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法化”研究综观

“语法化”研究综观

“语法化”研究综观

语法化是语言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语言中形式和结构在语境中逐渐固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伴随着语言的发展而演变,并影响着语言的各种层面。本文将回顾语法化研究的历史,分析语法化的概念、特点、作用,介绍语法化在实际应用中的情况,并对语法化研究的未来进行展望。

一、语法化研究的历史回顾

语法化研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自Humboldt和Jakobson 等学者首次提出“语法化”这个概念以来,语法化研究已经经历了百年的发展历程。在过去的百年中,语法化研究从早期的语用学和语义学角度,逐渐拓展到认知语言学、历史语言学等多个领域。研究方法也从单一的静态描写向动态的、历时的方向转变。

二、语法化的理论分析

1、语法化的概念

语法化是指语言中形式和结构在语境中逐渐固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伴随着语言的发展而演变,使得语言的形式和结构逐渐变得更为稳定和

一致。

2、语法化的特点

语法化的特点包括抽象性、稳定性和系统性。抽象性指的是语法化的过程不依赖于具体的语境,而是基于语言的整体语境进行归纳和总结。稳定性指的是语法化的形式和结构在长时间内保持不变,具有一定的传承性。系统性指的是语法化的过程并非孤立的,而是与语言的其它层面相互、相互影响。

3、语法化的作用

语法化在语言的发展和演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语法化使得语言的表达更加高效和明确,减少了歧义和模糊性。其次,语法化使得语言的形式和结构更加规范化,有助于语言的传承和发展。此外,语法化还使得语言更加适应不同的交际环境,提高了语言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三、语法化实证研究及应用

1、语言教学中的应用

语法化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通过研究语法化

的过程和机制,教师可以更好地理解语言的形式和结构,从而更有效地教授学生掌握语言知识。此外,通过对母语者和非母语者语法使用的研究,可以为二语习得提供重要的参考。

2、翻译中的应用

翻译中的语法化研究可以帮助译者更好地理解和处理源语言和目标

语言之间的差异。通过比较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语法特点,译者可以更加准确地传达源语言的语义和文体特点。

3、词汇编辑中的应用

在词汇编辑领域,语法化研究可以帮助编辑更好地掌握和理解语言的规范性和多样性。通过对比不同的语法形式和结构,编辑可以更加准确地判断和纠正文稿中的语法错误,提高文本的质量和可读性。

四、未来展望

1、跨学科合作

随着语法化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跨学科合作的可能性。未来,语法化研究可以与认知科学、神经科学等领域进行更紧密的合作,从多维度探究语法化的本质和机制。

2、语料库建设与数据挖掘

随着语料库建设和数据挖掘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语法化研究将更多地依赖于实证数据。通过对大量真实语料的分析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语法化的特点和规律。

3、应用领域的拓展

未来,语法化研究的应用领域将会更加广泛。除了在语言教学、翻译、词汇编辑等方面的应用,语法化研究还可以拓展到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为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一直是汉语国际教育的核心环节。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中华文化的广泛传播,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研究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本文将对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研究的发展历程、研究方法、研究成果、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全面探讨。

历史回顾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自那时起,对外汉语教育逐渐受到了重视,语法教学也逐渐成为了对外汉语教育的重点。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研究逐渐发展壮大,越来越

多的学者开始投身于这一领域的研究。

研究方法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研究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等。理论研究主要从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等角度出发,探讨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理论体系和规律。实证研究则通过问卷调查、教学实验等方式,对语法教学的实际效果进行验证和分析。案例分析则通过对个案的深入剖析,总结语法教学的经验和教训。

研究成果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研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首先,通过对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的研究,逐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理论体系。其次,通过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证实了语法教学在提高学习者语言能力方面的积极作用。此外,还形成了一系列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模式和策略,为语法教学的实践提供了有力支持。

问题探讨

尽管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首先,在理论上,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理论体系仍需进一步完善

和创新。其次,在实践上,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语法教学模式和策略需要更加本土化和多元化。此外,目前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仍存在过于依赖语法分析和语法讲解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语法教学与现实生活的,提高学习者的实际语言应用能力。

未来展望

展望未来,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研究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在理论上,随着认知科学、神经科学等领域的不断发展,将对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产生深远影响。在实践上,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外汉语语法教学将更加注重本土化和多元化,更加学习者的需求和特点。此外,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如、大数据等将在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研究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我们应该积极探索新的理论和方法,不断提高语法教学的实际效果和质量,为推动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汉语作为一门历史悠久的语言,其语法化的过程一直是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在这个过程中,实词虚化和语法化理论是两个核心概念。

实词虚化是指词语在语义上由实转虚的变化过程,而语法化理论则探究这种过程的原因和规律。本文将依次探讨这两个概念在汉语语法化研究中的应用和价值。

实词虚化是指词语在语言发展过程中,其语义由实在的意义逐渐向抽象、虚化的方向转变。这种变化在汉语中尤为常见,许多实词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逐渐演变成了虚词,如“了”、“着”、“过”等。这些虚词最初是由实词转变而来,其在句子中的作用和功能也逐渐发生了变化。通过对实词虚化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词语意义的变化和语法的发展,同时也可以探究语言与文化、历史的。

除了实词虚化,语法化理论也是汉语语法化研究的重要方向。语法化理论主要探究语言中语法现象的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原因和规律。在汉语中,语法化现象主要表现为虚词的产生和实词的虚化。通过对这些现象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汉语的语法特征和发展历史。同时,语法化理论也有助于我们深入探究汉语和其他语言的差异和,推动语言学的研究发展。

当然,实词虚化和语法化理论在汉语语法化研究中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首先,实词虚化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复杂的变化和不规则的情况,这使得研究难度加大,且难以得出统一的结论。其次,语法化

理论的研究还比较零散,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且在某些问题上还存在争议。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加强研究力度,完善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以便更好地推动汉语语法化研究的发展。

总结来说,实词虚化和语法化理论在汉语语法化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通过对实词虚化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词语意义的变化过程和语法的发展情况;通过对语法化理论的研究,我们可以探究语言现象背后的原因和规律。然而,目前的研究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和争议,需要我们不断完善和深入探讨。未来,随着语言学研究的不断发展,我们相信汉语语法化研究也将会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从实词虚化到语法化的汉语介词研究

从实词虚化到语法化的汉语介词研究 摘要:近年来,有众多学者对汉语介词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试图从实词虚化到语法化的汉语介词进行浅析,从四个方面了解汉语介词语法化的研究历程:(一)实词虚化的过程;(二)介词语法化的句法环境;(三)介词语法化的语义条件;(四)介词语法化的宾语扩充。 关键词:介词汉语研究历程 介词在庞大的汉语体系中是一个重要的词类。在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中,介词的数量不断扩大。介词在汉语语法体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虽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但可跟名词相结合构成介词短语,充当状语、定语等句法成分。 一、介词的定义 介词是语法中用来表现一个字的文法功能的词汇或词缀,通常用于某一名词或代词前面,也可用于某一具有名词性质的短语之前。介词和这样的词语或短语组成介词结构,主要用来表示时间、状态、方式、目的、原因以及比较对象等。 介词在语法结构中没有词汇意义,只有语法意义。总而言之,介词虽不能单独使用,却在汉语语法体系中不可缺少。 二、介词语法化的研究

(一)实词虚化的过程 实词大多指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具有一定意义的词类,而虚词是指并无实际意义却在句子中有着语法意义的词类。因此,将一个具有词汇意义的词转化为只在句中搭配使用的词就是实词虚化。在实词转化为虚词的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实词都可以虚化,只有词汇意义与语法意义有关联的实词才可转化为虚词。如:“以”作介词时有6种用法:1.可以表示工具,译为“拿、用、凭着”;2.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 4.表示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 5.表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6.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以”作动词时有实际意义:1.认为,以为;2.用,任用。实词虚化的过程要看这个词在不同句中所代表的意义。 (二)介词语法化的句法环境 很多情况下,词汇之所以会语法化,是由实词的句法位置改变造成的。当宾语出现在连谓结构中,动词就具备了语法化的嵌体。句法位置的变化造成句法功能的变化,动词不再成为核心而成为次要动词,随着自身词汇意义的消失,语法属性改变,最终实现语法化。由此可知,介词的产生前提是与句子核心动词位置发生改变密切相关的。这种语法上的变化,使动词的核心意义逐渐减弱,词汇意义虚化,进而产生了语法化,由动词变为了介词。如:“之”的用法,作为

“语法化”研究综观

“语法化”研究综观 语法化是语言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语言中形式和结构在语境中逐渐固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伴随着语言的发展而演变,并影响着语言的各种层面。本文将回顾语法化研究的历史,分析语法化的概念、特点、作用,介绍语法化在实际应用中的情况,并对语法化研究的未来进行展望。 一、语法化研究的历史回顾 语法化研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自Humboldt和Jakobson 等学者首次提出“语法化”这个概念以来,语法化研究已经经历了百年的发展历程。在过去的百年中,语法化研究从早期的语用学和语义学角度,逐渐拓展到认知语言学、历史语言学等多个领域。研究方法也从单一的静态描写向动态的、历时的方向转变。 二、语法化的理论分析 1、语法化的概念 语法化是指语言中形式和结构在语境中逐渐固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伴随着语言的发展而演变,使得语言的形式和结构逐渐变得更为稳定和

一致。 2、语法化的特点 语法化的特点包括抽象性、稳定性和系统性。抽象性指的是语法化的过程不依赖于具体的语境,而是基于语言的整体语境进行归纳和总结。稳定性指的是语法化的形式和结构在长时间内保持不变,具有一定的传承性。系统性指的是语法化的过程并非孤立的,而是与语言的其它层面相互、相互影响。 3、语法化的作用 语法化在语言的发展和演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语法化使得语言的表达更加高效和明确,减少了歧义和模糊性。其次,语法化使得语言的形式和结构更加规范化,有助于语言的传承和发展。此外,语法化还使得语言更加适应不同的交际环境,提高了语言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三、语法化实证研究及应用 1、语言教学中的应用 语法化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通过研究语法化

语法化

grammaticalization semantic bleaching bopp德 schelgel 德 meillet 法 anderson lyons英 hopper diehl lehmann traugott halliday英 被: 寝衣,长一身有半 行为动词“覆盖”: 天被尔禄-诗经大雅 “泽被生民”-荀子臣道 心理动词:遭受 (张)汤为天子大臣,被恶言而死-《汉书,张汤传》被动标记: 藩舰被烧-《南史。胡藩传》

三、并列连词“将”的用法 “将”的并列连词的用法主要见于诗歌。下面我们讨论 并列连词“将”的用法。 “将”作为并列连词,最早见于六朝后期,“将”连接两 个名词性结构,表示并列关系,这也是其比较简单的用法。如: 21.独有刘将阮,忘情寄羽杯。(张正见《对酒》) 22.阳台可忆处,唯有暮将朝。(阴铿《和登百花亭怀 荆楚诗》) 唐代“将”作为并列连词的用例较多,可以连接名词性 结构,如: 23.倘遇鸾将鹤,谁论貂与蝉。(卢照邻《于时春也, 慨然有江湖之思,寄赠柳九陇》) 24.不见朱唇将白貌,惟问素棘与黄泉。(卢照邻《杂 曲歌辞·行路难》) 25.酷在兰将蕙,甘从葵与藿。(张九龄《杂诗五首》) 26.欲妒梅将柳,故落早春中。(陈子良《咏春雪》) 27.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李白《月下独酌》) 28.惟昔鹰将犬,今为侯与王。(李白《拟古十二首》) 也可以连接谓词性成分,如: 29.缓歌将醉舞,为拂绣衣尘。(张说《岳州宴姚绍之》) 30.静与懒相偶,年将衰共催。(司空曙《秋思呈尹植 裴说》)

31.散花将捧日,俱喜圣慈开。(郑愔《奉和幸三会寺 应制》) 也可以连接主谓结构,如: 32.云起将歌发,风停与管遒。(李世民《冬宵各为四 韵》) 33.鸡鸣将狗盗,论德不论勋。(宋之问《过函谷关》)“语法化”研究综观 语法化研究是当前语言学发展的一个趋向, 即把历时研究与共时研究重新结合起来, 其着眼点是从语言的历时演变解释语言共时平面上的变异。本文对国外“语法化”研究的两条路子、已提出的语法化的各条规律、语法化程度深浅的判定、语法化的原因和条件等问题作了概括和评介。关键词语法化, 历时, 共时, 结创, 评述一、什么是“语法化”“语法化”渗通常指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表语法功能的成分这样一种过程或现象, 中国传统的语言学称之为“实词虚化”。例如汉语“把”、“被”、“从”等原来都是有实义的动词,现已虚化为介词。介词属于虚词, 西方叫功能词刀。虚化有程度的差别,实词变为虚词是虚化, 虚词变为更虚的成分如词缀和屈折形态也是虚化。西方人也承认, “语法化”这个概念最早是中国人在世纪就提出来的, 元朝的周伯琦<六书正讹》中说“大抵古人制字, 皆从事物上起。今之虚字, 皆古之实字”郑麦, ·观, 。欧洲到世纪才有法国哲学家最先指出动词的屈折形态, 如时态标记, 是由独立的词变来的。因此作认为,用汉语表达就叫“虚化”。这当然有道理, 不过“虚化”主要是针对词义的变化由实而虚, 西方已有““, , 、一”这样的名称。“语法化”一词则

汉语言文字学重要论文和著作

汉语言文字学重要论文和著作 现代汉语部分: 著作类: 理论语言学: 《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德]威廉·冯·洪堡特,商务印书馆,1997年。 《普通语言学教程》,[瑞士]费尔德南·德·索绪尔,商务印书馆,2001。 《语言论》,[美]布龙菲尔德,1933/1980 ,商务印书馆 Semantics,An introduction to the science of Meaning , Ullman,S ,Oxford Oxford:Blackwell, 1962. Principles of semantics, Ullman,S.,Oxford Oxford:Blackwell ,1951. Words and their Use,Ullman,S., N.Y Oxford Oxford:Blackwell, 1951, 《历史语言学中的比较方法》,A·梅耶(法),岑麒祥译,科学出版社,1957。 《语言学概论》,L.R.帕尔默,李荣等译,商务印书馆,1983。 Language and Mind, Chomsky,N., New york :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1972 . Essays on Form and Interpretation, Chomsky,N. ,LondonFontana ,1977 . Rules and Representation, Chomsky,N, 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80. 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Halliday,M.A.K ,London: Edward Arnold ,1978. Women,Fire,and Dangerous Things: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 Lakoff,G.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Historical Linguistics, R.L.Trask, 周流溪导读,外语教案与研究出版社北京,爱德华·阿诺德出版社,2000。 《历史语言学》,徐通锵,商务印书馆北京,1990。 《语言论》,徐通锵,东北师大出版社,1997 。 《不对称和标记论》,沈家煊,江西教育出版社南昌,1999。 《语言问题》,赵元任,商务印书馆,1980。 《语言哲学》,陈嘉映,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认知语言学概论》,赵艳芳,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上海,2001。 《周祖谟语言文字论集》,周祖谟,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语言学方法论》,桂诗春、宁春岩著,外语教案与研究出版社,2002。 语音学: 《汉语非线性音系学》,王洪君,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汉语方言语音的演变和层次》,王福堂,语文出版社,1999。

汉语虚化、语法化研究综述(下)

汉语虚化、语法化研究综述(下) 作者:刘永华 来源:《语文学刊》 2014年第10期 刘永华 (河南大学文学院,河南开封475001) [摘要]汉语实词虚化、语法化研究对现代语法化理论进行了补充、修正、丰富和发展, 为汉语研究,语言学理论和普通语言学的发展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走到了国际语言学界学术 研究的前沿。 [关键词]虚化;语法化;综述 [中图分类号]H0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10(2014)10-0036-02 经过长期不断的铺垫,汉语语法化研究进入自觉期。标志为沈家煊(1994)《语法化综观》的发表,该文全面介绍了语法化的定义、研究史、研究原则、研究路径和方法、语法化与结构 层次、语法化原因和条件等问题,强调了语法化与语言的普遍性、类型学和认知科学的关系。 孙朝奋(1994)的《〈虚化论〉评介》、文旭(1998)的《〈语法化〉简介》和沈家煊(1998)的 《实词虚化的机制——〈演化而来的语法〉评介》对于隐喻、推理、泛化、和谐和吸收等语法 化机制的介绍,为国内学者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资源,极大地推动了汉语语法化的研究。[1]17 该时期论著的特点有:(1)探求适合汉语的语法化规律。例如刘坚、曹广顺、吴福祥(1995)的《论诱发汉语词汇语法化的若干要素》分析了诱发、影响汉语词汇语法化的因素。江 蓝生(1999)的《语法化程度的语音表现》讨论了汉语语法化过程中的音变现象。张谊生(2000)的《论与汉语副词相关的虚化机制》把语法化理论引入副词研究领域。[2]157(2)延续了汉语学界优良的描写传统。例如张伯江(1997)的《疑问句功能琐议》讨论了问句的语法化过程。马贝加(2000)的《对象介词“将”的产生》强调了组合关系在语法结构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萧国政(2000)的《武汉方言“着”字与“着”字句》讨论了相同形式实体的语法化过程。李 宇明(2000)的《拷贝型量词及其在汉藏语系发展中的地位》讨论了拷贝型量词结构在汉藏语 系中的分布。徐时仪(1998)的《论词组结构功能的虚化》和杨永龙(2000)的《近代汉语反 诘副语“不成”的来源及虚化过程》讨论了词组虚化现象。(3)语法化现象的解释工作开始进行。例如李讷、石毓智(1998)的《句子中心动词及其宾语之后谓词性成分的变迁与量词语法 化的动因》侧重于语言结构演变影响,沈家煊(1997)的《语用法的语法化》侧重于语用凝固 的解释,刘丹青、徐烈炯(1998)的《普通话与上海话中的拷贝式话题结构》侧重于话题结构 语法化链的讨论。该时期文章开拓了语法化研究和汉语研究的新境界,具有示范性和风向标的 作用。 2001年是语法化研究繁荣期到来的标志年份。当年相关文章过百篇,其后以每年近百篇的 幅度增长;专著开始涌现,其后十年间出版二十余部;首届汉语语法化问题国际学术讨论会召开,隔年举办一次,会议论文集《语法化与语法研究》至2010年已出版四册。 该时期论著的特点有:(1)检验和发展西方语法化理论。刘丹青(2001)的《语法化中的更新、强化与叠加》、曹广顺(2004)的《重叠与归一——汉语语法历史发展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和李宗江(2002)的《关于语法化的并存原则》讨论了并存原则和择一原则。[3]161储泽祥、谢晓明(2002)的《汉语语法化研究中应重视的若干问题》、蒋绍愚(2007)的《从助动词“解”、“会”、“识”的形成看语义的演变》和杨荣祥(2005)的《从历史演变看“VP+甚/极”的句 法语义结构关系及“甚/极”的词性》讨论了语义和功能滞留问题。刘丹青(2009)的《语法化

再谈语法化的原因及其内涵

再谈语法化的原因及其内涵 作者:华霞 来源:《新校园(下)》2017年第04期 摘要:综观语法化的研究成果,语法化的原因主要有七个方面:语言交流;语用推理;人的认知能力;句法位置;句法环境的影响;语言接触;使用频率。本文主要分析语法化的原因与内涵。 关键词:语法化;原因;内涵 一、语法化的原因 1.语言交流 语言是人类传递信息和表达思想、情感的工具。语言交流是听者和说者之间进行的一种互动行为。所以在具体的活动中,语言必须同时满足便于表达和交流两个条件。社会生产力是由低向高发展的,事物之间的关系也是由简单到复杂。为了表达日益复杂的事物、性质之间的关系,语言系统也就必须不断地进行调整和变化,以满足人们交流的需要。语言交流的需要是语法化的最根本的原因。 2.语用推理 语言是用来交流的,听说双方是一种互动关系。说话者想以尽量少的语言表达尽可能多的意思,听话者也就要从有限的话语中推导出没说而实际要表达的意思,或叫“隐含义”。如果一种话语形式经常传递某种隐含义,这种隐含义就逐渐“固化”,最后成为那种形式固有的意义,这种后起的意义甚至可能取代原有的意义。在语用推理的作用下,实词虚化的过程逐渐完成。 3.人的认知能力 人的认知规律是从具体到抽象,语法化研究者普遍认为“隐喻”是认知的主要方式。所谓隐喻“就是用一个具体概念来理解一个抽象概念的认知方式。” 4.句法位置 实词的虚化不是孤立地进行的,它的演化离不开具体的句法环境,即句式结构。如“把”字处置式的产生: “把”在唐代以前是纯粹的动词,如: (1)相待甚厚,临别把臂言誓。(《后汉书·吕布传》)

但唐代出现了大量这样的句子: (2)诗句无人识,应须把剑看。(姚合诗) (3)两鬓愁应白,劳心把镜看。(李频诗) 在例(2)、例(3)两句中,“看”后的宾语省略,但“看”的不是“剑”和“镜”而是“诗”和“两鬓”,两句中的“把”还是实义动词“拿着”,即“拿着剑看诗”“拿着镜看双鬓”。 (4)醉把茱萸仔细看。(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 例(4)中“把茱萸子细看”即“拿着茱萸仔细观看。”因此,“把”的宾语是“茱萸”,“看”的宾语也是“茱萸”,“拿”的目的是为了“看”,所以句子的语义重心和句子重音转移到“看”上,“把”的动词性弱化。 到了中晚唐以后,“把”字用于处置式的情况更加普遍。如: (5)莫把杭州刺史欺。(白居易诗) (6)不把庭前竹马骑。(变文) 从“把”字的整个虚化过程来看,“把”字首先处在连动式前一动词位置的句式结构当中,“把”与后面动词各有其宾语,如例(1)。当“把”与其后动词的宾语相同时,语义重心发生了转移,“把”字的语义开始虚化,直至发展为介词。 5.句法环境的影响 下面以助动词“可”演化为疑问副词为例,说明句法环境对实词虚化的影响: “可”本是个助动词,用在动词前面表示能。 (1)国有大命,不可以告人。(《荀子·臣道》) 句中“可”是“能”的意思,为助动词。 (2)阿母所生,遣受配君,可不敬从?(《搜神记·卷一》) “可不敬从”意为“岂可不敬从”,一方面助动词“可”处于动词前,与副词处于同一句法位置。另一方面,“可”在反诘句中经常使用,使得“可”逐渐沾染上反诘的意味,进而虚化为疑问副词。 6.语言接触

“一直”的语法化与词汇化

“一直”的语法化与词汇化 摘要:"一直"是一个副词,既可表空间,也可表时间,在时间轴上可表示任意时间段。本文对"一"和"直"的语法化以及"一直"的词汇化与语法化进行了分析,以期探究其表义功能。 关键词:一直语法化词汇化 语法化是指语法范畴、语法成分或语法结构产生和形成的过程或现象。语法化通常指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表语法功能的成分的过程或现象,中国传统的语言学称之为"实词虚化"。其实虚化包含两部分,一部分是实词虚化为虚词,一部分是虚词变为更虚的成分,比如词缀就属于语法化现象。 词汇化是指短语或词组逐渐凝固或变得紧凑而形成单词的过程。这可以从共时的角度来讲,也可以从历时的角度来看。从共时的角度来看,是指在语言系统中将概念转化为词的过程。从历时的角度来看,指的是经过历时的变迁,将非词的单位变成词的过程。 "一直"是个副词,它既可以表示空间,也可以表示时间,在时间轴上可以表示任意时间段,它为什么会具有这样的功能?我们试从语法化与词汇化的角度对它进行探究。 一、"一"和"直"的语法化 "一直"是由"一"和"直"两个语素构成的词,首先来分析"一"和"直"在各自作为词时的语法化历程。 (一)"一"的语法化 "一"的语法化历程展现了一个数词向一个副词的虚化。"一"作为数词,表示极小数,这是"一"的基本义,经过词义的演变,"一"还可以表示"大、多、全、同一、专一"等义。"一"在上古时期就已经出现了非数词的用法,即已经发生了虚化。 (1)妇人贞吉,从一而终也。夫人制义,从妇凶也。(《周易.五象》) 句法位置的改变造成的虚化。"一"作为数词、名词、形容词,在句中可充当定语、宾语;作为动词,可充当谓语;作为副词,可充当状语。随着句法位置的改变,"一"从一个"数词"虚化为"副词"。 上古时期,"一"已作状语,用在"谓词性成分"之前。义项有四个:①相同;②

古汉语系词“是”语法化研究综述

古汉语系词“是〞语法化研究综述 摘要:关于古汉语中系词“是〞的语法化问题,学界一直争议不断,本文从语法化视角出发,对各个时期的学者对系词“是〞语法化的时间和来源问题进行了梳理。 关键词:古汉语系词是梳理 现代汉语中“是〞是作为系词而存在的,但是向上追寻“是〞的语法化过程,发现“是〞在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中的用法和意义有很大的差异。到目前为止,针对“是〞的语法化的研究可谓蔚为大观,众说纷纭。综观各家的研究成果,古汉语系词“是〞的研究焦点在两个方面。一是“是〞作系词始于何时;二是“是〞作系词的成因。 一.“是〞作系词始于何时 “是〞什么时候开始作判断词?有人认为始于西汉初,有的认为始于西汉末、东汉初,有的认为始于秦汉之际,有的认为始于两汉。甚至还有人提出始于战国末期。按照各家的说法,总结起来大概有如下几种看法: 1.始于西汉末年东汉初叶。最先提出这种观点的是王力先生,他肯定了先秦时代的判断句不用系词,认为汉语系词产生约在公元前一世纪前后,也就是西汉末年或东汉初1。其他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还有马忠先生,他认为“是〞作为系词“开端于东汉初年,又经过大约一百年的开展才确立起来〞2。梁银峰从语法化理论视角出发,对“是〞的产生机制进新的分析。也认为秦时期“是〞真正用作系词的例子非常罕见,进而得出文章认为该时期系词“是〞确切产生的年代是在西汉以后的结论3。 2.始于西汉前期。持这种观点的的学者比较少,如洪诚先生认为“是〞作系词这一语法现象在西汉前期就产生了4。敖镜浩从考察“是〞字句的句式人手,对有关句式的语法意义进行了描写,并通过比较它们的异同来观察其传承流变;同时通过考察这些句式在先秦、西汉典籍中的使用情况进行印证,探讨了指代词“是〞演化为系词“是〞的全过程。最后认为系词“是〞的使用,“似暂以西汉年间〔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起算为宜〞5。日本学者太田辰夫〔1987:181〕等在?中国语历史文法?一书中也对汉语系词“是〞作了专门的论述。 3.始于先秦。持这一种观点的学者数量最多,给出的论证也最有说服力。杨树达和杨伯峻没有专文论述这一间題,但在所著的?词诊?、?论语译注?、?孟子译注?等书的举例中明确表示先秦已有系词“是〞的用法了。周光武认为“先秦已有了系词‘是〞6。徐德庵〔1981〕认为“是〞作为系词使用,在先秦时期汉语中就已经出现了。倪祥保〔1983〕也赞成始于先秦这一说。董希谦系词在先秦已经产生,到了西汉有了较大的开展7。朱声琦〔1986〕在?“是〞作判断词始于何时?一文中提出:“先秦早在?诗经?、?左传?时代就产生了真正的判断词‘是〞。王霁文〔1992〕从?诗经?中“是〞的用例出发并结合当时的口语状况进行研究,得出“先秦已出现了判断词“是〞的结论。张柏青在比较了“是〞和“此〞性质的异同后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毛玉玲〔1994〕根据战国时期出土的竹简,结合词义引申,论述了“是〞字用作判断词始于先秦时期。石峰〔1995〕通过对秦简中“是〞的研究,也认为“是〞做系词在先秦便已经存在。 4.始于战国末期。持此种观点的学者仅见林序达先生一人。他在马忠和洪诚研究的根底上,将“是〞作系词的年代上推到了战国末期。 二.“是〞作系词的成因 “是〞作系词的成因,是大家争论的另一个焦点所在。各家的观点综合起来,有“是〞起源于

媒体语法不规范现象例子

媒体语法不规范现象例子 近几年来,含有“××门”的新闻标题不断见诸各类媒体。如“西门子‘贿赂门’升级”、“易中天陷入‘跑单门’”、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拉链门”、央视前足球评论员黄健翔的“解说门”、欧洲意甲联赛中的“电话门”等,不胜枚举。它的源流是闻名于世的美国政治丑闻“水门事件”,一般指代比较重大的新闻事件或丑闻事件,然而,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门”并不仅仅指一些政治上的丑闻,而是被引申到更广的范围,娱乐、体育、商界、学界等行业的事件也可以被冠之以“××门”。这样,任何新发生的丑闻或新闻,只要是一些具有新闻效应、能引起公众广泛关注的事件,都可被冠之以“××门”。概而言之,这种语言现象是“门”这个实词语法化的结果。 语法化 “语法化”这一术语最早是由法国语言学家a.meillet提出的,在《语法形式的演化》(1912)中他使用了“grammaticalization”一词,把语法化主要解释为一个词语演变为附着语素,一个附着语素演变为词缀,以至于一个词缀演变为另一个不能进行分析的语素的过程。他认为,研究语法化的目的就是研究“自主词向语法成分之作用的演变”。沈家煊先生在《“语法化”研究综观》中给“语法化”下的定义是:“‘语法化’通常指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表现语法功能的成分这一过程或现象。”所有这些都是狭义语法化的范畴。广义的语法化从“词汇层面的研究扩展到语篇和语用层面”,即“语篇语法化和语用功能语法化”,或者是“语法的形成过程”,

“语法化的研究要弄清语法范畴和语法成分是如何产生和形成的”。 ①因而hopper&traugott认为,语法化指具有实在意义的词项或结构在某些语境下逐渐具有语法功能,并且在语法功能固定下来以后进一步发展出新的语法功能。② 词汇语法化的过程是一个词义由具体到抽象的演变过程,其本质上涉及的是多义现象。在汉语词汇语法化的过程中,一个实词的语法化通常是发生在它的某个义位上,一般说来,意义具体、实在的义位很难发生语法化,而比较抽象、不太实在的义位则较容易发生语法化。但“门”这一常见词的语法化过程并非如此。 “门”的语法化探析 使用语言的过程就是不断选择语言的过程,这种选择可以是有意识的,也可以是无意识的。选择的原因可能来自语言内部(即结构性的),也可能来自语言外部。这些选择可以发生在语言的各个层次——语音、音系、形态、句法、词汇、语义等,可以发生在同一变体内部,也可以发生在不同社会、地域变体之间。③“门”的语法化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门”的词缀化则是直接借用了英语词缀“-gate”,而gate词缀化也是近几年语言受社会现实影响的结果。 1972年5月17日凌晨,美国警方在首都华盛顿特区水门大楼内的总部捕获了5名盗窃分子。调察表明,这是尼克松政府为破坏选举而采取的行动。事情轰动了美国和世界。结果尼克松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被迫辞职的总统。媒体把这一政治丑闻命名为“水门事件(watergate scandal)”,因为事件是发生在总部办公地华盛顿水

从语法化角度看英语反身代词的构词

从语法化角度看英语反身代词的构词 丁冉 【摘要】在认知语言学框架内,探讨了英语反身代词结构的发展演变过程.在对英语反身代词的同指功能和强调功能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现代英语中的反身代词是古英语中的指代词和形容词"self"分别语法化后复合在一起的结果.对形成这一结果的动因、过程、理据、机制进行了分析. 【期刊名称】《沈阳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0(022)002 【总页数】3页(P63-65) 【关键词】语法化;英语;反身代词;构成 【作者】丁冉 【作者单位】徐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4 作为一种特殊的词汇,英语中的反身代词一直就是各语言学派关注的焦点。历史上不论是结构主义语言学、生成语言学,还是功能语言学都曾对此进行过深入探讨。综观这些研究成果,虽然其已挖掘了不少事实,亦有很多理论探讨,但其研究对象都是共时状态下英语反身代词的性质,历时领域的研究工作还是少之又少。事实上,语言在共时状态下的性质必然和其历时发展过程是密切相关的,许多共时现象离开了历时就很难解释。“I see the coat on the mat”和“I see what you mean”两句

并没有什么共同的真实条件,“看见”是视觉,而“懂”不一定依赖视觉,两者的联系如果不从“see”一词的语义虚化来考虑就不会找到答案[1]。因此,本文在对英语反身代词的研究中提出语法化这一思路,这样既可以拓宽语法化理论的运用范围,也可以加深人们对英语反身代词的认识。 语法化是语言演变的重要方面,其具有普遍性,所有语言都要经历这个过程,而且这种演变可发生在语言的各个层面,涉及语音、词法、句法、语义、语用等。语法化一词是法国语言学家最早提出来的,有学者将其定义为:词汇语素向语法语素转变的过程或从较低的语法地位发展成为较高语法地位的过程[2]。也就是说,语法化通常是指语法范畴和语法成分产生和形成的过程或现象,典型的语法化现象是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语或结构式变成无实在意义、仅表语法功能的语法成分,或者一个不太虚的语法成分变成更虚的语法成分。语法化研究包括对语言共时的描述和历时的追溯,目的是推导出语言形式的演变和形成过程。共时的变异或许是历时演变的浓缩和写照,可用于推断历时演变,或预测语言将要发展的方向[3]。 1.共时分析 现代英语中反身代词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回指小句内的 NP,即域内同指功能,如例 1中的“himself”可以和小句内的“Jack”同指;与此相对应的是,现代英语中的代名词的主要功能是回指小句外的NP,即域外同指功能,如例2中的him和小句外的John同指。 例1 John wants[Jack to criticize himself]. 例2 John wants[Jack to criticize him]. 共时状态下英语反身代词的主要功能之二是强调,即强调句中的某个 NP,如例 3中的“herself”可以强调“the Queen”,说明“attend the meeting”的是“the Queen”本人。 例 3 The Queen herself will attend the meeting.

“赶+时间词”结构中“赶”的语法化研究

“赶 +时间词”结构中“赶”的语法化 研究 摘要现代汉语普通话“赶”存在一个介词用法,即“赶+时间词”,而 在一部分北方方言中“赶”的介词功能更为强大,语法化趋势更为明显。文章对“赶”的语法化过程进行了整理。 关键词赶;语法化; 零、引言 根据现比较流行的家族相似性功能标准来划分“赶”的词性,在现代汉语中,它仍然属于动词的范畴。但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包含着这样的一类短语,如“赶明个、赶今天、赶下个春天”。这样的短语,往往会放在句子前面表示时间。实际 上“赶+时间词”它的形成与“赶”本身的虚化有着紧密的联系。 一、对象界定 首先我们从共时层面探讨一下“赶+时间词”是否属于介词短语。 (一)从位置分布的情况来看,“赶+时间词”多用于句首,作状语。如: 1.赶明儿,我带你出去玩一次,保证让你玩个痛快。(王朔) 2.赶明年过生日,叫父亲给买个大汽车,他一定给我买!《老舍长篇》 像其它介词短语一样,可以移位,意思不变。如: 1.我等着哪,赶明儿还不定怎么编排我呐。《皇城根》 2.他们计划赶12月15日前全部灌完。《人民日报》 除了作状语,“赶+时间词”还作定语、补语。

(二)从句法结构上辨别 介词和动词的最大区别就是能否单独作成分,这就要求介词短语(PP)进入 结构的同时,(VP)也要同时存在。如: 1.真要有一牛车话就赶明儿再说,我(vp)困了! 2.非得赶今天都告诉(vp)你奶弟干什么?(汪曾祺) (三)“赶+时间词”与“赶时间”的辨别,试比较: 1.我很忙,我赶时间。(“赶”是动词,时间在这里是赶的宾语) 2.我很忙,赶时间再聊。(“赶时间”在这里是“pp”,真正的谓语动词是“聊”) 正如前文所说,“赶”从词类上讲,仍然属于动词,并非所有赶+“表示时 间的词”都经过了语法化,成为了介词短语,而只是一个述宾结构。 二、语法化过程 “赶+时间词”这一用法是汉语普通话“赶”唯一较为明显经历虚化的用法,其它义项皆为动词意。结构中的“赶”还保留着动词“赶”的语义。这就是沈家 煊先生认为的语法化“保持原则和滞后原则”,即实词虚化为语法成分以后多少 还保持原来实词的一些特点而同一个词 ( 形 ) 既表实义又表虚义。 1. 上古汉语 1. 《说文解字》对“赶”解释是“舉尾走也”,也就是动物翘起尾巴跑。这一 说法,在唐初就有争议,郑笺训“赶”为螫蟲也。尾末揵然。似婦人髮末上曲卷然。所以唐人认为“赶”在《说文》中本来没有,是后人与“揵”弄混淆了,后 加上去的。

程度副词“怪”的语法化过程

程度副词“怪”的语法化过程 诱发汉语语法化的因素很多,本文认为导致程度副词“怪”语法化的因素主要是:在语义上,形容词“怪”非同寻常的语义特征是其基础;在结构形式上,结构关系和句法位置的改变是其主要原因;在语用上,频繁地使用促使其最终形成。 标签:程度副词“怪” 语义结构形式语用 “语法化”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成为国内语言学界的研究热点。从广义上来讲,语法化就是实词虚化,也就是指“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表语法功能的成分这样一种过程或现象。”(沈家煊,1994)由于汉语形态不发达,实词虚化就成了汉语语法化研究的中心内容。现代汉语中的副词基本上都是古代实词虚化而来的,研究这些问题,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副词的分类问题,指出未来的发展趋势等等。“怪”也经历了由实变虚的语法化过程。下面就从语义、结构关系,语用这三个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方面来看程度副词“怪”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一、语义 现代汉语的“怪”具有多义多功能性,可以作形容词、名词、动词、程度副词等。 (一)作形容词,义为“奇怪的,不常见的”。 (1)羚牛有个怪脾气,就是爱走自己熟悉的老路。(《中国儿童百科全书》) (2)近年来书画界还有一个怪现象,大师们的“徒子徒孙”渐多,大有泛滥之势。(《报刊精选》) (二)作名词,义为“奇异的事物”。 (3)他能降魔伏怪,因此也成为各种妖魔鬼怪的统帅。(《中国儿童百科全书》 (4)“扬州八怪”指清乾隆时期在江苏扬州活动的一批职业画家。(《中国儿童百科全书》) (三)作动词,义为“惊异,惊奇”。 (5)他是见怪不怪?(《风云变》) (6)我干吗大惊小怪,我女儿刚成年,完全不懂世故。(《天才》)

概述“的”字语法化历程

概述“的”字语法化历程 摘要:“的”字是现代汉语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因其词性多样,用法复杂,从而 成为虚词研究中的焦点所在。本文将以“的”字历史演变为纲,辅以共时层面上的“的”字用法探讨,以期对“的”字的语法化历程有个较为全面清晰的把握。 关键词:“的”;语法化;共时用法;历时演变 一、语法化的定义 语法化这一概念最先由元朝周伯琦在《六书正伪》提出,“大抵古人造字,皆 从事物上起。今之虚字,皆古之实字”。其后,沈家煊在《语法化研究综观》中说,语法化通常指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逐步转化为无实在意义、仅表语法功能的成分,这样一种过程或现象,传统的语言学则将其称之为“实词虚化”。 “的”字的语法结构以及语法演变在实词虚化的语法化历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的”字具有多种句法与语义功能,在现代汉语中有表示领属关系的结构助词“的”;有表示本该如此的语气词用法;还可以与动词、形容词搭配构成名词性短 语表泛指的用法,例如“打柴的,卖菜的”;最后,还可以表示动作的时间、处所、方式、施事。可以说,“的”字占据着现代汉语语法体系的绝大部分,扮演着重要 的角色,下面我们详谈“的”字实词意义。 二、实词“的”的意义 《说文解字》中写到,“的,明也,从日勺声。”段玉裁注:“者白之明也,故 俗字作的。”由此可知,“的”字本义是“鲜明”、“明白”的意思,如,“小人之道,的然而目忘《礼记》”;其后由此句中的“的”引出了明亮之义,如“明月珠子,的的 江靡《上林赋》”,再如“白鹭烟兮光的的,微涟风定翠湉湉《怀钟陵旧游》”;之后,“的”的意义不断扩增,引申出了“白色”的义项,根据古人造颜色词的方法推 断(古人常用实物本身的特性造颜色词),“的”的白色义项来源与形旁“日”有关,《尔雅》中明确表示“的,白也”,如黄滔《送友人边游》诗,“亲咏关山月,归吟 鬓的霜”;再往后,“的”用来指女子用朱色在脸部所作的装饰,《释名》写“以丹 注面目曰的”,王粲《神女赋》中写“施华的兮结羽钗”;因为朱色点在脸上特别清晰,因此由义项“朱点”引申出了“鲜明”的含义,其后又因为“鲜明”引申出了“箭靶 中心”的意义,例如《诗经》“射夫既同,献尔发功,发彼有的,以祈尔爵”;又因 为靶心是箭所射之处,因此引申出了“目标”的意思。在荀子《劝学》中说,“是故 质的张而弓矢至焉”由此“的”出现了“标准”的义项,从“标准”又引申出了“确实、实在”的含义,如《三国志》中写,“馀国各遣子来朝,林恐所遣或非真的”等。 这些“的”字实词意义基本上都是由上古时,到宋元时期的“的”字实际意义,从 宋代话本《碾玉观音》一书中最早提出了“的”字的虚词意义,“原来这春归去是东 风断送的”,这一用法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古代汉语语法向近现代汉语语法过渡的跨时代事件,从此“的”字在古汉语中的实词意义被逐渐虚化,成为现代汉语中使用 频率最高的虚词。 三、结构助词“的”的历时演变 多名学者共同接受的一个事实是“的”字结构助词的用法来源于“底”字,那么究 竟是“的”为“底”的同音替代,还是“的”是“底”字“本有其字”的通假呢?可叹每人观 察角度之多样,各家学者看法均不尽相同。举吕叔湘先生的经典例子:“语助之词大率依声为字,本可随便写,‘底’以及‘地’仍作上声和声,而它们的结构助词用法 都以变为轻声……因此用‘的’代替轻声‘底’以资区别。”这一论述支持了“的”是“底”

“其实”的词汇化和语法化

“其实”的词汇化和语法化 本文研究“其实”语法化和词汇化的演化过程,揭示了“其实”词汇化和语法化的主要动因和机制,包括词义变化、语境吸收、重新分析。 标签:其实词汇化语法化 一、引言 沈家煊(1994)将“语法化”定义为“通常指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表语法功能的成分这样一种过程或现象,中国的传统语言学称之为‘实词虚化’”。随着语法化研究的深入,与语法化相对的词汇化开始进入研究者的视野。国外的词汇化研究开始时是作为语法化的反例而提出来的,用以质疑语法化的单向性。实际上,语法化和词汇化的演变过程并非是对立关系,而是垂直相交的。本文以“其实”为例,探讨词汇化和语法化各自的特点以及彼此之间的联系。 《现代汉语八百词》认为,“其实”是“表示所说情况是真实的”“用在动词前或主语前”的副词,主要有两种作用:一是“引出和上文相反的意思,有更正上文的作用”;二是“表示对上文的修正或补充”。朱冠明(2002)认为,“其实”是具有传信功能的评注性副词,表明说话人主观认为“其实”所在的整个命题真实;在语义上承接上文并引出和上文相反的意思,或修正或补充上文,略带转折意味。 二、“其实”的成词过程 最早,“其实”是一个偏正词组,其中的“其”是代词,“实”指果实,“其实”义为“它的果实”。如: (1)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诗经·国风·召南》) (2)其上有木焉,名曰文茎,其实如枣,可以已聋。(《山海经·西山经》) (3)食其食者不毁其器,食其实者不折其枝。(《淮南子·说林训》) 这种用法一直延续到民国。如: (4)其上多丹木,其叶如谷,其实大如瓜,赤符而黑理。(民国《上古秘史》) 另外,由“实”的本义引申出“实质,实际上”义,这个义项在上古时已经出现。如: (5)匪寇婚媾,知其非寇而实亲也。(《周易》) (6)世禄之家,鲜克由礼,以荡陵德,实悖天道,敝化奢丽,万世同流。

谦敬副词“伏”“窃”的语法化过程及对比

谦敬副词“伏”“窃”的语法化过程及对比 谦敬副词“伏”“窃”都由动词语法化而来。本文从词汇意义与结构形式两个角度分别探讨二者的语法化过程,并指出它们在这一过程中的相同与相异之处。二者都由动词演化而来,且在具体语境中频繁作状语共同促成语法化的进程;具体来源不同,二者隐含的副词词义特点以及表达自谦的角度各不相同。 标签:“伏” “窃” 语法化 一、前言 谦敬副词是汉语副词中一个封闭的词类,它数量有限,在现代汉语中大多已不再使用。本文以“伏”“窃”这两个常用的谦敬副词为研究对象,考察它们的语法化过程,分析谦敬副词形成的动因。表谦类的“伏”“窃”由动词演变为谦敬副词经历了语法化的过程,语法化是一个涉及语言演变的术语,包含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其涉及的因素较多,主要包括词汇意义、结构形式等,谦敬副词“伏”“窃”的形成过程相应地发生了词汇意义和结构形式两方面的改变。这两者是同一个问题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在语法化的过程中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词汇意义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实词词义的虚化,结构形式的变化则表现在句法位置与结构功能两个方面。下面分别从词义虚化与结构形式演变两个角度探讨谦敬副词“伏”“窃”的语法化过程以及二者在这一过程中表现出的相同与相异之处。 二、谦敬副词“伏”的语法化过程 (一)“伏”语法化过程中的语义变化 “伏”从人从犬,属会意字,人像犬一样匍匐着,本义为“俯伏、趴下”,这是其早期常见的动词义,作动词用的“伏”由本义引申出许多其他动词义,主要有“隐匿、埋伏”“降服”“受到(应得的惩罚)”等。如: (1)王在灵囿,麀鹿攸伏。(《诗经》) (2)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老子》) (3)后壹奸罪发露伏诛。(《三国志·吴书·吴主传》 例(1)取“伏”的本义,例(2)、例(3)则是“伏”的引申义,分别为“隐匿”“受到惩罚”。 表示谦敬的“伏”与其他动词义没有很大关系,它由本义演变而来。从语料来看,“伏”在汉代开始出现,并且用例逐渐增多。谦敬副词“伏”虽表示尊敬,在语句中可不译出,但我们仍能感受到它在词汇意义中的残留。如:

“净”的语法化

“净”的语法化 本文以现代汉语中的范围副词“净”为研究对象,从其义项的变化中描述“净”由实词向范围副词演变的过程。语法化研究是当前语言学发展的一个趋势,在语用过程中,认知、主观化成为了语法化的动因,认知上的主观性因素促进了功能语法化。 标签:“净” 虚化动因 一、引言 实词的虚化,是汉语语法发展过程中的一种重要现象,它是为适应语法不断向精密化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虚化的结果,不仅使虚词的数量不断地增多,用法日益精密,同时也使语法形式越来越丰富。古代汉语的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等,大多数是从实词虚化而来的。实词的虚化,有的虚化为半实词,是比实词意义稍虚而又具有实词某些语法功能的词,如副词;有的没有完全虚化,本来是不定位语素,而今趋向于定位语素(词缀),成为一种中间现象,在词汇和语法方面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例如“净”充当范围副词时完全虚化为虚词,没有具体的词汇意义而只具有语法功能。 二、“净”的义项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净,正鲁北城门池也,从水争声,土耕切,又才性切。”其本义是春秋时鲁国北城门“争门”的护城河。按,北城之门曰净门,当因池水明净而得名。公羊传所谓鹿门、争门、吏门,盖以争为之。 在古时有“净”“瀞”“浄”三个字。“(构造)形声兼会意字。金文和篆文从水,静声。水静则清亮,故静也兼表意。隶变后楷书写作瀞。俗省作淨、浄、凈,皆为异体。”(谷衍奎,2003) “净”,本义“冷也”。清代段玉裁《说文·水部》:“此今之净字也。古瀞今浄,是之谓古今字。”《说文解字》:瀞,无垢秽也(即今天“干净”之意),从水静声,疾正切。由于“瀞”笔划繁多,古人便简化成“浄”字在社会上通行。因为“净”字的本义在社会上早已消亡,所以《汉字简化方案》就把三点水的“浄”字简化成两点水的“净”字,意即清洁,洁净,明净。亦用于形容抽象事物。可见,“净”的本义“冷”早已消亡,其意义“清洁,洁净,明净”来自于古“瀞”字。例如: (1)风烟俱净。(吴均《与朱元思书》) (2)亭亭净植。(宋·周敦颐《爱莲说》) (3)北累既除,表里俱净。(萧子良《开物归信门》)

“按说”的语法化研究

“按说”的语法化研究 作者:余乐 来源:《校园英语·月末》2018年第04期 【摘要】作为常用词汇,“按说”会出现在众多语言场景当中,但它很多方面的性质(包括其语法化的过程、主观性的表现)仍然缺乏充分的解释。本文希望通过对“按说”这一词汇系统性的研究,试图揭示出语法化所具有的普遍性,以及探讨按说类插入语形成过程的规律、标志、动因和机制,并最终为语文教学及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一定的研究范式。 【关键词】“按说”;语法化;主观化 一、“按说”的语法化研究 作为一类话语标记,“X说”结构通常都会带有一定的主观含义,其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主观性可以在语音、语调、语序、及词形等层面体现出来)以及含义的多样性(传信功能、谴责、推测、委婉等)都吸引着国内学者的注意力。由于该类结构词性复杂,用法多样,“X说”结构的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疏于系统性和科学性,如他们将日常生活中已经成词的词语拆开解释,并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研究“说”上;另一方面,就单个词语而言,这些研究未能推演出词汇详细的语法化过程,以及其发生语法化的动因等。以董秀芳为代表的大多数学者都认为按说相当于“按理说”,“按道理讲”,是一个副词。但不能否认的是,这个“道理”的理解很是宽泛,它到底从何而来,还未曾有过解释。 二、“按说”的语法化 1.从“按……说”到“按说”。早期,“按……说”结构中的“按”应该是取其“依照”之意,;“说”取其动词“言说”之意,兼取其名词“言论,说法”之意,“按说”结构表达的意思是“根据……说(……)和“按照……的言论、说法”的。我们搜集到的早期的语料可以说明此种取义的正确性: (1)[按]《礼》[云]:“天子以德为车,以乐为御。”《唐文拾遗》 (2)谨[按]诗[云]:“淑人君子,其仪不忒。其仪不忒,正是四国。”《风俗通义》 (3)谨[按]传[曰]:“陂者,繁也,言因下钟水以繁利万物也。”今陂皆以溉灌,《风俗通义》 此处的几种用例,“云、曰,说”同义,都是表示引述。但耐人寻味的是,“按……说”结构中间的插入成分,都是《礼》、《诗》、《史记》等深具影响力的著作,他们的很多见解均被奉为经典,规范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这些用法在人们生活当中高频率的出现,让这些书目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