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PLC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PLC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P L C毕业设计文献综述-(总6

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本科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系别:信息工程系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姓名:

学号:

2017 年日

前言

对现代工程的远程监控、故障诊断技术是近几年来研究的热点。统计显示大多数故障都是一般性故障,通常情况下故障诊断有两种方法:故障树方法和专家系统方法。故障树方法是利用系统的故障逻辑结构进行的逻辑推理,发现错误的输出对应的找到可能的输入错误。另外一种方法专家系统方法则是通过建立系统故障的知识库与推理机,计算机依据现场的数据依靠知识库和推理机进行深入的逻辑推理,最终找出相应的故障的原因。

PLC作为IE一种成熟稳定且可靠的控制器,现在已经在工业控制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PLC系统的设计直接影响工业控制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一个完善的PLC系统除了能够正常运行,满足工业控制要求,还必须能在系统出现故障时及时进行故障诊断和故障处理。故障自诊断功能是工业控制系统的智能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对于工业控制具有较高的意义和实用价值。

PLC是现在应用非常多的一种控制装置,利用PLC丰富的内部资源以及强大的功能指令,进行编制故障检测报警程序,不仅可以代替传统继电器能实现的相应功能,还可以提高工作可靠性以及其系统的灵活性。

PLC控制系统部分

PLC作为控制部分的主要结构,其设计主要包括模板的估算与选取、PLC 的选取、系统框图的设计。下面围绕这三方面逐一介绍。

PLC的系统模块估算与选取。通常在PLC的系统设计时,应该详细的分析工艺过程的各个缓解的特点和控制要求,和求性价比的PLC和设计相应的控制系统最后选择有较高性能估算输入输出点数、所需储存容量。估算好相应的模块之后,就要进行相应的模块选择。包括输入输出模块、存储器和电源的估算与选择。对I/O点数进行估算时应当充分考虑适当的余量,一般情况下是根据统计的输入输出点数,在其基础上再增加10%~20%的可拓展余量、作为输入输出点数实际估算数据来使用。在实际订货时,还需根据制造商PLC的产品特点,对输入输出点数进行调整,输入输出模块的选择应当充分考虑与应用要求的统一。存储器容量是可编程序控制器本身能提供的硬件存储单元的大小,程序容量是存储器中用户应用项目使用的存数单元大小,因此程序容量小于存储器容量。在设计初期,因为用户的应用程序还未编制,所以,程序容量在设计初期是不能确定的,只有在程序调试之后才能知道。但为了再设计选型时能对程序容量有一定估算,一般情况下是采用对存储器容量的估算来代替。PLC的供电电源,除了引进设备的同时引进PLC应根据产品说明书要求设计和选用外,一般PLC的供电电源应设计选用220VAC电源,与国内电网电压一致。重

要的应用场合,应采用不间断电源或稳压电源供电。

PLC的选取。西门子系列的PLC主要有S7-200/S7-300/S7-400三种系列PLC。S7-200PLC是超小型,它使用于各个行业,各种场合中的自动检测、检测与控制等。其强大的功能使其无论单机运行或是连成网络都能实现复杂的控制能力。S7-200PLC可提供4个不同的基本型号与8种CPU可供选择使用。S7-300PLC系列是模块化的小行PLC系统,其能够满足中等性能要求的应用。各个单独的模块之间可进行各种不同组合相应的构成不同要求的系统。

电机故障诊断系统

电机的结构同时包含电气和机械两部分,或者说也可以是电气和机械的结合点。所以说,对电机故障的分析要一分为二。对电机的振动故障原因也要分成两部分。通常来说,电机振动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转动部分不平衡、机械故障或电磁方面。

引起转动部分不平衡的因素主要包括转子、耦合器、联轴器、传动轮(制动轮)不平衡等几方面因素。机械部分故障主要分为以下四个方面。联动部位的轴系不对中,中心线也不重叠,不能够正确定心;与电机相连的齿轮、联动器有毛病;点击自身存在着结构缺陷和安装问题;电机拖动的负载震动。电磁方面原因造成的故障类型主要有:交流电机定子接线错误,绕线型异步电动机转子绕组断路,同步电动机绕组短路,同步电机励磁线圈连接错误,笼型异步电动机转子断条,转子铁芯变形造成定、转子气隙不均,导致气隙磁通不平衡从而造成震动。

在进行故障诊断设计时,首先必须对整个系统可能发生的故障进行分析,得到系统的故障层次结构,利用这种层次结构进行故障诊断部分的设计。

系统故障结构的层次性为故障诊断提供了一个合理的层次模型结构,在进行系统的PLC梯形图程序设计时应当充分考虑到故障的层次结构合理安排逻辑流程。在故障输入点的引入时应该必须将系统全部可能引起故障的检测点都能够引入时应该必须将系统全部可能引起故障的检测点都能够引入到PLC,以方便系统能及时进行故障处理:同时应当在系统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多的将最底层最低级的故障输入信息引入到PLC的程序中,以便得到更多的故障检测信息。这样能够更好的为系统的故障自诊断提供服务,其诊断过程包括点的记录、多次故障事件的记录、模拟量故障的诊断、各种故障信息的串行通信。

系统故障结构的层次星为故障诊断提供了一个清晰的层次模型,也可以基于模型的故障树法,但是在进行比较祥尽的故障诊断以及系统故障存在耦合时,仅仅用故障树法是不够的,还必须要借鉴专家系统的方法。

小结

本文介绍了国内电机故障诊断系统的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介绍了故障诊断方法。从控制规模、结构形成和功能三方面对PLC进行了分类,以及部分系统模块和模块的估算和抉择。其工作原理是当准备开机时,按下开机按钮后开始检测电机是否有故障。从他的实际情况来看,故障系统可以准确并迅速地判断出故障的原因,可以使运行人员很方便的维护和维修,大大提高了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智能化水平。这种设计对类似的工业控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张进秋,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实例。机械工业出版社[M],2005

[2]李名雨,电机与电器,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M],1998

[3]高和,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与设计实例,人民邮电出版社[M].2004

[4]韩常,PLC编程及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M].2005

[5]郝鸿安,常用模拟集成电路应用手册[M],人民邮电出版社.1991

[6]童诗白,模拟电子技术基础[M].高等教育出版社.

[7]陆坤,奚大顺,李之权等著.电子设计技术[M].电子科学出版社.1997

[8]姜德谭,范茂军等,新编电子电路大全[M].卷4.测量与传感电路.计量出版社.1985

[9]曲学基,吴永章等,常用电子电气电路600例[M].电子工业出版社.1990

[10]王卫军,高俊山.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及应用[M].北京:机械出版社,2002

[11]周东华,孙优贤,控制系统的故障检测与诊断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

[12]王有春,孙萌等,电子报.成都大学科技出版社[J].1992

[13]朱文杰.S7-200PLC编程设计与案例分析[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分选机械手文献综述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设计(论文)题目基于PLC的物料分选机械手设计 作者所在系别xxx 作者所在专业xxx 作者所在班级xxx 作者姓名xxx 作者学号xxx 指导教师姓名xxx 指导教师职称xxx 完成时间2012 年02 月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教务处制

说明 1.根据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暂行规定》,学生必须撰写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文献综述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2.文献综述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由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并经所在专业教研室审查。 3.文献综述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文字表达要明确、严谨,语言通顺,外来语要同时用原文和中文表达。第一次出现缩写词,须注出全称。 4.学生撰写文献综述,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应在10篇以上(土建类专业文献篇数可酌减),其中外文资料应占一定比例。本学科的基础和专业课教材一般不应列为参考资料。 5.文献综述的撰写格式按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的要求,字数在2000字左右。文献综述应与开题报告同时提交。

毕业设计(论文)文献 摘要 本文在纵观了近年来机械手发展状况的基础上,结合机械手方面的设计,对机械手技术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提出了用电磁吸盘和PLC控制的设计方案。对物料分拣机械手的整体结构、执行结构、驱动系统和控制系统进行了分析和设计。在其驱动系统中采用电机驱动,控制系统中选择PLC的控制单元来完成系统功能的初始化、机械手的移动、故障报警等功能。 关键词:机械手PLC 物料分拣。 The Design for The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of The Sorting Materials Manipulator Based on PLC Abstract In this paper,by reviewing the developmental status of the manipulator in recent years, combining the design of manipulator and systematic analyzing technology of the manipulator, We proposed the design scheme that the manipulator was driven the system was controlled by PLC. We analyzed and designed the overall structu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structural, driving system and control system of the manipulator. We used electric-driven in the driving system, PLC control unit in the control system to complete initialization of the system, manipulator's moving, failure alarm and so on. Key words: manipulator PLC sorting materials

基于组态技术和PLC的电梯控制系统设计【文献综述】

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 基于组态技术和PLC的电梯控制系统设计 一、材料的来源 电梯在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建筑物中用电作动力的升降机,代替步行上下的楼梯。说到电梯的起源要从公元前2600 年埃及人在建造金字塔时使用了最原始的提升系统说起,但这一类起重机的能源均为人力。到了1203年,法国的二修道院安装了一台起重机,所不同者只是该机器是利用驴作为动力,载荷由绕在一个大滚筒上的绳子进行起吊。此种方法一直沿用到近代直到瓦特发明了蒸汽机,约在1800 年,煤矿主才能利用起重机把矿井中的煤输送上来。数百年来人们制造过各种类型的升降梯,它们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缺陷:只要起吊绳突然断裂,升降梯便急速地坠落到底层。前两代无机房电梯目前在欧洲已经淘汰,淘汰的原因是安全隐患严重,所以在1997 年开始几乎没有欧洲公司再使用该类无机房电梯了。而第三代无机房电梯属于改变前两代无机房电梯的新产品,所以一时受到青睐。但是主机放在轿厢顶部的安全问题及噪音十分不受欢迎,所以在欧洲也没有得到发展。在第三代无机房电梯受到发展的只有通力的电梯。但是通力的产品虽然比前两代有了技术方面的突破,特别是主机的突破应该说对无机房技术的普遍应用提供了十分好的契机;不过共振共鸣问题没有彻底解决是一个重要的技术设计缺陷。同时该种技术限制了速度及提升高度的提高。 (1)研究历史 电梯进入人们的生活已经150 年了。一个半世纪的风风雨雨,翻天覆地的是历史的变迁,永恒不变的是电梯提升人类生活质量的承诺。人类利用升降工具运输货物,人员的历史非常悠久。早在公元前2600 年,埃及人在建造金字塔时就使用了最原始的升降系统,这套系统的基本原理至今仍无变化:即一个平衡物下降的同时,负载平台上升。早期的升降工具基本以人力为动力。1203 年,在法国海岸边的一个修道院里安装了一台以驴子为动力的起重机,这才结束了用人力运送重物的历史。英国科学家瓦特发明蒸汽机后,起重机装置开始采用蒸汽为动力。紧随其后,威廉汤姆逊研制出用液压驱动的升降梯,液压的介质是水。在这些升降梯的基础上,一代又一代富有创新精神的工程师们在不断改进升降梯的技术。然而,一个关键的安全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

基于PLC的物料分拣系统设计文献综述资料

本科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基于PLC的物料分拣系统设计 学生:xxx 学号:xx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xxx 指导教师:xxx 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 二O一二年十二月

文献综述 前言 本篇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是《基于PLC的物料分拣系统设计》。目前由于货物分拣系统中,浪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 而且严重影响了物流的流动速度。随着竞争的加剧, 人们对物流的流动速度要求越来越高, 这样的货物分拣系统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化物流管理的需要。现代化的货物分拣系统, 一个先进的货物分拣系统, 对于系统集成商、仓储业、运输业、后勤管理业等都是至关重要的。建立一个先进的货物分拣系统, 结合有效的吞吐量,不但可以节省成本, 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显著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使用这样的货物分拣系统, 完全屏弃了使用书面文件完成货物分拣的传统方法, 采用高效、准确的电子数据的形式, 提高效率, 节省劳动力。使用这样的货物分拣系统, 不但可以快速完成简单的存储提取, 而且可以方便地根据货物的尺寸、提货的速度要求、装卸要求等实现复杂货物的存储与提取。结合必要的仓库管理软件, 可以真正实现仓库的现代化管理, 充分实现仓库空间的合理利用, 显著提高企业的物流速度, 为企业创造、保持市场竞争优势创造条件。 正文 物料分拣采用可编程控制器PLC进行控制,能连续大批量地分拣货物,分拣误差率低且劳动强度大大降低,可显著提高劳动生产率,分拣系统能灵活地与其他物流设备无缝连接,实现对物料信息流的分配和管理。 随着工业自动化的普及和发展,可编程控制器的需求量逐年增大,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伴随社会的不断发展, 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 每个生产企业都急切地需要改善生产技术,提高生产效率, 特别在需要进行材料分拣的企业, 以往一直采用人工分拣的方法, 导致生产效率低, 生产成本高, 企业的竞争能力相当差, 材料的自动分拣已成为企业的唯一选择[1]。动分拣系统一般由控制装置、分类装置、输送装置及分拣道口四个部分组成。控制装置的作用是识别、接收和处理分拣信号,依照分拣信号的要求指示分类装置、输送装置来进行对应的作业。分

基于PLC的全自动洗衣机控制系统设计文献综述

xxxxxx学院毕业设计 文献综述 基于PLC的全自动洗衣机控制系统设计 学生:xxxxxx 学号:xxxxx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2009.3 指导教师:xxxxx xxxxx学院自动化与电子信息学院 二O一三年三月

第1章前言 首先根据可编程控制器(PLC)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全自动洗衣机的结构,分析和研究了全自动洗衣机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结合工作需要,提出了以PLC为控制核心部件进行全自动洗衣机控制系统的设计。然后,从全自动洗衣机的六个工作过程出发,对系统控制方案进行了可行的分析和论证,其中包括PLC以及外围设备选型,编程方式选择,各种抗干扰措施等。最后设计以西门子S7-200系列PLC为控制核心的全自动洗衣机控制系统,包括了控制系统的I/O端口分配,PLC接线图及PLC程序设计,并详细分析了程序的控制过程,实现了洗衣机洗衣过程的自动化,具有智能化程度高,安全可靠,方便,灵活等特点[9]。

第2章总体 2.1 PLC控制洗衣机概述 传统的全自动洗衣机由于单片机控制和驱动能力有限,不能满足现有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而PLC作为工业三大控制支柱之一,由于其控制方式多样,控制功能强大,已经用于众多工业领域。近年来,PLC价格也有所下降,也开始用于全自动洗衣机控制系统,并且在工业洗衣机领域已经取得了较好的使用效果,同时,也有部分厂家在家用洗衣机领域使用PLC作为控制器,将全自动洗衣机向智能化洗衣机方向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PLC是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综合了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和通信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控制装置,能够满足全自动洗衣机对控制系统的要求,赢得了很多企业的青睐,所以,有必要通过先进的技术和较低的成本开发和改善现有洗衣机,使其拥有更广阔的市场竞争力。而随着PLC的价格逐渐下降,我们可以应用PLC实现对洗衣机的开发,更好地为消费者服务[6]。 2.2 本次设计过程 通过查阅书籍,了解了洗衣机的整个发展过程,理清了自己的思路,清楚自己的设计任务,大概整理了一个如何设计本次洗衣机控制系统的过程,如:洗衣机的控制系统,微控制器,PLC;系统的硬件设计,包括:PLC的选择,PLC接线图,洗衣机的示意图;软件的设计,包括I/O分配表,系统流程图,程序设计等。 (1)在全自动洗衣机的结构中,最重要的就是洗衣机的控制系统:包括进水/排水电磁阀,洗涤电机,脱水电机和报警装置,通过这四个部分的相互结合实现洗衣机的进水,浸泡,洗涤,脱水,报警这几大步骤。 (2)PLC在运用中非常实惠,方便。采用了基本单元扩展或者是模块化的结构形式,输入/输出信号的数量,形式,驱动能力等都可以根据实际控制要求进行选择和确定。PLC的编程语言,梯形图,顺序功能图程序简洁,很直观。 (3)通过对比微处理器、电动机控制器和PLC,本次控制器采用PLC,主要是由单片机,稳压电路,放大驱动电路,输入电路,显示电路组成。洗衣时,只要在选定洗衣程序后,就可以通过以上各部分的相互信号传输,完成整个洗衣过

基于PLC自动门控制系统的文献综述

可编程序控制器技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成为当今自动化领域中高速发展不断创新的一门学科。随着技术的日益成熟,可编程控制器已逐步发张发展成为以微处理器技术为核心,集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及通信技术于一体的工业控制装置。与网络技术及组态软件的配合,可编程控制器的应用如虎添翼。 可编程序控制器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既有单片机作为继电器逻辑电路替代品,又有作为现场控制的部件,又可以作为控制设备的核心部件。随着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它既可以作为现场控制的部件,又可以作为现场更高一级管理的控制部件。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作为成熟技术,可编程控制器已被广泛应用到机械,冶金,化工,石化,水泥,食品饮料,制药等各个领域,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自动化程度。 通过PLC控制系统作为中央处理器,来宏观整体调控自动门中各硬件设施协调工作,来完成自动打开和关闭大门。 使用红外感应器或微波发射器来感应外界的物体,当有人进如了感应范围之后,感应器通过感应到人的到来,会产生一个信号,通过PLC的模拟/数字输入部分输入PLC。玻璃门的打开或关闭由电机控制来完成,目前少数由交流变频电机或无刷直流电机来实现。但更多的使用步进电机来实现。步进电机作为可靠性好,控制简单,价格低廉的动力装置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自动门。图 2 是一个以PIC为控制器,统一控制传感器、步进电机,通过机械直线运动单元驱动玻璃门的PLC自动门控制系统。 目前一些厂家PLC供应商都提供可直接控制步进电机运动的定位控制单元,可直接控制步进电机,通过编程完成单轴,两轴插补运动。直线运动系统设计师习惯上自行设计包括轴承、滚珠丝杠副、同步齿形带等。设计时非常简单,零件可直接选用,但装配时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国际上出现了一些机械直线运动控

PLC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P L C毕业设计文献综述-(总6 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本科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系别:信息工程系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姓名: 学号: 2017 年日

前言 对现代工程的远程监控、故障诊断技术是近几年来研究的热点。统计显示大多数故障都是一般性故障,通常情况下故障诊断有两种方法:故障树方法和专家系统方法。故障树方法是利用系统的故障逻辑结构进行的逻辑推理,发现错误的输出对应的找到可能的输入错误。另外一种方法专家系统方法则是通过建立系统故障的知识库与推理机,计算机依据现场的数据依靠知识库和推理机进行深入的逻辑推理,最终找出相应的故障的原因。 PLC作为IE一种成熟稳定且可靠的控制器,现在已经在工业控制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PLC系统的设计直接影响工业控制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一个完善的PLC系统除了能够正常运行,满足工业控制要求,还必须能在系统出现故障时及时进行故障诊断和故障处理。故障自诊断功能是工业控制系统的智能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对于工业控制具有较高的意义和实用价值。 PLC是现在应用非常多的一种控制装置,利用PLC丰富的内部资源以及强大的功能指令,进行编制故障检测报警程序,不仅可以代替传统继电器能实现的相应功能,还可以提高工作可靠性以及其系统的灵活性。 PLC控制系统部分 PLC作为控制部分的主要结构,其设计主要包括模板的估算与选取、PLC 的选取、系统框图的设计。下面围绕这三方面逐一介绍。 PLC的系统模块估算与选取。通常在PLC的系统设计时,应该详细的分析工艺过程的各个缓解的特点和控制要求,和求性价比的PLC和设计相应的控制系统最后选择有较高性能估算输入输出点数、所需储存容量。估算好相应的模块之后,就要进行相应的模块选择。包括输入输出模块、存储器和电源的估算与选择。对I/O点数进行估算时应当充分考虑适当的余量,一般情况下是根据统计的输入输出点数,在其基础上再增加10%~20%的可拓展余量、作为输入输出点数实际估算数据来使用。在实际订货时,还需根据制造商PLC的产品特点,对输入输出点数进行调整,输入输出模块的选择应当充分考虑与应用要求的统一。存储器容量是可编程序控制器本身能提供的硬件存储单元的大小,程序容量是存储器中用户应用项目使用的存数单元大小,因此程序容量小于存储器容量。在设计初期,因为用户的应用程序还未编制,所以,程序容量在设计初期是不能确定的,只有在程序调试之后才能知道。但为了再设计选型时能对程序容量有一定估算,一般情况下是采用对存储器容量的估算来代替。PLC的供电电源,除了引进设备的同时引进PLC应根据产品说明书要求设计和选用外,一般PLC的供电电源应设计选用220VAC电源,与国内电网电压一致。重

plc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范文

plc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范文 PLC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种专门为在工业环境下 应用而设计的数字运算操作电子系统。它采用一种可编 程的存储器,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 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通过数字式或模 拟式的输入输出来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设备或生产过程。下面,为大家分享plc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希望对大家 有所帮助! 课题名称: PLC先进控制策略研究与应用 1、选题意义和背景。 可编程序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PLC)具有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功能 丰富等强大技术优势,已经成为目前自动化领域的主流 控制系统。然而,从目前的应用情况来看,PLC还大都 只是承担最基本的控制功能,如顺序控制、数据采集和PID反馈控制。各个PLC厂家也在其产品中设计了PID模块。虽然PID算法控制有很高的稳定性,但对于一些复 杂控制系统,PID控制很难满足控制要求,这也使PLC的发展面临着一种挑战。随着越来越多的PLC产品与 IEC1131-3标准兼容,PLC控制系统越来越开放,将先进控制算法嵌入PLC常规控制系统成为可能。本课题从工

业控制实际应用角度出发,对PLC的控制功能进行深入 的研究和探讨,以提高和扩展PLC控制器的应用水平和 应用范围。本课题:PLC先进控制策略的研究与应用, 其目的是通过研究使一些先进控制算法在PLC及组态系 统上得以实现,并开发相应的应用程序,经过验证后最 终应用到工业过程控制中去。 在PLC组态系统中实现先进控制算法,包括预测控 制算法和模糊逻辑控制算法,形成具有人工智能的控制 模块及网络系统,能大大提高系统的控制水平,改善控 制质量。从经济角度来看,目前PLC生产商的一些产品 具备先进控制模块,如模糊模块。但它们的价格十分昂贵,且封闭性较强,不适合我国中小型企业的工业改造。因此开发较为通用的先进算法实现技术,对于我国中小 型企业的工业改造具有很大的意义,既可降低生产成本,又可提高经济效益。 模糊控制与预测控制是智能控制中技术较为成熟的 分支,因此,研制和开发出适合工业环境的实时先进控 制开发工具,实现模糊控制、预测控制嵌入PLC,与常规 控制集成运行,让先进控制从教授、专家手中走出来, 实现先进控制的工程化、实用化、转化为社会生产力, 对缩短控制系统开发周期,加快先进控制技术的广泛应用,提高我国的工业自动化水平有着重大的意义。

基于plc的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基于plc的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随着工业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在工业控制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PLC具有可编程性、高稳定性、高精度等优点,可以实现对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和监测。因此,PLC已经成为现代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选题意义 本毕业设计旨在通过对PLC程序设计和硬件搭建的研究,实现一个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工业自动化系统。该系统可以监测和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参数,并且可以根据预设条件进行自动调节,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三、研究内容 1. PLC程序设计:根据实际需求,设计PLC程序,包括输入输出模块配置、信号采集与处理等。 2. 硬件搭建:选择合适的PLC型号,并完成硬件搭建和接线工作。

3. 系统测试与调试:对整个系统进行测试和调试,并进行性能评估和 优化。 四、研究方法 1. 文献调研: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PLC程序设计和硬件搭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实验研究:在实验室中进行PLC程序设计和硬件搭建,并进行系统测试和调试。 3. 数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评估系统性能,并提出优化建议。 五、预期结果 经过本毕业设计的研究,预计可以实现一个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工业 自动化系统。该系统可以监测和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参数,并且可 以根据预设条件进行自动调节,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同时,本毕业 设计还将为PLC程序设计和硬件搭建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六、进度安排

1. 第一周:完成选题并撰写开题报告; 2. 第二周-第三周:进行文献调研并撰写文献综述; 3. 第四周-第六周:进行PLC程序设计和硬件搭建; 4. 第七周-第八周:进行系统测试与调试; 5. 第九周-第十周: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并撰写实验报告; 6. 第十一周-第十二周:完成论文初稿并进行修改; 7. 第十三周-第十四周:完成论文终稿并准备答辩。 七、参考文献 1. 赵乐天,王明华. 可编程逻辑控制技术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J].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19(6): 191-193. 2. 王小林,张三. PLC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与发展[J]. 现代电子技术, 2018(6): 65-67. 3. 李四,刘五. 基于PLC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J]. 控制工程, 2020(5):

装配流水线的PLC控制设计的文献综述

东海科学技术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 题目:装配流水线PLC的控制设计 系:机电工程系 学生姓名:**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 C07电气(1)班 指导教师:** 起止日期: 2010.11.15——2010.12.15 2010年 12月 15日

前言 自20世纪60年代末期世界第一台PLC问世以来,PLC发展十分迅速,特别是近年来,随着 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PLC在处理速度、控制功能、通信能力及控制领域等方面都有新的突破。PLC将传统的继电-接触器的控制技术和现代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优点结合起来,成为工业自动化领域中最重要、应用最广泛的控制设备之一,并已成为现代工业生产自动化的重要支柱。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简称PLC,是以微处理器为基础,把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和通信技术融为一体的,面向控制过程、面向用户,适应工业环境、操作方便、可靠性高的新一代通用工业自动装置。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高新技术推广应用的普及,自动化技术已逐步深入到生产、生活的各个角落,生产从机械化转变为自动化,在机械加工、汽车制造、电脑装配、食品生产、药品包装等等方面都在向自动化方向转变,它们都有共同的规律(按一定规则节拍地动作),从而产生了自动化流水线(生产线、 装配线)。 一、 PLC的发展历史 1968年美国GM(通用汽车)公司提出取代继电器控制装置的要求,第二年美国数字公司研制出了第一代可编程序控制器,满足了GM公司装配线的要求。随着集成电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现在已有第五代PLC产品了。 在以改变几何形状和机械性能为特征的制造工业和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将原料转化成产品为特征的过程工业中,除了以连续量为主的反馈控制外,特别在制造工业中存在了大量的开关量为主的开环的顺序控制,它按照逻辑条件进行顺序动作号按照时序动作;另外还有与顺序、时序无关的按照逻辑关系进行连锁保护动作的控制;以及大量的开关量、脉冲量、计时、计数器、模拟量的越限报警等状态量为主的—离散量的数据采集监视。由于这些控制和监视的要求,所以PLC发展成了取代继电器线路和进行顺序控制为主的产品。在多年的生产实践中,逐渐形成了PLC、DCS与IPC三足鼎立之势。 在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是PLC发展最快的时期,年增长率一直保持为30~40%。由于PLC机联系处理模拟能力和网络方面功能的进步,挤占了一部分DCS的市场(过程控制)并逐渐垄断了污水处理等行业,但是由于工业PC(IPC)的出现,特别是近年来现场总线技术的发展,IPC和FCS也挤占了一部分PLC市场,所以近年来PLC增长速度,总的说是渐缓。目前全世界有200多厂家生产300多品种PLC产品,主要应用在汽车(23%)、粮食加工 (16.4%)、化学/制药(14.6%)、金属/矿山(11.5%)、纸浆/造纸(11.3%)等行业。 二、 PLC的发展现状 目前,世界上有200多家PLC厂商,400多品种的PLC产品,按地域可分成美国、欧洲、和日本等三个流派产品,各流派PLC产品都各具特色,如日本主要发展中小型PLC,其小型PLC性能先进,结构紧凑,价格便宜,在世界市场上占用重要地位。 著名的PLC生产厂家主要有美国的A-B(Allen-Bradly)公司、GE(General Electric)公司,日本的三菱电机(Mitsubishi Electric)公司、欧姆龙(OMRON)公司,德国的AEG 公司、西门子(Siemens)公司,法国的TE(Telemecanique)公司等。

plc毕业设计参考文献

plc毕业设计参考文献 当涉及PLC毕业设计参考文献时,有许多值得参考的文献可以 帮助你深入了解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相关知识和应用。以 下是一些可能有用的参考文献: 1. Karl-Heinz John, Raimond Pigan, and Jürgen Carstens. "Automating with SIMATIC: Controllers, Software, Programming, Data Communication, Operator Control and Process Monitoring." Wiley-VCH, 2006. 这本书介绍了使用西门子SIMATIC控制器进行自动化的基本 原理和实践应用,对于PLC设计和编程非常有价值。 2. W. Bolton.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s." Newnes, 2015. 这本书提供了对PLC的全面介绍,包括基本概念、编程技术 和实际应用案例,适合作为PLC毕业设计的参考资料。 3. Eman Kamel, Hassan El-Hofy, and M. A. El-Shorbagy.

"Industrial Automation and Process Control." CRC Press, 2017. 该书涵盖了工业自动化和过程控制的各个方面,包括PLC系统的设计和实施,对于毕业设计中涉及工业自动化的学生非常有帮助。 4. Terry Bartelt.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s: Industrial Control." Cengage Learning, 2016. 这本书提供了对PLC编程和工业控制的详细解释,包括实际案例和项目,可作为毕业设计的参考资料。 5. 周志华. "机器学习."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 6. 这本书虽然不是专门讨论PLC,但介绍了机器学习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于将机器学习技术应用于PLC设计的毕业生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以上这些参考文献覆盖了PLC的基础知识、编程技术、实际应用以及相关的自动化和控制理论,希望能够对你的毕业设计有所帮

基于PLC的液位控制系统设计-文献综述

摘要 本文讨论了过程控制的控制策略的发展,介绍了最为传统的,也是现今应用最广泛的PID控制,和先进控制算法,列举了典型的先进控制算法-预测控制,同时提到了先进控制的发展方向智能控制,包括模糊逻辑控制,专家控制,神经网络控制和鲁棒控制。通过对这些控制算法的分析,对过程控制控制策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古典控制理论;PID控制;先进控制;预测控制 1.引言 过程控制通常是指石油、化工、冶金、轻工、纺织、制药、建材等工业生产过程中的自动控制 ,它是自动化技术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 ,它的发展与生产过程自身的发展紧密相关 ,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 ,并正向纵深发展的过程。从过程控制采用的理论与技术手段来看 ,可以粗略地把它划为三个阶段:开始到70 年代为第一阶段 ,70 年代至 90 年代初为第二阶段 ,90 年代初为第三阶段开始。其中70 年代既是古典控制应用发展的鼎盛时期,又是现代控制应用发展的初期,90 年代初既是现代控制应用发展的繁荣时期,又是高级控制发展的初期。第一阶段是初级阶段 ,包括人工控制,以古典控制理论为主要基础 ,采用常规气动、液动和电动仪表 ,对生产过程中的温度、流量、压力和液位进行控制 ,在诸多控制系统中,以单回路结构、PID 策略为主,同时针对不同的对象与要求,创造了一些专门的控制系统。第二阶段是发展阶段,以现代控制理论为主要基础,以微型计算机和高档仪表为工具,对较复杂的工业过程进行控制。这阶段的建模理论、在线辨识和实时控制已突破前期的形式,继而涌现了大量的先进控制系统和高级控制策略,如克服对象特性时变和环境干扰等不确定影响的自适应控制,消除因模型失配而产生不良影响的预测控制等。这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克服干扰和模型变化,满足复杂的工艺要求,提高控制质量。第三阶段是高级阶段(1),已经来到。从过程控制的发展过程来看,它是随着控制策略的发展而发展的。 2.PID控制 在生产过程自动控制的发展历程中,PID控制是历史最久生命力最强的基本控制方式。它简单实用,易于实现,适用范围广,鲁棒性好,在现今的工业过程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据统计,目前工业控制器中约有90%仍是PID控制器。PID控制器的设计及其参数整定一直是控制领域所关注的问题。其设计和整定方法得到国内外广泛研究, 著名的如Ziegler-Nichols 法、基于内模控制的方法及基于误差的积分的优化方法。基于误差的积分准则由于能较好地反映闭环系统的性能以及易于计算的原因,在 PID 优化设计中被广泛采用(2)。 2.1 PID控制发展历程

码垛机械手PLC控制系统设计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题目工业机械手及PLC 学生姓名丁金涛 专业班级机械工程及自动化4班 学号20080460205 院(系)机械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张瑞 完成时间 2012年 03月 01日

工业机械手及PLC控制 一.工业机械手概述 用于再现人手功能的技术装置称为机械手。机械手是模仿人手的部分动作,按给定程序、轨迹和要求实现自动抓取、搬运或操作的自动机械装置。在工业生产中应用的机械手被称为工业机械手。 工业机械手是近代自动控制领域中出现的一项新技术,并已成为现代机械制造生产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新技术发展很快,逐渐成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机械手工程。机械手涉及到力学、机械学、电器液压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科学领域,是一门跨学科综合技术。 工业机械手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高科技自动生产设备。工业机械手也是工业机器人的一个重要分支。他的特点是可以通过编程来完成各种预期的作业,在构造和性能上兼有人和机器各自的优点,尤其体现在人的智能和适应性。机械手作业的准确性和环境中完成作业的能力,在国民经济领域有着广泛的发展空间。 机械手的发展是由于它的积极作用正日益为人们所认识:其一、它能部分的代替人工操作;其二、它能按照生产工艺的要求,遵循一定的程序、时间和位置来完成工件的传送和装卸;其三、它能操作必要的工具进行焊接和装配,从而大大的改善了工人的劳动条件,显著的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加快实现工业生产机械化和自动化的步伐。因而,受到很多国家的重视,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来研究和应用。尤其是在高温、高压、粉尘、噪音以及带有放射性和污染的场合,应用的更为广泛。在我国近几年也有较快的发展,并且取得一定的效果,受到机械工业的重视。 机械手是一种能自动控制并可从新编程以变动的多功能机器,他有多个自由度,可以搬运物体以完成在不同环境中的工作。机械手的结构形式开始比较简单,专用性较强。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制成了能够独立的按程序控制实现重复操作,适用范围比较广的“程序控制通用机械手”,简称通用机械手。由于通用机械手能很快的改变工作程序,适应性较强,所以它在不断变换生产品种的中小批量生产中获得广泛的引用。 二.工业机械手的发展史 现代工业机械手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初,是基于示教再现和主从控制方式、能适应产品种

基于PLC的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基于PLC的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一.绪论 1.交通灯的由来: 交通灯是指由红、黄、绿三种颜色灯组成用来指挥交通的信号灯,最早出现在19世纪初在英国中部的约克城的一个典故中,当时交通灯只有两种颜色红绿,随着各种交通工具的发展和交通指挥的需要,第一盏名副其实的三色灯(红、黄、绿三种标志)于1918年诞生。它是三色圆形四面投影器,被安装在纽约市五号街的一座高塔上,由于它的诞生,使城市交通大为改善。 2.交通灯的发展史: 19世纪初,在英国中部的约克城,红、绿装分别代表女性的不同身份。 其中,着红装的女人表示我已结婚,而着绿装的女人则是未婚者。后来,英国伦敦议会大前经常发生马车轧人的事故,于是人们受到红绿装启发,1868年12月10日,信号灯家族的第一个成员就在伦敦议会大厦的广场上诞生了,由当时英国机械师德?哈设计、制造的灯柱高7米,身上挂着一盏红、绿两色的提灯--煤气交通信号灯,这是城市街道的第一盏信号灯。在灯的脚下,一名手持长杆的警察随心所欲地牵动皮带转换提灯的颜色。后来在信号灯的中心装上煤气灯罩,它的前面有两块红、绿玻璃交替遮挡。不幸的是只面世23天的煤气灯突然爆炸自灭,使一位正在值勤的警察也因此断送了性命。 从此,城市的交通信号灯被取缔了。直到1914年,在美国的克利夫兰市才率先恢复了红绿灯,不过,这时已是“电气信号灯”。稍后又在纽约和芝加哥等城市,相继重新出现了交通信号灯。 随着各种交通工具的发展和交通指挥的需要,第一盏名副其实的三色灯(红、黄、绿三种标志)于1918年诞生。它是三色圆形四面投影器,被安装在纽约市五号街的一座高塔上,由于它的诞生,使城市交通大为改善。 黄色信号灯的发明者是我国的胡汝鼎,他怀着“科学救国”的抱负到美国深造,在大发明家爱迪生为董事长的美国通用电器公司任职员。一天,他站在繁华的十字路口等待绿灯信号,当他看到红灯而正要过去时,一辆转弯的汽车呼地一声擦身而过,吓了他一身冷汗。回到宿舍,他反复琢磨,终于想到在红、绿灯中间再加上一个黄色信号灯,提醒人们注意危险。他的建议立即得到有关方面的肯定。于是红、黄、绿三色信号灯即以一个完整的指挥

基于PLC的智能温室控制系统的设计文献综述

附件1:文献综述 智能温室系统概述 专业班级:电气093 姓名:蒋嘉伦学号:2009017113 摘要:温室环境系统是一个非线性、时变、滞后复杂大系统,难以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采用常规的控制方法难以获得满意的静、动态性能。本次设计控制系统硬件部分主要由 PLC、变频器和各类传感器构成,用来完成温室内部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度等室内参数的检测与温室内双向天窗、侧窗、湿帘窗角度开闭驱动,内外遮阳网驱动,湿帘水泵,环流风机,节能降温排湿风扇,C02补气阀、补光灯等执行设备的控制。本系统操作简单、工作稳定可靠、实用性强;并有良好的组态监控界面,能远程控制。适应了当前现代化农业的需要,适用范围广,其经济效益很好。 关键词:智能温室;可编程控制器;PID控制;变频技术;组态监控 1 概述 目前,虽然有不少单位或个人引进了一些国外的计算机智能控制系统[1],如温室环境控制系统,施肥灌溉控制系统,工厂化育苗智能控制系统等,这些系统真正实现了温室控制的智能化和自动化,但往往存在投资过大,系统维护不方便等各种发展制约瓶颈[2],再者就是要求温室的管理操作人员本身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较丰富的工程技术经验,目前我国广大农民还不具备,这也限制了国外同类产品在国内的推广应用。开发低价位、实用型的农业智能计算机控制系统对于推进我国农业自动化、智能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3]。据调查,目前市场上迫切需要的是一种低成本、操作使用简便的实用温室控制系。,针对这一要求及我国日光温室量大、面广但档次较低的特点,研究一种既符合我国农业水平实际又适合农民经济承受能力、技术上不低于国外同类产品的日光温室智能集成控制系统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设计的系统可以模拟基本的生态环境因子-温度、湿度、光照、空气成份等,以适应不同生物生长繁育的需要,它由相关的智能控制单元组成,按照事先设定的程序,精确测量温室的气候和土壤参数,并自动启动或关闭不同的电动外围设备(遮阳幕、加热器、湿帘水泵及风机、通风系统等),程序所需的数据通过传感器实时采集[4]。 该系统的使用,可以为植物提供一个理想的生长环境,并能起到减轻人的劳动强度、提高设备利用率、改善温室气候、减少病虫害、增加作物产量等作用。 本控制系统具有的特点: (1)预测性通过对气候参数的分析,可以预测控制设备的运行情况,提高设备的利用率,降低能耗。 (2)强大的扩展功能通过选用不同的外围设备,可以控制温室环境及灌溉、施肥等。 (3)完善的资料处理功能通过中央控制软件,可以不间断地记录各种传感器的信息以及各种控制设备的动作记录等。 (4)远程监控功能即使工作人员不在现场,也可以通过远程监控系统对温室内的设备参数进行监视和控制。 2 智能温室控制的特点及结构

plc自动化仓储毕业设计参考文献

PLC自动化仓储毕业设计参考文献 在现代物流环境中,自动化仓储系统已经成为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保障库存安全的重要手段。而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作为自动化控制领域的核心技术,在自动化仓储系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PLC自动化仓储系统的毕业设计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更好地指导和帮助你完成毕业设计,我将共享一些关于PLC自动化仓储的参考文献,以供你参考。 1. "基于PLC的自动化仓储系统设计与应用" 该文献是一篇综述性的文章,全面介绍了基于PLC的自动化仓储系统的设计原理、技术特点、应用范围以及发展趋势。作者对PLC自动化仓储系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提出了许多创新性的观点和解决方案。在你的毕业设计中,可以借鉴该文献中的设计思路和案例,以及作者对未来发展方向的展望。 2. "基于PLC的自动化仓库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这篇文献从系统设计与实现的角度出发,详细阐述了基于PLC的自动化仓库控制系统的设计原理和实现方法。文中包含了大量的实际案例和工程经验,对于你在毕业设计中的技术路线选择和方案设计会有很大的帮助。作者还对自动化仓库系统的性能优化和故障排除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可以帮助你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3. "PLC在自动化仓库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该文献是一篇关于PLC在自动化仓库系统中应用研究的实证性文章,通过实地调研和案例分析,作者详细描述了PLC在自动化仓库系统中 的具体应用场景和效果。在你的毕业设计中,可以借鉴该文献中的实 证研究方法和数据分析技巧,以及作者对PLC应用效果和优化策略的 总结与建议。 以上这些文献都对PLC自动化仓储系统有着深度和广度兼具的探讨, 并且提供了大量实用的参考内容。在你的毕业设计中,不妨从这些文 献中寻找灵感和思路,以期能够撰写出一篇高质量、深度和广度兼具 的论文。我个人认为,PLC自动化仓储系统是未来物流领域的重要发 展方向,希望你在毕业设计中能够挖掘出更多的创新性内容,为这一 领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希望以上的参考文献可以对你有所帮助,期待能够看到你出色的毕业 设计成果。加油!自动化仓储系统是现代物流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能够大大提高仓储效率和管理水平,有助于降低成本、提高库存安 全性和满足客户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成为自动化仓储系统中的核心技术,其应用将对仓储系统的运作和管理 产生深远的影响。 从现有的参考文献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基于PLC的自动化仓储系统设 计与应用方面的研究和实践。然而,随着物流业的飞速发展和技术的

2023年PLC毕业设计参考文献

参照文献(含开题汇报和文献综述) [1]王海, 李洪奎, 刘晓. 基于PLC旳多轴控制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 6(4): 470-472. [2]王海涌, 张为玮, 王卫. 多轴运动控制器在转台控制系统中旳应用[J]. 电 子技术应用, , (3): 97-99. [3]范文利, 姜洪奎,陈继文, 李凡冰. 基于PLC旳平面曲线焊接控制系统[J]. 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 , 22(4): 131-133. [4]杨东, 黄永红, 张新华, 吉敬华. 用PLC基本指令实现自动运动定位控制旳 研究[J]. 微计算机信息, , 26(2-1): 62-64. [5]张强, 文怀兴, 陈婵娟. 数字量I/O卡在迅速成型机多轴控制中旳应用[J]. 控制与检测, , 4(64): 64-70. [6]薛开, 王平, 王文斌. 基于多轴运动控制器旳二轴转台控制系统[J]. 哈尔 滨工程大学学报, , 27(4): 570-573. [7]刘建峰. 基于PAC旳多轴运动控制系统旳研究[J].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6): 125-127. [8]朱华征, 范大鹏, 庞新良. 基于可编程多轴控制器旳三轴转台控制系统[J]. 兵工自动化, , 23(01): 55-57. [9]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Automation Control Group. FPO programming manual [EB/OL]. (-10-05)[-09-10].

[10]秦琴, 王忠庆. 运用PLC旳高速计数功能实现轴旳精确定位控制. 电气技术. (3). [11]陈婵娟, 薛恺. 基于PLC旳步进电动机单双轴运动控制旳实现. 机械设计 与制造. (3). [12]张立广, 王丽娟. PLC在汽车传动轴涂敷系统中旳应用科技广场. , 4 [13]H e yong yi. A Control System of Material Handling in FMS. Journal of shanghai university. Vol.1.No.1.1997. [14]R en Sheng-le. Development of PLC-based Tension Control System.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20 () 266-271. [15]魏大忠, 徐健, 吴任东等. 基于MCT运动控制器旳迅速成型机数控系统研究 [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4). [16]高军礼, 郑时雄, 陈玮等. 基于DSP技术旳多轴运动控制器旳应用研究[ J].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10): 32-34. [17]北京九易思自动化有限企业. 通用组态软件易控使用手册. [18]三菱电机. MR-J2S-B伺服驱动器旳技术资料[M. 上海: 三菱电机自动化上 海有限企业, , 07. [19]邓则名, 邝穗芳等. 电器与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M]. 北京: 机械工业出 版社, , 102-199. [20]北京九易思自动化有限企业. 通用组态软件易控使用手册. [21]严烈. 最新Master cam车削加工实例宝典[M]. 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