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出师表诫子书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出师表诫子书

诸葛亮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出师表》与《诫子书》比较阅读

导学案

九年级上册五单元连续两篇文言文都与同一个人物有关,这个人就是诸葛亮。之所以如此密集地安排有关他的作品,是因为诸葛亮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张金灿灿的名片。名片的两面分别烙印着“忠诚”与“智慧”。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既深且远。

我们今天在复习巩固《出师表》的基础上,再从另一角度来了解他,了解他的修身与为人。

一、导入复习《出师表》。

(一)背诵回顾。

1、分工背诵前五段,齐背后四段。[3’]

2、文中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了建议、追述了经历、明确了要求、表达了心情。

【ppt】回顾:提出了那几条建议?追述了怎样经历?明确了什么要求?表达了何种心情?

广开言路、赏罚分明、亲贤远佞;身世志趣、知遇之恩、患难与共、临终托孤,平定南方;请命出征、表明决心,明确职责、勉励后主;报恩真情。[3’]

3、概括一个关键词,用一句话谈谈对诸葛亮的认识。[3’]

(二)基础巩固。

解释词语。(指名一黑板写,其他完成学案)[2’]

危急存亡之秋()以光先帝遗德()

有所广益()性行淑均()()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遂许先帝以驱驰()

结构助词,“的”;来;增加,扩大;性情,品行品德;房子;奔走效劳。

二、导入学习《诫子书》。[1’]

不仅一位忠诚感恩的丞相、人臣,还是一位理性智慧的父亲,长辈。河南南阳卧龙有一对联: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成为很多人的座右铭。出处?《诫子书》。

接下来从另一个角度进一步了解诸葛亮。

《诫子书》【PPT】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1)则不能励精,险躁(2)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3),意(4)与日去,遂成枯落(5),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淫慢: 沉迷、滞迟。(2)险躁:草率、急躁。(3)年与时驰:年华随着时间流逝而虚度。(4)意:意志。(5)枯落:像枯枝落叶般一天天衰老下去。

【品德高尚、德才兼备的人,是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的,是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的。不看清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身心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增长才干必须刻苦学习。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智,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过度享乐和怠惰散漫就不能奋发向上,轻浮急躁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着光阴流逝,意志随着岁月消磨,最后就像枯枝败叶那样(成了无所作为的人)对社会没有任何用处,(到那时,)守在破房子里,悲伤叹息,又怎么来得及呢?(穷庐,亦可解为空虚的心灵。)】

(一)、反复诵读,整体感知,疏通文意。(指名读,自读,范读。说说大意。)[7’]

指名读一遍,发现问题,订正。——自读。——指名范读。——指名疏通,订正、补充。

(二)巩固练习【PPT】[13’]

1、注音。夫()冶()fú yĕ

2、解释词语。

君子之行,静以修身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学无以广才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悲守穷庐淫慢则不能励精

结构助词,“的”;品行品德;凭借依靠;来;增长;流逝;离开;房子;振奋精神。

3、内容解读。

1)本文作者主要从哪两个方面勉励儿子的?

答:修身养性、勤学立志。或做人、学习。

2)能否看出来告诉儿子怎么做?

答:要在淡泊宁静上下功夫,最忌怠惰急躁。

3)概括一个关键词,用一句话谈谈对诸葛亮的认识。

(三)比较阅读:

1、下列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B.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C.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D.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2.阅读《出师表》前五段和《诫子书》全文,选出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 )

A.甲、乙两文分别是诸葛亮对后主刘禅和儿子的劝诫。

B.甲、乙两文都通过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表达出了父辈对子辈的殷切希望。C.甲文诸葛亮只劝诫刘禅要亲贤远佞,做一个赏罚分明的明君。

D.乙文是诸葛亮给儿子的家书,劝诫儿子宁静、勤俭,也是对自己一生的总结。

三、理解感悟运用。

请用你从诸葛亮身上学到的指导修身做人的词语,明确观点,联系自身实际写一段150字左右的议论性文字。

四、小结与作业。[1’]

1、小结:不仅学习巩固了课内外文言文知识,了解了诸葛亮对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还

从诸葛亮身上学到了许多修身做人及学习的道理。相信这些道理会指导我们更好地成长。

2、作业。

1)背诵诫子书。

2)每人写三条感悟。

3)积累与诸葛亮有关的诗句、对联等。

4)完成写作练习。

附1: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

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于建兴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刘禅追谥其为忠武侯,故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后出师表》),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附2:拓展学习:通过诗句、对联、俗语歇后语、史书、文学作品等多方面了解评价诸葛亮。

1、诗句:诸葛亮

1)杜甫在《蜀相》中追思诸葛亮一生时有诗云“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诗中“出师未捷”所指的事是(结合《出师表》中的句子)______________。

六出祁山(北伐中原、北伐曹魏)

背诵《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2)陆游《书愤》最后一联着重赞美诸葛亮,是。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2、对联:诸葛亮【齐读、理解、背诵】(选择使用)

1)诸葛武侯祠对联:

日月同悬出师表,风云常护定军山。

梁父吟成高士志,出师表见老臣心。

2)成都五侯祠

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一诗二表三分鼎万古千秋五丈原

3)陕西祁山五丈原诸葛庙

一对二表三分鼎六出七纵八阵图

4)上联: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下联: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较全面地概括了诸葛亮的一生。知道含义吗?(重点读背理解)

收二川,(指刘备打败刘璋夺得西川,击退曹操夺得东川) 排八阵,(指诸葛亮在刘备伐吴败退后,在鱼腹浦布下石阵击退东吴的陆逊追兵→→→摆设八阵图)六出(指诸葛亮六出祁山讨伐魏国)七擒,(指平定南中时,诸葛亮七次设计擒住南蛮首领孟获)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指诸葛亮北伐曹魏,在五丈原病重,在帐中布阵,点燃七七四十九盏油灯借寿)一心只为酬三顾;(指诸葛亮一片忠心,讨伐曹魏,是为报答刘备当年三顾茅庐请他出山的恩情)取西蜀,(指刘备在诸葛亮等人的谋划下,进攻西蜀的刘璋,夺得根据地)定南蛮,(指蜀国南部的民族地区叛乱,诸葛亮率大军平定)东和北拒,(指诸葛亮一生的战略,东面跟孙吴讲和,北面与曹魏对抗→→东和孙吴→→北拒曹魏)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指诸葛亮运筹帷幄,精通术数,有神机妙算之能,)水面偏能用火攻。(指公元208年,赤壁之战,诸葛亮借助东风,周瑜谴黄盖诈降曹操,在江面上烧着了曹军的战船,大获全胜)

3、俗语歇后语:诸葛亮

1)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2)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诸葛亮三气周瑜--略使小技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事后诸葛亮不出茅庐知三分天下即生瑜,何生亮

4、史书、文学作品了解诸葛亮。

陈寿《三国志》、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巩固练习: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诫子书( )

②淫慢则不能励精( )

③年与时驰( )

④非志无以成学( )

2、用课文原句填空。

(1)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当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这两句话是:,。

(2)《诫子书》全文的中心论点是:,。

(3)《诫子书》中能表现“躁”的危害的句子是:。

答案:①告诫②振奋,振作③消失,逝去④立志

答案:(1)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2)静以修身俭以养德(3)险躁则不能治性

2015.10.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出师表》课文原文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出师表》课文原文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日下三分,益州疲弊,此 诚紧急生死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 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 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自轻自贱,引喻失义, 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如有作 * 不法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 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彼之、费、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 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认为官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而后实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往日,先帝称之 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认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 能使行阵友善,好坏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因此兴旺也;亲小人,远贤臣, 今后汉因此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何尝不惋惜 怨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从军,此悉贞良死节 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鄙俗,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 以当世之事,由是感谢,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颠覆,受任

于败军之际,授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慎重,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授命以来,夙夜忧 叹,恐交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全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 * 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因此报先帝而忠陛下 之职分也。至于商酌损益,进效忠言,则攸之、韦、允之任 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 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韦、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 胜受恩感谢。 今当远离,临表涕泣,不知所言。

新人教部编版初中九年级语文上册23 《出师表》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23 《出师表》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一、本文情辞恳切,感人肺腑。仿照示例,标示出下列语句中的停顿,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示例: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1.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2.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3.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参考答案: 1.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2.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3.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二、课文前半部分,诸葛亮就国内政治问题向后主刘禅提出了哪些建议?你认为哪一条最重要?为什么? 参考答案: 诸葛亮主要提出了三条建议:(1)建议陛下广泛听取臣子的意见,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 美德,振奋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们的精神。(2)宫廷和丞相府是一个整体,里面的人都是国家官员,对他们实行提升、惩罚、表扬、批评,应当用同样的标准。(3)亲近贤臣,疏远小人。 其中“亲贤远佞”是三条建议的核心,因为只有做到亲贤远佞、广开言路,才能为忠谏之言开路,而非为谗邪开方便之门;只有做到亲贤远佞,才能真正做到察纳雅言,“昭平明之理”,不至于忠奸不分,赏罚不明。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励精图治、复兴汉室的目标。 三、课文后半部分主要追述哪几件事情?有什么用意?

2019-2020学年语文部编版九年级文言文:《出师表》知识梳理

《出师表》知识梳理 一、作者作品。 课文节选自《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诸葛丞相集》。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于建兴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二、文体 表是古代奏章的一种,是古代一种向帝王上书言事的文体,即臣子给皇帝的书信,内容大多是陈述自己的愿望,请求和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常用议论、记叙和抒情的表达方式。 三、背景 这篇表写于蜀汉建兴五年(227)诸葛亮第一次出师伐魏之前。其时蜀汉已从猇(xiāo)亭(今湖北宜昌)战役的惨败中初步恢复过来,既与吴国通好,又稳定了自己的战略后方,伐魏时机臻于成熟。在这篇表文中,诸葛亮劝说后主刘禅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继承先帝刘备的遗志;也陈述了自己对先帝的“感激”之情和“兴复汉室”的决心。 四、内容概括 《出师表》中诸葛亮给后主刘禅提出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项建议,表达了"报先帝""忠陛下"的深厚感情。文章表达方式以议论为主,兼用叙事、抒情。 写作思路如下: 分析形势――提出三条建议―――叙经历感帝恩――出师目标―――归结责任 第一部分(1-5)分析形式,指明危机,提出建议 第二部分(6)追忆往事,陈述理由,表达"受恩感激"之情。 第三部分(7)明确各方面责任,表明决心 五、字音字形

崩殂( cú ) 疲弊( (bì ) 恢弘(hóng) 陟( zhì )罚臧否( pǐ ) 驽钝( nú dùn ) 以遗(wèi )陛( bì )下 妄自菲( fěi )薄裨( bì )补阙( quē)漏 猥( wěi )自枉屈夙(sù )夜忧叹行( háng )阵和睦 咨( zī )诹( zōu ) 以彰( zhāng )其咎( jiù ) 六、词语汇总 (一)重点词语释义 1、中道崩殂(死。崩,古时指皇帝死亡。殂,死亡) 2、益州疲弊(人力物力缺乏) 3、不懈于内(懈怠) 4、此诚危急存忘之秋也(实在)(这里是"时"的意思) 5、盖追先帝之殊遇(追:追念殊遇:厚遇) 6、开张圣听(扩大圣明的听闻。这里是要后主广泛听取别人的意见。) 7、以光先帝(发扬光大) 8、恢弘志士之气(动词,发扬扩大。也作"恢宏") 9、妄自菲薄(毫无根据地看轻自己。指自轻自贱,自暴自弃) 10、引喻失义(说话不恰当。引喻,称引、譬喻。义,适宜、恰当。) 11、以塞忠谏之路(堵塞) 12、陟罚臧否(陟:奖励。臧:善。否:坏、恶。) 13、作奸犯科(做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 14、以昭陛下平明之理(昭,显示。)(平,公平。明,明察。)(治) 15、不宜偏私(偏爱) 16、此皆良实(善良诚实的人) 17、志虑忠纯(忠诚无二) 18、简拔以遗陛下(选拔)(给予) 19、悉以咨之(咨询) 20、裨补阙漏(增益补阙)(通"缺",过失) 21、性行淑均(淑:善)(均:平)

九年级初三中考语文复习《诫子书》学生导学案(含答案)

九年级初三中考语文复习《诫子书》学生导学案(含答案) 【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实词,培养文言语感;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脉络,学习诸葛亮严密的论证;3.感受诸葛亮的人格魅力,教育学生读书修身,静心养德。做有抱负有智慧有胆识的人。 【学习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脉络,学习诸葛亮严密的论证。 【学习难点】感受诸葛亮的人格魅力,教育学生读书修身,静心养德。做有抱负有智慧有胆识的人。 知识链接: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特追封他为武兴王。诸葛亮为匡扶蜀汉政权,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杜甫作《蜀相》赞诸葛亮。 这篇文章作于公元234年(蜀汉建兴十二年),是诸葛亮写给他八岁的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诸 葛亮一生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为了蜀汉国家事业日夜操劳,顾不上亲自教育儿子,于是写下 这篇书信告诫诸葛瞻。从文中可以看作出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 与无限期望尽在此书中。 【课前预习】

【探究学习】 任务一: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任务二:本文作者抓住一个“静”字,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才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请找出相关语句。 A层

【归纳提升】 1.本文作者提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按照议论文的结构理解文章,并找出论点句,治学、修身、惜时 句。 2.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进行论述的?从这两个方面是如何展开论述的? A层 【巩固练习】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3分) (1)无以致.远()(2)意与日去.()(3)不能治.性() 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句子。(4分)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8.下列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书”是书信,“诫子书”是指劝勉、告诫儿子的一封信,选文体现了诸葛亮对 儿子的殷殷教诲和深切的期盼。 B.“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明了“淡泊”“宁静”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 《出师表》文言文知识梳理

《出师表》文言文知识梳理 一、背景常识。 1.《出师表》作为诸葛亮出师伐魏前呈给后主的一篇表文,情真意切,感动过无数读者。表是一种文体,是古代臣子写给皇帝的奏章。诸葛亮,三国蜀汉政治家、军事家。字孔明,东汉末年,隐居隆中,留心世事,被称为“卧龙”。 二、字词。 1.生字识记。 疲弊(bì) 陛(bì)下恢弘(hóng) 驽钝(núdùn) 裨(bì)补阙quē)漏行(háng)阵和睦夙(sù)夜忧叹崩殂(cú) 妄自菲(fěi)薄陟(zhì)罚臧否(pǐ)以彰其咎(jiù) ①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阙”通“缺”,缺点 ②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简”通“检”,挑选 ③尔来二十有一年矣:“有”通“又” 3.一词多义。 ①效:a重任: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b成效:不效则治臣之罪 ②道:a路途:中道崩殂 b方法:咨诹善道 ③所以:a. ……的原因: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b用来: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④于:a.在: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b给:欲报之于陛下也 c.对: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d到: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⑤以:a来: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b以致:以伤先帝之明 c把: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d因为:先帝不以臣卑鄙 e认为:愚以为宫中之事 4.古今异义。 ①卑鄙:a.古义:身份低微,见识短浅,例句:先帝不以臣卑鄙 b.今义:品质低下、恶劣 ②痛恨:a.古义:痛心遗憾,例句: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b.今义:深切地憎恨 ③开张:a.古义:扩大,例句:诚宜开张圣听 b.今义:商店开始营业或商店每一天第一次成交 5.词类活用。 ①良实:这里指善良诚实的人,例句:此皆良实 ②广益:广和益都是形容词作动词,扩大增多,例句:有所广益 ③亲、远:亲近,疏远,例句:亲贤臣,远小人 ④奸凶:奸邪凶恶之徒,课文指曹魏集团,例句:攘除奸凶 ⑤恢弘:扩大,例句:恢弘志士之气 三、重点语句解析。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我)只希望在动乱的时代中苟且保全生命,不要求在诸侯中做官扬名,表达了诸葛亮志存高远、淡泊名利之意。 2.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出师表诫子书

诸葛亮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出师表》与《诫子书》比较阅读 导学案 九年级上册五单元连续两篇文言文都与同一个人物有关,这个人就是诸葛亮。之所以如此密集地安排有关他的作品,是因为诸葛亮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张金灿灿的名片。名片的两面分别烙印着“忠诚”与“智慧”。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既深且远。 我们今天在复习巩固《出师表》的基础上,再从另一角度来了解他,了解他的修身与为人。 一、导入复习《出师表》。 (一)背诵回顾。 1、分工背诵前五段,齐背后四段。[3’] 2、文中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了建议、追述了经历、明确了要求、表达了心情。 【ppt】回顾:提出了那几条建议?追述了怎样经历?明确了什么要求?表达了何种心情? 广开言路、赏罚分明、亲贤远佞;身世志趣、知遇之恩、患难与共、临终托孤,平定南方;请命出征、表明决心,明确职责、勉励后主;报恩真情。[3’] 3、概括一个关键词,用一句话谈谈对诸葛亮的认识。[3’] (二)基础巩固。 解释词语。(指名一黑板写,其他完成学案)[2’] 危急存亡之秋()以光先帝遗德() 有所广益()性行淑均()()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遂许先帝以驱驰() 结构助词,“的”;来;增加,扩大;性情,品行品德;房子;奔走效劳。 二、导入学习《诫子书》。[1’] 不仅一位忠诚感恩的丞相、人臣,还是一位理性智慧的父亲,长辈。河南南阳卧龙有一对联: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成为很多人的座右铭。出处?《诫子书》。 接下来从另一个角度进一步了解诸葛亮。 《诫子书》【PPT】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1)则不能励精,险躁(2)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3),意(4)与日去,遂成枯落(5),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淫慢: 沉迷、滞迟。(2)险躁:草率、急躁。(3)年与时驰:年华随着时间流逝而虚度。(4)意:意志。(5)枯落:像枯枝落叶般一天天衰老下去。

2020年中考语文总复习:《诫子书》

2020年中考语文总复习:《诫子书》 复习要点 知识点01 文学文化常识 知识梳理 1.走近诸葛亮 (1)诸葛亮,名亮,字孔明,号卧龙先生;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被称为“古今第一贤相”。(2)典故、故事:三顾茅庐、隆中对策、草船借箭、舌战群儒、七擒孟获、挥泪斩马谡…… (3)称颂他的诗句: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八阵图》 (4)代表作(名句) 前《出师表》“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后《出师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诫子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解题 《诫子书》,顾名思义,告诫儿子的一封家书。书,古代的一种文体,即书信的意思。如:《与朱元思书》、《答谢中书书》。 《诫子书》是诸葛亮54岁临终前写给8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它可以看作是诸葛亮对其一生的总结。诸葛亮也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言中。通过这些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如此深切。 典题反馈 1.填空: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是__时期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家。官至蜀国_____。他的散文代表作有___、___、___等。曾发明___、___、等。后世多尊称他为___。关于他的俗语有___、___等。关于他的歇后语有:_____、____等。出自《诫子书》的名言有____、_____等。关于他的对联有:_______;____等。关于他的事例有:____、______等。 2.按要求背默: (1)文中忠告孩子宁静才能够修养身心、静思反省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三句)(2)文中强调苦学与成才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三句) (3)诸葛亮一生经历的总结,对儿子的教诲与期望的千古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映诸葛亮静观万物、静心思考和冷静处世的思想及其心态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常被人们引做“志当存高远”的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02 基础知识之字词 知识梳理 1.读准字音 夫(fú)淡泊(dàn)(bó)淫(yín)慢遂(suì)庐(lú) 2.解释下列词语 〔夫〕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

九年级语文:28.出师表·电子课文(附译文)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 语文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语文教案 / 语文电子教材 / 九年级语文电子教材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28.出师表·电子课文(附译文)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交流能力,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满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九年级语文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语文新课程资源网——人教版、苏教版、语文版的资源仓库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彼之、费、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官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出师表》教案

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出师表》教案 导读: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解题、背景、作者、表 2.指导阅读、分段 3.分析理解1、2段,理解字句,指导朗读背诵,培养学生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4.了解诸葛亮严明赏罚广开言路的进步主张,初步领会诸葛亮对蜀汉的忠诚,学习他的爱国精神 教材分析 重点难点:阅读、分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诸葛亮是中国人民智慧的化身。“三顾茅庐”、“火烧赤璧”“六出祁山”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诸葛亮的文才韬略令人倾倒。他撰写的《出师表》是汉末以来的第一流杰作,文章质朴诚挚,志尽文畅。为后人所钦仰。陆游说“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文天祥说“或为出师,鬼神泣壮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篇杰作。(板书课题) 二、朗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最好能背诵),读得要有抑扬顿挫,感情充沛,使学生产生激情。要求学生注意体会老师的读法,并画出生字词。

2.指导学生朗读(片断),要求富有感情。 三、检查预习: 1.要求一生简介“表”的有关常识 2.一人简述本文的写作背景 3.一人简介诸葛亮 四、指导划分层次结构 引导学生围绕“出师”二字来分段(问题1),提出以下几个问题供参考:第一,在国家危急的形势下,作者出师前向后主提出哪几条治国建议?第二,作者采用什么方式向刘禅陈述他出师的理由的?第三,在说明出师的理由之后,作为臣下,是否还要请求皇上批准他出师并表达这次出师的决心? 1.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独立思考,拟出初步答案 2.同组交流,取长补短(段意不要求统一) 3.抽样提问,师生共评(同时板书) 第一部分(1-5)指明危机,提出建议 第二部分(6-7)追忆往事,陈述理由 第三部分(8-9)分清责任,表明决心 五、理解分析第1、2自然段 1.学生结合注释自译课文1、2段(问题2、3),教师补充以下词语: 疲弊:指国家贫穷衰弱秋:关键时刻妄自菲薄:过分看轻自己盖:原来

初中语文_群文阅读:《出师表》《隆中对》《诫子书》《三国演义》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出师表》《隆中对》《诫子书》的群文阅读备课人:

大的胸怀。 2.请同学们朗读这首诗: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明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凡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3、青山常在、江水不变,沧海桑田,但是多少的英雄 转瞬即逝,写出对世事沧桑变迁的豁达。 三、三篇文章共同赞美的人物是谁? 1.诸葛亮 2.在武侯祠写着杜甫的《蜀相》这首诗 蜀相 作者:杜甫(唐)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3.武侯祠处的对联 武侯祠对联: 牧二州,排八阵,七擒六出,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阅读相关的诗句,同时知识迁移,回想去过的武侯祠有哪些对联、古诗。 联系《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思考对联中涉及到哪些事件。

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辨金木土革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同学们看看对联里讲述了哪些与诸葛亮有关的故 事? 三、假期我们的研学去过湖北的武侯祠,请大家回忆一下武侯祠的布局。 到处都是赞文,到处都是牌匾,武侯祠写着诸葛亮是忠臣的楷模,是智慧的化身。 四、出示《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韬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岁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五、三篇文章各讲了什么内容? 《隆中对》,写到刘备三顾茅庐,恭请诸葛亮出山,诸葛亮身在草庐之中,明察千里之外,一番隆中应对,既为刘备勾画了一幅战略蓝图,也给后世留下一段盛传不衰的历史佳话。 《出师表》,诸葛亮为蜀汉基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蜀汉建兴五年,他率师北上伐魏,在出师前写下了这篇传诵千古的表文。对后主刘禅提出了广开言 阅读《诫子书》梳理三篇文章的不同之处。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第一轮复习(文言文)《出师表》知识梳理与阅读题

出师表 诸葛亮 原文呈现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作家与作品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 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特追封他为武兴王。诸葛亮为匡扶蜀汉政权,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

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后练习及答案(出师表)

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后练习及答案(出师表) [自主测评] 一、积累运用 1.解释加点的词语。 (1)益州疲弊 ..() 答案:困乏 (2)危急存亡之秋.() 答案:时候 (3)志.虑忠纯() 答案:志向 (4)性行.淑均() 答案:品德 (5)深入不毛.() 答案:草木 (6)斟酌损益.() 答案:增加 (7)以彰.其咎() 答案:表明,显扬 2.解释下列古今异义词。 (1)痛恨古义:_______ 今义:_______ 答案:痛心遗憾极为憎恨 (2)开张古义:_______ 今义:_______ 答案:扩大店铺开业 (3)卑鄙古义:_______ 今义:_______ 答案:身份低微言语行为极为恶劣 (4)感激古义:_______ 今义:_______ 答案:感动奋发深刻地感谢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作者分析先汉兴隆后汉倾颓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 答案: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2)描写先帝三顾茅庐的句子是________ 答案: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3)某企业濒临倒闭,这时,老李走马上任,当上总经理,肩负起扭转亏损局面的重任,真可谓:________,_______。 答案: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二、阅读鉴赏 (一)课内语段阅读 阅读课文6、7自然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4.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臣本布衣 ..() 答案:平民 (2)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答案:探望,拜访 (3)由是.感激() 答案:此,这 5.“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中的“此”指代什么?(用原文作答。) 答案: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6.概括这两段文字的内容。 答案:第一段:自叙本志及先帝“三顾草庐”之恩。第二段:追忆白帝城托孤,并表达兴复汉室的决心。 7.诸葛亮天才般的智慧、鞠躬尽瘁的忠诚,家喻户晓。刘禅却昏庸无能,乐不思蜀,吃尽骂名,请你按照对历史的理解,发表一下对诸葛亮尽忠辅佐刘禅的看法。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出师表》导学案

24出师表导学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朗读课文,疏通文句,培养学生自读文言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学习本文融情于议论、叙述,以情动人的写法方法。 2、了解奏表的特点,了解诸葛亮统一中国的愿望和亲贤臣、远奸佞,严明赏罚,广开言路等进步主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批判地继承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背诵全文 2、引导学生理清行文思路,深刻理解诸葛亮的政治主张。正确理解诸葛亮的“忠”。 【导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诸葛亮是中国人民智慧的化身。“三顾茅庐”、“火烧赤璧”“六出祁山”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诸葛亮的文才韬略令人倾倒。他撰写的《出师表》是汉末以来的第一流杰作,文章质朴诚挚,为后人所钦仰。陆游说“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文天祥说“或为出师,鬼神泣壮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篇杰作。 二、走进作者:

诸葛亮(181年7月23日—234年8月2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出山前隐居襄阳隆中。蜀汉丞相,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发明家、军事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谥曰忠武侯;后来的东晋政权为了推崇诸葛亮的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代表作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诫子书》等。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成都有武侯祠。木牛流马:【解释】木制的带有幌动货箱的人力步行式运输器具。【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 三、检测预习: 1、生字注音 忠谏()裨补()遗()陛下攸()咨()阕()陟()罚臧()否()行()阵 2、对照课下注释,解释下列词语 崩殂:疲敝:秋:殊遇:开张圣听: 光:恢弘: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陟罚臧否:异同:谘诹善道:察纳雅言: 四、初读课文,疏通文意: 1、朗读课文 要读得抑扬顿挫,感情充沛,产生激情。并给生字词给注音。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出师表》知识点练习及答案

一、《出师表》作者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二、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三. 字词解释 (一). 重点词语 1.崩殂:死.崩.古时指皇帝死亡. 殂.死亡 2.秋: 时 3.殊遇:优待.厚遇。 4.光:发扬光大 5.恢弘: 发扬扩大. 6.引喻: 称引譬喻 7.义: 适宜.恰当 8.臧否: 善恶 9.陟:奖 10.昭:表明,彰显 11.理:治 12.简拔:选拔 13.遗:给予 14.咨:询问 15.裨:弥补 16.性行淑均: 淑: 善均: 平 17.驱驰:奔走效劳 18.不毛:不长草的地方。 19.攘除:排除,铲除 20.损:除去 21.益:兴办.增加 22.慢:怠慢.疏忽 23. 彰:表明.显扬 24.咎: 过失 25.诹: 询问 26.效: 实现 27.诚: 确实 (二)通假字 1. 简通拣: 挑选 2. 阙通缺: 欠缺.不足.缺点 (三) 古今异义词 1. 卑鄙: 古义: 身份低微.见识短浅今义: 品质低劣.下流 2. 痛恨: 古义: 痛心遗憾;今义: 十分憎恨 3. 感激: 古义: 感动今义: 激动感谢 4. 开张: 古义: 扩大今义: 指商店开始营业 (四)成语归纳 1.开张圣听:打开圣明的听闻,要后主广泛地听取别人意见 2. 妄自菲薄:过分看轻自己. 引喻失义:说话不恰当 4.作奸犯科:做奸邪事情.触犯法律 5.苟全性命:苟且保全性命 6.斟酌损益:处理事情斟酌情理.有所兴革 7.感激涕零:形容感激得留下了眼泪

8.不知所云:不知道说些什么9.三顾茅庐:用来泛指诚心诚意一再邀请 10.亲贤远佞:亲近贤臣.疏远奸邪小人11.计日而待:数着日子等待.指马上就要实现 12.危急存亡:情势危险急迫,关系到生存或灭亡。13.裨补缺漏: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 四. 条件句 1.分析蜀国(益州)当时形势不利的客观条件: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机存亡之秋也。 2. 作者分析当时有利的主观条件: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 3. 表达蜀国形势危机,令人担忧的语句: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机存亡之秋也. 4. 形成有利主观条件的原因是:盖追先帝之殊遇,预报之于陛下也。 5. 作者向后主刘禅提出的三条建议是: (1) 开张圣听(广开言路)(2)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严明赏罚) (3)亲贤臣,远小人(亲贤远佞) 6. 作者提出“开张圣听”这一建议的目的是: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7. “妄自菲薄,引喻失义”造成的结果是:以塞忠谏之路也 8. 体现“赏罚分明”的句子(第二段):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9.《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本文中意思一致的句子是: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10.强调依法办事的语句(如何具体执行,”赏罚分明”):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11. 第二段中提出怎样的劝诫: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不宜偏私 12.作者认为先汉兴隆的原因是(本段的中心句)“每与臣论此事”

讲诸葛亮的书

讲诸葛亮的书 讲诸葛亮的书:《前出师表》、《后出师表》、《诫子书》、《草庐对》、《诫外甥书》、《将苑》、《便宜十六策》。 1、《前出师表》 《出师表》出自于《三国志·诸葛亮传》卷三十五,是三国时期(227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决定北上伐魏、夺取长安(今汉长安城遗址)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 这篇表文以议论为主,兼用记叙和抒情。以恳切委婉的言辞劝勉后主要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此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同时也表达自己以身许国,忠贞不二的思想。全文既不借助于华丽的辞藻,又不引用古老的典故,多以四字句行文。 此篇文章入选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教科书。 2、《后出师表》 《后出师表》,载于三国时期吴国张俨的《默记》,一般认为是诸葛亮的作品,《出师表》(《前出师表》)的姊妹篇。 这篇文章立论于汉贼不两立和敌强我弱的严峻现实,向蜀汉后主刘禅阐明北伐不仅是为实现先帝的遗愿,也是关系到蜀汉的生死存亡,不能因“议者”的不同看法而有所动摇。全文以议论见长,传达出一股忠贞壮烈之气。 3、《诫子书》 《诫子书》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从文中可以看作出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此书中。全文通过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非常深切,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4、《草庐对》 《隆中对》选自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中国东汉末年,刘备三顾茅庐去襄阳隆中拜访诸葛亮时的谈话内容(促成三国鼎立的战略决策)。 公元207年冬至208年春,当时驻军新野的刘备在徐庶建议下,三次到襄阳隆中拜访诸葛亮,但直到第三次方得见。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先取荆州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势继而图取中原的战略构想。 诸葛亮在登上政治舞台之初,就以《隆中对》的方式为刘备描述出一个战略远景。这一千古名篇,许多人能够倒背如流,在中国古代的战略思想中,隆中对具有典范价值。此篇文章入选初中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上册)。

部编版语文15 诫子书(名师教案)

15 诫子书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文言文,积累重点词语和文言知识。 2.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文章主旨,思考其现实意义。 3.感受传统文化,了解儒家文化的思想,接受古典作品的熏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积累重点文言字词,疏通文意,理解文章内容。 2.厘清文章思路,体会作者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 汉贼明大义,赤心贯苍穹。——文天祥 师:这几句诗都提到同一个人,你知道他是谁吗?(明确:诸葛亮) 千古良相诸葛亮不但是陆游、文天祥笔下的精英忠魂,更是后人眼中的智慧化身。诸葛亮,27岁前,隐居隆中,淡泊名利,志在修身;27岁后,出世为宦,志在兼济天下,为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尽显拳拳爱国之心。他是儒家文化中君子的典范。然而,作为父亲,他和普天之下所有的父亲一样,有一颗深沉的爱子之心。他将自己多年来的生活感悟和人生经验凝聚到86个字中,写就了《诫子书》。我们来看看他说了些什么。 【设计意图】本环节从写诸葛亮的诗词入手,引出对诸葛亮事迹和精神的介绍,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轻松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读顺文章 1.教师范读 同学们认真聆听,并完成下列任务:

(1)圈出文中的生字词,并借助相关资料,注上拼音。 (2)根据朗读示范,用“/”划出语句停顿。 预设 课件出示: (1)提示:应注意易读错的词,如“夫”应该读“fú”,因为它用在句首,是发语词,所以读“fú”,不读“fū”;“淫慢”的“淫”读“yín”。 (2)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2.学生齐读 (1)师指导朗读停顿的划分技巧。 课件出示: 划分句子的停顿,首先,我们可以找找虚词,如“夫”字,它是句首发语词,无实在意义,可与下文断开。“以”是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因此停顿可划分为“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文中这样的虚词还有“与”“则”,它们也是连词,所以“与”“则”前可停顿。其次,还要根据句子意思划分停顿。 (2)生齐读后思考:本文的句式有什么特点? 预设文中有许多句子字数相同,句意相对,我们把这样的句子称为对句。对句读起来朗朗上口,具有韵律感、节奏感。 3.自由朗读 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和节奏,感受句式的节奏美、韵律美。 【设计意图】本环节意在让学生通过听读、朗读,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顺文章,并了解一些文言句子停顿的规律,感受句式特点。 三、再读课文,疏通文意 1.理解重点词语 结合注释和参考资料疏通文意,圈点出疑难词语。(见《状元大课堂》本课“字词清单”栏目) (1)重点实词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励精:振奋精神。

2019届中考语文考前冲刺文言文比较阅读《出师表》和《诫子书》(一)及答案

2019届中考语文考前冲刺文言文比较阅读(一) 一、《论语》与《诫子书》比较阅读 【甲】《论语》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乙】《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 (1)传不习乎:(2)曲肱而枕之: (3)夫君子之行:(4)意与日去: 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4分) (1)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3、诸葛亮提出的“君子之行”应包括哪几点?(4分) 4、两文内容上都强调了古代治学的人都非常重视什么?甲文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格?乙文主要运 用了什么修辞格? 。 二、《出师表》和《诫子书》比较阅读 甲:《出师表》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乙:《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1)则不能励精,险躁(2)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3),意(4)与日去,遂成枯落(5),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注释:(1)淫慢: 沉迷、滞迟。(2)险躁:草率、急燥。(3)年与时驰:年华随着时间流逝而虚度。(4)意:意志。(5)枯落:像枯枝落叶般一天天衰老下去。 1、解释下列短语: (1)开张圣听:(2)作奸犯科: (3)陟罚臧否:(4)俭以养德: (5)悲守穷庐: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4分) (1)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 3、选出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2分) A.甲、乙两个选段都分别是诸葛亮对儿子和刘禅的劝诫。 B.甲、乙两个选段都通过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表达出了父辈对子辈的殷切希望。 C.甲段诸葛亮劝诫刘禅要亲贤远佞,做一个赏罚分明的明君。 D.乙段是诸葛亮给儿子的家书,也是对其一身的总结。 4.诸葛亮分别给了儿子和刘禅什么劝诫?请结合原文谈谈你收获了什么。(4分) 三、《出师表》和《诫子书》比较阅读 【甲】《出师表》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袆、允之任也。 【乙】《诫子书》 夫君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①,非志无以成学。淫慢②则不能励精,险躁③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④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①广才:增长才干。②淫慢:放纵懈怠。③险躁:轻薄浮躁。④意:意志。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24 出 师 表

24 出师表 课前预习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根据汉字写拼音。 崩殂.( )/夙.夜( )/陟.( )罚臧.( )/否.( )/以遗.陛下( ) 裨.补阙漏( )/斟酌 ..( )( )/行.阵( )/猥.自枉屈( ) 庶.竭驽钝( )/以彰其咎.( ) 2.课文选自《》,作者是(朝代)家、家,字。作者在表中向后主先后提出了、和的建议。表是古代臣子向帝王的一种文体。 课内达标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中道崩殂 ..( ) (2)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 ) (3)恢弘 ..志士之气( ) (4)引喻失义.( ) (5)陟.罚臧否 ..( )( )( ) (6)论其刑.赏( ) (7)此皆良实 ..( ) (8)先帝简拔 ..以遗陛下( ) (9)悉.以咨.之( )( ) (10)必得裨补阙.漏( ) (11)性行淑均 ..( ) (12)猥.自枉屈( ) (13)遂许先帝以驱驰 ..( ) (14)尔来 ..二十有一年矣( ) (15)夙夜 ..忧叹( ) (16)庶竭驽钝 ..( ) (17)攘除 ..奸凶( ) (18)斟酌损益 ..( )( )

(19)责攸之、祎、允等之慢.( ) (20)以咨诹.善道( ) 4.解释多义词。 5.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 (1)诚宜开张 ..圣听 古义: 今义: (2)未尝不叹息痛恨 ..于桓、灵也。 古义: 今义: (3)先帝不以臣卑鄙 ..。 古义: 今义: (4)由是感激 ..,遂许先帝以驱驰。 古义: 今义: 6.名句填空。 (1)在刘备三顾茅庐之前,诸葛亮所抱有的无意于功名利禄的人生态度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