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行政诉讼法修订意见

行政诉讼法修订意见

行政诉讼法修订意见

尊敬的读者:

行政诉讼法修订意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法治建设的推进,行政诉讼制度在维护公民权益、促进政府行为规范化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适应和发

展我国行政诉讼制度,行政诉讼法修订意见应运而生。本文将就行政

诉讼法修订意见进行探讨,旨在深入分析其对我国行政诉讼制度的意

义和影响,并提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和改进的建议。

一、背景介绍

近年来,我国行政诉讼制度发展迅速,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因此,行政诉讼法修订意见的出台具有重要意义。行政诉讼法修订意

见旨在完善我国行政诉讼制度,进一步保障公民合法权益,推动政府

行为依法规范化,并提高行政法官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二、行政诉讼法修订意见的主要内容

1.强化行政法官独立性。修订意见明确规定,行政法官在审理行政案件时,应独立行使职权,不受任何干扰和影响。此举可以有效地保

证行政法官的公正性和专业性,提高裁决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2.加强行政决定的法制化。修订意见规定,行政决定应当依法制定,遵循合法、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同时,加强行政决定的司法监督,确保行政行为符合法律规定。

3.强化公益诉讼制度。修订意见中提出,公益诉讼应当成为行政诉讼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关注生态环境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

社会公益事业等领域。公益诉讼的开展将有效地保护公众利益,促进

社会和谐稳定。

4.优化行政诉讼程序。修订意见提出,行政诉讼应当强调诉讼的简便性和效率性,减少繁琐的诉讼程序,进一步加快案件审理速度。此

举有助于减少当事人的成本和时间,提高行政诉讼的效力和公信力。

三、行政诉讼法修订意见的意义与影响

行政诉讼法修订意见的出台,对我国行政诉讼制度产生了深远的

意义和积极的影响。

首先,行政诉讼法修订意见进一步明确了行政法官的独立性,增

强了行政裁决的公正性和准确性,有效保护了公民和企业的合法权益。

其次,修订意见加强了行政决定的法制化,规范了政府行为,避

免了滥用职权和违法行为的发生。

另外,修订意见强调了公益诉讼制度的重要性,对于推动社会公

众参与行政诉讼、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具有重大意义。

最后,修订意见优化了行政诉讼程序,提高了行政诉讼的效率和

公信力,减少了当事人的诉讼成本和时间成本。

四、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在行政诉讼法修订意见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下所示:

1.对行政法官职责和权限的界定不清晰。应当进一步明确行政法官的权责边界,使其能够更好地行使职权。

2.行政决定的合法性审查机制亟待改进。应当加强对行政决定的司法监督,确保政府行为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3.公益诉讼阻力较大。应当进一步加强公益诉讼制度的宣传和培训,提高社会公众的法律意识和参与度。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建议:

针对行政法官权责边界问题,应当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

确行政法官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其独立并专业地履行职责。

针对行政决定的合法性审查机制问题,应当加大对行政决定的司

法监督力度,确保行政决定依法合理、公正。

针对公益诉讼的阻力问题,应当加强社会公众的法律教育,提高

其法律意识和参与度。同时,建立健全相关的制度和机制,为公益诉

讼提供更全面的支持和保障。

结语

行政诉讼法修订意见的出台,标志着我国行政诉讼制度的进一步完

善和发展。通过加强行政法官的独立性、强化行政决定的法制化、推

进公益诉讼制度以及优化行政诉讼程序等举措,行政诉讼法修订意见

将为公民提供更加公正、高效和可信赖的法律环境。

然而,我们也应认清行政诉讼法修订意见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进

一步推进相关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以更好地适应我国法治建设的需要。只有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我国的行政诉讼制度才能更好地为公民和

企业服务,推动社会公平正义的进步。

关于进一步保护和规范当事人依法行使行政诉权的若干意见

关于进一步保护和规范当事人依法行使行政诉权的若干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解放军军事法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 现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保护和规范当事人依法行使行政诉权的若干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最高人民法院 2017年8月31日 新行政诉讼法和立案登记制同步实施以来,各级人民法院坚持司法为民的工作宗旨,进一步强化诉权保护意识,着力从制度上、源头上、根本上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立案难”问题,对依法应当受理的案件有案必立、有诉必理,人民群众的行政诉权得到了充分保护,立案渠道全面畅通,新行政诉讼法实施和立案登记制改革取得了重大成果。但与此同时,阻碍当事人依法行使诉权的现象尚未完全消除;一些当事人滥用诉权,浪费司法资源的现象日益增多。为了更好地保护和规范当事人依法行使诉权,引导当事人合理表达诉求,促进行政争议实质化解,结合行政审判工作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进一步强化诉权保护意识,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合理期待,有力保障当事人依法合理行使诉权 1.各级人民法院要高度重视诉权保护,坚持以宪法和法律为依据,以满足人民群众需求为导向,以实质化解行政争议为目标,对于依法应当受理的行政案件,一律登记立案,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切实维护和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2.要切实转变观念,严格贯彻新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坚决落实立案登记制度,对于符合法定起诉条件的,应当当场登记立案。严禁在法律规定之外,以案件疑难复杂、部门利益权衡、影响年底结案等为由,不接收诉状或者接收诉状后不出具书面凭证。 3.要不断提高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行使诉权的意识,对于需要当事人补充起诉材料的,应当一次性全面告知当事人需要补正的内容、补充的材料及补正期限等;对于当事人欠缺法律知识的,人民法院必须做好诉讼引导和法律释明工作。 4.要坚决清理限制当事人诉权的“土政策”,避免在立案环节进行过度审查,违法将当事人提起诉讼的依据是否充分、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凿、法律关系是否明确等作为立案条件。对于不能当场作出立案决定的,应当严格按照行政诉讼法和司法解释的规定,在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人民法院在七日内既不立案、又不作出不予立案裁定,也未要求当事人补正起诉材料的,当事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起诉,上一级人民法院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立案、审理或指定其他下级人民法院立案、审理。 5.对于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的行政案件,人民法院发现没有管辖权的,应当告知当事

从行政诉讼法角度谈谈我国宪法实施制度及建议

从行政诉讼法角度谈谈我国宪法实施制度及建议 一、我国行政诉讼制度的现状 2017年《行政诉讼法》进行了修改,但是,改革的力度稍弱,且改革针对行政诉讼案件的解决作用不甚明显。在实践中,行政诉讼仍存在公权力干涉过多、法院缺乏独立性、案件“执行难”、法官专业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 (一)诉讼过程中公权力干涉过多 首先,我国法院的财政支出由同级政府财政负担,法院财政受同级政府限制,在诉讼过程中很难保证公正审理、独立审判。虽然,我国司法体制改革确定了由省级财政统筹地方三级法院财政保障的政策,但是据了解尚未得到真正落实。在审理案件的过程中,法官不仅受到外部公权力的影响,也有来自法院内部系统的压力,这就使得法官在审理案件时难以保持中立地位,以致原告的利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其次,地方保护主义还未完全消除,法院为了减小行政诉讼案件所造成的影响,维护政府公信力,往往会做出相对不损害政府形象的判决,这样的判决实际上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原告的合法利益,并且在不公正的裁决做出后法院自身的权威也受到了质疑。再者,当行政诉讼案件进入执行阶段时,又会出现“执行难”的问题,行政诉讼案件究竟怎样执行?又该如何执行?关于此类问题目前尚未得出明确统一的结论。尽管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报告可以得知:目前“执行难”已经基本解决。但必须明确的是,报告中所述的“执行难”问题针对的绝大多数案件都是民事案件,现实情况下真正进入执行程序的行政诉讼案件数量较少,并且由于司法缺乏独立等原因,此类案件很难得到执行。 (二)行政相对人受到公权力和法院的双重压力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官本位的思想,公民对公权力本身就有着天然的惧怕之情。

《行政诉讼法》存在的问题及修改建议

《行政诉讼法》存在的问题及修改建议 《行政诉讼法》实施近20年来,在推进“民告官”法律化、确立“依法行政”观念、完善行政法制体系、保障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对于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20年的行政诉讼实践也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这些问题关系到行政诉讼制度的完善与发展,也与整个中国行政法治的前途和命运息息相关,亟待行政诉讼理论予以回应。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是认识行政诉讼的现状和问题所在,深入思考和分析问题的成因,为最终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方案。笔者拟对我国《行政诉讼法》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修改完善的建议。 一、行政诉讼目的 (一)行政诉讼目的规定存在的问题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1条规定,行政诉讼的目的可以概括为:保障人民法院正确、及时审理行政案件,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职权。现行的关于行政诉讼目的的规定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弊端:(1)过于强调保障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弱化了保障公民、法人、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目的。尽管从表面上看以上目的同等重要,但实际上《行政诉讼法》许多条款更多的体现了保障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监督和维护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的目的,比如行政诉讼案件中法院的维持判决。行政诉讼本来是给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提供的一个救济渠道,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某个行政行为不服,提起行政诉讼的目的是要推翻不服的行政行为。法院作为居中裁判者,在认为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要求推翻行政行为的理由不充分时,予以驳回就足够了,但维持判决显然是更超越了一步。法院的维持判决显然削弱了行政诉讼在维护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方面的目的。(2)现行的关于行政诉讼目的的规定不利于行政

行政诉讼法(修正草案)征求意见

行政诉讼法(修正草案)征求意见 文章属性 •【公布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人大常委会 •【公布日期】2022.12.30 •【分类】征求意见稿 正文 行政诉讼法(修正草案)征求意见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修正草案)》进行了审议。现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修正草案)》予以公布,社会公众可以直接登录中国人大网(https://www.doczj.com/doc/e919058348.html,)或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https://www.doczj.com/doc/e919058348.html,)提出意见,也可以将意见寄送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北京市西城区前门西大街1号,邮编:100805。信封上请注明行政诉讼法修正草案征求意见)。征求意见期限为30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修正草案) 一、将第十五条修改为: “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行政案件: (一)对国务院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所作的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 (二)海关处理的案件; (三)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案件;

(四)其他法律规定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 以县级、地市级人民政府为被告的案件中,政府信息公开案件、不履行法定职责案件、行政复议机关不予受理或者程序性驳回复议申请案件,以及土地山林等自然资源权属争议行政裁决案件,由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二、将第九十条修改为: “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 当事人对高级人民法院作出的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应当向原审高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请再审: (一)当事人对原判决、裁定认定的事实和适用的诉讼程序等无异议,认为适用法律、法规有错误的; (二)原判决、裁定经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的。 当事人申请再审的,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

行政诉讼法修订草案

行政诉讼法修订草案 摘要: 一、修订草案背景 二、修订草案的主要内容 1.明确行政诉讼制度目标 2.扩大行政诉讼受案范围 3.规范行政诉讼程序 4.强化对当事人权益的保护 5.增设行政公益诉讼制度 三、修订草案的影响 1.优化司法资源配置 2.提高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水平 3.增强当事人诉讼权益保障 四、社会各界的期待与建议 1.希望尽快完成修订草案的审议和实施 2.建议加强对修订草案的宣传和解读 3.呼吁建立健全行政纠纷解决机制 正文: 行政诉讼法修订草案是我国立法机关为贯彻落实全面依法治国战略,进一步优化行政诉讼制度,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而制定的重要法律文件。修订草案对现行行政诉讼法进行了全面修改和完善,以适应新时代法治政府建设的需

要。 首先,修订草案明确了行政诉讼制度的目标,即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因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时,有依法享有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并得到公正、高效的审理。 其次,修订草案扩大了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将行政机关作出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行政行为,包括行政合同、行政指导等,纳入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以更好地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此外,修订草案对行政诉讼程序进行了规范,明确了行政诉讼的起诉、受理、审理、裁判等各个阶段的程序要求,旨在提高行政诉讼的公正性和公信力。 在强化对当事人权益的保护方面,修订草案规定了行政机关在行政诉讼中的举证责任,要求行政机关对其作出的行政行为承担证明责任,倒逼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同时,修订草案还增设了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允许检察机关、社会团体等对行政机关违法行使职权、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提起诉讼,加强对行政机关的监督。 总体来看,行政诉讼法修订草案对我国行政诉讼制度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一方面,修订草案有助于优化司法资源配置,提高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水平;另一方面,有利于增强当事人诉讼权益保障,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社会各界对修订草案的出台表示高度期待,并提出了相关建议。首先,希望尽快完成修订草案的审议和实施,以使修订后的行政诉讼法早日发挥作用。其次,建议加强对修订草案的宣传和解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行政诉讼制度改革。

对行政诉讼法修改的几点建议(精)

1 对《行政诉讼法》修改的几点建议 登封市法院立案二庭杨军郑州市中院立案二庭刘向科当前,随着经济社会形势的迅速发展,我国行政诉讼法已不能有效推动政府依法行政和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对其修改是现实的迫切需要。当下由于某些特定的原因,有部分行政相对人并不直接通过行政赔偿程序寻求救济,而是通过普通行政诉讼程序对自己的损害进行先行救济,这就对行政普通诉讼的修改和完善提出了要求。在我国行政诉讼法修改之际,笔者通过总结司法实践经验提几点拙见。 一、扩大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对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一直以来都存在着很大的争议,无论是进行理论研究的学者还是要进行实践的司法部门都对这一问题的处理感到棘手。解决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界定无论对于理论界还是司法部门来说都是非常重要和有意义的,并且这也是《行政诉讼法》进行修订的重要内容。《行政诉讼法》中对于受案范围做出了一些模糊的界定,要明确的修订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改变规定的方式,二是要实质性的扩大受案的范围。对于目前该法中受案范围的界定方式还不够科学和明确,应该采取概括式的肯定规定加排除式的列举规定方式。这种规定方式与之前行政行为是否可诉 2 需要法律进行明确的规定有着本质的不同。 对于具体那些情形是法律应该明确列举排除的情形,笔者认为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涉及到国家防务、涉外等相关事务。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中对国家行为进行了具体的定义。其中指出国家行为是国家相关部门在我国相关法律的规范下进行的国家安全防务和与其他国

家展开的外交事宜的行为,同时也包括相关结构能够根据相关法律的要求,在紧急情况下,依法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戒严、动员群众等行为。一般来说涉及到国家行为的部门一般是国防部、外交部、国务院、军委等。纵观当前世界各国,一般来说,国家行为由于其自身存在主权性,并且一旦涉及到国家行为,相关信息都是高度保密的,为此其不会作为行政诉讼的主体。 2、对于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对其在编的公务员进行相关人事管理,但是对于涉及到公务员身份的出现、变动、取消等相关事务是不在此范围之中的。当前业内对于将这些机构中涉及到的事项在更大范围内作为行政诉讼的主体对象,但是对于这个范围的定义和划分以及相关的依据还没有达成一次。就国外的一些应用情况来看,也不是把些行政机构涉及到的所以的事项都作为审查的对象,但是涉及到公务员的一些个人权利的相关事项还是被当成行政诉讼的对象。就我国目前现状来看,将行政机构中所有的相关事项都作为 3 行政审查的对象的时机还不成熟,我们应该结合国外一些先进的思想和做法,逐步完善我国行政诉讼的对象区域。 3、国家相关司法机关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采取的相关行为,对于一些假借刑侦的名义,实际上参与相关经济利益冲突事件的行为不在这个范围内。业内当前对于将相关司法机关作为行政诉讼主体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的。首先,对于相关司法机关在进行相关事务办理或者发生一些行政行为的时候,行驶的是其单位主体的行政职权,并且当前我国实际这些司法机关在进行相关活动行为的过程中由于缺乏一套有效、合理、科学的监管机制,造成职权滥用的情况经常出现,为此将其作为行政诉讼对象也是当前环境所要求的;其次,一些司法机关在进行相关活动和行为的过程中,难以对其行为的性质进行具体定义;最后,从其他国家当前现状来看,都是将这些司法机关涉及到的刑事司法行为作为行政诉讼对象。对于业内持反对意见的一方来说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的,他们认为首先如果将这些司法机关的相关行为作为行政诉讼的对象,那么对于司法机关的监管力度加

2014行政诉讼法大修新亮点

行政诉讼法大修新亮点 刘武俊《光明日报》( 2014年09月18日 13 版 刚刚结束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对行政诉讼法修正案草案进行了二次审议。从一次审议到二次审议,行政诉讼法的修改始终广受关注,这不仅是因为这是行政诉讼法自1990年10月1日施行以来首次进行大修,而且意味着法律界呼吁多年的行政诉讼法大修终于进入实质阶段。 行政诉讼法是一部典型的“民告官”的法律,承载了无数老百姓的期望,具有维护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和督促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正能量作用,对于打造“法治政府”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不过,这部法律实施24年来,“民告官”之路走得并不顺畅,行政诉讼法在受案范围、管辖、审理程序等方面颇存争议,立案数量偏少,且原告胜诉不到一成,实践过程中存在立案难、审理难、执行难三大“顽疾”。因此,亟须通过修改行政诉讼法,进一步激发行政诉讼的正能量。此次审议的草案二审稿有不少亮点,恰恰是对社会公众呼声的积极回应。 亮点一: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有望入法 “民告官却见官难”是行政诉讼一直存在的突出问题。本次行政诉讼法大修,法律界呼吁多年的行政首长出庭应诉终于有望入法,成为刚性的法律规定。

1989年4月3日,时任浙江省苍南县县长的黄德余代表县政府亲自出庭应诉一起“农民告县长”案,被公认为行政诉讼法颁布前夜全国首例行政首长出庭应诉行为。全国各地多有行政首长出庭应诉事件发生,每次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几乎都会引来媒体的关注。从1998年起,全国各地陆续出台了关于行政首长出庭应诉的规定。行政首长出庭应诉的地方“创举”,逐渐被国务院和最高人民法院认可。2004年,国务院在《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中首次提倡行政机关首长积极出庭应诉;2007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加强和改进行政审判工作的意见》出台,对行政首长出庭应诉进行了辩证规定。 但是,由于现行行政诉讼法并没有刚性规定行政首长必须出庭应诉,使得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大多“看起来很美”,多地行政首长出庭应诉成了“昙花一现”。行政首长委托工作人员、律师等代理出庭成为普遍做法。即便出庭,行政首长也往往“出庭不出声”,存在“走过场”“到庭一游”的现象。目前“民告官”案件中被告席上多为行政首长的“替身”,而这些替身却不能代替行政首长“拍板”,甚至连实质性表态的权力都没有,几乎都要回去向领导请示汇报。 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出庭应诉应当是一条刚性的法律原则。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特别是行政首长必须从依法行政的高度切实转变观念,树立出庭就是责任、应诉就是公务的法治观念。实际上,行政首长在法庭上直面行政相对人,可以更直接、更及时地发现本部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更有效地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更为重要的是,行政机关首长出庭应诉,可以倒逼行政机关首长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提高自身的依法行政意识和水平。从某种意义上讲,每一次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就是一堂活生生的法制教育课,同时也是一场实实在在的依法行政考试。行政首长一次出庭的效果往往超过听十次普法讲座的效果。

行政诉讼法司法解释新旧对比解读

行政诉讼法司法解释新旧对比解读 新《行政诉讼法》及司法解释已于2015年5月1日施行,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相关信息,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新《行政诉讼法》及司法解释已于2015年5月1日施行,但对于新旧法律规范在一些具体问题应如何衔接的问题,中存在不同的理解; •为此,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庭长赵大光法官、副庭长李广宇法官和耿宝建法官特撰本文厘清相关问题,以供审判实践参考; 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决定》,对1989年颁布的行政诉讼法(以下简称旧行政诉讼法)进行了一次全面修改。修改后的行政诉讼法(以下简称新行政诉讼法)已经于5月1日正式施行。4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也发布了《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适用解释》),对实施行政诉讼法的有关问题作了细化解释性规定。由于《适用解释》只就有关亟待解决的问题加以明确,修改前后的行政诉讼法在受案范围、审理程序、被告资格、起诉期限、裁判方式以及申请再审程序和期限等诸多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新旧法律规范的衔接与适用仍有不少模糊之处,有必要进一步思考和研究,以供审判实践中参考。 一、关于起诉期限问题 1.起诉期限的适用

新行政诉讼法将起诉期限从原来“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三个月内提出”,改为“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新法规定更加有利于 保护相对人诉权,对行政机关在5月1日前作出的行政行为,当事人在5月1日后提起 诉讼,按照旧行政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的规定尚未超过起诉期限的,应当适用行政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六个月起诉期限的规定。例如,对行政机关在2015年2月2日作出的行政行为不服提起诉讼,按旧行政诉讼法规定,起诉期限应至2015年5月2日届满;而按照 新行政诉讼法六个月的规定,相对人的起诉期限应当延长至2015年8月2日。 2.二年起诉期限的适用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执行解释》)第四十一条规定“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 他组织诉权或者起诉期限的,起诉期限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诉权或者起诉期限之日起计算,但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最长不得超过二年。”新行政诉讼法和《适用解释》对此问题未予涉及。在修改行政诉讼法过程中,曾 一度将上述司法解释的内容纳入有关条款中,后考虑文字比较长及需要解释说明等原因未作规定。 在起草《适用解释》过程中,对“起诉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二年”的规定是否继续适用, 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不应当继续适用。主要理由为:行政诉讼法将起诉期限从三个月延长为六个月,已经充分保护了当事人诉权,如果继续适用《执行解释》中有关“起诉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二年”的规定,不利于行政法律关系尽快稳定。且行政诉讼法关于 六个月起诉期限的规定是公开的,也是明确的,不论相对人是否知晓,法律一经公布就应当严格执行。另一种观点认为,应当继续适用。主要理由为:一是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行为时,既应当告知行政相对人行政行为内容,也应当告知行政相对人诉权和起诉期限。这不仅是对行政机关遵循正当程序的要求,也是行政机关必须履行的义务。行政机关未告知诉权和起诉期限,则应该承担相应的不利后果。《执行解释》第四十一条的规定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体现了行政诉讼法的立法精神和目的,这一规定应当继续坚持。二是如果对行政机关告知和不告知的后果不作区分,而是一律适用六个月起诉期限,实践中容易出现规避法律侵害相对人依法行使诉讼权利的现象,既不利于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也不利于保护相对人合法权益。三是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诉权,是本次修法突出强调并坚持的一项原则,如果新行政诉讼法实施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起诉期限实际上比原来有所缩短,与本次修法的原则相悖,也容易引起各界的质疑和反对。 考虑到此问题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在一定时期内无论是行政执法水平还是当事人的法治意识都有待提高,《执行解释》第四十一条关于“起诉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二年”的规定, 与新行政诉讼法及《适用解释》规定的精神是一致的,仍然应当在实践中继续适用。当然,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司法解释全文2023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司法解释全文2023 公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解释》已于2023年11月13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726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3年2月8日起施行。 2023年2月6日 最高人民法院 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 行政诉讼法》的解释 法释〔2023〕1号 (2023年11月13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726次会议通过,自2023年2月8日起施行) 为正确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以下简称行政诉讼法),结合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工作实际,制定本解释。 一、受案范围 第一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不服,依法提起诉讼的,属于人民法院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下列行为不属于人民法院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一)公安、国家安全等机关依照刑事诉讼法的明确授权实施的行为; (二)调解行为以及法律规定的仲裁行为; (三)行政指导行为; (四)驳回当事人对行政行为提起申诉的重复处理行为; (五)行政机关作出的不产生外部法律效力的行为; (七)行政机关根据人民法院的生效裁判、协助执行通知书作出的执行行为,但行政机关扩大执行范围或者采取违法方式实施的除外; (八)上级行政机关基于内部层级监督关系对下级行政机关作出的听取报告、执法检查、督促履责等行为;

(九)行政机关针对信访事项作出的登记、受理、交办、转送、复查、复核意见等行为; (十)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权利义务不产生实际影响的行为。 第二条行政诉讼法第十三条第一项规定的“国家行为”,是指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国防部、外交部等根据宪法和法律的授权,以国家的名义实施的有关国防和外交事务的行为,以及经宪法和法律授权的国家机关宣布紧急状态等行为。 行政诉讼法第十三条第二项规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是指行政机关针对不特定对象发布的能反复适用的规范性文件。 行政诉讼法第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是指行政机关作出的涉及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公务员权利义务的决定。 行政诉讼法第十三条第四项规定的“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行政行为”中的“法律”,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通过的规范性文件。 二、管辖 第三条各级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审理行政案件和审查行政机关申请执行其行政行为的案件。 专门人民法院、人民法庭不审理行政案件,也不审查和执行行政机关申请执行其行政行为的案件。铁路运输法院等专门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应当执行行政诉讼法第十八条第二款的规定。 第四条立案后,受诉人民法院的管辖权不受当事人住所地改变、追加被告等事实和法律状态变更的影响。 第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行政诉讼法第十五条第三项规定的“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案件”: (一)社会影响重大的共同诉讼案件; (二)涉外或者涉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的案件; (三)其他重大、复杂案件。 第六条当事人以案件重大复杂为由,认为有管辖权的基层人民法院不宜行使管辖权或者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五十二条的规定,向中级人民法院起诉,中级人民法院应当根据不同情况在七日内分别作出以下处理: (一)决定自行审理; (二)指定本辖区其他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三)书面告知当事人向有管辖权的基层人民法院起诉。

(精)心得体会:行政诉讼法修改时的七个争议问题(最新)

(精)心得体会:行政诉讼法修改时的七个争议问题(最新) 2014年11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决定》,这是行政诉讼法实施二十多年后第一次修改,修改决定共61条。 修改决定扩大了受案范围,畅通了诉讼渠道,完善了管辖制度、证据制度、诉讼程序、审判监督和执行制度,加强了对行政行为的监督。 新行政诉讼法的颁布实施,对加强公民权利保护,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和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行政诉讼法是1989年制定、1990年实施的。实施二十多年来,对于解决行政争议、保护公民权利、促进依法行政和建设法治政府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立案难、审理难和执行难问题。 长期以来,法院不愿受理行政案件,每年全国法院受理的行政案件只有十二三万件,大量行政纠纷进入信访渠道,老百姓“信访不信法”;有的案件即使法院受理了,

也很难作出公正裁判,法院不愿判决行政机关败诉,调解结案比较多;有的案件即使裁判了,执行同样很难。 这些问题主要缘于实施,同时也有制度不完善的原因。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依法治国,行政诉讼法是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中起着重要作用的一部法律,需要总结实践经验,进行修改完善。 多年来,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以及一些专家学者和实务部门的同志,对修改行政诉讼法提出了很多好的意见、建议。行政诉讼法修改工作启动后,最高人民法院、中国行政法学研究会、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的一些专家学者,也提出了修改方案。在立法过程中,大家积极参与,献计献策。 总体来说,各方面共识比较多,很多制度取得重要进步;存在争议的问题,主要围绕制度是更理想一些,还是更实际一些。 关于受案范围 原行政诉讼法用列举的方式规定受案范围,明确了哪些具体行政行为可以受理,哪些不能受理。 学者普遍认为,用列举的方式限制了受案范围,不利于保护公民权利,建议改为概括的方式,也就是说对行政机关的行为不服,原则上都可以起诉。只列举不受理的

新行政诉讼法全文

新行政诉讼法全文 第一条为了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行使诉讼权,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机关依法行政,促进行政机关依法办事,制定本法。 第二条行政诉讼适用本法。 第三条行政诉讼包括对行政行为、行政协议、行政不作为和其他具有行政管理性质的具体行为或者具体事项提起的诉讼。 第四条下列法律规定的行政行为,不适用本法: (一)依照法律规定应当通过行政程序确定的,由于当事人的自愿或者业已依法确定,不再需要行政诉讼程序的; (二)因紧急情况必须立即采取行政行为的,事后应当依法补办的; (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不需要行政诉讼程序的行政行为。 第五条行政协议是指行政机关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之间订立的具有行政管理性质的合同或者其他协议。对行政协议提起诉讼,适用本法的规定。 第六条行政不作为,是指行政机关明知应当行使职权而不行使的行为。对行政不作为提起诉讼,适用本法的规定。 第七条本法规定的行政机关包括国务院及其各部委、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其他由法律规定的行政机关,以及执行行政职能的机关。

第八条行政诉讼程序应当公开进行,但法律规定不公开的除外。 第二章行政诉讼的主体 第九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具体事项或者行政协议侵犯了其合法权益,或者认为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存在其他违法行为,可以依照本法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第十条国务院及其各部委、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其他由法律规定的行政机关,以及执行行政职能的机关应当依法接受行政诉讼,提供证据、说明情况,不得拒绝执行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 第十一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提起行政诉讼,不得受到威胁、打击、报复或者打击报复。 第十二条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行政诉讼,并按照本法的规定,予以公开审理。 第十三条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中,应当确保当事人充分行使诉讼权利,认真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和陈述,调查研究,依法查明事实,正确适用法律。 第十四条人民法院审理行政诉讼,应当按照法律规定分别适用普通程序和简易程序。普通程序适用于争议较大、案情复杂的案件;简易程序适用于争议较小、事实明确的案件。 第十五条行政诉讼的当事人有下列权利: (一)请求撤销、确认、改变行政行为; (二)请求行政机关履行法定职责,消除违法行为,排除妨碍、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推进行政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的意见-法发〔2021〕17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推进行政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的意见 正文: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推进行政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的意见 法发〔2021〕17号 为深化行政诉讼制度改革,推进行政案件繁简分流、轻重分离、快慢分道,优化行政审判资源配置,推动行政争议实质化解,依法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支持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以下简称行政诉讼法)及司法解释的规定,结合审判工作实际,制定本意见。 一、一般规定 第一条人民法院应当严格规范审理复杂行政案件,依法快速审理简单行政案件,完善行政诉讼简易程序适用规则,推动电子诉讼的应用,引导当事人正确行使诉讼权利、依法履行诉讼义务,全面提升行政审判质量、效率和公信力。 第二条第一审人民法院审理下列行政案件,可以作为简单案件进行审理: (一)属于行政诉讼法第八十二条第一款、第二款规定情形的; (二)不符合法定起诉条件的; (三)不服行政复议机关作出的不予受理或者驳回复议申请决定的; (四)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政府信息公开类、履行法定职责类以及商标授权确权类行政案件。

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于第一审人民法院按照简单案件快速审理的上诉案件,以及当事人撤回上诉、起诉、按自动撤回上诉处理的案件,针对不予立案、驳回起诉、管辖权异议裁定提起上诉的案件等,可以作为简单案件进行审理。 高级人民法院可以探索开展行政申请再审案件繁简分流工作。 第三条人民法院可以建立行政案件快审团队或者专业化、类型化审判团队,也可以设立程序分流员,负责行政案件繁简分流,实现简案快审、类案专审、繁案精审。 二、促进行政争议诉前分流 第四条人民法院应当强化行政争议的诉源治理,完善行政诉讼与行政复议、行政裁决等非诉讼解纷方式的分流对接机制,探索建立诉前和解机制,依托司法与行政的良性互动,加强行政争议多元化解及相关平台建设。 第五条行政诉讼法规定可以调解的案件、行政相对人要求和解的案件,或者通过和解方式处理更有利于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的案件,人民法院可以在立案前引导当事人自行和解或者通过第三方进行调解。开展诉前调解应在调解平台上进行,并编立相应案号。 建立非诉讼调解自动履行正向激励机制,通过将自动履行情况纳入诚信评价体系等,引导当事人自动、即时履行调解协议,及时化解行政争议。 第六条经诉前调解达成和解协议,当事人共同申请司法确认的,人民法院可以依法确认和解协议效力,出具行政诉前调解书。 当事人拒绝调解或者未达成和解协议,符合法定立案条件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及时登记立案。 立案后,经调解当事人申请撤诉,人民法院审查认为符合法律规定的,依法作出准予撤诉的裁定。 第七条诉前调解中,当事人没有争议的事实应当记入调解笔录,并由当事人签字确认。 在审理过程中,经当事人同意,双方在调解过程中已确认的无争议事实不再进行举证、质证,但当事人为达成和解协议作出妥协而认可的事实或者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的事实除外。 三、健全简易程序适用规则 第八条人民法院依照行政诉讼法第八十二条第一款规定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行政案件,可以向当事人发送简易程序审理通知书,告知审理方式、审理期限等事项。 人民法院依照行政诉讼法第八十二条第二款规定审理其他第一审行政案件,应当征求当事人意见。征求意见可以通过诉讼平台、电话、手机短信、即时通讯账号等简便方式进行。当事人不同意适用简易程序的,应当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出。期限内未提出异议的,人民法院可以按照简易程序进行审理。 第九条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行政案件,可以根据案件情况,采取下列方式简化庭审程序,但

对我国行政诉讼法修改的几点建议

对我国行政诉讼法修改的几点建议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行政管理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对应的,行政诉讼法也需要不断的进行更新和完善,以适应新情况、新问题。近年来,我国的行政诉讼法也进行过一些修改,其中一些改变是积极的,但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本文将就我国行政诉讼法修改提出几点建议。 1. 明确行政诉讼的适用范围 行政诉讼其实是一种解决行政争议的机制,其适用范围也应当明确规定。国家行政机关之间的纠纷、行政机关与个人之间的纠纷、特定行政管理领域的争议问题,都属于行政诉讼的适用范围。但当前我国行政诉讼法对于适用范围的规定还不够明确,建议在法律中明确规定适用范围,使各方都可以依照法律进行操作,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行政机关与个人之间的矛盾。 2. 强制执行措施的完善 行政诉讼的本质就是促进行政管理规范化,同时为了维持社会公平正义,完善对于强制执行措施的规定,将其具体化、细化。现在的情况是,执行效果不佳,对于债务人而言无法还款,也让债权人无法获得应有的赔偿和违约金等等,这会让行政诉讼失去效果,因此我们需要完善强制执行措施的规定。例如,建立规范评估制度,制定严格的执行程序和法律规定。同时,加强对于强制执行人员的纪律和制度建设,防止执行权滥用等问题的出现。

3. 诉讼过程中的保障 在诉讼过程中,承办法官和行政机关应该做到公正、公平。但事实上,目前诉讼过程中存在许多法官权力过大和程序不够公正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极大地破坏了行政诉讼的公信力。在这里我们可以增加多元化的争端解决机制,使得对于争议问题的解决更加多样化,同时加强中立性和公正性,并通过评估机制加以制约和调整。此外,应当建立诉讼风险评估和全程监管机制,确保各方面流程的透明化。 4. 加强对行政机关的约束 行政机关在执行职能过程中往往难免会侵犯公民的权益,特别是对弱势群体来说,会出现不少的问题,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借助行政诉讼法对行政机关加以约束。但当前法律对于行政机关的约束机制不够完善,不能很好的保障公民的权益。我们需要通过建立更为完善的投诉和纠正机制,同时加强对于行政机关公开的管理,切实加强行政机关的约束制约,以更好地维护公民的权益。 总之,法律是社会文明的体现,行政诉讼法也是我们社会文明进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以下几个方面是对于行政诉讼法修改的建议:明确行政诉讼适用范围,加强对于强制执行措施的完善,诉讼过程中的保障,加强对行政机关的约束,这些建议根据社会实际情况进行制定,既有利于行政法的进一步完善,也有利于行政管理体系的健康发展,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公平、公正、和谐发展。5. 加强公众教育和宣传

行政诉讼法 建议稿.doc

行政诉讼法建议稿 《行政诉讼法》的修改,给了我们一次讨论理想的行政诉讼制度的时机。但这种讨论如果不想彻底沦为脱离现实的畅想,就必须成认现有政治结构的限制,在现实的低空上飞行。 首先,必须下决心克服几个体制性、机制性的障碍,切实解决行政诉讼“立案难、审理难、判决难”的问题,摆脱目前行政诉讼的困顿局面。 其次,适当扩大行政诉讼的受理范围,改变某些诉讼机制,更好地发挥行政诉讼制度在保护公民权利、监视依法行政和完善法律制度方面的功能。 第三,重述法条文字,调整篇章结构,使法律规定更加严谨和清晰。 《行政诉讼法》施行二十多年,法院惨淡经营,行政诉讼“立案难、审理难、判决难”的问题根本没有得到解决,一些指标甚至每况愈下。《行政诉讼法》的修改,必须在解决行政诉讼所面临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上有所突破。 法院无法独立审判,是很多审判不公的根源,也是行政诉讼面临的最大的体制性障碍。在现有体制下,设立行政法院并不可行;一些地方试行“异地管辖”,但效果有限。相对而言,提级管辖是司法体制变动相对较小,也比拟容易收到成效的举措。从几次讨论来看,这也是目前比拟有共识的主张。 为此,本建议稿主张取消基层法院对行政诉讼案件的管辖权,原那么上由中级法院作为一审法院;以省级政府为被告的案件和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案件,由高级法院作为一审法院。基层法院的行政庭

仍然保存,主要负责审查非讼执行案件。最高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审 判实践的需要,设立中级人民法院的派出法庭,审理行政案件。 自从《行政诉讼法》实施以来,驳回起诉占据了一审结案方式的10%上下,最高年份(xx年)到达15.2%,最低年份(xx年)也有 7.7%;甚至到了二审,还有相当比例的案件被驳回起诉(从1999年的6.5%持续上升到xx年的17.4%)。还有更多应当受理的案件,法院根本 没有立案。这是不正常的。 限制不予受理和驳回起诉的应用,解决原告“告状难”的问题。具 体包括:1)案件类型错误的,法院直接变更案件类型,并移送相关 的审判庭审理;2)被告不具有资格的,建议变被告;3)管辖法院错误的,受理后移送有管辖权的法院;4)对于是否属于受案范围、符合诉讼时效有异议的,应当在规定期限内提出。 由于民事、行政诉讼分立,相当多民事、行政争议交织的案件难以“案结事了”,甚至造成案件长期、反复的纠缠。建议明确行政附 带民事诉讼制度。民事、行政争议穿插的案件,由一个法院一个审 判庭审理,一并对民事、行政争议进行审理和判决。 明确法院对法规、规章等标准性文件的审查权限,以及审查方式和 审查标准。明确国际条约的适用方式和适用效力。 行政裁量问题是目前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中的大问题。对于行政裁量,法院一要审查,二要节制。就目前来看,主要的问题在于审查 权力不明确,法院不敢审,但个别时候也出现过度审查的问题。 建议增加规定: 有以下情形之一的,行政行为视为违法:(一)行政机关滥用职权, 徇私枉法或者打击报复的;(二)行政机关歧视对待,侵害公民、法人或者组织的合法权益的;(三)行政机关恣意武断,处理方式明显失度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解释 2018年2月8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解释》已于2017 年11月13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726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8年2月8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 2018年2月6日 法释〔2018〕1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解释 (2017年11月13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726次会议通过,自2018年 2月8日起施行) 为正确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以下简称行政诉讼法),结合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工作实际,制定本解释。 一、受案范围 第一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不服,依法提起诉讼的,属于人民法院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下列行为不属于人民法院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一)公安、国家安全等机关依照刑事诉讼法的明确授权实施的行为; (二)调解行为以及法律规定的仲裁行为; (三)行政指导行为; (四)驳回当事人对行政行为提起申诉的重复处理行为; (五)行政机关作出的不产生外部法律效力的行为; (六)行政机关为作出行政行为而实施的准备、论证、研究、层报、咨询等过程性行为; (七)行政机关根据人民法院的生效裁判、协助执行通知书作出的执行行为,但行政机关扩大执行范围或者采取违法方式实施的除外;

(八)上级行政机关基于内部层级监督关系对下级行政机关作出的听取报告、执法检查、督促履责等行为; (九)行政机关针对信访事项作出的登记、受理、交办、转送、复查、复核意见等行为; (十)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权利义务不产生实际影响的行为。 第二条行政诉讼法第十三条第一项规定的“国家行为”,是指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国防部、外交部等根据宪法和法律的授权,以国家的名义实施的有关国防和外交事务的行为,以及经宪法和法律授权的国家机关宣布紧急状态等行为。 行政诉讼法第十三条第二项规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是指行政机关针对不特定对象发布的能反复适用的规范性文件。 行政诉讼法第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是指行政机关作出的涉及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公务员权利义务的决定。 行政诉讼法第十三条第四项规定的“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行政 行为”中的“法律”,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通过的规范性文件。 二、管辖 第三条各级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审理行政案件和审查行政机关申请执行其行政行为的案件。 专门人民法院、人民法庭不审理行政案件,也不审查和执行行政机关申请执行其行政行为的案件。铁路运输法院等专门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应当执行行政诉讼法第十八条第二款的规定。 第四条立案后,受诉人民法院的管辖权不受当事人住所地改变、追加被告等事实和法律状态变更的影响。 第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行政诉讼法第十五条第三项规定的“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案件”: (一)社会影响重大的共同诉讼案件; (二)涉外或者涉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的案件; (三)其他重大、复杂案件。

浅析行政诉讼调解制度存在的问题以及完善建议

浅析行政诉讼调解制度存在的问题以及 完善建议 摘要:早在制定 1989 年《行政诉讼法》时,对于调解制度是否可以在行政 诉讼领域运用,学界就曾展开热烈的讨论。随着《行政诉讼法》在 2014 年的修改,行政诉讼调解制度就再次成为了学界争议的焦点。行政诉讼调解制度有利于 有效化解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人的矛盾,缩短行政案件的审理期间。在我国也有 存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但由于新修改的《行政诉讼法》对于行政诉讼调解制度 在适用案件的范围规定过于模糊,这就使得调解制度在司法实践中应用困难。此 项制度在国外司法实践当中运用较为普遍与娴熟,值得我们去借鉴相关经验,以 完善我国行政诉讼调解制度。 关键词:调解制度;行政诉讼;案件范围;存在问题;完善建议 一、行政诉讼调解制度概述 行政诉讼调解制度是指在行政诉讼过程中,在法院的主持之下由双方当事人 自愿签订协议,解决纠纷的制度。在制定 1989 年《行政诉讼法》时,是否在行 政诉讼中运用调解制度就是学界争议的焦点,2014 年《行政诉讼法》的修改使 得行政诉讼调解制度再次成为学界焦点。相较于原行政诉讼法所规定的行政诉讼 不得运用调解,新修改的《行政诉讼法》在不适用调解制度的规定上有了一定程 度的松动,其规定对于行政赔偿和行政补偿案件以及行政机关自由裁量的案件可 以进行调解。这为调解制度在行政诉讼领域的运用敞开一扇门。虽对于调解制度 在法律规定上仍属于相对排斥的态度,但是目前在实践中取得较好的效果。 任何制度都要遵守一定的原则,行政诉讼调解制度也不例外。行政诉讼中调 解制度适用所坚持的原则,无论是司法机关在考虑适用调解制度、在调解的过程、亦或是调解结果的达成、调解书的制作,都应当坚持的基本准则,包括自愿原则、合法原则、有限调解原则。自愿原则是指调解制度的适用应当遵循双方当事人自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