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乙草胺杂质伯酰胺化学名称

乙草胺杂质伯酰胺化学名称

乙草胺杂质伯酰胺化学名称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乙草胺杂质的概述

2.乙草胺杂质的化学名称:伯酰胺

3.乙草胺杂质的危害与检测方法

4.如何避免乙草胺杂质的存在

正文

乙草胺杂质是一种常见的农药残留物,它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乙草胺杂质的化学名称是伯酰胺,它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具有强烈的杀草作用。

乙草胺杂质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是巨大的。它能够引起人体的各种疾病,如癌症、生育障碍等,同时也能够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对乙草胺杂质的检测至关重要。目前,检测乙草胺杂质的方法主要有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等。

为了避免乙草胺杂质的存在,我们需要从源头上进行控制。首先,农业生产者应该选择无公害的农药,尽量减少农药的使用。其次,农药的生产商应该加强对产品质量的控制,确保农药中的乙草胺杂质含量在安全范围内。最后,政府应该加强对农药市场的监管,打击假冒伪劣农药的销售。

第1页共1页

乙酰胺MSDS

乙酰胺MSDS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乙酰胺 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 化学品英文名称:acetamide 企业名称: 地址: 邮编: 电子邮件地址: 传真号码:(国家或地区代码)(区号)(电话号码) 企业应急电话:(国家或地区代码)(区号)(电话号码) 技术说明书编码: 生效日期:年月日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纯品□ 化学品名称: 有害物成分浓度 CAS No. 60-35-5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本品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动物实验有致癌作用。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燃烧分解时, 放出有毒的氮氧化物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消防人员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离以外,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灭火注意事项: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消除方法: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还原剂、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还原剂、酸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最高容许浓度: 中国MAC(mg/m3):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MAC(mg/m3):未制定标准 TLVTN:未制定标准 TLVWN:未制定标准

胺的化学性质

第十三章 含氮有机化合物 含氮有机化合物是指含有碳氮键的有机化合物,它们在生物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一节 胺 一、胺的分类和命名 胺是氨的烃基衍生物,它可看作是氨分子中的1个氢或几个氢原子被烃基取代后的产物。 (一)胺的分类 1.根据胺分子中氮原子上所连烃基的数目不同,可分为伯胺、仲胺和叔胺。 R —NH 2 R —NH —R ′ N R R ′ R ″ 伯胺 肿胺 叔胺 2.根据胺分子中氮原子上所连的烃基种类不同,可分为脂肪胺和芳香胺。 R —NH 2 Ar —NH 2 脂肪胺 芳香胺 氮原子与脂肪烃基直接相连为脂肪胺,与芳环直接相连为芳香胺。 3.根据胺分子中氨基的数目不同,可分为一元胺、二元胺和多元胺。 一元胺:CH 3—CH 2—NH 2 二元胺:H 2N —CH 2—CH 2—NH 2 例如: 脂肪胺 芳香胺 CH 3NH 2 苯胺 甲胺 伯胺: NH 2 NH CH 2 仲胺:二苯胺 甲乙胺 CH 3 CH 3 NH 叔胺:三苯胺 甲乙丙胺 CH 2CH 2CH 2 N CH 3CH 3CH 3

请注意:伯胺、仲胺、叔胺与伯醇、仲醇、叔醇的区别,胺是根据氮原子上所连烃基数目来分为伯胺、仲胺、叔胺,而醇则是根据羟基所连的烃基来分为伯醇、仲醇、叔醇。例如: C NH 2 CH 3 CH 3 C OH CH 3CH 3 伯胺叔醇 CH 3 CH 3 (二)胺的命名 1.简单的胺以胺为母体,按烃基的名称称为某胺。例如: CH 2 丙胺 CH 2 NH 2 CH 3NH 2 苯胺 甲胺NH 2 CH 3 2.仲胺和叔胺的氮原子上连的烃基相同时,用二或三标明烃基的数目,写在烃基名称前;烃基不同时,从简单到复杂依次写出烃基的名称。例如: (CH 3)2NH (CH 3CH 2)3N (C 6H 5)3N 二甲胺 三乙胺 三苯胺 NH CH 2 甲乙胺CH 3 CH 3 N 甲乙丙胺 CH 2 CH 2 CH 2 CH 3CH 3 CH 3 3.芳香仲胺和叔胺的氮原子上连有烃基时,以芳香胺为母体,在烃基前标上“N-”,以区别连接在芳环上的烃基。例如: N-甲基苯胺N ,N-二甲基苯胺 N-甲基-N-乙基苯胺NHCH 3 N (CH 3)2 N CH 3 CH 2CH 3 4.多元胺可参照多元醇命名,二元胺称为某二胺。例如: H 2N —CH 2—CH 2—NH 2 H 2N —CH 2—CH 2—CH 2—CH 2—NH 2 乙二胺 1,4-丁二胺 5.对于结构复杂的胺,则以烃为母体,氨基用为取代基命名。例如:

除草剂化学分类

1. 苯氧羧酸类(2,4-D类) 杀草原理 被植物的根和茎叶吸收 通过木质部或韧皮部在植物体内上下传导 在分生组织积累 具有植物生长素的作用。 主要特性 1)低用量时具有激素作用,能够刺激植物生长,高用量时具有选择性除草作用。 2)茎叶处理时主要应用于禾本科作物田,土壤处理主要为大粒种子的作物田进行封闭处理,但盐类化合物不能应用。 3)主要防除阔叶杂草。 4)施药时期为禾本科作物3 叶期以后6 叶期以前,否则药害严重。 5)酯类化合物活性高,但漂移严重,应注意漂移药害问题。 6)均为传导性除草剂。 7)不能与芳氧(基)苯氧基丙酸类混用,会明显降低芳氧(基)苯氧基丙酸类除草剂的除草效果。 2. 苯甲酸类(麦草畏(dicamba)) 主要特性:同苯氧羧酸类 3. 芳氧(基)苯氧基丙酸类(禾草灵, 精喹禾灵) 杀草原理 大多数被植物叶片吸收,在共质体内传导到根、芽的分生组织。个别品种如禾草灵 除了被叶吸收外也能被根吸收,在植物体内进行有限的传导。 作用于乙酰辅酶A 羧化酶(ACCase),从而抑制脂肪酸的合成。 作用于分生组织。 主要特性 1)只能做茎叶处理,土壤处理基本无效。 2)用于阔叶作物田防除禾本科杂草,对阔叶杂草基本无效。 3)不能与苯氧羧酸类除草剂混用,与苯氧羧酸类除草剂混用其自身除草效果明显降低。 4)均为传导性除草剂。 4. 环己烯酮类 杀草原理 被植物叶片吸收,在韧皮部传导。作用于乙酰辅酶A 羧化酶(ACCase ),从而抑制脂肪酸的合成。 主要特性 ①用于阔叶作物田防除禾本科杂草(近年合成了新的化合物,能够防除禾本科作物 田的禾本科杂草); ②茎叶处理。 5. 酰胺类(甲草胺, 乙草胺, 丙草胺, 敌稗 杀草原理 氯乙酰胺类除草剂可抑制脂肪酸、脂类、蛋白质、类异戊二烯(包括赤霉素)、类黄酮的生物合成; 敌稗抑制光合系统Ⅱ的电子传递和花青素、RNA、蛋白质的合成; 主要特性

除草剂乙草胺合成工艺及使用注意事项

除草剂乙草胺合成工艺及使用注意事项 张建华 【摘要】乙草胺是属于酰胺类除草剂,它具有优良的除草功能。本文主要阐述了除草剂乙草胺合成工艺,以及在使用时应该注意的事项,本文对除草剂乙草胺的合成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重点研究了由2,6-甲乙基苯为起始原料,经甲叉、叔酰胺,后得到乙草胺的甲叉法合成工艺,并得出较佳的合成工艺条件。在此基础上,对甲叉法生产乙草胺过程中出现副产物进行合理利用,为工业化生产乙草胺奠定了基础。 【期刊名称】《科技风》 【年(卷),期】2011(000)015 【总页数】1页(P100-100) 【关键词】乙草胺;合成工艺;使用;注意事项 【作者】张建华 【作者单位】浙江润康药业有限公司,浙江台州31802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320.73 除草剂乙草胺,英文名称acetochlor,中文名称2-甲基-6-乙基-N-乙氧基甲基-α-氯化乙酰替苯胺。分子式C14H20ClNO2,分子质量269.770。乙草胺是一种优秀的酰胺类除草剂,主要适用于大豆、马铃薯、甘蔗、花生、玉米、棉花等作物的除草。该除草剂的特点是土壤处理后具有很高的活性,特别对有机质含量高的土

壤更加有效。 乙草胺是一种优秀的酰胺类除草剂,是当今世界上使用量最大的除草剂之一。它是在1971年有美国Monsanto公司研制生产。随后在世界大部分国家取得注册和 登记。我国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对乙草胺进行研发工作的。现在国内的生 产能力比较高,是我国最大生产量的除草剂产品。 甲叉法是以2,6-甲乙基苯为原料,和多聚甲醛按照一定的配比经过催化加成、脱水生产为甲叉;然后甲叉与氯乙酰氯进过加成反应生成叔胺、最后叔胺和乙醇醇解合成乙草胺。其反应合成原理如下: 在甲叉法合成乙草胺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甲叉是一种不稳定的化合物,遇酸、碱、水、氧气等都会发生加成或分解等反应。为了避免这些不利因素,利用氮气来保护防止氧气;不加溶剂及负压条件来避免水分的产生;加入了催化剂之后,尽量降低反应温度、减少反应时间及存放时间以防止聚合反应的发生。2)在甲叉合成的过程中,苯胺和甲醛反应生产的中间体——羟甲基苯胺为可逆反应,为了 反应完全,必须要保持体系中的甲醛绝对过量;但是这样就出现了过量甲醛的回收利用问题,甲醛在回收过程中容易出现聚合造成系统堵塞,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设计了特殊的循环吸收装置,不仅解决了这个问题,而且还可以定量的回收甲醛。3)叔胺和乙醇反应生成乙草胺的同时还产生一分子的氯化氢使得反应难以进行到底;而且氯化氢和乙醇反应生成氯乙烷和水,水可以使叔胺分解;因此在本过程中加入缚酸剂来吸收氯化氢减少水的生成及促进反应的进行到底。4)选择缚酸剂要符合以下原则:a.碱性不宜太强,容易与氯甲基反应产生副产物;b.中和过程中不产生水;c.符合环保要求,不产生三废;为满足此要求,我们选择氨气作为缚酸剂,从中产生的氯化铵可以作为副产物再利用。 近年来,由于种植农作物结构的变化,旱地农作物迅速扩大,旱地除草剂乙草胺在玉米、花生、大豆、马铃薯、棉花等作物上使用面积也迅速增加。一些农户由于在

胺的化学性质

伯胺:CH3 NH2 甲胺 仲胺:CH3 NH CH2 CH3第十三章含氮有机化合物含氮有机化合物是指含有碳氮键 的有机化合物,它们在生物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一节胺一、胺的分类和命名胺是氨的烃基衍生物,它可看作是氨分子中的1 个氢或几个氢原子被烃基取代后的产物。 (一)胺的分类 1.根据胺分子中氮原子上所连烃基的数目不同,可分为伯胺、仲胺和叔胺 R′ R—NH2 R —NH—R′R N R″ 伯胺肿胺叔胺 2.根据胺分子中氮原子上所连的烃基种类不同,可分为脂肪胺和芳香胺。 R—NH2 Ar —NH2 脂肪胺 氮原子与脂肪烃基直接相连为脂肪胺,与芳环直接相连为芳香胺。 3.根据胺分子中氨基的数目不同,可分为一元胺、二元胺和多元胺 芳香胺 元胺:CH3—CH2—NH2二元胺:H2N—CH2—CH2—NH2例如: 脂肪胺芳香胺 NH2 苯胺 叔胺: 甲乙胺二苯胺 甲乙丙胺三苯胺

请注意:伯胺、仲胺、叔胺与伯醇、仲醇、叔醇的区别,胺是根据氮原子上 所连烃基数目来分为伯胺、 仲胺、 叔胺,而醇则是根据羟基所连的烃基来分为伯 醇、仲醇、叔醇。例如: (二)胺的命名 1.简单的胺以胺为母体,按烃基的名称称为某胺。例如: 2.仲胺和叔胺的氮原子上连的烃基相同时,用二或三标明烃基的数目,写 在烃基名称前;烃基不同时,从简单到复杂依次写出烃基的名称。例如: 甲乙丙胺 3.芳香仲胺和叔胺的氮原子上连有烃基时,以芳香胺为母体,在烃基前标 上“ N-”,以区别连接在芳环上的烃基。例如: 4.多元胺可参照多元醇命名,二元胺称为某二胺。例如: H 2N —CH 2—CH 2—NH 2 H 2N —CH 2—CH 2—CH 2—CH 2—NH 2 5.对于结构复杂的胺,则以烃为母体,氨基用为取代基命名。例如: CH 3 CH 3 C NH 2 32 CH 3 伯胺 CH 3 3 CH 3 C OH 3 CH 3 叔醇 CH 3 NH 2 CH 3 CH 2 CH 2 NH 2 甲胺 丙胺 CH 3)2NH CH 3CH 2)3N 二甲胺 三乙胺 CH 3 NH CH 2 CH 3 ( C 6H 5) 3N 三苯胺 CH 3 CH 2 CH 3 N CH 2 CH 2 CH 3 甲乙胺 CH 3 CH 2CH 3 N , N-二甲基苯胺 N- 甲基 -N- 乙基苯胺 乙二胺 1 ,4- 丁二胺 NHCH 3 N-甲基苯胺 N ( CH 3 ) 2

乙草胺生产工艺

乙草胺生产工艺 乙草胺是一种广谱除草剂,具有很高的除草活性和控制效果,广泛应用于农田和非农田的除草工作中。下面是乙草胺的生产工艺介绍: 1. 原材料准备:乙草胺的主要原材料有苯胺、三氯乙酸、碳酰二氯和乙胺。苯胺经过氢化处理得到苯乙胺,然后与碳酰二氯反应生成乙草胺的中间体N-(3-氯-4,5-二氢-5-氧-1,2,4-噻二唑基)苯乙酰胺。这个中间体与氢氯酸反应生成最终的乙草胺。 2. 反应过程:将苯酰胺和三氯乙酸加入反应釜中,加热至70-80℃,搅拌混合均匀;同时将碳酰二氯溶于N,N-二甲基乙酰 胺中,加入反应釜中。这个反应需要进行数小时,并通过加热和搅拌来促进反应的进行。反应过程中要注意温度和搅拌的控制,以确保反应的顺利进行。 3. 中间体处理: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冷却至室温。然后将其加入乙胺溶液中,用以中和反应液中的残余三氯乙酸。这个中和过程可以在室温下进行,并需要搅拌混合,以确保反应彻底。 4. 结晶和精制:中和过程之后,将反应液充分搅拌,然后开始加入冷水,使反应液中的乙草胺逐渐析出结晶,并通过滤网进行分离。分离的乙草胺结晶经过洗涤和干燥处理,得到乙草胺的成品。 5. 成品处理:得到的乙草胺成品需要进行粉碎、干燥和包装处理。粉碎可以将乙草胺成品研磨成细小颗粒,以提高其溶解速

度和可悬浮性;干燥可以去除成品中的水分,以提高其稳定性和保存期限;最后进行包装,通常以塑料袋或桶装为主,以方便携带和销售。 乙草胺是一种有毒的化学品,其生产过程需要严格控制和操作。在生产过程中,需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同时,生产工艺中应该注重环境保护,采取合适的废水处理和废气处理措施,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以上是乙草胺的生产工艺的简要介绍,生产过程中需要密切注意各个环节的控制和操作,以确保乙草胺的生产质量和生产安全。

常用农药通用名中英文对照

常用农药通用名中英文对照(按英文排序) 常用农药通用名中英文对照(按英文排序)前13种没英文名 哒幼酮 抑食肼 茴蒿素 增效磷 甲基增效磷 增效胺 灭鼠安 克菌磷 氟吡禾灵 氟萘禾草灵 氟草净 唑嘧磺隆 二氯己酰草胺 萘乙酸1-naphthyl acetic acide(NAA) 三碘苯甲酸2,3,5-triiodobenzoic acide 草芽畏 2,3,6-TAB 2,4,5_涕 2,4,5-T 2,4,5_涕丁酸 2,4,5-TB 2,4_滴 2,4-D 2,4_滴丁酸 2,4-DB(草案) 避虫醇2_(octylthio)ethanol 邻苯基苯酚 2-phenylphenol 氯苯氧乙酸 4-CPA 吲哚丁酸4-indol-3-ylbutylic acide(IBA) 苄氨基嘌呤6-benzolaminopurine 苄腺嘌呤6-benzylaminopurine 8_羟基喹啉8_hydroxyquinoline sulphate 阿维菌素 abamectin 虫螨腈 AC 3036 甲咪唑烟酸 AC 263222

环丙嘧磺隆 AC322140乙酰甲胺磷 acephate 啶虫脒 acetamiprid 家蝇磷 acethion 乙草胺 acetochlor 乙酯磷 acetophos(非通用名) 三氟羧草醚acifluorfen(酸) cifluorfen-sodiuma 苯草醚 aclonifen(草案) 氟丙菊酯 acrinathrin(草案) 腺嘌呤 adenine 氟草醚 AKH-7088 甲草胺 alachlor(草案) 棉铃威 alanycarb(草案) 丙硫多菌灵 albendazole 涕灭威 aldicarb 涕灭砜威 aldoxycarb 烯丙菊酯 allethrin 二丙烯草胺 allidochlor 禾草灭 alloxydim 除害威 allyxycarb 顺式氯氰菊酯alpha-cypermethrin(草案) 磷化铝 aluminium phosphide 莠灭净 ametryn 拌种灵 amicarthiazol(草案)赛硫磷 amidithion 酰嘧磺隆 amidosulfuron 灭害威 aminocarb 胺草磷 amiprophos 甲基胺草磷 amiprophos-methl 双甲脒 amitraz 杀草强 amitrole 代森铵 amobam(日本) 新烟碱 anabasine(JMAF) 环丙嘧啶醇 ancymidol 敌菌灵 anilazine 莎稗磷 anilofos(草案) 安妥 antu 杀螨特 aramite(JMAF) 福美胂 asomate 磺草灵 asulam

乙草胺杂质伯酰胺化学名称

乙草胺杂质伯酰胺化学名称 乙草胺杂质伯酰胺化学名称为N-(2-甲基丙基)乙草胺。乙草胺是一种广谱除草剂,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然而,乙草胺中存在一定量的伯酰胺杂质,对作物生长和环境安全造成一定风险。因此,对乙草胺杂质伯酰胺进行深入研究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乙草胺杂质伯酰胺的化学名称为N-(2-甲基丙基)乙草胺。化学结构中的伯酰胺基团是由一个氮原子与两个碳原子连接而成,它与乙草胺的主要结构存在差异。乙草胺杂质伯酰胺的存在可能是由于合成过程中的副反应或杂质原料的存在导致的。 乙草胺杂质伯酰胺的存在对农作物生长和环境安全产生一定影响。首先,乙草胺杂质伯酰胺可能对作物产生毒害作用,抑制作物生长发育,降低产量。其次,乙草胺杂质伯酰胺可能会在土壤中残留,对土壤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此外,乙草胺杂质伯酰胺还可能对水体造成污染,对水生生物产生毒性作用。 为了控制乙草胺杂质伯酰胺的含量,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首先,在乙草胺的合成过程中,可以优化反应条件,减少伯酰胺杂质的生成。其次,可以通过改变合成原料的纯度和质量,降低伯酰胺杂质的含量。此外,也可以采用分离纯化技术,将乙草胺杂质伯酰胺与乙草胺分离,从而得到高纯度的乙草胺产品。 除了控制乙草胺杂质伯酰胺的含量,还应该加强对乙草胺杂质伯酰

胺的毒性和环境影响的研究。通过对乙草胺杂质伯酰胺的毒性机制和作用途径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评估其对作物和环境的风险。同时,还应该开展对乙草胺杂质伯酰胺在土壤和水体中的迁移转化和降解行为的研究,为制定科学合理的使用和管理措施提供依据。乙草胺杂质伯酰胺是乙草胺的一个副产物,对作物生长和环境安全具有一定风险。为了控制乙草胺杂质伯酰胺的含量,可以采取合适的合成和分离纯化技术。此外,还应加强对乙草胺杂质伯酰胺的毒性和环境影响的研究,为乙草胺的合理使用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更好地保障农作物生产的安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60%乙·莠·滴丁酯标准

Q/3700SLH 山东胜邦绿野化学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3700SLH 134-2011 60%乙·莠·滴丁酯悬乳剂

Q/3700SLH 134-2011 前言 本标准有效期限三年,到期复审。 本标准附录A﹑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山东胜邦绿野化学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省农药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胜邦绿野化学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蔡黎克、周玉良。 本标准首次发布日期:2011年05月。

该产品中各有效成分的其他名称、结构式和基本物化参数如下: a )乙草胺 ISO 通用名称:Acetochlor 商品名称:禾耐斯 CIPAC 数字代号:496 化学名称:N-(2-乙基-6-甲基苯基)-N-乙氧基甲基-氯乙酰胺 结构式: 实验式:C 14H 20ClNO 2 相对分子质量(按200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267.77 生物活性:除草 熔点(℃):小于0 沸点(℃):大于200 蒸气压(20℃):8×10-4 Pa 溶解度(g/L,20℃):0.223(水中),溶于乙醚、丙酮、苯、三氯甲烷、乙醇、乙酸乙酯和二甲苯中 稳定性:在近中性介质中稳定,在碱性(pH >9.0)和酸性(pH ≤5.0)介质中不稳定 b )莠去津 ISO 通用名称:Atrazine 商品名称:阿特拉津 CIPAC 数字代号:91 化学名称:2-氯-4-乙氨基-6-异丙氨基-1,3,5-三嗪 结构式: 实验式:C 8H 14ClN 5 相对分子质量(按200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计):215.69 生物活性:除草 熔点(℃):173~175 蒸气压(20℃):4.0×10-5 Pa 溶解度(g/Kg,20℃):水30(mg/L),氯仿52,乙醚12,乙酸乙酯28,甲醇18,辛醇10 稳定性:在微酸性或微碱性介质中稳定,在较高温度下,能被较强的酸或较强的碱水解 c) 2,4-D 丁酯 ISO 通用名称:2,4-D butyl 商品名称:2,4-滴丁酯 化学名称:2,4-二氯苯氧乙酸正丁酯 60%乙·莠·滴丁酯悬乳剂

乙草胺MSDS

部分1-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产品名称 乙草胺,乙草 胺,C14-H42-O-Cl-N-O2,C2H5C6H3(CH3)N(COCH2Cl)CH2OC2H5,"acetamide,2-chloro-N-(etho xymethyl)-(2-ethyl",-6-methylphenyl)-,"o-acetotoluidide,2-chloro-N-(ethoxymethyl)-",6'-ethyl-,2-c hloro-N-(ethoxymethyl)-N-(2-ethyl-6-met,hylphenyl)acetamide,2-chloro-N-(ethoxymethyl)-6'-ethy l-o-acetot,oluidide,2-chloro-N-ethoxymethyl-6'-ethylacet-o-tolu,idide,2-chloro-N-(ethoxymethyl)-6 '-ethylacet-o-to,luidide,Harness,Mon-097,"chloroacetanilidepesticide/herbicide" 正确运输名称 对环境有害的液态物质,未另作规定的(含有acetochlor) 部分2- GHS 危害 警告 由 H302 H315 H317 H332 H335 H401 H410 预防 代码 P261 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汽/喷雾。 P264 操作后彻底清洗。 P270 使用本产品时,不得吃东西,喝水或吸烟。 P271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的环境操作。 P272 被污染的工作服不准带出工作场所 P273 避免排放到环境。 P280 带防护手套,穿防护服,并带护目设备/面具。 响应 代码词组 P301+P312 误吞咽时:如感不适,呼叫解毒中心或医生。 P302+P352 如在皮肤上:用大量的肥皂和水洗

新教材高中化学专题5药物合成的重要原料——卤代烃胺酰胺第2单元胺和酰胺基础课时15胺和酰胺教师用书苏

基础课时15 胺和酰胺 学习任务1.通过与氨的类比认识胺的结构和性质。 2.能对胺类化合物进行命名。 3.能运用胺的性质解释某些制药工艺。 4.认识酰胺的结构特征,能类比酯说明酰胺的主要性质。5.能举例说明胺、酰胺类化合物在药物合成中的重要作用。 一、胺的结构与应用 1.胺的定义:氨分子中的氢原子被烃基取代而形成的一系列的衍生物称为胺。 2.胺的分子结构:与氨气类似,都是三角锥形。 3.胺的分类 (1)根据氢上被烷基取代的数目,胺可分为一级胺(伯胺)RNH2,二级胺(仲胺)R2NH,三级胺(叔胺) R3N。 (2)根据胺分子中含有氨基的数目,可以将胺分为一元胺、二元胺、三元胺等。 (3)根据烃基的不同,胺可分为脂肪胺和芳香胺。如乙胺CH3CH2NH2、苯胺C6H5NH2。 4.胺类化合物的命名 结构简单的胺常用普通命名法,在烃基后直接加“胺”,如乙胺、二甲胺、苯胺等。更多的胺类化合物则采用系统命名法。命名胺类化合物时应注意“氨”“胺”“铵”字的用法。表示基团时用“氨”,如甲氨基(CH3NH—);表示氨的烃类衍生物时用“胺”;表示胺的盐时 用“铵”。伯、仲、叔胺中分别含有氨基(—NH2)、亚氨基(—NH—) 和次氨基()。 5.胺的性质 (1)胺与氨气结构相似,也具有碱性,可以与酸反应生成类似的铵盐。乙胺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乙铵。化学方程式为CH3CH2NH2+HCl―→CH3CH2NH+3Cl-。 (2)胺的碱性比较弱,在其盐中加入强碱,可得到有机胺。 CH3CH2NH+3Cl-+NaOH―→CH3CH2NH2+NaCl+H2O (3)在胺类药物的合成中,常利用胺与酸或强碱的反应将某些难溶于水、易被氧化的胺,转化为可溶于水的铵盐,增加药物的稳定性,便于保存和运输。 (4)胺易溶于有机溶剂,而铵盐溶于水但不溶于有机溶剂;向铵盐溶液中加强碱,又转化为有机胺。借助上述过程,实验室可从含有胺的植物组织中分离、提纯胺类化合物(生物碱)。著名的抗疟药物奎宁就是从树皮中提取出来的一种生物碱。 6.几种常见胺的应用 (1)乙二胺(H2NCH2CH2NH2)为无色透明液体,溶于水和醇,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它是制

常见的有机化学基团名称翻译

有机化学基团名称翻译 A 伸乙烷合萘基;伸二氢苊基acenaphtheneylene 亚乙烷合萘基;亚二氢苊基acenaphthenylidene 醋酰胺基;乙酰胺基acetamido; acetamino 乙炔基acetenyl;ethynyl 乙酰乙酰基acetoacetyl 丙酮基acetonyl 亚丙酮基acetonylidene 乙酰氧基acetoxy 乙酰基acetyl 乙酰亚胺基acetylimino 酸硝基aci-nitro 吖啶基acridinyl 丙烯酰基acrylyl; acryloyl 己二酰基adipoyl; adipyl 脲[基]羰基;脲甲酰基allophanyl; allophanoyl 烯丙基allyl 甲脒基amidino; guanyl 酰胺基amido 酰胺草酰基;草酰胺酰基amidoxalyl; oxamoyl 胺基amino 戊基amyl; pentyl 伸戊基amylene 亚戊基amylidene 亚戊基amylidene; pentylidene 苯胺基anilino 大茴香亚甲基;对甲氧苯亚甲基;对甲氧亚苄 基anisal; anisylidene 甲氧苯胺基anisidino 大茴香酰基;对甲氧苯甲酰基;对甲氧苄酰 基anisoyl 大茴香亚甲基;对甲氧亚苄基;对甲氧苯亚甲 基anisylidene; p-methoxybenzylidene; anisal 邻胺苯甲酰基;邻胺苄酰基anthraniloyl; anthranoyl 蒽基anthranyl; anthryl 蒽醌基anthraquinonyl 伸蒽基;次蒽基anthrylene 精胺酰基arginyl 亚胂酸基arsinico 胂基arsino 胂酸基arsono 亚胂基arsylene 细辛基;2,4,5-三甲氧苯基asaryl; 2,4,5-trimethoxyphenyl 天[门]冬酰胺酰基asparaginyl; asparagyl 天[门]冬胺酰基aspartyl 阿托酰基;颠茄酰基;2-苯丙烯酰基atropoyl 壬二酰基azelaxyl 迭氮基;三氮基azido; triazo 偶氮亚胺基azimino; azimido 次偶氮基azino 偶氮基azo 氧偶氮基azoxy B 苯亚甲基;亚苄基benzal 苯甲酰胺基;苄酰胺基benzamido 苯亚磺酰基benzene sulfinyl; phenylsulfinyl 苯磺酰胺基benzenesulfonamido 苯磺酰基benzenesulfonyl 次苄基benzenyl; benzylidyne 二苯甲基benzhydryl; diphenylmethyl 二苯亚甲基benzhydrylidene; diphenylmethylene 联苯胺基benzidino 亚苄基;苯亚甲基benzilidene 二苯羟乙酰基benziloyl 苯并咪唑基benzimidazolyl 苯甲酰亚胺基benzimido; benzoylimino 亚胺苄基benzimidoyl; benzimidoyle 苯并呋喃基;熏草基benzofuryl 苯并哌喃基benzopyranyl 苯并【口+咢】【口+井】基benzoxazinyl 苯并【口+咢】唑基benzoxazolyl 苯甲酰氧基;苄酰氧基benzoxy; benzoyloxy 苯甲酰基;苄酰基benzoyl 伸苯甲酰基benzoylene 苯甲酰亚胺基benzoylimino; benzimido 苯甲酰氧基benzoyloxy; benzoxy 苄基;苯甲基benzyl 亚苄基;苯亚甲基benzylidene; benzylene; benzal 次苄基;苯次甲基benzylidyne; benzenyl 联苯基biphenylyl 【草(之上)+伯】基;龙脑基;冰片基;莰基bornyl; camphenyl 丁二烯基butadienyl 次丁烯基butenylidyne 丁氧基butoxy 丁基butyl 伸丁基butylene 亚丁基butylidene

谷物及蔬菜等农作物中乙草胺、丁草胺残留的测定方法研究

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2010届) 题目:谷物及蔬菜等农作物中乙草胺、丁草胺残留的测定方法研究 学生姓名岑梅娜 指导教师刘文涵陈小珍 专业班级应用化学2006级(3)班 所在学院化学工程与材料科学学院 提交日期2010年6月

谷物及蔬菜等农作物中乙草胺、丁草胺残留 的测定方法研究 摘要 改进国标GB/T5009.164-2003《大米中丁草胺残留量的测定》的测定方法,建立了气相色谱和气相色谱-质谱方法测定谷物及蔬菜等农作物中乙草胺、丁草胺残留量的方法, 试样中乙草胺、丁草胺残留用正已烷-丙酮提取,再用过弗罗里硅土固相萃取柱净化, 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 分析方法满足残留分析的要求。采用添加法测定回收率, 添加水平为0.01mg/kg~0.5mg/kg 时, 大米中乙草胺回收率在85.3%~90.6%,RSD在2.23%~5.05%之间,丁草胺回收率在85.2%~95.6%,RSD在2.02%~4.58%之间;黄瓜、西瓜等蔬菜水果中乙草胺回收率在81.0%~96.4%,RSD在2.82%~5.26%之间,丁草胺回收率在82.2%~92.6%,RSD在2.10%~4.61%之间。 本方法大米的检出限为0.002mg/kg,本方法蔬菜、水果中的检出限为0.005mg/kg本方法灵敏度高, 速度快, 重复性好。 关键词: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乙草胺;丁草胺;残留量

ABSTRAC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national standard GB/5009.164-2003-―the determination of butachlor in rice‖, a rapid method has been develop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acetochor and butachlor residues in grain and vegetable by gas chromatography and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Acetochor and butachlor in samples are extracted with hexane –acetone, and then cleaned up by Florisil solid-phase extraction. The acetochor and butachlor residues are detected by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And analysis methods meets the residual analysis requirements. Determined the recovery rate by adding the standard solution and the linear range is from 0.01mg/L to 0.5mg/L. The recoveries of Acetochor in rice ranged from 85.3 % to 90.6% with the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s (RSD) ranged from 2.23% to 5.05%, while butac hlor’s recoveries ranged from 85.2% to 95.6% with the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s (RSD) ranged from 2.02% to 4.58%. And the recoveries of Acetochor in fruits and vegetable, such as Cucumber and watermelon, ranged from 81.0% to 96.4% with the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s (RSD) ranged from 2.82% to 5.26%, while butachlor’s recoveries ranged from 82.2% to 92.6% with the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s (RSD) ranged from 2.10% to 4.61%. The limited of detection (LOD) is 0.002mg/L in rice, while 0.005mg/L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