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4单元 熔铸民族魂魄 第8课 弘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4单元 熔铸民族魂魄 第8课 弘

《感知优秀传统文化》练习题

一、选择题

1.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文化光辉灿烂。中华文化的特点是()

A. 源远流长,独树一帜

B.唯我独尊,博大精深

C.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D.历史悠久,独占鳌头

2. 国人熟悉的“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世界遗产再添“中国符号”。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有()

①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②这有利于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③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④中华文化对促进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3.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之所以强调文化的重要性,是因为()

①每个国家和民族的繁荣都离不开文化软实力的支撑②当今世界,文化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③加强文化建设是我国当前一切工作的中心④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4. 目前,海外学习汉语的总人数已达5 000万人,100多个国家的近3 000所高校开设了汉语课程,开设汉语课的中小学更是不计其数。这体现了中华文化()

①对人类的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②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③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④坚持对外开放,以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 中华民族万众一心地抵御外辱,众志成城地抗击自然灾害,同心同德地建设国家,凝聚和形成这种力量的是()

A.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B. 民族风俗

C. 民族信仰

D. 民族语言

6. 近年,央视《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等文化类节目受到观众热捧。这主要是因为()

A.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富有魅力

B. 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C. 文化习俗能表现文化的多样性

D. 只有电视节目才能传播中华文化

7. 以“欢乐春节”为代表的中国新春文化走出去活动受到各国人民的热烈欢迎。据统计,2018年“欢乐春节”在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座城市展开。中国新春文化走向世界()

①增进了中国与各国人民的友谊②有利于让世界了解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

③说明我国已经是世界文化强国④使中华文化成为全球的主导文化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8. 我国各族人民梦寐以求的是将我国建设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特色蕴含在五千年的伟大文化之中。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②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③中华文化对促进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④为保持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应抵制一切外来文化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9. 在人类历史上曾经有过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及源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其他古代文明有的衰落了,有的消失了,有的融入了其他文明,唯有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但历久弥新,其所以如此一个重要原因就是()

A. 中华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

B. 中华文化是最优秀的

C. 民族文化的力量,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D. 中华文化是中国历史的积淀

10. 四大发明传入西方,被英国哲学家培根誉为“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况都改变了”; 75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集会呼吁:“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 500年前,去孔子那里汲取智慧。”培根和75位诺贝尔奖得主的观点共同说明了中华传统文化()A. 对人类文明进步有重要影响 B. 指明了人类社会发展方向

C. 对人类文明做出的贡献最大

D. 能够解决人类面临的一切问题

二.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大型诗词文化音乐节目《经典咏流传》于2018年初在央视一套周末黄金时间播出。节目“和诗以歌”,将古诗词和部分近代诗词配以现代流行音乐,带领观众在一众唱作歌手的演绎中领略诗词之美、发现传统文化深层价值;节目还邀请文化学者和音乐大师坐镇点评,让中华文化的瑰宝——诗词中的美好情感和主流价值观在当下产生共鸣、再次流行,启用不同以往节目的全新赛制和媒体分享通道,真正实现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流传千百年的诗词歌赋在音乐旋律中焕发新的生命力,用中华文化的经典巅峰来反映文化盛世。

(1)《经典咏流传》显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什么特点?

(2)《经典咏流传》等文化类节目的热播说明了什么?

(3)为什么中华文化的瑰宝——诗词再次流行?

答案

CDBBA AADCA

二、(1)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教学要点(描红批注版)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教学要点 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 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 1.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中国实现伟大飞跃的历程是怎样的) ①强国富民成为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站起来了。 ③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坚实基础。 ④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迎来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2.改革开放是如何促进我国发展的? ①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 ②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我国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③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④人民是推动改革开放的强大力量: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哪些伟大成就?(中国腾飞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 ①改革开放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②改革开放使人民生活幸福。 ③改革开放提高了我国国际影响力。 4. 中国的腾飞证明了什么道理?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5.为什么我国要全面深化改革?(为什么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①我国过去40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 ②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③只有将改革进行到底,才能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 ④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2018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全册1-8课)

人教版道法九上知识总结(全册1-8课) 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 1.改革开放的背景什么?a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华民族终于站起来了。b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完成新社会主义革命,为中华民族福起来,强起来奠定坚实的基础c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实现了从站起来,幸福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2怎样进行改革开放?.a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b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的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c改革开放使广大人民群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已成为社会共识 3.改革开放40 年来,中国腾飞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a经济方面: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二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科技教育文化等事业蓬勃发展。b人民生活方面:城乡就业规模持续扩大,人民收入较快增长,家庭财产稳步增加,城乡社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扶贫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c国际方面: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4.中国的腾飞证明了什么道理? a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5为什么要进行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a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所以必须进行地改革开放。b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c我国经济发展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d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6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什么?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87为什么要坚持共享发展成果?(重点)a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要看经济发展,还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b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携手迈入全面小康社会。c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是党的奋斗目标。d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10.什么创新? 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是对已有成果的改进和完善 11,创新有什么好处?a对个人,让我们获得成就感,创新点燃激情,让生命充满活力,创新改变思维方式,激发潜能,超越自我b对社会:技术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制度创新促进公平正义,推动社会的进步,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12.为什么要坚持创新发展?(为什么说创新是引擎?a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b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创新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c创新发展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国运所系,,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轴力, d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e国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中国正走在通往福强民主的创新路上。 13.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重点)a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b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c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14.我国为什么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教育的重要性)a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b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c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15.我国为什么要鼓励万众创新? a每个人都是创新者,都能在创新中实现自我价值;,都可以通过辛勤劳动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b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是市场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 16.创新应具备什么精神?a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创新精神。b探索新知和挑战权威的评判性精神,C承受挫折和沟通合作的团队精神。 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 第三课追求民主价值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

2019-2020学年度初中政治思品九年级上册第4单元 熔铸民族魂魄第8课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北师大版巩固辅导三十

2019-2020学年度初中政治思品九年级上册第4单元熔铸民族魂魄第8课弘扬 优秀传统文化北师大版巩固辅导三十 第1题【单选题】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_______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 A、爱国主义 B、开拓创新 C、民主法制 D、严谨科学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 A、自强不息 B、团结统一 C、爱国主义 D、勤劳勇敢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2015·贵港)2015年4月12日,北美影片《速度与激情7》在我国上映,创下了最高票房纪录,成为中国电影史上首部票房超过20亿的电影。这说明( ) ①我们必须加强文化建设,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②我们要保护好民族文化,抵制外来文化的影视③我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独具魅力④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大力弘扬中国精神,也就是要弘扬以_________ 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和以________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 A、集体主义爱国主义 B、勤劳勇敢团结统一 C、爱国主义积极进取 D、爱国主义改革创新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浙江组织开展礼敬优秀传统文化、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活动,开展多层次的经典诵读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有利于( ) ①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②建设文化强国,增强文化自信 ③减少外来文化带来的影响 ④提高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中央电视台的大型节目从《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字开播以来深受好评。节目形态设计者说:“我们的汉字与诗歌那么美,传承又那么重要”。由此可见举办此类节目的主旨是( ) A、用漂亮的汉字书写取代电脑打印 B、积极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C、学好诗词就能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D、积极凝聚起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 【答案】: 【解析】:

河南省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和谐与梦想重点归纳笔记

河南省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和谐与梦想重点归纳笔记 单选题 1、2021年9月26日,习近平致电祝贺朱立伦当选中国国民党主席。习近平期望两党登高望远,坚持共同政治基础,坚守民族大义。这“政治基础”是指() A.一个中国原则B.“一国两制、和平统一”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一国两制”。 A:依据教材知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故A说法正确。 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实现两岸统一的最佳方针,故B不符合题意;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用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故C不符合题意; D: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是政治基础,故排除D; 故本题选A。 2、2022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要求,要紧紧抓住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这样要求是为了() ①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②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③促进民族地区繁荣发展④确立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各民族共同繁荣。 ①②③:依据题文描述,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要求,是为了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促进民族地区繁荣发展,故①②③说法正确; ④: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在新中国成立时已经确立,故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不能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民族也不能少”“决

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这凸显了() A.我国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B.我国坚持民族平等的基本原则 C.我国坚持民族同步富裕的原则 D.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国策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民族问题。 A:观点虽然正确,但民族关系在题文中没有体现,故排除A; B:依据教材知识,题文中“一个民族也不能少”“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等,体现了我国坚持民族平等的基本原则,故B说法正确; C:我国坚持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故C说法错误; D:各民族共同繁荣不是基本国策,故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4、为促进国民教育及培养学生的国家观念和民族感情以及加强学生对国民身份的认同,香港特区政府教育局向全港中小学和幼儿园发出通告,从2022年1月1日开始,学校必须于每个上课日以及香港回归纪念日国庆日等重要日子升挂国旗。香港教育局的这一决定有利于() ①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分裂②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保障经济安全 ③培养爱国情感,提升政治认同④坚持一国两制,维护民族团结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维护祖国统一。 ①③:学校必须于每个上课日以及香港回归纪念日国庆日等重要日子升挂国旗的这一决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提升政治认同,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分裂,所以①③正确; ②④:材料和保障经济安全、维护民族团结没关系,所以②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5、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今年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实现中国梦是一场历史

精选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3篇

精选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3篇. 凝聚价值追求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中华民族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作用;认识民族精神是凝聚各族人民的巨大精神力量;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达成价值认同与共识。 能力目标:用实际行动弘扬民族精神;提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及特点,体会其伟大作用;理解构筑中国价值的意义。 二、教材分析 (一)内容分析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积极适应社会发展”“认识国情,爱我中华”。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感受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意识”“学习和了解中华文化传统。” 本课作为第五课的第二框,在了解了中华文脉的作用与发展,中华美德的内涵及影响的基础上,继续学习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文化具有传承性与时代性,民族精神是中华优秀文化的沉淀与凝结,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精神在当代的集中体现。深刻领会中华民族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引领整合多样化社会思潮的现实需要,也是培养青少年形成思想共识的必要之举。 (二)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民族精神的伟大作用 教学难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学情分析 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和多元文化深入发展,文化特别是民族精神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学生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了解只停留在为数不多的英雄人物身上,尚缺乏对于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所起到的巨大作用的理解。生活在价值观日趋多元化的今天,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作用受到诸多挑战,学生可能出现价值观盲目认同,对青少年而言,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四、教学过程 导入: 【崇尚英雄】 英雄,是危难时刻挺身而出;英雄,是平常日子鞠躬尽瘁……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 提问:结合你看过的文艺作品,说一说给你留下深刻印象、体现“中华民族脊梁”的英雄人物或故事有哪些?

部编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八课中国人中国梦:共圆中国梦》优质课导学案_0

《共圆中国梦》 一、设计依据与教学目标 (一)设计依据 1、学情依据 学生情况:结合学生年龄特点与本地区实际情况,我们初中阶段的学生对国家快速发展的原因,对中国梦的美好蓝图、实现路径、领导力量、理论指导等内容没有深入系统的了解,家国情怀不够强烈,同时辩证思维能力还比较弱,还不能理性的,全面的看待社会的发展,对国家和社会发展思考不多,需要引导他们将个人梦与国家梦、将个人的成长和祖国的发展相结合,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知识掌握:通过前一框题——《我们的梦想》的学习,学生已经对“中国梦”、“新时代,新征程”等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而本框题则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白,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中国共产党这一坚强领导核心,青少年要对我们国家发展有信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此基础上明白自己所肩负的责任与使命,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的发展进步结合起来,做自信的中国人。 2、内容依据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认识国情,爱我中华”。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本课程所依据的党的十九大报告第三部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中的“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奋斗。(二)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Ο提升学生把实现中国梦与个人梦相结合的责任感和自信心。 Ο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做自信的中国人。 Ο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与荣誉感,增强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感、与国家民族休戚与共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2、能力目标: Ο通过“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总结与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Ο能辨别和判断自信中国人的表现,提高价值判断和选择能力,并能把中国人的自信落实到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去。 3、知识目标: Ο知道现在是我们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历史机遇、实现中国梦的途径。 Ο懂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Ο了解自信中国人的特点和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原因。 【教学重点难点】

北师大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8课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自测题(含答案)

第8 课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1.[单选]即便是优秀传统文化,也是良莠并存、鱼龙混杂,一概囫囵吞下去,就要担心消极东西的不良作用。就传统读物而言,它们之中的许多内容不仅与现代理念格格不入,而且属于糟粕,青少年还没有辨别的意识,倘若填鸭式的灌输,反而可能影响青少年的判断能力,甚至无所适从。这说明( ) A.要批判地继承中华传统文化 B.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C.弘扬传统文化,必须抵制外来文化 D.我们要全盘继承中华传统文化 2.[单选]2017 年8月13日,央视少儿频道“寻找最美孝心少年”网络直播在上虞区曹娥街道中华孝德园和中国孝德馆举行。“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活动始于2013 年,这一项目已成为中央电视台“最美”系列中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的活动之一。“寻找最美孝心少年”活动( ) A.属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 B.属于发展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 C.有利于提升青少年的科学文化素质 D.是我省加强经济建设的体现 3. [单选]随着中国影响力的提高,孔子和他代表的儒家文化正在走向全球。当地时间8月18 日,2017 年拉丁美洲孔子学院联席会议在秘鲁天主教大学举行。截至2015 年12 月,中国已在134 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00 所孔子学院和1 000 个孔子课堂,学员总数达190 万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开展世界文化交流与传播,推动中华文化主导世界 B.中华文化在世界上最优秀、最独特、最具有影响力 C.文化是沟通的纽带,能够增进理解,清除任何危机 D.任何民族文化的精华,都属于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 4.[多选]2017 年8 月17 日至20 日,2017 全国砖雕文化传承与创新峰会暨全国砖雕传 统手工技艺大赛在临夏青韵砖雕艺术产业园举行,来自徽派、晋派、广派、苏派等砖雕艺术流派的代表及74 名砖雕工匠汇集一堂,比拼传统砖雕手工技艺,共商砖雕产业发展。开展此活动是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A.对我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具有深刻的影响 B.是增强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感和文化认同感的需要 C.是传承和发扬民族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的前提 D.有助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5.[多选]2017 年1月26日,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处正式推荐海上丝 绸之路最具代表性的港口城市“古泉州(刺桐) 史迹”作为2018 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 “古泉州(刺桐)史迹”将有望成为我国第53项世界遗产。“古泉州(刺桐)史迹”有望成为我 国第53 项世界遗产的信心源自于( ) A.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B.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C.我国尊重和保护优秀传统文化 D.世界文化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的特征 6.[多选]要减少下面漫画中的行为,下

人教2011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和谐与梦想 第八课 中国人 中国梦 共圆中国梦》_8

一、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实现中国梦的途径;了解自信中国人的特点和自信的源泉; 水平目标:努力在实现自己梦想的过程中为实现中国梦做出自己的贡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具有强烈的国家认同感、与国家民族休戚与共的责任感,以及以百姓之心为心、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实现中国梦的途径。 教学难点:我们自信的源泉。 二、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世纪中国梦》节选片段,请同学在欣赏歌曲的过程中感受祖国巨变。 想一想:歌曲反复吟唱的主题是什么?你对它的了解有多少? 教师总结: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讲述新课】 目标导学一:圆梦大舞台——实现中国梦的途径 1.教师演讲:梦想,人类前行的动力,从远古到现代,从蒸汽机到互联网,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也是追寻梦想的历程。我们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也有着最古老的文明,我们有过辉煌,也以前历苦难,但是梦想一直照耀我们前行。今天的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前进,我们在铸造新的辉煌。我们的梦,该如何实现呢? 2.探究:学生自主阅读课本112-113页内容后,小组讨论“实现中国梦的途径是什么?”,后分享成果。 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以播放微课的形式协助学生深化对这个知识点的理解)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请学生在阅读课本的基础上自主概括什么是“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与“中国力量” 目标导学二:自信的中国人 (一)中国自信的根本所在 1.材料表现:新时代我国取得的辉煌成就请同学将其分类 经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全方位开放新格局逐步形成; 政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积极稳妥推动政治体制改革;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成立国家监察委员会 文化:文化建设的方向更加明确;艺术创作生产日益活跃繁荣;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建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为弘扬;文化产业发展充满活力; 社会: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合作日益深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精准扶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报销比例逐年提升。 生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国生态文明战略与行动》、《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完善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等制度。 2.提问:在对新时代我国所取得的成就分类的过程中,你有何感受?(骄傲、自豪、自信) 3.探究:学生阅读课本114页内容,探究中国人的自信源于什么?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是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特

部编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4单元第8课8.2共圆中国梦教案1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4单元第8课8.2共圆中国梦教案1 九年级上册4单8.2——共圆中国梦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和认识实现中国梦所需要的条件;明确自信中国人的表现,以及做自信中国人的要求。 2.能力目标:增强对中国梦的向往和自信,培养为实现中国梦不懈努力的热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对中国梦的坚定信念,增强对实现中国梦的自信心;树立热爱祖国、热爱党的思想感情,增强对民族和国家的认同感、自豪感和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圆梦大舞台 教学难点:自信的中国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十九大报告摘录: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全党要关心和爱护青年,为他们实现人生出彩搭建舞台。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站立在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五千多年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十三亿多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无比广阔的时代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锐意进取,埋头苦干,为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三大历史任务,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继续奋斗!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采访身边的人(父母、老师或邻居等),记录他们的“中国梦”。 想一想:他们实现梦想需要哪些条件?还有哪些不利因素阻碍着他们梦想更好地实现? 教师用《共圆中国梦》歌词导入:有一个声音穿越历史天空/这就是中国梦/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共追求/有一个愿景化作奋斗行动/这就是中国梦/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共奔腾/中国梦国家的梦/中国

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8课《中国人中国梦》同步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8课《中国人中国梦》同步测 试题(含答案) 九年级上道德与法治第8课中国人中国梦 同步练习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四个选项中,只心一个最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填在括号内)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取得了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实现了迈向小康社会的历史性跨越,小康社会建设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名称的改变() ①体现了我国发展阶段的重大变化②说明我国已经实现了全面小康的目标 ③是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④说明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全面小康的目标离我们更近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每一个中国人都有自己的小康梦:物价稳定、工资上涨、望子成才等,千千万万个梦想或许是零星细碎,却共同构成了中国人的小康梦。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到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下列在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①它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 ②它是本世纪头20年我国各族人民追求的奋斗目标 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我国实现了“两个—百年”奋斗目标 ④它是共同富裕的小康与精神文明的小康的统一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3.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千千万万人民的梦汇集而成中国梦,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包含着无数人民的梦。实现梦想任重道远,需要亿万中华儿女积极投身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齐心协力,把蓝图变为现实。为此,我们要正确处理个人梦与中国梦之间的关系,做到() ①个人梦要与中国梦结合起来②把个人梦融人中国梦 ③为了中国梦,放弃个人梦④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实现个人梦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4.2017年10月30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阔步走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文章强调“经过长期努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意味着()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 ②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③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也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决定力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这说明实现中国梦必须() A.走中国道路 B.树立自信心

初中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和谐与梦想第八课中国人中国梦

第八课中国人中国梦 第1课时我们的梦想 7数当合折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民族复兴梦。 教学难点:新时代、新征程。 2数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办的“中国当代歌曲创作精品工程——《听见中国听见你》2023年度优秀歌曲推选活 动”入选的20首精品歌曲之一精准扶贫主题歌曲《山杏花开的时候》描绘了老百姓看到扶贫干部在山杏开花的春天来到了自己的村子,带领乡亲们修路架桥,把山前山后的山杏都运出了村子,卖到全国各地。“山杏花” 这一形象为人们描绘出一幅春光无限、丰收在望的美好场景,象征老百姓对幸福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 思考:歌曲《山杏花开的时候》反映了人们的什么心声? 教师总结:反映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过幸福生活的社会梦想。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民族复兴梦 (一)中国梦的追求 1.材料呈现:全面小康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小康,不能出现有人掉队的情况。“十三五”时期,必须横下一条心,加大力度、加快速度、加紧进度,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3年现行标准下7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脱贫攻坚一定要抓住精准,做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精准到户、精准到人,我对“穷根”,明确靶向。 2.问题: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提不:我国现在的小康存在不平衡现象。 3.教师总结:(1)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夙兴夜寐,执着地追求实现小康、过幸福生活的社会梦想。(2)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华民族历经艰苦探索,重新焕发活力,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百年梦想插上了腾飞翅膀。(3)在新世纪新时代,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到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二)中国梦的内涵 1.阅读教材第106—107页“探究与分享”。 2.问题:你同意这些说法吗?你是如何理解中国梦的? 3.共同总结:(1)不同意。中国梦反映了近代以来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美好夙愿,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走向,指明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4单元第8课我们的梦想(含答案)

我们的梦想 知能演练提升 1.“生活不止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远方”也可以指人们心中的梦想。如果它是我国各族人民的中国梦,应该是() A.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B.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C.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D.实现和平与发展的共同愿望 2.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实现中国梦,需要我们 () ①凝心聚力②坚韧不拔③锲而不舍④奋力向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目标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达到小康水平→解决温饱问题→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C.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达到小康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4.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在住房、教育、医疗、养老、食品药品安全、收入分配等方面,人民群众还有不少不满意的地方。这说明我国() ①仍需要弘扬中国精神②要凝心聚力、奋力开启时代新征程③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④要在认清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加快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材料一党的十九大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材料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阅读以上材料请回答: (1)如何理解实现中国梦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关系?

初中九年级政治:第四课 第八框 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学设计

新修订初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第四课第八框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 神 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Lesson 4 Box 8 Carry forward the national spirit and the spirit of the times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中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第四课第八框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第四课第八框题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培养学生理论思维的能力,使他们尝试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及开放的思维方式分析有关的文化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向学生介绍中国和外国的文化传统,让学生讨论分析其精华和糟粕,进一步认识如何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继承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和吸收世界先进文明成果的重要性。 课程标准 教学内容 我国文化的发展和既有深厚的中华文明的历史渊源,又不能离开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 基本要求

理解: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特点。 教学重点 我国的文化发展,不能离开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 教学难点 如何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有机地统一起来。 教法设计 教师可以搜集一些关于中国和世界文明的资料、图片或实物,介绍给学生,或者让学生自己去调查。然后让学生从中判断哪些是优秀的,值得我们继承、发扬、吸收的,哪些是糟粕,要求我们必须摒弃的。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投影: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惟安贫者能成事。故曰嚼得菜根,百事可做。”“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学生分析它们各自的含义,教师引导,说明这些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饱含着极其珍贵的精神财富。建设有中国特色

追求和谐价值共圆民族梦想——部编《道德与法治》教材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解析

追求和谐价值共圆民族梦想——部编《道德与法治》教材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解析 第四单元和谐与梦想知识点提纲 第七课中华一家亲 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民族分布特点:以汉族为主体,大杂居、小聚居、交惜杂居 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坚持民族平、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柴 基本政治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2.在我国,民族平等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一)各民族都是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平等成员,不分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都具有同等的社会地位。 (2)各民族在国家和社会生活各领域享有平等的权利,承担相同的法定义务。 3.为什么要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 (1)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2)我国各民族在数千年的交往中,孕育了团结友爱的宝贵传统。 (3)我国各民族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克服种种困难和艰险,顶住种种压力和挑战,追求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四)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各族人民只有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像石榴籽一样紧紧相拥,齐心协力,伟大的祖国才能繁荣发展。 4.为什么要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是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 5.为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 (一)经济社会:长期以来,党和国家从人力、物力、财力上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2)社会民生:国家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初步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从而促进民族关系更加融洽,社会更加和谐稳定,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3)民族文化:国家大力支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和发展,积极促进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使少数民族文化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6.怎样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 (1)反对分裂,就要维护国家统一、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