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差别定价法
- 格式:ppt
- 大小:502.50 KB
- 文档页数:6
成本导向定价法定价方法主要包括成本导向、竞争导向和顾客导向三种类型。
1.成本导向定价法以产品单位成本为基本依据,再加上预期利润来确定价格的成本导向定价法,是企业最常用、最基本的定价方法。
但它容易忽视市场需求、竞争和价格水平的变化,有时候与定价目标相脱节。
此外,运用这一方法制定的价格均是建立在对销量主观预测的基础上,从而降低了价格制定的科学性。
因此,在采用成本导向定价法时,还需要充分考虑需求和竞争状况,以此来确定最终的市场价格水平。
成本导向定价法又衍生出了总成本加成定价法、目标收益定价法、变动成本定价法等几种具体的定价方法。
(1)总成本加成定价法在总成本加成定价方法下,把所有为生产某种产品而发生的耗费均计入成本的范围,计算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分摊相应的固定成本,再按一定的目标利润率来决定价格。
此种方法简化了定价工作,便于企业开展经济核算。
同时,若某个行业的所有企业都使用这种定价方法,它们的价格就会趋于相似,因而价格竞争就会减少。
而且,在成本加成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价格,对买方和卖方来说都比较公平,卖方能得到正常利润,买方也不会觉得受到了额外剥削。
(2)目标收益定价法目标收益定价法是根据企业的投资总额、预期销址和投资回收期等因素来确定价格的。
目标收益定价法很少考虑到市场竞争和需求的实际情况,只是从保证生产者的利益出发制定价格.另外,先确定产品销量、再计算产品价格的做法,完全颠倒了价格与销量的因果关系,把销量看成是价格的决定因素,在实际中很难行得通。
不过,对于需求比较稳定的大型制造业、供不应求且价格弹性小的商品、市场占有率高且具有垄断性的商品,在科学预测价格、销量、成本和利润四要素的基础上,目标收益法仍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定价方法.(3)变动成本定价法采用变动成本定价法是以单位产品变动成本作为定价依据和可接受价格的最低界限。
变动成本定价法改变了售价低于总成本便拒绝交易的传统做法,对于有效地应对竞争、开拓新市场、调节需求的季节差异、形成最优产品组合,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
于竞争三种定价思想的比较▪引子▪一、三种定价策略的概念比较▪二、三种定价策略的分类比较▪三、三种定价策略的方法比较▪四、三种定价策略的适用范围比较▪五、三种定价策略的优势、劣势比较▪总结▪定价方法---是企业在特定的定价目标指导下,依据对成本、需求及竞争等状况的研究,运用价格决策理论,对产品价格进行计算的具体方法。
▪定价方法主要包括:▪一成本导向定价策略▪二竞争导向定价策略▪三顾客导向定价策略▪(一)基于成本的定价策略:以产品单位成本为基本依据,再加上预期利润来确定价格的成本导向定价法,是中外企业最常用、最基本的定价方法。
▪(二)基于客户价值的定价策略:现代市场营销观念要求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必须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并在产品、价格、分销和促销等方面予以充分体现。
根据市场需求状况和消费者对产品的感觉差异来确定价格的方法叫做客户价值导向定价法,又称“市场导向定价法”、“需求导向定价法。
▪(三)基于竞争的定价策略:在竞争十分激烈的市场上,企业通过研究竞争对手的生产条件、服务状况、价格水平等因素,依据自身的竞争实力,参考成本和供求状况来确定商品价格。
这种定价方法就是通常所说的竞争导向定价法。
▪从概念的比较可以看出,三种定价策略的立足点和不同:▪成本定价策略从企业自身成本出发,单纯从企业的供给方角度来定价。
▪客户价值定价策略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从消费市场的需求方角度来定价。
▪竞争定价策略企业通过研究平行的竞争对手的各项因素,作为参考来制定自身价格,是一种考量了市场环境下的基于市场的定价策略。
(一)成本定价策略1、总成本加成定价法。
在这种定价方法下,把所有为生产某种产品而发生的耗费均计入成本的范围,计算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合理分摊相应的固定成本,再按一定的目标利润率来决定价格。
2、目标收益定价法。
目标收益定价法又称投资收益率定价法,是根据企业的投资总额、预期销量和投资回收期等因素来确定价格。
3、边际成本定价法。
一、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特点及营销策略1.导入期的特点及企业的营销策略导入期是新产品进入市场的最初阶段。
新产品在经过开发过程后开始投入市场销售,这时是新产品能否在市场上站稳脚跟的关键时期。
如果该产品在投入期即被消费者拒绝,那幺,企业为此做出的努力将前功尽弃。
产品只有度过艰难的投入期才能茁壮成长。
其主要特点是: 1.生产成本高新产品刚开始生产时,数量不大,技术尚不稳定、不熟练,次品率也较高,因而制造成本较高。
2.促销费用大新产品刚投放市场时,其性能、质量、使用价值、特征等还未被人们认识,为迅速打开销路,提高知名度,需进行大量的广告宣传及其他促销活动,促销费用很大。
3.销售数量少因新产品还未赢得消费者的信赖,未被广泛接受,购买者较少。
4.竞争不激烈因新产品刚进入市场,销路不畅,企业无利甚至亏损,生产者较少,竞争尚未真正开始。
在导入期,企业主要的营销目标是迅速将新产品打入市场,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扩大产品的销售量。
可采取的具体策略有: 1.积极开展卓有成效的广告宣传,采用特殊的促销方法,如示范表演、现场操作、实物展销、免费赠送、小包装试销等,广泛传播商品信息,帮助消费者了解商品,提高认知程度,解除疑虑。
2.积极攻克产品制造中尚未解决的某些技术问题,稳定质量。
并根据市场反馈,改进产品,提高质量。
3.就产品与价格的组合策略看,可运用不同策略。
(1)高价高促销策略,即企业以高价和大规模促销将新产品推进市场,加强市场渗透与扩张。
采用这一策略的条件是:大部分潜在购买者根本不熟悉该产品,已经知道这种新产品的购买者求购心切,愿出高价;企业面临潜在竞争的威胁,急需以高价优质树立声誉,取得竞争优势。
(2)高价低促销策略,即企业以高价和低促销费用将新产品推进市场,以多获利润。
采用这一策略的条件是:市场容量相对有限,消费对象相对稳定;大部分购买者对产品已有所了解,愿出高价购买;潜在竞争的威胁较小。
(3)低价高促销策略,即企业以低价和大规模的促销活动将新产品推进市场,以最快的速度进行市场渗透和扩大市场占有率。
定价方法大家好!欢迎走进《中小企业营销》课堂,今天我要分享的主题是“定价方法”。
一碗小小的兰州拉面,还有沙县小吃不仅遍布全国,还发展到世界各地,除了其自身特色外,关键是它实惠的价格,这是值得我们营销者深思。
定价策略是市场营销组合中十分关键的组成部分,价格通常是影响交易成败的重要因素。
企业定价的目标是促进销售,获取利润,这要求既考虑成本的补偿,又要考虑消费者对价格的接受能力。
那么,企业如何对产品进行定价才让产品更好地营销呢?接下来,我们将从三个方面来考虑——成本、竞争、顾客。
首先,从成本方面考虑定价。
成本导向定价法是一种企业较常用的定价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方法一:总成本加成定价法。
总成本加成定价法是按产品单位成本加上一定比例的毛利写出销售价。
这种定价方法其优点是 1.计算方法简便易行,资料容易取得;2.有利于保持价格的稳定,企业固定的加成,保持稳定的利润下价格不会提高;3.如同一行业都采用总成本加成定价,只要加成比例接近,价格也就接近,可以减少或避免价格竞争。
但是这种以生产导向定价法忽视产品需求弹性的变化,不能适应迅速变化的市场需求,缺乏应有的竞争能力;缺乏灵活性,在某些情况下容易做出错误的决策;容易掩盖企业经营中非正常费用的支出,不利于企业降低产品成本。
这种定价方法一般在租赁业、建筑业、服务业及批发零售企业中应用比较多。
方法二:目标收益定价法。
目标收益定价法是根据企业总成本和预期销售量,确定一个目标利润率,并以此作为定价的标准。
目标收益定价法的优点是可以保证企业既定目标利润的实现。
这种方法一般是用于在市场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企业、市场占有率较高或具有垄断性质的企业。
目标收益定价法的缺点是只从卖方的利益出发,没有考虑竞争因素和市场需求的情况。
方法三:盈亏平衡定价法。
盈亏平衡定价法是一种保本定价法,其是指在销量既定的条件下,企业产品的价格必须达到一定的水平才能做到盈亏平衡、收支相抵。
这种方法考虑销售额的变化后,成本也在发生变化,运用损益平衡原理实行的一种保本定价法。
产品⽣命周期各阶段的特点及营销策略⼀、产品⽣命周期各阶段的特点及营销策略1.导⼊期的特点及企业的营销策略导⼊期是新产品进⼊市场的最初阶段。
新产品在经过开发过程后开始投⼊市场销售,这时是新产品能否在市场上站稳脚跟的关键时期。
如果该产品在投⼊期即被消费者拒绝,那⼳,企业为此做出的努⼒将前功尽弃。
产品只有度过艰难的投⼊期才能茁壮成长。
其主要特点是: 1.⽣产成本⾼新产品刚开始⽣产时,数量不⼤,技术尚不稳定、不熟练,次品率也较⾼,因⽽制造成本较⾼。
2.促销费⽤⼤新产品刚投放市场时,其性能、质量、使⽤价值、特征等还未被⼈们认识,为迅速打开销路,提⾼知名度,需进⾏⼤量的⼴告宣传及其他促销活动,促销费⽤很⼤。
3.销售数量少因新产品还未赢得消费者的信赖,未被⼴泛接受,购买者较少。
4.竞争不激烈因新产品刚进⼊市场,销路不畅,企业⽆利甚⾄亏损,⽣产者较少,竞争尚未真正开始。
在导⼊期,企业主要的营销⽬标是迅速将新产品打⼊市场,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扩⼤产品的销售量。
可采取的具体策略有: 1.积极开展卓有成效的⼴告宣传,采⽤特殊的促销⽅法,如⽰范表演、现场操作、实物展销、免费赠送、⼩包装试销等,⼴泛传播商品信息,帮助消费者了解商品,提⾼认知程度,解除疑虑。
2.积极攻克产品制造中尚未解决的某些技术问题,稳定质量。
并根据市场反馈,改进产品,提⾼质量。
3.就产品与价格的组合策略看,可运⽤不同策略。
(1)⾼价⾼促销策略,即企业以⾼价和⼤规模促销将新产品推进市场,加强市场渗透与扩张。
采⽤这⼀策略的条件是:⼤部分潜在购买者根本不熟悉该产品,已经知道这种新产品的购买者求购⼼切,愿出⾼价;企业⾯临潜在竞争的威胁,急需以⾼价优质树⽴声誉,取得竞争优势。
(2)⾼价低促销策略,即企业以⾼价和低促销费⽤将新产品推进市场,以多获利润。
采⽤这⼀策略的条件是:市场容量相对有限,消费对象相对稳定;⼤部分购买者对产品已有所了解,愿出⾼价购买;潜在竞争的威胁较⼩。
⾦融营销简答论述名词解释⽬录:名词解释:1、⾦融产品2、差别定价法3、关键定价法4、变动收⼊证券5、公募证券6、竞争投标定价法7、固定收⼊证券8、私募证券9、⾦融服务营销10、商誉定价法11、⾦融企业促销12、可转让证券13、分销渠道 14 ⾦融营销 15⾦融市场媒体16、营销调研17、⾦融市场营销环境18、⾦融资本:19、企业形象20、内部营销21、整合营销22、国际化经营战略23、⾦融产品24.⾦融风险25.操作风险26.市场细分27.⾦融创新28.产品29.⾦融产品30.顾客让渡价值(顾客受让价值31.CI战略32.信⽤风险33.市场风险34.营销35.⾦融营销36.⾦融客户37.资本运营38.市场挑战者39.市场补缺者40市场41社会营销42关系营销43内部营销44.⾦融市场细分45产品线46品牌47产品品⽬48系统风险49.4C原则50⾮系统风险51促销52⾦融促销53销售促进(营业推⼴)54. ⾦融营销环境: 55. ⾦融服务购买⾏为56. ⽬标市场57. 成本加成定价法58. ⾦融营销59. 利率 61. 分销渠道62. 营销组合63. 营销风险64.差异化市场策略简答题1、⾦融企业产品定价⼀般的策略2、⾦融产品分销渠道的职能3、保险品牌营销的⽅法4、⾦融企业服务营销的特点、⽬的及原则5、⾦融新产品开发的途径与过程6、银⾏存款定价的基本程序。
7、⾦融产品分销渠道的职能8、品牌策略的内容9、我国⾦融服务的价格形式10、保险产品定价的决策过程11、⾦融产品促销组合策略的组成12、⾦融产品策略包括的内容13、⾦融产品分销渠道的职能 14、⾦融机构实施营销管理的必要性15、⾦融市场营销环境的分类16、⾦融市场的特点:17、银⾏资产证券化的特征18、资本运营的⽅法19、顾客信息管理:20、银⾏资产证券化对银⾏等⾦融机构的作⽤:21、⾦融企业并购决策的原则22⾦融产品各周期的特点及营销策略?23.⾦融产品定价⽅法有哪些?(及其优缺点24.简要说明银⾏资产证券化的含义及其过程25⾦融关系营销具有哪些特点,分为哪些类型26市场补缺者战略的特点是什么?作为⼀个当代⾦融企业市场补缺者,列举出⼀些可供选择的⽅案(最少列举3种)27什么是组织市场,组织市场的购买⾏为有哪些特征?28、什么是⾦融市场细分?⾦融市场细分的原则和标准是什么29为什么要加强顾客关系管理?其主要内容是什么?30简述⾦融产品的特征及其分类。
产品的定价方法定价方法是企业为实现其定价目标所采取的具体方法,可以归纳为成本导向、需求导向和竞争导向三类。
成本导向定价法以营销产品的成本为主要依据制定价格的方法统称为成本导向定价法,这是最简单、应用相当广泛的一种定价方法。
1、总成本定价法:成本加成,目标利润(一)成本加成定价法(cost-pluspricing),即按产品单位成本加上一定比例的毛利定出销售价。
其计算公式为:P二cX(l+r)P—商品的单价c—商品的单位总成本r—商品的加成率(二)目标利润定价法,是根据企业总成本和预期销售量,确定一个目标利润率,并以次作为定价的标准。
其计算公式为:单位商品价格二总成本X(l+目标利润率)/预计销量2、边际成本定价法3、盈亏平衡定价,考虑到销售额变化后,成本也在发生变化,这种方法是运用损益平衡原理实行的一种保本定价法。
其公式是:盈亏平衡点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位—单位变动成本盈亏平衡点销售额=固定成本/1—单位变动成本率2、需求导向定价法需求导向定价法是指根据市场需求状况和消费者对产品的感觉差异来确定价格的定价方法。
它包括以下三种(一)认知导向定价法,是根据消费者对企业提供的产品价值的主观评判来制定价格的一种定价方法。
(二)逆向定价法,它是指依据消费者能够接受的最终销售价格,考虑中间商的成本及正常利润后,逆向推算出中间商的批发价和生产企业的出产价格。
可通过公式计算价格:出厂价格二市场可零售价格x(l—批零差率)X(1—进销差率)(三)习惯定价法,是按照市场长期以来行成的习惯价格定价。
3、竞争导向定价法(CompetitiveBidding/competition-orientatedpricing)竞争导向定价法是企业通过研究竞争对手的生产条件、服务状况、价格水平等因素,依据自身的竞争实力,参考成本和供求状况来确定商品价格。
以市场上竞争者的类似产品的价格作为本企业产品定价的参照系的一种定价方法竞争导向定价法一、竞争导向定价法的概念顾名思义,就是指以市场上相互竞争的同类商品价格为定价基本依据,以竞争状况的变化确定和调整价格水平为特征,与竞争商品价格保持一定的比例,而不过多考虑成本及市场需求因素的定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