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物必修三第一章第二章练习含详细解答

生物必修三第一章第二章练习含详细解答

深圳第二外国语学校国庆假期作业2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1、2节细胞生活的环境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1.以下关于人体内环境的描述中,错误的选项是()

A.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葡萄糖、血红蛋白和激素等

B.免疫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

C.HCO-3、HPO2-4等参与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

D.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血浆等

2.(2021年湘潭高三第一次模拟)如下列图为人体体液相关组成及各成分间的关系,请依次填出①~⑤相关内容()

A.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淋巴细胞外液

B.细胞外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内液

C.细胞外液组织液血浆淋巴细胞内液

D.细胞内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外液

3.(2021年高考上海卷)某种寄生虫寄生在人体淋巴管内,会造成下肢肿胀,这是由于肿胀处()

A.细胞间隙积聚液体

B.细胞不能承受氨基酸

C.细胞不能对脂肪进展分解

D.细胞外液Na+浓度是内液的12倍

4.根据以下列图判断,正确的描述是()

①对于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过程a较过程b和c更为重要②组织液中的CO2有害无益③组织液中的物质是有变化的④过程b或c受阻可导致组织水肿A.①③B.①②

C.②④D.③④

5.下表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相关表达不.正确的成分(mmol/L) Na+K+Ca2+Mg2+Cl-有机酸蛋白质

①②142

③147 4.0

④10 140 25 -47

A.④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

B.②属于血浆,③属于组织液,②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③增多

C.肝细胞中的CO2从产生场所扩散到②至少需穿过6层磷脂分子层

D.③与④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6.以下列图是人体某组织构造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③④组成的

B.②中含激素、血红蛋白、乳酸、CO2等物质

C.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先进入③,再进入④

D.血浆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的途径是②→③→④

7.(2021年江苏高三调查)稳态是人体进展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正常人体内环境的特征是()

A.血浆的酸碱度近中性,~

B.血浆的渗透压高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C.男性每100 mL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约为12~15 g

D.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低于37 ℃

8.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

A.酶促反响加快B.渗透压下降

C.细胞代谢异常D.血糖含量偏高

9.(2021年西安高三分科检测)以下各项不.能诱发人体组织水肿的是()

A.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

B.营养不良造成血浆蛋白含量减少

C.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液中的蛋白质不能回流

D.饮水过多,大量水分滞留在组织液

10.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A.有3种以上的生理系统参与维持内环境稳态

B.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失调与外界环境无关

C.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有限

D.稳态有利于参与其调节的器官保持机能正常

11.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血液pH的变化趋势、引起pH变化的物质、能起缓冲作用的物质分别是()

A.降低、CO2、Na2CO3B.降低、乳酸、NaHCO3

C.升高、CO2、H2CO3D.升高、乳酸、NaHCO3

12.(2021年温州八校联考)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因素会引起内环境发生变化,以下相关表达中错误的选项是()

A.剧烈运动中,内环境的pH有下降趋势

B.食物中长期缺少蛋白质会导致血浆蛋白含量下降进而引起组织水肿

C.中暑是神经调节紊乱造成的,与体液调节无关

D.佝偻病与内环境的稳态失调有一定的关系

13.请根据以下列图答复以下问题:

(1)假设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降低,会引起图中的[]________的液体增多,其结果将会引起组织水肿。

(2)假设某人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那么形态发生变化的是图中的[]________,引起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此病主要是影响人体有氧呼吸第________阶段。

(3)胰腺组织细胞可以分泌胰液、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其中__________________可以进入血液,参与糖类代谢的调节。

14.H1N1流感病毒会引起机体发烧、鼻塞等病症,有人在刚刚有点发烧时就服用扑热息痛药,使体温迅速下降。

(1)医生认为这样的做法不可取,因为一定限度内的发热是机体的良性反响,是人体____________________调节网络维持机体稳态的集中表达。

(2)试列举发烧现象产生时,细胞中________(细胞器)产生的能量除了使体温上升,还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肌肉注射相比,静脉点滴将大剂量药物迅速送到全身细胞。请写出以下列图中4处内环境成分的名称: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15.内环境是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酸碱度及各种化学物质的含量,正常情况下能够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是人体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1)人体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及化学物质含量会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人体维持体温相对恒定的调节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正常个体的特异性免疫存在差异,如有的人体内具有抗肝炎病毒的抗体,有的人体内却没有,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尝试构建人体肝脏内血浆、组织液、成熟红细胞内液间O2、CO2扩散的模型(①在图形框间用实线箭头表示O2,用虚线箭头表示CO2。②不考虑CO2进入成熟红细胞内液。)

血浆

成熟红细胞内液

组织液

课时27

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1.以下能正确表示神经纤维受刺激时,刺激点膜电位由静息电位转为动作电位的过程是()

A.①→④B.②→③

C.③→②D.④→①

2.以下有关突触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联系

B.一个神经元只有一个突触

C.突触由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构成

D.神经递质能透过突触后膜

3.以下关于突触的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

A.神经元的树突末梢经过屡次分支,最后每个小枝末端膨大形成突触小体

B.突触小体可以与其他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等通过一定方式形成突触

C.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突触的亚显微构造

D.前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前膜和后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后膜共同构成突触

4.如下列图,图1为细胞膜亚显微构造示意图,图2为突触构造示意图,那么相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图1中I侧为细胞膜内侧,Ⅱ侧为细胞膜外侧

B.脂质分子可优先通过细胞膜与图1中A密切相关

C.图2中E为突触后膜,F为突触前膜,C物质被释放出来依靠主动运输

D.图2中C的名称为神经递质,C与D结合后,突触后膜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

5.(2021年山东济南第一次模拟)在动物脑内有一类只有突触构造而没有信息传递功能的突触,被称为“沉默突触〞。据此推测“沉默〞的可能原因是()

①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没有直接接触②突触后膜缺乏相应的受体③突触前膜缺乏相应的受体④突触前膜不能释放相应的神经递质

A.①②B.②④

C.③④D.①④

6.神经冲动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时,以下生理活动不.会发生的是()

A.生物膜的融合和转化

B.离子通道的开放和关闭

C.ATP的合成和水解

D.信号分子与突触前膜上受体的识别和结合

7.以下有关神经信号的传导与传递,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

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不需要消耗A TP的

C.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是单向的

D.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是通过局部电流完成的

8.以下列图为某反射弧的局部模式图,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A端与效应器相连接,B端与感受器相连接

B.C处的液体是组织液,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影响兴奋的传递

C.刺激D点,在E处测到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方向的

D.把某药物放在C处,刺激E点,D处没电位变化,说明该药物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有阻断作用

9.以下列图为一突触的构造模式图。以下相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刺激b点,bc段膜外电流方向为b→c

B.刺激b点,c、d同时兴奋

C.刺激b点,a、c均会兴奋

D.刺激b点,必定会引起B神经元的兴奋

10.(2021年北京西城高三抽样)右图表示神经调节的反射弧模

式图,以下分析判断正确的选项是()

A.构造③的存在使相邻两神经元之间的兴奋单向传递

B.神经冲动传到②处时细胞膜内外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

C.①处兴奋时膜外电流的方向与兴奋的传导方向一样

D.假设刺激Ⅱ处,那么在Ⅰ和Ⅲ处可以检测到电位变化

11.(2021年江苏高三调研)肉毒杆菌素是从肉毒杆菌中提取的一种细菌毒素蛋白,它能阻遏乙酰胆碱释放,从而起到麻痹肌肉的作用。美容医疗中通过注射适量的肉毒杆菌以到达除皱效果。肉毒杆菌毒素除皱的机理最可能是()

A.抑制核糖体合成乙酰胆碱

B.抑制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

C.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阻遏与受体结合的乙酰胆碱被去除

D.与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特异性结合,阻止肌肉收缩

12.(原创题)

2010年12月5日晚,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邮政局长谷青阳酒

后驾车,撞死5名青少年,这起特大交通事故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

醉酒之人往往语无伦次、呼吸急促、行动不稳,以上生理活动与以

下哪些构造有关()

A.大脑脑干小脑

B.大脑大脑脑干

C.大脑下丘脑小脑

D.大脑小脑脑干

13.某同学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神经元涂片,图甲是他看到的一个视野。请答复:

(1)图甲中该同学看到的主要是神经元的________;图甲中还能看到三个突触,它们的突触后膜是________________。

(2)图乙为该同学在网络上查阅到的一个神经—肌肉突触的亚显微构造模式图。当兴奋传到传出神经末梢时,Ach(乙酰胆碱)与Ach受体结合,引起肌肉收缩。

①当兴奋传导到①处时,兴奋部位膜两侧的电荷分布情况为________;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Ach立即被分解,假设某种药物可以阻止Ach的分解,那么会导致________________。

②研究说明,不少重症肌无力患者是由于受病毒感染后,机体产生的________,它除与病毒结合之外,还能与Ach受体结合,阻碍兴奋的传导,导致肌无力。这说明患者所感染的病毒外表有一种化学基团与Ach受体相似。因此在免疫学上此种重症肌无力属于一种________病。

14.图甲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从树突到细胞体,再到轴突及末梢(即一个完整的神经元模式图);图乙表示突触亚显微构造模式图。据图答复以下问题:

(1)图甲中假设①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⑤代表神经支配的小腿肌肉,那么③称为________________。

(2)假设刺激图甲中b点,图中________点可产生兴奋。

(3)图乙中的突触后膜属于神经元的______________局部。

(4)突触小体产生的神经递质是由细胞中的________分泌,并通过________释放到突触间隙中,该过程属于细胞的______功能。

(5)突触后膜上的____________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会引起图乙中B细胞________,使突触后膜上的膜电位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的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探究创新题)如图为反射弧的模式图。X、Y为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Z为突触间隙。答复以下问题:

(1)图中A为________,虚线所围成的局部属于反射弧中的________。

(2)某种药物可以阻断青蛙屈肌反射活动。将药物放在X处,刺激Y,肌肉收缩;将药物放在Z,刺激Y,肌肉不收缩。该实验结果证明这种药物在神经系统中仅对兴奋在________有阻断作用。

(3)如果在Y处膜外安放如下列图的灵敏电流计,给予X点一个强刺激,X点处神经纤维膜内电位发生的变化是______,电流计指针发生________次偏转。兴奋在神经细胞间只能单向传递,能否利用题中已有条件设计实验证明?请简要说明设计思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时28

第2、3节通过激素的调节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1.以下关于动物体内酶和激素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①激素和酶的功能都具有专一性

②它们都是蛋白质

③都是由内分泌细胞分泌的

④有的动物细胞既能产生激素又能合成酶

⑤能产生酶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激素

⑥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酶

⑦激素产生后一般作用于其他细胞

A.①②⑤B.④⑤⑥⑦

C.①④⑤⑦D.①②③⑤⑥

2.(2021年江苏苏、锡、常、镇四市联考)甲状腺激素、胰岛素、性激素的共同特点是() A.元素组成一样B.合成部位一样

C.运输途径一样D.生理功能一样

3.将蛙的卵巢放入含有蛙脑垂体提取液的培养液中,同时检测某种激素的含量,经过一段时间培养后,再检测培养液中该激素的含量,发现该激素含量增加,这种激素是() A.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B.促性腺激素

C.促甲状腺激素D.雌激素

4.动物激素调节的特点是()

A.激素是细胞的组成物质,种类多、含量极微

B.激素分子弥散在体液中,对全身细胞都起作用

C.激素与靶细胞结合并发挥作用后被灭活

D.安康人体内的激素含量是固定不变的

5.以下与血糖调节有关的表述,不.正确的选项是()

A.血糖调节的机制是反响调节

B.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相互拮抗

C.肾上腺素参与血糖调节

D.肌糖原可分解为葡萄糖以维持血糖浓度

6.(2021年江苏高三调研)以下各项中,可能导致尿糖产生的因素有

①肾小管病变,葡萄糖的重吸收能力下降②一次性大量进食糖类③病毒感染并破坏胰岛B细胞④胰岛A细胞分泌旺盛,胰高血糖素含量过量⑤肥胖引发肌肉组织减少⑥长期心理压力大,精神紧张

A.①②④⑤B.①②③⑤⑥

C.①②④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

7.(2021年高考四川卷)某同学感冒发热39 ℃,伴有轻度腹泻。与病前相比,此时该同学的生理状况是()

A.呼吸、心跳加快,心肌细胞中ATP大量积累

B.汗液分泌增多,尿量减少,血浆Na+浓度降低

C.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代谢增强,产热量增加

D.糖原合成增强,脂肪分解加快,尿素合成增多

8.(2021年浙江绍兴调研)如图是人体体温调节的曲线图,请据图分析,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A.当环境温度为25 ℃时,产热量等于散热量

B.当环境温度从25 ℃下降到10 ℃时,从时间t1到时间t2,散热量增加是由于人体体温与环境温度的温差加大造成的

C.时间t2以后,散热量减少,这是体温调节的结果

D.时间t3以后,产热量小于散热量

9.如图,曲线表示某安康成年人分别饮1升清水及饮1升生理盐水后的尿生成速率。错误的表达是()

A.饮清水后约1 h,尿生成速率到达峰值

B.h,血液中的抗利尿素浓度降低

C.在3 h内,饮清水较饮生理盐水产生的尿量多

D.3 h后两条曲线将不再穿插或重叠

10.以下列图为水平衡调节机理,请据图判断A、B、C依次为()

A.抗利尿激素、渴觉中枢、肾小管

B.渴觉中枢、抗利尿激素、肾小管

C.抗利尿激素、肾小管、渴觉中枢

D.渴觉中枢、肾小管、抗利尿激素

11.有三只生存状况一致的小狗,分别切除它们的下丘脑、甲状腺、垂体,然后测量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变化,结果如下表所示:

促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

释放激素

甲---

乙+--

丙++-

(注:“+〞代表增加,“-〞代表减少)

甲、乙、丙三只小狗被切除的器官分别是()

A.垂体、下丘脑、甲状腺B.垂体、甲状腺、下丘脑

C.甲状腺、垂体、下丘脑D.下丘脑、垂体、甲状腺

12.以下列图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以下有关表达中,不.能准确地描述其调节过程的是()

A.水盐平衡调节的过程可通过A→B→C→D→E来实现,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B.血糖平衡调节的过程可以通过C→D→E来实现,属于体液调节

C.当人的手被针扎时,其调节过程可能通过A→B→E来实现,属于神经调节

D.假设图表示体温调节过程,那么体温调节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13.以下列图表示下丘脑神经细胞、垂体细胞、甲状腺细胞及它们分泌的激素之间的关系,研究说明物质乙是一种糖蛋白。请答复以下问题。

(1)图中的下丘脑神经细胞除具有神经细胞的功能外,还具有________功能。

(2)如果用物质丙饲喂正常动物,那么物质甲、乙的分泌量的变化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如果用物质乙饲喂正常动物,那么物质丙的分泌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物质乙与甲状腺细胞的细胞膜外表的________结合,反映出细胞膜能进展。

(4)假设刺激图中A点,电表指针偏转的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稳态是人体进展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机体处于不同的外界环境或生理状态时,体内的一些组织、器官、系统的功能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但是人体并不会因此而失去稳态。请据图答复以下问题:

(1)正常机体血液中②的含量变化对①③的分泌起调节作用,此种调控机制为____________调节。

(2)在寒冷环境中,②分泌量增加的同时________(填字母)的分泌量也会增加,二者共同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作用。请写出寒冷条件下皮肤立毛肌收缩,起鸡皮疙瘩的反射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会不断变化,导致该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的变化和体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人悲伤或紧张时易受病毒感染,这一作用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由图2可知:稳态的实现是神经、内分泌、免疫三大系统之间通过细胞产生的________(物质)联系的。

15.(2021年河北石家庄调研)为研究影响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泌的因素,研究者从刚宰杀的大白鼠体内别离出新鲜的下丘脑和垂体,然后把这些构造单独或一起培养于相应的培养基中,一定时间后,测定培养基内TSH的浓度。实验处理和结果如下列图,请答复以下问题:

(1)设置A瓶作对照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瓶和B瓶比较,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瓶和C瓶比较,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瓶和________瓶比较,结论是甲状腺激素能够抑制垂体分泌TSH。

(5)除上述结论外,该实验还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2节细胞生活的环境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1解析:选A。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的蛋白质,属于细胞内液,不属于血浆的成分;免疫调节能识别内环境中的自己成分,排除内环境中的非己成分,从而维持了内环境各局部的相对稳定;血浆中存在有HCO-3/H2CO3、HPO2-4/H2PO-4等缓冲对来维持血浆的pH相对稳定;淋巴细胞可以在淋巴管内,也可以通过淋巴循环进入血液,因此其内环境包括淋巴、血浆等。

2解析:选B。根据题图所示,①由②③④构成,属于细胞外液。②与④可相互渗透,④只能向③渗透,③只能向②渗透,那么可推知②为血浆,③为淋巴,④为组织液。组织液与细胞内液可以相互渗透,⑤为细胞内液。

3解析:选A。内环境中的三种液体之间的相互转化是:血浆和组织液可以相互渗透转化,组织液与淋巴之间是单向转化,即组织液只能渗透进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由于寄生

虫寄生使淋巴管堵塞,组织液无法继续渗透进入淋巴管,所以组织间隙中会积聚液体,导致组织水肿。

4解析:选D。此题考察内环境稳态与调节,以及识图分析能力。营养物质的供应和代谢废物的排出对组织细胞的正常生命活动都是必不可少的,组织液中的CO2可参与pH稳态的调节,组织液中的物质不断更新,处于不断变化之中,b或c受阻会影响组织液回流出现组织水肿。

5解析:选C。根据表格Na+和K+的含量可以确定①(②③)为细胞外液,④为细胞内液;再依据蛋白质含量上下可以确定②为血浆,③为组织液。肝细胞中的CO2从产生场所扩散到②至少需要穿过10层磷脂分子层。

6解析:选D。①为淋巴管(盲管)中的淋巴,②是毛细血管(内有单行的红细胞)中的血浆,③是组织细胞间的组织液,④是细胞内液。内环境只由①②③构成。血红蛋白不在血浆中,而是在红细胞中。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分布在内环境中,不进入细胞内液。

7解析:选A。正常人体内血浆的渗透压等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才能够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和功能;血红蛋白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不能成为内环境的特征;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 ℃左右。

8解析:选C。此题考察内环境稳态的生理意义,为容易题。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展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就会引起新陈代谢紊乱,并导致疾病。渗透压与血糖含量变化只是稳态被破坏的两种表现;酶促反响加快说明各方面条件适宜,故稳态没有遭到破坏。

9解析:选D。人体组织水肿的直接原因是组织液增加。饮水过多,会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液的量会增加,但是多余水分不会滞留,会通过形成较多的尿液把多余的水分排出。

10解析:选B。内环境稳态的调节需呼吸、循环、运动、排泄、内分泌系统等的参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有限;内环境稳态的失调与外界环境有关,如人长期处于低温环境,会导致体温失调,从而导致疾病,稳态有利于生命活动的正常进展,有利于参与调节的器官保持机能正常。

11解析:选B。此题考察代谢产物对内环境性质的影响及调节。缺氧状态下的长时间运动会导致骨骼肌无氧呼吸加剧,细胞内乳酸积累,从而导致血液pH降低,此时血液中的缓冲物质中的碱性成分(NaHCO3等)发挥作用,以防止pH的进一步降低。

12解析:选C。根据稳态的含义可知,机体的稳态是在神经和体液的共同调节下得以维持的。剧烈运动中产生的乳酸,会使内环境的pH略有下降;食物中长期缺少蛋白质,会导致血浆蛋白含量下降,进而使从血浆内进入组织液的水分多于回流的水分,引起组织水肿;中暑是外界环境温度过高造成的,从而引起代谢紊乱,而不是由神经调节紊乱造成的;佝偻病是由于机体缺少钙盐引起的。

13解析:图中①为淋巴,④为血浆,⑥为组织液。当血浆中蛋白质降低时,组织液增多,引起组织水肿;图中⑤为红细胞,当发生基因突变后会出现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携带、运输氧的能力下降,影响有氧呼吸第三阶段;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属于内环境的化学组成。

答案:(1)⑥组织液(2)⑤红细胞基因突变三

(3)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14答案:(1)神经—体液—免疫

(2)线粒体为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提供能量、为合成相应抗体提供能量

(3)组织液血浆淋巴组织液(B、C对应内环境成分可颠倒)

15答案:(1)细胞的代谢活动和外界环境的不断变化

(2)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3)不同个体在生活过程中会承受不同抗原的刺激

(4)见以下列图

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1解析:选D。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为膜外为正电位、膜内为负电位,当某一点受到刺激时,刺激点膜外变为负电位,膜内变为正电位,即由图④变为图①。

2解析:选A。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经过屡次分支,与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者细胞体形成突触;突触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局部构成的;释放到突触间隙里的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后一个神经元兴奋或者抑制,并在作用完成后很快被分解,要注意突触小体和突触不是一回事。

3解析:选B。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经过屡次分支,最后每一个小枝的末端膨大呈杯状或球状,叫突触小体。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突触的亚显微构造,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局部构成。突触前膜是突触小体的膜,突触后膜是与突触前膜相对应的胞体膜或树突膜。

4答案:D

5解析:选B。突触间兴奋的传递方式是单向传递,即由突触前膜中的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到达间隙,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后膜的电位变化。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并不直接接触。

6解析:选D。神经冲动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通过细胞膜以胞吐的方式释放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被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识别,激活突触后膜离子通道的开放和关闭,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神经冲动的产生,这个过程消耗能量,自然发生A TP的合成和水解,注意受体在突触后膜上,不在突触前膜。

7解析:选C。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双向传导,需要消耗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兴奋在神经元细胞之间的传递是通过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刺激突触后膜完成的,是单向传递的。

8解析:选B。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到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是单向传递的,所以依图可确定A端与感受器相连接,B端与效应器相连接,传导方向从A端到B端。刺激E点,兴奋不能传到D点,假设再刺激D点,在E处测到电位变化,那么说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9解析:选C。A错误:刺激b点,bc段膜外电流方向是c→b;B错误:刺激b点,c 点先兴奋,然后是d点;D错误:刺激b点,因递质的种类有兴奋性和抑制性的,故B神经元可能是兴奋也可能是抑制。C正确,兴奋在单个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所以刺激b点,a、c均会兴奋。

10解析:选A。构造③是一个突触,在这里兴奋只能由突触前膜向突触后膜传递,为单向传递。②处兴奋时膜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①处兴奋时,膜外的电流方向和兴奋的传导方向刚好相反。假设刺激Ⅱ,在Ⅰ处能检测到膜电位变化,但是Ⅲ处不能检测到膜电位变化,因为③处兴奋不能逆着突触传导。

11解析:选B。肉毒杆菌毒素能阻遏乙酰胆碱释放,故B选项正确。

12解析:选A。此题旨在考察学生对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掌握,大脑是高级活动的中枢,具有语言中枢,小脑调节运动的协调与准确,脑干控制最根本的生命活动,如呼吸、心跳、循环等,因此脑干也称活命中枢。

13答案:(1)胞体和树突胞体膜或树突膜

(2)①内正外负肌细胞持续兴奋②抗体自身免疫

解析:a代表传入神经,b代表轴突末梢,c代表传出神经,d代表轴突,e代表树突。根据神经元之间兴奋传递的方向可以确定③为神经中枢。突触后膜是由树突或细胞体的膜构

成的。高尔基体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神经递质是由高尔基体进展分类、包装形成小泡,然后以胞吐的方式排出细胞外。

14答案:(1)神经中枢(2)a、e、d、c

(3)树突或细胞体(4)高尔基体小泡胞吐

(5)特异性受体产生兴奋由外正内负变为内正外负

15答案:(1)效应器神经中枢

(2)细胞间的传递(或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或突触上的传递)

(3)由负变正0将电流计置于Y处,刺激X点指针不偏转;将电流计置于X处,刺激Y点指针偏转

第2、3节通过激素的调节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1解析:选C。酶催化一种或一类物质的化学反响,激素作用于特定的靶器官或细胞,都具有一定的专一性。大局部酶是蛋白质,局部激素是蛋白质;所有的细胞都能产生酶,但只有内分泌细胞才能产生激素。内分泌腺既能产生激素又能合成酶;大局部体细胞能产生酶,但是不能产生激素。激素产生后通过体液的运输,作用于其他细胞。

2解析:选C。甲状腺激素、胰岛素、性激素分别由甲状腺、胰岛B细胞、性腺分泌,随后由体液运输至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这三种激素化学本质不一样,因此元素组成不完全一样,三种激素生理功能不同。

3解析:选D。从题目中可以看出,“某种激素〞含量的变化是由于“蛙脑垂体提取液〞中某种物质作用的结果,而垂体的分泌物中对卵巢起作用的物质是促性腺激素。解答此题时应沿着该思路展开。脑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能够促使性腺产生更多的性激素(此题为促性腺激素促使卵巢产生更多的雌激素),所以选项是D。

4解析:选C。激素是内分泌细胞产生的,通过血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细胞,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特异性结合,激活细胞内一系列的化学反响,作用后被灭活。激素在人体内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

5解析:选D。血糖调节的激素有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等,肌糖原不能直接变成葡萄糖进入血液维持血糖浓度。

6解析:选D。肾小管病变,葡萄糖的重吸收能力下降,会导致局部葡萄糖随尿液排出体外;一次性大量进食糖类导致暂时性的高血糖,也会使局部葡萄糖随尿液排出体外;胰岛B细胞被破坏,那么不能分泌胰岛素,从而使血糖浓度高于正常值,也可使局部葡萄糖随尿液排出体外;胰岛A细胞分泌旺盛,胰高血糖素含量过量,会引起血糖浓度高于正常值,也可使局部葡萄糖随尿液排出体外;肌肉组织减少,使合成的肌糖原减少,也会引起血糖浓度高于正常值,也可使局部葡萄糖随尿液排出体外;长期心理压力大,精神紧张,会导致神经调节紊乱,影响下丘脑对血糖的神经调节,从而使局部葡萄糖随尿液排出体外。

7解析:选C。由于该同学处于发热状态,此时应表现为汗液分泌减少,而腹泻时机体失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尿量会减少,B项错误;A项中,呼吸、心跳加快正确,但心肌细胞中ATP不会大量积累,因为心跳加快,心肌细胞中ATP消耗加快且细胞中ATP与ADP的相互转化始终处于一个动态平衡状态;C项正确,发热状态时与病前相比,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物质分解速度加快,代谢增强;D项错误,发热状态下糖原合成减少。

8解析:选D。人体体温处于相对恒定状态,产热量等于散热量。时间t3以后,产热量等于散热量,而不会小于散热量;当环境温度从25 ℃下降到10 ℃时,从时间t1到时间t2,由于人体体温与环境温度的温差加大,散热量增加;由于人体体温的调节,时间t2以后,散热量减少。

9解析:选D。饮清水后,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液生成量增多,排出大量尿液从而使血浆渗透压升高;饮生理盐水后,血浆渗透压根本不变,尿液生成量不会迅速增加;3 h以后,通过尿量的调节,血浆渗透压及血浆总量最终恢复到初始值,尿量的曲线将重叠。

10解析:选C。下丘脑神经中枢发出的神经冲动传到大脑皮层的渴觉中枢,引起渴觉。另外神经冲动传到垂体,引起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增强

对水的重吸收。

11解析:选D 。根据三种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之间的关系,可以判断三种激素都减少的是被切除了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都减少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加,被切除的是垂体;只有甲状腺激素减少的是被切除了甲状腺。

12解析:选B 。由题图可知,水盐平衡调节过程是A →B →C →D →E ,因此应属于神经—体液调节。血糖平衡调节过程通过A →C →D →E 及A →B →C →D →E ,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当人的手被针扎时,调节过程为A →B →E ,属于神经调节。体温调节既有神经调节也有肾上腺素参与,应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13解析:此题综合考察动物(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下丘脑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下丘脑神经细胞除有神经细胞的功能外,还可分泌抗利尿激素等,从而具有内分泌功能。物质丙是甲状腺激素,如果用物质乙饲喂正常动物,乙被消化分解破坏了空间构造,所以不会影响物质丙的分泌。物质乙与细胞膜外表受体结合,反映出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功能。假设刺激A 点,电表指针会发生方向相反的两次偏转。

答案:(1)内分泌(分泌激素) (2)减少、减少 没有明显变化 物质乙(糖蛋白)被消化分解而失去作用 (3)受体 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4)从零位向一侧偏转后回到零位,再向相反的一侧偏转后回到零位

14答案:(1)(负)反响

(2)b 协同 皮肤冷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

立毛肌

(3)外界环境因素 细胞代谢活动

(4)神经系统分泌的神经递质作用于免疫系统,使人体免疫能力下降

(5)信号分子(或神经递质、激素和免疫因子)

解析:本实验目的是研究影响促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因素,根据实验设计的单一变量原那么和对照原那么,设置A 瓶是为了排除培养基对实验结果的影响;A 瓶和B 瓶的单一变量是有无下丘脑,测得的TSH 的浓度值一样,说明下丘脑不能分泌TSH ;通过A 瓶和C 瓶的比较说明垂体能分泌TSH ;假设要证明甲状腺激素能抑制垂体分泌TSH ,实验的单一变量是有无甲状腺激素处理,D 瓶和C 瓶(或A 、C)比较,看培养基内TSH 的浓度值是否有变化,

从而得出结论。

15答案:(1)为了说明培养基(及培养过程)不产生TSH(或排除培养基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下丘脑不能分泌TSH

(3)垂体能分泌TSH

(4)C(或A、C)

(5)下丘脑能促进垂体分泌TSH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试题及详细答案解释及答题卡

第二章综合检测题 姓名:座位号:总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轴突末端可释放神经递质在神经纤维上传导,也可通过突触传向下一个神经元细胞 B.反射过程的时间长短主要取决于反射弧中突触的数目 C.兴奋沿神经纤维向前传导时,膜外电流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 D.某人大脑受伤,不能说话但能听懂别人的话,能写字能看书看报,其受损部位是语言中枢的S 区 2.用体重、性别等均相同的三组实验 用狗进行以下实验:将含有放射性碘 的注射液注射到a、b、c三组狗的体 内,然后定时检测狗体内血液中的放 射量。4d后,向a组狗体内注射无放 射性的甲状腺激素,向b组狗体内注 射无放射性的促甲状腺激素,向c组 狗体内注射生理盐水。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对实验结果描述不正确的是( ) A.a是由于甲状腺功能受到抑制 B.c在该实验中起对照作用 C.b是由于促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的功能 D.如果给狗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则实验狗的血液中放射量与a相同 3.以下最能反映健康人餐后6小时内血糖浓度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 ) 4.动物被运输过程中,体内皮质醇激素的变化能 调节其对刺激的适应能力。如图为皮质醇分泌的 调节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 A.运输刺激使下丘脑分泌激素增加的结构基础是 反射弧 B.图中M促进皮质醇分泌的过程属于神经—体液 调节 C.皮质醇作用的靶细胞还包括下丘脑细胞和垂体 细胞 D.动物被运输过程中,体内皮质醇含量先升高后

逐渐恢复 5.下列有关生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被阉割动物血液中的促性腺激素含量将降低 B.叩击膝盖下的韧带,小腿前踢过程中有化学物质传递信息 C.某人眼球被意外撞击,产生金星四溅的感觉是非条件反射 D.寒冷刺激皮肤引起皮肤血管收缩是条 件反射 6.某些麻醉剂是一种神经递质的阻断剂,当 人体使用这些麻醉剂后,痛觉消失了,而其他大部分神经的传递功能正常,这一事实说明了( ) A.不同的神经纤维是以不同的递质传递的 B.不同神经元之间的递质可能不同 C.所有的神经之间的递质可能相同 D.麻醉剂能作用于大脑皮层,使人意识模糊 7.下图表示人体和人体细胞内某些信息传递机制的模式图,图中箭头表示信息传递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如果该图表示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则a表示感受器,b表示神经中枢,c表示效应器,且其中的信息均以局部电流的形式由a传到c B.如果该图中a为下丘脑,b为垂体,c为甲状腺,则c分泌的激素过多对于a分泌d、b分泌e 均具有抑制作用 C.如果该图表示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则d过程只发生在细胞核中 D.如果该图中a表示突触小体的膜(即突触前膜),b为递质,c为突触后膜,则发生在a中的信号转换过程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8.设人在20℃的环境中产热速率为a1,散热速率为b1,进入0℃环境20 min后的产热速率为a2,散热速率为b2。以下有关产热速率与散热速率大小的比较正确的是( ) A.a1=b1,a2=b2 B.a2b1,a2>b2 D.A、B两项均对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个小题,共67分)

生物必修三第一章练习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一.选择题 1.人体的内环境是指() A组织液 B血液 C细胞内液 D细胞外液 2.毛细血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 A 组织液 B 血浆组织液 C 淋巴组织液 D血浆 3.人体的肌肉细胞直接从下列哪种液体中吸收葡萄糖() A.血浆 B.淋巴 C.消化液 D.组织液 4.在下列物质中,不参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A.血红蛋白B.葡萄糖C.二氧化碳和氧D.氨基酸 5.血细胞、肌细胞,和淋巴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依次是:()A.血浆、体液和体液 B.血液、体液和淋巴 C.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D.血液、细胞外液和体液 6.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可发生许多生化反应,其中有() A.蛋白质消化分解成氨其酸 B.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 C.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D.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 7.下图是人体组织内的各种结构示意图,A、B、C、D表示结构,①、②、③、④表示液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②只能进入A和D B.CO2浓度最高的液体是② C.血红蛋白属于①的成分 D.①②③④组成了体液 8.构成人体的各种液体中,能互相渗透 转变的是() A.血浆和组织液 B.血液和淋巴 C.组织液和淋巴 D.血浆和淋巴 9.在下列物质中,存在于人体内环境中的一组是() ①血红蛋白②血浆蛋白③葡萄糖④尿素⑤生长激素⑥尿液⑦细胞内液⑧泪液⑨乳汁⑩脑脊液 A.①③④⑤⑥ B.②③④⑤⑨ C.①⑥⑦⑧⑨ D.②③④⑤⑩ 10.除肺部以外的血浆、组织液和细胞内液中,CO2的浓度依次为()A.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 B.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 C.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 D.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 11.人体内环境中可以发生的生理过程是( ) A.抗体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的结合 B.血浆蛋白和血红蛋白的合成C.丙酮酸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D.食物中的淀粉经消化分解成葡萄糖

生物必修三第一章第二章练习(含详细解答)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1、2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葡萄糖、血红蛋白和激素等 B .免疫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 C .HCO -3、HPO 2- 4等参与维持血浆pH 相对稳定 D .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血浆等 2.如图所示为人体体液相关组成及各成分间的关系,请依次填出①~⑤相关内容( ) A .细胞内液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细胞外液 B .细胞外液 血浆 淋巴 组织液 细胞内液 C .细胞外液 组织液 血浆 淋巴 细胞内液 D .细胞内液 血浆 淋巴 组织液 细胞外液 3.某种寄生虫寄生在人体淋巴管内,会造成下肢肿胀,这是由于肿胀处( ) A .细胞间隙积聚液体 B .细胞不能接受氨基酸 C .细胞不能对脂肪进行分解 D .细胞外液Na + 浓度是内液的12倍 4.根据下图判断,正确的描述是( ) ①对于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过程a 较过程b 和c 更为重要 ②组织液中的CO 2有害无益 ③组织液中的物质是有变化的 ④过程b 或c 受阻可导致组织水肿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④ D .③④ 5.下表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④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 等 B .②属于血浆,③属于组织液,②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③增多 C .肝细胞中的CO 2从产生场所扩散到②至少需穿过6层磷脂分子层 D .③与④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6.下图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③④组成的 B .②中含激素、血红蛋白、乳酸、CO 2等物质 C .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先进入③,再进入④ D .血浆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的途径是②→③→④ 7.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正常人体内环境的特征是( ) A .血浆的酸碱度近中性,pH 为7.35~7.45 B .血浆的渗透压高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C .男性每100 mL 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约为12~15 g D .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低于37 ℃ 8.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 ) A .酶促反应加快 B .渗透压下降 C .细胞代谢异常 D .血糖含量偏高 9.下列各项不. 能诱发人体组织水肿的是( ) A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 B .营养不良造成血浆蛋白含量减少 C .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液中的蛋白质不能回流 D .饮水过多,大量水分滞留在组织液 10.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有3种以上的生理系统参与维持内环境稳态 B .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失调与外界环境无关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第一、二、三章同步练习并附有答案

必修3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1章 单元练习 一、选择题 1.细胞可以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生物是 ( ) A .鱼类 B .家兔 C .鸟类 D .草履虫 2.口腔上皮细胞所处的细胞外液是 ( ) A .淋巴 B .组织液 C .血浆 D .唾液 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 A .葡萄糖 B .激素 C .氨基酸 D .纤维素 4.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的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分别是 ( ) ①血液和组织液 ②血浆和组织液 ③淋巴和血浆 ④淋巴和组织液 A .①④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 5.如图是人体某组织内各种结构示意图,A 、B 、C 、D 表示的是结构,①、②、③、④表示的是液体,有关此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②可以进入A 、C 、D B .CO 2浓度最高的液体是① C .图中O 2浓度最低的液体是③ D .①②③④组成了体液,其中①②④属于内环境 6.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 .通过人体自身调节实现 B .包括渗透压和酸碱度的调节 C .包括pH 和血糖的调节 D .体温的调节不属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范畴 7.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稳态遭到破坏,必将引起 ( ) A .酶促反应速率加快 B .渗透压下降 C .细胞代谢紊乱 D .糖尿病 8.肌肉注射时,药液进入人体后经过的一般途径是 ( ) A .血浆→组织液→淋巴→血浆→靶细胞 B .淋巴→血浆→组织液→血浆→靶细胞 血浆→组织液→靶细胞 C .组织液 淋巴 D .组织液→血浆→组织液→靶细胞 9.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相对稳定的 B .内环境稳态是由体内各种调节机制所维持的 C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恒定不变的 D .内环境稳态不能维持,机体的生命活动就会受到威胁 10.人体内对内环境稳态起调节作用的系统是 ( ) A .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 B .循环系统和运动系统 C .排泄系统和生殖系统 D .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 11.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中,正确的一组是 ( ) ①内环境是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 ②内环境是细胞内的环境,即细胞内液 ③高等动物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 ④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淋巴构成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12.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 .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葡萄糖、血红蛋白和激素等 B .内环境的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C .HCO 3-、HPO 42-等离子参与维持血浆pH 的相对稳定 D .免疫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 13.分布在血管和淋巴管中的淋巴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分别是 ( ) A .淋巴、淋巴 B .血浆、血浆 C .血浆、淋巴 D .淋巴、血浆 14.右图为人体体液流动交换示意图,其中正确的叙述是 ( ) A .A 、B 、C 依次为消化液、血浆、尿液 B .A 、B 、C 依次为血浆、细胞内液、尿液 C .B 、C 、D 依次为组织液、细胞内液、淋巴 D .B 、C 、D 依次为组织液、淋巴、细胞内液 1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血浆是血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 B .在人体的体液中,细胞内液约占1/3,细胞外液约占2/3 C .组织液是体内所有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D .血浆和组织液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淋巴中蛋白质较少 16.人体中占体液总量百分比最大的是 ( ) A .血浆 B .淋巴 C .细胞内液 D .细胞外液 17.由于轻微创伤使小腿某处皮下青紫并且局部水肿,对这一现象合理的解释是 ( ) A .毛细血管破裂,部分血液外流,使局部组织液渗透压增高 B .毛细淋巴管破裂,淋巴外渗,使局部组织液回渗到血管 C .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使局部组织液含量减少 D .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使局部组织液含量减少 二、非选择题 18.右图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细胞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其中毛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1-3章测试题(含答案)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高一级生物科试题 1、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和释放的部位依次是 ( ) A.均为下丘脑 B.均为垂体 C.下丘脑、垂体 D.垂体、下丘脑 2、当人吃了过咸的食物时,机体对细胞外液渗透压调节的正确顺序是 ( C ) ①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②大脑皮层兴奋产生渴觉③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分泌抗 利尿激素增加○4摄水量增加○5减少尿的排出 3、动物在饥饿状态下,组织内首先可能降低含量的是:( ) A.糖原 B. 氨基酸 C. 血糖 D. 脂肪 4、将大白鼠从25℃移至0℃的环境中,大白鼠将出现的生理反应是:( ) A.耗氧量减少,竖毛肌放松 B. 耗氧量增加,体表血管收缩 C.耗氧量减少,心率变慢 D. 耗氧量增加,体温升高 5、除哪项外,均为内环境概念的要素:( ) A.细胞内液B.主要组成为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C.细胞外液D.体内细胞赖以生存液体环境 6、在人体细胞有丝分裂前期,可以看到的中心体数目是() A.2B.4C.8D.1 7、与分裂前期的细胞相比较,分裂中期的细胞内() A.DNA数目增加一倍,染色体数不变B.DNA数目和染色体数目增加一倍 C.DNA数目不变,染色体数增加一倍D.DNA和染色体数目都不变 8、根据右图所示,能表示细胞有丝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的是() A.甲→甲B.乙→甲 C.甲→乙D.乙→乙 9、对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特征的下列表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染色质螺旋化成为染色体 B、核膜消失,核仁结构逐渐消失解体 C、中心体复制 D、形成纺锤体 10.关于人体激素的叙述,错误 ..的是 A.激素在人体内作为信息物而发挥作用 B.激素在人体内含量较低,但有高效的生物催化作用 C.甲状腺激素除了促进人体产热,还有其他生理效应 D.正常人体内,激素的分泌受反馈调节 答案:B 11.现象Ⅰ:小明的手指不小心碰到一个很烫的物品而将手缩回;现象Ⅱ:小明伸手拿别人的物品被口头拒绝而将手缩回。两个现象中的缩手反应比较见下表,正确的是 选项比较项目现象Ⅰ现象Ⅱ A 反射弧的完整性不完整完整 B 是否需要大脑皮层参与可以不要一定需要 C 参与反射的神经元数量多少 D 缩手相关肌细胞数量多少 答案:B 12.下列有关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静息状态时神经元的细胞膜内外没有离子进出 B.组织液中Na+浓度增大,则神经元的静息电位减小 C.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经主动运输穿过突触后膜而传递兴奋 D.神经纤维接受刺激产生的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 答案:D 13.一个健康人若进食较多的糖类和食盐后,其体内不.会出现的生理变化是()A.尿中盐增多,糖无增多B.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 C.糖大量进入细胞并被利用D.肾上腺素分泌增多 答案:D 14.下列有关血糖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下丘脑既可以使血糖升高,又可以使血糖降低 B.血糖升高是神经调节,血糖降低是体液调节 C.血糖升高是体液调节,血糖降低是神经调节 D.下丘脑可以使血糖升高,垂体使血糖降低 答案:A 15.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递质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递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 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B.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C.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D.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16.下列关于兴奋沿神经纤维向前传导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膜内电流由非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B.膜外电流由兴奋部位流向非兴奋部位 C.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刺激时,膜内为负电荷 D.兴奋在细胞间的传导方向是树突→另一个神经元的轴突和细胞体 17.反射和反射弧的关系是() A.反射活动可以不完全通过反射弧来实现 B.反射活动的完成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实现 C.只要反射弧完整,必然出现反射活动 D.反射和反射弧在性质上完全相同 1 / 3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解析版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对体温调整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胰岛素分泌缺乏产热也将缺乏 B.醛固酮通过影响盐的排泄调整体温 C.胰高血糖素分泌缺乏时,血糖不能保证正常产热所需 D.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在产热上是拮抗的 2.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 B.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T细胞和B细胞 C.吞噬细胞和B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 D.浆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抗体 3.下图能正确反映人体内促甲状腺激素(TSH)与甲状腺激素(TH)含量改变的是 ( ) 4.右图是人体某项生命活动调整过程的示意图。据图推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图可以表示体液调整或神经调整的过程 B.假如细胞1是垂体细胞,细胞2可以表示甲状腺细胞 C.假如细胞1是胰岛B细胞,则细胞2只能表示肝细胞 D.细胞1的分泌物,只能是蛋白质类物质

5.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抗体不肯定是蛋白质,但吞噬细胞肯定是免疫细胞 ②抗原不肯定必需经过吞噬细胞的处理才传递给B细胞,但肯定须要经过吞噬细胞的处理才传递给T细胞 ③含有致病基因不肯定会患遗传病,但遗传病患者肯定含有致病基因 ④同源染色体的形态大小不肯定一样,但形态大小一样的肯定是同源染色体(不考虑变异) ⑤单倍体生物的体细胞中有可能含等位基因,但一个染色体组内肯定不含等位基因(不考虑变异) ⑥常染色体上的某种遗传病在雌雄群体中的发病率肯定相等;但在一对亲本的杂交试验中,某种遗传病在雌雄群体中的发病率相等,此病不肯定是常染色体遗传病。(群体够大,无致死) A.②④⑤ B.①③⑤ C.①④⑤ D.②⑤⑥ 6.关于人体免疫,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内B细胞缺陷,虽无法合成抗体,但仍能对器官移植产生免疫排挤反响 B.一个白细胞可吞噬几个细菌,属于人体免疫的第三道防线 C.人体免疫的三道防线都须要巨噬细胞 D.人体免疫的三道防线中,第二、第三道防线都属于特异性免疫 7.结扎小狗的胰管,正常进食,小狗出现的病症是() A.生长发育马上停顿 B.血糖浓度明显上升 C.消化不良 D.尿量削减,体温偏高 8.下列四组中,对血糖的稳定起作用的一组是 A.胰岛、肝、消化腺 B.胰岛、唾液腺、垂体、肝 C.胰岛、门静脉、肝 D.胰岛、肝、肾小管 9.与人体高级神经中枢无.干脆联络的活动是( ) A.边看电视边吃零食 B.运发动长跑竞赛中,听到“加油”声,加速冲刺 C.叩击膝盖下方的韧带引起小腿抬起 D.遇到多年不见的老挚友一时想不起对方的名字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单元检测卷 必修三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二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解析版)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单元检测卷必修三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2) 第二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 1.下列有关人体维持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和淋巴 B. 维持体温稳定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 C. 内环境中含有水、无机盐、葡萄糖、激素、抗体、血红蛋白等物质 D. 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释放到血浆中,但血浆的pH不会有明显变化 【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人体内环境及其维持稳态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解答】 A.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和血浆,A错误; B.人体体温调节属于神经-体液调节,B正确; C.血红蛋白在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C错误; D.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不产生二氧化碳),会被血浆中的缓冲物质中和,不会引起血浆pH发生明显变化,D错误。 故选B。 2.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①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含量有关,与无机盐离子含量无关 ②人吃酸性食品会导致体内的pH降低 ③每个人的体温在一天中是保持不变的 ④内环境稳态的维持需要多种器官、系统的协调作用,并且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 能力有限 ⑤严重腹泻、呕吐,只需要补充足够的水,不用补充Na+ A. ①②④⑤ B. ②⑤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③⑤ 【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解答】

①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无机盐离子等含量有关,①错误; ②人体血浆中含有调节pH的多对缓冲物质,如H2CO3/NaHCO3等,所以人体吃酸性食品不会导致体内的pH降低,②错误; ③每个人的体温在一天中会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③错误; ④内环境稳态的维持需要多种器官、系统的协调作用,并且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超过这个限度,内环境稳态就会被破坏,④正确; ⑤严重腹泻、呕吐时,在失水的同时丢失大量的无机盐,因此需要补充足够的淡盐水,Na+必须补充,⑤错误。 综上所述,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3.下列现象中,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 ) A. 环境温度下降,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 B. 高原训练,运动员体内红细胞增多 C. 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出现中暑症状 D. 饮食过咸,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机体内水、血糖、体温及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 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的各器官,系统的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常见的稳态失调:①血糖平衡失调--低血糖、糖尿病等;②pH失调-- 酸中毒、碱中毒;③渗透压失调(如呕吐等)--细胞形态、功能异常;④体温失调--发热、中暑等。 【解答】 A.环境温度下降时,体内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提高细胞的代谢水平,从而增加产热,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A错误; B.高原训练,运动员体内红细胞增多是对缺氧环境是适应,不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B错误; C.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出现中暑症状属内环境稳态失调,C正确; D.饮食过咸,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机体可通过增大抗利尿激素的释放量和产生渴觉增加饮水,降低细胞外液渗透压,维持内环境的稳态,D错误。 故选C。 4.下列关于人体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寒冷环境中,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多,将引起骨骼肌不自主战栗 B. 细胞内、外Na+、K+分布不平衡状态是通过消耗能量来维持的 C. 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D. 血浆渗透压与血红蛋白、血浆蛋白、无机盐等物质的含量有关

【新教材】人教版(2023)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3 教材答案与详解(实用,必备!)

【新教材】人教版(2023)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3 教材答案 与详解(实用,必备!) 一、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教材的更新换代,新版人教版 高中生物教材于2023年面世。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学习效果,我们特别整理了该教材的答案与详解,供学生参考和学习使用。 本文档包含了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3教材的所有章节的答 案与详解,共计1200字。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各章节的内容和相关知识点讲解。 二、章节内容与解答 第一章:生物的基本单位——细胞 本章主要介绍生物的基本单位——细胞,包括细胞的结构、功能和分类等内容。通过学习本章,学生将了解细胞的组成、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细胞器的种类与功能等重要知识点。

1. 选择题 1.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细胞具有自由活动能力 B. 细胞可以合成蛋白质 C. 细胞具有感受和传递信息的能力 D. 细胞通过原生质流动进行养分吸收 答案:B. 细胞可以合成蛋白质 2. 填空题 2.细胞膜是由_________组成的双层结构。 答案:磷脂 3. 简答题 3.描述细胞器的种类与功能。 答案:细胞器是细胞内功能特化的亚细胞器官,包括核、线粒体、内质网等。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负责遗传信息的储存和传递。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供应中心,参与细胞的呼吸作用,产生ATP分子。内质网是细胞的蛋白质合成和运输的地方,负责合成、折叠和包装蛋白质等。

第二章:遗传与变异 本章主要介绍遗传的基本原理和变异的形成机制,在遗传学和进化理论等方面给予了具体而深入的讲解。学生通过学习本章,将掌握遗传与变异的概念、遗传的分子基础、基因的重组和突变等相关知识。 … … 三、结语 本文档详细介绍了《人教版(2023)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3》教材的答案与详解,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指导。通过学习本文档,学生可以更全面地掌握相关知识,提高对生物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我们希望本文档能够成为学生学习生物的好帮手,为学习生物提供便利和帮助。希望同学们能够充分利用本文档,通过学习和练习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 祝愿大家学有所成,取得优异的成绩!

2023年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3第一章检测试卷及答案

单元形成性评价(一)(第1章) (75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0分。第1~12小题,每小题2分;第13~16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高压蒸汽、酒精擦拭、火焰灼烧三种处理方法分别适用于哪些材料(或用具)的杀菌处理( ) A.接种环、培养基、超净工作台 B.接种环、操作者的双手、培养基 C.培养基、操作者的双手、接种环 D.接种环、超净工作台、培养基 【解析】选C。接种环一般采用灼烧灭菌,培养基一般采用高压蒸汽灭菌,超净工作台需要利用紫外线消毒,实验操作者的双手一般用酒精擦拭消毒,C正确。 2.下列实验操作中,不能防止发酵液被污染的是 ( ) A.榨汁机要清洗干净并晾干 B.发酵瓶清洗干净后,用体积分数70%的酒精消毒 C.装入葡萄汁后,封闭充气口 D.发酵装置的出气口用一根直玻璃管从瓶口通入 【解析】选D。榨汁机清洗干净可以减少表面残留微生物,晾干可以避免微生物滋生,A正确;发酵瓶清洗干净后,用体积分数70%的酒精消毒,可以杀死大多数附着在上面的微生物,B正确;装入葡萄汁后,封闭充气口,可以防止空气中的杂菌进入,C正确;发酵装置的出气口用一根长而弯曲的玻璃管从瓶口通入可以防止发酵液被污染,D错误。 3.(2022·深圳高二检测)某人利用乳酸菌制作泡菜时因操作不当而使泡菜腐烂。泡菜腐烂的原因是 ( ) ①罐口密闭缺氧,抑制了乳酸菌的生长繁殖 ②罐口封闭不严,氧气抑制了乳酸菌的生长繁殖 ③罐口封闭不严,氧气抑制了其他腐生菌的生长和繁殖 ④罐口封闭不严,促进了需氧腐生菌的生长和繁殖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选B。乳酸菌是厌氧菌,罐口密闭缺氧,有利于乳酸菌的生长繁殖,①错误;罐口密闭不严,氧气进入就会抑制乳酸菌的生长繁殖,②正确;罐口密闭不严,氧气进入就会抑制乳酸菌的生长繁殖,使其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3生物学技术与工程第1章发酵工程测评含答案

第1章测评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2四川凉山高二期中改编)下图是从葡萄果实上获取酵母菌菌种的简要操作步骤,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葡萄果实收集冲洗液选择培养扩大培养 A.图中①②③步骤都必须确保是无菌操作 B.图中的接种方法可以是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 C.图中选择培养的培养基为固体,而扩大培养的培养基为液体 D.扩大培养酵母菌时为加快酵母菌繁殖需要通入适量空气 2.(2022广东广州月考)发酵食品在我国传统饮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下列关于家庭制作果酒、果醋的叙述,错误的是() A.果酒制作要选择新鲜葡萄冲洗后除去枝梗,再榨汁备用 B.果酒制作过程中为防止杂菌污染,只能拧松发酵瓶盖而不能打开瓶盖 C.果酒中的酒精可以作为醋酸菌发酵的碳源和能源 D.果酒制成后只需要将装置移至温度略高的环境中就能酿成果醋 3.(2021山东泰安月考)面包和酸奶,或者馒头夹着腐乳,是很多人喜欢的早餐,这些食物或饮品为我们的机体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物质,它们的制作都离不开微生物的发酵。下列关于食品制作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A.缺氧、呈酸性的环境只适合乳酸菌繁殖,酸奶制作时不用消毒 B.制作面包和馒头都用到了酵母菌,酵母菌发酵产生的酒精与食品松软有关 C.现代腐乳生产中会在严格无菌条件下接种优良毛霉菌种,有利于提高腐乳品质 D.若出现面包长霉、酸奶胀袋、腐乳表面出现“皮”等情况,则不能再食用 4.下列有关培养基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培养基的配方中都应该包含碳源、氮源、水、无机盐及琼脂等成分 B.培养皿可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擦拭灭菌 C.灭菌时,锥形瓶需先加棉塞,用牛皮纸包好,再放入高压灭菌锅 D.倒平板时,需等培养基冷却到室温,再在酒精灯火焰旁倒平板 5.(2022福建厦门同安实验中学高二月考)下表所示为某微生物培养基的配方,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依物理性质划分,该培养基属于固体培养基;依用途划分,该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 B.由培养基的原料可知,培养的微生物的同化作用类型是异养型 C.本培养基中青霉素的添加满足了微生物生长对特殊营养物质的要求 D.若用该培养基分离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应除去青霉素和NaNO3,并应加入尿素 6.(2021河北秦皇岛一中高二月考)下列有关无菌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有几项?()

高二生物必修三第一章同步练习题:细胞生活的环境(附答案)

高二生物必修三第一章同步练习题:细胞生活的环 境(附答案)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小编打算了高二生物必修三第一章同步练习题,详细请看以下内容。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1.多细胞生物的体液包括 ( ) ①细胞内液②血浆③淋巴④组织液⑤消化液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2.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内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人体内的全部液体 B.人体细胞内的液体 C.人体循环系统内的液体 D.人体细胞外的液体 3.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 B.人体的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C.人体内的全部液体统称细胞外液 D.人体内的细胞通过细胞外液与四周环境交换物质 4.红细胞和肝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分别是 ( ) A.组织液、血浆 B.血浆、淋巴 C.血浆、组织液 D.血液、组织液 5.毛细淋巴管壁由单层上皮细胞组成,这层细胞干脆生活的环境是 A.淋巴 B.组织液 C.血浆 D.淋巴和组织液 6.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血浆成分渗出毛细血管就成为组织液 B.组织液渗入毛细血管就成为血浆 C.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就成为淋巴 D.淋巴渗出毛细淋巴管壁就成为组织液 7.请完成下列有关体液的概念图: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 8.下列各组化合物中,都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 ( ) A.CO2、血红蛋白、H+、尿素 B.呼吸氧化酶、抗体、激素、H2O C.Na+、O2、葡萄糖、血浆蛋白 D.Ca2+、载体、氨基酸 9.下列关于血浆中水的来源的叙述最合理的是 ( ) A.组织液 B.血浆、消化道 C.消化道、组织液、淋巴 D.淋巴、组织液 (三)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 10.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90%以上来源于 ( ) A.HCO3- B.HPO42- C.K+和Ca2+ D.Na+和C1 11.下列有关内环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内环境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蛋白质 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C.正常人血浆的pH稳定在7.35~7.45之间,与内环境中含有的HCO3-、HPO42-等离子有关 D.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 (四)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12.干脆参加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气体交换的系统是 ( )

生物必修三第一章测试(附答案)

第1章测试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人体血浆中的水来自() A.组织液B.组织液、消化道 C.淋巴、组织液D.消化道、组织液、淋巴 2.人体出现组织水肿不可能是因为() A.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过少B.组织液中蛋白质含量过高 C.血糖含量过高D.淋巴循环受阻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稳态范畴的是() A.细胞核中DNA含量相对稳定B.血浆渗透压相对稳定 C.血糖含量相对稳定D.血浆pH相对稳定 4.下列关于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B.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指标都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C.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人就不会生病 D.体内多对缓冲物质对维持体液pH相对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5.下图为“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图解,其中②④⑤为细胞外液。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若某人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则形态发生变化的是图中的⑥ B.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会使图中②液体增加,引起组织水肿 C.图中①和③细胞具体的内环境分别是血液和组织液、组织液 D.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了水泡,该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指图中的标号② 6.下列有关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人体内环境中可以发生抗体与相应抗原的特异性结合 B.剧烈运动后,乳酸在血液中的含量先增后减 C.人喝醋后,血浆中的pH不会下降 D.细胞与内环境之间进行物质运输、能量交换和信息传递可以不经过细胞膜 7.“春捂秋冻”的意思是() A.秋冻身体健康B.捂是要适应冷的环境 C.帮助机体适应环境温度的变化D.增加机体的产热抗冻能力 8.内环境稳态的维持要依靠机体的调节,但外界环境也会影响稳态,除哪项外,下列事实都支持这一观点?() A.夏天长期待在空调房间容易引起“空调病” B.有人到青藏高原后会头疼乏力、血压升高 C.人屏息一段时间后,呼吸运动会明显加强 D.长期处于高温环境可能会引起“中暑” 9.下图为人体局部内环境物质交换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高中生物2019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三第一、二章旁栏及课后练习答案

高中生物2019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三《生物技术与工程》第 一章旁栏问题及课后练习答案 第1章第1节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从社会中来“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王翰)诗中提及的葡萄酒是人类利用微生物发酵制作而来的。通过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还可以制作葡萄醋。葡萄酒和葡萄醋都是以葡萄为原料发酵而来的饮品,为什么一个是醇厚浓郁、耐人寻味的酒,一个却是酸味柔和、口感绵长的醋呢?它们的制作方法有什么不同?你想不想自己动手制作葡萄酒和葡萄醋呢? 【提示】葡萄酒和葡萄醋都是由葡萄发酵而来,但是一个经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了酒精,另一个经醋酸菌有氧呼吸产生了醋酸,因此口感不同。 探究•实践11.用水密封泡菜坛的目的是什么?这说明泡菜制作需要什么条件? 【答案】用水密封泡菜坛的目的是给泡菜坛内创造无氧环境,这说明泡菜制作需要在无氧条件下进行。 2.为什么泡菜坛只能装八成满? 【提示】在泡菜发酵初期,由蔬菜表面带入的大肠杆菌、酵母菌等较为活跃,它 ,如果泡菜坛装得太满,发酵液可能会们可进行发酵,发酵产物中有较多的CO 2 溢出坛外。另外,泡菜坛装得太满,会使盐水不太容易完全淹没菜料,从而导致坛内菜料变质腐烂。泡菜坛留有一定的空间,也更方便拿取泡菜。 3.你腌制的泡菜成功吗?色泽如何?口味如何? 【提示】根据实际情况回答。 探究•实践21.在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过程中,发酵液分别有哪些变化?其中最明显的变化发生在发酵后多少天?引起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在葡萄酒的制作过程中,发酵液中会产生气泡,这是因为酵母菌发酵产;如果是用紫色葡萄制作葡萄酒,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由果皮进入发酵生CO 2 液的花青素会越来越多,因而发酵液的颜色会逐渐加深变成深红色。果醋发酵过程中一般不会出现气泡,发酵完成时,在发酵液的液面上会出现一层菌膜,这是醋酸菌膜。 2.在制作果酒的过程中,除了酵母菌, 是否还有其他微生物生长?它们会对果酒发酵产生影响吗?如果有,如何避免这种影响? 【提示】果酒中除了酵母菌,还有乳酸菌、醋酸菌等微生物。乳酸菌可能分解果酒中的糖、甘油、酒石酸等,从而使果酒变质。可以通过调节发酵的温度、果酒的pH等来控制乳酸菌的含量。果汁中的糖也是醋酸菌重要的碳源和能源。在有氧的情况下,醋酸菌能把糖分解成醋酸;在缺少糖源的情况下,乙醇便是醋酸菌的碳源和能源,它将乙醇转化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由于醋酸菌在有氧的 含量,条件下才能进行旺盛的代谢活动,因此在制作果酒的过程中尽量减少O 2 可以抑制醋酸菌的生长繁殖。此外,通过调节发酵的温度、果酒的pH等同样可以控制醋酸菌的含量。 3.在制作果醋的过程中,酵母菌是否还会继续发酵?醋酸菌从何而来?采用什么措施可以加快果醋的制作?

高中生物必修3第1章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第一章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2分×14=28分) 1.下列各项中,可视为物质进入内环境的实例的是() A.精子进入输卵管腔 B.牛奶被饮入胃中 C.氧进入血液中的红细胞里 D.胰岛素被注射到皮下组织中 2.班氏丝虫寄生在人体淋巴管内后,常造成人体下肢肿胀,这是由于() A.细胞将不能接受氨基酸 B.组织间隙积累液体 C.不能消化脂肪 D.组织内葡萄糖浓度升高 3.在维持内环境稳态上不起作用的是( ) A.肝脏根据体内需要增加或减少释放入血液中的葡萄糖量 B.肺根据需要按一定速率呼出C02和吸入O2 C.肾把代谢终产物不断排出体外 D.红骨髓源源不断地造出新的血细胞 4.正常情况下,当人体局部组织活动增加时,代谢产物增加,此时该组织中的()A.组织液增多,淋巴增加 B.组织液减少,淋巴增加 C.组织液增加,淋巴减少 D.组织液减少,淋巴减少 5.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A.钙离子 B.呼吸酶 C.葡萄糖 D.血浆蛋白 6.人体组织液中的O2要进入组织细胞中参与氧化分解有机物,这些氧化分子需要通过几层由磷脂分子组成的膜() A.2 B.2 C.3 D.6 7.大气中的氧气要与人的血红蛋白结合,需要穿过几层磷脂分子( ) A.3 B. 5 C.6D.10 8.人体血液的pH7.35~7.45,能维持pH范围而变化不大,主要是因为血液中含有下列哪对物质() A、NaCl——HCl B、NaHCO3——H2CO3 C、NaOH——HCl D、NaHCO3——NaCl 9.一个健康的人若进食较多的糖和食盐,那么他排出的尿液中所含的葡萄糖和盐分的量() A.盐增多,糖未增多 B.糖增多,盐未增多 C.两者都增多D两者都未增多 10.当人体进行深呼吸时,血液中的pH与平静呼吸时相比,暂时会(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趋于酸性 11.下列曲线能正确反映蛙的代谢与环境温度的关系的是( ) 12.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的途径是( ) A.外界食物→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内环境→细胞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一章知识点及习题(含详解答案)

必修三 1、人体的体液由存在于细胞内的_________和存在于细胞外的_________组成。 2、由________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_______,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 3、用箭头连接表示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之间的关系。 4、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_________________。 5、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_____溶液。 6、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 7、溶液渗透压与溶液的_____成正比。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______、_______的含量有关。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_____和______。 8、正常人的血浆近____性,血浆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_______、_______等离子有关。 9、_______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10、毛细血管壁细胞的直接环境是_______和_______;毛细淋巴管的直接环境是_______和_______ 。 11、目前普遍认为,_______________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___________的。 12、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____________的必要条件。稳态遭到破坏,会出现细胞代谢______。 习题 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葡萄糖、血红蛋白和激素等 B.免疫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 C.HCO-3、HPO2-4等参与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 D.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血浆等 2.(2011年湘潭高三第一次模拟)如图所示为人体体液相关组成及各成分间的关系,请依次填出①~⑤相关内容() A.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淋巴细胞外液 B.细胞外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内液 C.细胞外液组织液血浆淋巴细胞内液 D.细胞内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外液 3.(2010年高考上海卷)某种寄生虫寄生在人体淋巴管内,会造成下肢肿胀,这是由于肿胀处() A.细胞间隙积聚组织液 B.细胞不能接受氨基酸 C.细胞不能对脂肪进行分解 D.细胞外液Na+浓度是内液的12倍 4.下图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

2020生物人教版必修3练习:第1章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含答案

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题型一内环境的组成及关系 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人体的内环境是指人体细胞内部的环境 B.人体的内环境是指人体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 C.人体的内环境是相对于生物体生活的外界环境而言的 D.人体的内环境的主要组成是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答案 A 解析细胞内的液体环境是细胞内液,而内环境是细胞外液,A错误;人体的内环境是指人体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B正确;人体的内环境是相对于生物体生活的外界环境而言的,C正确;人体的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组成,D正确。 2.如图所示为人体体液相关组成及各成分间的关系,其中能表示组织液的是() A.①B.②C.③D.④ 答案 D

解析因为血浆和组织液之间可以相互转换,组织液和细胞内液之间也可以相互转换,所以②是血浆、④是组织液、⑤是细胞内液;组织液可以转化成淋巴,淋巴可以转化成血浆,所以③是淋巴;细胞外液主要由组织液、淋巴和血浆组成,所以①是细胞外液。 3.人的手掌磨起的“水泡”中的淡黄色液体是() A.血浆B.组织液 C.淋巴D.血清 答案 B 解析皮肤受到摩擦后,表皮层和真皮层会分离而产生空隙,组织液会渗入到空隙中,形成“水泡”中的淡黄色液体,B正确。 4.血细胞、淋巴管壁细胞及毛细血管壁细胞的生活环境分别是() A.血浆、淋巴、组织液和血浆 B.血浆、淋巴和组织液、组织液 C.血浆、淋巴和组织液、组织液和血浆 D.血浆、组织液、组织液 答案 C 解析血细胞生活在血浆中;淋巴管壁细胞生活在组织液和淋巴中,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在组织液和血浆中,C正确。 5.如图所示,其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序号有() A.①②③B.②③⑤C.①②④D.②④⑤ 答案 C 解析由细胞外液构成的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图中①组织液、②淋巴和④血浆共同构成了人体内环境,而③血细胞和⑤细胞内液均不属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