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调节钙磷代谢的维生素

调节钙磷代谢的维生素

调节钙磷代谢的维生素在我们的身体中,钙磷代谢非常重要。它是人体内最重要的代谢过程之一,因为钙和磷是许多生理功能的基本组成部分。例如,钙和磷不仅形成了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还参与了神经传递和肌肉收缩等多种生理过程。而钙磷代谢的调节过程则需要靠维生素,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这方面的知识。

1. 维生素D

维生素D是钙磷代谢的关键调节因子之一。它可促进小肠对钙和磷的吸收,增强肾脏对钙的再吸收,以及增强骨骼中钙的吸收。因此,缺乏维生素D会导致骨质软化、骨折等疾病。在日光下暴露皮肤会促进人体自然合成维生素D,但需注意的是,遮阳霜、穿过于厚以及在高纬度地区等因素均会影响维生素D的合成,此时需要通过食物或补充剂摄入足够的维生素D。

2. 维生素K

维生素K不仅参与了凝血反应,还能够作为骨细胞的调节因子,参与钙的转运和沉积过程。因此,缺乏维生素K 也会导致骨质疏松等疾病。维生素K一般存在于蔬菜和绿叶蔬菜中,同时大肠内部也存在着一定量的维生素K,能被肠道菌群转化为体内使用的维生素K,但大肠菌群受到抗生

素和益生菌等因素的影响时,就需通过增加摄入蔬菜和绿叶蔬菜等食物以获取足够的维生素K。

3. 维生素A

维生素A主要促进骨骼细胞的分化、增殖及骨量的增加,因此也是调节钙磷代谢的重要成分之一。同时维生素A 还参与了尿素循环等代谢过程。缺乏维生素A会影响骨骼发育和生长,容易引起疲劳和免疫力下降。维生素A富含坚果、鱼类、动物肝脏等食物中。

4. 维生素C

维生素C不仅有抗氧化剂作用,还能够促进骨胶原的合成和增加钙的吸收率,从而也是调节钙磷代谢的重要因子之一。身体内若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时骨骼的破坏,同时还会被发现折断的骨骼容易感染。维生素C富含于柑橘类、番茄、深色绿叶蔬菜以及草莓等食物中。

维生素在调节钙磷代谢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缺少任一种维生素都会影响到钙磷代谢的正常运作。在日常饮食中需要保证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同时,饮食应以多样化的方式进行,并坚持适量运动来保持良好的钙磷代谢水平。对于成人人士来说,建议每天3-4次低至中等剂量的太阳光照射(不含中午12:00至下午2:00),以帮助肥胖患者维持合适的体重以及减少摄取烟酒对维生素吸收的影响。当然,若存在维生素缺乏症状,并不能通过日常饮食

补充维生素时,仍需要依托医生的指导选择适合的维生素补充剂。

钙磷代谢的调节机制

钙磷代谢的调节机制 一、引言 钙磷代谢是人体内重要的代谢过程之一,它对于人体骨骼和牙齿的生 长发育、神经肌肉的正常功能、心血管系统的稳定以及其他许多生理 过程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钙磷代谢的调节机制也备受关注。 二、钙磷代谢的基本概念 1. 钙磷代谢的定义 钙磷代谢是指人体内对于钙和磷这两种元素在吸收、利用和排泄等方 面进行调节和平衡的过程。 2. 钙磷代谢中涉及到的重要物质 (1)钙:人体内含有大约1公斤左右的钙,其中99%以上存储在骨 骼中。剩余部分则主要分布在血液和软组织中。 (2)磷:人体内含有大约700克左右的磷,其中85%以上存储在骨骼中。剩余部分则主要分布在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中。

(3)甲状旁腺激素(PTH):由甲状旁腺分泌的激素,对于钙磷代谢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4)钙调素(calcitonin):由甲状腺C细胞分泌的激素,主要作用是降低血钙浓度。 三、钙磷代谢的调节机制 1. 钙吸收和利用的调节 (1)维生素D的作用:维生素D是促进肠道对于钙吸收和利用的关键物质。当人体缺乏维生素D时,会导致肠道对于钙吸收不足,从而影响到骨骼健康。 (2)钙结合蛋白:在人体内,有一种叫做钙结合蛋白的物质可以帮助钙离子在血液中稳定存在。这样可以保证人体内血液中的钙离子浓度不会过高或过低。 2. 钙排泄和骨代谢的调节 (1)甲状旁腺激素:当血液中钙离子浓度下降时,甲状旁腺会分泌PTH激素。PTH可以促进肾脏对于钙的重吸收,同时也可以刺激骨骼

中的骨细胞释放钙离子。 (2)钙调素:当血液中钙离子浓度过高时,甲状腺C细胞会分泌钙调素。钙调素可以促进骨骼中的骨细胞吸收钙离子,同时也可以抑制肾脏对于钙的重吸收。 3. 磷代谢的调节 (1) PTH:除了对于钙代谢起着重要作用之外,PTH也可以促进肾脏对于磷的排泄。这样可以保证人体内血液中磷离子浓度不会过高。 (2)维生素D:维生素D不仅能够促进肠道对于钙的吸收和利用,同时还能够促进肠道对于磷的吸收和利用。 四、结论 总之,人体内对于钙磷代谢进行调节和平衡是非常复杂而又精密的过程。只有当人体内这些物质得到合理地平衡时,才能保证人体内多种生理过程正常进行。

钙磷代谢与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常见问题

钙磷代谢与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常见问题 1、CKD-MBD钙磷代谢紊乱和继发性甲旁亢的原因? 正常生理状态下,肾脏、甲状旁腺、骨三个脏器,通过PTH、活性维生素D、FGF23的反馈调节,维持血清钙磷在正常范围。 钙磷代谢紊乱是CKD晚期的重要表现。随着肾功能下降,GFR降低,肾脏排磷减弱,导致血磷浓度升高;同时,肾小管1α羟化酶活性下降,导致活性维生素D生成的减少,肠道和肾脏对钙的吸收降低,导致低血钙。 甲状旁腺长期受到低血钙、高血磷的刺激而分泌过量的PTH,以提高血钙、降低血磷,即发生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HPT),而长期的甲状旁腺增生最终导致形成功能自主的腺瘤。 2、可以导致SHPT的发生,也可以维持了PTH分泌增加的因素 ①高磷血症 ②低钙血症 ③低1,25-二羟基维生素D ④FGF23浓度增加 ⑤甲状旁腺中维生素D受体(VDRs),钙敏感受体(CaSR),FGF23受体和klotho的表达降低 3、PTH在CKD患者钙磷代谢调节的机制是怎样的? 从维持磷酸盐体内平衡的角度来看,GRF下降后,磷酸盐浓度升高,引起PTH反馈性增加,可以促进抑制近端小管对于磷酸盐的重吸收,磷酸盐排泄的增加,从而使血磷浓度维持在正常水平。 同时,PTH可动员骨钙入血,升高血钙与血磷。

另外,PTH可通过增加骨化三醇的1-α-羟基化形成骨化三醇,促进肠道对钙磷的重吸收。 早期,PTH的代偿性增加是有益的可促使钙磷代谢处在一个正常的范围以内。但随着CKD的进展,甲状旁腺不受控制的自主性分泌PTH,造成一系列异常和损伤。 4、什么是三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Tertiary hyperparathyroidism),发生的机制是什么? 在长期继发性甲旁亢的基础上,甲状旁腺受到强烈和持久的刺激,部分继发性甲状旁腺增生组织转变为腺瘤,自主地分泌过多的甲状旁腺素称为三发性甲旁亢,即使在原发因素去除后,甲状旁腺功能仍不能恢复正常。如肾移植后CKD 患者中可能会持续存在高浓度的PTH和高钙血症。 对于已经形成的腺瘤,CaSR和VDRs的表达都是降低的,因此拟钙剂或维生素D类似物的治疗效果大打折扣。 5、高磷血症对CKD-MBD有哪些影响? ①高磷血症可能对PTH的合成和分泌有直接影响 ②高磷血症还可以刺激FGF23的分泌,从而抑制PTH的分泌 ③高磷血症的最重要结果可能是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因为高磷血症会刺激血管系统中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成骨细胞转化,并直接导致心血管钙化和动脉硬化6、血钙平衡紊乱会如何影响CKD患者? 研究表明,CKD-MBD引起的钙平衡异常可能在CKD患者的高心血管死亡率中起作用。低钙血症和高钙血症均与CKD患者死亡率增加相关。

调节钙磷代谢的维生素

调节钙磷代谢的维生素在我们的身体中,钙磷代谢非常重要。它是人体内最重要的代谢过程之一,因为钙和磷是许多生理功能的基本组成部分。例如,钙和磷不仅形成了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还参与了神经传递和肌肉收缩等多种生理过程。而钙磷代谢的调节过程则需要靠维生素,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这方面的知识。 1. 维生素D 维生素D是钙磷代谢的关键调节因子之一。它可促进小肠对钙和磷的吸收,增强肾脏对钙的再吸收,以及增强骨骼中钙的吸收。因此,缺乏维生素D会导致骨质软化、骨折等疾病。在日光下暴露皮肤会促进人体自然合成维生素D,但需注意的是,遮阳霜、穿过于厚以及在高纬度地区等因素均会影响维生素D的合成,此时需要通过食物或补充剂摄入足够的维生素D。 2. 维生素K 维生素K不仅参与了凝血反应,还能够作为骨细胞的调节因子,参与钙的转运和沉积过程。因此,缺乏维生素K 也会导致骨质疏松等疾病。维生素K一般存在于蔬菜和绿叶蔬菜中,同时大肠内部也存在着一定量的维生素K,能被肠道菌群转化为体内使用的维生素K,但大肠菌群受到抗生

素和益生菌等因素的影响时,就需通过增加摄入蔬菜和绿叶蔬菜等食物以获取足够的维生素K。 3. 维生素A 维生素A主要促进骨骼细胞的分化、增殖及骨量的增加,因此也是调节钙磷代谢的重要成分之一。同时维生素A 还参与了尿素循环等代谢过程。缺乏维生素A会影响骨骼发育和生长,容易引起疲劳和免疫力下降。维生素A富含坚果、鱼类、动物肝脏等食物中。 4. 维生素C 维生素C不仅有抗氧化剂作用,还能够促进骨胶原的合成和增加钙的吸收率,从而也是调节钙磷代谢的重要因子之一。身体内若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时骨骼的破坏,同时还会被发现折断的骨骼容易感染。维生素C富含于柑橘类、番茄、深色绿叶蔬菜以及草莓等食物中。 维生素在调节钙磷代谢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缺少任一种维生素都会影响到钙磷代谢的正常运作。在日常饮食中需要保证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同时,饮食应以多样化的方式进行,并坚持适量运动来保持良好的钙磷代谢水平。对于成人人士来说,建议每天3-4次低至中等剂量的太阳光照射(不含中午12:00至下午2:00),以帮助肥胖患者维持合适的体重以及减少摄取烟酒对维生素吸收的影响。当然,若存在维生素缺乏症状,并不能通过日常饮食

钙、磷、维生素D的吸收和代谢

钙、磷、维生素D的吸收和代谢 钙的吸收和代谢 钙以钙离子形式于十二指肠和空肠部位吸收。钙的吸收方向是从 小肠中心线黏膜侧进入后再由浆膜侧方向排出,主要有3个途径:1) 主动穿越细胞,包括钙离子通过绒毛膜扩散进入细胞,于胞浆内运动,及从细胞布齐细胞外排出;2)钙离子细胞间转移,这一途径只有当小肠 内钙离子浓度足够高时起作用;3)通过细胞的胞饮、胞吐形式的运转。 钙离子进入小肠细胞之时,靠高分子梯度而不再需要需能量。细胞内 钙离子以钙结合蛋白、游离钙配体和钙离子小泡囔3种形式转移。钙 离子从细胞内向细胞外渗出时,钙离子结合蛋白中的钙通过钙泵排出; 游离钙以钠-钾同时实现钙离子交换;以胞饮方式进入细胞的钙泡囔以 胞吐方式钙。钙的细胞间转移取决于间的连接程度,有些氨基酸如赖 氨酸能使令构成细胞间钙离子转移。 钙的吸收过程中,维生素D3对钾的吸收是必要的,因活性维生素 D3(1,25-(OH)2-VD3)参与小肠黏膜细胞中转运钙的结合酶合成。维生 素D3也能促进神经元间钙离子的流动。日粮中的高磷、高镁、高锌、 高草酸、高植酸均滋扰钙的吸收;柠檬酸、明显改善乳糖和蔗糖可以改 善钙的吸收;日粮中脂肪过多或脂肪消化不良,可形成不溶解的钙皂, 而降低钙的吸收。 钙代谢过程中,钙的体内平衡调节受诸多因素包括日粮钙、磷水平、维生素D、甲状旁腺素(PTH)和降钙素等的控制。钙的进食量通过PTH和维生素D代谢物的调节,影响钙的吸收和骨骼的重吸收。低钙日粮导致钙吸收增强,原因是低日粮趋向血浆钙,因而增加PTH的释放。PTH促进肾脏25-羟钙化醇向1,25-二羟钙化醇转化,结果导致碘吸收增强。血液中钙的循环水平的调控,取决于PTH和降钙素的分泌,2种激素控制骨骼钙的沉积和重吸收。进食低钙日粮,血浆低钙,刺激PTH 的分泌,从而增进骨钙、磷的释放,以适应机体内会钙的需要,而磷 被排出;进食高钙日粮会抑制骨钙的动用。因此,骨骼中的基本处于钙 磷处于硫酸锂,它经常表现为骨骼钙磷的沉积和重吸收。猪体内钙的

各类维生素与微量元素的作用

各类维生素与微量元素的作用 维生素A 1参与视色素合成,维持正常视觉 2促进生长发育,维持正常生殖功能 3维持和增强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生长 4维持上皮组织健全,增强机体抵抗力 维生素A含量丰富的是动物肝脏、肾、蛋黄、绿色和黄色蔬菜,胡萝卜西兰花菠菜韭菜油菜青辣椒南瓜芒果杏柿子木瓜红心的甜薯、乳类及其制品。鱼肝油中含量很高,可作为婴儿的补充来源。维生素A可改善铁的吸收运转,增强造血功能,缺乏可贫血。 维生素D 1调节体内钙磷代谢,维持体内血钙水平稳定 2促进骨与软骨的骨化,维持骨骼与牙齿的正常生长与发育 3维生素D缺乏,早产儿与喂养不当的婴儿会出现佝偻病,成年人出现骨软化症,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维生素D过量可在肾及其他组织发生结石。 维生素D含量丰富的是肝脏蛋黄奶油,鱼肝油中含量很高,可作为婴儿的补充来源。经常在室外活动或日光浴是机体获得和合成维生素D的重要来源。 维生素B1 1参与机体物质和能量代谢 2维持正常神经传导,维持正常食欲,胃肠蠕动和消化液分泌。 3典型缺乏症是脚气病 维生素B1含量丰富的是未精制的谷类动物内脏及瘦肉豆类杂粮坚果类,如花生南瓜子核桃。维生素B2 1参与机体代谢,促进能量释放,不足可影响体内生物氧化,导致物质代谢障碍。 2激活维生素B6, 3与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产生,骨髓中红细胞的形成及铁在体内的吸收储存及运动有关 4缺乏表现为眼口腔皮肤的炎症及贫血等。眼畏光流泪易疲劳。口腔疼痛烧灼感干裂溃疡。还可影响生长发育,妊娠期可致胎儿畸形。 维生素B2含量丰富的是动物内脏心肝肾,其次为蛋类乳类肉类豆类及绿叶蔬菜。 维生素C 1促进胶原蛋白合成,可使微血管脆性增加而产生程度不等的出血。 2促进铁钙叶酸的吸收,对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红细胞贫血有一定辅助治疗作用。 3降低血胆固醇作用,对动脉硬化性疾病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4解毒保肝和防癌的作用,参与络氨酸的代谢,促进抗体形成,提高白细胞的吞噬作用,促进肉碱的生物合成,促进脂肪酸提供能量。 5缺乏,小儿有消化不良和生长迟缓的表现,牙龈肿胀疼痛出血。 维生素C含量丰富的是新鲜蔬菜和水果,叶菜类比根茎类含量多,酸味水果比无酸味水果含量多,如油菜小白菜生菜菠菜西红柿菜花四季豆鲜枣柠檬草莓橘子,谷类豆类不含维生素C,但是豆芽含量较高,肝肾含量多。 维生素E 1预防衰老,促进蛋白质更新合成 2与动物的生殖功能、精子形成及许多酶的活性有关 3调节血小板的粘附力和聚集作用

维生素D来源、吸收、转运、代谢与功能、缺乏症、毒性的研究进展

Vit D的来源、吸收、转运、代谢与功能、缺乏症、毒性的研究进展维生素D ,英文名称为vitamin D,是脂溶性维生素类,又称抗佝偻病维生素或钙化醇,具抗佝偻病作用,是能呈现胆钙化固醇(维生素D3)生物活性的所有类固醇的总称。有影响钙、磷的吸收和贮存,和预防和治疗佝偻病的功效。 “维生素D是无色晶体,溶于脂肪,脂溶剂及有机溶媒中,化学性质稳定,在中性和碱性溶液中耐热,不易被氧化,但在酸性溶液中则逐渐分解。维生素D水溶液中由于有溶解氧而不稳定,双键还原后使其生物效应明显降低。因此,维生素D一般应存于无光,无酸,无氧或氮气的低温环境中。维生素D 所属学科为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一级学科);激素与维生素(二级学科)。” 现已知的维生素D有多种,其中最重要的家族成员有D2和D3,它们的结构很相似,只是侧链有差别。维生素D均为不同的维生素D 原经紫外照射后的衍生物。植物不含维生素D,但维生素D原在动、植物体内都存在。“维生素D原都具有以下特性:它存在于部分天然食物中;受紫外线的照射后,人体内的胆固醇能转化为维生素D。” 维生素D的来源 图1.维生素D原转变成相应维生素D(图片引自百度百科 人体维生素D主要来源于皮肤中相应的维生素D原经紫外线照射转变成维生素D。“维生素D原是环戊烷多氢菲类化合物,维生素D原B环中5, 7位为双键,可吸收270~300 nm波长的光量子,从而启动一系列复杂的光化学反应而最终形成维生素D。如果维生素D原为麦角固醇,则光照产物是维生素D2 ,如果维生素D原是72脱氢胆固醇,则光照产物是维生素D3。”大多数高等动物的表皮和皮肤组织中都含72脱氢胆固醇,只要阳光或紫外光照射下经光化学反应可转化成维生素D3。 维生素D的另一来源是从摄入的食物中获得(外源性),如海鱼、动物肝脏、蛋黄和瘦肉、乳类、鱼肝油、乳酪、坚果等都含有维生素D,而植物性食物如植物油、蘑菇中所含的麦角固醇须经紫外线照射后变为可被人体吸收的骨化醇即维生素D2。“无论是内源性维生素D3,或外源性维生素D2和D3,均无生物活性,需经体内进一步代谢才能获得很强的抗佝偻病作用。”

维生素d2注射的作用及功能主治

维生素D2注射的作用及功能主治 1. 维生素D2简介 维生素D2,也称为麦角二酸钙(Calciferol),是维生素D家族中的一种活性 形式。它能通过食物摄入或皮肤暴露于阳光下合成。维生素D2主要在植物中产生,如麦角菌种子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2。它与维生素D3(即胆钙化醇)一样,对人体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 2. 维生素D2注射 维生素D2注射是指将维生素D2通过皮下或肌肉注射的方式给予患者,以提 高其体内维生素D2的水平。维生素D2注射可以有效地提供维生素D2,特别是 对于那些无法充分吸收维生素D2的人来说,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式。 3. 维生素D2注射的作用 维生素D2注射具有多种作用,包括但不限于: •促进钙和磷的吸收:维生素D2注射可以促进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增加其在体内的利用率,从而维持正常的骨骼健康。 •调节钙磷代谢:维生素D2注射可以调节体内的钙磷代谢平衡,防止钙磷的过度排泄,从而预防骨质疏松和低钙血症等疾病。 •增强免疫力:维生素D2注射可以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提高机体对细菌和病毒的抵抗力,减少感染和疾病的发生。 •调节心血管功能:维生素D2注射能够调节心血管系统的功能,降低高血压和心脏病发生的风险。 •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维生素D2注射可以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促进骨骼健康,减少骨折的风险。 4. 维生素D2注射的功能主治 维生素D2注射具有广泛的功能主治,常用于以下疾病的治疗: •佝偻病:佝偻病是一种由维生素D缺乏引起的儿童软骨病,维生素D2注射可以补充不足的维生素D,预防和治疗佝偻病。 •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和骨骼结构破坏为特征的疾病,维生素D2注射可以增加骨密度,减少骨折的风险。

维生素D.

维生素D. 维生素D研究发现及其重要性 维生素D是能呈现胆钙化固醇生物活性的所有类固醇的总称,为脂溶性维生素类,有预防和治疗佝偻病的功效。维生素D在体内发挥作用主要是通过促进钙的吸收进而调节多种生理功能,是生长发育、胃肠道吸收、钙磷代谢所必需的物质。维生素D与脱氧核糖核酸(DNA)关系密切,缺乏维生素D可能会增加患上一系列免疫性疾病的风险。例如、:佝偻病、手足搐搦症、骨软化病、骨质疏松症等。 研究证据表明,缺乏维生素D会直接影响人类基因组中200多个基因的活性,这些基因与风湿性关节炎和糖尿病等许多疾病有关。采用新的DNA测序技术,绘制出了基因组中维生素D受体结合图谱。维生素D进入人体后会激活一种名叫维生素D受体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会与脱氧核糖核酸(DNA)结合,从而影响人体蛋白质的制造。研究发现,在DNA链上有2776个可供维生素D受体蛋白质结合的位点,这些位点异乎寻常地集中在一些与如多发性硬化症、克罗恩病、狼疮、风湿性关节炎等免疫性疾病,以及如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结肠直肠癌等癌症相关的基因附近。最终研究人员确认了229个会受到维生素D重要影响的基因,这些基因已经被证明与一系列疾病有关,这其中就包括与多发性硬化症有关的IRF8基因和与克罗恩病和Ⅰ型糖尿病相关的PTPN2基因。 维生素D对人类身体健康具有广泛而重要的影响。维生素D不足会使人更易患上多种疾病,因此在妇女怀孕期间和儿童早期成长阶段,补充维生素D对其未来身体健康十分有益。 维生素D主要作用是调节骨钙内环境的稳定,此外也促进细胞正常生长,增强免疫系统,保持荷尔蒙平衡等。维生素D在体内要转化为有活性的1,25(OH)2D3才能形式发挥作用,而1,25(OH)2D3的生物学活性由其细胞内维生素D受体介导。研究表明 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与肠道钙吸收、骨质代谢相关,被认为是研究骨和钙代谢疾病的候选基因。维生素D的受体响应元直接或间

动物日粮中钙磷的合理供给

动物日粮中钙磷的合理供给 1钙磷对动物的重要性 1.1钙磷对动物的营养作用 钙磷是动物骨骼和牙齿的重要组成成分。钙能调节肌肉和神经的兴奋性,能激活或抑制多种酶的活性,钙还具有自身营养调节功能,在外源钙供给不足时,沉积钙 (特别是骨骼中)可大量分解供代谢循环需要,此功能对产蛋、产奶、妊娠动物十分重要。磷是ATP 和磷酸肌酸的组成成分,参与体内能量代谢,磷以磷脂的方式促进脂类物质和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磷以磷酸根的形式参与糖、脂肪和蛋白质等的代谢,血液中的磷酸盐同时还是动物体内重要的缓冲物质,参与维持体内酸碱平衡。 1.2日粮中钙、磷不足的后果 动物日粮中长期缺乏钙、磷会患钙磷缺乏症。钙磷缺乏症主要表现为:食欲下降,异食僻。生长动物生长缓慢或停滞。生产动物生产力下降,肉用动物日增重减轻、泌乳家畜泌乳量减少、蛋鸡产蛋率和孵化率下降、母鸡产软壳蛋等。幼龄动物钙、磷缺乏患佝楼病。成年动物钙、磷缺乏患骨软症,此症易发生于妊娠后期与产后母畜、高产奶牛和产蛋鸡。缺磷可导致母牛生产力下降、繁殖功能减弱(不发情、受精率低、泌乳期短等症状)。母畜日粮缺钙,可导致骨软化和骨质疏松,繁殖力下降,怀孕母畜缺钙常导致胎儿发育受阻甚至死胎,并引起产后瘫痪。种公畜日粮中缺钙可导致精子的成活率降低,精液中死精子数增加,精子的受胎率下降。 1.3 日粮中钙、磷过量对动物的危害 动物日粮中钙、磷过量对动物也是有危害的。高钙影响磷、镁、铁、碘、锌、锰等元素的吸收而出现缺乏症,如高钙可导致缺锌产生皮肤不完全角化症。在母畜妊娠后期饲喂高钙日粮,乳热症的发生率升高。高钙量(2.7%)可使猪的体内出血徵状发生率增加。 高钙日粮还可引起动物尿酸盐沉积、高钙血症、低磷血症、代谢性碱中毒并通过改变尿液环境而引起尿石症的发生。高钙可引发家禽内脏痛风症。奶牛日粮中钙过量会抑制瘤胃微生物作用而使日粮的消化率降低。 2 影响动物对钙磷吸收、代谢的因素 2.1日粮中钙磷不平衡在饲喂过程中不注意钙、磷供应,饲喂高钙低磷、或低钙高磷饲料,造成饲料中钙和磷的绝对量不足,致使机体不能摄取所需的钙、磷,其结果必将引起钙磷不足而发生代谢障碍。 2.2日粮中钙、磷比例不当动物机体对钙、磷的吸收,不仅决定其含量,还与其之间的

维生素d滴剂的作用及功能主治

维生素D滴剂的作用及功能主治 一、维生素D概述 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也被称为钙化醇。它是人体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的重要物质之一,是维持钙磷代谢平衡的关键。维生素D可以通过阳光照射、 食物摄入以及补充维生素D滴剂等方式获得。 二、维生素D滴剂的作用 维生素D滴剂是一种常用的补充剂形式,常用于给予婴幼儿、儿童、孕妇以及长期卧床的患者补充维生素D。它具有以下几个作用: 1.促进钙的吸收:维生素D能够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使钙能够被有 效吸收到人体内。 2.调节钙磷代谢:维生素D能够调节钙、磷等矿物质的代谢,维持体 内钙磷平衡。 3.促进骨骼健康发育:维生素D对骨骼的发育和健康起到重要作用, 能够促进骨骼的钙化和骨密度的增加。 4.增强免疫功能:维生素D具有免疫调节作用,能够增强免疫系统的 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 三、维生素D滴剂的功能主治 维生素D滴剂在医学中被广泛应用,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功能主治: 1.预防佝偻病:佝偻病是维生素D缺乏所致的疾病,维生素D滴剂可 以有效预防和治疗佝偻病,在婴幼儿生长发育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2.预防骨质疏松:维生素D滴剂对骨骼的发育和健康有重要影响,可 以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和发展。 3.促进钙吸收:维生素D滴剂能够促进钙的吸收,对于缺钙引起的疾 病如低血钙症、骨软化症等有帮助。 4.调节免疫功能:维生素D滴剂能够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调节和增 强机体免疫力,预防和改善炎症性疾病。 5.辅助治疗疾病:维生素D滴剂常被用作辅助治疗某些疾病,如哮喘、 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四、如何正确使用维生素D滴剂 使用维生素D滴剂需要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正确方法: 1.遵医嘱用药:使用维生素D滴剂前应咨询医生,并按照医嘱的剂量 和使用方法进行用药。 2.正确剂量: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需要的维生素D剂量有所差异,应根 据医生指导进行正确的剂量使用。 3.用药时间:维生素D滴剂通常于早晨或午餐后用药,以保证最佳吸 收效果。 4.避免过量:维生素D是脂溶性维生素,过量使用会导致维生素D中 毒,对身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5.婴幼儿使用:对于婴幼儿,可以将维生素D滴剂滴在奶瓶内,或直 接滴于婴儿的舌面上,随后给予足够的液体摄入。 五、维生素D滴剂的注意事项 在使用维生素D滴剂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存储条件:维生素D滴剂应存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避免阳光直 射。 2.儿童禁用:维生素D滴剂在成人和儿童中使用安全,但需要遵循儿 童适用剂量。 3.副作用:长期过量使用维生素D滴剂可能引起维生素D中毒,表现 为恶心、腹泻、食欲不振等症状。 4.药物相互作用:维生素D滴剂可能与某些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如某 些抗癫痫药物、某些胆固醇降低药物等。 5.孕妇用药:孕妇在使用维生素D滴剂前应咨询医生,并按照医生的 指导进行正确用药。 结论 维生素D滴剂在维持钙磷代谢平衡、促进骨骼发育和免疫功能调节等方面起到关键作用。使用维生素D滴剂需要根据医生指导正确用药,遵循剂量和使用方法,避免过量使用引起的不良影响。同时,需注意存储条件、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以确保使用维生素D滴剂的安全和有效性。

维生素D的研究进展

维生素D的研究进展 维生素D是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对于维持骨骼健康、促进钙磷代谢、调节免疫系统功能等具有重要作用。最早被发现维生素D的功效是预防坏血病,随着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关注维生素D对其他疾病的影响。近年来,维生素D的研 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下面就来看一看关于维生素D的研究进展。 一、维生素D与骨骼健康 维生素D是维持骨骼健康的重要物质,它与钙磷代谢紧密相关。维生素D的主要作用 是调节钙、磷的代谢,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使钙离子保持稳定水平,进而维持骨骼的健康。维生素D缺乏会导致骨质疏松症、骨软化症等骨骼疾病的发生。研究发现,维生素D 不足或缺乏容易导致骨密度降低,增加骨折的风险。及时补充维生素D对于维护骨骼健康 至关重要。 二、维生素D与免疫系统 近年来,研究发现维生素D对免疫系统功能有着重要影响。维生素D受体在免疫细胞 中广泛表达,维生素D通过与受体结合后,能够调节免疫细胞的活性,影响炎症反应和免 疫应答。维生素D能够抑制过度免疫应答,减轻炎症反应,调节自身免疫系统,从而对于 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一定的预防和辅助治疗作用。一些研究还发现,维生素D还能够抗菌、抗病毒,有助于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三、维生素D与心血管疾病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维生素D与心血管疾病有关。维生素D不仅在骨骼方面 有作用,也参与调节心血管系统的功能。研究显示,维生素D缺乏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 险增加相关,而适当的补充维生素D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维生素D还能够调 节血管舒缩功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压,有利于心血管健康。维生素D对于心血管 疾病的作用机制正逐渐被人们所了解,也为相关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四、维生素D与癌症 维生素D对于癌症也具有一定的影响。维生素D受体在多种癌症细胞中均有表达,维 生素D通过调节癌细胞的生长、凋亡和转移等过程,起到一定程度上的抑制癌症细胞的作用。一些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维生素D的摄入量与某些癌症的发病率呈负相关。尤其是乳 腺癌、结肠癌等部位的癌症。适当的维生素D摄入量可能对癌症的预防和辅助治疗具有一 定的作用。 维生素D的研究进展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它不仅仅在骨骼健康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还 与免疫系统、心血管疾病、癌症等多种疾病有密切联系。科学合理地补充维生素D对于维

兔的营养需要—维生素

兔的营养需要—维生素 维生素可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两大类,前者包括维生素A、D、E和K,后者包括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 1.脂溶性维生素 维生素A对于维持上皮细胞组织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缺乏时上皮角质化,易被细菌感染而表现眼病、肠炎;母兔流产、产死胎和畸形、缺奶等;公兔睾丸变性,精子生成受阻,受胎率低;生长兔发育缓慢,骨骼异常,运动失调,痉挛性瘫痪等。植物性饲料中不含有维生素A,动物性饲料含量较高,植物性饲料如青苜蓿和黄玉米中胡萝卜素含量较高,可在兔体内转变为维生素A,但损失率很高。生长兔每千克饲料中维生素A25国际单位、种兔50国际单位可满足正常需要,当发生球虫病时需要量增加。维生素A主要在肝脏中储存,过量的维生素A也会造成中毒。 维生素D主要功能是调节钙、磷代谢,促进小肠对钙和磷的吸收,使之沉积于骨骼和牙齿。缺乏时造成钙磷缺乏症。动物性饲料中含有较高的维生素D,植物性饲料和酵母中含有麦角固醇,兔皮肤中含有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光照射可分别转化为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对兔均有营养作用。每千克饲料中维生素D的含量900毫克可满足兔的需要,过量的维生素D也会造成中毒。 维生素E又名生育酚,是天然抗氧化剂,可保护维生素A等免受氧化。缺乏时导致生育能力降低,仔兔易死亡,肌肉萎缩和营养性退化,后肢麻痹。近来研究表明,维生素E可使动物的抗病能力增强。动物性饲料及芽类饲料(如麦芽、豆芽、嫩青草等)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E。每千克饲料中50毫克维生素E可满足兔的需要。 维生素K其作用是促进肝脏合成凝血酶原,保证血液正常凝固。

兔肠道中的微生物可合成维生素K,兔通过食软粪得到营养,并可满足其需要。但当家兔患有消化道疾病、饲料中大量投喂抗生素类、磺胺类药物时,维生素K的合成受到影响;植物性饲料中的双香豆素(豆科牧草含量高)可妨碍其吸收,饲料中的真菌毒素抑制其作用,患肝球虫病时影响其吸收和利用等。出现以上情况时应注意其补充。 2.水溶性维生素主要是8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均可由家兔肠道中的微生物合成,通过食粪可足够获得,一般成年家兔不会缺乏。此外,植物性饲料也是水溶性维生素的来源。但是,对于高产家兔,特别是妊娠后期和泌乳期的母兔,没有食粪的仔兔,以及患有消化道疾病和处于应激状态的家兔,应该适当补充水溶性维生素。

维生素D营养状况评价及改善专家共识(2023)要点

维生素D营养状况评价及改善专家共识(2023)要点 【摘要】维生素D是人类必需的一种脂溶性维生素,除发挥调节钙磷代谢、维持骨健康的功能外,还参与组织细胞的分化、增殖和免疫调节。维生素D缺乏涉及各个年龄,对儿童、孕产妇和中老年人群的影响尤为突出。维生素D营养状况分为正常、不足、缺乏、中毒四类。维生素D缺乏是全球性问题,其主要原因是阳光直接暴露不足、膳食中缺乏维生素D。孕妇、肤色深的人群(黑人、西班牙人、皮肤黑色素增加者)、肥胖者、儿童和老年人是维生素D缺乏的高风险人群。维生素D缺乏会导致佝偻病、骨质软化症、手足抽搐症、骨质疏松症,并与癌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肾脏病、自身免疫疾病等相关。维生素D营养状况评价应依据维生素D缺乏的病因、临床表现、血生化及骨骼X线检查,测定血清25(OH)D水平是最可靠的诊断标准。在普通人群中因地制宜进行维生D营养状况评价,根据风险及合并危险因素的情况进行分层干预。对于维生素D水平正常或不足人群,应积极预防维生素D缺乏;对维生素D缺乏者,可通过增加户外活动、日光照射时间、改善膳食维生素D摄入、补充维生素D 制剂和钙剂等方法维持机体维生素D的正常水平。本共识综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结合我国国情,对维生素D的营养现状、缺乏原因及健康风险、评估意义与方法、改善措施等方面展开充分讨论,基于循证医学相关成果,达成专家共识,对于推动在基层和健康体检(管理)机构开展维生素D营养状况评价和干预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维生素D是人类必需的一种脂溶性维生素,为开环固醇类物质。维生素D

的主要作用为调节钙磷代谢,对骨骼神经肌肉系统正常功能的维持有重要作用;近年来的大量研究证实维生素D还具有骨骼外健康效应,参与组织细胞的分化、增殖和活性调节,对机体免疫功能具有调节作用。 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是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涉及各个年龄,对儿童、孕产妇和中老年人群的影响尤为突出。 第一部分概述 一、维生素D营养状况判定 维生素D主要在阳光照射下再经皮肤合成,也可从饮食中少量摄取,其中动物食物来源的为维生素D3,植物食物来源的为维生素D2。维生素D 营养状况可以分为4类:正常、不足、缺乏、中毒。 1. 维生素D水平正常:,针对一些特殊人群,如婴儿、孕妇、乳母及老年人,应据情况予以维生素D制剂补充约400~800U/d。人体25(OH)D水平正常参考判定值见表1。 2. 维生素D不足:当人体血清(血浆)25(OH)D含量低于正常人群的参考判定值,但高于缺乏参考判定值时,可判定为维生素D不足。 3. 维生素D缺乏:当人体血清(血浆)25(OH)D含量低于缺乏的参

肾与骨的关系

中医“肾主骨”理论认为,肾与骨有着密切的关系,即肾能接受五脏六腑所传之精封而藏之,充实于骨,濡养于骨,对骨的生长发育和维持骨的成分及结构正常具有重要作用,是人体骨代谢的内环境。机体摄入的有关骨代谢的物质能否充分利用,与肾脏的羟化酶系统及其他器官组织的生物活性物质的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 骨组织的钙化与钙磷代谢有着直接的关系。钙、磷被吸收到机体内并转化成为骨盐,维生素D起着决定性作用。它可调节钙磷代谢,促进肠道钙磷的吸收,同时也可增加肾小管对磷的重吸收,减少尿磷的排出,与甲状旁腺素协同作用,促进骨基质的钙化过程,使血钙、血磷的浓度增加,以利于在骨内沉积。但维生素D必须在体内转变为有活性的胆骨化醇(维生素D2)和麦角钙化醇(维生素D2)才能发挥其对骨的作用。 肾对钙、磷代谢具有调节作用,其调节机制是通过肾小管加强对钙的重吸收,并从尿内排出大量的磷,以维持血浆内钙、磷的动态平衡。这种排磷保钙的生理调节功能,可适应骨骼的生长发育和骨损伤修复的需要。当这种调节功能发生障碍时,可因体内钙的大量丢失、骨骼钙的不断减少导致骨质疏松。故肾对钙、磷代谢的调节功能直接影响着骨代谢,从而体现了与中医‘ ‘肾主骨”理论的一致性。 其次,由甲状腺及甲状旁腺分泌的降钙素(CT)可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促使生骨细胞变为成骨细胞,促进生骨作用。甲状旁腺分泌的甲状旁腺素可促使生骨细胞变成破骨细胞,促进溶骨作用,增加骨钙重吸收。此外,由垂体所分泌的生长激素和卵巢、睾丸分泌的性激素均参与人体的生长发育、生殖及骨和软骨的生成、代谢、修复。这与“肾主骨”理论中关于肾

藏精,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调节机体的代谢生理功能活动的观点相吻合。 这些由各内分泌腺所分泌的相关激素,也是中医“肾主骨”理论的 重要物质基础。 《素问.宣明五气篇》:「五脏所主,....肾主骨。」“主”,有主持的意思。“肾主骨”包含肾充养骨骼以及二者生理功面的联属关系。《素问。六节脏象论方说:「脊者....其充在骨。」骨骼起支持人体的作用,为人身之支架。骨之所以能起这样的作用,依赖于骨髓的营养。骨髓由肾精所化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肾生骨髓」髓藏于骨腔之中,以充养骨骼,所谓“肾充则髓实”。而髓的生成,为“肾主骨”提供了物质基础。此外,牙齿和骨的营养来源相同,同样也是肾脏的精气所化生,故有“齿为骨之余”之说。 肾主骨和髓的生长发育,与骨的功能有关。肾藏精,精生骨髓,骨髓充实, 骨骼强壮,运动捷健。肾的精气盛衰,直接影响骨骼的生长、营养、功能等,故称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肾主骨髓。”人一过了50岁,往往会出现关节疼痛,骨质退化,临床上常能见到自觉颈项疼痛连及肩臂,或者伴有一侧手指发麻;还有的突出表现为腰痛,酸重,双下肢无力;也有一大部分见于一侧或双侧膝关节吃劲时疼痛,不能屈曲,甚至膝关节局部肿起,红肿发热,临床上医生会根据X光的客观检查,发现在颈椎,腰椎,膝关节处有不同程度的骨质增生,变形,关节面狭窄,骨质疏松等退行性变化,诊断为退行性骨关节病。 肾虚”是中医临床对于人体衰老的一个笼统概括,它主要包括人的脑

维生素D在肾移植患者中的应用

维生素D在肾移植患者中的应用 李又空张杰 维生素D是机体重要的营养素,在钙磷调节和骨代谢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临床上将补充活性维生素D作为骨质疏松症的重要治疗方法,最新研究发现,它在免疫功能调节中同样有着重要的作用。 肾移植是目前治疗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方法,但是部分患者在移植后会出现骨质丢失和免疫排斥反应,维生素D作为一种调节骨代谢和免疫功能的药物,其积极的治疗作用近期不断受到关注。本文即从骨代谢和免疫调节功能这两方面综述近年来维生素D在肾移植患者中的应用。 1维生素D 天然维生素D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植物体内麦角固醇经紫外线照射转化生成的维生素D2,人体不能生物合成,只能从食物中摄取;另一种是皮肤下的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照射转化生成的维生素D3,后者可以在人体生物合成或从食物中摄取。 1.1体内正常代谢 体内维生素D3并无生物学活性,其需经过一系列的生物转化,方具有生物活性。维生素D3首先在肝细胞内质网和线粒体中与25-羟化酶作用,生成具有一定活性的25-羟维生素D3[25-(OH)-D3],再由血液中的维生素D结合蛋白(DBP)运输到肾脏,在肾小管上皮细胞线粒体中经

1-α羟化酶作用生成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其活性比 25-(OH)-D3高500~1000倍。 1.2在骨质代谢中的作用 维生素D是调节钙磷代谢的关键物质,可以促进肠钙吸收。提高血钙浓度,为钙在骨中沉积和矿化提供原料,促进骨的形成。它也可通过增加肠钙吸收,间接抑制甲状旁腺素(PTH),或者直接抑制甲状旁腺细胞增生,从而抑制PTH合成,并最终降低PTH对骨质的吸收。 目前研究认为,活性维生素D还可以直接作用于成骨细胞,促进其细胞分化以及碱性磷酸酶、骨钙素、骨桥蛋白和胶原的合成,并抑制α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可以刺激骨吸收的细胞因子产生,从而促进骨的形成。 1.3免疫调节功能 维生素D不仅是体内钙磷代谢的重要调节物质,而且可以调节机体免疫细胞的功能活动,其在机体的免疫调节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1,25-(OH)2-D3及其同系物能够抑制树突状细胞(DC)成熟,使DC处于未成熟状态从而阻断免疫应答。1,25-(OH)2-D3抑制DC成熟的分子机制可能与细胞核内维生素D受体(VDR)有关。维生素D在T细胞、B细胞、单核细胞的免疫功能调节中也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1,25-(OH)2-D3可以抑制小鼠淋巴结CD4+CD25+ T细胞的免疫活性、可以通过上调p27基因的表达来抑制B细胞的增生分化并促进其凋亡。2肾移植后患者的骨病治疗 2.1肾移植后骨质丢失和维生素D代谢障碍

维生素的分类及作用.

维生素是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一类低分子有机化合物,其主要作用是作为许多酶的辅酶起着调节和控制物质代谢的作用。如果体内维生素不足或缺乏,就会引起一系列营养代谢病,称为维生素缺乏症,包括单一维生素和多种维生素缺乏症(综合性维生素缺乏症)。反之,维生素供给过多,也会引起营养代谢病,称为维生素过多症或维生素中毒。 维生素或其前体广泛存在于大多性动植物性饲料中,有些维生素还可由动物本身或寄生于动物消化道的细菌合成,一般不易发生维生素缺乏症。但当饲料中的维生素或其前体遭到破坏,体内合成、转化或吸收发生障碍,或机体消耗和需要量增加,而此时有没有得到及时补充,即可发生维生素缺乏症。而当动物日粮中添加了过多的维生素,或医源性过量,或长期饲喂过多的含维生素的饲料,可造成过量或中毒。由于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可以在体内储存或蓄积,排泄又比较缓慢,所以长时间大剂量食入或一次超剂量食入后,可以引起脂溶性维生素过多或中毒。而水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3、维生素B5、维生素B6、维生素B12、维生素C、叶酸、胆碱、生物素)不在体内储存,且易从体内排除,因此水溶性维生素过多症较少发生。 一、维生素A 通常所说的维生素A是指视黄醇和脱氢视黄醇,维生素A家族还应包括具有视黄醇活性的胡萝卜素,自然界中大约有600多种胡萝卜素,其中只有50种能转化为维生素A,具有维生素A的活性作用,称为维生素A原或前体。胡萝卜素在某些条件下也可作为单线态氧猝灭剂和抗氧化剂,而视黄醇没有这种特性。预先形成的维生素A的常见饲料来源主要是动物肝脏等动物源性饲料,尤其是鱼肝和鱼油,如鲨鱼、鳕鱼和大比目鱼肝油以及北极熊肝油是其最主要来源。维生素A原——胡萝卜素的常见来源主要是植物性饲料,如胡萝卜、黄玉米、黄色南瓜、青绿饲料、番茄、木瓜和柑橘等。 维生素A缺乏症是由于维生素A或/和胡萝卜素供应不足或消化道吸收障碍所引起的动物体内维生素A或/和胡萝卜素不足或缺乏的一种营养代谢病。其病理变化主要以脑脊液压升高、上皮组织角质化、骨骼形成缺陷和胚胎发育障碍为主;临床上以夜盲、眼球干燥、鳞状皮肤、踢甲缺损、繁殖技能丧失、瘫痪、惊厥、

一文搞懂:七种维生素D类药物之间的区别!

一文搞懂:七种维生素D类药物之间的区别! 来源:药品之声作者:张先生 维生素D为固醇类衍生物, 主要生理功能是调节体内钙、磷代谢, 维持血浆钙、磷水平, 从而维持骨骼的正常生长与发育。临床常用的维生素D及类似物有:维生素D2、维生素D3、骨化二醇、骨化三醇、阿法骨化醇、帕立骨化醇、卡泊三醇等。这七种维生素D类药物有什么区别? 一、维生素D3和维生素D2的区别 1、维生素D3主要存在于哺乳动物的皮肤中,是在紫外线照射皮肤时,由7 -脱氢胆固醇转变而来。维生素D2只能通过酵母菌及某些细菌体内麦角固醇转变而来。 2、维生素D3和维生素D2的作用没有本质性区别。有报道称,维生素D3的活性高于维生素D2,可能因为维生素D3与维生素D受体有更高的亲和力。 3、通常认为,5万U的维生素D2等效于不超过1.5万U的维生素D3,因此推荐选用维生素D3作为维生素D的补充剂。(《马丁代尔药物大典》)。 营养摄入维生素D的建议(仅供临床参考) 特别提醒:对于肥胖的儿童及成年人,以及服用抗癫痫药物、糖皮质素、酮康唑等抗真菌药物者,至少需要补充2~3倍剂量的维生素D。 二、维生素D类似物药动学的区别 维生素D本身无活性。只有首先在肝脏代谢为25-(OH)D3(骨化二醇),然后在肾脏转化子1α,25-(OH)2D3(骨化三醇)才生成具有生物活性的分子。 三、维生素D类似物适应症的区别 1、对于单纯性营养缺乏的预防和治疗,通常选用维生素D3或维生素D2,一般口服给药。 2、对于已明确的绝经后的骨质疏松症患者,推荐使用骨化三醇。

3、当肾脏受损时,肾小管上皮细胞微粒体内1α羟化酶活性低,不能把体内活性很弱的25羟D3活化。这时应选用不需要肾羟化的药物:骨化三醇、阿法骨化醇、帕立骨化醇。(见上表) 4、由于肾性骨营养不良而继发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可优先选用帕立骨化醇注射液。相比骨化三醇,帕立骨化醇对甲状旁腺激素有抑制作用,但对钙和磷的影响较小,较少引起高钙血症。 5、当维生素D按照药理剂量给予时,必须进行个体化用药,并定期监测血浆中钙浓度,以避免高钙血症。

关于25羟基VD3的综述

关于25羟基VD3的综述 关于25-羟基维生素D 3的综述 化学结构 中文名称: 25-羟基维生素D3 英文名称: 25-hydroxy Vitamin D 3 分子式: C 30H 50O 5 分子量: 490.715 25-羟基维生素D3是维生素D3的活性 形式。维生素D 3是胆固醇的衍生物,其活性 形式有:25-羟基维生素D 3(25-OH-VD 3)和 1,25-二羟维生素D 3(1,25-(OH)2VD 3)两种, 其中1,25-(OH)2-D 3是维生素D3生物活性最 强的代谢产物,其生物学效价是VD3的20~40倍,属于固醇类激素。 概述: VD 系类固醇的衍生物是促进机体钙磷吸收的主要元素,在自然界中以10多种形式存在,其中以VD 2、VD 3对动物最有营养意义。而VD 在体内仅是其活性代谢物的 前体,只有转化为25-羟基D 3(25-OH-D3)和1,25-二羟基D 3 (1,25-(OH)2D 3)后才有生物活性,才能有效地发挥其生理生化功能。 1966年狄路卡等证明VD 是一个前体激素,1968至1970年,VD 的活性代谢产物25-OH-D 3和1,25-(OH)2D 3才被描述。研究发现,VD 首先经肝细胞线粒体内的羟化 酶羟化形成25-OH-D3,这是VD3在血液循环中的主要形式,25-

OH-D 3仍无生物活性, 必须经肾小管细胞内羟化酶作用,最终转化成1,25-(OH)2D 3才具有生物活性。 1,25-(OH)2D 3的作用原理与经典类固醇激素一样,涉及遗传信息的表达。关于存在 1,25-(OH)2D 3受体/结合蛋白的靶组织除经典的小肠、甲状旁腺、骨和肾脏外,还 有胰、脑垂体、乳腺、胎盘,甚至还可存在于性腺、子宫、结肠、皮肤成纤维细胞、胸腺和腮腺等多种组织。近来,发现1,25-(OH)2D 3可抑制增生并降低白血病细 胞分化,它可将白血病细胞分化为单核细胞/巨嗜细胞。另外,它还可抑制一系列其它恶性细胞增生,包括胸腺、前列腺和结肠癌细胞。1,25-(OH)2D 3还影响激素分 泌。除了影响甲状旁腺和垂体腺激素分泌,还报道有增加胰岛素分泌。此外,它还影响免疫系统,抑制T-细胞增生和细胞分裂表达。 哺乳动物VD 的羟基化转化相对较禽类要好,禽类由于其体表覆盖羽毛较厚,通过光照获得VD 3的转化能力较差,在其快速生长或肠道疾病等应激状态下,不能够 通过自身转化VD 3,而获得足够的25-OH-D 3,1,25-(OH)2D 3,来支持它们的骨骼生长和 生产需要,因此在日粮中添加有生物活性的VD 3代谢物25-OH-D 3和1,25-(OH)2D 3显得尤为必要。 一、25-羟基维生素D3的代谢过程及其代谢物的生物学效价 动物从日粮中摄取VD 以后主要在十二指肠吸收,然后通过日光或紫外线照射进行转化。动物皮下的7-脱氢胆固醇在表皮和真皮里发生化学反应形成VD 3源,然后靠温度在体内转化为VD 3。VD 结合蛋白把VD 3从皮肤输送到血液,并分布于全身各 组织,如肠壁、肝脏、肾脏、脾、胆囊、血清中。VD 3首先被送到肝脏,在25-羟化 酶作用下形成25-OH-D 3,使VD 3保存在肝脏中。25-OH-D 3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