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派别及理论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派别及理论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派别及理论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派别及理论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派别及理论

【内容提要】

理论产生于实践(实验),并在为实际服务中得到发展。一切科学的理论都更正确、更全面和更深刻地反映现实,因此了解一门学科就要把握其理论。本章简要地阐明了心理学四大学派的社会心理观及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并重点介绍了其最新的发展及新理论。

【学习目标】

1.行为主义学派的社会心理学观及其进展。

2.认知学派的社会心理学观及其新进展。

3.精神分析学派的社会心理学观及其进展。

4.符号分析学派的社会心理学观及其进展。

5.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理论的新进展。

【关键词】

社会交换理论场论群体动力学认知相符理论人格发展阶段论人际行为三维论符号相互作用理论角色理论参照群体理论

半个多世纪以来,西方社会心理学先后提出了许多新理论。这些理论大体上是沿袭心理学四大学派的传统观点,并在各自系列研究或争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四大学派是行为主义学派、精神分析学派、格式塔学派(或认知学派)及符号相互作用学派。

理论是经验的概括,研究的总结。由于事物的复杂性和人类认识渐进性与相对性,有些观点只能以假说的方式存在,需要通过不断的验证来充实或完善。理论产生于实践(实验),并在为实践服务或通过反复实验中得到发展。但一切科学的理论都更深刻、更正确、更全面地反映现实,因此了解一门学科必须首先并始终去把握或探索其理论。

社会心理学的各种理论是各学派对于种种社会心理实质或社会行为产生原因的解释。掌握这些理论的意义在于以下几方面。第一,可以使人对许多具体项目的研究成果有更深入的理解。具体问题的研究总是十分具体而生动的,其论说也往往是就事论事的,但如果人们知道研究者的立场、观点属于某一学派,并把这一具体研究与学派理论体系联系起来并纳入其中,就可以获得更多更深刻的意义。比如,当我们看到拉坦内和达利的“癫痫发作”实验(见本书第22页),只能了解到或接受责任扩散的事实;但如果把这一研究和“场论”、“社会作用力论”(见本书第375页)联系起来,其理解的深度就大不一样。又比如,知道津巴多的监狱模拟实验是一回事,但把这一实验与“角色理论”联系起来加以理解,则又会进入

新的境界。理论还可以使各项具体研究摆脱零散与孤立状态,构成系统加以理解。第二,可以对后继研究或行动起定向或参照作用。理论是对特定现象内各种关系的一般表述或设想,它虽不能代替其中许多细节的具体研究,却能从全局中指出某些知识的空缺与亟待检验与实证的部分,因而能促使人们去作进一步填补性研究或验证性探讨。任何研究在开题前,必须有理论上的设想,然后通过一定的操作步骤加以实证。这种理论上的设想,可以从各个学派的理论中寻找立脚点,也可以从中找出某些合理部分加以综合构成新思路。有无一定理论作依据或参照,往往决定着一篇论文报告及其讨论的深浅度。第三,推动理论的更新与发展。每一种理论都有一批拥护者,表明它们有一定的合理性或吸引力;但任何一种理论都会有批评者或质疑者,并带来争论,表明它们并非都尽善尽美,也总含有片面性甚至错误。理论的评析争辩有助于推动开展各自的理论性研究,同时也能促进理论本身的发展。

第一节行为主义学派的社会心理观及其新理论

一、刺激—反应理论

它最初是由桑代克(E.L.Thorndike,1874—1949)、斯金纳(B.F.Skinner,1904—1990)等人所始创与发展起来的一种理论。这个理论认为动物与人的大部分行为都是后天学习的结果,都是有机体在遇到某种刺激,引起某种行为反应受到强化而构成联结的结果;而复杂的行为则是一系列简单的刺激—反应联系单位的联合。故也叫联结理论(theories of connection)。桑代克最初通过动物实验,发现猫想逃出迷笼,经过多次尝试错误,一旦偶尔碰上门栓而成功后,继续实验时无益动作会逐渐减少,并学会了很快开门。他认为,这就是学习,就是获得自由的情境(动机)和碰门栓反应在头脑中构成联结的例证。他还通过大量实验,得出动物学习的三大规律:练习律──刺激与反应的联结若是多次重复就得到加强,即使用律;刺激与反应的联结若是长期不被使用就会削弱,即失用律。效果律──刺激引起反应时,若伴随满足状态,联结则会加强;若伴随烦扰状态,则联结会削弱。准备律──当一个神经传导单元有了传导的准备时,让其传导就产生满足,不让传导就产生烦扰;如果神经传导单元没有传导的准备时,迫使它传导就产生烦扰。后来他又对练习律和效果律作了修订:认为练习只有知道反应的结果是对或错时,才有助于改进;满足或奖励所起的积极作用比烦扰或惩罚所起的制止作用更明显。由于这里强调强化作用,所以也称强化理论(reinforcement theory)。后来他们把这种联结理论或强化理论应用到人类的学习,认为联结不仅有动作之间的联结,还有观念之间的联结,也有动作与观念之间的联结,一切联结的总和就是心理行为的总体。桑代克说:“学习就是联结,人之所以善于学习主要是因为他能形成大量的联结……千千万万的联结。”既然学习能“使人成为异常复杂而精致的联结系统”,“那么,教学就是安排情境,使其能导致良好联结的形成,并使那些联结产生满足的效果。”([美]桑代克著,陆志韦译:《教育心理学概论》,商务印书馆,1926,205~207页。)斯金纳也看重强化,他进一步指出强化有不同方式:S型的条件作用(指巴甫洛夫经典条件作用)是无关刺激物和无条件刺激物同时呈现作为必要的强化方式:R型的条件作用(指斯金纳条件作用)是一种操作性反应伴随强化物(食物、言语刺激等)而产生的强化方式。后来他还发现逐步接近强化法,并应用于机器教学与程序教学。

联结理论不仅是行为主义理论家教育思想的出发点,而且也是许多社会心理学家用来解释与探讨社会学习与社会行为发生机制的一种依据。下面不妨介绍几种具体的理论。

二、模仿论

模仿(imitation)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主动仿效他人言行的社会心理现象。六十多年前,耶鲁大学社会心理学家米勒和道拉德(N.E.Miller & J.Dollard,1941)在《社会学习和模仿》(N.E.Miller & J.Dollard(1941).Social learning and imitation.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一文中提到,模仿可以通过延伸刺激—反应关系与强化的概念来加以理解。他们认为人类许多社会行为都是通过人际相互影响──模仿而习得的,都可以通过一般学习原则的使用来予以说明。模仿也是习得的,它在解释儿童如何学会社会行为和谈论时占有中心位置。模仿在维持纪律和遵从社会规范方面颇为重要。儿童很小时就会仿效家人的某些动作、言语,当这种行为受到奖赏,就会继续或扩大仿效的领域,所以模仿反应也是一种泛化现象。

后来,这个理论也被用来解释态度的形成与改变,挫折—侵犯、以及助人等亲社会行为的发生等现象。

三、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social-learning theory)是20世纪60年代由班杜拉和沃尔特斯(A.Bandura & R.H.Walters,1963)等人提出与发展起来的,以刺激—反应的观点为基础并通过实验的方法来扩大探讨社会环境(如他人、群体、文化规范或风俗习惯等)如何影响人产生某些习得行为的一种理论。这个理论认为人的一切社会行为都是在社会环境影响下,通过对示范行为的观察学习(observational learning)而得以形成、提高或加以改变的。观察学习一般要经历四个阶段:(1)对信息的注意;(2)保持,把示范行为表征化(represented),即转换成意象(images)和言语符号(verbal symbols)加以贮存,它不必都需要直接强化,或仅需替代性强化(vicarious reinforcement,示范行为受到强化而产生自身的强化作用)和自我强化(即依据本人所建立的标准、信念或预期进行内部语言的评价);(3)制作或组织反应,产生即时动作再现或延迟性的动作再现;(4)动机通过结果的信息反馈,获得行为与结果的因果关系的认知与经验,形成具有自我评价、预期或自我调节功能的动机系统。观察学习论比经典的联结说有许多新进展,第一,它把学习过程中的获得(acquisition)和执行(performance)加以区分。人们通过一次观察常常可以获得示范行为的表象或符号,但不一定即刻表现在行为中,而往往经过一段时间在某些诱因条件下忽然再现出类似的行为。这对解释儿童忽而出现某些令父母吃惊的言行是有帮助的。第二,发展了“强化”的概念。它认为行为学习在最初,需要有外部直接的或瞬时的强化,但当形成自我评价和内在诱因之后,这种强化就并非是必要的手段。这时,替代性强化或自我强化(自我奖赏和自我惩罚)常起着更大的作用。发现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的作用则对人的社会行为学习特点有更大的说服力。

班杜拉还提出了环境(E)、人(P)和行为(B)三者的交互决定论(reciprocal determinism)。他认为,人的社会行为是人的内部因素(主要是认知)与环境(主要是社会因素)相互作用(选择与影响)的信息加工活动的结果;人的认知不仅会影响行为的组织,而且行为的反馈又会使人产生结果的认知与调节功能的提高;人的行为不仅改变着环境,环境也制约着人的行为。所以,人不是完全自由、可以为所欲为的实体,因为他受制于环境与社会;但同时,人又不是完全被动的反应者,因为他通过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形成了以认知为

中介的自我调节系统,它们是交互决定的。教育在促使儿童社会化的过程中,若能为他们展示规范行为的榜样与提供评价行为的信息,并创设一定的环境使他们通过活动反馈形成自我评价与自我调节的系统和能力,它就是有成效的。社会学习论在教育社会心理学中有相当大的影响。

尽管它被某些学者如帕文(L.A.Pervin,1973)看作“是近年来最进步,最受注意的一种心理学理论”,且代表着近代心理学发展的一大主流,但也有人批评它在借用认知的概念时没有揭示导致认知活动结果的过程与条件;其交互决定论带有二元论色彩等。不过这个学派的实验研究很有创造性,其结果常被用来讨论与解决电视中的消极影响的问题,这些研究将在本书的后面许多章中予以具体介绍。

四、社会交换理论

社会交换理论(social exchange theories)是霍曼斯(G.C.Homans,1958)等采用经济学概念来解释社会行为有赖于相互强化而得以持续的一种理论。

这个理论认为:(1)客观上存有适合于有机体的规律,如动物与人有寻求最大奖赏、快乐与尽少付出代价、避免痛苦的倾向。因此,人的特定行动受奖越多,就越会表现这种行动;如果一个或系列刺激越是在人受奖时出现过,而目前的刺激越是和过去相似,人就越会表现出这种行为;但奖赏过多,也会使人感到厌足,其价值相对减小,这种行动也会减少。(2)人的社会行为除服从这种规律外,还服从社会交换规律。社会交换类似商品交换。在商品交换中,商人的行为宗旨是为了追求最大的利润,如果产品销售收入(报酬)-成本>0就会有利润,于是这种商业行为便会继续下去,否则就会中止。社会心理学中所讲的社会交换是指存在于人际关系中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方面的交换。这里的报酬与成本不限于物质财富,成本可能是体力与时间的消耗、放弃享受、忍受惩罚和精神压力等,报酬也可能是心理财富(如精神上的奖励、享受或安慰等)与社会财富(如获得身份、地位与声望等)。如果一个人以行动带给别人以好处,并迫使对方做出互惠的行动,造成一种公平的关系和相互获益,那么这种相互作用的行为与关系就会得到继续与发展,否则就会减少、疏淡或停止。西鲍特与凯利(J.Thibaut & H.Kelley,1959)还认为,人们彼此接近时,双方都感到得大于失,这种交往行为和关系便会保持下去;如果一方感到得不偿失,这种接近行为和关系就难以持续。这里也都涉及报酬(reward)-代价(cost)=后果(outcome)这一公式的适用性。如果双方所得的后果都是正的,关系将持续;如果双方或一方所得的后果是负的,关系将出现问题。(3)由此也引出了分配公平原则(principle of distributive justice)并为亚当斯(J.S.Adams,1965)沃尔斯特(E.Walster,1978)等发展为公平理论(equity theories)。他们认为,每人所得到的收益(报酬)与他的投入(代价)遵循一定的比例,即收益越多,投入也越高。但在双方交往中,人若发现自己的收益与自己的投入之比与对方两者之比大致

相同,则会认为实现了公平分配,心理上就比较平衡,交往也会继续。如果,他发现自己两者之比低于对方,则会产生抱怨或愤怒等消极情绪,并会采取行动(如

减少投入)或中断交往;如果他发现自己两者之比远高于他所应得的或别人的,则会体验到内疚感,于是也会设法采取补偿行为,如将多得的拿出一部分付给对方或充公益之用,以保持心理上的平衡。

尽管社会交换理论也和整个刺激—反应理论一样忽视中介心理过程的探讨,且不像社会学习论有系统的实验证据,其理论本身把人看得过于实惠,似乎更多地只适用于私有观念较重的社会中的人际交往情况,但由此引出的人际相倚作用理论,对策与决策研究、社会比较的探讨,引起了当代社会心理学家的极大兴趣。

第二节认知学派的社会心理观及其新理论

一、格式塔学派的理论

格式塔学派的理论是1912年在德国问世的,强调从整体和关系的角度研究心理与行为的理论。它最初侧重于研究知觉现象(如似动现象、对象与背景、常性、定势等),接着又考察动物的顿悟(insight)学习与人的创造性思维,后来又提出“心理物理场”的概念去研究社会行为和人格问题。或说,它是从“整体不决定于部分,而部分却决定于整体”这个公式出发,把完形的观点广泛地运用于心理学全野的理论体系,而它的着眼点是认知(cognition),即认为人的心理和行为的核心是认知问题。因此,它也成为对当代认知心理学最有影响的学派。

其早期代表人物有韦特海默(M.Wertheimer,1890—1943)、苛勒(W.K hler,1887—1967)和考夫卡(K.Koffka,1886—1941)等。

没有必要在本书中对格式塔学派的理论作全面介绍,但需简述一下它对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的认知理论的影响。这个学派的理论认为,个人的行为不是对外界刺激的一种孤立的、简单的反应,也不是许多反射弧机械的总和,它是通过心理物理场(psychophysical field)、特别是认知活动的整合(integration)而作出的。什么是心理物理场?在考夫卡看来,心理物理场包括环境与自我两个方面。环境可分为地理环境与行为环境,前者是实际的环境,后者是指意想中环境,两者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比如,覆盖着冰雪的湖面是地理环境,但夜骑者竟把它看成是可以行走的平原,从而驰骋而过,知情后才感害怕;又如一片平原上的小丘(地理环境)常被侵略者当作是埋地雷或有陷阱的伪装地(行为环境),因而踌躇不前或绕弯而行:后面的行为都是依据行为环境(而不是地理环境)而发生的。而自我则是一个人以自己为中心,跟个人的需要、希望、认知、情绪与态度等心理活动密切关联的人格系统。不同的人在同一地理环境中往往采取不同

的行动,这取决于他们的行为环境与自我两方面力量的交互使用,或称做“对象—自我”的关系。考夫卡在《格式塔心理学原理》中举过一个例子:两个人在路上行走遇到一个暴徒,地理环境相同,而采取了不同的行动。一位是文弱的作家,他通过面相(physiognomy)在心理物理场中出现了一个可畏的对象或有威胁性的行为环境,同时在自我中意识到自己是一个懦弱的人,如果抵抗就会吃亏,由于这两种应力的交互作用,产生了负诱发力(negative valence),于是他出现了回避意向和采取逃走行为。而另一位是个拳师,他则给对方迎头一击,因为在他的心理物理场中,自我是一个魁伟有力的人,其行为环境是遇到了一个不堪一击的小人物和不值得大惊小怪的局面,其交互作用的结果是产生正诱发力(positive valence),故有上述行为表现。格式塔学派理论家们认为,任何一种环境要引起人的行为反应,都必须通过一种有组织的,通体相关的认知活动。如果能知道一个人如何去领悟世界,也就有助于了解那个人的行为。由于认知被看作是行为的先导与决定因素,所以这个学派把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重心放在认知活动方面。

二、场论和群体动力学理论

应用格式塔认知理论进行社会心理学(群体心理学)研究并发展了场论、创建群体动力学的著名人物是先在德国后到美国任教的心理学家勒温(K.Lewin,1890—1947)。

图2-1 生活空间模式图

勒温在研究个人行为所由产生的心理事实时,发现人是一个复杂的能量系统,它在外部环境的包围与影响下存在着一个由E(environment,由准物理、准社会和准概念的事实组成的心理环境)和P(person,由需要、欲望与意图等内部个人区域〔即I-P〕和知觉运动区域〔即P-M〕组成的人)构成的个人生活空间(life space of person,简称LSP),这个空间是一个心理动力场(psychodynamics field)。通常,内部个人区域中的小区之间保持着平衡的紧张状态,如果内外刺激促使某一小区(如饥饿小区)的紧张度提高,平衡状态就会被打破。为了恢复平衡,就会在心理环境中寻求能满足需要的目标,和释放能量发动行为去达到目标。这种目标若能满足需要和减除紧张,就具有正诱发力,引起个体趋向;否则就具有负诱发力,引起拒斥。人的各种行为都是外部环境通过人的自我状态(P)和心理环境(E)两种力量相互作用所构成的心理动力场而发生的。为说明这一现象,勒温采取了一个公式:B=f(P,E)=f(LSP),即行为是环境与人的函数,或说是心理生活空间的函数。勒温还采用了拓扑学的方法对某些纯例的心理动力场的内部关系以图式加以陈述,有兴趣的读者可参阅有关资料。([美]勒温著,高觉敷译述:《形势心理学原理》,正中书局,1944;高觉敷主编:《西方近代心理学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346页。)勒温把上述公式加以推广来对群体过程进行研究。他把P看成是许多人,把E理解为准社会的心理环境,这样就构成了群体的生活空间。由于群体内人与人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交互作用,群体为满足共同的需要也在寻求与确定各种准社会的目标,于是便会出现各种能量的会聚、冲突、平衡与失衡以及群体行为的趋向和拒斥等现象,即群体的心理动力场。个人在群体中生活,其行为不仅取决于个人的生活空间(LSP),而且也受群体心理动力场(如人际关系、群体决策、舆论、气氛等)的制约。从1939年起,勒温先后对群体中的动力现象,如领导与群体生活、社会风气与侵犯行为等现象开展实验研究,并把它称之为“群体动力学”(group dynamic)。

群体动力学基于整体比部分重要的观点,认为群体作为一种由内在关系组成的系统,其影响力或作用远大于互不相干的个体。一个已经建立的群体(团体)有共同的社会目标、价值标准,因此会形成一种强有力的纽带把各个成员凝聚在一起,使个体的动机和群体的目标混为一体,所以,引起群体变化而改变个体的观念或行为习惯比直接一个个地去改变个体要容易得多;只要群体价值观没有改变,就很难使个体放弃群体标准来改变原有的主见。勒温及其同事还通过实验,试图既能解决社会问题又能印证其理论。比如,1947年,勒温进行“群体决策与社会改变”的实验:因战时物资缺乏为动员人们少食牛肉多食牛内脏,他把家庭主妇分为六组,前三组采用专家演讲与说服法由个人自愿执行,后三组采用群体讨论,并要求作出执行的决策,使其改变饮食习惯。结果,未组成群体的主妇们只有3%的人发生了行为的改变,而经过群体讨论的主妇们却有32%的人改变了态度与饮食习惯。这说明参与群体的主妇比分散的主妇拥有较大主动性,有较多执行决议的义务感,感受到较大的群体压力,经反复讨论对问题的性质有较多的了解。1940年他在“领导与群体生活的实验”中使三个8岁儿童群体的领导人分别采取民主、专制与放任的领导方式,发现三组的气氛与孩子的侵犯行为的数

量不同;如果把一个孩子从专制型群体转入民主型群体,其攻击行为很快会减少。反之,若把一个孩子从民主型群体转入专制型的群体,其攻击行为也会迅速增多。上述实验不仅说明群体对个体有更大影响力,而且也说明群体内各种力量与因素的互动作用,并决定着群体运作的方式与方向。勒温于1945年在美国马萨诸塞理工学院创建了“群体动力学研究中心”,从而推动了美国社会心理学,特别是群体心理研究领域的发展。

三、认知相符理论和一致性理论

认知相符理论(cognitive consistence theory)是以认知趋向一致的状态或倾向性来解释个人心理活动和外部行为变化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麦圭尔(W.J.McGuire,1960)首先提出认知相符的概念。他在一项实验中提出不少有内在逻辑关系的三段论式命题(如,你相信石油供应不会增加,你认为人们看来不会减少石油的消耗,你会期盼石油不足现象出现),最初被试对三个事件发生概率的判断常与理论上的概率值不相符,如果给予不相符的暗示,过10分钟到7天期间,他们在下次的回答就更接近理论值。麦圭尔认为,人有一种动力倾向性,其信念、观点或态度如果与其他观点或行为有矛盾,只要他意识到,他就会自发地去调整自己原来的观点,去与正常逻辑关系相符。这种认知相符倾向的观点是把人作为理智人的见解。在这一共同思想的基础上,许多社会心理学家展开了大量研究,形成了各自的理论,并统称为认知相符理论。这里包括费斯廷格(L.Festinger,1957)的“认知失调理论”(cognitive dissonance theory),海德(F.Heider,1958)和纽科姆(T.Newcomb,1961)的“平衡理论”(balance theory),海德(F.Heider,1944)和凯利(H.Kelley,1967)等人提出并发展起来的“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它们在本书有关章内均有专门而详细的阐述,这里仅就其中的两个未提到的理论──“一致性理论”和“认知—感情相符理论”作一简要介绍。

“一致性理论”(congruity theory)或称和谐理论,是探讨与预测人在接受新信息后为保持内部一致性而调整原有态度的一种理论,其提出者为奥斯古德和坦南鲍姆(C.E.Osgood & P.H.Tannenbaum,1955)〔C.E.Osgood & P.H.Tannenbaum(1955).The principle of congncity in the prediction of attitude change.Psychological Review,62.〕。这个理论认为,人对周围各种人和事物由于不同评价而有相同或相异的态度。这些态度之间可以是互不相干而独立的(比如,我敬佩我的老师和我喜欢打扮),但如果态度对象中的一方发出有关另一方的信息(如老师表示赞成或反对打扮),前者成为信息源,后者成为信息对象,两者以及有关两者的态度之间就有了关联。如果人对两件事都持有肯定的态度(正向关系),而信息源发出的信息表明它和信息对象之间也存在肯

定关系,两者完全一致,人会感到愉快,就无须改变原态度;假如信息表明它们之间存在否定关系(如老师反对打扮,即负向关系),这时信息所表达的关系和人的原态度的情况存在不一致,人就会体验到冲突、不安或不快。为达到心理上的一致与和谐,人便会从内部产生动力驱使他去调整对两件事的态度,或把对后者的肯定(我喜欢打扮)转为否定(我不再喜欢打扮),或把对前者的肯定(我敬佩老师)转为否定(我不再敬佩老师),或者不作方向上的改变而仅仅降低程度。同样,人如果对两件事持有不同的态度,肯定一个,否定另一个,而信息源发出的信息表明它们之间却存在正向关系(如老师赞成打扮),这种不一致同样也会使人感到不愉快。为在心理上达成一致,人的内部动力也会去促使原态度发生改变,或肯定后者,或否定前者。人在调整自己的态度过程是迅速完成的,自己并不明确意识到。这种调整的结果,不仅取决于三种变量因素(即个人对信息源的态度,个人对信息对象的态度,以及对信息源关于信息对象所作断言的态度)的方向(肯定或否定),而且也涉及它们的强度。一致性理论假定,在调整中各个因素都可能发生变化,其变化的总量与其相对的强度成反比。因此在调整时,虽然各种评价都有所改变,但一般不会去改变评价最强的因素。比如,一个人是时装迷,她仅仅道听途说地知道新老师是个有学问的人,因而有点喜欢,现在听到这个新老师反对打扮的评论,她可能不会改变对打扮的态度,而变得不大喜欢这位新老师。一致性理论和平衡理论在观点上是相同的,但它在态度方向上加上强度变量,并自编“态度语义分化量表”(见本书第六章第四节“态度的测查”。),制定态度调整预测公式及从事验证理论假设的研究,则是一种可喜的进展。

“认知—感情相符理论”(theory of cognitive-affective consistency)是一种关于人们总是试图使其认知与其感情相符的论说。俗话说“知之深、爱之切”,有关信息决定我们的情感,这个观念是千真万确的。假如我们知道一个医生坐过牢和谋杀过许多他的对手,我们就不会喜欢他。但反过来也一样,有时我们对事物偏爱的感情也会影响着我们对事情真相的相信、“知识”和深信不疑。罗森伯格(M.J.Rosenberg,1960),关于人对态度对象在感情上发生变化也会引起认知上的变化,提供了一项引人注目的论证。研究者先从白人被试那里获知他们对黑人、对种族隔离以及对黑人与白人关系方面全部问题的态度的综合陈述,而后对他们进行催眠,并告诉他们对黑人进入他们社区已有和先前情况相反的态度(假如被试先前是强烈反对不同种族在同一社区合居的,那么告诉他现在对合居有好感。如果先前是赞成合居的,则告以现在对合居很反感)。这就是说研究者在催眠中改变了被试对种族合居的感情。重要的是,在催眠中改变其感情时没有提供某些新的认知或去改变其旧有的认知,但被试在从催眠失神和暗示他现有对黑白人合居的态度中醒悟过来后,发现被试有关合居的认知紧随催眠中发生的感情而产生戏剧性的变化。例如,在询问中,先前曾反对合居的被试,开始相信合居对于消除种族不平等是必需的,对于维持种族和谐是必需的,认为这是唯一该去实施的公平合理的事,等等。这种分叉性的改变都是倾向于去减少不平衡,这种不平衡是由于诱使感情变化而造成与原认知不相符合而产生的。正如认知相符理论预言,一旦感情发生变化,减少不相符的压力就会导致各种认知上的变化。

社会心理学中的认知派理论主要是探讨认知活动或过程及其在社会心理与

社会行为中作用的一种学说,它极少涉及其他心理因素(如情感、意向和动机),而“认知—感情相符理论”超越了上述界限,并采取巧妙的实验设计来获得证据,不能不说是一种突破和进展。

第三节精神分析学派的社会心理观及其新理论

一、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psychoanalytic theory)是由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S.Freud,1856—1939)创始并由其追随者阿德勒(A.Adler,1870—1937)和荣格(C.G.Jung,1875—1961)等的推动而形成的。这个理论最初是在精神病治疗中为分析病态行为的内部心理机制而建立起来的。其早期理论认为:人的一切行为动机,都和性本能冲动有关;性的后面是一种叫“里比多”的性潜力,它常驱使人去追求快感,因此人在婴儿期是服从快乐原则的。本能欲望常不为社会习俗、习惯、道德、法律所相容,因此必须去适应现实,服从现实原则。当欲望与规范发生冲突,前者常被压抑(suppress)而成为被遗忘的“无意识”(unconscious)或称潜意识(subconscious),潜伏在深层中。它不能通过记忆被召唤到意识中来,表现出抵抗(resistence),有时往往以梦的伪装形式再现,但它仍对人发生影响,如表现为变态或失常行为。意识是人类理智的作用,它寻求满足本能欲望冲动的途径,并调节无意识欲望与社会规范之间的冲突,使人产生正常人所具有的行为。

到1920年后,弗洛伊德提出一些修正的观点,称做后期理论。它认为:人有指向生命的生长和增进的性本能和自我本能,即生存本能(life instincts),同时也有表现为求杀欲望的死亡本能(death instincts),当它向外表现时成为破坏、损害、征服等侵犯倾向,当这种侵犯受到挫折时,就表现为一种向内的自我谴责、自我惩罚及自杀等自毁倾向。此外,他还提出人格结构的理论。他认为,人格是由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三部分组成。本我或称伊特是由肉体提供能量并库存在无意识中的先天的本能、基本欲望构成,它们不断发出冲动要求得到满足。唯一的出路是通过自我,即通过与感知觉等心理活动有关的意识,与外部世界发生联系去找到对象物。自我是意识的重要部分,介于本我与外部世界之间,它不仅使人知道自己具有认识现实并依据现实通过活动去满足欲望的能力,而且也为了使个体更好地适应现实生活大力地去对本我进行控制与压抑。随着儿童的成长,就会出现超我。超我是“道德化了的自我”,它包括“良心”和“自我理想”两部分。自我理想是习俗要求与社会规范教育的产物,是用

来确定道德行为的标准;良心则是负责对违反道德标准的行为进行内心的惩罚。超我的主要职能在于指导自我去限制本我的冲动。在正常的情况下,这三者处于相对的平衡之中,因此个人就会采取恰如其分的行动,适应周围环境。如果三者之间或它们与现实之间发生冲突,当自我占上风,能使人意识到过度纵欲必生恶果(如“酗酒必生事”)、过于理想的自我不符合实际(如“不能人人都当大总统”)或告之以社会可接受方式使欲望得到宣泄,或采取自卫机制(defense mechanism),就会使之有所缓解。如果三者的平衡发生破坏,就会产生压抑现象,出现变态人格或失常行为。他还认为,童年期三者平衡与失衡的经验对于人格的正常发展极为重要。

在这个理论中,阿德勒提出的向上意志—补偿(upward-compensation) 说具有更明显的社会性。他认为,支配人的行为的并非都是性驱力,更主要的是一种生而具有的“追求优越”(upward)的内驱力。幼儿由于体小而力弱处处不如成人,残疾者由于身体有缺陷并受到歧视,就会发生自卑感。他们越是意识到这种不足与缺陷,就越不愿屈服于这种自卑而设法奋力向上,如通过活动来增强体力与智力,发挥特长来弥补缺陷,或采取特殊行为方式(如顺从、取悦、粗暴、反抗、固执等)来摆脱困境,久之,还会形成“生活风格”和人格特征。补偿作用可促使儿童身心的发展,迫使人达到更高的成就,和形成特定的人格;但也常有消极作用,如人的向上力遇到外界强大阻力无法实现时,也常会以幻想、虚构的目标、病态的方式来求得满足。阿德勒还以同样的观点来不正确地解释“妇女争取男权”和“人们联合起来依靠集体力量来实现社会主义”等现象。

精神分析理论单纯以性或其他本能而不是以社会原因和社会动机来说明社

会行为的动力,无疑是不正确的。其论说特别是泛性论有不少主观色彩,也是需要清理的。但它敢于冲破禁区,抓住潜意识这个中心进行深层探讨,重视动机冲突、移情、人格结构等的研究,对于后来的社会心理学研究也有许多启发。

二、新精神分析(neo-psychoanalysis)中的社会学派别

这是20世纪40年代在美国从精神分析运动中分离出来的一个心理学流派。部分精神病学家和精神分析理论家,他们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和医疗实践的理论探讨中,开始否定弗洛伊德的本能论、泛性论和人格结构说,强调文化、社会条件和人际关系等因素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强调家庭环境和童年经验对人格形成与发展的作用,重视自我的整合与调节作用,逐渐形成了新的学派,其代表人物有:沙利文(H.S.Sullivan,1892—1949)、霍妮(K.Horney,1885—

1952)、弗罗姆(E.Fromm,1900—1980)和埃里克森(E.Erikson,1902—)等。下面只将其中两位的主要观点略作介绍。

(一)卡伦〃霍妮的“文化因素”说

霍妮采用了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压抑、抵抗等概念,但不同意他的“伊谛普斯”情结说(oedipus complex)和里比多说。她认为性力说完全歪曲了自我和环境的关系,忽视了文化因素对人的影响。霍妮认为,人的行为与人格发展的主要动力不是本能驱力,而是人在充满敌对的社会环境中寻求安全的需要,个体行为仅仅是对引起他恐惧的环境的一种反应,其性格的形成是以环境因素为基础的。新生儿由于弱小无力,就有寻求安全避免威胁的需要。如果儿童生活在一个友爱、被人接受的家庭中,就会有安全感,使心理与行为得到正常发展。假如儿童生活在一个缺乏温暖与情爱的家庭中,或由于父母时常争吵甚至拿孩子出气,就会产生不安全的恐惧,导致基本焦虑(anxiety)。这种焦虑若在后来的生活中没有摆脱,就会使他们感到社会上的人都对他有敌意,从而成为神经性的焦虑。在此情况下,他们就不得不采取许多防御策略,如趋向他人(moving toward others)──作出讨好、依从等行为;避开他人(moving away from others)──表现出孤独、退缩等行为;反对他人(moving against others)──产生猜忌、敌视、伤害等行为。这种行为方式的重复使用,固定下来,不仅会成为人格的一部分,而且还会成为一种精神病式的防御需要。一旦建立这种行为模式,人们也会经常出现“理想化的自我意象”,用以掩饰真正的自我。前者的出现虽然能暂时缓解内心的焦虑,但它和现实的自我之间难免要发生冲突,从而使人失去适应多变社会生活的灵活性,增加困难和受到新的挫折,引起新的焦虑。这是导致精神神经病的主因。因此,她认为家庭环境与教育对社会行为方式与人格发展有着决定作用,而且精神病是由于后天造成的,因此也是可防治的。此外,她还认为,妇女由于先天的生理解剖特点,具有一种自卑感,但男女之间的心理差别不是由先天原因,而是由文化因素决定的。她还从精神分析的治疗中发现,经济因素在病因中往往超过性因素。

霍妮的理论已经觉察到畸形社会对人的心理、行为和人格的影响,并且抓住焦虑这个中心概念来阐述社会与行为之间的心理过程,以及重视家庭环境与教育,对失常行为治疗的乐观主义态度,不能不说是精神分析论的一种积极的进展。但她仅仅看到社会敌对性是人的行为和人格发展的主要动力,而没看到社会变革并使人类互助合作成为现实的动力作用,则又是片面的。

(二)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论”

埃里克森(1933)从德国来到美国从事儿童精神病分析治疗工作,发现情绪疾病的中心是自我与社会生活(包括社会文化背景)的冲突,而不像弗洛伊德只强调性。他通过临床观察与经验总结,提出了“人格发展八阶段论”。

这个理论认为人的本性最初无所谓好坏,但有向任一方面发展的可能。人格的发展是一个有阶段的过程,每一阶段都需完成一个特定的受文化制约的任务。这一任务中包括有一对矛盾,人在向积极或向消极发展的矛盾中实现平衡。如果人在各阶段能保持向积极品质方面发展,不仅能完成阶段任务,而且会逐渐实现健康而成熟的品格;否则,就会产生心理—社会危机,或出现情绪障碍,为后一阶段制造麻烦,出现病态和不健全的人格。

这八个阶段如下。

1.学习信任的阶段(出生~18个月)。儿童一出生就通过感官去领会世界,从母亲的形象中去信任世界。如果他得到人们的关怀、爱抚,生理需要得到满足,就会感到安全,形成对人的信任感;如果这种关怀不一贯,爱抚不够或没有,就会对人对世界产生疑惧、形成不信任感。这个阶段的基本矛盾就是信任对不信任,最有影响的人是妈妈或类似妈妈的人。不信任不一定都不必要,有时也是对危险与不快事件的准备和预期,两者应保持一定比例,信任感应多于不信任感。信任与不信任的问题要持续到后几个阶段逐一解决。

2.成为自主者的阶段(18个月~4岁)。儿童通过做力所能及的事(如走路、说话、独立穿衣、吃饭等),得到大人允许、承认,就会感到有自控能力和影响环境的能力,出现自主感;反之儿童在自己活动中出现意外时遇到大人不耐烦而过分粗暴,或过分溺爱加以阻拦,就会产生羞耻感和怀疑自己的能力。这个阶段的主要矛盾是自主对羞耻、疑虑,对儿童影响较大的人是父亲式的人物。允许儿童有活动的自由,鼓励他们的成功,对于发展自主性十分必要,但也要让他们在自主活动中接受一定的限制,从而使其为将来参加法制生活有所准备。

3.发展主动性阶段(4~5岁)。儿童在这时开始进行各种运动,并在无父母控制下会用自己“良心”的内部声音去支持与引导行为,于是产生了主动性。如果儿童有更多的自由和机会从事各种运动性游戏,家庭成员对他们智力上表现

主动性而提出的种种怪问题给以耐心回答,不嘲笑、不禁止,其主动性就会得到加强;如果大人认为他们以上的活动是坏的、笨拙的、讨厌的,就会使他们产生内疚感。儿童开始意识到性别差异,会以父母自居,争取异性父母的爱,如不能偿愿,也会产生过度的内疚。这个时期的主要矛盾是主动性对内疚,影响最多的是家庭。

4.变得勤奋的阶段(6~11岁)。儿童掌握了语言与文字工具后,不仅可获得大量知识、技能,且具有演绎推理及按规则做游戏和学习能力,且特别爱提寻根究底的问题。当儿童的创制活动和学习受到老师与大人的支持、赞扬和奖赏,其勤奋感就会产生并得到加强;反之,大人把这种活动看作是捣乱,或者他们在学习上经常失败,就会产生或加强自卑感。但是一个自卑感的学生,如果遇到一位敏感、教导有方、事业心强的教师,设法帮助他逐步取得好成绩,增强其信心,也可使勤奋感获得新生。这个阶段的主要矛盾是勤奋感对自卑感,对其有较大影响的是学校中的老师与同学,还有邻居。

5.建立个人同一感的阶段(12~18岁)。儿童进入青春期,除产生爱情的新觉醒,去寻找异性朋友外,还发展了对周围世界新的观察与思考的方法。他们会想到其他人在想什么和怎么想,想象理想的家庭、宗教和社会究竟应是什么样的,并把它们与现实进行对比,把社会的矛盾集中成为一个协调的、整体的理论和哲学。青年还是一个没有耐心的理想主义者,因为他们认为把理想变为现实,就如想象那样容易。青年期最重要的特征是出现了个人同一感(personal identity)。所谓同一性,指能发现事物的异同,形成它们内在相同和连续之感。如青年能将自己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综合成为一个有意义的“自我”整体,因此他能识别自己与别人的异同、能认识现在工作与未来效果的关联,领导与被领导的统一与区别的关系,等等。发展个人同一感对于接受成年期的生活挑战非常重要,不然会产生同一性混乱,如时间混乱(不考虑时间的限制,总想立刻解决问题或任意拖延时间,缺乏时间观念);自我肯定的混乱(怀疑对自己的认识与给人的社会形象是否一致);工作瘫痪(不能认识努力工作与预期效果之间的联系,所以对成就不抱期望,因此松劲不坚持努力);两性混乱(不愿接触异性或乱搞男女关系,对两性之间的同一性认识不清);权威性混乱(不了解领导与被领导的统一关系,因此产生对立或盲从)等。在青少年罪犯中,同一性混乱是最常见的症状。这一阶段的主要矛盾是同一性对同一性混乱,影响最多的是同辈集体或校外集团。同一性的发展与先前阶段任务的完成有密切关系。如果年轻人在进入青春期前有较多的不信任感、羞耻感、内疚感、自卑感,发展同一性就会相当困难,并不可避免地要发生同一性混乱。

6.承担社会义务阶段(18~30岁左右)。本阶段是人们进行求爱和过早期家庭生活的时期,并出现人与人之间的新关系,产生亲密和团结的感情。亲密除爱情之外,包括友谊、与人合担任务、分担苦乐、相互关怀等。亲密感是个人意识到对社会负有义务,并在社会活动、合作完成任务和性生活等过程中获得成功而产生的。如果一个人不能在夫妻或朋友之间建立友爱关系,就会产生孤独感。这个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亲密对孤独,影响较多的是一起工作与生活的伙伴。

7.显示创造力感的阶段(中年期和壮年期)。这是成家立业的时期,人们可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是开始对家庭成员之外的人和后几代生活在其中的社会和世界表现关心和操心;另一是掉进自我专注的状态,只关心个人的需要与舒适。这个阶段的主要矛盾是创造力感和自我专注,与之关联的是社会分工和承担家务的情况。

8.达到完善的阶段(从成熟到晚年)。这是人一生的主要努力趋近完成和抱孙子的时期。当他满意地回顾一生时就会有一种完美感,但看到过去一段失去了很多好机会或走错了方向,想重新开始又觉得为时已晚,于是产生绝望的感觉。这个阶段的主要矛盾是完善对绝望。

埃里克森的理论从心理—社会的新角度阐述了人格发展的阶段与阶段矛盾,其中有许多辩证的观点,特别是提出青年早期“个人同一感”的概念不仅是一种发现,且对解决青年期的心理—社会危机颇有现实意义与参考价值。埃里克森发展了弗洛伊德的人格分期,抛开了泛性论,但他对阶段矛盾的社会来源与实质似未交代清楚,仍把性、自我和情绪当做人格发展的基力,忽视人的意识、高级理智在人格发展中的作用与地位,因此依然没有突破新精神分析的框架。此外,他对第三阶段的性恋说(依蒂普斯情绪说的翻版)以及青年同一性混乱的归因都仍带有神秘主义色彩或不当之处。

三、人际行为三维理论

这是以人际需要理论为基础阐述人际关系的形成、取向类型以及群体聚散过程特征的理论,其主要代表是舒茨(W.C.Schutz,1958)。

这个理论有以下几点主要的设想。

(一)基本的人际需要

每个人都有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包容需要(inclusion need)──与人接触、交往、隶属于群体的需要;支配需要(control need)──控制别人或被人控制的需要;感情需要(affective need)──爱别人或被爱的需要。这种需要与生物需要类似但不相同。生物需要调节着有机体与物理环境的关系,人际需要决定着个体与人类环境之间的联系。前者的不能满足,可能导致疾病与死亡,后者(人际需要)的不能满足,将会导致精神崩溃,甚至死亡。

(二)相对的继承性与连续性

童年期的人际需要的是否得到满足所形成的行为适应方式,影响并决定着成年期对待他人的方式,有时像自己当年对待双亲的态度对待他人(恒常原则),有时和双亲认同,像双亲早期对待他的方式对待他人(认同原则)。三种需要早期满足的不同性质与后来表现的行为方式存在如下关系。

1.包容需要的情况

如果儿童与双亲的交往极少(由于双亲忽视,使其与家庭处于不完全融合的状况),这种经验会使他们出现低社会行为(under social behavior),如倾向于内部言语,摆脱相互作用,与他人保持距离,或巧妙地或直接了当地拒绝参加群体活动。如果儿童与双亲过分依赖与沟通,就会形成超社会行为(over social behavior),如总是寻求接触,忙乱,要求给予注意,热衷于参与群体活动,有时还会以巧妙地表现知识与技巧等方法加入群体。如果儿童与双亲适宜地沟通与融合,会造成理想的社会行为(ideal social behavior),无论独处或群处都感到幸福,不把自己看作是需要注意的个体,能依据情境决定是否参与群体,人际关系一般没有问题。

2.支配需要的情况

如果双亲对儿童采取既有要求又允许儿童有自主决定权和一定的自由度,就会使儿童表现出民主型的行为方式,既乐于顺从又敢于掌权,可以放弃也可以执行支配权,一切视情况而定。双亲若过分地控制或不充分地控制,则会引起儿童的过度焦虑和防御性行为,或者形成专制型的行为方式,如倾向于去控制别人与反对他人对己控制,甚至独断独行,违反规范、不尊重他人权力;或者形成拒绝型的行为方式,如过分谦虚、顺从,拒绝支配他人或拒绝作出重要决定,不愿负责任。

3.感情需要的情况

如果儿童小时候得不到亲人充分的爱,经常面对冷淡与排斥,长大会表现出低个人行为(under personal behavior),如表面友好,但保持情绪距离,深怕不受人欢迎或不被真正喜爱,因而避免相互建立密切关系。如果儿童生活在溺爱的关系中,长大也会表现出超个人行为(over personal behavior),如强烈地寻求爱,希望或试图与人建立密切的情绪联系。如果儿童能获得适当的关心与爱护,就会形成理想的个人行为(ideal personal behavior),长大后既不会受宠若惊,也不会有爱的缺失感;不论能否同人建立密切关系,都能恰当地对待自己。

(三)基本人际关系取向类型

人依据三种需要(I、C、A)的相对强度和表达的主动表现(expressed)或被动期待(wanted),可以分成六种基本人际关系取向(fundament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orientation,或简称FIRO)类型,它们是:1.主动包容型(e I)──主动与他人来往、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外向者。2.被动包容(W I)──期待别人接纳自己,孤独、退缩易疏离他人者。3.主动支配型(e C)──主动去支配他人,能运用权威、权力,喜欢控制别人者。4.被动支配型(w C)──期待别人来引导自己,乐于追随他人、受人支配、表现出顺从、无争等特征者。5.主动感情型(e A)──对他人处处表示喜爱、友善、热心、同情、亲密者。6.被动感情型(w P)──期待他人对自己表示亲密,而本人往往显出对人冷淡、厌恶等情绪者。相同类型者在一起,大部分都能很好的相容,相同需要的主动表现者与被动期待者在一起也常起弥补作用,相得益彰,但同属主动支配者在一起就不易相

容。所以无论是交友、择偶、组织活动、人事安排等,了解一下人们的人际关系取向类型颇有助益。

(四)相容(compatibility)

两个人在一起,或个人在群体中能协调地工作或生活,就是相容。它在人际关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舒茨认为存在着三种人际相容。1.互换(interchange)的相容,指两个人在三种需要上所表达和希望的行为总和相等,便产生最大限度的相容,尽管双方在某一需要范围内可能有不相容处,但总和上相等或相近,因而还是相容的。其不相容的程度决定于总和上的差别度。总和差别大,具体不相容也就越严重。2.发动的(original)相容,指一个人常有意使自己的表现去和另一个人发生互补。如某人见到对方希望拥有领导地位,就表现出顺从或愿受控制的行为。3.交互的(reciprocal)相容,指双方都在某种需要上表现与对方一致,如对方需要沟通,另一方也表现出渴望沟通;一方不想交谈,另一方也正合对方的意而终止谈话。总之,双方的需要与愿望表现出尽可能的相符。舒茨认为,一个人如果同对方在相容性上有差异,他就会去同更相容的另一个人接近,从而彼此感到满意或喜欢。

(五)群体的形成与瓦解

与不相容的群体相比,相容群体有更大的凝聚力和更有效地达到目标或产生高生产率。群体的形成、发展要经历沟通、控制与爱三个阶段,即通过沟通,每一个体都要抉择是否要留在该群体;而后过渡到责任与权力的分配,确定谁当领导者;最后要出现情绪整合或情感加深等现象。在群体瓦解时,这三者则会向相反方向变化,先是情绪依恋性被破坏,随后支配关系松弛或瘫痪,最后是众人纷纷脱离群体。

这个理论从人际需要的角度系统地说明人际关系与交往中的许多现象,尽管操作性的论证研究尚少,且没有说明三种需要和社会源泉的关系,但是它很富于独创和启发性,它应属新精神分析理论在社会心理学中的新发展。

第四节符号相互作用学派及其新理论

符号相互作用理论(symbolic interactionism)是强调事物的意义、符号在社会过程及在社会心理、社会行为中作用的理论,是带有社会学特色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它最初是由社会学家、社会心理学家米德(G.H.Mead,1863—1931)综合了杜威(J.Dewey,1859—1952)、詹姆士(W.James,1842—1910)和库利(C.H.Cooley,1864—1929)等人的观点后提出的,后经过林顿(R.Linton,1936)、戈夫曼(E.Goffman,1959)及海曼(H.Hyman,1942)等人的研究而得到充实与发展。下面分三个部分简述其理论。

一、符号相互作用理论的基本思想

米德曾在《心智、自我和社会》(Mind,Self and Society,1902)一文中阐明了社会行为主义者对三者及其关系的观点。在这里,他明确地提出了符号(特别是言语)是三者形成、变化及相互作用工具的观点。该文及以后论述的要点大致如下。

1.心智、自我、社会是密切关联的三种结构和现象。它们的形成、维持和发展,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制约和关联,都凭靠符号及符号相互作用来实现。米德把能传达某种意义的姿势(gestures),如动作、形相、言辞等称作符号,并称人是唯一能使用语言符号及其意义系统的动物。人之区别于动物,就在于人具有运用语言符号的能力,并有心智。

2.人的心智(mind,或译精神)活动是人在社会相互作用过程中掌握与运用符号并通过符号相互作用而产生与发展起来的,它既是社会客体向主观领域过渡的内化过程,也是大脑赋意义予客体的外化过程。人的行动不是对外界刺激的机械反应。人在行动前总是不停地在心理上解释所见所闻,进行“情境定义”(define situation),然后依据事物对他们的意义而进行处理。这个意义来自于社会相互作用,不是客体本身所具有的。人在行动时还会了解到群体多数成员的态度,或称“概括化他人”(the generalized other)的态度,因此知道行动的限度,并在这个限度内进行自己“设计”,然后付之实施。这种解释,定义和设计的思维过程,都是一种符号相互作用或符号操作的过程。

3.自我(self),作为有别于非我(周围环境、客体)的主体自己,是由主我(I)和客我(me)所组成。米德在《社会我》一文中说:“在观察自己的过程中,自我既作为观察者,又作为被观察者的身份出现。具体地说,一个人可能记

得曾询问自己何以能干这事或那事,或曾责备自己的缺点与不是,或者曾夸耀自己的成就。因此,……人们可以发现主我和客我。”主我是主动行动者(在前一段话中是被观察者)是冲动性的、创造性的,是变化的源泉。客我是通过“角色采择”〔角色采择(role-taking)或译做“角色获得”,为米德用语,指采取别人角色的地位和立场来对待事物。)设想他人所见的我,即社会我,它是规范性的(在前一段话中是观察者)。任何行为,都是由主我的冲动引起,而后受到客我的控制;前者是行为的动力,后者是行为的方向,自我就是主我与客我的相互作用。主我、客我、自我组成了个性结构,正因为有主我,才会产生角色行为的变化或偏离,正是因为有客我,才会导引行为去适合社会相互作用中的角色期望。米德说:“作为一种单纯习惯的组织,自我并不具有自我意识。正是这种自我被我们称之为性格。然而,一旦出现重要问题时,这种组织便会出现某种分裂,不同的倾向便会作为互相矛盾的不同声音出现于反应性思维之中。从某种意义上说,旧的自我分裂了,从其精神过程中产生了新的自我。”〔G.N.米德(1913):《社会我》.参见周晓虹主编:《现代社会心理学名著菁华》,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280~281页。〕在他看来,自我的成长是由部分的分裂、重建和新自我的产生造成的。自我的成长也就是个性的发展。自我的活动不仅左右着人的行为,影响着个性的发展,也会导致社会的变化。这些个性结构内的各成分活动,如自我询问、自我责备、自我夸耀等又都是借助于语言符号的操作来进行的。

4.社会(society),代表人际相互作用的组织与结构。社会和群体的生活是由社会成员的协同行为来维持的,而要真正做到协同,就要彼此理解对方的态度、行为目的和反馈的反应等,这就需要有说明事物意义的符号作为沟通信息的工具。社会与个人是通过符号相互作用来互相影响和互相制约的,社会通过符号相互作用来“塑造”个人,影响个人的心智与自我的发展,而个人又是通过符号相互作用来维持与改造社会。

符号相互作用的基本思想虽然带有某些主观臆测,如认为符号意义通过人的解释而改变可以导致社会变化,或认为社会变化的原因在于个性(主动的我)等不正确的看法,但由于它带有全方位性和辩证性,颇具吸引力,因而颇受学术界的重视。此后,一些心理学家如库恩(M.Kuhn,1954)等依据各自对它的理解进行实证性研究。库恩用自编的“我是什么人”的问卷进行测查,结果表明被试关于社会地位和角色的回答,占主要地位,所以证明“角色”是重要的,而且个人会依据自己的角色地位形成自己的行动计划和对自己的态度。他还认为,如果知道了个人的参照群体,就可以预测个人的自我评价,于是就可以预测个人的行为。与此同时,不少社会心理学家都抓住“角色”和“参照群体”等课题展开研究,并形成系统的角色理论和参照群体理论。

社会心理学

第一章绪论 一、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是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引导作用的心理活动。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勒温提出著名的公式B=f(P,E)行为是个体及其情境的函数, 即社会行为及其发展取决于个体与其所处情境的状况。 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三、社会心理学经典效益分析 1 巴纳姆效应: 实验: 结论:由于人们不可能每时每刻去反省自己,也不可能总是把自己当作局外人来观察,所以,人们通常借助外界信息来认识自己,容易受到外界信息的暗示。人们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特别适合她们。 巴纳姆效应——自我暗示表现: ?迷失自我 ?受到周围信息的暗示 ?以他人的言行作为自己行为的参照 ?受到他人的影响和暗示 2 蝴蝶效应——防微杜渐 ?案例: ?表现:心理变化纤细而微妙,一丝再细小的不快心情或许就会导致一整天的心境不快,或许还会引起诸多烦恼,甚至引来一连串的噩运。 3 多看效应(曝光效应) ?多看效应:人们对越熟悉的东西就越喜欢的现象。 ?前提:首因效应要好,若是不好,则会起到反作用。 4 定势效应 ?案例: ?表现: 5 晕轮效应 ?案例: ?所谓晕轮效应,就是在人际交往中,人身上表现出的某一方面的特征,掩盖了其他特征,从而造成人际认知的障碍。 6 投射效应 ?案例: 由于投射效应的存在,我们常常可以从一个人对别人的看法中来推测这个人的真正意图或心理特征。 7 皮革马利翁效应 第2章自我认知 一、什么是自我认知 ?威廉·詹姆斯(1890)提出:自我包括三个部分: ?物质自我 ?真实的物体、人或者地点等 ?躯体自我和躯体外自我 ?社会自我 ?我们被他人如何看待和承认 ?社会特性:社会角色、社会地位、关系 ?精神自我 ?内部自我或心理自我 ?我们所感知到的内在的心理品质 ?代表了我们对于自己的主观体验、对自己的感受 二、怎么进行自我认知? 1 通过自己:

222-第2章 社会心理学知识

第2章社会心理学知识 第1节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心理学倾向于心理学的定义是( )。 A.关于社会互动的研究,以群体生活的心理为基础 B.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怎样受他人存在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C.研究特定生活条件下个体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 D.研究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作用,以解释社会互动 [答案] B [解析] B项是社会心理学家奥尔波特侧重于心理学提出的社会心理学的定义。A项是艾尔乌德侧重于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的定义。C项是我国心理学家潘菽对社会心理学做出的介于心理学与社会学之间的定义。D项也是侧重于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定义。 2.关于社会心理学,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社会心理学是一门边缘学科 B.美国心理学家F.H.奥尔波特(F.H.Allport)在《社会心理学》(1924)一书中指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 C.心理学和社会学是社会心理学的两个主要学科母体 D.1908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的著作《社会心理学导论》,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的著作《社会心理学》先后出版。一般认为,这两本著作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 [答案] D [解析] 1908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E.A.Ross)的著作《社会心理学》,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W.McDougall)的著作《社会心理学导论》先后出版。这两本著作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 3.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两者是有区别的,社会心理是( )。 A.外显的B.内隐的 C.客观存在的D.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交互作用 [答案] B [解析] 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二者紧密相连,前者是外显的、客观存在的,比较容易观察;而后者则是内隐的、属于个体的主观世界,不能直接观察。二者的主体都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人。 4.奥尔波特认为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体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是怎样受他人影响而发生改变,他人影响不包括( )。 A.现实B.宏观C.想像D.隐含 [答案] B [解析] 奥尔波特把社会心理学界定为“对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研究”,认为社会心理学是为了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怎样受他人存在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他人的影响有三种形式,即现实的影响、想像的影响和隐含的影响。 5.( )是勒温提出的研究人们社会行为的公式。 A.B=f(P,E) B.P=f(B,E) C.B=f

心理咨询5种流派

咨询的流派 1、精神分析 a)基本理论及其意义:无意识理论(分区观点)、结构观点(人格理论)、心里动力 观点(心理驱动)、发展观点(性欲学说)、适应观点(防御机制) З无意识理论:探讨来访者过往的经历;将这些经历和来访者目前的症状 建立心理意义 З人格理论:注意来访者的人格的三个构成进行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咨询的方案和目标(本我、自我、超我) З心里动力观点:里比多 З发展观点:口唇期--肛门期--生殖器期13-15(恋母情结/恋父情结)--潜伏期15-16--青春期 З防御机制:压抑(超我不能容忍,威胁性记忆念头禁锢于无意识中,选 择性遗忘);投射(把本我欲望加在另一个身上,断定是别人而非自己存 在这样的动机);置换(用一种精神宣泄替代另一种精神宣泄);合理化 (形成了一个动机不能被意识接受的行为或观念,于是找一个正当理由 解释);反向形成(反向表达观念);转化心理-身体 b)311: í探讨来访者的深层心理,识别潜意识的欲望和动机 í解释病理与症状的心理意义,协助来访者对本我的剖析 í解除自我过分防御,调节超我的适当管制 í善用来访者与治疗者的移情关系来改善来访者的人际关系 í目的是调整心理结构,消除内心症结,促进人格成熟,提高适应能力 c)异常心理原因说明 З合理度过“性心理”发展的每个阶段,是未来心理健康的充分必要条件(发展理论) З由于我们的“自我”必须随时随地的学习外部世界,以便理性地处理“本我”与“超我”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所以我们体验着焦虑(结构观点)З为防止、抵御和消除焦虑,我们必须克制,压抑非理性冲动。压不住, 产生心理和行为异常;压住,更深的意识不到的痛苦,以其他扭曲、伪 装的形式表达出来(无意识理论,心理动力学) d)本我占优势,以便产生缺乏自我控制的原始人,超我占优势便产生抑制自我的清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 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相互作用背景中人的社会行为及心理根据的科学。 社会心理学的主要构成部分:个人的社会心理与行为、人际相互作用和社会影响 一、社会心理发展 1、社会化 2、态度及其测量 二、认知社会心理学 1、社会知觉 2、刻板印象与归因 3、自我概念 4、价值取向 三、社会互动 1、沟通 2、人际吸引 3、人际关系 4、助人行为 5、侵犯行为 四、社会影响 1、从众、依从和服从 2、劝导与态度改变 3、群体中的相互作用 4、合作、竞争与冲突社会心理学的发展 一、史前思想积累阶段 柏拉图:人性深受社会环境影响,教育和社会制度可以改变人性。 亚里士多德:人性由生物本能决定,难以改变。 孔子:对人的社会知觉和评价是相对的。 老子内心和外表的矛盾长存。 二、产生阶段阶段 (一)社会心理学的初创时期 学科影响:社会心理学由“生物还原主义”向“心理还原主义”过渡 心理学与社会学靠近和渗透 直接来源: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法国的群众心理学、英国的本能心理学 (二)实验社会心理学的产生 三、迅速发展阶段 社会心理学发展趋势: 1、各种心理学努力寻求统一 2、实证主义研究方法与人文主义研究方法并用 3、世界化和本土化相兼 4、各种研究取向进一步综合 5、话语心理学可能促使社会心理学深化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强化理论的核心概念:联结、强化、模仿 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又称为观察学习理论),接受了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多数原理,但是更加注意线索对行为、对内在心理过程的作用,强调思想对行为和行为对思想的作用。 社会学习的过程:(一)注意过程(二)保持过程(三)复制过程(四)动机过程社会学习理论的评价:社会学习理论也被批评为借用认知概念,但没有揭示导致认知活动结果的过程与条件,并且其交互决定论带有二元论色彩。 社会交换理论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社会中的任何事物都有特定的价格,整个社会活动的实质是人与人之

心理咨询流派比较

心理咨询与治疗主要理论模式的比较现代咨询和治疗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迄今为止却已有一两百年种心理疗法,但它们所依据的理论模式集中在十余种。而且这十余种理论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实际上心理咨询和治疗所依据的理论模式主要就是: 【主要理论模式】 精神分析疗法行为疗法来访者中心疗法认知疗法 Psychoanalysis(behavior therapy(client-centered(cognitive therapy) 一基本原理 精神分析疗法(P):精神分析疗法工作的要旨是深化事人对自我的认知,但这个过程是漫长而艰苦的,需要治疗双方的意志和耐心。 1精神分析疗法研究的主要心理障碍是神经症,而神经症的根本原因就是无意识的心理冲突。精神分析疗法工作的要旨是:促使无意识过程向意识转化。让我们来做个概念转换:“意识”是人们能够觉察到自己的心理活动,即对自我心理活动的“认知”;“无意识”则是人们对自己的心理活动不能“认知”。那分析治疗工作的要旨实际就是深化当事人对自我的认知,即精神分析治疗特别强调的“领悟”。 2 将无意识转化为意识是极其困难的,会遇到“阻抗”和“移情”,克服这两种现象都是漫长而艰苦的过程,有反复和曲折,需要治疗双方共同来“修通”。这时当事人和治疗师都是意志和耐心的考验。 3所以我认为,在基本的心理现象中,心理分析疗法侧重于“认知”和“意志”,虽然它的本意可能不是这么认为,但不妨碍这样分析。 行为疗法(B):利用强化来使来访者模仿或消除某一特定行为,建立新的行为方式,它通过提供特定的学习环境促使来访者改变自我,摒弃不良行为。 1行为疗法名副其实,强调以“行为”为中心,一切心理障碍都要以“不适应的行为”来描述,把行为本身的改变作为治疗目标,不去找症状背后的原因,也不认为存在其他病因。 2它的整个治疗过程及所采取的治疗技术(放松练习、系统脱敏、厌恶疗法等)都是针对行为改变来的。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知识点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知识 第一节概述 1908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的著作《社会心理学》,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的著作《社会心理学导论》先后出版,被认为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 第一单元研究对象和范围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他人的现实的、想象的和隐含的存在所影响。[美]G.W.奥尔波特 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社会行为 ?社会行为及其发展取决于个体与其所处情境的状况。勒温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公式: ?B=f (P,E) B——行为;P——个体;E——个体所处的情境; f——函数关系。 行为是个体及其情境的函数。 第二单元社会心理学简史 美国学者霍兰德 将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哲学思辨——启蒙期。 经验描述——形成期。 实证分析——确立期。 K.勒温——社会心理学之父

第三单元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研究应遵循的主要原则——价值中立原则 ?对于一些反社会的价值观和一些引起心理障碍的价值理念,咨询师应该积极的干预和引导。 研究应遵循的主要原则——系统性原则 研究应遵循的主要原则——伦理原则 第二节社会化与自我 第一单元社会化 社会化的概念(1) 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是个体与他人交往,接受社会影响,学习掌握社会角色和行为规范,形成适应社会环境的人格、社会心理、行为方式和生活技能的过程。 ?从个体视角看 ——社会化是个体与其他社会成员互动,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社会化的概念(2) ?儿童及青少年时期的社会化是早期社会化。 ?成人期的社会化是继续社会化。 ?由于社会急剧变化,对个体重新进行社会化的过程叫再社会化。 ?再社会化中包括对早期社会化及继续社会化过程中,没有取得合格社会成员资格的个体的再教化。 社会化的基本条件 ?人类有较长的生活依附期。(社会化的基础) ?人类的遗传素质提供了社会化的可能性。人有超越本能的能力。

乐国安-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理论--电子教案 优质文档 新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理论 本章学习目标 社会心理学的形成过程 社会心理学近八十年来的发展状况 社会心理学中的精神分析理论 社会心理学中的符号互动理论 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心理学中的认知理论 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形成历史 一、社会心理学的孕育时期 对社会心理学的创史之年及其成立的标志,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是,作为一门业已形成的学科,一个长足发展、成果累累的独立领域,必然会在其诞生之前经过一段时期的准备。美国当代社会心理学家E.霍兰德(E.P.Hollander)在1971年所著的《社会心理学的原则与方法》中将其称为“社会哲学”阶段(后两个阶段是“社会经验化”和“社会分析论”)。而我国社会心理学界称它为“孕育时期”。 社会心理学同心理学、社会学一样,在其形成之前都依附于西欧思辨哲学的母体之中。作为哲学这一母体,我们无法从中寻找出“纯”社会心理学方面的研究论述,但我们也不难发现其中不少涉及这个领域的思想观点。从总体上看,论及社会心理学思想的有两条基本线索。其一,源于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他们认为人性虽然不能摆脱生物遗传的纠缠,但却可以受到环境和教育的深刻影响。因此,柏拉图在《理想国》中企图设计一种社会,使其中的孩子因适当的教育而得到适当的塑造。这一观点为康德、歌德和卢梭等人所继承,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例如,卢梭在《爱弥尔》一书中塑造的爱弥尔就是理想社会教育出来的理想少年;时至今日,新行为主义者斯金纳(B.F.Skinner)的《超越自由与尊严》、《沃尔登第二》等一系列著作也都出自同一母题。其二,源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他认为社会源于人的本性,而人性又是生物或本能的力量所支配的。因此,改变人的本性,建立理想国的主张是无法实现的。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对后来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些领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弗洛伊德(S.Freud)的“心理动力说”部分受到亚氏《诗学》中的“宣泄说”的启发。美国早期社会心理学家G.奥尔波特(G.Allport)认为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是“在哲学知识内部建立了社会心理学的主题思想” 的创始人。 二、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时期 社会心理学是在社会学和心理学分别脱离哲学母体之后,又从这两门学科中应运而生的一门边缘学科。社会心理学学科的出现来自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相关学科的理论准备。 在18世纪下半叶和19世纪初,资本主义的经济变革所导致的大动荡促使人们用

(完整版)心理咨询的三大基础四大流派

三大基础、四大流派 1、心理咨询的三大理论基础: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 一、精神分析 (一)理论基础 1、潜意识理论 (1)弗洛伊德把心理结构划分为——意识、前意识、潜意识(无意识) (2)潜意识是不被个体意识到、却又存在的东西,并在时时影响个体的心理。 (3)潜意识的两大内容: ①那些不被社会、个体接受的先天的本能,尤以性本能为主; ②那些不被社会、个体接受的与本能有关的欲望和后天的情感,主要以痛苦、耻辱、恐惧等情感为主 它们由于不被社会或自己接受,若存在于意识中,就会发生心理冲突或干扰心理生活,因此,心理防御机制产生作用,把它们压抑到潜意识中去。但它们并没有被消灭,在潜意识中产生影响,形成各种心理症状,可求助者并不清楚真实的原因。 (4)潜意识表现的形式: ①意识松懈:如做梦、自由联想②意识失误:如笔误、口误③意识丧失:如精神崩溃 心理咨询就是要寻找被压抑的潜意识,并使求助者领悟 2、人格结构理论 人格包括本我、自我、超我。本我代表生物本能和原始欲望;超我代表社会道德和规范,是理想自我;自我则起协调作用。 本我或超我过于强大,都会引起心理问题,人格健康者三者是协调、完整的 3、梦的理论 梦是被压抑欲望的变相满足,通过对梦的分析,可以找到潜意识 4、性的理论 (1)弗洛伊德所说的性包括了与生命延续和发展有关的广泛内容。个体在其生存与发展过程中,其性生活不仅趋向于身体快感的满足,而且在力比多的推动下个体趋向于有利于其生存的其他快感的满足 (2)人的这种性欲望生来就有,只是每个阶段有不同的心理行为表现,其对象也不尽相同 (3)儿时的性心理发展的障碍是导致日后心理疾病的根源,性的压抑是导致心理失常的重要原因 (二)分析治疗的关键点 精神分析治疗着重寻找症状背后的无意识动机,使之与意识相见。即通过分析治疗使病人自己意识到其无意识中的症结所在,产生意识层面的领悟,使无意识的心理过程转变为意识的,使病人真正了解症状的现实意义,从而使症状消失。 (三)分析治疗的方法 1、自由联想 2、释梦 3、阻抗 4、移情 5、钟友彬——认识领悟疗法(借用了心理分析的理论观点,从改变病人的认知入手,按照中国的文化背景、中国人的性 格特点创造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具体实践办法) 二、行为主义 (一)基础理论 1、经典条件反射:一个刺激和另一个带有奖赏或惩罚的无条件刺激多次联结,可使个体学会在单独呈现该一刺激 时,也能引发类似无条件反应的条件反应(S—R理论) 2、操作性条件反射:如果一个操作发生后,接着给予一个强化刺激,那么其强度就增加(R—S理论) 3、模仿学习理论:学习的产生是通过模仿过程而获得的,即一个人通过观察另一个人的行为反应而学习了某种特 殊的反应方式 (二)行为疗法的关键点 1、关键点:利用通过各种实验而确立的有关学习的原理和范型去克服不适应的行为习惯 2、行为疗法的基本假设: (1)个体是通过学习获得了不适应的行为的 (2)个体可以通过学习消除那些习得的不良或不适应行为,也可以通过学习获得所缺少的适应性行为 (三)行为疗法的主要咨询方法

第八版社会心理学知识点整理讲课讲稿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导论 1、事后聪明式偏见(后视偏差) 也被称为“我早知道了现象”即个体面临不确定性事件新的信息时,往往对先前获得的信息有过高的估价,进而在决策上发生偏差。 2、我们如何从事社会心理学的研究? 假设的形成与验证 相关研究:探寻自然关系 实验研究:探寻因果关系 第二章社会中的自我 1、焦点效应 是人们高估周围人对自己外表和行为关注度的一种表现。 焦点效应意味着人类往往会把自己看作一切的中心,并且直觉地高估别人对我们的注意程度2、社会自我的发展的影响 我们扮演的角色 我们形成的社会同一性 我们和别人的比较 我们的成功与失败 其他人如何评价我们 3、直觉到的自我控制 ①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也是指人们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简单来说就是个体对自己能够取得成功的信念,即“我能行”。 ②控制点 个体在周围环境(包括心理环境)作用的过程中,认识到控制自己生活的力量,也就是每个人对自己的行为方式和行为结果的责任的认识和定向 ③习得性无助: 当动物或人经历无法控制的有害事件时,他们就会习得一种被动和无助感 自我服务偏见 当我们加工和自我有关的信息时,会出现一种潜在的偏见 自我服务偏见有关的结论 对积极和消极事件的解释 每个人都高于平均水平吗? ③盲目乐观 ④虚假普遍性和虚假独特性 虚假独特性效应:在能力方面,我们过高的估计自己的才智与品德 ⑤对自我服务偏见的解释 ⑥自我效能和自我服务偏见的反思 5.自我展示 ①虚伪的谦逊:一种表面化的感谢只是为了表现谦虚,而在道谢者自己内心里,荣誉还是归于自己的 ②自我妨碍:有时人们通过设置障碍物来阻扰自己获得成功。这种行为决不是一种故意破坏自我的行为,而恰恰是为了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 (我并没有失败- 要不是因为这个我肯定能干好) 印象管理:是指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式影响别人形成的对自己的印象的过程

心理咨询流派的理论及方法

如有帮助,欢迎下载。 目录 精神分析疗法 (1) 行为疗法 (2) 来访者中心疗法 (3) 理性情绪疗法 (4) 贝克认知疗法 (5) 现实疗法 (6) 交互分析疗法 (6) 完形疗法 (7) 森田疗法 (8)

精神分析疗法 一、理论基础 其基本理论核心是:人的精神活动可分为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 1、潜意识理论,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活动分为3个层次, 即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被压抑在潜意识里的各种心理冲突,虽然感知不到,但并未消失,而是潜伏在潜意识之中,在一定条件下可通过某种转换机制以病态的方式表现出来,形成各种心身症状或精神疾病。 2、人格结构理论,弗洛伊德假定人格是由3部分构成的,即本我、自我和超我。弗洛伊德认为,在一个健康的人格之中,本我、自我、超我三者的作用是平衡的。如果本我、自我、超我三种力量不能保持这种动态平衡,则将导致心理失常。 3、性欲论,弗洛伊德认为,人有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生本能要使生命得以延续和不断发展,而死本能要使生命回复到无机状态,两种本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生命就在它们的冲突和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 4、神经症的精神病理学,弗洛伊德把焦虑视为理解神经症的关键所在,为防止焦虑的加剧,就要设法干预、抑制或消除本能的冲动。 二、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 古典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心理疾病患者的异常行为表现以及他们所意识到的内心体验仅仅是一个表面现象其真正原因在于来访者早年生活的心灵创伤以及由此遗留下来的被压入潜意识的矛盾冲突。也就是说,潜意识中未解决的心理冲突,是日后发病的根源。 三、心理治疗的原理 精神分析的工作,就是要把压抑在潜意识中的那些童年创伤和痛苦体验挖掘出来,成为意识的东西。治疗者启发来访者重新认识。这些经验,并加以分析、解释,使来访者获得一种情感体验的领悟。来访者一旦洞悉问题的根源,对自己的心理动态与病情有所领悟有所了解,特别是明了到潜抑的欲望、隐藏的动机,或不能解除的情节等,就有可能去正视冲突和焦虑,摆脱情感的羁绊,理智地对待他们,症状也会随即消失。 四、心理治疗的方法 1、梦的分析。发掘潜意识中心理资料的另一技术就是要求病人在会谈中也谈谈他作的梦,并把梦中不同内容自由地加以联想,以便治疗者能理解梦的外显内容(又称显梦,即梦的表面故事)和潜在内容(又称隐梦,即故事的象征意义)。 2、阻抗分析。阻抗是自由联想过程中病人在谈到某些关键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自由联想困难。其表现多种多样,如正在叙述过程中突然沉默,或转移话题等。阻抗的表现是意识的,但根源却是潜意识中本能地有阻止被压抑的心理冲突重新进入意识的倾向。当自由联想接近这种潜意识的心理症结时,潜意识的阻抗就自然发生作用,阻止其被真实地表述出来。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当病人出现阻抗时,往往正是病人心理症结所在。 3、梦的解析。弗洛伊德在他的著作《梦的解析》中,认为“梦乃是做梦者潜意识冲突欲望的象征,做梦的人为了避免被人家察觉,所以用象征性的方式以避免焦虑的产生”,“分析者对梦的内容加以分析,以期以发现这些象征的真谛”。所以发掘潜意识中心理资料的另一技术就是要求病人在会谈中也谈谈他作的梦,并把梦中不同内容自由地加以联想,以便治疗者能理解梦的外显内容(又称显梦,即梦的表面故事)和潜在内容(又称隐梦,即故事的象征意义)。 4、移情,移情是病人在沉入对往事的回忆中,将童年期对他人的情感转移到医生身上。移情有正移情(Positive transference)和负移情(negative transference),正移情是病人将积极的情感转移到医生身上,负移情是病人将消极的情感转移到医生身上。借助移情,把病人早年形成的病理情结加以重现,重新“经历”往日的情感,进而帮助他解决这些心理冲突。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知识第六节沟通的结构与功能.doc

第六节沟通与人际关系 第一单元沟通的结构与功能 一、沟通的定义 沟通:指信息的传递和交流的过程,包括人际沟通和大众沟通。 1、人际沟通: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信息以及情感、需要、态度等心理因素的传递与交流的过程,是一种直接的沟通形式。 2、大众沟通(传媒沟通):,是一种通过媒体(如影视、报刊、网络)中介的大众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 二、沟通的结构 沟通过程由信息源、信息、通道、信息接受者、反馈、障碍与背景七个要素构成。 (一)信息源:信息源是具有信息并试图沟通的个体。 (二)信息:是沟通者试图传达给他人的观点和情感。在沟通使用的各种符号系统中,最重要的是语词。语词可以是声音信号,也可以是形象符号(文字)。面对面的沟通除了语词本身的信息外,还有沟通者的心理状态的信息,这些信息可以使沟通双方产生情绪的互相感染。 (三)通道:是沟通过程的信息载体。人际沟通是以视听交流为主的沟通。在各种沟通方式中,影响力最大的还是面对面的沟通方式。因为面对面的沟通除了语词信息外,还有交流双方的整体心理状态的信息,并且沟通者和接受者还有互动和反馈,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可以保证沟通的顺利进行。(四)信息接受者:信息接受者是沟通的另一方。 (五)反馈:反馈使沟通成为一个双向的交互过程。 (六)障碍 (七)背景:背景是沟通发生时的情境。沟通的背景包括心理背景、物理背景、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等。 三、沟通的主要功能 1、沟通是获取信息的手段; 2、沟通是思想交流与情感分享的工具; 3、沟通是满足需求、维持心理平衡的重要因素; 4、沟通是减少冲突,改善人际关系的重要途径; 5、沟通能协调群体内的行动,促进效率的提高与组织目标的实现; 四、人际沟通的分类 (一)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按组织系统划分) 1、正式沟通:是通过组织规定的通道进行的信息传递与交流。 优势:信息通道规范,准确度较高

社会心理学重要知识点参考资料

第一章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E . Aronson说:“社会心理学的定义之多,几乎如同社会心理学家的人数之多一样。” 社会心理学定义:社会心理学是从个体与社会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情境中个体的心理和行为的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 两种社会心理学: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 1908年,美国的社会学家罗斯出版了《社会心理学》,无独有偶,同年,英国的心理学家麦独孤出版了《社会心理学导论》,这两本社会心理学教科书的出版,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的诞生。 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1. 边缘性学科:心理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是其母科学; 2. 理论性强的应用性学科。 第二章 霍兰德(E.P.Hollander,1976)认为整个社会心理学的历程可分为社会哲学、社会经验论和社会分析学三阶段,而后两个阶段构成了社会心理学的现代历程,与这三阶段相对应的分别是社会心理学的孕育时期、形成时期和确立时期。 孕育时期: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哲学思辨,核心内容是关于“人性”问题的争论。主要有两条线索: 1、苏格拉底、柏拉图:人性由社会决定,“善”由教育而成。 被18世纪康德、卢梭等人所继承:通过改变社会来改变人性。 2、亚里斯多德:人性由生物或本能的力量决定。 被17世纪霍布斯等人所继承:人生来就是邪恶的,所以必须施以法律的强制。 形成时期:本阶段的特点是经验描述。本阶段最有意义的事件,是1908年在美国纽约和英国伦敦同时出版了两本书:美国社会学家罗斯的《社会心理学》和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导论》。这标志着社会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在理论上有五大直接来源: 1、德国民族心理学:冯特10卷本的《民族心理学》; 2、法国群众心理学:塔德关于模仿和暗示的研究;迪尔凯姆对群体的强调; 3、英国本能心理学: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麦独孤的本能论。 4、经典精神分析学派:(1)本能与社会:本能—潜意识—伊底、自我与超我;(2)集体心理学:集体的原始特性—爱的关系是集体心理的本质—自居作用对集体心理形成的影响;(3)社会和文明的进步:社会的起源—宗教的作用—本能与文明的冲突; 5、社会行为主义学派:巴甫洛夫条件反射与强化律;桑代克联结主义;华生行为主义。确立阶段的特点: 由描述转向实验 由定性分析转向定量研究 第三章 社会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一)价值中立原则(二)系统性原则(三)伦理性原则 参与观察法和非参与观察法的定义 ?参与观察法:研究者深入到被观察者中间成为他们的一员,在团体中建立各种关系进行直接观察的方法。 ?非参与观察法:此时观察者完全处于旁观者的立场,不参与被观察者的任何活动。 这种观察法可以使观察者做到客观冷静,但是,这种方法往往会对观察环境和被观察者造成较大的干扰,从而导致观察结果的失真。

心理咨询师真题整理第二章社会心理学含复习资料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 心理咨询师(三级)真题2010年5月 1.(单选)F.H.奥尔波特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 A社会认知 B社会心理 C社会行为 D社会影响 2.(单选)最严重的角色失调是() A角色不清 B 角色失败 C角色中断 D角色冲突 3.(单选)社会心理学的启蒙期是() A哲学思辨阶段B学派阶段C实证分析阶段D经验描述阶段 4.(单选)“性别”表示() A男女在人格特征方面的差异 B社会对男女在态度、角色和行为方式方面的期待 C男女在生物学方面的差异 D男女在社会方面的方面 5.(单选)第一印象作用的机制是() A近因效应 B收银效应 C光环效应 D刻板印象 6.(单选)班都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是()的代表性理论 A新行为主义 B认知心理学 C发生认识论 D精神分析论 7.(单选)良好人际关系的原则不包括() A交换原则 B平等原则 C强化原则 D相互原则 8.(单选)信息出现的顺序对印象的行成有重要影响,反映在() A光环效应 B刻板效应 C近因效应 D期待效应 9.(单选)罗特关于个体归因倾向的理论叫() A控制点 B三维 C可控制 D平衡 10.(多选)通用的问题解决策略包括() A算法策略 B元认知策略 C复述策略 D启发式策略 11.(多选)人类社会化的基本条件包括() A较长的生活依附期 B人脑复杂的神经网络 C良好的社会规范 D社会角色的引导 12.(多选)影响自尊的因素包括() A家庭教养方式 B行为表现的反馈 C活动的性质 D参照群体 13.(多选)影响社会知觉的主观因素包括() A情绪 B兴趣 C动机 D经验 14.(多选)态度的特点包括() A完整性 B内在性 C稳定性 D对象性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知识第七节社会影响

第七节社会影响 第一单元从众 一、从众的定义 社会影响:指在他人的作用下,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发生变化的现象。从众:是在群体压力下,个体在认知、判断、信念与行为等方面自愿地与群体中的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 从众行为的特点如下: (一)引起从众的群体压力可以是真实存在的,也可以是想象的。 (二)群体压力可以在个体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作用,使个体通过理性选择,选择从众;也可在没有意识的情况下发生影响,使人不自觉地跟随多数人行动。 (三)从众行为虽然有时不符合个体的本意,但是却是个体的自愿行为。自愿是从众的重要特点。 二、从众的功能 一个社会需要有共同的语言、价值与行为方式。只有这样,社会成员之间的沟通、交往才有可能。(1)从众具有促进社会形成共同规范、共同价值观的功能。(2)从众还具有让个体适应社会的功能。 三、从众的类型 (一)真从众 (二)权宜从众 个体的外在行为与群体保持一致,但内心却怀疑群体的判断,相信真理在自己这边。只是迫于群体的压力,暂时附和群体的要求。这是日常生活中最普遍的一种从众形式。由于外在行为与内在的判断不一致,个体会出现认知失调,体验焦虑等情绪。 (三)反从众 个体的内心倾向与群体一致,但由于各种原因,外在的行为表现与群体的主流不一致,比如群情激奋时,作为领导也受感染,想法和感受与员工一致,但为了防止事态失控,领导在行为上的表现却很理智和冷静。 四、从众行为的原因 (一)寻求行为参照 在许多情境中,个体由于缺乏知识或其它原因(如不熟悉情况等)而必须从其它的途径获得自己行为合适性的信息。按照社会比较理论的说法,在情境不确定时,其它人的行为最有参照价值。个体从众,选择与多数人的行为一致,自然是找到了较为可靠的参照系统。 (二)对偏离的恐惧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是什么——社会心理学概论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是什么——社会心理学概论 本章导学 本章概要 本讲将主要讲述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学科发展历史以及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等四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学习指导 本讲的理论性比较强,内容抽象,需参照案例和资料领会贯通。 案例导入 心理研究中保护被试的守则 1. 心理学家应致力于提高心理学科学、教学和实践的准确性、诚信度的真实性。 2.心理学家应该尊重所有人的尊严和价值、个体的隐私权、私密的自我决断的权力。 3.心理学家进行研究的时候,无论是当面进行,通过电子交换系统还是其他形式进行交流,都必须征得个体的知情同意。 4.在征得同意时,心理学家应告诉被试研究的目的、预期的持续时间和过程,让他们知道有权参加或者在实验开始之后退出研究。 5.保护任何媒介记录的私秘性信息是心理学家的一项基本义务,他们对此应该合理谨慎的措施。 6.心理学家不应进行欺骗的研究,除非他们作出判断,认为研究预期的重要科学、教育或应用价值可以使其技术运用合理化,并且有效的非欺骗备选过程不可行。 7.心理学家应尽可能早地向被试解释作为实验设计和进行的必要组成部分的任何形式的欺骗。 8.心理学家提供机会,让被试及时得知有关研究性质、结果和结论的确切信息,应采用合理措施来纠正被试可能形成的错误观点。 章节内容 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独特的而其它学科难以替代的研究对象。对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探讨其实就是寻找有关社会心理学研究什么、什么是社会心理学问题的答案。当然对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看法很多,有人曾说过,有多少位社会心理学家,就有多少种关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鉴于我们不可能一一陈述,因此我们把国内外主要的学术观点进行分类介绍。

《社会心理学》第二章

第一节社会认知概述 一、什么是社会认知 (一)社会认知的定义 1、社会认知:是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意向等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社会认知是包括感知、判断、推测和评价在内的社会心理活动,而不仅仅局限或等同于其中的某一过程。例如,一个人对于他人在许多场合下的行为做出了相同的判断以后,就有可能把一些相对稳定的印象归结到那个人的身上,推测他以后在类似的情境中,将会产生类似的行为。如果一个人在许多场合下都很兴奋、激动,就可以推测他在类似的情境中也会产生兴奋、激动的行为。人们就是通过社会认知来推断他人的行为的。 人们对他人的行为进行推测与判断时,往往根据自身的经验认识他人当时潜在的心理状态,即所谓“以己度人”。一个心胸宽广的人往往认为他人的心胸也是宽广的。但在实际生活中,这种推测与判断往往会发生偏差,特别是在复杂的情况下,判断他人的情绪状态与行为动机更加容易发生错误。 2、社会认知的依据:即认知者凭什么来推测判断他人的心里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 一是依据认知者的过去经验及对有关线索的分析 二是依赖认知者的思维活动,包括某种程度上的信息加工,推理分类与归纳, 因此要正确地认知他人就需要有较强的思维能力。 例:因为你经常与某人打交道,非常了解他,知道了他在某种情形下或在某种态度上的行为后经常会产生某种相应的行为态度。 如:某女孩一挨批评就抹眼泪,当他又犯错被老师叫去时,同学 们就会推断,她肯定又会哭鼻子,或看见她红着眼睛从老师办公室出来,就会推断,她肯定又被老师批评了。 人们对他人的行为进行推测与判断时往往根据是自身的经验与体会来认识他人当时的潜在的心理状态,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即所谓的以己度人,因此这种推测与判断往往容易发生偏差,尤其在复杂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例:说别人推测错误时,常用:“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或“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 (二)社会认知的特征 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形成了固有的认知结构。因此,即使是同样的社会刺激,由于各人的认知结构不同,其社会认知也必然会表现出种种不同的特征。 1.认知的选择性即人们根据社会刺激物的社会意义的性质及其价值大小而有选择的进行社会认知。 人们对于社会刺激的态度不同,在认知上也不同,可能认知也可能不予认知。这固然与社会刺激物本身的强度有关系,但所谓强度,主要不是社会客体本身的物理强度,而是其本身的社会意义的性质及其对认知者来说价值的大小。也就是说,它给人们带来的是奖励还是惩罚,是有益的还是无益的,如果估计某种社会刺激将给自己带来奖励,有益于自己,就会选择它作为认知对象。相反,如果它将给自己带来惩罚,或者对自己不利,就会采取置之不理或逃避行为,不以他为认知对象。 可见,人们是根据社会刺激物的社会意义的性质及其价值大小而有选择地进行社会认知的。简单地说,人们是根据社会刺激物是否对自己的生活、工作有用及有用的程度大小来决定取舍的。 例:人们知道够买福利彩票,既有益于社会,又有益于自己,一方面有可能使自己获得丰富的甚至巨额的回报,另一方面可得到社会赞许,获得精神汇报,因此人们会争相购买。 2.认知反应的显著性

心理咨询师考试不同流派观点汇总

心理学发展学派的纷争(基础心理学): 构造心理学:冯特、铁钦纳。主张心理学应该采用内省实验的方法, 分析意识的内容,并找出意识的组成部分以及它们如何联结成各种复杂心理过程的规律。也就是企图从意识经验的构造方面来说明整个人的心理,只问意识经验由什么元素构成,不问意识内容的来源、意义和作用。 机能主义心理学:杜威、安吉尔。背景:达尔文进化论和詹姆士实用主义思想。机能主义反对把意识分解为感觉、情感等元素,主张意识是一个连续的整体;反对把心理看作一种不起作用的副现象,强调心理的适应功能;反对把心理学只看做一门纯学科,重视心理学的实际应用。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作用。 行为主义:华生。主张心理学要抛开意识,径直去研究行为。所谓的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于适应环境变化的各种身体反应的组合,这些反应不外是肌肉的收缩和腺体的分泌。华生认为,心理学研究行为的任务,就在于查明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由此就能根据刺激推知反应,根据反应推知刺激。只要确定了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关系,就可以预测行为,并通过控制环境去塑造人的心理和行为。因此,此学派是一种典型的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格式塔心理学:魏特海默、克勒、科夫卡。认为整体不等于部分的相加,意识、经验也不等于感觉和感情等元素的集合,行为也不等于反射弧的集合,因而反对把心理现象分解为组成它的元素,主张从整体上来研究心理现象,建立了完形心理学,或叫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即整体的意思,格式塔是德文“整体”的译音。 精神分析: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包含着两个主要的部分,即意识和无意识。意识是能够觉察得到的心理活动;无意识包含人的本能冲动以及出生以后被压抑的人的欲望。这种欲望因为社会行为规范不允许满足,而被压抑到内心深处,意识不能将其唤醒。它不同于觉察不到的通常意义上的无意识,为区别起见,后来经常将其叫做潜意识。后来,弗洛伊德又提出前意识的概念,认为前意识是介于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一种中间心理状态,是那些此时此刻虽然意识不到,但是在集中注意、认真回忆、不断搜索的情况下,可以回忆起来的经验。弗洛伊德还把人的心理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本我、自我和超我,认为三者发展平衡,就是一个健全的人格,否则就会导致精神疾病的发生。 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取向(基础心理学):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罗杰斯、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人本主义认为,人有自我的纯主观意识,有自我实现的需要。所以,人本主义重视人自身的价值,提倡充分发挥人的潜能。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测验题)

一、单选 1、社会行为公式B=f(P,E)中,P指() (A) 行为(B) 个体所处的情境(C) 个体(D) 函数关系 2、社会心理学的经验描述阶段的特点是在()的基础上,对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 方式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 (A) 观察(B) 实验(C) 思辨(D) 归纳 3、社会行为是由()引起,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 (A) 社会因素(B) 现实生活(C) 周围环境(D) 即时情境 4、社会行为公式B=f(P,E)中,E的含义是() (A) 行为(B) 函数关系 (C) 个体(D) 个体所处的情境 5、社会学习论的理论根源是() (A) 心理分析(B) 行为主义(C) 认知理论(D) 人本主义 6、()不是社会化的载体。 (A) 家庭(B) 大学(C) 杂志(D) 意思 7、自我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系,即() (A) 从生理自我到心理自我,最后到社会自我 (B) 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最后到心理自我 (C) 从社会自我到生理自我,最后到心理自我 (D) 从心理自我到生理自我,最后到社会自我 8、角色承担者不得不退出舞台,放弃原有角色,这属于() (A) 角色冲突(B) 角色不清(C) 角色中断(D) 角色失败 9、由他人的判断所反映的自我概念,是() (A) 主我(B) 客我(C) 镜我(D) 超我 10、全部社会化的前提是() (A) 性别社会化(B) 政治社会化(C) 道德社会化(D) 语言社会化 11、詹姆士的自尊公式是() (A) 自尊=成功/自信(B) 自尊=成功/抱负 (C) 自尊=自信/抱负(D) 自尊=抱负/成功, 12、自尊是个体对其()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 (A) 社会角色(B) 自我概念 (C) 自我意识(D) 自我价值

社会心理学笔记(侯玉波)

社会心理学(侯玉波)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导论 一、为什么要学习社会心理学 (一)认识自己 (二)认识他人:“大五”人格理论、中国人人格的七因素结构(三)认识社会 (四)认识生活的价值 二、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二)社会心理学与常识 (三)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三个领域 1、个体过程 2、人际过程 3、群体过程 三、社会心理学的历史脉络 (一)学派时期的社会心理学 1、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社会观 2、行为主义眼中的心理与社会 3、人本主义心理学与人的自我实现 (二)社会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1、产生阶段(1895-1934)

2、起步阶段(1935-1945)

3、发展阶段(1946-1969 ) 4、危机阶段(70年代) 5、繁荣阶段(80年代之后)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一、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一)假设与理论 ( 1)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两种取向 二 ( J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三个层面 三 1、社会层面 2、个人层面 3、人际层面 _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过程 、 ( J如何提出问题 — ( J如何阅读文献 二 ( J研究方法选择 三 1、相关研究 2、实验研究 (四)收集数据的方法 1、观察法 2、调查法

3、实验法 4、档案研究法 5、元分析方法 (五)研究的设计 (六)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 (七)论文的撰写 三、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一)生物理论 (二)学习理论 1、学习理论的机制:联结、强化、模仿 2、学习理论的特点 (三)诱因理论 1、理性决策论 2、交换理论 3、需求满足论 (四)认知理论 1、认知理论的两个基本原则 2、一些重要的认知理论:归因理论、认知失调理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