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消防排烟风道吸风口设置要求(二)

消防排烟风道吸风口设置要求(二)

消防排烟风道吸风口设置要求(二)

消防排烟风道吸风口设置要求

一、背景介绍

消防排烟风道吸风口设置是消防系统中的重要环节,它的合理设置能够有效排除建筑物内部的烟气和有害气体,从而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下面将详细介绍消防排烟风道吸风口的相关要求。

二、吸风口的位置要求

1.吸风口的位置应选在烟区上风侧,以便迅速排除烟雾。

2.吸风口距离火源应大于火源高度的2倍。

3.吸风口距离火灾危险场所边缘不应小于10米。

4.吸风口距离楼梯口、安全出口等逃生通道不应小于5米。

5.吸风口的高度应不低于地面或者人行道的高度。

三、吸风口的面积要求

1.室外吸风口的总面积应满足排烟量要求,通常为不小于²/kW,具

体根据建筑物的大小和火灾危险性来确定。

2.吸风口面积应大于或等于排烟风机额定风量的倍。

四、吸风口的设置要求

1.吸风口应设在无遮挡的位置,杂物、家具等不得堆放在吸风口前

方。

2.吸风口周围不得有易燃物、可燃气体等危险物质。

3.吸风口应设计成可拆卸或可开启的形式,便于维护和清洁。

五、吸风口实例解释

在一栋商业大楼的消防系统中,根据消防排烟风道吸风口设置要求,吸风口的位置应选择在烟区上风侧,以便及时排出烟雾。吸风口

距离火源应大于火源高度的2倍,这样可以有效避免火源通过吸风口

进入排烟系统。吸风口距离火灾危险场所边缘不应小于10米,可以减

少火灾对周围区域造成的影响。此外,吸风口距离楼梯口、安全出口

等逃生通道应不小于5米,以保证人员疏散的通畅。吸风口的高度应

不低于地面或人行道的高度,以防止杂物堆积或遮挡。

在设计吸风口的面积时,需要满足排烟量要求。根据建筑物的大

小和火灾危险性来确定吸风口的总面积,通常为不小于²/kW。同时,

吸风口的面积应大于或等于排烟风机额定风量的倍,以确保吸风口能

够满足排烟系统的需求。

以上是消防排烟风道吸风口设置要求的一些基本内容和实例解释,合理的设置和选用可以提高消防系统的效能,保障人员和财产的安全。在实际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确保各

项要求得到有效落实。

消防排烟风道吸风口设置要求

消防排烟风道吸风口设置要求 一、引言 消防排烟系统是建筑物中的重要部分,其设计和设置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要求进行。消防排烟风道吸风口是排烟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合理设置吸风口能够有效提高系统的排烟效率和安全性。本文将介绍消防排烟风道吸风口的设置要求。 二、吸风口数量和位置要求 1. 吸风口数量要根据建筑物的大小、形状和使用特点进行合理布置。一般来说,每个排烟风道应设置至少一个吸风口,且吸风口的数量应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增加。 2. 吸风口的位置应选择在建筑物的高温区域,例如火源附近或烟气浓度较高的区域。同时,吸风口应避免设置在通风良好的区域,以确保能够及时吸收烟气。 三、吸风口尺寸和形状要求 1. 吸风口的尺寸应根据建筑物的需求和排烟风道的容量进行合理确定。一般来说,吸风口的面积应大于或等于排烟风道的截面积,以确保烟气能够顺利进入排烟风道。 2. 吸风口的形状应尽量选择圆形或方形,以便于连接排烟风道。同

时,吸风口的边缘应平整,避免出现锐利的边角,以防止对烟气流动产生不良影响。 四、吸风口设置高度要求 1. 吸风口的设置高度应根据建筑物的布局和排烟风道的位置进行合理确定。一般来说,吸风口的设置高度应低于烟气产生源的高度,以保证能够及时吸收烟气。 2. 吸风口的设置高度还应考虑到人员的安全因素,避免设置在易碰撞或易触及的位置,以防止意外伤害的发生。 五、吸风口间距要求 1. 吸风口的间距应根据建筑物的烟气产生情况和排烟风道的容量进行合理确定。一般来说,吸风口之间的间距应根据烟气的扩散范围和排烟风道的截面积进行适当调整,以确保各个吸风口能够充分吸收烟气。 2. 吸风口的间距还应考虑到消防人员的操作空间和排烟系统的维护空间,避免设置过于拥挤,以便于日后的检修和维护工作进行。 六、吸风口防火要求 1. 吸风口的周围应设置防火措施,以防止火源蔓延到排烟系统。常用的防火措施包括设置防火墙、采用防火材料等。

防排烟设计注意事项

1.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和排烟补风系统的室外进风口宜布置在室外排烟口的下方,且高 度不宜小于3米;当水平布置时,水平距离不宜小于10米。 2.为了防止排风对进风的污染,进风口宜低于排风口3米以上,当进排风口在同一高度时, 宜在不同方向设置,且水平距离一般不宜小于10米。 3.事故排风的室外排风口距离事故通风的进风口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0米;当水平距离 不足20米时,排风口应高出进风口,并不宜小于6米。 4.为了防止送风系统进风口被污染,进风口下缘距室外地坪不宜小于2米,同时当布置在 绿化地带时,不宜小于1米。 需排烟的场所(包括自然排烟和机械排烟): 地上:高层建筑面积超过100m2、非高层公共建筑的建筑面积大于300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房间; 地下:总面积大于200m2或一个房间建筑面积大于50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半地下建筑(地下室); 娱乐放映游艺场所: 走道:公共建筑中长度大于20m的内走道; 中庭 其他建筑中地上长度大于40m的疏散走道。 自然排烟所需的建筑条件: 必须机械排烟的情况: 机械排烟量计算: 采用消防气体灭火的设备用房,不需做消防排烟。只做平时通风和事故通风。 地下设备分区通风: 柴油发电机房(燃油直燃机房)、储油间、锅炉房、燃气机房设置事故通风。 水泵房等会散发大量热量的机房需设置机械通风。 地下设备分区防火及防排烟: 1.地下变配电房采用气体灭火,火警时关闭平时通风系统,待气体灭火完毕后重新开启平 时排风机排除废气,排风机应在配电间外设置方便开启的装置(不设事故通风,采用平时排风机即可)。 2.汽车库排烟量按6次/h换气次数计算。

消防排烟口设计规范

消防排烟口设计规范 篇一:消防验收规范(防排烟篇) 建筑工程消防设施施工及验收规范(防排烟系统篇) 1.1 设备及配件进场 1.1.1 一般规定 1 主要设备应有装箱清单、设备说明书、产品质量合格证书和产品性能检测报告等随机文件,进口设备还应具有商检合格的证明文件。所有产品的型号、规格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2 设备安装前,应进行开箱检查,并形成验收文字记录。参加人员为建设、监理、施工和厂商等方单位的代表。 3 设备就位前应对其基础进行验收,合格后方能安装。 4 设备的搬运和吊装必须符合产品说明书的有关规定,并应做好设备的保护工作,防止因搬运或吊装而造成设备损伤。 1.1.2 风管 1 普通风管的材料品种、规格、性能与厚度等应符合设计和现行国家产品标准的规定。金属风管的钢板或镀锌钢板的厚度不得小于表7.1.2的规定。表1.1. 2 钢板风管板材厚度(mm) 风管直径或长边尺寸b 送风系统 b≤320 320<b≤450 450<b≤630 630<b≤1000 1000< b≤1250 1250<b≤2000 2000<b≤4000 0.5 0.6 0.6 0.8 1.0 1.0 1.2

排烟系统 0.8 0.8 0.8 1.0 1.0 1.2 按设计 检查数量:按材料与风管加工批数量抽查10%,不得少于5件。 检查方法:查验材料质量合格证明文件、性能检测报告,尺量、观察检查。 2 防火风管的材料品种、规格、性能与厚度等应符合设计和现行国家产品标准的规定;风管的本体、框架与固定材料、密封材料等必须为不燃材料,耐火极限应符合设计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材料与风管加工批数量抽查10%,不得少于5件。检查方法:查验材料质量合格证明文件、性能检测报告,观察检查。 1.1.3 风管部件 1 防火阀和排烟防火阀必须符合产品标准的规定,并具有相应的产品合格证明文件。检查数量:按种类、批抽查10%,不得少于2个。检查方法:核对产品的合格证明文件、性能检测报告。 2 电动的防火阀、排烟防火阀、排烟口和送风口的驱动装置,动作应可靠。检查数量:按批抽查10%,不得少于1个。

防烟和排烟系统设计要求

防烟和排烟系统设计要求 【1】一般规定 1、建筑中的防烟方式可采用机械加压送风防烟方式或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方式。建筑中的排烟方式可采用机械排烟方式或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方式。 2、机械排烟系统与通风、空气调节系统宜分开设置。当合用时,必须采取可靠的防火安全措施,并应符合机械排烟系统的有关要求。 3、防烟和排烟系统中的管道、风口及阀门等必须采用不燃材料制作,且排烟管道、加压送风管道和排烟系统中的补风管道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50h。排烟管道应采取隔热防火措施或与可燃物保持不小于150mm的距离。排烟管道的厚度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的有关规定执行。 4、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中送风口的风速不宜大于7m/s。机械加压送风管道、排烟管道和补风管道内的风速应符合下列规定:(1)采用金属管道时,不宜大于20m/s; (2)采用非金属管道时,不宜大于15m/s。 5、加压送风管道和排烟系统的补风管道不宜穿过防火分区或其他火灾危险性较大的房间;确需穿过时,应在穿过房间隔墙或楼板处设置防火阀。加压送风管道上的防火阀的动作温度应为70℃,排烟系统补风管道上的防火阀的动作温度可为280℃。

【2】自然排烟 1、下列建筑中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和合用前室宜采用自然排烟设施进行防烟: (1)二类高层公共建筑; (2)建筑高度不超过100m的居住建筑; (3)建筑高度不超过50m的其他建筑。 2、设置自然排烟设施的场所,其自然排烟口的净面积应符合下列规定: (1)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不应小于2.0m2;合用前室,不应小于3.0m2; (2)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每5层内可开启排烟窗的总面积不应小于2.0m2; (3)中庭、剧场舞台,不应小于该中庭、剧场舞台楼地面面积的5%; (4)其他场所,宜取该场所建筑面积的2%~5%。 3、作为自然排烟的窗口宜设置在房间的外墙上方或屋顶上,并应有方便开启的装置。自然排烟口距该防烟分区最远点的水平距离不应超过30m。 【3】机械防烟 1、下列场所或部位应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设施: (1)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防烟楼梯间;

防排烟规范

防烟系统设计 一般规定 3.1.1 建筑防烟系统的设计应根据建筑高度、使用性质等因素,采用自然通风系统或 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3.1.2 建筑高度大于50m的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住宅建筑, 其防烟楼梯间、独立前室、合用前室、共用前室及消防电梯前室应采用机械加压送风 系统。 3.1.3 建筑高度小于等于50m的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和建筑高度小于等于100m的住 宅建筑,其防烟楼梯间、独立前室、合用前室、共用前室及消防电梯前室应采用自然 通风系统;当不能设置自然通风系统时,应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防烟系统的选择,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当独立前室或合用前室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楼梯间可不设置防烟系统: 1)采用敞开的阳台或凹廊; 2)设有两个及以上不同朝向的可开启外窗,且独立前室两个外窗面积分别不小于 2.0m2,合用前室两个外窗面积分别不小于 3.0m2。 二、当独立前室、合用前室及共用前室仅有一道门连通走道时,且其机械加压送风口 设置在前室的顶部或正对前室入口的墙面时,楼梯间可采用自然通风系统;当机械加 压送风口未设置在前室的顶部或正对前室入口的墙面时,楼梯间应采用机械加压送风 系统。 三、当防烟楼梯间在裙房高度以上部分采用自然通风时,不具备自然通风条件的裙房 的独立前室、合用前室及共用前室应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且独立前室、合用前室 及共用前室送风口的设置方式应符合本条第2款的要求。 3.1.4 建筑地下部分的防烟楼梯间前室及消防电梯前室,当无自然通风条件或自然通 风不符合要求时,应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3.1.5 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设置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当采用独立前室且其仅有一个门与走道或房间相通时,可仅在楼梯间设置机械加 压送风系统;当独立前室有多个门时,楼梯间、独立前室应分别独立设置机械加压送 风系统; 2 、当采用合用前室时,楼梯间、合用前室应分别独立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3 、当采用剪刀楼梯时,其两个楼梯间及其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应分别独立设置。 3.1.6 封闭楼梯间应采用自然通风系统,不能满足自然通风条件的封闭楼梯间,应设 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当地下、半地下建筑(室)的封闭楼梯间不与地上楼梯间共用 且地下仅为一层时,可不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但首层应设置有效面积不小于1.2m2的可开启外窗或直通室外的疏散门。 3.1.7 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场所,楼梯间应设置常开风口,前室应设置常闭风口;火灾时其联动开启方式应符合本规范5.1.3条规定。 3.1.8 避难层的防烟系统可根据建筑构造、设备布置等因素选择自然通风系统或机械 加压送风系统。 3.1.9 避难走道应在其前室及避难走道分别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但下列情况可仅 在前室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1.避难走道一端设置安全出口,且总长度小于30m; 2.避难走道两端设置安全出口,且总长度小于60m。 自然通风设施

消防排烟风道吸风口设置要求(二)

消防排烟风道吸风口设置要求(二) 消防排烟风道吸风口设置要求 一、背景介绍 消防排烟风道吸风口设置是消防系统中的重要环节,它的合理设置能够有效排除建筑物内部的烟气和有害气体,从而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下面将详细介绍消防排烟风道吸风口的相关要求。 二、吸风口的位置要求 1.吸风口的位置应选在烟区上风侧,以便迅速排除烟雾。 2.吸风口距离火源应大于火源高度的2倍。 3.吸风口距离火灾危险场所边缘不应小于10米。 4.吸风口距离楼梯口、安全出口等逃生通道不应小于5米。 5.吸风口的高度应不低于地面或者人行道的高度。 三、吸风口的面积要求 1.室外吸风口的总面积应满足排烟量要求,通常为不小于²/kW,具 体根据建筑物的大小和火灾危险性来确定。 2.吸风口面积应大于或等于排烟风机额定风量的倍。

四、吸风口的设置要求 1.吸风口应设在无遮挡的位置,杂物、家具等不得堆放在吸风口前 方。 2.吸风口周围不得有易燃物、可燃气体等危险物质。 3.吸风口应设计成可拆卸或可开启的形式,便于维护和清洁。 五、吸风口实例解释 在一栋商业大楼的消防系统中,根据消防排烟风道吸风口设置要求,吸风口的位置应选择在烟区上风侧,以便及时排出烟雾。吸风口 距离火源应大于火源高度的2倍,这样可以有效避免火源通过吸风口 进入排烟系统。吸风口距离火灾危险场所边缘不应小于10米,可以减 少火灾对周围区域造成的影响。此外,吸风口距离楼梯口、安全出口 等逃生通道应不小于5米,以保证人员疏散的通畅。吸风口的高度应 不低于地面或人行道的高度,以防止杂物堆积或遮挡。 在设计吸风口的面积时,需要满足排烟量要求。根据建筑物的大 小和火灾危险性来确定吸风口的总面积,通常为不小于²/kW。同时, 吸风口的面积应大于或等于排烟风机额定风量的倍,以确保吸风口能 够满足排烟系统的需求。 以上是消防排烟风道吸风口设置要求的一些基本内容和实例解释,合理的设置和选用可以提高消防系统的效能,保障人员和财产的安全。在实际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确保各 项要求得到有效落实。

防排烟规范

防排烟规范 Final revision by standardization team on December 10, 2020.

防烟系统设计 一般规定 建筑防烟系统的设计应根据建筑高度、使用性质等因素,采用自然通风系统或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建筑高度大于50m的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住宅建筑,其防烟楼梯间、独立前室、合用前室、共用前室及消防电梯前室应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建筑高度小于等于50m的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和建筑高度小于等于100m的住宅建筑,其防烟楼梯间、独立前室、合用前室、共用前室及消防电梯前室应采用自然通风系统;当不能设置自然通风系统时,应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防烟系统的选择,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当独立前室或合用前室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楼梯间可不设置防烟系统: 1)采用敞开的阳台或凹廊; 2)设有两个及以上不同朝向的可开启外窗,且独立前室两个外窗面积分别不小于,合用前室两个外窗面积分别不小于。 二、当独立前室、合用前室及共用前室仅有一道门连通走道时,且其机械加压送风口设置在前室的顶部或正对前室入口的墙面时,楼梯间可采用自然通风系统;当机械加压送风口未设置在前室的顶部或正对前室入口的墙面时,楼梯间应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三、当防烟楼梯间在裙房高度以上部分采用自然通风时,不具备自然通风条件的裙房的独立前室、合用前室及共用前室应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且独立前室、合用前室及共用前室送风口的设置方式应符合本条第2款的要求。

建筑地下部分的防烟楼梯间前室及消防电梯前室,当无自然通风条件或自然通风不符合要求时,应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设置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当采用独立前室且其仅有一个门与走道或房间相通时,可仅在楼梯间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当独立前室有多个门时,楼梯间、独立前室应分别独立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2 、当采用合用前室时,楼梯间、合用前室应分别独立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3 、当采用剪刀楼梯时,其两个楼梯间及其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应分别独立设置。 封闭楼梯间应采用自然通风系统,不能满足自然通风条件的封闭楼梯间,应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当地下、半地下建筑(室)的封闭楼梯间不与地上楼梯间共用且地下仅为一层时,可不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但首层应设置有效面积不小于的可开启外窗或直通室外的疏散门。 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场所,楼梯间应设置常开风口,前室应设置常闭风口;火灾时其联动开启方式应符合本规范条规定。 避难层的防烟系统可根据建筑构造、设备布置等因素选择自然通风系统或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避难走道应在其前室及避难走道分别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但下列情况可仅在前室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1.避难走道一端设置安全出口,且总长度小于30m; 2.避难走道两端设置安全出口,且总长度小于60m。

消防排烟风管安装规范

消防排烟风管安装规范 篇一:防排烟工程风管制作安装要求 防排烟工程风管制作安装要求 防排烟工程中白铁风管工程均采用镀锌钢板制作。管道保温材料均选用经过本地消防部门认可的不燃型保温材料。 一、白铁风管加工质量要求: 1、风管加工即用板材必须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风管的规格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风管咬缝必须紧密,宽度均匀,无孔洞、半咬口和胀裂等缺陷。 2、风管外观平直,表面凹凸不大于5mm,风管与法兰连接牢固,翻边平整。 3、成品保护:风管法兰加工好后应按分类码放整齐,露天放置应采取防雨雪措施,注意法兰的防腐,保护好风管的镀锌层。 4、风管及部件系统逐层安装,支架采用吊杆支架,标高必须根据图纸要求和土建基准线而确定,吊架安装时,先按风管的中心线找出吊敷设位置,做上记号,再将加工好的吊杆固定上去,吊杆与横担用螺母拧上,以便于日后调整。当风管较长时,需要安装一排支架时,可先将两端吊杆固定好,然后接线法找出中间支架的位置,最后依次安装。 5、为了保证法兰处的严密性,法兰之间垫料采用8501密封胶做密封料,螺栓穿行方向要求一致,拧紧时应注意松紧不均造成风管的扭曲。根据现场情况可以在地面连成一定长度,再整体吊装,或将风管放在支架台上逐节连接,安装时一般按先安

干管,后安支管的顺序。需要防火阀或消声器安装时,各大边如超过500mm时,应单设吊杆。 二、安装质量要求: 1、支吊托架、规格、间距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风口阀门等处不得设置吊杆,风管吊杆必须牢固、位置标高及走向符合设计要求,部件安装要求方向正确,操作方便,防火阀检修口必须便于操作。 2、风口安装位置正确,外露部分子整美观排列整齐一致。粘贴保温钉前应将风管壁上尘土、油污清除,将粘贴剂分别涂抹在风管和保温钉上,稍干后再将其粘上,保温钉粘贴密度12只/m2。保温板下料及铺设:下料要准确,切割要平齐,搭接要严密、平整,散材不可外露,板材纵横缝错开。 3、漏光及漏风量测试:漏光法检测应采用光线对小孔的强穿透力,对系统风管严密程度进行了检测方法,采用具有一定强度的安全光源。如低压灯100W带保护罩的低压照明灯,或者其它低压光源。检测中如发现条缝形漏光的应及时进行密封处理。 4、漏风量测试应采用检验合格的专用测量仪表或采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流量测量节流装置)规定的计量元件搭设的测量装置。漏风管测试装置可采用风管式或风室式。风管式测试装置采用孔板作计量元件,风室式测试装置采用喷嘴作计量元件,最后测出的实测值与设计给定的数值不应小于10%为合格。 在一些大型的酒店,地下室防排烟工程,无尘车间工程和通风空调工程等场合,防排烟系统是必不可少的。 篇二:防排烟系统安装设计规范 防排烟系统设计的规定与要求

消防排烟风道吸风口设置要求

消防排烟风道吸风口设置要求 消防排烟系统是建筑物中非常重要的安全设施之一,它能够及时有效地排除火灾中产生的烟雾和有害气体,保护人员的生命安全。而消防排烟风道吸风口的设置是消防排烟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合理设置可以提高排烟效果,确保人员疏散的通畅和火灾扑救的顺利进行。 消防排烟风道吸风口的位置应选择在火灾发生区域的上层位置,以便迅速排除烟雾和有害气体。一般来说,吸风口应设置在火灾楼层的天花板或墙壁上,尽量远离火源,以免影响排烟效果。同时,吸风口的数量和布局也需要根据建筑物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设计,以保证吸风口能够覆盖火灾区域的范围,提高排烟效果。 消防排烟风道吸风口的尺寸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人员密度来确定。一般来说,吸风口的尺寸越大,排烟效果越好。但是在实际设计中,还需要考虑建筑物结构和空间限制等因素,以确保吸风口的尺寸和数量能够满足排烟要求,同时不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 消防排烟风道吸风口的形状也需要注意。一般来说,吸风口的形状应选择圆形或方形,以便于排烟系统的连接和安装。同时,吸风口的材质应选择耐高温、耐腐蚀的材料,以确保其长期稳定的工作性能。

消防排烟风道吸风口的设置还需要考虑防火安全。吸风口应具备防火性能,能够在火灾发生时有效阻止火焰和烟雾通过吸风口进入排烟系统和其他区域。因此,吸风口的材料和结构应具备一定的防火能力,以确保火灾时的安全性。 消防排烟风道吸风口的维护和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吸风口应定期清洁和检查,确保其畅通无阻,防止灰尘和杂物堵塞吸风口。同时,吸风口的防火设施也需要定期检测和维修,以保证其正常工作状态。 总结起来,消防排烟风道吸风口的设置要求主要包括位置选择、尺寸确定、形状设计、防火安全以及维护管理等方面。合理的设置能够提高排烟效果,确保人员疏散和火灾扑救的顺利进行,从而保障建筑物的安全性和人员的生命安全。

高层建筑防火排烟设计规范

高层建筑防火排烟设计规范 第一节一般规定 1.1 高层建筑的防烟设施应分为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设施和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设施。 1.2 高层建筑的排烟设施应分为机械排烟设施和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设施。 1.3 一类高层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32m的二类高层建筑的下列部位应设排烟设施: (1)长度超过20m的内走道。 (2)面积超过100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房间。 (3)高层建筑中的中庭和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室。 1.4 通风、空气调节系统应采取防火、防烟措施。 1.5 机械加压送风和机械排烟的风速,应符合下列规定: (1)采用金属风道时,不应大于20m / s。 (2)采用内表面光滑的混泥土等非金属材料风道时,不应大于15m / s。 (3)送风口的风速不应大于7m / s;排烟口的风速不应大于10m / s。 第二节自然排烟 2.1 除建筑高度超过50m的一类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居住建筑外,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和合用前室,宜采用自然排烟方式。 2.2 采用自然排烟的开窗面积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防烟楼梯间闪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2.00m2,合用前室不应小于 3.00m2 (2)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每五层内可开启外窗总面积之和不应小于2.00m2 (3)长度不超过60m的内走道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走道面积的2% (4)需要排烟的房间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该房间面积的2%。 (5)净空高度小于12m的中庭可开启的天窗或高侧窗的面积不应小于该中庭地面积的5%。 2.3 防烟楼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利用敞开的阳台、凹廊或前室内有不同朝向的可开启外窗自然排烟时,该楼梯间可不设防烟措施。 2.4 排烟窗宜设置在上方,并应有方便开启的装置。 第三节机械防烟 3.1 下列部位应设置独立的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设施:

防排烟风机机房设置的说明及规范

一、防火规范要求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2018年版),自2018年10月1日起实施。 8.1.9 设置在建筑内的防排烟风机应设置在不同的专用机房内,有关防火分隔措施应符合本规范第6.2.7条的规定。 6.2.7 附设在建筑内的消防控制室、灭火设备室、消防水泵房和通风空气调节机房、变配电室等,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和1.50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 设置在丁、戊类厂房内的通风机房,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 的防火隔墙和0.50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 通风、空气调节机房和变配电室开向建筑内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消防控制室和其他设备房开向建筑内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该规范明确了以下几点: 1)设置在建筑内的防烟风机和排烟风机的机房要与通风空气调节系统风机的机房分别设置,且防烟风机和排烟风机的机房应独立设置。 2)当确有困难时,排烟风机可与其他通风空气调节系统风机的机房合用,但用于排烟补风的送风风机不应与排烟风机机房合用,并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的要求。 3)防烟风机和排烟风机的机房均需采用耐火极限不小于2.00h 的隔墙和耐火极限不小于1.50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隔开。 4)在室内的防烟及排烟风机应设置专用机房,不在室内的,比

如屋面,没有强调单独设置在专用机房内。 二、防排烟技术标准要求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 51251-2017,于2018年8月1日起实施,规定了防烟风机设置的具体内容,规定了防排烟风机应设置在专用机房内,不论在室内还是在屋面。 3.3.5 机械加压送风风机宜采用轴流风机或中、低压离心风机,其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送风机的进风口应直通室外,且应采取防止烟气被吸入的措施。 2、送风机的进风口宜设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下部。 3、送风机的进风口不应与排烟风机的出风口设在同一面上。当确有困难时,送风机的进风口与排烟风机的出风口应分开布置,且竖向布置时,送风机的进风口应设置在排烟出口的下方,其两者边缘最小垂直距离不应小于6.0m;水平布置时,两者边缘最小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0.0m。 4、送风机宜设置在系统的下部,且应采取保证各层送风量均匀性的措施。 5、送风机应设置在专用机房内,送风机房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的规定。 6、当送风机出风管或进风管上安装单向风阀或电动风阀时,应采取火灾时自动开启阀门的措施。 4.4.5 排烟风机应设置在专用机房内,并应符合本标准第3.3.5

防排烟系统设计规范要求

防排烟系统设计规范要求 1、防烟楼梯间及前室加压送风,余压阀前需安装防火阀,火灾时防火阀70℃熔断关闭,手动复位。 2、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中送风口的风速不宜大于7m/s。机械排烟系统中排烟口的风速不宜大于10m/s。机械补风系统中送风口的风速不宜大于5m/s。机械加压送风管道、排烟管道和补风管道内的风速应符合下列规定:(1)采用金属管道时,不宜大于20m/s; (2)采用非金属管道时,不宜大于15m/s。 3、加压送风管道和排烟补风管道不宜穿过防火分区或其他火灾危险性较大的房间;确需穿过时,应在穿过房间隔墙或楼板处设置防火阀。 4、机械排烟系统担负一个防烟分区时,单位排烟量取60m³/h·㎡,且风机排烟量不应小于7200m³/h;机械排烟系统担负两个及两个以上防烟分区时,单位排烟量取120m³/h·㎡,且风机排烟量应按最大防烟分区面积确定。 5、防烟分区内任一点到排烟口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30m . 6、公共建筑厨房排油烟管道宜按防火分区设置,且在与竖向排风管连接的支管处应设置150℃动作的防火阀。 7、排烟管接多个排烟口时,每个排烟口单独接的排烟管段需安装手动风量调节阀或采用可调节风量的风口,以备工程后期进行风量平衡调节,同时还应安装电动防火阀,以满足消防联动控制要求。 8、消防楼梯间及前室设有机械加压送风时,应考虑超压泄压。通常可在楼梯间及前室合适位置设置余压阀,以解决超压打开消防通道门困难的问题,应注意此时余压阀前需安装防火阀,火灾时防火阀70℃熔断关闭,手动复位;也可以在加压风机送风段设旁通管与室外相接,旁通管上设常闭电动控制阀,电动控制阀启闭信号由相应楼梯间的压力传感器提供。 9、用于一个防火分区的排烟风管水平穿越另一个防火分区时,其在穿越的

防排烟规范

1、GB50045-95 中8.1.5 条:机械加压送风和机械排烟的风速,应符合下列规定: 采用金属风道时,不应大于20m/s。 采用内表面光滑的混凝土等非金属材料风道时,不应大于15m/s。 送风口的风速不宜大于7m/s;排烟口的风速不宜大于10m/s。 下列部位应设置独立的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设施; 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间前室或者合用前室。 采用自然排烟措施的防烟楼梯间,其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前室。 封闭避难层(间)。 高层建造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合用前室和消防电梯间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量应由计算确定, 或者按表的规定。当计算值和本表不一致时,应按两者中较大值确定。 防烟楼梯间(前室不送风)的加压送风量 系统负担层数 <20 层加压送风量(m3 ) 25000~30000

防烟楼梯间及其合用前室的分别加压送风量 系统负担层楼 <20 层 20 层~32 层 送风部位 防烟楼梯间 合用前室 防烟楼梯间 合用前室 加压送风量(m 3/h) 16000~20000 12000~16000 20000~25000 18000~22000 上四个表的风量按开启 2.00m×1.60m 的双扇门确定。当采 用单扇门时,其风量可乘以 0.75 系数计算;当有两个或者两个以 上出入口时,其风量应乘以 1.50~1.75 系数计算。开启门时,通 过门的风速不宜小于 0.70m/s 。 风量上下限选取应按层数、风道材料、防火门漏风风量等 因素综合比较确定。 层数超过三十二层的高层建造, 其送风系统及送风量应分段设计。 防烟楼梯间采用自然排烟、前室或者 合用前室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时的送风量 系统负担层数 <20 层 20 层~30 层 加压送风量(m 3 / h) 22000~27000 28000~32000 消防电梯间前室的加压送风量 系统负担层数 <20 层 20 层~30 层 加压送风量(m 3 /h) 15000~20000 22000~27000 35000~40000 20 层~30 层

防排烟系统设计的规定及要求

防排烟系统设计的规定与要求 一、防排烟系统在防灾救灾中起的重要作用 当今世界很多重特大火灾事故造成人员大量伤亡和财产的重大损失,主要是火灾现场中的浓烟与烈焰。两者之间更为危害的还是浓烟。浓烟给火灾现场受困人员向外逃生增添了很多艰难险阻,乌黑的浓烟使人视线不清,找不到逃生之路,呼吸困难,吸入浓烟还会中毒,甚至窒息死亡,逃不出火场。另外,浓烟还给进入火场进行救援的人员增加障碍,使人看不见前进道路,行动延缓,搜救目标看不见,错过了很多救人的时间和机会。有时甚至救人未成,反而被烟火所困,危及救援人员的自身安全。造成火灾现场人员逃生难,救援人员救灾难的两难现象。例如:2003年2月18日国大邱市地铁火灾,火灾发生后,车站电力照明设备立即自动断电,没有事故照明灯光,更有毒气浓烟弥漫,浓烟排不出去,地铁站漆黑一片,车上被困人员无法逃生,救援人员因有毒气浓烟威胁,一时难以接近现场救人,造成140人死亡,99人失踪,130人受伤。又如,2004年8月1日巴拉圭首都亚松森市的“Ycuo Bolanos”多层超市火灾,火灾发生后熊熊大火和滚滚浓烟几分钟席卷了整个超市,因为没有机械排烟系统排烟,救援人员难以开展有效的救人和救火工作,被烟火围困人员无法逃生,造成464人死亡,520人受伤。这两起特大伤亡的火灾事故足以说明火灾浓烟的危害性,更说明了机械排烟系统的重要性。如果这两起火灾的建筑和车上装设了机械排烟系统,且系统启动运作正常的话,及时启动自动排烟风机,把有毒气体和浓烟排走,就不会造成如此重大的伤亡事故。很多高层建筑、

地下工程、交通隧道、公共娱乐场所火灾事故造成人员重大伤亡的惨重教训,使人们清楚地认识到设计安装好防排烟系统和确保系统的性能长期良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火灾事实告诉我们防排烟系统在火灾发生时能有效地控制烟气的蔓延;且排烟迅速及时,对救人、救灾工作起着关键的作用。它关系到救灾救人成功与否的重要消防设施,必须要设计安装好,维护保养好,保证使用期长期的性能良好状态。 今天,我给大家讲防排烟系统,首先介绍一下什么是防排烟系统。 按建规要求在建筑中必须设置的所有防烟设施组成的系统叫防烟系统。(如图) 按建规要求在建筑中必须设置的所有排烟设施组成的系统叫排烟系统。(如图) 防烟系统的作用是—— 建筑一旦发生烟火灾情能有效地把烟气控制在划定的防烟区域围,不 让它扩大蔓延到其它区域,减少建筑大面积的受害,能减少救人救灾 的难度。 排烟系统的作用是—— 建筑一旦发生烟火灾情,能迅速启动,及时地把烟气排出建筑外,使 疏散人员、救灾人员不被烟火所困,减少人员的伤亡和财产损失。为 救人救火创造有利的条件。 防烟设施分为二种形式: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设施; 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设施。 排烟设施分为二种形式:机械排烟设施; 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设施。

关于消防排烟口的设置要求

关于消防排烟口的设置要求 1.1 建筑设置机械排烟的场所要求: 依据 GB 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一般民用 建筑的下列主要场所应设机械排烟系统,具体如下: (1)在可燃物集中、人员相对较多的地上公共建筑,当建筑面 积超过 300 平方米,未设置自然排烟或自然排烟不符合规范要求时。 (2)建筑中庭内当未设置自然排烟或自然排烟不符合要求时, 应设置机械排烟。 (3)在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内,总建筑面积超过 200 平方米, 面积超过 50 平方米的房间,且存在较多可燃物质或者长时间有人 员停留的场所内,当无自然排烟时或自然排烟不符合要求时,应设 置机械排烟。 (4)歌舞娱乐场所设置在建筑地下、半地下或 4 层及 4 层以上,以及设在 1~ 3 层且建筑面积大超过 200 平方米的房间内,当未设置自然排烟或自然排烟无法满足要求时,应设置机械排烟。 1.2 建筑物走道内机械排烟的设置要求: 1、建筑物走道内机械排烟的设置要求: ①走道内设置自然排烟,但距离最远点大于 30m。 ②走道长度大于 20m 无自然排烟。 ③走道长度大于 60m。 2、机械排烟量以及排烟口面积的计算:

①排烟量及风速 (1) 通常机械系统排烟量要求见表一。排烟系统一般为竖向设置,火灾时应当考虑每个风道一般承担两个以上分区的排烟量。所以,应按建筑中最大的防烟分区面积设计排烟量,本文以≥120m3 / h 平方米排烟量为例进行计算。假设建筑中最大防烟分区面积为 360 平方米,排烟管道内排烟总量计算为:360× 120 =43 200m3 / h。在同一个防烟分区内应设置两个以上的排烟管道,从不同的方向进行排烟更为安全可靠。 (2)通常排烟系统的风速要求见表二。由表二可见, 管道材质使用金属材料时,风速不应超过 20m/s; ②管道材质使用内部光滑平整的非金属材料时,风速不应超过 15m/s; ③送风口附近的最大风速不宜超过 7m/s,排烟口附近的最大风速不宜超过 10m/s。 2.2 排烟口面积

机械排烟系统设施及设置要求

机械排烟系统设施及设置要求 一、设置要求 1.同一个防烟分区应采纳同一种排烟方式。 2.当建筑的机械排烟系统沿水平方向布置时,每个防火分区的机械排烟系统应独立设置。 3.建筑高度超过50m的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住宅,其排烟系统应竖向分段独立设置,且公共建筑每段高度不应超过50m,住宅建筑每段高度不应超过100m。 4.排烟系统与通风、空气调整系统应分开设置;当确有困难时可以合用,但应符合排烟系统的要求,且当排烟口打开时,每个排烟合用系统的管道上需联动关闭的通风和空气调整系统的掌控阀门不应超过10个。 二、系统设施及设置要求 1.排烟风机 1)排烟风机宜设置在排烟系统的最高处,烟气出口宜朝上,并应高于加压送风机和补风机的进风口,两者垂直距离或水平距离应符合:竖向布置时,送风机的进风口应设置在排烟机出风口的下方,其两者边缘最小垂直距离不应小于6.00m;水平布置时,两者边缘最小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0m。 2)排烟风机应设置在专用机房内,该房间应采纳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隔墙和1.50h的楼板及甲级防火门与其他部位隔开,且风机两侧应有600mm以上的空间。对于排烟系统与通风空气调整系统共用的系统,其排烟风机与排风风机的合用机房应符合下列规定: 机房内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机房内不得设置用于机械加压送风的风机与管道。

排烟风机与排烟管道的连接部件应能在280℃时连续30min保证其结构完整性。 3)排烟风机应充足280℃时连续工作30min的要求,排烟风机应与风机入口处的排烟防火阀连锁,当该阀关闭时,排烟风机应能停止运转。 2.排烟管道 1)机械排烟系统应采纳管道排烟,且不应采纳土建风道。排烟管道应采纳不燃材料制作且内壁应光滑。当排烟管道内壁为金属时,管道设计风速不应大于20m/s;当排烟管道内壁为非金属时,管道设计风速不应大于15m/s。 2)排烟管道及其连接部件应能在280℃时连续30min保证其结构完整性。 3)竖向设置的排烟管道应设置在独立的管道井内,排烟管道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50h。 4)水平设置的排烟管道应设置在吊顶内,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50h;当确有困难时,可直接设置在室内,但管道的耐火极限不应小于1.00h。 5)设置在走道部位吊顶内的排烟管道,以及穿越防火分区的排烟管道,其管道的耐火极限不应小于1.00h,但设备用房和汽车库的排烟管道耐火极限可不低于0.50h。 6)当吊顶内有可燃物时,吊顶内的排烟管道应采纳不燃材料进行隔热,并应与可燃物保持不小于150mm的距离。 7)设置排烟管道的管道井应采纳耐火极限不小于1.00h的隔墙与相邻区域分隔;当墙上必需设置检修门时,应采纳乙级防火门。 3.排烟防火阀 排烟管道下列部位应设置排烟防火阀:

排烟的设置范围和一般规定

1 、排烟系统排烟口距可燃物或可燃构件的距离不应小于( )m。 A. 1.5 B. 2.5 C. 3.5 D. 4.5 正确答案:A 排烟口距可燃物或可燃构件的距离不应小于 1.5m 。 2 、挡烟垂壁是用于分隔防烟分区的装置或设施,可分为固定式或活动式。对于固定式 可采用隔墙、楼板下不小于()mm 的梁或吊顶下凸出不小于()mm 的不燃烧体。 A. 200 ;300 B. 300 ;400 C. 400 ;500 D. 500 ;500 正确答案:D 挡烟垂壁:固定式挡烟垂壁可采用隔墙、楼板下不小于500mm 的的梁或吊顶下凸出不 小于500mm 的不燃烧体。 2 、选取送风系统末端所对应的送风最不利的三个连续楼层模拟起火层及其上下层,封闭避难层(间)仅需选取本层,测试前室及封闭避难层(间)的风压值及疏散门的门洞断面风速值,应分别符合相关规范规定且偏差不大于设计值的()。 A. 5%

B. 10% C. 8%

D. 15% 正确答案:B 选取送风系统末端所对应的送风最不利的三个连续楼层模拟起火层及其上下层,封闭避难层(间)仅需选取本层,测试前室及封闭避难层(间)的风压值及疏散门的门洞断面风速值,应分别符合相关规范规定且偏差不大于设计值的10% 。 4 、在《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 》所要求的下列部位对于风速的不宜超过的最大值与《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 》中所要求的任何消防管道的给水流速最大允许值在数值上完全一致的是()。 A. 加压送风口的风速 B. 排烟口的风速 C. 机械补风口的风速 D. 自然补风口的风速 【解析】A,根据《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8.1.8,消防给水管 道的设计流速不宜大于 2.5m/s ,但任何消防管道的给水流速不应大于7m/s 。再参考《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 》 3.3.6-3 ,送风口的风速不宜大于7m/s ;根据4.4.12-7 ,排烟口的风速不宜大于10m/s ;根据4.5.6,机械补风口的风速不宜大于10m/s ,人员密集场所补风口的风速不宜大于5m/s ;自然补风口的风速不宜大于3m/s ,故本题各选项中只有送风口的风速数值上与给水管道流速相同。 5 、地下车站站厅、站台的防火分区应划分防烟分区,且每个防烟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宜 超过()m2 。 A、600 B、750 C、900 D 、120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