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诗词“渔父”意象与文人隐逸心态探析

古诗词“渔父”意象与文人隐逸心态探析

古诗词“渔父”意象与文人隐逸心态探析

作者:王林瞄

来源:《美与时代·下》2022年第09期

摘要:“渔父”自古以来就是文学经典母题。从《诗经》中的匆匆一瞥,到被“钓于渭滨”的吕望予以神化,历经“庄屈”的形象定型,“渔父”在唐宋时期凝结为一个被文人用来映射隐逸思想的诗词载体。“渔”与“隐”的联结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显著代表,也是文人在“儒道”共同支配下实现心理调适或升华的艺术投映。回顾并追溯这类意象的源流及嬗变,细致体悟文人情感世界的丰富精微,可以藉此发掘意象创作和传统文化的密切关系。

关键词:古诗词;渔父;意象;隐逸

《文心雕龙·神思篇》有云:“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1]397意象作为以语词为载体的诗歌艺术的基本符号,为后人留下众多具有古典美的经典物象,“渔父”便是一例。它大多藉由对渔父隐逸日常的刻画来传递情思,展现了文人气象万千的情感世界。而在文人的性灵抒写下,渔父是“白发沧浪上”的垂钓者,吃着“菰饭莼羹”,过着“暮向芦中宿”的漂泊日子。他们游离于庙堂之外,行走于江湖之边,这种状态有时是诗人生活的真实映照,但更多时候是一种精神寄托与遐想显现。纵观这类作品,可以看到文人纷繁各异的生命意识与人生感知。

一、古诗词“渔父”意象的产生与流变

《诗经》作为反映先秦时期日常生活的诗歌总集,已经有许多描写“农耕渔猎”场面的内容,从中可以找到不少与“渔”或“渔父”有关的诗句。《邶风·新台》:“鱼网之设,鸿则离之。燕婉之求,得此戚施。”[2]61《小雅·采绿》:“其钓维何?维鲂及鱮。维鲂及鱮,薄言观者。”[2]381《召南·何彼襛矣》:“其钓维何?维丝伊缗。齐侯之子,平王之孙。”[2]42显然,《诗经》中的渔父都是普通的打鱼者,诗作以渔类比,或传递婚恋之思、或映射公族嫁娶,具有浓厚的情爱伦理意蕴,而“志不在鱼”的朦胧意识投射也奠定了“渔父”一词的弦外之音。

让“渔父”这一平凡形象具有了传奇色彩的人物,是太公吕望,他也是史书记录最早的渔父原型。据《吕氏春秋·有始览第一》载:“太公钓于滋泉,遭纣之世也,故文王得之而

王。”[3]666司马迁在《史记·齐太公世家》亦写道:“吕尚盖尝穷困,年老矣,以渔钓奸周西伯。”[4]1477太公的传奇经历历来为后人所乐道,并被添上神话意味。太公之后,亦有“扁舟范蠡随渔父”“渔父义节助子胥”等传说故事层出不穷。

在文学史上,是屈原与庄子首次为渔父赋予“隐者”的隐喻内涵。《楚辞·渔父》讲述的便是屈原遭逐之际,与无名渔父的一段关于人生抉择的讨论:当身形枯槁、憔悴不堪的屈原在江边徘徊,听到路过此处的渔父发出“何不自令放为”[5]171的疑惑后,道出“众人皆醉我独

醒”[5]174的混沌现实,渔父只得莞尔一笑,摇舟而去。而在《莊子》的同名篇作中,亦有相

仿的情境对话:当孔子“休坐乎杏坛之上”[6]815时,“须眉交白,被发揄袂”[6]815的渔父来到此处,大力斥责孔子“饰礼乐,选人伦,以化齐民”[6]816的行为,并提出“法天贵真”的主张,让孔子决意从师潜学。奈何渔父认为孔子不足以“妙道”“乃刺船而去,延缘苇间”[6]822。与北方的《诗》有异,《楚辞》《庄子》中的渔父都是一类睿智豁达的隐士形象,来去无踪,在浊世中坚守明哲保身之志。

庄屈对文学创作发展的影响是极深远的。庄子的美学、屈子的遭遇,加上历史传说的描摹,形式与内容适时交汇,发酵出无限的灵感。自那以来,各种以“渔父”为主题的古诗词层出不穷,尤以张志和的《渔歌子》最有名。此诗流传甚广,后人多化用原句或词牌名进行二次写作,掀起了一股“渔父”热。后经苏轼、黄庭坚、陆游等人的传承与创造,渔者与隐逸之间的联系慢慢积淀下来,成为诗歌文学中的一类意象母题。

二、古诗词“渔父”意象中的情感世界

(一)身心的回归:隐士

首先是身与心的双重回归,这一类是真正的隐士,但可举者寥寥。最典型的当属张志和,此人一生清真好道,在宦途不顺、妻母相继去世的连续打击下,决意向肃宗请辞。肃宗赐给他一奴一婢,张志和偕同两人一起归于山林,自称“烟波钓徒”,以渔钓为生,著名的《渔歌子》便写于此时: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此诗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缱绻图景:西塞山前,白鹭腾飞,两岸桃花盛放,江水猛涨,鳜鱼生得肥圆玉润,飘雨阵阵袭来,渔翁早已乐而忘归。值得一提的是,据颜真卿说,张志和钓鱼不用饵,自然不会引来鱼儿上钩,所以“鳜鱼肥”并非粗浅的口腹之欲,而是对渔隐生活之怡然自足的喻指。末尾处的“不须归”可谓神来之笔,它既反映了家室空落的真实境况,也表现出了却红尘羁绊、一心流连自然的生命情态。恰如《人间词话》中所写:“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7]15张志和“观物”亦“观己”,将闲适的情绪感发存蓄于寡淡平和的画面美中,标志着他已跳出本体意识范畴,用一种“他者”的静观视野来描摹完满自由的心灵境界,是真正的“词之上乘”。更重要的是,他反映了遵循“内求”之道的身心兼修的隐士本性,堪称“隐之楷模”。

(二)身归心未归:伪隐

1.出世

自姜尚渭水独钓的故事广为流传后,以“渔隐”待“仕机”的例子可谓不在少数,最著名的要数东汉隐士严光。严光少时与光武帝同游学,后光武帝两度出访并委以重任。陆游曾作诗讽之,认为严光的清誉是掩饰出世之心的技巧。而与严光的经历类似,孟浩然也是一名心怀魏阙的隐士,偕友张子容躬耕于归鹿山多年后,曾挥笔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写道: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诗的前半段展现了一方壮美图卷:八月湖水高涨,天水交接,宛如一色,浩瀚无边际;云梦泽处,水汽喷薄,仿佛能撼动岳阳城池。接着,诗人笔锋一转,诉说起“渡舟无楫”的淡淡无奈,只得遥观岸边的渔父,心生艳羡,那哀婉的心意在此得以缓缓显露。隋唐时期,举荐之风流行,文人大都渴望凭借投赠之作得到赏识,故该类诗文的创作一直很繁盛,这在耳熟能详的“长安居、大不易”的逸闻中已有所反映。此诗写于唐开元二十二年,是干谒诗的经典之作。其中,“渔”与“仕”的巧妙联结,正反映了以孟浩然为代表的“士”阶层的矛盾心理,也印证了“以道补儒”的士人整体精神面貌。经世之愿与国家意识形态及体制的相斥相依,使得他们如一叶于海上浮行的扁舟,生在左右都游不到岸的境地里。

2.抗世

自古以来,“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所有读书人的终生追求,但求仕路上却有着各种利益集团的纠纷和永难止息的政治争斗,这也形成了中国古代特有的贬谪文学。柳宗元的一生即是最好的诠释:他曾作为王叔文政治集团的一员进入权力中心,然而,“永贞革新”不久宣布失败,保守派的反扑让集团瞬间倾散。同朝被贬的刘禹锡居于陋室之下,仍发出“何陋之有”的诘问,相反,柳宗元的诗作却被渲染上了屈原式的悲愤: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江雪》写于柳宗元孤居永州的初期,“骚怨”浓长,恰如苏轼在《柳仪曹诗》中的评价:“忧之深也。”茫茫天地之中,没有一只飞鸟掠过,没有一个人影,唯有披蓑戴笠的白发老翁驾着扁舟,独自承受冰天雪地的冷峻侵扰。与刘禹锡有别,柳宗元是河东望族之后,又年少成名,正处初露锋芒的而立之年却遭遇政治厄难,身份境遇的剧变让他心中激愤交加,难以排遣。可以说,诗中的渔翁不畏风雪侵袭,有着危险迫近也岿然不动的品格,恰如柳宗元本人的

形象映照:既不愿参与势力勾结,以换取仕途的坦荡平顺,又无法淡然接受理想幻灭、终老于此的残酷现实。于是,他选定“渔隐”的方式来隔绝纷扰,昭示不屈。这种以“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崇高感来鞭策自己,在失败与毁灭中等待涅槃重生的举止,是一类殉身抗世的悲剧美。它让看似遗世独立的渔父生活的背后,饱藏着苍凉孤独的人生体验,更折射出荒蛮幽哀的贬谪文学世界中,那错综复杂的“江雪”心境。

(三)心归身未归:愿隐

1.乐隐

自古以来,无数文人骚客都讴歌或赞美过渔父,但是真正放下世俗牵绊,做了一回渔父的人却少之又少,南唐后主李煜正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位“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7]4的帝王,并无治国之才,更无兴国大志,在机遇巧合中被推上王位的他,反倒更加憧憬平民“粗盐淡茶”式的清欲生活:

其一

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

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

其二

浪花有意千里雪,桃花无言一队春。

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

《渔父》二首是李煜观画作《春江钓叟图》后所写,有异于前期的绮丽浮华、亡国后的悲哀凄婉,两首词作风格晓畅,简易近人。词中的渔父整日与盛景佳酒为侣,游荡在飞溅如雪的浪花与繁盛娇美的桃林中,面对汲汲于名利毁誉的世人,尽情唱咏着他的自由欣悦。然而,与了无牵挂的渔父不同,李煜是在南唐已奉朔称臣、国势重危的时候即位,故已深陷困患许久。身负难以推卸的重责,信奉佛道的李煜藉由幻想来逾越现实的壁障,也映证了文学抒写在某种程度上是对被压抑意识的唤醒与补偿。在那里,李煜用片刻的断念为自我设想了“渔隐”后种种美好的、因生于贵胄之家而不可能享有的生活。他凭借这一“白日梦”赢得精神自由的满足,收获了更加积极广阔的人生体验。

2.怅隐

如果说,李煜对“渔隐”的渴望是出于另一种生活的极致诱惑,彰显了别样的生活追求,那么,“怅隐”就带有几份心不甘、情不愿的味道,尤其是当士人面对难以翻越的“道统”与“政统”

之璧时,内心的冲突斗争常会让归隐之愿渲染上无奈的基调。大半生都在流放中挣扎的苏轼便是这一类文人的代表:

渔父笑,轻鸥举。漠漠一江风雨。

江边骑马是官人,借我孤舟南渡。

《渔父》(四首)为苏轼谪居黄州时所写的联章组词,前三首均描绘渔父闲散的情志,真正的主旨到了最后一首才浮出水面。此诗运用“倒放”的镜头手法,先写渔父的“笑”,继而将视野拉远,展现风雨飘洒、轻鸥飞翔的江水景致。接着,渔父缓缓道出了“笑”的缘由:骑马出差的官人,此刻只能凭我摆舟荡桨,方能渡河而去。言语之间,流露出世外风骨对劳顿辗转的官宦生活的不屑。这里的渔父仿佛就是苏轼的化身,既为“渡人”,亦为“渡己”,以此消释偏居一隅的落寞情怀。但是,苏轼的旷达终究是一种逼不得已的情感内饰,而非本性使然。词人少时曾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旷世大略,却因朝廷派别的新旧争斗而跌落于此,人生的局限与无常启发了他对生命哲学的深度思量,也孕育了此前未曾有过的悲剧意识。为逃脱“心为形役、身为物累”的现实宿命,苏轼用想象中的“渔隐”来贴近山水之美,以自我的内在超越来完善主体境界。这份看似纯粹的审美乐趣的背后,隐藏的是对悲剧的不懈抗争以及对天性的珍视,繁杂且艰深。

三、古诗词“渔父”意象下的思想底蕴

文艺心理学认为,任何一种文学现象或者文学意象的产生都有其产生的社会心理原因。自古以来,与大一统君主政体相依相离,在不可避免的冲突中走向政治苦境、精神苦境,成了中国士人典型的生存境遇。而一旦面临政治打击和仕途波折,士人们往往会徘徊在儒道两家中寻找生存依据。

《吕氏春秋》有云:“求有道之士,则于四海之上,山谷之中,僻远幽闲之所。”[3]366“渔隐”就是这样一方疗愈心灵的栖居之所,它让士人在难以调和的矛盾中能够独善其身又不背离己志。“渔”与“隐”的联结能够成为士人的创作定势和隱喻载体,同儒道的哲学体系及审美原则是密不可分的。仅从构成渔父生存环境的三大要素入手,可以窥探出“儒道互补”的思想取向对文人人性结构与艺术心理的内在影响。

首先是“水”。作为渔父生存的一大条件,水既为生命之源,更被古人视为组成世界的五大元素之一。在先民学会耕作之前,逐水而居的生活模式是后世文明诞生的源头,这也培育了其浓厚的崇水思想。《论语·壅也》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8]146在孔子的眼中,智者思维敏捷好动,犹如水流不息,而“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8]222又以水的自然规律侦破了“日往月来,寒往暑来”的宇宙运行法则。可以说,水不仅是智者的象征,其本身也蕴藏着无穷的智慧之道。不止如此,老子对于水也有着深刻的认知。在老子心中,“水”是几近于道的存在,它“善万物而不争”[9]102,亦柔亦刚,有着最强大的力量和最完美的品性,堪称实物化的理想人

格。于是,每日生活在水边的渔父,与道依存,有着“体道”“悟道”的最佳条件,也被赋予了至善至美的秉性色彩。

2.抗世

自古以来,“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所有读书人的终生追求,但求仕路上却有着各种利益集团的纠纷和永难止息的政治争斗,这也形成了中国古代特有的贬谪文学。柳宗元的一生即是最好的诠释:他曾作为王叔文政治集团的一员进入权力中心,然而,“永贞革新”不久宣布失败,保守派的反扑让集团瞬间倾散。同朝被贬的刘禹锡居于陋室之下,仍发出“何陋之有”的诘问,相反,柳宗元的诗作却被渲染上了屈原式的悲愤: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江雪》写于柳宗元孤居永州的初期,“骚怨”浓长,恰如苏轼在《柳仪曹诗》中的评价:“忧之深也。”茫茫天地之中,没有一只飞鸟掠过,没有一个人影,唯有披蓑戴笠的白发老翁驾着扁舟,独自承受冰天雪地的冷峻侵扰。与刘禹锡有别,柳宗元是河东望族之后,又年少成名,正处初露锋芒的而立之年却遭遇政治厄难,身份境遇的剧变让他心中激愤交加,难以排遣。可以说,诗中的渔翁不畏风雪侵袭,有着危险迫近也岿然不动的品格,恰如柳宗元本人的形象映照:既不愿参与势力勾结,以换取仕途的坦荡平顺,又无法淡然接受理想幻灭、终老于此的残酷现实。于是,他选定“渔隐”的方式来隔绝纷扰,昭示不屈。这种以“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崇高感来鞭策自己,在失败与毁灭中等待涅槃重生的举止,是一类殉身抗世的悲剧美。它让看似遗世独立的渔父生活的背后,饱藏着苍凉孤独的人生体验,更折射出荒蛮幽哀的贬谪文学世界中,那错综复杂的“江雪”心境。

(三)心归身未归:愿隐

1.乐隐

自古以来,无数文人骚客都讴歌或赞美过渔父,但是真正放下世俗牵绊,做了一回渔父的人却少之又少,南唐后主李煜正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位“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7]4的帝王,并无治国之才,更无兴国大志,在机遇巧合中被推上王位的他,反倒更加憧憬平民“粗盐淡茶”式的清欲生活:

其一

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

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

其二

浪花有意千里雪,桃花无言一队春。

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

《渔父》二首是李煜观画作《春江钓叟图》后所写,有异于前期的绮丽浮华、亡国后的悲哀凄婉,两首词作风格晓畅,简易近人。词中的渔父整日与盛景佳酒为侣,游荡在飞溅如雪的浪花与繁盛娇美的桃林中,面对汲汲于名利毁誉的世人,尽情唱咏着他的自由欣悦。然而,与了无牵挂的渔父不同,李煜是在南唐已奉朔称臣、国势重危的时候即位,故已深陷困患许久。身负难以推卸的重责,信奉佛道的李煜藉由幻想来逾越现实的壁障,也映证了文学抒写在某种程度上是对被压抑意识的唤醒与补偿。在那里,李煜用片刻的断念为自我设想了“渔隐”后种种美好的、因生于贵胄之家而不可能享有的生活。他凭借这一“白日梦”赢得精神自由的满足,收获了更加积极广阔的人生体验。

2.怅隐

如果说,李煜对“渔隐”的渴望是出于另一种生活的极致诱惑,彰显了别样的生活追求,那么,“怅隐”就带有几份心不甘、情不愿的味道,尤其是当士人面对难以翻越的“道统”与“政统”之璧时,内心的冲突斗争常会让归隐之愿渲染上无奈的基调。大半生都在流放中挣扎的苏轼便是这一类文人的代表:

渔父笑,轻鸥举。漠漠一江风雨。

江边骑马是官人,借我孤舟南渡。

《渔父》(四首)为苏轼谪居黄州时所写的联章组词,前三首均描绘渔父闲散的情志,真正的主旨到了最后一首才浮出水面。此诗运用“倒放”的镜头手法,先写渔父的“笑”,继而将视野拉远,展现风雨飘洒、轻鸥飞翔的江水景致。接着,渔父缓缓道出了“笑”的缘由:骑马出差的官人,此刻只能凭我摆舟荡桨,方能渡河而去。言语之间,流露出世外风骨对劳顿辗转的官宦生活的不屑。这里的渔父仿佛就是苏轼的化身,既为“渡人”,亦为“渡己”,以此消释偏居一隅的落寞情怀。但是,苏轼的旷达终究是一种逼不得已的情感内饰,而非本性使然。词人少时曾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旷世大略,却因朝廷派别的新旧争斗而跌落于此,人生的局限与无常启发了他对生命哲学的深度思量,也孕育了此前未曾有过的悲剧意识。为逃脱“心为形役、身为物累”的现实宿命,苏轼用想象中的“渔隐”来贴近山水之美,以自我的内在超越来完善主体境界。这份看似纯粹的审美乐趣的背后,隐藏的是对悲剧的不懈抗争以及对天性的珍视,繁杂且艰深。

三、古詩词“渔父”意象下的思想底蕴

文艺心理学认为,任何一种文学现象或者文学意象的产生都有其产生的社会心理原因。自古以来,与大一统君主政体相依相离,在不可避免的冲突中走向政治苦境、精神苦境,成了中国士人典型的生存境遇。而一旦面临政治打击和仕途波折,士人们往往会徘徊在儒道两家中寻找生存依据。

《吕氏春秋》有云:“求有道之士,则于四海之上,山谷之中,僻远幽闲之所。”[3]366“渔隐”就是这样一方疗愈心灵的栖居之所,它让士人在难以调和的矛盾中能够独善其身又不背离己志。“渔”与“隐”的联结能够成为士人的创作定势和隐喻载体,同儒道的哲学体系及审美原则是密不可分的。仅从构成渔父生存环境的三大要素入手,可以窥探出“儒道互补”的思想取向对文人人性结构与艺术心理的内在影响。

首先是“水”。作为渔父生存的一大条件,水既为生命之源,更被古人视为组成世界的五大元素之一。在先民学会耕作之前,逐水而居的生活模式是后世文明诞生的源头,这也培育了其浓厚的崇水思想。《论语·壅也》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8]146在孔子的眼中,智者思维敏捷好动,犹如水流不息,而“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8]222又以水的自然规律侦破了“日往月来,寒往暑来”的宇宙运行法则。可以说,水不仅是智者的象征,其本身也蕴藏着无穷的智慧之道。不止如此,老子对于水也有着深刻的认知。在老子心中,“水”是几近于道的存在,它“善万物而不争”[9]102,亦柔亦刚,有着最强大的力量和最完美的品性,堪称实物化的理想人格。于是,每日生活在水边的渔父,与道依存,有着“体道”“悟道”的最佳条件,也被赋予了至善至美的秉性色彩。

从古典文学中的渔父意象解读古代文人的“隐逸情结”渔夫意象

从古典文学中的渔父意象解读古代文人的“隐逸情 结”渔夫意象 一渔父意象的溯源与成型 中国文化意义上最早的渔父形象应该是《楚辞》中那个唱着“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的渔父和《庄子》里那个跟孔子辩论的渔父。《楚辞》中的渔父,是隐逸的象征。而《庄子》塑造的渔父,“其本质特点并不是隐逸者,而是有道者、至德者和道家思想的布道者”。然而,二者又是统一的,“统一在对自由、恬淡、宁静、完满生命的追求之中,统一在儒道思想兼济的隐逸者身上,统一在仕隐矛盾最终得以平衡的人生寄托之中”。 继《楚辞》和《庄子》之后,以渔父为主题的诗词不断涌现,魏晋南北朝时期已较多出现,但当时更多的是借渔谈玄。唐代佛学兴盛,隐逸之风日盛,渔父诗词蔚然成风。渔父意象的隐逸含义得以成型,渔父意象也有了更丰富的象征意味:遁世隐士、重臣智者、方外中人、探险者等等。宋代长期的朋党之争使隐逸之风益甚。渔父诗词创作成了文人们用来寻求精神慰藉,求得精神超脱的工具。宋代士大夫的隐逸包含了参透世事、了悟人生后的沉静深邃、淡泊练达。因此,宋代的渔父形象,也逐渐演变成了充满哲理、彻悟人生的人格形象。元代独特的社会现实使元人作品中的渔父形象表现出的是时不我遇的强烈的反叛精神和悠闲处世淡泊存身的人生态度,充满了挣脱名利羁绊后新生的喜悦和对生命自由的热爱,展现了独特的人格精神。不过,元人笔下的渔父形象开始往俚俗化的方向发展,一定程度上拉开了渔父与士人的距离。 明清时期,渔父主题仍被不少文人喜欢,诗词特别多,但题旨并没有脱出前人窠臼,佳作不多。 二古典诗词中渔父形象的四种类型

1 悟道参禅、禅渔合一的渔父 隐逸心理是一种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早在魏晋时期,佛老思想相互交融形成的玄学大行其道,隐逸的追求也蔚然成风,亲近自然、逍遥山水成为士人的普遍选择。唐代佛学兴盛,中唐以后禅宗大行于世,渔父形象也因此带上了浓重的佛禅文化意味。在佛、释、道那里,渔父诗词除了传统的渔隐主题外,还充满了禅机智慧与宗教文化意蕴。 在这一类渔父诗词中,禅与渔的契合,被发挥到了极致。文人们常常以临海垂钓、渡人济海来比喻普渡众生,以水喻红尘,以舟比济道工具,以“游鱼”比“游心”,以“鱼迷”比“心迷”。北宋始,在释道的词作中,僧人往往化身为渔父,禅渔合一。《渔父》、《渔歌子》、《渔家傲》等成了唱道词常用的词牌。 2 待时而动、以隐求仕的渔父 唐代隐逸之风炽烈,是当时统治阶级尚隐政治的产物。唐代文人在政治上、事业上和文学上的积极追求,比任何时代都要强烈。当时,不少文人将隐居作为求仕的手段,纷纷投身山林,以期获得隐逸美名,待时而动。以隐求仕意义上的渔父意象以终南捷径的形式在唐代诗文中达到巅峰。至中唐,白居易的“中隐”说为士大夫在仕隐和进退间找到了一种更为理想的隐逸方式。 这些文人们往往身在江湖,心存魏阙,在“一竿风月,一蓑烟雨”的背后,其实隐藏着对仕的理想的执着追慕和对道之不行的深切哀恸。 3 功成身退、率真唯美的渔父 对于士大夫而言,功成身退大约是最为理想的一种人生设计。中唐至宋代,渔父意象逐渐演变成明哲保身、功成身退的一种人生追求。中唐后的安史之乱、牛李党争到宋代的外族入侵、官场倾轧、封建政治的腐败、艰难漂泊的仕途使许多士人日益寒心,他们更多地把理想放在了精神乐园的建构和对山水之趣的追求之中。

古诗词“渔父”意象与文人隐逸心态探析

古诗词“渔父”意象与文人隐逸心态探析 作者:王林瞄 来源:《美与时代·下》2022年第09期 摘要:“渔父”自古以来就是文学经典母题。从《诗经》中的匆匆一瞥,到被“钓于渭滨”的吕望予以神化,历经“庄屈”的形象定型,“渔父”在唐宋时期凝结为一个被文人用来映射隐逸思想的诗词载体。“渔”与“隐”的联结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显著代表,也是文人在“儒道”共同支配下实现心理调适或升华的艺术投映。回顾并追溯这类意象的源流及嬗变,细致体悟文人情感世界的丰富精微,可以藉此发掘意象创作和传统文化的密切关系。 关键词:古诗词;渔父;意象;隐逸 《文心雕龙·神思篇》有云:“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1]397意象作为以语词为载体的诗歌艺术的基本符号,为后人留下众多具有古典美的经典物象,“渔父”便是一例。它大多藉由对渔父隐逸日常的刻画来传递情思,展现了文人气象万千的情感世界。而在文人的性灵抒写下,渔父是“白发沧浪上”的垂钓者,吃着“菰饭莼羹”,过着“暮向芦中宿”的漂泊日子。他们游离于庙堂之外,行走于江湖之边,这种状态有时是诗人生活的真实映照,但更多时候是一种精神寄托与遐想显现。纵观这类作品,可以看到文人纷繁各异的生命意识与人生感知。 一、古诗词“渔父”意象的产生与流变 《诗经》作为反映先秦时期日常生活的诗歌总集,已经有许多描写“农耕渔猎”场面的内容,从中可以找到不少与“渔”或“渔父”有关的诗句。《邶风·新台》:“鱼网之设,鸿则离之。燕婉之求,得此戚施。”[2]61《小雅·采绿》:“其钓维何?维鲂及鱮。维鲂及鱮,薄言观者。”[2]381《召南·何彼襛矣》:“其钓维何?维丝伊缗。齐侯之子,平王之孙。”[2]42显然,《诗经》中的渔父都是普通的打鱼者,诗作以渔类比,或传递婚恋之思、或映射公族嫁娶,具有浓厚的情爱伦理意蕴,而“志不在鱼”的朦胧意识投射也奠定了“渔父”一词的弦外之音。 让“渔父”这一平凡形象具有了传奇色彩的人物,是太公吕望,他也是史书记录最早的渔父原型。据《吕氏春秋·有始览第一》载:“太公钓于滋泉,遭纣之世也,故文王得之而 王。”[3]666司马迁在《史记·齐太公世家》亦写道:“吕尚盖尝穷困,年老矣,以渔钓奸周西伯。”[4]1477太公的传奇经历历来为后人所乐道,并被添上神话意味。太公之后,亦有“扁舟范蠡随渔父”“渔父义节助子胥”等传说故事层出不穷。 在文学史上,是屈原与庄子首次为渔父赋予“隐者”的隐喻内涵。《楚辞·渔父》讲述的便是屈原遭逐之际,与无名渔父的一段关于人生抉择的讨论:当身形枯槁、憔悴不堪的屈原在江边徘徊,听到路过此处的渔父发出“何不自令放为”[5]171的疑惑后,道出“众人皆醉我独 醒”[5]174的混沌现实,渔父只得莞尔一笑,摇舟而去。而在《莊子》的同名篇作中,亦有相

古代“渔翁”意象诗词欣赏

古代“渔翁”意象诗词欣赏 “意象”是诗歌的基本单位,是意和象融会的复合体,是作者主观的心意和客观的物象相凝聚的具象表现,是精神内容和物质形式的统一,它由情和景这两个元素构成。古人讲“立象以尽意”,借助客观外物来表达主观情感;又讲情景交融,物我两忘,天人合一。意象便是沟通艺术家主观世界和外部世界的桥梁,它是人类主体思考和概括宇宙人生的普遍规律的具象显现。有一首诗是这样写的:“翻飞在花丛,在草间,在泥沙的浅黄的路上/在静寂而又炎热的阳光中??/它是蝴蝶——/当它终于被捉住/而拍动翅膀之后/真实的形体与璀璨的颜色伏贴在雪白的纸上。”这是对诗歌意象的形象概括。有了“人”、“桂花”“月”、“鸟”、“涧”等意象,于是便有了王维的“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的静谧恬然;有了“月”和“江”的组合,于是才有了张若虚“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的人生探问和深沉的宇宙意识。可见,意象是诗歌的灵魂。只有对意象有了清晰而深刻的认识,我们才能对诗歌意境有深刻的理解,才能对诗歌产生全面而深入的把握,我们才会有深挚的审美情感;对意象没有清醒而深刻的认识体会,对诗歌意境的理解也必然是模糊的,从而审美情感也是肤浅的。也就是说,我们很难完整领略到诗歌的美。在诗歌教学中,我们要注意让学生注意对意象的分析,诗歌教学才能做到从小处着手,大处着眼,收到预期的效果。

•渔翁之源 庄子和屈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突出地位的人物,二人都生活

在社会动荡的战国时期,都居住在楚国或靠近南方一带,著作中都有《渔父》篇。两篇《渔父》各具特色,又有明显的相通之处。通过二人共同描述的“渔父”形象,挖掘其中的文化内涵,分析“渔父”意象对历代诗词创作的影响,对于理解古代文学流变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渔翁的主要意象【对于隐士理想的向往】 《诗经》中说,“籊籊竹竿,以钓于淇。岂不尔思?远莫致之。”“之子于狩,言韔其弓。之子于钓,言纶之绳。”虽然那时垂钓大概还是一种谋生的手段,但“岂不尔思”似乎已隐含了某种朦胧的情趣,这大概就是渔父的雏形。吕尚,《汉书·艺文志》列在道家类,班固注称在为“吕望为周师尚父,本有道者”。《史记》载吕尚“盖尝穷困,年老矣,以渔钓奸周西伯” ,《吕氏春秋·谨听》称“太公钓于滋泉,遭纣之世也,故文王得之而王”。而自庄屈之后,即使仍然有人以打鱼谋生,但在文人笔下,却没有了谋生之苦,而是多了闲雅情趣。“渔得鱼心满意足,樵得樵眼笑眉舒。一个罢了钓竿,一个收了斤斧,林泉下偶然相遇。是两个不识字渔樵士大夫,他两个笑加加的谈今论古。”(元胡绍开《沈醉东风》)“江干多是钓人居,柳陌菱塘一带疏。好是日斜风定后,半江红树卖鲈鱼。”(清王士祯《真州绝句》)因为庄屈二人所创立的渔父意象在前,所以即使诗句中所描述的是真实的渔樵生活,作者也已在其中寄寓了对于隐士理想的向往。

渔父文化内涵(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渔父是一个懂得与世推移,随遇而安,乐天知命的隐士形象。他看透了尘世的纷纷扰扰,但决不回避,而是恬然自安,将自我的情操寄托到无尽的大自然中,在随性自适中保持自我人格的节操。渔父是作为屈原的对面存在的,其实是作品中的一个衬托,但是本人个人却十分推崇之。人生在世,有时是要学会适当的妥协,不可过于清高,否则只能是悲壮! 由庄屈开创的“渔父”意象,凭借其丰厚的思想内涵,引起了历代文人的广泛共鸣。战国以来,纯粹的道家虽已消失,但传统士大夫的精神状态,总是徘徊于儒道之间。无论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往往都有着浓厚的隐逸情结。而“渔父”意象,恰是最能触发其情思的文学“原型”之一。因此,“渔父”意象在历代文人的创作中传承不绝,屡有佳作出现。 举诗词为例,则从王维的“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山居秋暝》),到李白的“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再到韩愈的“苹藻满盘无处奠,空闻渔父叩舷歌”(《湘中》),历历可征;举散文为例,则有著名的《桃花源记》;影响所及,甚至渗透到绘画、音乐创作之中:许道宁、吴镇、戴进等都绘有《渔父图》,古琴曲中也有《渔樵问答》、《欹乃》、《渔歌》、《醉渔唱晚》等曲。 柳宗元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江雪》)很有深意,让我们体会到了一种自信,一种高洁的品格和追求自由的人生境界。他在另一名篇《渔翁》中吟道:“欸(ai)乃一声山水绿”,渔父撑着船远远的逝去了,既带着屈原的理想,也带着道家“和光同尘”的思想逝去,与青山绿水融为一体。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词举

渔夫形象

渔夫何以成为中国传统诗词中的一个经典的文化意 向? 渔夫成为中国传统诗词中的一个经典的文化意向,是因为:首先楚辞是产生于南方长江流域楚地的诗歌样式。也就是指以具有地方特色的乐调、语言、名物而创作的诗赋,主要是伟大的诗人屈原从楚国的乐曲和民歌中汲取营养,打破四言诗的传统体制,开创了一种句法参差灵活的新诗派也称“骚体”诗。把先秦诗歌推向高峰。《楚辞·渔夫》记述这样的故事。 故事中屈原是一个始终不渝地坚持理想、不惜舍生取义的生活中的强者,是一个不随波逐流,不苟合,不妥协,与众不同,特立独行的形象;显示了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 渔父是一位高蹈(高蹈:超脱)遁世的隐者形象,是道家思想的信徒。具有明哲保身、随遇而安、知天达命、与世推移的处世态度。作者还刻画出他不愠不怒、不强人所难心平气和的超然姿态。作者塑造这一形象,对塑造屈原来讲,具有对比、衬托的作用。 渔父和光同尘、不做抗争的主张中,包含了睿智和超脱。没有世俗的纷扰,保有自己的一份闲适的心

情。比劳心苦志、形容憔悴的屈原来说,渔父形象轻松自由,更能投合文人的胃口。 因此,“渔父”的意象成为触发文人情思的文学“原型”之一—— 第一,渔父代表一种遗世独立的清高隐逸的人格理想。王逸《楚辞章句》云:“渔父避世隐身,钓鱼江滨,欣然自乐。”《楚辞》中的渔父,都是避世埋名的隐士,而并非靠捕鱼为生的渔人。渔父是隐士的象征,一方面他保持高洁的品性和情操,厌倦尘世的纷扰,但并不一味陷入矛盾和痛苦之中(一如屈原);另一方面追求一种无拘无束的、自由的人生境界,把这两个结合到一起了。一方面有一种高洁的人格和人生境界,另一方面我还要自由,要摆脱社会的一些名钩利锁,或者其他方面的束缚。渔父的形象已经作为一种文化符号。这个符号就是坚持操守、追求自由这样一种人生的代称。 第二,渔父意象包含了几个要素。首先是“渔”,含垂钓之风。其次是“父”。“父”又写作“甫”,为老年男子之称。老年人历经沧桑坎坷,明于得失,归心淡泊,自然非少年人锐意进取可比。

古诗词中的渔翁形象

古诗词中的渔翁形象 唐诗宋词中有各式各样的“渔翁”,他们大多数因遭遇挫折而看透世事,从而希望过一种“侣鱼虾而友麋鹿”般与世隔绝的生活。他们用自己的独特方式表达对世事的不满,透露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情怀。 1.《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山山是雪,路路皆白。飞鸟绝迹,人踪湮没。遐景苍茫,迩景孤冷。意境幽僻,情调凄寂。渔翁形象精雕细琢,清晰明朗,完整突出,历代诗人无不交口称绝。千古丹青妙手,也争相以此为题,绘出不少动人的江天雪景图。诗中写的是一个孤寂忧愤的渔翁形象。 2. 《渔翁》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 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 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 岩上无心云相逐。 柳氏的这首山水小诗作于永州。诗描写了一个在山青水绿之处自遣自歌、独往独来的渔翁形象,借以透露作者寄情山水的思想和寓寄政治却又失意的孤愤。诗的首二句是写夜、写晨。第一句平实自然,第二句却奇峰突起,用语奇特。“汲清湘”“燃楚竹”,可谓超凡绝俗。第三、四句为怪奇,写“烟销日出”,却“不见人”了,忽然“欸乃一声”,人在远方“青山绿水中”。这种奇趣的造语,勾勒出悦耳怡情的神秘境界,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宦途坎坷的孤寂心境。结尾二句,进一步渲染孤寂氛围。“回看天际”,只有“无心”白云缭绕尾随,可谓余音绕梁。“欸乃一声山水绿”句,历来为诗人玩赏称赞。 3. 《垂钓》白居易 临水一长啸,忽思十年初。 三登甲乙第,一入承明庐。 浮生多变化,外事有盈虚。 今来伴江叟,沙头坐钓鱼。 起句“临水一长啸”采用情感迸发式的写法领起全篇,把临水垂钓与发泄悲愤情绪融合起来,痛定思痛、长歌当哭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给人以震撼灵魂的感染力。紧接着回首往事,概述人生旅途的变化,宦海沉浮、仕途得失、人间冷暖、世事盈虚,尽在一声长啸之中。后两联则表现了诗人后期的思想变化。颈联中的“浮生”即人生,“外事”指世事,“盈虚”即圆满与空虚。这一联写的是诗人身遭贬谪、饱经风霜之后对世事人生的重新审视,也是他寻求心理平衡的一种自

古诗中的渔翁形象

古诗中的渔翁形象 在中国人的心里常有一个挥之不去的形象,那就是“渔父“形象。随着文化的浸染,渔父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意象,而且具有了某种文化内涵。这一形象,经常闪现在我国古代文学和绘画当中,成为隐士的象征,影响着中国历代文人群体的仕隐观念。因此,对渔父意象进行综合探究是很有必要的。以下是笔者一些浅见,以飨大方之家。 一、渔父形象的出处及内涵。 “渔父”形象最早出现在《庄子》一书中。在《庄子渔父》中,作者塑造了一个跟儒家代表人物孔子相对立的人物形象——渔父。文中具体写了渔父跟孔子的对答,结果孔子对“渔父礼拜有加”。而最早确立“渔父”形象,并赋予其深刻思想内涵,应是屈原的《渔父》篇。文中通过简单的语言和动作描写,勾勒出一个具有丰富思想内涵的渔父形象。纵观两文中的渔父,他是隐士的象征,一方面他保持高洁的品行和情操,厌倦尘世的纷扰,但他并不一味陷入矛盾和痛苦之中,另一方面追求一种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人生境界。说到底,渔父形象已幻化为一种文化符号。这个符号就是坚持操守、追求自由这样一种人生的代称。 二、渔父意向包含的要素。 第一是“渔”。渔樵耕读,“渔“位于首。“渔”有捕鱼意,也暗含垂钓之风。最能体洒脱不羁,扁舟无碍的境界。西周初年的姜太公直钩钓于渭水之滨,结果把周文王这条大鱼钓了上来。《史记》载吕尚“盖尝穷困,年老矣,以鱼钩奸周西伯”。可见,姜太公这个渔者,他钓的是另一意义上的“鱼”。号称“惟巢由乃可并驾”的严子陵,他是汉光武帝的同窗,刘秀多次相请,严子陵却一生不仕,隐于浙江桐庐,垂钓终老。 第二是“父”。“父”又写作“甫”,为老年男子之称。老年人饱经沧桑,历经风雨,归心淡泊,自然非少年锐意进取,锋芒毕露可比。古称人老之后,不归禅则归道。由此可见:“渔父”意象与隐者在年龄因素上也相吻合。 第三是“水”。道家认为水是万物之本,品性谦逊,亲附万物而公正无私。《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可见,水有这种美德,也正暗含着道家的追求。 第四是“舟”。有渔父必有舟,而此舟又一定是小舟。苏轼在《赤壁赋》中称“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舟如一叶,以况其小,只有小舟,才能达到“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的境界。 第五是“钓”。儒家要求“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钓”就意味着要有耐心,要把握火候,等待时机。意味着隐者介于兼济与独善之间。而耐心等待,不急不躁这一境界也正是隐者所追求的。 三、渔父意象对后世的影响。 首先渔父意象对历代诗歌创作的影响最为深远。中国是诗的大国,诗歌中以渔父为意象的非常多。以唐朝为例,王维诗中有“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李白诗中有“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柳宗元诗中有“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仅从这三位诗人的诗句中,就可以想象出渔父意象的影响力。 其次它对我国的散文、小说、戏剧创作都有影响。散文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那个忘路远近的武陵渔人。小说如施耐庵《水浒传》中的阮氏三雄。戏剧如京剧中的《打渔杀家》。

古典文学渔父意象及蕴含

古典文学渔父意象及蕴含 古典文学中常见的渔父意象,是一种非常具有象征意义的文学形象。这个意象常常出现在各种古典文学作品中,如《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等等,传承至今。从渔父意象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深刻的含义和寓意,这篇文章将会探讨古典文学中的渔父意象及其蕴含。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渔父的本质。渔父是一个靠海为生的人,常常在海滨垂钓,静待着大海给他带来的收获。渔父的生活是非常艰苦和辛劳的,他需要不断地面对着海风和浪涛。但是,他并不因此而放弃,而是坚持不懈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渔父的生存状况可能并不乐观,但他所追求的目标是深深地映射在他的内心中——从大海中获得属于自己的收获。换句话说,渔父的目标是充满动机的,因而有力量推动着他往前走。 在古典文学中,渔父意象传递出的意义是多重的。首先,渔父通常被视为自然的象征。他在大自然中生活,与自然紧密相连,因此他所追求的东西也有着自然的色彩。渔父的取材来源也是来自大自然——大海中的鱼。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渔父 的行为被视为一种天经地义的事情,渔父可以被视为自然界的翻译者或者促进者。 其次,渔父还可以被视为一种寓言意象。渔父为了得到属于自己的收获而不断努力,他的行为不是自我追求而是拼搏奋斗的代表。拼搏的结果,一次又一次地证明了他的能力,不断地推进了他的自我认识和自我价值的发现。这表明,渔父意象

代表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它以一种有力的方式揭示了人类精神的奋斗。 最后,渔父还代表一种战胜困难的意象。渔父常年在海上打渔,在恶劣的天气和海况下,渔父需要百折不挠地坚持下去才能得到自己的收获。这种困难表明了人在追求自己梦想的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通过渔父的克服挑战的方式和决心,我们看到了成功与胜利背后的代价和重量。 因此,我们可以总结出,古典文学中的渔父意象蕴含着自然、拼搏、克服挑战等多种意义。它在文学和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因为它代表了人对美好未来的渴望和对人生意义的真实探索。作为渔父意象的读者,我们需要从其中寻找到自己的意义和寓意,希望在寻找过程中也能够启示我们对未来的追求。无论如何,渔父意象都是古典文学中一种深刻而重要的象征。

9、楚辞渔父

9、楚辞渔父 •相关推荐 9、楚辞渔父 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大学语文课程授课教案№ 7 授课日期: 授课班级: 课题:楚辞·渔夫 授课类型讲授课时数 2 一、焦点问题 1、渔父何以成为中国传统诗词中的一个经典的文化意象? 2、文章通过何种手法把作者自己内心的矛盾和挣扎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二、背景资料 1、关于作者的生平 屈原(约前340—约前277)名平,字原,是楚国的同姓贵族。祖先封于屈,遂以屈为氏。 屈原是一个感情激烈、直白袒露而又非常自信的人。这种性格与实际的政治环境难以调和。不过,这种诗人气质与环境的矛盾,既造成人生悲剧,同时也造就优秀的文学。 2、关于屈原的作品问题 现存25篇作品中,绝大多数作品归于屈原名下当无疑义。 但有部分作品自汉代就存争议。像《远游》《卜居》《渔父》等。 3、屈原与民间节日 屈原自沉于汨罗江的日子,可能是五月五日或距这一天很近。 五月五日原来是楚地的传统节日,后来人们就把这一天作为纪念屈原的日子,其本来意义,反而鲜为人知了。 4、关于楚辞 产生于南方长江流域楚地的诗歌样式。也就是指以具有地方特色

的乐调、语言、名物而创作的诗赋。主要是伟大的诗人屈原从楚国的乐曲和民歌中汲取营养,打破四言诗的传统体制,开创了一种句法参差灵活的新诗派也称“骚体”诗。把先秦诗歌推向高峰。 5、楚辞之名 西汉末年刘向将屈原宋玉的作品,编成《楚辞》一书。屈原的作品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离骚》。《诗经》和《楚辞》历来合称“风骚”。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两大源头。屈原成为中国第一位留下姓名的诗人。诗中强烈的爱国思想和执着的人生追求、奇丽的想象、瑰丽的语言、“美人芳草”的比兴手法对后代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6、关于骚体 骚体是屈原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所创造的一种抒情韵文。 起于战国时楚国,以屈原所作《离骚》为代表,并因此而得名,亦可称为“楚辞体”。 富于忬情成分和浪漫气息。 篇幅较长,形式也较自由,多六、七言,多用“兮”字以助语势。 7、《楚辞》和《诗经》比较 (1)《楚辞》的篇幅通常都比《诗经》长;(2)《楚辞》的文辞华美,《诗经》的文辞简朴自然。(3)《楚辞》的句式打破《诗经》是四言,使用五六七言,富于变化。(4)《楚辞》多奇思异想和神话色彩,表现了更丰富的情绪和美感,富于浪漫主义色彩;《诗经》大体局限于现实中的人和事的范围,少了些浪漫的幻想和飞扬的个性自由精神。 三、文本内涵解析 1、翻译:屈原被放逐以后,来往於江潭之间,在水边且走且叹息,看起来憔悴枯瘦,一副病态愁容。渔夫看到了就问他:「你不是三闾大夫吗?为什麼会流落到这个地方来呢?」屈原回答说:「全天下的人 都污浊了,只有我是清白的,所有的人都昏醉了,只有我是清醒的。所以就被放逐了。」渔夫说:「一个才德兼备的人是不会执著拘泥於外物的,而且能够配合时局转变作为。全天下都污浊了,为什麼

文人的渔父情怀

文人的渔父情怀 郑板桥的题画诗有不少佳作名篇,我却最喜欢他的《道情十首》,是唱词,更是一组好诗。“老渔翁,一钓竿,靠山崖,傍水湾,扁舟来往无牵绊。沙鸥点点轻波远,荻港萧萧白昼寒,高歌一曲斜阳晚。一霎时波摇金影,蓦抬头月上东山。”好一句“扁舟来往无牵绊”,点出老渔翁无牵无挂、自在逍遥的境界。 由兹,我想到古代文人作品中的渔翁形象。翻阅古代诗文,不难发现这样一个现象,诗人文士多有写渔父钓客之作,以寄托情怀襟抱,表达洁身自好、不慕名利之志。这使我想起两则故事,一则是世人皆知的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故事。姜子牙以无饵直钩垂钓于渭水之滨,钓来了礼贤下士的周文王姬昌,于是以九旬之躯出山做相,辅佐文王成就大业。再一则就是汉代名士严子陵归隐的故事,传说他对刘秀有救命之恩,刘秀称帝后,予以高官厚禄,他拒诏不仕,在山中耕田,江上捕鱼,过着清闲自在的日子。至今在富春江七里滩头还有一处严子陵钓台的古迹。“伪渔父”姜子牙、“真隐士”严子陵对后世文人在仕和隐之间的抉择可谓提供了两种不同的蓝本。 追溯渔父形象在文学作品中的源头应该是出自于《庄子》和《楚辞》中同样名为《渔父》的诗文。子借渔父之口阐述了“持守其真”、

还归自然的哲学思想和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渔父点化屈原的一句话流传甚广:“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凸显了渔父那种超然物外、散淡闲适、自得其乐的精神。这两篇《渔父》可谓开后世之流风,开启了我国的“渔父文化”。 众多的渔父诗中最负盛名的当数张志和的一组五首《渔歌子》。张本为唐肃宗时待诏翰林,后隐居于山林湖泊之间,并自号“烟波钓徒”。五首均情景交融,堪称佳构,每首末句点明题旨,抒情言志。“斜风细雨不须归”、“长江白浪不曾忧”、“笑著荷衣不叹穷”、“醉宿渔舟不觉寒”、“乐在风波不用仙”等描摹出一个虽以“褐为裘”,“舴艋为家西复东”,“菰饭莼羹亦共餐”,不拘形迹、自由自在的渔翁形象,抒发作者自己不苟合世人,不与之同流合污的隐逸情怀。 北宋苏轼一生屡遭贬谪,而旷达洒脱又无出其右者,谪居黄州时所作《前赤壁赋》中一句“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可窥“驾一叶之扁舟”、“抱明月而长终”的隐逸避世的思想。他的词作《定风波》中一句“一蓑烟雨任平生”,则可看出他笑傲风雨的疏狂风采。 至元代,散曲中写隐居江湖之作甚多。因其时文人地位卑下,“九儒十丐”,郁郁不得志者常将一腔愤激化作山居、田园之作,亦有写渔父钓台的,白朴的《沉醉东风·渔夫》和徐再思的《梧叶儿·钓台》这两首则是其代表。元代的山水画追求萧疏逸趣,艺术成就很高,“渔隐”题材是其重要题材之一。其中元四家之一的吴镇终身未仕,是一位真正的隐士,他非常擅长隐逸题材,他所作的同样命名为《渔父图》的画作有二十余幅。其中一首题画诗写得很好:“洞庭湖上晚风生,风揽湖心一叶横。兰棹稳,草花新,只钓鲈鱼不钓名。” 纵观中国历朝历代关于渔父意象的诗文不可胜数,至于写渔翁的压卷之作,我以为莫过于柳宗元的五绝《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绝”与“灭”、“孤”与“独”,诗用炼字,尤其用极警僻的“钓雪”二字,烘托出冷峻、孤高、幽俏、明净的诗境,倾注了诗人永贞革新失败遭贬后的一腔孤愤,

高考语文 明朝散发弄扁舟——“渔父”形象解读作文素材

语文:高考作文素材:明朝散发弄扁舟——“渔父〞形象解读 在浩如烟海的人物形象中,古代文人最钟情渔父。 渔父形象像一条河流,从中国文人的纵深地带经过和穿越,带给他们持久的魅惑和追慕,把文人们在仕与隐之间挣扎的内心,照耀得“火树银花不夜天〞。 经过漫长时间的淘洗,渔父不再是一个语词,而是一个叠加的意象,一个浓缩了丰富文化色彩和哲人前思的“那一个〞。它不断出现,不断被书写,成为隐逸文化的一种象征,成为荣格所说的原型。渔父的背后有着强烈的源自民族记忆和原始经验的集体无意识。要考察隐逸文化,要研究古代文人的隐秘心理,很有必要对渔父形象做一番探讨。 渔父形象最早出现在《庄子》中。文章中的渔父须眉皆白,智虑高超,仙风道骨。 孔子愀然曰“请问何谓真?〞客曰:“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真悲无声而哀,真怒未发而威,真亲未笑而和。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归真也。〞〔《庄子·杂篇·渔父》〕渔父一针见血地指出,孔子所谓的“性服忠信、身形仁义〞、“饰礼乐、选人伦〞,都是“苦心劳形以危其真〞。而渔父所谓的“真〞,就是“受于天〞,主X“法天〞、“贵真〞、“不拘于俗〞。 这是道家清静无为的观念和儒家“明知不可而为之〞价值观的一次微妙的碰撞。最终,孔子为渔父的思想所折服,如梦初醒,甘拜下风,尊渔父为圣人。累累假设丧家之犬的孔子,似乎恍然明白了自己“再逐于鲁,削迹于卫,伐树于宋,围于陈蔡〞背后的真正原因。 其实,这个故事明显是伪作,当是后世道学者借助庄子对孔子的冷嘲热讽。真正的渔父形象的源头还是《楚辞》。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 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由庄屈《渔父》篇论中国古代诗词中的“渔父”意象

由庄屈《渔父》篇论中国古代诗词中的“渔父”意象 由庄屈《渔父》篇论中国古代诗词中的“渔父 ”意象 崔曙凤 说明:庄子和屈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突出地位的人物,二人都生活在社会动荡的战国时期,都居住在楚国或靠近南方一带,著作中都有《渔父》篇。两篇《渔父》各具特色,又有明显的相通之处。通过二人共同描述的“渔父 ”形象,挖掘其中的文化内涵,分析“渔父 ”意象对历代诗词创作的影响,对于理解古代文学流变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这篇文章原为由我指导的毕业论文,而文章的撰写完全是由崔曙凤独立完成的。出于书刊惯例,发表时署了我的名字,在此谨作出说明。(张京华) 一、庄屈其人及各自的《渔父》篇 庄子名周,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今传《庄子》三十三篇。司马迁《史记》记载有庄子为宋国蒙漆园吏和楚威王欲聘庄子为相两件事。蒙地在今河南商丘,一说在今安徽蒙城。宋国在庄子卒后不久被齐、魏、楚三国吞并,据崔大华先生推测,庄子可能是楚国贵族后裔,在吴起变法时被迫迁徙到楚国北陲,最后流落到了宋国。[1](P29)漆园吏可能是掌管漆园

的小官。庄子一生穷苦,隐居不仕。 屈原名平,字原,先秦著名文学家,著作《离骚》,创立“楚辞”。屈原为楚国贵族,仕楚怀王,官居三闾大夫,后遭放逐。楚怀王为楚威王之子,故屈原的年代大略与庄子同时而稍晚于庄子。 庄子与屈原是先后生活在同一时代的两个人物,一个出身贫困的下层,一个生为贵族;一个用避世的思想看待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一个用入世的尺度衡量君臣的亲疏;一个是入 “道”的隐士,一个是崇“儒”而又“独清”的君子。但二人却有许多相似之处。清代钱澄之曾把屈原和庄子的作品放在一起,撰成《庄屈合诂》。民国革命志士宋教仁先生为桃源人,自号渔父,孙中山先生挽宋教仁联中说:“三尺剑,万言书,美雨欧风志不磨,天地有正气,豪杰自牢笼,数十年季子舌锋,效庄生索笔;五丈原,一抷土,卧龙跃马今何在?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洒几点苌弘血泪,向屈子招魂。”[2]其中“效庄生索笔”“向屈子招魂”二语,把庄屈二人的可贵之处鲜明地体现了出来,以此比拟宋教仁。 更有趣的是庄子和屈原的作品中都有《渔父》篇。关于这两篇作品的真实性,学界曾有所怀疑。有人认为《楚辞·渔父》不是屈原所作,但立论尚不充分。王逸《楚辞章句》

古典文学渔父意象及蕴含

古典文学渔父意象及蕴含 植根于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沃土上的中国古典文学,在创作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许多用来寄托情思的文学意象。渔父就是其中一个非常独特的文学意象,代表了中国传统的隐逸文化现象。 一、渔父意象产生的历史脉络 (一)早期的名士钓翁 渔父起初是作为钓翁存在于上古的传说故事,从未开化社会起就存留有关于钓翁的民间寓言故事。已有记载的最早的当为磻溪著名钓翁姜尚姜子牙的故事了。据今存元刊《武王伐纣平话》记载,“姜尚因命守时,立钩钓渭水之鱼,不用香饵之食,离水面三尺,尚自言曰:‘负命者上钩来!’”正是因为这种直钩式钓鱼法和那句相当自负的话语,使得周文王亲自前往磻溪聘请这位深藏不露的老人家,太公望从此成为辅佐周文王、周武王灭商的功臣。后来就用“磻溪渔父”的典故代表怀抱文武全才的隐士。三次拒绝光武帝刘秀高官厚禄邀请的东汉名士严光恐怕是史上最淡泊名利的渔者了。严光字子陵,据《东观灌记》记载:“光武帝与子陵友旧,及登位望之,陵隐于孤亭山垂钓为业。访得之,子陵不受封。”由是严子陵清高之名流芳千古,“渔”得归隐超脱的盛名,后来李白以诗句“昭昭严子陵,垂钓沧波间。身将客星隐,心与浮云

闲。”(《古风》十二)盛赞严子陵的高风亮节、安于岩户。范仲淹撰写《严先生祠堂记》,在文中最后不禁歌颂道:“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以“苍苍”之云山、“泱泱”之江水的比兴手法,极力推崇和赞赏严子陵先生不为名利、权位所动的高节风范。 (二)不知姓名的“世外高人” 隐逸意指“能为而不为”,只有那些有智慧又甘愿隐姓埋名的世外高人才算得上是隐士。大多数隐士都没有姜翁和严士这样的名气,他们甚至只是些无名无姓的捕鱼者,但他们被赋予隐逸与智慧的色彩。典籍中记载了许多纯粹的渔父:不仅生活充实闲雅,内心恬淡平和,而且人生阅历丰富,知识修养极高,对处世和安邦有着颇为精到的见地;表面上心无牵挂,寄情山水,但实际上博学厚重,深藏不露,成为不知姓名的“世外高人”。明代萧良《龙文鞭影》里记有两个潇洒而又清醒的渔父———“放歌渔者”和“鼓枻诗翁”。唐时崔铉任江陵太守时,有楚江渔者,不言姓氏,钓于楚江,得渔则换酒,辄自放歌。人问曰:“君隐者之渔耶?”对曰:“姜子牙、严子陵以为隐者,殊不知钓其名耳。”去而不顾。宋时卓彦恭尝过洞庭,月下有泛舟,一老翁棹其旁,卓问有鱼否,答曰:“无鱼有诗。”乃鼓枻而歌曰:“八十沧浪一老翁,芦花江上水连空。世间多少乘除事,良夜月明收钓筒。”问其姓名,不答而去。面对世人的追问,一个“去而不顾”,一个“不答而去”,这两

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

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 渔父樵叟,并称“渔樵”,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渔”是文人终身乐此不疲追寻描摹的永恒主题。文中有渔,诗中有渔,画中有渔,琴中有渔。渔父一直被塑造成隐者、世外高人的经典代言形象。 渔父和一叶扁舟,经过无数经典文本的描摹寄托,成为了自由、出世、隐逸的标志性符号。以至那些从来不曾垂钓过的人,也以渔樵、山人自称。它表达的是一种情怀、操守、希冀和理想。 中国文人对渔父意象的迷恋和赞叹,以“烟波钓徒”张志和那首著名的《渔歌子》最为著名: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全词通篇不着一个“渔”字,而渔人放任之态,极乐之境,已使读者身在画图中。

光有诗人的“诗中画”还不够,历代的画家也抓起笔来画渔。宋代李唐作《清溪渔隐图》,绿树浓阴,河流湍急,小桥人家,孤舟蓑笠,生动地描绘了浙江钱塘一带山区雨后的景色,画面明净、湿润、闲适。 宋李唐《清溪渔隐图》 元四家之吴镇作《渔父图》,图上正中草书"渔父辞":“目断烟波青有无,霜凋枫叶锦模糊,千尺浪,四腮鲈,诗筒相对酒葫芦”。表达了画家“一叶随风万里身”的隐逸情思。其他如归棹图、闲钓图、渔浦图、渔村图等等,数不胜数。

元吴镇《渔父图》一 诗文书画之外,历代的琴家也为“渔”打谱,让沧浪之音流泻于泠泠七弦之上。《渔樵问答》、《醉渔唱晚》脍炙人口,近世管平湖弹《欸乃》,查阜西奏《渔歌》,可谓琴坛双璧。 元吴镇《渔父图》二

琴曲《欸乃》出自唐人柳宗元的千古名篇《渔翁》:“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文人逸士的高旷情怀,最终缓缓定格在渔翁身影消散后的天光云影,久久不去。 历代文人对渔父念念不忘,一往情深,源于两篇真正不朽的经典:《庄子·渔父》和《楚辞·渔父》。且看庄子妙笔:“孔子游乎缁帷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奏曲未半,有渔父者,下船而来,须眉交白,被发揄袂,行原以上,距陆而止,左手据膝,右手持颐以听。曲终而招子贡子路,二人俱对”(《庄子·渔父》)。 名为对话,实则是庄子借渔翁之口,阐发道家对儒学的批判。庄子的渔翁痛陈“人有八疵,事有四患”,批评孔子“苦心劳形,以危其真”,告诫他“还以物与人”,宣扬道家“法天贵真,不拘于俗”的思想。孔子“愀然而叹”,甘拜下风。而渔翁也并非一味指责儒家之“愚”,对于孔子的虚心问道,渔翁给予了肯定,在对话结尾处将与孔子别,还不忘谆谆教诲:“子勉之!吾去子矣,吾去子矣!”于是“刺船而去,延缘苇间”。

渔父诗歌鉴赏分析

渔父诗歌鉴赏分析 渔父诗歌鉴赏分析 一、背景简介 屈原(约公元前339~约前278),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20世纪,曾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而受到广泛纪念。屈原的作品,根据刘向、刘歆父子的校定和王逸的注本,有25篇,即《离骚》1篇,《天问》1篇,《九歌》11篇,《九章》9篇,《远游》、《卜居》、《渔父》各1篇。 在语言形式上,屈原的作品突破了《诗经》以四字句为主的格局,每句五、六、七、八、九字不等,也有三字、十字句的,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多变;句中句尾多用“兮”字,以及“之”“于”“乎”“夫”“而”等虚字,用来协调音节,造成起伏回宕、一唱三叹的韵致。总之,他的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巨大的创造性。 《渔父》、《卜居》和《远游》三篇作品,王逸《楚辞章句》把它们都归人屈原的作品,后世学者持不同看法。《渔父》同样采用屈原与渔父的问答,与《屈原列传》中的记述大同小异,刻画了屈原“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高风亮节,“宁可葬身鱼腹,也不蒙受世俗的尘埃”的高贵品质。这几篇作品虽然并非出干屈原之手,司马迁把《渔父》录入《屈原列传》,刘向把三篇都辑人《楚辞》,王逸给这三篇作品都作了注释,使这几篇作品成为研究屈原的宝贵历史资料。 二、赏析 1-屈原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写作这部作品的? 屈原是一个很有理想的政治家,他对于社会、对于人生,都有自己一种很美好的看法,而且为实现自己美好的理想,一直在奋斗。他的被流放,实际上是他奋斗遇到了挫折、遇到了失败。他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故国处在一个危机当中、个人的事业处在挫折当中这样一个困厄的境地,在这样的情况下写下了《渔父》。所以《渔父》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