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简述艺术欣赏的过程

简述艺术欣赏的过程

简述艺术欣赏的过程

艺术欣赏的过程分为了解作品的历史背景,艺术特色,掌握技法,领会情感等几个环节。今天我们来看看关于绘画的欣赏方法:分析绘画的内容和形式、体裁及风格、表现手法等特征。比如对不同画派、流派、风格以及大师作品的认识、理解和鉴赏;对不同时期各种题材的作品的认识、理解和鉴赏;对不同地区、不同时代、不同民族风格作品的认识、理解和鉴赏。学习运用简单的评价标准。学习对传统美术样式的简单欣赏方法,比如国画、油画、版画、雕塑、壁画等的特点、要求、功能、类别等的知识。能够正确辨认并说出一些常见的中国画、西洋画和版画的艺术语言,掌握其基本的创作方法。比较书法、篆刻与绘画艺术的异同点,培养学生对古代优秀文化遗产进行继承和发扬的情操。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是古人对艺术作品中所包含的审美因素的概括。艺术就是由于它有象征性、模糊性和多义性,使得艺术作品中包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我们可以从这些丰富的情感中获取多方面的信息,达到心灵上的交融与沟通。

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的概括和典型化,往往带有一定的目的性,艺术家主观感情色彩浓烈,把个人对客观事物的真实感受,通过形象思维进行加工和艺术处理,以特殊的方式把它表现出来。在艺术作品中,自然界、社会生活和人的思想感情相互渗透,熔铸成为艺术形象的意蕴和情趣,形成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比如高尔基笔下的《母亲》《海燕》,不但描绘了母爱的伟大,而且反映了一种无私无畏的战斗精神,

启发了无数青年人奋起抗争,迎接光明的未来。

阅读书法,需要“解剖麻雀”地仔细阅读;欣赏绘画作品也应“连缀案牍”般地认真领悟。有一位科学家说过,解释一种现象或提供一个新的解释,需要艺术欣赏的能力。一幅画的线条是否优美,可以从长短、粗细、快慢、轻重、枯湿、虚实、曲直等诸方面去体味,如果说的还只是理论,那么如何将理论转换成具体的形象呢?答案很简单,将自己置身于画面之中,让耳听眼观去感受、体验。一副好的作品,除了可以“窥全豹”外,更要放开眼界去欣赏“林木”,达到视觉与

心灵的沟通。在欣赏中可借助音乐、文字等辅助工具,甚至还可参考地图。

艺术鉴赏的条件及鉴赏流程

艺术鉴赏的条件及鉴赏流程 作者:刘日晖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艺术鉴赏包括对艺术品的鉴别和欣赏,艺术鉴赏是人们在接受艺术品的过程中,多艺术进行再创造,用人们复杂的心理如感觉、情感、想象和理解等。在这复杂的作用下进行艺术的再创造,同时使我们获得审美享受和精神活动。因此,艺术鉴赏并非被动的接受,也不是“画的真好”、“唱的真好”等简单的欣赏,而且是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并且有创造性的精神活动。在主体在鉴赏活动中获得了审美享受,同时也获得了自我发现,自我肯定,自我升华的心理满足,所以不得不承认艺术鉴赏是一种人类高级的精神活动,是一种审美再创造的复杂精神活动。 一、艺术鉴赏的基本条件 (一)主观条件 1.鉴赏者必须具备一定的艺术素养鉴赏者的艺术素养包括对艺术作品感受能力和理解能力,想要提高这方面的能力最好的方法无过于在特定的艺术领域里不断训练,不断观察和鉴赏的一种特定类型的美,很明显,这种艺术素养是后天大量艺术实践活动中我们有意识去训练出来和培养出来的,并且这种艺术素养在集体的艺术活动中不断地丰富和提高。 2.鉴赏者需具备一定的文化修养鉴赏者需具备一定文化修养,也就是主体鉴赏者须有知识水平,只有了解艺术品当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时代精神和文化内涵,才能够对作品创作的意图有所了解与体会,也

就不会导致对作品的创作意图不明白乃至形成误解和偏见。任何艺术品都是在一定的时代氛围中产生的,完全不了解作者的时代和精神世界就会导致对作品的认识不明确。 3.鉴赏者需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人生阅历的短浅会给我们对作品的鉴赏增加很多障碍。对此鲁迅曾说;“但看别人的作品也很有难处,就是经验不同,既不能心心相印。所以常有极要紧及精彩处,而读者不能感到,后来自己也经历了类似的时,这才了然起来。” (二)客观条件 1.艺术品有审美价值作为主体的我们在欣赏艺术作品的这个对象来说,艺术品必须要有艺术上的魅力和审美上的内涵,审美价值越高的艺术品就越能唤起欣赏者的美感和兴趣。只有美妙的音乐才能唤起人们在情绪上的感动,诗词在赏析的过程中能“品尝出味道来”才是好的诗篇,普普通通的“声音”或“噪音”,根本无法给鉴赏者带来审美上的愉悦。 2.实际环境的条件的要求在生活的实际环境条件也可能会形成对欣赏活动的制约不如无法亲眼看见画家如何绘画或如何写作的,看不见他们的原作是怎么完成的等等。 (三)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审美关系 就是说一件艺术品只有在欣赏的过程中才能作为真正的审美对象,而在这同时主体的我们在欣赏艺术作品中必须抱有一种不同于日常心态和趣味的审美心态和趣味,只有这样主体和客体这种关系才能真正地建立起审美关系。

舞蹈欣赏 三层次 三过程

舞蹈欣赏是一种精神活动,要求欣赏者发挥形象思维,融入作品,全身心地投入舞蹈的欣赏当中去,这样我们才能走进艺术的审美天地。是一种以包含诗情,富于乐感的人体动态美为对象的审美活动。 欣赏舞蹈大致要经历三个过程即三个层次:第一层是对舞蹈作品动态人体形象的感觉;第二层是由舞蹈作品流动的动态人体形象的感觉所引起的体验,联想而进入想象;第三层是通过对流动人体形象的想象,内涵的探究而得到领悟。这一层可以说是欣赏者审美过程中的最高层次了。一个舞蹈作品经过审美体验,呈现出丰厚的内涵,成为一段柔情、一片风光、一个梦境。这里,我以评论家(同时又是欣赏者)黄素嘉观看了杨丽萍的独舞《雀之灵》后所写的感受试加分析,从中体会舞蹈欣赏的心理活动的三个层次: 形象感觉——当作品在舞台呈现时,首先映入人们眼帘的是演员的人体自然结构和由演员美的人体所舞动的美的动作和韵律。“一只晶莹洁白的孔雀,跃然而出,亭亭玉立。她抖动羽冠,轻盈矫健,她舒张双臂,轻柔妩媚……”杨丽萍优美的体形,修长柔韧的臂膀与轻柔细腻的动作,以及由手腕手指和躯体的曲回所构成节节伸展的舞姿,使黄素嘉产生舒适之感,不知不觉间被吸引进去,这就是舞蹈欣赏的第一层,即以舞蹈中人体作为起点,对外部形体动作产生初步的感觉,也就是“应目”或“悦目悦耳”。 体验想象——黄素嘉欣赏的情思随着舞蹈中孔雀的畅饮、嬉戏、欢跃、展翅飞翔表演的层层展开而步步深入。她被舞蹈中舒张悠扬、延绵深长的情绪所感染,从而调动起全部经验和感情积累,进入艺术的想象领域。“人们屏息凝神,沉浸在这艺术的神奇圣境之中,净化深华。”由人体动态形象的感觉,进而动情,动心,产生想象,这是舞蹈欣赏的第二层,即“会心”或“悦心悦意”。 探究领悟——舞蹈表演中的一幅幅图画,通过手指的孔雀头造型,手腕、手臂、肩、胸、腿的灵活秀丽的舞蹈动作展现出来,形态万千,新颖别致,一反以往的舞蹈模式,以创造性的艺术形象触动人的情怀乃至于灵魂。黄素嘉在欣赏中再一次重温了对生命的认识,同时升华净化了这一认识,在此基础上,她从舞蹈家的审美角度看到了舞蹈创作者和表演者的美学观,专业水平,艺术趣味等,“我,欣赏者。脑中的荧屏迅速闪现出一个久思不得而瞬间映现的答案——现代意识注

艺术欣赏

第九章艺术欣赏 一、填空题: 1.艺术是一个活动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个环节构成了艺术欣赏的全过程。 2.________________是艺术活动的终点和完成,又是艺术创作的新的起点和开始。 3.艺术欣赏的根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艺术欣赏的前提。 5.艺术欣赏与非艺术欣赏的分水岭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所谓审美再创造,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文学和音乐作品的艺术形象是________________的艺术形象,具有________________性和 ________________性。 9.艺术作品意蕴的无限性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另 一方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艺术欣赏的客观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艺术欣赏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无限过程。第一,欣赏者对艺术作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艺术作品意蕴的__________________。第三,每一个时代都会用新的眼光去欣赏艺术作品,对艺术作品做出新的解释。 12.________________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无限过程。 13.审美再创造的表现:1.对艺术作品________________的审美再创造。2.对艺术作品 ________________的审美再创造。3.对艺术作品________________的审美再创造。4. 对艺术作品________________的审美再创造。4. 对艺术作品________________的审美再创造。5. 对艺术作品________________的审美再创造。6. 对艺术作品________________的审美再创造。 14.对艺术作品三维空间的审美再创造体现在艺术家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引导欣赏者________________,创造真实的三维空间。 15.艺术欣赏就是对艺术作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填补。 16.艺术作品的虚空与不确定性只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不能是无限的。 17.艺术作品的空白与不确定性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去填补。 18.具有审美能力的欣赏者必须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_______,还要有一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艺术欣赏有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艺术欣赏是从我们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艺术作品为起点。 21.在欣赏艺术作品之前所出现的、具有明确方向的“视觉范围”也就是在欣赏艺术作品之前 对某种艺术作品的期待,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视界”在艺术欣赏之前表现为互相矛盾的两种趋向期待:_____________________与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艺术欣赏中定向期待与创新期待两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艺术欣赏 的最佳心理状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艺术欣赏初级阶段的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艺术欣赏依靠________________来完成对艺术作品空白与虚空的填补。 26.错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艺术欣赏中的错觉对作品空白与空虚的填补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艺术欣赏的最高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艺术接受中共鸣的特征是:共鸣带有强烈的________________、共鸣带有强烈的 ________________、共鸣带有强烈的________________。 30.艺术批评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艺术鉴赏过程的三个阶段

艺术欣赏的三个阶段 艺术欣赏是人们对艺术作品进行的非反思性的审美接受活动,是人们在接受艺术作品的过程中,通过情感、感知、理解、想象等各种心理因素的复杂作用进行艺术再创造,并获得审美享受的精神活动。 一、直觉反应阶段(观) 冥想有利于我们的身心健康,可以锻炼我的头脑,让头脑保持清醒。 而清晨精力昏沉,更容易进入状态;不知道一天会有什么事情来干扰,所以早上先做冥想可以确保每天有时间做冥想;让自己头脑更清晰的开始一天,使得一天的状态都会随之提高。 例如无意中在一本画册里面发现了蒙德里安的抽象绘画,虽然从前完全不了解所谓抽象表现主义,对于这位画家也比较陌生,却可以感受到线条里面的运动性,一下子可以抓住其中的一种比较浅层次的审美感受。直觉反应为日后更高层次的艺术欣赏活动做好了心理上的准备。 二、审美体验阶段(品) 审美体验是鉴赏主体在审美直觉的基础上,达到艺术审美活动的高潮阶段。 审美体验阶段是欣赏者根据各自的审美文化、心理结构以及经验,凝神观照,发挥想象力,以自己全部的人生经验去体验艺术形象,从中获得极大的审美享受和审美快感,激起丰富的情感。审美体验阶段是审美进一层再创造的全面落实,是审美愉悦的充分张扬,是意象的重建过程。 例如进入音乐会的大厅,屏息凝神,开始专注于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这个时候抽象的音乐元素直接全面地刺激大脑,激起听众内心的波澜。 三、精神升华阶段(悟)

精神升华阶段是鉴赏主体在审美直觉和 审美体验的基础上达到的一种精神的自由境界,是主体对艺术品的意象品鉴渐入佳境后,终于升华为对意境的感悟。 这也是艺术欣赏活动的的最高阶段和理想境界。精神升华阶段已经不同于直觉反应和审美体验的理解,它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哲理性的顿悟和理性的直觉。 例如在阅读《悲惨世界》,在有的地方被那种崇高的人性力量深深震撼,被那波澜壮阔的社会和人生画卷深深感染,不由自主地进入了那个世事纷杂而又充满激情与痛苦的世界。 通过以上关于艺术欣赏的三个阶段内容介绍,相信大家会对艺术欣赏的三个阶段有了新的了解.希望可以对大家以后的美学鉴赏有所帮助。

简述艺术欣赏的过程

简述艺术欣赏的过程 由于艺术欣赏的审美心理既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使得艺术欣赏的审美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阶段性和层次性。 一艺术鉴赏中的审美直觉 所谓审美直觉,是指人不经思考,立即对审美对象或艺术形象进行把握和领悟的能力。审美直觉的特征是直观性和直接性。这种直觉意味着,当我们欣赏艺术作品时,我们必须亲身体验;当我们听音乐时,我们必须看电影;只有在感性直观的艺术欣赏活动中,我们才能欣赏艺术,享受审美愉悦。直接性往往表现为一种不经思考对我或我自己的直接认识,这种认识往往是在一瞬间完成的,不需要逻辑判断或理性思考。 我们在欣赏艺术作品的时候,这种美感总是在一瞬间产生的,没有经过理性的思考。甚至一开始觉得很美好的时候,也可能一时说不出话来。这就是直接感知艺术形象的审美直觉在其中发挥作用,这种直觉是客观存在的。 在审美直觉中,还存在着一种特殊的现象——通感。所谓通感,是指在艺术创作与鉴赏活动中,各种感觉相互渗透或挪移,从而大大丰富和扩展了审美感受。关于通感产生的原因有各种不同的说法,过去多用联觉或感觉联想来解释。事实上,人的审美直觉能力并不是天生具有的,而是后天教育训练和艺术实践的结果。 艺术欣赏中的审美直觉作为欣赏活动的开端,是有价值的、重要的,但仍需进一步深化和发展,需要充分发挥欣赏主体诸多审美心理因素的积极作用。因此,艺术欣赏必然会进入第二个层次,即审美体验阶段。

二艺术鉴赏中的审美体验 艺术欣赏中的审美体验作为整个审美活动过程的中心环节,是指欣赏主体在审美直觉的基础上,唤起丰富的情感,置身于艺术作品中,获得心灵的审美愉悦,将外在作品中的艺术形象转化为欣赏者本人的生命活动。 艺术欣赏中的审美体验必须建立在注意和感知的基础上,可以在审美直觉的基础上进行。在审美体验中,想象和联想是最活跃的。在审美阶段,欣赏主体作用于艺术作品,整个心理活动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体现为一种积极的审美再创造活动。 接受美学提出了文学作品结构的召唤性问题,认为任何作品都必然存在着“空白”或“不确定性”。不仅文学作品如此,其他门类的艺术作品也同样存在“空白”或“不确定”,召唤着鉴赏者运用想象力和联想力去填补,而这种审美再创造恰恰是艺术鉴赏使人们享受到审美愉悦的主要原因。 情感在审美体验中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经验的世界也是情感的世界。在艺术欣赏的审美体验阶段,想象、联想、情感等心理因素异常活跃,整个心理活动始终处于活跃状态。 三艺术鉴赏的审美升华 审美升华作为艺术欣赏活动的最高境界,是指欣赏主体在审美直觉和审美经验基础上的精神自由。通过艺术欣赏的审美再创造活动,他可以在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中形象化自己,实现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顿悟和共鸣是审美升华阶段经常出现的现象。顿悟,就是直接抓住一件作品最内在、最深刻的艺术意蕴。所谓共鸣,是指在艺术欣赏过程中,欣赏主体在审美直觉和审美体验的基础上,被艺术作品深深打动和吸引。从而达到忘我的状态,从而达到欣赏主体与艺术形象的一致,物我同一,物我相忘。

简述艺术欣赏的过程

简述艺术欣赏的过程 艺术欣赏的过程分为了解作品的历史背景,艺术特色,掌握技法,领会情感等几个环节。今天我们来看看关于绘画的欣赏方法:分析绘画的内容和形式、体裁及风格、表现手法等特征。比如对不同画派、流派、风格以及大师作品的认识、理解和鉴赏;对不同时期各种题材的作品的认识、理解和鉴赏;对不同地区、不同时代、不同民族风格作品的认识、理解和鉴赏。学习运用简单的评价标准。学习对传统美术样式的简单欣赏方法,比如国画、油画、版画、雕塑、壁画等的特点、要求、功能、类别等的知识。能够正确辨认并说出一些常见的中国画、西洋画和版画的艺术语言,掌握其基本的创作方法。比较书法、篆刻与绘画艺术的异同点,培养学生对古代优秀文化遗产进行继承和发扬的情操。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是古人对艺术作品中所包含的审美因素的概括。艺术就是由于它有象征性、模糊性和多义性,使得艺术作品中包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我们可以从这些丰富的情感中获取多方面的信息,达到心灵上的交融与沟通。 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的概括和典型化,往往带有一定的目的性,艺术家主观感情色彩浓烈,把个人对客观事物的真实感受,通过形象思维进行加工和艺术处理,以特殊的方式把它表现出来。在艺术作品中,自然界、社会生活和人的思想感情相互渗透,熔铸成为艺术形象的意蕴和情趣,形成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比如高尔基笔下的《母亲》《海燕》,不但描绘了母爱的伟大,而且反映了一种无私无畏的战斗精神,

启发了无数青年人奋起抗争,迎接光明的未来。 阅读书法,需要“解剖麻雀”地仔细阅读;欣赏绘画作品也应“连缀案牍”般地认真领悟。有一位科学家说过,解释一种现象或提供一个新的解释,需要艺术欣赏的能力。一幅画的线条是否优美,可以从长短、粗细、快慢、轻重、枯湿、虚实、曲直等诸方面去体味,如果说的还只是理论,那么如何将理论转换成具体的形象呢?答案很简单,将自己置身于画面之中,让耳听眼观去感受、体验。一副好的作品,除了可以“窥全豹”外,更要放开眼界去欣赏“林木”,达到视觉与 心灵的沟通。在欣赏中可借助音乐、文字等辅助工具,甚至还可参考地图。

艺术概论基本简答题

1.简要论述艺术的起源..艺术的起源或艺术的发生;经历了一个由实用到审美;以巫术为中介;以劳动为前提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其中也渗透着人类摹仿的需要、表现的冲动和游戏的本能..艺术的发生虽然是多元决定的;但是巫术说与劳动说更为重要..从根本上讲;艺术的起源最终应归结为人类的实践活动.. 2.为什么说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从广义上讲;“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核心;它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为了培养专业艺术工作者..这种广义的“艺术教育”理论认为;世界上有各种不同的职业;俗话讲有三百六十行之多;但现代社会的人;不管他从事何种职业的工作;都不可能不涉及到艺术;他或者读小说;或者看电影;或者听音乐;或者看电视;或者欣赏舞蹈等等;总之;现代人必然涉及艺术;或多或少地与艺术有关..因此;广义的艺术教育强调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通过对优秀艺 术作品的评价和欣赏;来提高人们的审美修养和艺术鉴赏力;培养人们健 全的审美心理结构.. 3.简述德国18世纪着名美学家席勒的美育理论..美育理论体系的建立;包括“美育”即“审美教育”概念;由 18 世纪德国美学家席勒正式提出..席勒在美育书简中;首次提出了“美育”这一概念;系统阐述了他的美育思想..席勒不限于仅仅从道德教育特殊方式的角度来看待美育;而是从自然与人、感性与理性等基本哲学命题出发;从改变近代人的存在方式;使人重新获得自由、和谐、全面的发展;实现人性的复归这一更加广阔的领域来论述美育..

4. 科学对艺术的联系渗透和影响 联系:科学技术对艺术的影响是广泛和深刻的;除了将自然科学的成果直接运用到艺术领域之外;更重要的是以科学的思维方法来促进艺术家文化心理结构的改变;从而推动艺术创作观念和创作方法的革新;推动艺术形态的发展..现代科学技术更是对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不但为艺术提供了从未有过的大众传播媒介;而且创造出了新的艺术种类和艺术形式.. 渗透和影响:1.表现在为艺术提供了新的物质技术手段;促使新的艺术种类和艺术形式的产生.. 2. 表现在为艺术创造了前所为有的文化环境和传播手段;为艺术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 3. 表现在艺术与科技、美学与科学的相互结合与相互渗透;对人类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促进了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自身的发展.. 4.表现在科学领域的重大发现对艺术观念和美学观念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 5. 另外;我们也应当认识到;现代可技术的进步既促进了艺术的发展;也对艺术产生了某些消极的影响;如大众传播媒介带来了艺术的商品化与消费化倾向;导致大众审美水平降低等不良后果;成为当代社会和当代艺术的面临的问题.. 5.使用工艺美术的特征:实用性与审美性;表现性和形式美;民族性与时代性.. 实用艺术作为表现性空间艺术;不注重模仿客观事物的再现性;而是注重表现某种朦胧抽象的情调和意味..建筑艺术、园林艺术、工艺美术都需要

幼儿美术欣赏几个步骤

幼儿美术欣赏几个步骤 幼儿美术欣赏几个步骤 幼儿美术欣赏的几个步骤 曾一度以为美术欣赏课就只要让孩子欣赏名画,因为考虑到孩子的能力,名画成人也无法模仿更何况孩子。在“与大师对话提高幼儿的版画能力〞的研究中我渐渐也明白了名画对于孩子的意义。每次的欣赏活动都要与相应的操作活动相结合,使整个活动有静有动,有视觉体验也有操作经验。而且也符合低幼儿童 的年龄特点和对儿童的艺术素质要全面培养的要求。欣赏带动了创作,创作又反过来可以加深欣赏的体验,两者互相促进,相得益彰。 我就欣赏的几个步骤进行总结 了一下 1、整体感觉,自由地谈论 美术欣赏教育是一种给儿童以丰富而复杂的心理感受的精神活动。在这种特殊的精神活动中,儿童要获得各种各样的心理感受,把认知对象变为情感体验的对象。对艺术品的初步印象,是儿童进入美术欣赏的第一步,这一步应把儿童鲜活的个人体验放在优先位置,由此出发再来讨论其他问题。如在欣赏康定斯基的《构图18号》的时候由于是抽象画,而且没哟具体的东西,所以孩子们认为这幅画很凌乱,有的小朋友感觉整幅画像是一个游乐场。这是未被教师修正过的最原始最真实的直觉体验,它伴随一种创造性知觉活动和思维活动,是儿童产生审美愉悦的重要源泉。面对儿童的这种表现,教师如果选择制止、阻拦甚至训斥儿童的随意和不守规矩的态度,就会挫伤儿童的积极性,阻碍儿童良好的情绪体验和审美心境的形成。儿童在欣赏艺术品的瞬间,他们把所看到的、感觉到的和体

验到的东西往往都聚集在了一起,表现出特定表情、姿态、动作和声音,他们的思维奇迹般地活动起来,这是一件好事。此时教师应支持、鼓励和激发儿童的表现欲,给他们一定的时间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还可以和儿童一起作出真实的反响,拉近与儿童的距离。 2、要素识别及其形式关系分析 儿童欣赏美术作品,不仅要获得对作品的内容、主题、题材等的认识,更重要的还要逐渐养成能够透过画面所描绘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内容,进一步感知和体验潜伏在具象中的抽象形式和意味的习惯和能力。这一步可以以老师“你看到了什么〞的提问为线索,引导儿童发现作品的点、线、形、色等要素。要放手让儿童认真观察,自由讨论,一开始儿童可能会主要仿照于从作品描绘的具体事物,或这些点、线、形、色所构成的东西“像什么〞的角度来观察和感知。如在《百老汇的音乐》这幅画中,幼儿能说出这些颜色像灯泡一样在闪,有的小朋友觉得像很多楼梯,很多房子建筑。儿童能从这幅抽象画中看出这么多东西来,说明他们的想象是丰富的,思维是活动的,这是儿童欣赏能力开展的良好开端,但这还主要是一种日常知觉而非审美知觉。在讨论中孩子们还提到他们看到了“线条〞,红、黄、蓝等各种“色块〞,这是一些属于形式语言的东西,是徒刑艺术的魅力的本体所在,是美术欣赏活动中教师要着意引导儿童把握的。在识别了线、形、色等要素之后,有时甚至在识别这些要素的过程中,这些要素与要素之间所形成的关系,它们所表现的情感和蕴含的意味,自然便会成为儿童感受和谈论的主要内容。 3、回到整体,较深入地讨论作品给人的感觉

幼儿园美术欣赏活动的实施步骤

幼儿园美术欣赏活动的实施步骤 一、活动准备阶段 在幼儿园美术欣赏活动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以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和取得良好的效果。 1.确定活动目标:明确活动的目的和意义,例如培养幼儿对艺术的兴趣、提升 观察和表达能力等。 2.制定活动计划: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制定具体的活动计划,包 括活动的内容、形式、时间和地点等。 3.筹备活动材料:根据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准备相关的艺术作品、图片、工具 和材料等,确保供给充足并易于幼儿使用。 4.预先了解艺术作品:对于要展示给幼儿的艺术作品,需要提前对其背景知识、 作者介绍等进行研究,以便能够准确、生动地向幼儿介绍。 5.安排活动场地:选择一个适合开展美术欣赏活动的场所,例如活动室、画廊 或艺术展览馆等,确保场地的安全和舒适性。 二、活动实施阶段 活动准备阶段完成后,即可开始进行幼儿园美术欣赏活动的实施。在这一阶段,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重要步骤: 1.活动导入:通过互动的方式,让幼儿对活动感到兴奋和期待,例如通过问问 题、播放音乐或展示相关图片等,引起幼儿的兴趣和热情。 2.艺术作品展示:展示艺术作品时,可以采用多种形式,例如通过幻灯片展示、 放大投影、实物展示或画册展示等,以便幼儿更好地观察和欣赏。 3.激发观察兴趣:在展示艺术作品的过程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并提出相关 问题,让幼儿主动参与其中,并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理解能力。 4.启发思考和表达:借助艺术作品,引导幼儿进行思考和表达,例如通过问问 题、让幼儿描述、画画或模仿艺术作品等,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5.互动交流:在活动中,鼓励幼儿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让幼儿分享各自的感受 和想法,并与他人进行讨论和合作,促进社交和合作能力的发展。 6.整理活动成果:活动结束后,整理和展示幼儿的作品,例如通过制作展板、 画册或举办小型展览等,让幼儿的劳动成果得到认可和展示。

艺术鉴赏的条件及鉴赏流程-艺术鉴赏的一般流程

艺术鉴赏的条件及鉴赏流程 艺术鉴赏包括对艺术品的鉴别和欣赏,艺术鉴赏是人们在接受艺术品的过程中,多艺术进行再创造,用人们复杂的心理如感觉、情感、想象和理解等。在这复杂的作用下进行艺术的再创造,同时使我们获得审美享受和精神活动。因此,艺术鉴赏并非被动的接受,也不是“画的真好”、“唱的真好”等简单的欣赏,而且是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并且有创造性的精神活动。在主体在鉴赏活动中获得了审美享受,同时也获得了自我发现,自我肯定,自我升华的心理满足,所以不得不承认艺术鉴赏是一种人类高级的精神活动,是一种审美再创造的复杂精神活动。 一、艺术鉴赏的基本条件 (一)主观条件 1.鉴赏者必须具备一定的艺术素养鉴赏者的艺术素养包括对艺术作品感受能力和理解能力,想要提高这方面的能力最好的方法无过于在特定的艺术领域里不断训练,不断观察和鉴赏的一种特定类型的美,很明显,这种艺术素养是后天大量艺术实践活动中我们有意识去训练出来和培养出来的,并且这种艺术素养在集体的艺术活动中不断地丰富和提高。 2.鉴赏者需具备一定的文化修养鉴赏者需具备一定文化修养,也就是主体鉴赏者须有知识水平,只有了解艺术品当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时代精神和文化内涵,才能够对作品创作的意图有所了解与体会,也就不会导致对作品的创作意图不明白乃至形成误解和偏见。任何艺术品都是在一定的时代氛围中产生的,完全不了解作者的时代和精神世界就会导致对作品的认识不明确。 3.鉴赏者需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人生阅历的短浅会给我们对作品的鉴赏增加很多障碍。对此鲁迅曾说;“但看别人的作品也很有难处,就是经验不同,既不能心心相印。所以常有极要紧及精彩处,而读者不能感到,后来自己也经历了类似的时,这才了然起来。” (二)客观条件 1.艺术品有审美价值作为主体的我们在欣赏艺术作品的这个对象来说,艺术品必须要有艺术上的魅力和审美上的内涵,审美价值越高的艺术品就越能唤起欣赏者的美感和兴趣。只有美妙的音乐才能唤起人们在情绪上的感动,诗词在赏析的过程中能“品尝出味道来”才是好的诗篇,普普通通的“声音”或“噪音”,根本无法给鉴赏者带来审美上的愉悦。 2.实际环境的条件的要求在生活的实际环境条件也可能会形成对欣赏

幼儿美术欣赏的几个步骤

幼儿美术欣赏的几个步骤 曾一度以为美术欣赏课就只要让孩子欣赏名画,因为考虑到孩子的能力,名画成人也无法模仿更何况孩子。在“与大师对话提高幼儿的版画能力”的研究中我渐渐也明白了名画对于孩子的意义。每次的欣赏活动都要与相应的操作活动相结合,使整个活动有静有动,有视觉体验也有操作经验。而且也符合低幼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对儿童的艺术素质要全面培养的要求。欣赏带动了创作,创作又反过来可以加深欣赏的体验,两者互相促进,相得益彰。我就欣赏的几个步骤进行总结了一下 1、整体感觉,自由地谈论 美术欣赏教育是一种给儿童以丰富而复杂的心理感受的精神活动。在这种特殊的精神活动中,儿童要获得各种各样的心理感受,把认知对象变为情感体验的对象。对艺术品的初步印象,是儿童进入美术欣赏的第一步,这一步应把儿童鲜活的个人体验放在优先位置,由此出发再来讨论其他问题。如在欣赏康定斯基的《构图18号》的时候由于是抽象画,而且没哟具体的东西,所以孩子们认为这幅画很凌乱,有的小朋友感觉整幅画像是一个游乐场。这是未被教师修正过的最原始最真实的直觉体验,它伴随一种创造性知觉活动和思维活动,是儿童产生审美愉悦的重要源泉。面对儿童的这种表现,教师如果选择制止、阻拦甚至训斥儿童的随意和不守规矩的态度,就会挫伤儿童的积极性,妨碍儿童良好的情绪体验和审美心境的形成。儿童在欣赏艺术品的瞬间,他们把所看到的、感觉到的和体验到的东西往往都汇集在了一起,表现出特定表情、姿态、动作和声音,他们的思维奇迹般地活动起来,这是一件好事。此时教师应支持、鼓励和激发儿童的表现欲,给他们一定的时间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还可以和儿童一起作出真实的反应,拉近与儿童的距离。 2、要素识别及其形式关系分析 儿童欣赏美术作品,不仅要获得对作品的内容、主题、题材等的认识,更重要的还要逐渐养成能够透过画面所描绘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内容,进一步感知和体验潜伏在具象中的抽象形式和意味的习惯和能力。这一步可以以老师“你看到了什么”的提问为线索,引导儿童发现作品的点、线、形、色等要素。要放手让儿童认真观察,自由讨论,一开始儿童可能会主要仿照于从作品描绘的具体事物,或这些点、线、形、色所构成的东西“像什么”的角度来观察和感知。如在《百老汇的音乐》这幅画中,幼儿能说出这些颜色像灯泡一样在闪,有的小朋友觉得像很多楼梯,很多房子建筑。儿童能从这幅抽象画中看出这么多东西来,说明他们的想象是丰富的,思维是活动的,这是儿童欣赏能力发展的良好开端,但这还主要是一种日常知觉而非审美知觉。在讨论中孩子们还提到他们看到了“线条”,红、黄、蓝等各种“色块”,这是一些属于形式语言的东西,是徒刑艺术的魅力的本体所在,是美术欣赏活动中教师要着意引导儿童把握的。在识别了线、形、色等要素之后,有

艺术概论试题及答案

艺术概论试题及答案 艺术概论试题及答案 艺术概论试题及答案(一): 一、解释:(每题5分,共50分) 1、什么是艺术鉴赏? 欣赏性的艺术消费活动就是艺术欣赏,其内涵主要是指以艺术作品为对象、以受众为主体、力求获得多元审美价值的用心能动的欣赏和再创造活动,是理解者在审美经验基础上对艺术作品的价值、属性的主动选取、吸纳和扬弃. 2、艺术的基本功能有哪些? 艺术的具体功能有多种,但主要的应当是审美认知作用、审美教育作用、审美娱乐作用三种。也可回答为娱乐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 3、什么是审美期盼? 欣赏者的审美期盼可呈现为文体期盼、意象期盼和意蕴期盼.文体期盼是指艺术欣赏者由于艺术作品的类型或形式特征而引发的期盼指向;意象期盼是指欣赏者由于艺术作品的某种特定意象而引发的期盼指向;意蕴期盼是指欣赏者对艺术作品的审美意味、情感境界、人生态度及思想倾向等方面的期盼指向。 4、什么是艺术家? 艺术创造主体—-——-—艺术家,是人类审美活动的体验者和实践者,也是审美精神产品的创造者和生产者。他们通常具有独立的人格和丰富的情感,以及良好的修养和突出的

审美潜力。同时,艺术家又是具体的和社会的人。艺术家的生命在于创造。 5、舞蹈的涵义及其艺术特征是什么? 舞蹈是以审美规范化了的有组织、有节奏的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运用节奏、表情、构图、造型等要素,创造形象和表现情感的艺术样式.舞蹈艺术的基本特征是: (1)动作与姿态;(2)抒情与表现;(3)节奏与韵律。 6、什么是艺术体验 艺术体验,是创造主体在长期积淀的审美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调动情感、想象、联想等心理要素,对特定的审美对象进行审视、体味和理解的过程。 7、工艺的涵义及其艺术特征是什么? 工艺是指既具有审美特性、又具有较强的物质特性,既表现出审美价值、又能够体现务必实用价值的造型与空间艺术.工艺艺术的基本特征是:(1)实用与审美;(2)物质与精神;(3)技能与创造。 8、什么是艺术中的讽刺? 讽刺是以真实而夸张或真实而巧妙之类的手段,及其简练地把人生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引发人们从中得到否定和贬斥丑的精神和情感愉悦。 9、什么是艺术意象? 艺术意象,是艺术主体的审美认知和审美情愫与客体物象实现化合的心理形态,同

舞蹈考研北舞艺术概论重点资料第七章

简答题 ▶简述艺术欣赏的过程 艺术欣赏是艺术接受的一种,它是指人们对艺术作品进行感受、理解和评价的过程,并常常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活动。艺术欣赏作为连接艺术家、艺术作品和读者、观众的桥梁,是艺术家和读者观众的双向交流和对话,是艺术创作活动的最终完成,也是艺术批评等艺术研究的基础。一个完整的艺术欣赏需要欣赏的对象以及欣赏者的审美态度作为前提准备,它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过程。艺术欣赏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感知艺术语言 艺术语言伴随着艺术活动的全过程,直接影响到艺术作品的成败,是观众艺术欣赏的直观对象。任何一部成功的艺术作品都离不开形象生动、丰富多彩、含蓄蕴藉的艺术语言。在感知艺术语言的阶段,感觉和知觉是欣赏者主要的心理活动。在心理学上,感觉是指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在人脑中形成的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它是一切认识活动的基础,也是审美感受的心理基础。而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事物综合、整体的把握,是一种更加积极的心理活动。二者合称为感知,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深化,共同在艺术欣赏中发挥作用。例如,在中国的墨竹画中,画家们虽没有再现竹子的自然色彩,但欣赏者们调动自身的感知活动,仍感受到了竹子苍翠碧绿之美。 二、重建艺术形象 重建艺术形象是指读者(观众)在艺术鉴赏的过程中借助艺术语言,以自己的想象重新塑造艺术形象的过程。欣赏者重建的艺术形象以艺术家在作品中塑造的艺术形象为基础,但二者之间又不会完全一致,这之间的差异也构成了艺术欣赏中的变异现象,一种是二者大致相符的,另一种是完全相反的情况,这又可分为正向误解和反向误解。在这一阶段中,联想和想象是欣赏者运用的主要心理要素。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使得艺术形象更加鲜明生动、丰富深刻。想象是指人脑对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新形象的过程。例如洛伊·富勒的舞蹈,在融入观众的想象后,既可以是飞舞的蝴蝶,又可以是燃烧的火焰或者闪电。 三、体悟艺术意蕴 体悟艺术意蕴是欣赏者在艺术欣赏过程中获得的最高审美体验,这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体验,具体表现为共鸣和顿悟。其中,共鸣是指艺术欣赏过程中欣赏者与艺术形象同喜怒、共哀乐,由此达到物我统一、物我两忘的境界,它是艺术欣赏的高峰与极致,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活动和丰富的想象力。例如,欣赏者在欣赏反映工人阶级共同理想和追求的《国际歌》时就能超越民族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