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种子填充算法
- 格式:pdf
- 大小:243.46 KB
- 文档页数:2
区域填充算法⼀、区域填充概念区域:指已经表⽰成点阵形式的填充图形,是象素的集合。
区域填充:将区域内的⼀点(常称种⼦点)赋予给定颜⾊,然后将这种颜⾊扩展到整个区域内的过程。
区域填充算法要求区域是连通的,因为只有在连通区域中,才可能将种⼦点的颜⾊扩展到区域内的其它点。
1、区域有两种表⽰形式1. 内点表⽰:枚举出区域内部的所有象素内部所有象素着同⼀个颜⾊边界像素着与内部象素不同的颜⾊。
2. 边界表⽰:枚举出区域外部的所有象素边界上的所有象素着同⼀个颜⾊内部像素着与边界象素不同的颜⾊。
2、区域连通1. 四向连通区域:从区域上⼀点出发可通过上、下、左、右四个⽅向移动的组合,在不越出区域的前提下,到达区域内的任意象素。
2. ⼋向连通区域:从区域上⼀点出发可通过上、下、左、右、左上、右上、左下、右下⼋个⽅向移动的组合,在不越出区域的前提下,到达区域内的任意象素。
3. 四连通与⼋连通区域的区别连通性:四连通可以看作⼋连通的⾃⼰,但是对边界有要求⼆、简单种⼦填充算法1、基本思想给定区域G⼀种⼦点(x, y),⾸先判断该点是否是区域内的⼀点,如果是,则将该点填充为新的颜⾊,然后将该点周围的四个点(四连通)或⼋个点(⼋连通)作为新的种⼦点进⾏同样的处理,通过这种扩散完成对整个区域的填充。
这⾥给出⼀个四连通的种⼦填充算法(区域填充递归算法),使⽤【栈结构】来实现原理算法原理如下:种⼦像素⼊栈,当【栈⾮空】时重复如下三步:2、算法代码这⾥给出⼋连通的种⼦填充算法的代码:void flood_fill_8(int[] pixels, int x, int y, int old_color, int new_color) { if (x < w && x > 0 && y < h && y > 0) {// 如果是旧的颜⾊⽽且还没有给他填充过if (pixels[y * w + x] == old_color) {// 填充为新的颜⾊pixels[y * w + x]== new_color);// 递归flood_fill_8(pixels, x, y + 1, old_color, new_color);flood_fill_8(pixels, x, y - 1, old_color, new_color);flood_fill_8(pixels, x - 1, y, old_color, new_color);flood_fill_8(pixels, x + 1, y, old_color, new_color);flood_fill_8(pixels, x + 1, y + 1, old_color, new_color);flood_fill_8(pixels, x + 1, y - 1, old_color, new_color);flood_fill_8(pixels, x - 1, y + 1, old_color, new_color);flood_fill_8(pixels, x - 1, y - 1, old_color, new_color);}}}3、OpenCV实现import cv2def seed_fill(img):ret, img = cv2.threshold(img, 128, 255, cv2.THRESH_BINARY_INV) label = 100stack_list = []h, w = img.shapefor i in range(1, h-1, 1):for j in range(1, w-1, 1):if (img[i][j] == 255):img[i][j] = labelstack_list.append((i, j))while len(stack_list) != 0:cur_i = stack_list[-1][0]cur_j = stack_list[-1][1]img[cur_i][cur_j] = labelstack_list.remove(stack_list[-1])# 四邻域,可改为⼋邻域if (img[cur_i-1][cur_j] == 255):stack_list.append((cur_i-1, cur_j))if (img[cur_i][cur_j-1] == 255):stack_list.append((cur_i, cur_j-1))if (img[cur_i+1][cur_j] == 255):stack_list.append((cur_i+1, cur_j))if (img[cur_i][cur_j+1] == 255):stack_list.append((cur_i, cur_j+1))cv2.imwrite('./result.jpg', img)cv2.imshow('img', img)cv2.waitKey()if __name__ == '__main__':img = cv2.imread('./test.jpeg', 0)seed_fill(img)4、简单种⼦填充算法的优点和缺点优点:1. 该算法也可以填充有孔区域缺点:1. 有些像素会多次⼊栈,降低算法效率,栈结构占空间2. 递归执⾏,算法简单,但效率不⾼,区域内每⼀像素都要进/出栈,费时费内存3. 改进算法,减少递归次数,提⾼效率三、扫描线种⼦填充算法⽬标:减少递归层次适⽤于边界表⽰的4连通区间1、基本思想在任意不间断区间中只取⼀个种⼦像素(不间断区间指在⼀条扫描线上⼀组相邻元素),填充当前扫描线上的该段区间;然后确定与这⼀区段相邻的上下两条扫描线上位于区域内的区段,并依次把它们保存起来,反复进⾏这个过程,直到所保存的各个区段都填充完毕。
填充算法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填充算法研究与实验1. 实验目的填充算法在计算机图形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并且对于计算机图形学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对填充算法的研究与实验,了解填充算法的原理和应用,掌握填充算法的基本实现方法,实现简单的填充效果。
2. 实验背景填充算法是计算机图形学中的一种常用算法,用于将指定区域进行填充。
填充算法可以应用于图像的编辑、区域选择、图像渲染等方面。
常见的填充算法包括区域种子填充算法、扫描线填充算法等。
3. 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主要研究和实现了区域种子填充算法和扫描线填充算法。
区域种子填充算法是指通过指定一个待填充的种子点,在其周围的区域进行填充。
扫描线填充算法是指通过扫描图像的每一行,在特定条件下对像素进行填充。
在实验中,我们首先实现了区域种子填充算法。
通过在待填充的区域中选择一个点作为种子点,然后从指定点出发,通过递归或栈的方式对相邻的像素进行着色,直到遇到与起始点像素颜色不同的像素为止,从而完成填充效果。
其次,我们实现了扫描线填充算法。
这种算法的核心是扫描图像的每一行,在每一行上找到待填充区域的边界并将其记录下来,然后根据边界的位置对每一个像素进行填充。
我们采用了活性边表和扫描线转换算法来实现扫描线填充算法。
4.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成功实现了区域种子填充算法和扫描线填充算法,在输入指定的区域和种子点后,程序能够快速地对指定区域进行填充,生成了良好的填充效果。
5. 实验分析区域种子填充算法是一种简单且直观的填充算法,但对于复杂区域的填充效果并不理想。
它的主要缺点是可能导致栈溢出或填充效果不均匀,因此在实际应用中不太常用。
相比之下,扫描线填充算法具有更好的填充效果和效率。
其使用了活性边表和扫描线转换算法,可以在进行每一行的扫描时快速地找到边界并进行填充。
但该算法无法很好地处理较复杂的几何形状,例如存在凹陷和自相交的区域。
6.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学习了填充算法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并成功实现了区域种子填充算法和扫描线填充算法。
DNA序列比对技术的改进与优化方法研究摘要:DNA序列比对是生物信息学领域中的重要任务之一,其主要目的是在基因组中寻找相似区域,以揭示序列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
然而,由于DNA序列的长度和复杂性,传统的比对方法面临着时间和精度上的挑战。
因此,研究人员不断努力寻找改进和优化的方法来提高比对的准确性和效率。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DNA序列比对技术的改进与优化方法。
一、Seed-and-Extend算法Seed-and-Extend算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DNA序列比对的算法。
该算法的思想是先寻找相似的短片段(seed),然后根据这些种子来扩展比对区域,并最终确定最佳的比对结果。
为了提高算法的效率,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些改进方法。
1. 基于索引的加速:传统的Seed-and-Extend算法需要遍历整个参考序列来找到种子。
为了加速该过程,研究人员提出了索引技术,如哈希索引和后缀数组索引。
这些索引结构能够快速定位种子的位置,从而减少比对的时间复杂度。
2. 基于滑动窗口的搜索:种子的选择对于比对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传统的Seed-and-Extend算法通常采用固定长度的种子,但这种方法容易错过一些重要的种子。
为了提高种子的选择准确性,研究人员提出了基于滑动窗口的搜索方法,可以根据序列的局部信息来选择种子。
3. 树状结构的扩展:种子的扩展是决定比对效果的关键步骤。
为了提高扩展的效率和准确性,研究人员引入了树状结构,如后缀树和后缀索引。
这些结构能够快速搜索相似的序列片段,从而提高比对的效率和准确性。
二、快速比对算法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大规模DNA序列的比对需求日益增加。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系列的快速比对算法,以提高比对的效率和准确性。
1. 基于哈希表的快速比对:哈希表是一种常用的数据结构,可以快速定位元素的位置。
研究人员使用哈希表来存储参考序列中的种子,并利用哈希函数来快速搜索相似的种子。
这种方法能够大大加速比对的过程。
扫描线种子填充算法的改进
郭文平;龙帮强
【期刊名称】《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8(027)002
【摘要】针对传统扫描线种子填充算法中存在的缺陷,提出了一种改进算法.该算法根据填充区域边界的连续性和相邻扫描线的相关性,只需将每个连续填充区域的起始信息入栈,而不需要将相邻的每条扫描线都入栈,避免了不必要的出入栈操作;在填充过程中,根据相邻扫描线上填充区间的关系判断是否需要回溯和产生新的填充区间,有效避免了不必要的回溯和像素的重复判读.提高了填充效率.
【总页数】4页(P48-51)
【作者】郭文平;龙帮强
【作者单位】天津工业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天津,300160;天津工业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天津,30016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91.41
【相关文献】
1.一种改进的扫描线种子填充算法 [J], 徐莹
2.扫描线种子填充算法的改进 [J], 余腊生;沈德耀
3.扫描线种子填充算法的改进 [J], 孙燮华
4.一种改进的扫描线种子填充算法 [J], 杜娟;郑永果;李敏
5.扫描线种子填充算法的问题及改进 [J], 李桂清;李陶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