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除草剂乙草胺合成工艺及使用注意事项

除草剂乙草胺合成工艺及使用注意事项

除草剂乙草胺合成工艺及使用注意事项

张建华

【摘要】乙草胺是属于酰胺类除草剂,它具有优良的除草功能。本文主要阐述了除草剂乙草胺合成工艺,以及在使用时应该注意的事项,本文对除草剂乙草胺的合成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重点研究了由2,6-甲乙基苯为起始原料,经甲叉、叔酰胺,后得到乙草胺的甲叉法合成工艺,并得出较佳的合成工艺条件。在此基础上,对甲叉法生产乙草胺过程中出现副产物进行合理利用,为工业化生产乙草胺奠定了基础。

【期刊名称】《科技风》

【年(卷),期】2011(000)015

【总页数】1页(P100-100)

【关键词】乙草胺;合成工艺;使用;注意事项

【作者】张建华

【作者单位】浙江润康药业有限公司,浙江台州31802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320.73

除草剂乙草胺,英文名称acetochlor,中文名称2-甲基-6-乙基-N-乙氧基甲基-α-氯化乙酰替苯胺。分子式C14H20ClNO2,分子质量269.770。乙草胺是一种优秀的酰胺类除草剂,主要适用于大豆、马铃薯、甘蔗、花生、玉米、棉花等作物的除草。该除草剂的特点是土壤处理后具有很高的活性,特别对有机质含量高的土

壤更加有效。

乙草胺是一种优秀的酰胺类除草剂,是当今世界上使用量最大的除草剂之一。它是在1971年有美国Monsanto公司研制生产。随后在世界大部分国家取得注册和

登记。我国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对乙草胺进行研发工作的。现在国内的生

产能力比较高,是我国最大生产量的除草剂产品。

甲叉法是以2,6-甲乙基苯为原料,和多聚甲醛按照一定的配比经过催化加成、脱水生产为甲叉;然后甲叉与氯乙酰氯进过加成反应生成叔胺、最后叔胺和乙醇醇解合成乙草胺。其反应合成原理如下:

在甲叉法合成乙草胺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甲叉是一种不稳定的化合物,遇酸、碱、水、氧气等都会发生加成或分解等反应。为了避免这些不利因素,利用氮气来保护防止氧气;不加溶剂及负压条件来避免水分的产生;加入了催化剂之后,尽量降低反应温度、减少反应时间及存放时间以防止聚合反应的发生。2)在甲叉合成的过程中,苯胺和甲醛反应生产的中间体——羟甲基苯胺为可逆反应,为了

反应完全,必须要保持体系中的甲醛绝对过量;但是这样就出现了过量甲醛的回收利用问题,甲醛在回收过程中容易出现聚合造成系统堵塞,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设计了特殊的循环吸收装置,不仅解决了这个问题,而且还可以定量的回收甲醛。3)叔胺和乙醇反应生成乙草胺的同时还产生一分子的氯化氢使得反应难以进行到底;而且氯化氢和乙醇反应生成氯乙烷和水,水可以使叔胺分解;因此在本过程中加入缚酸剂来吸收氯化氢减少水的生成及促进反应的进行到底。4)选择缚酸剂要符合以下原则:a.碱性不宜太强,容易与氯甲基反应产生副产物;b.中和过程中不产生水;c.符合环保要求,不产生三废;为满足此要求,我们选择氨气作为缚酸剂,从中产生的氯化铵可以作为副产物再利用。

近年来,由于种植农作物结构的变化,旱地农作物迅速扩大,旱地除草剂乙草胺在玉米、花生、大豆、马铃薯、棉花等作物上使用面积也迅速增加。一些农户由于在

使用过程中因使用方法不当引起除草效果不佳,甚至对农作物产生不良现象。为此,在使用该除草剂乙草胺除草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事项:

整地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除草剂乙草胺的药效。整地质量不好,老草没有铲除干净,直接会影响到除草效果,因为乙草胺只能被杂草幼根和幼芽吸收,对已成型的杂草是没有效果的。另外一方面,整地质量不好,土壤高低不平,无法进行药液均匀喷施,也影响除草效果。

乙草胺对杂草进行铲除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对杂草幼根和幼芽的吸收。抑制幼根和幼芽的生长,刺激杂草的根,使其产生瘤状畸形,致使杂草死亡。在一定的土壤湿度中运用乙草胺,可以提高除草效果。如:在用药阶段上遇到持续干旱天气,除草效果会大大降低。因此需要先浇水来提高土壤湿度,然后用药,可以提高乙草胺药效的关键措施之一。

禁止在水稻、菠菜、小麦、高粱、小米、黄瓜等敏感作物上使用除草剂乙草胺,在蔬菜、玉米、大豆、油菜等作物上使用每亩用量限制在50-75毫升,否则容易产

生要害。

乙草胺是一种选择性芽前除草剂,只有在作物播种后杂草出土前使用,才能发挥出其药效。应避开中午炎热时段,在早晨或傍晚用药。

使用除草剂要到正规的取得农药经营许可的单位购买,不要图方便、图便宜去不正规的药店买。

【相关文献】

[1]陆利萍.新型除草剂乙呋草黄的合成和工艺研究开发[D].浙江工业大学,2005.

[2]亢秀丽.除草剂在夏大豆田的安全性及药效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03.

[3]胡华梁.除草剂乙草胺的新工艺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2.

[4]秦瑞香,刘福胜,于世涛,解从霞,宋湛谦;乙草胺合成新工艺的研究[J].化学世界,2004.

[5]张福胜,金朝辉,张卫华,王卫东,李忠玉.乙草胺生产装置节碱工艺研究[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01.

乙草胺

乙草胺 1、含量与主要剂型 50%乳油50%水乳剂,50T微乳剂50%粉剂88%乳油90%乳油990克/升乳油等。 2、中文商品名 爱思乐、百闲、半响地草悠、禾爱施、飞莫乐等 3、产品特性 乙草胺属酰胺类除草剂,可被植物的幼芽吸收,如单子叶植物的胚芽鞘、双子叶植物的下胚轴,吸收后向上传导。种子和根也可吸收传导,但吸收量较少,传导速度慢,出苗后主要靠根吸收向上传导,主要通过阻碍蛋白质的全成而抑制细胞的生长,即乙草胺进入植物体内抑制蛋白酶的合成,使幼芽、幼根停止生长。禾本科杂草表现心叶卷曲萎缩,其他叶皱缩,整株枯死;阔叶杂草叶皱缩变黄,整株枯死。如果田间水分适宜,幼芽未出土即被杀死;如果土壤水分少,杂草出土后随土壤温度增大。杂草吸收药剂后而起作用。大豆等耐药性作物吸收乙草胺后在体内迅速代谢为无活性物质,在正常自然条件下对作物安全,在低温条件下对大豆等作物生长有抑制作用,叶皱缩,根减少。持效期45天,在土壤中通过微生物降解,对后茬作物无影响。使用范围和防治对象: 适用于大豆、花生、玉米、插秧水稻、移栽油菜、棉花、甘蔗、马铃薯及柑橘、葡萄等果园除草。主要用于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某些阔叶杂草。禾本科杂草如稗草、狗尾草、金狗尾草、马唐、牛筋草、稷、看麦娘、早熟禾、千金子、硬草、野燕麦、臂形草、棒头草等,阔叶杂草如藜、小藜、反枝苋、铁苋菜、酸模叶蓼、柳叶刺蓼、节蓼、卷茎蓼、鸭跖草、狼把草、鬼针草、菟丝子、野西瓜苗、水棘针等。使用技术或施用方法 1.大豆田除草:可在大豆播前或播后苗前施药,最好在播后3天内施药,尽量缩短播种与施药间隔时间。大豆拱土期施药易造成药害。

土壤有机质含量6%以下,每亩使用50%乳油或50%水乳剂或微乳剂170~200毫升,或90%乳油95~115毫升。用药量主要受土壤质地影响,土壤有机质含量低、沙质土、低洼地及水分好的条件下用低剂量;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质地黏重、岗地及干旱条件下用高剂量。土壤有机质含量6%以上,每亩使用50%乳油或水乳剂或微乳剂200~270毫升,或90%乳油115~150毫升(130ml/亩),用药量随有机质含量增加而提高。每亩兑水20~30升均匀喷雾。乙草胺也可与嗪草酮、丙炔氟草胺、异噁草酮、噻吩磺隆等混用提高对苍耳、龙葵、苘麻、刺儿菜、苣荬菜等阔叶杂草的药效。 2.玉米田除草:在玉米田用药量、使用时期及方法同大豆。也可与噻吩磺隆、2·4-滴丁脂、嗪草酮等混用以扩大杀草谱。 3.花生田除草:施药时期同大豆。 4.油菜田除草:北方直播油菜田,可在播前或播后苗前施药,每亩使用50%乳油或50%水乳剂或50%微乳剂140~270毫升,或90%乳油80~150毫升。根据土壤有机质含量和质地确定用药量,土壤质地黏重、有机质含量高用高剂量,土壤疏松、有机质含量低用低剂量。移栽油菜田,移栽前或移栽后每亩使用50%乳油或50%水乳剂或50%微乳剂80毫升或90%乳油45毫升。每亩兑水20 ~30升均匀喷施,移栽后喷施时,应避免或减少直接喷在作物叶片上。 5.棉花田除草: 6.甘蔗田除草: 7.插秧水稻田除草:30天以上大秧苗插秧后3~5天、稗草出土前1.5叶前,每亩使用50%乳油或50%水乳剂或微乳剂10~15毫升,拌细土均匀撒施,田间浅水层3~5厘米,保水5~7天,只补不排。常与苄嘧磺隆混用防除稗草及部分阔叶杂草。 毒性对人畜低毒 注意事项: 乙草胺活性很高,用药量不宜随意增大。有机质含量高,新土壤或干旱情况下,建议采用较高剂量;有机质含量低,沙壤土或降雨灌溉情

乙草胺

乙草胺 来源:农药秀农化产品展示编辑:joeblack 发表日期: 2008-8-13 22:38:35 阅读次数: 147 查看权限:普通文章中文通用名:乙草胺 其他名称:禾耐斯 英文通用名:Acetochlor 化学名:2'-乙基-6'-甲基-N-(乙氧基甲基)-2-氯代乙酰替苯胺 分子式:C14H20ClNO2 分子量:269.77 CAS号:34256-82-1 性质:原药为淡黄色、棕色或紫色透明液体,不易挥发,不易光解。原药为浅黄色液体。熔点大于0℃,蒸汽压大于133.3Pa,沸点大于200℃,不易挥发和光解。30℃时与水的相对密度为1.11,在水中的溶解度为223mg/L。 毒性:对人畜低毒。大鼠经口、经皮LD50分别为2 148 mg/kg、4 166 mg/kg。 制剂:90%禾耐斯乳油、50%乙草胺乳油、88%乙草胺乳油和20%乙草胺可湿性粉剂等。 用途: 乙草胺是选择性芽前除草剂,适用于大豆、玉米、棉花、花生、马铃薯、向日葵、油菜、芝麻、萝卜、甘蔗、果园、水稻及豆科、十字花科、茄科、菊和和伞形科等多种蔬菜。防除稗草、狗尾草、马唐、牛筋草、秋稷、臂形草、藜、苋、马齿苋、鸭跖草、菟丝子、刺黄花埝、黄香附子、紫香附子、双色高梁、春蓼等。能被杂草的幼芽和幼根吸收,抑制杂草的蛋白质

合成,而使杂草死亡。在土壤中持效期可达2个月左右,可防除一年生禾本科和部分阔叶杂草,也可用于防除一年生禾本科和部分阔叶杂草。 用法举例: ①大豆田。播前或播后芽前,南方地区每亩用90%乳油0.05~0.07升(有效成分45~63克)或50%乳油0.1~0.15升(有效成分50~83.33克);东北、华北、西北地区每亩用90%乳油0.08~0.09升(有效成分75~81克)或50%乳油0.15~0.2升(有效成分75~100克),对水30~50升,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马、狗尾草、牛筋草、稗草等。干旱时可适当加大对水量并浅混土2~3厘米有利药效发挥。 ②花生田。露地种植花生播后苗前华北/华中地区每亩用50%乳油0.15~0.2升(有效成分75~100克),华南每亩用0.1~ 0.125升(有效成分50~62.5克)均匀喷雾或地膜覆盖种植于播后苗前每亩用0.075~0.1升(有效成分37.5~50克),对水30升,均匀喷于土表后盖地膜,可防治花生地常见杂草马唐等禾本科杂草,对双子叶杂草也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③玉米田。东北地区玉米播后苗前每亩用50%乳油120~250毫升(有效成分60~125克),其它地区100~150毫升(有效成分50~75克),地膜覆盖剂量降低到75~100毫升(有效成分37.5~50克),喷液量30~50升。 ④油菜田。油菜移栽前或移栽活棵后作土壤处理。每亩用50%乳油75~100毫升)有效成分37.5~50克),对水30升,均匀喷土表,除看麦娘、日本看麦娘、千金子、硬草等效果好,对牛繁缕、碎米荠、猪殃殃也有一定效果。 ⑤水稻田。插秧田(30天以上大苗秧)插后3~5天,稗草出土前至1.5叶前,每亩用50%乳油10~15毫升(有效成分5~ 7.5克)拌细砂土均匀撒施,田间浅水层3~5厘米保持5~7天,只补水不排,防除稗草及某些阔叶草。 注意事项:土壤墒情影响药效,干旱影响杂草吸收药剂,制剂不可与碱性物质相混。黄瓜、菠菜、小麦、谷子和高粱等作物对乙草胺较为敏感。

除草剂乙草胺合成工艺及使用注意事项

除草剂乙草胺合成工艺及使用注意事项 张建华 【摘要】乙草胺是属于酰胺类除草剂,它具有优良的除草功能。本文主要阐述了除草剂乙草胺合成工艺,以及在使用时应该注意的事项,本文对除草剂乙草胺的合成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重点研究了由2,6-甲乙基苯为起始原料,经甲叉、叔酰胺,后得到乙草胺的甲叉法合成工艺,并得出较佳的合成工艺条件。在此基础上,对甲叉法生产乙草胺过程中出现副产物进行合理利用,为工业化生产乙草胺奠定了基础。 【期刊名称】《科技风》 【年(卷),期】2011(000)015 【总页数】1页(P100-100) 【关键词】乙草胺;合成工艺;使用;注意事项 【作者】张建华 【作者单位】浙江润康药业有限公司,浙江台州31802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320.73 除草剂乙草胺,英文名称acetochlor,中文名称2-甲基-6-乙基-N-乙氧基甲基-α-氯化乙酰替苯胺。分子式C14H20ClNO2,分子质量269.770。乙草胺是一种优秀的酰胺类除草剂,主要适用于大豆、马铃薯、甘蔗、花生、玉米、棉花等作物的除草。该除草剂的特点是土壤处理后具有很高的活性,特别对有机质含量高的土

壤更加有效。 乙草胺是一种优秀的酰胺类除草剂,是当今世界上使用量最大的除草剂之一。它是在1971年有美国Monsanto公司研制生产。随后在世界大部分国家取得注册和 登记。我国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对乙草胺进行研发工作的。现在国内的生 产能力比较高,是我国最大生产量的除草剂产品。 甲叉法是以2,6-甲乙基苯为原料,和多聚甲醛按照一定的配比经过催化加成、脱水生产为甲叉;然后甲叉与氯乙酰氯进过加成反应生成叔胺、最后叔胺和乙醇醇解合成乙草胺。其反应合成原理如下: 在甲叉法合成乙草胺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甲叉是一种不稳定的化合物,遇酸、碱、水、氧气等都会发生加成或分解等反应。为了避免这些不利因素,利用氮气来保护防止氧气;不加溶剂及负压条件来避免水分的产生;加入了催化剂之后,尽量降低反应温度、减少反应时间及存放时间以防止聚合反应的发生。2)在甲叉合成的过程中,苯胺和甲醛反应生产的中间体——羟甲基苯胺为可逆反应,为了 反应完全,必须要保持体系中的甲醛绝对过量;但是这样就出现了过量甲醛的回收利用问题,甲醛在回收过程中容易出现聚合造成系统堵塞,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设计了特殊的循环吸收装置,不仅解决了这个问题,而且还可以定量的回收甲醛。3)叔胺和乙醇反应生成乙草胺的同时还产生一分子的氯化氢使得反应难以进行到底;而且氯化氢和乙醇反应生成氯乙烷和水,水可以使叔胺分解;因此在本过程中加入缚酸剂来吸收氯化氢减少水的生成及促进反应的进行到底。4)选择缚酸剂要符合以下原则:a.碱性不宜太强,容易与氯甲基反应产生副产物;b.中和过程中不产生水;c.符合环保要求,不产生三废;为满足此要求,我们选择氨气作为缚酸剂,从中产生的氯化铵可以作为副产物再利用。 近年来,由于种植农作物结构的变化,旱地农作物迅速扩大,旱地除草剂乙草胺在玉米、花生、大豆、马铃薯、棉花等作物上使用面积也迅速增加。一些农户由于在

乙草胺生产工艺

乙草胺生产工艺 乙草胺是一种广谱除草剂,具有很高的除草活性和控制效果,广泛应用于农田和非农田的除草工作中。下面是乙草胺的生产工艺介绍: 1. 原材料准备:乙草胺的主要原材料有苯胺、三氯乙酸、碳酰二氯和乙胺。苯胺经过氢化处理得到苯乙胺,然后与碳酰二氯反应生成乙草胺的中间体N-(3-氯-4,5-二氢-5-氧-1,2,4-噻二唑基)苯乙酰胺。这个中间体与氢氯酸反应生成最终的乙草胺。 2. 反应过程:将苯酰胺和三氯乙酸加入反应釜中,加热至70-80℃,搅拌混合均匀;同时将碳酰二氯溶于N,N-二甲基乙酰 胺中,加入反应釜中。这个反应需要进行数小时,并通过加热和搅拌来促进反应的进行。反应过程中要注意温度和搅拌的控制,以确保反应的顺利进行。 3. 中间体处理: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冷却至室温。然后将其加入乙胺溶液中,用以中和反应液中的残余三氯乙酸。这个中和过程可以在室温下进行,并需要搅拌混合,以确保反应彻底。 4. 结晶和精制:中和过程之后,将反应液充分搅拌,然后开始加入冷水,使反应液中的乙草胺逐渐析出结晶,并通过滤网进行分离。分离的乙草胺结晶经过洗涤和干燥处理,得到乙草胺的成品。 5. 成品处理:得到的乙草胺成品需要进行粉碎、干燥和包装处理。粉碎可以将乙草胺成品研磨成细小颗粒,以提高其溶解速

度和可悬浮性;干燥可以去除成品中的水分,以提高其稳定性和保存期限;最后进行包装,通常以塑料袋或桶装为主,以方便携带和销售。 乙草胺是一种有毒的化学品,其生产过程需要严格控制和操作。在生产过程中,需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同时,生产工艺中应该注重环境保护,采取合适的废水处理和废气处理措施,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以上是乙草胺的生产工艺的简要介绍,生产过程中需要密切注意各个环节的控制和操作,以确保乙草胺的生产质量和生产安全。

乙草胺合成工艺

乙草胺合成工艺 乙草胺是一种广谱除草剂,被广泛应用于农田、果园、蔬菜地和花卉园等农业生产中。本文将介绍乙草胺的合成工艺及其应用。 乙草胺的合成工艺主要包括原料准备、反应合成、中间体处理和产品提纯等步骤。首先,乙草胺的合成原料主要包括丙酮、氯乙醛和氨水。这些原料需经过严格的质量检验,以确保合成乙草胺的质量和效果。 在反应合成阶段,丙酮与氯乙醛在酸性条件下发生缩合反应生成乙草胺的中间体。反应过程需要严格控制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以确保反应的高效和产物的纯度。同时,反应过程中还需要对反应物进行搅拌,以促进反应的进行。 中间体处理是乙草胺合成过程中的关键步骤之一。通过中间体处理,可以提取和分离出乙草胺的产物,并去除其中的杂质和不纯物质。中间体处理过程中通常采用溶剂萃取、结晶和过滤等技术,以提高产品的纯度和质量。 产品提纯是乙草胺合成工艺的最后一道工序。在产品提纯过程中,主要采用洗涤、结晶和干燥等方法,去除残留的杂质和溶剂,以获得纯度较高的乙草胺产品。同时,还需要对产品进行质量检验,确保产品符合相关的质量标准和要求。

乙草胺作为一种广谱除草剂,具有良好的除草效果和广泛的应用范围。它可以有效地控制田间杂草的生长,提高农田的产量和质量。乙草胺还具有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的特点,对环境和作物的影响较小。因此,乙草胺在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乙草胺的应用领域主要包括农田、果园、蔬菜地和花卉园等农业生产。在农田中,乙草胺可以用于控制杂草的生长,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在果园、蔬菜地和花卉园中,乙草胺可以用于除草和除去不需要的植物,保持果树、蔬菜和花卉的生长环境,提高它们的生长效果和品质。 乙草胺是一种重要的除草剂,其合成工艺对于乙草胺的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影响。乙草胺的合成工艺包括原料准备、反应合成、中间体处理和产品提纯等步骤,需要严格控制各个环节,确保合成乙草胺的质量和效果。乙草胺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可以有效地控制杂草的生长,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乙草胺除草剂使用注意事项

乙草胺除草剂使用注意事项 乙草胺是最常用的一种播后苗前除草剂,乙草胺进入植物体内抑制蛋白酶的生成,使幼芽、幼根停止生长。如果田间水分适宜,幼芽未出土即被杀死;如果土壤水分少,杂草出土后随土壤湿度增大,杂草吸收药剂后而起作用。禾本科杂草表现心叶卷曲萎缩,其它叶皱缩,整株枯死。阔叶杂草叶皱缩变黄,整株枯死。大豆等耐药性作物吸收乙草胺在体内迅速代谢为无活性物质,在正常自然条件下对作物安全,在低温条件下对大豆等作物生长有抑制作用,叶皱缩,根减少。持效期为1.5个月。在土壤中通过微生物降解,对后茬作物无影响。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适用作物 大豆、玉米、花生、移栽油菜、棉花。防治对象:稗草、狗尾草、马唐、牛筋草、稷、看麦娘、早熟禾、千金子、硬草、野燕麦、臂形草、金狗尾草、棒头草等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一些小粒种子的阔叶杂草,如藜、反枝苋、酸模叶蓼、柳叶刺蓼、小藜、鸭跖草、菟丝子、篇蓄、节蓼、卷茎蓼、铁苋菜、繁缕、野西瓜苗、香薷、水棘针、狼把草、鬼针草、鼬瓣花等。

注意事项 1.乙草胺活性很高,用药量不宜随意增大。有机质含量高,黏壤土或干旱情况下,建议采用较高药量;反之,有机质含量低,沙壤土或降雨灌溉情况下,建议采用下限药量。 2.多雨季节注意雨后排水,积水会妨碍作物出苗,出现药害。 3.喷施要均匀,避免重喷或漏喷。 4.水稻、麦类、谷子、高梁、黄瓜、菠菜等作物对乙草胺较敏感,不宜施用。 旱地使用乙草胺除草剂注意要点 一﹑整地质量。整地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乙草胺的药效。整地质量不好,老草未铲除干净,直接影响除草效果,因乙草胺只能被杂草幼芽和幼根吸收,对已成型杂草无防除效果。整地质量不好,土壤高低不平,无法使药液均匀喷施,影响除草效果。 二﹑用药时间。乙草胺是一种选择性芽前除草剂,只有在作物播种后杂草出土前使用,才能发挥其药效,且用药时间越早越好,而对已出土的杂草基本无防效。 三﹑土壤湿度。乙草胺对杂草的作用主要是通过杂草幼芽与幼根的吸收,抑制幼芽和幼根的生长,刺激根产生瘤状畸形,致使杂草死亡。一定的土壤湿度,有利于提高杀草效果。如在用药阶段遇到持续干旱天气,除草效果会大大降低。因此先浇水提高土壤湿度,后用药,是提高乙草胺药效的关键措施之一。 四﹑药害问题。乙草胺除草剂禁止在黄瓜、水稻、菠菜、小麦、韭菜、高粱等敏感作物上使用。乙草胺除草剂在番茄、玉米、大豆、

乙草胺的使用技术

乙草胺的使用技术 乙草胺的性能: 乙草胺是选择性芽前土壤处理除草剂,使杂草幼芽、幼根停止生长而死亡。持效期为40-70天。在土壤中的移动性小,主要保持在0-3厘米的土层中。 乙草胺可以广泛用于多种作物田。对乙草胺耐性较强的作物有大豆、花生、玉米、烟草、菜豆、豌豆、向日葵、蓖麻等、即使超过常用量的2倍量也无药害发生;对乙草胺有中等耐药性的有棉花、芝麻及十字花科、茄科等蔬菜。葫芦科蔬菜、桑树对乙草胺较为敏感。如黄瓜、菠菜、韭菜、谷子、高粱、西瓜、甜瓜对乙草胺敏感,应慎用;水稻秧田绝对不能用。 杂草的敏感性:乙草胺可以防除多种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部分阔叶杂草,对多年生杂草无效。对马唐、千金子、牛筋草、稗草、狗尾草、野燕麦、硬草、日本看麦娘等一年生禾本科杂草效果突出;对藜科、苋科、龙葵、菟丝子等阔叶杂草效果明显,但对马齿苋、铁苋菜、茼麻、鸭跖草、问荆等效果较差。 使用方法: 玉米、花生、大豆等常规播种作物田,播后苗前土壤处理每亩用50%乙草胺乳油100-120毫升,加水40-50升喷雾土表。干旱时应适当加大药量和喷施水量,或灌水后施药,以提高药效。在生长期使用,锄地灭茬后每亩用50%乳油100-120毫升,加水40-50升喷雾土表,也可以达到较好的除草效果。作物可能发生轻微药斑,但一般情况下对生产影响不大。 小麦田,用于防除硬草、看麦娘等禾本科杂草,可以在小麦播后1-4天每亩用50%乙草胺乳油75-100毫升,加水35-40生喷施。 番茄、辣椒、茄子、黄瓜、西瓜等蔬菜田,在移前2-4天,每亩用50%乙草胺乳油75-120毫升,对水喷土表。对于塑料大棚种植的,应根据当地情况适当降低用药量。 影响因素: 杂草吸收乙草胺的主要部位是芽鞘,因此必须掌握在杂草出土前施药。土壤湿度对乙草胺药效的影响较大。在地膜栽培条件下,乙草胺用药量可明显少于不盖膜的。生产中随便加大用量往往会发生药害。乙草胺的使用量还取决于土壤有机质含量,在有机质含量低的砂质土壤上使用,应用低剂量。在大豆田使用时,如遇雨水多、持续低温且为砂壤土时易产生药害,这种情况下不易使用。移栽稻田单独使用时,每亩施50%乙草胺乳油10-20毫升。高温高湿下施用或药后持续低温、高湿,易产生药害,出苗后叶片皱缩、发黄,但一般情况下10-15天后可恢复正常生长。

乙草胺除草剂应用技术及使用注意事项

乙草胺是一种常用的除草剂,广泛应用于农田、果园和草地等农业生 产中。它具有特殊的除草功效,可以有效地控制杂草的生长,提高作 物产量。然而,由于其化学成分较为复杂,使用起来也需要一定的技 术和注意事项。下面将针对乙草胺除草剂的应用技术和使用注意事项 进行介绍。 一、乙草胺除草剂的应用技术 1. 选用适当的乙草胺产品 在选择乙草胺除草剂时,应根据作物类型、杂草种类和生长情况等因 素来进行选择。不同的乙草胺产品适用于不同的作物和作物生长阶段,需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选择。 2. 控制使用剂量 乙草胺除草剂的使用剂量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控制,避免过量使用造 成浪费和污染。一般来说,每亩农田的使用量在150-300克之间为宜,具体剂量可根据产品说明和农田情况来确定。 3. 注意施药时间 施药时间的选择对乙草胺除草剂的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 应在杂草幼苗期进行施药,避免在作物抽穗期、开花期等敏感时期进 行施药,以免对作物产生不良影响。

4. 合理施药方法 施药方法应根据不同的作物和农田情况来进行选择,可以采用喷雾、滴灌、淋洒等方式进行施药。在施药过程中,应保持喷雾均匀,避免产生喷洒不均匀的现象。 5. 注意环境保护 在使用乙草胺除草剂时,应注意保护周围环境,避免造成土壤和水源的污染。在施药前应注意风向和风力,避免施药时对周围环境和人员造成影响。 二、乙草胺除草剂的使用注意事项 1. 注意个人防护 在使用乙草胺除草剂时,应注意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包括戴口罩、手套、穿长衣长裤等,避免吸入或接触除草剂,造成身体不适或中毒。 2. 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 在使用乙草胺除草剂时,应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上的使用方法和剂量来进行操作,避免造成使用不当而引发不良后果。 3. 避免人畜直接接触 在施药过程中,应注意避免人畜直接接触药剂,尤其是孩子和老人,避免发生意外情况。

乙草胺的使用注意事项.doc

乙草胺的使用注意事项 乙草胺是选择性芽前处理除草剂,主要通过单子叶植物的胚芽鞘或双子叶植物的下胚轴吸收,吸收后向上传导,主要通过阻碍蛋白质合成而抑制细胞生长,使杂草幼芽、幼根生长停止,进而死亡,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下乙草胺的使用注意事项。 乙草胺的使用注意事项: (1)砂质土壤使用低剂量,粘质土壤使用高剂量。 (2)东北地区有机质含量超过4%的土壤,用药量应提高30%左右。(3)土壤含水量低时,使用高剂量,土壤含水量高时,使用低剂量。(4)因我国北方地区春季天气干旱,在北方春季大面积施用乙草胺时,最好在播种前或移栽前施药,以便于进行机械化混土作业。 (5)小麦、水稻、谷子、高粱、黄瓜、西瓜、甜瓜、菠菜、韭菜对乙草胺敏感,应慎用。 (6)本品只对萌芽出土前的杂草有效,只能作土壤处理剂使用。(7)土壤温度影响植物吸收本品的速度,在较高温度(27℃~32℃)下吸收速度比较低温度(16℃~21℃)时高,因此南方温度较高地区或夏季播种的作物田用量要低。 (8)在播种深度、药层厚度、土壤性质、气候条件和植物吸收部位等因素之中,主要受播种深度及药后覆土深度的影响。一般作物种子应播于药层之下,并确保覆土良好。

(9)本品活性受土壤类型、墒情、有机质含量和土壤温度的影响。土温低、有机质含量高、降雨少和黏土类地区的使用剂量一般要高1~1.5倍。砂质土用药量要相应减少,防止较大的降雨将一部分未完全被土壤颗粒吸附的药剂带人根层,接触幼芽根而可能寻致药害。(10)施药方法与其他芽前除草剂相同,播后或移栽后用喷雾器施药,一般不超过3天,或在整地结束播前或移栽前3天施药。需要排水的地块,要预先开沟并将沟泥摊开摊平后再喷药。施药前土表宜充分整细整平,有大块土坷垃妨碍除草效果。 (11)为保证喷雾均匀,建议采用扇形或其他窄幅式喷头。北方地区采用机械化耕作的,可在机动喷雾具药箱先加水,再加入额定药量,搅拌均匀即可喷洒。 (12)本品活性很高,施用时剂量不宜随意增大,同时要喷施均匀,避免重喷和漏喷。地膜覆盖作物田取用量下限。如果施药后15天内没有5~lOmm降雨,建议人工灌溉,促使种子萌发出土,并使药剂扩散形成控草药层,确保齐苗及杂草防除效果。多雨地区注意雨后排水,排水不良地块大雨之后积水,会妨碍作物出苗或出现轻微药害。(13)水稻、麦类、谷子、高粱、黄瓜、菠菜等作物对本品比较敏感,不宜施用本品。 乙草胺的使用注意事项就介绍到这里,乙草胺适应于玉米、棉花、豆类、花生、马铃薯、油菜、大蒜、烟草、向日葵、蓖麻、大葱等作物。

乙草胺最佳使用方法,乙草胺对玉米苗有害吗

乙草胺最佳使用方法,乙草胺对玉米苗有害吗 1、大豆田:东北地区春大豆,华北地区春大豆,华北地区夏大豆,每亩地分别使用120-150ml,100-120ml,80-120ml的90%乙草胺乳油兑水稀释喷洒。 2、棉花田:华北地区,新疆地区地膜覆盖栽培,每亩地分别使用80-100ml,100-120ml的90%乙草胺乳油兑水稀释喷洒。 一、乙草胺最佳使用方法 1、大豆田 (1)东北地区春大豆:每亩地使用120-150ml的90%乙草胺乳油兑水稀释喷洒。 (2)华北地区春大豆:每亩地使用100-120ml的90%乙草胺乳油兑水稀释喷洒。 (3)华北地区夏大豆:每亩地使用80-120ml的90%乙草胺乳油兑水稀释喷洒。 2、棉花田 (1)华北地区地膜覆盖栽培:每亩地使用80-100ml的90%乙草

胺乳油兑水稀释喷洒。 (2)新疆地区地膜覆盖栽培:每亩地使用100-120ml的90%乙草胺乳油兑水稀释喷洒。 3、玉米田 (1)东北地区春玉米:每亩地使用120-150ml的90%乙草胺乳油兑水稀释喷洒。 (2)华北地区春玉米:每亩地使用100-120ml的90%乙草胺乳油兑水稀释喷洒。 (3)华北地区夏玉米:每亩地使用80-100ml的90%乙草胺乳油兑水稀释喷洒。 (4)长江流域及华南地区:每亩地使用60-80ml的90%乙草胺乳油兑水稀释喷洒。 4、花生田 (1)华北地区春花生:每亩地使用100-120ml的90%乙草胺乳油兑水稀释喷洒。 (2)华北地区夏花生:每亩地使用80-100ml的90%乙草胺乳油兑水稀释喷洒。 (3)长江流域及华南地区:每亩地使用60-80ml的90%乙草胺乳油兑水稀释喷洒。 5、油菜田 (1)长江流域及华南地区移栽油菜田:每亩地使用60-80ml的90%乙草胺乳油兑水稀释喷洒。

常用除草剂的使用方法

常用除草剂的使用方法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常用除草剂的使用方法 乙草胺 乙草胺内吸性酰胺类除草剂,是选择性芽前除草剂。可被植物幼芽吸收,单子叶植物通过芽鞘吸收,双子叶植物下胚轴吸收传导,必须在杂草出土前施药,有效成分在植物体内干扰核酸代谢及蛋白质合成,使幼芽、幼根停止生长,如果田间水分适宜幼芽末出土即被杀死,如果土壤水分少,杂草出土后,随土壤湿度增大杂草吸收药剂后而起作用,禾本科杂草至叶卷曲萎缩,其它叶皱缩,整株枯死。对马唐等禾本科杂草活性高,反枝苋敏感,对藜、马齿苋、龙葵等双子叶杂草有一定防效并抑制生长,活性比禾本科杂草低,对大豆菟丝子有良好防效,大豆等耐药性作物吸收乙草胺在体迅速代谢为无活性物质,正常使用对作物安全。 乙草胺是选择性芽前除草剂,适用柑橘、葡萄、果园等旱田作物芽前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及某些双子叶杂草、大豆菟丝子。制剂有90%禾耐斯乳油、50%乙草胺乳油、88%乙草胺乳油和20%乙草胺可湿性粉剂等。 敌草胺 敌草胺又名草胺、丙酰草胺,属低毒除草剂,对眼睛和皮肤有轻微刺激作用,在实验剂量中无致畸、致突变、致癌作用,对鱼类和水生动物毒性较低。 敌草胺为选择性芽前土壤处理剂,杂草根和芽鞘能吸收药液,使芽不能生长而死亡。敌草胺杀草谱较广,如稗草、马唐、狗尾草、野燕麦、千金子、看麦娘、早熟禾、雀稗等,也能杀许多重要的双子叶杂草,如藜、猪殃殃、繁缕、马齿苋等。 本品适用于茄科、十字花科、葫芦科、豆科、石蒜科作物田以及果、桑、茶园除草,对多年生杂草无效。敌草胺施用后混土的半衰期长达70天左右,持效期长,施药依次可解决杂草危害问题。 ? 使用方法: 1、辣椒、番茄、茄子等作物田,可在作物播后苗前或移栽后,灌水或降雨后,土壤潮湿的情况下施药,100~150克/667m2,兑水50kg喷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