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will的语法化研究

will的语法化研究

will的语法化研究
will的语法化研究

初中英语语法专项介词知识讲解

初中英语语法专项练习八——介词 一.选择填空: 1.Mrs. Brown came to China ____ 1996. A.from B.of C.to D.in 2.The room was full ____ smoke after the big fire. A.of B.with C.in D.for 3.Here are some presents ____ you ____ our best wishes. A.to; with B.for; with C.of; about D.for; for 4.Both Mr Green and Mrs Green were born ____ June, 1956. A.in B.at C.on D.for 5.The little boy is always interested ____ science. A.with B.by C.in D.at 6.Li Lei often gets up ____ seven o'clock on Sundays. A.on B.in C.at D.for 7.They arrived early ____ a Tuesday morning. A.on B.at C.in D.of 8.Macao(澳门)will return to our motherland ____ December 20th, 1999. A.on B.at C.in D.for 9.----When were you born? ----I was born ____ August 25, 1983. A.on B.in C.at D.to 10.Let me show you the place ____ the map. A.with B.on C.in 11.John knows ____ a computer. A.how to use B.how use C.how uses 12.The visitors ____ Japan arrived ____ Beijing Station last Tuesday morning. A.from; at B.of; to C.from; to D.of; on 13.The teacher will be back ____ an hour. A.in B.after C.on 14.This programme was sent to the USA ____ China ____ satellite. A.in; of B.of; in C.from; by D.by; from 15.It's cold outside. Please your warm clothes. A. put in B. take off C. put on D. put up 16.He got many gifts his birthday his friends. A. on, from B. in, of C. at, to D. from, for 17.The classroom is quite different that one. A. of B. from C. with D. like 18.Look, you'll see a bridge the river. A. on B. above C. over D. in 19.–Your coat looks nice, Is It cotton? -Yes. It's Shanghai. A. made of, made by B. made of, made in C. made for, made in D. made from made by 20.Tow may fall the others because he has missed so many lessons. A.after B. behind C. later D. out of 二、用适当的介词填空 1.What's wrong ____ your watch? 2.One ____ the students is in the classroom. 3.I think the shop is closed ____ this time of day. 4.My father teaches English ____ a school.

实验三 自下而上语法分析及语义分析

实验三自下而上语法分析及语义分析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掌握LR分析器的构造过程,并根据语法制导翻译,掌握属性文法的自下而上计算的过程。 二、实验学时: 4学时。 三、实验内容 根据给出的简单表达式的语法构成规则(见五),编制LR分析程序,要求能对用给定的语法规则书写的源程序进行语法分析和语义分析。 对于正确的表达式,给出表达式的值。 对于错误的表达式,给出出错位置。 四、实验方法 采用LR分析法。 首先给出S-属性文法的定义(为简便起见,每个文法符号只设置一个综合属性,即该文法符号所代表的表达式的值。属性文法的定义可参照书137页表6.1),并将其改造成用LR分析实现时的语义分析动作(可参照书145页表6.5)。 接下来给出LR分析表。 然后程序的具体实现: ●LR分析表可用二维数组(或其他)实现。 ●添加一个val栈作为语义分析实现的工具。 ●编写总控程序,实现语法分析和语义分析的过程。 注:对于整数的识别可以借助实验1。 五、文法定义 简单的表达式文法如下: E->E+T|E-T|T T->T*F|T/F|F F->(E)|i 上式中,i 为整数。 六、处理程序例 例1: 正确源程序例: 23+(45+4)* 40分析结果应为:正确的表达式。其值为:1983 例2: 错误源程序例: 5+(56+)-24 分析结果应为:错误的表达式:出错位置为)

附录:源程序 #include #include"string.h"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define R 30 #define C 20 typedef struct elem { char e[4]; }Elem; //ACTION表与GoTo表中的元素类型 Elem LR[R][C]; //存放ACTION表与GoTo表中的内容 typedef struct out { int order; //序号 int state[10]; //状态栈 char sign[30]; //符号栈 char grasen[20]; //产生式 char input[30]; //输入串 char explen[50]; //解释说明 }OutNode; //输出结果中每一行的类型 OutNode out[20]; //存放输出结果 char Sentence[20]; //存放文法的一个句子 char GramSent[10][20]; //存放文法的一组产生式

“让”类词的语法化及机制研究【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题目:“让”类词的语法化及机制研究 专业班级:汉语言文学 一、前言部分(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概念,扼要说明有关主题争论焦点) 让类词的语法化及其机制研究,主要是探讨“让”这一类从表动作的实词逐步转化为表示一种被动结构的语法标记的过程。从历时的角度研究“让”等使令类词的具体来源、形成和发展途径以及推动其演化的内外机制。这里主要涉及了以下几个概念:1语法化,2使令类词,3历时的研究角度。 什么是“语法化”?关于语法化的概念和起源,沈家煊在《“语法化”研究综观》中是这样解释的:“语法化”(grammaticalization)通常指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表语法功能的成分这样一种过程或现象,中国传统语言学称之为“实词虚化”。“语法化”最早是由中国人提出来的,早在13世纪,元朝的周伯琦在《六书正為》中说:“大抵古人制字,皆从事物上起。今之虚字,皆古之实字”(郑奠、麦梅翘编1964,Harbsmeier 1979)。欧洲到18世纪才有法国哲学家Etienne Bonnot de Condillac 最先指出动词的屈折形态。这当然有道理,不过“虚化”主要是针对词义的变化由实而虚,西方已经有了“semantic bleaching”、“semantic weakening”这样的名称。”【1】刘坚等在《论诱发汉语词汇语法化的若干因素》中写到:“通常是某个实词或因句法位置、组合功能的变化而造成词义演变,或因词义的变化而引起句法位置、组合功能的改变,最终使之失去原来的词汇意义,在语句中只具有某种语法意义,变成了虚词。”【2】这两种论述中,我比较倾向于前者,但他们的共同之处,都是强调了“虚化”。 2使令类词 关于使令类动词的定义,刘永耕教授在2000年发表的论文《使令类动词和致使词》中是这样说的:“现代汉语使令类动词最典型的是‘请’、‘派’、‘命令’一类,它们所构成的N,V。N。V。式如‘我们请李教授作报告’是多数人公认的‘兼语式’。这类动词的语义特征吕叔湘先生很早就论述过(《中国文法要略》

初中英语语法专项训练介词讲解

中学英语语法专项训练6—介词 中学英语介词讲解 1.介词的含义, 介词(虚词),不能在句子中独立充当成分。它总是用于名词、代词、或相当于名词的其它词类或短语活从句前。 中考需要掌握的11 个介词:in、on^ atx to> from、by> with、for、aboutx after> before 表示时间的介词 A.典型例题: 1.in 1996 / in 2002 / in 1847 (年份) 2.ui October / in February / in March (月份) 3?in spring / in summer / in autumn / in winter (季节) 4.in a week / in a year 在 1 周 / 年中 5?in the morning / in the afternoon / in the evening 在上午 / 下午 / 晚上 in those days 在当时 / in no time 立亥9 / in the daytime 在白天 / in the future 在将来 / in one minute在1分钟内/最后in the end 表示较长时间(长于一天或乔一天)如:年、年份、月份、季节、周、上午、下午、晚上以及一些习惯用法中要用介词“inS B.典型例题: 1.at ten o' clock / at seven thirty. (表示某一钟点) 2.at noon / at night / at midnight (在中午、晚上、半夜---------- 一天中相对短暂的时间) 3.at the age of twenty / al the age of thirty-five (表示某一年龄) 4.at that time 在那时 / at the moment 这时、那时、此刻 / at first 首先 / at last 最后= in the end / at once立刻、马上/ at / on (the) weekends在周末/在一年中的这个时候 at this time of year / 在........ 开始/结束时at the beginning /end of 表示时I乔勺某一点(或表示某时刻)如:钟点、年龄或長衣的习惯用法中要用“at”。 C.典型例题: 1? on Monday / on Tuesday / on Wednesday / on Friday 2? on January 1 / on April 18 / on May 31 3.on January 1, 1988 / on April 1& 2002 / on Maj r 31,1977 4.on Monday morning / on Tuesday afternoon / on Wednesday evening 5.on a winter morning / on a summer evening / on a autumn afternoon 6.on the morning of May fifth 7.on my birthday / on that day / on New Year* s Day / on the first two days / on Christmas Day 8.值日on duty / 准时on time / 表示某一天或者特立(某一天上下午)的时间用介词“on”。 D.典型例题: 1.for two hours / for three days 2? for hundreds of years 3? for the last three years / for the past three years 4? for a while

从实词虚化到语法化的汉语介词研究

从实词虚化到语法化的汉语介词研究 摘要:近年来,有众多学者对汉语介词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试图从实词虚化到语法化的汉语介词进行浅析,从四个方面了解汉语介词语法化的研究历程:(一)实词虚化的过程;(二)介词语法化的句法环境;(三)介词语法化的语义条件;(四)介词语法化的宾语扩充。 关键词:介词汉语研究历程 介词在庞大的汉语体系中是一个重要的词类。在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中,介词的数量不断扩大。介词在汉语语法体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虽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但可跟名词相结合构成介词短语,充当状语、定语等句法成分。 一、介词的定义 介词是语法中用来表现一个字的文法功能的词汇或词缀,通常用于某一名词或代词前面,也可用于某一具有名词性质的短语之前。介词和这样的词语或短语组成介词结构,主要用来表示时间、状态、方式、目的、原因以及比较对象等。 介词在语法结构中没有词汇意义,只有语法意义。总而言之,介词虽不能单独使用,却在汉语语法体系中不可缺少。 二、介词语法化的研究

(一)实词虚化的过程 实词大多指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具有一定意义的词类,而虚词是指并无实际意义却在句子中有着语法意义的词类。因此,将一个具有词汇意义的词转化为只在句中搭配使用的词就是实词虚化。在实词转化为虚词的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实词都可以虚化,只有词汇意义与语法意义有关联的实词才可转化为虚词。如:“以”作介词时有6种用法:1.可以表示工具,译为“拿、用、凭着”;2.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 4.表示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 5.表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6.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以”作动词时有实际意义:1.认为,以为;2.用,任用。实词虚化的过程要看这个词在不同句中所代表的意义。 (二)介词语法化的句法环境 很多情况下,词汇之所以会语法化,是由实词的句法位置改变造成的。当宾语出现在连谓结构中,动词就具备了语法化的嵌体。句法位置的变化造成句法功能的变化,动词不再成为核心而成为次要动词,随着自身词汇意义的消失,语法属性改变,最终实现语法化。由此可知,介词的产生前提是与句子核心动词位置发生改变密切相关的。这种语法上的变化,使动词的核心意义逐渐减弱,词汇意义虚化,进而产生了语法化,由动词变为了介词。如:“之”的用法,作为

初中语法祈使句专项讲解

初中语法祈使句专项讲解 1、祈使句的概念表示请求、命令、建议、祝愿、邀请或要求的句子叫祈使句。用于祈使句句首的动词总是用原形,不能用其他形式。如:Shut the door! 把门关上!Have a cup of coffee! 喝杯咖啡吧!Let them go by train、叫他们坐火车去吧。祈使句的主语通常为第二人称(you),但一般都被省略,只有在特殊的情况下才把主语(you)补充出来。如:You be quiet! 你安静! You go and tell him, Chris、克立斯,你去告诉他。You wait here for a moment、你在这儿等一会儿。有时祈使句的主语也可以是everybody, somebody, anybody, nobody等不定代词。如:Stand up, everybody! 全体起立!Nobody move、任何人都不许动。 2、祈使句表示强调为了加强祈使句的语气,我们通常是在祈使句的动词原形前加上助动词do,此时通常译为“一定”“务必”等。如:Do be careful、务必要小心。Do let me go、一定让我去。副词never和always有时可用于祈使句句首,表示强调。如:Never do that again、再不要这样做了。Always look in the mirror before starting to drive、一定要先看看反光镜再开车。 3、祈使句的否定式构成祈使句否定式的方法很简单,那就是在动词原形前加don’t不管祈使句所用的动词为什么性质动

词,情况都是一样。如:Open the window、把窗户打开。 →Don’t open the window、别把窗户打开。Come next Monday、下周星期一来。对于以let us或let’s开头的祈使句,其否定式通常是在不定式之前放一个not。如:Let’s tell him the truth、我们把实情告诉他吧。→Let’s not tell him the truth、我们不要把实情告诉他。但在日常口语中,我们也可以把don’t放在let’s之前。如:Let’s don’t tell him the truth、我们不要把实情告诉他) 4、祈使句与连用please为了使祈使句的语气变得委婉,我们可以在祈使句的句首或句末加上please若加在句首,其后不用逗号;若加在句末,则通常会在please前加一个逗号。如:Step this way, please、请这边走。Please type your letter、请把你的信打出来。Open the window, please、请把窗户打开。如果是否定祈使句,则通常将please加在don’t之前。如:Please don’t get angry、请不要生气。Please don’t telephone before8 a、 m、早8点以前请不要打电话。 5、祈使句的时间概念祈使句所表示的时间总是指将来,所以与它连用的句子原则上要用将来时态来与它呼应。如:Give me a hand, will you? 帮我一个忙,好吗?由于give me a hand表示隐含将来意义,所以句中的will you 不能改为do you。Try again and you will succeed、你再试就会成功。由于句中的 try again隐含将来意义,所以句中用了you will succeed,而

语法分析(自上而下分析)实验报告

实习二语法分析-自上而下分析 一、实验目的 使用预测分析方法对输入的表达式进行分析,掌握其具体的使用并且学会去分析一个文法。 二、实验内容 1.设计表达式的语法分析器算法(使用预测分析) 2.编写一段代码并上机调试查看其运行结果 三、实验要求 使用LL(1)分析算法设计表达式的语法分析器 LL(1)文法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语法分析方法,它是从文法的开始符号出发,生成句子的最左推导,从左到右扫描源程序,每次向前查看一个字符,确定当前应该选择的产生式。 实现LL(1)分析的另一种有效方法是使用一张分析表和一个栈进行联合控制。 预测分析程序的总控程序在任何时候都是按STACK栈顶符号X和当前a的输入符号行事的。对于任何(X,a),总控程序每次都执行三种可能的动作之一。 1.若X=a=“#”,则宣布分析成功,停止分析过程 2.若X=a≠“#”,则把X从STACK栈顶逐出,让a指向下一 个输入符号。 3.若X是一个非终结符,则查看分析表。 四、运行结果

(本程序只能对由'i','+','*','(',')'构成的以'#'结束的字符串进行分析) 五、源程序实现 /*LL(1)分析法源程序,只能在VC++中运行*/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char A[20]; char B[20]; char v1[20]={'i','+','*','(',')','#'};/*终结符*/ char v2[20]={'E','G','T','S','F'};/*非终结符*/ int j=0,b=0,top=0,l;/*L为输入串长度*/

语法化研究综述

国内语言学家也对语法化的定义进行了探讨: 1.沈家煊给语法化的定义是:语法化通常是指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表语法功能的成分这样一种过程或现象。 2.刘坚等的定义如下:通常是某个实词或因句法位置、组合功能的变化而造成词义演变,或因词义的变化而引起句法位置、组合功能的改变,最终使之失去原来的词汇意义,在语句中只具有某种语法意义,变成了虚词。 3.马壮寰认为,语法演化是单向的,即从实词向虚词、向语法形式和结构发展,而不是相反。语法形式的演进是从语法化程度较低的变为程度较高的,从开放类变为封闭类,从具体变为抽象。 4.杨成虎的定义更为简洁,即语法化通常是指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表语法功能成分的一种现象,是实词虚化为语法标记的过程。 一般说来,语法化现象至少应包括以下三种情况:实词虚化、句法化现象、词汇化现象。实词虚化 三种情况中,实词虚化是最基本的、最常见的,因而有被误解为语法化概念本身的倾向。实词虚化的实质就是某个词新的词类语法功能的获得,或者说从一个语义域的成员化为另一个语义域的成员。 句法化 句法化现象即章法成分向句法成分的转变,语用因素规约后向语法因素过渡以及词序在实际使用中被凝固化,从而表达某一具体语法功能等转变过程。 词汇化 词汇化现象指的是引起词语表达(lexicalexpression)失去其直接性和透明度,进而演化 成不能从字面意思推测出其真正意义的词组。 国内外关于语法化所达成的共识 国内外关于语法化,已达成四点共识:一是语法化的主体是句法化(尤其是实词虚化)、形态化;二是语法化大多是有理据的,有动因、有机制,语言的经济性、像似性、明晰性以及说话者的目的、语用推理等,都是影响语法化的重要因素;三是语法化是渐变的过程;四是语法化是单向性为主的(从实到虚,从比较虚到更虚),语法化体现着一个基本的特征,

初中英语 一般将来时专项语法讲解

初中英语一般将来时专项语法讲解 一般将来时表示将来某个时间要发生的动作,事情或存在的状态,也表示将来经常或反复发生的动作或事情。 1)will/shall+动词原形shall用于第一人称,常被will 所代替。will 在陈述句中用于各人称,在征求意见时常用于第二人称。will not=won't shall not=shan't例如: Which paragraph shall I read first?我先读哪一段呢? Will you be at home at seven this evening? 今晚七点回家好吗? 2)be going to +不定式,表示将来。 a. 主语的意图,即将做某事。例如: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omorrow? 明天打算作什么呢? b. 计划,安排要发生的事。例如:The play is going to be produced next month。这出戏下月开播。 c. 有迹象要发生的事。例如:Look at the dark clouds, there is going to be a storm. 看那乌云,快要下雨了。 3)be +不定式表将来,按计划或正式安排将发生的事。例如: We are to discuss the report next Saturday.我们下星期六讨论这份报告。 4)be about to +不定式,意为马上做某事。例如: He is about to leave for Beijing. 他马上要去北京。 注意:be about to do 不能与tomorrow, next week 等表示明确将来时的时间状语连用。 Notice:be to和be going to be to 表示客观安排或受人指示而做某事,be going to 表示主观的打算或计划。例如: I am to play football tomorrow afternoon. 明天下午我去踢球。(客观安排) I'm going to play football tomorrow afternoon. 明天下午我想去踢球。(主观安排) 5).现在进行时表将来时 下列动词的现在进行时表示将来时 https://www.doczj.com/doc/a18419358.html,e.fly.leave.start.begin.finish.end.arrive and so on. she is leaving for Wuhan tomorrow. 6.一般现在时表将来 1)下列动词come, go, arrive, leave, start, begin, return的一般现在时可以表示将来,主要用来表示在时间上已确定或安排好的事情。例如: The train leaves at six tomorrow morning. 火车明天上午六点开。 When does the bus star? It stars in ten minutes. 汽车什么时候开?十分钟后。 2. “shall/will+动词原形”结构的一般疑问句是将shall或will前移到句首,即“Shall/Will+主语+动词原形+其它?”。其否定句是在shall或will后加not.如: (1)Our teacher will come back very soon. (肯定句) (2)Will our teacher come back very soon?(一般疑问句) (3)Our teacher won’t com e back very soon. (否定句) ------------------------------------------------------------------- 一般将来时的用法 一般将来时的谓语动词构成 I/ we shall work he/ she/ it/ you/ they will work shall用于第一人称,在美语中除了疑问句中的第一人称用“shall”外,其余都用“will”。

到的语法化

到的语法化 陶振伟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关键词:到的语法化;特定语境;虚化机制 摘要:考察到的三种语法化现象:(1)到由行为动词演变为周全义的形容词,(2)到 由行为动词演变为介词往;(3)到由行为动词演变为结果补语,并尝试探讨其语法化的特定语境 及虚化机制。 中图分类号:H 313文献标识码:A 在现代汉语共时平面上,到的用法包括以下几 种: 1)达于某一点;到达;达到:~期;火车~站了。 2)周到:想得很~;有不~的地方请原谅。 3)往:~郊外去:~群众中去。 4)用作动词的补语,表示动作有结果:看~;想不~ 你来了。 以上四种义项分别记作到1、到2、到3、到 4。其中,到1是行为动词,常在句中作谓语中心语; 到2是形容词,能受很修饰,并且不能带宾语,意 义相当于周到,周全。到3可以看作介词,常用在 到+N+V格式中,到+N作其后动词的状语,意义 大致相当于往;到4常用在V+到(+N)格式 中,用作动词的补语,表示动作产生的结果。 到在共时平面上的不同用法之间往往具有历时上的 演变关系。下面我们来考察与到的用法有关的三种虚 化现象: 1)到1?到2;到由行为动词演变为形容词。 2)到1?到3:到由行为动词演变为介词; 3)到1?到4:到由行为动词演变为动词补语; 下文介绍到的上述用法在历时文献中的使用情况, 再尝试讨论触发这几种语法化(G rammaticalization)现象的 句法环境(context)及其虚化机制(mechanism)。 一历时考察 我们对到的用法作一大致考察,将其分为三个时 期:1)汉代以前,到1的用法已广泛存在,到2已 初露端倪,到3、到4、的用法还很少见;2)唐宋以 前,到1、到2的用法较为普遍,到3、到4初 露端倪;3)唐宋以后,到的各种用法都已广泛存在, 形成了与现代汉语较为近似的到1、到2、到3、 到4共存的局面。下面简要举例说明。 1汉代以前 我们考察了#诗经?、#国语?、#墨子?、#大学?%等 汉以前的文献资料,这些文献中到1的用法较为广泛, 同时也出现了部分可以理解为到2的用例。如: 到1的用例: (1)蹶父孔武,靡国不到。(#诗经&大雅&韩奕?) (2)屈到嗜芰,有疾,召其宗老而属之。(#国语?) (3)水器容四斗到六斗者百。(#墨子?) 可以理解为到2的用例: (4)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 无不明矣。(#大学?) 2唐宋以前 唐宋以前,到1、到2普遍存在,到3、到 4初露端倪。如: 到2: (5)今郡太守内省责己,自曝中庭,使辅谢罪,为民 祈福,精诚恳到,未有感彻。(#搜神记?) (6)仲业渊长,雅性清到。(北魏高允#徵士颂?) 到3: (7)徐州黄巾贼攻破北海,玄与门人到不其山避难。 (#三国志?) (8)奉由是失望,与韩暹等到定陵钞暴。(#三国志?) 到4 (9)稻主亦追到王所。(?世高译经&犍陀国王经() (10)遂进到山下安营,攻之,斩兰、成首,尽虏其 众。(#三国志?) 这一时期到3、到4的一些用例多数都可以作双 重分析(double-analysis),如: 收稿日期:2005 09 21 作者简介:陶振伟,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生。(11)樊哙在营外,闻事急,乃持铁盾入到营。(#史 记?) (12)肃见术无纲纪,不足与立事,乃携老弱将轻侠少 年百余人,南到居巢就瑜。(#三国志?) (11)中的到既可以理解成到1,又可理解成 到4,(12)中的到既可以理解成到1,也可理 解成到3上述例句中的到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种 状态。 3唐宋以后 唐宋以后,到1、到2、到3、到4都已广 泛使用,如: 到1: (13)五逆前后事,我死即到汝。(#王梵志诗&父母 生男女?) (14)即召其商人两人上船,向淮南镇,从水路而到半 途。(#入唐求法巡礼行记?) 到2: (15)人治一家一国,尚且有照管不到处。(#朱子语类?) (16)长溪杨楫通老,忠实恳到,有志于学。(陆九渊 #送杨通老?) 到3: (17)八月一日早朝,大使到州衙见扬州府都督李相公(#人唐求法巡礼行记?)

“真是的”的语法化及相关问题探析

“真是的”的语法化及相关问题探析 “真是的”是现代汉语话语交际中高频使用的一个语气标记,从历时平面来看,它经历了“真是”的韵律成词到独立结构语气标记“真是的”的语法化过程。从共时平面来看,它的句法位置灵活,具有传信表义、焦点表述、主观评价等多种语用功能,可表达责备、埋怨、遗憾、不满等多种消极性情绪语气。 标签:真是的语法化句法特点语用功能 在现代汉语中,“真是的”连用分为两种情况,一是表达一种对真值判断的强调,此时“真是的1”与“真的是的”同义,如“周炳认真地想了一下,就老老实实地回答道:‘真是的!’”①;一是语气标记“真是的2”,如“真是的!也不看看是什么时候了。”本文从历时平面的语法化与共时平面的句法特点、语用功能,对现代汉语中语气标记“真是的2”作简要探讨。 一、语气标记“真是的”的语法化过程 现代汉语中的“真是”有三种情况:一是表真值判断的词组“真是1”,如“原来那个人真是你妹妹啊!”;二是语气副词“真是2”,如“北方的雪真是太美了!”;三是语气标记“真是3”,如“你们也真是,也不等等我!”例(1)中的“真是”就是表达说话人的语气“真是3”。 在现代汉语共时层面中,语气标记“真是的2”与“真是3”语用效果基本相同。如: (1)“哎,你也真是的,多麻烦。” “哎,你也真是,多麻烦。” 语气标记“真是的2”是“真是3”和语气助词“的”组合而成。所以要理清语气标记“真是的2”语法化的过程,先要弄清语气标记“真是3”的演变形成,换句话说,语气标记“真是的2”语法化第一个阶段就是词组“真是1”通过韵律词汇化为语气副词“真是2”再到语气标记“真是3”的过程。第二阶段是语气助词“的”附着在“真是3”上。 (一)词组“真是1”到“真是2”的韵律成词 “X真是Y”句式中的词组“真是1”固化成词的首要机制是位置的改变:由句中主语后到语句句首。表真值判断的“真是” 连用最早见于六朝,宋代开始大量使用。如: (2)汝真是我所乞无上道伴。(六朝《佛经·北凉译经》)

从实词虚化到语法化的汉语介词研究

从实词虚化到语法化的汉语介词研究 近年来,有众多学者对汉语介词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试图从实词虚化到语法化的汉语介词进行浅析,从四个方面了解汉语介词语法化的研究历程:(一)实词虚化的过程;(二)介词语法化的句法环境;(三)介词语法化的语义条件;(四)介词语法化的宾语扩充。 标签:介词汉语研究历程 介词在庞大的汉语体系中是一个重要的词类。在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中,介词的数量不断扩大。介词在汉语语法体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虽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但可跟名词相结合构成介词短语,充当状语、定语等句法成分。 一、介词的定义 介词是语法中用来表现一个字的文法功能的词汇或词缀,通常用于某一名词或代词前面,也可用于某一具有名词性质的短语之前。介词和这样的词语或短语组成介词结构,主要用来表示时间、状态、方式、目的、原因以及比较对象等。 介词在语法结构中没有词汇意义,只有语法意义。总而言之,介词虽不能单独使用,却在汉语语法体系中不可缺少。 二、介词语法化的研究 (一)实词虚化的过程 实词大多指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具有一定意义的词类,而虚词是指并无实际意义却在句子中有着语法意义的词类。因此,将一个具有词汇意义的词转化为只在句中搭配使用的词就是实词虚化。在实词转化为虚词的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实词都可以虚化,只有词汇意义与语法意义有关联的实词才可转化为虚词。如:“以”作介词时有6种用法:1.可以表示工具,译为“拿、用、凭着”;2.表示凭借,译为“凭、靠”;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4.表示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5.表原因,译为“因为、由于”;6.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以”作动词时有实际意义:1.认为,以为;2.用,任用。实词虚化的过程要看这个词在不同句中所代表的意义。 (二)介词语法化的句法环境 很多情况下,词汇之所以会语法化,是由实词的句法位置改变造成的。当宾语出现在连谓结构中,动词就具备了语法化的嵌体。句法位置的变化造成句法功能的变化,动词不再成为核心而成为次要动词,随着自身词汇意义的消失,语法属性改变,最终实现语法化。由此可知,介词的产生前提是与句子核心动词位置发生改变密切相关的。这种语法上的变化,使动词的核心意义逐渐减弱,词汇意

初中英语过去进行时专项语法讲解

初中英语过去进行时专项语法讲解 (一)定义 过去进行时,是表示过去某个具体时刻正在进行的事情或动作。 (二)结构 was/were +doing (现在分词) (三)用法 1、过去进行时表示过去某段时间内持续进行的动作或者事情。常用的时间状语this morning, the whole morning, all day yesterday, from nine to ten last evening, when, while例如: We were watching TV from seven to nine last night. 昨天晚上七点到九点的时候我们在看电视。 What was he researching all day last Sunday? 上周日他一整天都在研究什么? My brother fell while he was riding his bicycle and hurt himself. 我哥哥骑自行车的时候从车上摔下来,受伤了。 It was raining when they left the station. 他们离开车站的时候天正在下雨。 When I got to the top of the mountain, the sun was shining. 当我到达山顶的时候,阳光灿烂。 2. 过去进行时可以表示在过去某个时间点发生的事情。时间点可以用介词短语、副词或从句来表示。如: What was she doing at nine o'clock yesterday? 昨天晚上九点她在做什么? (介词短语表示时间点) When I saw him he was decorating his room. 当我看见他的时候他正在装饰房间。 (when从句表示时间点) 3. 在复合句中,如果主要动作和背景动作都是延续的或同时发生的,那么主从句的动词都可用过去进行时。例如:

语法专项讲授

语法专项讲授 (七年级部分) 第一章名词 第一讲 中考考点透视 名词是用来表示人、事物、地点、现象及其他抽象概念等名称的词。名词在英语词汇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历年中考试题都要涉及,而且题目数量逐年增多,难度逐渐加大。考点常分布在单项选择、完形填空和短文改错中。近几年的中考在淡化语法的同时,突出了语言的交际性和实习性,试题的综合性出越来越强,中考热点主要是不可数名词、可数名词的单、复数以及名词和其他词类(如冠词、动词、介词等)组成的固定词组,还包括具体情景中名词词义的辨析等知识的综合。若想攻克名词这一道难关,考生在复习时要全面掌握中学阶段所学的知识,系统地做好语法归纳并有意识地多记一些名词惯用语,尤其是与汉语不同的特殊用法。

知识网络结构 语法规律解读 名词的分类 名词可分为两类:专用名词和普通名词。 专用名词指一个人或事物所特有的名称,如具体的人物、地点、机构、国家或地 区的名称等,不能随意更改,其中实词的第一个字母必须大写,且前面不加冠词。例如: 人名:Diana,Mr.Brown,President Clinton,Einstein,Washing-ton 地名:Asia,the Yellow River,Bond Street,Kensington Garens 某国人的名称:Americans,Indians,Chinese,Russians 某些抽象事物的名称:English,Buddhism(佛教),Geneva(日内瓦)Conference,NATO 月份、星期及节日名称:May,Saturday,Easter,Christmas,the sping festival 名词的分类 名词 专有名词 普通名词 可数名词 不可数名词 名词所有格 名词的数 可数名词的数 不可数名词的数 名词单、复数的特殊用法 只有复数形式的名词 只用复数形式的名词短语 在短语中用单、复数均可的名词 可数名词与不可数名词的相互转化 规则变化 不规则变化 名词做定语时的数 ’s 所有格构成 ’s 所有格用法 ’s 所有格与“of+名词”结构 名词双重所有格

编译原理实验三-自下而上语法分析及语义分析.docx

上海电力学院 编译原理 课程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实验三自下而上语法分析及语义分析 院系:计算机科学和技术学院 专业年级: 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老师: 实验日期: 实验三自上而下的语法分析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掌握LR分析器的构造过程,并根据语法制导翻译,掌握属性文法的自下而上计算的过程。 二、实验学时: 4学时。 三、实验内容

根据给出的简单表达式的语法构成规则(见五),编制LR分析程序,要求能对用给定的语法规则书写的源程序进行语法分析和语义分析。 对于正确的表达式,给出表达式的值。 对于错误的表达式,给出出错位置。 四、实验方法 采用LR分析法。 首先给出S-属性文法的定义(为简便起见,每个文法符号只设置一个综合属性,即该文法符号所代表的表达式的值。属性文法的定义可参照书137页表6.1),并将其改造成用LR分析实现时的语义分析动作(可参照书145页表6.5)。 接下来给出LR分析表。 然后程序的具体实现: ● LR分析表可用二维数组(或其他)实现。 ●添加一个val栈作为语义分析实现的工具。 ●编写总控程序,实现语法分析和语义分析的过程。 注:对于整数的识别可以借助实验1。 五、文法定义 简单的表达式文法如下: (1)E->E+T (2)E->E-T (3)E->T

(4)T->T*F (5)T->T/F (6)T->F (7)F->(E) (8)F->i 状态ACTION(动作)GOTO(转换) i + - * / ( ) # E T F 0 S5 S4 1 2 3 1 S6 S1 2 acc 2 R 3 R3 S7 S13 R3 R3 3 R6 R6 R6 R6 R6 R6 4 S 5 S4 8 2 3 5 R8 R8 R8 R8 R8 R8 6 S5 S4 9 3 7 S5 S4 10 8 S6 R12 S11 9 R1 R1 S7 S13 R1 R1 10 R4 R4 R4 R4 R4 R4 11 R7 R7 R7 R7 R7 R7 12 S5 S4 14 3 13 S5 S4 15 14 R2 R2 S7 S13 R2 R2 15 R5 R5 R5 R5 R5 R5 五、处理程序例和处理结果例 示例1:20133191*(20133191+3191)+ 3191#

第五章 自上而下语法分析

第五章自上而下语法分析 1、教学目的及要求: 本章介绍编译程序的第二个阶段语法分析的设计方法和实现原理,包括自上而下分析的无回朔的递归下降分析、 LL(1)分析法。要求理解递归下降分析、LL(1)文法的基本概念;掌握无回朔的递归下降分析的设计和实现、LL(1)分析表的构造与分析方法。 ◇能够对一个给定的文法判断是否是LL(1)文法; ◇能构造预测分析表; ◇能用预测分析方法判断给定的输入符号串是否是该文法的句子; ◇能对某些非LL(1)文法做等价变换: ①消除左递归 ②提取左公共因子 可能会变成LL(1)文法。这样可扩大自顶向下分析方法的应用。 2、教学内容: 语法分析器的功能,自上而下语法分析(递归下降分析法,预测分析程序),LL(1)分析法,递归下降分析程序构造,预测分析程序。 3、教学重点: 递归下降子程序,预测分析表构造,LL(1)文法。 4、教学难点: 对一个文法如何判断是否是LL(1)文法,由于在判断 LL(1)文法时用到文法符号串的开始符号集合(FIRST集)和非终结符后跟符号集合(FOLLOW集)的计算,而一般学生往往因概念不清或不够细心对这两个集合的计算常常出错,导致判断和分析结果的错误。 5、课前思考 为了了解自顶向下(自上而下)分析的一般过程和问题,请学生首先回顾本章之前介绍的有关基本概念: ◇句子、句型和语言的定义是什么? ◇什么叫最左推导? ◇什么叫最右推导和规范推导? ◇什么叫确定的自顶向下语法分析?

◇自顶向下语法分析是从文法的开始符号出发,反复使用各种产生式,寻找与输入符号匹配的推导。 ◇确定的自顶向下语法分析中用的是哪种推导? ◇在确定的自顶向下语法分析过程中,当以同一个非终结符为左部的产生式有多个不同右部时,如何选择用哪个产生式的右部替换当前的非终结符? ◇确定的自顶向下语法分析对文法有何限制? 6、章节内容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 LL(1)分析方法 第三节递归下降分析法 5.1 概述 LL分析法 确定的自上而下分析 自上而下分析递归下降分析法 语法分析不确定的自上而下分析——即带回溯的分析方法 算符优先分析 自下而上分析 LR分析 一、带回溯的自顶向下分析方法 是自顶向下分析的一般方法,即对任一输入符号串,试图用一切可能的办法,从树根结点(识别符号)出发,根据文法自上而下地为输入串建立一棵语法树,或者说,从识别符号开始,根据文法为输入串建立一个推导序列,这种分析过程本质上是一种试探过程,是反复使用不同规则谋求匹配输入串的过程。 例有文法G[S]:S→cAd,A→ab|a,输入串w=cad。其分析过程为带回溯的。 二、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 1、左递归问题: 自顶向下分析方法只有把规则排列得合适时才能正确工作,该方法不能处理具有左递归性文法,可采取某些算法消除左递归。 2、回溯问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