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教案-第五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教案-第五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教案

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1.通过学习,了解电力方面的重大发明、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化学工业和新材料的发明等基础知识。

2.认识“电气时代”的到来对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

3. 通过对一系列科学家、发明家贡献的介绍,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重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师:先请同学们看一组图片:(展示学校办公楼前的停车场)这个地方大家熟悉吗?

生:熟悉。

师:现在汽车是一种非常普通的交通工具,我们学校的办公楼前每天都停满了汽车,来的晚的老师都没有地方停车了。同学们知道汽车是第几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吗?

生:第二次。

师:除了汽车之外,电灯,飞机,随处可见的塑料,以及用来制作我们校服的化纤,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也就是说,直到10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还在广泛享受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由此可见,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之深远,第二次工业革命仅仅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吗?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开始今天的学习。

1.自读教材。

2.结合学生用书课前预习部分,在书中找到答案,并在书中标注清楚。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探究一:电的应用

1.人类对“电”的认识

自我测评:(1)电的发明和运用对我们人类产生了什么影响。(2)能源领域发生了哪些巨变?

2.师生互动: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和条件有哪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政治前提、经济基础、科学技术、市场条件、资本积累这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学生试着回答后教师明确答案:

(1)政治前提:19世纪五六十年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确立下来。

统治地位得以稳固的资产阶级,反过来又充分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推行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各项政策,为资本主义经济的迅猛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

(2)经济基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3)科学技术:19世纪中后期,自然科学理论重大突破如电磁理论、技术发展的突飞猛进如金属冶炼工艺的创新,为新的工业革命的形成起了直接的推动作用。1870年以后,一些科学技术的新成果被迅速、广泛地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这是近代以来科学技术上的第二次大突破,工业革命进入到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4)市场条件: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为新的工业革命准备了市场条件;

(5)资本条件:大量积累的资本为工业集中和资本集中奠定了雄厚的基础,也为新工业部门的创建和崛起提供了资本。这一切都为新工业革命的开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3.学生自学教材第一目后,回答: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开始的标志、特点、最显著的成就。

(学生自学第一目后回答,答案见教材18页到19页)

(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学生理解起来有点难度,教师可适当补充资料对此进行解说:

同第一次工业革命一样,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但第二次工业革命同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又具有一些新的特点。引导学生从与科学技术结合的程度、产业结构侧重以及广度及深度等角度对两次工业革命进行对比,由此得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第一,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这些工匠并不具备科学理论知识,因此,这一时期的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比如,珍妮纺纱机的发明者哈格里夫斯是个织工,水力纺纱机的发明者阿克莱特是个钟表匠。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由于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并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起来,使科学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科学和技术的结合,使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第二,第一次工业革命揭开了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序幕,第二次工业革命则将工业化推进到一个新阶段。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工业化的重点是发展轻工业,主要任务是在以纺织工业为代表的轻工业部门中,用机器代替手工生产,实现了手工工场制度向工厂制的过渡。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工业化已经发展到以重工业为重点的新阶段,其主要任务是改造、扩大和创新重工业的各个部门。

第三,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重要的新机器和新生产方法主要是在英国发明的。在英国的带动下,其他国家也开始了工业革命,但发展进程相对缓慢。第二次工业革命则几乎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这一时期,英国虽然仍有一些重要发明,但是,新

的技术和发明已超出一国的范围,其中有不少出现于德国、美国,其规模更加广泛,发展也比较迅速。

(2)小组讨论:上面提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新出现的新能源、新机器、新产品和新的交通工具、远距离传递信息的新技术和新设备有哪些呢?

答案明确: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有: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电讯事业的发展;化学工业和新材料的应用(也可答具体的发明)。

4.多媒体展示爱迪生的发明,教师提问:从爱迪生身上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学生各抒己见。)爱迪生等科学家志存高远,年轻时就很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他们为了改善人类生活,热衷于发明创造,自愿献身于科学研究,专心致志地勤奋试验,勇于探索,百折不挠,终于获得成功。他们这些崇高品格就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

探究二: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

5.教师引导:内燃机的发明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应用技术领域的另一大成就。

多媒体出示内燃机、早期汽车、福特汽车公司的生产流水线、莱特兄弟试验飞机、中国始创飞行大家冯如的图片,以图学史。(旨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探究三:化学工业和新材料

6.教师引导: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加速了石油化学工业的产生。现代化学工业的产生也是应用技术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具体来说有哪些成就呢?

答案明确:19世纪60--80年代,人们已经能够使用新方法生产碱、硫酸、人造染料等产品。

多媒体出示诺贝尔人物图片,结合教材21页的”人物扫描”,让学生回答出诺贝尔的发明有哪些?

答案明确: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经过多年的实验,发明了现代炸药。后来又研制出无烟炸药。

多媒体展示塑料瓶和我校学生的校服图片,教师引导:

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塑料,用来制作学生校服的化纤,这些新材料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答案明确:1869年,美国人海厄特发明了赛璐珞的制造技术,现代塑料工业由此诞生。1884年,法国人夏尔多内发明了人造纤维,开辟了新的纺织品生产领域。

7.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

答案明确: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随之而来的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增强,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拓展延伸:反思两次工业革命,给我们什么启示?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推动社会进步。

(2)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又一次重大飞跃。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许多发明至今仍然起着重要作用,所以我们应认识到科学技术对推动社会进步发挥的巨大作用,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请完成学生用书有关题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教案

第二次工业革命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记住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重大成果、作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和发明家;了解电力的应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理解科学技术发展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作用,分析科学技术发展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初步认识人类迈进电气时代的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学习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归纳、概括问题的能力;通过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认识科学技术对推动社会进步发挥的巨大作用,让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并认识到学习科学技术文化知识的重要性;通过对一系列科学家、发明家贡献的介绍,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及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科技成就。 【教学难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提问)第一次工业革命最先发生在哪个国家?其间有哪些重要的发明创造?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那么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又有哪些重要的发明创造呢?这些发明创造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二、讲授新课: (一)电的应用 (教师过渡)电力的开发和广泛应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那么,电力是怎样被

开发的?电力的广泛应用给人类带来了哪些便利? 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电力开发的前提)――发电机、电动机的发明(电力开发的标志)――系列电器产品的问世(电力广泛应用的表现)――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电力开发的影响)由此,人类从蒸汽机时代进入到电气时代。 (二)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 1.内燃机的创制:德国工程师狄塞尔 发明过程:1876年奥托——1883年戴姆勒——1897年狄塞尔 重大意义:引起动力机变革,为新型交通工具的发明提供了关键条件。 引导回忆:第一次动力机革命是在什么时候?表现是什么?第二次动力机革命又是在什么时候?表现又是什么? 教师总结:蒸汽机烟尘很重,能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且非常笨重,操纵不灵,还经常出事故。内燃机动力大、相对较小,便于广泛应用。尤其是柴油机非常适用于重型运输工具,解决了交通工具的动力问题,引发了交通领域的革命性变化,使新型交通工具汽车、飞机应运而生。 2.汽车的发明:卡尔·本茨、亨利·福特 3.飞机的发明:美国莱特兄弟 (三)化学工业和新材料 1.现代炸药:诺贝尔 1867年 2.现代塑料:海厄特 1869年 3.人造纤维:夏尔多内 1884年 (四)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人类历史从蒸汽机时代进入电气时代,所以第二次工业革命也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大大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拓展训练:负面的影响:汽车的使用给生产生活方式带来了变化,科技发展推动着社会进步,但汽车排出的废气给人类造成了环境和噪声的污染,因此要尽力减少和消除它带来的消极影响,处理好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三、合作探究: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结合本课学习谈谈你对科技发明作用的看法。 四、课堂小结: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示范教案

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通过电的利用,内燃机与汽车、飞机的诞生等史实,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进步和社会问题。 1.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包括电力的广泛应用,发明家爱迪生及其发明成就,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汽车、飞机,化学工业和新材料的出现。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巨大影响。 2.了解电力的应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理解科学技术发展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作用。 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对推动社会进步发挥的巨大作用,激励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科学。 重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标志及其成就。 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今天我们已经习惯了借助电灯照明,使用电话与人交流,我们走在大街上,放眼望去,五颜六色的汽车来来往往,遥望蓝天,银白色的飞机在空中翱翔……这些都让我们自然地联想起人类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 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发明、新技术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其中,电力的广泛应用是主要标志,人类由“蒸汽时代”过渡到“电气时代”。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关情况。 一、电的应用 1.背景 史料1

史料2工业革命使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现了初步的工业化;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为资本国际化准备了条件,大量积累的资本为工业集中奠定了雄厚的基础……而科学的突破,技术的创新,对于工业革命的形成至关重要。 教师: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爆发的背景是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呈现):(1)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2)经济基础: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积累了大量资金,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3)科学技术:19世纪以来,自然科学取得突破性进展。 2.电的应用 史料1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用实验证明了电磁感应现象: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可以产生电流。根据这一发现,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起人们对电作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出现了一系列电气发明。 史料2电力方面的显著成就。 史料3通讯工具的发明。 史料4爱迪生的主要发明:碱性电池、普用印刷机、改良打字机、留声机、碳丝灯泡、第一所中央发电厂、大型碎石机、传真电报、有声电影机、鱼雷机械装置、喷火器、水底潜望镜等。

部编版(初三)九年级下册历史 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教案

部编版(初三)九年级下册历史第5课第二次工 业革命教案 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概念、内容及特点;了解人类对电的认识过程和应用、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化学工业和新材料,通过对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学习,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通过讲述爱迪生发明电器的故事,培养语言表达能力。【过程与方法】 利用课文中的小字、史料、插图充分学习课文中有关电气时代的特征和科学家们的贡献;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本质的能力;收集有关电和电器对现实生活的影响等方面的资料,感受电和电器给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从中学会合作交流,加强学生的调查研究能力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生产力的进步越来越依赖于科学技术的新发现,从而进一步加深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解;学习爱迪生、诺贝尔等科学家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勤奋好学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能源领域的巨变和电器的发明。 【教学难点】 电器的广泛使用对提高人类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每当同学们打开电灯读书,打开电视看节目,或者使用微波炉热食物的时候,我们都需要用电。那么,电这个奇妙的东西是谁发现的呢?它的发现把我们带进了一个什么时代?它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又产生了什么影响?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些问题。 二、新课讲授 (一)电的应用 1.教师讲解:电的发现的背景:(1)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科学研究也取得了重大进步;(2)19世纪六七十年代,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它们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促进了工业的蓬勃发展。 教师提问: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什么? 学生回答: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2.教师提问: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显著成就是什么?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科学家是谁? 学生回答: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领域。1831年,英国的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3.教师提问: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经历了哪些过程? 学生回答: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后,人们根据这一现象发明了早期的电动机和发电机。到19世纪70年代,经过不断完善的发电机进入生产领域,电力开始作为动力带动机器。 教师总结: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电能一经问世就投入在生产领域,推动社会生产技术的发展。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大成就,如:电的应用 ,爱迪生的发明,内燃机、汽车和飞机的发明等;理解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生产力的发展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教师组织题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展”的活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配一段解说词,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成就 教学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猜谜语: 一根藤儿连万家,家家开出幸福花,花儿夜夜放光芒,工作学习需要它。(电灯) 没嘴会说话,没手会摇铃,相隔千万里,说话能听清。(电话) 一只箱子方又长,两条辫子竖顶上,接上电线跑得欢,接送乘客忙又忙。(电车) 这些谜底的共同之处是什么呢?(与电有关) 同学们还能说出在生活中与电有关的哪些器物?(电视、冰箱、电梯、空调、电饭锅、电熨斗、电脑、电热水器等等) 同学们列出这么多电器,可见“电”这种能源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那么,发电机是如何发明的,它又是怎样走进我们的生产生活领域的?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条件和特点 1.阅读材料,引导学生回答问题。 材料一:珍妮纺纱机的发明者哈格里夫斯原是织工,后来做了木匠;骡机的发明者科伦普顿是个纺纱工兼织工;生产熟铁的搅拌法是工厂主特科和他的工头彼得·奥尼恩斯发明的。只有……瓦特具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在19世纪,自然科学特别是热力学、电磁学、化学等方面的新发展,开始与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在技术上取得一系列重大的突破,并带动了相应的许多新兴工业部门的兴起。 材料二: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于英国……就世界范围来看,则是以英国为中心……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设问:上述材料反映了两次工业革命的哪些特点? 提示:(1)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许多发明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大部分工匠并不具备科学知识。因此,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技术和科学尚未真正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

部编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 1.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背景和特点。 2.识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和伟大的科学家、发明家。 3.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深刻影响。[来源学&科&网Z&X&X&K] 4.感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激发学生立志学好科学、报效社会、实现人生志向的理想。

目标导学一:电的应用 1.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发展,自

然科学研究也取得了重大进步。19世纪六七十年代,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引发了________________。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紧密结合。 3.______ 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美国发明家__________发明了耐用的白炽灯炮、摄影机、放映机。在纽约建成世界上第一个火力发电站和输电网。各国发明家先后发明了发动机、电动机、电话、电车、电报等。世界由此进入了“__________”。 目标导学二: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 自主学习梳理总结 4、_______的发明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应用技术的另一重大成就。1883年,

德国工程师________研制成汽油内燃机。几年后德国工程师狄塞尔发明了柴油内燃机。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______制造出一辆配有汽油发动机的汽车。1913年,美国企业家_____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汽车价格大大下降。 目标导学三:化学工业和新材料 自主学习梳理总结 5、现代化工的产生也是应用技术的一项重大突破。1867年,瑞典化学家______发明了现代炸药,后来又研制成无烟炸药。1869年,美国人海厄特发明了赛璐珞,________工业由此诞生。1884年,法国人夏尔多内发明了人造纤维,开辟了新的纺织品生产领域。 6、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使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__________,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____________过渡。资本主义的对外扩张增强,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小结:第二次工业革命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优秀教案

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 特点: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爱迪生:①耐用的白炽灯泡,碱性蓄电池,电影摄影机,放映机等 ②在纽约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火力发电机和输电网 时代:“电气时代” 内燃机:①1876年,德国人奥托制造出一台煤气内燃机 ②1883年,德国戴姆勒研制成汽油内燃机 ③德国工程师狄塞尔发明了柴油内燃机 汽车:①19世纪89年代,德国人本茨制造出汽油发动机的汽车 ②1913年,美国人福特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带来汽车制造业革命化学:①19世纪60—80年代,人们使用新方法生产产品,成本低,性能好 ②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了现代炸药 ③1869年,美国人海厄特发明了赛璐珞,现代塑料工业诞生 ④1884年,法国人夏尔多内发明了人造纤维,开辟了新的纺织品

在北大西洋撞上冰山,次日凌晨2点20分沉没。下列对于当时情况的场景设置中,符合史实的是( B ) A.船上装有以核能为动力的发动机 B.嘹望员抓起话筒高喊“正前方有冰山” C.船长拿起手机拨打报警电话求救 D.游客纷纷通过互联网向家人发送电子邮件 5.[2016·湖南永州] 拜伦(1788年—1824年)是英国19世纪初期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他生活的时代,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是( B ) A.他在报纸上看到有关黑人奴隶买卖的广告 B.他与欧洲大陆的朋友用电话交流写作心情 C.他听说拿破仑当上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 D.他乘坐轮船到欧洲大陆各国旅游了解国情 1.英国学者安德鲁·波特说:“当英国人从陶醉中惊醒,猛然看见帝国上空的夕阳时,新的太阳已经在大西洋另一端的美洲大陆上升起。那将是世界大国命运的又一次兴衰消长。”引起“又一次兴衰消长”的主要原因是( D ) A.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 B.经济危机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对世界市场的争夺 C.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受到严重挑战 D.第二次工业革命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2.马克思曾预言:“自然科学正在准备一次新的革命。蒸汽大王在前一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个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将取而代之。”文中“另一个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应指( C ) A.珍妮机的发明 B.火车机车的发明 C.电力的广泛应用 D.飞机的发明

人教部编统编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2篇

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第一篇【设计思想】 本学年度我校全面在课堂教学中推进“四要素”建设,即目标、问题、活动及评价。本课设计从课标要求出发,根据教材内容及学情,制定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围绕第二次工业革命展开,设置了三个篇章:第二次工业革命之魅力,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光芒及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力量。通过提出具有梯度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影响及给予我们的启示。 【教学分析】 教材分析 本课位于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材的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中的第一课,对本单元内容的学习起着引领作用。在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材中已经学习过第一次工业革命,为本课内容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学情分析 经过九年级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对世界史有了一定了解。在内容部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许多成就是和生活密切相关的,用丰富的图片及视频材料引起学生兴趣,学生理解的难度也大大降低。 教学目标、重难点 课标要求 通过电的利用,内燃机与汽车、飞机的诞生等史实,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进步和社会问题。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材料,观察图片等,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包括电力的广泛应用,发明家爱迪生和他的发明成就,汽车和飞机的发明和使用等基本史实。 2.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有什么不同?”等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推动社会进步发挥的巨大作用,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进而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汽车和飞机的问世。 难点: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社会的进步的理解。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材料)1931年10月18日,闻名世界的伟大发明家爱迪生与世长辞,他为人们点燃了二十世纪的灯火!10月21日,全美国熄灯哀悼他的去世。那天夜晚,连自由女神高举的火把也熄灭了。 师:为什么爱迪生可以受到这样的特殊对待? (设计意图)用学生熟悉的人物——爱迪生来引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学习,激发学生兴趣。 第一篇章——第二次工业革命之魅力 探究一:科技点亮世界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教案-第五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教案 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1.通过学习,了解电力方面的重大发明、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化学工业和新材料的发明等基础知识。 2.认识“电气时代”的到来对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 3. 通过对一系列科学家、发明家贡献的介绍,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重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师:先请同学们看一组图片:(展示学校办公楼前的停车场)这个地方大家熟悉吗? 生:熟悉。 师:现在汽车是一种非常普通的交通工具,我们学校的办公楼前每天都停满了汽车,来的晚的老师都没有地方停车了。同学们知道汽车是第几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吗? 生:第二次。 师:除了汽车之外,电灯,飞机,随处可见的塑料,以及用来制作我们校服的化纤,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也就是说,直到10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还在广泛享受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由此可见,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之深远,第二次工业革命仅仅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吗?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开始今天的学习。 1.自读教材。 2.结合学生用书课前预习部分,在书中找到答案,并在书中标注清楚。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探究一:电的应用 1.人类对“电”的认识 自我测评:(1)电的发明和运用对我们人类产生了什么影响。(2)能源领域发生了哪些巨变? 2.师生互动: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和条件有哪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政治前提、经济基础、科学技术、市场条件、资本积累这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学生试着回答后教师明确答案: (1)政治前提:19世纪五六十年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确立下来。 统治地位得以稳固的资产阶级,反过来又充分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推行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各项政策,为资本主义经济的迅猛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 (2)经济基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3)科学技术:19世纪中后期,自然科学理论重大突破如电磁理论、技术发展的突飞猛进如金属冶炼工艺的创新,为新的工业革命的形成起了直接的推动作用。1870年以后,一些科学技术的新成果被迅速、广泛地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这是近代以来科学技术上的第二次大突破,工业革命进入到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4)市场条件: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为新的工业革命准备了市场条件; (5)资本条件:大量积累的资本为工业集中和资本集中奠定了雄厚的基础,也为新工业部门的创建和崛起提供了资本。这一切都为新工业革命的开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3.学生自学教材第一目后,回答: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开始的标志、特点、最显著的成就。 (学生自学第一目后回答,答案见教材18页到19页) (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学生理解起来有点难度,教师可适当补充资料对此进行解说: 同第一次工业革命一样,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但第二次工业革命同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又具有一些新的特点。引导学生从与科学技术结合的程度、产业结构侧重以及广度及深度等角度对两次工业革命进行对比,由此得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第一,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这些工匠并不具备科学理论知识,因此,这一时期的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比如,珍妮纺纱机的发明者哈格里夫斯是个织工,水力纺纱机的发明者阿克莱特是个钟表匠。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由于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并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起来,使科学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科学和技术的结合,使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第二,第一次工业革命揭开了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序幕,第二次工业革命则将工业化推进到一个新阶段。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工业化的重点是发展轻工业,主要任务是在以纺织工业为代表的轻工业部门中,用机器代替手工生产,实现了手工工场制度向工厂制的过渡。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工业化已经发展到以重工业为重点的新阶段,其主要任务是改造、扩大和创新重工业的各个部门。 第三,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重要的新机器和新生产方法主要是在英国发明的。在英国的带动下,其他国家也开始了工业革命,但发展进程相对缓慢。第二次工业革命则几乎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这一时期,英国虽然仍有一些重要发明,但是,新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九年级下册历史的第五章,关于“近代工业化进程与技 术变革”这一主题,共有七节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本章的重要一课,介绍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历史背景、主要特点和影响等方面内容,是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近代工业化、科技变革和国际竞争的重要课程之一。 教材上的表现形式主要是以文字和图片为主,包括课文、图片、解释说明、作业等。课文简明易懂,但是还是会有一些学生理解不深或是不清楚的地方。针对这种情况,需要教师在课前充分备课,在课中尽可能地对学生进行细致地解释和讨论。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定义、时间段和历史背景; (2)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技术特点和发展趋势; (3)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对全球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2.能力目标 (1)能够运用提高、缩小策略、关联策略等阅读策略,快速有

效地获取文本信息; (2)能够进行有效的信息提取和总结,形成自己的思维框架和思维逻辑; (3)能够在小组内进行有意义的讨论和交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3.情感目标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主动探究知识; (2)提高学生对技术革命和文化交流理解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和开放思维。 三、教学策略 1.阅读策略:在课前,教师可以将关键词或难点写在黑板上,让学生提前了解并学习;同时,在课堂上,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提高、缩小策略、关联策略等阅读策略,快速有效地获取文本信息。 2.课堂讲授与讨论:在教学中,教师可灵活运用教师主导讲授和学生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多媒体辅助教学: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图片、视频等,并进行相关解释,增加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感性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教学案

《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 一、课标内容 通过电的利用,内燃机与汽车、飞机的诞生等史实,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进步和社会问题。。 二、教学目标 目标1:结合教材,识记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重大成果、科学家和发明家;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等基本史实。 目标2:知道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关成就,并分析其影响;(重点、难点) 三、教学活动 1.课堂导入 师:奔驰、福特汽车在全世界都很知名,同学们知道它们什么时候诞生的吗?同时期,在科技革命史上,还出现了哪些新事物? 2.讲授新课 (1)合作探究 出示任务:任务一 【自学识记】结合教材,识记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重大成果、科学家和发明家;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等基本史实。 出示任务:任务二 【合作探究】 1.阅读教材,说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特点、主要标志。 学生回答 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 特点: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主要标志:电力的广泛应用 【合作探究】2.阅读教材,说说爱迪生一生的发明。 学生回答 白炽灯泡、碱性蓄电池、电影摄影机、放映机等1000多项发明专利 【合作探究】3.阅读教材,梳理内燃机的发明过程。 学生梳理、回答。 【合作探究】4.阅读教材,说出内燃机的发明带动了哪些行业的兴起。 学生回答 汽车、轮船、飞机、拖拉机 师补充:卡尔·本茨 尾部有一台单缸四冲程发动机,以汽油为燃料,时速13千米/小时,是第一辆投入实际使用的汽车,卡尔·本茨因此被称为“汽车之父”。后来中国人根据本茨姓氏的译音,译为“奔驰”,巧妙而恰当地表现出汽车的特征。 师出示思考题:思考,新交通工具的变化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 学生畅所欲言。 影响: 积极: 新交通工具的大量使用,增强了人们的生产能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增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消极: 大气污染;交通事故;交通阻塞。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优质教案(统编)

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教材分析 《历史课程标准》要求:通过电的利用,内燃机与汽车、飞机的诞生等史实,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进步和社会问题。 本课是部编版九年级下册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中的第一课,主要讲述了资本主义世界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给人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隐患的史实。通过学习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过程及影响,认识到科学家们在发命中所体现的不懈努力的精神,从而树立起为努力学习,刻苦钻研的理想信念。 教学目标 1.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大成就:电力方面的重大发明、内燃机和交通工具的发展、化学工业和新材料;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2.通过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科学研究和发明创造的了解,使学生逐步形成崇尚科学的意识,树立不畏艰难、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 【教学难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爱迪生》

教师:1931年10月21日,全美同时熄灯一分钟,是为了纪念三天前去世的伟人----爱迪生! 那天夜晚,连自由女神高举的火把也熄灭了,这一刻美国仿佛又回到过去,这才能感受到爱迪生伟大!大家都知道,爱迪生发明了电灯,那么,爱迪生还发明那些东西呢?与他处于同一时代的发明家还有谁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二单元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揭秘电灯的历史吧。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爱迪生和电灯说起,能迅速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其快速进入到课堂当中去,从而更好的开展课堂学习。 教师也可以使用体系化资源中“【课程引入】第二次工业革命”情境视频导入,让学生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概况后再讲解新课。 【讲授新课】 一、电的应用 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含义 教师:本节课主要简述第二次工业革命,那么什么是工业革命呢? (多媒体展示材料)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工业的发展,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教师:同学们,请从材料中找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间,具体表现。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1)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 (2)表现: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内容,提取有效信息,找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19世纪,工业革命的展开,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发展,自然科学研究取得了重大进步。 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原因 教师提示:(1)政治上: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进一步巩固和

2.5第二次工业革命 教案 2021-2022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课题:《第二次工业革命》 设计者:李晓倩单位:阳信县劳店镇中学审核者:李晓倩 学习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包括电力的广泛应用,发明家爱迪生和他的发明成就,汽车和飞机的发明和使用等基本史实。 2、通过比较电的发明前后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培养学生历史想像力和知识迁移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推动社会进步发挥的巨大作用,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进而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重点:电力的应用,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的发明,化学工业和新材料发展。 难点: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特点和影响的理解。 教学过程 教材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是部编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第二单元《第 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的第1课。今天,我们用电话联得远方的亲期好友, 在电灯下学习,坐汽车去上班,乘飞机出行……这一切使生活、学习和工作越来越 备注 便利。本课主要介绍了这些东西是何时出现的及出现的历史背景。本课由“电的应 用”、“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和“化学工业和新材料”三部分构成。通过教学让 学生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 课程要求: ●通过电的利用,内燃机与汽车、飞机的诞生等史实,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理解 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进步和社会问题。 学情分析:现有知识基础:有关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内容,学生在上册已经学过第一次 工业革命,对发明人物及重大发明和事件起因、影响的基础有所了解。课前,我要 求学生充分预习,细读课文,完成学案配套练习,编写教材提纲,掌握知识体系, 总之,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 设计意图:教师高屋建瓴从教材、课标要求、学情三个维度来分析,把握教学重难 点。 一、教学导入 1850年,马克思预言“自然科学正准备一次新的革命,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 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他的统治已经到了末日;另外一种更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一 一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威廉・李ト克内西《忆马克思》)。马克思的预言中“另 外一种更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一一电力的火花”指的是什么?对,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有关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内容。 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通过复习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知识点引出本课内容,学 生容易理解两次工业革命之间的关系,为新课教学中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比较作 铺垫。 二、教学过程 第一学程:电的应用 学习任务: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背景和特点 主问题1:学生阅读教科书正文第一段,找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信息:开始时间、 特点、背景 学法指导 第一步:自学探究(学法指导设计) (1)快速浏览教材,自主学习。 (2)按预设题目自主学习。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 教学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教学建议】 九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物理知识,对于电学、力学知识有了一定的理解。因此,学生对本课中的电力、内燃机等物理知识有了一定的认识,在讲述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时就比较容易掌握;学生对爱迪生的事迹也有所了解,可以通过让学生说一说爱迪生的发明,接下来由教师讲述各国发明家在电气方面的发明,从而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内燃机、汽车和飞机都是学生熟悉的,可以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内燃机、汽车和飞机的发明和使用切入到本课讲述的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由诺贝尔奖切入诺贝尔发明现代炸药,由现代塑料的使用切入海厄特发明了赛璐珞的制造技术以及夏尔多内发明了人造纤维。 【新课导入】 教师用幻灯片出示一则故事: 爱迪生从穷苦的工人到大发明家,其一生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但他在个人生活方面一直很节俭。未成名前,一次,爱迪生的老朋友在街上看到他一副寒酸的样子,说:“看你身上这件大衣,破旧得已经不像样了,你应该换一件新的,让别人看到也好一些啊。”“用得着吗?在纽约没人认识我。”爱迪生毫不在乎地回答。后来爱迪生成了大发明家,又在纽约街头碰上了那个朋友。“哎呀!”那位朋友惊叫起来,“你怎么还穿这件破大衣呀?这回,你无论如何要换一件新的了!这样的穿戴,谁相信你是一个大发明家啊!”“用得着吗?这

儿人人都已经认识我了。”爱迪生仍然毫不在乎地回答。 教师过渡:爱迪生一生有哪些重大发明?为什么“人人都已经认识”他了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了解这位伟大的科学家,一睹他的风采吧。 【讲授新课】 一、电的应用 教师用幻灯片出示图片并提问: (1)图片展示的是哪一科技成果?它是由谁发明的? (2)这一发明成果出现于哪一时期?它的广泛应用有何重大意义? (3)这一成果问世后,交通领域出现了怎样的变革? (4)这一发明的应用使哪一能源得到了大量的开采?产生了哪些负面影响? (5)这一发明引领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产生了什么巨大的变化?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点来进行回答。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1)改良的蒸汽机。瓦特。 (2)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使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3)蒸汽机作为动力机,广泛应用于交通领域,交通领域出现了轮船和火车。 (4)煤。带来了环境污染。 (5)社会生产力获得迅猛发展,社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教师过渡:继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开始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社会生产力实现了又一次重大飞跃。教师出示图示: 引导学生回顾以前所学的知识,回答上面的政治条件、经济条件和科技条件的具体内容。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政治条件: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具体包括英、法、美、俄、日等国家。 经济条件:各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市场不断扩大,因而对科技的需要也不断加大。 科技条件:自然科学成就的发展,如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这些条件使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并迅速应用于生产领域,形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高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