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胜任力模型构建方法

胜任力模型构建方法

胜任力模型构建方法

胜任素质模型构建方法有三种:行为事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工作分析法。胜任素质模型构建方法一:行为事件访谈法

行为事件访谈法,又叫BEI(Behavioral Event Interview)访谈法,是一种开放式的行为回顾式探索技术,以获取有关被访者行为事件为主要目的,是揭示胜任特征的主要工具。这种方法是目前在构建素质模型过程中使用得最为普遍的一种。它主要以目标岗位的任职者为访谈对象,通过对访谈对象的深入访谈,收集访谈对象在任职期间所做的成功和不成功的事件描述,挖掘出影响目标岗位绩效的非常细节的行为。之后对收集到的具体事件和行为进行汇总、分析、编码,然后在不同的被访谈群体(绩效优秀群体和绩效普通群体)之间进行对比,就可以找出目标岗位的核心素质。

但在实施的工程中,被访者可能会美化自己,有虚假信息,这时需要使用STAR 法来判断。S-situation指事件发生的背景;T-task指事件发生时被访者需要完成的目标;A-action指被访者采取的行为及步骤;R-result指如果被访者能说出全部细节则认为是亲身经历过的。STRA法是行为事件访谈法的必要补充。

·胜任素质模型构建方法二:问卷调查法

用书面形式间接搜集研究材料的一种调查手段,通过向被调查者发出简明扼要的征询单(表),请其填写对有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来间接获得材料和信息的一种方法。问卷一般由指导语、问题与回答方式、其他资料和编码四个部分组成。

问卷调查法的优点在于它是从大量受众中收集数据的最有效、最简单的方法;易于开展,经济;对日常活动干扰较小;产生的定量数据有利于分析;为受众保密,有利于得到诚实的回答。

但这种方法也有缺点:不能为受众提供灵活回答的空间;不能详细追问额外的信息。

·胜任素质模型构建方法三:工作分析法

工作分析(Job Analysis)又称职位分析、岗位分析或职务分析,是指通过系统全面的信息收集手段,提供相关工作的全面信息,以对某特定的工作职位作明确规定,并确定完成这一工作需要有什么样的行为的过程。在胜任力素质提取中,采用工作分析的方法就是从工作内容、工作职责、工作方式入手,挖掘出工作所需要的胜任素质。

工作分析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观察法、资料分析、工作日志、访谈法、参与法等等,相关人员可以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岗位需要的不同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方法或者组合。

工作日志法是最常用的方法。工作日志法是由任职者按时间顺序,详细记录自己在一段时间内的工作内容与工作过程,经过归纳、分析,达到工作分析的目的的一种工作分析方法。

日志的形式可以是不固定的,也可以是组织提供的统一格式,如事先由职务分析人员设计好详细的工作日志清单,让员工按照要求及时地填写职务内容,按时间顺序记录工作过程,然后进行归纳、提炼、总结,从而取得所需工作信息。需注意的是,工作日志应该随时填写,而不应该在下班前一次性填写,这样是为了保证填写内容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同时记录日志的目的是为了能从日志中查看每天计划的完成情况,记录的是最基础的数据,以保证通过日志控制工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胜任力素质是一个组织区分在特定工作岗位和组织环境中的绩效水平的个人特征,是指能将某一职位上表现优秀的员工与表现一般的员工区分开来的个体特征。这些特征包括动力、特质、自我概念、知识及技能等方面。胜任力是潜在的、持久的个人特征,它与一定工作或情境中的、效标参照的、有效或优异绩效有因果关系。基于胜任力的市场类员工选拔,依据的是该工作岗位的优异绩效以及能取得此优异绩效的人所具备的胜任特征和行为。根据岗位胜任力模型,对员工的价值观,以及在过去所表现出来的能力高低进行判断,并与岗位胜任力标准对照,预测应聘者在该应聘岗位的未来表现,做出相应的选用决策。这样不仅为组织成功选聘人才,同时也为有效降低人员流失率做好铺垫。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建立胜任力模型包括以下七个步骤

建立胜任力模型包括以下七个步骤: 1、BEI (1)设定绩优标准,选定访谈对象; (2)按照STAR方法,员工讲述典型的正、反面行为事件,并进行详细的记录和技术处理;(3)访谈员工对所在岗位的胜任要求的判断; (4)访谈员工对下级岗位的胜任要求的判断。 2、划分岗位序列,为胜任力建模提供基础框架 (1)树立企业岗位体系,依据岗位的属性类别,划分大的职系; (2)在职系类内部划分岗位序列,依据岗位能力要求的趋同性,将岗位划分为若干个“组”,确保每个组内的岗位对员工的基本素质要求类似,员工在序列内各岗位间的换岗比较容易实现(只要进行岗位特殊的专业技能训练即可); (3)确定每个岗位的序列的内涵和外延,并进行明确的定义。 3、全员通用生胜任力的设计 全员通用胜任力是全体员工都要具备的素质,是组织对员工的最基本要求,通常是从行业特征分析、企业内部特征分析、外部标杆分析,其中以企业内部特征分析为最重要,包括分析组织战略对员工的要求、企业文化对员工的要求、领导人导向对员工的要求等。 4、序列综合胜任力的设计 (1)通过以往案例和资料结合对职位说明书的理解,构建适合企业的基本胜任力库;(2)通过BEI和BEQ技术提炼各序列综合胜任力,并通过专家研讨进行补充、修正,形成序列备选胜任力; (3)最后通过研发小组的讨论,确定各序列综合胜任力的要素。 5、岗位专业胜任力的设计 岗位专业胜任力是指各岗位所需要的各项专业知识、操作技能,需要组织专业知识研发小组,

通过各种具体的工作步骤,定义出各岗位的专业胜任要求。 6、对各胜任力素质进行定义、等级描述、行为特征描述 对各项胜任力要素进行定义,并表述出其在不同程度的具备状态下的行为特征,并划分出不同的等级,例如“团队合作精神”的初级、中级、高级分别是什么表现。等级描述旨在为员工的等级评价提供标准。 7、通过专家小组统一评定,确定各岗位的各项胜任力要素的等级要求、权重,从而完成建模。

胜任力模型建立的方法、访谈注意事项、访谈提纲

建立胜任力模型的法 人才管理的选、用、育、留工作,华为公司老总任正非甚至将其称之为华为能成功的三大法宝之一。 那么,胜任力模型的涵与外延是什么?一套完整的胜任力模型由哪几部分组成?它对企业有什么样的价值和意义?它是怎样构建出来的?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胜任力模型的神秘面纱。 一、胜任力模型的涵 评价一位员工是否是优秀,总的来说有两种式。第一种是对工作结果进行衡量,它属于绩效管理的畴,很多企业较多地采用关键绩效指标法(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简称KPI。如果仅有KPI,即完全以结果论英雄,只看重考核,不注重发展,不能充分发挥考核结果在人才培养发展面的激励导向作用。基于这些原因,另一种对工作过程进行衡量的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可以称之为关键能力指标(key Competency Index),简称KCI,它来自于我们常说的“胜任力模型”。那么,什么是胜任力模型呢?我们先来看一个网上流传的小故事: 到公司工作快三年了,比我后来的同事陆续得到了升职的机会,我却原地不动,心里颇不是滋味。终于有一天,冒着被解聘的危险,我找到老板理论。 “老板、我有过迟到、早退或乱章违纪的现象吗?”我问。 老板干脆地回答“没有”。 那是公司对我有偏见吗?”老板先是一怔,继而说“当然没有。” “为什么比我资历浅的人都可以得到重用,而我却一直在微不足道的岗位上?” 老板一时语塞,然后笑笑说:“你的事咱们等会再说,我手头上有个急事,要不你先帮我处理一下?” 一家客户准备到公司来考察产品状况,老板叫我联系他们,问问时过来。 “这真是个重要的任务。”临出门前,我不忘调侃一句。 一刻钟后,我回到老板办公室。 “联系到了吗?”老板问。 “联系到了,他们说可能下过来。” “具体是下几?”老板问。 “这个我没细问。” “他们一行多少人。” “啊!您没问我这个啊!” “那他们是坐火车还是飞机?” “这个您也没叫我问呀!” 老板不再说什么了,他打叫政过来。 政比我晚到公司一年,现在已是一个部门的负责人了,他接到了与我刚才相同的任务。一会儿工功夫,政回来了。 “哦,是这样的”政答道:“他们是乘下五下午3点的飞机,大约晚上6点钟到,他们一行5人,由采购部经理带队,我跟他们说了,我公司会派人到机场迎接。另外,他们计划考察两天时间,具体行程到了以后双再商榷。为了便工作,我建议把他们安置在附近的国际酒店,如果您同意,房间明天我就提前预订。还有,下天气预报有雨,我会随时和他们保持联系,一旦情况有变,我将随时向您汇报。” 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如果从资历、经验等面来衡量,故事中的主人公“我”肯定比政要强,但两人做事的式完全不同,工作结果也相差很大。“我”老板叫做什么就做什么,对

胜任力模型构建方法

胜任力模型构建方法 令狐采学 胜任素质模型构建方法有三种:行为事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工作分析法。 胜任素质模型构建方法一:行为事件访谈法 行为事件访谈法,又叫BEI(Behavioral Event Interview)访谈法,是一种开放式的行为回顾式探索技术,以获取有关被访者行为事件为主要目的,是揭示胜任特征的主要工具。这种方法是目前在构建素质模型过程中使用得最为普遍的一种。它主要以目标岗位的任职者为访谈对象,通过对访谈对象的深入访谈,收集访谈对象在任职期间所做的成功和不成功的事件描述,挖掘出影响目标岗位绩效的非常细节的行为。之后对收集到的具体事件和行为进行汇总、分析、编码,然后在不同的被访谈群体(绩效优秀群体和绩效普通群体)之间进行对比,就可以找出目标岗位的核心素质。 但在实施的工程中,被访者可能会美化自己,有虚假信息,这时需要使用STAR法来判断。S-situation指事件发生的背景;T-task指事件发生时被访者需要完成的目标;A-action指被访者采取的行为及步骤;R-result指如果被访者能说出全部细节则认为是亲身经历过的。STRA法是行为事件访谈法的必要补充。·胜任素质模型构建方法二:问卷调查法 用书面形式间接搜集研究材料的一种调查手段,通过向被调查

者发出简明扼要的征询单(表),请其填写对有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来间接获得材料和信息的一种方法。问卷一般由指导语、问题与回答方式、其他资料和编码四个部分组成。 问卷调查法的优点在于它是从大量受众中收集数据的最有效、最简单的方法;易于开展,经济;对日常活动干扰较小;产生的定量数据有利于分析;为受众保密,有利于得到诚实的回答。 但这种方法也有缺点:不能为受众提供灵活回答的空间;不能详细追问额外的信息。 ·胜任素质模型构建方法三:工作分析法 工作分析(Job Analysis)又称职位分析、岗位分析或职务分析,是指通过系统全面的信息收集手段,提供相关工作的全面信息,以对某特定的工作职位作明确规定,并确定完成这一工作需要有什么样的行为的过程。在胜任力素质提取中,采用工作分析的方法就是从工作内容、工作职责、工作方式入手,挖掘出工作所需要的胜任素质。 工作分析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观察法、资料分析、工作日志、访谈法、参与法等等,相关人员可以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岗位需要的不同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方法或者组合。 工作日志法是最常用的方法。工作日志法是由任职者按时间顺序,详细记录自己在一段时间内的工作内容与工作过程,经过归纳、分析,达到工作分析的目的的一种工作分析方法。 日志的形式可以是不固定的,也可以是组织提供的统一格

岗位胜任力模型搭建步骤

岗位胜任力模型搭建步骤 岗位胜任力模型是企业用来评估员工在工作岗位上是否具备必要的能力和素质的一种工具。搭建一个有效的岗位胜任力模型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员工的能力和潜力,从而针对性地进行培训和发展,提高员工的绩效和工作满意度。下面将介绍岗位胜任力模型的搭建步骤。 第一步:明确岗位要求 搭建岗位胜任力模型的第一步是明确岗位的要求。这包括对岗位所需的技能、知识、经验和素质进行详细的分析和定义。可以通过和现有员工、岗位上级以及相关部门的沟通和讨论,收集各方的意见和建议,并将其整理成一个完整的岗位要求清单。 第二步:确定能力要素 在明确岗位要求的基础上,下一步是确定岗位胜任力模型的能力要素。能力要素是指员工在胜任岗位上所应具备的核心能力和素质。可以根据岗位要求清单,将其分解为具体的能力要素,如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每个能力要素都应该是可以被具体评估和测量的,便于后续的评估和发展。 第三步:制定评估标准 制定评估标准是岗位胜任力模型搭建的关键一步。评估标准应该能够客观地衡量员工在每个能力要素上的表现和水平。可以通过制定

评估指标和分级标准来实现。评估指标是对每个能力要素的具体描述,可以包括关键行为、技能和知识等。分级标准是对评估指标进行分级和排名,以便更好地区分员工的能力水平。 第四步:进行评估和反馈 在制定好评估标准后,就可以开始进行员工的胜任力评估了。可以通过面试、考试、观察和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评估。评估的结果应该及时地向员工反馈,告知他们在每个能力要素上的得分和表现,以及相应的发展建议。这样可以帮助员工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有针对性地进行自我提升和发展。 第五步:持续改进和发展 岗位胜任力模型的搭建不是一次性的工作,而是一个持续改进和发展的过程。通过不断地评估和反馈,可以发现模型中的不足和改进的空间,进一步完善模型和评估方法。同时,也要根据岗位要求的变化和企业发展的需要,及时调整和更新岗位胜任力模型,以保持其有效性和适应性。 总结起来,岗位胜任力模型的搭建包括明确岗位要求、确定能力要素、制定评估标准、进行评估和反馈以及持续改进和发展等步骤。通过搭建一个有效的岗位胜任力模型,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员工的能力和素质,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和发展,提高员工的绩效和工作满意度。同时,也可以为企业的招聘、晋升和绩效管理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促进组织的发展和进步。

胜任力模型的构建方法

胜任力模型的构建方法 胜任力模型是指以组织的核心能力和目标为基础,构建出一套能够描 述优秀员工所具备的特定素质和能力的模型。胜任力模型的建立有助 于提高招聘和绩效评估的准确性,同时也能够引导员工明确自身发展 方向。接下来,将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来介绍胜任力模型的构建方法。 一、核心能力的确定 首先,需要通过对组织战略目标的分析和商讨,确定核心能力,即组 织在实现战略目标过程中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例如,一个 制造业企业可能需要的核心能力包括协作能力、创新能力、高效执行 能力、品质意识等。这些核心能力应该是与组织的战略目标紧密相关的,具有实践价值。 二、人才需求的分析 为了使胜任力模型更加精细化,需要进一步分析不同岗位对人才的需求,以便为不同岗位建立特定的胜任力模型。岗位需求的分析可以包 括对岗位职责、业务特点、工作环境、团队合作等方面的分析。例如,销售岗位需要的核心能力可能包括适应性强、市场洞察力强、善于沟通、高效执行等。 三、胜任力行为的定义 在确定了核心能力和人才需求的基础上,需要将核心能力转化为具体 的行为表现,即确定胜任力行为。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采用专家论证法、关键事件法、行为描述法等方法,详细描述员工在不同场景下所 需表现的行为。例如,“高效执行能力”这一核心能力需要转化为具 体的行为描述,如“在紧迫的工作环境下,能够准确识别关键任务,

设置明确的优先级,并快速地完成任务”。 四、行为评估与量化 为了使胜任力模型更具操作性,需要为各项胜任力行为设置具体的评估标准和打分规则,并进行量化。评估标准可以根据具体行为进行设计,并参照数据和现实情况,制定出适当的评分标准。量化评估数据的收集可以通过员工自评、直接上级评估、同事评估等方式进行,同时也需要保证数据的客观、准确和可靠。 五、应用与优化 胜任力模型的构建完成后,需要通过逐步推广、应用和优化来逐步建立完善的体系,并持续地监测和调整。同时,胜任力模型也需要与招聘、培训、绩效管理等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环节相结合,以提高企业管理的有效性和效率。 以上就是构建胜任力模型的主要步骤。胜任力模型的建立需要企业在实践中不断优化,以达到更好地指导招聘和开发人才的效果,最终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运营效益。

构建岗位胜任力模型

构建岗位胜任力模型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组织对人才的渴求从未如此强烈。如何挑选和培养适应岗位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成为当今企业面临的重大挑战。在这一背景下,构建岗位胜任力模型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将介绍岗位胜任力模型的内涵、构建方法以及如何运用这一模型提升组织绩效。 一、岗位胜任力模型的内涵 岗位胜任力模型是指对某一特定岗位所需的能力、素质和个性特征进行系统描述和分析,从而形成的标准化规范。它具有两个核心要素:一是完成岗位工作所需的技能、知识和经验;二是与组织文化、价值观相契合的个人特质。通过岗位胜任力模型,组织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和评估员工的能力和潜力,为员工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培训和发展机会。 二、构建岗位胜任力模型的方法 构建岗位胜任力模型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明确岗位需求。首先需要明确特定岗位的工作职责、技能要求、 绩效标准等内容,以确保建立的模型与实际工作需求相匹配。

2、收集相关资料。通过文献综述、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与该岗位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案例,了解行业最佳实践和成功关键因素。 3、整理思路。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分类,明确岗位胜任力模型所需包含的要素,并梳理出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 4、制定模型。在思路清晰的情况下,结合实际需求制定岗位胜任力模型,明确各要素的定义和评估标准。 5、验证与调整。通过实践应用和反馈,对模型进行验证和调整,以确保其有效性和适用性。 三、运用岗位胜任力模型提升组织绩效 构建岗位胜任力模型不仅可以为组织提供选人用人的依据,还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提升组织绩效: 1、招聘与选拔。运用岗位胜任力模型,组织可以更准确地评估应聘者的能力、潜力和个性特征,挑选出最适合特定岗位的人才,从而提高招聘效率和选人用人的准确性。 2、培训与发展。岗位胜任力模型可以帮助组织了解员工的能力现状

胜任力模型快速建立的步骤详解

胜任力模型快速建立的步骤详解 1、明确管理职责,找到难点、痛点 想解决工作中的难点、痛点,先要明确我们的工作职责是什么? 首先,明确L2(一线主管)的上下级:从L1到L2是我干事到我们干事,要允许下属犯错,并勇于承担责任;从L2到L3,需关注不要越级管理并制订最佳战术,从L3到L4更应该关注战略的制订。 其次,明确L2的管理职责:4个小组得出了应具备的12条管理职责,根据管理的类型,被划分为三大类:管事、管人、管自己。 有了管理职责,那平时我们都是怎样做的呢?实现这样的职责,都用了哪些方法? 找到实现工作的职责和方法后,新晋管理人员们顿悟,原来平时做了很多无用功,要抓工作中的重点才能创造价值。通过投票,找出公认的难题。 重回难点痛点产生的情境,通过STAR的正反面案例对比,4个小组对认领的话题展开了研讨和情景案例的模拟,提炼知识,共创出问题解决的方法。 L2(一线主管)胜任力建模 接下来就进入关键环节——通过北森GENE Card建立出大家认可的L2层级胜任力模型。 沈莉老师带着新晋管理人员们学习了目前几家企业在用的经典能力模型及北森的GENE Card。几家知名企业的能力模型,分别通过有递进关系的层级法和无递进关系的关键行为法展现。目前常用的建模方法有:在线测评、访谈、情景文件筐、轮岗、项目实践等。建立出的能力模型基本分为三大类:通用型、管理(层级)型、职类(专业)型。 几家企业在用的经典能力模型 北森GENE Card GENE Card通过将管理人员进行五个层级的分类,梳理出不同层级需要的通用能力要求,五个层级分别是:一般员工、一线主管、部门经理/总监、集团职能负责人/事业部总经理、集团高管: GENE Card的建模逻辑是岗位——挑战——胜任力。挖掘每个层级的挑战,根据挑战梳理出其需要具备的能力要求,这些能力要求就是岗位素质模型。

胜任力模型构建三步曲

胜任力模型构建三步曲 胜任力模型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通过胜任力模型的分析和建立,可以有效开展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工作,如招聘任用、培训、职业发展、薪酬、晋升、绩效评估等等。胜任力模型的建立是一项动态的系统工作,一般来讲,胜任力模型的构建分为构建胜任特征辞典、构建胜任力模型、人力素质测评与胜任力模型的检验修正等几个模块。以下将针对这三大步骤对胜任力模型构建逐一展开介绍. 一、构建胜任特征辞典 胜任特征辞典是提炼出的胜任特征的集合和胜任特征的分级描述记录,这些胜任特征对胜任力模型起到原料供应与测量尺度的作用;它可以看作为搭建胜任力模型的砖瓦以及测量胜任力模型的尺子。有了原材料和尺子,就可以对不同岗位进行胜任特征的提取组合,并对各岗位的胜任特征要求进行级别评价。 举例来说,假如某一个岗位的胜任力模型中要求具备“客户服务导向"胜任特征,那么如何才算具备了“客户服务导向”特征呢?胜任特征辞典会把客户服务导向分为若干级,举例其中的两级:“能够对客户的问题给予基本的答复,但不刻意探究客户的根本需求或问题的原因";“建立起客户足以信赖的顾问角色,热情、周到、想客户所想,深入了解并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发掘客户深层次的需要”。那么我们就很容易理解“客户服务导向”所表述的分级的意义了。有些岗位较低级别的“客户服务导向”就足够满足工作需要了,比如前台;但有些岗位就需要较高级别的“客户服务导向"才能够满足工作要求,比如售后服务. 构建胜任特征辞典就是对胜任特征进行归纳甄选并对胜任特征进行分级的一个过程. 二、构建胜任力模型 有了胜任特征词典,胜任力模型的构建就有了标准化的素材来源.不同的岗位对胜任特征的要求往往是不同的,但大多数特征都包含在了胜任特征词典中。 在这个基础上,针对不同的岗位,通过行为事件访谈法或者通过对熟悉该岗位的专家、人力资源专业人员、绩效突出的员工、外部咨询顾问等的综合研讨和评定,就可以提炼出胜任该岗位最需具备的胜任特征,从而确定该岗位的胜任力模型结构. 确定胜任力模型结构后,需要确定胜任程度。胜任程度一般按照基本满足岗位胜任要求、满足岗位胜任要求、高度满足岗位要求等三个层级确定胜任力模型中各个胜任特征级别的组合.举例来说,假如市场营销岗位的胜任力模型由:成就意愿、主动性、信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