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品】酵母菌的形态观察

【精品】酵母菌的形态观察

【精品】酵母菌的形态观察

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常见于发酵食品和发酵饮料中。虽然酵母菌只有一种单细胞,但在不同阶段却会表现出不同的形态,本文将介绍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的几种形态。

1. 酵母菌的单细胞状态

酵母菌的单细胞状态呈现为圆形或类似卵形的形状,直径约为5-10微米。其表面光滑,无毛发脊纹,质地松软。在显微镜下观察,它的胞质呈现出明显的颗粒状结构,这是由于

它富含蛋白质和核酸所致。

在适当的营养和环境条件下,酵母菌会进入新细胞的生长期,这个过程叫做萌芽。此时,酵母菌的胞体会膨胀,生成新的萌芽细胞。萌芽细胞主要是由细胞壁和胞质膜组成,

可以看到细胞壁上呈现出一圈圈的条纹。

在酵母菌产生足够多的新细胞之后,它们会开始聚集在一起,形成细长的菌丝状结构。这个过程通常发生在发酵液中。菌丝的长度和形态都会随着不同的生长条件而变化。菌丝

结构的变化也会影响发酵的成分和发酵速度。

当酵母菌处于厌氧或营养不良的环境中时,它会形成一些孢子,能够通过空气媒介进

行传播。孢子通常是圆形或卵形的,由坚硬的细胞壁包裹,具有抵御外部侵害的耐受性。

当环境适合时,酵母孢子会萌发成新的酵母菌,恢复其生长和发酵的能力。

总而言之,酵母菌在不同的发酵过程中会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和特点。观察和细致研究

这些不同状态下的酵母菌形态和特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利用酵母菌在发酵中的作用。

实验十_酵母菌形态观察及死活细胞鉴定

实验十酵母菌形态观察及死活细胞鉴定一.目的要求: 1. 观察酵母菌的形态及出芽生殖。 2掌握酵母菌的死活细胞的鉴别。 3.掌握酵母子囊孢子的观察方法。 二.实验原理 1.形态观察 酵母菌是不运动的单细胞真核微生物,其大小通常比常见细菌大几倍甚至几十倍。大多数酵母菌以出芽方式进行无性繁殖,有的分裂繁殖;有性繁殖是通过结合产生子囊孢子。本实验通过美蓝染液水浸片和水—碘液水浸片来观察酵母菌的形态和出芽生殖方法。 2.死活鉴定 本实验通过用美蓝染色制成水浸片,来观察生活的酵母形态和出芽生殖方式。美蓝是一种无毒性染料,它的氧化型是蓝色的,而还原型是无色的,用它来对酵母的活细胞进行染色,由于细胞中新陈代谢的作用,使细胞内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能使美蓝从蓝色的氧化型变为无色的还原型,所以酵母的活细胞无色,而对于死细胞或代谢缓慢的老细胞,则因它们无此还原能力或还原能力极弱,而被美蓝染成蓝色或淡蓝色。因此,用美蓝水浸片不仅可观察酵母的形态,还可以区分死、活细胞。 3.子囊孢子

子囊孢子是子囊菌类真菌有性生殖产生的有性孢子。在酵母菌中,能否形成子囊孢子及其形态是酵母菌分类鉴定的重要依据之一。酵母菌形成子囊孢子需要一定的条件,所以对不同种属的酵母菌要选择适合形成子囊孢子的培养基。麦氏培养基(葡萄糖—醋酸钠培养基)有利于酿酒酵母子囊孢子的形成。 三.实验器材 1.菌种:酿酒酵母培养约2d的酵母合成培养基和麦氏琼脂斜面。 2.溶液或试剂:0.05%和0.1%吕氏碱性美蓝染液,革兰氏染色用碘液。5%的孔雀绿水溶液,0.5%的番红水溶液,95%的乙醇 3.仪器或其他用具: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等。 四.操作步骤 1.酵母合成培养基的配制 按配方称取酵母合成培养基各组分,配置3瓶60ml的培养液各装入250ml锥形瓶中,再用六层纱布封口,用牛皮纸包扎后121℃灭菌20min。灭菌后置于摇床上震荡。 2.麦氏琼脂的配制 按配方称取麦氏琼脂各组分,制成10只斜面,每只内培养液为5至10ml,按常规方法包扎后121℃灭菌20min。 3.接种: 先将酵母菌液摇匀,无菌操作蘸取后在麦氏琼脂斜面上划“之”

几种常见酵母菌、霉菌的形态结构观察

微生物实验报告 几种常见酵母菌、霉菌的形态结构观察 姓名: 学号: 系别: 班级: 日期: 同组成员:

一、摘要 通过对酵母菌、霉菌形态结构观察,了解酵母菌、霉菌形态结构的形态结构知识。实验结果为: 1、酵母菌一般呈卵圆形、圆形、圆柱形或柠檬性。菌落形态与细菌相似,但较大较厚,呈乳白色或红色,表面湿润、粘稠,易被挑起。 2 二、实验目的 1、学习酵母菌、霉菌形态结构。 2、学习酵母菌、霉菌观察方法。 3、了解酵母菌、霉菌在实际中的意义。 三、实验原理 酵母菌:酵母菌多呈圆形、卵圆形,有的呈分支的菌丝状。无性繁殖以出芽生殖为主,少数以分裂方式繁殖;有性生殖是通过不同遗传性的细胞接合产生子囊孢子的方式进行。子囊孢子可用孔雀绿进行染色观察。观察细胞形态和内部结构可采用染色的方法。美蓝是无毒性的染料,新陈代谢旺盛的细胞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使美蓝从蓝色的氧化型变成无色的还原型;而死亡细胞无此还原力,故被染成蓝色。 霉菌:霉菌可产生复合分枝的菌丝体,分基内菌丝、气生菌丝,气生菌丝生长到一定阶段分化产生繁殖菌丝,由繁殖菌丝产生孢子。霉菌菌丝体(尤其是繁殖菌丝)及孢子的形态特征是识别不同种类霉菌的重要依据。霉菌菌丝和孢子的宽度通常比细菌和放线菌粗得多,常是细菌菌体宽度的几倍至几十倍,因此,用低倍/高倍显微镜即可观察。 四、实验材料与仪器 1、菌种:产黄青霉、黑曲霉、黑根霉、总状毛霉、酿酒酵母、热带假丝酵母斜面菌种。 2、培养基:PDA培养基、0.05%美蓝染液、5%孔雀绿染液、半固体PDA培养基、乳酸苯酚固定液等。 3、仪器及用具: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接种环、酒精灯、镊子、滴管、吸水纸等。 五、实验内容和步骤 酵母菌形态观察

酵母菌形态观察

酵母菌形态观察 酵母菌形态观察 微生物实验报告 酵母菌的形态观察 一、目的要求: 1、掌握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观察酵母菌的形态特征、出芽生殖方式,并掌握酵母菌与细菌形态特征的区别 3、学习鉴别死活酵母细胞的实验方法 二、器材和器皿: 2、生理盐水、美蓝染色液、 3、显微镜、酒精灯、载玻片、盖玻片、接种针、擦镜纸 酵母菌是单细胞的真核微生物,菌体比细菌大而且不运动。酵母菌的繁殖方式分为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两种,以无性繁殖为主。芽殖是酵母菌普遍的无性繁殖方式,少数为裂殖;有性繁殖是产生子囊和子囊孢子。本实验是通过美蓝染液水浸片来观察酵母的形态和芽殖方式。 美蓝是一种无毒性的染料,它的氧化型呈蓝色,还原型无色。用美蓝对酵母活细胞染色时,由于细胞的新陈代谢作用,细胞内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能使美蓝由蓝色的氧化型变为无色的还原型,而对代谢作用微弱或死细胞,无此还原能力或还原能力极弱,而被美蓝染成蓝色或淡蓝色。因此,不仅用此法可观察酵母细胞形态,也可用来鉴别酵母菌的死细胞和活细胞。 四、操作步骤: (一)显微镜的主要构造: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主要分为三部分:机械部分、照明部分和光学部分。 (二)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低倍镜的使用方法 (1)取镜和放置:

显微镜平时存放在柜或箱中,用时从柜中取出,右手紧握镜臂,左一手托住镜座,将 显微镜放在自己左肩前方的实验台上,镜座后端距桌边1-2寸为宜,便于坐着操作。 (2)调节光源 (3)低倍镜观察 先将标本玻片置于载物台上,并将标本部位处于物镜的正下方,以左手按逆时针方向 转动粗调节器,使镜台缓慢地上升至物镜距标本片约5毫米处,应注在上升镜台时,切勿 在目镜上观察。一定要从右侧看着镜台上升,以免上升过多,造成镜头或标本片的损坏。 然后,两眼同时睁开,左眼看目镜,同时反时针方向慢慢旋转粗调节轮,当在视野内 出现物象后,改用细调节轮,上下微微转动,直至视野内获得清晰的物象。然后认真观察 标本各部位,确定并将需进一步要观察的部位移视野中央,准备用高倍镜观察。 观察完一个标本后,如果想要再观察另一标本时,需先将高倍物镜(或油镜)转回到 低倍物镜,取出标本,按放片的方法换上新片,即可观察。千万不可在高倍物镜(或油镜)下换片,以防损坏镜头。 (五)美蓝浸片观察步骤 在载玻片上滴一小滴0.1%美蓝液,无菌操作用接种环取酵母少许,与美蓝液混合均匀,染色2-3min。 2.加盖玻片: 先将盖玻片一端与菌液接触,然后慢慢放下使其盖在菌液上。 先低倍镜,后高倍镜,观察酵母细胞的形态、构造和出芽情况,并注意区分死细胞 (蓝色)与活细胞(不着色)。 4.30min后再镜检。 五、实验现象 1.都是单个细胞 2.都是透明的 3.基本是活的 5. 用美兰染色后蓝色是死细胞,透明的是活细胞 1.美蓝染液浓度和作用时间的不同,对酵母菌死细胞数量有何影响?试分析其原因。 答:吕氏碱性美蓝染液无毒性,在浓度不大的情况下,对酵母菌死细胞的数量影响几 乎没有。在浓度高的情况下,会导致酵脱水死亡。作用时间短对死细胞数量影响不大,时

实验6-酵母菌形态观察

实验七酵母菌的形态观察及死活细胞的鉴定 一、目的要求: 1、观察酵母菌的形态特征及出芽生殖。 2、掌握酵母菌的死活细胞的鉴定方法。 3、掌握酵母菌的一般形态特征及其与细菌的区别。 二、实验原理 酵母菌是单细胞的真核微生物,具有典型的细胞核,个体比细菌大得多。酵母菌的形态通常有球状、卵园状、椭圆状、柱状或香肠状等多种。酵母菌的无性繁殖有芽殖、裂殖和产生掷孢子;酵母菌的有性繁殖形成子囊和子囊孢子。酵母菌母细胞在一系列的芽殖后,如果长大的子细胞与母细胞并不分离,就会形成藕节状的假菌丝。 美蓝是一种无毒性染料,氧化型为蓝色,还原型无色。用美蓝对酵母的活细胞进行染色,由于细胞中新陈代谢的作用,使细胞内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能使美蓝从蓝色的氧化型变为无色的还原型,所以酵母的活细胞无色,而对于死细胞或代谢缓慢的老细胞,则因它们无此还原能力或还原能力极弱,而被美蓝染成蓝色或淡蓝色。因此,用美蓝水浸片不仅可观察酵母的形态,还可以区分死、活细胞。但美蓝的浓度、作用时间等均有影响,应加注意。 三、实验器材 1、酿酒酵母或卡尔酵母(Saccharomyces calsbergensis); 2、0.05%、0.1%吕氏碱性美蓝染液,革兰氏染色用的碘液; 3、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等。 四、操作步骤 1、美蓝浸片观察 1)在载玻片中央加一滴0.1%吕氏碱性美蓝染液,液滴不可过多或过少,以免盖上盖玻片时,溢出或留有气泡。然后按无菌操作法取在豆芽汁琼脂斜面上培养48小时的酿酒酵母少许,放在吕氏碱性美蓝染液中,使菌体与染液均匀混合。 2)用镊子夹盖玻片一块,小心地盖在液滴上。盖片时应注意,不能将盖玻片平放下去,应先将盖玻片的一边与液滴接触,然后将整个盖玻片慢慢放下,这样可以避免产生气泡。 3)将制好的水浸片放置3分钟后镜检。先用低倍镜观察,然后换用高倍镜观察酿酒酵母的形态和出芽情况,同时可以根据是否染上颜色来区别死、活细胞。 4)染色半小时后,再观察一下死细胞数是否增加。 5)用0.05%吕氏碱性美蓝染液重复上述的操作。 2、水-碘浸片观察 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革兰氏染色用的碘浓,然后再在其上加三滴水,取酿酒酵母少许,放在水-碘液滴中,使菌体与溶液混匀,盖上盖玻片后镜检。

酵母菌形态观察

酵母菌的形态观察 实验目的:掌握常见真菌的不同结构特征; 熟悉普通光学显微镜低倍镜与高倍镜的使用方法; 实验材料:菌种:啤酒酵母 试剂:乳酸石炭酸 实验内容: 1.酵母菌的形态观察 酵母菌是单细胞的真核微生物,菌体比细菌大而且不运动。酵母菌的繁殖方式分为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两种,以无性繁殖为主。芽殖是酵母菌普遍的无性繁殖方式,少数为裂殖;有性繁殖是产生子囊和子囊孢子。 基本原理:本实验是通过水浸片来观察酵母的形态和芽殖方式。 基本步骤:酵母培养物→制片→镜检 注意事项: (1)取菌量不宜过多或过少,否则,在盖上盖玻片时,菌液溢出或出现大量气泡。 (2)用镊子取一块盖玻片,先将一侧与菌液接触,然后慢慢将盖玻片放下,使其盖在菌液上,盖玻片不宜平着放下,避免气泡产生。 注意事项:观察时,宜用略暗光线;先用低倍镜找到适当视野,更换高倍镜观察 2.显微镜油镜的使用与保养 低倍镜的使用方法: (1)取一玻片标本放在镜台上,一定使有盖玻片的一面朝上,切不可放反,用推片器弹簧夹夹住,然后旋转推片器螺旋,将所要观察的部 位调到通光孔的正中。 (2)调节焦距:以左手按逆时针方向转动粗调节器,使镜台缓慢地上升至物镜距标本片约5毫米处,应注意在上升镜台时,切勿在目镜上 观察。一定要从右侧看着镜台上升,以免上升过多,造成镜头或标 本片的损坏。然后,两眼在目镜上观察,左手顺时针方向缓慢转动 粗调节器,使镜台缓慢下降,直到视野中出现清晰的物象为止。

(3)如果物象不在视野中心,可调节推片器将其调到中心(注意移动玻片的方向与视野物象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如果视野内的亮度不合适, 可通过升降集光器的位置或开闭光圈的大小来调节,如果在调节焦 距时,镜台下降已超过工作距离(>5.40mm)而未见到物象,说明此次 操作失败,则应重新操作,切不可心急而盲目地上升镜台。 高倍镜的使用方法 (1)选好目标:一定要先在低倍镜下把需进一步观察的部位调到中心,同时把物象调节到最清晰的程度,才能进行高倍镜的观察。 (2)转动转换器,调换上高倍镜头,转换高倍镜时转动速度要慢,并从侧面进行观察(防止高倍镜头碰撞玻片),如高倍镜头碰到玻片,说明 低倍镜的焦距没有调好,应重新操作。 (3)调节焦距:转换好高倍镜后,用左眼在目镜上观察,此时一般能见到一个不太清楚的物象,可将细调节器的螺旋逆时针移动约0.5-1 圈,即可获得清晰的物象(切勿用粗调节器!)如果视野的亮度不合适, 可用集光器和光圈加以调节,如果需要更换玻片标本时,必须顺时 针(切勿转错方向)转动粗调节器使镜台下降,方可取下玻片标本。 显微镜使用的注意事项: (1)持镜时必须是右手握臂、左手托座的姿势,不可单手提取,以免零件脱落或碰撞到其它地方。 (2)轻拿轻放,不可把显微镜放置在实验台的边缘,以免碰翻落地。(3)保持显微镜的清洁,光学和照明部分只能用擦镜纸擦拭,切忌口吹手抹或用布擦,机械部分用布擦拭。 (4)水滴、酒精或其它药品切勿接触镜头和镜台,如果沾污应立即擦净。 放置玻片标本时要对准通光孔中央,且不能反放玻片,防止压坏玻 片或碰坏物镜。不要随意取下目镜,以防止尘土落入物镜,也不要 任意拆卸各种零件,以防损坏。使用完毕后,必须复原才能放回镜 箱内,其步骤是:取下标本片,转动旋转器使镜头离开通光孔,下 降镜台,平放反光镜,下降集光器(但不要接触反光镜)、关闭光圈, 推片器回位,盖上外罩,放回实验台柜内。

水产微生物实验—酵母菌、霉菌的形态观察

实验七酵母菌、霉菌的形态观察 一、基础知识 酵母是不运动的单细胞真核微生物,其大小通常比常见细菌大几倍甚至十几倍.大多数酵母以出芽方式进行无性繁殖,有的分裂繁殖;有性繁殖是通过接合产生子囊孢子.本实验通过美蓝染液水浸片和水一碘液水浸片来观察酵母的形态和出芽生殖方式。 美蓝是一种无毒性的染料,它的氧化型呈蓝色,还原型无色。用美蓝对酵母的活细胞进行染色时,由于细胞的新陈代谢作用,细胞内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能使美蓝由蓝色的氧化型变为无色的还原型。因此,具有还原能力的酵母活细胞是无色的、而死细胞或代谢作用微弱的衰老细胞则呈蓝色或淡蓝色,借此即可对酵母菌的死细胞和活细胞进行鉴别。 霉菌可产生复什分枝的菌丝体,分基内菌丝和气生菌丝,气生菌丝生长到一定阶段分化产生繁殖菌丝,由繁殖菌丝产生孢子。霉菌菌丝体(尤其是繁殖菌丝)及孢子的形态特征是识别不同种类霉菌的重要依据。霉菌菌丝和孢子的宽度通常比细菌和放线菌粗得多(约为3-10 m),常是细菌菌体宽度的几倍至几十倍,因此,用低倍显微镜即可观察。观察霉菌的形态有多种方法,常用的有下列二种: 直接制片观察法:是将培养物置于乳酸石炭酸棉蓝染色液中,制成霉菌制片镜检。用此染液制成的霉菌制片的特点是:细胞不变形;具有防腐作用,不易干燥,能保持较长时间;能防止孢子飞散;染液的蓝色能增强反差。必要时,还可用树胶封固,制成永久标本长期保存。 载玻片培养观察法:用无菌操作将培养基琼脂薄层置于载玻片上,接种后盖上盖玻片培养,霉菌即在载玻片和盖玻片之间的有限空间内沿盖玻片横向生长,培养一定时间后,将载玻片上的盖玻片直接在显微镜下观察即可。 二、实验目的 1.学习并掌握观察酵母菌和霉菌形态的基本方法及酵母菌、霉菌的形态特征。 2.观察酵母菌的形态及出芽生殖方式,学习区分酵母菌死活细胞的实验方法。 3.掌握酵母菌的一般形态特征及其与细菌的区别。 三、实验材料 酿酒酵母(Saccharomyles cerevisiae)培养的2d的麦芽汁(或豆芽汁)斜面培养物,曲霉(Aspergillus.sp)青霉、根霉(Rhizopus.sp)和毛霉(Mucor.sp)培养2-5d的马铃薯琼脂平板培养物。 四、实验器材试剂 1.器材:平皿、玻璃纸、盖玻片、玻璃涂棒以及载玻片、接种环、接种铲、镊子、显微镜、无菌吸管、U形玻棒、解剖刀。 2.试剂:0.05%和0.1%吕氏碱性美蓝染色液,革兰氏染色用碘液,5%孔雀绿水溶液,

酵母菌的形态观察及死活细胞鉴别-学时

实验一酵母菌的形态观察及死活细胞鉴别 活细胞数目比例有什么影响? 4. 如何测定酵母菌死亡率?简述其原理。 5. 标本片上的某一物象,第一次看到后如何再次找到它?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 了解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及原理,正确掌握使用显微镜的方法; 2. 观察酵母菌的形态及出芽生殖方式; 3. 学习区分酵母菌死活细胞的实验方法; 4. 掌握酵母菌的一般形态特征及其与细菌的区别。 二、实验原理 1. 酵母菌 酵母菌是不运动的单细胞真核微生物,其大小通常比常见细菌大几倍甚至十几倍,不必染色即可用显微镜观察其形态。但由于细胞个体大,采用涂片的方法制片有可能损伤细胞,一般通过美蓝染液水浸片或水-碘液浸片法来观察酵母细胞。 大多数酵母以出芽方式进行无性繁殖,有的分裂繁殖;有性繁殖是通过接合产生子囊孢子。本实验通过美蓝染液水浸片和水一碘液水浸片来观察酵母的形态和出芽生殖方式,并对酵母细胞进行死活染色鉴别。

2. 美蓝染液 图1:酵母菌美蓝浸片观察3min(10×40)图2:酵母菌美蓝浸片观察30min(10×40) 三、实验设备及材料 1. 菌种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或卡尔酵母(Saccharomyces calsbergensis)培养2 天左右的豆芽汁液体培养物(需稀释)。 2. 溶液或试剂:0.1%和0.05%吕氏碱性美蓝溶液(或0.01%美蓝水溶液),革兰氏染色用碘液等。 3.器材:显微镜,擦镜纸,吸水纸,盖玻片、酒精灯、接种环、镊子、胶头滴管、小烧杯、洗瓶等等。 四、实验步骤与内容 1.美蓝浸片的观察 (1)在载玻片中央加一滴0.1%吕氏碱性美蓝染色液,然后按无菌操作接种环挑取少量酵母菌放在染液中,并用接种环将其混合均匀,酒精灯上灼烧清洗接种环。 注:染液不宜过多或过少,否则,在盖上盖玻片时,菌液会溢出或出现大量气泡。用接种环将菌体与染液混合时,不要剧烈涂抹,以免破坏细胞。

【生物课件】实验四 酵母菌形态及菌落特征的观察

【生物课件】实验四酵母菌形态及菌落特征的观察实验目的 通过观察酵母菌的形态和菌落特征,了解酵母菌的生长形态、菌落特征及其对应的属种。 实验器材 显微镜、玻璃片、盖玻片、移液管、培养基、酵母菌培养液、灭菌针 实验步骤 1.制备酵母菌培养液:取1g葡萄糖、0.5g酵母粉、0.1g硫酸镁在100mL蒸馏水中溶解,用自制的无菌培养瓶煮沸30分钟,灭菌后保存备用。 2.取一支酵母菌液体菌种,在无菌条件下采取少量菌液接种到培养基上,再将其存放在恒温培养箱中,温度为25℃,在培养过程中要注意对无菌操作方法的规范性。 3.观察菌落特征:观察24小时、48小时、72小时3个时期的菌落形态,比较菌落的大小、形状、颜色等特征,并记录下来。 4.观察酵母菌形态:用无菌的显微镜玻片将酵母菌液体培养液中的酵母菌移涂到玻璃片上,再用盖玻片把酵母菌压扁。然后观察酵母菌的形态,比较细胞的大小、形状和细胞壁的厚度等特征,并记录下来。 实验结果 1.菌落特征观察:在培养液表面,经过24小时,酵母菌的菌落直径为2mm-3mm,呈白色,球状,边缘清晰;经过48小时,酵母菌的菌落直径为4.5mm-5mm,呈白色,球状,边缘模糊;经过72小时,酵母菌的菌落直径为8mm-10mm,呈乳白色,规则圆形,边缘模糊。 2.酵母菌形态观察:酵母菌细胞呈椭圆形或卵圆形,直径约2μm,细胞壁厚度约为0.1μm。在显微镜下,酵母菌细胞明显可见且呈现圆形,且细胞壁能被观察到。 讨论分析 本实验通过对酵母菌菌落特征、形态的观察,初步确定酵母菌种类。在进行观察时,需要注意培养温度、培养基的组成以及无菌操作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都可能对菌落和细胞形态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实验过程中,还可以尝试采用不同的培养基,探究培养基成分对酵母菌的生长和菌落形态的影响,这样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酵母菌的生理特性和形态特征。

细菌酵母霉菌的形态与菌落特征观察

细菌酵母霉菌的形态与菌落特征观察 细菌酵母霉菌是生物界中的三大主要微生物,它们在自然界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细菌是一类单细胞微生物,其中包括了许多能够产生疾病的致病菌,还有能够发酵的菌种。酵母是一类单细胞真菌,常常被用于制作面包、啤酒等,而霉菌则是一类多细胞真菌,其 中最为著名的便是青霉菌,可以产生青霉素等重要的生物制品。 在实验室中观察细菌、酵母和霉菌的形态和菌落特征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我对这些 微生物在不同培养基上生长的观察和总结。 一、细菌 1、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大肠杆菌是一种肠道内的正常微生物,其个体较小且呈棒状。在培养基表面上形成的 菌落呈白色或浅黄色,表面平坦,边缘有锯齿状,不同菌株形成的菌落大小不同。 2、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链球菌形态为圆形或椭圆形,个体较小,呈串珠状排列。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呈圆形,呈白色或淡黄色,边缘光滑。 二、酵母 1、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酿酒酵母是一种单细胞真菌,有时在显微镜下也可以看到其缢缩分裂的形态。在液体 培养基中,酿酒酵母在表面形成的菌落为白色,表面有糯性,菌落中部凸起。 2、葡萄球菌样酵母菌(Candida albicans) 三、霉菌 1、青霉菌(Penicillium) 青霉菌是一种造型优美的多细胞真菌,个体较大。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为绿色,边 缘光滑,表面密布长腔的菌丝,有时会形成分枝状结构。 2、曲霉(Aspergillus) 曲霉也是一种多细胞真菌,个体相对较大。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为浅黄色或橙黄色,通常呈半圆形,边缘不规则,菌丝极为密集,呈纵横交错的形态。

04 酵母菌的形态观察和显微直接计数法

04 酵母菌的形态观察和显微直接计数法 酵母菌是一类单细胞真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包括空气、水、土壤和植物等环境中。在工业和实验室中,酵母菌也是一类重要的微生物。鉴于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前景以及 其在生命科学领域中的重要性,因此对酵母菌的形态观察和显微直接计数法的研究十分重要。 一、酵母菌的形态观察 酵母菌是一类具有球形、卵圆形或椭圆形形态的单细胞真菌,其直径一般在1-10微米之间。酵母菌在显微镜下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它们的球状形态。但实际上,许多酵母菌在 生长过程中也可能采取非球形态的姿态,例如在温度、营养和压力等条件下,酵母菌可能 会出现多样化的形态。 1. 酵母菌的球状形态 对于一些常见的酵母菌,例如酿酒酵母菌(Saccharomyces cerevisiae)、麦皮酵母(Pichia pastoris)和白令酵母(Candida albicans)等,它们的形态比较规则,通常呈球状,直径一般为2-5微米。例如酿酒酵母菌的形态,从其典型的酵母球形态到在特定生长条件下,其分裂成为不同大小和形状的不规则光环,这些光环可折叠在自身内部或分散成为单 个质体。这种形态变化对于酿酒酵母菌的生长和繁殖都具有重要意义。 尽管酵母菌的球状形态已经被广泛认识,但实际上酵母菌在生长过程中也可能出现其 他形态,如细胞伸长、延长和变形等。在某些特定的生长条件下,酵母菌的形态可以发 生明显的改变。例如在氨氮限制下,麦皮酵母的形态会发生明显的改变,从而出现茎状异 形态,这种形态类似于真菌的菌丝形态,从而增强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价值。 二、显微直接计数法 1. 概述 显微直接计数法是一种常用的酵母菌计数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在显微镜下对酵母菌细 胞逐一计数。该方法适用于酵母菌数量少且分散的样品,例如发酵液中的酵母菌计数等。 2. 实验步骤 (1)样品处理:将待测样品以适当方式处理,确保酵母菌细胞均匀分布,避免死亡细 胞的影响。 (2)制作移液片:取一块尺寸约1.2×1.2厘米的玻片,在玻片的一个角落制作一条长 度为1cm、宽度大约为0.5mm的窄条形凹槽。

微生物实验:酵母菌与霉菌的形态观察

微生物实验:酵母菌与霉菌的形态观察 实验四酵母菌与霉菌的形态观察 一. 实验目的 1. 2. 3. 4. 观察酵母菌的形态与结构并掌握其特征。 观察霉菌的菌落特征,学会霉菌的一般制作方法。观察并掌握各种霉菌的个体形态及生长繁殖方式。进一步熟悉显微镜的使用。 二. 实验原理 酵母菌是一类单细胞真菌,一般呈圆形、椭圆形,无性繁殖以芽孢为主,也有少数是裂殖,有些酵母菌能产生囊孢子,有的能形成假菌丝。酵母菌的菌落似细菌菌落,但较大且厚,多呈白色,少数为红色。酵母菌在液体中生长可形成菌膜、菌环、沉淀和浑浊。酵母菌的细菌结构较完善,即有壁、膜、质、核等结构。酵母菌的细胞形态、繁殖方式和培养特征均为菌种鉴定的依据。 酵母活细胞新陈代谢旺盛,活力强,复原力也强,假设无毒的染料进入细胞,既被复原脱色,但死细胞及代谢作用缓慢的老弱细胞无此复原力。美兰是无毒染料,且能被活细胞复原成无色,故可用来区别细胞的死活。 霉菌是一些小型丝状真菌、单细胞〔根霉、毛霉〕或多细胞〔曲霉、青霉〕,其细胞结构与酵母类似,同属真核细胞。 霉菌形态较复杂,个体较大,具有分枝的菌丝体和分化的繁殖器官。其菌丝分为气生菌丝与营养菌丝〔菌丝比放线菌粗得多〕观察时请注意菌丝是否具有横膈膜、有无假根、无性繁殖时形成何种孢子,孢子着生方式以及孢子头的构造等,以区别各种不同霉菌的形态。 霉菌菌落由分枝状菌丝组成,较疏松,呈毛状、棉絮状、绒毛状或毡状。由于不同霉菌形成的孢子均有不同颜色、构造、性状,故菌落外表呈现出不同的结构和色泽特征。菌丝一般呈白色或灰白色,菌落中心的菌丝较老,先产生孢子,故常形成同心圆。 三. 实验器材 1. 菌种:面包酵母、根霉、曲霉、青霉。 2. 仪器:显微镜。

酵母菌的形态观察实验报告

酵母菌的形态观察实验报告 酵母菌的形态观察实验报告 引言: 酵母菌是一类单细胞真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土壤、水体和植物表面等环境中。酵母菌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科学价值,不仅可以用于食品发酵和酿造业,还是许多生物学研究的模式生物。本实验旨在通过对酵母菌的形态观察,了解其基本特征和结构。 材料与方法: 1. 酵母菌培养基:将酵母菌培养基粉末溶解于适量的蒸馏水中,加热煮沸,冷却后倒入培养皿中。 2. 酵母菌培养物:取一小块酵母菌培养物,用无菌的棉签将其涂抹在培养基表面。 3. 显微镜: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酵母菌的形态。 结果与讨论: 在显微镜下观察酵母菌的形态,可以发现其具有以下特征和结构。 1. 细胞形态: 酵母菌的细胞形态呈椭圆形或圆形,直径约为5-10微米。在培养基上,酵母菌会形成白色或乳白色的圆形菌落。 2. 细胞壁: 酵母菌的细胞壁是由多种多糖和蛋白质组成的,具有保护细胞的作用。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酵母菌细胞表面有一层透明的薄膜,即细胞壁。 3. 细胞核:

酵母菌的细胞核位于细胞的中央,呈椭圆形或圆形。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DNA,控制着酵母菌的生长和繁殖。 4. 胞质: 酵母菌的胞质是细胞核周围的胶状物质,其中包含了许多细胞器。通过显微镜观察,可以看到胞质内有颗粒状的物质,这是酵母菌的细胞器。 5. 酵母菌的繁殖: 酵母菌的繁殖方式有两种: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无性繁殖是通过酵母菌细胞的分裂和芽生产生新的酵母菌。有性繁殖则需要两个酵母菌细胞进行配子体的形成和融合。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酵母菌的形态有了初步的了解。酵母菌的单细胞结构和繁殖方式使其成为许多研究领域的理想模式生物。酵母菌的细胞壁和细胞核等结构对其生存和功能发挥起着重要作用。进一步的研究可以探索酵母菌在食品工业、生物制药和基因工程等领域的应用潜力。 结论: 通过对酵母菌的形态观察实验,我们对酵母菌的细胞形态、细胞壁、细胞核和胞质等结构有了初步的认识。酵母菌作为一种常见的单细胞真菌,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科学价值。深入研究酵母菌的形态和生物学特性,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其功能和应用。

酵母菌观察实验报告

酵母菌观察实验报告 酵母菌观察实验报告 引言: 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对于人类的生活有着重要的 意义。本次实验旨在观察酵母菌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并探究酵母菌的生 长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 实验材料与方法: 本次实验所需材料包括:酵母菌培养基、培养皿、显微镜、显微镜玻片、盖玻片、显微镜盖玻片夹、恒温箱、显微镜台、计时器等。 1.准备工作: 首先,将酵母菌培养基均匀地倒入培养皿中,待其凝固后将其放入恒温箱中, 保持温度在25℃左右。同时,将显微镜台调整到适合观察的高度,并将显微镜 置于台上。 2.观察酵母菌的生长情况: 将培养皿取出,用显微镜盖玻片夹取一小部分酵母菌涂抹在显微镜玻璃片上, 再将盖玻片盖在上面。将玻璃片放置在显微镜台上,调整显微镜的倍数,通过 显微镜观察酵母菌的形态和数量。 实验结果与讨论: 在观察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首先,酵母菌的形态呈现为圆形 或椭圆形,直径约为5-10微米。其细胞壁坚韧,颜色呈现为淡黄色。在培养基中,酵母菌呈现出快速生长的特点,数量迅速增加。 接下来,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探究了酵母菌生长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

首先,我们改变了培养基的酸碱度。将酵母菌培养基分为三组,分别调整为酸性、中性和碱性。结果显示,酵母菌在中性培养基中生长最为迅速,而在酸性和碱性培养基中生长较为缓慢。这说明酵母菌对于酸碱度有一定的敏感性,适宜的酸碱度有利于其生长。 其次,我们改变了培养基中的营养成分。将培养基分为两组,一组为富含营养的培养基,另一组为贫含营养的培养基。结果显示,富含营养的培养基中酵母菌生长迅速,而贫含营养的培养基中生长缓慢。这说明酵母菌对于营养成分的需求较高,充足的营养有利于其生长繁殖。 最后,我们探究了温度对酵母菌的影响。将培养皿放入恒温箱中,分别设置不同的温度条件。结果显示,酵母菌在25℃的温度下生长最为迅速,而在较高或较低的温度下生长较为缓慢。这表明酵母菌对温度有一定的适应性,适宜的温度有利于其生长发育。 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观察了酵母菌的生长情况,并探究了酵母菌的生长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显示,酵母菌对于酸碱度、营养成分和温度有一定的适应性,适宜的环境条件有利于其生长繁殖。这对于我们进一步了解酵母菌的生态特点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无

酵母菌的观察的实验报告

酵母菌的观察的实验报告 酵母菌的观察的实验报告 引言: 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酿酒和面包制作等领域。本次实验旨在通过观察酵母菌的生长过程,了解其生命周期和繁殖方式,以及探索不同环境对酵母菌生长的影响。 实验材料与方法: 1. 酵母菌培养基:含有酵母菌所需的营养物质的培养基。 2. 显微镜:用于观察酵母菌的细胞结构和形态。 3. 培养皿:用于培养酵母菌并观察其生长情况。 4. 温度控制设备:用于调节培养环境的温度。 实验过程: 1. 准备酵母菌培养基并倒入培养皿中,确保培养基均匀分布。 2. 从酵母菌培养基的培养物中取一小部分,用显微镜观察酵母菌的细胞结构和形态。 3. 将酵母菌培养皿放入温度控制设备中,设置不同的温度条件(如25℃、30℃和35℃)。 4. 每隔一段时间,用显微镜观察酵母菌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并记录观察结果。 实验结果与讨论: 通过观察酵母菌的细胞结构和形态,我们可以看到酵母菌是由一个个圆形的细胞组成的,细胞表面光滑,呈现出微黄色。在显微镜下观察,我们还可以看到

酵母菌细胞内部有许多小颗粒,这些颗粒是酵母菌的细胞器,参与了许多重要的生物化学反应。 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观察结果显示,酵母菌的生长受到温度的影响。在25℃的条件下,酵母菌生长较为缓慢,细胞数量有限;而在30℃的条件下,酵母菌的生长速度明显加快,细胞数量迅速增加;在35℃的条件下,酵母菌的生长受到抑制,细胞数量较少。这表明酵母菌对温度的适应范围是有限的,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对其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除了温度,其他环境因素也会对酵母菌的生长产生影响。例如,酵母菌需要一定的氧气浓度才能进行正常的呼吸作用,因此在密闭环境中酵母菌的生长会受到限制。此外,酵母菌还需要适当的pH值和营养物质来维持其生长和繁殖。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酵母菌的生命周期和繁殖方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其生长受到温度、氧气浓度、pH值和营养物质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合理控制这些因素,可以促进酵母菌的生长和繁殖,进而应用于食品加工、酿酒和面包制作等领域。 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索酵母菌的生长机制,深入研究其细胞器的功能和代谢途径,以及寻找更多的应用领域。希望通过这些研究,能够更好地利用酵母菌的特性,为人类的生活和产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酵母菌的形态观察与微生物大小的测定

酵母菌的形态观察, 死活细胞鉴别, 微生物测量技术,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一、实验目的 1.观察酵母菌的形态及出芽生殖方式,学习区分酵母菌死活细胞的实验方法;掌握酵母菌的一般形态特征及其与细菌的区别。 2.了解目镜测微尺和镜台测微尺的构造及使用原理,掌握测定微生物细胞大小的方法. 3. 了解血球计数板的构造和使用方法,学会用血球计数板对酵母细胞进行计数。 二、实验原理 染色:美蓝是一种无毒性的染料,它的氧化型呈蓝色,还原型无色。用美蓝对酵母的活细胞进行染色时,由于细胞的新陈代谢作用,细胞内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能使美蓝由蓝色的氧化型变为无色的还原型。因此,具有还原能力的酵母细胞是无色的,而死细胞或代谢作用微弱的衰老细胞则呈蓝色或淡蓝色。 测量:微生物细胞的大小是微生物重要的形态特征之一,由于菌体微小,只能在显微镜下测量。用于测量微主物细胞大小的工具有目镜测微尺和镜台测微尺。 目镜测微尺是一块圆形玻片,在玻片中央把5mm长度刻成50等分,或把10 mm长度刻成100等分。测量时,将其放在接目镜中的隔板上(此处正好与物镜放大的中间物像重叠)用于测量经显微镜放大后的细胞物象。由于不同目镜、物镜组合的放大倍数不相同,目镜测微尺每格实际表示的长度也不一样,因此目镜测微尺测量微生物大小时须先用置于镜台上的镜台测微尺校正,以求出在一定放大倍数下,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相对长度。 计数:每一个大方格边长为1mm,则每一大方格的面积为1mm2,盖上盖玻片后,载玻片与盖玻片之间的高度为0.1mm,所以计数室的容积为0.1mm3。 在计数时,通常数五个中方格的总菌数,然后求得每个中方格的平均值,再乘上16或25,就得出一个大方格中的总菌数,然后再换算成1ml菌液中的总菌数。 下面以一个大方格有25个中方格的计数板为例进行计算:设五个中方格中总菌数为A,菌液稀释倍数为B,那么,一个大方格中的总菌数 因1ml=1cm3=1000mm3, 三、实验仪器 1 菌种: 培养48h的酵母菌. 2染色液和试剂:0.05%、0.1%吕氏碱性美蓝. 3 器材:显微镜、血球计数板、目镜测微尺、镜台测微尺、盖玻片、吸水纸、计数器、移液器、擦镜纸。 四、实验方法 1目微尺的校正: 把Olympus目镜的下部罗圈旋下,将目镜测微尺的刻度朝下轻轻地装入目镜的隔板上,把镜台测微尺置于载物台上,刻度朝上。先用低倍镜观察,对准焦距,视野中看清镜台测微尺的刻度后,转动目镜,使目镜测微尺与镜台测微尺的刻度平行,移动推动器,使两尺重叠,再使两尺的“0”刻度完全重合,定位后,仔细寻找两尺第二个完全重合的刻度,计数两重合刻度之间目镜测微尺的格数和镜台测微尺的格数。因为镜台测微尺的刻度每格长10μm,所以由下列公式可以算出目镜测微尺每格所代表的实际长度。 用同法分别校正在低倍镜下和高倍镜下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长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