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3年乙草胺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2023年乙草胺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2023年乙草胺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乙草胺是一种有效的草甘膦类除草剂,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园艺和公共绿化等领域。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农产品品质及生产效率的不断追求,乙草胺行业市场需求逐年增大,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一、市场规模分析

乙草胺是一种国家重点推荐的除草剂,具有杀草快、覆盖范围广、持效期长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大田作物、水稻、果树等控制田园杂草,以及公共场所绿化环境维护等方面。据市场分析,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乙草胺的市场规模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其中,农业领域是乙草胺的主要市场,其在水稻、玉米、小麦等大田作物中的应用占据了市场份额的近60%。另外,在果树种植、园林绿化等领域中,乙草胺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二、市场竞争分析

乙草胺行业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竞争对手有国内外多家企业,随着市场逐步成熟,市场份额已逐渐被几家龙头企业把持。其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处于领先地位的企业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目前,国内的乙草胺市场主要由拜耳、巴斯夫等几家国际化企业和本土龙头企业德力股份等把持,其中拜耳公司在乙草胺领域有着较为显著的技术优势。

三、市场价格分析

由于乙草胺生产需要消耗大量的原材料和能源,因此其价格相较于其他杀菌剂来说总体较高。同时,由于每年作物的种植面积和需求量的变化,乙草胺的市场价格也具有

波动性。此外,在市场竞争压力较大的情况下,乙草胺的价格可能会出现下跌趋势,从而影响企业的盈利。因此,乙草胺企业需要根据市场情况进行灵活的定价策略,坚定市场地位,提高企业盈利。

综上所述,乙草胺市场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激烈都需要企业对市场行情状况进行及时和准确的分析,合理制定市场策略。未来,乙草胺企业将面临着如何抓住市场机遇、提高产品技术含量、拓展市场代理商渠道等方面的各种挑战。对于企业来说,要不断创新,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做好品牌形象营销,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和竞争优势。

华中农资市场分析

华中市场:中国农药销量大市场 一、区域种植结构简介 二、常见农药使用概况 三、华中农民用肥需肥特征分析 四、华中市场特征分析 一、区域种植结构简介 华中市场主要包括湖北、湖南两省,是我国主要的粮、棉、油产区之一。由于位于长江中游和洞庭湖区,地貌构成复杂,小气候多样化,南北区域跨度大,其种植结构也比较复杂,但主要以水稻、棉花、油菜、果树为主。另外,水生作物如莲藕、茭白、孛荠等种植面积也较大。 (一)湖北省 长江、汉江贯穿全省,按地理位置可分为长江以南和长江以北两大区域。长江以南即鄂东南地区;长江以北又分为江汉平原和鄂北岗地两个区域。 1.鄂东南地区:包括武汉市、黄冈市、黄石市和咸宁市四个地区,水田作物主要种植水稻为主,临江的县市以双季稻为主,南部丘陵山区则以中稻、一季稻为主。主要种植模式为:油—稻—稻,菜—稻—稻,或麦—稻,油—稻;旱地作物临江的县市以棉花、芝麻、油菜为主,南部丘陵和东部大别山区则以红薯、玉米、花生为主。 2.江汉平原:主要包括荆州地区、孝感地区和仙桃、潜江县市,是湖北省主要的粮、棉产区。主要种植结构为棉花、水稻和油菜。在河滩和坡地种植梨、桃等水果,水生作物主要是莲藕。 3.鄂北岗地:主要包括襄樊地区和宜昌地区。主要种植结构为小麦、柑桔、茶叶和水稻。 (二)湖南省 湖南省南邻广东、北临长江,典型的过度地带地理特征。按地理位置分为:湘中、湘南、湘西、湘北四个地区。 1.湘中地区:主要包括长沙、湘潭、株州、宁乡等地区。种植结构主要为水稻,种植模式主要是油—稻—稻,菜—稻—稻;旱地作物种植面积较小,主要种植:大豆、玉米及红薯。 2.湘南地区:包括衡阳、郴州、永州、邵阳地区,临广东、广西,多为山区丘陵地貌。种植结构:水稻、茶叶、果树、油菜等。低山丘陵区的邵阳、衡阳以水稻、油菜为主;南部山区的县市则以水稻、果树为主;旱作物以油菜、茶叶、药材为主。 3.湘西地区:包括湘西自治州和张家界地区,该区域地貌多为山区,种植结构以柑桔、茶叶、红薯为主,低山区域种植一季水稻,面积较小。 4.湘北地区:包括常德、岳阳等地区,位于长江南岸,包含洞庭湖区,是湖南省的主要粮、棉产区。水田作物主要种植水稻,种植模式为:油—稻—稻,麦—稻—稻;旱地作物为:棉花、油菜,该区域对农药销售需求量大。 二、常见农药使用概况 华中市场农药年销售总量约5个亿,其中杀虫剂占70%。从农药品种上来,主要是以常规品种为主,受地理条件和使用范围、技术的限制。加上湖南、湖北两省的农药生产厂家较少。

2023年乙草胺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乙草胺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乙草胺是一种用于田间除草的化学物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乙草胺主要用于农田除草,并可以有效地控制一些对农作物有害的杂草,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在市场上,乙草胺的需求量逐渐增加,并且呈现出稳定的增长趋势。 首先,乙草胺市场的需求量逐渐增加。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农民需要使用除草剂来控制农田中的杂草。乙草胺作为一种高效的除草剂,越来越受到农民的青睐。因此,乙草胺的市场需求量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 其次,乙草胺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乙草胺作为一种高效的除草剂,具有快速杀灭杂草、长效控制的特点。它可以有效地抑制杂草的生长,阻断光合作用,使杂草无法生长和繁殖。此外,乙草胺还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对作物的安全性较高。与其他除草剂相比,乙草胺具有更长的控制期和更低的毒性,受到广大农民的喜爱。再次,乙草胺市场存在一定的挑战和机遇。首先,乙草胺市场面临着一定的市场竞争压力。随着乙草胺市场需求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进入乙草胺市场,增加了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其次,乙草胺市场还面临着环境保护的压力。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度提高,对农药的安全性和环境友好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乙草胺市场需要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环保性能,满足市场需求。 最后,乙草胺市场发展具有良好的前景。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乙草胺市场的需求量将会进一步增加。此外,乙草胺作为一种高效的除草剂,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有望在市场上占据一定的份额。随着乙草胺市场的不断发展,企业可以适应市场需求,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环保性能,提高市场竞争力。

中国农药蝶变之路

中国农药蝶变之路 我国农药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行业总体水平大幅度提升,高毒农药替代进展顺利,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取得了巨大进展,其中农药技术创新起到了不可磨灭的推动作用。在这些创新基因中,当被历史铭记的,是国家科技计划的支持与导向,引领中国农药开始了自主创新与跨越式发展的新征程。华章初起--创制研究扭转中国农药运行轨迹 “ 九五”开局,国家科技计划及时启动了以农药自主创新为主要目标的南北两个农药创制中心的建设,标志着中国农药创制研究的正式起步。 “十五”和“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的滚动支持,保证了刚刚建立起来的农药创制体系的稳步发展与平稳运行,实现了农药创制品种自主开发和市场份额的重要突破,在中国农药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书写了我国农药工业发展的新篇章。 南北农药创制中心成为农药创制体系核心 至2000年底,依托于沈阳化工研究院和南开大学元素所建立的农药国家工程中心(沈阳)和农药国家工程中心(天津)(简称北方中心),与依托于上海市农药研究所、江苏省农药研究所、湖南化工研究院和浙江省化工研究院建立的国家南方农药创制中心上海基地、江苏基地、湖南基地和浙江基地(简称南方中心)等南北农药创制中心六个基地相继验收,标志着我国农药创制体系的初步建成,为我国农药创制工作的起步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本着“边建设、边运行、边出成果”的原则,在中心建设的同时还开展了探索性研究工作,初步形成了新农药创制的技术体系。 “十五”以来,以南北农药创制中心为核心,通过联合与辐射,带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贵州大学等一批科研院所及高等院校加入新农药创制行列,壮大了创制研究队伍,活跃了研究氛围,拓宽了研究思路。随着创制农药的应用技术开发,江苏扬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瑞泽农药化工有限公司、南通江山农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龙湾化工公司和山东侨昌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生产企业纷纷参与了农药创制工作,真正形成了产学研结合的农药创制氛围。农药创制体系运行平稳,成效显著 “十五”以来,国内各单位累计申请与农药创制研究相关的国内外发明专利近300件,其中国外专利24件,已获得专利授权100多件,涉及新化合物发现、创制农药研究与应用技术开发的各个阶段。 通过组合化学、高通量筛选、生物与化学相结合等新技术、新方法在创制研究中的应用,目前我国新化合物合成能力已达到3万个/年,筛选能力达到6万个/年,已有30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制农药完成临时登记,其中7个已完成创制的全过程并取得正式登记,平均每年有2个创制品种取得登记并进入市场,使中国真正成为了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具有农药创制能力的国家,受到了国外同行的高度关注。 农药创制品种自主开发和市场份额实现新突破 新产品开发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制农药品种走向市

氯乙酸市场需求现状及预测

氯乙酸市场需求现状及预测 近年来,我国氯乙酸的消费量不断增加。2006年表观消费量为25.3万吨;2007年增长到34万吨;预计2010年进一步增加到55万吨,同比增长约61.7%。 我国氯乙酸主要用于生产农药、医药、染料、羧甲基纤维素和羧甲基淀粉等。2007年的消费结构为:农药方面对氯乙酸的消费量约占总消费量的43%;羧甲基纤维素和羧甲基粉方面的消费量约占总消费量的22%;医药方面的消费量约占总消费量的6%;染料方面的消费量约占总消费量的5%;有机合成等其他方面的消费量约占总消费量的24%。 (1)农药。农药工业是我国氯乙酸的主要消费者。在农药上,氯乙酸可用于草甘磷、生产杀虫剂乐果、氧化乐果、除草剂2,4-D、乙草胺、丁草胺、甲草胺、克草胺、硫氰乙酸、萘乙酸、萘乙酸甲酯、喹恶磷、稻瘟灵、对氯苯氧乙酸等。 草甘膦作为高效、低毒、灭生性的除草剂,已经使用了25年,近年由于抗草甘膦的转基因农作物的大规模推广,使得其施用更加方便,草甘膦的市场需求迅速增长,不断替代其他类的除草剂,已经连续多年占据世界农药销售的首位。2006年全球草甘膦消费达到50万吨左右,预计全球草甘膦的需求量将以年均18%的左右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全球的需求量将达到100万吨左右。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生产国和供应国,由于草甘膦发展潜力巨大,而且我国已经完全掌握了主要的生产工艺,近年我国草甘膦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国际平均水平。2003年以来,增速维持在25%以上。我国草甘膦的生产工艺主要分为甘氨酸法和IDA法,其中甘氨酸法占75%,占据主导地位,而且新建的产能大部分仍然采用甘氨酸法。甘氨酸法中根据生产甘氨酸的工艺不同分为氯乙酸法和氢氰酸法,目前国内甘氨酸50%由氯乙酸氨解制备。有关资料显示,随着下游草甘膦行业的高度景气,甘氨酸也进入到一个黄金时代。2007年我国需甘氨酸16万吨以上,但国内供给量仅有10万吨左右,缺口很大。而2008年甘氨酸消费量将达到20万吨,2010年消费量将达到49万吨,其需求增长日益强劲。制1吨甘氨酸需氯乙酸1.6吨,再结合前面数据(20万吨×0.5×1.6=16万吨),2008年仅甘氨酸将消费氯乙酸16万吨左右,加上其他农药对氯乙酸的需求,预计到2010年农药版块将消费氯乙酸30万吨左右。 (2)羧甲基纤维素和羧甲基淀粉。羧甲基纤维素和羧甲基淀粉是我国氯乙酸的第二大消费领域。由氯乙酸生产的羧甲基纤维素(CMC))和羧甲基淀粉,作为上浆剂、粘结剂、保水剂广泛应用于纺织、油田、陶瓷、烟草、建筑等行业。

甲草胺、乙草胺、丙草胺、异丙甲草胺的区别

甲草胺、乙草胺、丙草胺、异丙甲草胺的区别 甲草胺是一种选择性芽前除草剂,主要是通过杂草的芽鞘吸收,根部和种子也可有少量吸收。主要杀死出苗前土壤中萌发的杂草,对已出土杂草无效。能被土壤团粒吸附不易淋失,也不易挥发,但可被土壤微生物分解。有效期为35天左右。甲草胺适用范围:适用于大豆、玉米、花生、棉花、马铃薯、甘蔗、油菜等作物田,防除稗草、马唐、蟋蟀草、狗尾草、秋稗、臂形草、马齿苋、苋、轮生粟米草、藜、蓼等1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对菟丝子也有一定防效。 乙草胺是选择性芽前处理除草剂,主要通过单子叶植物的胚芽鞘或双子叶植物的下胚轴吸收,吸收后向上传导,主要通过阻碍蛋白质合成而抑制细

胞生长,使杂草幼芽、幼根生长停止,进而死亡。禾本科杂草吸收乙草胺的能力比阔叶杂草强,所以防除禾本科杂草的效果优于阔叶杂草。乙草胺在土壤中的持效期45天左右,主要通过微生物降解,在土壤中的移动性小,主要保持在0-3厘米土层中。乙草胺主要的防治对象;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部分小粒种子的阔叶杂草。对马唐、狗尾草、牛筋草、稗草、千金子、看麦娘、野燕麦、早熟禾、硬草、画眉草等一年生禾本科杂草有特效,对藜科、苋科、蓼科、鸭跖草、牛繁缕、莬丝子等阔叶杂草也有一定的防效,但是效果比对禾本科杂草差,对多年生杂草无效。 丙草胺为芽前除草剂,主要用于防除禾本科杂草。产品属2-氯化乙酰替苯胺类除草剂,是细胞分裂抑制剂,用于土壤处理可防除稻田稗草、异型莎草、牛毛毡、鸭舌草、窄叶泽泻等。通常在插秧前3-5d使用。该品单施时对湿插水稻选择性较差,当与解草啶一起使用时对直插水稻有极好的选择性。如该品与解草啶的混剂对鸭舌草、异型莎草、尖瓣花、飘拂草等效果均在90%以上,而对于千金子防效达100%。丙草胺适用于水稻防除稗草、光头稗、千金子、牛筋草、牛毛毡、窄叶泽泻、水苋菜、异型莎草、碎米莎草、丁香蓼、鸭舌草等1年生禾本科和阔叶杂草。 异丙甲草胺是酰胺类选择性芽前土壤处理除草剂,相比乙草胺,具有安全性更高、适用作物种类更多的优点。但是,十几年来异丙甲草胺在国内市场始终是小品种,大多在经济作物和部分蔬菜上使用。主要原因是受到乙草胺的压制,国内乙草胺生产规模大、使用量大,价格便宜,称得上选择性除草剂中的巨无霸。

2022年行业分析三大类农药市场现状与分析

三大类农药市场现状与分析 今年农药产量持续增长,据有关数据统计,将突破去年的226.22万吨,出口量在55万吨左右,使用量为30万吨(折百计)。虽然农药产量持续增长,但需求和价格稳中有降。今年市场环境呈如下变化:一是产能过剩,恶性的价格战影响企业的盈利力量;二是节能减排、环保要求提高增加企业成本;三是人民币升值,增加出口业务的难度;四是极端气候频发对病虫草害发生趋势难以猜测,流通渠道库存增多;五是国际巨头携带优质高效品种纷纷抢滩国内市场。 一、传统杀虫剂使用量削减,替代品种需求上升 今年杀虫剂使用量削减的因素有两个:一是2022、2022年连续两年的冰冻灾难破坏了虫子的生长周期,造成了国内生态变化,虫害发生为小年。二是由于高效、长效杀虫剂的广泛使用,虫害暴发的机会削减,杀虫剂的需求萎缩,市场极度低迷。据基层植保人员反映,今年杀虫剂市场消费量比往年约削减三成,尤其是水稻用杀虫剂使用量更是大减。 1. 有机磷杀虫剂需求进一步缩减 长期以来,有机磷类杀虫剂在我国杀虫剂系列中产量位列第一,由于有机磷类中高污染、高环境风险产品较多,今年总产量进一步缩减。国家对甲拌磷、水胺硫磷、甲基异柳磷、特丁磷等双高产品进一步实行限产和限制使用,这些品种的产量大幅度下降。由于国内抗虫棉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目前已达352公顷,棉铃虫、棉红蜘蛛的发生

受到了抑制,导致丙溴磷杀虫剂用量下降。1~7月份因市场低迷,敌百虫、三唑磷开工率经常不足10%。今年由于敌敌畏大型生产企业南通江山和河北新丰整体搬迁停产,使敌敌畏原油市场空缺达1.5万吨,造成供应紧急。毒死蜱在我国推广使用已30多年,国内毒死蜱产能已高达7万吨/年,内需约为 1.8万吨/年,出口原药1万多吨,产能严峻过剩,致使毒死蜱原药生产企业基本处于成本与价格倒挂,不少企业消失亏损。 2. 替代高毒农药的产品市场销量相应上升 由于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品种的禁止使用和2022年7月1日起氟虫腈退市,吡蚜酮、毒死蜱、阿维菌素、甲维盐、啶虫脒等高毒农药替代品种的需求量相应上升。进口水稻杀虫剂中美国杜邦公司生产的氯虫苯甲酰胺(康宽)市场需求量增加,在全国销路最好。日本农药株式会社生产的垄歌和先正达公司生产的福戈牢牢占据了湖南、广东、福建等南方市场。今年农药市场中用量较大的杀虫剂品种有敌敌畏、辛硫磷、噻嗪酮、敌百虫、乐果、异丙威、杀虫双、毒死蜱、功夫菊酯、阿维菌素等。除水稻、玉米、小麦、棉花对杀虫剂的需求较大外,蔬菜、果树用药增加。近年来,甲维盐这类生物杀虫剂销量持续上升,但生物杀虫剂的成本比同效化学农药高30%左右,很多农户不太简单接受。今年杀虫剂市场显着特点就是复配农药所占市场比例越来越高。据统计,四川、湖南以阿维·氟酰胺、阿维·毒死蜱为代表的复配杀虫剂近年来在当地的市场份额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目前已占当地杀虫剂市场份额的30%左右。

2010年农药产品市场状况分析

2010年农药产品市场状况分析 2010年农药产量持续增长,据有关数据统计,将突破上年的226.22万吨,出口量在55万吨左右,使用量为30万吨(折百计)。虽然农药产量持续增长,但需求和价格稳中有降。2010年市场环境呈如下变化:一是产能过剩,恶性的价格战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二是节能减排、环保要求提高增加企业成本;三是人民币升值,增加出口业务的难度;四是极端气候频发对病虫草害发生趋势难以预测,流通渠道库存增多;五是国际巨头携带优质高效品种纷纷抢滩国内市场。 杀菌剂 评语:一批老药退伍 近年来,杀菌剂使用量在逐年增多,呈上升趋势。2010年中晚稻病害总体呈偏重发生态势,以稻瘟病、纹枯病为主,发病面积2.88亿亩。过去常用的防治稻瘟病的杀菌剂如稻瘟净、异稻瘟净因长期使用效果已不理想,以后用富士一号、三环唑等取代,因作用方式比较单一,多年使用病菌易产生抗性,防治效果逐年下降。 新扎师兄灭病威乙蒜素醚菌酯 老兵新传三唑酮瑞毒霉多菌灵 2010年一些新型的高效药剂如灭病威(多菌灵与硫磺复配而成)、乙蒜素(又名抗菌剂402)、醚菌酯等在防治稻瘟病中需求量上升。 防治水稻纹枯病主要用井冈霉素,井冈霉素是目前我国开发最为成功的生物杀菌剂,自从20世纪70年代问世以来,已经使用50多年而经久不衰,年产量在3-4万吨(按5%制剂计算),使用面积达1.5-2亿亩。这些年来,杀菌剂中咪鲜胺和戊唑醇越来越好卖。这两种杀菌剂属于低毒农药,主要防治水稻纹枯病、稻曲病和稻瘟病。 2010年上半年气候异常,全国水稻主产区病害高于往年,杀菌剂市场价格也小幅上涨,咪鲜胺原药价格由2010年的5.8万元/吨上涨至6万元/吨左右,戊唑醇原药价格从7.3万元/吨涨至7.8万元/吨。 由于2010年初至5月上旬农作物常发性病害发生严重,拉动了高效、低毒、低残留杀菌剂瑞毒霉、多菌灵、甲基硫菌灵、灭菌丹、代森锌、代森环、代森铵等品种的需求,用量增加10%左右。广谱杀菌剂多菌灵是国内需求量在1万吨以上的热点品种,2010年内需和出口量增多。原材料涨价后原药价格从25000元/吨涨至34000元/吨,涨幅达36%。 三唑类是杀菌剂中销售市场最大的一类,全球销售额上亿的品种有:戊唑醇、氟环唑、苯醚甲环唑、丙环唑、灭菌唑、四氟咪唑、氟喹唑和粉唑醇。其他销售额上亿的品种还有代森锰锌、百菌清、甲霜灵、多菌灵、乙膦铝和异菌脲。在国内市场,三唑类杀菌剂销售形势较好,2010年防治小麦条锈病的三唑酮、戊唑醇等品种的需求增加,价格均有10%的涨幅。 高效、广谱、低毒杀菌剂三唑酮由于主要原料涨幅较大和节能环保使减产、停产企业增多,供需带来较大缺口,原药价格从低位时的5万元/吨涨至5.6万元/吨,涨幅为12%。戊唑醇在原料价格上涨和防治水稻纹枯病、稻曲病、稻瘟病需求增长后,原药价格从7.3万元/吨涨至7.8万元/吨,涨幅为6.9%。其他三唑类杀菌剂价格均有10%左右的上涨。高效、低毒、低残留蔬菜杀菌剂瑞毒霉、甲基硫菌灵、多菌灵、代森锌、波尔多液等需求上升。 近年来,多抗霉素属于广谱性抗生素类杀菌剂成市场热点品种。一些进口杀菌剂如唑类、酯类需求量大,高端进口品种银法利、安泰生、爱苗等因价格比较稳定,市场销售量达20%以上。 模范连队咪鲜胺、恶霉灵、多抗霉素B (1)咪鲜胺。咪鲜胺原药产品截至到2010年8月10日,共有国内外13家企业在我国登记了17个原药产品(咪鲜胺及其锰盐),其中国外企业两家,国内企业11家。咪鲜胺与乙烯利复配已成趋势。 (2)恶霉灵。国内恶霉灵原药含量已达95%,高于日本同类产品,而且价格大大低于进口产品。截止2009年上半年获得登记的企业已达60多家,主要原药生产企业有5-6家,国内原药产能在400吨左右。恶霉灵作为环保、优良的杀菌剂,逐渐被国内植保、农技推广人员和企业所认识。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恶霉灵的销售额不减反增,一些企业的外贸出口呈逐年增加的趋势。2010年除原药价格受到原材料影响有所下调外,销售额一直呈上升趋势,增长率达50%左右。国内企业看好恶霉灵制剂产品,因制剂出口量逐年增大,超过了原药的销售额。出口剂型有97%原药、70%可湿性粉剂,30%、15%水剂。目前97%原药价格为16.8万元/吨左右,70%可湿性粉剂13.5万元/吨,30%水剂价格为7.5万元/吨。 (3)多抗霉素B。目前,多抗霉素B的主要生产国是日本和中国,主要用于防治水稻纹枯病、小麦白粉病和大棚瓜、果、蔬菜等经济作物上的各种病害。作为生物杀菌剂的多抗霉素B具有环保、低毒、用药量低等特点,因此市场需求不断上升。 除草剂 评语:太多了!

全球重要国家市场及重点农药品种趋势分析

当前全球经济略有复苏,原油、大宗原材料价格高企,粮食价格走强,通货膨胀加息预期增加等大趋势,叠加全球地缘政治不稳定因素、中美经济博弈,国内产能转型升级,未来农化市场走势如何,会受哪些因素影响,哪些市场值得关注和深入分析,利用数据梳理分析,希望能有所启发。 01全球宏观环境的影响分析 2021年,全球经济虽然较2020年低谷期开始断续修复和反弹,但期间压力重重,上半年得益于疫苗接种积极推进和美国宽松的货币政策推动,下半年新冠病毒变异导致疫情再度蔓延,全球供应链再次受到挑战,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再次放缓,通胀压力上升,未来一段时间,对农化市场带来不确定性影响。 1.1 全球区域政治与环境 中国“碳中和”迈出了坚实步伐,中短期导致产品供应紧张,农化产品价格上涨。2021年成为中国“碳中和元年”已成共识,作为全球最大的农药出口国,中国“碳中和”政策直接影响农药原药的生产和供应。 中美关系趋于缓和,对中国农化产品出口带来利好。中美在外交、经济等层面也展开了多次接触,交流内容逐渐务实和有建设性,因此短期内中美关系趋于缓和。 巴西政府宣布破产,给巴西市场农化产品需求带来不确定性。2020年3月中旬开始,巴西为防控疫情,启动社会隔离政策,导致生产停滞、就业

需求削减等各项负面影响,巴西政府发放大量补贴,财政压力加大。期间美国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巴西货币受到巨大冲击,巴西经济不堪重负,2021年1月总统宣布政府破产。 全球气候变幻莫测,影响经济活动的同时,也对农业生产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2021年冬季,肆虐全球的拉尼娜现象影响了大部分重要作物区域,低温暴雪、暴雨洪水、极端高温、地质灾害等。拉尼娜气候通常会加剧相关农产品价格波动,过往20年间北半球冬季6次拉尼娜气候,CBOT大豆价格有5次发生上涨,平均涨幅18.2%,CBOT小麦价格有6次发生上涨,平均涨幅16.3%。 1.2 全球经济与汇率 新冠疫情以来各国经济基本面逐渐分化,中国和美国经济表现相对较强,欧元、日元、英镑则呈下降趋势,新兴国家货币也表现低迷。2021年,美国货币政策“大放水”,向全球提供流动性,第3季度全球大部分国家地区货币相对美元走强,对农化行业产生2方面影响。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扩大重点国家地区(如巴西等)对进口农资产品的需求;第二,受到美元汇率影响,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中国企业部分进口原料与中间体的价格也会上涨,从而增加农化企业的生产成本。 1.3 全球油价与原材料供应

2023年乙草胺行业市场调查报告

2023年乙草胺行业市场调查报告 乙草胺是一种广谱除草剂,具有高效杀伤杂草、对人畜安全、环境友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农田、果园、草地等农业领域。本文将从市场规模、市场竞争、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乙草胺行业市场调查,并分析未来发展趋势。 首先,乙草胺行业市场规模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根据相关数据,2019年中国乙草 胺市场规模达到XX亿元,预计到2025年将超过XX亿元。随着国家对农业发展的 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农药市场需求不断增加,乙草胺作为一种重要的农药品种,其市场规模也将继续扩大。 其次,乙草胺行业市场竞争激烈。当前乙草胺市场主要由国内外几家大型农药企业垄断,其中,巴斯夫、拜耳、美国赛尔维亚等企业在市场份额上占据较大比例。这些企业在技术研发、品质控制、市场推广等方面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想要在市场中获得一席之地并不容易。 另外,乙草胺在农业领域的应用领域广泛。乙草胺可以有效控制杂草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对狭叶杂草、禾本科杂草等都有良好的防除效果。目前,乙草胺主要应用于水稻、小麦、玉米、果园及其他经济作物的除草防治,在农业生产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最后,乙草胺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将呈现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乙草胺产品质量将更加优越,使用效果将更加显著。另一方面,由于人们对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提高,对农药的使用也将更加严格规范,未来乙草胺行业将向高效、低毒、环保方向发展。此外,随着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加快推进,对乙草胺等农药的市场需求将会持续增长。

综上所述,乙草胺行业作为农业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规模逐渐扩大,竞争激烈,应用领域广泛。未来,乙草胺行业有望继续发展壮大,但同时也面临着技术创新、环保压力等挑战。在这个行业中,企业需加强技术研发,提高产品质量,加强市场推广,以求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同时,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大对农药市场监管和技术支持力度,推动乙草胺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2023年我国农药市场需求形势分析

2022年我国农药市场需求形势分析专家猜测将来几年内,农药市场每年将会有3%-6%的增长。今年农药市场状况将呈现为杀虫剂需求削减,杀菌剂稳中有升,除草剂需求量增长较快。 2022年我国约需农药30.27万吨(折百计),其中杀虫剂12.95万吨,杀螨剂0.97万吨,杀菌剂7.07万吨,除草剂8.91万吨。农药专家猜测:将来几年,农药市场还将形成需求理性增长格局,每年将会有3%-6%的增长。从今年农药三大类别市场状况来看,杀虫剂需求削减,杀菌剂稳中有升,除草剂需求量增长较快。 三因素使杀虫剂需求走低 干旱、阴冷气候使主要虫害发生轻。2022年1-5月份南方干旱,北方遭受了长时间低温冰冻天气影响,农作物主要害虫特殊是水稻迁飞性害虫冬后残留基数大大削减,因此杀虫剂使用量大为削减。棉花、小麦上的用量均有变化。下降较多的药种主要是毒死蜱、辛硫磷、扑虱灵等,其中有的品种降幅达40%以上。国产杀虫剂也有一些品种用量增加,如甲维盐、吡蚜酮等。2022年国内企业生产甲维盐制剂以高含量为主,随着部分甲维盐生产厂家扩产,虽然甲维盐需求不断增长,但价格战不断。前几年我国水稻螟虫较轻,据猜测今年水稻大螟回升,杀虫单和三唑磷需求将上升。今年棉叶螨和红蜘蛛偏重发生,使阿维菌素、高效氯氰菊酯、联苯菊酯、三氯杀螨醇等需求增加。但增减相抵,总用量还是削减。

此外,近年来进口品种进展迅猛,国际跨国公司的进口杀虫剂品种大量涌入国内市场,对国产杀虫剂市场造成挤压。 虫害综合防治措施推广应用力度加大,杀虫剂用量削减。各省市乐观与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加大对小麦、玉米、果树等作物的无害化防治。如河北邯郸县对小麦蚜虫、玉米螟虫治理除应用低毒农药和生物农药外,还推广“生物治虫”技术,利用食物链进行“以虫治虫”,从而降低杀虫剂的使用量。江苏省加大防虫网、抗性品种和轮作等综合防治措施的应用,估计杀虫剂将削减300吨。专业化防治渐渐取代传统的单家独户防治现状,从而进一步促进了杀虫剂施用量的削减。 高效低毒低用量药剂的推广,使杀虫剂亩用量削减。今年甲维盐、吡蚜酮、烯啶虫胺、茚虫威和康宽、垄歌等高效低毒、低残留、低用量药剂使用面积比2022年都有肯定的增长,削减了噻嗪酮、毒死蜱、敌敌畏、杀虫双及其复配制剂等亩用量较大的药剂的使用量,全国杀虫剂使用量可能因此削减约10%-15%。 杀菌剂需求稳中有升 我国杀菌剂总的用量连续两年上升,特殊是果树、蔬菜上一些常用品种,用量增加较多,在2022年基础上增幅达10%以上。其主要缘由一是今年的气象条件有利于病害的发生,二是随着农作物种植结构的调整,病害的发生也呈加重趋势。 由于年初至5月下旬长时间低温阴雨寡照天气,导致多种果树上炭疽病、溃疡病、轮纹病等常发性病害发生严峻,一些蔬菜上真菌

2022年行业分析三大类农药品种市场行情分析

三大类农药品种市场行情分析今年1~6月份国内工业平均出口水平下降21%,而农药出口的降幅达32%。由于出口受到影响,大部分产品出口转内销,国内市场竞争加剧。又据统计,上半年全国效益平均水平下降22%,而农药行业效益水平降幅达到34%。7~9月份生产企业农药销售和利润也双双下降。进入三季度后,农药生产所需原材料、中间体价格上涨幅度较大,而农药的价格很难上调。 气候良好虫情偏轻,杀虫剂市场销售走低 5月份后杀虫剂出口明显削减,大部分产品转内销,国内市场严峻供大于求。近几年来防治水稻田虫害需求量较大的常规品种杀虫双、毒死蜱、噻嗪酮、三唑磷、敌敌畏、阿维菌素、杀虫单1~10月份销售量都不足,而且价格都有10%以上的下滑。河南、安徽、湖南、湖北棉花的种植面积较去年削减了30%~40%,今年棉铃虫和盲蝽蟓没有大发生,辛硫磷、甲维盐、丙溴磷的销量下降。三氯杀螨醇在往年是江苏扬农化工创汇的一大收入来源,但是由于今年4月份以来国际市场需求下滑,国内需求萎缩,因此企业效益消失下滑。乙酰甲胺磷因在蔬菜、果树和水稻中现有残留试验和数据还不完善,影响其销路。菊酯类农药中的高效氯氟氰菊酯(功夫)、氯氰菊酯和百树菊酯今年需求有所增加,但由于其简单使害虫产生抗药性,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该类农药的推广使用。 阿维菌素在防治水稻害虫方面是上半年市场消失的为数不多

的亮点,销量和价格齐升。由于蔬菜和水果在人们生活中的用量增大,防治菜青虫、甜菜夜蛾、小菜蛾、蔬菜蚜虫,柑橘树红蜘蛛、介壳虫的甲维盐、氟铃脲、丁醚脲、鱼藤酮、毒死蜱和复配农药氟铃·辛硫磷、阿维·毒死蜱等的销量呈上升趋势。吡虫啉在防治棉花、蔬菜、水果的蚜虫中销售量较大。湖南、湖北在防治水稻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褐飞虱时主要使用高效低毒新品种烯啶虫胺和吡蚜酮,价格有10%~20%的上涨。 除草剂在旺季价格有所回升,但整体价格以降为主 由于全球甘蔗、向日葵、棕榈树及蓖麻等油料作物对农药产品的需求削减,致使常规除草剂中草甘膦、百草枯、阿特拉津、丁噻隆、嗪草酮等品种的出口量少价跌。除草剂出口受阻,直接打压了国内市场行情。由于除草剂市场同质化严峻,生产企业为抢占市场不惜跌价出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除草剂产品价格在今年下滑到历史最低点。在选择性除草剂市场,农户使用的主要是丁草胺和乙草胺,由于生产企业原材料价格的下滑,丁草胺市场价格也从最高时的2.8万元/吨下滑至2.15万元/吨。百草枯从年初的2.2万元/吨到下半年跌至1.4万元/吨,而草甘膦下半年市场价仅为1.8万元/吨,还有下挫的可能。市场价格下滑幅度在10%以上的除草剂品种有:苄嘧蝗隆、丁草胺、吡嘧磺隆、二氯喹磷酸、氰氟草酯、乙草胺等。 由于玉米类作物种植面积已超过稻谷类跃居第一,专利到期产品烟嘧磺隆因需求上升而成为市场的热点品种。三氮类除草剂西玛津在茶树和经济作物上用量增大,前景被看好。1~10月份除草剂需求

2023年农药行业分析

农药行业分析 近年来我国农药产量持续下滑。2022 年我国农药原药产量294.1 万吨,同比下降 8.70%。2022 年前 4 月,我国农药原药产量88.8万吨,同比下降 11.1%。下面进行农药行业分析。 农药行业分析表示,随着农药供应端的持续收紧的,我国农药行业供需格局开头好转,部分农药品种价格开头上涨。如草甘膦从低位的 17259 元/吨上涨至24407 元/吨,涨幅超过 40%,草甘膦、百草枯、菊酯等农药价格均消失肯定幅度的上涨,行业有所复苏。受益于此,农药行业整体盈利力量自 2022年以来开头大幅提升。 农药行业因产污排污量较大,属于重点监业的行业。2022年以来,我国环保监管力度进一步提升,环保税、排污许可证制度等长效机制建立,有望进一步提高农药行业进入门槛,推动供应端的收紧。随着新《农药管理条例》等机制的建立,农药行业的违法违规现象有望大幅削减,推动行业落后产能的淘汰。 通过对农药行业分析,农药的市场需求与人类对粮食及其他农作物的需求呈正相关关系。近些年,基于全球人口持续增长、城市建设与工业用地的增加、气候变化和土地荒漠化等因素的共同驱动下,市场对农药的需求量和特性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农药工业获得了长足有效的进展。 农药原药产能呈现为从欧美等发达国家地区开头向亚太地区

一些进展中国家转移。该种转移主要基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生产成本、环保政策要求存在差别而产生的。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世界农药市场已经逐步融为一体,全球农药生产向新兴国家转移趋势渐趋明显。 通过对农药行业分析,随着农药行业的进展进入成熟阶段,食品平安、生态环境爱护、产能过剩等方面的突出问题给农药的使用带来了巨大压力,人们的环保意识增加和科技水平的提高,也对农药的生物合理性和环境相容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以往高毒、高残留农药品种将渐渐被市场所淘汰,让位给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将是大势所趋。 这一替代趋势涵盖了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领域。例如,在除草剂领域,二甲戊灵对乙草胺、氟乐灵等选择性除草剂的广泛替代。近期,欧洲有议案提倡禁用广谱灭生性除草剂草甘膦,转而使用更为平安的二甲戊灵等选择性除草剂。在杀虫剂领域,环保高效杀虫剂氟苯虫酰胺、氯虫苯甲酰胺等正在逐步替代传统产品。以上便是农药行业分析的全部内容了。

农药行业发展有利因素及不利因素分析报告

农药行业发展有利因素及不利因素

1、农药行业发展有利因素 (1)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始终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要位置。农药等农资是农业生产的基础,直接关系到农业稳产和农民增收问题,国家产业政策积极支持国内农药工业的健康发展。2004年至2016年连续十三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三农”问题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多次指出要加强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积极发展安全、低毒、高效农药,推进农药产品更新换代,引导农民合理使用化肥农药。相关政策文件和内容具体如下:

此外,自2006年起《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农药产业政策》、《农药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等一系列农药行业相关政策的推出为促进农药工业健康发展和促进农药工业振兴起到积极作用。 (2)市场前景广阔 全球农药市场销售额不断扩大,年销售额从2002年的292亿美元增至2018年的650.99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到5.14%。同时,基于以下几点因素,农药行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依然具备广阔的市场前景。 ①全球人口粮食需求迅速增加

世界人口快速增长,粮食生产与粮食安全日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根据联合国发布的《世界人口展望:2012年修订版》,在未来12年内,全球人口预计将从现在的72亿增加到81亿,2050年时达96亿。同时,全球人均占有谷物量也不断提高,以我国为例,2015年人均粮食占有量达约450千克,较1949年增长241千克,增幅达115.31%。在全球耕地面积增长缓慢的情况下,人口增长、人均谷物占有量提高,意味着谷物单位面积产出的大幅增加,种植者将更加依赖农药等科技种植手段。 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肉类的需求也逐步上升。肉类产品的生产需要耗费大量的谷物产品。以猪肉为例,据统计,在养殖食用猪的过程中,每增重1千克,需要消耗大约6千克玉米。因此,肉类生产过程中对农药的需求,相对于单纯种植普通农产品更高。 ②农作物种植结构和耕作方式的转变显著增加了农药需求 为了进一步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复种效率,确保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促进群众的“菜篮子”多样化,丰富人民食物结构,各级政府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鼓励农业生产者种植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据统计,平均每亩经济作物的农药用药水平比粮食作物高约5-6倍。随着我国经济作物的产量逐年增长,势必增加农药的市场需求。 此外,全球农作物生产的耕作方式逐步趋于规模化、产业化。以我国为例,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农业人口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我国农业产业正面临重大变革,预计到2030年,只有30%左右的人口从事农业生产。因此,我国农业的耕作方式会逐步改变,农田承包给种粮大户集中耕作,单一农户精耕细作的种植模式在很多地方逐渐让位于规模化的种植。这种规模化的耕作方式对农药的使用成本不敏感,而更注重整体作物产出的质量和稳定性,因此会显著增加农药需求,这将会大大增加农药特别是除草剂的使用量。 (3)行业整合加速,有利于行业健康发展 农药行业属于典型的资金、技术密集型行业,行业整合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由之路,通过行业整合有利于行业健康发展。目前,我国农药企业众多,市场分散,产品同质化和低端化严重,企业竞争秩序较为混乱。2010年颁布的《农药产业政策》中提出,要大力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优化产业分工与协作,推动以原药企业为龙头,建立完善的产业链合作关系,促使农药工业朝着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特色化的方向转变。2016年颁布的《农药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也提出,推动农药原药生产进一步集中,并通过兼并重组培育重点大型农药企业。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以及环保压力加大,我国农药行业正进入新一轮整合期。为鼓励企业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提高产业集中度,工信部原则上不再新增农药生产企业备案,将有利于我国农药工业朝着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特色化的

广州润土公司农药冬储方案

广州润土企业农药冬储方案(意见稿) 今天,高成本冲击下旳市场变化,带来新旳品种,新旳上下游,新旳价格体系,新旳渠道关系,以及最重要旳是新旳商业增长模式旳不停涌现。假如对产品价格走势、市场旳需求、竞争对手行为、通路和终端等旳综合分析,你会发现涨价并不可怕,可怕旳是你抓不住“通涨”旳战略机遇,被直接淘汰出局。当大家都还不能适应新格局旳时候,你旳创新和变化,恰恰也许是你事业崛起旳最佳时机。由于农药行业淡旺季价格差异明显旳特点,精确把握市场行情,做大冬储已经成为广大经销商获得高利润旳重要方式,为了发明性地做大做好冬储销售,同步给明年旳市场打下坚实旳基础,在老式旳冬储方式上我们进行大胆旳创新,不仅在形式外延上扩大到终端零售商,并且在内涵上由以往旳简朴旳交易扩展为最大程度旳发明客户价值,为此我企业推出了以“资源整合,规模价值”为主题旳三级联储活动方案。 一、冬储形式:三级联储为主,商家冬储为辅。三级联储就是生产商,经销商,零售商三级经营实体发挥各自旳资金和渠道优势,充足整合一切上下游资源,运用农药淡季旳价格差,共同参与冬储,一起分享厂家规模化带来旳利益和抢占市场先机旳无限前途。详细旳形式:经销商不仅自己直接参与厂家旳冬储,还在厂家提供旳冬储优惠政策旳基础上,发动零售商参与经销商为依托旳生产商——经销商——零售商形成旳三级联储。经销商虽然消化了部分优惠,不过正常价格差旳利润空间仍然保留,此外还可以获得规模上旳优惠和发动零售商旳额外奖励,并且还不需要占有自己旳资金,完毕提前销售,占有明年市场旳先机。▲ 三级联储旳好处1、抢占市场先机,更快占领终端市场;2、整合上下游资源,使规模最大化,利润最大化,享有上游厂家规模化带来旳众多好处;3、淡季进货,利润最大化;4、厂家予以发展三级联储旳额外奖励;5、不用动用自有资金,就能带来利润,并能长期享有占领市场先机旳好处;6、冬储产品品种多元化,零售商积少成多,轻易规模化;7、利润厂商商三级分享,风险由厂家独家承担;8、只要参与三级联储旳零售商,其与经销商旳关系、资金回笼等均有较大改善。 二、冬储产品销售方案 ★10%草甘膦水剂冬储销售方案行情趋势分析 根据10%草甘膦水剂旳特性,每年9月-12月都是草甘膦原粉出口高峰期,而10%草甘膦水剂国内销售己停止,厂家量大但不好库存,因此其价格最低时期为每年旳10月,基本上原药厂都赔本卖掉。而11月之后国内商家都己大量进货,价格也开始上涨。

全球除草剂市场、发展概况及趋势(Ⅰ)

全球除草剂市场、发展概况及趋势(Ⅰ) 顾林玲;王欣欣 【摘要】The global market of herbicides was valued at $26440 million in 2014, a rise of 1.8% in comparison with 2013. It is expected to reach $30137 million in 2019. The mode of action, history, and market development of all herbicide classes wer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The market and growth trend of the key products were analyzed.%介绍了2014年除草剂市场概况,全球除草剂市场销售额达264.40亿美元,同比增长1.8%,预计2019年世界除草剂市场将达到301.37亿美元.分类介绍了各类除草剂的作用机理、发展史及近年市场发展情况,概述了重点品种的市场及发展趋势. 【期刊名称】《现代农药》 【年(卷),期】2016(015)002 【总页数】6页(P8-12,38) 【关键词】除草剂;全球市场;发展概况;作用机理;趋势 【作者】顾林玲;王欣欣 【作者单位】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 210024;南京高正农用化工有 限公司,南京 21004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457

2014年,全球农药市场销售额为632.12亿美元,其中除草剂市场为264.40亿美元,占农药市场总额的41.8%,较2013年增长1.8%。2014年,草甘膦抗性杂 草发生情况加剧,选择性除草剂销售增加,使得除草剂总市场略有增长。 2014年,氨基酸类除草剂仍是最大的除草剂类别。增长最快的除草剂为PPO-其 他类,其他依次为环己二酮类、ALS-其他类、其他类以及脲类。在2009—2014 年的5年间,增长最快的仍然是PPO-其他类(24.9%);其次为ALS-其他类(13.8%)。HPPD类除草剂也显示了两位数增长(12.4%)[1]。各类除草剂 近些年来的市场表现以及市场预测见表1。 使用除草剂最多的作物是谷物,其他依次为玉米、大豆、水果和蔬菜等。2014年,大部分作物市场除草剂销售呈上升趋势,大豆、梨果、果蔬、棉花市场增长较快,玉米和水稻市场销售下降。在2009—2014年的5年间,甘蔗除草剂市场增长最快,其次为大豆和向日葵,唯一销售下降的是葡萄除草剂市场。 就品种而言,草甘膦仍是超大品种,其他品种很难赶超。此外,百草枯、2,4-滴、硝磺草酮、异丙甲草胺、草铵膦、莠去津等依然表现不俗。表2列出了2014年销售额居前15位的除草剂品种。这些品种中绝大部分为非专利品种。 2014年,氨基酸类除草剂全球市场为62.85亿美元,占全球农药市场份额的 9.9%。氨基酸类除草剂主要品种有草甘膦、草铵膦和双丙氨膦等,其中草甘膦是 最早上市的品种。该类除草剂通过抑制氨基酸合成而起效。草甘膦为5-烯醇丙酮 酰莽草酸-3-磷酸合成酶(EPSP)抑制剂,作用于植物的分生组织[2];草铵膦 和双丙氨膦为谷氨酰胺合成酶(GS)抑制剂,造成植物氮代谢失调,氨基酸缺乏 而死亡[3]。这种差异加上不同的吸收特性,使得它们用于不同的市场。 2014年,草甘膦全球销售额为57.2美元,占氨基酸类除草剂市场的91.0%,占 除草剂总市场的21.6%。草甘膦的销售对氨基酸类除草剂市场乃至除草剂总市场 都将产生重要影响。抗草甘膦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增加,草甘膦在发展中国家非农

产品与市场分析

产品与市场分析 莠去津销售增长分析 一、莠去津分析 随着全球各国政府推广的土地规模化种植政策和趋势的发展,必将进一步提高和增加大田除草剂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数量,莠去津作为全球推广程度较高的产品之一,在未来可见的时间内,其用量和使用技术的提高将是大势所趋,下面结合我司情况进行深入分析: 1.莠去津市场增量分析 莠去津的世界市场总值为4亿美元,等于6万多吨有效成分。先正达占全球市场的60%以上。其他如下: 莠去津全球主力市场如下(折原药): 以色列 12000吨/年 南美 7000吨/年 美国 6000吨/年 意大利 4000吨/年 东南亚 5000吨/年 南非 2500吨/年 其他 2000吨/年 全球(不含中国)总计用量在38500吨/年左右,并且随着玉米等作物种植技术提高及种植面积扩大,需求还会有进一步的增长,通过几年的工作沉淀和积累,我司已经与各个市场具有代表性的客户建立了稳固和合作关系,通过合作的进一步深入,未来莠去津的销售将有一个大幅度的增加,具体如下: 市场客户 以色列 MAI 南美 50家阿根廷 MONSANTO, DOW等巴西10家Notox、Milenia等 美国 21家 aceto,helena,Drexel等 东南亚 70家印度2 家新加坡8家马来西亚50家菲律宾23家 南非 20家 VOLCANO, GAP等 其他肯尼亚13家坦桑尼亚12家希腊14家等 2.莠去津剂型、包装等增量分析 ①截止现今,我司已经成功研制开发具有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90%莠去津水分散粒剂(WDG),所有剂型一应俱全,包括97% TC, 80% WDG, 80% WP, 50%SC,48% WP, 38% SC等,可以满足不同客户的不同需要; ②针对非洲等利润率较高市场生产客户所需求的各种规格的小包装产品,如液体剂型的250毫升、500毫升包装、1升包装等,固体剂型的500克包装、1千克包装及其它; ③在市场推广过程中,针对单剂所表现出的除草谱单一问题,积极推广相关混剂比如莠去津+莠灭净,甲草胺+莠去津等 通过上述工作的有效进行,我司制剂类产品的销售取得明显的效果,并且制剂销售量还会有进一步的增加 3.产品销售,登记先行,在过去的登记工作中,我司大大提高了针对莠去津登记的预见性与针对性,登记具有上升空间。由于以拉美地区为代表对登记要求最为严格,我司全面提高标准,对全分析等资料的要求达到国际一流水平,现在正与全球170余家客户合作登记事项,登记完成后对未来的莠去津全球销售工作提供了巨大的支持和上升的空间。 4.由于我司在过去几年中,莠去津产能产量相对较小,主要供货为本公司国内小包装市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