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练习八
- 格式:ppt
- 大小:643.50 KB
- 文档页数:14
1、义和团运动兴起的时间和地点分别是1898年和山东。
2、义和团运动的性质是农民反帝爱国运动。
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目的是为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时间是1900年6月。
5、发动八国联军战争的国家有英、美、俄、日、法、德、意、奥。
6、1900年6月八国联军的的统帅是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
7、在八国联军向北京进犯时,义和团与侵略军交战的地点是廊坊。
8、八国联军攻占北京的时间是1900年8月中旬。
9、1900年9月就任八国联军统帅的是德国将领瓦德西。
10、《辛丑条约》签订的时间是1901年。
1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结果是签订了《辛丑条约》。
12、在《辛丑条约》的内容中最能证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是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13、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是《辛丑条约》。
14、在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最多的条约是《辛丑条约》。
15、在《辛丑条约》中允许帝国主义派兵驻扎的铁路沿线是从北京到山海关。
16、在《辛丑条约》中划定使馆界的地方是北京东交民巷。
17、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的历史事件是《辛丑条约》的签订。
18、在《辛丑条约》的内容中最能说明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的是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19、义和团斗争的矛头直接指向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20、义和团奋勇抵抗,迫使八国联军狼狈逃回天津,取得大捷的地点是廊坊。
21、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同慈禧太后一起仓皇出逃的清朝皇帝是光绪帝。
2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的奥国是指奥匈帝国。
23、侵华的八国联军中,欧洲国家有五个。
24、义和团运动爆发的主要原因是帝国主义侵略的加深。
25、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是中英《南京条约》。
26、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的条约是《辛丑条约》。
27、中国近代史的起止年代是1840年—1949年。
28、鸦片战争期间,清朝的皇帝是道光帝。
29、英国为扭转对华贸易逆差依靠的主要物品是鸦片。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五课练习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9小题,)1.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对________进行的改造()①农业②手工业③资本主义工商业④交通运输业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2.1956年底,全国加入农业合作社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96.3%,加入手工业合作社的人数占手工业者总数的91.7%,全国私营工业人数的99%、私营商业人数的85%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导致这些数据的直接原因是()A. 新中国的建立B. 召开一届全国人大C. 实施三大改造D. 掀起“大跃进”运动3.某同学利用下面三幅历史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
他研究的主题应该是()A. 抗美援朝B. 社会主义改造C. “大跃进”运动D. 人民公社化运动4.你能够从下图中得出的正确结论是()5.A. 三大改造的原因B. 三大改造的途径C. 三大改造的实质D. 三大改造的结果6.小明同学准备写一篇小论文,并在网上搜集了诸如“社会主义公有制”“赎买政策”“合作社”“公私合营”等方面的材料。
据此判断,这篇论文的主题最有可能是()A. 过渡时期B. 政权巩固C. 三大改造D. 十年“文化大革命”7.如图为1956年我国公私经济成分比重表。
这表明,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A.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B. 生产资料完全实现公有制C.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D. 工业化建设成就显著8.从1952年与1956年国民收入结构表的数据变化中,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 我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B. “大跃进”改变了经济落后状况C. 社会主义公有制已经确立D.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就巨大9.三大改造的实质()A. 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B. 个体手工业者互助合作C. 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D. 对民族资产阶级的剥削加以限制10.目前,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社会主义要从国情出发,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的标志性事件是A.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 土地改革的完成C.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D.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大自然的语言》分层练习◆基础题一、基础知识运用与积累。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融化(róng)孕育(yùn)翩然(biān)农谚(yán)B.簌簌(shù)萌发(méng)芳菲(fěi)销声匿迹(nì)C.衰草(shuāi)草长莺飞(yīng)窥见(kuī)纬度(wěi)D.风雪载途(zhài)侵害(qīn)逆温(yì)数据(shù)2.选出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草木萌发周而复始销声匿迹风雪载途B.天空晴朗大地苏醒冰雪溶化草长莺飞C.采积种子花香鸟语次第开放物候观测D.不毛之地川流不息丢三落四衰草连天3.选词填空:(1)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动物的养育往来。
A.发荣B.荣枯C.枯落(2)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
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得多。
A.灵活B.灵敏C.机灵D.生动4.对下面的病句提出合理的修改意见。
物候学是关系到农业丰产的,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
修改意见:5.“立春过后,大地渐渐地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
”这段文字运用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方法是()。
A.说明拟人比喻B.叙述拟人比喻C.描写对偶拟人D.抒情比喻拟人6.下列各句中说明纬度差异的一项是()。
A.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
B.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年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年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
C.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
D.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应。
7.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大自然的语言”中“语言”是指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
B.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的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学。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五课做守法公民课后练习1、选择题1.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作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
一切违法行为( )A.都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B.都触犯了刑事法律C.都由人民法院实行惩罚D.都要承担法律责任2. 正当防卫是指为保护自己或他人的权利,对不法侵害所采取的必要行动。
正当防卫作为一种免责事由,在各国刑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下列不属于正当防卫成立条件的是( )A. 针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B. 针对不法侵害者亲属C. 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D. 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3. 散播限制新车牌照谣言的某汽车销售员,被拘留十天;因质量问题遭顾客起诉的某装修公司,被责令赔偿损失。
他们的行为分别属于( )A. 一般违法和严重违法B. 民事违法和行政违法C. 行政违法和刑事违法D. 行政违法和民事违法4.王某在机动车道上行驶电动自行车,被交警罚款五十元;林某非法使用小眼的渔网捕鱼并电鱼,被判处罚金六千元。
他们的行为分别属于()A. 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B. 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C. 刑事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D. 行政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5.大学生闫某因捕猎并售卖了16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燕隼,并屡次收购、猎捕珍贵、濒危野生动物,被法院以非法猎捕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和非法收购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判处有期徒刑10年半。
闫某被严惩是因为其行为( )①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②触犯野生动物保护法和刑法的有关规定③属于民事违法行为,应承担民事责任④是行政违法行为,应受行政处罚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6.某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刘某犯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罪,判处有期徒刑4年,并处罚金1 000万元;犯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判处有期徒刑15年,并没收个人全部财产;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上述判决中属于附加刑的有( )A.有期徒刑、没收财产、剥夺政治权利终身B.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财产、死刑C.罚金、没收财产、剥夺政治权利终身D.有期徒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7. 胡某为吸引粉丝表演了一段“无人驾驶”,在开车过程中打开驾驶室车门,迅速下车,跟随车辆步行一段,再上车继续驾驶。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5课 藤野先生 练习(含答案和解析)一、单选题姓名: 得分:1.(3分)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A.烂漫(màn)樱花(yīn)油光可鉴(jiàn)绯红(fēi)B.芦荟(huì)和蔼(ǎi)杳无消息(yǎo)发髻(jí)C.畸形(qí)不逊(xùn)驿站(yì)瞥见(piē)D.匿名(nì)诘责(jié)教诲(huì)深恶痛疾(wù)2.(3分)下面对加点词语的含义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
(油光可鉴:这里是说头发上抹油,梳得很光亮,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B.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精通时事:了解社会大事)C.那坐在后面发笑的是上学年不及格的留级学生,在校已经一年,掌故颇为熟悉的了。
(掌故: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的传说或故事。
这里指学校里过去发生的一些事情)D.从他那一面看起来,是一去之后,杳无消息了。
(杳无消息:形容一点儿消息也没有)3.(3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他对台湾那些不认祖宗、不认自己是中国人的“台独”分子深恶痛疾,他期盼祖国和平统一那天早日到来。
B.木芙蓉花可食用,古人曾用芙蓉花煮豆腐,红白相衬,有色有香,好像雪霁之霞,美其名曰“雪霁羹”。
C.这篇小说因其情节上的抑扬顿挫、人物形象的鲜明深刻而吸引了很多读者。
D.那些杳无消息的外逃经济犯罪嫌疑人,在公安部“猎狐行动”的打击下,先后有92名被抓获。
4.(3分)下列语段空缺处填写恰当的一组词语是()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__________.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__________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__________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__________。
部编版2021-2021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第5课?藤野先生?同步练习一、根底运用〔共5题;共18分〕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词语〔1〕那坐在后面发笑的是上学年不及格的留级学生,在校已经一年,zhǎnɡɡù________颇为熟悉的了。
〔2〕其次的话,大概是说上年解剖学试验的题目,是藤野先生在讲义上做了记号,我预先知道的,所以能有这样的成绩。
末尾是nì mínɡ________。
〔3〕其实我并没有决心要学生物学,因为看得他有些qī rán________,便说了一个慰安他的谎话。
【答案】〔1〕掌故〔2〕匿名〔3〕凄然【考点】汉字或汉字拼音,藤野先生【解析】【分析】根据语境用普通话读准拼音。
书写词语注意形声字、同音字、形近字的特点判断汉字的写法,不要写错字,如:〔1〕“故〞易错写成“固〞〔2〕“匿〞易错写成“逆〞。
【点评】先用普通话读准拼音,然后根据语境写词语,注意理解词义,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形声字、同音字、形近字。
2.以下句子中划线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A. 他年近三十,头发梳得蓬蓬的,油光可鉴。
B. 人民群众对社会上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等不正之风深恶痛疾。
C. 这部小说凝聚了创作者毕生的智慧,构思非常巧妙,故事情节抑扬顿挫,引人入胜。
D. 十年浩劫中遗失的大量书籍,从此杳无消息。
【答案】C【考点】近义成语适用范围对象辨析,藤野先生【解析】【分析】抑扬顿挫,抑:降低;扬:升高;顿:停顿;挫:转折。
指声音的上下起伏和停顿转折。
形容“故事情节〞错。
故答案为:C【点评】说话和写作时要正确使用词语,注意词语的搭配和组合;正确理解词语在详细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注意词语使用过程中的感情色彩的变化;加强对教材注释和课文后列出的字词背诵积累等。
3.下面各句中划线的词与“实在标致极了〞中的“标致〞一词感情色彩一样的是〔〕A. 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目光发觉,她爱我们。
B. 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得他说话不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
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夯实基础典型题1.义和团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是 ( )A.外国传教士的活动十分猖獗 B.帝国主义的侵略加深C.清政府承认义和团的合法地位 D.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加深2.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最早兴起于()A.天津B.河北C.山东D.广西3、八国联军的侵华时间是 ( )A.1899年 B.1900年 C.1901年 D.1902年4、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是为了镇压()A、禁烟运动B、太平天国运动C、戊戌变法运动D、义和团运动5、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向德皇报告说:中国人民“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机,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
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瓦德西产生这种顾虑是因为()A.义和团的坚决抵抗 B.清政府的公开宣战C.一批爱国将领的英勇事迹 D.侵略战争是非正义的6、义和团运动和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同之处是 ( )A.都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了 B.都建立起了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C.都提出了明确的政治纲领 D.都建立起一支强大的军队7.中国近代史上,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离开北京仓皇外逃的皇帝有 ( )①道光帝②咸丰帝③同治帝④光绪帝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8.近代史上列强强迫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
其中赔款最多的条约是 ( ) A.《马关条约》 B.《辛丑条约》 C.《南京条约》 D.《天津条约》9.《辛丑条约》与《南京条约》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 ( )A.战争赔款金额巨大,加重了人民的负担B.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进驻中国军事要点,威胁到国家安全C.中国人无权进入外国使馆区D.《辛丑条约》后,清政府已经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10.清政府依据《辛丑条约》要赔偿给各国白银4.5亿两,这样高额的赔款对于贫穷的中国简直就是天文数字,一旦赔偿不出,帝国主义国家最有可能采取的措施是 ( ) A.进行大规模军事打击,逼迫清政府偿还战争赔款B.大肆抢掠财物来弥补赔款数额C.割占土地作为补偿D.用中国海关等税收来充当赔款能力提高典型题易错题11、《辛丑条约》签订时,慈禧太后曾说:“……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第5课《我的童年》同步练习1.下列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朝庭万象更新大慨诞生B.一丝不挂不折不扣振作锁事C.溺爱蓝子光大门楣关键D.家徒四壁高梁幻想相依为命答案:B解析:分析:“大慨”应为“大概”,“蓝子”应为“篮子”,“高梁”应为“高粱”完全正确的一项是B项。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字形的辨析应用。
2.下面的句子运用了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在我诞生前似乎也曾有过比较好的日子。
B.我吃起来,仿佛是龙肝凤髓一般,我不知道天下还有比白面馒头更好吃的东西。
C.儿童是祖国的花朵,花朵当然要爱护。
D.乡下人一提到它,好像都肃然起敬,我当然更是如此。
答案:B解析:分析:B项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白面馍馍的美味。
点评:考查修辞的使用。
3.改正句中的错别字。
(4分)(1)从账里望得见母亲一人在灯下做鞋底,我心里又想起母亲的劳苦,转辗反侧睡不着。
()(2)我心里暗自想念着,为着我要穿鞋,累母亲深夜工作不休,心上感到说不出的谦疚。
()答案:(1)账-帐|转辗-辗转(2)谦-歉解析:分析:“转辗反侧”这个词语不好查出是错的,往往我们的视觉会忽视交换的词语,看清每个词语就可以了。
点评:考查错别字,对相近字形的辨析考查。
4.在下面横线上,填进恰当的成语。
(3分)往往讲到孤女患难,或义妇含冤的凄惨的情形,她两人便都________,泪珠尽往颊上涌流着。
那时的我立在旁边瞧着,________,心里不明白她们为什么那样________地挥泪痛哭一顿。
答案:热泪盈眶|莫名其妙|无缘无故解析:分析:此题虽然是让写出恰当的成语,但是这段文字却是《我的母亲》中的原句,所以相对来说较简单了,回忆文章内容或者结合前后文回答此题。
点评:考查成语积累的运用。
5.在下面句子的括号里,填进恰当的关联词(每个括号里,只能填一个字)。
现在想来,()感觉到母亲的情感的丰富,()觉得她讲的故事能那样地感动着妹仔,()()母亲生在现在,有机会把自己造成一个教员,()可成为一个循循善诱的良师。
5《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同步练习基础锤炼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初衷.()杀lù() cuàn改()抵lài ()wàng图()辱没.()呓.语()遁.形()铭.记()彰.显()隆.重()大肆.()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南京大屠杀这一惨绝人寰....的劫难,在世界战争史上都是罕见的。
B.每座茶馆里都人声鼎沸,而超越这个的,则是茶堂倌振聋发聩....的吆喝。
C.离开几十年,今日重回故乡,已是人事全非,颇有沧海桑田....之慨。
D.中华人文精神是中华民族发展进程中一以贯之....的根本精神。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2018年全国送餐员平均薪资达7750元,甚至超过了行政、文员等白领岗位。
(在“岗位”后面加上“的平均薪资”)B.苹果手机的销量虽然在中国市场上出现了明显的下滑,但是它在印度市场上的表现更加令人失望。
(将“表现”改为“销量”)C.随着取消老年卡的呼声越来越高,使部分地区开始重视起来了。
(删去“使”)D.微公益联合新浪全国地方站,启动“点赞公益-2018年百城公益人物评选”,传播各地公益人物的风采和展示正能量。
(将“传播”和“展示”对调)课内精读4.这篇新闻评论的观点是什么?5.第 2~4 自然段作者是怎样选择新闻事实来支撑观点的?体会其开阔的视野和运用事实的技巧。
6.开篇引用公祭鼎铭文有什么作用?拓展阅读让榜样成为这个时代最闪耀的“顶流”①在近日举行的全球顶尖科学家大会上,钟南山院士作主题发言并特别讲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相信青年人会以很多科学家,包括这次参会的科学家为偶像。
但是我们成为偶像的目的是更好地消除青年人对偶像的盲从。
”这番感言随即在舆论场中引发热议,网友纷纷感慨“受教”。
②“长大后我将成为你”,很多人喜欢用这句话寄托自己的理想期许。
这个“你”,是个人的选择,更是社会主流价值的呈现。
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5课《练习八》教案一. 教材分析《练习八》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掌握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10以内数的认识,对加减法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混淆、错误。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掌握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分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具:课件、实物、卡片等。
2.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如:小猫和老鼠比赛摘桃子,小猫摘了3个,老鼠摘了5个,他们一共摘了多少个?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系列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数一数。
如:图片中有3只小鸟,又飞来了2只小鸟,一共有几只小鸟?让学生操作并回答。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互相练习10以内的加减法。
如:小组成员互相出题,计算并交换答案。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4.巩固(10分钟)通过游戏的方式,巩固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
如:设置一个闯关游戏,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定的题目。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的加减法知识。
如:小明有5个苹果,他吃掉了2个,还剩下几个?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明确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