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知识

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知识

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知识
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知识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

第一节概述

第一单元研究对象和范围

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1、侧重于心理学的定义

奥尔波特: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它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他人的现实的、想象的和隐含的存在的影响。

2、侧重于社会学的定义

艾尔乌德: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科学,以群体生活的心理学为基础,以对人类的反应、沟通及本能和习惯行为的群体塑造类型的解释为出发点。

3、一般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情境中的人的心理过程及其行为规律的科学。

二、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

(一)社会行为

1、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

2、勒温提出著名的公式:B=f(P, E) 。

B—行为;

P—个体;

E—个体所处的情境;

f—函数关系

诠释:行为个体及其情境的函数,即个体行为是个体与其所处情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二)社会心理

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即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导向作用的心理活动。

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1、个体层面:社会化、自我意识、社会知觉、态度等

2、人际层面:人际沟通、人际关系等

3、群体层面:群体压力、群体凝聚力、社会影响等

4、社会层面:风俗、时尚、流行、阶层、阶级等。

第二单元社会心理学简史

社会心理学1875年德国学者谢夫勒提出。

1908年,美国罗斯出版了《社会心理学:大纲与资料集》

英国麦独孤出版了《社会心理学导论》

霍兰德(1976):

一、哲学思辩阶段(启蒙期)

时间:古希腊-19世纪上半叶

特点:根据哲学思辨及社会准则来认识社会行为。

焦点为对人性的争论:

苏格拉底、柏拉图:人性受生物遗传制约,但教育和社会能改变人性。

亚里士多德:人性由生物或者本能决定,社会源于人的自然本性。

16世纪马基雅维利和17世纪霍布斯:人性恶。

18世纪康德、卢梭:人性“善”。

人性的属性

生物性:偏于恶;

社会性:善恶交错;

精神性:偏于善。

人性的原欲与原恶

1、人性的原欲:(1)食欲;(2)性欲;(3)知欲

2、人性的原恶:(1)任性;(2)懒惰;(3)嫉妒

二、经验描述阶段(形成期)

时间: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

特点:在观察的基础上,对人类心理和行为方式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

几大影响理论与人物:

(1)达尔文的进化论. 从生物学和人类学的角度研究人类本性。

(2)德国的民族心理学:

一是拉扎鲁斯等人主编的《民族心理学与语言学杂志》出版(1859);

二是谢夫勒首先在现代意义上提出社会心理学这一术语(1875);

三是被称为现代心理学之父的冯特,出版了《民族心理学》(1900--1920)。

(3)法国的群众心理学:

塔尔德在《模仿律》(1890)中,提出用模仿解释人的社会行为;

迪尔凯姆在《社会学方法的规则》一书(1895)中主张社会不能还原为个体,群体并非个体之和。

列朋的《群众心理学》(1895)是法国社会心理学有关群体意识理论发展的顶峰。

(4)英国的本能心理学。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出版了《社会心理学导论》,提出求食、拒绝、创新、逃避、斗争、性与繁衍、母爱、亲合、控制、服从、创造与建设等十二种本能,认为从这些本能衍生出全部社会生活和社会现象。

(5)奥地利的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

三、实证分析阶段

时间:20世纪20年代

特点:社会心理学从描述转向实证研究,从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从纯理论研究转向应用研究。

人物:特里普里特和莫德是这一时期的先驱,奥尔伯特是实验的代表,墨菲夫妇出版了《实验社会心理学》。

20世纪三四十年代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实验有:

瑟斯顿(1928)、李克特(1932)在态度测量的研究方面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谢里夫(1935)通过游动效应研究群体的社会规范,发现群体特有的,并为其成员认

同的行为方式就是社会规范,它是群体成员行为的参照标准。

莫里诺于1934年发展了社会测量法,1937年又创办《社会测量学:人际关系》杂志,使人际关系进入了可测量时代。

勒温最早倡导群体动力学研究,其中最有名的是领导风格对群体氛围及群体绩效影响的实验研究。

第三单元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社会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1、价值中立原则(客观性原则)

2、系统性原则

3、伦理原则

二、社会心理学的主要方法

1、观察法:是所有研究方法的基础

自然观察与参与观察(特点)

2、调查法:

访谈(取得成功的条件)

问卷(优点)

3、档案法(以内容分析为基本方法)

4、产品分析法

5、实验法

6、心理测验

第四单元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

一、社会学习论(班杜拉、沃尔特斯)

1、社会学习理论起源于行为主义。巴甫洛夫、华生(早);霍尔、斯金纳(新).

2、班杜拉、沃尔特斯提出社会学习论

3、基本观点与学习机制:社会行为通过学习获得:联想(联结)、强化(正、负)、模仿

4、观察学习。它指的是个体通过对他人行为与强化结果的观察,获得新的行为反应,或对已有行为加以修正。

观察学习包括四个过程: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动机过程。

二、社会交换论(霍曼斯)

人们在互动中倾向于扩大收益和缩小代价,认为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之一,

霍曼斯提出五个普遍性命题:

1.成功命题。个体的某种行为能得到相应奖赏,他就会重复这种行为;某一行为获得

奖赏越多,重复行为的频率就越高;

2.刺激命题。相同的刺激可能引起相同的或相似的行为。

3.价值命题。某种行为的结果对个体越有价值,他重复这种行为的可能性越高。

4.剥夺与满足命题。个体或群体重复获得相同奖赏次数越多,则该奖赏对个体的价值越小。

5.侵犯与赞同命题。当个体行为没有得到期待的奖赏或受到出其所料的惩罚时,他可能产生愤怒情绪,从而出现侵犯行为;反之,如果个体行为得到、甚至超过预期的奖赏,或没有受到预期的处罚,他可能会高兴,就会赞同该行为。

三、符号互动论(詹姆斯和米德)

(一)人物

1、最早使用符号互动术语的是布鲁默。

2、符号互动论源于美国学者詹姆斯和米德,始于20世纪30年代。

3、符号互动论分为两派,一是芝加哥学派(布鲁默、库利、米德、杜威等);另一是艾奥瓦学派(库恩、威因斯坦等)。

4、戈夫曼是符号互动论现代的主要代表人物。

(二)符号互动论的基本假设

1、个体对事物采取的行动是以该事物对其意义为基础的。

2、事物的意义源于个体与他人的互动,而不是存在事物自身中。

3、个体在应付他所遇到的事物时,往往通过自己的解释去运用和修改事物对他的意义。

(三)主要观点

1.心智、自我和社会不是分散的结构,而是人际符号互动的过程;三者形成与发展都

以使用符号为前提。如果某人没有使用符号的能力,那么其心智与自我乃至社会则处于混乱之中,即失去存在的依据。

2.语言是心智和自我形成的主要机制。人与动物的区别就是人能使用语言这种符号系统。人际符号互动是通过自然语言进行的。人通过语言认识自我、他人与社会。

3.心智是社会过程的内化,内化就是人的“自我互动”过程,个体通过人际互动学到

了有意义的符号,然后用它进行内向互动并发展自我。社会的内化过程伴随着个体的外化过程。

4.行为并不是个体对外界刺激的机械反应,而是在行动的过程中自己“设计”的。个

体在符号互动中学会在社会允许的限度内行事,在此限度内,个体可依照自己的目的行动。

5.个体行为受其自身对情境的定义制约。人对情境的定义,表现在个体不断地解释所

见所闻,对各种事物赋予意义。这种定义过程也是一种符号互动。

6.在个体与他人面对面的互动中,双方的身份及其意义是个重要问题。身份及其意义

也存在于互动过程中。

7.自我是主我和客我互动的结果。主我是主动行动者,客我是通过角色获得形成的在

他人心目中的我,即社会我。行动由主我引起,受客我控制,前者是行为动力,后者是行为方向。

四、精神分析论(19世纪末,弗洛伊德)

(一)早期精神分析论的主要观点’

1.意识与无意识。

(1)意识是个体与感知有关的心理部分,是人类理智作用的表现。

(2)无意识包括个体的原始冲动、本能及欲望。它们受法律、道德及习俗的控制而被压抑、被排挤到意识之下,但依然存在并追求满足。在被压抑的本能与欲望中以性本能为主。(3)在意识和无意识间还有前意识——无意识中可被召回的部分。

2.“力必多”:性本能。

力必多(性本能)是人类生命力的根源。

3.快乐原则与现实原则。

个体的初级心理系统顺从冲动、追求快乐。这是快乐原则。

在婴儿期表现尤为突出。社会生活中的法律、道德、习俗要求个体克制本能与冲动,适应现实,否则不但得不到快乐,反而会痛苦,这就是现实原则。

4.生本能与死本能。前者指向生命,代表爱和建设的力量;后者体现恨与破坏的力量。·

5.人格结构。

有三个层次:本我、自我与超我。

在正常情况下,三者相对平衡,个体能得以适应环境与现实。

(二)荣格的分析心理学

1、多数人有“神经官能症”

2、提出集体潜意识思想

(三)新精神分析论的主要观点(沙利文、霍妮、弗罗姆、埃里克森)

1.霍妮的“文化因素”论。她批评弗洛伊德的“力必多”说,认为行为与人格发展的动力不是本能驱力,行为是个体对环境的反应,人格由家境和教育决定;后天因素在神经症和精神病的病因中起主要作用;男女之间的心理差别是文化因素决定的;霍妮对焦虑也有深刻的见解。

2、沙利文的人际关系学说。

人际关系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五、社会认知论(勒温)

社会认知论来源于格式塔心理学,强调认知结构的意义。

代表人物为勒温,提出了场理论、心理生活空间、力、紧张与冲突等概念。

第二节社会化与自我

第一单元社会化

一、社会化的概念

1、社会化是由自然人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

2、社会化的方面:社会教化人成为人与个人学习成长为社会人。

3、社会化的过程:终身学习。

二、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1、掌握生活与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教导社会成员遵守社会规范

3、教导社会成员树立生活目标,确定人生方向

4、培养社会角色

三、社会化的基本条件:

1、人类有较长的生活依附期(时间13-25年与心向)

2、人类的遗传素质提供了社会化的可能(智力、能力发展)

四、社会化的载体

1、家庭: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育技巧。

2、学校:集体主义、纪律、学习内容、教师。

3、大众传播媒介:舆论导向。

4、参照群体:明星榜样。

五、社会化的分类

(一)语言社会化

(二)性别角色社会化(心理学的概念)

1、性:生物学差异,如染色体

2、性别:人格差异

3、性别角色(性别认同、角色扮演、角色模仿)

(三)道德社会化(知、情、行)

(四)政治社会化

1、国家形象

2、国家观念

3、国家组织系统概念

第二单元社会角色及其理论

一、社会角色的概念

1、社会角色是个体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心理状态。

2、角色理论(米德):角色是在互动过程中形成的。

二、社会角色的分类

(一)先赋角色和成就角色

(二)规定角色和开放角色

(三)功利角色与表现角色

(四)自觉角色与不自觉角色

三、角色扮演

1、角色期待(社会和公众)

2、角色领悟(认识和领悟)

3、角色实践

四、角色失调

(一)角色冲突

(二)角色不清

(三)角色中断

(四)角色失败

第三单元自我、身份与自尊

一、自我

1、定义

也叫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

2、自我的结构

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理想自我、反思自我(镜我)

3、自我的功能:

(1)保持个体的内在一致性

(2)解释经验

(3)决定期待

4、自我的形成:

生理自我(8个月-3岁,占有感、支配感)

社会自我(3-13、14,依社会期待行动)

心理自我(13、14-成年,自信、自尊,自觉行动)

5、自我概念的测量

在六、七分钟内写出15个“我是谁”的叙述句

6、自我意识的心理成分

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

二、身份

1、身份的定义

身份是由个体的社会地位(稳定)及处境地位(易变)所决定的自我认同。

2、身份的特点:

(1)客观性(医生就是医生)

(2)主观性(自我认识不同,身份感不同)

(3)多重性(医生、局长、学者)

(4)稳定性

(5)契约性(身份规定权利、义务)

3、自尊

(1)公式及其含义

詹姆斯(1980)关于自尊的经典公式:自尊=成功/抱负(2)影响自尊的因素

(3)自尊的测量(罗斯伯格自尊量表)

第三节社会知觉与归因

第一单元社会知觉

一、定义

社会知觉包括个体对他人、群体以及自己的知觉

二、影响社会知觉的因素

1、认知者的经验(图式---经验网络)

2、认知者的动机与兴趣:做个好护士

3、认知者的情绪:如情人眼里出西施

第二单元印象形成与印象管理

一、印象与印象形成的概念

1、印象是个体头脑中有关认知客体的形象。

2、印象形成即形成对他人印象的过程

二、印象形成的效应:

1、首因效应(先入为主)与近因效应

2、光环效应(以点代面、以偏概全)

3、刻板印象(凝固化):作用有适应社会或产生偏见。

三、印象形成中的信息整合模式

1、加法模式:肯定多印象好,否定多印象差。

2、平均模式:“各个方面都不错”

3、加权平均模式:韩信用兵、张良运筹帷幄

4、中心品质模式:真诚—虚伪;热情—冷酷。

四、印象管理(印象整饰)

(一)印象管理的概念

印象管理指个体以一定方式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二)印象管理策略

1、按社会常模管理自已:外表美---第一印象好

2、隐藏自我与抬高自我:人格双重;表小突大。

3、按社会期待管理自已:医生救死扶伤行为

4、投人所好:拍马术

第三单元归因

一、归因的概念

归纳与寻找行为的原因

二、行为原因的分类

1、内因(能力)与外因(考题难)

2、稳定(性格)与易变性(情绪)归因

3、内控(智力)与外控(努力)

三、控制点理论:

控制点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罗特提出。

控制点在个人的内部,称为内控者(相信自己,努力与命运抗争);

控制点在个人的外部,称为外控者(别人的责任,宿命、运气)。

四、归因的原则

1、不变性原则:一定是他!(海德)

2、折扣原则:担责1/1或者1/3(凯利)

3、协变原则(凯利):刺激(客体)、主体、背景称为归因三维论。

协变原则是最全面的归因原则

五、影响归因的因素

1、社会视角(当事人、局外人)

2、自我价值保护:有利于自我(心理价值)

3、观察位置:单位不好领导者的责任

4、时间因素:毛泽东的错误是历史局限性

第四节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

第一单元社会动机概述

一、社会动机的概念

社会动机是指由社会需要产生的,引起、推动、维持与调节个体行为,使之趋向一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二、动机的产生过程

欲望、诱因——需要——动机——行为——目标

三、社会动机的功能

1、激活

2、指向

3、维持与调节行为

四、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的关系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倒U型曲线,中等动机,效果最好。

1、容易的任务—强

2、一般难度—中等

3、困难的任务—低

第二单元主要的社会动机

一、亲合动机

1、亲和起源于依恋

2、作用:满足个体的社会需要,获得信息,减轻心理压力,避免窘迫

3、影响亲合的因素:

(1)情境:“外压内合”;长期独处易产生心理问题。

(2)情绪:恐惧(现实危险)---高亲合;焦虑(非现实危险)---低亲合

(3)出生的顺序:合群按照顺序递减。

二、成就动机(麦克利兰)

(一)成就动机的重要性(个人、社会)

(二)抱负水平

与成就动机呈正比

(三)成就动机的影响因素

1、目标的吸引力

2、风险与成败的主观概率

3、个体施展才干的机会

(四)培养儿童成就动机应注意的问题

1、家庭教育方式(自律训练、和谐引导孩子成就动机高)p129

2、强调成就、追求成就的社会氛围

影响世界的伟人?

国家建设栋梁?

三、权力动机(影响、控制他人)

温特:

1、积极的权力动机:谋求更高的地位和权力

2、消极的权力动机:害怕失去权力和地位

引起权力动机的因素:

1、社会控制的需求:取得优势地位——控制优化组合

2、对无能的恐惧:无能---自卑---补偿---获得地位---疯狂追求权利、地位、影响力

四、侵犯行为(攻击行为)

侵犯是个体有意伤害他人的行为。

(一)侵犯构成三要素

伤害行为(身体、语言)、侵犯动机、社会评价。

(二)侵犯的原因

1、本能学说:是人的死本能的表现(弗洛伊德),来源于动物适应环境的习性(罗伦茨)。死本能的表现:克林顿的“自我毁灭倾向”行为。

动物适应环境的习性:日本人的侵略行为。

2、多拉德的挫折—侵犯说:侵犯永远是挫折的后果。

3、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论:学习学会侵犯;学习消除侵犯。

五、利他行为

(一)定义

利他行为是个体有益于他人、公众和社会,又不期待任何回报的行为。

(二)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

1、外部因素

(1)自然环境:良好的环境促进利他

(2)社会情境:他人在场对利他行为有负面影响,而且在场人数越多,利他越小。这是由于责任扩散的缘故,即把责任分给在场的其他人,个人倾向于认为自己的责任减轻了。相反,独自一人时利他的可能性增大。

(3)时间压力:时间紧迫难于利他

(4)利他的对象:容易帮助与自己相似的人,有吸引力的人,没有伤害过自己的人。

2、个体内在因素:心境、内疚、人格、

3、利他技能:学习赖宁?

第三单元社交情绪

一、社交情绪的概念

社交情绪是人际交往中个体的一种主观体验,是个体的社会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反映。与社会需要有关

二、几种基本的社交情绪

(一)社交焦虑

严重影响社会适应、社会功能的发挥。

(二)嫉妒

(三)羞耻与内疚

1、羞耻:健康羞耻与非健康羞耻

2、内疚:健康内疚与过多内疚

第五节态度

第一单元态度的形成

(一)定义

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的评价和稳定性的反应倾向

(二)态度的特点

(1)内在性(2)对象性(人、事、观念)(3)稳定性

(三)态度的成分:

认知成分(cognition)、情感成分(affection)、行为倾向(behavior)成分

(四)态度与行为

态度含有行为的倾向性,通过态度可以预测人们的行为

(五)态度与价值观

有价值----肯定的态度

无价值----否定的态度

二、态度的功能

(一)工具性功能(功利原则取舍)

(二)自我防御功能(减少焦虑)

(三)价值表现功能(我喜欢做护理工作!)

(四)认知功能(自觉自愿学习现代护理知识)

三、态度的属性

方向、强度、深度、向中度、外显度

四、态度的形成(凯尔曼,1958)

1、依从

2、认同

3、内化

第二单元态度转变

一、态度转变的模型

美国学者霍夫兰德等人提出一个态度转变模型

二、态度转变的影响因素

(一)传递者

1、信息传递者的威信与相似度

2、信息传递者的立场

3、说服的意图

4、说服者的吸引力

(二)沟通信息

1、信息差异

2、畏惧:中等强度的畏惧信息能达到最好的说服效果。如恐吓性广告

3、信息倾向性:单向说服(一般公众);双向说服(文化高者)

4、信息的提供方式(口头、书面)

(三)接受者

1、原有的态度与信念

2、接受者的人格因素:依赖与独立,自卑与自尊。

3、逆反心理、心理惯性等

(四)情境

1、预先警告:转变(低卷入)与抵制(高卷入)

2、分心:积极与消极作用

3、重复:重复次数与说服效果呈现倒U关系

三、态度转变理论

(一)海德的平衡理论

他根据“费力最小原则”,提出P---O----X模式。

(二)认知失调论(费斯廷格)

态度改变是为了维持态度三个因素(自我、环境、态度)的一致。

如果两种认知不一致,就会造成认知失调;认知失调给个人造成心理压力使他通过改变态度的某些认知成分达到认知协调。

认知失调有四种原因:逻辑的矛盾、文化价值冲突、观念的矛盾,以及新旧经验相悖。(三)社会交换论

决定个体采取何种态度以及转变态度的关键是诱因的强度。

假设:现代社会“尊严”有价吗?

第三单元态度测量

态度测量目前采用间接的方式。

主要测量态度的方向与强度。

主要的态度测量方法:量表法、投射法、行为反应测量法。

第六节沟通与人际关系

第一单元沟通的结构与功能

一、沟通的概念

沟通是信息传递和交流的过程,包括人际沟通和大众沟通。

二、沟通的结构

沟通过程由信息源、信息、通道、信息接受者、反馈、障碍、情景等七个因素构成。

三、沟通的功能

四、人际沟通的分类

(一)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

正式沟通的优势是信息通道规范、准确度较高;

非正式沟通具有形式灵活、传播速度快等优点,但存在着随意和可靠性差的弱点

(二)上行沟通、下行沟通与平行沟通

(三)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

(四)口头沟通与书面沟通

(五)现实沟通与虚拟沟通

五、沟通网络

1、正式沟通网络

链式、轮式、圆周式、全通道式、Y式

各沟通网络的评价指标

全通道式效果最好

2、非正式沟通网络

(1)流言式

(2)集束式

(3)偶然式

第二单元体语沟通

通过体语实现的沟通叫体语沟通。

一、目光与面部表情

(一)目光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是最有效的显露个体内心世界的途径。愉悦时瞳孔变大,厌恶时瞳孔缩

目光接触是最重要的沟通方式。

(二)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是另一种可完成精细信息沟通的体语形式。

二、身体运动与触摸

身体运动是个体最易发现的一种体语。其中手势语占有重要的位置

三、姿势与装饰

姿势是个体运用身体或肢体动作表达某种情感及态度的体语。

装饰是人格的延伸

四、人际距离

人体与他人沟通与交往时双方的空间距离。

由于人们的关系不同,人际距离因而不同。

(一)公众距离(12—25尺)

(二)社交距离(4—12尺)

(三)个人距离(1.5---4尺)

(四)亲密距离(0—18寸)

影响人际距离的因素有文化、民族、社会地位、性别

第三单元人际关系的原则与理论

一、人际关系的概念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关系。

特点是:

1、个体性

2、直接性

3、情感性

二、人际关系的发展阶段

1、定向阶段:选择交往对象

2、情感探索阶段:浅层情感卷入

3、情感交流阶段:深层情感卷入

4、稳定交往阶段:心心相印

三、自我暴露与人际关系的深度(呈正比)

1、兴趣爱好

2、态度

3、自我概念与个人的人际关系

4、隐私

四、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原则

1、相互性原则

2、交换性原则

3、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4、平等原则

五、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

美国学者舒茨以人际需要为主线提出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称自己的理论是基本人际关系取向(FIRO)理论。

其要点是:

(一)个体都有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

1、包容的需要

2、支配的需要

3、感情的需要

(二)对各种需要的满足有主动和被动两种方式。

(三)六种人际关系取向

第四单元人际吸引

一、人际吸引的概念

人际吸引是个体与他人之间情感上的相互亲密的状态,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肯定形式。二、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一)熟悉性和邻近性

(二)相似性

(三)互补

(四)外貌

(五)才能

(六)人格品质(真诚与热情)

第五单元人际互动

一、人际互动的概念

人际互动即人际相互作用。相互作用可能是信息交流、情感等心理因素的交流,也可能是行为动作的交流。

二、人际互动的形式

人际互动有合作与竞争

(一)合作及其基本条件

1、目标一致

2、共识与规范

3、相互信赖的合作氛围

(二)竞争及其基本条件

1、只有双方对同一目标进行争夺才能形成竞争

2、目标是较为稀有或者难得

3、争夺中可能出现零或冲突

4、竞争是有理性的,按照一定的社会规范进行。

(三)目标手段相互依赖理论

社会心理学者多伊奇提出一种解释产生竞争与合作的理论----目标手段相互依赖理论。积极的肯定关系时为合作,

消极的否定关系时为竞争

第七节社会影响

第一单元从众

一、从众的概念

俗称“随大流”,即个体的意见与行为与群体中多数人相符合。

从众行为由谢里夫最早研究,阿希的研究最有代表性

二、从众的功能

1、有促进社会形成共同规范、共同价值观的功能

2、具有让个体适应社会生活的功能

正确的做法是:从众但不盲从

三、从众的类型

1、真从众(内外从)

2、权宜从众(外从内不从)

3、反从众(内从外不从)

四、从众的原因

(一)寻求行为参照

按照费斯廷格社会比较理论,在情境不确定时,其他人的行为最有参照价值。

(二)避免对偏离的恐惧

偏离群体,个体会面临较大的群体压力乃至制裁

(三)群体的凝聚力

三、影响从众的因素

(一)群体因素

1、群体成员的一致性愈高,个体面临的群体压力越大。

2、群体对个体的吸引力

3、群体规模的影响。研究表明,其临界值大致在3----4人。

(二)个体人格因素

1、个体自我评价高,从众行为产生越少。

2、个体自信心较强的,从众较少。

第二单元社会促进与社会惰化

一、社会促进的概念

个体在完成某种活动时,由于他人在场而提高了绩效的现象,也称社会助长。

有两种效应:结伴效应、观众效应

二、社会促进的理论:优势反应强化说

1、优势反应易于表现,弱势反应受到抑制

2、个体通过其竞争动机和他人对其评价的认知获得社会促进效果。

三、社会惰化的概念

个体与他人一起活动时,其效率比单独时更为低下的现象。

“磨洋工”的原因:个体在群体活动中责任意识降低。

第三单元模仿、暗示和社会感染

一、模仿

(一)模仿的概念

模仿是没有外在压力条件下,个体受他人影响仿照他人,使自己与之相同或相似的现象。其特点是:

1、模仿的社会刺激是非控制性的,榜样是模仿的条件,但模仿是自愿产生的,有时可能是无意识的。

2、相似性模仿者的举止近似于其所模仿的榜样。

(二)模仿的意义

1、学习的基础

2、适应作用

3、促进群体的形成

(三)模仿的发展

从无意到有意,从游戏模仿到生活实践模仿

(四)塔尔德的《模仿律》

1、下降率(信息流动方向)

2、几何级数率

3、先内后外律

二、暗示

(一)暗示的概念

暗示是在非对抗的条件下,通过语言、表情及体语符号对他人的心理行为发生影响,使之接受暗示者的意见和观点或者按所暗示的方式去活动。

暗示往往采用较含蓄,较间接的形式进行

(二)暗示的分类

1、按信息的来源:他人暗示和自我暗示

2、按暗示双方的接触关系:直接暗示和间接暗示

3、接暗示才的目的可分为:有意暗示和无意暗示

4、按暗示的效果可分为:暗示和反暗示

(三)影响暗示效果的主要因素

1、暗示者的权力、威望、社会地位

2、被暗示者的独立性差、缺乏自信心,知识水平低则暗示效果明显;被暗示者年龄、性别与暗示效果也有关系,年龄越小越容易接受暗示,一般女性比男性易受暗示。

3、被暗示者所处情境。

三、社会感染

(一)社会感染的概念

社会感染是一种较大范围内的信息与情绪的传递过程,即通过语言、表情、动作及其他方式引起众人相同的情绪与行为,其特点是:

1、双向性

2、爆发性

3、接受迅速性

(二)社会感染的分类

1、个体间的感染,

2、大众传媒的感染

3、大型开放群体的感染

第八节爱情、婚姻与家庭

第一单元爱情

一、爱情的概念

爱情是人际吸引最强烈的形式,是指心理成熟到一定程度的个体对异性产生有浪漫色彩的高级情感。

其特点是:

1、相异性:异性恋

2、成熟性:身心成熟的产物

3、高级性:人类才有

4、生理性:性爱驱动

5、利他性:是奉献,不是索求。

二、爱情与喜欢

1、依恋

2、利他

3、亲密

三、爱情的发展阶段

(一)取样与评估

爱情经济学理论:收益及盈余超过自己的预期,则求之。

(二)互惠:交换收益(单方付出?)

(三)承诺:收益独大则固定交往

(四)制度化:订婚、结婚

四、爱情的形式:

1、浪漫式:一见钟情

2、好朋友式:知之切爱之深

3、游戏式

4、占有式

5、实用式

6、利他式

五、爱情三角形理论(斯腾伯格)

爱情是由亲密(重视彼此的喜欢、理解与期待)、激情(魅力与性吸引)以及承诺(决策、承诺)三因素组成的三角形。

根据三因素的平衡程度,三角形可以是正三角形(三个因素完全平衡),也可以是非正三角形(以一因素为重点的不平衡三角形)。

第二单元婚姻

一、婚姻的概念

1、定义

婚姻是男女个人结成夫妻关系的行为,是家庭成立的标志和基础。

2、婚姻的动机

有三种,即经济、繁衍第和爱情。

二、夫妻关系的类型

(一)爱情型:因美貌结合,因人格相似或互补结合

(二)功利型:出身、学历、财产、社会关系等为条件

(三)平等合作与分工型

(四)建设型此型是双方在共同目标下勤勤恳恳生活、工作的的夫妻。

(五)惰性型对婚姻失去热情的夫妻。没有紧张、冲突和乐趣。

(六)失望型现实不理想,理想不现实。

(七)一体型双方均把对方看成是“自己”的一部分。

第三单元离婚

一、夫妻之间的心理冲突

(一)需求不满:自尊心、性、感情需要、经济压力、爱好

(二)价值观念不一致人生目的、对幸福和成就的看法

(三)远离自我:各趋已利、不为对方作贡献、不支持对方、协调过程慢

(四)夫妻的性差异

二、离婚的原因

1、结婚年龄较低的容易离异

2、因未婚先孕而结婚,往往容易离异

3、短时相识的结婚,由于彼此不够了解容易离异

4、父母离婚提供了离婚的榜样

5、有婚前性经验的人容易离异

6、夫妻角色不平等,不适应的,容易离异

7、对性生活不满意的,容易离异

第四单元家庭

一、家庭定义和关系

家庭作为一个群体是社会的细胞,即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及收养关系构成的。

二、家庭的结构与功能

(一)家庭的结构

(1)家庭成员的数量

(2)代际层次

(3)夫妻数量

结构模式

(1)核心家庭

(2)主干家庭

(3)联合家庭

(4)其它家庭

(二)家庭的功能

1、经济功能

2、性的功能

3、生育功能

4、抚养与赡养功能

5、教育功能

6、感情交流的功能

7、休闲与娱乐功能

社会心理学

第一章绪论 一、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是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引导作用的心理活动。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勒温提出著名的公式B=f(P,E)行为是个体及其情境的函数, 即社会行为及其发展取决于个体与其所处情境的状况。 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三、社会心理学经典效益分析 1 巴纳姆效应: 实验: 结论:由于人们不可能每时每刻去反省自己,也不可能总是把自己当作局外人来观察,所以,人们通常借助外界信息来认识自己,容易受到外界信息的暗示。人们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特别适合她们。 巴纳姆效应——自我暗示表现: ?迷失自我 ?受到周围信息的暗示 ?以他人的言行作为自己行为的参照 ?受到他人的影响和暗示 2 蝴蝶效应——防微杜渐 ?案例: ?表现:心理变化纤细而微妙,一丝再细小的不快心情或许就会导致一整天的心境不快,或许还会引起诸多烦恼,甚至引来一连串的噩运。 3 多看效应(曝光效应) ?多看效应:人们对越熟悉的东西就越喜欢的现象。 ?前提:首因效应要好,若是不好,则会起到反作用。 4 定势效应 ?案例: ?表现: 5 晕轮效应 ?案例: ?所谓晕轮效应,就是在人际交往中,人身上表现出的某一方面的特征,掩盖了其他特征,从而造成人际认知的障碍。 6 投射效应 ?案例: 由于投射效应的存在,我们常常可以从一个人对别人的看法中来推测这个人的真正意图或心理特征。 7 皮革马利翁效应 第2章自我认知 一、什么是自我认知 ?威廉·詹姆斯(1890)提出:自我包括三个部分: ?物质自我 ?真实的物体、人或者地点等 ?躯体自我和躯体外自我 ?社会自我 ?我们被他人如何看待和承认 ?社会特性:社会角色、社会地位、关系 ?精神自我 ?内部自我或心理自我 ?我们所感知到的内在的心理品质 ?代表了我们对于自己的主观体验、对自己的感受 二、怎么进行自我认知? 1 通过自己:

222-第2章 社会心理学知识

第2章社会心理学知识 第1节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心理学倾向于心理学的定义是( )。 A.关于社会互动的研究,以群体生活的心理为基础 B.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怎样受他人存在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C.研究特定生活条件下个体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 D.研究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作用,以解释社会互动 [答案] B [解析] B项是社会心理学家奥尔波特侧重于心理学提出的社会心理学的定义。A项是艾尔乌德侧重于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的定义。C项是我国心理学家潘菽对社会心理学做出的介于心理学与社会学之间的定义。D项也是侧重于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定义。 2.关于社会心理学,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社会心理学是一门边缘学科 B.美国心理学家F.H.奥尔波特(F.H.Allport)在《社会心理学》(1924)一书中指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 C.心理学和社会学是社会心理学的两个主要学科母体 D.1908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的著作《社会心理学导论》,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的著作《社会心理学》先后出版。一般认为,这两本著作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 [答案] D [解析] 1908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E.A.Ross)的著作《社会心理学》,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W.McDougall)的著作《社会心理学导论》先后出版。这两本著作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 3.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两者是有区别的,社会心理是( )。 A.外显的B.内隐的 C.客观存在的D.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交互作用 [答案] B [解析] 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二者紧密相连,前者是外显的、客观存在的,比较容易观察;而后者则是内隐的、属于个体的主观世界,不能直接观察。二者的主体都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人。 4.奥尔波特认为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体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是怎样受他人影响而发生改变,他人影响不包括( )。 A.现实B.宏观C.想像D.隐含 [答案] B [解析] 奥尔波特把社会心理学界定为“对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研究”,认为社会心理学是为了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怎样受他人存在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他人的影响有三种形式,即现实的影响、想像的影响和隐含的影响。 5.( )是勒温提出的研究人们社会行为的公式。 A.B=f(P,E) B.P=f(B,E) C.B=f

《社会心理学》复习重点

1.社会化完全是一个自动化的过程。(×) 2.性别角色社会化即个体在成人之后的行为要符合其性别的社会规范。(√) 3.社会态度揭示我们在社会当中认识自己、认识别人的规律。(√)4.广告对人的影响就是一个态度改变的过程。(√) 5.心理学研究的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我们通常通过某人的外在行为去推测他的心理。(√) 6.相关的事件一定能够揭示因果。(×) 7.社会心理是受文化差异影响的,所以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所有事情所表现的社会心理都不同。(×) 8.阿西的实验证明所有人都会屈服于群体压力。(×) 9.被研究人员揣摩研究者研究动机的现象被称为研究者倾向。(×)10.运用观察法进行心理学研究时,可以进行无目的的观察。(×)11.马基雅维里认为一个好的君主既要勇猛无比有力量,还要狡猾无比像个狐狸一样。(√) 12.中国的荀子和西方的马基雅维利都认为人性本恶。(√)13.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法国的群众心理学、英国的本能心理学、工业心理学和中国古典心理学都是形成社会心理学的直接来源。(×)14.迪尔凯姆认为社会心理学它要研究由诸多个体所构成的群体的心理。(√) 15.戈弗曼的拟剧论讲人生如戏。(√) 16.米德是从社会微观的角度去理解社会心理学。(×)

性别角色社会化就是个体成人之后的行为要符合其性别的社会规√社会化的过程是一个一生的过程√ 个体因素会影响我们的认知准确度,造成认知偏差。√ 心理学研究的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我们通常通过某人的外在行为去推测他的心理√ 方法论是研究社会心理学的最高的或者是原则性的指导思想√ 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出现变化的变量叫做因变量。√ 古代心理学思想主要是一些名家的言论或者思想对人类心理的理解√ 观察法我们都是以旁观者的身份进行观察分析。× 亚里士多德倡导性善论。× 麦独孤认为人的社会行为后面隐藏的动因是本能√ 迪尔凯姆认为可以把社会的整体意识还原为个体意识的相加× 米德是从社会微观的角度去理解社会心理学。× 奥尔波特认为研究心理学应当研究群体。× 过分注重实验室研究是社会心理学 20 世纪70 年代出现危机的原因之一√ 苏联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比较注重实验× 西方社会心理学注重实验研究。√ 精神分析当中的社会文化学派是弗洛伊德本人的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是一位可以被称为大师的社会心理学家√ 自我扮演的是调节本我和超我的冲突的角色。√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发展的第五个阶段是性器期阶段× 霍妮认为孩子跟父母的关系是一种社会关系√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 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相互作用背景中人的社会行为及心理根据的科学。 社会心理学的主要构成部分:个人的社会心理与行为、人际相互作用和社会影响 一、社会心理发展 1、社会化 2、态度及其测量 二、认知社会心理学 1、社会知觉 2、刻板印象与归因 3、自我概念 4、价值取向 三、社会互动 1、沟通 2、人际吸引 3、人际关系 4、助人行为 5、侵犯行为 四、社会影响 1、从众、依从和服从 2、劝导与态度改变 3、群体中的相互作用 4、合作、竞争与冲突社会心理学的发展 一、史前思想积累阶段 柏拉图:人性深受社会环境影响,教育和社会制度可以改变人性。 亚里士多德:人性由生物本能决定,难以改变。 孔子:对人的社会知觉和评价是相对的。 老子内心和外表的矛盾长存。 二、产生阶段阶段 (一)社会心理学的初创时期 学科影响:社会心理学由“生物还原主义”向“心理还原主义”过渡 心理学与社会学靠近和渗透 直接来源: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法国的群众心理学、英国的本能心理学 (二)实验社会心理学的产生 三、迅速发展阶段 社会心理学发展趋势: 1、各种心理学努力寻求统一 2、实证主义研究方法与人文主义研究方法并用 3、世界化和本土化相兼 4、各种研究取向进一步综合 5、话语心理学可能促使社会心理学深化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强化理论的核心概念:联结、强化、模仿 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又称为观察学习理论),接受了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多数原理,但是更加注意线索对行为、对内在心理过程的作用,强调思想对行为和行为对思想的作用。 社会学习的过程:(一)注意过程(二)保持过程(三)复制过程(四)动机过程社会学习理论的评价:社会学习理论也被批评为借用认知概念,但没有揭示导致认知活动结果的过程与条件,并且其交互决定论带有二元论色彩。 社会交换理论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社会中的任何事物都有特定的价格,整个社会活动的实质是人与人之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知识点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知识 第一节概述 1908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的著作《社会心理学》,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的著作《社会心理学导论》先后出版,被认为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 第一单元研究对象和范围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他人的现实的、想象的和隐含的存在所影响。[美]G.W.奥尔波特 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社会行为 ?社会行为及其发展取决于个体与其所处情境的状况。勒温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公式: ?B=f (P,E) B——行为;P——个体;E——个体所处的情境; f——函数关系。 行为是个体及其情境的函数。 第二单元社会心理学简史 美国学者霍兰德 将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哲学思辨——启蒙期。 经验描述——形成期。 实证分析——确立期。 K.勒温——社会心理学之父

第三单元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研究应遵循的主要原则——价值中立原则 ?对于一些反社会的价值观和一些引起心理障碍的价值理念,咨询师应该积极的干预和引导。 研究应遵循的主要原则——系统性原则 研究应遵循的主要原则——伦理原则 第二节社会化与自我 第一单元社会化 社会化的概念(1) 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是个体与他人交往,接受社会影响,学习掌握社会角色和行为规范,形成适应社会环境的人格、社会心理、行为方式和生活技能的过程。 ?从个体视角看 ——社会化是个体与其他社会成员互动,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社会化的概念(2) ?儿童及青少年时期的社会化是早期社会化。 ?成人期的社会化是继续社会化。 ?由于社会急剧变化,对个体重新进行社会化的过程叫再社会化。 ?再社会化中包括对早期社会化及继续社会化过程中,没有取得合格社会成员资格的个体的再教化。 社会化的基本条件 ?人类有较长的生活依附期。(社会化的基础) ?人类的遗传素质提供了社会化的可能性。人有超越本能的能力。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重点(财大版)上课讲义

名词解释 1、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特定社会文化情境中个体与他人、群体和社会的相互作用,及其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研究对象与范围是指人际交往过程中,在社会的文化、 历史脉络下个体过程、人际过程和群体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 2. 实验研究:实验法是研究者通过人为地、系统地操作情境,导致某些行为发生变化,并 对之进行观察、记录和解释的科学方法。 实验研究能够确定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包括实验室实验、现场实验和模拟实验。 优点:能更好的控制无关变量的影响。还比观察法经济。 3、现场实验 是指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进行的有控制的实验。实验在现实的环境中和现实的人打交道,避免在实验室很不真实的环境中通过被试获取研究结果。因此,现场实验要把猜测降到最低限度,这样被试的反应会更加自然,而更少受到猜测引起的各种倾向性的影响。 4、实验室实验 在实验室中进行的实验,实验室实验较好地控制了变量,但却脱离了真实的社会生活,人们对其结果一般持谨慎态度。 5、社会化 是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中,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语言、规范、价值观等社会文化行为 方式和人格特征,适应社会并积极作用于社会、创造新文化的过程。它是人和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 6、角色期望 一个人占据了社会关系系统中的一个位置,他人、群体和社会就对占有这个位置的人抱有期望。角色期望首先是要他人提出符合自己身份的希望,同时本人对这种希望心领神会。如罗森塔尔实验 7、角色冲突 个人在生活中扮演同一角色由角色的不同要求而引起的角色内的冲突,或者同时扮演多个角色而引起角色之间的矛盾冲突现象。是角色行为相互矛盾时的产物。 简答: 1人际关系建立与发展的过程 奥尔特曼和泰勒(D.A.Taylor,1973)认为,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从交往由浅 入深的角度来看,一般需要经过定向、情感探索、感情交流和稳定交往四个阶段。 (一)定向阶段 定向阶段包含着对交往对象的注意,抉择和初步沟通等多方面的心理活动。在熙熙攘攘的人的世界里,我们并不是同任何一个人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而是对人际关系的对象有着高 度的选择性。在通常情况下,只有那些具有某种会激起我们兴趣的特征的人,才会引起我们的特别注意。在一个团体中,我们在人际关系方面会将这些人放在注意的中心。

乐国安-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理论--电子教案 优质文档 新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理论 本章学习目标 社会心理学的形成过程 社会心理学近八十年来的发展状况 社会心理学中的精神分析理论 社会心理学中的符号互动理论 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心理学中的认知理论 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形成历史 一、社会心理学的孕育时期 对社会心理学的创史之年及其成立的标志,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是,作为一门业已形成的学科,一个长足发展、成果累累的独立领域,必然会在其诞生之前经过一段时期的准备。美国当代社会心理学家E.霍兰德(E.P.Hollander)在1971年所著的《社会心理学的原则与方法》中将其称为“社会哲学”阶段(后两个阶段是“社会经验化”和“社会分析论”)。而我国社会心理学界称它为“孕育时期”。 社会心理学同心理学、社会学一样,在其形成之前都依附于西欧思辨哲学的母体之中。作为哲学这一母体,我们无法从中寻找出“纯”社会心理学方面的研究论述,但我们也不难发现其中不少涉及这个领域的思想观点。从总体上看,论及社会心理学思想的有两条基本线索。其一,源于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他们认为人性虽然不能摆脱生物遗传的纠缠,但却可以受到环境和教育的深刻影响。因此,柏拉图在《理想国》中企图设计一种社会,使其中的孩子因适当的教育而得到适当的塑造。这一观点为康德、歌德和卢梭等人所继承,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例如,卢梭在《爱弥尔》一书中塑造的爱弥尔就是理想社会教育出来的理想少年;时至今日,新行为主义者斯金纳(B.F.Skinner)的《超越自由与尊严》、《沃尔登第二》等一系列著作也都出自同一母题。其二,源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他认为社会源于人的本性,而人性又是生物或本能的力量所支配的。因此,改变人的本性,建立理想国的主张是无法实现的。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对后来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些领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弗洛伊德(S.Freud)的“心理动力说”部分受到亚氏《诗学》中的“宣泄说”的启发。美国早期社会心理学家G.奥尔波特(G.Allport)认为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是“在哲学知识内部建立了社会心理学的主题思想” 的创始人。 二、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时期 社会心理学是在社会学和心理学分别脱离哲学母体之后,又从这两门学科中应运而生的一门边缘学科。社会心理学学科的出现来自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相关学科的理论准备。 在18世纪下半叶和19世纪初,资本主义的经济变革所导致的大动荡促使人们用

社会心理学(金盛华)重点

基本概念: 1.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对人类个体在与其所属的社会相互作用的整个人生过程中在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活动规律进行科学研究的学科.P4 2.社会化:是指人类个体在与社会相互作用的整个人生过程中,通过学习社会文化(内容)而使自己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逐渐形成和发展自己的人格,不断调整自己的价值观念及相应的社会行为方式的过程。P63 3.社会认知:认知:人对信息的输入、信息的贮存与信息的提取使用等心理加工过程(即:知识的获得和使用过程).社会认知:“个体对社会性信息的获得、贮存与提取使用等心理加工全过程”。P115 4.第一印象:两给素不相识的人第一次见面所形成的印象。 5.首因效应:由于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对印象形成的影响更大,进而第一印象在一定程度上主导了总体印象形成的现象。P123 6.晕轮效应:又称成见效应和光圈效应。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他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这就是晕轮效应。P125 7.社会刻板印象:主要包括“性别”、“地域”和“种族”等。刻板印象是人们通过整合有关信息及个人经验形成的一种针对特定对象的既定认知模式。(金盛华)P141 8.自我:也称自我意识,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即自己认识自己的一切。弗洛伊德理论中的自我是意识的结构部分,是来自本我经外部世界影响而形成的知觉系统。(自我即以自身为对象,形成对自身的看法和观点的问题。)P163 9.自尊:是指个体对自己整体状况的满意水平。P17 10.印象管理:是指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于自己的印象,使别人所形成的印象符合自己期望的过程。胡:是指人们试图让他人以自己期望的方式来看待自己。P130 11.归因:是指根据有关的外部信息、线索判断人的内在状态,或根据外在行为表现推测行为原因的过程,也称归因过程。P152 12.基本归因误(偏)差:指在对他人的行为进行归因时,往往倾向于把他人行为归结为内在因素,而低估了情景因素的影响。P157 13.人际关系:指人与人之间通过直接交往形成起来的相互之间的情感联系。其状态有:零接触、单、双向接触、表层接触、轻度卷入、中度卷入、深度卷入;其类型有:正

第八版社会心理学知识点整理讲课讲稿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导论 1、事后聪明式偏见(后视偏差) 也被称为“我早知道了现象”即个体面临不确定性事件新的信息时,往往对先前获得的信息有过高的估价,进而在决策上发生偏差。 2、我们如何从事社会心理学的研究? 假设的形成与验证 相关研究:探寻自然关系 实验研究:探寻因果关系 第二章社会中的自我 1、焦点效应 是人们高估周围人对自己外表和行为关注度的一种表现。 焦点效应意味着人类往往会把自己看作一切的中心,并且直觉地高估别人对我们的注意程度2、社会自我的发展的影响 我们扮演的角色 我们形成的社会同一性 我们和别人的比较 我们的成功与失败 其他人如何评价我们 3、直觉到的自我控制 ①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也是指人们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简单来说就是个体对自己能够取得成功的信念,即“我能行”。 ②控制点 个体在周围环境(包括心理环境)作用的过程中,认识到控制自己生活的力量,也就是每个人对自己的行为方式和行为结果的责任的认识和定向 ③习得性无助: 当动物或人经历无法控制的有害事件时,他们就会习得一种被动和无助感 自我服务偏见 当我们加工和自我有关的信息时,会出现一种潜在的偏见 自我服务偏见有关的结论 对积极和消极事件的解释 每个人都高于平均水平吗? ③盲目乐观 ④虚假普遍性和虚假独特性 虚假独特性效应:在能力方面,我们过高的估计自己的才智与品德 ⑤对自我服务偏见的解释 ⑥自我效能和自我服务偏见的反思 5.自我展示 ①虚伪的谦逊:一种表面化的感谢只是为了表现谦虚,而在道谢者自己内心里,荣誉还是归于自己的 ②自我妨碍:有时人们通过设置障碍物来阻扰自己获得成功。这种行为决不是一种故意破坏自我的行为,而恰恰是为了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 (我并没有失败- 要不是因为这个我肯定能干好) 印象管理:是指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式影响别人形成的对自己的印象的过程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知识第六节沟通的结构与功能.doc

第六节沟通与人际关系 第一单元沟通的结构与功能 一、沟通的定义 沟通:指信息的传递和交流的过程,包括人际沟通和大众沟通。 1、人际沟通: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信息以及情感、需要、态度等心理因素的传递与交流的过程,是一种直接的沟通形式。 2、大众沟通(传媒沟通):,是一种通过媒体(如影视、报刊、网络)中介的大众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 二、沟通的结构 沟通过程由信息源、信息、通道、信息接受者、反馈、障碍与背景七个要素构成。 (一)信息源:信息源是具有信息并试图沟通的个体。 (二)信息:是沟通者试图传达给他人的观点和情感。在沟通使用的各种符号系统中,最重要的是语词。语词可以是声音信号,也可以是形象符号(文字)。面对面的沟通除了语词本身的信息外,还有沟通者的心理状态的信息,这些信息可以使沟通双方产生情绪的互相感染。 (三)通道:是沟通过程的信息载体。人际沟通是以视听交流为主的沟通。在各种沟通方式中,影响力最大的还是面对面的沟通方式。因为面对面的沟通除了语词信息外,还有交流双方的整体心理状态的信息,并且沟通者和接受者还有互动和反馈,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可以保证沟通的顺利进行。(四)信息接受者:信息接受者是沟通的另一方。 (五)反馈:反馈使沟通成为一个双向的交互过程。 (六)障碍 (七)背景:背景是沟通发生时的情境。沟通的背景包括心理背景、物理背景、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等。 三、沟通的主要功能 1、沟通是获取信息的手段; 2、沟通是思想交流与情感分享的工具; 3、沟通是满足需求、维持心理平衡的重要因素; 4、沟通是减少冲突,改善人际关系的重要途径; 5、沟通能协调群体内的行动,促进效率的提高与组织目标的实现; 四、人际沟通的分类 (一)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按组织系统划分) 1、正式沟通:是通过组织规定的通道进行的信息传递与交流。 优势:信息通道规范,准确度较高

社会心理学重点

心理学复习 一、名词解释(6*5’=30’) 1、平均模型P37:该模型认为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人们以简单的方式处理所获得的有关他人的信息。平均模型是人们对他人形成印象时采取的最为简单的模型。 2、累加模型P38:该模型指人们对他人片断信息的整合方案累加的而非平均。 3、加权平均模型P38:该模型认为人们形成整体印象的方式是将所有特质加以平均,但对较重要的特质给予较大的权重。 4、晕轮效应P38:又称光环效应,是指评价者对一个人多种特质的评价往往受其一特质高分印象的影响而普遍偏高,就像一个发光物体对周围物体有照明作用一样。 5、态度P87:一种心理和神经的准备状态,他通过经验组织起来,影响着个人对情绪的反应。 6、平衡理论P96:该理论认为在一个简单的认知系统里,存在着使这一系统达到一致性的情绪压力,这种趋向平衡的压力促使不平衡状况向平衡过渡。 7、偏见P110:是人们以不正确或不充分的信息为根据而形成的对其他人或群体的片面甚至错误的看法与影响。 8、自我展露P130:是指个体把有关自己个人的信息告诉他人,与他人共享自己内心的感受和信息。 9、社会支持P139:是指人们感受到的来自他人的关心和支持,社会

支持的来源不仅包括家人、朋友、同事等,也可能来自与自己关系一般的其他人,甚至陌生人,而支持的形式既可能是情绪上的,也可能是物质上的。 10、囚徒困境P149:在合作的利益冲突的情况下,人们会有不同的选择,这种选择是信任起了决定性作用。 11、社会影响P152:社会影响指运用个人或团体的社会力量在特定方向这上改变他人态度或行为。 12、团体P172:团体是指由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人组成的集合,团体的成员间通常有面对面的接触或互动的可能性。 13、归因P53:归因是指人们推论他人的行为或态度这原因的过程。 二、简答题(6*5’=30’) 1.什么是假设?什么是理论?一个好的理论有什么特点?P17 答:(1)假设是开展一项研究之前,人们对研究问题的想法。 (2)理论是对假设的不断验证。 (3)好理论的特点: a.一个好的理论能够统合现有的知识。 b.理论能解释已有的现象。 c.理论可以使我们对现象的发生具有预测性。 d.理论具有知道研究方向的作用 2.人们怎样形成对他人的印象?P36 答:人们把他人若干有意义的人格特性进行概括、综合,形成一个具有结论意义的特性的过程。在与陌生人交往的过程中,得到的有关对

社会心理学重要知识点参考资料

第一章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E . Aronson说:“社会心理学的定义之多,几乎如同社会心理学家的人数之多一样。” 社会心理学定义:社会心理学是从个体与社会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情境中个体的心理和行为的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 两种社会心理学: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 1908年,美国的社会学家罗斯出版了《社会心理学》,无独有偶,同年,英国的心理学家麦独孤出版了《社会心理学导论》,这两本社会心理学教科书的出版,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的诞生。 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1. 边缘性学科:心理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是其母科学; 2. 理论性强的应用性学科。 第二章 霍兰德(E.P.Hollander,1976)认为整个社会心理学的历程可分为社会哲学、社会经验论和社会分析学三阶段,而后两个阶段构成了社会心理学的现代历程,与这三阶段相对应的分别是社会心理学的孕育时期、形成时期和确立时期。 孕育时期: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哲学思辨,核心内容是关于“人性”问题的争论。主要有两条线索: 1、苏格拉底、柏拉图:人性由社会决定,“善”由教育而成。 被18世纪康德、卢梭等人所继承:通过改变社会来改变人性。 2、亚里斯多德:人性由生物或本能的力量决定。 被17世纪霍布斯等人所继承:人生来就是邪恶的,所以必须施以法律的强制。 形成时期:本阶段的特点是经验描述。本阶段最有意义的事件,是1908年在美国纽约和英国伦敦同时出版了两本书:美国社会学家罗斯的《社会心理学》和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导论》。这标志着社会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在理论上有五大直接来源: 1、德国民族心理学:冯特10卷本的《民族心理学》; 2、法国群众心理学:塔德关于模仿和暗示的研究;迪尔凯姆对群体的强调; 3、英国本能心理学: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麦独孤的本能论。 4、经典精神分析学派:(1)本能与社会:本能—潜意识—伊底、自我与超我;(2)集体心理学:集体的原始特性—爱的关系是集体心理的本质—自居作用对集体心理形成的影响;(3)社会和文明的进步:社会的起源—宗教的作用—本能与文明的冲突; 5、社会行为主义学派:巴甫洛夫条件反射与强化律;桑代克联结主义;华生行为主义。确立阶段的特点: 由描述转向实验 由定性分析转向定量研究 第三章 社会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一)价值中立原则(二)系统性原则(三)伦理性原则 参与观察法和非参与观察法的定义 ?参与观察法:研究者深入到被观察者中间成为他们的一员,在团体中建立各种关系进行直接观察的方法。 ?非参与观察法:此时观察者完全处于旁观者的立场,不参与被观察者的任何活动。 这种观察法可以使观察者做到客观冷静,但是,这种方法往往会对观察环境和被观察者造成较大的干扰,从而导致观察结果的失真。

心理咨询师真题整理第二章社会心理学含复习资料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 心理咨询师(三级)真题2010年5月 1.(单选)F.H.奥尔波特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 A社会认知 B社会心理 C社会行为 D社会影响 2.(单选)最严重的角色失调是() A角色不清 B 角色失败 C角色中断 D角色冲突 3.(单选)社会心理学的启蒙期是() A哲学思辨阶段B学派阶段C实证分析阶段D经验描述阶段 4.(单选)“性别”表示() A男女在人格特征方面的差异 B社会对男女在态度、角色和行为方式方面的期待 C男女在生物学方面的差异 D男女在社会方面的方面 5.(单选)第一印象作用的机制是() A近因效应 B收银效应 C光环效应 D刻板印象 6.(单选)班都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是()的代表性理论 A新行为主义 B认知心理学 C发生认识论 D精神分析论 7.(单选)良好人际关系的原则不包括() A交换原则 B平等原则 C强化原则 D相互原则 8.(单选)信息出现的顺序对印象的行成有重要影响,反映在() A光环效应 B刻板效应 C近因效应 D期待效应 9.(单选)罗特关于个体归因倾向的理论叫() A控制点 B三维 C可控制 D平衡 10.(多选)通用的问题解决策略包括() A算法策略 B元认知策略 C复述策略 D启发式策略 11.(多选)人类社会化的基本条件包括() A较长的生活依附期 B人脑复杂的神经网络 C良好的社会规范 D社会角色的引导 12.(多选)影响自尊的因素包括() A家庭教养方式 B行为表现的反馈 C活动的性质 D参照群体 13.(多选)影响社会知觉的主观因素包括() A情绪 B兴趣 C动机 D经验 14.(多选)态度的特点包括() A完整性 B内在性 C稳定性 D对象性

社会心理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重点

1、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从社会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 2、社会化:人们形成社会认可的社会行为模式和对社会环境中的各种刺激给予合适稳定反应的过程。 政治社会化:是指个体政治态度和信念的形成过程。 民族社会化:指个体形成民族大多数人共有的特性,使自己具有所属民族的民族性的过程。 法律社会化:指个体形成某一特定社会要求的法律观念和遵守法律行为的过程。 3、文化:在一特定群体或社会的生活中形成的、并为其成员所共有的生存方式的总和。 4、同辈群体:是由地位相近,年龄、兴趣、爱好、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大体相同的人组成的一种非正式群体。 5、政治社会化:是指个体政治态度和信念的形成过程。 6、民族社会化:指个体形成民族大多数人共有的特性,使自己具有所属民族的民族性的过程。 7、法律社会化:指个体形成某一特定社会要求的法律观念和遵守法律行为的过程。 8、道德社会化:人们将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内化的过程。 9、性别角色的社会化:男女个体学习所属文化规定的性别角色的过程。 10、反向社会化: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进行广泛的文化吸收的过程。 11、社会角色:由一定的社会地位所决定的符合一定社会期望的行为模式。 12、角色学习:指个体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对自己所扮演角色的认识、态度和情感的总和。 13、角色扮演:是角色的实现,要经过角色期待、领悟、实践三个阶段。 角色期待:指社会对某一角色的行为模式的期望和要求。 角色领悟:是角色扮演者对角色规范和角色要求的认识和理解。 角色实践:是角色扮演的实际过程,是角色领悟的发展。 14、角色紧张:当一个人同时进行多重角色扮演时,面对各种不同的角色要求,个人在时间和精力的分配上发生矛盾,就会产生角色紧张。 15、角色冲突:指角色扮演者在角色扮演 情境中在心理上、行为上的不适应、不协调状态。 16、角色不清:由于社会的迅猛发展,人们常感到许多角色的行为规范超出了他们过去习以 为常的范围,不知道这些角色应该做什么、不 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去做。 17、角色中断:指一个人所承担的前后相继的 两种角色之间发生的矛盾。 18、角色失败:指由于多种原因而使角色扮演 者无法成功地扮演其角色,从而出现严重的角 色失调现象。 19、动机:指引起、维持、推动个体活动以达 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 20、成就性动机:指推动个体去追求、完成自 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且设法将其达 到某种理想地步的一种内驱力。 21、亲和动机:又称为结群动机,是指个人要 和他人在一起或者要加入某个团体的需要。 22、权力动机:是指个体具有的某种强烈的支 配和影响别人以及周围环境的内驱力。 23、侵犯:也指侵犯行为,攻击或攻击行为, 它是指有意伤害别人且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 行为。伤害行动、伤害意图与社会评价,是侵 犯概念的三个要素。 24、亲社会行为: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而对 他人或群体有益的行为。 25 利他行为:以利他为目的;不期望任何精 神或物质的奖励;自愿的;利他者本身会有所 损失。 26、自我意识:指个体对自己心身状态的察 觉、认识或对待。包括:自我认知、自我情 感、自我意向。 27、自我觉知:是指发动并维持自我意识活动 过程高度集中的自我注意状态。 28、自我评价:指个体对自己的判断,是自我 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29、印象管理:是指个体以一定方式去影响他 人对自己的印象。 30、自我过程:指影响自我意识形成,影响自 我意识的方向或目标的心理加工过程。包括自 我评价、自我美化和自我表现。 自我美化:指个体用以避免自尊心受损或增 强自尊感的过程和结果。 自我表现:指个体通过自己社会行为的显示 以形成、维持、加强或澄清他人对自己的印象 的过程。 31、社会知觉:指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对他人, 自己以及群体进行认知的过程,是人对社会刺 激物的知觉。 32、印象形成:认知主体把有关他人的各种信 息综合在一起从而形成对他人的整体印象的过 程。 33、首因效应:指两个素不相识的人第一次见 面所形成的的印象对人的认知具有强烈的影响 作用。 近因效应:最后的印象对人认知具有强烈的 影响。 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当知觉者对某人 的某种特征形成好的印象后,他就倾向于据此 推论该人其他方面也具有良好的特征。 慈悲效应:在评价他人时对他人的正性评价 超过负性评价的倾向。 投射效应:指在认知及对他人形成印象时, 以为他人也具备与自己相似的特性。 刻板印象:指人们对某一群体形成的一种概 括而固定的看法。 34、归因:人们根据有关的外部信息、线索, 推论自己或他人的行为及态度的原因并加以判 断和解释。 35、社会态度:人们对社会现象的态度。态度 是指个体自身对社会存在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 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反应倾向。 36、沟通:人与人之间的非物质性的信息交 流,也包括物质的交换,还包括人与人之间通 过非物质的和物质的相互作用过程所建立起来 的相对稳定的关系或联系。 37、沟通过程:包括信息源、信息、通道、信 息接受人、反馈、障碍和背景七个要素。 38、副语言:非语词的声音信号为。 39、人际吸引:人与人之间情感上的疏离与远 近距离,用肯定或否定的方式去评价别人的倾 向。 40、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直接交往 形成起来的相互之间的情感联系。这种联系是 人与人之间相对稳定的情感纽带。 41、冲突:人与人或群体之间为了某种目标或 价值观念而相互斗争、压破坏甚至消灭对方的 方式和过程。 42、合作: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群体为达到 共同目的,自觉或不自觉地在行动上相互配合 的一种互动方式。 43、自我价值保护:保护自我价值不受威胁和 提高自我价值,是个人先定的优势心理倾向。 44、团体:由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成员,在 同一规范和目标的指引下协同活动的一个组 合。 45、领导者:从事领导行为的个体,领导行为 是通过领导者实现的。 46、从众:指个体在真实的或想象的团体压力 下,改变行为和观念与团体其他成员一致的倾 向。 服从:指个体在社会规范、团体压力、他人 要求下,不得不改变观点和行为的现象。 依从:因他人期望的压力而接受他人的请 求,行为符合别人的期望的现象。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知识第七节社会影响

第七节社会影响 第一单元从众 一、从众的定义 社会影响:指在他人的作用下,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发生变化的现象。从众:是在群体压力下,个体在认知、判断、信念与行为等方面自愿地与群体中的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 从众行为的特点如下: (一)引起从众的群体压力可以是真实存在的,也可以是想象的。 (二)群体压力可以在个体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作用,使个体通过理性选择,选择从众;也可在没有意识的情况下发生影响,使人不自觉地跟随多数人行动。 (三)从众行为虽然有时不符合个体的本意,但是却是个体的自愿行为。自愿是从众的重要特点。 二、从众的功能 一个社会需要有共同的语言、价值与行为方式。只有这样,社会成员之间的沟通、交往才有可能。(1)从众具有促进社会形成共同规范、共同价值观的功能。(2)从众还具有让个体适应社会的功能。 三、从众的类型 (一)真从众 (二)权宜从众 个体的外在行为与群体保持一致,但内心却怀疑群体的判断,相信真理在自己这边。只是迫于群体的压力,暂时附和群体的要求。这是日常生活中最普遍的一种从众形式。由于外在行为与内在的判断不一致,个体会出现认知失调,体验焦虑等情绪。 (三)反从众 个体的内心倾向与群体一致,但由于各种原因,外在的行为表现与群体的主流不一致,比如群情激奋时,作为领导也受感染,想法和感受与员工一致,但为了防止事态失控,领导在行为上的表现却很理智和冷静。 四、从众行为的原因 (一)寻求行为参照 在许多情境中,个体由于缺乏知识或其它原因(如不熟悉情况等)而必须从其它的途径获得自己行为合适性的信息。按照社会比较理论的说法,在情境不确定时,其它人的行为最有参照价值。个体从众,选择与多数人的行为一致,自然是找到了较为可靠的参照系统。 (二)对偏离的恐惧

社会心理学重点整理章志光版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现场实验:在现场背景中适当控制实验条件进行的实验,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现场研究:研究者亲临现场依据计划通过多种方法对有关的社会事件、群体活动及其中的心态进行观察与了解的方法。一般是非参与观察,即研究者作为旁观者观察;也可以进行参与观察,即研究者作为群体的成员参与活动。 优点: a.所获材料比较真实且有深度,有助于新事实的发现。 b.不排除甚至相当重视晤谈,但更集中注意力于人们的行为、群体情境及相互作用的活动上。克服了许多被研究者不善或不愿描述而歪曲实情的困难。 c.采用参与观察法时;研究者的本来身份不易被觉察,因而可以消除或减少被访谈者常有的人为紧张感或唐突感,从而保证了材料来源的多样性与真实性。 d.所得到的结果来自于不断发展变化的日常活动,因而其成果或结论能直接运用于被考察的环境。如果考察的群体较典型,其结论甚至可以推广或应用于类似的群体或 环境。 缺点: a.要考察的有关现象往往要等待其自发出现,而不能靠研究者的意愿去引发,有时还会遇到意外的干扰不能完成考察任务,所以在时间与精力上往往花费较多。 b.导致社会现象发生的因素往往是多方面多种类的,考察者所把握的因素是否全面或是否为主要原因,常常有赖于其分析素养,更取决于相关研究方法本身的局限性。符号相互作用理论 符号相互作用理论:强调事物的意义和符号在社会过程及在社会心理、社会行为中的作用,带有社会学特色。 代表人物:米德、林顿、戈夫曼及海曼等人。 基本思想: 1.基本观点 心智、自我、社会是密切关联的三种结构和现象。它们的形成、维持和发展,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制约和关联,都凭借符号(特别是言语)及符号相互作用来实现。 米德把能传达某种意义的姿势(gestures),如动作、形相、言辞等称作符号,并称人是惟一能使用语言符号及其意义系统的动物。 (1)人的心智活动是人在社会相互作用过程中掌握与运用符号并通过符号相互作用而产生与 发展起来的,它既是社会客体向主观领域过渡的内化过程,也是大脑赋意义于客体 的外化过程。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是什么——社会心理学概论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是什么——社会心理学概论 本章导学 本章概要 本讲将主要讲述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学科发展历史以及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等四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学习指导 本讲的理论性比较强,内容抽象,需参照案例和资料领会贯通。 案例导入 心理研究中保护被试的守则 1. 心理学家应致力于提高心理学科学、教学和实践的准确性、诚信度的真实性。 2.心理学家应该尊重所有人的尊严和价值、个体的隐私权、私密的自我决断的权力。 3.心理学家进行研究的时候,无论是当面进行,通过电子交换系统还是其他形式进行交流,都必须征得个体的知情同意。 4.在征得同意时,心理学家应告诉被试研究的目的、预期的持续时间和过程,让他们知道有权参加或者在实验开始之后退出研究。 5.保护任何媒介记录的私秘性信息是心理学家的一项基本义务,他们对此应该合理谨慎的措施。 6.心理学家不应进行欺骗的研究,除非他们作出判断,认为研究预期的重要科学、教育或应用价值可以使其技术运用合理化,并且有效的非欺骗备选过程不可行。 7.心理学家应尽可能早地向被试解释作为实验设计和进行的必要组成部分的任何形式的欺骗。 8.心理学家提供机会,让被试及时得知有关研究性质、结果和结论的确切信息,应采用合理措施来纠正被试可能形成的错误观点。 章节内容 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独特的而其它学科难以替代的研究对象。对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探讨其实就是寻找有关社会心理学研究什么、什么是社会心理学问题的答案。当然对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看法很多,有人曾说过,有多少位社会心理学家,就有多少种关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鉴于我们不可能一一陈述,因此我们把国内外主要的学术观点进行分类介绍。

《社会心理学》第二章

第一节社会认知概述 一、什么是社会认知 (一)社会认知的定义 1、社会认知:是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意向等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社会认知是包括感知、判断、推测和评价在内的社会心理活动,而不仅仅局限或等同于其中的某一过程。例如,一个人对于他人在许多场合下的行为做出了相同的判断以后,就有可能把一些相对稳定的印象归结到那个人的身上,推测他以后在类似的情境中,将会产生类似的行为。如果一个人在许多场合下都很兴奋、激动,就可以推测他在类似的情境中也会产生兴奋、激动的行为。人们就是通过社会认知来推断他人的行为的。 人们对他人的行为进行推测与判断时,往往根据自身的经验认识他人当时潜在的心理状态,即所谓“以己度人”。一个心胸宽广的人往往认为他人的心胸也是宽广的。但在实际生活中,这种推测与判断往往会发生偏差,特别是在复杂的情况下,判断他人的情绪状态与行为动机更加容易发生错误。 2、社会认知的依据:即认知者凭什么来推测判断他人的心里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 一是依据认知者的过去经验及对有关线索的分析 二是依赖认知者的思维活动,包括某种程度上的信息加工,推理分类与归纳, 因此要正确地认知他人就需要有较强的思维能力。 例:因为你经常与某人打交道,非常了解他,知道了他在某种情形下或在某种态度上的行为后经常会产生某种相应的行为态度。 如:某女孩一挨批评就抹眼泪,当他又犯错被老师叫去时,同学 们就会推断,她肯定又会哭鼻子,或看见她红着眼睛从老师办公室出来,就会推断,她肯定又被老师批评了。 人们对他人的行为进行推测与判断时往往根据是自身的经验与体会来认识他人当时的潜在的心理状态,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即所谓的以己度人,因此这种推测与判断往往容易发生偏差,尤其在复杂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例:说别人推测错误时,常用:“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或“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 (二)社会认知的特征 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形成了固有的认知结构。因此,即使是同样的社会刺激,由于各人的认知结构不同,其社会认知也必然会表现出种种不同的特征。 1.认知的选择性即人们根据社会刺激物的社会意义的性质及其价值大小而有选择的进行社会认知。 人们对于社会刺激的态度不同,在认知上也不同,可能认知也可能不予认知。这固然与社会刺激物本身的强度有关系,但所谓强度,主要不是社会客体本身的物理强度,而是其本身的社会意义的性质及其对认知者来说价值的大小。也就是说,它给人们带来的是奖励还是惩罚,是有益的还是无益的,如果估计某种社会刺激将给自己带来奖励,有益于自己,就会选择它作为认知对象。相反,如果它将给自己带来惩罚,或者对自己不利,就会采取置之不理或逃避行为,不以他为认知对象。 可见,人们是根据社会刺激物的社会意义的性质及其价值大小而有选择地进行社会认知的。简单地说,人们是根据社会刺激物是否对自己的生活、工作有用及有用的程度大小来决定取舍的。 例:人们知道够买福利彩票,既有益于社会,又有益于自己,一方面有可能使自己获得丰富的甚至巨额的回报,另一方面可得到社会赞许,获得精神汇报,因此人们会争相购买。 2.认知反应的显著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