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单元教学设计以

及思维导图

质量与密度

适用年级八年级

所需时间课内4课时,课外2课时

主题单元研究概述

质量和密度是物理学中的两个基本概念,也是常用的物理量,又是以后研究压强、浮力等力学知识的基础。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和用天平、量筒测物体的密度是初中学生应掌握的基本技能。因此,本章涉及的物理知识和技能基础性很强。另外,通过了解物质的一些属性和密度知识的应用,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密度知识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本章教学重点:1、质量、密度的概念及其建立过程。尤其是密度概念的建立,学生通过鉴别物质的方法及实验探究过程,认识到“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这一比值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密度。

2、密度的计算。

3、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

4、用天平和量筒测物质的密度。

本章教学难点:密度概念较为抽象,是本章教学难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除了让学生经历概念的建立过程外,还要引导学生联系实际,通过对一些现象和问题的分析,从中悟出物理道理,提高逻辑思维水平。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

主题单元研究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

2、经由过程实验操作,学会使用天平。学会丈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3、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4、知道密度公式,能用公式进行计算,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5、知道密度单元的写法、读法及换算。

6、知道密度知识的应用,能运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计算物体的质量和体积。

过程与方法:

1、经历“质量是物体的属性”的探究过程,进一步领悟实验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2、在天平的实践操作过程当中总结纪律,熟使用方法。

3、经历密度观点的建立过程,研究建立科学观点的思维方法。

4、经由过程探究活动学会丈量液体、固体的密度,学会使用物理公式间接测定一个物理量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对物质属性的认识有新的拓展。

2、通过天平、量筒使用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

3、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受到科学态度、科学观念的熏陶,培养其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养成良好的个性,形成正确的天下观。对应课标

1、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2、通过实验,理解密度的概念,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3、了解物质的属性对科技进步的影响。

1、质量的观点、单元是什么?怎样丈量固体和液体的

质量?

主题单元2、密度的概念、公式和单位是什么?

问题设计4、怎样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5.应用密度知识,你能解决哪些题目?

专题一:质量(1课专题划分时)

专题二:物质的密度(1课

时)

专题三:测量密度(1课

时)

专题四:活动: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1课

时)

其中,专题三、四(或专题二中的密度概念的建立过

程)活动作为研究性研究。

专题一质量

所需课时1课时

专题研究方针

1、知道质量的开端观点及其单元。

2、通过实验操作,学会使用天平。学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3、经历“质量是物体的属性”的探究过程,进一步领悟实验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4、在天平的实际操作过程中总结规律,熟悉使用方法。

5、经由过程天平使用的技术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

1、质量的概念、单位是什么?

专题问题2、为什么说质量是物体的属性?

设计3、怎样使用天平丈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

PPT课件、多媒体、实验所需器材。

研究活动设计

活动一:认识质量

1、教师出示:一杯水、一把剪刀、一把铜锁、一块冰、一把铜钥匙、一根铁钉.

题目:你能否将这些物体进行分类?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2、展示:剪刀和铁钉,铜锁和铜钥匙,半杯水和一满杯水。题目:它们都是有哪种物质组成的?物质的多少一样吗?活动二:质量是物体的属性

1、演示:一块橡皮泥捏成不同的形状

问题:橡皮泥的质量改变吗?

2、演示:一块冰放在烧杯中,熔化成水

问题:它的质量改变吗?

3、课件展示:宇航员把一面国旗从地球带到太空

题目:国旗的质量改变吗?

4、演示:把烧杯中的水稍微加热

题目:水的质量改变吗?

活动三:质量的单位

学生阅读课本,知道质量的单元及其换算,知道常见物体的质量,然后练。

活动四:测量质量

1、学生阅读课本,熟悉天平的主要结构、调节与使用方法

2、实验探究:用天平和砝码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问题:(1)怎样用天平和砝码测量固体的质量?

学生使用教师提供的器材或身边的器材进行实验探究,教师巡回指导。

评价方法:现场评价

评价要点:

1、能正确建立质量的概念。

评价要点

2、会用天平和砝码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3、能够大胆展示,主动发表本人的看法。

4、小组充分交流,探讨,体现小组的协作精神。专题二物质的密度

所需课时1课时

专题研究方针

1、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2、知道密度公式,能用公式进行计算,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知道密度单位的写法、读法及换算。

4、经历密度概念的建立过程,研究建立科学概念的思维方法。

5、通过天平使用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

1、密度的概念、公式和单位是什么?

专题题目

2、怎样使用密度公式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设计

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

PPT课件、多媒体、实验所需器材。

研究活动设计

活动一:鉴别物质

1、出示分别装有水、酱油、食用油、酒精的四瓶液体,你如何鉴别出它们分别是哪种物质?你鉴别的依据是什么?

(通过物体的颜色、气味来鉴别)

2、出示外观、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铝块,你如何鉴别出它们划分是哪种物质?你鉴别的依据是什么?

(经由过程物体的体积相同时比较物体的质量来鉴别)

3、出示外观、质量相同的大米和大米花,你如何鉴别出它们分别是哪种物质?你鉴别的依据是什么?

(通过物体的质量相同时比较物体的体积来鉴别)

进一步提出问题4:当物体的质量和体积都不相同时,如何鉴别物质呢?

(通过比较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来鉴别)

活动二:分组实验:能否利用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来鉴别物质呢?

1、一部分小组测量体积为10cm3、20cm3、40cm3的铁块的质量,计入表格,然后分别计算出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2、一部分小组丈量体积为10cm

3、20cm3、40cm3的铝块的质量,计入表格,然后划分计算出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3、一部分小组测量体积为10cm3、20cm3、40cm3的木块的质量,计入表格,然后分别计算出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实验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把各组测得的数据汇总,通过实物投影,引导学生分析数据,得出结论:(1)同种物质质

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2)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3)利用物体的质量与

评价方法:现场评价

评价要点:

1、学会用实验探究的方法建立密度的概念。

评价要点2、会运用密度知识解释生活中与密度有关的现象,尝

试解决与密度有关的简单题目。

3、能够大胆展示,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

4、小组充分交流,探讨,体现互助合作的协作精神。专题三测量密度

所需课时1课时

专题研究方针

1、会用天平和砝码、量筒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2、经由过程探究活动学会丈量液体、固体的密度,学会使用物理公式间接测定一个物理量的科学方法。

3、经由过程天平和量筒使用的技术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

1、怎样测量石块的密度?

专题题目2、怎样丈量酱油的密度?

设计3、石蜡放入水中会漂浮,你如何丈量石蜡的密度呢?所需教学情况和教学资源

PPT课件、多媒体、实验所需器材。

研究活动设计

活动一:实验探究:丈量石块的密度

1、提出问题:要测量石块的密度需要测出哪些量?如何测量?学生制定计划,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证据。教师巡回指导。

2、问题:石蜡放入水中会漂浮,你如何测量石蜡的密度呢?学生讨论、交流,设计可行性方案。教师给予评价。

活动二:实验探究:测量酱油的密度

1、提出问题:要测量酱油的密度需要测出哪些量?如何测量?学生制定计划,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证据。教师巡回指导。

2、问题:如果不给你量筒,你能测量石块的密度吗?

学生讨论、交流,设计可行性方案。

评价方法:现场评价

评价要点:

1、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评价要点

2、探究活动的目的明确,思路清晰。

3、能够大胆展示,主动发表本人的看法。

4、小组充分交流,探讨,体现小组的协作精神。专题四活动: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

所需课时1课时

专题研究目标

1、知道密度知识的应用。

2、能运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计算物体的质量和体积。

3、学会系统地整理知识,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4、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受到科学态度、科学观念的熏陶,培养其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养成良好的个性,形成正确的天下观。

1、铅球是铅做的吗?应如何判断?

2、你如何测出砖的密度?

专题题目

3、你如何鉴别金牌是不是纯金做的?

设计

4、一张课桌的体积有多大?

5、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心石的质量有多大?

所需教学情况和教学资源

PPT课件、多媒体、实验所需器材。

研究活动设计

活动一:鉴别物质

1、出示铅球,题目:铅球是铅做的吗?应如何判断?需求丈量哪些物理量?如何丈量这些物理量?

学生讨论,制定计划、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分析论证、得出结论。教师巡回指导。

2、问题:你如何测出砖的密度?

学生讨论、交流,设计可行性方案,教师给予评价。

3、问题:你如何鉴别金牌是不是纯金做的?

学生讨论、交流,设计可行性方案,教师给予评价。

活动二:计算体积

题目:一张课桌的体积有多大?

学生讨论,说出设计方案,教师指导。

活动三:计算质量

题目: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心石的质量有多大?

学生讨论,说出方案,教师课件展示题目,学生计算出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心石的质量。

评价方法:现场评价

评价要点:

1、会运用密度知识解释生活中与密度有关的现象,尝评价要点试解决与密度有关的简单问题。

2、探究活动的目的明确,思路清晰。

3、能够大胆展示,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

质量和密度教案

第六章《质量和密度》 【复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质量是物体自身的属性; 2.从比较质量多少的方法中领悟质量单位的意义,知道国际单位制中质量单位“千克”的由来,熟悉常用的质量单位及其之间的换算,培养学生对常见物体质量的估测能力; 3.了解托盘天平的结构,会用托盘天平测量固体或液体的质量,会看产品说明书; 4.会正确使用量筒和量杯; 5.建立密度的概念,认识密度公式和单位; 6.了解常见物质的密度,记住纯水的密度; 7.会从密度表中查物质的密度; 8.运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估测物体的体积,估测物体的质量;了解密度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探究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活动,了解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它与物体的状态、形状、所处的空间位置变化无关,能用科学抽象的方法建立质量的概念。 2.通过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熟悉科学探究的几个主要要素; 3.学习“比值”的方法定义物理量; 4.掌握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物质的质量这一基本属性,树立唯物辩证法思想; 2.养成学生细心、耐心、认真和爱护仪器的良好品质; 3.通过亲身参与一系列科学探究的过程,在活动中大胆提出自己的猜想,能实事求是地记录数据,并根据实验数据提出自己的见解,养成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习惯,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魅力和威力。 【复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 1. 质量、密度概念的建立; 2. 托盘天平和量筒两种基本工具的使用; 3. 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建立密度的概念。 难点: 密度概念的建立和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学具准备】 天平、小磁酒杯、量筒、细线、大小木块、大小铝块等等及多媒体课件和学生导学稿。 【前置准备】利用多媒体展示本章思维导图

质量与密度》单元复习 物理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质量与密度》单元复习物理优秀教学设 计(教案) 在这一章节中,我们研究了什么?首先是质量。你们还记得质量的定义吗?质量是物体自身的属性,与物体的状态、形状、所处的空间位置变化无关。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单位是“kg”,我们也研究了常用的质量单位及其之间的换算。同时,我们也要培养学生对常见物体质量的估测能力。现在,我将展示一些物体,请你们估测一下它们的质量。 专题二】密度: 师:接下来,我们来复密度。你们还记得密度的定义吗?密度是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通常用“ρ”表示。我们研究了如何用托盘天平测量固体或液体的质量,也研究了如何正确使用量筒和量杯,并且正确读数。同时,我们还了解了常见物质的密度,要记住纯水的密度。最后,我们学会了如何从密度表中查物质的密度,并运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探究中都有很重要的应用。 三、实验探究:

师:现在,我们将进行一些实验探究,来巩固我们所学的知识。首先,我们来测量一下这个金属块的质量和体积,然后计算它的密度。接下来,我们再来测量一下水和热水的密度,并比较它们的密度差异。最后,我们将测量一些被封闭一定质量的气体的密度,来探究它们的性质。 通过这些实验探究,学生们可以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熟悉科学探究的几个主要要素,同时也能够掌握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的方法。同时,通过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学生们也能够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惯。 冰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密度的概念和重要性。老师询问同学们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让同学们独立完成“知识点梳理”第一项,通过翻阅课本和导学稿提示来完成任务。接着,老师展示了FLASH天平仿真实验,让学生们通过观察和总结来掌 握天平的使用方法和读数。随后,老师抽取一份练让学生们进行“找茬”游戏,调动学生的思考欲望和研究积极性。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唤醒学生们潜在的记忆,提高课堂效率。 接下来,老师打出PPT“2.实验室测量工具:天平”,让学 生们对照填写内容是否正确。通过PPT图片的展示,让学生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全单元教案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 第1节质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正确说出质量的单位和进率,并能正确地进行质量单位换算。 2.知道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它不因为物体的形状、位置、状态的变化而改变。 3. 了解常见的测量工具,能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4.构建具体的质量量级观念。 教学重点: 1.理解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 2.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教学难点: 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教学用具 实验器材(天平、祛码、小烧杯、大烧杯、钢尺、钢钉等卜文本、图片或音视频资料;自制PPT课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周围的世界五彩缤纷,在这个精彩的世界里的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看桌子上的三个烧杯是由什么材料组成的?哪个烧杯含有这种材料多(如图甲)?再看钢尺、钢钉是由什么材料组成的?哪个物体含有 这种材料多(如图乙)?又如书和练习本都是由纸组成的,它们所含有的纸的多少一样吗?可见,组成物体的物质有多有少,在物理学上如何表示这种区别呢?能精确测量吗? 二、新课教学 探究点一质量 交流讨论学生对上面问题导入”中的问题进行交流、讨论,在教师引导下形成以下认识: (1)铁钉和铁锤为一类,它们都是铁制成的;木板和米尺为一类,它们都是木材加工成的。 (2)一把铁锤和一颗铁钉都是由铁这一种物质构成的,但两者所含铁这种物质的多少不同,一把铁锤比一颗铁钉所含的铁多;一块木板和一把教学用木制米尺都是由木材这一种物质构成的,但两者所含木材这种物质的多少不同,一块木板比一把教学用木制米尺所含的木材多。

归纳总结(1)铁钉和铁锤、r木板和米尺,我们都把它们称为物体。构成这些物体的铁、木材,我们都把 它们称为物质。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物体是由物质组成的。 (2)在物理上为了描述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引入质量概念,物理学中把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质量通常用字母m表示。 拓展教学要注意物质”和物体”的区别。物体有一定的形状,占据一定的空间,是有体积和质量的实物。物质是构成物体的材料。例如:桌子是物体,构成桌子的物质是木材,还可以是铁。再例如:大小两个铁球是由铁这种物质构成,而质量代表这种物质的多少,大铁球的质量就大于小铁球的质量。质”指物质,量”是物质的多少的意思。 有了质量的概念,就可以对各种不同的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进行比较。如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去粮店买 米,告诉营业员自己要买多少米,实际上他表达的是质量的大小。物理学中的质量”与日常生活中表示产品优劣的那个质量”含义是完全不同的。 提出问题你知道哪些质量的单位?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怎样的? 讨论总结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千克,符号是kg。常用的质量单位还有克(g)、毫克(mg)、吨(t)。它们的换算关系是:1 kg = 103g 1 mg = 10 3g = 10 6kg 1 t= 103kg 生活中常用的单位有:公斤、斤、两,1千克=1公斤=2斤=20两。 探究点二质量的测量 提出问题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 归纳总结测量质量的工具很多,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有杆秤、磅秤、案秤、电子秤、台秤;学校实验室、工厂化验室常用的有托盘天平、物理天平;近代最精密的测量质量的仪器是电子天平。同时出示图片。 探究点三天平的使用 3.认识托盘天平的构造和天平使用注意事项 教师引导教师播放课件,学生观察,认识托盘天平和物理天平的主要构造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单元教学设计以 及思维导图 质量与密度 适用年级八年级 所需时间课内4课时,课外2课时 主题单元研究概述 质量和密度是物理学中的两个基本概念,也是常用的物理量,又是以后研究压强、浮力等力学知识的基础。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和用天平、量筒测物体的密度是初中学生应掌握的基本技能。因此,本章涉及的物理知识和技能基础性很强。另外,通过了解物质的一些属性和密度知识的应用,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密度知识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本章教学重点:1、质量、密度的概念及其建立过程。尤其是密度概念的建立,学生通过鉴别物质的方法及实验探究过程,认识到“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这一比值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密度。 2、密度的计算。 3、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 4、用天平和量筒测物质的密度。

本章教学难点:密度概念较为抽象,是本章教学难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除了让学生经历概念的建立过程外,还要引导学生联系实际,通过对一些现象和问题的分析,从中悟出物理道理,提高逻辑思维水平。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 主题单元研究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 2、经由过程实验操作,学会使用天平。学会丈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3、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4、知道密度公式,能用公式进行计算,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5、知道密度单元的写法、读法及换算。 6、知道密度知识的应用,能运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计算物体的质量和体积。 过程与方法: 1、经历“质量是物体的属性”的探究过程,进一步领悟实验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2、在天平的实践操作过程当中总结纪律,熟使用方法。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6章《质量和密度》复习课教案设计(含答案)

精心整理第六章《质量和密度》单元复习课 【复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质量是物体自身的属性; 2.从比较质量多少的方法中领悟质量单位的意义,知道国际单位制中质量单位“千克”的由来,熟悉常用的质量单位及其之间的换算,培养学生对常见物体质量的估测能力; 3.了解托盘天平的结构,会用托盘天平测量固体或液体的质量,会看产品说明书; 4.会正确使用量筒和量杯; 5.建立密度的概念,认识密度公式和单位; 6.了解常见物质的密度,记住纯水的密度; 7.会从密度表中查物质的密度; 8.运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估测物体的体积,估测物体的质量;了解密度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探究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活动,了解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它与物体的状态、形状、所处的空间位置变化无关,能用科学抽象的方法建立质量的概念。 2.通过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熟悉科学探究的几个主要要素; 3.学习“比值”的方法定义物理量; 4.掌握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物质的质量这一基本属性,树立唯物辩证法思想;

2.养成学生细心、耐心、认真和爱护仪器的良好品质; 3.通过亲身参与一系列科学探究的过程,在活动中大胆提出自己的猜想,能实事求是地记录数据,并根据实验数据提出自己的见解,养成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习惯,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魅力和威力。 【复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 1.质量、密度概念的建立; 2.托盘天平和量筒两种基本工具的使用; 3.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建立密度的概念。 难点: 密度概念的建立和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学具准备】 天平、小磁酒杯、量筒、细线、大小木块、大小铝块等等及多媒体课件和学生导学稿。 【前置准备】利用多媒体展示本章思维导图 【复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复习 教师拿出一些器材:天平、小瓷酒杯、量筒、细线、大小木块、大小铝块等, 提出问题:利用这些器材我们可以设计哪些实验? 引导学生思考、设计、回答,从而引出复习的内容:质量和密度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动手设计实验,在实验设计中,回顾质量和密度这一单元的几个重要实验,后面的几个专题复习就是围绕这些实验而展开的,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和热情。

初中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第6章《质量和密度》复习课教案设计(含答案)

第六章《质量和密度》单元复习课 【复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质量是物体自身的属性; 2.从比较质量多少的方法中领悟质量单位的意义,知道国际单位制中质量单位“千克”的由来,熟悉常用的质量单位及其之间的换算,培养学生对常见物体质量的估测能力; 3.了解托盘天平的结构,会用托盘天平测量固体或液体的质量,会看产品说明书; 4.会正确使用量筒和量杯; 5.建立密度的概念,认识密度公式和单位; 6.了解常见物质的密度,记住纯水的密度; 7.会从密度表中查物质的密度; 8.运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估测物体的体积,估测物体的质量;了解密度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探究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活动,了解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它与物体的状态、形状、所处的空间位置变化无关,能用科学抽象的方法建立质量的概念 2.通过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熟悉科学探究的几个主要要素; 3.学习“比值”的方法定义物理量; 4.掌握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物质的质量这一基本属性,树立唯物辩证法思想; 2.养成学生细心、耐心、认真和爱护仪器的良好品质; 3.通过亲身参与一系列科学探究的过程,在活动中大胆提出自己的猜想,能实事求是地记录数据,并根据实验数据提出自己的见解,养成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习惯,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魅力和威力 【复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 1. 质量、密度概念的建立; 2. 托盘天平和量筒两种基本工具的使用; 3. 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建立密度的概念 难点: 密度概念的建立和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学具准备】 天平、小磁酒杯、量筒、细线、大小木块、大小铝块等等及多媒体课件和学生导学稿 【前置准备】利用多媒体展示本章思维导图

质量和密度教案

质量和密度教案

第六章《质量和密度》 【复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质量是物体自身的属性; 2.从比较质量多少的方法中领悟质量单位的意义,知道国际单位制中质量单位“千克”的由来,熟悉常用的质量单位及其之间的换算,培养学生对常见物体质量的估测能力; 3.了解托盘天平的结构,会用托盘天平测量固体或液体的质量,会看产品说明书; 4.会正确使用量筒和量杯; 5.建立密度的概念,认识密度公式和单位; 6.了解常见物质的密度,记住纯水的密度; 7.会从密度表中查物质的密度; 8.运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估测物体的体积,估测物体的质量;了解密度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探究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活动,了解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它与物体的状态、形状、所处的空间位置变化无关,能用科学抽象的方法建立质量的概念。 2.通过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熟悉科学探究的几

个主要要素; 3.学习“比值”的方法定义物理量; 4.掌握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物质的质量这一基本属性,树立唯物辩证法思想; 2.养成学生细心、耐心、认真和爱护仪器的良好品质; 3.通过亲身参与一系列科学探究的过程,在活动中大胆提出自己的猜想,能实事求是地记录数据,并根据实验数据提出自己的见解,养成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习惯,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魅力和威力。 【复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 1. 质量、密度概念的建立; 2. 托盘天平和量筒两种基本工具的使用; 3. 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建立密度的概念。 难点: 密度概念的建立和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学具准备】 天平、小磁酒杯、量筒、细线、大小木块、大小铝块等等及多媒体课件和学生导学稿。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质量与密度思维导图

质量与密度思维导图

第一节:质量 一、质量一节主要内容导学 (1)质量的含义 (2)质量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3)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 (4)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二、质量一节自主学习完成知识结构网 1._________叫质量,通常用字母____表示。质量的国际单位是_____,符号是_____。常用的还有_____、_____、_____等,它们的换算关系是:1t=_______kg、 1g=______kg、 1mg =______kg 2.当物体的位置、形状、状态发生改变时,它的质量_______,这说明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变化而变化。 3.实验室里测量质量的常用工具是_______。使用天平时要注意: (1)每个天平都有自己的_______,也就是它所能称的最大质量。被测物体的质量_____超过称量。 (2)向盘中加减砝码时,要用_______,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3)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_______直接放到天平的托盘中。 4.天平使用的基本步骤: (1)把天平放在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处; (2)调节横梁右端的,若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调,反之,平衡螺母向_______调,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处,这时横梁平衡. (3)把被测物放在盘中,按“先后”的顺序用镊子选择适当砝码,用镊子向盘里增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平衡. (4)盘里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就被测物体的质量. (5)测量结束要用镊子将砝码夹回砝码盒,并整理器材,恢复到原来的状况。 三、质量一节重点和难点如何处理的思维方法 1. 本节重要的基本技能是天平的使用方法。 一放平,二调零,三调横梁成水平——横梁平衡.一放平是指应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二调零是指应让游码的左端与标尺的零刻线对齐.三是指通过调节平衡螺母(左偏右调,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质量与密度 适用年 8年级 级 所需时 4 课时 间 主题单元学习概述 本主题单元内容是在质量、天平和量筒的使用、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及密度知识的应用等知识的基础上展开的,是对物质属性的深入学习,同时为力学的学习打下基础。学习这些知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和科学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单元学习重点:质量及质量的测量、密度的探究及其应用 单元学习难点:理解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密度概念的建立及对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的理解和灵活应用。 本单元划分为四个专题:质量;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密度知识的应用。 本单元以学生合作、实验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 预期学习成果: 1、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及其单位;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并学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2、理解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是物质自身的一种性质,了解常见物 质的密度大小。学会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3、会用量筒或量杯测液体及固体的体积;会应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间接测量物体的质量或体积。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

主题单元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及其单位;掌握天平和量筒的使用方法,并学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及体积。 2.理解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是物质自身的一种性质,了解常见物质的密度大小。学会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3.会用量筒或量杯测液体及固体的体积;会应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间接测量物体的质量或体积。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认识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通过对天平使用方法的学习,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经历物体质量跟体积关系的探究过程,从而理解密度概念的建立。 2.初步掌握通过实验研究物理规律的方法。 3.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或固体密度的方法; 4.通过活动学会利用公式间接测定一个物理量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天平使用方法的学习,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

最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单元教案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 1.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 2.了解天平的构造,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3.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4.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5.会用天平和量筒简单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6.了解密度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价值。 7.会用密度公式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 质量和密度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广泛,后面的压强、浮力、功等几章的计算中都将用到它。对密度这一表示物质特征的物理量的理解,对以后学习比热容也有帮助。本章学习两个反映物质属性的物理量——质量和密度。在基本测量方面,学习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使用量筒直接测量液体的体积或间接测量形状不规则固体的体积,进而测量物质的密度。在实际应用方面,利用质量和密度的相关知识,分析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本章在中考中占有重要地位,重点有质量的理解和测量,密度的理解、测量和计算。难点是对密度的理解和相关知识的应用。本章对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要求较高,新课标要求学生能灵活地分析和解决密度的实际问题,对密度的测量,不仅要懂得实验原理和测量方法,而且能根据实验原理设计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并得出实验结果。

质量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学生并不陌生,比较容易接受;由于小学学过体积,对于密度知识的学习,也没什么障碍。但学生对”质量和密度是物质的属性“很难理解;在单位换算中,数字大也给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另外,学生缺乏运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应用密度知识产生障碍,讲解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多举例分析,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1.在引入质量、密度等概念时,教师应重视实例,重视分析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从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2.为了增加学生对千克和克的感性认识,可让学生了解”小数据“中列举的物质的质量的大小,并练习用天平测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身边物质的质量,从而学会了天平的正确使用,又学会了估测一些常见物体的质量。 3.对于测量工具——天平的学习,可让学生结合前几章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讨论、归纳出天平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最后亲自动手操作,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和熟悉天平的使用方法。 4.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只要做好引导就好,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 第1节质量 知识与技能 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知识网络结构--质量密度

知识网络的建构------质量和密度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质量、密度的概念、单位、换算关系及相关知识 2了解建构知识网络的重要意义 3学会梳理知识,建构知识网络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知识网络的展示,回顾所学知识,了解自己在知识点掌握上的缺陷和不足 2自主建构小“网络”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参与“梳理知识网络”的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通过展示活动,发现自身不足,促进学生产生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的主观意愿,增强竞争意识 学情分析:作为初三总复习阶段的学生,他们已经掌握了质量密度的基本概念知识和常见题型的基本解题思路方法。但学生头脑中的知识体系未必完善,还存在或多或少的漏洞,以待弥补。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1 学会梳理知识网络,掌握建构知识网络的方法 2“质量和密度”知识回顾 难点:1知识网络的拓展和细化 2明确每个题目的全部考点 学时难点:内容较多,知识概括性较强。如果学生课前准备不充分,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掌握的不熟练,课时肯定会不够用,课堂实效必然大大降低。 三教学过程: (一)网络展示——“网”

(二)课堂精炼——“练” 1判断(1)同种物质,密度一定相同() (2)不同种物质,密度一定不同() (3)不同种物质,密度一般不() (4)物质的密度与其质量成正比,与其体积成反比() 2在探究“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的实验中,要选取的铝块逐一进行测量,分别测出它们的和观察二者的比值,通过数据的比较得出结论:。当换用铁块或木块重复实验步骤,得出的结论。但比值(填“相同”或“不相同”)这说明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与有关。同种物质, 相同;不同物质,这个比值。 3一个2.5L的塑料瓶最多能装水kg。 4将水和酒精按等体积混合,该酒精溶液的密度为。 若将它们按等质量混合,平均密度为。

初中物理_质量和密度复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六章质量和密度复习 【复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质量是物体自身的属性; 2.从比较质量多少的方法中领悟质量单位的意义,知道国际单位制中质量单位“千克”的由来,熟悉常用的质量单位及其之间的换算,培养学生对常见物体质量的估测能力; 3.了解托盘天平的结构,会用托盘天平测量固体或液体的质量,会看产品说明书; 4.会正确使用量筒和量杯; 5.建立密度的概念,认识密度公式和单位; 6.了解常见物质的密度,记住纯水的密度; 7.会从密度表中查物质的密度; 8.运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估测物体的体积,估测物体的质量;了解密度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探究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活动,了解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它与物体的状态、形状、所处的空间位置变化无关,能用科学抽象的方法建立质量的概念。 2.通过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熟悉科学探究的几个主要要素; 3.学习“比值”的方法定义物理量; 4.掌握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物质的质量这一基本属性,树立唯物辩证法思想; 2.养成学生细心、耐心、认真和爱护仪器的良好品质; 3.通过亲身参与一系列科学探究的过程,在活动中大胆提出自己的猜想,能实事求是地记录数据,并根据实验数据提出自己的见解,养成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习惯,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魅力和威力。【复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 1.质量、密度概念的建立; 2.托盘天平和量筒两种基本工具的使用; 3.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建立密度的概念。 难点: 密度概念的建立和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学具准备】 天平、小磁酒杯、量筒、细线、大小木块、大小铝块等等及多媒体课件和学生导学稿。 【前置准备】利用多媒体展示本章思维导图 【复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复习 教师拿出一些器材:天平、小瓷酒杯、量筒、细线、大小木块、大小铝块等,提出问题:利用这些器材我们可以设计哪些实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