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汉英视觉动词语法化的认知研究共3篇

汉英视觉动词语法化的认知研究共3篇

汉英视觉动词语法化的认知研究共3

汉英视觉动词语法化的认知研究1

汉英视觉动词语法化的认知研究

语法化是语言学中一个重要的现象,它指的是某些语言形式逐渐从具有原始词义的状态演变为固定的语法结构,即成为了语言系统的一部分。视觉动词是语言中一个重要的语法化现象,它与人类的视觉观察能力密切相关,具有相当的认知价值。本文通过对视觉动词在汉英语言中的语法化现象进行研究,探究其认知语言学特征。

一、汉英视觉动词的基本概念

视觉动词是指通过视觉方式来表达行为或状态的动词。汉英语言中有很多视觉动词,例如look(看)、see(看见)、watch(观看)、observe(观察)等。在语言使用中,这些视觉动词逐渐产生了语法化现象,形成了一些固定的语法结构,例如在英语中,“look at”表示“看”,“see to”表示“照顾”。

二、汉英视觉动词语法化的认知原因

视觉动词语法化的认知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转指义的产生

视觉动词在语言使用中逐渐扩展了其语义范围,其中一种主要的方式就是产生了转指义。例如在英语中,“look”除了表示“看”的意思外,还可以表示“担心、期待、解决问题”的意思,这些都是从“看”的原义上扩展而来的。

2. 含义的简化

在语言使用中,人们往往需要简化复杂的表述,视觉动词也不例外。例如在英语中,“observe”原本表示“仔细观察”,但在长时间的使用中,人们使用频率比较高的是“watch”,因此“observe”在实际使用中逐渐简化为“注意到”。

3. 语言习惯的形成

语言使用中的惯用表达对于语法化现象的产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例如在汉语中,“看”一词可以和很多其他词语组合成习惯用法,例如“看病”、“看电影”等。这些惯用表达逐渐形成了稳定的语法结构,成为了汉语语法化的一部分。

三、汉英视觉动词语法化的认知语言学特征

视觉动词语法化的认知语言学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形式化

视觉动词在语法化过程中形式化的表现非常明显,即它们逐渐相对固定地与其他词组合,形成一些稳定的语法结构。例如在英语中,“look”、“see”、“watch”等视觉动词通常都需要跟一个介词一起使用。

2. 语言习惯的再现

视觉动词的语法化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言使用的场景和语言习惯。人们使用语言习惯再现视觉动词的使用频率,从而形成了语法化现象。例如在英语中,“look at”作为“看”的惯

用表达,其使用频率非常高。

3. 语法化的歧义性

随着视觉动词在语法化过程中不断演变,它们的词义也逐渐产生了复杂的歧义性。例如在英语中,“see”除了表示“看见”的意思外,还可以表示“想到、理解”的意思,而“I see”

作为一个惯用表达更是可以表示“明白了、原来如此”的含义。

四、结论

视觉动词在汉英语言中具有非常重要的语法化现象,它们逐渐从原始词义发展到固定的语法结构,形成了汉英语言的一部分。视觉动词的语法化一方面反映语言习惯的再现,另一方面也是人类视觉观察能力在语言中的延伸表现。因此,视觉动词语法化的研究对于深化我们对语言习惯再现以及人类视觉认知本质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在汉英语言中,视觉动词的语法化现象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语法化,视觉动词从单纯的词义发展成为稳定的语法结构,反映了语言习惯的再现和人类视觉认知能力的表现。此外,视觉动词的语法化也带来了复杂的歧义性,需要注意其正确使用。因此,对视觉动词语法化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更深入地理解语言的本质和语言的文化内涵

汉英视觉动词语法化的认知研究2

汉英视觉动词语法化的认知研究

随着全球化和国际交流的加强,汉英两种语言间的翻译和交流越来越频繁,其中涉及的动词也变得越来越重要。汉英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差异很大,因此,在翻译和交流中,应注意语言的语法化特点,特别是视觉动词语法化的认知。

视觉动词是指表示视觉经验的动词,如“看”、“听”、“看到”、“听到”等。在汉英两种语言中,它们都被广泛应用,然而,在不同的语境中,它们的语法规则和含义会有所不同。

在英语中,“see”和“watch”是两个常用的视觉动词。它们在语法上的差异可以通过以下两个例子来解释:

1. I saw a movie yesterday. (昨天我看了一部电影。)

2. I watched a movie yesterday. (昨天我观看了一部电影。)

在这两个例子中,“saw”和“watched”都表示“看”的意思,

但“saw”更多地暗示偶然发现,“watched”则更强调全程观看。此外,如果将第一个例子改成“我看到了一部电影”,那么它的含义就会发生变化,表示事情已经发生,而非按计划观看。这种用法在英语中叫做“see sth”,用来表示突然看到

某事。

在汉语中,“看”也是一个常见的视觉动词。它的语法特点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看+到:表示看到某事,强调视觉上的感知,如“我看到了一个小狗。”

2. 看+完:表示看完某事,可以用来表示完成某事,如“我看完了一本小说。”

3. 看+见:表示看见某人或某事,如“我看见了小刚。”

4. 看+起来:表示看起来某物如何,强调经验感知,如“这件衣服看起来不错。”

总的来说,汉语中的视觉动词更注重视觉经验的主观体验,而英语中更注重客观的事件发生。

在翻译和交流中,了解两种语言的视觉动词差异是非常重要的。需要考虑到语境、主语、时间、频率等多种因素。特别是一些汉语中常用的视觉动词,如“看起来”、“听起来”等,在英语中很少使用,如果直译为“look like”或“sound like”,则会出现语法和语义上的不同。

思维方式和文化背景也是影响视觉动词语法化的因素之一。比

如,在中国文化中,视觉经验被视为印象分辨力和观察力的体现,因此“看”这个词,在汉语中具有很高的地位。而在英语中,视觉经验被看作是“观察到”某件事,与身体器官的作用有关,因此“see”这个词在英语中具有很高的地位。

在认知研究中,视觉动词语法化的认知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语言认知现象。它涉及到语言、认知以及文化等多种因素,是语言学、认知科学和人类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交叉研究。通过对汉英视觉动词语法化的认知研究,可以更好地探索和理解汉英两种语言的差异和联系,为汉英翻译和交流提供更好的指导和帮助

总的来说,汉英视觉动词语法化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与语言、文化及认知方式等多种因素有关。了解汉英视觉动词的差异,对于翻译和交流至关重要。视觉动词的语法化认知研究不仅有助于理解语言的差异和联系,也有利于推动跨文化交际与跨语言翻译等领域的深度发展。因此,该研究具有广泛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汉英视觉动词语法化的认知研究3

汉英视觉动词语法化的认知研究

视觉动词是指用来描述视觉知觉和行为的动词,如看、望、观察等等。在语言使用过程中,视觉动词经常发生语法化现象,即逐渐失去原本的动作含义,转变为表达某种语法概念。本文将探讨汉英视觉动词语法化的认知研究。

一、汉英视觉动词的共性

汉英语言都有相应的视觉动词,如“看”和“see”。相同的是,它们都可形成语法化结构,如:汉语中的“看看”、“瞧瞧”、“望望”,英语中的“Look up”、“watch out”、“see off”等。这种语法化的形式不仅是通过重复构词的方

式产生,还可以是通过谓宾搭配等方式实现。

二、汉英视觉动词语法化的异同

1. 异同点

汉英视觉动词语法化的形式和含义存在差异。例如,汉语书面语和口语中的“一看”、“一瞧”,都表示“看见一下”,强调看的时间短,动作不太注重,有时也用来表示发现某种现象。而英语中的“have a look”、“have a glance”,则表达的是比较随意地看一下,含义略微不同。

2. 产生原因

汉英两种语言中的视觉动词语法化现象产生的原因也不同。在汉语中,重复构词是目前主要的源头,可以进一步分为叠词、黏著型和合并结构三种形式,其中以叠词形式最为常见。而英语中的视觉动词语法化形式主要是通过词汇的演化过程形成,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流传和固定在口语中。

三、汉英视觉动词语法化的认知机制

1. 基于“建构语法”理论的认知机制

“建构语法”认为,语言是基于“概念活动”而形成的,视觉动词语法化的形成也是这种模式的体现。在这种模式下,人类在获得视觉信息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些语法概念,从而引导了视觉动词语法化的产生。例如,中国人常常用“一”、“看”组合来表达不确定的状况,“一看”语法化结构的形成正是基于这种概念活动的意识机制。

2. 基于“意象转化”理论的认知机制

对于视觉动词语法化的认知研究,也可以采用“意象转化”理论。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语言结构与人类认知的相互关系而提出的。也就是说,语法化本身是一种认知过程,人们通过对语言结构的分析和归纳,完成了对视觉动词语法化的认知。而人类一直以来都是依靠语言作为认知工具的,因此,视觉动词语法化的认知机制,从本质上也是基于人类的认知习惯而形成的。

四、结论

汉英视觉动词语法化在形式和含义上存在差异,但共同的是它们都经历了语言结构的流变,并且形成了某种共识意义。这种语法化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汉英两种语言的文化习惯和认知机制。对于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领域的研究人员来说,汉英视觉动词语法化的认知研究将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前沿领域

汉英视觉动词语法化的研究揭示出了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和认知机制差异。这种差异形成了汉英两种语言关于视觉事件表述方式和语言表达习惯上的不同。通过对汉英视觉动词语法化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语言和认知的相互关系以及各种语言现象的形成机理。这对于文字学与心理学的研究者有着深远的意义,并将成为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日语语言学研究意义及影响论文(共3篇)

日语语言学研究意义及影响论文(共3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第1篇:认知语言学与日语语用含糊现象分析研究 一、日语词汇的含糊 范畴化是人类认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利用语言符号将外界复杂的外部世界化为有序信息的过程。而最简洁的中型词汇则是知识组织的基本范畴。原型范畴理论认为,在所有的相关语义中有一个中心或核心意义,这就是其他语义的原型,其他语义都是在它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或辐射出来的,从而形成了更大的语义范畴。 1.词汇本身含有的含糊。从认知语言学的基础范畴来看,日语有很多词汇本身就具有一个核心的意义,然而这个核心意义带有含糊的语言特征。 学生A“この辞書を借りてもいいですか。” 学生B“ちょっと···今使っています。” 以上对话中,一个人向另外一个人借字典,回答者巧妙地运用了“ちょっと”,不论回答者是否真正的使用字典,都体现出回答者并不想把字典借给别人的

想法。 而“どうも”中含有的意义就更加丰富了,甚至称它为日语中的“万能词”也不为过。 除此以外,可以说词汇“まあまあ”的使用也是日语含糊的一个典型代表。靳卫卫评论说:这些句子里的“まあまあ”到底是什么样的程度呢?大概没有一个日本人能给出明确、满意的答复。这只能依凭个人的感觉去体会,而这种感觉似乎只有日本人之间才会有,是一种可以互相触摸得到的默契注1。 2.日语“隐语注2”的含糊。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仅是语言现象,也是一种认知方式,它影响着我们的思维。隐喻是语言与文化联系最紧密的部分。对隐喻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对目标语文化的理解与把握。日语中的“隐语”是隐喻的部分之一。而这些大部分的隐语在字典里是查不到的。 二、日语语法上的含糊 日语语法中出现的形式名词、省略等表达方式语言意义多样化、简略化等蕴含着认知语言学中的认知方法问题。 1.日语形式名词的含糊。日语中有“こと、もの、ところ、の”等一系列词语,这些词或多或少的脱离了词汇本身的意义,增加了表达的含糊。

汉语词缀“化”与其英语对应项之对比与互译

汉语词缀“化”与其英语对应项之对比与互译中文 本文对汉语动词词缀“化”和与之相对应的英语动词词缀以及它们的派生动词进行对比与互译研究。该研究不仅有助于对汉、英派生动词的正确理解、恰当使用和准确翻译,亦对现代汉、英词汇学、词源学、语义学、语用学、句法学、翻译学、普通语言学、理论语言学和对比语言学有所裨益。该研究采用了从词源学、形态学、语用学、语义学和句法学等角度对一定数量的汉、英派生动词进行全面分析的研究方法。本文共由七章组成。第一章为前言,主要介绍该研究的背景、目的、方法、以及汉、英动词词缀的定义、起源和前期研究;第二章借助语义学和句法学理论对汉语词缀“化”的派生动词进行了讨论;第三章从语义学和语法学的视角对英语派生动词进行了研究;第四章利用词源学和形态学分析英语派生动词;第五章从文体学、语用学和修辞学的角度探讨人们使用以词缀“化”结尾的派生词的动因;第六章利用语义学、句法学和语用学理论对汉、英派生动词之互译问题进行了研究;第七章总结该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指出该研究的学术意义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相关建议。该研究主要得出如下论文结论: a 汉语动词词缀“化”是汉语https://www.doczj.com/doc/ce19087510.html,语法化、双音化以及西方语言通过日语对汉语施加影响的产物。 b 与汉语动词词缀“化”相对应的英语动词词缀有动词前缀en-和动词后缀-ate,-en,-ify和-ize。汉语动词词缀“化”和与之相对应的英语动词词缀均有“使……具有某种特征或使……进入某种状态”之意。c 以词缀“化”结尾的三音节汉语派生动词不能用于直接宾语之前,而与之相对应的英语派生动词却无此限制。 d 许多以词缀“化”结尾的汉语派生词没有收入汉语词典,而多数英语派生动词却作为标准词汇收入多数英语词典。 e 以词缀“化”结尾的汉语派生词的使用受文体、语用和修辞等因素的诱导和制约。f 汉、英派生动词的互译主要受语境、语类、语义解释、句法解构、句法重构和语用策略等因素制约。本研究具有如下意义:a. 有助于正确理解和使用汉语词缀“化”和与之相对应的英语动词词缀以及它们的派生动词。 b 有助于此类汉、英派生动词的互译。 c 对汉英词汇学、词源学、语义学、语用学、句法学和翻译学有促进作用。d 对普通语言学、理论语言学和对比语言学的研究不无裨益。 译文 The thesis has conducted a contrastive and translatological study of the Chinese ending Hua (化) and its English equivalents as well as their derivatives, aiming at the correct understanding, appropriate application and adequate bilingual translation of the derivatives affixed with such verbal affixes. The research is not only conducive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 Chinese and English lexicology, etymology, semantics, pragmatics, syntactics and translatology but also to the research of the general linguistics, theoretical linguistics and contrastive linguistics. It has been carried out by

汉语国际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汉语国际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是提高论文选题质量和水平的重要环节,是论文工作的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下面是搜集整理的汉语国际教育论文开题报告,供大家阅读参考。 选题名称:汉英方位认知异同及其对汉语国际教育的影响与应用 一.选题依据 1、本选题的研究意义 尽管方位的表达在汉语的学习和研究中已是个老话题,但在英汉双方对方位的认知异 同研究,以及根据期异同特点在汉语国际教育中导入方位文化的教学恐怕是近些年来仍在不断探索的事情,学习探究方位表达中的文化蕴含对于正确理解和掌握汉语及汉语文化势必会起到积极的作用。本文将探求英汉不同的方位认知在对英的汉语教学中的影响以及作用。 2、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方位认知在汉语表达中是个古老的话题,国内外研究的学者不少。有很多从各种方面分析汉英方位认知的研究,空间方位给出的是物体的空间位置。物体的存在不是孤立的,而是跟别的事物存在着一定联系。物体所处的位置就取决于这种相互的关系,也就是说,位置的认定总是以别的事物作为参照的。观察点、视角等,也会影响到物体位置的确定。在认知语言学“物像—背衬”意象图式里,位置待确定的物体叫物像,用作位置参照的事物 叫背衬,加上影响视角的视点,共同构成影响物体空间位置的因素。空间方位是人类最直接的体验方式。不同民族由于不同的风土人情和思维方式,对空间方位认知模式既存在共 性又存在差异,这必然会反映在各自的语言中。汉语空间方位词是指汉语中专门用来表示 物体空间方位和位置的一类词语。在自然语言中,用方位词描述物体的位置并不能简单地 通过词语本身的语法符号来作为唯一的确定因素,空间方位词的语义是依赖于语境的。国 内的研究大部分都是从文化和认知角度来分析汉英方位认知的异同,而对于其在汉语国际教育的过程中产生的影响和作用分析较少涉及。 二.选题材料收集 ⑴李宗利刘效群从“东南西北”方位词看中西文化的差异《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⑵王琳唐霞“东”“西”的文化涵义探析及其英译:《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2 期

汉英视觉动词语法化的认知研究共3篇

汉英视觉动词语法化的认知研究共3 篇 汉英视觉动词语法化的认知研究1 汉英视觉动词语法化的认知研究 语法化是语言学中一个重要的现象,它指的是某些语言形式逐渐从具有原始词义的状态演变为固定的语法结构,即成为了语言系统的一部分。视觉动词是语言中一个重要的语法化现象,它与人类的视觉观察能力密切相关,具有相当的认知价值。本文通过对视觉动词在汉英语言中的语法化现象进行研究,探究其认知语言学特征。 一、汉英视觉动词的基本概念 视觉动词是指通过视觉方式来表达行为或状态的动词。汉英语言中有很多视觉动词,例如look(看)、see(看见)、watch(观看)、observe(观察)等。在语言使用中,这些视觉动词逐渐产生了语法化现象,形成了一些固定的语法结构,例如在英语中,“look at”表示“看”,“see to”表示“照顾”。 二、汉英视觉动词语法化的认知原因 视觉动词语法化的认知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转指义的产生 视觉动词在语言使用中逐渐扩展了其语义范围,其中一种主要的方式就是产生了转指义。例如在英语中,“look”除了表示“看”的意思外,还可以表示“担心、期待、解决问题”的意思,这些都是从“看”的原义上扩展而来的。 2. 含义的简化 在语言使用中,人们往往需要简化复杂的表述,视觉动词也不例外。例如在英语中,“observe”原本表示“仔细观察”,但在长时间的使用中,人们使用频率比较高的是“watch”,因此“observe”在实际使用中逐渐简化为“注意到”。 3. 语言习惯的形成 语言使用中的惯用表达对于语法化现象的产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例如在汉语中,“看”一词可以和很多其他词语组合成习惯用法,例如“看病”、“看电影”等。这些惯用表达逐渐形成了稳定的语法结构,成为了汉语语法化的一部分。 三、汉英视觉动词语法化的认知语言学特征 视觉动词语法化的认知语言学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形式化

论汉语隐含与英语显化的差异.doc

论汉语隐含与英语显化的差异 ——以主语和虚词对比为例 康灿辉 (湖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株洲412008) 摘要:不同的文化,思维方式会造就不同的概念结构,映照概念结构的语法结构也就产生了差异。汉语的隐含和英语的显化不仅受文化、思维的影响,更是主体与客观世界互动的结果。因此是一个现实—体验—思维( 社会文化背景)—意象图式—范畴、概念、意义—语言的过程。人们通过感官对客观世界进行体验,由于体验不同而形成不同的思维,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不同的意象图式,建构出不同的抽象认知模型,并以此进行范畴化并获得概念与意义。将不同的范畴、概念、意义用语言形式固定下来,就形成了句法结构上的差异。 关键词:汉语隐含;英语显化;认知对比;主语;虚词 一、引言 认知语言学家主张以体验哲学为理论基础,认为认知都是体验的。即人的认知过程起始于互动性的感知体验,在与客观世界的互动中获得经验,认识世界,进而在对外界现实的感知体验和认知加工基础上形成主要的认知能力和认知方式,从而逐步形成了概念结构,并创造出各种语法构造。因此,遵循着现实—认知—语言这一进程,即现实作用于认知,认知影响语言。也就是说,语法构造是基于身体经验通过认知加工形成的,它的形成是有动因的,其结构与客观现实、经验结构、概念框架和所表达的意义具有很多象似性关系。语言结构的象似性就是语言结构直接映照人的概念结构,而不仅仅是一般地体现概念结构。从语义或概念结构到表层结构的投射来看,汉语这种缺乏形态的语言是采用直接映照的办法,而英语有较多的间接投射。汉语句法参照概念领域的原则,多于参照句法和形态范畴上起作用的原则,是一种注重意合的语言,造句要求意念连贯,不求结构完整;英语的词序却受抽象的句法规则的支配,是一种注重形合的语言,造句注意形式接应,要求结构完整。因此在很多情况下,汉语可以隐含主语和一些虚词,但英语却不能。这说明了汉语这种语言具有隐含特征,而英语这种语言具有显化的特征。英汉对比研究一直是很多学者研究争论的热点,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阐述:周国辉、张彩霞(2003)从主语着手探讨了汉语隐性和英语显化的特征及其原因;其他的学者如廖慈惠(2004)、邓凡艳(1999)、朱红梅(2004)等从中西思维模式,文化差异等角度探讨其对英汉句法结构的影响。这些研究为我们把握母语,有效地学习英语做出了贡献,但认知语言学家们认为人们的思维、心智、概念都是直接基于现实世界、感知体验及身体运动的,客观世界中的范畴、特征、关系对它们的形成有基础性

语法化

grammaticalization semantic bleaching bopp德 schelgel 德 meillet 法 anderson lyons英 hopper diehl lehmann traugott halliday英 被: 寝衣,长一身有半 行为动词“覆盖”: 天被尔禄-诗经大雅 “泽被生民”-荀子臣道 心理动词:遭受 (张)汤为天子大臣,被恶言而死-《汉书,张汤传》被动标记: 藩舰被烧-《南史。胡藩传》

三、并列连词“将”的用法 “将”的并列连词的用法主要见于诗歌。下面我们讨论 并列连词“将”的用法。 “将”作为并列连词,最早见于六朝后期,“将”连接两 个名词性结构,表示并列关系,这也是其比较简单的用法。如: 21.独有刘将阮,忘情寄羽杯。(张正见《对酒》) 22.阳台可忆处,唯有暮将朝。(阴铿《和登百花亭怀 荆楚诗》) 唐代“将”作为并列连词的用例较多,可以连接名词性 结构,如: 23.倘遇鸾将鹤,谁论貂与蝉。(卢照邻《于时春也, 慨然有江湖之思,寄赠柳九陇》) 24.不见朱唇将白貌,惟问素棘与黄泉。(卢照邻《杂 曲歌辞·行路难》) 25.酷在兰将蕙,甘从葵与藿。(张九龄《杂诗五首》) 26.欲妒梅将柳,故落早春中。(陈子良《咏春雪》) 27.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李白《月下独酌》) 28.惟昔鹰将犬,今为侯与王。(李白《拟古十二首》) 也可以连接谓词性成分,如: 29.缓歌将醉舞,为拂绣衣尘。(张说《岳州宴姚绍之》) 30.静与懒相偶,年将衰共催。(司空曙《秋思呈尹植 裴说》)

31.散花将捧日,俱喜圣慈开。(郑愔《奉和幸三会寺 应制》) 也可以连接主谓结构,如: 32.云起将歌发,风停与管遒。(李世民《冬宵各为四 韵》) 33.鸡鸣将狗盗,论德不论勋。(宋之问《过函谷关》)“语法化”研究综观 语法化研究是当前语言学发展的一个趋向, 即把历时研究与共时研究重新结合起来, 其着眼点是从语言的历时演变解释语言共时平面上的变异。本文对国外“语法化”研究的两条路子、已提出的语法化的各条规律、语法化程度深浅的判定、语法化的原因和条件等问题作了概括和评介。关键词语法化, 历时, 共时, 结创, 评述一、什么是“语法化”“语法化”渗通常指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表语法功能的成分这样一种过程或现象, 中国传统的语言学称之为“实词虚化”。例如汉语“把”、“被”、“从”等原来都是有实义的动词,现已虚化为介词。介词属于虚词, 西方叫功能词刀。虚化有程度的差别,实词变为虚词是虚化, 虚词变为更虚的成分如词缀和屈折形态也是虚化。西方人也承认, “语法化”这个概念最早是中国人在世纪就提出来的, 元朝的周伯琦<六书正讹》中说“大抵古人制字, 皆从事物上起。今之虚字, 皆古之实字”郑麦, ·观, 。欧洲到世纪才有法国哲学家最先指出动词的屈折形态, 如时态标记, 是由独立的词变来的。因此作认为,用汉语表达就叫“虚化”。这当然有道理, 不过“虚化”主要是针对词义的变化由实而虚, 西方已有““, , 、一”这样的名称。“语法化”一词则

认知科学中的视觉感知和语言理解研究

认知科学中的视觉感知和语言理解研究 认知科学是一门跨学科的科学,它研究人类的认知过程,包括 知觉、注意、记忆、情绪、语言和思维等方面。其中,视觉感知 和语言理解是认知科学的两个重要研究领域。 一、视觉感知研究 视觉感知是人类获取外部信息最主要的途径之一。当光线通过 视网膜并转化为电信号时,人类的视觉感知便开始了。视觉感知 的过程包括光线进入眼睛、光线通过晶状体、光线通过玻璃体等,最终抵达视网膜,再经过视神经传导到大脑皮层,形成视觉体验。 视觉感知是一个信号处理的过程。大脑接收和处理视觉信息, 将其从简单的神经元阵列转换为意义明确的图像。视觉感知的研 究包括视觉信息的获取、视觉注意、视知觉、视觉意识和颜色知 觉等方面。 二、语言理解研究

语言是人类沟通的重要手段,语言理解是人类获取信息的基本途径之一。语言理解是指对语言表达的内容的理解和解释。语言的理解过程涉及到语音、词汇、语法、语义等多个方面。 语言的理解过程包括听取,语音的转换,声音的表征以及通过在一系列模式中辨别单词。而语言理解的大脑过程是联结神经元(又称为大脑神经元)通过突触形成和维持的。因为人们的大脑对语言的认知过程依赖于神经元之间的类似光纤的联系。大脑中的神经元会像容器一样结构化排列,它们通过特定的突触将信号传输给其他神经元。 三、认知科学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认知科学在视觉感知和语言理解方面的研究也得到了较大提升。目前,视觉感知和语言理解的研究已经转向建构主义的方向。建构主义是一种基于人类认知的学习方法。建构主义的研究方法强调思维过程,以及思维过程的最终结果,并探索人脑如何处理信息和产生知觉和真实的观念。借助现代科技手段,认知科学研究者们通过脑成像技术等手段,能够更加清晰地看到大脑的工作方式。

视觉感知与认知研究

视觉感知与认知研究 视觉感知与认知是心理学中重要的研究领域,涉及到人类如何通过感官器官获取和处理外界的信息,并将其转化为相关的认知和理解。本文将探讨视觉感知与认知的定义、研究方法以及相关的应用领域。 一、定义 视觉感知与认知是人类通过视觉系统收集和处理感觉信息,从而产生对物体、场景和行为的认知和理解。它包括感知的构成和分析、知觉的选择和集成、以及注意和意识等认知过程。视觉感知与认知的研究对于理解人类思维和行为以及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方法 1. 行为实验:通过观察和记录被试者在视觉任务中的行为反应,如反应时间、准确率等来分析视觉感知与认知的过程。行为实验可以通过设计不同的实验任务和条件,来探寻影响视觉感知与认知的因素。 2. 脑电图(EEG):使用脑电图记录被试者的脑电活动,可以研究不同刺激条件下大脑皮层的激活模式,从而揭示视觉感知与认知的神经机制。 3. 眼动追踪:通过记录被试者的眼动轨迹,可以分析视觉注意的分配和注意偏向,以及对不同刺激的关注程度,从而研究视觉感知与认知的过程。

4. 神经影像学:使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等神经影像学技术,可以观察被试者大脑活动的空间和时间特征,研究视觉感知与认知的 神经机制。 三、相关应用领域 1. 认知心理学:视觉感知与认知是认知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揭示了人类对外界信息的加工和理解过程,为其他认知过程的研究提 供了重要依据。 2. 人机交互:通过研究视觉感知与认知的机制,可以改进计算机图 形界面的设计,提高人机交互的效率和体验。 3. 教育学: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视觉感知与认知,可以优化教 学设计,提高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4. 运动训练和康复:通过研究视觉感知与认知的训练方法,可以帮 助运动员提高运动技能和反应能力,并应用于康复训练中。 综上所述,视觉感知与认知研究是心理学中的重要领域,通过多种 研究方法来揭示人类对视觉信息加工和理解的过程。其相关应用涉及 到认知心理学、人机交互、教育学以及运动训练和康复等领域,对于 推动科学研究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认知语言学在词义扩展中的运用研究

《认知语言学在词义扩展中的运用研究》 摘要:认知语言学在“看”与“みる”语义扩展中的运用,日语“見る”的词义中,没有“与人见面”的含义,在该义项中,通过视觉词汇“見る”和“看”来表达其它知觉行为,语言学上把这种行为称之为“共感” [本文系山东政法学院科研规划项目——《认知语言学在词义扩展中的运用研究——以中日同义词“看”与“見る”的扩展模式为例》(项目编号2014Q16B)中期成果] 摘要:初学日语的人往往会把“我喜欢看书”翻译成日语的“私は本を見るのが好きだ”。无疑,这应该是受汉语思维的影响。但,像“意見の一致をみる(意见达成一致)”、“いい結果をみる(迎来好的结果)”这种「みる」的用法,却不存在于汉语的「看」里。由此得出,汉日词汇并不是那么单纯一一对应的。各语言的词汇是如何扩展而来的?认知语言学在词义扩展过程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都是本文研究的目的。 关键词:多义构造;意义扩张;隐喻;换喻 一、引言 作为中日语言常用词汇的“看”和“みる”,它们之间既有完全一致的意义,也有互不相干的意义。本文将从“看”和“みる”的诸多语义中抽出六七项主要语义来进行分析。在二者共通语义中,最基本的共同点就是“依靠视觉认知对象”。在认知语言学上,最基本语义称为“原型义”。“看”和“みる”的其它意义大都由此义扩展得来。“使视线接触人或物”“观察判断”“理解判断”“基于视觉印象对事物做出判断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基于视觉以外的知觉对事物进行认知、理解、判断”,这五项语义是“看”和“みる”共同的语义项,其扩展模式也应该相同。 而“经历某事,出现某事”这层语义只存在于日语的“みる”中。汉语的“看”也有其独特的语义——“取决于~,决定于~”和“注意~,当心~”。从共同的原型语义中扩展出了不 同的语义项,显然其扩展模式也有所差别。本文将对“看”“みる”的语义扩展模式进行深入细致的考察,找出二者的异同点,为日语学习者提供简洁便利的词义记忆方式。 二、认知语言学在“看”与“みる”语义扩展中的运用 (一)使视线接触人或物(基本义)——共通意义(第1义)

中英双语者词汇表征与加工的脑机制研究共3篇

中英双语者词汇表征与加工的脑机制 研究共3篇 中英双语者词汇表征与加工的脑机制研究1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国际化的趋势,双语使用者数量不断增加。中英双语者因其接触两种语言的特殊性,成为研究双语加工的重要群体。在这个语言环境中,词汇的加工成为双语者进行认知和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 词汇表征是指在大脑中对单词的存储和表示方式。在中英双语者中,词汇表征显然具有双重的特点。一方面,中英双语者需要将两种语言的词汇存储在脑中进行区分和切换。根据双语词汇加工的文献,中英双语者通过形成语言间联想和翻译过程来实现两种语言词汇的有效表征。另一方面,中英双语者需要调节不同语言的活跃程度,以便在正确的时机使用特定的语言表达。研究发现,这种调节需要依赖注意力及抑制控制等高阶认知功能的调节和调整。 中英双语者的词汇加工不仅表现在词汇表征的差异上,还涉及到词汇加工的不同阶段。中英双语者在语音、语义和语法加工等阶段中,表现出不同的词汇加工模式。随着双语使用周期的增加,双语者对语音和语义加工的差异逐渐减少,而语法加工的差异则相对较大。这表明语法加工在双语加工中具有较大的特异性。 与此同时,中英双语者对不同语言的加工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差

异。研究发现,中英双语者在不同任务条件下会表现出不同的语言加工方式,这种差异表明双语者在处理任务时会根据任务要求来选择语言。因此,中英双语者被认为具有高度的语言灵活性和适应性。 中英双语者词汇加工的脑机制也成为了双语加工研究的热点。神经科学技术的发展,如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脑电图(EEG)和磁脑图(MEG)等,为双语加工脑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有效手段。目前,研究者主要从神经活动的空间、时间、频率、功率等角度探讨了双语加工的脑机制。研究发现,在单语和双语任务之间,中英双语者在不同任务条件下表现出了不同的脑活动模式。在双语任务中,中英双语者通常表现出双语区激活和双语区协调活动的状态。此外,还有一些脑神经学研究表明,中英双语者在双语加工中能够调节不同语言之间的竞争,这对双语者的认知和语言表达具有重要影响。 总之,“中英双语者词汇表征与加工的脑机制研究”是一项具有广泛研究意义的课题,涉及到多个领域的学科交叉。这一课题对揭示双语加工的认知特点、神经机制、加工策略和语言交际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对丰富双语加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表明,中英双语者在词汇表征和加工中表现出显著的差异,同时也具有高度的语言灵活性和适应性。此外,双语加工的脑机制研究在神经科学领域也备受关注。通过探究双语加工的认知特点、神经机制、加工策略和语言交际等方面,对双语加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均具有重要意义

与认知动词搭配的形式名词“①”和“二亡”的对比研究——从认知语用学的角度

与认知动词搭配的形式名词“①”和“二亡”的对比研究——从认知语用学的角度作者:张翔娜 来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刊》 2012年第10期 张翔娜 (广东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广东广州 510006) 摘要:本文通过小说文本中与认知动词一起使用的“の”、“こと”例句的分析,说明“の”、“こと”的区别与小说的作者(或者叫讲述者)的心理认知有着紧密的联系,即从认 知语用学的角度,通过语境的分析,突破传统研究对“の”、“こと”的区别进行新的分析和 探讨。 关键词:“の”;“こと”;认知参与;语境;叙述焦点 中图分类号:H3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2)10—0128—02 “の”、“こと”经常与“気付く”、“知る”、“思い出す”、“わかる”等认识动词,或“恐れる”、“驚く”、“喜ぶ”等表达情绪的动词搭配使用,我们把此类动词统称为认知 动词。 一、与认识动词搭配使用时 首先我们来看两个“気付く”相关的例子,通过前后文来比较一下它们的语境差异。 (1)「皆様にお願い申し上げます。車内で持ち主不明の手荷物にお気づきでしたら、車掌にお知らせを願います。……」 ……げんに車掌の警告のあと、乗客の何人かの眼がトランクに一瞥を送ったのに、木谷 は気付いた。(『告訴せず』:10) (2)木谷は、あのモーテルの出火が、その策略の遂行に欠かせない「事故」だったことに気付いた?なぜなら?二つの改印届をするのには、木谷自身を隔離する必要があったからで ある。(『告訴せず』:419) 例(1)中的“の”通过现场人物“木谷”的眼睛,作者原封不动的讲述语境现场的事态,而例(2)则涉及到人物的认识行为,折射了人物的心理活动。甚至,这些活动不仅仅是小说人物的,也可能是作者自己的看法和态度。即本应客观的中立地讲述故事的作者介入了小说的语 境现场,作为一个带着某种心理态度的人讲述着事态的进展,即例(1)、(2)中的“の”和“こと”的区别就在于出场人物(作者)对认知对象是否有心理反应,这一心理反应无法通过 出场人物的角度进行充分地讲述,而是通过“こと”这一概念化的过程,从作者的角度进行讲述。

从视觉到认知:汉英视觉域词汇语义演变的认知对比研究

从视觉到认知:汉英视觉域词汇语义演变的认知对比研究认知语言学的五大理论假设之一就是具身认知, 即人们运用身体五官来体验和认知世界, 语言与人的具身体验过程及认知结果密不可分, 应当从人的角度解释语言(张辉、孙崇飞,2014)。在人类的五种官能中,视觉感知是最重要的。 人类通过视觉来认知世界。视觉是信息获取的最重要的途径。 视觉与思维,密不可分。古今中外, 都是如此。因此,从视觉到认知的语义演变规律在世界上的语言中普遍存在, 是世界语言的共性。以往关于视觉隐喻的研究主要关注这一规律的普遍性。 事实上,在共性之下也有差异。比如汉语中, “我理解了” ,可以说“我明白了”, “我看清楚了” ,不能说“我看见了” 。 而英语中,1 understand(我理解了),可以说“I see”我看见了),“I amclear (我清楚),不能说“lam bright ” (我明白了)。因此,本文在认知隐喻理论的框架下,同时依托概念化的识解操作来研究视觉词汇的词义演变现象,开展了系统的汉英对比研究。 本文着重考察汉英视觉词汇语义演变的差异,并从认知突显和概念化的角度对差异进行了解释。本文的基本假设是,从视觉域到认知域的隐喻投射中,不同的语言对视觉要素的选择、编码和概念化不同,从而导致了语义拓展的差异。 过去几十年的隐喻研究主要从涉身体验和概念拓展的方面出发,捕捉人类认知上的共性,为不同层面的语言现象提供理据性的解释,也从语言中获得汇流证据。基于认知隐喻的语义演变研究在关注一致性的同时,对差异性的讨论不够深入。 具体来说,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一是对认知域的刻画过于简单; 二是对隐喻 映射的分析不够深入。因此, 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 提出了一套研究语义演变的思路和操作方法。

汉英双宾语句动词的分类及特点

汉英双宾语句动词的分类及特点 目前,语法学界对汉英双宾语句的外延大小、内部小类和结构层次划分做了比较深入的研究,然而却很少触及它在两种语言里的类型差异。本文从用作双宾语句谓语的动词性能出发,对汉英两种语言里的双宾句类型进行了分类和特点归纳。 标签:双宾语转移性论元增容 双宾语句是汉英语言中很重要的一种基本句型,对它的研究,学术界一直没有间断过,尤其是针对什么样的动词能进入双宾语句式,各家认识不一。汉语中对能进入雙宾语句的动词分类,少则两类[1],多则十四类[2],处于中间状态的有朱德熙、范晓的三分法,还有四分法、六分法[3]等。各家对汉语双宾语句动词的分类各异,主要是因为划分标准不同一。英语中能进入双宾语句的动词分类也没有定论,比较核心的观点是Jacobson(1966年)的分法,他把带间接宾语的动词从语义上分成三组:1.与格动词,如give,句式转换时,可用to标记间接宾语;2.使役动词,如make,句式转换时,可用for标记间接宾语;3.诱使动词,如ask,可用of连接间接宾语进行句式转换。其他各家观点都是在此基础上的延伸。 汉英双宾语句的基本语义是物质的转移,基本句型是V+O1+O2,动词是其意义核心。对比分析后,我们以为,汉英语言中最具代表性的双宾语动词应分类如下: 从上表可见,汉英语言中给予类、取得类、问告类、称封类双宾句普遍存在。古代汉语中表为动的服务类双宾语句在现代汉语里已基本消失,而表示制作服务类双宾语句在英语里却比较常见。下面做具体分析。 一、给予类 该类双宾语句中,O1一般都指接受的一方,O2一般都指所给的事物。O2经过谓语动词的作用从主语那里转移到O1,即施事者的动作行为使O1得到O2,O1是O2转移的终点。这类动词后大都可以加“给”字。

英汉中动词认知对比研究

英汉中动词认知对比研究 英汉语言中都有一种称为“中动结构”的特殊句型。“中动词”作为中动结构的重要表现手段,一直是中外学者研究的热点。本文拟从属性、条件、成因等方面,分别对英汉中的“中动词”进行对比研究,旨在从认知角度探讨“中动词”的形成理据和语法化过程。 标签:中动词中动结构认知理据语法化 一、引言 英汉语言中都有一种特殊的句型——“中动结构”(Middle Construction)。所谓“中动”,首先是指一种语态(voice)。中性语态介于主动语态与被动语态之间,既可以指动作,也可以指状态,具体所指由动词自身隐含意义或所处语境决定。“语态”一般被看作语义的范畴,可分成三类:始动(operative)、受动(receptive)和介于两者之间的中动(middle)。请看下面的一组例句: (1)a.John opened the door.(始动) b.The door was opened.(受动) c.The door opens easily.(中动) 比较这三个句子可知,中动词(middle verbs)之所以有别于其他动词,是因为其域内论元出现在主语的位置上,但动作并非以被动形式出现。汉语的中动结构很丰富,许多汉语小句在句法层面没有使动者的体现成分: (2)a.德语难学,非下功夫不可。 b.瓷器容易打碎。 这类句子又被称作受事主语句,常以一些附加成分为标志。吕叔湘指出,“动词前面附有要、好、难、容易等或后面附有表可能性的得、不等附加成分。”[1] 最简方案对生成语法的结构模式作了调整,生成过程被视作一个从“词库”(lexicon)中提取词项进行推导、演算(computational)的过程。因此语言的差异主要源于词库。英汉两种语言中的中动词很相似,本文拟从属性、条件、形成等方面分别对英汉中的中动词作一个宏观的探讨,从认知角度对英汉“中动词”的形成理据和机制进行简单探讨。 二、英汉中动及中动词对比研究 (一)英语中动定义及分类

2021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青年项目-语言学之家

2021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青年项目-语言学之家 2021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青年项目(语言学) 4029 语言学安徽工程科技学院规划基金项目翻译史学理论与方法――基于中西方翻译史研究的批判性考察黄焰结 4030 语言学安徽师范大学规划基金项目儿童语言中空间、时间等语义范畴的发展孔令达 4031 语言学安庆师范学院规划基金项目 WH 问句语段推导研究张杰 4032 语言学北京大学规划基金项目语篇语义框架研究高彦梅 4033 语言学北京大学规划基金项目西方传教士与近代中日语言文化互动孙建军 4034 语言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规划基金项目英汉场景编码的句式与篇章语义研究王义娜 4035 语言学北京交通大学规划基金项目动态解析视角下汉语“的”及相关句式研究刘伟 4036 语言学北京师范大学规划基金项目汉语特殊句法的认知与习得研究冯丽萍 4037 语言学北京师范大学规划基金项目当代俄罗斯女性文学作品的引语体系及功能研究刘娟 4038 语言学北京师范大学规划基金项目汉语国际教师课堂非语言语及规范研究亓华 4039 语言学北京师范大学规划基金项目基于语料库的英语语篇体裁类型学研究于晖 4040 语言学北京师范大学规划基金项目政府公文汉英平行语料库的建制与翻译研究张政 4041 语言学长春师范学院规划基金项目清代汉语东北方言语音系统研究――兼论清代东北官话语音与北京官话语音的关系邹德文 4042 语言学大理学院规划基金项目《蛮书》英语翻译及其研究卜绍先 4043 语言学大连海事大学规划基金项目近代中日汉字词词源研究樊慧颖 4044 语言学电子科技大学规划基金项目认知叙事学视野下的英汉新闻语篇对比研究楚军 4045 语言学东北师范大学规划基金项目日本古辞书所引中国典籍研究林忠鹏 4046 语言学东北师范大学规划基金项目模因理论视角下科技术语的非术语化问题研究齐望之

汉英揣测副词词义来源的异同

汉英揣测副词词义来源的异同 本文简要比较了现代汉语与英语中典型揣测情态副词的词义来源,从而揭示了二者的异同。 标签:现代汉语英语揣测情态副词词义来源 揣测是人类认知心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言表达中必然会有相应的手段表示揣测义,经验直觉告诉我们,这一语义范畴是人类共有的。本文比较了现代汉语与英语中揣测副词词义来源的异同。由于印欧语的同源关系十分清晰,不同语言中揣测副词均来自同一词根,因此,比较汉英语言在这方面的异同,可以发现汉语与印欧语在如何由根词引申出揣测义的问题上大致的异同。 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典型的揣测副词有“恐怕、大概、大约、似乎、好像、或许、也许、可能”等。“恐怕”一词来自动词词组“恐怕”的语法化,唐代至宋代是其词义由“害怕”义到“担心”义的发展时期,宋元之交“恐怕”出现与积极语义内容连用的实例,这说明这个词已经发展出成熟的揣测词用法。如: (1)恐怕它是姻缘未断,三言两句成合了。(《小孙屠》第9出) “大概、大約”的发展过程十分相似,都来自表示“大致范围”义的名词。由于汉语中名词可直接位于谓词或句子之前作状语,“大概、大约”逐步发展出副词用法,词义由对数量范围的推测扩大为对事态性质的推测。它们都在宋代开始出现揣测副词的用法,明清时期用例多见: (2)这个人,今日大概是多饮了几杯,有些醉了!(《儿女英雄传》第23回) (3)他大约因我拿话堵塞于他,今晚决不肯出来。(《三侠五义》第70回) “似乎、好像”的成词过程相似,均由表“相似”义的动词性成分变化而来,“似乎”在宋代已经出现,“好像”则在清代演变出成熟的揣测副词用法: (4)今二个神似乎割据了两川。(《朱子语类》卷3) (5)老兄很面善,我们好像在那里会过似的。(《官场现形记》第21回) “或许、也许”是现代汉语中常用的揣测副词,不过它们的形成过程并不清晰,其来源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可能”的揣测情态副词用法并不是来自汉语自身的发展,而是借自日语中同形词“可能”,表示可能性的用法。 可考的汉语揣测副词“恐怕、大概、大约、似乎、好像”的源头义分别为“害怕”义、“约数”义和“相似”义,由这三个词义演变出揣测情态义是汉语史上经常出现的现象。

汉语言文字学重要论文和著作

汉语言文字学重要论文和著作 现代汉语部分: 著作类: 理论语言学: 《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德]威廉·冯·洪堡特,商务印书馆,1997年。 《普通语言学教程》,[瑞士]费尔德南·德·索绪尔,商务印书馆,2001。 《语言论》,[美]布龙菲尔德,1933/1980 ,商务印书馆 Semantics,An introduction to the science of Meaning , Ullman,S , Oxford Oxford:Blackwell, 1962. Principles of semantics, Ullman,S., Oxford Oxford:Blackwell ,1951. Words and their Use, Ullman,S., N.Y Oxford Oxford:Blackwell, 1951, 《历史语言学中的比较方法》,A·梅耶(法),岑麒祥译,科学出版社,1957。 《语言学概论》,L.R.帕尔默,李荣等译,商务印书馆,1983。 Language and Mind, Chomsky,N., New york :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1972 . Essays on Form and Interpretation, Chomsky,N. , London Fontana ,1977 . Rules and Representation, Chomsky,N, 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80. 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Halliday,M.A.K , London: Edward Arnold ,1978. Women,Fire,and Dangerous Things: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 Lakoff,G.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Historical Linguistics, R.L.Trask, 周流溪导读,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北京,爱德华·阿诺德出版社,2000。 《历史语言学》,徐通锵,商务印书馆北京,1990。 《语言论》,徐通锵,东北师大出版社,1997 。 《不对称和标记论》,沈家煊,江西教育出版社南昌,1999。 《语言问题》,赵元任,商务印书馆,1980。 《语言哲学》,陈嘉映,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认知语言学概论》,赵艳芳,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上海,2001。 《周祖谟语言文字论集》,周祖谟,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语言学方法论》,桂诗春、宁春岩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语音学: 《汉语非线性音系学》,王洪君,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汉语方言语音的演变和层次》,王福堂,语文出版社,1999。

“被”字句语义趋向和语义韵在翻译与原创语料库中的异同-汉语言文学论文-语言学论文

“被”字句语义趋向和语义韵在翻译与原创语料库中的异同-汉语言文学论文-语言学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1.引言 语义趋向( semantic preference) 与语义韵( semantic prosody) 是Sinclair[12]基于共选研究( co-selection) 提出的扩展意义单位中的两个要素。较之搭配( collocation) 、类联接( colligation) ,语义趋向与语义韵的研究突破了以语法为中心的研究方法,把意义和功能有机地结合为一体,是对搭配和类联接研究的延伸和扩展。近些年来,出现了不少关于语义趋向和语义韵的讨论,主要是对这两个概念做进一步的阐明和研究,如Stubbs[16]、Tognini-Bonelli [19]、卫乃兴[36]、Partington[9]、Xiao &McEnery[20]等,但其中也不乏一些质疑的声音,如Whitsitt [22]和Hunston[3],这些研究推进了语义趋向和语义韵研究的深入。目前学界对于语义趋向和语义韵概

念的界定已基本达成共识,Stubbs[17: 225]总结为: 搭配词的共同语义特征构成了节点词的语义趋向,而节点词由于与具有某种语义趋向的搭配词的习惯性共现所呈现的语义氛围即是语义韵。Sinclair[12]等认为语义韵表明的是特定语用情境中说话者的态度。Partington[9: 151]进一步区分了语义趋向和语义韵研究对象的不同: 语义趋向是指节点词的搭配词所呈现的语义特征,研究对象是搭配词; 而语义韵研究的对象是节点词的语义特点,节点词的这种语义特点会赋予一个扩展意义单位某种态度意义。尽管语义趋向和语义韵的研究对象不同,二者之间又密切相关,一方面节点词的语义韵辖制了搭配词的选择,另一方面,搭配词的语义趋向又决定了节点词的语义韵。 最初关于语义趋向和语义韵的实证研究主要以一些英语动词、动词词组和副词为研究对象,如Sinclair[10; 11]考察set in 和happen,Louw[23]研究utterly,Stubbs[15; 17]研究cause 和commit,后又扩展到其它词类,如卫乃兴[37]对incident of 和probability of 语义韵的分析,和Hunston[3]对persistence 和persistent 语义韵的研究。近年来也出现了一些对两种语言语义韵的对比分析,其中有Tognini-Bonelli[19]对亲缘关系较近的英语与意大利语的语义韵对比分析,也有分属不同语系的英语与汉语之间语义韵的对比分析,如Xiao &McEnery[20]、Xiao et al[21]、卫乃兴[38],以及李晓红、卫乃兴[31],陆军、卫乃兴[33]基于平行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