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草地学名词解释

草地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营养繁殖:从植物体的某一营养器官获得一株完整的植物。

2.营养更新:是恢复以某种方式被损失或枯死的个体部分。

3.进行营养繁殖和更新的器官有:匍匐茎、根茎、块茎、鳞茎、分蘖节以及它们的衍生物和过度类型。

4.牧草的再生性:牧草被刈割或被家畜采食后,重新生长的特性;这种重新生长的能力叫再生能力;它包括再生速度、再生次数、再生强度。

再生速度:是指牧草被利用后,单位时间内生长的高度。

再生次数:是指在生长期内牧草能忍受刈割或采食的次数。

再生强度:是指利用后,单位时间内生长的干物质重量。它的表示方法有两种,一是以各次再生草的产量与第一次利用时的产量之比。另一种是以各次再生量占总量的百分比来表示。5.贮藏营养物质:也称为可塑性物质,植物在同化过程中所形成的有机物,一部分用于正在生长的器官,另一部分运送到贮藏器官贮藏起来,供植物在饥饿时或制造养分受到障碍时利用的营养物质。

6.草地类型:存在于一定空间的具有特定自然、经济与社会属性的具体草地地段,是草地资源实体特征的高度抽象与概括。

7.草地类型学:草地为对象,草地类型为单元,研究草地发生发展原理、草地类型形成特征、分布、演替规律,确立划分草地类型的原则、系统与标准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

8.草地的综合培育:就是把草地的合理利用,科学的经营管理与草地的改良结合起来。9.治标改良:是在原有天然草群的基础上,加强培育和管理措施,如地面整理,改善和调节土壤水、肥、气,清除毒害草、草地封育等草群的复壮改良和延迟利用,补播等草群的更新改良等丰富和复壮草群的措施,保护和提高草地的生产力。

10.治本改良:是对严重退化的草地进行耕翻,建立新的植被,变天然草群为人工草群,是草群的重建改良。

11.划破草皮:是在不破坏天然草地植被的情况下,对草皮进行划缝的一种草地培育措施。12.耙地:是改善草地表层土壤空气状况的常用措施,是草地进行营养更新、补播改良和更新复壮的基础作业。

填空:

1.再生草形成的方式:⑴短枝继续生长。⑵长枝继续生长。⑶利用后借留茬上的腋芽形成长枝继续生长。⑷位于土表或土内的芽形成新的枝条。

2.影响再生能力的因素:⑴生物学特性⑵环境条件⑶利用时期⑷利用方式和程度⑸利用强度⑹贮藏营养物质

3.贮藏的营养物质:植物体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制造的有机物按用途可分为两大类①结构物质(戊糖酐、纤维素、半纤维素等)②营养物质(糖类(淀粉)、脂肪、蛋白质)

4.营养物质贮藏的部位:⑴、一年生植物:贮藏在果实、种子中,⑵、两年生植物:头一年贮藏在地下器官,第二年贮藏在种子中,⑶、多年生植物贮藏的部位:主要贮藏在地下器官:包括:①根系、②根茎、③茎的基部,分蘖节(根颈)、鳞茎、块茎等。在以上器官中,根系中的营养物质贮藏量相对值(即百分比)少,但根系量大,故绝对值最大,其次是根茎,第三位是分蘖节。

5.进行营养繁殖和更新的器官有:匍匐茎、根茎、块茎、鳞茎、分蘖节以及它们的衍生物和过度类型。

6:牧草的再生性包括再生速度、再生次数、再生强度。

第一题:放牧对草地的影响

一、放牧:是指家畜在草地的一种牧食行为,是使人工管护下的草食动物在放牧地上采食牧草并将其转化成畜产品的一种生产方式。该生产方式中,放牧家畜以草地为生活条件,一方面采食牧草,摄取营养物质。另一方面,家畜在放牧中得到适当的运动,接受日照和各种锻炼,促进机体生长发育。

二、放牧对草地的影响

放牧家畜通过采食、践踏和排泄(粪和尿)对草地产生影响,这些因素影响草地牧草的产量、品质和植物学组成;反之,这些因素又受草地牧草属性的影响。所以,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很难加以区分。此外,许多影响还直接或间接地受到环境状况(气候与土地)的影响。(一)采叶家畜在草地放牧,主要是采食牧草茎叶,因此对牧草产量、牧草营养物质、牧草繁殖、草地植物学组成诸方面产生影响。如:1采叶对牧草产量的影响放牧家畜采食牧草茎叶,从放牧草地获取营养物质,采食的次数和高低,直接影响牧草的分蘖与叶面积指数。在过度放牧的情况下,牧草叶面积不断减少,有时甚至全部丧失。这样就使牧草减少或失去养分供给的来源,此时牧草只能依靠贮藏营养物质进行生长,使生长发育受到抑制,严重时便招致牧草死亡。2.采叶对根系的影响根与牧草的茎叶生长有相互依赖的关系,根从茎叶获得碳水化合物的供给,而茎叶所需水分、养分则从发育健全的根系得到保证。一般来说,在过度利用的情况下,牧草根系变短,根量减少。在牧草生长盛期,过度利用会导致根系向上生长,根系的功能随之而减退 3.采叶对牧草繁殖的影响频繁采叶对牧草的繁殖有影响, 反复放牧的结果,牧草生殖枝几乎全部被牧食掉,牧草正常的贮藏物质的积累也因此而遭到破坏,妨碍种子形成4采叶对草地植物学成分有影响草群中高大草类减少并逐渐消失,此时为下繁草的生长发育创造了有利条件;以种子繁殖的草类数量大大减少或完全消失;适口性好的牧草数量减少或消退,而适口性差牧草和家畜不食牧草的数量增加;草群中出现莲座状植物、根出叶植物和匍匐型植物。

(二)遗弃牧草。遗弃牧草在放牧过程中,家畜除采食牧草的茎叶外,总伴随采食行为把植物整株从土中连根拔出,把发育中的草茎和它们的叶鞘撕裂,把它们不吃的草弄碎和遗弃。(三)畜蹄践踏畜蹄践踏对使草地的植物特性、土壤理化特性发生改变,从而对草地产生影响。1.践踏植物践踏对草地的影响常常可从牧草上看到,其对植物的直接影响是在家畜奔跑走动中可把植物踩碎、碰伤和折断。2.践踏土壤家畜在草地放牧行走时,它们的重量对土壤产生压力,畜蹄也会使草地表面的土壤产生位移与滑动。家畜体重的物理压力导致土壤紧实,畜蹄的践踏使表全松散和易受侵蚀。

(四)排泄粪尿放牧家畜的粪尿对草地牧草的产量、质量、适口性和植物学成分均有局部影响,但对草地的总体影响不十分明显。 1.营养物质的归还据测定,在放牧过程中由家畜排泄粪尿而归还给草地营养物质的总量的大小取决于放牧频率、放牧家畜的大小和年龄及牧草的适口性和化学成分 2.影响草地利用面积一年中约有4%~ 20%放牧草地的面积会在一定时间被畜尿覆盖。在这样的覆盖率下,牧草可从尿中获得相氮和钾的养分供给。就整体而论,对放牧草地有积极的影响,亦有不利影响的一面

三、草地对放牧的反应:

是通过耐牧性来表现,草地耐牧性又由牧草再生能力和生草土的弹性结构两因素组成。(-)牧草再生能力草地放牧或刈割后,牧草可由分率节和茎节上的潜伏芽发出新枝而实现再生,因此,草地在放牧后能产生再生草。牧草再生能力的强弱取决于牧草的生物学特性、生长发育的阶段及环境条件。

(二)土地的弹性结构放牧草地的耐牧性,还与牧草着生土地弹性密切相关。弹性较大的土地不易被畜蹄践踏所破坏,而弹性较小的土地则容易被畜蹄践踏而损伤草根,破坏土地的物理性状,从而影响到土地的化学与生物学性状,导致草地生产力下降。

第二题:草原生产流程

一、草原生产流程

1.①初级生产:在草原生态系统中,从日光能及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牧草)称初级生产过程.②次级生产:由牧草转化为畜产品叫次级生产过程。

2.草原生产流程转化阶及特点

①日光+无机物→植物生产量(总初级生产力)通常牧草对日光能的利用率只有1—2%(此值难以改变或通常科技改变不大),除去植物生命活动(主要是呼吸)消耗,通过R1转化初级生物生长量(植物生长量p1),即:总初级生产能力。它包括了植物地上部分(茎叶等地上器官)和地下部分(根、根茎等地下器官).

②总初级生产能力→净初级生产能力总初级生产能力中,由于牧草地下器官占一半以上,一般不为家畜采食,没有饲用价值,通过R2转化率(50—60%)除掉这一部分,才能构成“净初级生能力,也就是作为可食牧草(P2)的形态贮存下来,这叫净初级生产能力.

③净初级生产能力→采食牧草由于净初级生产能力(即可食牧草)受下面三因素影响:草原畜牧业生产技术水平高低影响,如青贮、饲草加工等水平。动物种类的差异,例如:品种本身的因素。植物生育阶段不同,采食率不同。

④、采食牧草→消化营养物质动物所采食的牧草除去消化率所造成的损失(R4=30--80%),才能成为“消化营养物质”(P4)的形态,这与家畜的年龄、品种、牧草的品质等有关

⑤、消化营养物质→动物生长量(关键的一个环节)

途径损失消耗的途径(1)从尿中排除物中流失;(2)动物本生的呼吸、循环、消化维持体温和必要活动的基本代谢消耗。

扣除这一部分,转化率一般为60—80%,低者可能为0—85%,剩下的才能变成动物有机体,也就是“总次级生产能力P5。

总消化营养物质到总次级生产能力的转化率为大(0—85%),这是因为:当动物饲养管理不当时,如果:

a:供给可消化营养物质少,低于维持需要,动物消耗体内营养物质维持生命,体重下降,R5为负值。如养只春乏。

b:供给的营养物质较少,只够维持需要,R5为零。

C:供给的营养物质多,高于维持需要,R5为0—85%。

⑥、动物生长量(总次级生产力)→净次级生产力

动物的生长量并不是全部转化为有经济意义的可用畜产品。如肉用家畜要除去屠宰率,奶用家畜饲养条件不同产奶量从零到较高,这一过程耗变幅度较大,约为0—50%(R6=0—50%)综上所述,就是草原生产流程的全程,在这儿我们也清楚的看到,从R1到R6,即从牧草生长量到可用畜产品,要经过物质的多种储存形态和转化阶段,才能得到可用畜产品。

三、根据草原生产流程合理安排草地生产

丛生产流程中可以看出,各个转化节的转化率都比较低,说明从植物生产到畜产品的收获,在这个物质能量的转化过程中,漏洞比较多,损耗很大。在通常情况下,98%以上的能量与物质在转化过程中损失。那么如何将这么大漏洞堵塞,就可以有效地提高草地生产能力。发挥生产潜力。

要解决流程中补漏挖潜的问题,就是根据具体条件具体分析。首先要弄清楚在那些转化阶段中出了问题,应该采取那些措施,在这一基础上,找出影响当前生产的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重点解决,才能收到事半功位之效果。

①R1,R2是植物生产过程,变幅不大,变幅较大的R2也不过在10%的范围内摆动,潜力

较小。

② R3,R4,R5,R6是动物生产过程,变幅大,其中最大的达50%(R3与R4)

③ R5,R6在极端的情况下都可与能出现零值。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就全使前边全部的能量和物质转化过程变为空耗,得不到我们所希望的草原畜牧业产品,对生产劳动来说就是无效劳动。

④所以我们应该首先把注意力放在从R3到R6这四个阶段转化过程上,就是我们强调的,草原科学所处理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不是单纯的植物生产(栽培学),也是不单纯的动物生产(畜牧学),而是植物生产与动物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主要有三个方面,即:时间季节不平衡,空间地区不平衡,种间畜间不平衡。

2、草原生产能力评定的意义

草原生产能力是草原这一生产资料各项特性的高度概括,通过对草原生产能力的评定,有以下意义:

①可以综合的体现草原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的特点,以及经营管理措施的经济效果和技术水平。

②过正确的评定,可以使我们自觉的应用草原生产的经济规律,科学的经营草地畜牧业生

产,大力提高生产效率和能力。

草地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营养繁殖:从植物体的某一营养器官获得一株完整的植物。 2.营养更新:是恢复以某种方式被损失或枯死的个体部分。 3.进行营养繁殖和更新的器官有:匍匐茎、根茎、块茎、鳞茎、分蘖节以及它们的衍生物和过度类型。 4.牧草的再生性:牧草被刈割或被家畜采食后,重新生长的特性;这种重新生长的能力叫再生能力;它包括再生速度、再生次数、再生强度。 再生速度:是指牧草被利用后,单位时间内生长的高度。 再生次数:是指在生长期内牧草能忍受刈割或采食的次数。 再生强度:是指利用后,单位时间内生长的干物质重量。它的表示方法有两种,一是以各次再生草的产量与第一次利用时的产量之比。另一种是以各次再生量占总量的百分比来表示。5.贮藏营养物质:也称为可塑性物质,植物在同化过程中所形成的有机物,一部分用于正在生长的器官,另一部分运送到贮藏器官贮藏起来,供植物在饥饿时或制造养分受到障碍时利用的营养物质。 6.草地类型:存在于一定空间的具有特定自然、经济与社会属性的具体草地地段,是草地资源实体特征的高度抽象与概括。 7.草地类型学:草地为对象,草地类型为单元,研究草地发生发展原理、草地类型形成特征、分布、演替规律,确立划分草地类型的原则、系统与标准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 8.草地的综合培育:就是把草地的合理利用,科学的经营管理与草地的改良结合起来。9.治标改良:是在原有天然草群的基础上,加强培育和管理措施,如地面整理,改善和调节土壤水、肥、气,清除毒害草、草地封育等草群的复壮改良和延迟利用,补播等草群的更新改良等丰富和复壮草群的措施,保护和提高草地的生产力。 10.治本改良:是对严重退化的草地进行耕翻,建立新的植被,变天然草群为人工草群,是草群的重建改良。 11.划破草皮:是在不破坏天然草地植被的情况下,对草皮进行划缝的一种草地培育措施。12.耙地:是改善草地表层土壤空气状况的常用措施,是草地进行营养更新、补播改良和更新复壮的基础作业。 填空: 1.再生草形成的方式:⑴短枝继续生长。⑵长枝继续生长。⑶利用后借留茬上的腋芽形成长枝继续生长。⑷位于土表或土内的芽形成新的枝条。 2.影响再生能力的因素:⑴生物学特性⑵环境条件⑶利用时期⑷利用方式和程度⑸利用强度⑹贮藏营养物质 3.贮藏的营养物质:植物体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制造的有机物按用途可分为两大类①结构物质(戊糖酐、纤维素、半纤维素等)②营养物质(糖类(淀粉)、脂肪、蛋白质) 4.营养物质贮藏的部位:⑴、一年生植物:贮藏在果实、种子中,⑵、两年生植物:头一年贮藏在地下器官,第二年贮藏在种子中,⑶、多年生植物贮藏的部位:主要贮藏在地下器官:包括:①根系、②根茎、③茎的基部,分蘖节(根颈)、鳞茎、块茎等。在以上器官中,根系中的营养物质贮藏量相对值(即百分比)少,但根系量大,故绝对值最大,其次是根茎,第三位是分蘖节。 5.进行营养繁殖和更新的器官有:匍匐茎、根茎、块茎、鳞茎、分蘖节以及它们的衍生物和过度类型。 6:牧草的再生性包括再生速度、再生次数、再生强度。

《草坪学》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草坪学》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20分,每个4分) 1、草坪草通常把构成草坪的植物叫草坪草,是指能够形成草皮或草坪,并能耐受定期修剪和人、物使用 的一些草本植物品种和种。 2、草坪单播选用一个草坪草种的某一个品种来建植草坪。 3、生理性病害又称为非侵染性病害,是有不适宜的环境条件引起的病害,只局限于受害植株本身,不具有传 染性。其常见症状为草坪草变色,畸形,枯死等。 4、选择性除草剂有选择的杀死杂草而对草坪草不产生严重杀伤作用的除草剂。如麦草畏,2,4-D等。 草坪学复习司考题 5.单子叶杂草单子叶草坪杂草多属禾本科,少数属莎草科。具形态特征是无主根 叶片细长,叶脉平行,无叶柄。如马唐,狗尾巴草等。 二、填空(20分,每空2分) 1、常用来进行暖季型草坪交播的草坪草种是多年生黑麦草和粗径早熟禾。 2、依据作用范围,除草剂可分为_选择性__除草剂和非选择性除草剂。在草坪草播种前,通常选用非选择性除草剂进行杂草的防除。 3、冷季型草坪草最适宜生长温度是__15---25__℃,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华北 __、_ 东北__ _、____西北__等地区。一年中有_ 两___个生长高峰期。 三、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10分) 1、有历史记载的缀花草坪,最早出现在以下哪个国家中?( D ) A、英国 B、中国 C、罗马 D、波斯 2、野牛草的主要缺点是( C ) A、不耐旱 B、不耐寒 C、绿期短 D、不耐粗放管理 3、下列草坪草种,在同一地区同等管理水平下,绿色期最长的是( D ) A、马尼拉草 B、日本结缕草 C、百喜草 D、紫羊茅 4、在草坪建植中,以减少侵蚀和为幼苗萌发和发育提供适宜小环境的养护措施称( C ) A 、地表覆土B、滚压C、覆盖D、中耕 5、在夏季,冷季型草坪大量浇水最好是在( C ) A、中午 B、夜间 C、早晨 D、傍晚 四、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入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4分,共20分) 1、日本结缕草的主要缺点包括(BCD) A、不耐粗放管理 B、绿期短 C、成坪慢 D、叶片粗糙坚硬 E、不耐践踏 2、下面描述的特性中,与多年生黑麦草相符的是(ADE) A、常用于交播 B、抗逆性强 C、通常单播 D、常用作混播中的先锋草种 E、出苗成坪快

草坪学重点

草坪学重点(共16页) -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

草坪学考试题型有名词解释、判断题、单选题、多选、简答、论述。 草坪草种类、形态以实验课记录为准 草坪学复习范围 草坪学 第一章草坪及地被简介 第一节草坪的相关概念 一、草坪 草坪:是草坪草的群生场所,通常能够具有某种程度的扩展,其存在能够提供多种用途。 二、草坪草 草坪植物所需的特性: 成坪性状好 具有较强的分蘖能力 密度较高 植物生长点低 再生能力强 耐修剪 草坪草:构成草坪的植物叫草坪草。具体讲是能够形成草皮或草坪,并能耐受定期修剪和人、物使用的一些草本植物种或品种。 三、常见外文草坪释义 turf :草坪、草地(不用于草原学中),泛指草坪。turfgrass即草坪草。 lawn:草坪、草地、林间空地,泛指庭院草坪或者装饰草坪。 sod :指草皮、草块。可用于草原学中。 sward:相当于草地、草甸、人工草地、草层,是草本植物群体的地上、 地下部分的总称。草原学用语,与turf同义。 五、草坪学 草坪学是研究各类草坪草、草坪工程、草坪养护管理的理论及技术的一门应用科学。 第二节草坪的分类 一、根据草坪用途分类 ㈠游憩草坪 ㈡运动场草坪 ㈢观赏草坪 ㈣森林草地 ㈤花坛性草坪 ㈥护坡护岸草坪 三、按草坪上树木郁闭度分 ㈠空旷草坪:不种任何乔灌木。在艺术效果上单纯而壮阔。按四周景物的抱和程度,又分闭锁草坪和开朗草坪。(3/5) ㈡稀树草坪:郁闭度在20%~30%左右。 ㈢疏林草坪:郁闭度在30%~60%的草坪。非常适合游憩、阅读、野餐等活动。

㈣林下草坪:郁闭度大于70%的草坪。不适于种阳性草坪草,也不适于人类活动。 第三节草坪的作用 一、维护生态平衡 ㈠调节小气候:吸收太阳辐射热能,降低温度,提高空气湿度。 ㈡减轻环境污染:空气过滤器——净化、杀菌、滞尘。 ㈢降低噪音 二、美化环境 增添美景、舒缓情绪、增加氧含量。 三、保持水土 防止土壤侵蚀;减轻土壤崩落作用。 四、减少灾害 紧急刹车草坪地;城市安全岛。 五、草坪是体育竞技场的基础 减少光线反射;抑尘防泞;减少伤害。 第四节地被 一、地被 地被又称地被植物(Ground Covers)。是指生长低矮、扩展性强,控制高度在30~50cm左右或稍高的植物,特别强调覆盖地面的具有实用价值 或观赏价值的植物。 二、地被的优点 没有草坪草娇贵,养护管理比较粗放。 植物种类多样,形成丰富植物景观。 适应性及抗逆性较强,适应多种生长环境条件。 三、地被的类型 大面积景观地被:这类地被植物栽培后能开放艳丽的花朵,有的能就地 自行扩散繁殖,既能大面积栽植形成群落,也可小面积栽培。 耐阴地被:这类植物能适应不同荫蔽度的生境,覆盖裸露土壤。 蔓生地被:此类植物以藤蔓扩展,常用于住宅绿化、墙面绿化和斜坡绿 化。 水土保持地被:能在斜坡及河岸生存,根系生长迅速,扩展力强,能完 全覆盖地面。 第二章草坪草 第一节草坪草生物学 一、草坪草形态特征 ㈠根与根系 禾草的根系为须根系。 ㈡茎 草坪草茎的形态: 茎基(根颈)、花序轴、侧茎 茎基(根颈):叶基的加粗部分,节间高度缩短,在土壤表层以下 1~3cm处与根相融合在一起的地方。生长点位于此。 侧茎:由茎基上的腋芽长出(如分蘖、根茎、匍匐茎) ㈢叶☆

草坪学

名词解释 1.草坪:是指多年生低矮草本植物在天然形成或人工建植后经养护管理而形成的相对均匀、平整的草地植被。 2.草坪草:指能够经受一定修剪而形成草坪的草本植物。它们大多数是叶片质地纤细、生长低矮、具有易扩展特性的根茎型和匍匐型或具有较强分蘖能力的禾本科植物,另外,也有一些莎草科、豆科、旋花科等非禾本科草类。 3.分蘖(鞘内分枝):茎基部产生腋芽,形成新的直立茎。 4.鞘外分枝:茎基部生长点突出叶鞘外产生的根状茎或匍匐茎。 5.留茬:修剪过后留在地面上的叶、生长点和腋芽等。 6.修剪高度:草坪草在修剪完后,立即测得地上部分留下的高度。 7.草坪群落:是指人工植被群落,在人为的栽培管理条件下,可以达到最优的群落结构和成分,表现最优的特征和功能。 8.草坪草拮抗作用:一种 9.质地:表示草坪叶片的细腻程度,是人们对草坪叶片喜爱程度的指标。取决于叶片宽度和触感。 10.盖度:草坪草覆盖草坪面积与总面积之比。 11.绿期:草坪从80%的草返青到80%的草枯黄的持续天数。 12.覆播(交播):在亚热带地区,秋季为延长暖季型草坪的绿期,而将冷季型草种播在暖季型草坪上。 13.病害:是由于遭受不良环境或病原微生物浸染,草坪草功能和细胞失调,正常的生理过程受到干扰,组织和形态上发生有害变化,致使草坪景观受到破坏,产量和品质下降,甚至死亡的现象。 3草坪群落:指人工植被群落,在人为栽培管理条件下,可以达到最优的群落成分和结构,表现出最优的特征功能。 4绿期:草坪春季80%返青到秋季80%枯黄的持续的这段时间。 5密度:草坪单位面积内,地上枝条数量。 11修剪:是指为了维护草坪的美观活着为了特定的目的使草坪保持在一定高度而进行的定期剪除草坪多余枝条的工作。 12症状:草坪草生病后肉眼可见的不正常表现。 13病状:草坪草本身的不正常表现。变色、萎蔫、坏死、畸形、腐烂 14病症:在病株和病部出现的病原物的营养体和繁殖体称为病症。毒状物、粉状物、丝状物、锈状物、脓状物、点状物

草坪学复习资料整理(参考)

草坪学复习资料整理 一、名词解释 1、草坪业:以草坪草与地被植物为研究对象,以人类美学为前提的生产产业,构成要素包括施工部门、制造出售部门、维护养护部门、教育科学部门,它既是一门社会产业也是应用产业,同时是一门经济产业。(生产、经营、养护、管理草坪的行业) 2、草坪:指以禾本科草或其他质地纤细草本为覆盖,并以他们大量的根或匍匐茎充满土壤的地被。是由草坪草的地上部分以及根系和表土层构成的整体。 (现代意义上的草坪——较为全面的草坪的定义是“草坪即草坪植被,通常指以禾本科草或其他质地纤细的植被为覆盖,并以它们大量的根或匍匐茎充满土壤表层的地被,是由草坪草地上部分以及根系和表层土(草坪土壤)构成的整体。”) 3、草坪病害:指草坪草受到病原生物侵染或不良环境作用,发生一系列生理生化、组织结构和外部形态的变化,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偏离到不能或难以调节复原的程度。 (其新陈代谢受到干扰或破坏,内部生理机能或外部组织形态发生改变,生长发育会受到,明显的阻碍甚至导致局部或整株死亡的现象) 4、土壤质地:指的是土壤中沙粒、粉粒和黏粒的含量比例 5、土壤结构:指土壤颗粒的排列组合方式,以及矿物质颗粒的空间组合方式。 6、根颈:是高度浓缩的茎节(crown)绝大多数草坪草是多年生的,在根颈上可以生长匍匐茎和地下茎向外扩展。 7、枯草层:是由部分分解和未分解的草坪组织积累在草坪表土上而形成的一层近土壤层。 8、喷播植草:是指将草坪草种子加入有粘着剂、肥料、保水剂、纤维覆盖物、着色剂等的水流中进行喷射播种的方法。 9、交播(overseeding):指在秋季将冷季型草种子补播于暖季型草坪,使冬天草坪为绿色的方法。 10、杂草:任何植物当它出现在人们不愿意它出现的草坪之中时就称它为草坪杂草。 二、拉丁名、英文名 1、多年生黑麦草(冷)Lolium perenne / Perennial ryegrass 2、草地早熟禾(冷)Poa pratensis / Kentucky bluegrass 3、匍匐剪股颖(冷)Agrostis palustris / Creeping bentgrass 4、日本结缕草(暖)Zoysia japonica / Japanese zoysiagrass 5、狗牙根(暖)Cynodon dactylon / Bermudagrass 6、高羊茅(冷)Festuca arundinacea / Tall fescue 三、填空 1、冷季型草、暖季型草 根据气候地域分布可将草坪分为暖季型草坪和冷季型草坪 草坪可分为运动场草坪、园林绿地草坪、水土保持草坪 积温枝条最适温度冷季型草0℃15℃—25℃ 暖季型草5℃26℃—35℃ 当温度大于0℃(对冷季型草而言)或5℃(对暖季草而言)草坪开始返青,反之枯黄 2、剪草机根据刀片类型分为—旋转式剪草机(修剪精度为cm) —滚筒式剪草机(修剪精度为mm)

草坪学

草坪科学与管理结课作业 要求:统一A4,封面按学校要求填写,可打印可手写,作业内容必须手写。2012年11月21日上午交作业。 一、名词解释 1.草坪草坪是用多年生矮小草本植株密植,并经修剪的人工草地。 草坪(养护):密植(生)的多年生矮草,经修剪、滚压(或反复啃、踏)而成的平整草地。草坪 草坪即草坪植被 通常是指以禾本科草或其它质地纤细的植被为覆盖 并以它们大量的根或匍匐茎充满土壤表层的地被 是由草坪草的地上部分以及根系和表土层构成的整体。现代草坪的概念包括如下要素 草坪草的群生场所、通常能够具有某种程度的扩展、其存在能够提供多种用途。 是指以禾本科草或其他质地纤细的植被为覆盖,并以它们大量的根或匍匐茎充满土壤表层的地被,是由草坪草的地上部分以及根系和表土层构成的整体。 2.草坪业 草坪业是以农学、耕作学、园艺学、土壤学、植物学、林学、肥料学、农田灌溉学、农业工程学、生态学、环境学、草坪学及运动体育、娱乐休闲等多种科学技术为基础 以草坪草与地被植物为对象 以人类美学为前提的生产产业。草坪业主要包括以下四个体系 市场体系、生产体系、服务体系和科教体系 3.草坪病害 草坪病害 草坪草受到病原生物侵染或不良环境的作用 发生一系列的生理生化、组织结构和外部形态的变化 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偏离到不能或难以调节复员的程度 生长发育收到限制或者死亡 最终破坏景观效果和造成经济损失的现象. 根据病原的不同,草坪病害可分为非侵染性病害(又称为生理病害)和侵染性病害两种:草坪侵染性病害 由病原物侵入寄主 草坪草 体内引起的。这类病害在适宜条件下可以在植株间传染蔓延 甚至造成流行 是草坪病害防治的重点和难点。草坪非侵染性病害 又称为生理性病害。是由不适宜的环境条件引起的病害 只局限于受害植株本身 不具有传染性。其常见症状为草坪草变色、畸形、枯死等。 4.病症疾病表现出来的症象 5.草坪质地指草坪草叶的宽窄与触感的质量 一般多指草坪植物叶片的宽度 二、问答题 1.什么是冷季型草坪草?什么是暖季型草坪草?各有什么特点? 草坪植物根据生长气候换分为暖季型草坪草和冷季型草坪草 1.暖季型草坪草 暖季型草坪草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6-32摄氏度。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是低温强度和持续时间,当湿度低于10摄氏度以下时就进入休眠状态。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多种植在我国长江流域及江南各地。病原及发病规律:主要种类有:结缕草(Zoysia japonica Steud.)、狗尾草[Cynodon dactylon (L.)Pers ]、假俭草(Erenochloa ophiuroides L.)、地毯草[Axonopus compressus(Swartz) Beau.]、野牛草(Buchloe dactyloides L.)等防治办法:其中狗尾草、结缕草和野牛草是暖季型草中较为抗寒的草种。因此,目前在北京地区,野牛草约有40%左右的种植面积,结缕草在高尔夫球场的球道和某些运动场也有少量种植。 2.冷季型草坪草 指最适生长温度为15~24度,限制因子是高温及持续时间和干旱,主要分布于黄河以北地区,绿期比较长,基本上是一年四季青 种类有:草地早熟禾 (Poa pratensis)、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高羊茅(Fe stuca arundinacea)、匍匐紫羊茅(Festuca rubra)、细弱翦股颖(Agrostis tenuis)

草地学1

1 草地:是一种土地类型,是适宜于牲畜放牧或割草利用的植物群落及其生长地的总称。2再生性:牧草被刈割或放牧后重新恢复绿色株丛的能力叫做牧草的再生性。 3环境(environment):是生物周围客观存在的自然条件,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4植物群落(plant community):是植物与环境、植物与植物相互适应而形成的一种生存组合。是由不同种的个体组成,或同一种的个体组成的集体群。 5生态系统:是包括生物有机体和环境要素综合体的整体系统,该系统为自然系统,构成地球表面自然界的基本单元。 6生态因子(ecological factor):环境中对植物起作用的因子 7人工草地:是根据生物学、生态学和群落结构的特点,在选择后的土地开垦后,因地制宜地播种多年生或一年生牧草,生产优质、高产的牧草,以满足畜牧业发展的需要。8草田轮作:在牧草及饲料作物栽培过程中,人们有意识地将计划种植的牧草、作物,按照它们的特性和对土壤后茬的影响,排成一定的顺序,在一定田块上依次周而复始地轮换种植。 9划区轮牧:根据草地生产力和牲畜数量,将草地分为若干面积相等的分区,每分区的放牧日期,然后按计划分区顺序放牧。并在放牧日程上规定轮牧周期和放牧次数。 10青贮饲料:青贮饲料是将含水率为65%-75%的青绿饲料经切碎后,在密闭缺氧的条件下,通过厌氧乳酸菌的发酵作用,抑制各种杂菌的繁殖,而得到的一种粗饲料。 11羊单位::在牧季中,能供给一头体重为40kg的母羊及其哺乳羔羊的营养需要量为一个标准羊单位。一个羊单位每日约需牧食青草5-7.5kg。 12人工草地:指利用综合农业科学技术,对天然草地进行耕翻(包括农田在内),通过人为的播种建植的人工草本群落。 13忌牧期:春季牧草萌发,完全依靠储藏的营养物质,直到草类开始发育15-18d后,消耗的营养物质才能得到补充,这段时间称为牧草发育的临界期,在放牧上称为“忌牧期”。 14干草:青草或栽培青饲料在未结实以前刈割,经日晒或人工干燥而制成的干燥饲草。15植物种:具有一定形态和生理特征,有一定自然分布区域的植物类群,一个植物种一般不和其它物种发生生殖结合,是植物分类的基本单位。 16草地植物的生活型:植物长期受环境条件的影响,与环境协同进化而形成的适应形态17牧草的适口性:指家畜对某种牧草的喜食程度,也是反映牧草饲用品质好坏的一种较为准确的定性指标,对评定牧草的饲用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 18春季忌牧期:放牧开始时间为拔节期(禾本科)、分枝期(豆科),即在萌发后15-20天,牧草高度达到10-12cm开始放牧。 19秋季忌牧期:牧草停止生长前1个月左右。 填空题 1草地学的构成:草及草群、环境、家畜 2按照植物对光的需要量和适应范围,可以把植物分为三个生态类型:阳性植物、中性植物、阴性植物 3评价牧草再生性能的指标有:再生速度、再生次数、再生产量 4植物与水分的五种类型:1.水生植物;2.湿生植物;3.中生植物;4.旱生植物;5.短生植物。 5土壤三相系统:固相、液相、气相三相。 6根据植物对盐分的适应性:(1)聚盐植物(2)泌盐植物(3)滤盐植物 7评定适口性的方法:放牧观察法、食道瘘管法、粪样分析法、测定可食性系数、访问

草坪学(自考题)复习资料提要

《草坪学》复习资料提要 (红色字的题为重点掌握)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草坪 2、草坪植物 二、选择题 1、草坪的绿地功能包括()。 A、经济 B、生态 C、娱乐、运动 D、生产 E、美化景观 2、国际草坪学会于()在英国成立。 A、1973 B、1977 C、1969 D、1965 3、中国草原学会草坪学术委员会于()成立。 A、1949 B、1983 C、1990 D、1995 三、简答题 1、简述草坪的生态功能? 2、简述草坪的发展简史? 3、简述现代草坪学的发展方向? 四、论述题 1、根据草坪学当前的研究方向以及取得的成果,阐述草坪对人类社会的贡献。 第二章草坪学基础 一、名词解释 1、温度三基点 2、积温

3、耐受胁迫 4、光饱和现象 5、留茬 二、选择题 1、影响草坪品质和持久性的气候因子包括()。 A、太阳辐射与日照 B、气温 C、空气温度 D、降雨 E、风 2、一般禾本科草本类的叶由下面那几部分组成()。 A、叶片 B、叶鞘 C、叶舌 D、叶耳 E、叶痕 3、影响种子发芽的外部条件包括() A、水分 B、氧气 C、温度 D、光 E、休眠 4、草坪草茎的主要类型有() A、生殖枝 B、根状茎 C、分蘖枝 D、徒长枝 E、匍匐枝 5、冷地型草坪草属典型的() A、短日照植物 B、长日照植物 C、耐荫性植物 D、喜光植物 6、下列草坪植物中属冷凉湿润型的草类的()。 A、狗牙根属 B、结缕草属 C、翦股颖属 D、雀稗属 7、草坪草抵抗温度胁迫的方式有() A、避开胁迫 B、避免胁迫 C、主动胁迫 D、耐受胁迫 E、生理胁迫 8、下列草坪植物中,耐盐性最强的是()。 A、普通狗牙根 B、草地早熟禾 C、高羊茅 D、碱茅

草坪学复习资料 (1)

草坪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留茬:是指未被修剪去的叶和尚未伸展形成叶的分蘖芽。 2.草坪绿期:草坪群落中80%的植物返青之日到80%的植物呈现枯黄之日的持续日数。 3.草坪:指以禾草或其他质地纤细的植物为覆盖,并以它们大量的根系或匍匐茎充满土壤表层的地被,是由草坪草的地上部分以及根系和表土层构成的有机整体。当该有机体具有一定的设计、建造结构和使用目的时,称为草坪。 4.草坪草:指能够形成草皮或草坪,并能耐定期修剪和人、物使用的一些草本植物品种或种。 5.表施土壤:将肥沃的细土、有机质和石英砂混合,均匀施入草坪绿地表面的作业。 6.草坪业:指包含草坪科学与技术、商业管理、人力资源开发、草坪产品的制造与销售,以及与之相关的服务活动等的产业。 7.混播草坪:由两个以上的草坪草种构成的草坪。具有广泛的遗传背景,适应性强,养护管理粗放,管理容易,成本低。多用作游憩草坪、运动场草坪、防护草坪等。 8.草坪质地:指草坪草叶片的宽窄程度和触感。 9. 防护草坪:用于铁路、公路的护坡,江河、水库的护堤以及其它水土保持的草坪,称为防护草坪。又称水土保持草坪。 10.草坪建植机械:与草坪建植有关的机械统称为草坪建植机械。 11.植生带:是用特殊的生产工艺,将种子均匀地排列在两层可以降解的无纺布中间而形成的种子带。 12.药剂修剪:指利用化学药剂来控制草坪草的生长高度或延缓草坪草的生长速度。 13.规则式草坪:具有有规律的几何图形,外观整齐的草坪 14.交播:对于夏季休眠的的冷季型草坪草或冬季枯黄的暖季型草坪,在草坪地上播种发芽迅速、生长速度比较快的草坪草,使其变绿的措施,称为交播。 15.液压喷播植草:是利用液态播种原理,先将植物种子催芽后,混入水中,并配以一定数量的专用配料和复合肥,通过喷播机的搅拌,利用高压泵体的作用,喷播在需要种植植物的地方,从而形成植被的技术。 16.1/3修剪原则:指每次修剪时,剪掉的部分不能超过草坪草自然高度的1/3。 17.NTEP:是美国国家草坪评比项目的简称,是在全美范围内的草坪品种测试 18.保护种:草坪的建立中草坪草种的混播组合中比例最小的草种,对建群种和伴生种起保护作用 二、填空题 1.草坪业的构成要素是:施工部门、制造出售部门、维护保养部制造门、制造出售部门、教育科研部门 2.地被主要是指那些低矮、扩展性强、具有一定的适用价值或观赏价值、覆盖地面的草本植物、部分灌木、攀缘植物。 3.影响草坪生长发育的土壤因素主要有土壤反应、土壤水分、土壤养分、土壤空气等 4.草坪的类型:根据植被组成分类:单一草坪,混合草坪,混播草坪,缀花草坪,疏林草坪

草坪学名词解释

“修复”:低于重建草坪的一种改良更新退化草坪的措施。 NTEP:是美国国家草坪评比项目(The National Turfgrass Evaluation Program) 草块分栽法:选取生长良好、无杂草的草坪作种源,连同表土浅层将草皮层铲起,分切成长宽10CM左右的繁殖草块,按30×10CM或30×30CM左右的行窝距梅花形栽植在培整好的土壤中。 草皮、 草坪:是指以禾本科和莎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体,经人工建植和管理,具有绿化美化、护坡作用和观赏效果,可供人们游憩、活动或运动的坪状草地,它是由草坪草和表土组成的统一体 草坪:人们为了改善环境,利用精细禾草(或类禾草)建立的绿色低矮而致密的草本植被,它是现代人绿化、美化环境的重要手段之一。 草坪:人们为了改善环境,利用精细禾草(或类禾草)建立的绿色低矮而致密的草本植被,它是现代人绿化、美化环境的重要手段之一。 草坪:是园林中用人工建植草皮或播种草籽培养形成的整片绿色地面。 草坪表施细土:将沙、土壤和有机质适当混合,均一施入草坪床上表面的作业。 草坪病害:由于草坪草生理过程和形态学发生改变以及外界不同因素导致的草坪草的非正常状态的现象。 草坪病害:又称疾病。是指因生物或环境因子所引起的植物生长失调,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种。 草坪草、 草坪的基况:活着的草坪基本生长状况,是草坪着生的客观表现。 草坪的践踏临界水平:各种草坪都能承受一定大小外力而不使自身发生质的变化,这个力的大小即所谓践踏的临界水平。 草坪改良:是指除草坪重建之外的草坪改造,养护管理综合措施的总称; 草坪盖度;草坪覆盖地面的面积与总面积之比。 草坪密度:单位面积上的植株或枝条的个数。

草坪学复习资料

草坪学复习知识点整理 名词解释: 草坪:是指低矮草本植物在天然形成或人工建造后经养护管理而形成的相对匀称、平整的草地植被。 草皮:当草坪被铲起用来移栽时称为草皮。 草坪草:是指能够经受一定修剪而形成草坪的草本植物。 草坪的分蘖:从腋芽内长出新的地上枝条的现象。 草坪草的生态适应性:草坪草生长发育所需求的环境条件与外界实际的环境条件之间的吻合程度。 蒸腾系数:指植物每生产1g干物质所需水分的克数。 需水量:指在正常生长发育状况和最佳水肥条件下,草坪草整个生育期的蒸散量(mm) 光饱和点:当光照强度达到一定值后,植物光合强度不再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此时的光照强度称为该植物的光饱和点。 光补偿点:使植物实际光合强度与呼吸强度相等,即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达到动态平衡时的光照强度。 枯草层:草坪草下部茎叶枯黄脱落后留在坪床表面的残留积累。 土壤熏蒸:是应用强蒸发性化学药剂来杀死、控制土壤中有害生物的一种方法。 建坪:是利用人工的方法建立草坪地被的综合技术总称。 混播:把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种类的草种混在一起的播种方法。 混合:是指同类草坪不同品种之间的混播建植草坪的方式。 喷播:是一种把草坪草种子加入到水流中进行喷射播种的方法。 草坪植生带:把草坪草种子均匀固定在两层无纺布或纸布之间形成的草坪建植材料。 地毯式草皮:是指播种后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草坪草根系在地表2~3cm内形成致密的根网,然后用一定的方法使其与下面的土层分离,形成一定规格的可以像地毯一样卷起的草皮。 草坪修剪:只为了维护草坪的美观或为了特定的目的,使草坪保持一定高度而进行的定期剪除草坪多余枝条的操作。

化学修剪:指利用化学药剂来抑制草坪草生长,从而达到减少修剪次数的目的。 草坪管理:指建植和维护一定质量水平的草坪所包括的所有栽培管理措施与活动的简称。 其他知识点: 草坪、草皮、草坪草的区别和联系 1.概念不同:写出各自概念 2.含义不同:草坪草仅指草坪植物本身,只涉及草坪植物群落;而草坪则包括草坪植被与其着正的土壤表层,代表一个较高水平的生态有机体。 草皮是草坪的自然或原材料状态,草皮在具有一定设计、建造结构和使用目的时才称为草坪。 禾本科草类一般特征: 1.植株低矮;分枝(蘖)力强,有强大根系; 2.营养生长旺盛,营养体主要由组成; 3.地上部生长点低位,且大部分种类有坚韧的叶鞘保护; 4.一般为多年生; 5.繁殖力强;适应性强,易于管理 6.软硬适中,有一定的弹性,对人蓄无害 禾本科草类分枝(分蘖)类型及其特点: 1.根茎型(如:狗牙根) 繁殖力强;根系分布在土壤较深处(土壤要求疏松通透;耐旱) 2.丛生型 A.疏丛型(如:黑麦草) 分蘖节位于地面以下不深处。(对土壤通透性要求不高,但对水分要求较严格。) 侧枝与主枝呈锐角方向伸出,形成不太紧密,“中空”的草丛 B.密丛型(如:紫羊茅) 分蘖节位于地面以上或接近土壤表面;能适应土壤紧实或过分湿润、通气不良条件; 分蘖节被死去的叶鞘和茎所包围,能防寒、抗旱、蓄水保湿。 新枝与主枝平行向上生长,并保持在叶鞘之内,形成紧密的小丘状株丛。 3.根茎—丛生型(如:草地早熟禾) 由短根状茎把许多丛生型株丛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稠密的网状,能形成平坦而有弹性和不易破碎的草皮。 4.匍匐茎型(如:匍匐翦股颖) 茎匍匐地面,并不断向前延伸,在茎节上可以发生芽,长出枝叶;向下可产生不定根,适于营养繁殖。 冷季型和暖季型草坪草各自特点: 暖季型 1)最适生长温度25~35度在夏季或温暖地区生长旺盛;全年未夏季高峰的单峰型曲线。2)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是低温强度和持续时间。 冷季型 1)最适生长温度为15~25度,在春秋季或冷凉地区生长旺盛,为春秋旺盛的双峰型曲线

草地学

名词解释 草原:旱生、耐寒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类型。 草地:是一种土地类型,是草本和木本饲用植物与其所着生的土地构成的具有多种功能的自然综合体。 草地学:从草地上获得高产、优质的饲草进行畜牧业生产,而草地生产力和生态功能得以维持的科学。 须根系:主根已经死亡或完全不发育,或与其它根一样生长,形成强大的成簇的细根。 直根系:胚根发育为主根,其上分生支根,形成直根系,支根上产生根瘤。 分蘖:禾本科牧草出苗后,在幼苗的三到五叶期开始从母株的地表或地下茎节、根茎、根蘖上形成侧枝的现象为分蘖。 分枝:豆科牧草在三叶期后在根颈上形成侧枝的过程称为分枝。 开花:牧草的花芽分化中,雄蕊的花药发育成熟或雌蕊的胚囊发育成熟后,包被雌雄蕊的花器官展开,使雄蕊或雌蕊(或二者同时)暴露出来称为开花,即指花器官发育完全至成熟花粉从花药中释放出来的过程。 生育期:牧草或饲料作物从出苗到主产品收获时期为止所经历的天数。 生长期:从返青到枯黄的天数。 株丛:多年生牧草的分蘖或分枝使其植株形成丛状。 营养繁殖:从植物体的某一营养器官获得一个完整的植物。 再生性:植物经放牧或刈割后重新生长的特性。 再生能力:多年生牧草被放牧或刈割利用后重新生长恢复绿色植株丛的能力称为牧草的再生能力。 草地生态学:是生态学的分支学科,以生物学、地学和普通生态学为基础,与农业生态学和景观生态学相联系和渗透,为草地畜牧业及草地资源的管理和环境保护提供草地生态学的基础理论。 阳性植物:在全日照或强光下才能生长健壮,在遮荫或弱光条件下生长发育不良的植物。苜蓿。 阴性植物:能在遮荫条件下正常生长的植物,阳光充足的条件下生长减弱。苔藓。 中性植物:也称耐阴植物,全光照条件下生长发育最佳,可以忍耐一定程度的弱光。鸭茅。长日照植物:指只有当日照长度超过它临界日长(14h)时才能开花的植物。 短日照植物:在一定范围内暗期越长开花越早,一般至少需要12~14小时以上的黑暗才能开花,但在长日照下则只能营养生长而不开花。 中日照植物:指只有当昼夜长短的比例接近于相等时才能开花的植物。如甘蔗的某些品种只在接近于12h的日照条件下才能开花。

草坪学详解

一.名词解释 草坪业:草坪业是以农学、耕作学、园艺学、土壤学、植物学、林学、肥料学、农田灌溉学、农业工程学、生态学、环境学、草坪学与运动体育、娱乐休闲等多种科学技术为根底,以草坪草与地被植物为对象,以人类美学为前提的生产产业。 草坪:草坪即草坪植被,通常是指以禾本科草或其它质地纤细的植被为覆盖,并以它们大量的根或匍匐茎充满土壤表层的地被,是由草坪草的地上局部以与根系和表土层构成的整体。土壤质地:土壤质地即指大小不同的矿质颗粒在土壤组成中的比例,如砂土、粘土和壤土等土壤结构:土壤构造是指构成土壤主体的矿物质颗粒结合和配比的状态。 根颈:茎下部的加粗局部,在土壤表层以下1-3cm处与根相融合在一起的地方。是重要的分生组织,根、茎、叶均由此长出。也是草坪草伸长和碳水化合物的储藏器官。 枯草层:是由局部分解和未分解的草坪草组织积累在草坪土壤外表而形成的一层近土壤层喷播植草:利用流体原理把优选出的草坪草种子、粘着剂、肥料、保水剂、纤维覆盖物、着色剂等与水按一定比例混合成喷浆,通过喷播机直接喷射到待播的坪床土壤上。 交播:在亚热带,秋季在暖季型草坪上播种冷季型草坪草的种子,以在暖季型草坪草的休眠期〔冬季〕获得一个良好外观的可运动的草坪。在生产中,把这一措施称为“交播〞。杂草:杂草是指生长在有害于人类生存和活动场地的植物,一般是非栽培的野生植物或对人类无碍用的植物。 二.拉丁文/英文名 多年生草黑麦:Lolium perenne/Perennial Ryegrass 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Kentucky Bluegrass 匍匐剪股颖:Agrostis palustris/Creeping bentgrass 日本结缕草:Zoysia japonlon/Japanese zoysiagrass 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Bermudagrass 高羊茅:Festuca arundinscea/Tall fessue 三.填空 冷季型暖季型运动场观赏水土保持滚筒旋轻 1mm 1cm 分蘖匍匐茎地下茎杀菌剂杀虫剂角、边、中间美国 四.简答题 1.播种量确定的原理:从理论上讲,每1cm2有一株成活苗就行了;在混合播种中,较大粒种子的混播量可达40g/m2,在土壤条件良好,种子质量高时,播种量20~30g/m2适当。 播种量确定的最终标准,是以足够数量的活种子确保单位面积上幼苗的额定株数,即1-2万株/m2。 2.修剪的原理与作用:修剪主要是剪去草坪草叶片或者枝条的上半局部。修剪后草坪草再生部位主要有:一、剪去上部叶片的老叶可以继续生长二、未被伤害的幼叶尚能长大 三、基部的分蘖节可以产生新的枝条 作用:1. 控制草坪草的生长高度,保持草坪的平整美观。 2抑制草坪向上生长修剪能促进草坪草基部生长点萌发新枝,促进横向生长,增加草坪致密度。 3 抑制由于枝叶过密而引起的病害,驱逐草坪地上害虫,防止大型杂草侵入。 4除去过量叶片的荫蔽修剪去掉过量的叶片,利于阳光到达草坪基部,改善基部叶片的光合作用,为根系的生长提供更多的同化产物,同化产物向根系的运转又能为根系提供呼

草坪学试卷

草坪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9题) 1. 草坪草花序基本组成单位是( D)。 A.颖片 B.外稃 C.内稃 D.小穗 2. (D )是分布最广的暖季型草之一,又名百慕大草。 A.结缕草 B.天堂草 C.野牛草 D.狗牙根 3. 枯草层超过(C )cm厚通常对草坪有不利影响 A..2.2cm B.2.0cm C.1.9cm D.1.5cm 4. ( B)俗称天鹅绒草。 A.白三叶 B.细叶结缕草 C.结缕草 D.狗牙根 5. 下列不属于暖季型草坪草的是(C)。 A..狗牙根 B.细叶结缕草 C.匍匐剪股颖 D.地毯草 6. (C)草坪代表了草坪培育的最高水平 A..足球场 B.滚木球场 C.高尔夫球场 D.公园绿地 7. (C)类草坪草则不能用草块进行繁殖建坪。 A..草地早熟禾 B.匍匐剪股颖 C.黑麦草和高羊茅 D.野牛草 8. 下列哪些环境下易发生草坪病害(B ) A..水肥适合 B.低洼积水 C.土质疏松 D.管理合理 9. 下面哪项不属于草坪辅助管理措施(D) A..打孔 B.梳草 C.覆沙 D.施肥 10. 对于暖季型草坪而言,(A)进行打孔较为合适 A..返青以后 B.休眠期 C.秋初 D.秋末 11. 下面哪项不是影响种子纯度的因素(C) A .种子加工工艺 B.种子清理 C. 生长条件是否适宜 D.生产种子的方式 12. 下面哪项与种子活力下降无关(B) A . 收获和处理过程中所造成的机械损伤 B.种子清理 C.无病虫害损伤 D.处理中是否把发育不全的种子除掉 13. 种子监督是一项为确保种子(D)而对种子田间生产和精选包装进行监视的过程。 A .数量 B.活力 C. 纯度 D.质量 14. 建植草坪最快的方法是(B) A .播种 B.铺草皮 C.埋匍匐茎 D.扦插枝条 15. 下部居间分生组织在叶的基部发育成(C )。 A. 叶耳 B.叶环 C.叶鞘 D.叶舌 16. 下列不属于冷季型草坪草的是(D )。 A.高羊茅 B.紫羊茅 C.草地早熟禾 D.结缕草 17. 陡坡修剪较困难,易出现(A)现象。 A揭盖 B拉毛 C剪秃 D波浪型 18. 要改良细质土的通气性,只有当砂的加入量比需要改良的黏质土还要(D)时才能达到目的。 A一半 B相等 C少 D多 19. 下列那个不属于运动场草坪场地功能养护的(D) A、清扫场地 B、修补 C、排灌 D、施肥 二、名词解释(每题1分,共25题)

草坪学复习题

草坪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寒冻胁迫 2、草坪交播 3、草坪通气 4、草坪绿期 5、打孔 6、草坪密度 7、草坪盖度 8、 草坪9、草坪草10、草坪质地11、草坪均一性 12、草坪修剪的1/3原则13、直播建坪 14、草坪学15、草皮磨损16、草坪恢复力17、草坪建植 18、冷季型草坪草19、根茎-疏 丛型禾草20、混播草坪21、选择性除草剂22、草坪草抗逆性23、混合草坪24、单播草坪 25、芽前除草剂26、暖季型草坪草27、草坪强度28、草坪组成29、草坪松耙30、冷温胁 迫31、内吸性除草剂 32、芽后除草剂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土壤水分类型中与草坪草生长发育最密切的是。 2、某一草坪实际高度为9cm,按照1/3原则,剪掉部分的高度应为 cm。 3、草坪质地多用草坪草叶的处的宽度来表示。 4、损坏草坪的修补方法有二种,一是,二是。 5、草坪草依据气候和地域分类分为和二个类型。 6、草坪种植的三个技术环节是、和 。 7、草坪进行表施土壤所用的土壤最好是_____ 、_____ 、 _____ 的混合物。 8暖季型草坪草最适宜生长季是____ ,冷季型草坪草最适生长季是。 12、草坪喷头的主要水力性能指标包括喷头的、喷射半径、喷洒角度及 喷头流量等。 13、影响种子质量的主要因素是和。 14、按照1/3原则,某一草坪适宜留茬高度为6cm ,当草高 cm时就应修剪。 15、草坪能调节大气成分,保持平衡。 16、依据除草剂作用方式分类,2,4-D丁酯属于除草剂, 17、草坪草依据叶片宽窄分类分为和二个类型。 18、草坪草需要量最大的矿质营养元素是。 19、我国北方地区选择草坪草的二个重要指标是_______ 和 ______。 20、草地早熟禾的株丛类型属于型。 21、按修剪机械的剪草方式可把剪草机分为扫雷式、和, 其中最精细的草坪修剪机类型。 22、禾本科中的草坪草,主要分属于、和黍亚科。 23、某一草坪实际高度为9cm,按照1/3原则,适宜留茬高度应为 cm。 24、冷地型草坪草在和季应多施复合肥。 25、我国北方地区建植草地早熟禾为建群种的混播草坪时保护种常选用_______ 、伴生 种选用 ______。 26、暖季型草坪草最适宜生长季是____ ,冷季型草坪草最适生长季是。 27、常用冷地型草有草地早熟禾、高羊茅、匍匐翦股颖等,其中最不耐旱的草种是_____ 最不耐寒的草种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