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效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法测定饮用水中的乙草胺

高效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法测定饮用水中的乙草胺

高效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法测定饮用水中的乙草胺

作者:王霄马清书李宗坪王兰宋长远王研

来源:《中国食品》2021年第19期

乙草胺是一類氯乙酰苯胺类除草剂(化学结构如图1所示),由美国孟山都公司于1971

年开发,被广泛应用于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由于除草效果良好,几十年间乙草胺的使用面积不断扩大,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年使用量就超过10000t,目前仍是我国生产量和使用量最多的除草剂之一。但是乙草胺在农业生产使用过程中只有不足20%发挥除草活性,剩余的80%会残留在植物叶片、根茎或土壤中,并随着降雨过程和地表径流迁移到地表水、地下水,进而随着水循环迁移到各个环境介质中。已有研究表明,松花江一带的沉积物中乙草胺含量可达0.47-11.76 μg/kg、土壤中含量可达0.03-709.37μg/kg,淮河流域的沉积物中乙草胺含量高达3900-6600μg/kg。

乙草胺的较大环境存量会对人体健康及生态环境造成危害。毒理学研究表明,存在于环境中的乙草胺能够引起人体的生殖系统、循环系统以及内分泌系统的毒性效应。一项针对鲤鱼、白鲢和虹鳟等水产品的研究发现,这些生物体内已残留乙草胺,说明该种农药可以通过生物链的富集作用产生生态毒性。同时,乙草胺的广泛使用和环境迁移已经对饮用水安全造成威胁,2020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对《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20201948-Q-361)进行了修订,在饮用水标准中增加了乙草胺的检验项目。

目前针对乙草胺的检测方法较为复杂,主要表现在萃取及富集等繁琐的前处理过程,相应的前处理技术包括液液微萃取、固相萃取、固相膜萃取等,处理时间长,操作难度大,不利于实际的检测需要。为此,本文建立了过聚醚砜PES滤膜的前处理方式,运用液相色谱质谱联

用法直接测定饮用水中的乙草胺。结果发现,在0.5-50μg/L的线性范围内,测得的乙草胺相关系数达到0.9990,说明该检测方法线性良好;该方法的检出限为1.10μg/L,也低于国标方法提

供的4.74μg/L。实验证明,本文构建的饮用水中乙草胺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方法,不仅简化了操作流程,大大减少了操作时间,检测结果也很准确,非常适用于日常饮用水的检测工作。

一、材料与方法

1.仪器与试剂。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规格型号:API3200,仪器出厂编号:AA29381405;乙草胺标准品,浓度为1000mg/L,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检测所;甲醇,长春金泰;聚醚砜PES滤膜,0.22μm,φ13mm,天津津腾公司。

2.色谱条件。色谱柱是kinetex 2.6u C18 100A(New Column 100mm×2.1mm),柱温为40℃,进样量为10μL,流速为0.4mL/min,流动相A为纯水,流动相B为甲醇,梯度洗脱程序如表1所示。

3.质谱条件。离子源:电喷雾离子源(ESI+);电离源极性:正模式;离子喷雾电压:5500V;扫描方式:多反应离子检测(MRM)。表2为乙草胺的MRM参数。

4.标准溶液的配制。(1)吸取乙草胺标准溶液0.1mL至100mL容量瓶中,用纯水稀释并定容至刻度,混合均匀,配制成浓度为0.1mg/L的标准使用液。(2)分别吸取标准使用液0.05mL、0.10mL、0.20mL、0.50mL、1.00mL、2.00mL、

5.00mL至10mL容量瓶中,用丙酮稀释并定容至刻度,配制成浓度分别为0.5μg/L、1.0μg/L、2.0μg/L、5.0μg/L、10.0μg/L、

20.0μg/L、50.0μg/L的标准系列。

5.水样前处理。水样中的乙草胺过聚醚砜PES滤膜后,直接经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外标法定量。

二、结果与讨论

1.色谱及质谱条件的优化。将乙草胺标准使用液注入仪器中,在ESI正离子模式下对母离子进行全扫描,调节母离子m/z至270.2并使得该信号稳定,然后经过碰撞得到丰度最高、干扰最小的子离子,分别为270.2>224.3和270.2>148.3,其中224.3为定量离子,148.3为定性离子。在该方法条件下,乙草胺的保留时间为1.07min,其特征离子色谱图如图2所示。

2.线性范围、回归方程。为了精准测定样品中目标化学品的浓度,本实验首先进行了标准曲线的测定,用以拟合回归方程、相关系数。运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标准序列进行测定,以目标化合物浓度为横坐标,以相应的峰面积为纵坐标,在0.5-50μg/L的线性范围内拟合线性回归方程及相关系数,结果如表3所示。

3.方法检出限、测定下限。按照《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制订技术导则》HJ168-2020,以7组平行样品的平行实验进行检出限、测定下限的测定,结果如表4所示,乙草胺的检出限(MDL)为1.10μg/L,测定下限为

4.40μg/L(以4倍的检出限作为该方法的测定下限)。相关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MDL=T(VA+VB,0.99)×SP=2.681×0.41≈1.10μg/L

在上述公式中,VA是方差较大批次的自由度nA-1,VB是方差较小批次的自由度nB-1,SP是组合标准偏差,T是自由度为VA+VB、置信度为99%时的t分布。

4.方法精密度、准确度实验。为了验证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对10μg/L、20μg/L和

30μg/L这3个不同浓度的乙草胺标准样品进行测定,同时也对实验样品进行测定。分别选取原料水、成品水及生活水进行加标回收的测试,加标量控制在7μg/L,在同等条件下进行6次处理,通过统计计算得出精密度数据,结果详见表5。在该实验条件下,标准物质精密度(RSD)的范围为-0.64%--6.2%,试样精密度(RSD)范围为5.4%-7.4%,样品的加标回收范围为92.5%-105%,证明该方法精密可靠。

本研究对乙草胺的检测方法进行了验证,系统性地对检出限、测定下限、精密度与准确度进行了考察,在0.5-50μg/L的线性范围内,测得的乙草胺的相关系数达到0.9990,线性良好,检出限为1.10μg/L,检测下限为4.40μg/L,标准偏差为4.1%-4.6%,标准物质精密度(RSD)的范围为-0.64%--6.2%,加标回收范围为92.5%-105%,最终结果表明各性能指标均达到标准检测方法要求。

作者简介:王霄(1990-),女,实验员,研究方向为理化检验。

生活饮用水呋喃丹、草甘膦、灭草松和2,4-D标准检验方法——液相色谱质谱法 及编制说明

生活饮用水呋喃丹、草甘膦、灭草松和2,4-D标准检验方法——液相色谱质谱法 1范围 本方法规定了用水样直接过滤膜后,用液相色谱分离,质谱检测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呋喃丹、草甘膦、灭草松和2,4-D四种农药含量的测定。 本方法适用于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呋喃丹、草甘膦、灭草松和2,4-D四种农药的测定。 本方法最低检测质量浓度分别是:呋喃丹0.10ng/mL;草甘膦0.04μg/mL;灭草松 0.10ng/mL和2,4-D 0.40ng/mL。 在选定的分析条件下,干扰物质被液相色谱分离,再加上质谱的选择质量离子,其他物质不干扰测定。 2原理 水样直接过0.22μm滤膜,用液相色谱分离,用保留时间和质谱的选择质量离子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3 试剂 3.1农药标样呋喃丹、草甘膦和灭草松(固体)。取10.0mg标样草甘膦定容10mL, 得草甘膦储备液1.0 mg/mL;取20.0mg标样呋喃丹定容50mL, 得呋喃丹储备液0.4 mg/mL;灭草松2.37mg 定容10mL,得灭草松储备液237μg/mL;2,4-D标准溶液(100mg/L)直接由计量院标物中心购得。 3.2 乙腈:色谱纯。 3.3 超纯水:电阻率大于18.2MΩ。 4 仪器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仪,所配置的质谱是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 5 分析步骤 5.1 色谱质谱条件 5.1.1 质谱条件(该条件仅作参考,需要根据各个不同型号仪器的不同进行适当调整和设置)电喷雾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 呋喃丹:正离子ESI ,离子源温度:500℃,离子喷雾电压:5000V 草甘膦、灭草松和2,4-D:负离子ESI。离子源温度:500℃,离子喷雾电压:-4500V 采集方式:MRM,具体的离子对和所设定的去簇电压(DP)和碰撞能量(CE)见表1 表1 MS/MS检测 化合物DP (V) 1.MRM CE (V) 2.MRM CE (V) 呋喃丹43 221.1/165.2 18 221.1/123.1 31 草甘膦-31 167.9/149.8 -15 167.9/62.8 -34 灭草松-50 239.0/132.0 -37 239.0/175.0 -29 2,4-D -27 219.0/160.8 -22 219.0/124.9 -35 5.1.2 色谱条件(该条件仅作参考,根据各个不同型号仪器的不同进行适当调整和设置) 色谱柱:Atlantis C182.1mm×50 mm,粒经5μm,或者相当性能的色谱柱;流速:0.6mL/min;进样量:20μL。柱温:室温。流动相:A:超纯水(含0.1%甲酸),B:乙腈,梯度洗脱。初始流动相含10%的B,到第4min时线性增加至90%的B,保持1min,再恢复初始流动相,平衡3min。 5.1.3 四种农药的标准色谱图 四种农药的标准色谱图见图1,信号采集方式MRM(定量离子对:呋喃丹:221.1>164.2;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及应用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多级)联用技术及应用 任三香 (中山大学测试中心广州 510275) 众所周知,色谱是一种分离复杂混合物的很好手段,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由于它集分离与定性快速一气呵成及价廉的优点在应用范围广泛的分析检测行业中占质谱拥有量的50% 以上。但是,气-质联用对样品的要求是来样必须在色谱柱能承受的温度下汽化,对于热不稳定的化合物及汽化不了的样品就得依靠其它分析手段来完成。在攻克液相色谱与质谱联机接口技术后,应运生产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多级)联用仪作为90年代推出的商品仪器已逐步进入质谱界,并得到迅速发展,成为科研和诸多分析行业的有力工具,扩展了质谱仪分析化合物的范围,可谓当今质谱界最为新颖及活跃的领域。本文将简要介绍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简称HPLC/MS)(包括多级即MS n)联机新技术及应用。 1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多级)联用技术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多级)联用仪的在线使用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真空的匹配。质谱工作需在高真空下完成,要与常压下工作的高效液相色谱(即大量流动相的涌入)-质谱接口相匹配并维持足够的真空,只能采取增大真空泵的抽速,分段、多级抽真空的方法,形成真空梯度来满足接口和质谱正常工作的要求。现有的商品仪器多采用该方法。 在此主要介绍以下二种电离方式: 1.电喷雾(Electrospray Ionisation简称 ESI):其电离过程是“离子雾化”。当样品溶液流出毛细管的瞬间,在加热温度、雾化气(N2)和强电场(3-5kV)的作用下溶剂迅速雾化并产生高电荷液滴。随着液滴的挥发,电场增强,离子向表面移动并从表面挥发,产生单电荷或多电荷离子。通常小分子得到[M+H]+或[M-H]-单电荷离子。而生物大分子产生Z>1的多电荷离子。由于质谱仪测量的是质量电荷比(m/Z)。因此质量范围只有几千质量数的质谱仪能够检测质量数十几万的生物大分子。 ESI 属于最软的电离技术。其特点是通常只产生高丰度的准分子离子峰。因此可测定不稳定的极性化合物,并可直接分析混合物;多电荷离子的形成可分析大分子量化合物,如蛋白质和寡核苷酸。(对蛋白质的离子化效率接近100%);通过调节离子源参数可控制离子的断裂,从而给出结构信息有助于化合物的定性分析(也称源内CID)。 ESI可供选择的离子化模式有ESI(+)或ESI(-)。 2.大气压化学电离(Atmospheric Pressure Chemical Ionisation简称APCl):用于HPLC/MS的APCl技术与传统的化学电离不同,它并不采用诸如甲烷一类的反应气体,而是借助电晕放电(corona discharge)启动一系列气相反应来完成离子化过程。与ESI接口区别在于增加了一根电晕放电针,其功能为发射自由电子首先轰击空气中O2、N2、H2O产生如O2+、N2+、NO+、H2+O等初级离子,再由这些初级离子与溶液中样品流出毛细管时被氮气流雾化到加热管中被挥发的样品分子进行质子或电子交换而使其离子化形成[M+H]+或[M-H]-离子,而后聚焦,进入分析器。

高效液相-质谱联用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高效液相-质谱联用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 应用 摘要: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具有高分离、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能等 优势,而且操作比较方便快捷,已经成为当前一种重要的分析方法,在食品检测 以及药物分析等领域中都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本文主要是分析了高效液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在药物分析领域中的应用,明确了其在化学成分分析、药物代谢 研究、药代动力学研究、新药研究等方面的重要贡献,以期能够为当前的药物分 析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液质联用技术;药物;应用 引言 高效液相-质谱联用技术集合了两种技术分别具有的高分离效能与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等优点,从而可以使其在各种药物的分析以及代谢产物研究工作中发挥 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在实际应用,样品的分析也不需要做预处理或衍生化,可分 离高极性的和热不稳定的化合物,分析较为快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一、高效液相-质谱联用技术的发展近况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最开始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但是受到研究 技术以及先关仪器设备的限制还存在较大的应用难度,直到90年代后,各种商 品化仪器的出现为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 还有大气压电离技术的出现,使得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逐渐出现在大众 面积,其应用领域也得到进一步的拓宽,并且成为了科研和日常分析的检测工具。该技术主要是将高效液相色谱与质谱串联成为整机使用的,以高效液相色谱为分 离手段,以质谱为鉴定工具的一种分离分析检测技术,其需要用到高效液相色谱仪、接口装置、MS和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因此接口技术的发展也推动了高效液

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应用水平。在药物分析领域中,该技术的应用价值是显 而易见的。 二、高效液相-质谱联用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一)液质联用在药物化学成分分析方面的应用 1、中药、中成药和西药成分分析 中药及其制剂成分复杂,传统方法分离提纯工作量大,而利用液质联用技术 并不需要提前对样品进行预处理,操作比较便捷,同时还能够得到化合物的保留 时间、紫外光谱、分子量及特征结构碎片等丰富信息。在中成药和西药化学成分 的分析方面,对于含有微量有害成分和较强副作用的药物,临床用药需要进行测 定和监控,使用该技术可以较快的完成相关工作。 2、中成药、保健品中非法添加化学药物成分的鉴定分析 中成药、保健品本身是为人们的健康所服务的,但是有一些不良商家经常会 为了牟取暴利而在其中非法添加化学药物,服用后会使得患者产生一些不良反应,通过液质联用技术的应用,建立了保健品中非法添加的6种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检 验方法,该方法可同时对《中国药典》收载的醋酸地塞米松、醋酸可的松、醋酸 氢化可的松、醋酸泼尼松、醋酸泼尼松龙和倍他米松6种常用口服肾上腺皮质激 素进行检查,准确率达到100%,从而有效的保障了中成药、保健品的安全,维护 了市场秩序。 3、农药及兽药残留量分析 农药及兽药的残留主要是在食品上,因此对消费者的生命安全有着直接的影响,对这些成分进行分析检测也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关键。在实际操作中,需要在 复杂的基质中检测10-9级甚至更低浓度水平的痕量残留物质,操作人员需要进 行痕量分析,液质联用技术就可以鉴别和测定各种类型的农药、兽药以及生物毒 素等残留物。如啤酒中玉米赤霉烯酮,动物组织(肌肉、脂肪、肝、肾)中庆大 霉素、磺胺二甲嘧啶,水样中的除草剂、杀虫剂等,从而全面保证人们的生命健康。

乙草胺原药含量分析

乙草胺原药含量分析 乙草胺(Glyphosate)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除草剂,被广泛用于农业、园林和除草的工业应用中。它被认为是一种相对安全的除草剂,但在近年来,有一些对其安全性的争议。这包括它对人类健康的潜在风险和对环境的影响。 乙草胺的原药含量是指产品中有效成分(乙草胺)的含量。该含量的确定对农民和农药使用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帮助他们控制应用的适量,以确保除草的效果和防止过量使用。 乙草胺的原药含量通常以百分比表示,即所含乙草胺的重量与总产品重量的比值。标准的市售乙草胺产品的原药含量通常在50%至75%之间。较高的原药含量可能意味着更高的效果和更少的施用量,但也可能增加了潜在的风险。因此,在购买和使用乙草胺时,检查商品包装上的原药含量是非常重要的。 分析乙草胺原药含量的方法主要包括色谱法和光谱法。其中,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可以通过将样品溶解在合适的溶剂中,然后通过高压力将其通过色谱柱进行分离,最后用紫外光检测器检测乙草胺的浓度。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准确性和可靠性较高的优点。 另一种常用的方法是紫外-可见光谱法(UV-Vis)。这种方法基于光谱学原理,通过检测乙草胺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来确定其浓度。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快速,并且需要的设备较少。 除了色谱法和光谱法外,还有其他一些分析方法可以用于测定乙草胺原药含量,例如质谱法和比色法。这些方法在特定的实验条件下可以提供准确的结果,但可能需要更复杂的设备和技术。

乙草胺原药含量分析的结果对于农民和农药使用者来说至关重要。具有准确的原药含量信息可以帮助他们合理使用乙草胺,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除草效果,同时最小化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影响。因此,开展乙草胺原药含量分析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之,乙草胺原药含量分析是一个涉及到农业生产和人类健康的重要研究领域。准确的分析结果可以帮助农民和农药使用者更好地了解乙草胺产品的含量,从而更加科学合理地使用这种除草剂。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在药物分析中的 应用 摘要:高效液相色谱是利用物质的理化特性,让其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相 互作用,从而达到分离和分析的目的,具有简便、灵敏、快速、重复性好、准确 等特点,被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本文综述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在药物有关 物质分析中的应用和重要作用。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药物分析 1.引言 俄国植物学家茨维特早在1906年研究叶绿素的分离时发现了色谱法,时至 今日,色谱法有了巨大的进步,比如常用的有气相色谱法(GC)、高效液相色谱 法(HPLC),高效液相色谱又可以分为正相和反相液相色谱、离子交换液相色谱、体积排阻液相色谱等等。高效液相色谱具有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重复性好等 优点,常用的检测器有紫外检测器(UV)、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AD)、荧光检 测器(FLD)、质谱检测器(MS)、飞行时间质谱检测器(Q-TOF)等,其中质谱 检测器和和飞行时间质谱检测器具有高灵敏度、高分辨率的特点。 在制药领域中,高效液相色谱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在化学药品的分析中,由于成分含量低,检测较困难,高效液相色谱则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在中药 的分析中,由于其成分复杂,含量不高,且相似物多,给分析检测带来了一定难度,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则突破了这个限制;在生物制药中,高效液相色谱法, 尤其是液质联用技术对药物的分析、质量控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用 Qda质谱检测器(Waters公司)检测单抗中N糖[2],对单克隆抗体质控方法的建立[3]等。此外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于在职业病的发现方面也提供了很好的助力[4]。 2.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的特点和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生活饮用水中乙草胺的测定

生活饮用水中乙草胺的测定 生活饮用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需求之一,它涉及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然而,随着现代化的进程,生活饮用水中的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其中乙草胺的污染问题备受关注。本文将介绍生活饮用水中乙草胺的测定方法以及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一、乙草胺的概况 乙草胺是一种广谱除草剂,主要用于灌溉河流、沟渠和田间、路旁的杂草除掉。乙草胺的结构式为 C9H17NCl2O2,其化学名称为N,N-Diethyl-2-[4-(methylsulfonyl)-2-nitrobenzoyl] glycine。由于其独特的化学结构和作用机理,它可以快速侵入植物的细胞组织,影响细胞膜的通透性,进而导致其植物细胞死亡。乙草胺的作用速度快,效果显著,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 二、生活饮用水中乙草胺的问题 虽然乙草胺在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但其过量使用和使用不当,也给生活饮用水带来了严重的污染问题。乙草胺的存在会对生活饮用水造成多种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乙草胺在人体中的毒性作用主要表现为对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影响。人体吸入过量的乙草胺蒸汽或食入含有

乙草胺的饮用水后,可导致中毒症状,如头痛、恶心、呕吐、腹泻、嗜睡等。长期暴露乙草胺会导致慢性中毒,出现胃肠道、肝脏和神经系统等多种疾病。 2.引起环境问题 乙草胺的大量使用和排放,会引起环境问题。乙草胺具有较长的半衰期,其残留物质在土壤中长时间不会分解,从而渗入到土壤中并带到次生水源中,对环境造成危害。 三、生活饮用水中乙草胺的测定方法 为了及时了解生活饮用水中乙草胺的污染情况,对其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得到了以下几种测定方法: 1.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 该方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生活饮用水中乙草胺的方法,其依靠高效液相色谱仪对样品中的污染物进行分离和定量。该方法准确性高、灵敏度强,能同时测定多种物质。 2.气相色谱法 (GC) 该方法是一种快速、准确、灵敏度高的检测方法,对液态和固态样品均可使用。GC法检测灌溉河流、沟渠和田间、路旁等地方出水口的水样中乙草胺,在保证准确性前提下,也大大节约了人力、物力和时间的消耗。 3.气相质谱法 (GC/MS)

高效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法测定饮用水中的乙草胺

高效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法测定饮用水中的乙草胺 作者:王霄马清书李宗坪王兰宋长远王研 来源:《中国食品》2021年第19期

乙草胺是一類氯乙酰苯胺类除草剂(化学结构如图1所示),由美国孟山都公司于1971 年开发,被广泛应用于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由于除草效果良好,几十年间乙草胺的使用面积不断扩大,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年使用量就超过10000t,目前仍是我国生产量和使用量最多的除草剂之一。但是乙草胺在农业生产使用过程中只有不足20%发挥除草活性,剩余的80%会残留在植物叶片、根茎或土壤中,并随着降雨过程和地表径流迁移到地表水、地下水,进而随着水循环迁移到各个环境介质中。已有研究表明,松花江一带的沉积物中乙草胺含量可达0.47-11.76 μg/kg、土壤中含量可达0.03-709.37μg/kg,淮河流域的沉积物中乙草胺含量高达3900-6600μg/kg。 乙草胺的较大环境存量会对人体健康及生态环境造成危害。毒理学研究表明,存在于环境中的乙草胺能够引起人体的生殖系统、循环系统以及内分泌系统的毒性效应。一项针对鲤鱼、白鲢和虹鳟等水产品的研究发现,这些生物体内已残留乙草胺,说明该种农药可以通过生物链的富集作用产生生态毒性。同时,乙草胺的广泛使用和环境迁移已经对饮用水安全造成威胁,2020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对《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20201948-Q-361)进行了修订,在饮用水标准中增加了乙草胺的检验项目。 目前针对乙草胺的检测方法较为复杂,主要表现在萃取及富集等繁琐的前处理过程,相应的前处理技术包括液液微萃取、固相萃取、固相膜萃取等,处理时间长,操作难度大,不利于实际的检测需要。为此,本文建立了过聚醚砜PES滤膜的前处理方式,运用液相色谱质谱联 用法直接测定饮用水中的乙草胺。结果发现,在0.5-50μg/L的线性范围内,测得的乙草胺相关系数达到0.9990,说明该检测方法线性良好;该方法的检出限为1.10μg/L,也低于国标方法提 供的4.74μg/L。实验证明,本文构建的饮用水中乙草胺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方法,不仅简化了操作流程,大大减少了操作时间,检测结果也很准确,非常适用于日常饮用水的检测工作。 一、材料与方法 1.仪器与试剂。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规格型号:API3200,仪器出厂编号:AA29381405;乙草胺标准品,浓度为1000mg/L,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检测所;甲醇,长春金泰;聚醚砜PES滤膜,0.22μm,φ13mm,天津津腾公司。 2.色谱条件。色谱柱是kinetex 2.6u C18 100A(New Column 100mm×2.1mm),柱温为40℃,进样量为10μL,流速为0.4mL/min,流动相A为纯水,流动相B为甲醇,梯度洗脱程序如表1所示。 3.质谱条件。离子源:电喷雾离子源(ESI+);电离源极性:正模式;离子喷雾电压:5500V;扫描方式:多反应离子检测(MRM)。表2为乙草胺的MRM参数。

多壁碳纳米管-十二烷基磺酸钠修饰玻碳电极测定乙草胺

多壁碳纳米管-十二烷基磺酸钠修饰玻碳电极测定乙草胺金党琴;周祥祥;陈庆娣;厉柏嘉 【摘要】将多壁碳纳米管-十二烷基磺酸钠(MWCNT-SDS)分散液滴加到玻碳电极表面制备化学传感器,以循环伏安法和示差脉冲伏安法研究乙草胺在MWCNT-SDS 修饰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相对于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的玻碳电极,MWCNT-SDS 修饰玻碳电极提高了乙草胺的还原活性。在 pH 为6.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还原峰电流值与乙草胺的浓度在5.0×10-8~4.5×10-6 mol·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5.2×10-9 mol·L-1。方法用于市售农药中乙草胺的测定,结果与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结果一致,加标回收率在100%~102%之间。%A chemical sensor was prepared by dropping a dispersion of multi-wall carbon nanotubes (MWCNT)-sodium dodecyl sulfate (SDS)onto the surface of glassy carbon electrode (GCE).The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s of acetochlor at the modified electrode were studied by cyclic voltammetry (CV)and differential pulse voltammetry (DPV).It was showed that the reducing activity of acetochlor at MWCNT-SDS/GCE was enhanced, compared with that at MWCNT/GCE.In a phosphate buffer solutions of pH 6.0,linear relationship was found between the reduction peak current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acetochlor in the range of 5.0×10-8 -4.5×10-6 mol· L-1 ,with detection limit (3S/N)of 5.2×10-9 mol·L-1 .The proposed method was applied to the determination of acetochlor in commercially available pesticides,giving results in consistent with those obtained by GC-MS,and recovery obtained by standard addition method in the range of 100%-102%.

氯代乙酰苯胺类除草剂检测研究

氯代乙酰苯胺类除草剂检测研究 梅平; 惠小敏; 王雄 【期刊名称】《《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农学卷》》 【年(卷),期】2008(005)004 【总页数】4页(P58-61) 【关键词】氯代乙酰苯胺类除草剂; 气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色质联用法; 免疫检测法 【作者】梅平; 惠小敏; 王雄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湖北荆州 434023; 中原油田分公司河南濮阳 457001; 北京中检维康技术有限公司北京 1000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625.63+3 氯代乙酰苯胺类除草剂主要有甲草胺、乙草胺、丁草胺、异丙甲草胺和N-异丙基-2-氯代乙酰替苯胺等。其中乙草胺(acetochlor)是该类除草剂中用量最大的一种,与其他农药相比,乙草胺被认为是一种低毒农药,但随着其用量的增加和研究的深入,认为其代谢产物醌亚胺(quinonimine)具有致癌作用。乙草胺已经被美国环境保护局定为B-2类致癌物,规定地下水中的残留量不得超过0.1μg/L[1]。沈阳化学工业农药安全评价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研究表明乙草胺急性毒性经口、经皮LD50分别为2148mg/kg、4166mg/kg,SD大鼠亚慢性90d喂胃试验的最大无

作用剂量为12mg/kg/d[2]。我国食品卫生法规定大米中乙草胺在的残留限量为0.5mg/kg。异丙基甲草胺已经被美国环境保护局定为C类致癌物质,规定不影响健康的残留浓度低于100μg/kg,在加拿大允许残留浓度为50μg/kg,而欧盟为0.01μg/kg(农药残留总量不超过0.5μg/kg)。异丙甲草胺对雌、雄大鼠急性经口毒性LD50分别为2330mg/kg和3160mg/kg,急性经皮毒性LD50大于3170mg/kg。甲草胺对人畜低毒,大鼠急性口服LD50为930mg/kg,家兔急性经皮LD50为13300mg/kg,对眼睛和皮肤有刺激作用。我国食品卫生法规定,玉米中甲草胺的最大残留限量0.2mg/kg,大米中丁草胺的残留限量为0.5mg/kg。日本对进口食品在农药残留检测过程中实行“一律标准”,即0.01mg/kg。2006年日本检疫站在对中国产松菇的检查过程中,连续2次发现乙草胺除草剂残留超出基准值,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出口贸易。因此加强氯代乙酰胺类除草剂的残留检测显得十分必要,而建立简单、快速、特异和灵敏的氯代乙酰胺类检测方法更是迫在眉睫。为此,笔者对氯代乙酰胺类除草剂残留检测的方法进行了综述。 1 气相色谱法(GC) 氯代乙酰苯胺类除草剂的GC测定很多。郭继业等[3]用5%SE-30填充柱和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对异丙草·莠悬乳剂中异丙草胺进行了分离检测,回收率为99.98%,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朱晶[4]以三唑酮为内标物,选用5%OV-17Chromsorb W-HP(60-80)色谱柱做分离柱的气相色谱分析,定量分析了丁草胺和扑草净混配制剂中丁草胺的含量,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54%,标准偏差为0.05。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适用。童婉儿等[5]以磷酸三苯酯为内标物,选用5%SE-30/Cromsorb WAW DMCS色谱柱,用气相色谱分析方法对2个有效成分及其杂质较难分离的丁草胺和敌稗复配制剂进行了检测分析,试样得到了很好的分离,回收率在98.8%~100.8%之间,标准偏差小于0.15。徐会君等[6]用80%的甲醇水溶液超声波提取,正己烷萃取,PT-硅镁吸附剂色谱预处理小柱净

乙草胺检测标准

乙草胺检测标准 乙草胺是一种主要用于玉米、稻米等农作物中的杀虫剂和除草剂,但由于其在环境、食品中的残留量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影响,因此需要建立相应的检测标准来保障公共健康。本文将从标准的制定、检测方法、检测结果判定三个方面来详细介绍乙草胺检测标准。 一、标准制定 乙草胺的检测标准是由国家质检总局立项,经过多个专家组的讨论和公众反馈而完成的。在制定标准前,会考虑乙草胺的毒性、服用量和在不同食品中的残留量等因素。制定的标准需要对乙草胺在食品和环境中的残留量进行限制,集中控制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二、检测方法 乙草胺的检测方法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法两种。在检测前,样本需要准备,并经过处理使其符合标准,以获得准确的检测结果。高效液相色谱法的优势在于它能够检测极低浓度的乙草胺残留,而气相色谱法则能够对水果、蔬菜和谷物等样品快速检测,具有更快的检测速度。检测方法的选择需要根据检测对象的不同,选择最为适合的方法,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检测结果判定

在获得检测结果后,需要根据预先设定的标准进行分析和判定。在分 析乙草胺残留量时,需要进行计算,以获取溶液中所含乙草胺的质量 浓度,并与国家相关标准中规定的安全限量作比较。如果检测结果超 出了限量范围,食品或环境就不能被认为是安全的。在稳定的环境下,检测结果重复性好;在不稳定环境下,误差较大,需进行多次检测判定。 总结: 为了保障公共健康,乙草胺的检测标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检测前,需根据检测对象确立适合的方法,确保准确性和可靠性,并在检测后 根据标准进行合理判定。希望本文能够帮助您更好地了解乙草胺检测 标准。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环境水样中五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环境水样中五种持久 性有机污染物 罗黄世;覃国飞;王献 【摘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是指能通过环境降解,持久存在于各种大气、残留物、土壤、水及生物体内,通过生物食物链累积、并对人类健康造成有害影响的化学物质.本文建立了固相萃取(SPE)和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方法(HPLC-MS),同时定量测定环境水样中全氟辛酸(PFOA)、全氟辛磺酰酸(PFOS)、全氟己酸(PFHA)、双酚A(BPA)、3-羟基-四溴联苯醚(3-OH-BDE-47)5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该方法在1~1 000 ng·mL-1的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在1~8 ng·L-1,水样加标回收率为93.2%~110.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7~9.1%,可以满足复杂水样中相关POPs的分析检测. 【期刊名称】《能源环境保护》 【年(卷),期】2016(030)002 【总页数】6页(P42-45,21,27) 【关键词】固相萃取;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环境水样;全氟辛酸;全氟辛磺酰酸;全氟己酸;双酚A;3-羟基-四溴联苯醚 【作者】罗黄世;覃国飞;王献 【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分析化学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4;中南民族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分析化学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

湖北武汉430074;中南民族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分析化学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268.5+2 全氟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厨具、纺织、包装、皮革和灭火泡沫等工业领域[1],大量研究表明在粉尘、空气、土壤等环境介质中均能检测到全氟类化合物的存在,且C-F共价键化合键能极高,不易降解,其免疫毒性、发育毒性、内分泌干扰毒性等潜在危害引起了人们的关注[2-4]。其中全氟辛磺酰酸(PFOS)、全氟辛酸(PFOA)应用最为广泛,已于2009年作为需严格控制的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而被列入斯德哥尔摩公约[5]。双酚A (BPA)主要用于生产聚碳酸酯、环氧树脂等高分子材料,是一种具有弱雌激素活性的内分泌干扰物[6]。多溴联苯醚(PBDEs)是广泛使用的溴代阻燃剂,常作为添加型阻燃剂应用到复合 材料中[7]。这些持久性有机污染可以随着工业产品的广泛使用而迁移到环境介质及水体生物中,并逐步通过食物链富集最终到达人体[8],因此对环境水样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监控非常重要[9]。 由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环境水样中的含量很少,且环境水体中水质情况复杂,容易产生干扰,为了提高检测灵敏度排除干扰,需要对水样进行富集萃取等预处理。相对于传统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固相萃取(SPE)具有效率高、溶剂用量少等优点,且可同时完成样品富集与净化[10,11]。本次实验使用的SampliQ PS-DVB是一种高度交联的聚苯乙烯-二乙烯基苯(PS-DVB)共聚物,具有大表面积(600 m2·g-1)和高容量,尤其适用于提取那些在C18或C8吸附剂上保留不够的极性 分析物。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PLC-MS)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对有机物检测很有效的方法。高效液相色谱能够有效的将待测样品中的有机物成分分离开,而

高效液相色谱和质谱技术在化学分析中的应用

高效液相色谱和质谱技术在化学分析中的应 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化学分析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高效液相色谱和质谱技术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化学分析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各个领域中。 一、高效液相色谱技术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是一种在液相体系中进行分离和分析的色谱技术。在化学分析中,它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环境监测、石油化工、食品安全等方面。其主要优点是样品制备简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以同时测定多种复杂化合物,毫克至微克级别的物质都可以进行定量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的原理是,将混合物按照一定的分离机理,在色谱柱中分离出单个组分,并采用检测器进行检测。在分离机理上,HPLC分为离子交换、反相、凝胶、Southeast University 金属螯合、亲和等不同类型。其中,反相HPLC用得最为广泛,它对水相溶液中的非极性或弱极性化合物有效。例如,反相HPLC

可以对生物样品中的蛋白质、多肽、核酸、小分子化合物进行分离。 在HPLC分析之前,常常需要对样品进行前处理,如样品处理、色谱柱的选择、流动相的组成等方面的选择。 二、质谱技术 质谱技术(Mass Spectrometry,MS)是一种将化合物或样品中 的分子转化为离子,经过分析后获得分子结构和组成的分析方法。质谱技术可以分为质谱分析和代谢组学分析等。 质谱分析可以获得分子的结构和相对分子质量(M)。它通常 是通过电子轰击、电子喷雾和大气压化学离子化等多种方式发生的,形成的离子可以通过质谱分析和分离进一步分析。代谢组学 分析可以在分析样品中的代谢产物时提供全局分析。通过代谢组学,可以检测代谢产物,并发现与特定代谢网络相关的代谢物。 三、高效液相色谱和质谱联用技术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药物分析、食品安全检测以及临床疾病诊断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是以质谱仪为检测手段,集HPLC高分离能力与MS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于一体的强有力分离分析方法[1]。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电喷雾、大气压化学电离等软电离技术的成熟,使得其定性定量分析结果更加可靠,同时,由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高沸点、难挥发和热不稳定化合物的分离和鉴定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它已成为中药制剂分析、药代动力学、食品安全检测和临床医药学研究等不可缺少的手段。 1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发展 1977年,LC-MS开始投放市场;1978年,LC-MS首次用于生物样品中的药物分析;1989年,LC-MS-MS取得成功;1991年,API LC-Ms用于药物开发;1997年,LC-MS用于药物动力学筛选;1999年,API Q-TOFLC-MS-MS投放市场,大气压离子化接口的应用,彻底改变了面貌,使其迅速成为制药工业中应用最广的分析仪器[2]。 2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应用 2.1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食品的营养性、保健性和安全性的关注均趋于理性化、科学化。国家对食品的监管也愈加重视起来,因此食品监督部门在食品检测中应用了一种准确的分析手段—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近几年发展起来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PLC-MS),集液相色谱对复杂基体化合物的高分离能力和质谱独特的选择性、灵敏度、相对分子质量及结构信息于一体而广泛应用于食品检测方面,为食品工业中原材料筛选、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成品质量检测等提供了有效的分析检测手段[3]。目前,LC-MS主要检测食品中农兽药的残留、食品中违禁物质和有害添加剂的检测、保健品中功效成分的检测等。该技术在食品分析检验方面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 2.1.1食品中农兽药残留的检测 食品及农产品的残留分析对灵敏度、重现性与选择性的要求非常高,常常需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高效液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在药物分 析中的应用 摘要:近些年,诞生了诸多新型的药物分析方式,比如说高效液相色谱-质 谱联用技术,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比较广泛,其先进性极高。为此,文章阐明 了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的研究背景,深入分析了高 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具体应用,希望能为相关同行业者提 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药物分析;具体应用 前言:色谱法的一个重要分支是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其在具体运用中流动相 为液体,相较于单独的任何一种色谱检测技术,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的优势在准确、快速。目前,质谱分析方法也与其进行了高效结合,即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技术,也就是此次研究的主要方式,该种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有机化学领域中,为 药物分析工作奠定了坚实可靠的基础。 1研究背景 药物分析是将药物应用到临床实践过程中的必要环节,因此一种有效地药物 分析方法是十分重要的。色谱技术的主要作用是分离分析复杂的化合物,而质谱 法则能够在一次分析中体现出较为完整的结构信息。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是 分离化学检验的一次突破,其将色谱技术和质谱技术检测的优点进行了充分的结合,能够应对药物分析的检测需要。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是以经典液相色谱技术为基础,同时融入了气相色谱技术 而发展起来的一项检测技术。其在应用过程中,能够快速的完成分析过程,同时 在最大程度上保持检验的质量。质谱分析方法的主要作用是对离子荷质比的测量,给结构定性提供较为全面的信息。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是有机质谱仪的重要种类,

具有很高的灵敏度,促进色谱和质谱的匹配程度,更大程度上提高离子化效率。 二者联用,能够最大程度上发挥出互补优势,给药物分析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 2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2.1在复杂成分筛选中的应用 目前,仍有一些成分较为复杂的药物,其具体的成分组成、药效机制、活性 成分和代谢途径仍未得到精准确定,使得这些药物的推广应用受到很大阻碍。为此,必须采用一种科学合理的分析方法来对这种药物进行一系列分析。在这种情 况下,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就得到了有效应用。近年来,国内外很多研 究人员应用此项技术对一些较为复杂的药物进行了分析,如一些研究人员应用此 项技术对龙胆科和豆科的多种植物进行了成分分析,发现在使用这种方法的前提下,即使是样品的含量很低,也能快速准确地分析出这些植物中具有生物活性的 化合物,是液质结合核磁的作用。在得出这一研究结论后,又有研究人员在此基 础上对中药中的皂苷类成分进行了分析,结合同类已知结构化合物的裂解规律, 给出大量结构信息,或结合其他检测方法,即可对未知成分结构进行直接分析, 如采用HPLC-MS联用仪,鉴定中药中的皂苷类有效成分,分离鉴定出保肝活性的 茵陈色原酮有,不仅得到了大量的同分异构体,还得到了一系列新的化合物。 2.2在中药活性鉴定中的应用 中药活性鉴定过程中通常只使用较少的药量,为此,必须使用高效液相色谱 -质谱联用仪器对其进行检测,检测过程中,主要检测的内容是样品的保留时间、紫外吸收光谱和质谱中的分子离子峰,以及具有特征性的碎片峰。在得到检测结 果后,只需要将其与标准化合物的数据进行对照,就可以准确鉴别出中药内活性 成分的化学结构。有研究人员利用这种方法,对玫瑰花抗炎活性成分进行研究, 确定了玫瑰花中含有的没食子酸、4-O-没食子酰基奎宁酸、没食子酸甲酯等数种 有效活性成分在抗炎症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也为玫瑰花成分的进一步应用提供 了有效参考。另有研究人员对中药材五味子进行了体外抑菌方面的分析研究,根 据质谱分析,初步鉴定出其中的奎尼酸、苹果酸及其异构体、柠檬酸、咖啡酰奎 尼酸、莽草酸等十余种化合物可能对抑菌有作用,并进一步对五味子的抑菌活性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茶叶中百草枯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茶叶中百草枯 付萌;赵春华;张伟伟;邓锁成 【摘要】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茶叶中百草枯的含量.均质茶叶样品(2 ± 0.02)g用硫酸(7+13)溶液提取,提取液5 mL通过固相萃取柱净化,再用5 mol·L-1氯化铵溶液15 mL洗脱.在洗脱液中加入12 mol·L-1氢氧化钠溶液12 mL,10 g·L-1铁氰化钾溶液1 mL后,用二氯甲烷提取两次(每次20 mL),合并二氯甲烷层,并将其蒸干.用乙腈(1+9)溶液2 mL溶解残渣,并过0.22 μm有机系滤膜.以Waters BEH UPLC C18色谱柱为分离柱,以不同体积比的乙腈和乙腈(5+95)溶液的混合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正离子源和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百草枯的质量浓度在0.001~0.1 mg·L-1内与其对应的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0.5 μg·L-1.在10,100 μg·kg-1等2个浓度水平进行加标回收试验,回收率依次为71.0%,89.2%,测定总量的相对标准偏差(n= 6)依次为11%,1.1%.%UHPLC-MS/MS was applied t o the determination of paraquat in tea.(2±0.02)g of homogenized sample of tea was extracted with H2SO4(7+13)solution.The extract(5 mL)was purified by passing through SPE column,and then 15 mL of 5 mol·L-1NH4Cl solution was used for elution.12 mL of 12 mol·L-1NaOH solution and 1 mL of 10 g·L-1potassium ferricyanide solution were added in the eluate.The solution was extracted twice with dichloromethane(20 mL each).The combined dichloromethane layer was evaporated to dryness.The residue was taken up with 2 mL of acetonitrile(1+9)solution,and then the solution was filtered on 0.22 μm organic filtering membrane.Waters BEH UPLC C18chromatographic column was used as stationary phase,and the mixture of acetonitrile and acetonitrile(5+95)solution mixed in different

水质联苯胺的测定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水质联苯胺的测定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警告:实验中使用的溶剂和试剂均具有一定的毒性,对健康具有潜在的危害,应尽量避免与这些化学品的直接接触。样品制备过程应在通风橱中进行,操作时应按规定要求佩戴防护器具,避免接触皮肤和衣物。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联苯胺的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本标准适用于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联苯胺的测定。 取水样500mL,浓缩倍数为125倍时,本标准测定联苯胺的方法检出限为0.010μg/L,测定下限为0.040μg/L。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5750.2-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水样的采集与保存 GB/T 5750.3-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水质分析质量控制 GB/T 32465化学分析方法验证确认和内部质量控制要求 GB/T 33087仪器分析用高纯水规格及试验方法 HJ/T 91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HJ/T 164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3 方法原理 本方法采用固相萃取柱对水中的联苯胺进行富集,经甲醇洗脱后,进入液相色谱分离后串联质谱检测,根据保留时间、碎片离子质荷比定性,外标法定量测定。 4 试剂和材料 4.1 固相萃取柱:HLB(6mL,200mg)或等效固相萃取柱。 4.2 高纯水:水质满足GB/T 33087的规定。 4.3 甲醇:色谱纯。 4.4 氮气:纯度≥99.999%。 4.5 乙酸铵:分析纯。 4.6 硫代硫酸钠:分析纯。 4.7 联苯胺标准溶液:ρ=100mg/L,溶剂为甲醇,有证标准物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