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教学设计(2500字左右)

教材:《世界历史》(统编教材九年级下册)

单元: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课题: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一、教学分析(500字以内)

1. 本课的单元地位分析:本课在本单元及世界近现代史上都有很重要的地位,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生、发展,极大的提高了生产了,特别是美、德后来居上,导致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整个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2. 课标与本课子目呈现方式分析:本课共有三个子目,第一二呈现课标“电的利用”“内燃机与汽车、飞机的诞生”相关内容,据此初步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部门主要讲述“化学工业和新材料”,通过三部分的学习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进步和社会问题。

3. 本课教学内容的逻辑结构分析:第一子目主要讲述电力这一新能源的广泛应用,第二子目主要讲述内燃机这一新的动力来源,第三子目主要讲述新的行业、新的材料的出现。三部分内容相辅相成,从新能源、新动力来源、新行业及新材料等方面分别讲述第二次革命革命开始的标志、发展及其产生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设计 300字以内)

1.以工业革命的兴起为范本,对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进行概括,使学生认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实质就是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而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生产力极大提升,对整体世界的政治发展产生影响,则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让学生从历史解释的角度认识

历史发展。

2.基于课本、文字、表格、视频等材料,进行问题设计,引导学生分析对比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认识到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的影响,提升学生理解分析的能力。

3.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通过对材料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科技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重视科技发展,也要珍爱和平,同事也知道科技的发展离不开科学家、科研人员坚持不懈、勇攀高峰、敢为人先、严谨治学的精神。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00字以内)

1. 重点:知道电力和内燃机的广泛应用,知道化学工业和新材料,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2. 难点: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认识到科技的重要性。

五、教学过程(1600字左右)

(一)新课导入。

我们在前面已经学习了《工业革命》一课,工业革命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发生的呢?(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刺激棉纺织生产方式的改进和新技术的发明)那么第二次工业革命又是在怎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呢?它对我们的生产生活、社会发展又起到什么影响呢?那么,接下来我一起进入今天的新课学习。

(二)正课讲授。

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

教师:刚刚我们回顾了“工业革命”兴起的原因,那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原因又是什么呢?请同学们来看活动一。

活动一:请参考“第一次工业革命兴起”的相关描述,分析材料并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原因。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18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美国、日本等国家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进一步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刺激了生产领域不断革新,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

教师:17、18世纪英、美、法等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掀起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而资本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推动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进一步要求提高生产力,引发了“第二次工业革命”,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经济决定政治,政治反作用于经济”,或者说就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教师:这也就表明“工业革命”从本质上来说,其实就是要提高生产力。那么“工业革命”生产力提升的动力来源又是什么呢?

学生:蒸汽机

教师:蒸汽机成为工业革命新的动力来源,这就使得煤炭成为新的能源,而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制度也应运而生。

转承:通过刚刚的学习,我们可以看到两次工业革命在产生的原因和本质上都是一样的,只是表现形式不同。既然第二次工业革命要进一步提高生产力,那它的动力来源又是什么呢?新能源、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又是什么呢?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新的动力来源是电动机和内燃机,新能源是电力和石油,新的生产组织形式是流水线生产。我们所说的柴油、汽油都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准确的回答应该是石油,这也就是说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了两种动力来源和新能源,所以它对社会产生的推动作用会远远大过于第一次工业革命。

转承:在工业革命和物理学科的学习中,我们知道蒸汽机是通过燃烧煤炭,将蒸汽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我们知道,电力原本就存在于自然界,但是自然界的电威力巨大,直到目前人类还无法真正使用。那么,电力的应用又是如何实现的呢?内燃机又是如何推动石油成为新的能源的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18、19、20页,完成活动二。

活动二:阅读课本,完成下列表格。

(1)新的动力来源

学生:法拉第、爱迪生、电动机、白炽电灯、电话、内燃机、本茨、莱特兄弟、冯如。

教师: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发电机、电动机、内燃机不断完善并应用到生产领域,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提升,爱迪生、本茨、莱特兄弟、冯如等发明家的发明纷纷问世,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而电力和内燃机的广泛应用也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标志。

转承:新的动力来源提高了生产力,催生了新的生产组织形式产生。下面我们来学习新的生产组织形式。

(2)新的生产组织形式

教师:流水线生产始于1913年美国的福特汽车公司,那到底什么是流水线生产呢?请同学们结合视频完成活动三。

活动三:请结合视频概括流水线生产有什么作用呢?除此,你还有哪些认识?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如视频所示,流水线生产按产品工艺过程,每个工作点只负责固定完成一道或几道工序,然后像流水一样流向下一个工作点。这样做,提高了生产效率(生产力);这些都离开不科技的发展;离不开科研人员坚持不懈、勇攀高峰、敢为人先、严谨治学的精神等。

转承:新的动力来源、新的生产组织形式极大的提高了生产力,同时也催生了新的行业的出现。下面,我们来看下有哪些新的行业。

(3)新的行业

教师:当然我们一般可以把这些行业通称为制造业,比如电动机制造业、内燃机制造业等。当然随着这些发明被批量制造完成,又衍生出新的行业,这些新的行业叫什么呢?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发电机、蓄电池制造衍生出了“电力行业”,灯泡制造我们可以称为“照明行业”,电话、电报衍生出的“通讯业”,而飞机制造衍生出的是“航空业”。汽车制造对应的交通运输业是工业革命时期就已经有的,这个不能算作是新行业,只是运载工具多了汽车。

转承:除了这些新的发明和新的行业,还有哪些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21页,完成表格。

学生:石油开采、诺贝尔、赛璐珞(luò)、人造纤(xiān)维。

转承:新的能源、新的动力来源的出现是两次工业革命的相同点,不同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能源是电力、石油,新的动力来源是电动机和内燃机,两次工业革命也催生了新的行业出现。除此之外,两次工业革命还有什么不同呢?请同学们结合材料,完成活动四。

活动四:对比材料分析,概括两次工业革命的不同。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工业革命主要在英国发生,第二次工业革命同时在多个国家发生;工业革命主要是工人在生产实践中的经验总结,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研究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工业革命主要集中在以纺织业为主的轻工业,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集中在重工业领域。

教师:这些都变化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请同学们结合表格数据分析。

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学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的增长,特别是美国、德国的增幅超过了英国、法国。

教师:这也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当然美国是增幅最大的。而生产力的发展源于电力和内燃机的广泛应用,而这种应用使得更多的新的行业产生,对我们又有什么影响呢?

(2)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学生:新的交通、通讯工具的出现,极大的改善了我们的生活。

教师:生产力的极大提升,还会产生什么影响呢?请同学们结合材料分析。

(3)导致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这种“大企业”的建成,规模的扩大,资本和生产的集中,更容易形成垄断,这就使得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4)资本主义对外扩张增强

教师:生产力的提升,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使得资本主义国家对外扩张增强,也这是中国近代史上“列强瓜分中国狂潮”局面出现的原因。美国对华“门户开放”政策得到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同意其实也是美国实力提升的原因。

转承:工业革命使得资本主义国家得到发展,加紧了对外扩张与殖民活动,第二次工业革命更是使得资本主义对外扩张增强,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我们从两次工业革命中又应该吸取哪些经验、总结哪些教训呢?

学生:我们要重视发展科技;重视教育大力培养人才;反对战争,珍爱和平等。

(三)课堂总结。

资本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推动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要求提高生产力,引发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发电机、电动机、内燃机不断完善并应用到生产领域,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提升,爱迪生、本茨、莱特兄弟、冯如等发明家的发明纷纷问世,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美国一跃成为世界头号强国。今天,

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那就必须牢牢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契机,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六、板书设计(思维导图式图片格式)

第五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五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包括电力的广泛应用,发明家爱迪生和他的发明成就,汽车和飞机的发明和使用等基本史实。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比较电的发明前后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培养学生历史想像力和知识迁移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推动社会进步发挥的巨大作用,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进而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重点难点重点:电力的发明和应用 难点: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社会进步的理解 突破方法: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学生有些非常熟悉,结合生活实际,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图片等材料,创设历史情境,加强对本课重点的分析、归纳和概括。通过设置问题,组织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和教师补充的历史资料讨论,从面突破难点。 学情分析九年学生已具备很多历史知识,较好掌握了分析问题的能力。因而,在教学中应着眼于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能力,使学生通过对材料的阅读和理解,从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并依据信息得出结论。鉴于本课的内容较为抽象,所以适当地选取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并将其结合在一起,以利于学生更直观地感受、认识和理解问题。 教具和教法教具:电脑及多媒体设备、自制教学课件、有关插图 教法:情景导入法、自主学习法、问题探究法、合作讨论法、练习检测法、线索总结法。 教学过程及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 多媒体展示一组灯火辉煌的建筑物。 师:每当夜晚降临,华灯初上,我们便能欣赏到美轮美奂的灯光夜景,令人流连忘返,那么这么美丽的景色为什么出现呢?对,因为有了电。那么,今天就让我们共同学习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看是电是如何应用的。 生:学生认真听讲。 … 利用滚动播放图片的方式,能调动学生情绪,渲染气氛,自然奖学生带入课堂。【讲授新课】

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教学设计(2500字左右) 教材:《世界历史》(统编教材九年级下册) 单元: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课题: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一、教学分析(500字以内) 1. 本课的单元地位分析:本课在本单元及世界近现代史上都有很重要的地位,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生、发展,极大的提高了生产了,特别是美、德后来居上,导致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整个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2. 课标与本课子目呈现方式分析:本课共有三个子目,第一二呈现课标“电的利用”“内燃机与汽车、飞机的诞生”相关内容,据此初步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部门主要讲述“化学工业和新材料”,通过三部分的学习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进步和社会问题。 3. 本课教学内容的逻辑结构分析:第一子目主要讲述电力这一新能源的广泛应用,第二子目主要讲述内燃机这一新的动力来源,第三子目主要讲述新的行业、新的材料的出现。三部分内容相辅相成,从新能源、新动力来源、新行业及新材料等方面分别讲述第二次革命革命开始的标志、发展及其产生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设计 300字以内) 1.以工业革命的兴起为范本,对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进行概括,使学生认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实质就是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而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生产力极大提升,对整体世界的政治发展产生影响,则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让学生从历史解释的角度认识

历史发展。 2.基于课本、文字、表格、视频等材料,进行问题设计,引导学生分析对比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认识到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的影响,提升学生理解分析的能力。 3.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通过对材料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科技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重视科技发展,也要珍爱和平,同事也知道科技的发展离不开科学家、科研人员坚持不懈、勇攀高峰、敢为人先、严谨治学的精神。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00字以内) 1. 重点:知道电力和内燃机的广泛应用,知道化学工业和新材料,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2. 难点: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认识到科技的重要性。 五、教学过程(1600字左右) (一)新课导入。 我们在前面已经学习了《工业革命》一课,工业革命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发生的呢?(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刺激棉纺织生产方式的改进和新技术的发明)那么第二次工业革命又是在怎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呢?它对我们的生产生活、社会发展又起到什么影响呢?那么,接下来我一起进入今天的新课学习。 (二)正课讲授。 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 教师:刚刚我们回顾了“工业革命”兴起的原因,那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原因又是什么呢?请同学们来看活动一。 活动一:请参考“第一次工业革命兴起”的相关描述,分析材料并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原因。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18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美国、日本等国家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进一步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

什么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也称第二次科技革命和电气革命,是指1870年至1914年的工业革命。其中西欧(包括英国、德国、法国、低地国家和丹麦)和美国以及1870年后的日本,工业得到飞速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紧跟着18世纪末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并且从英国向西欧和北美蔓延。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的大规模应用为代表,电灯的发明为标志。 19世纪中后期,很多科学研究成果都应用于生产,各种新发明、新技术层出不穷,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是电的广泛应用。1821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lO年后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这为电机(电动机和发电机)及一切有线电器设备的创新奠定了科学基础。1888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电磁波的发现,则成为无线通信的科学基础。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研制发电机成功,7O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从此电力开始成为影响人们生产和生活的一种新能源,强电能够提供绝大部分生产和生活的能源,而弱电能够提供主要的通信手段(电报、电话等)。其次,是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1862年,法国人德罗夏提出了四冲程理论,成为内燃机发明的科学基础。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以煤气、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相继问世,不久以柴油为燃料的内燃机也研制成功。内燃机的工作效率远远高于蒸汽机,大大提高了工业部门的生产力,特别是迅速推动了交通运输领域的革新。同时,科学家从煤和石油等原材料中,提炼出多种化学物质,并以此为工业原料,制成染料、塑料、药品、炸药和人造纤维等多种化学合成材料,推动了化学工业的迅猛发展。 [编辑]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1] l9世纪70年代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不仅极大地促进生产力发展.而且引起人类社会在经济、政治、思想以及国际关系等各领域的变化: 一、经济领域 1.资奉主义生产组织方式的变化在l9世纪自然科学取得重大突破.尤其是电磁学理论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上,新的科技成果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在生产力提高的同时加速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最终形成了以科技为依托、垄断形式组织生产的经济模式: 2.经济结构的变化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后,最早出现垄断组织的是钢铁和电力工业.之后汽车、飞机制造等工业部门也相继出现垄断组织: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工业结构实现了从轻工业到重工业的飞跃,最终形成了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布局,资本主义生产进人成熟阶段。

高中历史第二次工业革命知识点梳理

高中历史第二次工业革命知识点梳理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指19世纪中期,欧洲国家和美国、日本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完成,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这是高中历史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欢迎大家阅读。 第二次工业革命必考知识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1.中心:美国和德国。 2.主要成就:1866年德国西门子发明第一台大功率发电机。(开始的标志) 电动机、电灯、电车、电话、电影放映机等问世,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新的交通工具:汽车和飞机(内燃机驱动)。 3.特点(与第一次工业革命比) (1)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2)速度快,范围广,规模大,多国同时进行。 (3)一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4)经济结构:从重工业开始。 4.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促进生产力发展: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和钢铁时代。垄断组织(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的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 5.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兴行业:棉纺织业、机器制造业、交通运输业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兴行业:电力工业、电气产品制造业、石油工业、汽车工业等。 6.世界一体化趋势(19世纪末20世纪初)根本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重要知识点 知道: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间、核心内容及相关领域的变化。 时间:19世纪70年代

核心内容:电机发明和运用。 相关领域的变化: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化学工业、钢铁工业的建立。 理解:垄断资本主义的影响:在自由竞争条件下的形成的垄断资本,竞争更加激烈,扩大了社会两极分化,最终由于无序竞争引发经济危机,导致社会的动荡。 第二次工业革命同步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2014·广东学业水平测试)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性成就是( ) A.蒸汽机的改良 B.计算机的诞生 C.相对论的提出 D.电力的广泛应用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史实的能力。电力的广泛应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一项标志性成就,使世界开始进入“电气时代”。 答案:D 2.“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是人类工业文明进程中的里程碑,它们都( ) A.始于纺织业 B.与交通工具的革新相关 C.使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D.以电力作为主要能源 解析:瓦特研制的改良蒸汽机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出现了以蒸汽机为动力的交通工具;电的发明和使用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以电为动力的交通工具相继问世。两次人类文明的里程碑都与交通工具的革新相关。 答案:B 3.第二次工业革命比第一次工业革命更快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其根本原因在于( ) A.发生的范围十分广泛 B.科学与生产的结合加强 C.新技术、新设备的普及

第五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

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一、2011版课标: 通过电的利用,内燃机与汽车、飞机的诞生等史实,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进步和社会问题。 二、教学目标 1、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背景和特点。 2、识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和伟大的 科学家、发明家。 3、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深刻影响。 4、感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激发学生立志学好科学、报效社会、实现人生志向的理想。 三、重点、难点 重点:电力的广泛使用、内燃机的广泛应用 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多媒体教学法,启发式问答法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梳理新知 1.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发展,自然科学研究也取得了重大进步。19世纪六七十年代,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引发了________________。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紧密结合。 3.______ 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美国发明家__________发明了耐用的白炽灯炮、摄影机、放映机。在纽约建成世界上第一个火力发电站和输电网。各国发明家先后发明了发动机、电动机、电话、电车、电报等。世界由此进入了“__________”。 4、_______的发明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应用技术的另一重大成就。1883年,德国工程师________研制成汽油内燃机。几年后德国工程师狄塞尔发明了柴油内燃机。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______制造出一辆配有汽油发动机的汽车。1913年,美国企业家_____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汽车价格大大下降。 5、现代化工的产生也是应用技术的一项重大突破。1867年,瑞典化学家______发明了现代炸药,后来又研制成无烟炸药。1869年,美国人海厄特发明了赛璐珞,________工业由此诞生。1884年,法国人夏尔多内发明了人造纤维,开辟了新的纺织品生产领域。 6、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使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__________,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____________过渡。资本主义的对外扩张增强,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合作探究 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和特点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 3、两次工业革命的对比

部编版九下历史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知识点

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一、电的应用 1、背景:19世纪,工业革命的展开,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发展,自然科学研究取得了重大进步。 2、开始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 3、标志:电力、电动机和内燃机的应用 4、特点: ①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最突出);②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开展;③首先从重工业开始; ④有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5、理论基础: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6、最显著成就:电力成为新能源进入生活领域; 应用技术的另一重大成就:内燃机的发明 7、1879年,美国天才“发明大王”爱迪生发明耐用电灯泡;他在纽约建成世界上第一座火力发电站和输电网。 8、在各国发明家共同努力下,发电机、电动机、电焊、电钻、电话、电车、电报等问世。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8、时代特征:电气时代 二、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 ①1876年,德国人奥拓制造煤气内燃机;②1883年德国的戴姆勒研制汽油内燃机;③德国的狄赛尔发 明柴油内燃机; ④19世纪80年代本茨制成了汽车;⑤1913年福特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⑥1903年美国人莱特兄弟制成 了飞机。 三、化学工业和新材料 ①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了炸药。后来他又研制成无烟炸药。 ②1869年,美国人海厄特发明了赛璐珞,现代塑料工业由此诞生。 ③1884年,法国人夏尔多内发明了人造纤维,开辟了新的纺织品生产领域。 10、影响:①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使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 ②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③随之而来的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増强,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11、启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发展科技的同时要保护环境 归纳总结: 12、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

人教部编统编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2篇

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第一篇【设计思想】 本学年度我校全面在课堂教学中推进“四要素”建设,即目标、问题、活动及评价。本课设计从课标要求出发,根据教材内容及学情,制定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围绕第二次工业革命展开,设置了三个篇章:第二次工业革命之魅力,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光芒及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力量。通过提出具有梯度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影响及给予我们的启示。 【教学分析】 教材分析 本课位于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材的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中的第一课,对本单元内容的学习起着引领作用。在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材中已经学习过第一次工业革命,为本课内容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学情分析 经过九年级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对世界史有了一定了解。在内容部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许多成就是和生活密切相关的,用丰富的图片及视频材料引起学生兴趣,学生理解的难度也大大降低。 教学目标、重难点 课标要求 通过电的利用,内燃机与汽车、飞机的诞生等史实,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进步和社会问题。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材料,观察图片等,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包括电力的广泛应用,发明家爱迪生和他的发明成就,汽车和飞机的发明和使用等基本史实。 2.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有什么不同?”等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推动社会进步发挥的巨大作用,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进而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汽车和飞机的问世。 难点: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社会的进步的理解。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材料)1931年10月18日,闻名世界的伟大发明家爱迪生与世长辞,他为人们点燃了二十世纪的灯火!10月21日,全美国熄灯哀悼他的去世。那天夜晚,连自由女神高举的火把也熄灭了。 师:为什么爱迪生可以受到这样的特殊对待? (设计意图)用学生熟悉的人物——爱迪生来引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学习,激发学生兴趣。 第一篇章——第二次工业革命之魅力 探究一:科技点亮世界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教案-第五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教案 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1.通过学习,了解电力方面的重大发明、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化学工业和新材料的发明等基础知识。 2.认识“电气时代”的到来对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 3. 通过对一系列科学家、发明家贡献的介绍,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重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师:先请同学们看一组图片:(展示学校办公楼前的停车场)这个地方大家熟悉吗? 生:熟悉。 师:现在汽车是一种非常普通的交通工具,我们学校的办公楼前每天都停满了汽车,来的晚的老师都没有地方停车了。同学们知道汽车是第几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吗? 生:第二次。 师:除了汽车之外,电灯,飞机,随处可见的塑料,以及用来制作我们校服的化纤,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也就是说,直到10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还在广泛享受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由此可见,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之深远,第二次工业革命仅仅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吗?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开始今天的学习。 1.自读教材。 2.结合学生用书课前预习部分,在书中找到答案,并在书中标注清楚。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探究一:电的应用 1.人类对“电”的认识 自我测评:(1)电的发明和运用对我们人类产生了什么影响。(2)能源领域发生了哪些巨变? 2.师生互动: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和条件有哪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政治前提、经济基础、科学技术、市场条件、资本积累这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学生试着回答后教师明确答案: (1)政治前提:19世纪五六十年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确立下来。 统治地位得以稳固的资产阶级,反过来又充分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推行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各项政策,为资本主义经济的迅猛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 (2)经济基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3)科学技术:19世纪中后期,自然科学理论重大突破如电磁理论、技术发展的突飞猛进如金属冶炼工艺的创新,为新的工业革命的形成起了直接的推动作用。1870年以后,一些科学技术的新成果被迅速、广泛地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这是近代以来科学技术上的第二次大突破,工业革命进入到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4)市场条件: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为新的工业革命准备了市场条件; (5)资本条件:大量积累的资本为工业集中和资本集中奠定了雄厚的基础,也为新工业部门的创建和崛起提供了资本。这一切都为新工业革命的开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3.学生自学教材第一目后,回答: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开始的标志、特点、最显著的成就。 (学生自学第一目后回答,答案见教材18页到19页) (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学生理解起来有点难度,教师可适当补充资料对此进行解说: 同第一次工业革命一样,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但第二次工业革命同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又具有一些新的特点。引导学生从与科学技术结合的程度、产业结构侧重以及广度及深度等角度对两次工业革命进行对比,由此得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第一,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这些工匠并不具备科学理论知识,因此,这一时期的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比如,珍妮纺纱机的发明者哈格里夫斯是个织工,水力纺纱机的发明者阿克莱特是个钟表匠。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由于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并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起来,使科学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科学和技术的结合,使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第二,第一次工业革命揭开了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序幕,第二次工业革命则将工业化推进到一个新阶段。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工业化的重点是发展轻工业,主要任务是在以纺织工业为代表的轻工业部门中,用机器代替手工生产,实现了手工工场制度向工厂制的过渡。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工业化已经发展到以重工业为重点的新阶段,其主要任务是改造、扩大和创新重工业的各个部门。 第三,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重要的新机器和新生产方法主要是在英国发明的。在英国的带动下,其他国家也开始了工业革命,但发展进程相对缓慢。第二次工业革命则几乎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这一时期,英国虽然仍有一些重要发明,但是,新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潘江涛 郑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20150150126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间、背景及简介 第二次工业革命(Second Industrial Revolution)开始于19世纪七十年代,结束于20世纪初。 它的发生离不开下面的几个条件:①政治方面: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②资本方面:大机器生产下的资本积累和对殖民地的商品输出和掠夺③技术层面:自然科学突破性进展并迅速转化为技术④市场层面:美德意日等开辟了统一的国内市场以及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⑤环境方面:相对稳定的国内国际环境。它的主要标志是电力的广泛应用(即电气时代)。 1870年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当时,科学技术的突出发展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和化学工业的建立。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过程 19世纪最后30年和20世纪初,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生产的高涨,被称为近代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在这一时期里,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总产值超过了农业总产值;工业重心由轻纺工业转为重工业,出现了电气、化学、石油等新兴工业部门。由于19世纪70年代以后发电机、电动机相继发明,远距离输电技术的出现,电气工业迅速发展起来,电力在生产和生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内燃机的出现及90年代以后的广泛应用,为汽车和飞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可能,也推动了石油工业的发展。化学工业是这一时期新出现的工业部门,从80年代起,人们开始从煤炭中提炼氨、苯、人造燃料等化学产品,塑料、绝缘物质、人造纤维、无烟火药也相继发明并投入了生产和使用。原有的工业部门如冶金、造船、机器制造以及交通运输、电讯等部门的技术革新加速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电机、电动机的发明和进步第二次工业革命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基本完成。它以电力的广泛运用为显著特点。在电力的使用中,发电机和电动机是相互关联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发电机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电动机则相反,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发电机原理的基础是1819年丹麦人奥斯特发现的电流的磁效应以及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的电磁感应现象。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制成了自激式的直流发电机。但这种发电机还不够完善,经过许多人的努力,发电机逐步得到改进,到70年代,终于可以投入实际运行。1882年,法国学者德普勒发现了远距离送电的方法;同年,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在纽约建立了美国第一个火力发电站,把输电线联接成网络。另一方面,随着对电能需求的显著增加和用电区域的扩大,直流电机显示出成本昂贵、常出事故等问题,所以从19世纪80年代起,人们又投入了对交流电的研究,交流电具有通过变压器任意变化电压的长处。1885年意大利科学家法拉里提出的旋转磁场原理,对交流电机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80年代末90年代初,人们创制出三相异步电动机,这种型式的电动机,至今仍在使用。1891年以后,较为经济、可靠的三相制交流电得以推广,电力工业的发展进入新阶段。 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

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教案)-九年级历史下册备课全套(部编版)

九下第五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课题名称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一、电的应用 1、背景: 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科学研究也取得了重大进步。19世纪六七十年代,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它们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促进了工业的蓬勃发展。 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资本条件:加剧对亚非拉地区的殖民掠夺以及西方各国对本国进行改革 市场条件:国内统一市场的开辟和国外市场的开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不断刺激工业大的发展 2、特点: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3、最显著的成就: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 迈克尔·法拉第(Michael Faraday,1791年9月22日~1867年8月25日),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也是著名的自学成才的科学家,出生于萨里郡纽因顿一个贫苦铁匠家庭,仅上过小学。1831年,他作出了关于电力场的关键性突破,永远改变了人类文明。 迈克尔·法拉第是英国著名化学家戴维的学生和助手,他的发现奠定了电磁学的基础,是麦克斯韦的先导。1831年10月17日,法拉第首次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并进而得到产生交流电的方法。1831年10月28日法拉第发明了圆盘发电机,是人类创造出的第一个发电机。由于他在电磁学方面做出了伟大贡献,被称为"电学之父"和"交流电之父"。 4、爱迪生 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Thomas Alva Edison,1847年2月11日-1931年10月18日),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米兰镇,逝世于美国新泽西州西奥兰治。发明家、企业家。

让学生初步了 解本节课的学 习内容。 提供了能源,促进了电灯的广泛使用。在各国发明家的共同努力下,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课堂实录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课堂实录2022年5月10日,星期二,晴 今天是九年级下册历史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课堂实录,由我们班主任李老师授课。 开始上课后,李老师先带领我们回顾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内容,主要以英国为代表,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由于机器的发明和使用,使得工业生产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这场革命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接着,李老师讲到第二次工业革命,她告诉我们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从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期发生的,其主要表现为:机器的制造和使用更加精细化和自动化;以化石燃料为主的能源和电力的广泛应用;同时出现了一批新兴产业,如化学、电气、汽车、航空、电信等。 接着,李老师为我们详细讲解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几个重要方面。 一、化学工业。19世纪末,德国企业家巴斯夫成立,开创了 现代化学工业。巴斯夫公司以生产染料和肥料为主,不断扩大产业规模,成为全球最大的化学企业之一。 二、电力工业。电力革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电力的广泛应用,推动了工业、交通、通讯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同时,电力也为人类提供了更加便捷的生活方式。

三、汽车工业。20世纪初,汽车工业崛起,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产业之一。特别是亨利·福特的流水线生产模式的引入,极大地提高了汽车的生产效率和质量,使广大百姓都能拥有一辆汽车。 四、航空工业。航空工业的发展,主要得益于内燃机的运用,飞机也因此成为了第一种能够在天空中飞行的交通工具。飞机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交通方式,也深刻地改变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五、电信工业。电信工业的发展,主要得益于电力和通信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便携式通讯设备的出现,如手机、电脑等,使得信息传输的速度更快,更方便,成为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驱动力。 最后,李老师还告诉我们,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为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和福利,但也因为其能源消耗巨大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通过这堂课,我们深入了解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丰硕成果和其对人类社会的深远影响,也明白了科技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的历史进程。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配套习题

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教材分析 《历史课程标准》要求:通过电的利用,内燃机与汽车、飞机的诞生等史实,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进步和社会问题。 本课是部编版九年级下册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中的第一课,主要讲述了资本主义世界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给人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隐患的史实。通过学习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过程及影响,认识到科学家们在发命中所体现的不懈努力的精神,从而树立起为努力学习,刻苦钻研的理想信念。 教学目标 1.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大成就:电力方面的重大发明、内燃机和交通工具的发展、化学工业和新材料;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2.通过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科学研究和发明创造的了解,使学生逐步形成崇尚科学的意识,树立不畏艰难、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 【教学难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爱迪生》

教师:1931年10月21日,全美同时熄灯一分钟,是为了纪念三天前去世的伟人----爱迪生! 那天夜晚,连自由女神高举的火把也熄灭了,这一刻美国仿佛又回到过去,这才能感受到爱迪生伟大!大家都知道,爱迪生发明了电灯,那么,爱迪生还发明那些东西呢?与他处于同一时代的发明家还有谁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二单元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揭秘电灯的历史吧。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爱迪生和电灯说起,能迅速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其快速进入到课堂当中去,从而更好的开展课堂学习。 教师也可以使用体系化资源中“【课程引入】第二次工业革命”情境视频导入,让学生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概况后再讲解新课。 【讲授新课】 一、电的应用 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含义 教师:本节课主要简述第二次工业革命,那么什么是工业革命呢? (多媒体展示材料)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工业的发展,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教师:同学们,请从材料中找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间,具体表现。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1)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 (2)表现: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内容,提取有效信息,找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19世纪,工业革命的展开,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发展,自然科学研究取得了重大进步。 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原因 教师提示:(1)政治上: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进一步巩固和

部编版(初三)九年级下册历史 知识梳理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部编版(初三)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梳理第5课第 二次工业革命 部编九年历史下 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重点: (1)列举电力广泛应用的史实;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2)掌握电力的广泛应用;了解发明家爱迪生及其发明成就。 (3)了解重要的化学工业和新材料的发明家和发明成就。 难点 (1)知道本茨和莱特兄弟的发明活动;了解汽车和飞机两种交通工具的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2)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作用和影响。 【知识点一:电的应用】 1、背景: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科学研究也取得了重大进步。 2、开始:19世纪六七十年代,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它们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促进了工业的蓬勃发展。 3、特点: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精密结合 4、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 5、电力的发明与应用 (1)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利用电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发明了耐用的白炽灯泡、碱性蓄电池、电影摄影机和放映机等。他在纽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火力发电站和输电网。 (2)在各国发明家的共同努力下,,发电机、电动机、电焊机、电钻、电话、电车、电报等纷纷问世。

6、电力应用的历史意义: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知识点二: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 一、内燃机 1、发明 (1)1876年,德国人奥拓制造出第一台煤气内燃机 (2)1883年,德国工程师戴姆勒研制出汽油内燃机 (3)几年后,德国工程师狄塞尔发明了柴油内燃机 2、意义 内燃机的发明解决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动机问题,在这一领域内引发了一场变革。内燃机的发明带动了相关的新兴工业的发展,以它为发动机的汽车、轮船、发诶及、拖拉机等出现,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二、交通工具 1、汽车: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本茨制造出一辆内燃机驱动的汽车 2、1913年,美国企业家福特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带来了汽车制造业的革命。汽车的价格大幅下降,开始成为中等收入家庭的交通工具。 【知识三:化学工业和新材料】 1、重大发明 (1)19世纪60-80年代,使用新方法生产碱、硫酸、人造燃料等产品 (2)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了现代炸药,后来又研制出无烟炸药 (3)1869年,美国人海厄特,发明了赛璐珞,现代塑料工业诞生。 (4)1884年,法国人夏尔多内,发明人造纤维,开辟了新的纺织品生产领域。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历史意义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随之而来的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增强,对世界产生深远的影响。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课堂笔记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课堂笔记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世界上工业化最为迅速的时期。本课我们来了解一下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特点以及对世界产生的影响。 一、背景 (1)科技革命的推动。19世纪末,有机化学、电学、热学、 机械学等学科得到迅速发展,电力工业的出现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 (2)资本主义的更替。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工业化带来了贸 易和资本的膨胀,这促使资本家寻找新的道路来获取财富。(3)国际竞争的加强。欧洲的工业化已发展到顶峰,各国都 在积极寻找新的发展方向。为了争取更大的财富和更高的地位,各国都努力推动工业的发展。 二、特点 (1)机器的普及。机器操作成为生产的主要方式,电力工业 的出现使得机器更加高效。 (2)大企业的出现。企业不再局限于小规模作坊,而是向更 广泛的市场扩展。 (3)化学工业的进步。颜料、肥料、塑料等化学产品的产生,推动了许多行业的发展。 (4)交通运输的改进。铁路、轮船等交通工具的发展,使得 人员、物资的流动和交换更加方便快捷。 (5)农业的现代化。化学肥料和机械化农业的出现使得农民 们的生产成本降低,农业生产效率得到提升。

三、影响 (1)经济迅猛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为世界各国带来了产业的新发展,经济成为国人国家之间争夺力量和地位的核心。(2)对农业的影响。机械化使得农业提高了效率,同时也推动了化学肥料和杀虫剂的出现。 (3)对城市的影响。大企业和工厂的迅猛发展,吸引了大量的农民涌向城市,城市化的进程加快。 (4)对生活方式的影响。出现了很多便利的产品和服务,如汽车、电视、电话、新闻、广告等,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5)对政治格局的影响。工业化和技术革新的不断推进,推动了资本主义的迅猛发展,资本主义工业体系和国家之间开始竞争。 在我们回顾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历史背景、特点和影响后,我们不难发现其对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通过了解、学习和运用历史,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把握当今社会的变化趋势,为自己的未来做出更加明智的选择。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九年级下册历史的第五章,关于“近代工业化进程与技 术变革”这一主题,共有七节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本章的重要一课,介绍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历史背景、主要特点和影响等方面内容,是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近代工业化、科技变革和国际竞争的重要课程之一。 教材上的表现形式主要是以文字和图片为主,包括课文、图片、解释说明、作业等。课文简明易懂,但是还是会有一些学生理解不深或是不清楚的地方。针对这种情况,需要教师在课前充分备课,在课中尽可能地对学生进行细致地解释和讨论。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定义、时间段和历史背景; (2)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技术特点和发展趋势; (3)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对全球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2.能力目标 (1)能够运用提高、缩小策略、关联策略等阅读策略,快速有

效地获取文本信息; (2)能够进行有效的信息提取和总结,形成自己的思维框架和思维逻辑; (3)能够在小组内进行有意义的讨论和交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3.情感目标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主动探究知识; (2)提高学生对技术革命和文化交流理解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和开放思维。 三、教学策略 1.阅读策略:在课前,教师可以将关键词或难点写在黑板上,让学生提前了解并学习;同时,在课堂上,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提高、缩小策略、关联策略等阅读策略,快速有效地获取文本信息。 2.课堂讲授与讨论:在教学中,教师可灵活运用教师主导讲授和学生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多媒体辅助教学: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图片、视频等,并进行相关解释,增加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感性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教学反思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教学反思 在九年级下册历史课程中,第五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一个重要的话题,这一节课主要介绍了法国、德国、俄国、日本和美国等国家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发展情况以及对全球工业化影响的不同方面。对于教师而言,这是一个重要的挑战,因为要使学生能够了解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下的经济和技术发展,需要对历史的理解有深入的认识。 教学内容的准备与设计: 为了使这一课程更具可读性和有趣性,我计划在教学中使用一些常见的教具和多媒体技术,如动画、图片、视频等,以展示发展过程中的变化和影响;此外,我也将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准备了丰富的测试,用于检查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方法的选择与使用: 针对这一话题,我将采用多种教学方式,例如演讲、讲座、小组讨论等,以鼓励学生在不同情景下的参与和贡献。此外,我还将采用图表和数据来帮助学生加深对工业化和技术革命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学习方式,以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心得与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认为应重视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技能能力的

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愿望,能够引领他们在知识和技能方面做出更多的改变和创新。因此,我在教学中注重针对学生的个性和学习方式进行教学,激励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能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另外,我也发现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掌握历史知识,掌握分析、解释和总结的基本技巧,以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对知识进行更深入的探究和理解。因此,我将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课堂上发言,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进而提高他们的逻辑思考和表达能力。 最后,我认为,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让学生了解学习内容的实际意义和应用,可以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因此,我将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情境设置和引导,让学生对学习内容有真正的理解和认识,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提升和成长。针对这一节课的重点内容——第二次工业革命,我将重点讲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我将介绍工业化和技术革命的历史背景和发展情况。我将从19世纪50年代开始的工业化时代和工业革命的发展历程入手,重点讲述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的原因和背景,以及这一时期技术和科学的进展,例如根据煤炭和铁矿石加工成钢材,城市化和运输方式的革命,化学和电气技术的进步等。 其次,我将介绍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情况。主要的国家包括法国,德国,俄国,美国和日本等。我将介绍这些国家在这一时期的产业结构和技术进步,以及他们对全球

第二次工业革命知识点高中

第二次工业革命知识点高中 第二次工业革命知识点1 一、经济领域 1.资奉主义生产组织方式的变化在l9世纪自然科学取得重大突破.尤其是电磁学理论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上,新的科技成果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在生产力提高的同时加速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最终形成了以科技为依托、垄断形式组织生产的经济模式。 2.经济结构的变化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后,最早出现垄断组织的是钢铁和电力工业。之后汽车、飞机制造等工业部门也相继出现垄断组织: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工业结构实现了从轻工业到重工业的飞跃,最终形成了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布局,资本主义生产进人成熟阶段。 3.能源结构的变化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隧着发电机的创制成功,电力逐渐成为补充和取代蒸汽的新能源.人类社会进人“电气时代”以煤气气和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以及之后创制成功的柴油机,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和石油化工工业的产生。在此基础上“电力”和“石油”成为人类社会使用的主要新能源。 政治领域 随着垄断组织在国家经济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日益完善,英法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较为健全的议会民主制度。 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高速发展.资产阶级调整统治政策,实行政治民主化和社会立法在政治上工人阶级已经取得了普选权、组织政党等权利,阶级矛盾相对缓和;经济上,工人的生活状况有所改善,工人运动失去了暴力斗争的环境,多以经济斗争和合法、和平斗争为主。 思想领域 19世纪中期出现的三大思潮——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到I9世纪末也有所发展甚至出现了新的变化。 1.自由主义到干预主义 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资本主义经济从自由竞争阶段进人垄断阶段,资产阶级从要求实行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到越来越多的干预国家的经跻政治生活.与国家政权相结合.借助国家政权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思想已从自由主义转向干预主义。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梳理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梳理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部编九年历史下 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重点: (1)列举电力广泛应用的史实;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2)掌握电力的广泛应用;了解发明家爱迪生及其发明成就。 (3)了解重要的化学工业和新材料的发明家和发明成就。 难点 (1)知道本茨和莱特兄弟的发明活动;了解汽车和飞机两种交通工具的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2)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作用和影响。 【知识点一:电的应用】 1、背景: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 济迅速发展,科学研究也取得了重大进步。 2、开始:19世纪六七十年代,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它们被迅速 应用于工业生产,促进了工业的蓬勃发展。 3、特点: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精密结合 4、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 成就。 5、电力的发明与应用 (1)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利用电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发明了耐用的白炽灯泡、碱性蓄电池、电影摄影机和放映机等。他在纽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火力发电站和输电网。

(2)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了现代炸药,后来又研制出无烟炸药 (3)1869年,美国人海厄特,发明了赛璐珞,现代塑料工业诞生。(4)1884年,法国人夏尔多内,发明人造纤维,开辟了新的纺织品生产领域。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历史意义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随之而来的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增强,对世界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