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4单元 熔铸民族魂魄 第8课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第1框 感知优秀传统文化教学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4单元 熔铸民族魂魄 第8课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第1框 感知优秀传统文化教学

8.1《感知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设计

探究任务二

1、观察图片,欣赏中华文化,概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以及特点

2、教师总结:基本内容:①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某某等核心思想

②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亲敬老等传统美德③和而不同、以文载道、形神兼备、中和泰和等人文精神

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探究三

1.观察图片,追忆曾经中国人民经受的磨难,感悟文字的力量

探究四

想一想,说一说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 青少年如何正确对待中华传统文化?力,培养孩子们的合作探究能力

课堂小结通过本课学习,我们知道了中华文化的形成、内容、意义,对中华文化有了更多的认识,增强了

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自

觉传承中华文化,让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舞

台上绽放异彩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

“大单元”视域下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教学设计——以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守望精神家园》为例

“大单元”视域下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教学设计——以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守望精神家园》为例 摘要:在“大单元”视域下,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中心主题,选《守 望精神家园》为例探究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策略。文章从“学习目标和教学过程”两个方面开展探析。学习目标的确立指向核心素养、科学整合课程标准;教学过 程重视创设真实情境,以活动激励学生参与,以面向学生、直面现实的问题驱动 深度思考。 关键词:大单元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设计精神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2017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办 公厅发布《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 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1]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是道德与 法治课程的一项重要的内容。 本文从“大单元”教学设计思维出发,以“主题”为中心开展教学设计。以“优秀传统文化主题”为中心,开展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五课《守望精 神家园》的教学设计。从“学习目标和教学过程”两个方面探析优秀传统文化教 育的有效途径,启发学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树立文化自信。 一、找准学习目标,指引教学方向 找准学习目标,并且用精准的语言表达出来,对于教学活动至关重要。把学 习比作一场旅行,老师和学生清楚的明白目的地在哪,才能想方设法到达。相比 教学目标,教师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更重要。

(一)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合理整合学科课程标准; “大单元”理念指导下的教学设计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指向学科核心素养。《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版)(一下简称《课程标准》)中《守 望精神家园》的目标要求为:体会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理解中华优 秀文化的核心思想、人文精神和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具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学习和理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革命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理解社会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其重要的意义,在日常的生活和社会活动中自觉践行。 (二)精准分析学习的起点,明确学习目标达成程度; 准确分析学生学习的起点,才能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守望精神家园》面向的是九年级的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优秀传统文 化所蕴含的深层次的精神和价值认识很浅;他们对革命文化和革命英雄人物的了 解较多,但对革命文化背后所蕴含的精神品质和民族精神无法总结到位;对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非常熟悉,但缺乏对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和弘扬中华民族精 神重要意义的理解。很多学生认为爱国是伟大的牺牲,伟大的精神品质只属于伟 大的人才能创造的,与中学生关系不大;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将积极的态度落实 到日常生活的小事之中。 二、整体设计教学过程,引导学习走实走深 “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强调通过系统性的整体设计,落实立德树人的目标。其系统性从横向看,单元主题内部课时从思路、素材的选择、问题的设置等具有 一定连贯性。“大单元”整体设计让教学过程的逻辑更清晰、增强了教学过程的 生成性、为学生创造了更大的空间,从而真正落实素养培养。本文以“优秀传统 文化”主题为中心,从“创设情境、探究活动和问题驱动”三个角度解析《守望 精神家园》的教学过程。(如图1.2)

2019-2020学年度初中政治思品九年级上册第4单元 熔铸民族魂魄第8课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北师大版巩固辅导三十

2019-2020学年度初中政治思品九年级上册第4单元熔铸民族魂魄第8课弘扬 优秀传统文化北师大版巩固辅导三十 第1题【单选题】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_______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 A、爱国主义 B、开拓创新 C、民主法制 D、严谨科学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 A、自强不息 B、团结统一 C、爱国主义 D、勤劳勇敢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2015·贵港)2015年4月12日,北美影片《速度与激情7》在我国上映,创下了最高票房纪录,成为中国电影史上首部票房超过20亿的电影。这说明( ) ①我们必须加强文化建设,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②我们要保护好民族文化,抵制外来文化的影视③我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独具魅力④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大力弘扬中国精神,也就是要弘扬以_________ 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和以________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 A、集体主义爱国主义 B、勤劳勇敢团结统一 C、爱国主义积极进取 D、爱国主义改革创新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浙江组织开展礼敬优秀传统文化、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活动,开展多层次的经典诵读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有利于( ) ①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②建设文化强国,增强文化自信 ③减少外来文化带来的影响 ④提高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中央电视台的大型节目从《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字开播以来深受好评。节目形态设计者说:“我们的汉字与诗歌那么美,传承又那么重要”。由此可见举办此类节目的主旨是( ) A、用漂亮的汉字书写取代电脑打印 B、积极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C、学好诗词就能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D、积极凝聚起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 【答案】: 【解析】:

人教版初中政治九年级上册5.0第五课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word教案(8)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活动二:苏武牧羊、负荆请罪、徙木为信,这几个故事各自反映了怎样的传统美德?活动三:你知道中华民族还有哪些传统美德吗? 【检测练习】 一、基础知识点: 1、中华各族人民相互团结,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和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2、中华文明绵延不绝、历久弥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和之中。 3、中华文化包括:独具特色的、浩如烟海的、名扬世界的、异彩纷呈的、充满智慧的、完备而深刻的。 4、中华文化的总特点:、 5、中华文化的影响: (1)对今天中国人的、和中国的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 (2)对人类的和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6、中华民族在自己的发展历程中,在创造灿烂的中华文化的同时,也形成了的美德。 7、作为传统美德的精华,中华传统美德具有、的品质,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其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 二、基础练习:

(1)(2009泉州市)藏族修建的布达拉宫;元代回族人扎马鲁丁所制的万年历;敦煌、云岗、龙门石窟以及新疆的千佛洞等,都凝聚了各族人民的智慧。上述材料说明了A.要加强民族团结和民族平等 B。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C.没有哪个国家的文化能与中国相比拟 D.各族人民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创造灿烂的中华文化 (2)(2009福州)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张艺谋奥运团队的颁奖词:长卷舒展,活字跳跃;圣火激荡,情感喷放。他们用人类共同的语言,让五千年文明跃然呈现。那一夜,中国惊艳世界。颁奖词体现了 ( ) A. 中华文化一直领先世界 B. 中华文化取代了世界文化 C.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D. 民族文化就是世界文化 (3)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绵延不断,历久弥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 A.对历史文化都继承 B..吸收古今中外的一切科学文化 C摒弃传统文化 D.文化的力量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4)(2009无锡)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手持竹简的810名士子,齐诵“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897块活字印刷字盘变换出不同字体的“和”字与蜿蜒耸立的长城……这充分展示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灿烂的中华文化() ①影响着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②影响着今天中国人的生活方式 ③影响中国的发展道路④对人类的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④ (5)下列成语典故不能体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是() A.、苏武牧羊 B.负荆请罪 C.徙木为信 D.守株待兔 (6)“孝”是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一个核心观念。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孝”强调的是个人对家庭、对封建统治者的绝对服从;而在今天讲“孝”,则更多是赋予了主动孝敬父母、自觉报效祖国的内涵。“孝”的演变的说明() A、中华传统文化是一成不变的 B、中华文化具有生生不息、与时俱进的品质 C、加强先进文化建设必须全盘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 D、封建社会的传统道德已不适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第二框题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目标要求】 1、知识目标 (1)理解民族精神的内涵。认识民族精神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

九上道德与法治知识提要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提要 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 1、改革开放的意义?开端?标志?成果分别是什么? (1)意义: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迎来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2)开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标志: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尝试“大包干”。) (3)成果:①我国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②我国逐步建立、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③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 2、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腾飞的主要表现有哪些?证明了什么? (1)表现:①极大解放和发现了社会生产力。②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上了幸福生活。 ③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着世界。 (2)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3、为什么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①我国过去40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②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③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④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4、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什么?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5、为什么要共享发展成果? ①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面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③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 1、怎样正确认识创新? ①生活处处有创新。②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③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 ④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也都可以创新。⑤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2、为什么说创新是引擎? ①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②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③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 1、改革开放的意义: (1)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活力,增强社会发展活力; (2)有利于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改善人民生活; (3)有利于综增强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 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的改革开放是怎样促发展的? (1)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2)建立、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3)改革开放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已成为社会共识。 3、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腾飞K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二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2)我国城乡就业规模持续扩大,人民收入较快增长,家庭财产稳步增加,城乡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扶贫工作取得举世瞩且的成就。 (3)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 的特色。 ※党的十必大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4、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什么? 人民且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5、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

(1)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2)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 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6.为什么要坚持共享发展成果? (1)衡量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面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 (2)共享发展成果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朝向共同富裕前进的需要。 7、如何共享发展成果? (1)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携手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2)党的政府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不断满足人民且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发展的根本且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 1.怎样正确认识创新? (1)生活处处有创新。生活中的点滴创新不仅让我们眼前为之一亮,而且改变 着我们对生活的惯常看法。 (2)创新是一- 种生活方式。 (3)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 (4)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也都可以创新。 (5)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初三九年级政治(道德与法治)上册《第1课时 延续文化血脉》(附答案)【部编版适用】

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 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 第1课时延续文化血脉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弘扬中华文化,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教学难点:中华文化的意义。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近年来,中央电视台联合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精心举办了《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等传统文化节目,播出以来得到各界的一致好评,不断掀起亲近经典、热爱诗词、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潮。 想一想:不断掀起亲近经典、热爱诗词、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潮说明了什么? 教师总结:传统文化独具魅力,传统文化传承也十分重要。这一节课就让我们来探讨传统文化的话题。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中华文化根 (一)中华文化的形成

1.材料呈现:中国申报的甲骨文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的评审,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甲骨文是中国发现最早的文献记录,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遗址,是距今三千多年的商代后期用于占卜祈祷的文字。由于有了从甲骨文一脉相承发展到今天的汉字,才使中华文明发展至今没有中断,这为研究中国源远流长的灿烂文明史和早期国家与社会形态提供了独特而真实的第一手资料。 2.思考:中华文化是怎样形成的? 3.教师总结:长期以来,中华民族就在中华大地上劳动和生活。各族人民团结互助,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建设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二)中华文化的内容 1.指导学生看教材第60页“相关链接”材料。 2.总结: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等,共同组成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三)中华文化的意义 1.阅读教材第61页“探究与分享”,思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间存在什么样的精神联系。 2.共同总结: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四)中华文化的发扬 1.阅读教材第62页“探究与分享”。 2.思考:(1)中华文化越来越多地走向世界,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2)日益密切的国际文化交流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怎样的时代机遇?我们肩负着怎样的文化使命? 3.共同总结:(1)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不仅来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传承与创新、发展,更来自于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来自于实现中国梦的光明前景。文化的优秀、国家的强大、人民

初中九年级政治:第四课 第八框 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学设计

新修订初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第四课第八框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 神 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Lesson 4 Box 8 Carry forward the national spirit and the spirit of the times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中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第四课第八框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第四课第八框题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培养学生理论思维的能力,使他们尝试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及开放的思维方式分析有关的文化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向学生介绍中国和外国的文化传统,让学生讨论分析其精华和糟粕,进一步认识如何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继承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和吸收世界先进文明成果的重要性。 课程标准 教学内容 我国文化的发展和既有深厚的中华文明的历史渊源,又不能离开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 基本要求

理解: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特点。 教学重点 我国的文化发展,不能离开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 教学难点 如何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有机地统一起来。 教法设计 教师可以搜集一些关于中国和世界文明的资料、图片或实物,介绍给学生,或者让学生自己去调查。然后让学生从中判断哪些是优秀的,值得我们继承、发扬、吸收的,哪些是糟粕,要求我们必须摒弃的。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投影: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惟安贫者能成事。故曰嚼得菜根,百事可做。”“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学生分析它们各自的含义,教师引导,说明这些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饱含着极其珍贵的精神财富。建设有中国特色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道法政治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知识梳理最新

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 第一课守望精神家园 ★★★★★1.中华文化的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虽历经沧桑仍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2.民族精神的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3.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时代精神的核心:改革创新 ★★★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怎样的价值和作用?(重要性)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②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 ③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④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5.中华文化虽历经沧桑而能薪火相传、一脉相承的原因:它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6.为什么要坚定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①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的内涵); ②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 ★★★★7.文化自信的来源: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传承与创新、发展(过去);②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现在);③实现中国梦的光明前景(未来);④文化的优秀、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力量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是文化自信的水之源木之本。 ★★★8.为什么要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命脉;②有利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③有利于增强我国的文化自信;④有利于提高公民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⑤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⑥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9.如何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①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②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③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④夯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基,薪火相传,代代守护;

“课程内容(四)第四学段(7~9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解读《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解

“课程内容(四)第四学段(7~9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解读 【课标原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1.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核心理念。 2.理解中华民族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 3.践行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敬业乐群、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 4.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修齐治平的理想追求,锤炼高尚人格。 5.感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内容综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在第四学段设置的第五个学习主题,共包括5条内容要求及相关教学提示。其内容要求所涉及的关键词主要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核心理念;理解中华民族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践行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敬业乐群、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修齐治平的理想追求,锤炼高尚人格;感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应该说,这几个方面,都是初中学生成长中需要学习和培养的重要精神、思想、品

质、价值观念。能正确引导学生在中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感悟、理解、体验、培育这些精神内涵和价值观念,在核心素养的培育方面就具有突出的表现。这一学段的教学提示,与内容要求彼此呼应,以“议题”形式,为相关内容的教学展开提供了条件。对于这一部分内容的理解,要和79年级的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程相结合起来。 【关键词语】 关键词一核心理念教育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核心理念。 讲仁爱、重民本:体现在国家性质;党的宗旨、政府宗旨、工作要求;追求民主价值;国家制度保障;党和国家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共享发展成果、共同富裕);守诚信:社会生活讲道德;崇正义:维护公平正义;尚和合、求大同: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关键词二社会风尚 理解中华民族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 亲情之爱(孝亲敬长的原因和做法)、诚实守信(原因、做法)青春的证明(行己有耻和止于至善原因和做法,感受榜样力量)、传统美德(弘扬传统美德和践行传统美德);知道社会主义核心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5-1 延续文化血脉 说课稿

5.1《延续文化血脉》说课稿 一、教学目标的确立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体会中华传统美德的力量,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自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态度。 能力目标:培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受、认知和运用能力,自觉传承和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知识目标:了解中华文化的内涵,理解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知道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理解并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二、教学内容的分析 (一)内容分析 (1)课标要求 课程标准第三部分“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认识国情,爱我中华”部分:“感受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意识”“学习和了解中华文化传统,增强与世界文明交流、对话的意识”。《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中相应内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普及法治知识,养成守法意识,使青少年了解、掌握个人成长和参与社会生活必需的法律常识和制度、明晰行为规则,自觉尊法守法;规范行为习惯,培育法治观念,增强青少年依法规范自身行为、分辨是非、运用法律方法维护自身权益,通过法律途径参与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意识和能力”。 (2)整体感知教学内容 本框题包括“中华文化根”和“美德万年长”两目内容。第一目侧重从中华文化的丰富与发展角度,讲述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创造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重点落在“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第二目侧重从代代传承的中华美德角度,阐释中华传统美德的丰富内涵和重要价值,重点落在“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

2023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复习专题三增强文化自信,弘扬中国精神

专题三增强文化自信,弘扬中国精神 【热点材料】 材料一2022年2月4日北京冬季奥运会开幕,冬奥会的会徽格外引人注目。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主体形如一个不同渐变色相间的汉字“冬”的写意草书,将厚重的东方文化底蕴与国际化的现代风格融为一体,呈现出新时代的中国新形象、新梦想,传递出新时代中国办好北京冬奥会的信心,圆冬奥之梦,实现“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目标,圆体育强国之梦,推动世界冰雪运动发展,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作出新贡献的不懈努力和美好追求。 材料二2021年9月29日,党中央批准了中央宣传部梳理的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并予以发布。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是:建党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等。这些精神,集中彰显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长期以来形成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彰显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材料三2022年 1月14日,由中央文明办主办的2021年12月“中国好人榜”发布活动在武汉举行,来自各领域、各行业的道德模范和中国好人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中国好人榜”揭晓。 【对点练习】 依据材料一,回答1、2题: 1.2022年北京冬奥会会徽“冬梦”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运用中国书法的艺术形态,呈现出新时代的中国新形象、新梦想。由此可见,中国承办北京冬奥会能(C) A.促进体育事业发展,彻底满足人民需求 B.提升我国国际地位,快速跻身发达国家 C.大力弘扬中华文化,推动文化强国建设 D.推动经济大发展,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解析】本题考查弘扬中华文化。分析可知,中国承办北京冬奥会能大力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推动文化强国建设,C项正确;A项错误“彻底满足人民需求”夸大了此活动的意义;B项错误,“快速跻身发达国家”不符合实际;D项错误,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2.北京2022年冬奥会与冬残奥会体育图标设计,以篆刻艺术为主要呈现形式,将冬季运动会元素与中国传统文化巧妙结合,既展现出冬季运动挑战自我、追求卓越的特点,也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厚重,彰显了北京冬奥会与冬残奥会的理念和愿景,又一次为奥林匹克贡献了中华文化符号。由此可见(A)

北师大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8课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自测题(含答案)

第8 课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1.[单选]即便是优秀传统文化,也是良莠并存、鱼龙混杂,一概囫囵吞下去,就要担心消极东西的不良作用。就传统读物而言,它们之中的许多内容不仅与现代理念格格不入,而且属于糟粕,青少年还没有辨别的意识,倘若填鸭式的灌输,反而可能影响青少年的判断能力,甚至无所适从。这说明( ) A.要批判地继承中华传统文化 B.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C.弘扬传统文化,必须抵制外来文化 D.我们要全盘继承中华传统文化 2.[单选]2017 年8月13日,央视少儿频道“寻找最美孝心少年”网络直播在上虞区曹娥街道中华孝德园和中国孝德馆举行。“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活动始于2013 年,这一项目已成为中央电视台“最美”系列中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的活动之一。“寻找最美孝心少年”活动( ) A.属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 B.属于发展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 C.有利于提升青少年的科学文化素质 D.是我省加强经济建设的体现 3. [单选]随着中国影响力的提高,孔子和他代表的儒家文化正在走向全球。当地时间8月18 日,2017 年拉丁美洲孔子学院联席会议在秘鲁天主教大学举行。截至2015 年12 月,中国已在134 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00 所孔子学院和1 000 个孔子课堂,学员总数达190 万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开展世界文化交流与传播,推动中华文化主导世界 B.中华文化在世界上最优秀、最独特、最具有影响力 C.文化是沟通的纽带,能够增进理解,清除任何危机 D.任何民族文化的精华,都属于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 4.[多选]2017 年8 月17 日至20 日,2017 全国砖雕文化传承与创新峰会暨全国砖雕传 统手工技艺大赛在临夏青韵砖雕艺术产业园举行,来自徽派、晋派、广派、苏派等砖雕艺术流派的代表及74 名砖雕工匠汇集一堂,比拼传统砖雕手工技艺,共商砖雕产业发展。开展此活动是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A.对我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具有深刻的影响 B.是增强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感和文化认同感的需要 C.是传承和发扬民族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的前提 D.有助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5.[多选]2017 年1月26日,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处正式推荐海上丝 绸之路最具代表性的港口城市“古泉州(刺桐) 史迹”作为2018 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 “古泉州(刺桐)史迹”将有望成为我国第53项世界遗产。“古泉州(刺桐)史迹”有望成为我 国第53 项世界遗产的信心源自于( ) A.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B.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C.我国尊重和保护优秀传统文化 D.世界文化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的特征 6.[多选]要减少下面漫画中的行为,下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的知识点(人教部编)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2018人教部编版)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2018人教部编版) 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 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怎样的价值和作用?(重要性) 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 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 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2.中华文化虽历经沧桑而能薪火相传、一脉相承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它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3.新时代怎样传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不 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4.为什么要坚定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1)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 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2)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 5.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来自哪里? (1)不仅来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传承与创新、发展,更来自于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蓬勃生机,来自于实现中国梦的光明前景。 (2)文化的优秀、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力量,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是文化自信的水之源 木之本。 6.怎样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1)夯实优秀传统文化根基,薪火相传,代代守护。 (2)在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中与时俱进,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7 (3)跨越时空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 7.为什么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第1框延续文化血脉练习(含答案)

延续文化血脉训练 1.现如今我国使用的许多民族乐器,如笛子、琵琶、腰鼓等,都是从汉代时由边疆各民族陆续传人内地的,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很早就在我国的艺术舞台上占有重要地位。这表明 A. 中华文化独具特色 B.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C. 各族人民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发展作出了贡献 D.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国家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形成。根据材料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很早就在我国的艺术舞台上占有重要地位,说明少数民族也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发展做出了贡献,所以C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A. 中华文化独具特色不符合材料,所以不选。B.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与材料不相符,所以不选。D.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国家不符合材料,所以不选。所以正确答案是C。 2.种茶、饮茶在中国已有上千年历史,并逐渐形成了融合儒道、佛诸派思想的中国茶文化。这表明中华文化 ①自强不息②勤劳勇敢③源远流长④博大精深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特点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题文中中国茶文的形成,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③④符合题意。自强不息、勤劳勇敢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所以排除①②,正确答案选D。 3.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我国之所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是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①是中华民族的“根” ②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 ③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④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地位。根据所学知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所以①②③④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所以正确答案是D。 4.中华文化,像一条悠久的历史长河,虽然历经沧桑,饱受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解读人教九年级上册文明与家园中国精神 中华文化教案

三单元专题整合中国精神中华文化 授课人:张霞 授课时间:授课主题:中国精神中华文化 授课类型:单元专题整合新授课一、教学目标 重点:1•中华传统文化、传统美德的内涵。 2.增强文化自信的原因及做法。 3.理解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 难点:1.以实际行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增强文化自信。 4.如何在学习、工作、社会生活中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教学方法 教法:重点精析引导讲解。 四、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1.图片导入引出本节课复习内容中华文化中国精神 (二)自主学习梳理新知 知识点一中华文化根 1.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等等,共同组成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的中华文化。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义是什么? 中华文化虽历经沧桑而能薪火相传、一脉相承,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它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博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3.中国人民文化自信的原因是什么? 知识点二美德万年长

4.为什么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5.列举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涵。 6.怎样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知识点三构筑中国价值 7.价值观是文化最深层的内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表达。 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是什么? 9.为什么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0.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做到落细、落小、落实。 典例分析 1、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视的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价值观的传承载体。“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无论路途有多遥远、春运的列车有多拥挤,只要一到春节这个时间节点上,回家的脚步就变得急促起来。“回家过年”折射出() ①对亲情乡情的重视②对物质财富的追求 ③对阖家团圆的情感需求④对五谷丰收的祈福A.①③B.②③C.①@ D.③④ 【解题分析】此题春节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价值观的传承载体,“回家过年”表达的是人们对亲情乡情的重视和对阖家团圆的情感需求,①③正确。“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说明人们更重视的是情感需求而非物质财富,②不选。④与题意无关。答案为A。 【思维拓展】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影响我们的道德情操、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等,我们需要针对所给出的材料加以应对。 2、话说节日文化。 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华文明,孕育了众多的传统节日,这些传统节日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折射出千百年来积淀凝聚的民族认同。 (1)读下表,在①②③④处填写相应内容。 节日名称节日习俗蕴含的思想情感或精神追求 ①吃粽子、赛龙舟、祭屈原……怀念先贤,祈求幸福 中秋节②期盼团圆、喜庆丰收 ③赏菊花、登高处……孝老敬老 春节贴春联、放鞭炮、拜大年……④ (2)今天,重视并过好传统节日对我们青少年有什么意义? 3、法治护航,传承美德。 近日,公安部发布《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障条例(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稿)》,规定见义勇为人员的医疗费、康复费等因见义勇为引起的合理费用,由加害人、责任人、受益人依法承担。这那么新闻让人想到前不久的地铁打骂事件。 【新闻回放】两名自称为“扫码创业”者的女子,在地铁车厢内反复要求乘客微信扫码,但大都被拒。当请求一名17岁男性乘客扫码时,其因玩游戏被打搅,故破口大骂,辱骂两女是“外地人”,还抢夺手机,做出脚踹等暴力行为。虽然最终这名男子被公安机关抓获,但车厢里不少人袖手旁观也让人耿耿于怀。长达几分钟的时间里,一个男性满嘴脏话、暴力相向,欺负两名女性,为何没人出手相助?有网友如此评论:“见义勇为,打不过是自己挨打,打得过说不定还要赔人家医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