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渔父形象及其意蕴

渔父形象及其意蕴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渔父形象及其意蕴

在我国古代文学传统中,文人们喜欢用一些含蓄蕴藉的形象来传达一定的意义。于是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出现了一系列具有深刻意义和深厚文化底蕴的文学意象,“渔父”形象就是这样一个具有深厚文学内涵的,饱含文化传统的意象之一。在星光灿烂的古代文学著作流域中,渔父形象多次出现,并且在不同的处境和不同的人物中,它所传达的具体的意义也是不尽相同。从渔父形象初见端倪的道家著作《庄子·渔父》篇、《楚辞·渔父》篇,到《后汉书》中的严子陵,再到陶渊明,唐代柳宗元笔下仕途失意,人生苦闷的孤独的“渔父”形象……中国古代的文人仕子在各自不同的时代和不同境遇之下,利用“渔父”这一意象传达出个人崇尚的的道德观、价值观,以及对社会、对人生、对世界的不同体验和感悟。通过几百年上千年的文学实践,并且在儒家、道家、禅文化等的影响下,“渔父”形象被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同时也有了更多更深厚的文化价值和内涵。本文将从历代文学作品中的渔父形象,古代文化传统大背景之下的“渔父”精神文化意蕴等方面对古代文学中的渔父形象加以分析和探究。

一、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渔父形象

渔作为一种基本的生活方式,在古代人们的生活中很常见。基于这种生活方式,自然而然的出现了渔夫这种职业,他们以捕鱼为生,生活在江河湖海边,经常与水打交道,有着身体上的劳动与付出。我国古代文学名著中最早提到有关于渔的描写大概是《诗经》了。《诗经》的《卫风·竹竿》篇写到:“籊籊竹竿,以钓于淇。”[1]《小雅·采绿》:“之子于钓,言纶之绳。其钓维何?维鲂□鱮。”[2]然而这些仅仅是有关于渔这一类活动的描写,渔父作为一个具体的形象出现,最早应该是在《楚辞·渔父》篇中了。

《楚辞·渔父》篇中的渔父形象,在整个古代文学中,具有极其重大的影响。屈原,楚国三闾大夫,遭人诬陷被流放,“颜色枯槁,形容憔悴”[3]。他怀着一颗忧国忧民的心,迈着沉重的步子来到江边。一个一心想着辅佐君王,为国家的兴盛尽其所能,满腔爱国情怀的人,却被小人谗害至流放。义臣遇不到明君,心里是何其的悲愤与失落!在屈原的理想这般失落,人生追求这般无奈与痛苦之际,一位“渔父”踏浪而来。渔父见到屈原时脱口而出:“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渔父一见面就准确的判断出屈原的身份,说明他并未对世事一无所知,而应该是相当了解。屈原作为三闾大夫,掌管楚国王族屈、景、昭三姓的贵族官员,以他这样的身份和地位为何会流落至这种人迹罕至的江边?渔父发出了这样的疑问。屈原自己的回答是:“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这是多么自负与自傲的回答,将自己的“清”“醒”与世人的“浊”“醉”截然对立开来,自己的“清”与“醒”不为世人的“浊”“醉”所容,也没有人能理解或者倾听他心中的那份执着的理想与追求,

心中充满着悲痛与失落,字里行间流露着难掩的痛苦与无耐!一个执着于政治理想,执着于为国为民的人的苦痛,渔父对屈原充满了同情,当然也是敬佩的,他这样劝解他道:“举世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醴?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渔父作为一个智者,看清了屈原内心矛盾的根源,是其“清”“醒”与世人的“浊”“醉”的对立与两难。作为旷达超远,顺其自然,远离俗世的渔父于是就用自己的思想对屈原进行引导。为什么非要执着于个人理想不可自拔?既然这样的追求让人痛苦并根本无法在现实中立足,那还不如顺应现实,顺应一切,超乎自然天地之外,人就会在世间闲适自处,无欲无求,也就不会有理想失落后那么多的苦痛与悲愤。但是屈原没有因渔父的这么一段劝说而做任何动摇,他身体力行着的,是对道,义的追求,是对政治理想的执着,虽然屈原并不是儒家思想的信徒,但他所践行的人生理想与价值追求,其实是与儒家的思想追求相一致的。屈原做出了这样一个决定,既然个人的理想与追求无法实现,那就为这样的一个美好理念而殉道吧!“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皎皎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他的意志是这样的坚定,信仰是如此的牢固不可动摇。渔父面对这样的“顽徒”,最后报之无耐的莞尔一笑。他临走之前大声高歌道:“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这句话唱出了一个出世的智者的感悟与人生态度。一句大智大慧的话语,透露着旷达与淡然的处世之态,出世却并不是与世俗断绝一切联系,而是和自然和社会融为一体,个体精神达到自由与无拘无束的状态。在这篇文章中,渔父踏浪而来,最后又高歌之后倏然而去,留给后世人无穷的想象与回味。他的旷达与淡然、精神的自由,也为后世文人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渔父”精神。

东汉时的严光严子陵,也是一位备受后世文人推崇的渔父形象。《后汉书·严光传》:“严光字子陵,一名遵,会稽余姚人也。少有高名,与光武同游学。及光武即位,乃变名姓,隐身不见。帝思其贤,乃令以物令访之。……除为谏议大夫,不屈。乃耕于富春山。后人名其钓处为严陵濑焉。建武十七年复特征,不至,年八十,终于家。……”[4]严子陵与光武帝刘秀曾是同窗好友。当刘秀称帝登基后,严子陵隐姓埋名过期了渔隐生活。光武帝深慕其贤,得知他过着渔隐生活之后,特地派人去请他出山。然而严子陵始终不肯接受光武帝赐给他的官职和爵位,坚守自己的志向,过了一辈子的渔隐生活,一直到老死,都没有出仕。“士固有志,何至相迫乎?”在“士固有志”的人生信念的支配下,严子陵毅然决然的拒绝出仕为官,拒绝高官厚禄,一直没有违背个人的信念和人生志趣,坚守恬适淡薄的渔隐生活。这不禁会让人想起孔子说过的那句话:“三军可多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严子陵正是用毕生的时光践证了这种坚定独立的人格精神。严子陵是真正喜欢渔隐生活的,他也确实一点都不想做官,即使有光武帝这样作为帝王的同窗好友的赏识与再三邀请,也难以改变其志向。所以在后世文人看来,这种绝对自由的追求与选

择是一般人所不能达到的境界,汪遵《桐江》一诗这样评价严子陵:“光武重兴四海宁,汉臣无不受浮荣。严陵何事轻轩冕,独向桐江钓月明?”[5]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杯》诗云:“严陵高揖汉天子,何必长剑拄颐事玉阶。达亦不足贵,穷亦不足悲。”[6]盛赞了严子陵不慕功名富贵,坚守人格自由的气度与节操。范仲淹也有一首《严先生祠堂记》赞美严子陵风节:“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7]从后世文人的这些诗文中也可以看出严子陵作为一个不出仕的典型形象的影响是多么巨大,每个后世文人每当厌倦仕途或者冒出渔隐念头的时候,都会找到他作为自己精神的依托。

《吴越春秋》中也有一个渔父形象,他帮助伍子胥成功渡江,逃离险境,而自己却葬身于江上。原文是这样叙述这段故事的:“与胜行去,追者在后,几不得脱。至江,江中有渔父乘船从下方水而上。子胥呼之,谓曰:“渔父渡我!”如是者再。渔父欲渡之,适会旁有人窥之,因而歌曰:“日月昭昭乎侵已驰,与子期乎芦之漪。”子胥即止芦之漪。渔父又歌曰:“日已夕兮,予心忧悲;月已驰兮,何不渡为?事寖急兮,当奈何?”子胥入船。渔父知其意也,乃渡之千潯之津。子胥既渡,渔父视之有其饥色。乃谓曰:“子俟我于此树下,为子取饷。”渔父去后,子胥疑之,乃潜身于深苇之中。有顷,父来,持麦饭、鲍鱼羹、盎浆,求之树下,不见,因歌而呼之,曰:“芦中人,芦中人,岂非穷士乎?”如是至再,子胥乃出芦中而应。渔父曰:“吾见子有饥色,为子取饷,子何嫌哉?”子胥曰:“性命属天,今属丈人,岂敢有嫌哉?”二人饮食毕,欲去,胥乃解百金之剑以与渔者:“此吾前君之剑,中有七星,价直百金,以此相答。”渔父曰:“吾闻楚之法令:得伍胥者,赐栗五万石,爵执圭,岂图取百金之剑乎?”遂辞不受。谓子胥曰:“子急去勿留,且为楚所得?”子胥曰:“请丈人姓字。”渔父曰:“今日凶凶,两贼相逢,吾所谓渡楚贼也。两贼相得,得形于默,何用姓字为?子为芦中人,吾为渔丈人,富贵莫相忘也。”子胥曰:“诺。”既去,诫渔父曰:“掩子之盎浆,无令其露。”渔父诺。子胥行数步,顾视渔者已覆船自沉于江水之中矣。[8]伍子胥怀着父仇兄恨出逃,遇到一条大河挡住去路,生死命悬一线,情况十分危机。就在这时,一位渔父驾一叶小舟,飘然而至。这是伍子胥在千钧一发的时刻遇到的一颗救命稻草,也许也是唯一的希望。伍子胥赶紧牢牢抓住这个机遇,呼唤渔父将自己渡至彼岸。渔父不假思索就答应了伍子胥迫切的呼救,然而智慧的渔父观察周围的环境时发现有人窥探,于是他两次用渔歌的方式暗示伍子胥。终于他将伍子胥渡至彼岸,却发现其面有饥色。本来这个时候作为渔父助伍子胥渡河的行动已经结束,他完全可以马上转身离去。然而古道热肠的他却忍不住接着去帮伍子胥找食物,而这样做同时也承担着巨大的风险。伍子胥对渔父如此之恩难以为报,便拿出身上价值百金的宝剑以赠之。渔父拒不接受。打听其姓名,以图日后再报,渔父也始终不肯透露半字,只说:“得形于默”。不求任何回报,不留名姓,这是何其的洒脱与超然!渔父一开始就清楚,伍

子胥是忠臣贤良之后,背负着国耻家仇,也明白送其过河对自己意味着什么,还有楚国法令“得伍胥者,赐栗五万石,爵执圭”这样的功名富贵的诱惑,然而他还是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这样做,并且最后他的结局是覆船自沉于江水之中,用生命来完成了人生追求的大义,以身殉道,杀身成仁。他虽然隐迹于山水,但是在大是大非面前义无反顾,身隐心却不隐,内心深处充满了对世界和人生的关怀。

陶渊明笔下发现桃花源的武陵渔人也是一个颇具韵味的渔父形象。“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9]陶渊明借一个以捕鱼为业的渔夫作为贯穿整个桃花源故事的主线,通过他的行踪及见闻给我们展示了一派美好的桃花源理想生活:“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陶渊明理想中的生存世界,只能由渔夫才能在无意中发现、找到、并于最后失落,而其他人根本无法访其踪迹。渔夫作为一个与水打交道的职业,活动的范围一般远离人群,受到俗世的影响相对较少,因而他会在无意中觅得这片净土。陶渊明为什么会这样虚构了一个渔父的形象和一个理想的桃花源世界呢?联系他生活的时代及其人生,我们也不难理解他有这样的理想与志趣。陶渊明生活的时代,是历史上不安定的魏晋时期,政治黑暗,官场腐败。他出身于没落的官僚家庭,曾祖父陶侃曾封长沙郡公,但因“望非世族”受到门阀等级森严风习下的时人的讥讽。到陶渊明出生的时代,家族已经衰落,家境日见窘迫。青少年时期的他过着“居无仆妾,井臼弗任,藜菽不给,母老子幼,就养勤匮”的贫苦生活。但他好读儒家的六经,又深受老庄学说及魏晋玄学的影响,从小就崇尚自然,淡泊名利。个人的贫困和时代的不安定不仅使诗人始终对现实保持着一份特别的清醒,而且也激发了他对理想人生的追求。他虚构的桃花源,是一个与世隔绝的人间仙境。这种理想的虚构,也可以看作是他对自己所处的黑暗现实的一种对抗,对人生信念和生存志趣的追求。陶渊明虽然没有做过渔父,但是他骨子里流淌着的却是与“渔父”精神相一致的思想与志趣。他在几次断断续续的出仕之后,最终归隐,并从三十八岁开始躬耕田垄二十余年,直至终老都没有违背自己隐回归田园的追求。他的一生有出仕和归隐两个阶段,他的《归去来兮辞》则是划分这两个阶段的一个明确标志,“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以往之不见,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10]“在《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历数辞别官场后的归途之乐、安居之乐、天伦之乐、田园之乐、山林之乐、悟道之乐,出语真诚,绝无丝毫矫情。”[11]“《归去来兮辞》是一篇脱离仕途回归田园的宣言……对于后人来说,一切的回归,一切的解放,都可以借着这篇文章来抒发。”[12]陶渊明

在归耕柴桑乡里的二十多年人生中,丝毫没有违背自己的意愿,即使在贫病交加、忍饥受寒时也没有任何动摇。他著名的《归园田居》五首形象的说明了他的归隐之志,“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迹,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曖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其一)[13]将个人对独立人格自由的追求抒发的淋漓尽致。陶渊明就是这样,不汲汲于名利,不戚戚于富贵,不贪恋仕途与权势,只想回归到最朴素最本真的生存状态,顺其自然,过自己追求的那种宁静淡泊的生活。他不是渔父,但是他的追求与一生的实践,却将渔父精神诠释的几近完美。

二、渔父形象的精神意蕴

(一)隐居江滨,一种生存方式的选择

这种淡泊宁静,顺其自然的人生价值选择,应该从道家思想那里去寻根溯源。在肯定自我的道家思想体系中,“隐”乃是出于对个体生命与精神的重视。道家思想一贯主张素朴本真是人性、道德之根本。人在自然社会中生存就应该学会顺应自然之道,保持自我本真的状态,保持人的本性的淳朴和自然。如果对“仁义声名”不断追求,人的自然本真将会一步步失落,最终失去自我。尤其是在险恶的生存环境和政治环境之下,人对“仁义名声”“权势”的追求将会直接导致失去自我,失去独立自由的人格,被权利所奴役,且具有丧生的危险。道家的代表人物庄子,在这一方面为后世人树立了典范。庄子物质生活十分匮乏,他以编草鞋为生。但是他的精神生活却非常充实,甘于贫贱,淡泊功名富贵,并断然拒绝出仕的邀请。《庄子·秋水》中记载:“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14]庄子的断然拒绝出仕,秉承着老子的无为思想。在他看来,事物不分彼此,没有是非,只要顺其自然,不违背其本性就可以了。他追求的是人生的彻底自由之境。于是在道家这种超然物外,追求独立与自由人生的思想影响下,后世许多人自觉追求返璞归真,终生不仕,宁愿浪迹于江湖,作一介钓叟,于渔隐生活中觅得愉悦的精神体验,实现人生自由的追求。

在古代,渔隐生活在众多隐居方式中也最受文人仕子欢迎。古时候归隐的方式大致有这样几种:“渔、樵、耕、读”。读书对于古代的文人来说,是每个人的分内之事。并且如果光读书不作为,于情于理都不合适。耕,是一种传统的农业劳动方式,虽然偶尔有人躬耕垄亩,比如陶渊明,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种比较艰辛的体力劳动的付出是比较难以承受的,樵亦是如此。于是,渔隐自然而然的成为众多隐士的最佳选择。一片江水,一支钓竿,一壶浊酒,一卷诗书,一颗淡泊而又闲适的心。如此生活,又有几多人不向往的呢?敦煌曲子词《浣溪沙·其八·浪打轻船》就这样的描写渔翁生活的逸趣:

“浪打轻船雨打蓬,遥看蓬下有渔翁。蓑笠不收船不系,任西东。即问渔翁和所有?一壶清酒一竿风。山月与鸥长作伴,五湖中。”[15]一幅多么闲静优雅的大自然水墨画,它师我们沉浸在优美的渔翁雨中垂钓的情景中。任一叶扁舟,在遥远的湖面漂流,寄托着作者浓郁的生活情趣,体现了他追求隐逸、自由的志向。“一壶清酒”,体现了该渔翁性情的洒脱,品德的清高。“一竿风”表明这位渔翁常常一竿横钓,志在渔趣而不在鱼,寄情于大自然,一个贤士形象油然而生。“山月与鸥长作伴,五湖中。”这是渔翁生活的理想与志趣。“五湖”原指具区、彭蠡、洞庭等五湖,在这里则泛指天下江河湖海。说明渔翁一心系在山水间,在自然天地的旷远空间中,过一种遁迹江湖,怡情山水的隐居生活。

唐代诗人张志和,也有飘逸洒脱的人生志趣。他放弃了人所羡慕的仕宦之途,自愿隐迹于江湖,过一种自由自在的舟居生活。颜真卿《浪迹先生玄真子张志和碑铭》:“献策肃宗,深蒙重赏,令翰林待诏,授左金吾卫事参军,乃致名志和,字子同。寻复贬南浦尉,经量移不愿之任,得还本贯。既而亲丧,无复宦情,遂扁舟垂纶,逐三江,泛五湖,自谓烟波钓徒。”[16]他将自己的两个仆从分别命名为“渔童”和“樵青”,“ 渔童使捧钓收纶,芦中鼓枻,樵青使苏兰薪桂,竹里煎茶。”可见他内心对渔隐生活的热爱。他的《渔父》词五首很好的表现了他的这种志趣。兹举前三首为例: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蓑笠,绿蓑衣,邪风细雨不须归。”其一

“霅溪湾里钓鱼翁,蚱蜢为家西复东。江上雪,浦边风,反著荷衣不叹穷。”其二

“青草湖中月正圆,巴陵渔父棹歌还。钓车子,橛头船,乐在风波不用仙。”其三[17]

这几首词皆以“渔父”为抒情主人公,从不同的角度写其泛舟垂钓的渔隐生活情趣。词中涉及西塞、霅溪、巴陵等地域,这大概就是张志和“逐三江,泛五湖”的“烟波钓徒”生活的真实写照。词中透露着乐天知命、随缘自适的快乐哲学;既描绘了清丽和谐的自然风光,又塑造了潇洒超逸的“渔父”形象。这种贴近生活的人生体验、人与自然的和谐境界、闲适而自由的风姿、快乐而超逸的心灵,构成了张志和卓越的渔隐志趣。对后世文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二)现实失意,转而寄情于江渚

在强调君子以道自任的儒家思想体系中,“隐”原是针对知识阶层“仕”的问题而产生的。知识分子从政治社会的参与中引身而退,是一种不得已的选择,也是一种对当政者不满的间接抗议和批判。从孔子的“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到孟子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显示儒家的仕进和退隐同样都是一种政治态度的取向。于是在政治腐败或仕途失意之

时,一些文人在苦闷与悲愤之余选择渔隐作为对现实社会的一种批判,个人精神的一种寄托。敦煌曲子词《浣溪沙·其九(捲却诗书)》即表现了文人的这种思想心态:“捲却诗书上钓船,身披蓑笠执鱼竿。棹向碧波深处去,几重滩。不是从前为钓者,盖缘时世掩良贤。所以身将岩□下,不朝天。”[18]这是一首表达对仕途不满,弃官归隐的诗。用一幅幅不同但彼此又有联系的艺术画面,勾勒了一个卷起诗书披蓑垂钓的渔父形象。他抛弃了自己喜爱的诗书,披起了蓑衣,戴上了斗笠,手上拿的不再是笔,而是鱼竿。在他的心中,积压着难以言说的愤懑。心中的痛苦是很深的,他那颗随棹而动的痛苦的心,那碧波般的宁静澄澈的灵魂,只能在江水之上抒发心中深深的郁闷。这是被压制的知识分子对封建社会的反抗,腐败的现实让他不得不掩捲诗书,披起蓑衣,远离是非之地,消隐于大自然。他是身在江湖心却犹未死的志士,被黑暗的现实迫不得已才来此隐居,借着渔隐生活来排遣心中的忧郁和悲愤。

柳宗元的一生也与这样的情况很相符。公元815年柳宗元被发配到柳州做刺史,在此之前,他已有十年的政治流放生涯。永州地处湖南和广东交界的地方,在当时是个很荒僻的地方,人烟稀少、满目萧条。作者处于心理和身理的双重低谷之中,在这个时候,他写下了《江雪》这样的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在一个没有鸟飞,只有孤舟的清静旷远的世界,一个披蓑戴笠的渔翁,独自一人在江上垂钓。他垂钓的不是鱼,而是满腔的孤独和寂寞。他在现实中无法实现个人的理想,在仕途中接连遭受打击。他把自己描述成一个渔翁,在一个孤独、冷漠、超绝的环境之下,一个人静静的垂钓,闲情,还是悲愤?他卓然无畏,孤独傲岸,在那样冷酷决绝的环境之下毅然坚强挺立,在黑暗的现实的被迫无耐之下选择这样一种方式来遣散心中的悲愤和表达个人的理想。他的《渔翁》一诗却是他在现实失意之下产生的一种回归自然、无拘无束、自由自在、自得其乐的理想生活愿望:“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中下流,岩上无心云相逐。”[19]诗中描绘的这位渔翁,是一个隐居的渔夫形象,生活愉快恬静。可见柳宗元在接连受到现实的挫折和打击之后,做一个隐居的渔翁,过娴静的隐居生活的想法油然而生。比起刚贬谪时的激愤、执着,这时候他多了一份悠闲、淡然和平和。诗中的渔翁,寄托着柳宗元的生活理想和精神追求。

(三)半仕半隐——对闲适的渔隐生活的渴慕

受儒道两家思想的共同影响,古代的许多知识分子一方面积极寻找进身之阶,另一方面又对闲适自由的生活充满无尽的向往。这就造成了一些知识分子身在魏阙,心存江湖之思。比如说北宋的大文学家苏轼,他对自称为“烟波钓徒”的张志和式的生活方式就很羡慕,虽然自己身居庙堂之上。他作有《浣溪沙·渔父》词一首:“西塞山前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鳜鱼肥。自庇一身青蓑笠,相随到处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20]很明显这首词是

根据张志和词改编而来的,从这首词里也不难看出,苏轼隐藏于内心深处的渔隐情结。苏轼一生受到儒、释、道三家思想的影响,他像大多数封建时代的文人那样有“达则兼济天下”的理想与抱负,然而内心又存在一种超然和旷达的人生理想。在仕途的进退中苏轼始终保持着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却也始终难掩内心的渔隐情结。他以“渔父”为调写下了四首词作来分别吟咏“渔父饮”“渔父醉”“ 渔父醒”“ 渔父笑”四种渔隐生活的情趣,这也进一步透露出苏轼对闲适的渔隐生活的向往与渴慕。

陆游也是一位颇具渔隐情结的人。他曾经将自己在陆地上的居室取名为“烟艇”,也写下过不少表现渔隐生活、抒发闲情逸趣的诗篇。他的《烟艇记》一文写到“寄其趣于烟波州岛苍茫杳霭之间,未尝一日忘也。使加数年,男胜□犁,女任纺绩,衣食粗足,然后得一叶之舟,伐荻钓鱼,……醉则散发扣弦为吴歌,顾不乐哉?虽然,万钟之禄与一叶之舟,穷达异矣,而皆物外,吾知彼之不可求,而不能不眷眷于此也。其果可求屿?意者使吾胸中浩然廓然,纳烟云日月之伟观,揽雷霆风雨之奇变,虽坐容膝之室,而常若顺流放棹,瞬息千里者,则安知此室果非烟艇也哉?”[21]作此文时陆游才三十七岁,然而他内心却早有一份归隐之思。在文中作者交代自己从小就有隐居江湖之思,为生活所需不得不入仕,却未尝一日忘怀心中的理想。看他的《鹊桥仙》一诗:“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钓台西住。卖鱼生怕近城门,况肯到,红尘深处。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22]这首词看不出有什么幽怨悲愤,充满了洞穿世事、淡泊名利、随缘自适、心静如水的生活情趣和人生境界。没有什么矫情伪饰,一切都显得那样平淡而直率,超逸而自然。有人说陆游的人生是一往无前的入世精神与悄然思退的归隐情怀的矛盾,从他一生的经历及其诗词作品中我们也确实读到了他的这种矛盾。

无论是追求个人自由、超然于世外的智者,或者是在现实无耐的孤独苦闷下选择隐居江滨的贤者,还是身居庙堂、心存江湖的闲雅之士,他们都选择了将渔隐作为个人一生精神生活的现实寄托。在道家和儒家等文化的影响下那些许许多多的渔隐贤人,他们或者追求人生的本真自由,或者选择归隐以表示对现实愤懑和对抗,或者将个人对人生和生活的追求寄托于隐秘而深切的渔隐理想。然而不管他们是出于何种动机选择渔隐,都难掩他们内心对世界和人生的深切关怀和崇尚。正是由于他们对生存的世界和现实人生的深切关注和敬畏,所以他们才会对人生和现实充满更多更深的思考,精神世界也会较他人丰富的多,才会有吟唱“沧浪之水”的超然绝尘,才会有选择恬静渔隐生活的终生坚守,才会有面对险境时的大义凛然,才会有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内心世界的永恒宁静淡泊。所有这一切,都在生动而又完美的诠释着渔父精神的意义,同时也诠释着渔隐文化的精神内蕴。

明朝散发弄扁舟

——“渔父”形象解读

在浩如烟海的人物形象中,古代文人最钟情渔父。

渔父形象像一条河流,从中国文人的纵深地带经过和穿越,带给他们持久的魅惑和追慕,把文人们在仕与隐之间挣扎的内心,照耀得“火树银花不夜天”。

经过漫长时间的淘洗,渔父不再是一个语词,而是一个叠加的意象,一个浓缩了丰富文化色彩和哲人前思的“那一个”。它不断出现,不断被书写,成为隐逸文化的一种象征,成为荣格所说的原型。渔父的背后有着强烈的源自民族记忆和原始经验的集体无意识。要考察隐逸文化,要研究古代文人的隐秘心理,很有必要对渔父形象做一番探讨。

渔父形象最早出现在《庄子》中。文章中的渔父须眉皆白,智虑高超,仙风道骨。

孔子愀然曰“请问何谓真?”客曰:“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真悲无声而哀,真怒未发而威,真亲未笑而和。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归真也。”(《庄子·杂篇·渔父》)

渔父一针见血地指出,孔子所谓的“性服忠信、身形仁义”、“饰礼乐、选人伦”,都是“苦心劳形以危其真”。而渔父所谓的“真”,就是“受于天”,主张“法天”、“贵真”、“不拘于俗”。

这是道家清静无为的观念和儒家“明知不可而为之”价值观的一次微妙的碰撞。最终,孔子为渔父的思想所折服,如梦初醒,甘拜下风,尊渔父为圣人。累累若丧家之犬的孔子,似乎恍然明白了自己“再逐于鲁,削迹于卫,伐树于宋,围于陈蔡”背后的真正原因。

其实,这个故事明显是伪作,当是后世道学者借助庄子对孔子的冷嘲热讽。真正的渔父形象的源头还是《楚辞》。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

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

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这个则是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一次真正的碰撞,火花四射,精彩绝伦。《楚辞》的本意,恐怕是要借助渔父来衬托屈原的高迈。面对社会的黑暗、污浊,屈原执著、决绝、不苟且、不合作、不低俗,明知不可而为之,始终坚守着人格高标,宁愿舍弃生命,也要放声呐喊,纵然理想破灭,也要精神清洁。

然而始料不及的是,飘然离去,一曲高歌,随风而逝,不复与言的渔父形象,反而给后人留下更为巨大的想象空间,成为或仕或隐者的一种理想寄托。

从《离骚》开始,中国的文人就被一种寻找、追求和向往的热情所充溢。不管这种期待何等渺茫,亦不管这种探寻何等徒劳,文人总是难以停止探求的脚步。他们的向往,总是在水一方,像反复推石头上山的西西弗斯一样,奔赴一个没有终点的旅程。“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梦想异常强烈,只是苍龙永远在前,长缨却不知何时在手?一股难言的苦涩充斥心头。正如希罗多德的《史学》所言:“人们所知道的最凄绝的悲痛,便是奋力去做许多事,却又一事无成。”伟大的文人总是伴随着伟大的痛苦,这种痛苦超出了一己之悲,成为人类挥之不去的情感模型。

好在我们还有渔父,给失意的文人寻找了别一种人生和出口。

乐天知命,与世推移,任凭尘世纷纷扰扰,我自恬然自安。这就是渔父的立身处世。面对一池碧波,卸去满身疲乏,也无风雨也无晴。功名富贵与我何加焉?仕途经济与我何加焉?这是文人走出“读书只为稻粱谋”的伟大一步。也是渔父身上最激动人心之所在。

然而,这种脱离现实的对抗实际上是苦痛的,也不为主流价值所趋向。但也许正因为它拉开了和现实的距离,反而又充满了一种乌托邦式幻灭的美感。

历史上最著名的渔父有三个。

其一是庄子。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

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以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曳而尾于涂中乎?”(《庄子·秋水》)

这一小段之中,有很多重对比,意味深长。第一层对比是庄子和楚大夫。一边是轻松自若的濮水垂钓客——庄子,一边是满面尘灰的仕途奔波人——楚大夫。谁更能享受真正的生命乐趣?

第二层对比是庄子的两种选择。一边是楚国的相国高位,居庙堂之高;一边是濮水的烟波钓叟,处江湖之远。哪一种更能激活出生命的云淡风轻和丰润灿烂?

庄子也知道,“此可对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于是打了一个形象的比方:楚国水田里的乌龟,它们是愿意到楚王那里,用死来换取“留骨而贵”呢,还是愿意“曳尾涂中”?这又是一重对比,两种选择的鲜活对比。难怪两个被仕途经济冲昏头脑的人,也都不约而同地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最美妙的隐喻还有,朝廷的香火缭绕,可能正是污浊之所;而拖着尾巴的泥淖之所,恰恰又是清洁之所在。

这就是庄子的选择,冷眼看穿,却又热肠挂住,永远保持自己的清洁,守护好自己的灵魂处所。

继承庄子衣钵的则是严子陵,他拒绝了好朋友刘秀的三请四邀,隐居在富春江畔——垂钓。这是渔父语词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比庄子还要“庄子”。光武帝是有道明君,又是严子陵最好的玩伴,对严子陵又极为推崇。在屡次请严子陵未果后,刘秀亲自写信,言辞恳切:“古大有为之君,必有不召之臣,朕何敢臣子陵哉。惟此鸿业若涉春冰,辟之疮疮须杖而行。若绮里不少高皇,奈何子陵少朕也。箕山颖水之风,非朕所敢望。”

严子陵终于抹不过朋友的脸面,来了。光武帝和他同榻而眠,晚上严子陵的臭脚竟然搁到光武帝的肚子上去了,光武帝也不以为意。这一方面,可见光武帝的求贤若渴,另一方面,又可见他们哥俩当年的兄弟情深。免除了“伴君如伴虎”的祸患,严子陵只有荣华,只有富贵,只有功名,只有利禄。但他还是走了,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严子陵是一个真正的渔父,他的出现给渔父意象增添了许多的浪漫情怀。难怪一代名臣范仲淹在《严先生祠堂记》,对他顶礼膜拜:“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清初浙派版画的力作《无双谱》则赞之曰:

几人无故上云台,心事含羞未许猜。

名利当头叹归隐,清风拂水报招徕。

同眠卧榻真天子,六合难搜高士才。

不过茫然寰宇下,容他独自发闲呆。(《无双谱》,版画著作,配有乐府诗,为绍兴人金古良所著。)现代著名作家郁达夫还曾特意去游览严子陵的钓台,并写下经典散文《钓台的春昼》。

庄子的归隐,是要保持清洁,担心被世俗沾染,更害怕与统治者同流合污。严子陵则是纯粹的归隐,湮没在山光水色之中,这是一种真正的天人合一。历史上的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而严子陵则不论邦有道与否,我自隐逸,万钟与我何加焉?

与这两个渔父构成绝妙比对的则是姜尚,他的钓饵是自己的绝世才华,而钓的大鱼却只有文王一个。所以,他必须用直钩,用自己的苍颜白发,用自己的一腔孤傲,引起世人哄抬关注,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炒作。姜子牙终于钓来文王,出阁为相,成就自己的宏图大业。

两种渔父,两种走向。

一个选择儒家,一个选择道家,一个具济世情怀,一个有隐逸风范,如何论优劣?何必分高下!闻一多曾经说过,围绕着中国古代文人的只有两个字——仕与隐。要不先仕后隐,要不且仕且隐,要不先隐后仕,即使是不仕不隐之人,他内心中的痛苦也是可想而知。中国文人总在儒家和道家之间徘徊,穿梭。要而言之,文人选择“仕”能做到百分之百,文人选择“隐”,却万万做不到百分之百。

鲁迅先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指出:“据我的意思,即使是从前的人,那诗文完全超于政治的所谓‘田园诗人’‘山林诗人’,是没有的,完全超出人世的,也是没有的。既然是超出于世,则当然连诗文也没有。诗文也是人事,既有诗,就可以知道于世事未能忘情。” 连老子也说“吾不能学太上而忘情也”,遑论其他人?事因难能,所以可贵。这就是严子陵的价值所在。更多的渔父则是寄情于山水,相忘于江湖。除了这样,还能怎样啊。

想起了我最喜欢的一首无名氏的词,可做这种心情的注脚。

平生太湖上,短棹几经过。

如今重到何事,愁与水云多?

拟把匣中长剑,换取扁舟一叶,归去老渔蓑。

银艾非吾事,丘壑已蹉跎。

鲙新鲈,斟美酒,起悲歌。

太平生长,岂谓今日识兵戈?

欲泻三江雪浪,净洗胡尘千里,不用挽天河!

回首望霄汉,双泪堕清波。

每个文人都像卞和献宝一样,要把自己的玉一样的美德贷于帝王家,哪怕被砍掉一条条腿,也在所不惜。卞和泣血是中国文人共同的悲剧。文人何曾想做一个渔父啊,实乃报国无门、功业未遂而归隐江湖也。

现在我们回头研究一个有趣的现象,为什么是渔父,而不是其他。渔父这个语词的背后到底叠加了哪些东西,从而被文人相中、接受、书写和鼓吹?

渔父成为最重要的意象,可能来自以下几个原因。

其一是屈原。屈原披发行吟泽畔,在生死抉择之间,需要一个人来对话,揭示自己的内心的挣扎和选择。因为在江畔,最该遇见的自然就是渔父,构成主客对话的“客”,这是自然的逻辑。渔父是老年男子,历经沧桑,风云看惯,淡薄尘世,能够提高对话的含金量和话语价值。渔父的出现当然是偶然的,但隐逸文化、出世文化聚焦于渔父却带有很大的必然性。惟有渔父才好引出颇有道家特色的《孺子歌》: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歌词大意是,沧浪之水清啊,可以用来洗我的冠缨;沧浪之水浊啊,可用来洗我的泥脚。渔父不强人所难,不愠不怒,以隐者的超然姿态心平气和地与屈原分道扬镳,足见其淡泊和修为。

那么,为什么要引出《孺子歌》呢?因为《孺子歌》大有来历。据《孟子·离娄》记载:孔子曾听孺子唱过这首歌,孔子听歌后,告诉他的学生:“清,才能洗冠缨;浊,只能洗泥脚。清还是浊,是由人们自己选择的啊。”孔子非常注重士人的人生抉择,提倡人要有“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精神,但是在中庸思想的指导下,又主张“用舍行藏”。孔子称赞颜渊说:“如果用我,就出来做事;不用呢,就隐居起来。只有我和你才能这样啊。”也就是说,儒家和道家有时候也能并行不悖。李白说:“人生在世不称意,明照散发弄扁舟。”就是说,“入世不称意,才要出世;仕途不称意,才会归隐。”这也许就是渔父最终飘然而去,放歌一曲的原因吧。

其次是渔。

《诗经》中说,“籊籊竹竿,以钓于淇。岂不尔思?远莫致之。”(《诗经·卫风》)就是说,上古时期,垂钓虽然还是一种谋生手段,但是“岂不尔思”已经包含一种别样的情致。特别是渔者,荡舟于碧波之上,隐没于绿荷之中,无论哪一种方式都让人清静高远,得意忘言。在庄屈之后,即使仍然有人以打鱼谋生,但在文人笔下,渔父不仅没有了谋生之苦,反而多了几分闲情野趣,最能寄寓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第三是水。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就是说,水是万物之本,品性谦逊,亲附万物而公正无私,可作为道的象征。这当然是最重要的原因。但别忘了,水远离尘土,从事实上也让文人暂时挣脱尘埃,正好和道家精神上超脱尘埃遥相呼应。而在碧波之上,世界白茫茫一片,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天地在我心,人也只能归于自己的内心,聚焦于心灵的道。

第四是舟。

而且一定是小舟,只有小舟才能获得随风飘荡,“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这就是道家的“和光同尘”的最高境界。小舟还意味着人少,是“孤舟”,只能“独钓”,惟其独钓,只能与“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相俯仰,不管,不顾,不为。

第五是钓。

钓意味着耳聪、目明,尤其是要沉稳、耐心,把握火候,等待时机,这种心理像极了隐者。他们纠缠于出世和入世之间,矛盾于兼济与独善之中。而且的确有不少隐者想走终南捷径,时机一到,就会欣欣然出山的。鲁迅先生对此曾有过精辟的论述。先生认为中国统治者只在两种情况下需要文人。第一种情况,统治者刚刚掌权,偃武修文,需要文人来加以粉饰,此时文人扮演的是歌功颂德的“帮闲”角色;另外,在自己的统治发生危机时,当权者无计可施,走投无路,病急乱投医,于是,开始垂听文人的“治国平天下”的意见,而此时的文人觉得英雄终有用武之地了,于是高高兴兴的“出山”了,

这时的文人成了“帮忙”。鲁迅尖锐的指出司马相如和屈原之流,不过是统治者的“帮闲”和“帮忙”。屈原的《离骚》不过是“想帮忙而不得”的牢骚之辞。

所以孟浩然干谒诗说:“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在孟浩然的眼里,很多的垂钓者以隐求仕,大有斩获,所以他也蠢蠢欲动,希望得到贵人的引荐而走上仕途。他的这首《临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的渔父,可以说是“渔父之意不在鱼,在于仕途之间也。”

尽管渔父意象并不纯粹到极至。但仍然吸引了历代文人浑浊的眼光,寻找清新一缕的慰藉。

究其原因,乃是这一意象本身的洁身自好、“和光同尘”、“与世推移”的人生姿态,优游山水之间,去除世俗纷扰,保有本我或深藏“本真”的心灵追求,令后世的文人激赏不已,追怀不已。他们或咏以诗词,或布之以画,表达自己的思慕。

在诸多描写渔父的篇章中,创作者们大都取渔父形象本身的感性内容,寄托自己超越世俗的高迈价值观。要而言之,无非画饼充饥,借酒浇愁。

后世的渔父形象中,最为著名的当是柳宗元。

柳宗元的《江雪》和《渔翁》都以渔父“自寓”,反映了自己在长期流放过程中交替出现的两种心境。他有时不甘屈服,力图有所作为;有时又悲观愤懑,寻求精神上的解脱。《渔翁》中的渔翁,超尘绝俗,悠然自得,正是后一心境的外化。《江雪》中的渔翁,特立独行,凌寒傲雪,独钓于众人不钓之时,正是前一种心情的写照。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王尧衢的《古唐诗合解》云:“置孤舟于千山万径之间而以一老翁披蓑戴笠,兀坐于鸟不飞、人不行之地,真所谓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矣,何足为轻重哉?江寒而鱼伏,岂钓之可得?彼老翁何为而作孤舟风雪中乎?世态寒凉,宦情孤冷,如钓寒江之鱼,终无所得,子厚以自寓也。” 这是古往今来渔父最高蹈之处,也是最可悲之处。因为高蹈,所以可悲。因为可悲,所以高蹈。如同基尔凯郭尔对上帝评价中的一句话——因为荒谬,所以真实。(基尔凯郭尔《恐惧与战栗》)

在那么多的渔父意境中,我以为最能给渔父画像的还是《江雪》。黄周星《唐诗快》就认为:“只为此二十字,至今遂图绘不休,将来竟与天地相终结始矣。”

当然还有他的《渔翁》: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唉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从渔父孤寂的生活中,我们看到柳宗元的影子,他的孤傲,他的决绝,

他的不管不顾,当然也更能看到他内心的痛苦不堪。中国文人的心灵景观一览无余。

总之,中国古典文学里的渔父从来就不是真正的渔父,而是文人的渔父,意象的渔父,诗性的渔父。渔父中叠加了许多故事、许多人生,不断地被庄子、屈原、严子凌、姜子牙、柳宗元等反复书写,因而不复是简单的符号,而成为中国文人真正的“存在之家”。

后来的人,也正是在对“渔父”在不同的语境当中的意义的反复聆听中接受密码,从而确认自己的存在。他们从中认出自己,从而由于获得一种安全感而感到愉悦或者惊惧。愉悦来自于结构的相互辨认,惊惧来自于对被欲望遮蔽的真实的自我的重新发现。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Nur für den persö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

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

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

以下无正文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Nur für den persö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

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

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

以下无正文

渔父形象及其意蕴

精心整理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渔父形象及其意蕴 在我国古代文学传统中,文人们喜欢用一些含蓄蕴藉的形象来传达一定的意义。于是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出现了一系列具有深刻意义和深厚文化底蕴的文学意象,“渔父”形象就是这样一个具有深厚文学内涵的,饱含文化传统的意象之一。在星光灿烂的古代文学著作流域中,渔父形象多次出现,并且在不同的处境和不同的人物中,它所传达的具体的意义也是不尽相同。从渔父形象初见端倪的道家著作《庄子·渔父》篇、《楚辞·渔父》篇,到《后汉书》中的严子陵,再到陶渊明,唐代柳宗元笔下仕途失意,人生苦闷的孤独的“渔父”形象……中国古代的文人仕子在各自不同的时代和不同境遇之下,利用“渔父”这一意象传达出个人崇尚的的道德观、价值观,以及对社会、对人生、对世界 “渔父” ·竹竿》 鱮。”[2]辞· ”渔 独醒, 自己的“ 渔父作 达超远,顺其自然,远离俗世的渔父于是就用自己的思想对屈原进行引导。为什么非要执着于个人理想不可自拔?既然这样的追求让人痛苦并根本无法在现实中立足,那还不如顺应现实,顺应一切,超乎自然天地之外,人就会在世间闲适自处,无欲无求,也就不会有理想失落后那么多的苦痛与悲愤。但是屈原没有因渔父的这么一段劝说而做任何动摇,他身体力行着的,是对道,义的追求,是对政治理想的执着,虽然屈原并不是儒家思想的信徒,但他所践行的人生理想与价值追求,其实是与儒家的思想追求相一致的。屈原做出了这样一个决定,既然个人的理想与追求无法实现,那就为这样的一个美好理念而殉道吧!“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皎皎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他的意志是这样的坚定,信仰是如此的牢固不可动摇。渔父面对这样的“顽徒”,最后报之无耐的莞尔一笑。他临走之前大声高歌道:“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这句话唱出了一个出世的智者的感悟与人生态度。一句大智大慧的话语,透露着旷达与淡然

从古典文学中的渔父意象解读古代文人的“隐逸情结”渔夫意象

从古典文学中的渔父意象解读古代文人的“隐逸情 结”渔夫意象 一渔父意象的溯源与成型 中国文化意义上最早的渔父形象应该是《楚辞》中那个唱着“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的渔父和《庄子》里那个跟孔子辩论的渔父。《楚辞》中的渔父,是隐逸的象征。而《庄子》塑造的渔父,“其本质特点并不是隐逸者,而是有道者、至德者和道家思想的布道者”。然而,二者又是统一的,“统一在对自由、恬淡、宁静、完满生命的追求之中,统一在儒道思想兼济的隐逸者身上,统一在仕隐矛盾最终得以平衡的人生寄托之中”。 继《楚辞》和《庄子》之后,以渔父为主题的诗词不断涌现,魏晋南北朝时期已较多出现,但当时更多的是借渔谈玄。唐代佛学兴盛,隐逸之风日盛,渔父诗词蔚然成风。渔父意象的隐逸含义得以成型,渔父意象也有了更丰富的象征意味:遁世隐士、重臣智者、方外中人、探险者等等。宋代长期的朋党之争使隐逸之风益甚。渔父诗词创作成了文人们用来寻求精神慰藉,求得精神超脱的工具。宋代士大夫的隐逸包含了参透世事、了悟人生后的沉静深邃、淡泊练达。因此,宋代的渔父形象,也逐渐演变成了充满哲理、彻悟人生的人格形象。元代独特的社会现实使元人作品中的渔父形象表现出的是时不我遇的强烈的反叛精神和悠闲处世淡泊存身的人生态度,充满了挣脱名利羁绊后新生的喜悦和对生命自由的热爱,展现了独特的人格精神。不过,元人笔下的渔父形象开始往俚俗化的方向发展,一定程度上拉开了渔父与士人的距离。 明清时期,渔父主题仍被不少文人喜欢,诗词特别多,但题旨并没有脱出前人窠臼,佳作不多。 二古典诗词中渔父形象的四种类型

1 悟道参禅、禅渔合一的渔父 隐逸心理是一种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早在魏晋时期,佛老思想相互交融形成的玄学大行其道,隐逸的追求也蔚然成风,亲近自然、逍遥山水成为士人的普遍选择。唐代佛学兴盛,中唐以后禅宗大行于世,渔父形象也因此带上了浓重的佛禅文化意味。在佛、释、道那里,渔父诗词除了传统的渔隐主题外,还充满了禅机智慧与宗教文化意蕴。 在这一类渔父诗词中,禅与渔的契合,被发挥到了极致。文人们常常以临海垂钓、渡人济海来比喻普渡众生,以水喻红尘,以舟比济道工具,以“游鱼”比“游心”,以“鱼迷”比“心迷”。北宋始,在释道的词作中,僧人往往化身为渔父,禅渔合一。《渔父》、《渔歌子》、《渔家傲》等成了唱道词常用的词牌。 2 待时而动、以隐求仕的渔父 唐代隐逸之风炽烈,是当时统治阶级尚隐政治的产物。唐代文人在政治上、事业上和文学上的积极追求,比任何时代都要强烈。当时,不少文人将隐居作为求仕的手段,纷纷投身山林,以期获得隐逸美名,待时而动。以隐求仕意义上的渔父意象以终南捷径的形式在唐代诗文中达到巅峰。至中唐,白居易的“中隐”说为士大夫在仕隐和进退间找到了一种更为理想的隐逸方式。 这些文人们往往身在江湖,心存魏阙,在“一竿风月,一蓑烟雨”的背后,其实隐藏着对仕的理想的执着追慕和对道之不行的深切哀恸。 3 功成身退、率真唯美的渔父 对于士大夫而言,功成身退大约是最为理想的一种人生设计。中唐至宋代,渔父意象逐渐演变成明哲保身、功成身退的一种人生追求。中唐后的安史之乱、牛李党争到宋代的外族入侵、官场倾轧、封建政治的腐败、艰难漂泊的仕途使许多士人日益寒心,他们更多地把理想放在了精神乐园的建构和对山水之趣的追求之中。

渔父是与世推移的人吗

渔父是与世推移的人吗? 一.《渔父》一文中渔父形象解读的肤浅之处 对选自《楚辞》的《渔父》一文中渔父形象的解读似乎已经成为一个定论: 1.渔父是一位隐者,是道家思想的信徒。渔父所取的人生哲学、处世态度,正是从老庄那里继承过来的……渔父是一位高蹈遁世的隐者形象。 2.渔父开导屈原的“圣人不凝滞於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这一段话和后文渔父所唱的《沧浪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表明渔父是一个“与世推移”“不分清浊”“同流合污”的人 3.用渔父这一“与世推移”的形象反衬了屈原“激浊扬清”形象的高大。1 前人如王夫之(《楚辞通释》)、蒋骥(《山带阁注楚辞》)等,均以为渔父之歌《沧浪》,与前文“与世推移”之意相同。2 王力先生也认为渔父的“沧浪歌”是“不凝滞於物,而与世推移”的意思3。从这一论断不难推出王力先生也认为渔父是一位“与世推移”的人。 我个人认为这种对渔父形象的解读有值得商榷之处,理由如下: 1.既然“渔父是一位隐者,是道家思想的信徒”,“高蹈遁世”,那渔父就绝无可能“与世推移”,因为这有违道家哲学思想的常识。 中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对道家的隐者做过精辟的论述。他说道家的隐者是“‘欲洁其身’的个人主义者”4。归隐的目的就是保持高洁的志向,就是对尘世保留一份孤傲、不妥协和批判的态度,就是不与世同流合污,那渔父怎么可能再去违心的“与世推移”,和尘世“同流合污”?既然妥协于尘世,那又怎么能说是“高蹈遁世”? 胡适先生对庄子哲学的结论是“……他虽在人世,却和不在人世一样,眼光见地处处都要超出世俗之上,都要超出‘形骸之外’。这便是出世主义。”5既然道家之人要超出尘世,那作为道家之人的渔父怎么可能再一头扎入尘世,而且还要毫无原则的混世呢? 追求精神绝对的自由,达到一种无待的地步,这就是“逍遥”,这也是庄子追求的至高境界,要达到这种无法企及的最高境界,就必须做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6。那渔父的“与世推移”(不管是“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的兼济天下,还是“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的同流合污)却是追求一种明确的和道家思想完全背道而驰的“有己”“有功”“有名”。 不管是《庄子·渔父》中主张“法天贵真,不拘于俗”的渔父,还是“将曳尾于涂中”7钓于濮水的庄子;不管是“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8的渔翁,还是“垂钓沧波间”9的严子陵……这些文化史上的著名渔父哪一个是“与世推移”的呢?哪一个是混世的呢? 此时,“与世推移”说的肤浅显而易见。 2.渔父自己做隐者,高蹈遁世,却苦口婆心劝屈原混世,渔父哪是什么隐者,哪是什么“欲洁其身”的道家信徒,分明是一个奸诈卑鄙的伪君子,一个道貌岸然的混世者,一个自我标榜的伪渔父。 如果渔父是一位隐者,寄情山水,超然物外,那么读者完全可以作如下推断:渔父要直接、正面、真实的向屈原表达自己的价值观和处事思想的话,或者是对屈原劝诫、开道的话,那也只能是批判那些汲汲功名利 1以上观点见丁帆、杨九俊《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五)教学参考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年6月,105页。2陈振鹏、张培恒主编,《古文鉴赏辞典·上册》,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6月,166页。 3王力主编,《古代汉语》,中华书局出版社,1995年3月,570页。 4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74页。 5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206页。 6出自《庄子·逍遥游》 7出自《庄子·秋水》 8出自柳宗元《渔翁》

中国古代的渔父形象与其对生命意蕴的追寻

中国古代的渔父形象与其对生命意蕴的追寻 提要:渔父最早受到人们的重视是在屈原的《渔父》篇里,渔父在中国一经提起就被联想到智者。渔父有着与樵夫为友、睿智、人格高傲、避世的特点。 关键词:渔父;高傲之人;智者 这里所讲的渔父并不是指历史上某个具体的渔父,也不是指写过渔父生活的作者,而是把渔父作为隐者的典型(中国自古有渔、耕、樵、隐逸方式,而渔父被认为是最洒脱的一种。)来讨论其人生观和价值思想。这类隐者大都在道家的放达与逍遥、不为世俗所累的背后有着儒家积极入仕的精神。 一、中国古代的渔父形象类型 渔父的出现和被推崇不是偶然的,渔父是仕、隐矛盾的产物。渔父的出现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或因崇尚自然,追求闲适,或因奸佞当道,无法立足,或因社会动荡,躲灾避祸,或因失意仕途,派遣郁闷,高洁之士成了隐身江湖优哉悠哉的渔父。 渔父有三种类型,一种是避世隐逸的渔父,淡薄名利不求世人所知,自娱自乐,有着过人的学识,洒脱的生活态度,永远隐逸,不求入仕的渔父。那位“乐在风波钓是闲”的道士张志和堪称典型。一种是闲适隐逸的渔父。如柳宗元放逐以后就以渔父自居。一种是性情孤高,不受束缚隐逸的渔父。五代梁国李梦符可算得上准“渔父”!据《郡阁雅谈》云:“梁开平中钟传镇洪州时,见李梦符日与布衣食,狂吟放逸,尝以竿悬一鱼向布肆唱《渔父引》,卖其词,好事者争买之,得钱便入酒家,其词千余首传于江表。”其渔父词作也不少〔2〕。存世的仅有两首《渔父引》: 村寺钟声度远滩,半轮残月入山前。徐徐拨棹却归湾,浪叠朝霞锦绣翻。(一) 渔弟渔兄喜来到,波官赛却坐江限。椰榆杓子木瘤杯,烂煮鲈鱼满案堆。(二) 不见滚滚红尘,一派渔家风情。刘克庄《木兰花慢·渔父词》中云“古来贤哲,多隐于渔”〔3〕即道出“渔隐”乃古代隐居者常采用的方式。像许由颍滨洗耳、姜尚磻溪垂钓、范蠡泛舟五湖、庄子濮水之钓、越人濯足沧浪、严子陵七里濑之钓、张志和之钓西塞烟波等,均以渔隐驰名。 渔父是一种共名,各个时代有各个时代的渔父。最初的渔父形象是屈原游于江潭、行吟泽畔所遇到的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自此后世描写的众多渔父也大都有着道家学派的思想。渔父形象有如一个多姿多彩的面具,从不同侧面折射出不同社会背景下文人特有的文化心理和审美情趣。 二、中国古代的渔父高傲之人的形象 这类人大都不流于世俗,不肯与小人同流合污,不苟合于当朝执政者,不献媚

渔父形象及其意蕴

——吋£ 切呎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渔父形象及其意蕴在我国古代文学传统中,文人们喜欢用一些含蓄蕴藉的形象来传达一定的意义。于是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出现了一系列具有深刻意义和深厚文化底蕴的文学意象,渔父”形象就是这样一个具有深厚文学内涵的,饱含文化传统 的意象之一。在星光灿烂的古代文学著作流域中,渔父形象多次出现,并且在不同的处境和不同的人物中,它所传达的具体的意义也是不尽相同。从渔父形象初见端倪的道家著作《庄子渔父》篇、《楚辞渔父》篇,到《后汉书》中的严子陵,再到陶渊明,唐代柳宗元笔下仕途失意,人生苦闷的孤独的渔父”形象……中国古代的文人仕子在各自不同的时代和不同境遇之下,利用渔父”这一意象传达出个人崇尚的的道德观、价值观,以及对社会、对人生、对世界的不同体验和感悟。通过几百年上千年的文学实践,并且在儒家、道家、禅文化等的影响下, 渔父”形象被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同时也有了更多 更深厚的文化价值和内涵。本文将从历代文学作品中的渔父形象,古代文化传统大背景之下的渔父”精神文化意蕴等方面对古代文学中的渔父形象加以分析和探究。 一、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渔父形象 渔作为一种基本的生活方式,在古代人们的生活中很常见。基于这种生活方式,自然而然的出现了渔夫这种职业,他们以捕鱼为生,生活在江河湖海边,经常与水打交道,有着身体上的劳动与付出。我国古代文学名著中最早提到有关于渔的描写大概是《诗经》了。《诗经》的《卫风竹竿》篇写到:籊籊竹竿,以钓于淇。”1]《小雅采绿》:之子于钓,言纶之绳。其钓维何?维鲂□鱮。”2]然而这些仅仅是有关于渔这一类活动的描写,渔父作为一个具体的形象出现,最早应该是在《楚辞渔父》篇中了。 《楚辞渔父》篇中的渔父形象,在整个古代文学中,具有极其重大的影响。屈原,楚国三闾大夫,遭人诬陷被流放,颜色枯槁,形容憔悴”3]。他怀着一颗忧国忧民的心,迈着沉重的步子来到江边。一个一心想着辅佐君王,为国家的兴盛尽其所能,满腔爱国情怀的人,却被小人谗害至流放。义臣遇不到明君,心里是何其的悲愤与失落!在屈原的理想这般失落,人生追求这般无奈与痛苦之际,一位渔父”踏浪而来。渔父见到屈原时脱口而出: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 ”渔父一见面就准确的判断出屈原的身份,说明 他并未对世事一无所知,而应该是相当了解。屈原作为三闾大夫,掌管楚国王族屈、景、昭三姓的贵族官员,以他这样的身份和地位为何会流落至这种人迹罕至的江边?渔父发出了这样的疑问。屈原自己的回答是: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这是多么自负与自傲的回答,将自 己的清”醒”与世人的浊”醉”截然对立开来,自己的清”与醒”不为世人的浊”醉”所容,也没有人能理解或者倾听他心中的那份执着的理想与追求, 心中充满着悲痛与失落,字里行间流露着难掩的痛苦与无耐!一个执着于政治理

古典文学渔父意象及蕴含

古典文学渔父意象及蕴含 植根于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沃土上的中国古典文学,在创作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许多用来寄托情思的文学意象。渔父就是其中一个非常独特的文学意象,代表了中国传统的隐逸文化现象。 一、渔父意象产生的历史脉络 (一)早期的名士钓翁 渔父起初是作为钓翁存在于上古的传说故事,从未开化社会起就存留有关于钓翁的民间寓言故事。已有记载的最早的当为磻溪著名钓翁姜尚姜子牙的故事了。据今存元刊《武王伐纣平话》记载,“姜尚因命守时,立钩钓渭水之鱼,不用香饵之食,离水面三尺,尚自言曰:‘负命者上钩来!’”正是因为这种直钩式钓鱼法和那句相当自负的话语,使得周文王亲自前往磻溪聘请这位深藏不露的老人家,太公望从此成为辅佐周文王、周武王灭商的功臣。后来就用“磻溪渔父”的典故代表怀抱文武全才的隐士。三次拒绝光武帝刘秀高官厚禄邀请的东汉名士严光恐怕是史上最淡泊名利的渔者了。严光字子陵,据《东观灌记》记载:“光武帝与子陵友旧,及登位望之,陵隐于孤亭山垂钓为业。访得之,子陵不受封。”由是严子陵清高之名流芳千古,“渔”得归隐超脱的盛名,后来李白以诗句“昭昭严子陵,垂钓沧波间。身将客星隐,心与浮云

闲。”(《古风》十二)盛赞严子陵的高风亮节、安于岩户。范仲淹撰写《严先生祠堂记》,在文中最后不禁歌颂道:“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以“苍苍”之云山、“泱泱”之江水的比兴手法,极力推崇和赞赏严子陵先生不为名利、权位所动的高节风范。 (二)不知姓名的“世外高人” 隐逸意指“能为而不为”,只有那些有智慧又甘愿隐姓埋名的世外高人才算得上是隐士。大多数隐士都没有姜翁和严士这样的名气,他们甚至只是些无名无姓的捕鱼者,但他们被赋予隐逸与智慧的色彩。典籍中记载了许多纯粹的渔父:不仅生活充实闲雅,内心恬淡平和,而且人生阅历丰富,知识修养极高,对处世和安邦有着颇为精到的见地;表面上心无牵挂,寄情山水,但实际上博学厚重,深藏不露,成为不知姓名的“世外高人”。明代萧良《龙文鞭影》里记有两个潇洒而又清醒的渔父———“放歌渔者”和“鼓枻诗翁”。唐时崔铉任江陵太守时,有楚江渔者,不言姓氏,钓于楚江,得渔则换酒,辄自放歌。人问曰:“君隐者之渔耶?”对曰:“姜子牙、严子陵以为隐者,殊不知钓其名耳。”去而不顾。宋时卓彦恭尝过洞庭,月下有泛舟,一老翁棹其旁,卓问有鱼否,答曰:“无鱼有诗。”乃鼓枻而歌曰:“八十沧浪一老翁,芦花江上水连空。世间多少乘除事,良夜月明收钓筒。”问其姓名,不答而去。面对世人的追问,一个“去而不顾”,一个“不答而去”,这两

渔夫形象

渔夫何以成为中国传统诗词中的一个经典的文化意 向? 渔夫成为中国传统诗词中的一个经典的文化意向,是因为:首先楚辞是产生于南方长江流域楚地的诗歌样式。也就是指以具有地方特色的乐调、语言、名物而创作的诗赋,主要是伟大的诗人屈原从楚国的乐曲和民歌中汲取营养,打破四言诗的传统体制,开创了一种句法参差灵活的新诗派也称“骚体”诗。把先秦诗歌推向高峰。《楚辞·渔夫》记述这样的故事。 故事中屈原是一个始终不渝地坚持理想、不惜舍生取义的生活中的强者,是一个不随波逐流,不苟合,不妥协,与众不同,特立独行的形象;显示了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 渔父是一位高蹈(高蹈:超脱)遁世的隐者形象,是道家思想的信徒。具有明哲保身、随遇而安、知天达命、与世推移的处世态度。作者还刻画出他不愠不怒、不强人所难心平气和的超然姿态。作者塑造这一形象,对塑造屈原来讲,具有对比、衬托的作用。 渔父和光同尘、不做抗争的主张中,包含了睿智和超脱。没有世俗的纷扰,保有自己的一份闲适的心

情。比劳心苦志、形容憔悴的屈原来说,渔父形象轻松自由,更能投合文人的胃口。 因此,“渔父”的意象成为触发文人情思的文学“原型”之一—— 第一,渔父代表一种遗世独立的清高隐逸的人格理想。王逸《楚辞章句》云:“渔父避世隐身,钓鱼江滨,欣然自乐。”《楚辞》中的渔父,都是避世埋名的隐士,而并非靠捕鱼为生的渔人。渔父是隐士的象征,一方面他保持高洁的品性和情操,厌倦尘世的纷扰,但并不一味陷入矛盾和痛苦之中(一如屈原);另一方面追求一种无拘无束的、自由的人生境界,把这两个结合到一起了。一方面有一种高洁的人格和人生境界,另一方面我还要自由,要摆脱社会的一些名钩利锁,或者其他方面的束缚。渔父的形象已经作为一种文化符号。这个符号就是坚持操守、追求自由这样一种人生的代称。 第二,渔父意象包含了几个要素。首先是“渔”,含垂钓之风。其次是“父”。“父”又写作“甫”,为老年男子之称。老年人历经沧桑坎坷,明于得失,归心淡泊,自然非少年人锐意进取可比。

渔父名词解释

渔父名词解释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渔父的定义与含义 2.渔父的象征意义 3.渔父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4.渔父在现代文化中的影响与传承 正文 渔父,字面意思是打鱼的老者。在古代,这个称谓常用来指代那些以捕鱼为生的人。他们依靠丰富的捕鱼经验和技巧,在江河湖海中捕获各种鱼类,以维持生计。渔父一词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多有出现,有时也被用来象征一种生活状态或人生态度。 渔父的象征意义多种多样。首先,渔父代表了一种勤劳、朴实、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虽然艰辛,却也充实而满足。其次,渔父也象征着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哲学。他们在捕鱼的同时,也懂得保护渔业资源,以确保可持续的生计。再者,渔父的形象也常常被用来寓意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的精神品格。 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渔父的形象经常出现,且多具有象征意义。如《庄子·逍遥游》中,庄子以渔父与樵夫的对话,表达了自己追求逍遥自在、超脱尘世的人生理想。在《庐山谣》中,唐代诗人白居易以“渔父”自比,寓意自己虽处江湖之远,仍心系国家和民生。此外,《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名著中也均有渔父形象的出现,有时寓意着世外桃源,有时则象征着艰难困苦中的希望与坚持。 时至今日,渔父的形象和象征意义仍然在现代文化中产生影响。一方面,人们仍然把渔父视为勤劳、朴实、自给自足的象征,强调这种生活态度对于现代社会人们追求物质财富和心灵富足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渔父

也常常被用来寓意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应保持与自然和谐相处,注重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同时,渔父的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的精神品格,仍然被认为是一种值得追求和学习的人生境界。 综上所述,渔父这一概念不仅代表了一种古老的职业和生活方式,更承载了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

渔父文化内涵

渔父是一个懂得与世推移,随遇而安,乐天知命的隐士形象。他看透了尘世的纷纷扰扰,但决不回避,而是恬然自安,将自我的情操寄托到无尽的大自然中,在随性自适中保持自我人格的节操。渔父是作为屈原的对面存在的,其实是作品中的一个衬托,但是本人个人却十分推崇之。人生在世,有时是要学会适当的妥协,不可过于清高,否则只能是悲壮! 由庄屈开创的“渔父”意象,凭借其丰厚的思想内涵,引起了历代文人的广泛共鸣。战国以来,纯粹的道家虽已消失,但传统士大夫的精神状态,总是徘徊于儒道之间。无论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往往都有着浓厚的隐逸情结。而“渔父”意象,恰是最能触发其情思的文学“原型”之一。因此,“渔父”意象在历代文人的创作中传承不绝,屡有佳作出现。 举诗词为例,则从王维的“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山居秋暝》),到李白的“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再到韩愈的“苹藻满盘无处奠,空闻渔父叩舷歌”(《湘中》),历历可征;举散文为例,则有著名的《桃花源记》;影响所及,甚至渗透到绘画、音乐创作之中:许道宁、吴镇、戴进等都绘有《渔父图》,古琴曲中也有《渔樵问答》、《欹乃》、《渔歌》、《醉渔唱晚》等曲。 柳宗元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江雪》)很有深意,让我们体会到了一种自信,一种高洁的品格和追求自由的人生境界。他在另一名篇《渔翁》中吟道:欸(ai)乃一声 山水绿”,渔父撑着船远远的逝去了,既带着屈原的理想,也带着道家“和光同尘”的思想逝去,与青山绿水融为一体。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词举重若轻,轻描淡写便绘就一幅超凡绝尘的胜景,渔人既在劳作,又在审美——观美景、品美趣,人与自然是和谐的关系,这只有超然于世外的“烟波钓叟”才有这样的心境、这样的话语,故而流传至今一千多年,历代传唱,诗家骚人多仿其体式、意境或词句翻出新作。苏轼就曾以其成句入于《鹧鸪天》,又用于《浣溪沙》,黄庭坚亦尝以其词增为《浣溪沙》。 苏轼《鹧鸪天》:“西塞山边白鸟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朝廷尚觅玄真子,何处如今更有诗?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人间底事风波险,一日风波十二时。”全词9 句,中有5 句基本采用张词,但能恰到好处地嵌进新词,宛如己出,显示出作者的高妙才艺。其《浣溪沙》:“西塞山边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鳜鱼肥。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里的“东坡印记”是较为明显的,给人感觉是坡老自戴箬笠、自披蓑衣,孤独地挺身于风雨之中,“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苏轼在词题下自注道:“玄真子《渔父》云云,此语妙绝,恨莫能歌者,故增数语,令以《浣溪》歌之。”最有趣的是他贬谪黄州期间,与客夜饮归途,乘醉吟出“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临江仙》)的词句,表达出对渔父那般自由隐逸生活的神往。不料,“郡守徐君猷闻之,惊且惧,以为州失罪人,急命驾往谒,则子瞻鼻鼾如雷,犹未兴也”。可算是误解诗歌意象而引出的 一段轶事。 黄庭坚的《浣溪沙》则塑造了截然不同的渔父形象:“新妇矶头眉黛愁,女儿浦口眼波 秋,惊鱼错认月沉钩。青箬笠前无限事,绿蓑衣底一时休,斜风细雨转船头。”他的词巧用 地名作人称,形象生动。下阙着力写渔父的心态和行为。这里的渔父已不是张词里的超然飘然如仙翁的渔父,也不是苏词里的饱经风雨后或惶恐不安或随遇而安的渔父,而是感情丰富而细腻、深怀爱美之心而又失落自我的文人化了的渔父,“青箬笠前无限事”,小小箬笠下遮蔽着哪些事?有眼

楚辞《渔父》中的渔父形象分析

楚辞《渔父》中的渔父形象分析 楚辞《渔父》中的渔父形象分析关于这首诗,历来有很多种说法。大致上都是认为此篇乃是作者屈原被放逐时所作,以抒发他忧国伤时和对前途失望之情,“寂寞”、“寥落”等词语正是表现出作者内心孤独凄凉的感受。不过我认为对于这个问题还应该从整体把握来看待,因为《渔父》这首诗主要是通过神话故事来阐述人间的道理。因而在理解的同时,也应当深入地思考一下作品中蕴含着的丰富的政治与人生哲学思想,进行总结性评价,避免流于肤浅。那么就让我们走近渔夫,去领略一番“世界第一江山”的风采吧! 第一层写景:“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以鱼、鸟入水来比喻君子处世,用泥沙混杂水中比喻小人在朝廷为官,极力赞扬鱼儿无拘无束的快乐自由,实则是借古讽今,揭露庸俗贪婪的小人。“沧浪”暗示了诗人高洁的节操。可见渔父与“鱼”、“鸟”一样,均属于隐逸之士。接下来,再叙渔父之状态:“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紧接“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已经很明显地将渔父置身社会洪流之外。于是开始将自己推销给“渔父”了:“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他认为圣贤之人如此做并非是沽名钓誉,而是以一种超脱的精神境界,化解外部世界带来的烦恼。最后一句:“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矣。”点破题旨,留下余味。“沧浪之水”代指世俗之尘,表达作者鄙弃世俗,洁身自好的意愿。“可以濯吾缨”比喻其远离污浊官场,追

求廉洁清白的节操,而“可以濯吾足”,表达了更为深刻的思想——纵使在恶浊的环境中仍保持洁身自好。其中包含了作者高尚的思想境界。对于“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颇有些人把它视为怪诞,但又何尝不合情理呢?因为人洗澡时,热气蒸腾、汗流浃背,必须得打起伞才能防止湿透衣服,所以先弹去帽上灰尘,再拂拭身上尘土,这不仅反映出儒家“事死如事生”的观念,而且还使人联想到古代的贵族往往在沐浴之后戴上高高的帽子,做些繁琐而矫揉造作的动作,完全违背了人体的真实自然。然而正像人类喜欢打扮却偏爱真实的生活,“乌纱帽”、“礼服”毕竟太假,倒不如一顶草帽来得自然随便,所以渔父“弹冠振衣”的装束恰似真人版的生活本色秀,正好切合作者希望超脱红尘的志向。

古典文学渔父意象及蕴含

古典文学渔父意象及蕴含 古典文学中常见的渔父意象,是一种非常具有象征意义的文学形象。这个意象常常出现在各种古典文学作品中,如《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等等,传承至今。从渔父意象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深刻的含义和寓意,这篇文章将会探讨古典文学中的渔父意象及其蕴含。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渔父的本质。渔父是一个靠海为生的人,常常在海滨垂钓,静待着大海给他带来的收获。渔父的生活是非常艰苦和辛劳的,他需要不断地面对着海风和浪涛。但是,他并不因此而放弃,而是坚持不懈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渔父的生存状况可能并不乐观,但他所追求的目标是深深地映射在他的内心中——从大海中获得属于自己的收获。换句话说,渔父的目标是充满动机的,因而有力量推动着他往前走。 在古典文学中,渔父意象传递出的意义是多重的。首先,渔父通常被视为自然的象征。他在大自然中生活,与自然紧密相连,因此他所追求的东西也有着自然的色彩。渔父的取材来源也是来自大自然——大海中的鱼。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渔父 的行为被视为一种天经地义的事情,渔父可以被视为自然界的翻译者或者促进者。 其次,渔父还可以被视为一种寓言意象。渔父为了得到属于自己的收获而不断努力,他的行为不是自我追求而是拼搏奋斗的代表。拼搏的结果,一次又一次地证明了他的能力,不断地推进了他的自我认识和自我价值的发现。这表明,渔父意象

代表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它以一种有力的方式揭示了人类精神的奋斗。 最后,渔父还代表一种战胜困难的意象。渔父常年在海上打渔,在恶劣的天气和海况下,渔父需要百折不挠地坚持下去才能得到自己的收获。这种困难表明了人在追求自己梦想的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通过渔父的克服挑战的方式和决心,我们看到了成功与胜利背后的代价和重量。 因此,我们可以总结出,古典文学中的渔父意象蕴含着自然、拼搏、克服挑战等多种意义。它在文学和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因为它代表了人对美好未来的渴望和对人生意义的真实探索。作为渔父意象的读者,我们需要从其中寻找到自己的意义和寓意,希望在寻找过程中也能够启示我们对未来的追求。无论如何,渔父意象都是古典文学中一种深刻而重要的象征。

浅析渔父中的多元审美意蕴

浅析渔父中的多元审美意蕴 《渔父》是鲁迅先生所写的一篇短篇小说,通过描述一个默默无闻的渔民的生活和悲剧,反映了社会的不公和人的悲惨命运。这篇小说不仅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还蕴含着丰富的审美意蕴,具有多元的审美价值。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渔父》中的多元审美意蕴。 1. 人物形象的形而上学意味 《渔父》中的主人公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渔民,他的生命轨迹被命运所支配,缺少自主性和选择的机会。他的人物形象具有深刻的形而上学意味,表现了生命的无常以及人与命运的关系。渔民有时候就像一个被推着前进的棋子,没有发言权也没有选择权。而这一点也引发了我们对于人命运和自由的思考。 2. 民间文化的审美意味 《渔父》中的故事背景是在民间,而渔民的人物形象和情节构思也具有浓郁的民间文化风格。文中渔民在遭遇不公正待遇时,选择了参拜神明,并且死后还被封为神,这种信仰和崇拜的态度是中国传统民间文化的一部分。这种传统的信仰和文化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也是一种审美心理和审美情感的表现。 3. 意象的审美意味 《渔父》中的意象鲜明,如渔民坐在岸边划着小船、深夜中的海鸟鸣叫、渔民与海的互动等,这些意象使读者更加易于

产生情感共鸣。例如,描述渔民在乘坐小船出海的情景时,描写了水波涟漪的荡起,借生命与大海的关系体现出了小人物与大自然的互动。这些生动的意象构成了作者的审美语汇,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4. 文学技巧的审美意味 《渔父》中的文学技巧也产生了强烈的审美效果,如对比法、暗示法等。例如,小说中通过对比大海和小船的大小来表现渔民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通过船上的划得不急的浆声来表现渔民的努力和无奈。此外,作者还利用暗示法来引导读者的思考,例如用“问题”代替了“过错”,寓意深远,引人深思。 总体而言,鲁迅的《渔父》不仅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而且蕴含着多元的审美意蕴,包括人物形象的形而上学意味、民间文化的审美意味、意象的审美意味以及文学技巧的审美意味。这些审美价值为这篇小说的内在表达提供了强大的支持,使其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古诗中的渔翁形象

古诗中的渔翁形象 在中国人的心里常有一个挥之不去的形象,那就是“渔父“形象。随着文化的浸染,渔父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意象,而且具有了某种文化内涵。这一形象,经常闪现在我国古代文学和绘画当中,成为隐士的象征,影响着中国历代文人群体的仕隐观念。因此,对渔父意象进行综合探究是很有必要的。以下是笔者一些浅见,以飨大方之家。 一、渔父形象的出处及内涵。 “渔父”形象最早出现在《庄子》一书中。在《庄子渔父》中,作者塑造了一个跟儒家代表人物孔子相对立的人物形象——渔父。文中具体写了渔父跟孔子的对答,结果孔子对“渔父礼拜有加”。而最早确立“渔父”形象,并赋予其深刻思想内涵,应是屈原的《渔父》篇。文中通过简单的语言和动作描写,勾勒出一个具有丰富思想内涵的渔父形象。纵观两文中的渔父,他是隐士的象征,一方面他保持高洁的品行和情操,厌倦尘世的纷扰,但他并不一味陷入矛盾和痛苦之中,另一方面追求一种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人生境界。说到底,渔父形象已幻化为一种文化符号。这个符号就是坚持操守、追求自由这样一种人生的代称。 二、渔父意向包含的要素。 第一是“渔”。渔樵耕读,“渔“位于首。“渔”有捕鱼意,也暗含垂钓之风。最能体洒脱不羁,扁舟无碍的境界。西周初年的姜太公直钩钓于渭水之滨,结果把周文王这条大鱼钓了上来。《史记》载吕尚“盖尝穷困,年老矣,以鱼钩奸周西伯”。可见,姜太公这个渔者,他钓的是另一意义上的“鱼”。号称“惟巢由乃可并驾”的严子陵,他是汉光武帝的同窗,刘秀多次相请,严子陵却一生不仕,隐于浙江桐庐,垂钓终老。 第二是“父”。“父”又写作“甫”,为老年男子之称。老年人饱经沧桑,历经风雨,归心淡泊,自然非少年锐意进取,锋芒毕露可比。古称人老之后,不归禅则归道。由此可见:“渔父”意象与隐者在年龄因素上也相吻合。 第三是“水”。道家认为水是万物之本,品性谦逊,亲附万物而公正无私。《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可见,水有这种美德,也正暗含着道家的追求。 第四是“舟”。有渔父必有舟,而此舟又一定是小舟。苏轼在《赤壁赋》中称“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舟如一叶,以况其小,只有小舟,才能达到“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的境界。 第五是“钓”。儒家要求“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钓”就意味着要有耐心,要把握火候,等待时机。意味着隐者介于兼济与独善之间。而耐心等待,不急不躁这一境界也正是隐者所追求的。 三、渔父意象对后世的影响。 首先渔父意象对历代诗歌创作的影响最为深远。中国是诗的大国,诗歌中以渔父为意象的非常多。以唐朝为例,王维诗中有“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李白诗中有“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柳宗元诗中有“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仅从这三位诗人的诗句中,就可以想象出渔父意象的影响力。 其次它对我国的散文、小说、戏剧创作都有影响。散文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那个忘路远近的武陵渔人。小说如施耐庵《水浒传》中的阮氏三雄。戏剧如京剧中的《打渔杀家》。

渔父名词解释

渔父名词解释 摘要: 一、渔父名词解释的背景与来源 二、渔父在古代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三、渔父在文学作品中的形象描绘 四、渔父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 正文: 【渔父名词解释的背景与来源】 渔父,作为一个名词,最早见于《庄子·渔父》篇。渔父,又称渔者、渔翁,是指以捕鱼为业的劳动者。自古以来,渔业就是人类生活的重要来源之一。渔父一词的出现,既反映了我国古代渔业的发展,也体现了先民们对渔业的尊重与崇敬。 【渔父在古代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渔父常常被赋予丰富的象征意义。首先,渔父代表着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他们常年生活在水边,熟知水性,能与鱼虾为伍,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的敬畏与亲近。其次,渔父形象往往与隐逸、清高、豁达等品质联系在一起。他们独来独往,逍遥自在,不为世俗所累,是古代文人向往的一种生活境界。 【渔父在文学作品中的形象描绘】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渔父形象屡见不鲜。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里的

渔父形象象征着超脱尘世、追求更高境界的精神。又如宋代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飞烟散尽瘦无际,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这里的渔父形象则表达了离愁别绪、飘零江湖的感慨。 【渔父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 在现代社会,渔父的形象和象征意义依然具有很高的价值。一方面,渔父代表了一种传统文化,体现了我国历史悠久的渔业文化。另一方面,渔父形象仍然具有很强的文学艺术价值,为现代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此外,渔父形象也启示人们要珍惜自然资源,倡导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综上所述,渔父名词解释不仅是对一个职业的描述,更是一种文化象征。

浅析《渔父》中的多元审美意蕴

浅析《渔父》中的多元审美意蕴 苏教版课文《楚辞・渔父》篇什虽短,但文字空灵曼妙,意蕴深迥,读后令人回味,心向往焉。何以有这样的阅读感受呢?正是《渔父》中饱含着丰沛的美学情调,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有着充分的审美体验。 作品中呈现给读者这样的画面:一端是岿然的江岸,屈子愀然独立,风飘散发。另一端是明净的江面,漂泊着一叶扁舟,苍老渔父弯腰抚桨,嘲风弄月。画面具有空灵的美学特质,也具有儒道文化的象征意蕴。这里远离市井,唯有旷远的江面,除却人物和渔舟别无更多纷繁什物。读者的思绪在空白处渐渐缥缈,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从作品呈现的对立两方所代表的具体元素来解读其内在的文化审美意蕴。 一、岸上形象――泽畔行吟的意象破译 泽畔行吟,历来为文人高士所欣赏,常作为绘画创作的题材,其内涵极为丰富。 泽畔即岸边,岸是土地尽端,土地是固定的、坚实的、静默的形象,通常具有厚重的审美特质。《周易》中,“地”为“坤卦”,《象》讲解为“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以大地形象劝勉君子增厚美德,容载万物。土地具有承载万物的品德,是万物附着生存的根底。因而,土地代表国家,代表秩序,代表儒家文化的命脉。“社稷”中的“社”就是说明对土地的膜拜,屈原所立足的土地正是代表儒家文化的一面。从屈原和渔父的对答开场直到说“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

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我们感受到屈原的执着,正如其脚下的大地,坚决不移。而坚决执着往往具有浓厚的悲剧色彩,譬如脚下的土地,不免于风沙的剥蚀,洪水的冲刷。儒家文化正是着眼于人世,汲汲于救世,投入多,受损多,必然染有些许悲情。 立足于岸边的屈原形象,大可理解为苍莽大地幻化的具象。作品中就是如此描绘的:“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交代了人物的悲剧命运,是被楚王放逐;“游于江潭”,点明了地点,也暗示屈子从庙堂贬落江湖,无家可归,无所用世。一生为联齐抗秦、振兴楚国而奔波的屈原,竟遭小人诽谤,“鸾鸟凤皇,日以远兮。燕雀乌鹊,巢堂坛兮”(《涉江》),想到家事国事,“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离骚》),不由忧心忡忡,所以文中描写为“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面临困窘,屈原内心极其矛盾,下意识地在水边游走徘徊。 水和土具有相对立的文化内涵。水有灵动变化的特质,代表理性,代表变通,可以给人以旷达的人生喻示。孔子曾放言“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也许就想放弃执着,遁迹海上,逍遥自在。水总是给人蜿蜒流走的印象,古代士大夫一旦走向水边,说明心兴波澜,万难排遣,困惑迷茫。屈原走到水边,走到土地的尽端――泽畔。他内心汹涌的定然是哈姆莱特式的哲学沉思:“是生存,还是消灭?!”渔父的劝慰,反倒激发屈原对理想、对操守的一以贯之的坚持,最终纵身一跃,恍假设流星在天幕划的一道银白弧线――自沉江中,以自身的消灭坚决保卫儒家文化的终极要义:舍生取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