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典文学渔父意象及蕴含

古典文学渔父意象及蕴含

古典文学渔父意象及蕴含

古典文学中常见的渔父意象,是一种非常具有象征意义的文学形象。这个意象常常出现在各种古典文学作品中,如《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等等,传承至今。从渔父意象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深刻的含义和寓意,这篇文章将会探讨古典文学中的渔父意象及其蕴含。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渔父的本质。渔父是一个靠海为生的人,常常在海滨垂钓,静待着大海给他带来的收获。渔父的生活是非常艰苦和辛劳的,他需要不断地面对着海风和浪涛。但是,他并不因此而放弃,而是坚持不懈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渔父的生存状况可能并不乐观,但他所追求的目标是深深地映射在他的内心中——从大海中获得属于自己的收获。换句话说,渔父的目标是充满动机的,因而有力量推动着他往前走。

在古典文学中,渔父意象传递出的意义是多重的。首先,渔父通常被视为自然的象征。他在大自然中生活,与自然紧密相连,因此他所追求的东西也有着自然的色彩。渔父的取材来源也是来自大自然——大海中的鱼。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渔父

的行为被视为一种天经地义的事情,渔父可以被视为自然界的翻译者或者促进者。

其次,渔父还可以被视为一种寓言意象。渔父为了得到属于自己的收获而不断努力,他的行为不是自我追求而是拼搏奋斗的代表。拼搏的结果,一次又一次地证明了他的能力,不断地推进了他的自我认识和自我价值的发现。这表明,渔父意象

代表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它以一种有力的方式揭示了人类精神的奋斗。

最后,渔父还代表一种战胜困难的意象。渔父常年在海上打渔,在恶劣的天气和海况下,渔父需要百折不挠地坚持下去才能得到自己的收获。这种困难表明了人在追求自己梦想的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通过渔父的克服挑战的方式和决心,我们看到了成功与胜利背后的代价和重量。

因此,我们可以总结出,古典文学中的渔父意象蕴含着自然、拼搏、克服挑战等多种意义。它在文学和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因为它代表了人对美好未来的渴望和对人生意义的真实探索。作为渔父意象的读者,我们需要从其中寻找到自己的意义和寓意,希望在寻找过程中也能够启示我们对未来的追求。无论如何,渔父意象都是古典文学中一种深刻而重要的象征。

渔父形象及其意蕴

精心整理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渔父形象及其意蕴 在我国古代文学传统中,文人们喜欢用一些含蓄蕴藉的形象来传达一定的意义。于是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出现了一系列具有深刻意义和深厚文化底蕴的文学意象,“渔父”形象就是这样一个具有深厚文学内涵的,饱含文化传统的意象之一。在星光灿烂的古代文学著作流域中,渔父形象多次出现,并且在不同的处境和不同的人物中,它所传达的具体的意义也是不尽相同。从渔父形象初见端倪的道家著作《庄子·渔父》篇、《楚辞·渔父》篇,到《后汉书》中的严子陵,再到陶渊明,唐代柳宗元笔下仕途失意,人生苦闷的孤独的“渔父”形象……中国古代的文人仕子在各自不同的时代和不同境遇之下,利用“渔父”这一意象传达出个人崇尚的的道德观、价值观,以及对社会、对人生、对世界 “渔父” ·竹竿》 鱮。”[2]辞· ”渔 独醒, 自己的“ 渔父作 达超远,顺其自然,远离俗世的渔父于是就用自己的思想对屈原进行引导。为什么非要执着于个人理想不可自拔?既然这样的追求让人痛苦并根本无法在现实中立足,那还不如顺应现实,顺应一切,超乎自然天地之外,人就会在世间闲适自处,无欲无求,也就不会有理想失落后那么多的苦痛与悲愤。但是屈原没有因渔父的这么一段劝说而做任何动摇,他身体力行着的,是对道,义的追求,是对政治理想的执着,虽然屈原并不是儒家思想的信徒,但他所践行的人生理想与价值追求,其实是与儒家的思想追求相一致的。屈原做出了这样一个决定,既然个人的理想与追求无法实现,那就为这样的一个美好理念而殉道吧!“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皎皎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他的意志是这样的坚定,信仰是如此的牢固不可动摇。渔父面对这样的“顽徒”,最后报之无耐的莞尔一笑。他临走之前大声高歌道:“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这句话唱出了一个出世的智者的感悟与人生态度。一句大智大慧的话语,透露着旷达与淡然

从古典文学中的渔父意象解读古代文人的“隐逸情结”渔夫意象

从古典文学中的渔父意象解读古代文人的“隐逸情 结”渔夫意象 一渔父意象的溯源与成型 中国文化意义上最早的渔父形象应该是《楚辞》中那个唱着“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的渔父和《庄子》里那个跟孔子辩论的渔父。《楚辞》中的渔父,是隐逸的象征。而《庄子》塑造的渔父,“其本质特点并不是隐逸者,而是有道者、至德者和道家思想的布道者”。然而,二者又是统一的,“统一在对自由、恬淡、宁静、完满生命的追求之中,统一在儒道思想兼济的隐逸者身上,统一在仕隐矛盾最终得以平衡的人生寄托之中”。 继《楚辞》和《庄子》之后,以渔父为主题的诗词不断涌现,魏晋南北朝时期已较多出现,但当时更多的是借渔谈玄。唐代佛学兴盛,隐逸之风日盛,渔父诗词蔚然成风。渔父意象的隐逸含义得以成型,渔父意象也有了更丰富的象征意味:遁世隐士、重臣智者、方外中人、探险者等等。宋代长期的朋党之争使隐逸之风益甚。渔父诗词创作成了文人们用来寻求精神慰藉,求得精神超脱的工具。宋代士大夫的隐逸包含了参透世事、了悟人生后的沉静深邃、淡泊练达。因此,宋代的渔父形象,也逐渐演变成了充满哲理、彻悟人生的人格形象。元代独特的社会现实使元人作品中的渔父形象表现出的是时不我遇的强烈的反叛精神和悠闲处世淡泊存身的人生态度,充满了挣脱名利羁绊后新生的喜悦和对生命自由的热爱,展现了独特的人格精神。不过,元人笔下的渔父形象开始往俚俗化的方向发展,一定程度上拉开了渔父与士人的距离。 明清时期,渔父主题仍被不少文人喜欢,诗词特别多,但题旨并没有脱出前人窠臼,佳作不多。 二古典诗词中渔父形象的四种类型

1 悟道参禅、禅渔合一的渔父 隐逸心理是一种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早在魏晋时期,佛老思想相互交融形成的玄学大行其道,隐逸的追求也蔚然成风,亲近自然、逍遥山水成为士人的普遍选择。唐代佛学兴盛,中唐以后禅宗大行于世,渔父形象也因此带上了浓重的佛禅文化意味。在佛、释、道那里,渔父诗词除了传统的渔隐主题外,还充满了禅机智慧与宗教文化意蕴。 在这一类渔父诗词中,禅与渔的契合,被发挥到了极致。文人们常常以临海垂钓、渡人济海来比喻普渡众生,以水喻红尘,以舟比济道工具,以“游鱼”比“游心”,以“鱼迷”比“心迷”。北宋始,在释道的词作中,僧人往往化身为渔父,禅渔合一。《渔父》、《渔歌子》、《渔家傲》等成了唱道词常用的词牌。 2 待时而动、以隐求仕的渔父 唐代隐逸之风炽烈,是当时统治阶级尚隐政治的产物。唐代文人在政治上、事业上和文学上的积极追求,比任何时代都要强烈。当时,不少文人将隐居作为求仕的手段,纷纷投身山林,以期获得隐逸美名,待时而动。以隐求仕意义上的渔父意象以终南捷径的形式在唐代诗文中达到巅峰。至中唐,白居易的“中隐”说为士大夫在仕隐和进退间找到了一种更为理想的隐逸方式。 这些文人们往往身在江湖,心存魏阙,在“一竿风月,一蓑烟雨”的背后,其实隐藏着对仕的理想的执着追慕和对道之不行的深切哀恸。 3 功成身退、率真唯美的渔父 对于士大夫而言,功成身退大约是最为理想的一种人生设计。中唐至宋代,渔父意象逐渐演变成明哲保身、功成身退的一种人生追求。中唐后的安史之乱、牛李党争到宋代的外族入侵、官场倾轧、封建政治的腐败、艰难漂泊的仕途使许多士人日益寒心,他们更多地把理想放在了精神乐园的建构和对山水之趣的追求之中。

渔父形象及其意蕴

——吋£ 切呎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渔父形象及其意蕴在我国古代文学传统中,文人们喜欢用一些含蓄蕴藉的形象来传达一定的意义。于是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出现了一系列具有深刻意义和深厚文化底蕴的文学意象,渔父”形象就是这样一个具有深厚文学内涵的,饱含文化传统 的意象之一。在星光灿烂的古代文学著作流域中,渔父形象多次出现,并且在不同的处境和不同的人物中,它所传达的具体的意义也是不尽相同。从渔父形象初见端倪的道家著作《庄子渔父》篇、《楚辞渔父》篇,到《后汉书》中的严子陵,再到陶渊明,唐代柳宗元笔下仕途失意,人生苦闷的孤独的渔父”形象……中国古代的文人仕子在各自不同的时代和不同境遇之下,利用渔父”这一意象传达出个人崇尚的的道德观、价值观,以及对社会、对人生、对世界的不同体验和感悟。通过几百年上千年的文学实践,并且在儒家、道家、禅文化等的影响下, 渔父”形象被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同时也有了更多 更深厚的文化价值和内涵。本文将从历代文学作品中的渔父形象,古代文化传统大背景之下的渔父”精神文化意蕴等方面对古代文学中的渔父形象加以分析和探究。 一、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渔父形象 渔作为一种基本的生活方式,在古代人们的生活中很常见。基于这种生活方式,自然而然的出现了渔夫这种职业,他们以捕鱼为生,生活在江河湖海边,经常与水打交道,有着身体上的劳动与付出。我国古代文学名著中最早提到有关于渔的描写大概是《诗经》了。《诗经》的《卫风竹竿》篇写到:籊籊竹竿,以钓于淇。”1]《小雅采绿》:之子于钓,言纶之绳。其钓维何?维鲂□鱮。”2]然而这些仅仅是有关于渔这一类活动的描写,渔父作为一个具体的形象出现,最早应该是在《楚辞渔父》篇中了。 《楚辞渔父》篇中的渔父形象,在整个古代文学中,具有极其重大的影响。屈原,楚国三闾大夫,遭人诬陷被流放,颜色枯槁,形容憔悴”3]。他怀着一颗忧国忧民的心,迈着沉重的步子来到江边。一个一心想着辅佐君王,为国家的兴盛尽其所能,满腔爱国情怀的人,却被小人谗害至流放。义臣遇不到明君,心里是何其的悲愤与失落!在屈原的理想这般失落,人生追求这般无奈与痛苦之际,一位渔父”踏浪而来。渔父见到屈原时脱口而出: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 ”渔父一见面就准确的判断出屈原的身份,说明 他并未对世事一无所知,而应该是相当了解。屈原作为三闾大夫,掌管楚国王族屈、景、昭三姓的贵族官员,以他这样的身份和地位为何会流落至这种人迹罕至的江边?渔父发出了这样的疑问。屈原自己的回答是: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这是多么自负与自傲的回答,将自 己的清”醒”与世人的浊”醉”截然对立开来,自己的清”与醒”不为世人的浊”醉”所容,也没有人能理解或者倾听他心中的那份执着的理想与追求, 心中充满着悲痛与失落,字里行间流露着难掩的痛苦与无耐!一个执着于政治理

《渔父》原文翻译及赏析

《渔父》原文翻译及赏析 《渔父》原文翻译及赏析 《渔父》原文翻译及赏析1 原文: 西塞山边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鳜鱼肥。 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译文 西塞山汛边白鹭在飞翔,散花洲外汛上片片白帆船在轻轻地飘动。桃花水汛期鳜鱼长得肥胖。 自有遮护全身的青竹壳斗笠,与斗笠相伴的还有绿蓑衣。斜风夹杂着细雨,过着乐而忘归的渔翁生活。 注释 浣溪沙:山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又名《浣溪纱》、《小庭花》等。双调四十二字,平韵。南山李煜有仄韵之作。此调音节明快,句式整齐,易于上口。为婉约、豪放两派词人所常用。 西塞山:又名道士矶,今湖北省黄石市辖区之山名。 散花州:鄂东长汛一带有三个散花洲,一在黄梅县汛中,早已塌没。一在浠水县汛滨,今成一村。一在武昌(今湖北鄂州市)汛上建“怡亭”之小岛,当地人称之为“吴王散花滩”。该词中所写散花洲系与西塞山相对的浠水县管辖的散花洲。 鳜(guì)鱼:又名“桂鱼”,长汛中游黄州、黄石一带特产。 庇:遮盖。 箬(ruò)笠:用竹篾做的斗笠。 蓑(suō)衣:草或棕作的雨衣。 赏析: 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四月。苏轼离开黄州赴汝州途中,沿长江而下,在途中看到渔父生活的景象,即景联想,作该词描写渔父的生活。 《渔父》原文翻译及赏析2

西塞山边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鳜鱼肥。 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译文 西塞山江边白鹭在飞翔,散花洲外江上片片白帆船在轻轻地飘动。桃花水汛期鳜鱼长得肥胖。 自有遮护全身的青竹壳斗笠,与斗笠相伴的还有绿蓑衣。斜风夹杂着细雨,过着乐而忘归的渔翁生活。 注释 浣溪沙: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又名《浣溪纱》、《小庭花》等。双调四十二字,平韵。南唐李煜有仄韵之作。此调音节明快,句式整齐,易于上口。为婉约、豪放两派词人所常用。 西塞山:又名道士矶,今湖北省黄石市辖区之山名。 散花州:鄂东长江一带有三个散花洲,一在黄梅县江中,早已塌没。一在浠水县江滨,今成一村。一在武昌(今湖北鄂州市)江上建“怡亭”之小岛,当地人称之为“吴王散花滩”。该词中所写散花洲系与西塞山相对的浠水县管辖的散花洲。 鳜(guì)鱼:又名“桂鱼”,长江中游黄州、黄石一带特产。 庇:遮盖。 箬(ruò)笠:用竹篾做的斗笠。 蓑(suō)衣:草或棕作的雨衣。 赏析 上片写黄州、黄石一带山光水色和田园风味。三幅画面组缀成色彩斑斓的乡村长卷。“西塞山”配上“白鹭飞”,“桃花流水”配上“鳜鱼肥”,“散花洲”配上“片帆微”。这就是从船行的角度自右至左依次排列为山—水—洲的画卷。静中有动,动中有静。青、蓝、绿配上白、白、白,即青山、蓝水、绿洲配上白鹭、白鱼、白帆,构成一种素雅恬淡的田园生活图,这是长江中游黄州、黄石一带特有的田园春光。 下片写效法张志和,追求“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渔樵杂处”(《答李端叔书》)的超然自由的隐士生活。“自庇一身青箬笠,相

渔父文化内涵(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渔父是一个懂得与世推移,随遇而安,乐天知命的隐士形象。他看透了尘世的纷纷扰扰,但决不回避,而是恬然自安,将自我的情操寄托到无尽的大自然中,在随性自适中保持自我人格的节操。渔父是作为屈原的对面存在的,其实是作品中的一个衬托,但是本人个人却十分推崇之。人生在世,有时是要学会适当的妥协,不可过于清高,否则只能是悲壮! 由庄屈开创的“渔父”意象,凭借其丰厚的思想内涵,引起了历代文人的广泛共鸣。战国以来,纯粹的道家虽已消失,但传统士大夫的精神状态,总是徘徊于儒道之间。无论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往往都有着浓厚的隐逸情结。而“渔父”意象,恰是最能触发其情思的文学“原型”之一。因此,“渔父”意象在历代文人的创作中传承不绝,屡有佳作出现。 举诗词为例,则从王维的“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山居秋暝》),到李白的“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再到韩愈的“苹藻满盘无处奠,空闻渔父叩舷歌”(《湘中》),历历可征;举散文为例,则有著名的《桃花源记》;影响所及,甚至渗透到绘画、音乐创作之中:许道宁、吴镇、戴进等都绘有《渔父图》,古琴曲中也有《渔樵问答》、《欹乃》、《渔歌》、《醉渔唱晚》等曲。 柳宗元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江雪》)很有深意,让我们体会到了一种自信,一种高洁的品格和追求自由的人生境界。他在另一名篇《渔翁》中吟道:“欸(ai)乃一声山水绿”,渔父撑着船远远的逝去了,既带着屈原的理想,也带着道家“和光同尘”的思想逝去,与青山绿水融为一体。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词举

古典文学渔父意象及蕴含

古典文学渔父意象及蕴含 植根于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沃土上的中国古典文学,在创作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许多用来寄托情思的文学意象。渔父就是其中一个非常独特的文学意象,代表了中国传统的隐逸文化现象。 一、渔父意象产生的历史脉络 (一)早期的名士钓翁 渔父起初是作为钓翁存在于上古的传说故事,从未开化社会起就存留有关于钓翁的民间寓言故事。已有记载的最早的当为磻溪著名钓翁姜尚姜子牙的故事了。据今存元刊《武王伐纣平话》记载,“姜尚因命守时,立钩钓渭水之鱼,不用香饵之食,离水面三尺,尚自言曰:‘负命者上钩来!’”正是因为这种直钩式钓鱼法和那句相当自负的话语,使得周文王亲自前往磻溪聘请这位深藏不露的老人家,太公望从此成为辅佐周文王、周武王灭商的功臣。后来就用“磻溪渔父”的典故代表怀抱文武全才的隐士。三次拒绝光武帝刘秀高官厚禄邀请的东汉名士严光恐怕是史上最淡泊名利的渔者了。严光字子陵,据《东观灌记》记载:“光武帝与子陵友旧,及登位望之,陵隐于孤亭山垂钓为业。访得之,子陵不受封。”由是严子陵清高之名流芳千古,“渔”得归隐超脱的盛名,后来李白以诗句“昭昭严子陵,垂钓沧波间。身将客星隐,心与浮云

闲。”(《古风》十二)盛赞严子陵的高风亮节、安于岩户。范仲淹撰写《严先生祠堂记》,在文中最后不禁歌颂道:“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以“苍苍”之云山、“泱泱”之江水的比兴手法,极力推崇和赞赏严子陵先生不为名利、权位所动的高节风范。 (二)不知姓名的“世外高人” 隐逸意指“能为而不为”,只有那些有智慧又甘愿隐姓埋名的世外高人才算得上是隐士。大多数隐士都没有姜翁和严士这样的名气,他们甚至只是些无名无姓的捕鱼者,但他们被赋予隐逸与智慧的色彩。典籍中记载了许多纯粹的渔父:不仅生活充实闲雅,内心恬淡平和,而且人生阅历丰富,知识修养极高,对处世和安邦有着颇为精到的见地;表面上心无牵挂,寄情山水,但实际上博学厚重,深藏不露,成为不知姓名的“世外高人”。明代萧良《龙文鞭影》里记有两个潇洒而又清醒的渔父———“放歌渔者”和“鼓枻诗翁”。唐时崔铉任江陵太守时,有楚江渔者,不言姓氏,钓于楚江,得渔则换酒,辄自放歌。人问曰:“君隐者之渔耶?”对曰:“姜子牙、严子陵以为隐者,殊不知钓其名耳。”去而不顾。宋时卓彦恭尝过洞庭,月下有泛舟,一老翁棹其旁,卓问有鱼否,答曰:“无鱼有诗。”乃鼓枻而歌曰:“八十沧浪一老翁,芦花江上水连空。世间多少乘除事,良夜月明收钓筒。”问其姓名,不答而去。面对世人的追问,一个“去而不顾”,一个“不答而去”,这两

《渔翁》的诗意及赏析

《渔翁》的诗意及赏析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渔翁》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诗作。此诗通过渔翁在山水间获得内心宁静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在政治革新失败、自身遭受打击后寻求超脱的心境。全诗就像一幅飘逸的风情画,充满了色彩和动感,境界奇妙动人。其中“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两句尤为人所称道。 渔翁夜傍西岩宿⑴,晓汲清湘燃楚竹⑵。 烟销日出不见人⑶,欸乃一声山水绿⑷。 回看天际下中流⑸,岩上无心云相逐⑹。 【注解】 ①本篇作于永州。西岩大概就是永州的西山,可参作者《始得西山宴游记》。

②汲:取水。 ③湘:湘江之水 ④楚:西山古属楚地。 ⑤销:消散。 ⑥欸乃:象声词,一说指桨声,一说是人长呼之声。唐时湘中棹歌有《欸乃曲》(见元结《欸乃曲序》)。 ⑦下中流:由中流而下。 ⑧无心: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云无心而出岫。”一般是表示庄子所说的那种物我两忘的心灵境界。苏轼《书柳子厚〈渔翁〉诗》云:”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熟味此诗有奇趣。然其尾两句,虽不必亦可。”严羽《沧浪诗话》从此说,曰:”东坡删去后二句,使子厚复生,亦必心服。”然刘辰翁认为:”此诗气泽不类晚唐,下正在后两句。”此后,关于此诗后两句当去当存,一直有两种意见。 【韵译】 傍晚,渔翁把船停泊在西山下息宿;拂晓,他汲起湘江清水又燃起楚竹。

烟销云散旭日初升,不见他的人影;听得?乃一声橹响,忽见山青水绿。 回身一看,他已驾舟行至天际中流;山岩顶上,只有无心白云相互追逐。 【讲解】 在唐宪宗元和元年(806)时,柳宗元因参与“永贞革新”而被贬永州,一腔抱负化为烟云。柳宗元在政治上遭受沉重打击,内心十分苦闷,于是,他往往寄情于异乡山水,写下了许多吟咏永州地区湖光山色的诗篇。《渔翁》就是其中的一首佳作。这首诗情趣盎然,诗人以淡逸清和的笔墨构画出一幅令人迷醉的山水晨景,并从中透露了他深沉而热烈的内心世界。 这是一首七言六句诗。“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西岩”即永州西山。“楚”即周代诸侯国,原在今湖北和湖南北部。“楚”字点明了诗人就在永州。“楚竹”即楚地(湖南)的竹子。“湘”即水名,发源于广西,流入湖南,其间径流永州。“渌”即清澈。这两句的意思是

渔夫形象

渔夫何以成为中国传统诗词中的一个经典的文化意 向? 渔夫成为中国传统诗词中的一个经典的文化意向,是因为:首先楚辞是产生于南方长江流域楚地的诗歌样式。也就是指以具有地方特色的乐调、语言、名物而创作的诗赋,主要是伟大的诗人屈原从楚国的乐曲和民歌中汲取营养,打破四言诗的传统体制,开创了一种句法参差灵活的新诗派也称“骚体”诗。把先秦诗歌推向高峰。《楚辞·渔夫》记述这样的故事。 故事中屈原是一个始终不渝地坚持理想、不惜舍生取义的生活中的强者,是一个不随波逐流,不苟合,不妥协,与众不同,特立独行的形象;显示了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 渔父是一位高蹈(高蹈:超脱)遁世的隐者形象,是道家思想的信徒。具有明哲保身、随遇而安、知天达命、与世推移的处世态度。作者还刻画出他不愠不怒、不强人所难心平气和的超然姿态。作者塑造这一形象,对塑造屈原来讲,具有对比、衬托的作用。 渔父和光同尘、不做抗争的主张中,包含了睿智和超脱。没有世俗的纷扰,保有自己的一份闲适的心

情。比劳心苦志、形容憔悴的屈原来说,渔父形象轻松自由,更能投合文人的胃口。 因此,“渔父”的意象成为触发文人情思的文学“原型”之一—— 第一,渔父代表一种遗世独立的清高隐逸的人格理想。王逸《楚辞章句》云:“渔父避世隐身,钓鱼江滨,欣然自乐。”《楚辞》中的渔父,都是避世埋名的隐士,而并非靠捕鱼为生的渔人。渔父是隐士的象征,一方面他保持高洁的品性和情操,厌倦尘世的纷扰,但并不一味陷入矛盾和痛苦之中(一如屈原);另一方面追求一种无拘无束的、自由的人生境界,把这两个结合到一起了。一方面有一种高洁的人格和人生境界,另一方面我还要自由,要摆脱社会的一些名钩利锁,或者其他方面的束缚。渔父的形象已经作为一种文化符号。这个符号就是坚持操守、追求自由这样一种人生的代称。 第二,渔父意象包含了几个要素。首先是“渔”,含垂钓之风。其次是“父”。“父”又写作“甫”,为老年男子之称。老年人历经沧桑坎坷,明于得失,归心淡泊,自然非少年人锐意进取可比。

古典诗词中的渔翁意象

古典诗词中的渔翁意象 古典诗词中的渔翁意象 一、失意孤寂的渔翁 柳宗元《渔翁》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此诗通过渔翁在山水间获得内心宁静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在政治革新失败、自身遭受打击后寻求超脱的心境。全诗就像一幅飘逸的风情画,充满了色彩和动感,境界奇妙动人。其中“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两句尤为人所称道。 柳宗元《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是一幅江乡雪景图。山山是雪,路路皆白。飞鸟绝迹,人踪湮没。遐景苍茫,迩景孤冷。意境幽僻,情调凄寂。渔翁形象,精雕细琢,清晰明朗,完整突出。诗采用入声韵,韵促味永,刚劲有力。历代诗人无不交口称绝。千古丹青妙手,也争相以此为题,绘出不少动人的江天雪景图。 赵孟頫《渔歌子》

渺渺烟波一叶舟,西风木落五湖秋。盟鸥鹭,傲王侯,管甚鲈鱼不上钩。 此词写渔父泛舟烟波之上,与鸥鹭为友,傲视王侯的清高孤傲,传达出词人一种愤世嫉俗的心理。 二、待时用世的渔翁 孟浩然《临洞庭上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这是一首“干禄”诗。所谓“干禄”,即是向达官贵人呈献诗文,以求引荐录用。诗前半泛写洞庭波澜壮阔,景色宏大,象征开元的清明政治。后半即景生情,抒发个人进身无路,闲居无聊的苦衷,表达了急于用世的决心。全诗颂对方,而不过分;乞录用,而不自贬,不亢不卑,十分得体。 吕蒙正《读书龙门山土室作》 入滩风急浪花飞,手把鱼竿傍钓矶。 自是钩头香饵别,此心终待得鱼归。 写钓者涉险下饵有着明确的目标追求。迎风踏浪入险滩,下饵执竿傍钓矶,矢志以求须有得,功名自于勤中取。诗以比喻手法,借垂钓求鱼写读书以求功名。 三、隐逸自在的渔翁

古诗词中的渔翁形象

古诗词中的渔翁形象 唐诗宋词中有各式各样的“渔翁”,他们大多数因遭遇挫折而看透世事,从而希望过一种“侣鱼虾而友麋鹿”般与世隔绝的生活。他们用自己的独特方式表达对世事的不满,透露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情怀。 1.《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山山是雪,路路皆白。飞鸟绝迹,人踪湮没。遐景苍茫,迩景孤冷。意境幽僻,情调凄寂。渔翁形象精雕细琢,清晰明朗,完整突出,历代诗人无不交口称绝。千古丹青妙手,也争相以此为题,绘出不少动人的江天雪景图。诗中写的是一个孤寂忧愤的渔翁形象。 2. 《渔翁》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 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 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 岩上无心云相逐。 柳氏的这首山水小诗作于永州。诗描写了一个在山青水绿之处自遣自歌、独往独来的渔翁形象,借以透露作者寄情山水的思想和寓寄政治却又失意的孤愤。诗的首二句是写夜、写晨。第一句平实自然,第二句却奇峰突起,用语奇特。“汲清湘”“燃楚竹”,可谓超凡绝俗。第三、四句为怪奇,写“烟销日出”,却“不见人”了,忽然“欸乃一声”,人在远方“青山绿水中”。这种奇趣的造语,勾勒出悦耳怡情的神秘境界,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宦途坎坷的孤寂心境。结尾二句,进一步渲染孤寂氛围。“回看天际”,只有“无心”白云缭绕尾随,可谓余音绕梁。“欸乃一声山水绿”句,历来为诗人玩赏称赞。 3. 《垂钓》白居易 临水一长啸,忽思十年初。 三登甲乙第,一入承明庐。 浮生多变化,外事有盈虚。 今来伴江叟,沙头坐钓鱼。 起句“临水一长啸”采用情感迸发式的写法领起全篇,把临水垂钓与发泄悲愤情绪融合起来,痛定思痛、长歌当哭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给人以震撼灵魂的感染力。紧接着回首往事,概述人生旅途的变化,宦海沉浮、仕途得失、人间冷暖、世事盈虚,尽在一声长啸之中。后两联则表现了诗人后期的思想变化。颈联中的“浮生”即人生,“外事”指世事,“盈虚”即圆满与空虚。这一联写的是诗人身遭贬谪、饱经风霜之后对世事人生的重新审视,也是他寻求心理平衡的一种自

古诗中的渔翁形象

古诗中的渔翁形象 在中国人的心里常有一个挥之不去的形象,那就是“渔父“形象。随着文化的浸染,渔父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意象,而且具有了某种文化内涵。这一形象,经常闪现在我国古代文学和绘画当中,成为隐士的象征,影响着中国历代文人群体的仕隐观念。因此,对渔父意象进行综合探究是很有必要的。以下是笔者一些浅见,以飨大方之家。 一、渔父形象的出处及内涵。 “渔父”形象最早出现在《庄子》一书中。在《庄子渔父》中,作者塑造了一个跟儒家代表人物孔子相对立的人物形象——渔父。文中具体写了渔父跟孔子的对答,结果孔子对“渔父礼拜有加”。而最早确立“渔父”形象,并赋予其深刻思想内涵,应是屈原的《渔父》篇。文中通过简单的语言和动作描写,勾勒出一个具有丰富思想内涵的渔父形象。纵观两文中的渔父,他是隐士的象征,一方面他保持高洁的品行和情操,厌倦尘世的纷扰,但他并不一味陷入矛盾和痛苦之中,另一方面追求一种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人生境界。说到底,渔父形象已幻化为一种文化符号。这个符号就是坚持操守、追求自由这样一种人生的代称。 二、渔父意向包含的要素。 第一是“渔”。渔樵耕读,“渔“位于首。“渔”有捕鱼意,也暗含垂钓之风。最能体洒脱不羁,扁舟无碍的境界。西周初年的姜太公直钩钓于渭水之滨,结果把周文王这条大鱼钓了上来。《史记》载吕尚“盖尝穷困,年老矣,以鱼钩奸周西伯”。可见,姜太公这个渔者,他钓的是另一意义上的“鱼”。号称“惟巢由乃可并驾”的严子陵,他是汉光武帝的同窗,刘秀多次相请,严子陵却一生不仕,隐于浙江桐庐,垂钓终老。 第二是“父”。“父”又写作“甫”,为老年男子之称。老年人饱经沧桑,历经风雨,归心淡泊,自然非少年锐意进取,锋芒毕露可比。古称人老之后,不归禅则归道。由此可见:“渔父”意象与隐者在年龄因素上也相吻合。 第三是“水”。道家认为水是万物之本,品性谦逊,亲附万物而公正无私。《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可见,水有这种美德,也正暗含着道家的追求。 第四是“舟”。有渔父必有舟,而此舟又一定是小舟。苏轼在《赤壁赋》中称“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舟如一叶,以况其小,只有小舟,才能达到“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的境界。 第五是“钓”。儒家要求“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钓”就意味着要有耐心,要把握火候,等待时机。意味着隐者介于兼济与独善之间。而耐心等待,不急不躁这一境界也正是隐者所追求的。 三、渔父意象对后世的影响。 首先渔父意象对历代诗歌创作的影响最为深远。中国是诗的大国,诗歌中以渔父为意象的非常多。以唐朝为例,王维诗中有“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李白诗中有“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柳宗元诗中有“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仅从这三位诗人的诗句中,就可以想象出渔父意象的影响力。 其次它对我国的散文、小说、戏剧创作都有影响。散文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那个忘路远近的武陵渔人。小说如施耐庵《水浒传》中的阮氏三雄。戏剧如京剧中的《打渔杀家》。

古典文学渔父意象及蕴含

古典文学渔父意象及蕴含 古典文学中常见的渔父意象,是一种非常具有象征意义的文学形象。这个意象常常出现在各种古典文学作品中,如《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等等,传承至今。从渔父意象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深刻的含义和寓意,这篇文章将会探讨古典文学中的渔父意象及其蕴含。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渔父的本质。渔父是一个靠海为生的人,常常在海滨垂钓,静待着大海给他带来的收获。渔父的生活是非常艰苦和辛劳的,他需要不断地面对着海风和浪涛。但是,他并不因此而放弃,而是坚持不懈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渔父的生存状况可能并不乐观,但他所追求的目标是深深地映射在他的内心中——从大海中获得属于自己的收获。换句话说,渔父的目标是充满动机的,因而有力量推动着他往前走。 在古典文学中,渔父意象传递出的意义是多重的。首先,渔父通常被视为自然的象征。他在大自然中生活,与自然紧密相连,因此他所追求的东西也有着自然的色彩。渔父的取材来源也是来自大自然——大海中的鱼。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渔父 的行为被视为一种天经地义的事情,渔父可以被视为自然界的翻译者或者促进者。 其次,渔父还可以被视为一种寓言意象。渔父为了得到属于自己的收获而不断努力,他的行为不是自我追求而是拼搏奋斗的代表。拼搏的结果,一次又一次地证明了他的能力,不断地推进了他的自我认识和自我价值的发现。这表明,渔父意象

代表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它以一种有力的方式揭示了人类精神的奋斗。 最后,渔父还代表一种战胜困难的意象。渔父常年在海上打渔,在恶劣的天气和海况下,渔父需要百折不挠地坚持下去才能得到自己的收获。这种困难表明了人在追求自己梦想的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通过渔父的克服挑战的方式和决心,我们看到了成功与胜利背后的代价和重量。 因此,我们可以总结出,古典文学中的渔父意象蕴含着自然、拼搏、克服挑战等多种意义。它在文学和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因为它代表了人对美好未来的渴望和对人生意义的真实探索。作为渔父意象的读者,我们需要从其中寻找到自己的意义和寓意,希望在寻找过程中也能够启示我们对未来的追求。无论如何,渔父意象都是古典文学中一种深刻而重要的象征。

渔父名词解释

渔父名词解释 摘要: 一、渔父的定义 二、渔父的形象特点 三、渔父在文学作品中的象征意义 四、渔父与渔翁的区别 五、总结 正文: 渔父,顾名思义,是指以捕鱼为业的男性。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渔父这一形象有着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象征意义。他们通常被认为是潇洒、恬淡、富有智慧的代表,常常在作品中担任寓言式的人物,传达作者对人生、社会、历史的思考。 渔父的形象特点主要表现在他们独立自主的生活态度和与世无争的精神境界。他们不受世俗的束缚,自由地在江湖之间捕鱼为生,过着清淡的日子。这种生活态度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古代文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他们往往具有高超的技艺,如《庄子·外物》中所述:“夫子不鼓盗钟,不听竽管之声,于讴歌之音,有所不适,故曰:‘渔父之功。’”这充分展示了渔父在文学作品中聪明才智的一面。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渔父常常具有象征意义。他们代表着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尤其是在诗词歌赋中,渔父往往成为作者抒发隐逸情怀的意象。如唐代诗人张志和的《渔父词》:“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

不须归。”这里的渔父形象,象征着作者追求的恬淡生活和悠闲意境。 值得注意的是,渔父与渔翁是有区别的。渔父主要指年轻的渔民,而渔翁则是指年老的渔民。在文学作品中,渔翁形象更多地体现了作者对老年人的尊敬和对传统渔猎生活的传承。如宋代诗人杨万里的《渔翁》:“八十渔翁八十翁,往来江上捕鱼翁。”这里的渔翁形象,展现了坚韧不拔的生活态度和世代相传的渔业技艺。 总之,渔父这一形象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具有重要意义。他们不仅是作品中生动的人物形象,更是作者表达自己人生观、价值观的载体。

由庄屈《渔父》篇论中国古代诗词中的“渔父”意象

由庄屈《渔父》篇论中国古代诗词中的“渔父”意象 由庄屈《渔父》篇论中国古代诗词中的“渔父 ”意象 崔曙凤 说明:庄子和屈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突出地位的人物,二人都生活在社会动荡的战国时期,都居住在楚国或靠近南方一带,著作中都有《渔父》篇。两篇《渔父》各具特色,又有明显的相通之处。通过二人共同描述的“渔父 ”形象,挖掘其中的文化内涵,分析“渔父 ”意象对历代诗词创作的影响,对于理解古代文学流变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这篇文章原为由我指导的毕业论文,而文章的撰写完全是由崔曙凤独立完成的。出于书刊惯例,发表时署了我的名字,在此谨作出说明。(张京华) 一、庄屈其人及各自的《渔父》篇 庄子名周,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今传《庄子》三十三篇。司马迁《史记》记载有庄子为宋国蒙漆园吏和楚威王欲聘庄子为相两件事。蒙地在今河南商丘,一说在今安徽蒙城。宋国在庄子卒后不久被齐、魏、楚三国吞并,据崔大华先生推测,庄子可能是楚国贵族后裔,在吴起变法时被迫迁徙到楚国北陲,最后流落到了宋国。[1](P29)漆园吏可能是掌管漆园

的小官。庄子一生穷苦,隐居不仕。 屈原名平,字原,先秦著名文学家,著作《离骚》,创立“楚辞”。屈原为楚国贵族,仕楚怀王,官居三闾大夫,后遭放逐。楚怀王为楚威王之子,故屈原的年代大略与庄子同时而稍晚于庄子。 庄子与屈原是先后生活在同一时代的两个人物,一个出身贫困的下层,一个生为贵族;一个用避世的思想看待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一个用入世的尺度衡量君臣的亲疏;一个是入 “道”的隐士,一个是崇“儒”而又“独清”的君子。但二人却有许多相似之处。清代钱澄之曾把屈原和庄子的作品放在一起,撰成《庄屈合诂》。民国革命志士宋教仁先生为桃源人,自号渔父,孙中山先生挽宋教仁联中说:“三尺剑,万言书,美雨欧风志不磨,天地有正气,豪杰自牢笼,数十年季子舌锋,效庄生索笔;五丈原,一抷土,卧龙跃马今何在?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洒几点苌弘血泪,向屈子招魂。”[2]其中“效庄生索笔”“向屈子招魂”二语,把庄屈二人的可贵之处鲜明地体现了出来,以此比拟宋教仁。 更有趣的是庄子和屈原的作品中都有《渔父》篇。关于这两篇作品的真实性,学界曾有所怀疑。有人认为《楚辞·渔父》不是屈原所作,但立论尚不充分。王逸《楚辞章句》

【最新】渔父形象赏析-实用word文档 (26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渔父形象赏析 篇一:古代“渔翁”意象诗词欣赏 古代“渔翁”意象诗词欣赏 “意象” 是诗歌的基本单位,是意和象融会的复合体,是作者主观的心意和客 观的物象相凝聚的具象表现,是精神内容和物质形式的统一,它由情和景这两 个元素构成。古人讲“立象以尽意”,借助客观外物来表达主观情感;又讲情 景交融,物我两忘,天人合一。意象便是沟通艺术家主观世界和外部世界的桥梁,它是人类主体思考和概括宇宙人生的普遍规律的具象显现。有一首诗是这 样写的:“翻飞在花丛,在草间,在泥沙的浅黄的路上/在静寂而又炎热的阳光中??/它是蝴蝶——/当它终于被捉住/而拍动翅膀之后/真实的形体与璀璨的颜 色伏贴在雪白的纸上。”这是对诗歌意象的形象概括。有了“人”、“桂 花”“月”、“鸟”、“涧”等意象,于是便有了王维的“人闲桂花落,夜静 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的静谧恬然;有了“月”和“江”的组合,于是才有了张若虚“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的人生探问和深沉的宇宙意识。可见,意象是诗歌的灵魂。 只有对意象有了清晰而深刻的认识,我们才能对诗歌意境有深刻的理解,才能 对诗歌产生全面而深入的把握,我们才会有深挚的审美情感;对意象没有清醒 而深刻的认识体会,对诗歌意境的理解也必然是模糊的,从而审美情感也是肤 浅的。也就是说,我们很难完整领略到诗歌的美。在诗歌教学中,我们要注意 让学生注意对意象的分析,诗歌教学才能做到从小处着手,大处着眼,收到预 期的效果。 一、渔翁之源 庄子和屈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突出地位的人物,二人都生活在社会动荡的战国时期,都居住在楚国或靠近南方一带,著作中都有《渔父》篇。两篇《渔父》各具特色,又有明显的相通之处。通过二人共同描述的“渔父”形象,挖 掘其中的文化内涵,分析“渔父”意象对历代诗词创作的影响,对于理解古代 文学流变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二、渔翁的主要意象

论唐诗中的渔父形象-精品文档资料

论唐诗中的渔父形象 渔父作为文学形象,首先存在于历代的传说故事中。《武王伐纣平话》记载姜太公钓鱼大概是中国最熟悉的典故之一,实际上姜尚也是最早出现的渔父形象。体现的是待时而动川世立功的儒家人生追求。最早把渔父这一形象作为抒情意象或典故运用于历代诗中的是《楚辞》中《渔父》“屈原行于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之曰:‘子非三?大夫,与何故至于斯?’”[1]并劝说屈原与世推移,隐居自全遭拒后,渔父遇尔而笑鼓身而去。这与庄子中的渔父共同体现的是潇洒出尘、散淡闲适的道家人生理想。渔父作为一个典型的隐士形象,并得以实践的是陶渊明《感士不遇赋》:“密网载而鱼骇,宏罗制而鸟惊,彼达人之善觉,乃逃禄归耕。”[2](p40)他全身退隐,远祸全身,寄情山水,直人与自然为一体。为唐人写渔父形象标示了一种创作范式。 首先,唐代诗歌中的渔父以钓名的形象出现。他们头戴“青蓑笠”身披“绿蓑衣”静坐河边,于诗中抒发感慨,志不在于钓鱼,而是“名”,走的是以隐求仕的行程。戴叔伦《兰溪棹歌》“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月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3](P83)诗人隐逸在景色优美桃花盛开的河边,读圣贤书,并垂钓江湖,希望有朝一日“鲤鱼上滩”自己施展才智实现抱负。他们都表示出自己钓的不是鱼,而是希望和姜太公

一样得以重用实现自己的理想。大诗人李白身上可以说是充分展现了盛唐时人们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在他的钓鱼诗中,与他的浪漫气质相统一,他曾自称“海上钓鳌客”,他要钓的不是普通的鱼,而是“鳌、龙、吞舟鱼”,非平常人之所能想见:其次,唐代诗歌中的渔父孤傲、愤世嫉俗。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4](P112)诗中塑造了在纷纷扬扬飘着大雪的江南上,一叶扁舟之中,一个头戴斗笠的渔父,不畏严寒,抗风冒雨,是那样的独立不移坚韧顽强;又是那样的冷峻寂寞超然物外。其实正是诗人自己心境的投影。在众多的唐代文学作品中将朝野和仕隐为尖锐对立,将孤傲的个体精神与黑暗现实政治的无言抗争表现得如此激烈的渔父形象,莫过于此诗中的渔父,其坚韧不拔的精神跃然纸上,流露出诗人的孤傲清高气质。被明代文学家桂天祥评为“绝唱雪景如在目前”展示出一幅中国文人心灵与人格的画卷,是一曲生命的颂歌。它让读者为生存与毁灭的搏斗、弱小与强暴的抗衡、不屈的生命与强大的权力的相持的悲壮而颤栗与震撼;古代渔父形象林林总总,他是历代志士仁人精神人品的象征。 再次,唐诗中的渔父潇洒自由、悠闲,他们淡泊世事,过着世外高人般充实娴雅的生活,完全看淡人生功名利禄,以体道和得道自豪,看人世时仿佛置身无外无功利高尚境界。张志和《渔父词》中:“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蓑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描写江南优美过人的自然风光,塑造一

高二语文“渔父”专题阅读

高二语文“渔父”专题阅读

高二语文“渔父”专题阅读 选编仲亚贵 渔父意象文化解析 “渔父”,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是一个具有特殊审美蕴藉的重要意象,文人们不仅在诗作中反复吟咏,甚至在自己的别名雅号中,也大量采用“渔”字,如“七泽渔隐”(宋・任公辅)、“三潭老渔”(清・关键)、“淮海遗渔”(清・胡从中)等。有的还直接取在名字里,如李渔,号笠翁。在仕与隐对立又互补的精神结构中,“渔父”一直是古代士子们颇为青睐的典范形象。“渔父”作为一种具有原型意味的文化现象,展示着文人难尽言表的情感流程及其集中鲜明的价值取向。 一、由隐而仕:沽名钓誉、意在王侯 自从孔子提出“学而优则仕”的具有官本位意味的判断价值以后,它便成为千古不变的金科玉律。出仕作官成为士人们的正当职业或唯一出路。然而有幸踏上仕途者毕竟有限,那些被挤下去的,以及站在旁边观望的人,便开始另寻其他途径。于是,有人发现,人们有一个舍近求远的习惯心理:距离越近人们越容易忽视他的好;距离远的,即使不了解,也会盲目地认为其好。作为统治者,他看到的多是一心入仕的文 2

3

4

深处一个难解的情结,一个暗藏的希冀。类似的还有:李白“秉烛唯须饮,投竿也未迟。如逢渭水猎,犹可帝王师”(《见赠钱征群少阳》);孟浩然“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望洞庭赠张丞相》);高适“归来洛阳无负郎,东过梁宋非吾土。兔苑为农岁不登,雁池垂钓心长苦”(《别韦参军》)等等。他们都是“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阙之下”,因而津津乐道姜太公渭水垂钓。 二、由仕而隐:明哲保身,功成身退 士人是社会上受教育最多的人群,也正因 为如此,士人往往涉世不深,容易沉浸于书中或是个人理想的世界,而对社会没有深入的了解 和认识,尤其对封建社会的丑恶现象更是无法 理解和容忍,表现出文人的“呆”与“痴”。他们一旦进入官场,很快就会发现,这里并不是他们想象的那样纯洁:人人勤于政务,人人以天下为己任,人人急苍生之所急,想苍生之所想。而是与之相反,更多的人在不择手段谋求个人利益,在投机钻营,在结党营私。总之,一切的丑恶,在黑暗社会的官场中都可以见到。这是每一位正直的文人都无法容忍的。而且,也正是由于这样的官员大量充斥于官场,使那些真正想有所 5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