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局关于落实航班正常管理措施有关情况的通告(2017年3月27日)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1
第1篇民航安全隐患排查通知为深入贯彻落实民航局关于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的部署要求,进一步加强民航安全管理,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条例》等法律法规,现就开展民航安全隐患排查工作通知如下:一、排查范围本次安全隐患排查工作覆盖民航全行业,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 民航机场安全设施设备、运行保障、消防安全、应急救援等方面;2. 民航飞行安全、航空器适航性、空中交通管制、气象服务等方面;3. 民航旅客运输、行李货物安全、航空食品、机场保安等方面;4. 民航航空维修、航空油料、航空器材等方面;5. 民航内部管理、制度建设、人员培训、安全意识等方面。
二、排查重点1. 机场安全设施设备:重点排查机场跑道、滑行道、停机坪、航站楼、安全监控系统、消防设施等安全设施设备是否存在安全隐患,确保其正常运行。
2. 运行保障:重点排查航班运行过程中的各项保障措施,如航空器维护、油料供应、气象服务、空中交通管制等,确保航班安全运行。
3. 消防安全:重点排查机场消防安全设施设备、消防通道、消防水源、应急疏散指示标志等,确保消防设施设备完好、通道畅通、标识清晰。
4. 应急救援:重点排查机场应急救援预案、应急演练、应急物资储备等方面,确保应急救援能力。
5. 航空器适航性:重点排查航空器维护、维修、改装、适航性验证等方面,确保航空器适航性。
6. 空中交通管制:重点排查空中交通管制设施设备、管制员培训、管制运行等方面,确保空中交通安全。
7. 民航旅客运输:重点排查旅客行李货物安全、航空食品、机场保安等方面,确保旅客安全。
8. 民航内部管理:重点排查民航内部管理制度、人员培训、安全意识等方面,确保民航安全管理水平。
三、排查要求1. 各级民航单位要高度重视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成立安全隐患排查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确保排查工作落到实处。
2. 各级民航单位要按照排查范围和重点,全面开展安全隐患排查,不留死角、不留盲区。
中国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理规则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已撤销)•【公布日期】1999.07.05•【文号】中国民用航空总局令[第86号]•【施行日期】2000.01.05•【效力等级】部门规章•【时效性】已被修改•【主题分类】民航正文*注:本篇法规已先后被《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关于修订<中国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理规则>的决定》(发布日期:2001年3月19日实施日期:2001年8月1日)和《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关于修订<中国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理规则>的决定》(发布日期:2007年11月4日实施日期:2007年11月22日)修订中国民用航空总局令(第86号)现发布经修订的《中国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理规则》(CCAR-93TM-R2),自2000年1月5日起施行。
局长刘剑锋一九九九年七月五日中国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理规则(1990年5月26日发布,1994年2月1日第一次修订,1999年7月5日第二次修订)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一般规则第一节空中交通管制单位第二节空中交通管制员的值勤第三节飞行预报和飞行计划第四条飞行进程单第五节气象情报第六节高度表拨正和过渡高度第七节跑道视程的通告第八节机场自动终端情报服务第九节尾流间隔最低标准第十节位置报告第十一节空中交通通信、通话及其使用的语言、时间和计量单位第十二节航空器呼号第十三节机场训(熟)练飞行的指挥和管制第十四节机载防撞系统告警第三章空中交通管制员执照及训练第一节空中交通管制员执照第二节空中交通管制员训练第四章空域第一节飞行情报区第二节管制空域第三节危险区、限制区、禁区第四节航路和航线第五章程序管制第一节仪表飞行管制间隔第二节目视飞行管制间隔第三节机场机动区内目视管制信号第四节跑道的选择和使用第五节离场管制第六节航路管制第七节进场管制第八节航空器水上运行管制第九节管制工作程序第六章目视飞行规则飞行的管制工作第七章仪表飞行规则飞行的管制工作第八章雷达管制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二次监视雷达应答机使用和高度确认第三节雷达识别第四节雷达管制移交第五节雷达管制最低间隔第六节雷达引导第七节调整速度第八节进近和区域雷达管制第九节塔台管制第十节雷达进近管制第十一节监视雷达进近和精密雷达进近第十二节雷达情报服务第十三节雷达在机场管制服务中的使用第十四节雷达管制特殊情况处置第九章复杂气象条件及特殊情况下的空中交通管制第一节复杂气象条件下的管制第二节地空通信联络失效第三节无线电罗盘失效第四节发动机失效第五节座舱失压第六节迷航的或不明的航空器第七节空中失火第八节空中劫持第九节民用航空器被拦截第十节紧急放油第十一节搜寻和援救第十章协调与移交第一节空中交通管制单位和军事单位之间的协调第二节空中交通管制单位与经营人之间的协调第三节提供空中交通管制服务的协调第四节提供飞行情报服务和告警服务的协调第五节管制责任的移交第十一章事故、差错及调查第一节事故及事故征候第二节差错第三节调查的组织和程序第四节空中交通事件的报告第十二章扇区划分及管制席位设置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塔台管制室第三节进近管制室第四节区域管制室第十三章空中交通管制设施第一节地空通信设施第二节航空固定通信设施第三节监视与导航设施第四节机场设施第五节航空气象第六节航行情报第十四章飞行流量管理第一节管理机构第二节实施飞行流量管理的原则第十五章飞行高度层第一节航路和航线飞行高度层配备第二节非航路和航线飞行高度层配备第十六章无人驾驶气球第十七章附则附件一定义附件二空中交通管制单位等级划分附件三管制员发给航空器的灯光或信号弹信号附件四机场目视地面信号附件五航空器驾驶员收到管制员信号后的确认信号附件六机场进近和跑道灯光系统强度附件七航空器驾驶员应当进行的请示和报告附件八空中交通事件报告表附件九附图附件十指定航空器调整速度时使用的最低调整速度标准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民用航空飞行活动安全和有秩序地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和国家其他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则。
航班正常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尊敬的各位旅客和业内人士:为了进一步提高航空运输服务质量,确保航班正常运营,我国民航局近日起草了《航班正常管理规定》的征求意见稿。
为了更广泛地听取各界的建议和意见,特向大家开放征求意见。
以下是征求意见稿的主要内容概述,希望各位能够积极参与,提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一、航班准时与延误1. 定义航班准时:航班起飞或降落时间与预定时间相差不超过15分钟,视为航班准时。
2. 延误情况通告:航空公司应在航班延误时及时向旅客公告,并提供相应的延误服务,如免费提供餐饮和住宿等。
3. 延误责任与赔偿:对于旅客因航班延误而造成的经济损失,航空公司应承担相应责任,并提供合理的赔偿。
二、航班取消和改签1. 航班取消通知:航空公司应在航班取消前及时通知旅客,并提供改签或退票服务。
2. 改签服务保障:航空公司应为旅客提供良好的改签服务,确保旅客能够顺利安排下一班航班。
三、航班信息公示1. 航班准点公示:航空公司应及时向旅客和公众公示航班准点率,确保信息透明。
2. 信息发布渠道:航空公司应在多个渠道发布航班信息,包括官方网站、APP、机场公告牌等。
四、应急处置措施1. 特殊情况处置:在天气恶劣、机械故障等特殊情况下,航空公司应制定应急处置措施,确保旅客的安全和权益。
2. 旅客疏散和救援:在紧急情况下,航空公司应积极组织旅客疏散和救援工作,并提供必要的援助和支持。
五、航空公司责任和监督1. 航空公司责任:航空公司应加强管理,确保航班正常运行,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2. 监督机制:相关部门和机构应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确保航空公司按照规定履行职责,并及时处理投诉和纠纷。
六、提高服务质量1. 旅客投诉渠道:航空公司应建立健全的投诉渠道,及时处理旅客的投诉和意见。
2. 服务培训和提升:航空公司应加强员工的服务培训,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
七、其他规定征求意见稿中还包括了航班动态查询、座位安排、行李托运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和规定。
民用航空安全检查规则《民用航空安全检查规则》已于2016年8月31日经第19次部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7年1月1日起施行。
下面就一起来和小编看看民用航空安全检查规则吧。
民用航空安全检查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民用航空安全检查工作,防止对民用航空活动的非法干扰,维护民用航空运输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条例》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本规则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民用运输机场进行的民用航空安全检查工作。
第三条民用航空安全检查机构(以下简称民航安检机构)按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本规则,通过实施民用航空安全检查工作(以下简称民航安检工作),防止未经允许的危及民用航空安全的危险品、违禁品进入民用运输机场控制区。
第四条进入民用运输机场控制区的旅客及其行李物品,航空货物、航空邮件应当接受安全检查。
拒绝接受安全检查的,不得进入民用运输机场控制区。
国务院规定免检的除外。
旅客、航空货物托运人、航空货运销售代理人、航空邮件托运人应当配合民航安检机构开展工作。
第五条中国民用航空局、中国民用航空地区管理局(以下统称民航行政机关)对民航安检工作进行指导、检查和监督。
第六条民航安检工作坚持安全第一、严格检查、规范执勤的原则。
第七条承运人按照相关规定交纳安检费用,费用标准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章民航安检机构第八条民用运输机场管理机构应当设立专门的民航安检机构从事民航安检工作。
公共航空运输企业从事航空货物、邮件和进入相关航空货运区人员、车辆、物品的安全检查工作的,应当设立专门的民航安检机构。
第九条设立民航安检机构的民用运输机场管理机构、公共航空运输企业(以下简称民航安检机构设立单位)对民航安检工作承担安全主体责任,提供符合中国民用航空局(以下简称民航局)规定的人员、经费、场地及设施设备等保障,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要求的劳动防护用品,保护民航安检从业人员劳动安全,确保民航安检机构的正常运行。
关于发布民航服务重点指标的业务通告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各位领导、同事们:为了进一步提高民航服务水平,确保民航运输安全和顺畅,我公司决定发布民航服务重点指标的业务通告。
本通告旨在明确民航服务的核心指标,规范业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切实保障旅客的权益和安全。
一、准点率准点率是反映一个航班运行是否正常的重要指标。
为了确保准点率的稳定和提高,我公司要求各个机场、航空公司严格按照航班计划执行,避免因为人为原因或不可抗力导致航班晚点。
对于准点率低于标准的航班,必须及时查找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
二、客户投诉率客户投诉率是衡量客户满意度的重要指标。
我公司要求各部门和工作人员提高服务意识,耐心倾听客户意见和建议,及时解决问题,有效减少客户投诉率。
对于长期投诉率较高的航班或服务,需及时调查处理,防止出现类似问题。
三、安全指标安全是民航服务的首要原则。
我公司要求各个机场、航空公司和相关部门严格遵守安全规定和操作流程,确保飞行安全。
对于发生的安全事故或事件,要及时报告并进行调查处理,确保类似情况不再发生。
四、服务质量指标服务质量是直接影响客户体验的关键指标。
我公司要求各部门和工作人员秉承“客户至上”的服务理念,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对于投诉量较高或服务质量有待提高的情况,要及时调查、整改,提高服务满意度。
五、成本控制指标成本控制是保障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指标。
我公司要求各个部门和单位在提高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合理控制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对于无效支出或浪费行为,要及时制止,并提出有效的降低成本的措施。
六、创新能力指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我公司要求各部门和单位积极探索创新,提高服务和管理水平。
鼓励员工提出创新建议,推动企业变革发展。
七、员工培训指标员工是企业的重要资源,员工素质的提升对于民航服务的改善至关重要。
我公司要求各部门和单位定期开展员工培训,提高员工业务水平和服务意识。
加强员工队伍建设,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中国民用航空局关于印发2022年航班正常考核指标和调控措施的通知正文:----------------------------------------------------------------------------------------------------------------------------------------------------民航局关于印发2022年航班正常考核指标和调控措施的通知民航规〔2022〕3号民航各地区管理局,各运输航空公司、运输机场公司,局属各单位:为进一步提升航班正常水平,推动行业提质增效,民航局在总结近几年航班正常考核指标和调控措施实施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境内外疫情防控形势和民航发展态势,根据《中国民用航空国内航线经营许可规定》《航班正常管理规定》,制定了《2022年航班正常考核指标和调控措施》,现印发给你们。
请各单位认真学习贯彻,严格落实各项要求。
中国民用航空局2022年1月24日2022年航班正常考核指标和调控措施为健全航班正常考核机制,努力提升航班正常水平,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现提出航班正常考核指标和调控措施。
一、考核范围1.航班正常的考核范围仅限于国内航班。
2.国际和港澳台航班暂不考核,恢复时间及考核标准根据实际情况另行通知。
3.旅客吞吐量2000万人次(含)以上的机场以2019年数据为基准,同时将大兴机场纳入考核范围。
4.当突发区域性疫情时,民航局将视情对相关航班豁免考核。
二、考核标准(一)航空公司考核指标和调控措施1.旅客吞吐量2000万人次(含)以上的机场当月国内客运离港航班正常率低于50%(不含)、排名后3位,并且航空公司自身原因占比最高(含并列)的航班,自通报后(不含当月)第二个月起取消该航班时刻。
每月计划航班数8班(不含)以下或国内独飞航段的航班不列入统计范围。
2.在时刻主、辅协调机场当月预先飞行计划执行率低于85%(不含)的国内客运航空公司,自通报下发之日起连续3个月停止受理该航空公司在该机场新增客运航班预先飞行计划的申请。
适航管理主要内容第一章1、适航性、适航标准、适航管理、初始适航、持续适航定义;2、适航标准的特点及含义;3、适航性责任;4、适航管理的宗旨;5、适航管理的主要内容及方法;6、适航管理在保障民用航空安全中的作用;第二章1、适航管理结构体系及各层管理单位;2、各地区管理局适航处、各适航审定中心的主要职责;第三章1、适航管理立法的必要性;2、适航管理立法的基本原则;3、适航管理法规和文件体系的构成及各层主要的法律法规;4、适航管理相关法规具体针对的内容;5、适航指令、适航管理程序、咨询通告定义及编号方法;6、与初始适航、维修、运行相关的法规;第四章1、航空器从事国际国内飞行必须携带的证件;2、国籍登记标志的相关规定;3、挂旗航空公司的定义;第五章1、适航管理各证件的颁发对象、有效期和转让性;2、生产许可证的申请资格及持有人权利;PC编号;3、适航证类别及颁发对象;适航证的重新签发;4、特许飞行证分类及颁发对象;第六章1、初始适航管理中适航部门的基本责任;2、专用条件、适航标准的豁免或等效安全措施的定义;3、型号设计更改的分类;4、对型号设计“大改”的批准形式;5、生产许可证可获得的适航批准;6、对航空材料、零部件和机载设备的审定批准方式;PMA不适用的条件;PMA,CTSOA的区别;7、航空产品的分类,各类航空产品用于国内或出口时应颁发的适航证件;8、如何保持合格证的完整性:适航指令,使用困难报告;第七章1、持续适航管理的三要素;2、航空器持续适航管理要求:航空器运营人对航空器适航性的责任;运行规章适用的条件;公共航空运营人维修系统的组成及其主要职责;维修记录的要求;ETOPS定义及类别;二类仪表近进分类;民用航空器的年检制度;适航证的签署;3、维修单位的分类;维修单位通过合格审定需具备的条件;维修放行证明类别;等效安全措施;外委要求;对维修单位监督检查的制度;4、持续适航管理对维修人员的要求;(按照CCAR-66的规定)5、航空器适航信息网的结构及责任单位;适航信息管理工作的流程(即三个工作环节);主要监控对象;6、持续适航文件:维修大纲;维修方案;MMEL;MEL;CDL;保留故障/缺陷要求;适航指令定义及办法条件;第八章1、委任代表和委任单位代表的分类;第九章1、维修的定义;2、维修和改装人员要求;3、重要修理和改装的批准放行要求;4、维修管理指令的定义,与CAD的区别。
《民航华北地区管理局航班时刻管理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民航局《民航航班时刻管理办法》和《外航航班时刻申办工作程序》、国际航空运输协会(简称IATA)《世界航班协调指南》等相关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航班时刻管理以提高航班时刻资源利用效率和公共航空运输整体效益为目的,坚持确保持续安全和空中交通顺畅的原则,坚持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坚持科学决策和实时监控相协调的原则。
第三条本细则适用于中国大陆注册的国内航空公司和外国及港澳台地区航空公司(以下简称外航)在华北地区各机场的航班时刻协调分配。
第四条本细则中用语的含义如下:(一)“航班时刻”,是指为航班指定或分配的,在特定日期、特定机场出发或到达的计划时刻。
(二)“协调机场”,是指在某一特定的时间段里航班起降架次已经达到或接近机场的保障容量,经民航局或民航华北地区管理局(以下简称管理局)确定需要进行时刻协调的机场。
协调机场分为主协调机场和辅协调机场两类,主协调机场是指时刻需求超过容纳能力,调整余地很小的机场;辅协调机场是指时刻需求已接近其容纳能力,但尚有调整余地的机场(详见附件1)。
(三)“机场小时保障容量”是指单位小时内机场能够保障的航空器最大起降架次。
机场小时保障容量标准应根据机场保障能力和空域容量的限制进行综合评定(详见附件1)。
(四)“历史航班时刻”,是指在上一年同航季内使用率达到80%的航班时刻。
(五)“特殊航线航班时刻”,是指协调机场协调时段中用于红色旅游等独飞航线、政治和外交特殊需求航线以及优化航线结构的航班时刻。
(六)“时刻池”,是指协调机场协调时段所有可用航班时刻的汇总。
第二章航班时刻管理机构和职责第五条民航华北地区管理局(以下简称管理局)负责本区航班时刻管理工作,成立本区航空运输委员会,航空运输委员会履行以下职责:(一)协调解决本区航班时刻管理工作的重大问题;(二)评估并确定本区各协调机场小时保障容量标准,报民航局批准或备案。
空中交通管理规则1中国民用航空总局令第86 号现发布经修订的《中国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理规则》(CCAR-93TM-R2),自 2000 年1 月 5 日起施行。
局长刘剑锋一九九九年七月五日中国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理规则(1990 年 5 月 26 日民航局令第 3 号发布,1994 年 2 月 1 日民航局令第38 号第一次修订, 1999 年 7 月 5 日民航总局令第 86 号第二次修订)中国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理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民用航空飞行活动安全和有秩序地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和国家其他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本规则适用于依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空以及根据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的规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提供空中交通管制的公海上空的民用航空活动。
2本规则是组织实施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理的依据。
各级民用航空管理机构和从事民用航空活动的单位和个人,以及在我国飞行情报区内飞行的外国民用航空器飞行人员,均应当遵守本规则。
第三条中国民用航空总局(以下简称民航总局)空中交通管理局根据国家的规定负责全国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理的组织实施,包括空中交通管制、通信导航监视、航行情报和气象服务等。
第四条空中交通管理的任务是有效地维护和促进空中交通安全,维护空中交通秩序,保障空中交通畅通。
空中交通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空中交通管制、空中交通流量管理和空域管理。
第五条空中交通管制是空中交通管理的主要部分,包括空中交通管制服务、飞行情报服务和告警服务。
空中交通管制服务的任务是防止航空器与航空器相撞及在机动区内航空器与障碍物相撞 , 维护和加快空中交通的有序流动。
飞行情报服务的任务是向飞行中的航空器提供有助于安全和有效地实施飞行的建议和情报。
告警服务的任务是向有关组织发出需要搜寻援救航空器的通知,并根据需要协助该组织或协调该项工作的进行。
上述空中交通管制由空中交通管制单位提供。
3第六条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的任务是在空中交通流量接近或达到空中交通管制可用能力时,适时地进行调整,保证空中交通量最佳地流入或通过相应区域,尽可能提高机场、空域可用容量的利用率。
中国民用航空国内航线和航班经营管理规定正文:---------------------------------------------------------------------------------------------------------------------------------------------------- 中国民用航空国内航线和航班经营管理规定(1996年11月18日民航总局令第59号发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民用航空国内航线、航班的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推进集约化经营,保障民用航空运输安全、健康、有序地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和国家其他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公共航空运输企业(以下简称空运企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旅客、行李、货物和邮件的民用航空运输。
第三条本规定中用语的含义如下:(一)“国内航线”,是指运输的出发地点、约定的经停地点和目的地点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航线。
(二)“区际航线”,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民航地区管理局管辖区域之间的航线。
(三)“区内航线”,是指一个民航地区管理局管辖区域内的航线。
(四)“航班”,是指飞机按规定的航线、日期、时刻的定期飞行。
(五)“加班”,是指飞机在规定的航线上增加的航班。
(六)“开航”,是指空运企业用已营运飞机飞行新开辟航线或使用新机型投入航线经营。
第四条中国民用航空总局(以下简称民航总局)统一负责对国内航线和航班经营的监督管理,颁发、暂停或收回空运企业航线经营许可。
民航地区管理局依照民航总局的授权负责对其管辖区域内的航线和航班经营的监督管理。
第五条为了社会公共利益,民航总局指定空运企业经营特定的国内航线和航班时,被指定的空运企业必须执行。
第二章航线经营许可的申请和审批第六条为了确保飞行安全,空运企业必须在开航前符合民航总局安全管理的有关规定,包括机组配置、航线维修、所使用机场、空中交通管理的有关规定。
民用机场不停航施工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民用机场和军民合用机场民用部分不停航施工的管理,保障飞行安全、航班正常以及机场内人员和财产的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第三条、第六十五条及其他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不停航施工是指在机场不关闭并按照航班计划接收和放行航空器的情况下,在飞行区、部分航站区内实施工程作业。
前款所称飞行区是指机场内供民用航空器起飞、着陆、滑行和停放的地区,包括:跑道、滑行道、升降带、跑道端安全区、停止道等。
航站区是指机场内以旅客航站楼为中心的区域,包括站坪、旅客航站楼建筑、机动车车道与飞行区之间的区域、停车设施和组织地面交通所涉及的区域。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民用机场和军民合用机场民用部分的下列工程:(一)飞行区土质地带大面积沉陷的处理工程、飞行区排水设施的整修维护工程等;(二)跑道、滑行道、机坪的整修维护工程及道面盖被“工程”;(三)跑道、滑行道、机坪的改扩建工程;(四)扩建和更新改造助航灯光及其电缆的工程;(五)影响民用航空器活动的其他工程。
第四条中国民用航空总局(以下简称民航总局)和地区民用航空管理机构(以下简称民航地区管理机构)负责民用机场不停航施工的监督检查。
第五条机场管理机构应当根据本规定制定不停航施工管理实施细则,承担施工期间的安全管理责任,与工程建设单位、空中交通管理部门签订安全保证责任书,明确各项安全措施。
第六条不停航施工实施细则应当包括下列内容:(一)机场管理机构对工程建设单位的监督检查制度;(二)机场管理机构与空中交通管理部门、航空营运人及其他驻场单位的协调工作制度。
前款所述单位和部门应当服从机场管理机构的统一协调和管理,并对本单位和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安全工作负责,共同保证飞行安全和航班正常。
第七条机场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对施工人员和车辆的管理,严格实行飞行区及其他限制区域通行证制度。
第二章不停航施工的审批程序第八条在不停航条件下实施本规定第三条所指的工程项目的,机场管理机构应当在工程实施前按照本规定第十条的要求报民航地区管理机构审批。
民航航班正常统计方法〔征求意见稿〕一、制定目的依据为准确、客观开展航班正常统计工作,全面地反映航班正常实际情况,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中国民用航空统计管理规定?和?航班正常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规章,制定本方法。
二、统计范围〔一〕民航航班正常统计范围为国内外运输航空公司执行的客货运航班,包括定期航班和不定期航班。
机场放行正常统计范围为国内外运输航空公司在国内机场离港的客货运航班,包括定期航班和不定期航班。
〔二〕民航航班正常统计指标包括航班正常率、航班延误时间、航班离港正常率、机场放行正常率、早发航班放行正常率、单位小时机场离港航班正常率、机场地面滑行时间。
〔三〕民航航班正常统计以自然月为周期,每月1日0点〔北京时,下同〕起至当月最后一日24点止。
每日统计从当日0点起至当日24点止。
跨日航班按方案离港时间所在日期统计。
〔四〕航空公司的补班方案和提前一日取消的次日航班方案,不计入航班正常、航班延误时间、航班离港正常、机场放行正常、早发航班放行正常和单位小时机场离港航班正常统计范围。
当日1取消的航班不计入机场放行正常统计和早发航班放行正常统计范围。
三、有关定义〔一〕航段班次:航班一次离港至到港为一个航段班次。
〔二〕方案离港时间:预先飞行方案管理部门批准的离港时间。
〔三〕实际离港时间:机组得到空管部门推出或开车许可后,地面机务人员撤去航空器最后一个轮挡的时间。
〔四〕方案到港时间:预先飞行方案管理部门批准的到港时间。
〔五〕实际到港时间:航班在机位停稳后,地面机务人员挡上航空器第一个轮挡的时间。
〔六〕机场放行班次:每一个航班离港起飞为一个放行班次。
〔七〕方案过站时间:前段航班到达本站方案到港时间至本段航班方案离港时间之间的时段。
〔八〕实际过站时间:前段航班到达本站实际到港时间至本段航班实际离港时间之间的时段。
〔九〕机型最少过站时间:某种机型在某机场方案过站需要的最少时间〔见附件二〕。
〔十〕标准机场地面滑出时间:按照民航局上一年度公布的机场旅客吞吐量划分,规定的航班在该机场从撤轮挡到起飞的最大时间〔见附件三〕。
继续有效规范性文件目录序号文件名称文号公布日期实施日期1 《中国民用航空局关于颁发民航公安机构编制的通知》民航局发[1991]358号1991年11月5日1991年11月5日2 《中国民用航空局公安局关于颁发<机场专职消防队业务训练大纲>(试行)的通知》民航局公发[1992]10号1992年1月14日1992年1月14日3 《中国民用航空局公安局关于下发<民用机场专职消防队器材装备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民航局公发[1992]091992年1月15日1992年1月15日4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公安局下发<关于加强民航系统公安保卫情况报告和统计工作的规定>的通知》民航总局公发[1994]024号1994年3月31日1994年3月31日5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关于不再办理安检情况交接单和变更禁止旅客随身携带任何道具措施的通知》民航总局发[1994]573号1994年6月7日1994年6月7日6 《关于下发〈民航公安保卫系统处置劫机事件工作程序(试行)〉的通知》民航总局公发[1994]40号1994年6月10日1994年6月10日7 《关于下发〈进一步加强空防安全工作的措施〉的通知》民航总局发[1994]152号1994年6月19日1994年6月19日8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公安局关于下发<关于加强民航系统公安保卫情况报告和统计工作的补充规定>的通知》民航总局公发[1994]50号1994年6月22日1994年6月22日9 《民航总局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航航空安全保卫条例>有关问题的通知》民航公发[1996]290号1996年11月1日1996年11月1日10 《民航总局公安局关于地方公安机关派驻机场的公安机构行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条例>所列民航公安机关职权有关问题的通知》总局公发[1997]92号1997年9月30日1997年9月30日11 《关于〈中国民航公务乘机通行证〉使用和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MD-SB-98-001 1998年2月24日1998年2月24日12 《民航局公安局关于发布<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公安局关于维护民航航空秩序保障航空运输安全的通告>的通知》总局公发[1998]97号1998年8月31日1998年8月31日13 《民航总局关于航空运输企业在机构改革中保留独立的保卫机构的通知》民航公发[1998年] 155号1998年8月11日1998年8月11日14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公安局关于下发<公安机关调查空难事故工作程序(试行)>的通知》总局公发[1999]431999年3月17日1999年3月17日15 《民用航空安全检查工作手册》WM-SB-003 1999年12月22日 1999年12月22日16 《关于下发试行〈处置非法干扰民用航空安全行为程序〉的通知》总局公发[1999]174号1999年12月30日1999年12月30日17 《关于下发〈空防安全工作检查评估标准(试行)〉的通知》总局公发[2000]83号2000年8月14日2000年8月14日18 《民航局关于发布<中国民用航空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关于民用航空安全的通告>的通知》民航公发[2001]185号2001年9月21日2001年9月21日19 《民航总局、公安部关于印发<押解犯罪嫌疑人乘坐民航班机程序规定>的通知》民航公发[2001]250号2001年12月17日2001年12月17日20 《关于下发〈国家处置劫机事件总体预案〉的通知》国处劫发[2002]1号2002年5月15日2002年5月15日21 《民航总局关于规范货物安全检查工作的通知》民航公发[2002]134号2002年7月11日 2002年7月11日22 《关于印发〈中国民航空勤登机证管理规定〉和启用新版〈中国民航空勤登民航公发[2003]16号2003年1月24日2003年4月1日机证〉的通知》23 《民航总局、公安部、财政部、人事部关于印发<中国民航空中警察组建方案>的通知》民航公发[2003]57号2003年4月11日2003年4月11日24 《关于印发<中国民航空中警察总队工作规则>的通知》空警总发[2004] 1号) 2004年1月5日 2004年1月5日25 《关于严格执行不再允许外国驻华领馆人员及车辆进入我机场停机坪规定的通知》总局公发[2004]9号2004年1月10日,2004年1月10日26 《关于<关于对乘坐公务机旅客进行安全检查的请示>的批复》总局公发[2004]45号 2004年7月12日2004年7月12日27 《民用航空安检设备的使用许可程序规定》AP-339SB-003 2004年7月21日2004年7月21日28《关于印发<中国民航空中警察训练大纲(试行)>的通知》空警总发[2004]16号2004年9月13日2004年9月13日29 《关于进一步加强民航空防安全工作的通知》民航公发[2004]174号2004年9月25日2004年9月25日30 《民航总局、公安部关于发布<关于维护民用航空秩序保障航班正常运行的通告>》民航公发[2004]205号2004年12月14日2004年12月14日31 《关于清仓工作有关问题的批复》总局公发[2005]51号2005年3月22日2005年3月22日32 关于印发《中国民航空中警察制式服装及其标志供应办法》的通知空警总发[2005]14号2005年3月28日2005年3月28日33 《关于印发<国家民用航空保安审计/检查工作手册>(试行)的通知》总局公发[2005]82号)2005年6月7日2005年6月7日34 《关于试行<国家民用航空保安审计规则>的通知》民航公发[2005]112号2005月6月14日2005月6月14日35 《关于印发<空中警察警车管理规定>的通知》空警总发[2005]20号2005年6月28日2005年6月28日36 《关于印发<民用航空货物安全检查专项整治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总局公发[2005]89号 2005年6月28日 2005年6月28日37 《关于执行<民航公安暨空防月综合统计表>的通总局公发[2005]139号2005年11月10日2005年11月10日知》38 《关于印发民航地区管理局特别通行证管理办法的通知》民航公发[2005]211号2005年11月12日2005年11月12日39《关于印发<民航机场公安机关改革过渡期间人民警察录用暂行办法>的通知》总局公发[2005]133号2005年11月21日2005年11月21日40 《关于明确民航华北地区管理局公安局为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公安分局行政复议案件管辖机关的通知》总局发[2005]135号 2005年11月30日 2005年11月30日41 《关于民航空中警察队伍经费保障有关问题的通知》民航公发〔2005〕227号2005年12月5日2005年12月5日42 《民用航空液态物品安全检查设备通用要求》MD-SB-2006-001 2006年1月1日 2006年1月1日43 《关于印发空警总队各处工作职责的通知》空警总发[2006] 1号2006年1月9日 2006年1月9日44 《民用航空货物运输集装器辐射型安全检查系统》技术规范MD-SB-2006-002 2006年2月10日 2006年2月10日45 《关于持<外国人永久居留证办理乘机手续有关事项的通知>》总局发明电[2006]1232号 2006年4月28日2006年4月28日46 《关于印发国家民用航空安全保卫规划的通知》民航发[2006]82号2006年5月10日 2006年5月10日47 《关于运输枪支弹药有关问题的答复》总局发明电[2006]1503号2006年5月29日 2006年5月29日48 《关于下发<中国民航空中警察总队干部选拔任用暂行办法>的通知》空警总发[2006] 40号 2006年5月30日 2006年5月30日49 《关于简化使用电子客票旅客安检验证手续的紧急通知》总局发明电[2006]1505号 2006年5月30日 2006年5月30日50 《关于使用电子客票的机场调整安检验证流程有关问题的通知》民航发[2006]89号 2006年6月1日 2006年5月16日51 《关于印发< 中国民航空中警察总队副科级职位竞争上岗暂行办法>的通知》空警总发[2006] 41号 2006年6月8日 2006年6月8日52 《关于印发<中国民航空中警察经费管理办法>的通知》空警总发[2006]127号 2006年7月26日 2006年7月26日53 《关于美国空中警察执行航班任务携枪出境有关事项的通知》民航公发〔2006〕56号 2006年8月8日 2006年8月17日54 《关于调整我飞美航线有关安保措施的通知》总局发明电[2006]3008号2006年9月30日2006年9月30日55 《关于印发< 中国民航空中警察固定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空警总发[2006]80号 2006年12月5日 2006年12月5日56 《民航安全检查设备内控标准管理办法》MD-SB-2007-001 2007年1月1日 2007年1月1日57 关于印发《关于做好航班飞机延误引发旅客群体性事件处置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民航公发[2007]30号2007年2月5日2007年2月5日58 《关于航材类货物及危险品检查判定有关事宜的答复》总局发明电[2007]439号 2007年2月12日 2007年2月12日59 《关于启动航空保安管理体系(SeMS)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总局发明电[2007]985号 2007年3月30日 2007年3月30日60 《关于执行〈关于限制携带液态物品乘坐民航飞机的公告〉的通知》民航发[2007]49号 2007年3月18日 2007年5月1日61 《关于印发<航空器活动区交通管理人员培训标准>的通知》民航公发[2007]39号2007年5月10日 2007年5月10日62 《空中警察队伍管理六条纪律》中国民航空警总队令第1号2007年6月1日2007年6月1日63 《中国民航空中警察印章管理规定》空警总发〔2007〕26号2007年6月15日 2007年6月15日64 《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空防安全工作若干措施的通知》民航发[2007]116号2007年7月27日 2007年7月27日65 《关于印发〈民用航空背景调查规定〉的通知》民航发[2007]117号2007年7月29日 2007年7月29日66 《关于解除飞美航线旅客随身携带打火机的限制的通知》总局发明电[2007]2803号 2007年8月7日 2007年8月7日67 《关于规范适用<乘坐民航飞机临时身份证明>的通知》总局发明电[2007]3321号 2007年9月10日2007年9月10日68 《民用航空旅客行李X射线安全检查设备内控标MD-SB-2007-0022007年9月19日 2007年9月19日准》69 《关于初次办理<航空安全员执照>注意事项的通知》总局发明电〔2007〕3937号 2007年10月24日 2007年10月24日70 《关于启用新版中国民用航空安全员执照的通知》民航办公发〔2007〕1号 2007年12月27日 2008年1月1日71 《关于印发<空警机构公文处理实施细则>的通知》空警总发[2008]10号 2008年3月5日 2008年3月5日72 《关于禁止旅客随身携带液态物品乘坐国内航班的紧急通知》总局发明电[2008]815号 2008年3月13日 2008年3月13日73 《关于下发<关于禁止旅客随身携带液态物品乘坐国内航班的公告>公告版、英文版本的通知》总局发明电[2008]873号2008年3月19日 2008年3月19日74 《关于实施<关于禁止旅客随身携带液态物品乘坐国内航班的公告>的指导原则》局发明电[2008]1083号2008年4月3日(内部掌握)2008年4月3日75 《关于进一步加强民用机场公安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公通字[2008]20号2008年4月3号2008年4月3号76 《关于下发<关于禁止旅客随身携带打火机火柴乘坐民航飞机的公告>中英文版本的通知》局发明电[2008]1254号) 2008年4月16日2008年4月16日77 《关于下发<民航重点要害部位安全保卫工作方案>的通知》民航公发[2008]44号2008年4月22日 2008年4月22日78 《关于背景调查适用对象的解释》局发明电[2008]1473号2008年5月5日 2008年5月5日79 关于加强航空安全员器械装备配备和管理的通知民航公发〔2008〕60号2008年5月13日 2008年5月13日80 《关于对航空保安特别工作措施几个问题的回复》局发明电[2008]1628号2008年5月15日 2008年5月15日81 关于成立民航局公安局公务用枪管理委员会的通知局发明电[2008]73号2008年5月22日 2008年5月22日82 《关于明确部分特殊物品安全检查标准有关事宜的批复》局发明电[2008]2077号2008年5月29日 2008年5月29日83 《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监管工作的意见》局发明电[2008]2228号2008年6月12日 2008年6月12日84 《关于贯彻落实<民航公局发明电2008年6月12日 2008年6月12日安消防(灭火救援)岗位资格制度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2008]2220号85 关于民航公安机关贯彻执行《民航局开展航班延误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局发明电[2008]2288号2008年6月16日2008年6月16日86 《关于切实履行职责全面加强空防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局发明电[2008]2272号2008年6月16日2008年6月16日87《关于印发<中国民用航空警察痕量爆炸物探测器管理与使用办法(试行)>的通知》空警总发[2008]32号2008年6月20日2008年6月20日(2010年计划修订)88 《关于执行〈民用航空背景调查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局发明电[2008]2523号2008年6月27日2008年7月1日89 《关于印发民航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规定的通知》民航发[2008]80号2008年7月29日2008年7月29日90 《关于首都机场安全检查标准及要求有关事宜的批复》局发明电[2008]3028号2008年7月29日2008年7月29日91 《关于北京奥运会后执行有关航空安保措施的通知》局发明电[2008]3576号2008年9月19日2008年9月19日92 《关于加强赴澳旅客随身携带液态物品乘机保安措施的通知》局发明电[2008]3733号2008年9月28日2008年9月28日93 《关于调整禁止随身携带打火机火柴乘坐民航飞机适用范围的通知》局发明电[2008]3852号2008年10月14日2008年10月14日94《关于印发<中国民航空中安全保卫人员勤务派遣规定>的通知》民航公发〔2008〕113号2008年11月5日2008年11月8日95 《民用航空旅客行李X射线安全检查设备最低运行内控标准》MD-SB-2008-012008年11月6日 2008年11月6日96 《关于印发<空警人员办理出国(境)手续操作程序(试行)>的通知》空警总发〔2008〕100号2008年12月8日2008年12月8日97 《关于在候机隔离区内销售酒类商品的有关问题的局发明电[2008] 4718号 2008年12月18日2008年12月18日98 《民用航空在用旅客行李X射线安全检查设备管理规定(试行)》MD-SB-2009-0012009年1月12日 2009年1月12日99 《关于印发<民航公安局机关内部信息报送工作规定>的通知》民航公发[2009]14号 2009年3月9日 2009年3月1日100 《关于进一步加强民航安全检查工作的通知》民航发[2009]21号2009年3月10日 2009年3月10日101 《关于印发国家民用航空安全保卫质量控制计划的通知》民航发[2009]17号 2009年3月25日 2009年3月25日102 《关于印发国家民用航空安全保卫培训大纲的通知》民航发[2009]28号 2009年3月25日 2009年3月25日103 《关于印发<空警总队处置突发事件预案(试行)>的通知》空警总发〔2009〕39号 2009年6月5日 2009年7月1日104 《关于印发<民用机场公安机关警力配备标准>的通知》民航公发[2009]54号 2009年9月4日2009年9月4日105 《关于印发<民用航空运输机场航空安全保卫规则>及<公共航空运输企业航空安全保卫规则>的通知》民航发[2009]85号2009年10月26日2009年10月26日106 《关于印发<中国民航空中警察档案管理办法>的通知》空警总发〔2009〕79号2009年10月30日 2009年10月30日107 《关于成立首都机场地区民航系统内部安全防范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的通知》民航综发[2009]8号2009年11月23日 2009年11月23日108 《关于印发〈民用机场公安机关装备配备标准〉的通知》民航公发[2009]61号2009年11月25日 2009年11月25日109 《关于印发民用航空运输机场和公共航空运输企业航空安全保卫方案示范大纲的通知》民航公发[2009]63号2009年12月3日2009年12月3日110 《关于印发民航空防安全威胁分级预警响应规定的通知》民航发[2010]59号2010年3月26日2010年3月26日111 《民用航空旅客行李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安全检MD-SB-2010-001 2010年4月6日2010年4月6日112 《关于印发<空警总队勤务信息报告规则(试行)>的通知》民航公发〔2010〕21号 2010年4月26日2010年4月26日113 《关于转发〈反恐怖防范工作责任制(试行)〉的通知》民航发[2010]91号2010年6月25日2010年6月25日114 《关于印发《航空安全员训练大纲(试行)》的通知》民航公发〔2010〕36号2010年7月13日2010年10月1日115 《关于修改印发民用机场公共区域治安防控规定的通知》民航发〔2010〕119号2010年10月8日2010年10月8日116 《关于印发<机场公安机关治安防控工作实施细则>的通知》民航公发〔2010〕51号2010年10月9日2010年10月9日117 《关于印发民用机场公安机关治安防控考核办法的通知》民航公发〔2010〕52号2010年10月9日2010年10月9日118 《关于印发<中国民用空中警察各级机构称谓>的通知》空警总发[2010]42号2010年8月23日2010年8月23日。
1 / 1
中国民航局关于落实航班正常管理措施有关情况的通告(2017
年3月27日)
【法规类别】航空运输
【发布部门】中国民用航空局
【发布日期】2017.03.27
【实施日期】2017.03.27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E0303
中国民航局关于落实航班正常管理措施有关情况的通告
各运输航空公司、机场公司:
根据民航局《关于实施2017年航班正常考核指标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