱前肌和肘关节囊前壁束缚,尺骨鹰嘴部持续后移制止完全脱出,从而造成肘关节脱位,肱前肌被撕裂剥离,故导致血肿,若合并肱骨内上踝骨折,骨折后碎片易嵌顿在关节处从而阻碍肱骨复位,也容易造成尺神经损伤。
手法复位治疗肘部脱位肘部脱位是骨科肘部损伤的常见病之一,包括以青壮年多见的肘关节脱位,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肘部脱位一般由跌、撞、扭、拉所致,肘关节脱位常发生于青壮年,后脱位由于向后方跌倒,肘关节过度伸直,手掌着地之间接暴力作用于肘部所致,内外侧脱位是由于肘关过伸,手掌着地,伴有强力内外翻,同时伴有扭转暴力所致,多数伴有肱骨内外髁撕脱骨折;前脱位极少见,伴尺骨鹰嘴骨折需手术治疗,肘关节分裂脱位是肘关节过伸,前臂过度旋前位,手掌着地所致。
桡骨小头半脱位为小儿桡骨小头发育不全,环状韧带松驰,前臂伸直旋前位时被过度牵拉手部致伤,笔者从事临床19年,致93年摸索出一套单人手法复位治疗肘部脱位的治疗方法。
1 临床资料1.1 肘关节脱位53例,均为男性,年龄在22~45岁之间,后脱位41例,侧方脱位11例,分裂脱位1例。
1.2 桡骨小头半脱位280例,均为2~6岁儿童。
2 诊断依据2.1 肘关节脱位:病人来时以健侧之手抱住伤侧前臂,脱节疼痛、肿胀、畸形,功能障碍,肘后三角关系改变,弹性固定,伤肢长度缩短,肘部周径增粗。
后脱位时脱节呈半伸屈位约130°,以手触摸肘窝时,可触及肱骨下端,肘后可触及突出在肱骨下端后上方的尺骨鹰嘴以及桡骨小头;侧方脱位:肘关节呈半屈伸内外翻畸形,内侧脱位时前臂旋后位,外侧脱位时前臂旋前位;分裂脱位:脱节呈伸直旋前位,前后增宽。
2.2 小儿桡骨头半脱位:患儿被牵拉哭闹不止,患肢不敢活动,不敢用手持物,前臂呈旋前伸直位,被动活动时哭闹加剧,尤其不敢旋后,肘部无明显肿胀,桡骨小头外明显压痛。
2.3 X线片可以明确诊断脱节脱位类型及是否合并骨折,本组没有纯内外脱位,均为后内、后外侧脱位,桡骨小头X线片无异常改变。
3 治疗方法3.1 成人肘关节脱位3.1.1 常规方法:令病人正坐在椅子上,背靠椅背不动,并嘱其伤肘放松,不要紧张,令助手一人立于患者身后,双臂通过患肢肩部,双手握住肱骨中下部,以固定患肢。
中西医结合骨伤学教学大纲:肘部创伤【目的要求】1,掌握肘关节脱位、肱骨镰上骨折的诊断和治疗。
2.熟悉尺骨鹰嘴骨折的诊断和治疗。
3.了解其它骨折的诊断和功能训练。
【教学内容】1、肘关节脱位(I)病因病理可因受伤时姿势不同,发生后脱位或前脱位等,重点介绍后脱位。
(2)临床表现后脱位有肿胀、疼痛、畸形、功能障碍、肘三角变形,弹性固定于半伸位,注意并发骨折。
前脱位常并发鹰嘴骨折、血肿明显。
X片确诊,与肘部骨折鉴别。
(3)治疗介绍拔伸屈肘法整复的脱位及固定位置、时间、练功注意事项。
介绍陈旧性脱位整复原则及相对手术适应证。
(4)预后外敷中药防止肘后血肿的发生,一般预后较好,转为习惯性脱位较少。
2、肱骨骸上骨折(1)病因病理常为间接暴力所致,多见于儿童。
介绍受伤机理。
骨折可分为伸直型和屈曲型。
重点讲解伸直型。
(2)临床表现局部急剧肿胀疼痛,甚至可出现水疱、明显畸形、骨擦音和等。
应与肘关节脱位相鉴别。
密切注意有无循环障碍及神经损伤。
(3)治疗1手法复位外固定:新鲜肱骨镰上骨折有移位,肿胀不严重,无血管神经损伤。
骨牵引:肿胀严重,张力性水疱或有较大创口不宜手法复位,骨折端不稳定,用尺骨鹰嘴牵引。
3.切开复位内固定:不稳定,早期有缺血性挛缩表现者。
(4)预后早期练功活动,防止肘内翻和缺血性挛缩的发生,内外用药,预后较好。
3、肱骨既间骨折(1)病因病理多为暴力引起,分类:1.屈曲型:肘关节在屈曲位时直接撞击地面或物体所致,尺骨鹰嘴端面三角形,两踝间分离移位,肱骨下端向后移位。
伸展型:跌倒时,肘关节处于伸展位,手掌和人体重力向上、下传导并集中于肱骨镰部造成骨折,内外吸向两侧分离,肱骨下端向前移位。
本骨折可呈“T”和“Y”型,有时呈粉碎型。
(2)临床表现肘关节剧痛,压痛广泛,伴有畸形。
肘关节呈半屈曲状。
屈曲旋转受限。
前臂多处于旋前位。
检查时可触及骨块活动和骨擦感。
肘后三角骨性标志紊乱。
血管神经有时受到损伤,应予以注意。
肘部X片正侧位对判断骨折类型有很大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