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乙草胺的功能主治

乙草胺的功能主治

乙草胺的功能主治

1. 乙草胺简介

乙草胺是一种广谱除草剂,属于吡嗪酮类化合物。它适用于多种作物和杂草,

对于一些难以控制的杂草具有显著的效果。乙草胺具有快速吸收和传导能力,可以通过叶片和根部进入植物体内,对杂草进行根除,从而提高作物的产量。

乙草胺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对于控制一些对作物有害的杂草,提高农

作物的品质和产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下面将介绍乙草胺的功能主治。

2. 乙草胺的功能主治

•防治狗尾草:乙草胺对狗尾草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狗尾草是一种常见的杂草,生长迅速,严重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乙草胺能够有效地抑制狗尾草的生长,减少对作物的竞争,从而提高作物的产量。

•控制苜蓿草:苜蓿草是农田中常见的杂草之一,它的生长速度快,抢夺农作物的养分和水分,对作物生长造成严重影响。乙草胺可以有效地控制苜蓿草的生长,减少其对作物的竞争,改善作物的生长环境。

•抑制蓼科植物:乙草胺对蓼科植物也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蓼科植物是一类常见的杂草,生长迅速,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产生负面影响。乙草胺可以抑制蓼科植物的生长,减少农作物与杂草的竞争,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防治稗草:乙草胺对稗草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稗草是一种常见的杂草,生长繁茂,对农作物产生较大的危害。乙草胺在作物生长过程中可以有效地控制稗草的生长,减少其对作物的竞争,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抑制禾本科杂草:乙草胺还具有一定的抑制禾本科杂草的能力。禾本科杂草是农田中常见的杂草之一,它们具有强大的生长能力,对农作物产生严重的竞争。乙草胺可以有效地抑制禾本科杂草的生长,减少对农作物的影响,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3. 乙草胺的使用注意事项

•使用乙草胺时,要按照正确的剂量和方法进行施药,避免过量使用或者不足的情况发生。

•在使用乙草胺时,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皮肤和呼吸道,避免直接接触或吸入药剂。

•在储存乙草胺时,要放置在干燥、通风、阴凉的地方,远离火源和易燃物。

•使用乙草胺时,要注意防止药剂误入水体或渗入地下水,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使用乙草胺时,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合理、安全地使用该药剂。

乙草胺作为一种广谱除草剂,对于农田中常见的一些杂草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通过合理、安全地使用乙草胺,可以更好地控制杂草的生长,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同时,使用乙草胺时,还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使用要求和注意事项,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健康和环境安全。

除草剂

仲丁灵 其他名称:地乐胺、双丁乐灵 制剂:48%乳油 除草机制:仲丁灵为选择性芽前土壤处理的除草剂,防除菟丝子时可作茎叶处理剂使用,药剂进入植物体后,主要抑制分生组织的细胞分裂,从而抑制杂草的幼芽、幼根的生长,导致杂草的死亡,对双子叶植物的地上部分抑制作用典型症状为抑制茎伸长,子叶呈革职状、茎或下胚轴膨大变脆,对双子叶植物抑制作用表现为地上部分倒状、扭曲、生长停止等。 防除对象:能防除稗草、牛筋草、马唐、狗尾草、千金子等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对马齿苋、野苋草、婆婆纳等小粒种子的阔叶杂草也有较好的防除效果,对菟丝子防效较好。 适用作物:大豆、花生、芝麻、棉田、芸豆、亚麻、黄瓜、小葱、元葱、茄子、辣椒、番茄、香菜、茴香、芹菜、菠菜、花椰菜、胡萝卜、扁豆、韭菜、苹果园、梨园、甜叶菊、豌豆、蚕豆、西瓜、甜瓜、向日葵; 使用剂量:播种前,每亩用48%乳油200-300毫升,对水30-50千克,均匀喷雾,然后播种或移栽,播种时种子必须播入药土以下。播种后出苗前,每亩用48%乳油200-250毫升对水作土表均匀喷雾,移栽缓苗后,每亩用48%乳油200-250毫升,对水30-50千克,均匀喷雾。 注意事项:施药后在土壤干旱时要浅混土,一般混土深度3-5厘米,使用时要穿好防护服,防治药液溅到皮肤上或眼睛内。 精喹禾灵 其他名称:精禾草克; 制剂:5%、8%乳油 除草机制:精喹禾灵为选择性内吸传导性茎叶处理除草剂。药剂通过杂草茎、叶吸收,向上和向下双向传导。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在24小时内药剂可传遍全株,主要积累在顶端及节间分生组织中,抑制细胞、脂肪酸合成,2-3天后,新叶变黄,生长停止,4-7天茎叶坏死,10天左右整株枯死,多年生杂草受药后迅速向地下根茎组织传导,使其节间和生长点遭到破坏,失去再生能力。 防除对象:可防除稗草、牛筋草、马唐、狗尾草、看麦娘、画眉草等禾本科杂草,增加用药量,也可以防除白茅、芦苇等多年生杂草、对莎草、阔叶杂草无效。 适用作物:大豆、花生、油菜、棉花、甜菜、甘蓝、白菜、芝麻、西瓜、番茄、马铃薯、烟草、亚麻、苹果、葡萄、蔬菜、西瓜、药材、向日葵、芸豆、苎麻、香蕉、菠萝、荔枝、柴胡。

29七种玉米田常用除草剂

七种玉米田常用除草剂 发布者:管理员发布时间:8月29日 玉米田杂草多,常见的就达43种,其中单子叶杂草12种,双子叶杂草31种。防除玉米田杂草,采取化学除草方法省工、省力、省时。现介绍7种常用的玉米田化学除草剂。 1.阿特拉津又名莠去津,剂型为40%胶悬剂,是玉米田常用的广谱性除草剂。在玉米播种后出苗前使用,即玉米播种后马上喷施阿特拉津,每667平方米用药量为200~300毫升。需要注意的是阿特拉津在土壤中持效期较长,施药量过大时易伤害后茬敏感作物(如油菜等),所以一般采用茎叶喷雾的方法化除杂草,时间在玉米3~5叶期,杂草2~3叶期。 2.乙草胺乙草胺(50%乳油)是我国生产量最大的一种除草剂。在玉米播种后出苗前使用,每667平方米用药量为150~200毫升。该除草剂对大豆、花生安全,故适用于玉米与大豆、花生间作的地块。乙草胺主要防治1年生禾本科杂草,对双子叶杂草防效较差。 3.丁草胺剂型为50%、60%乳油,在玉米播种后出苗前使用,每667平方米用药量为,60%丁草胺125~150毫升或50%丁草胺150~185毫升。丁草胺对大豆、花生安全,故适用于玉米与大豆、花生间作的地块。 4.乙莠水是阿特拉津与乙草胺的混配剂,在玉米播种后出苗前使用,每667平方米用量200~300毫升。应注意乙莠水不能用于玉米与大豆、花生间作的地块,只适用于玉米单作的地块。 5.克草灵45%悬乳剂,系山东莱阳农学院农学系杂草研究室开发成功的一种除草混配剂,是用于防除玉米田混生杂草群落的新型、安全、高效除草剂。经过多年的大田试验证明,克草灵1次使用即可防除夏玉米田间所有种类的杂草,除草效果达90%以上,持效期60天。最佳使用时期是玉米播种后出苗前或玉米出苗后 10~15天,667平方米用药量200~250毫升。药剂使用前要充分摇动晃匀,药剂加入喷雾器内对水后也要搅拌均匀,对水量每667平方米30~35千克。要选择无风天气使用,以防止药液飘移到敏感作物如大豆、花生、棉花上造成药害。 6.拉索通用名是甲草胺(43%乳油),又名草不绿。拉索是选择性芽前除草剂,可被植物幼芽吸收,使杂草幼芽期不出土即被杀死。在玉米播种后出苗前使用,每667平方米用量150~300毫升,对水30~35千克,均匀喷雾。拉索对大豆安全,因此适用于玉米、大豆间作地块的化学除草。 7.施田补33%乳油,是一种广谱性旱田作物除草剂,适用范围广,特别是适用于各种地膜覆盖作物,可有效防除多种一年生单子叶和阔叶杂草,持效期长,药效稳定。施田补适用于棉花、玉米、蔬菜、花生、向日葵等。(陕西农业信息网)

常见的农药

杀虫剂: 一、按作用方式分类: 1胃毒剂:通过口器及消化系统进入体内,引起害虫中毒死亡,对刺吸口器害虫无效。 2触杀剂:通过接触害虫体壁渗入体内,使害虫中毒死亡,适用于各种口器的害虫,对于体表具有较厚保护物的害虫效果不佳。 3熏蒸剂:在常温常压下能气化或分解成有毒气体,通过害虫的呼吸系统进入虫体中毒死亡。熏蒸剂一般应在密闭条件下使用,除非在特殊情况下,例如土壤熏蒸,否则在大田条件下使用效果不佳。 4内吸杀虫剂:通过植物的根、茎、叶或种子,被吸收进入植物体内,并在植物体内输导。害虫危害植物时取食而中毒死亡。仅能渗透植物表皮而不能在植物体内传导的药剂,不能称为内吸性药剂。 5特异性杀虫剂:不是直接杀死害虫,而是通过药剂的特殊性能,干挠或破坏昆虫的正常生理活动和行为以达到杀死害虫的目的,或影响其后代的繁殖,或减少适应环境的能力以达到防治目的。这类药剂按其不同的生理作用又可分为以下几类: A拒食剂:害虫取食后,拒绝取食而致饿死。 B诱致剂:引诱害虫前来,再集中消灭。 C不育剂:破坏正常的生理功能,使害虫不能正常繁殖,或减少适应环境的能力以达到防治目的。 D昆虫生长调节剂:破坏害虫正常生理功能致使害虫死亡。包括保幼激素、蜕皮激素、脑激素及抗保幼激素、抗几丁质合成剂等等。 E驱避剂:药剂不具有杀虫作用,但许多杀虫剂兼有多种作用,如不少有机磷杀虫剂兼有胃毒、触杀、内吸和熏蒸几种作用。 不少有机磷类杀虫剂兼有胃毒、触杀、内吸和熏蒸几种作用。 二、按来源及化学组成分类: 合成有机杀虫剂品种多、用途广,是目前杀虫剂的主要品种,按其化学结构不同,又可分为以下几类: 1有机氯类:如林丹等 2有机磷类:如毒死蜱、乙酰甲胺磷、哒嗪硫磷等。 3氨基甲酸酯类:如丁硫克百威、唑蚜威、硫双威等。 4沙蚕毒类:如杀虫双、杀虫单、杀螟丹等。 5脲类:如氟啶脲、灭幼脲、氟虫脲等。 6拟除虫菊酯类:如S-氰戊菊酯、氯氟氰菊酯、甲醚菊酯等。 7其他类:如氟虫腈、吡虫啉、虫螨腈等。 有机磷杀虫剂: 久效磷:纽瓦克;铃杀;亚素灵。 敌敌畏:二氯松;DDVP;DDVF;Des" 磷胺:大灭虫;福斯胺;迪莫克;弗司发米东;赐未松。 敌百虫:anthon;dipterex;chlorofos;DEP" 甲基对硫磷:甲基一六O五;甲基1605;甲基巴拉松。 对硫磷:一六O五;乙基1605;巴拉松;" 吡唑硫磷:氯吡唑磷; 氯唑磷:异唑磷;米乐尔;异丙三唑硫磷;异丙三唑磷;" 哒嗪硫磷:哒净松;杀虫净;哒净硫磷;苯哒嗪硫磷;必芬松。

10%乙草胺·苄嘧磺隆WP防除水稻抛秧田杂草效果

10%乙草胺·苄嘧磺隆WP防除水稻抛秧田杂草效果 摘要:通过田间试验研究10%乙草胺·苄嘧磺隆WP对水稻抛秧田杂草的控制效果和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为水稻抛秧田草害的化学防控提供依据?试验结果表明,10%乙草胺·苄嘧磺隆WP对水稻抛秧田的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L.)Beauv]?鸭舌草[Monochoria vaginalis(Burm.F.)]?异型莎草(Cyperus difformis L.)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用量为60~120 g(a.i)/hm2的10%乙草胺·苄嘧磺隆WP对杂草的综合鲜重防效和综合密度防效分别为86.64%~99.08%?89.88%~99.44%,优于对照药剂50%乙草胺EC和10%苄嘧磺隆WP?10%乙草胺·苄嘧磺隆WP增产效果优于对照药剂,在水稻抛秧田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关键词:乙草胺·苄嘧磺隆;水稻抛秧田;杂草防除Effects of Wettable Powder Mixed with Acetochlor and Bensulfuron-Methyl for Control of Weeds in Seedling-Throwing Transplanted Rice Fields Abstract: To provide guidance for chemical weed management in seedling-throwing transplanted rice fields, trials were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n weed control and crop yield of a fertilizer formulation mixed with acetochlor and bensulfuron-methy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0% acetochlor and bensulfuron-methyl WP had good control effects on Echinochloa crusgalli(L.) Beauv, Monochoria vaginalis(Burm.F.), Cyperus difformis L. in seedling-throwing transplanted rice fields. The overall fresh control effects and density control effects are 86.64%~99.08% and 89.88%~99.44% at 60~120 g(a.i)/hm2, and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50% acetochlor EC and 10% bensulfuron-methyl WP. The application of 10% acetochlor and bensulfuron-methyl WP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yield of rice which was better than those control herbicides. It has good application prospects in seedling-throwing transplanted rice fields. Key words: acetochlor and bensulfuron-methyl; seedling-throwing transplanted rice fields; weed control 乙草胺是芽前土壤处理剂,用于作物播种后出苗前的土壤表面处理?禾本科杂草由幼芽吸收乙草胺,阔叶杂草由根和幼芽吸收,植物体内的乙草胺能干扰核酸代谢和蛋白质合成,使幼芽?幼根停止生长,最终死亡?乙草胺在土壤中持效期2个月左右,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及部分阔叶杂草效果较好[1]?苄嘧磺隆是选择性内吸除草剂,在水中能迅速扩散,被杂草根部和叶片吸收后转运到植株各部位,抑制乙酰乳酸合成酶的活性,从而阻碍几种氨基酸的合成,阻止细胞分裂和生长,使杂草生长受阻?幼嫩组织生长不良,最终使杂草叶部和根部坏死[2]?苄嘧磺隆常用于防除稻田阔叶杂草和莎草科杂草,如鸭舌草?眼子菜?节节菜?野慈姑和牛毛草?异型莎草?水莎草等,对稗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本试验旨在研究杀草谱不同的苄嘧磺隆和乙草胺复配后的除草效果,以及苄嘧磺隆和乙草胺复配剂防除杂草对水稻产量以及杂草氮?磷?钾和水分吸收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南湖试验基地进行,试验地为典型的稻油轮作田,田地平坦,肥力均匀,排灌方便?土壤属于侧渗型水稻土,pH 6.5~7.3?有机质含量1.3%左右?于6月25日抛秧,抛秧密度为13 cm×17 cm,每公顷施底肥复合肥225 kg,追施尿素150 kg,按照常规方法进行田间管理?田间杂草群落主要由稗草[Echinochloa

中药材黄芪的栽培技术

中药材黄芪的栽培技术 黄芪别名锦芪、锦黄芪等,为豆科黄芪属植物。在黑龙江省“北药开发”项目中,选用的是东北黄芪(膜荚黄芪),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50-80cm,为正品黄芪。它是以根入药的常用中药。具有补气固表、利水退肿、托毒排脓、生肌等功能。主治表虚自汗和盗汗、气虚血脱、脾虚泄泻、痈疽不溃或溃不收敛以及一切元气不足等症。 1.选地、整地和施肥 黄芪系深根作物,应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向阳高燥的中性或微酸性砂质壤土,平地或向阳的山坡均可种植,前茬以禾本科作物为宜。于早春利用灭茬(旋耕)深松起垄机进行土壤深松起垄或小四轮悬挂凿式深松铲深松起垄,深度达35cm以上,利于保墒,同时提高出苗率20%-30%.加深耕作层,改善耕层结构,利于根系伸长、增粗、分叉减少,既提高产量,又提高质量等级。结合整地化肥深施到耕层15cm左右做基肥,每667平方米施入有机肥3000-4000kg,三元素复合肥(N、P、K各15%)20kg,配以复合生物菌肥1kg. 2.种植方法采用种子繁殖方法 2.1种子处理由于黄芪种子种皮坚硬不易透水,存在休眠状态,故必须以机械、物理或化学方法促使其发芽。 2.1.1沸水催芽将选好的种子放入沸水中搅拌1min立即加入冷水,将水温调到40℃后浸泡2-4h时,将种子膨胀的部分捞出,未膨胀的种子再以40-50℃水浸泡到膨胀时捞出,加覆盖物闷12h,待萌动时播种。 2.1.2机械损伤将种子用石碾快速碾数遍,使外种皮由棕黑色有光泽的变为灰棕色表皮粗糙时为度,以利种子吸水膨胀。亦可将种子拌入2倍的细砂揉搓,擦伤种皮时,即可带砂下种。 2.1.3硫酸处理对老熟硬实的种子,可用70%-80%浓硫酸溶液浸泡3-5min,取出迅速置流水中冲洗半小时后播种,此法能破坏硬实种皮,发芽率达90%以上,但要慎用。 2.2播种采用直播方式。春播在“清明”前,秋播在“白露”前后。在垄上开沟8-10cm,施入三元素复合肥(N、P、K各15%)10kg做种肥,复土5cm,踩底格子后采用条播方式,把处理好的种子均匀撒入沟内,再复土3-5cm 镇压一次即可。一般每667平方米用种量2-3kg. 3.田间管理 3.1间苗、定苗、补苗当苗高5-7cm时进行第一次间苗,通过2-3次间苗后,每隔8-10cm留壮苗1株。如遇缺棵,应小苗带土补植,也可重播催芽籽补苗。 3.2中耕除草黄芪幼苗生长缓慢,不注意除草易造成草荒,因此,在苗高5cm左右时,要结合间苗及时进行中耕除草。第2次于苗高8-9cm,第3次于定苗后各进行中耕除草1次。第二年以后于5、6、9月各除草一次。 3.3追肥黄芪喜肥,在生长第1、2年,每年结合中耕除草追一次肥,每667平方米追施腐熟人畜粪水1000kg 或三元素复合肥(N、P、K各15%)7-8kg.第一年冬季枯苗后每667平方米施入厩肥2000kg加三元素复合肥(N、P、K各15%)10kg、饼肥150kg,混合拌匀后于行间开沟施入,施后培土防冻。 3.4打顶为了控制植株高度生长,减少养分的消耗,于7月底前进行打顶。可以增产。 4.病虫害防治 4.1白粉病高温多湿的7-8月间为盛发期,危害叶片和荚果。受害叶片两面和荚果表面均生有白色绒状霉斑,后期出现很多小黑点,严重减产。可于发病初期用25%粉锈宁1500倍液或1:1:120波尔多液喷雾2-3次,效果较好。 4.2黄芪紫纹羽病俗称“红根病”。因发病后根部变成红褐色,先由须根发病,而后逐渐向主根蔓延,根部自皮层向内部腐烂,最后全根烂完。防治方法:除清除病残体、轮作、雨季排水外,可结合整地每667平方米用70%敌克松1.5-2.0kg进行土壤消毒或发病初期用多菌灵、甲托、退菌特等灌根。 4.3蚜虫7-8月份发生,为害嫩梢,高温干旱年份尤为严重,可用40%乐果1000-1500倍或50%避蚜雾2000-3000倍喷雾防治。 4.4豆荚螟成虫在黄芪嫩荚或花包上产卵,孵化后幼虫蛀入荚内咬食种子。老熟幼虫钻出果荚外,入土结茧越冬。在花期用敌敌畏或敌杀死按用量每隔7天喷施一次,连续喷3-4次,直到种子成熟为止。 5.留种与采种 黄芪播后于第2年开花结籽。当秋季果荚下垂黄熟,种子变褐色时立即采收,否则果荚开裂,种子散失难以收集。因种子成熟期不一致,应随熟随采。果荚采回后,晒干脱粒,除净杂质,通过风选或水选,剔除瘪籽和虫蛀籽,选籽粒饱满而有褐色光泽的优良种子贮藏备用。 6.采收与加工

常用农药药害一览表

常用农药药害一览表 常见农药敏感作物 一、除草剂 1、乙草胺 乙草胺在草莓、西瓜、莴苣上禁止使用。因为草莓、西瓜、莴苣对乙草胺极度敏感,使用后会发生药害甚至死亡。乙草胺在很多作物上不建议推荐,除非有登记,而且在已经取得登记的作物上使用时,也要注意不能有积水,否则也容易产生药害。比如90%的乙草胺,它在油菜、棉花上都有登记,但如果有积水,油菜、棉花也会发生药害甚至死亡。 2、扑草净 虽然扑草净登记可以用于水稻,但由于用量药很难把握,一般不推荐在水稻田上使用。 二、杀虫剂 1、毒死蜱 不能在瓜类、莴苣的苗期使用,特别是西瓜苗期,绝对不能用毒死蜱。 2、有机磷农药 辛硫磷、三唑磷不能在瓜类上使用,吡虫啉也不推荐使用。 菊酯类农药、阿维菌素等相对安全一些,但要严格控制浓度。 另外高粱上用药要特别注意,因为高梁对许多杀虫剂敏感,比如敌百虫、敌敌畏等。 三、杀菌剂 1、无机铜制剂 氢氧化铜、硫酸铜禁止在桃李上使用,否则会造成落花落果;铜制剂、含硫制剂尽量不要在作物开花期和幼果期施用。

2、三唑类杀菌剂 三唑酮,戊唑醇,氟硅唑,丙环唑等,使用时一定要严格掌握浓度,不能随意加大用量,否则会抑制作物生长。 四、杀螨剂 炔螨特等杀螨剂在柑桔新梢使用时要严格控制浓度,不能低于3000倍使用,在南方蜜柚上尤其要注意,非常容易产生药害。 另外,应注意在高温时或在棚室里时,或者是在作物开花、幼果时期,注意药剂浓度,以免药害发生。 药害常见症状 1、黄化:一般较轻,主要是过量农药阻碍了叶绿素的正常合成所引起。按药害轻重,有叶片发黄和全株发黄之分。叶片发黄又有心叶发黄和老叶发黄二类。 2、斑点:主要表现在作物叶片和果实皮上。常见的药害斑有褐斑、黄斑、网斑等几种。 3、畸形:大部分是由激素类农药导致,作物茎、叶、果实和根部均可表现畸形,常见的畸形有卷叶、丛生、根肿、畸形穗、畸形果等。 4、生长停滞:大部分是由三唑类农药或抑制类激素类农药引起的,表现为抑制了作物的正常生长,使植株生长缓慢。 5、不孕:在作物生殖生长期用药不当而引起,造成雄性不育或无法授粉,从而无法结果(结籽)。 6、脱落:大多表现在果树及部分双子叶植物上,用药不当后出现大量的落叶、落花、落果现象。 7、枯萎:药害较重,整株表现症状,叶片枯焦,植株萎缩,以致死苗。 药害的补救措施

部分常用除草剂药害产生原因及预防补救措施

部分常用除草剂药害产生原因及预防补救措施近年来,随着除草剂种类的增多和使用数量的增加,农民反映除草剂 药害的案例也越来越多。了解除草剂药害症状、产生原因,利于咱们在农 业技术指导中做出正确判断和及时给出预防补救措施。目前又正值除草剂 药害高发期,那现在我就咱们当地几种常用除草剂对作物产生药害原因及 预防补救措施与大家共同学习,古语说:“温故而知新”,希望在这次共 同学习中大家都有所收获,不足之处也敬请批评指正。 一、乙草胺 乙草胺是选择性芽前土壤封闭处理剂,生产上用在玉米、油菜、大豆、花生田的播后苗前封闭除草。施入土壤后药物被植物幼芽吸收,在植物体 内干扰核酸代谢及蛋白质合成,使幼芽、幼根停止生长。 (一)乙草胺药害症状 玉米田在使用乙草胺封闭除草产生药害表现为两种症状:一种是在玉 米种子发芽出土前,玉米芽中毒弯曲严重变形不能出土,造成缺苗;一 种是在玉米出苗时芽俏中毒僵硬变成锥形,造成新叶无法正常生长展开, 部分干枯死掉或直到芽俏干枯破裂,新叶才扭曲的展开,最终多数形成弱 苗导致小棒或空杆。 (二)玉米地使用乙草胺产生药害分析: 1.用药量大,兑水量少用50%乙草胺乳油防治玉米田间杂草,每亩 用药量在100~150毫升,对水30—45公斤喷雾,在土壤表面形成很好的 封闭层,防效可达95%;超出此用药量范围就容易产生药害,生产中有 的农民为了省工省力都少用水且加大用药量,每亩用药量达200~400毫

升,对水量20~25公斤,个别的每亩用药量500毫升以上,所以产生药害。 2.施药后降雨遇高温,种子播后萌发出苗期遇20~30毫米大雨,将土壤表层的乙草胺除草剂通过雨水渗透到土层内,直接接触玉米种子根使之受害枯死;雨后高温烈日,水分蒸发量大,根系受害后吸收水分养分的能力降低,造成小苗生长受阻,僵苗不发。 3.乙草胺只能用于作物播后苗前,不能用于玉米出苗后。各种除草剂都有安全合适的施药时间,用药时间不适宜也会引起药害。 (三)预防补救措施 1、首先,培训普及农民科学技术知识十分必要:有的农民在玉米田产生乙草胺药害时,认识不到是药害,总以为是种子的问题,所以要利用各种形式的科学培训,努力提高广大农民科学用药的技术水平。学会因地确定乙草胺用量,按要求兑水,喷洒均匀,提高封闭效果,改变农民加大除草剂用量才能取得理想除草效果的错误认识。 2、玉米产生乙草胺药害后要根据药害程度采取不同的补救措施。一般药害较轻能保85%以上苗的地块不需要处理;保苗60-80%的地块要及时补种,补种的原则是缺两颗苗补种一穴,缺三颗苗补两穴,不能补全,以免补种苗被欺形成三类苗;缺苗60%以上就要及时毁种,避免贻误农时。补种的苗在五、六片叶时追施一次氮肥促进生长。玉米受乙草胺药害多在玉米种子发芽出土前或玉米出苗时受药害,植株弱小,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腐殖酸、叶面肥都没有什么作用。 二、烟嘧磺隆(又名烟磺隆、玉农乐)

常见的酰胺类除草剂品种

常见的酰胺类除草剂品种 常见的酰胺类除草剂品种 1、甲草胺(alachlor) ,应用作物:玉米、大豆、花生、棉花、甘蔗、油菜、烟草、洋葱、番茄、辣椒。代表品种:拉索 2、乙草胺(acetochlor) ,应用作物:玉米、大豆、花生、甘蔗、油菜。代表品种:禾耐斯 3、异丙甲草胺(metolachlor),应用作物:玉米、大豆、花生、棉花、甘蔗、油菜、烟草、芝麻、亚麻、红麻、茄科蔬菜。代表品种:都尔 4、丙草胺(pretilachlor),应用作物:水稻、大豆、玉米、花生、甘蓝。代表品种:扫弗特(扫弗特是含有安全剂的丙草胺)。 5、丁草胺(butachlor) ,应用作物:主要用在稻田;墒情特别好的旱地也可施用。代表品种:马歇特 6、敌稗(propanil) ,应用作物:稻田。代表品种:敌稗 7、萘丙酰草胺(napropamide),应用作物:烟草、果菜、叶菜、大豆、花生。代表品种:大惠利 氯乙酰胺类除草剂是芽前土壤处理剂,主要由萌发的幼芽吸收(禾本科杂草的胚芽鞘,阔叶杂草的上、下胚轴),根部吸收是次要的;敌稗作为茎叶处理剂,易被植物的叶片吸收,在体内传导有限;而大惠利能被植物的根、叶吸收,但大惠利只作土壤处理剂,从根部吸收的药剂能传导到茎叶。 酰胺类除草剂的作用位点还不太清楚。氯乙酰胺类除草剂可抑制脂肪酸、脂类、蛋白质、类异戊二烯(包括赤霉素)、类黄酮的生物合成;敌稗抑制光合系统II的电子传递和花青素、RNA、蛋白质的合成,也影响细胞膜;大惠利抑制细胞分裂和DNA的合成。 酰胺类除草剂的选择性主要是由于植物的代谢(共轭和降解)差异,如敌稗在水稻和稗草之间的选择性由于水稻中芳基酰胺酶的含量比稗草中的高。芳基酰胺酶能迅速把敌稗降解成无活性的3,4-二氯苯胺和丙酸。杂草和作物根部所处的深度不一样和种子结构不同也是酰胺类土壤处理剂选择性的原因之一。 甲草胺、乙草胺、丙草胺、丁草胺和异丙甲草胺等氯乙酰胺类除草剂在土壤中的持效期为1-3个月,对下茬作物无影响。而萘丙酰草胺在土壤中半衰期较长,用量高时,对下茬敏感作物可能产生药害。敌稗在土壤中很快降解,而无残留活性。 氯乙酰胺类除草剂为土壤处理剂,能有效地防除未出苗的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一些小粒种子阔叶杂草,对已出苗杂草无效;萘丙酰草胺也是土壤处理剂,但杀草谱比氯乙酰胺类除草剂广;敌稗为茎叶处理剂,土壤处理活性差。甲草胺、乙草胺和异丙甲草胺是旱地除草剂,其活性大小为:乙草胺>异丙甲草胺>甲草胺。丁草胺、扫弗特和敌稗用在稻田,防除稗草。 酰胺类土壤处理除草剂的药效受土壤墒情影响较大。在土壤干燥时施药,且施药后长期

乙草胺的功能主治

乙草胺的功能主治 1. 乙草胺简介 乙草胺是一种广谱除草剂,属于吡嗪酮类化合物。它适用于多种作物和杂草, 对于一些难以控制的杂草具有显著的效果。乙草胺具有快速吸收和传导能力,可以通过叶片和根部进入植物体内,对杂草进行根除,从而提高作物的产量。 乙草胺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对于控制一些对作物有害的杂草,提高农 作物的品质和产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下面将介绍乙草胺的功能主治。 2. 乙草胺的功能主治 •防治狗尾草:乙草胺对狗尾草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狗尾草是一种常见的杂草,生长迅速,严重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乙草胺能够有效地抑制狗尾草的生长,减少对作物的竞争,从而提高作物的产量。 •控制苜蓿草:苜蓿草是农田中常见的杂草之一,它的生长速度快,抢夺农作物的养分和水分,对作物生长造成严重影响。乙草胺可以有效地控制苜蓿草的生长,减少其对作物的竞争,改善作物的生长环境。 •抑制蓼科植物:乙草胺对蓼科植物也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蓼科植物是一类常见的杂草,生长迅速,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产生负面影响。乙草胺可以抑制蓼科植物的生长,减少农作物与杂草的竞争,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防治稗草:乙草胺对稗草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稗草是一种常见的杂草,生长繁茂,对农作物产生较大的危害。乙草胺在作物生长过程中可以有效地控制稗草的生长,减少其对作物的竞争,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抑制禾本科杂草:乙草胺还具有一定的抑制禾本科杂草的能力。禾本科杂草是农田中常见的杂草之一,它们具有强大的生长能力,对农作物产生严重的竞争。乙草胺可以有效地抑制禾本科杂草的生长,减少对农作物的影响,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3. 乙草胺的使用注意事项 •使用乙草胺时,要按照正确的剂量和方法进行施药,避免过量使用或者不足的情况发生。 •在使用乙草胺时,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皮肤和呼吸道,避免直接接触或吸入药剂。 •在储存乙草胺时,要放置在干燥、通风、阴凉的地方,远离火源和易燃物。

除草剂分类大全

除草剂分类大全(一)、按除草剂的作用方式分类 1、选择性除草剂 除草剂在不同植物间具有选择性,即能毒害或杀死杂草而不伤害作物,甚至只毒杀某 (二)、按使用方法分类 1、土壤处理剂 土壤处理剂也叫做苗前封闭剂,施用于土壤中,通过杂草的根、芽鞘或下胚轴等部位吸收而发挥除草作用,可防除未出土杂草,对已出土的杂草效果差一些,一般在作物播前、播后苗前或移栽前施用,如乙草胺、异丙甲草胺、氟乐灵等。

2、茎叶处理剂 指用于杂草苗后,施用在杂草茎叶上而起作用的除草剂,如精喹、烟嘧磺隆。 很多除草剂既可作为土壤处理剂也可作为茎叶处理剂,被称为土壤处理剂是因为它在土壤中的药效更强些,如氰草津,以根吸收为主,也可由茎叶吸收。 应该说明,这种分类中所讲的苗前苗后中的“苗”严格地讲是“杂草苗”,而不是“作 类除草剂在施用时要求尽量均匀。如百草枯,如果只覆盖了少量杂草叶面,其余的大量叶面仍能正常进行光合作用,杂草会表现出受害症状,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然后又慢慢恢复生长能力。 2、内吸传导型除草剂 这类除草剂在被杂草吸收后,能够在其体内传导,药剂能到达未着药部位,甚至传遍

全株。如草甘膦,可以由杂草茎叶吸收,经传导到达其余的部位,甚至到达根部,而使杂草彻底死亡。 有的除草剂既可触杀,又可内吸,但会有一种方式是主要作用方式。比如虎威,可以触杀叶片,也可以被根吸收,但在应用中以触杀叶片为主。 与杂草的分类相同,上述分法应联系起来看待,如百草枯是触杀型灭生性茎叶处理剂, 开发较早,共有7个品种,如麦草畏等。羧酸类除草剂的作用机理属于激素型除草剂,杂草中毒症状与生长素物质的作用症状相似。自1942年发现2,4-D至今,羧酸类除草剂已有60余年的历史,但这类除草剂仍占有一定地位。如2,4-D、麦草畏等,其中2,4-D 的销售额达1.2亿美元,麦草畏的销售额在除草剂中居11位。 主要包括2,4-D,2-甲-4-氯苯氧乙酸和它们的钠盐、胺盐等,这是生长素类除草

除草剂化学分类

除草剂化学分类 1.苯氧羧酸类(2,4-d类)杀草原理 被植物的根、茎和叶吸收 通过木质部或韧皮部在植物体内上下传导在分生组织积累 它具有植物生长素的功能。主要特征 1)低用量时具有激素作用,能够刺激植物生长,高用量时具有选择性除草作用。2)茎叶处理时主要应用于禾本科作物田,土壤处理主要为大粒种子的作物田进行封闭处理,但盐类化合物不能应用。3)主要防除阔叶杂草。 4)在禾本科作物的3叶期之后和6叶期之前施用,否则药物危害严重。5)酯类化合物活性高,但漂移严重。应注意漂流危害问题。6)都是导电除草剂。 7)不能与芳氧(基)苯氧基丙酸类混用,会明显降低芳氧(基)苯氧基丙酸类除草剂的除草效果。 2.苯甲酸(麦草畏)的主要特征:与苯氧基羧酸相同 3.芳氧(基)苯氧基丙酸类(禾草灵,精喹禾灵)杀草原理 其中大部分被植物叶片吸收,并传递到群落中根和芽的分生组织中。个别品种,如草精,不仅能被叶子吸收,还能被根吸收,并在植物中进行有限的传导。它作用于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ase),抑制脂肪酸的合成。作用于分生组织。主要特征 1)只能做茎叶处理,土壤处理基本无效。 2)它用于控制阔叶作物田的禾本科杂草,但对阔叶杂草基本无效。 3)不能与苯氧羧酸类除草剂混用,与苯氧羧酸类除草剂混用其自身除草效果明显降低。 4)都是导电除草剂。4.环己酮除草原理 被植物叶片吸收,在韧皮部传导。作用于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ase),从而抑制脂肪酸的合成。主要特性 ① 用于防治阔叶作物田的禾本科杂草(近年来已合成新化合物,可防治禾本科作物田的禾本科杂草);② 茎叶处理。 5.酰胺类(甲草胺,乙草胺,丙草胺,敌稗杀草原理

园林苗圃地常用的除草剂种类及性能

园林苗圃地常用的除草剂种类及性能园林苗圃地常用的除草剂种类及性能(林业苗圃;化学除草;除草剂;苗圃常用除草剂) 几种除草剂在苗圃中的使用苗圃常用除草剂林木苗圃化学除草技术苗圃地的化学除草技术 (一)杂草萌芽前使用的常见除草剂:封闭型除草剂。 在杂草萌芽以前,喷施在地面后借助土壤水分分布于土壤表面,形成约1cm厚的药膜,杂草种子萌发时接触药膜致死。在土壤中有一定持效期,一般在30-60天左右,个别品种持效期在6个月以上或更长。在粘土、壤土中易形成稳定的药膜,在沙土、沙壤土中难以形成稳定药膜不建议使用。对已经长出的杂草几乎没有效果。 1、圃草封。杂环类除草剂,在杂草种子萌发过程中幼芽、茎和根吸收药剂后而起作用。双子叶植物吸收部位为下胚轴,单子叶植物吸收部位为幼芽。杀草种类多,防除多种禾本科杂草及阔叶草,适用绝大多数木本植物。残效期长(长达60-90天),适用范围广,苗木芽前、芽后一个月和幼林大苗均可使用。对莎草科杂草无效。和乙氧氟草醚配合使用效果卓越。使用方法主要有喷雾法和毒土法。 2、萘丙酰草胺(敌草胺、草萘胺、大惠利)。酰胺类选择性苗前土壤处理除草剂,敌草胺能降低杂草组织的呼吸作用,抑制细胞分裂和蛋白质合成,使根生长受抑制,心叶卷曲最后死亡。可杀死多种萌芽期阔叶及禾本科杂草。禾本科杂草主要是芽鞘吸收,阔叶杂草通过幼芽及幼根吸收。 3、氟乐灵(茄科宁、特福力、氟特力)。是选择性芽前土壤处理剂,主要通过杂草的胚芽鞘与胚轴吸收。易挥发、易光解、水溶剂极小,不易在土层中移动。对已出土杂草无效。对禾本科和部分小粒种子的阔叶杂草有效,持效期长。既有触杀

作用,又有内吸作用,是选择性播前或播后出苗前土壤处理除草剂,可用于园林苗圃除草,在苗木生育期用药需洗苗后再覆土。能防除1生年禾本科杂草及种子繁殖的多年生杂草和某些阔叶杂草。对苍耳、香附子、狗牙根防除效果较差或无效;对出土成株杂草无效。一般在杂草出土前作土壤处理均匀喷雾,并随即交叉耙地,将药剂混拌在3-5cm深的土层中,在天旱季节,还要镇压,以防药剂挥发、光解,降低药效。对杉木种子发芽无抑制作用,而且发芽率高于对照区,持效期较长,是土壤处理较理想的除草剂。 4、甲草胺(拉索、草不绿、杂草锁)。低毒,选择性芽前除草剂,可被植物幼芽吸收向上传导,苗后主要被根吸收向上传导。防除多数1年生禾本科杂草及某些双子叶杂草如稗草、马唐、狗尾草、碱茅、硬草、鸭跖草、菟丝子等。杂草芽前施药。 5、乙氧氟草醚(果尔、惠尔、杀草狂、割地草)。果尔可防除森林苗圃中的多种1年生窄阔叶杂草,对多年生杂草有抑制作用。其主要优点是杀草谱广,对苗木安全。果尔与其他除草剂混用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干扰植物的呼吸作用,抑制ATP的生成,使植物生长、营养吸收、物质运输所需要的能量缺乏而死亡。选择性触杀型土壤处理除草剂,可与盖草能、草甘磷混合使用。毒性极低、无残留污染。杀草种类多,对多种阔叶草效果较好,适用于针叶树和带壳出土的植物。残效期长(长达60-90天),适用范围广,苗木芽前,芽后一个月和幼林大苗均可使用。弱点对禾本科杂草防除效果差。使用方法主要有喷雾法和毒土法。 6、丁草胺(灭草特、去草胺)。为酰胺类选择性内吸传导除草剂。主要通过杂草的幼芽吸收,而后传导全株而起作用。芽前和苗期均可使用。植物吸收丁草胺后,在体内抑制和破坏蛋白酶,影响蛋白质的形成,抑制杂草幼芽和幼根正常生长发育,从而使杂草死亡。在粘壤土及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壤上使用,药剂可被土壤胶体吸收,不易被淋溶,特效期可达1-2个月。杂草出土前使用可防除稗草、马唐草、狗尾草、牛毛

除草剂打上几个小时下雨了还有效吗,附除草剂的使用方法

除草剂打上几个小时下雨了还有效吗, 附除草剂的使用方法 回答一般打完除草剂六个小时之后下雨还有效,如果在六小时内下雨,则需要根据下雨持续时间、下雨量等考虑是否重新喷药。如果降雨量达到中雨及其以上,且降雨时间过长时,除草剂基本已经被雨水冲刷掉了,需要进行重喷。重喷时注意控制减少除草剂用量,或选择不同作用机制药剂重喷,以免产生药害。 一、除草剂打上几个小时下雨了还有效吗 1、一般打完除草剂六个小时之后下雨,是不影响药效的,如果是打完除草剂六个小时以内下雨,建议等一到两周后观察田间杂草的情况,再考虑需不需要重喷。重喷时注意要控制减少用量,或选择不同作用机制药剂重喷,以避免药害,确保防效。 2、如果降雨量达到中雨及其以上的,会因田间土壤水分多,植株体内水分也会导致过多,进而稀释降低植株体内吸收的药剂含量,同时水分过多也会影响药剂在体内的传导运输等,故药剂会对杂草防效有一定影响。这种情况需要重新喷药达到防除杂草的效果。 3、如果降雨时间过长,光照不足,会影响药剂在杂草体内的传导运输,对药剂作用机制产生大的影响。这种情况需要重新喷药。 二、除草剂的使用方法 1、丁草胺 移栽田移栽后3-5天,稗草等萌动高峰时,亩用60%丁草胺乳油100-125毫升,兑水35公斤均匀喷雾,或每亩撒施5%颗粒剂1000-1200克,施药后保持浅水层3-4天。 2、乙草胺

亩用乙草胺50-70克,兑水40-60公斤后充分搅拌,在作物播种后杂草出土前均匀地喷洒在土壤表面。 3、苯达松 水稻插秧后20-30天、直播田播后30-40天、杂草生长3-5叶期,亩用苯达松64-96克,兑水30升喷雾。注意需要在施药前把田水排干,使杂草全部露出水面,然后选择高温、无风晴天喷药,将药液均匀喷洒在杂草茎叶上,喷药后1-2天再灌水入田。

除草剂的使用方法

除草剂地使用方法 种植中草药材除草一般采用化学防除地方法.中药材芽前除草剂:佛乐灵乙草胺芽后除草剂:盖草能(灵),中药材一般是双子叶植物,可选用在大豆、棉花、花生等农作物上能够使用地除草剂. .注意事项 注意化学除草剂地选择性、专一性和时间性,不可误用、乱用. 严格掌握限用剂量.除草剂使用应根据具体土质,考虑农田小气候,严格按药品说明规定地剂量范围、用药浓度和用药量使用. 合理混用药剂.两种以上除草剂混合使用时,要严格掌握配合比例和施药时间及喷药技术,并要考虑彼此间有无抵抗作用或其它副作用.可先取少量进行可混性试验,若出现沉淀、絮结、分层、漂浮和变质,说明其安全性已发生改变,则不能混用.此外还要注意混合剂增效功能,如杀草丹和敌稗混合剂除草功效比各单剂除草功效地总和要大,使用时要降低混合剂药量(一般在各单剂药量地一半以内),以免发生药害,保证药材安全. 注意施药隔离和风向,雾滴不过细,以免飘移造成邻近农田受到药害,同时注意对下茬作物地影响. 掌握好施除草剂地最佳时间和技术操作要领,妥善保存好药剂,防止错用,并搞好喷雾器具地清洗,以免误用,使其它作物产生药害. 注意环境条件对除草剂地影响,温度、水分、光照、土壤类型、有机质含量、土壤耕作和整地水平等因素,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除草剂地除草效果. 灵活用药.药用植物基部药土法施药除草,要在无露水条件下进行,以免茎叶接触药液受害.对作物籽苗、胚芽敏感地药剂,土壤处理应在播种前盖籽后施药,并尽量提高播种质量,适当增加播种量.一些移栽药材因其苗大,而杂草幼小,可采取苗带(幼苗附近~厘米宽)集中施药.耐选择性差或触杀性除草剂实施保护性施药,即将药液直接喷雾或泼浇于上表,尽量不接触药材幼苗,且不能拖延至苗体旺盛、绿叶面积大时施用.若茬口允许,可在药材播栽前采取旱地浇灌、水田湿润和盖膜诱发等措施,使杂草提前萌发,再以药剂杀灭. 目前市场上专门用于药材地除草剂不多,多为借用蔬菜、果树等除草剂.因此,必须在有实践经验地专家或技术人员指导下购买除草剂和实施除草作业,以免造成经济损失和不良后果. .适用农药 药田常见地杂草主要有稗、狗尾草、画眉草、马唐草、牛筋草、看麦娘、白茅、反枝苋、马齿苋、小鸡冠、蓼藜、猪毛菜、独行菜、荠莱、水花生、灰灰菜和田旋花等等.这些杂草不仅与药材植株争夺土壤中地营养药与水分,而且还恶化环境,传播疾病虫害,严重影响中药材地产量与质量.在杂草地防治过程中,针对不同地杂草应根据其不同地性质采用不同地方法进行防治,选用化学药剂除草,不仅省钱省工,而且比较彻底,能收到较好地防除效果. 除草剂地使用 除草剂地使用: 药材芽前除草剂:佛乐灵乙草胺药材芽后除草剂:盖 草能(灵)、闲锄 新型高效中药材专用除草剂药草封 产品性能:是选择性芽前除草剂,有效防除药材常见地稗、马齿苋、蓼、藜、猪 毛菜、荠菜等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杀草谱广,对作物安全.可根据不同地作物类 型选择播前混土,播后苗前,移栽前及苗后早期使用.

强力除草剂的配方

强力除草剂的配方 强力除草剂的配方 1、秘方一:45-90g的90%乙草胺45-90g的41%草甘膦,该秘方能够消灭发掘出野草,又可以完成土壤层封闭式锄草。 2、秘方二:40-75g的90%乙草胺40-75g的50%莠去津30-60g的41%草甘膦,该秘方能够消灭发掘出野草,完成土壤层封闭式锄草,还可用以防治多年生长野草。 一、超强力除草剂的秘方 1、1亩地应用45-90g的90%乙草胺,45-90g的41%草甘膦,既能够消灭发掘出野草,又可以做到土壤层封闭式锄草的实际效果。 2、1亩地应用40-75g的90%乙草胺,40-75g的50%莠去津,30-60g的41%草甘膦,除了能够消灭发掘出野草,具有土壤层封闭式锄草的功效之外,还能够用以防治多年生长野草。 3、1亩地应用45-40g的90%乙草胺,2-4g的苄嘧磺隆,40-80g 的草甘膦,用以免耕直播间水稻田,既能够消灭发掘出野草,又可以具有土壤层封闭式锄草的功效。 4、1亩地应用10-40g的56%2甲4氯钠盐,80-110g的41%草甘膦,对阔叶植物野草有不错的防治实际效果。 5、1亩地应用40-80g的41%草甘膦,及其适当的乙羧氟草醚,针对马齿苋有动画特效,针对一般阔叶植物也是有非常好的实际效果。 二、超强力除草剂有哪些

超强力除草剂关键有果尔、扑草净、除草剂一号、2甲4氯、盖草能、氟乐灵、钢缆、草甘膦、五氯酚钠等。除草剂归类以下: 1、依据功效方法归类 (1)可选择性除草剂:在绿色植物中间具备可选择性,可以杀掉野草而又不容易损害到农作物,或是是只消灭某一类野草。 (2)灭天性除草剂:针对农作物和野草欠缺可选择性,可以杀掉全部的绿色植物。 2、依据除草剂操作方法归类 (1)土壤层改性剂:关键在农作物栽种前或是是栽种后出芽前应用,根据野草的根、下胚轴、芽鞘等位置消化吸收而充分发挥。 (2)叶茎改性剂:在野草出芽后,立即喷撒到野草的叶茎上,进而充分发挥。 3、依据传导性耳聋能归类 (1)触杀型除草剂:喷撒之后,只是对药水触碰位置造成功效,非常少在绿色植物身体传输。 (2)内吸传输型除草剂:喷撒之后,被野草消化吸收并在野草身体传输,抵达未着药位置,进而消灭野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