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区域经济学重点笔记

区域经济学重点笔记

区域经济学重点笔记
区域经济学重点笔记

第一章导论

1 区分经济区域和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学初步形成的标志:1956年胡弗《区域经济学导论》

(1)区域经济学所研究的空间:经济区域。(强调空间)

①客观存在的经济区域,多为具有相对完善的点、线、面结构的功能区。如:地域生产综合体、行政—经济区、

核心—边缘区,通常为异质区。

②人们出于研究的目的划分的经济区域,通常属于同质区。

(2)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内容:区域经济。(强调经济活动)

①区域经济指的是特定的经济区域及其相互之间经济活动。

②区域经济是国民经济或国际经济的组成部分。

③在通常情况下,区域经济并不具有宏观经济的基本属性。

④国家尺度以下的地方经济,以及城市经济都可以被看作是区域经济。

⑤在中国,区域经济往往还特指行政区经济。

2 经济区域的特点。

(1)、有限的空间。(2)、往往包括在一个国家的疆域内。(3)、经济上完整。(4)、在经济系统中具备专业化分工的职能。

3 古典区位论的缺陷。

(1)假设前提是完全竞争

(2)部门最优与整体最优往往不一致

(3)自由竞争下的自由放任往往导致区际间不平衡

(4)研究方法局部均衡,静态

(5)单纯考虑纯粹的经济因素,忽略了创新环境、制度变迁、不确定的政治因素、社会文化背景等对经济活动的影响。

区域早期区位论:重商主义贸易观

古典贸易与分工理论:绝对优势理论(斯密) 比较优势理论(李嘉图)

古典的区域经济学时期——古典的区位论: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

市场区位论中心地理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区位论的发展:1)从单个厂商的区位决策发展到地区总体经济结构及其模型

的研究

2)从抽象的纯理论模型的推导,变为力求作出接近区域实际的、可具有

应用型的区域模型

第二章区域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1 区位与区位决策的含义。

(1)区位:指可以供(经济)活动选择的位置或者是(经济)活动位置的确定过程。

区位通常指经济活动出现的最有利的有限空间范围。(特定空间,寻找最优空间过程)

(2)区位决策:人类在自己的社会生活中,不得不为自身或所代表的机构(企业、社团、政府等)做出各种各样的选择。在这些选择之中,凡是要涉及到地点、距离、范围等区位因素的,我们都可以把它们称作为区位决策。

2 区位决策的主体和区位决策主体的决策范围。

(1)厂商——在其市场区域范围内。(2) 居民——在有关法律允许的范围内。(3) 政府——在其行政管辖界限内。

;

3 厂商的区位决策(厂商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区位决策)

(1)草根企业(Grass-roots Enterprises):是指那些经营活动集中在它们的起源地、主要面向本地市场的小型厂商。

草根企业建立的最直接基础,是它们在自己的诞生地能够支配一定数量的经济要素、特别是包括自然资源和土地等不动产在内的不可移动的经济要素,并且在它们可以达到的市场范围内存在着对其拟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需求。

(关注社会关系,不注重成本)

(2)独立工厂:仅在一地拥有生产工厂,但产品的销售可能远在本地区之外。在工厂所在地以外的其他地区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地点建立相应的营业机构(技术支持、产品销售和消费者服务机构),则正是厂商更好地接近市场、增加跨地区营收的重要手段。营业机构通常会被布局在各个市场区域的中心位置。(一地生产,多地销售)

(3)典型公司:在总部以外的城市拥有第二家或更多制造工厂的厂商。典型公司是区位决策研究的核心内容。厂商的制造工厂必然趋向于分布在其中一些制造成本和经营费用相对较低的地区。(生产成本控制,多地生产,多地销售)(4)虚拟厂商:没有制造工厂的厂商(厂商集团)。在厂商的企业空间组织之中,研究开发、培训推广等部门的重要性明显上升。这些部门在布局上与营业机构和制造工厂有很大的不同,分别趋向于向那些人力资源丰富的地区(研究开发部门)或合作伙伴的往来便利的地区(培训推广部门)集中。(没有车间,厂商活动外包,只有管理和研发,倾向劳动力素质高,强调人才重要性)

①虚拟厂商分支的区位决策:研发中心、代表机构。分别趋向于向那些人力资源丰富的地区(研究开发部门)或合作伙伴的往来便利的地区(培训推广部门)集中。

②虚拟厂商的伙伴——代工方的区位决策。

~

4 厂商的区位决策性质

(1)厂商的区位决策同样是以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为前提的。从这一点来看,这与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是一致的。

(2)厂商的区位决策需要在成本最小化和市场最大化之间寻找最佳的均衡点。表现在空间上,中心地学说是最为典型的。

第三章西方主要区位理论

一农业区位论(名词解释,简答)

1 提出的时间、文章、背景和作者

杜能,1826,

《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

$

背景:在企业型农业建立的时代(农业企业家和农业劳动者),探索合理农业的生产方式。

2 杜能的假设前提

①一个国家:孤立国。

②一个城市:城市即市场。

③运输费用的假定:运费与运输距离和农产品的质量成正比,由农业生产者承担,运费低于农产品价格。

④价格的假定:城市中每种农产品的销售价格是一定的。

3 杜能环

含义:为求地租收入极大化,农场经营随着与城市距离远近成同心圆式的空间配置。

/

结构:第一圈:自由式农业。第二圈:林业。第三圈:轮作(不休耕)。第四圈:谷、草、休耕轮作。第五圈:三圃式(距城市最远、最粗放)。第六圈:畜牧(距城市51-80(250)公里处此圈之外,地租为零)。

4 农业区位论的基本命题

运费决定产品的成本,单位产品的利润与三个变量有关:

P=V-(E+T)

其中:P—利润;V—价格;E—生产费用;T—运费

结论:距中心城市的距离增加,利润减少,直至为零

5 区位地租理论

区位地租:单位面积土地产生的利润,即收入减去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后的净收入

区位地租的计算:

由于各地的生产成本是相同的,因此区位地租只与运费有关:R=E(P-a)-Efk

其中:R—区位地租 E—单位面积产量

P—单位产品的价格 a—单位产品的生产费

f—产品的运费率 k—距城市的距离

杜能环图示:

第一圈——自由式农业圈。为最近的城市农业地带,主要生产易腐难运的产品,如蔬菜、鲜奶。

第二圈——林业圈。供给城市用的薪材、建筑用材、木炭等,由于重量和体积均较大,从经济角度必需在城市近处(第二圈)种植。

第三圈——轮作式农业圈。没有休闲地,在所有耕地上种植农作物,以谷物(麦类)和饲料作物(马铃薯、豌豆等)的轮作为主要特色。

第四圈——谷草式农业圈。为谷物(麦类)、牧草、休耕轮作地带。

第五圈——三圃式农业圈。此圈是距城市最远的谷作农业圈,也是最粗放的谷作农业圈。

第六圈——畜牧业圈。此圈是杜能圈的最外圈,生产谷麦作物仅用于自给,而生产牧草用于养畜,以畜产品如黄油、奶酪等供应城市市场。

逆杜能环:辛克莱尔通过研究美国中西部的许多大城市周围的土地利用,提出了同杜能环完全相反的城市周围土地利用模式,即逆杜能环。

二韦伯的工业区位论(小考点)

]

1 提出时间、文章、背景和作者

Alfred Weber, 1909 《工业区位论:区位的纯理论》

背景:产业革命,人口向大城市集中。企业以成本极小化为原则决定设厂区位。而成本因素中只有运费和劳动费和区

位相关→进一步专注于运费最小地点的计算。

2 假定条件

(1)、原材料供给地的地理分布是既定的

(2)、产品的销售地与规模是既定的

(3)、劳动力存在于多数的已知地点,且不能移动

(4)、各地的劳动力成本是固定的,劳动力可无限供给

*

3 布局指向性

韦伯根据布局指向性将产业分为运输指向型、劳动力指向型、资本指向型、技术指向型、电力指向型、水源指向型等类型。

4 运输指向型产业的区位选择

运输指向型产业:又称运费最低点指向型产业。当某产业部门的生产成本的地区差别主要由运费的高低决定时,则这类产业的最优区位在运费最低点上,称为运输指向型产业

运输指向型产业又分为原料地指向型、燃料地指向型和市场指向型

如果只在原料地和市场区之间进行选择,用原料指数来判断

如果在原料地、燃料地和市场区等多个点中进行选择,用区位多角形来确定

5 原料指数

区位重量=局地原料+产品重量/产品重量=原料指数+1

Mi>1 或区位重量>2为原料地指向型,如甜菜糖厂, Mi =8

,

Mi <1或区位重量< 2市场指向型,如可口可乐, Mi =

Mi =1或区位重量=2既可在原料地,也可在市场区,如纺织业

6 原料地指向产业的特征(选择)

1)原料指数大于1

2)2)原料在加工过程中虽不会失重,但却会使体积缩小,体形变得更标准,便于运输

3)3)原料易碎、易腐、易爆,而成品却无此问题

4)4)市场区分散,而原料地集中

三中心地理论(central place theory) 克里斯塔勒 Christaller , 1933 六边形

(1)中心地理论是关于一定区域范围内城镇等级、规模、职能间相互作用及其空间结构规律性的学说。其理论基础是杜能的农业区位论和韦伯的工业区位论。

(2)中心地的等级:不同商品服务范围不同,昂贵的商品服务范围大,提供该职能的中心地也能提供廉价商品,提供职能越多,中心地等级越高,反之越低。

(3)中心地理论的基本思想是根据中心地的等级来确定市场区的空间组织结构。

(4)交通原则基础上的中心地系统K=4 次一级中心地移至六边形边的中点上。(交通最优)多种商品的中心地系统K=3(市场最优)(六边形六个边的交点)

行政原则基础上的中心地系统K=7 (行政最优)管辖范围内适合新开发区、地形地势特殊的地区

(5)原则:市场原则交通原则行政原则

第四章西方主要发展理论

1.均衡发展论述大推进理论

英国发展经济学家罗森斯坦.罗丹在研究战后东欧和东南欧落后地区工业化问题时提出的一种均衡发展理论。

大推进的三个理由—三个不可分性不可分性之一:生产函数不可分不可分性之二:需求不可分不可分性之三:储蓄不可分

资金来源:

国内投资:不降低生活水平—投资—收益的相当部分用于储蓄—投资—生产率提高—收入提高

国外投资:引进外资—投资—新增收入用于储蓄—投资—生产率提高—收入提高

投资重点:基础设施建设、轻工业部门手段:计划手段

2.如何使一个落后国家脱贫(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两个恶性循环:

1、收入水平低—储蓄不足—资本缺乏—投资不足—生产率低下—收入水平低

2、收入水平低—购买力不足—市场规模有限—缺少投资诱惑力—投资不足—生产率低—收入水平低

,

解决办法:同时、全面的对发展中国家的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投资,使各部门同时扩大生产规模,从而相互利用便利的生产销售条件,降低成本,取得经济效益。

评述大推进理论及贫困恶性循环理论:(一)投资重点在轻工业部门,重工业产品与发达国家交换。(二)片面的强调政府计划的左右

3.非均衡发展增长及理论重点掌握

名词解释增长极:20世纪50年代提出,增长极是指一定时期起支配和推动作用的单位,也称推动型单位。

(论述时候用到)推动型单位和被推动型单位的关系:1、支配效应2、连锁效应3、推动效应极化效应—促进增长极形成—扩散效应—带动其他邻近地区发展

(多选、简答)增长极形成的三个条件1、强调创新:人;企业(区位经济)2、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3、相关条件和环境

增长极的功能:极化效益,扩散效应 1.极化效应的结果是产生了聚集经济效益,并出现内部和外部规模经济。 2扩散效应扩散的原因:客观原因导致的扩散—经济因素主观原因导致的扩散—政府

@

评价增长极理论

只注意到增长极对区域的积极影响,忽略了其对区域的消极影响。

3.(多选)下列哪些是非均衡发展理论

增长极理论、循环累积因果理论、赫希曼的“极化—涓滴效应”理论、“核心—边缘”理论(核心区—边缘区)、倒U型学说、梯度推移理论

4.(名词解释)产品生命周期理论:1966年弗农以技术差距理论为基础,把生命循环论引入区域经济学中,提出了工业生产生命周期阶段论。

创新阶段:影响因素是科学和工程技术和集聚经济,区位选择在大城市。

发展阶段:影响因素是管理和资本,区位由大城市向外扩散到外围城市。

成熟和衰退阶段:产品市场饱和,技术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影响因素是廉价的劳动力,区位向落后地区转移。

区域生命周期理论 1966年,由汤普森提出,克鲁默和海特发展。(针对美国新英格兰地区城市的变化)

主要观点:工业区像生命有机体一样,存在规律性的演变,从年轻到成熟再到衰老。

年轻时期:

成熟时期:

衰老时期:

梯度推移理论(二)梯度推移理论的主要内容

(1)梯度存在的客观性

(2)高梯度地区是产业创新的发源地。

}

(三)梯度推移理论的演变

静态梯度推移理论

动态梯度推移理论

反梯度推移理论

广义梯度推移理论

5.可持续发展:名词解释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最初于1972年提出,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

第五章区域开发模式及案例

名词解释区域开发:区域开发是指开发主体在不破坏环境与生态效益的基础上,运用发展经济的各种手段,对特定区域的自然、经济和社会资源进行综合利用,以求得经济、社会、环境三者最大效益的过程。

注意要点:

区域开发主体是政府部门,客体是一定区域内的自然、经济和社会资源。

区域开发目标是在区域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取得经济、社会和环境最大效益。区域开发的方式包括行政、法律和经济手段

论述三种开发模式

一、增长极开发模式及案例

(一)增长极开发模式(适合尚未开发领域)

法国经济学家佩鲁、布戴维尔提出

应用:优先发展区位条件好,增长潜力大的城市

(

(二)点轴开发模式(有了一些发展较好的点和轴)

由波兰经济家家萨伦巴和马利士提出。

点轴开发模式的主要思路是:

第一,在一定的地域空间范围,选择若干比较优势明显的具有开发潜力的重要线状基础设施经过的地带,作为发展轴予以重点开发;

第二,在各发展轴上确定重点发展的中心城镇,使之成为增长极,并确定其性质、发展方向和主要功能;

第三,确定中心城镇和发展轴的等级体系,重点开发较高级别的中心城市和发展轴,随着区域经济实力增强,开发重点逐步转移扩散到级别较低的发展轴和中心城镇,最终形成由不同等级的发展轴和中心城镇组成的多层次结构的点轴系统,进而带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点轴开发模式往往成为开发程度较低、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首选的空间开发模式。

对轴的要求:

1、轴线所连接的各极点在经济梯度上具有一致性或相似性,或是其经济结构具有互补性。

2、轴线及其沿线地带具有较丰富的自然或社会经济资源,有适合产业和人口集聚的自然条件与环境容量。

3、轴线本身具有较强的通过能力和较高的传递效率,其通达程度与所连各点产业的兴衰有较强的相关性。

运用点轴开发模式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1、注意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

2、注意各增长极之间的经济联系程度。

3、注意发展轴的选择及经济合理的空间距离

(三)网络开发所需具备的条件:(要求区域开发程度高)

(1)区域面积较大,资源分布均匀及载体质地相对均一。

~

(2)交通道路已经或容易形成网状

(3)已有三个或三个上的分散的增长极,两条及两条以上的发展轴。

(4)区域增长极和发展轴存在较强的扩散效应,新的增长极和发展轴存在良好的生长与发展条件。

第七章产业结构分类

1.霍夫曼分类法

霍夫曼的分类法:分为三类

1)消费资料产业(食品、纺织、皮革、家具)轻

2)资本资料部类(冶金、金属材料、运输机械、化学)重

%

3)其他产业。

★耐用消费品工业(如汽车、家用电器等)是重工业,但仍属消费资料产业

划分依据:某产品的用途有75%以上是消费资料作为消费资料产业,75%以上作为资本资料的就是资本资料产业。2.名词解释主导产业:在各个产业中居于主要支配地位的产业,一是具有明显的相对优势,产业规模大,产品调出规模业大;二是主导产业是区域经济系统的主体和核心,产值比重大,产业关联性和带动性强。

3.工业结构的高度化规律包括经济发展的过程往往表现为工业化的过程,工业化的过程表现为工业结构的重工业化、高加工度化和技术集约化的总体趋势。

4. 霍夫曼定律概念第一个研究重工业化规律,将制造业中消费资料工业净产值与资本资料工业相比,得出霍夫曼比率,

霍夫曼比率=消费资料工业净产值/资本资料工业净产值

工业化过程中霍夫曼比率不断下降,即霍夫曼定律。

(

5.为什么下降到60%-65%之后趋于稳定

霍夫曼比率是递减下降的,但降到60—65%左右便趋于稳定,说明重工业化不是无限的,达到一定程度便停滞。停滞的原因与重工业内部结构有关,工业化后期是靠重工业机械工业的增长率来支持的,其中耐用消费品工业又是一大支柱,一旦耐用消费品普及到一定程度后,机械工业的增长缓慢下来,从而重工业增长也趋于停滞。

五、产业结构规律性演变的原因1、收入提高导致需求结构的变化

2、生产率上升率的不均等增长

3、国际贸易的促动

产品需求收入弹性=产品需求增长率/人均收入增长率,观察该弹性系数,生产高收入弹性的产品的产业在产业结构中能占有更大份额。

地区主导产业:指在区域发展各阶段处于支配地位的地区专门化产业,具有参加国际服务分工和带动区内其他产业发展的双重功能。(人们收入提高首先需要的产品)

6.雁行产业发展形态适合于落后国家的发展,日本的赤松提出来立足发展中国的经济,说明国际贸易对产业的促进作用,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就随着发达国家技术和产业发展推动方面演变。

~

产品循环说适合发达国家

三只大雁的特点一进口二国内生产三出口

7.如何对产业结构进行综合评价

1.已形成的产业结构同区域的资源结构是否相适应,能不能发挥区域的资源优势。资源结构是指生产要素结构,即自然资源、劳动力、资金和科学技术之间的相对比例关系。

2 区域产业系统的功能,是否能承担起全国地域分工的重要任务,对全国或上一区域层次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协调做出独特地贡献。

3、区域产业之间的关联度如何,即产业之间是否协调,特别是主导产业与非主导产业之间的关系是否协调。

4、区域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和应变能力如何。

5、结构性效益的高低怎样

定量分析 1、产业的比较优势度

`

1)比较成本

2)比较劳动生产率上升率 L1

生产率的年增长率, L2B2代表研究区域某行业某一

时期内的劳动生产率上升率, B2 1,说明研究区域某行业具有比较优势。

2、工业化结构比重数

3产业专门化率

4.区位商 J1和j2分别代表研究区域及其较高级区域某同一产业部门的就业人数,b1和b2分别代表研究区域及高层次区域就业人数,Q代表研究区域某一产业部门的区位商,Q大于1,则说明研究区域在某产业部门的集中程度大于其较高层次区域平均水平,是研究区域的专业化部门和产品输出部门。

9. 地区主导产业:指在区域发展各阶段处于支配地位的地区专门化产业,具有参加国际服务分工和带动区内其他产业发展的双重功能。

一般而言,在区域发展初期,主导产业的大农业、矿产采集业,手工业为主,进入集聚发展阶段,以矿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和纺织业为主,进入成熟期后,以高技术产业服务业为主。

~

10.简答当产业关联度和发挥地区优势有矛盾时,为什么要以优势度指标为主

(1)关联度高的产业不一定是本地区具有优势的产业。如果各地都争上关联度高的产业,势必造成重复建设。如汽车业。

(2)主要能发挥地区优势的产业,那怕关联度低一点,也有技术的扩散和传递,发挥主导产业带动作用。

3)区内产业关联度低的产业,也可能具有较大区间关联度。

(4)区域范围越小,出现产业断层和缺陷可能性越大,即区内关联度低,但从高层区域看可能是重要的。所以,产业关联度只可作为主导产业的参考指标。

主导产业与区位发展阶段分析一般而言,在区域发展初期(工业化初期),主导产业的大农业、矿产采集业,手工业为主,进入集聚发展阶段,以矿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和纺织业为主,进入成熟期后(工业化后期),以高技术产业服务业为主。

第八章

1. 城乡边缘区是城市与乡村的过渡地带,即城市郊区,是城市与乡村相互作用的产物。

2. 形成理论 1、山鹿城次的阶段论(1)一般农业(大田农作物)向商品性农业(蔬菜、瓜果、花卉、奶牛、禽

畜等商品)转掉的产品的商品化阶段。

(2)青壮年农业劳动力向兼业的农工户、农商户的转化的劳动的商品化阶段。

(3)农民卖掉成出租土地,不再务农的土地商品化阶段。可见,城乡边缘区是农村要素商品化程度不断提

高而形成的。

2、英国科曾的周期性增长理论

3、埃里克森动态模拟理论

4、劳动在空间上的重新分工理论

3.区域地域结构的演化的四个阶段(陆大道)1.低水平平衡阶段:以农为主,生产力低下,封闭、稳定、原始。如西

北、西南的贫困落后地区。

2. 聚集、二元结构形成阶段:工业化在优势地区聚集,形成城市增长极和农村的腹地,经济不

平衡加剧。如东、中部的广大地区。

3. 扩散、三元结构形成阶段:城市向周边扩散,形成城乡边缘区,从而形核心——城乡边缘区——外围

三元经济结构。如珠三角、长三角、辽中南地区。

4.区域空间一体化:区域之间的不平衡基本消失,以区域城市体系为核心和骨架,实现地域结构的均衡

一体化,实现高水平稳定平衡。

4.影响农业生产活动的因素有哪些及如何影响1)自然因素:气候气候中的热量决定了农作物的品种和熟制

土壤不同土壤种类,适宜生长不同的作物,肥力不同,产量不同。

地形地形不同,农业类型不同: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适宜机械化耕作,发展耕作业;

2)经济条件市场市场需求影响着农业生产的规模、类型和分布,接近市场可节省运费,降低成本

交通园艺业,乳蓄业等产品需要保鲜要求有方便便捷的交通运输条件,近市场公路;交通运输的改善可以扩大农业的市场范围

劳动力

科技水平改造不利自然因素,减轻农业生产对自然因素的依赖

政策

5. 产业集群的概念产业集群是那些把在全球流动着的财富吸引住并黏着下来的地方,但黏力的大小是随集群的发

展而改变的。

6.新产业区 20世20年代后成为主流经济学的组成部分,20世纪90年代才成熟,阶段通常以1990年美国迈克尔波特《论国家竞争优势》:可以看成空间,也可以看成一个形势,高度集聚的特定空间,企业以相互关系集中在一起,形成产业集群的新的组织形式。

7.对于创新阶段企业在布局阶段应考虑的因素:决定高技术产业区位的要素:

一是创新源的易达性;

二是劳动力质量;

三是市场因素;

四是集聚因素;

五是风险和资本的可获得性;

六是发达的通讯网和运输网的易达性;

优秀的产业集群的特征:

1、外部规模经济和分工专业化经济

2、外部范围经济

3、节省交易成本

4、自组织能力导致系统运行秩序的提高

5、创新和学习机制

8.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罗斯托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分为六个阶段:

传统社会;

为起飞创造前提阶段;

起飞阶段;

成熟阶段;

高额群众消费阶段;

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区域经济学期末考试模拟测试试题()开卷

区域经济学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开卷

————————————————————————————————作者:————————————————————————————————日期:

区域经济学期末考试模拟试题(1)开卷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道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区域经济学的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创立的区位理论,并借出了经济地理学的一些概念。 2.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起者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区内经济活动和区外经济联系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3._欧洲联盟___、_____北美自由贸易区___和APEC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的代表。 4.总部经济实际上指的是作为经济区域中心的城市,是企业在空间上实现分离的经济产物。 5.在结构变化导向的选择和结构调整上,应特别注意综合平衡_和__内外兼顾___ 。 6.各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根据各地域的______实际状况_____,并要以___从地球系统___的观点去制定具体方案。 7.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必须采取“___超特区__”模式,给予比当年的__经济特区___更具优惠的政策。 8.制度创新是一个严谨的过程,包括制度的替代、转换与交易过程;制度创新是通过复杂规则、标准和实施的边际调整来实现的。 9.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的首创者为美国哈佛大学的弗农等,认为各工业部门,甚至各种工业产品都处在不同的生命循环阶段上:创新、发展、成熟、衰老。 10.各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根据各地域的______实际状况_____,并要以___从地球系统___的观点去制定具体方案。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道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区域结构:区域结构由中心城市、中心城镇、广大乡村以及各种网络所组成,正因为这种核心、节点、网络的有机组成,区域内经济活动能够把其影响波及区域的任何部分,并产生乘数效应,带动整个区域经济活动的进一步高涨。 2.类型经济区:为了认识各区域的经济分布现状和经济结构特征,研究经济现象分布区域分异规律,根据区内的同一性和区际差异性的基本原则,确定不同的区域划分指标3.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是一个随着经济发展而变化的漫长过程,这种变化表现出有序的阶段性。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就是向增长速度、效益更高一级的产业结构推进。在改造二重结构,促进产为结构的高级化的实践中,形成了一套理论。(新书159页)4.成本决定论:区位论中的古典区位论也叫成本决定论。它研究的是各种区位因素对产业配置的吸引作用。区位因素指的是在特定区域或在某几个同类地点进行一种经济活动比在其他区域进行同类活动获得更大利益的因素。 5.总部经济:总部经济是指通过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吸引跨国公司和外埠大型企业集团总部入驻,企业总部在中心城市集群布局,生产加工基地则安排在营运成本较低的周边地区或外地,从而形成合理的价值链分工。核心内容:企业总部的集群分布和合理的价值链分工。 三、判断正误题(本大题共10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区域经济的研究范围不再是一个国家内的区域经济,其重点是城市区域经济。(×)2.诺斯的区域经济观点强调经济活动的内容以及空间组织。(√)

区域经济学(知识要点)

区域经济学期末复习指导 1、区域:“区域”是由地质构造、气候条件、历史基础和现实条件等因素共同形成的地球上的一个特定范围,包含着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差异性,特别是自然赋存的不均匀。 2、空间:经济活动中的“空间”,是经济变量、经济现象在一定地理范围内的存在形式和客观实体,它以分布的位置、形态、规模和相互作用为特征,不仅是事物的“容器”,而且是区域发展状态的“指示器”。 3、区域经济:指在人类经济资源总量稀缺、赋存不均和不能或不能完全自由流动的前提下,人类的经济活动与特定的地理位置相结合的复合体。简而言之,“区域经济”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的人类经济活动。 4、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应用性经济科学。 5、区域经济的本质内涵及其基本特征: 1)“区域经济”的定义:指在人类经济资源总量稀缺、赋存不均和不能或不能完全自由流动的前提下,人类的经济活动与特定的地理位置相结合的复合体。简而言之,“区域经济”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的人类经济活动。 2)区域经济”的基本特征:①经济资源分布的差异性;②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性;③经济利益的相对独立性;④经济系统的一定完整性。 6、区域经济学的科学定义及其基本内涵:、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应用性经济科学。它的基本内涵是:第一,它的研究对象是区域经济发展;第二,它的研究重点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问题”;第三,它的研究要以国家宏观调控和总体战略为指导;第四,它属于应用经济学范畴。 7、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区域经济理论(联系实际) 1)“部分先富”论提出: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和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部分先富”的战略思考:①改革必须首先打破平均主义;②允许和鼓励“部分先富”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和带动作用;③中国的经济建设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 2)“共同富裕”论伟大构想:“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其内涵:①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光辉旗帜,社会主义应当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②共同富裕不是也不可能是同步富裕、同等富裕,部分先富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③提倡先富起来的地区和个人,支持、帮助贫困地区及其慢富群体。 3)“两个大局”论:改革开放之初,内地支持和帮助沿海加快发展;到一定

空间发展及其区域结构——读书笔记

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 本周阅读了著名经济地理学家陆大道大师的著作《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本书阐述了近几十年来,特别是近十多年来国内外在区域发展研究方面的进展及主要理论,并且论述了产业结构,空间结构,资源与环境及一系列实际问题,揭示了区域发展过程中空间结构演变的一般特征。书中从理论中,与实践中,对区域开发与发展的点-轴系统理论及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t字形结构作了深入系统地论证,对位置及差地租,区域可达性,技术创新等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作了,理论上的探讨。 现在,已经是21世纪了。而在我国,还存在着很多区域发展的问题,而城乡发展日益失衡,城乡间相对差距均呈不断拉大趋势。受二元经济结构,城乡产业特性,农民自身素质,国家经济政策等原因影响,城乡发展已经成为日益严重的问题。而城乡发展,则是区域发展的一个重要的体现。区域发展,包括了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的改变,资源在区域中的利用,环境的保护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是个大国,经济区域众多,条件千差万别,因而区域经济发展有很大差异,尤其是东部地区及西部地区的差异,东部经济发展较快,而西部发展较为落后。因此,统筹东西部发展,统筹城乡发展,联合东西两部区域发展极为重要。现在,已经有了南水北调,西气东输等项目的实施,使两区域下的经济发展极为密切,西部的经济发展也迈上了一个新台阶。而现在,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工业化阶段,逐步发展到现在后工业化阶段,高技术产业及服务业日益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部门。 资源环境,在当今的大学里已经成为相当重要的专业。当今社会中,资源的利用及环境的保护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它关系着我们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上的种种的本质都是为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只有你生活水平提高了,国家才能真正发展起来。 而任何一个区域或者国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都有着起特有的空间结构。而本书提到的空间结构,则是与开发与发展不平衡问题联系在一起的。在我国,国土资源分布和社会经济发展时不平衡的。近年来,一些社会经济很发达地区,如珠江三角洲,京津唐,辽中南,长江三角洲等地区,新建,扩建的大中型项目越来越多。这种情况预示着在今后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宏观和中观区域间的经济实力差距还会进一步拉大。从空间结构观察,社会经济的疏密状况会愈加不平衡,使各区域发展不平衡。因此,区域发展与空间结构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两者缺一不可,不可以单方面的对其进行研究。区域的发展,离不开空间结构完善的基础;而空间结构的稳定及持续发展,则离不开区域发展。只有两者相对发展起来,国民经济才能真正提高,人民生活才能真正改变起来,才能真正实现小康社会。要做到空间结构及区域发展,要重点发展高技术产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统筹区域发展,缩小地方区域贫富差距。 重视区域发展,稳定空间结构,是当今社会的重要发展要素。

区域经济学期末复习知识点

区域经济学期末复习知识点 一、简答题 (一)区域经济学主要研究的内容 1.区域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主要介绍区域经济学学科的产生与发展状况。 2.区域经济的整张与发展(主要研究介绍区域经济学发展所依托的资源环境的主要内 容和评价方法,研究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理论,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路和方法, 介绍区域经济学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实现路径)。 3.区际关系(主要研究区域贸易利益的形成及实现路径,以及区域经济合作的基本理 论和主要内容)。 4.区域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主要研究城乡结构与区域城市体系的建设问题,研究宏 观空间结构)。 5.区域经济政策与管理(宏观政策与管理的角度介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规划的制定 以及如何规范地方政府的职能,制定区域经济政策来指导,监督区域经济战略目标的 实现以及如何改善投资环境,塑造地区形象并提升所在地区的区域竞争)。 6.区域经济学的展望(探讨21世纪区域经济学的发展态势)。 (二)区域经济增长机制 1.要素投入的驱动机制 2.中间产品的投入的拉动和驱动机制 3.产业部门增长的拉动机制 4.先行地区增长的拉动机制 (三)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均衡增长理论 1.低水平均衡的描述理论 2.打破低水平循环的增长理论 3.非均衡增长理论 非均衡增长的概念 1.首先发展某一类或几类有带动作用的部门,通过这几类部门的发展,带动其他部门 的发展

2.连锁效应:(前向关联效,后向关联效应,旁侧关联效应) 新增长理论 1.外部性与经济增长理论 2.收益递增与经济增长理论 3.创新与经济增长理论 (四)区位选择基本要素 1.自然因素(自然环境自然资源) 2.社会经济因素(人口与劳动力,资金,市场、运输) 3.科技因素(投资软环境,智力资源) 技术进步改变自然资源的经济意义;技术进步改善了产业本身的分布状况;技术进步改变了产业内部结构。(科技对产业区位选择影响是通过技术进步体现的) (五)产业布局的指向类型 ①能源指向, ②原料地指向, ③劳动力指向, ④交通运输枢纽指向, ⑤无固定指向, ⑥高科技指向 (六)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 1.在较高的区位商或专业化水平。 2.在地区生产中占有较大比重,能在一定程度上主宰地区经济发展。 3.与区内其他主要产业关联度高,二者之间的联系越广泛,越深刻,越能通过乘数效应 带动整个地区经济发展。 4.能够代表区域产业发展方向,富有生命力的产业。 (1)根据本区域所处经济发展阶段选择主导产业。 (2)根据产业发展阶段来选择主导产业。 (3)根据产业产品的收入弹性来衡量。 (七)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模式与类型 a)初级产品出口战略。 b)进口替代战略(下游产业进口替代,上游产业进口替代)。 c)出口替代战略。

区域经济学考试重点

区域经济学 第一章导论 1. 什么是区域? 特定的地理空间围,可大可小。视研究的问题与规划的目的决定一个区域的围与所要探讨的区域问题。 2、经济区域 从研究经济活动出发,对地理空间的围划定。指拥有多种类型的资源、可以进行多种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片相对较大的空间围。经常指经济活动相对独立、部经济联系紧密、体系较为完整、具有特定功能的地域空间。 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区域主要包括三大类:全国国土,一国围特定的区域,以及跨国界的特定区域。 3、经济区域形成的原因 (1)自然禀赋差异即要素分布的非均衡性。 (2)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 (3)经济活动的不完全可分性。 (4)创新能力的集中性。 (5)产品和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 4、区域经济学

研究对资源、要素和市场在空间上进行优化配置,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增进社会福利的经济科学。 区域经济学具有很强的综合性,需要熟悉其它相关的经济学知识,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边缘科学。 5、区域开发 区域开发是人类开发利用各种资源、谋求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区域开发是人们作用于区域经济发展过程的主观行为。 6、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 (1)如何组织区域经济发展。 (2)研究区际关系,经济分工与协作。 (3)区域经济政策。 7 、区位理论的初期研究 区域经济学这门学科的母体是区位理论。古典区位理论主要发源在20世纪初的德国。区位理论是微观经济理论。主要包括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运输区位论。 8、农业区位论 杜能认为,影响农业布局,起决定作用的是级差地租,即特定农场(或地块)距离城市(农产品消费市场)的远近。在证明这些论点的过程

世界地理读书笔记

世界地理读书笔记 李小建老师的《经济地理学》是经济地理领域最经典的教材之一,上学的时候上这门课的时候就学过这本书,但当时没怎么用心看,现在时隔几年,再翻一遍这本书,虽然是10年前的书了,但看完之后仍然很有收获,感觉以后应该时不时的把我们行业相关的教材拿出来看,虽然都是理论上的东西对现在的工作没有直接的指导作用,但每次看都会把这些年来的工作学习知识等组织梳理一遍,对工作还是大有裨益。看的时候,记录了一些笔记,主要是书里的一些观点和内容,比较基本: 第一篇经济活动区位 20世纪前的经济地理学相关研究,大致可分为史志描述、商业地理研究和经济地理学研究三个阶段。 新近出现的跨国公司研究、经济活动全球化研究以及结构主义思维方式反映了经济地理学发展的新趋势。 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包括经济活动的内容、经济活动区位、经济活动空间组织、经济活动与环境的关系。 企业经营的范围并不局限于产业的划分。现代企业的跨产业部门发展已十分普遍。由于企业是经济活动的主体,对经济活动的产业划分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企业所从事的各部门经营。为此,一些学者们开始从企业组织角度来认识经济活动。 著名经济学家克鲁格曼(P.Krugman)指出,经济学长期忽视区位研究①,然而,经济地理学对经济学具有重要意义。 区位理论有两层基本内涵,一层是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另一层是空间内人类活动的有机组合。 区位因子则是对于生产者而言,由于场所不同表现出其生产费用或利益的差异。 市场地域大小与商品的市场价格、地域人口数量和居民收入有关。人口密集和收入水平高的地域是区位选择的最佳侯选地,特别是现代区位选择主要表现为接近消费地。 尽管在区位决策过程中,经济因子中的成本以及收入因子都在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有时与经济因子毫无关系或者说关系不大的一些非经济因子也在起作用。在这些因子作用下进行的区位选择一般追求的不是成本最低,也不是利润最大,而是某种程度上的满足。 劳动、自然和资本是生产的最基本的要素,在经济学的生产理论中通称为生产的三要素。 由于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所能提供的地租差异,城市内部土地利用的圈层分化较显著

区域经济学试题答案

?《区域经济学》试题一、判定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区域经济学》试题 一、判定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区域经济开发的主体包括政府和企业。() 2.人力资源开发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3.感应度系数是指某一部门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所产生的生产需求波及程度。() 4.任何地区都应放弃自身优势去发展那些在全国分工体系中具有优势地位的产业。() 5.后向联系产业是为专门化产业提供产后服务或进一步加工的产业。() 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2.√ 3.× 4.× 5.×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区域经济学的理论来源包括(AB)。 A.经济地理学 B.区位理论 C.均衡增长理论 D.非均衡增长理论 2.埃德加?胡佛构筑区域经济学的三个基石是指(ABC)。 A.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 B.生产要素的不完全可分性 C.产品与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 D. 产品与服务的不完全可分性 3.区域自然资源利用的类型包括(ABCD)。 A.纯自然资源型 B.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结合型 C.社会资源为主、自然资源为辅型 D.资源缺乏型 4.影响交易成本的区域性原因包括(BCD)。 A. 区域自然环境 B.区域垄断及其竞争

C.区域集团形成及其竞争 D.区域间地方政府及其竞争 5.非均衡增长理论提出的“连锁效应”包括(ABD)。 A.前向关联效应 B.后向关联效应 C. 集聚效应 D.旁侧关联效应 6.区域开发的特点包括(ABCD)。 A.开发对象位置的明确性 B.开发范围的明确性 C.开发的时效性 D.开发行动的综合性 7.区域经济发展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发展的要害性阶段是(B)。 A.工业化初期阶段 B.工业化中期阶段 C.工业化后期阶段 D.后工业化社会 8.产业结构演变的基本动因是(C)。 A.国民生产总值增加 B.海内生产总值增加 C.各产业产品需求收入弹性的差异 D.各产业技术进步及技术结构特征 9.影响产业区位选择的社会经济因素包括( AB)。 A.人口和劳动力 B.市场 C.自然环境 D.自然资源 10.根据区域经济合作主体的不同,区域经济合作可分为(BCD)。 A.国际经济合作 B.民间合作 C.官方合作 D.官民合作 11.区域间的间接投资合作的形式包括(BD)。 A.股份合资 B.信贷 C.契约合资 D.证券投资 12.工业化促进城市化的经济条件包括(ABCD)。 A.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B.产业结构的递次演进

读书笔记_读书笔记30篇

读书笔记_读书笔记30篇 部门: 综合部姓名: ** 自我评分: 30 部门主管评分: 考评组评分: 总分: 《中国20XX:寻找新动力》 ** 著把脉十三五十三五规划建议,就是中国的新规划,是中国未来5年的发展蓝图和行动纲领。新规划的内容很多,其中的五大理念是十三五规划的灵魂,是中国发展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使中国的发展理念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也集中体现了中国对发展经济学的贡献。而且,《建议》的主体内容是按照五大理念来谋篇布局的,也就是说,中国将按照五大理念决定的路径来推动发展,五大理念及其五大路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线图。 五大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建议》指出,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关系着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把五大理念作为一场深刻变革,赋予了其极高的位置。就词义看,变革仅次于“革命”,我们党把改

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转变发展方式十分重要,党的十八大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可见,这次把理念问题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为什么《建议》起草如此重视理念先行呢?第一,这是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迫切需要。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我们已经有了一个既定的、不能改变的、必须完成的、没有退路的目标,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三五规划必须围绕实现这个既定目标来制定。目标是既定的,但形势是变化的。十三五时期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有许多新变化,这又是客观的、无法改变的。未来5年,我国的发展环境和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十六大时相比,甚至同三年前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相比,都有了不小的变化。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是,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发生了深刻变化,虽然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化,但进入增速换挡、结构调整、动力转换、发展方式转变的新常态,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这种情况下,如期顺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并不轻松。比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是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但现实是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不能变的既定目标碰上变化了的环境,怎么办?最主要的就是解放思想、变革理念。理念是行动的先导,理念决定路径,路径决定行动,行动决定结果,有什么样的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路径、行动和结果。只有树立符合实际、适应形势的发展理念,才能找到正确的思路,按照正确的逻辑推动发展; 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第一个百年的奋斗目标,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区域经济学孙久文重点-(寝室合作完成)

城市化的概念城市化就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人口向城市的集中、城市数量的增加、规模的扩大以及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提高,是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并获得巨大发展空间的表现。 城市化的内涵 1.、城市化是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 2.城市化是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 3.城市化是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 4.城市化是城市文明不断发展并向广大农村渗透和传播的过程。 5.城市化过程是人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 6.城市化是农村人口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的统一。 城市化动力机制的一般分析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是指在城市化的过程中,能够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各种力量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可以概括为农村的推力和城市的拉力,及其交互作用所产生的共同的作用力。 1.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原始动力 城市化总是起步于农业基础良好的地区。 农业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了寻求新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进入城市。 2.规模化和集聚共同构成城市对企业的拉力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经济支柱。在城市化过程中,表现为企业对规模化和集聚的追求而集中在城市发展。城市对企业的空间配置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拉力 3.较多的就业机会和城市文明共同构成城市对居民的拉力 工业化造就了足够多的就业机会,为乡村富余劳动力提供了广阔 的发展空间; 城市文明能够为进入城镇的农村人口提供更高的生活质量。 结论:城市化的速度取决于农村的推力、城市对企业和农村居民的拉力综合作用的结果。 如果推力大而拉力小则城市化速度缓慢大量的劳动人口滞留在 农村; 如果拉力大而推力小,则说明城市化已基本完成。 城市化规律 1.城市化与经济社会发展过程相互促进,并随着社会经济发 展水平的提高而提高。 2.城市化的阶段性规律 城市化的阶段性规律:城市化的阶段性规律是指城市化的发展进程要规律性地经过若干阶段(起步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全过程呈现出S 形运动轨迹。 起步阶段工业化前期,城市化进程缓慢,城市化水平在30%以下。 发展阶段工业化中期,城市化加速,城市化水平由30%持续上升到60%左右。 成熟阶段工业化后期,城市化减缓,城市人口比重大体稳定在70%一80%。影响区位选择的四个机制 1.目标驱动机制 2.利益驱动机制 3.宏观调控机制 4.市场调控机制 产业布局的指向 概念:所谓产业布局指向是指在各种因素和布局机制共同作用下的产业布局,往往反映出倾向于某一类地域的倾向。这是从产业自身的角度来分析产业的布局。 产业布局指向的类型 1.能源指向 2.原料地指向 3.消费地指向 4.劳动力指向 5.交通运输枢纽指向 6.高科技指向 7.无固定指向 地域合理规模概念: 企业生产装置和设备的最佳组合,会使生产能力和产量大幅度增加,产品成本下降,从而带来大规模的节约效益。具有这种节约效益的企业在地域上的相互协作,又可以带来更大的规模效益,这种能够带来大规模节约效益的企业在某个地域的聚集规模,我们称之为地域合理规模。 地域合理规模的构成 1.企业的合理规模(企业的合理规模是产业布局的地域合理规模的基础。) 企业的规模效益:1.单项设备的经济合理规模。2.联合企业的合理规 模。 2.地域合理规模 地域合理规模主要由地域的环境容量来决定,地域的环境容量主要取决于下列三点: ⑴资源要素的供给限度。⑵基础设施要素的容量。⑶管理要素的能力边界。 地域合理规模的评价 1.产业聚集在某地的原因分析 ⑴由于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相互联系,这些企业共同布局在某一个地域,形成地域产业聚集。 ⑵为了共同使用基础设施,一些企业共同布局在某一个地域,形成地域产业的聚集。 ⑶为了管理上的方便,一些企业共同布局在某一个地域,形成地域产业的聚集。 2.地域合理规模的评价标准 (1)企业的经济效益是否最好。(2)地区产业结构是否最优。(3)社会效益是否最大。 聚集与分散 概念:聚集与分散,也称集聚和消聚,是实现产业布局的地域合理规模的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相辅相成。 1.聚集可分为功能聚集和非功能聚集 功能聚集: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增加生产能力或企业个数,相互采取联合化与专业化方式,形成分工协作达到效益最优,在区域内相互联系的生产聚集; 非功能聚集:指工业基础设施、文教卫生等服务功能以及人才、信息等方面的聚集 2.聚集可分为两个阶段,即低级阶段和高级阶段 低级阶段:仅表现为单个工业企业生产规模或最主要设备生产规模的扩大。高级阶段:则表现为各类工厂由于不同因素的作用而向某一个地域集中,包括第三产业与工业的聚集。 如何处理好聚集与分散的关系 1、工业化大生产发展要求按规律促进生产的空间集中。 2、不能过大,大并不等于强。 3、知识经济时代的新要求:“小与活”。 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的特点(1)要求靠近市场。(2)要求靠近科研机构和大学。⑶要求有高级的企业管理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力(4)要求优良的基础设施。 (5)要求具有完备的辅助工业和发达的第三产业支撑。(6)要求有优良的投资软环境。(7)要求能靠近投资机构。(8)要求该地区具有创业精神的城市气氛。 (9)要求聚集性。(10)要求良好的周边环境和生活质量。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1.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是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两个概念。 经济增长是指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产品和劳务的产出的增长。 经济发展则是随着产出的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的变化,这些变化包括投入结构、产出结构、产品结构、分配状况、生活水平、社会结构、政治制度等等在内的变化。 2.经济增长的内涵较狭窄,是一个偏重于数量的概念; 经济发展的内涵较宽广,则是一个既包含数量又包含质量,既包含经济因素又包含非经济因素的概念。 3.经济增长是手段,经济发展是目的。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核心内容,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必然结果。一般而言,没有经济增长就不可能有经济发展,但有经济增长不一定会带来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 一、产业结构演化的一般规律 1. 产业结构随着社会分工的永远发展而有不断复杂化的规律--部门越来越多,部门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 2.产业结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有不断高级化的发展规律--资源的配置总是趋向从利用效率相对较低的产业流向效率相对较高的产业。表现为:资源从生产力水平较低的传统产业部门流向生产力水平较高的新兴产业部门。 二、三次产业的演化规律 1.配第一克拉克定律 ⑴配第定律 ?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弟(William Petty)。早在17世纪,他在 其著名的《政治算术》一书中描述了不同产业之间的,并将这种 差异与劳动力就业结构联系起来。 ?他说:工业的收益比农业多得多,而商业的收益又比工业多得多。” 这种产业之间的收益差异会推动劳动力由低收入产业向能获得 高收入的产业流动。这就是所谓的配第定律。 ⑵克拉克定律 ?20世纪5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科林·克拉克通过对40多个国家 的截面和时序统计分析,得出结论: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 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进而再向第三产业 转移。从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看,第一 产业的劳动力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特别是第三产 业劳动力的比重则呈现出增加的趋势。此即为“配第 —克拉克定律”。 2.库兹涅茨法则(美) ?第一,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区域内第一产业实现的国民收入在 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 与第一产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 ?第二,在工业化阶段,第二产业创造国民收入的比重及占用劳动 力比重都会提高,其中前者上升的速度会快于后者。在工业化后 期特别是后工业化时期,第二产业的国民收入比重和劳动力比重 会不同程度地下降。 ?第三,第三产业创造国民收入的比重及占用劳动力比重会持续地 处于上升状态,其中在工业化中、前期阶段,其劳动力比重的上 升速度会快于国民收入的比重。 三次产业结构演变的动因 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是由各产业产品需求的收入弹性及产业技术进步和技术结构特征所决定。 1.各产业产品需求收入弹性的差异是产业结构演变的基本动因。 2.各产业技术进步及技术结构特征是决定产业结构变动的第二因素。 制造业内部结构的演变规律:在整个工业化过程中,制造业内部结构的演化可分为三个过程。 1.重工业化过程,即工业结构由以轻工业为主逐步向以重工业为主转换。 (霍夫曼系数反映了重工业化程度,其计算公式: 霍夫曼系数=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生产资料工业的净产值) 2.深加工化过程,即在工业结构中的深加工工业比重不断提高。 3.技术集约化,即在制造业结构深加工化的过程中,进一步表现出高技术化的趋势。 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 1.有较高的区位商或专业化水平,一般q值在2以上或专业化系数在0.5以上,该产业的生产主要为区外服务。 2.在地区生产中占在较大的产值比重,能在一定程度上主宰地区经济发展。 3.与区内其他主要产业关联度高,二者之间的联系越广泛、越深刻,越能通过乘数效应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 4.能够代表区域产业发展方向,富有生命力的产业。 主导产业的发展 1.一个地区的主导产业要得到良好的发展,至少应该注意解决如下问题: 第一,选择先进的技术武装主导产业。一个地区主导产业的发展是否成功,关键在于其技术水平和产品竞争力。 第二,培育大型企业集团作为地区主导产业发展的载体。 第三,选择具有发展潜力的幼小产业进行扶持,为未来时期主导产业的升级和更替做准备。 地区主导产业的组成: 主导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 1.主导产业升级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区域经济发展是通过产业结构升级来实现的,主导产业是区域产业的核心,主导产业的升级是实现区域整体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动力。 2.建立以主导产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一个地区除了大力发展主导产业外,还应该发展如下性质的产业,以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1.与主导产业直接产生生产性和非生产性联系的产业。2.基础设施产业。 3.为地方生产和生活提供服务的产业。) 地区产业结构示意图 由上往下:服务业主导产业群主导产业基础设施产业区域资源基础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区域经济学期末考试模拟试题(1)开卷汇编

区域经济学期末考试模拟试题(1)开卷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道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区域经济学的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创立的区位理论,并借出了经济地理学的一些概念。 2.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起者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区内经济活动和区外经济联系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3._欧洲联盟___、_____北美自由贸易区___和APEC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的代表。 4.总部经济实际上指的是作为经济区域中心的城市,是企业在空间上实现分离的经济产物。 5.在结构变化导向的选择和结构调整上,应特别注意综合平衡_和__内外兼顾___ 。 6.各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根据各地域的______实际状况_____,并要以___从地球系统___的观点去制定具体方案。 7.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必须采取“___超特区__”模式,给予比当年的__经济特区___更具优惠的政策。 8.制度创新是一个严谨的过程,包括制度的替代、转换与交易过程;制度创新是通过复杂规则、标准和实施的边际调整来实现的。 9.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的首创者为美国哈佛大学的弗农等,认为各工业部门,甚至各种工业产品都处在不同的生命循环阶段上:创新、发展、成熟、衰老。 10.各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根据各地域的______实际状况_____,并要以___从地球系统___的观点去制定具体方案。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道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区域结构:区域结构由中心城市、中心城镇、广大乡村以及各种网络所组成,正因为这种核心、节点、网络的有机组成,区域内经济活动能够把其影响波及区域的任何部分,并产生乘数效应,带动整个区域经济活动的进一步高涨。 2.类型经济区:为了认识各区域的经济分布现状和经济结构特征,研究经济现象分布区域分异规律,根据区内的同一性和区际差异性的基本原则,确定不同的区域划分指标3.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是一个随着经济发展而变化的漫长过程,这种变化表现出有序的阶段性。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就是向增长速度、效益更高一级的产业结构推进。在改造二重结构,促进产为结构的高级化的实践中,形成了一套理论。(新书159页)4.成本决定论:区位论中的古典区位论也叫成本决定论。它研究的是各种区位因素对产业配置的吸引作用。区位因素指的是在特定区域或在某几个同类地点进行一种经济活动比在其他区域进行同类活动获得更大利益的因素。 5.总部经济:总部经济是指通过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吸引跨国公司和外埠大型企业集团总部入驻,企业总部在中心城市集群布局,生产加工基地则安排在营运成本较低的周边地区或外地,从而形成合理的价值链分工。核心内容:企业总部的集群分布和合理的价值链分工。 三、判断正误题(本大题共10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区域经济的研究范围不再是一个国家内的区域经济,其重点是城市区域经济。(×)2.诺斯的区域经济观点强调经济活动的内容以及空间组织。(√)

《新发展经济学》读书笔记

《新发展经济学》读书笔记 近期拜读了张培刚教授的《新发展经济学》一书,颇有感触,现将张培刚教授的学术和主要背景,《新发展经济学》一书的主要观点,以及个人的一点感悟付之于笔端。 一、张培刚教授简介 1913年7月,张培刚出生在有“将军县”之称的湖北省红安县。16岁,他成为武汉大学招入的唯一一个文科预科生。在以经济系第一的成绩毕业后,张培刚被选送至由陶孟和先生主持的前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工作,后又拿下3年一次的庚款留美考试全国第一。 1941年前往哈佛大学学习。张培刚在哈佛大学所学的,是哈佛大学最好的专业——工商管理。通过3个学期的学习,他感到仅利于个人,却无法改变中国贫穷落后和农民困苦的现状,于是转到经济系,苦寻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家如何走上工业化和民富国强的可行路径。他师从熊彼特、张伯伦、布莱克、汉森、厄谢尔、哈伯勒等大师,投入农业国家工业化的学术研究中。 1945年,张培刚在哈佛大学图书馆不到6平方米的空间里完成在世界经济学界具有拓荒意义的《农业与工业化》这部20多万字的英文论文。同年冬天,他仅用1个小时就顺利通过论文答辩,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在这之前,世界上尚无一本系统著作,用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探讨农业国的工业化问题。 1947年,张培刚的《农业与工业化》被哈佛大学授予经济学科最佳论文奖,并获得哈佛大学经济学科最高荣誉奖—“大卫·威尔士奖”。诺贝尔经济学奖1969年才设立,20世纪40年代哈佛大学的威尔士奖就是世界经济学领域的最高荣誉之一。这个荣誉,是哈佛大学建校800多年来,第一次颁给中国人,也是第一次颁给亚洲人。张培刚,用《农业与工业化》一文撬开了发展经济学的大门,被誉为“发展经济学的奠基人”。 1946年,时任哈佛大学经济系主任的张伯伦教授邀请张培刚留校任教。而一心想把理论付诸实践的张培刚坚持回国,回国后,他应母校——武汉大学邀请担任该校经济系主任。 1978年,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随之,当代西方经济学说陆续、系统地被引进来,国人逐渐对发展经济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掀起一股学习和研究的热潮。然而此时的西方学术界,包括一些发展经济学的领军人物,却对这门学科的前景持悲观的看法,有学者提出,发展经济学"已经开始在走下坡路",甚至认为发展经济学快要"死亡"了。对此,张培刚根据世界上绝大多数经济落后的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尚未发展起来的现状,张培刚认为发展经济学大有可为,并锐意创新,全面提出了创立新发展经济学的思想。

延边大学级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期末复习重点知识讲解

延边大学2015级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期末复习重点

区域经济学期末重点 第五章总部经济 1、总部经济的概念与内涵诠释 (1)区域经济的层面:总部经济形成和发展的主体是区域; (2)城市经济的层面:区域中心城市是主体; (3)总部经济的层面:总部是指在企业系统中独立于生产环节但对其具有指挥和控制权的决策机构; (4)微观经济的层面:企业因为发展的需要,将总部从运营系统中分离出来,使之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机构,并且总部与生产环节发生了空间上的分离。 2、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评价体系设计 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评价体系设计有三个层级: (1)一级指标层按照城市总部经济的内涵和发展条件设计,由基础条件、商务设施、研发能力、专业服务、政府服务和开放程度构成; (2)二级指标主要是表现一级指标所蕴涵的细分领域; (3)三级指标是衡量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的具体指标。 3、不同阶段城市发展的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 (1)向心城市化:影响因素:工业化和人口增长 特征:城市中心区域形成和发展,由外围的落后地区向中心移民。 (2)城市郊区化:影响因素:技术与经济的发展;规模不经济,工业结构的改变,由工业经济向服务业经济转变,城郊基础设施的建设。 特征:中心城市进一步发展,出现市郊区,向中心城市移民的速 度减慢,城市拥挤,出现分散化趋势。 (3)逆城市化:影响因素:通信条件改善,工业结构继续变化 特征:内城区衰落,出现新的城镇 (4)再城市化:影响因素: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信息网络推动新的信息革命特征:新的城市体系与格局形成 第六章区域经济梯度发展理论 1、经济发展的梯度概念 (1)杜能的农业圈理论系统地阐明了农业经济集约化水平由中心城市向四周农牧业区逐级下降,经历多个梯度最终变成荒野的过程。 (2)韦伯利用等费线来探究各种类型工厂的生产成本在地区间的变化梯度并据此找出工厂的最优区位。 (3)现代生产布局研究中,各国普遍遇到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这就需要绘制地区经济发展梯度图。 2、经济发展的梯度转移理论的内容 (1)区域经济的盛衰主要取决于它的产业结构优劣。 (2)创新活动发源于高梯度地区,按顺序逐步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 (3)梯度转移主要是通过多层次城市系统扩展开来。创新在空间上的扩展主要有局部范围的与

《区域经济学》复习题及答案word版本

《区域经济学》复习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区域经济增长 2、地区生产产业专业化 3、核心区 4、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5、投资环境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提高资源利用效率2、第三产业3、商品交换4、创新5、S形6、关联性7、能源生产弹性系数8、区域性原则、效益原则9、资本流量和流向 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 2、市场因素是对--------影响最大的因素。 3、区域贸易是指一个地区与其他地区进行的--------活动的总称。 4、熊彼特认为:------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它应该作为一种崭新的生产要素被引入生产函数。 5、城市化的阶段性规律表现为----------。 6、城镇体系域城镇群的最大差别体现在---------。 7、一般来说,----------是用来反映能源生产与国民经济发展的相互适应状况的指标。 8、产业发展战略的制定,一方面要体现-----------的原则,另一方面要体现 ----------的原则。 9、投资三要素是指投资主体、资本流向和流量、获利程度,其中,-----------是核心要素。 三、不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ABCD 2、BC 3、A 4、A 5、D 6、ABCD 1、中国区域经济跨世纪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A 规范政府职能 B 培育大型企业集团 C 加强宏观调控力度 D 实现经济协调增长 2、产业区位选择机制中的主体是------ A目标驱动机制B 利益驱动机制C 市场调控机制D 宏观调控机制 3、在下列经济合作中属于水平性经济合作的是----- A棉花生产企业与纺织厂的合作B 为汽车总装厂生产零部件的加工企业 C 南南合作 D 东西合作 4、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是--------- A科技进步B 人力资本有机构成提高 C 第三产业的高速增长 D 政策的改善与优化 5、在城镇体系建设中,城市的基础是-------- A最大的城市B 大城市C 中等城市D 小城市 6、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的条件是--------------

区域经济学考试重点

一、名词解释 1、地域合理规模:具有节约效益的企业在地域上相互协作,又可以带来更大的规模效益,这种能够带来大规模节约效益的企业在某个地方聚集规模,我们称之为地域合理规模。 2、产业集群: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特定领域内联系密切的企业和相关支撑结构在一定地域内的集中所构成的产业群。 3、区域竞争力:一个区域在竞争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发展实力的强弱程度。 4、区域创新系统:区域网络中的企业、大学、研究结构、政府等网络节点在融入区域创新环境过程中组成的能够促进创新产生的系统。 5、中心城市:在特定区域内经济上有着重要地位,具有强大的辐射力,吸引力和综合服务能力的城市,并且主要是指那些具有综合性、多功能的经济中心作用的大城市。 6、地区生产专业化:生产在空间上大规模集中地发展某个行业或某类产品,然后向区外输出,以求最大经济效益的生产形式,是区域产业发展经常采取的一种产业配置的形式。 7、区域创新环境:是一个地区保持持续竞争力、发展力所具备的物质、文化、社会环境。它是区域内各行为主体和参加要素在长期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以支持、产生和增强区域创新能力为目的的相对稳定的网络系统。 8、统筹城乡发展:是从二元经济走向同质经济的过程中,国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把城乡作为一个发展整体,在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使城市和乡村相互兼顾,并对农村有所倾斜的二者协调共进的一种策略选择。 9、总部经济:是指某区域由于特有的资源优势吸引企业将总部在该区域集群布局,将生产制造基地布局在具有比较优势的其他地区,而使企业价值链与区域资源实现最优空间耦合,以及由此对该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一种经济形态。 10、增长极模式:经济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和部门,而是首先集中在某些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和主导产业部门,这些主导产业部门通常积聚在大城市中心。经济的增长首先出现在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区域产生影响。 二、单选题 1、区域经济最根本的特点:区域性、非均衡性、阶段性和连续性、开放性 2、霍夫曼系数: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和资本资料工业的净产值的比值。霍夫曼将工业化进程四个阶段:(1)消费资料工业发展迅速,在制造业中占有统治地位,资本资料工业不发达,霍夫曼系数为5左右。(2)资本资料工业增长速度高于消费资料工业,但消费资料工业在制造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仍大于资本资料工业,霍夫曼系数为 2.5左右。(3)消费资料工业所占比重与资本资料工业所占比重大致相似,霍夫曼系数约为1。(4)资本资料工业所占比重大于消费资料工业,霍夫曼系数小于1。一般讲,资本资料属重工业,消费资料属轻工业,重工业在生产中的比重增大是工业化过程的必然趋势,在工业化达到一定程度后,重工业比重将会处于稳定状态。 3、增长极通过支配效应、乘数效应、极化效应、扩散效应对区域经济活动产生作用。 4、区域不平衡发展理论:艾尔伯特.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冈纳.缪尔达尔的“循环积累因果”理论,威廉姆森的“倒U型”理论,诺思的“输出基础”理论。 5、杜能区位理论圈层问题:第一圈:自由式农业圈。二林业圈,三轮作式农业圈,四谷草式农业圈,五三圃式农业圈,六畜牧业圈。 6、雁形模式:在需求与供给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下,落后国家的产业结构要经历三个阶段的变化,一是进口阶段即在对某种产品的需求增加,而国内生产困难时,要靠进口满足需求;二是国内替代阶段即在国内生产该种产品的条件成熟后,以国内产品满足需求,替代进口产品;三是出口阶段即随着国内生产条件日益改善,该种产品生产成本大大降低,市场竞争力加强,产品转而进入国际市场后进国家应遵循进口——国内生产——出口的雁型发展形态。 7、增长极:经济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和部门,而是首先集中在某些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和主导产业部门,这些主导产业部门通常积聚在大城市中心。经济的增长首先出现在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区域产生影响。 8、轴线的特征:有固定的起点和终点,有一定的长度,有一定的质量标准。 9、区位商:即比较优势的衡量指标。第一种形式的区位商表示的是i地区j行业在本地区总产出中的份额与全国j行业占整个国民经济产出份额之比。其含义是假定各地区产出结构与全国相同则意味着这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而当各地区产出结构与全国产出结构存在差异时,则意味着地区间存着地域分工和产品贸易。第二种形式的区位商表示的是i地区j行业占全国同业的比重与i地区经济总量占全国经济总量的比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